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关于起源的几种观点:

A 由原始习俗演变而来的习惯法

B “刑起于兵”

C “刑起于苗民”

D 源于司法审判

特点:

A 较多的由国家来行使裁判权,基本不采用自力救济的方式(如决斗)

B 借助鬼神来树立法的权威

法律形式:1习惯法(主要)

2制定法(禹刑——夏的刑书|法律体系的总称)

3誓(君主在战争期间发布的紧急军事命令|神圣坚定,不可撤回或更改)

中央最高司法官——大理

司法地方司法官——士

基层——蒙士审判原则:与其杀无辜,宁失不轻,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夏代设置了监狱

法律内容:1《甘誓》

2皋陶之刑:昏、墨、贼、杀

(“贪以败官”为墨,“墨”是贪得无厌, 败坏官纪;“杀人不忌为贼”,“贼”是

肆无忌惮的杀人)

3 《禹刑》

4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法律形式:1不公开的刑书(汤刑|商代奴隶法制泛称)

2誓(同夏)(《汤誓》)

3王与权臣的命令文告

法律:1《汤刑》商代成文刑书(狭义)

2《官刑》商代惩治国家官吏犯罪、违纪与失职行为的专门法律

法律内容:《汤誓》:军事法规

《官刑》:三风十愆

刑罚形式:1肉刑——墨(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刖/剕/膑、宫、大辟(死刑)2流刑——与后世不同,多为驱逐出境

3赎刑——罚财产代替原有刑罚

4徒刑——做苦隶

最高——司寇

司法低一级审判官——正、史

地主与基层审判官——士、蒙士定罪特点:天罚、神判作为权威的基础。

西周审判制度:(重要案件)三级审判——史与正的审理→司寇复审→三公参听的再审→报商王批准

指导思想:以德配天,敬天保民 天命天罚(夏)→明德慎罚 礼刑结合

礼与刑:礼:周礼 刑:九刑 九篇刑书

九种刑罚 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用鞭子打)、扑(板子打) 吕刑

定罪量刑的原则 1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三赦之法”:——幼弱、老耄、蠢愚

“罪不加刑”:1对老幼特别照顾 2只是不加肉刑

2罪疑从轻、罪疑从赦

赦:减刑 刑→罚/罚金→免役

区分故意(非眚)与过失(眚) 惯犯(惟终)与偶犯(非终)

刑事政策:

刑罚世轻世重

要根据时势的变化、根据国家的 具体政治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决定用刑的宽严与轻重 “刑新国, 用轻典;刑平国, 用中典;刑乱国, 用重典”

刑名与罪名

《周礼》——墨、劓、宫、刖、杀

《吕刑》——墨、劓、剕、宫、大辟

刑名 《九刑》——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用鞭子打)、扑(板子打) 贱役——为官府做苦隶

刑人——受过肉刑的人有些社会职业不能从事,只能去为官府做事,不如奴隶 犯王命——最严重的犯罪行为

罪名 杀越人于货——抢掠财物、劫杀人命

放弑其君 ——尊尊

民事规范

西周对民事关系的调整, 大都归之于礼, 民事法规极不发达.

一 所有权

土地与臣民均归周王所有 公田和私田客观存在

西周后期出现比较激烈的土地私有化

二 债和契约

债:因契约而产生的债(主要) 因侵权和损害赔偿产生的债

契约:“质剂” 使用于买卖关系中的契约形式。民间买卖奴隶、牛马和兵器、珍异之物, 要通过“质人” 成立“质” “剂”. 质人是市场管理人员. 买卖奴隶、牛马使用较长的契券, 称“质”; 买卖兵器、珍异之物使用较短的契券, 称“剂”. 质、剂皆由官方制作。

“傅别” 使用于借贷关系中的契约形式。 “傅” 即债券, 债券一分为二称“别”. 债权人执左券, 债务人持右券. 春秋时期审理这类纠纷, 大多要债务人以右券与债权人以左券相合, 以作判断.

三 婚姻制度

一夫一妻(正妻)多妾(侧室)

基本原则 同姓不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纳采:男方请媒氏携礼物到女方家提亲

问名:女方家长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氏问明女子生辰身份,并卜于祖庙问吉凶 三宥之法:过失、弗治、遗忘 三刺之法:讯群臣、讯群吏、讯万民 赎刑作为一个制度的适用, 应当是从西周开始的

婚姻 纳吉:卜得吉兆后,男家携礼物至女家确定缔结婚姻契约成立

六礼 纳征/纳币:男家送彩礼至女家,正式缔结婚姻 请期:男家携礼物至女家,确定婚期 亲迎:在确定之日,新郎去女家迎娶契约履行Game Over

不顺父母: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不顺父母(公婆),是“逆德”

无子:没有儿子,无子是绝嗣不孝

淫: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淫是乱族

七去/七出 妒:妻子好忌妒。妒是乱家

有恶疾: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不能共同生活 口多言: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离间亲属

盗窃:妻子偷东西。“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

有所娶而无所归:女子出嫁时有娘家可回,但休妻时已无本家亲人可依。 妇女生存保障

三 与更三年丧:女子嫁入夫家后,曾与丈夫一起为公婆守孝三年。 不去 尽子女之道

前贫贱后富贵:娶妻时尚贫贱,但以后变得富贵。

义不可取 夫妻应为一体

继承制度

宗祧继承——身份地位的继承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从周天王至庶人,王位、爵位等政治身份以及在家族中最为大家长的身份地位,都只能由正妻所生的长子来继承。如果正妻无子,则在诸妾所生的男子中选择最贵者作为继承人。

司法制度

司法机关

1周王——最终决定权

2大司寇——中央主要司法官 辅佐周王处理全国法律、司法事物

小司寇——大司寇的属官。负责具体案件。

3地方司法官员——乡士 遂士

诉讼制度

狱:刑事案件,以罪名相告 入钧金

讼:民事案件,以财货相告 入束矢

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不用亲自出庭,但其下属须代为出庭。他们也会受到严厉惩罚 收到诰命的身份较尊贵的官员及妻子

“辞听”(观察语言表达,理屈则言语错乱)

“色听”(观面色,理屈则面红)

五听 “气听”(听喘息,无理则喘息)

“耳听”(观察听觉,理亏则法官的话听不清)

“目听”(观察目光,无理则双目失神)

证据:最初录口供;相关物证、书证等;盟誓

乞鞫:宣读判决后,当事人认为不对或有冤屈,要求重新审理,有一定时限。

读鞫:审判官作出判决后,当众宣布判决。

司法官的法律责任

不同时代、地区因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贫富程度有些许变化 并不是出现情况之一就必须休妻

惟官:秉承上司旨意,官官相护

惟反:利用职权,因个人恩怨(恩怨都有)改变一些审判记录

五过惟内:内亲用事,为亲徇私

惟货:贪赃枉法,敲诈勒索

惟来:接受请托,徇私枉法

监狱

钧台:夏台,囚禁过商汤,特指

羑里:囚禁过周文王,特指

囹圄、圜土:监狱的统称

春秋

各国的立法

楚:仆区法——严禁奴隶逃亡之法

茆门之法——诸侯、大夫、公子入朝时,车不得进入宫内。保障国君的安全

晋:第一次是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作被庐之法”。该法可能未公布于众。

第二次是赵盾(即赵宣子)为晋国执政时制定的《常法》。

第三次是范宣子制定的刑书。范宣子在晋平公时执政,曾制定刑书。这部刑书“未尝宣示下民”,当时并未公布于众。

第四次是把范宣子所作并予以公布的刑书铸之于鼎。这是继郑国公布成文法之后,晋国开始正式公布的成文法。晋国公布成文法曾受到孔子的批评。

郑:第一次是公元前536年, 郑国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旧礼制的破坏, “铸刑书于鼎, 以为国之常法”. 这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

第二次是郑献公十三年(公元前501年), 郑国执政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竹刑为郑国邓析所作。

公布成文法引起的论争

叔向批郑国孔子批晋国

反对者(旧贵族):维护旧的制度,认为采用新制度会造成国家灭亡

支持者(新兴地主阶级):明确的条文有利于执法公正。便于维护其私有权与其他权利,

限制旧贵族权力。

公布成文法标志着奴隶制法制的瓦解和封建法制的建立。为以法为治奠定基础。

战国

各国的变法

魏国李悝《法经》

经济上:尽地力之教——鼓励开垦荒地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

以法治国:颁布法典——《法经》

楚国吴起

废除了旧奴隶主的贵族特权

明申法令,推行法制,整顿政治结构

秦国商鞅

变法主张——运用法律手段达到建立强大封建政权的目的,把自己的思想主张与秦国“富国强兵”的要求结合起来

基本情况——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过两次;基本手段是法律、法令,贯彻到了政

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领域。

1)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注意:“改法为律”,是在法律观念上又一进步。

(2)颁布系列法令。

A鼓励发展小农经济,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扩大户赋的来源——颁布《分户令》;

B奖励军功——颁布《军爵律》,规定有军功者按其功劳大小赐爵,设置了从公士到彻侯等二十一级爵位,凡斩敌首者按级晋爵,投降敌人及反叛国者处以重刑。

C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按军功授爵;

D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废井田,开阡陌;

E鼓励告奸

F行刑重轻”主张对轻微的犯罪行为, 处以严厉的刑罚.

注意: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是变法的终极目的。

李悝的《法经》

第一篇《盗法》“盗”是侵犯财产的犯罪. 《盗法》是维护封建财产所有权, 惩罚侵

犯财产的犯罪的法律.

第二篇《贼法》“贼”主要指危害他人人身的犯罪, 主要是杀人`伤人等. 《贼法》是保护人身安全,处罚侵害他人人身的犯罪的法律.

第三篇《网法》也称《囚法》, 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

第四篇《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

第五篇《杂法》是补前四篇之不足的拾遗补阙之篇, 内容庞杂, 其主要内容是“六禁”.

第六篇《具法》这一篇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 相当于近代法律的总则部分.

《法经》的本质和特点

1. 《法经》以保护封建私有财产为首要任务.

2. 《法经》是维护和巩固封建政权的工具.

3. 《法经》体现了重刑主义的精神.

4. 《法经》在编纂体例上开创了编纂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新体系, 改变了过去单项诏令、

法规重叠不齐、规范不一的局面.它直接影响了秦律及汉律等, 为我国古代法典的编

纂体例确定了基本模式.

主要法律形式

律。这是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系统的规范性文件。《田律》《仓律》《金布律》(财政方面的律)《戍律》律是秦朝法律的主体,尚未法典化。

令。君主针对一时之事而以命令形式发布的文件。效力高于“律”

制诏,皇帝命令的专称,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程、课、式、廷行事。程与课,标准(《工人程》《牛羊课》);式,朝廷统一颁布的规定官吏审理案件的准则以及书写法律文书的程式(《封诊式》;廷行事,法庭审判的成例。

法律答问。是秦代朝廷和地方主管法律的官员对法律的权威性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文告。

睡虎地秦简包括:

1 摘抄的秦律条文,涉及到近三十种秦代单行法规;

2 法律答问;

3 《封诊式》关于审判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封查等方面的文书格

式,其中也有一些具体案例;

4 语书南郡守藤发给本郡各县道的一篇法律文告,具有法律效力。以执法和违法作为区分良吏与恶吏的标准,带有法家倾向。

5 为吏之道对选任官吏的原则和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对官吏的行为和思想道德修养作出原则性要求。

6 日书古代选择时日、判断凶吉的实用手册,类似黄历。

法律内容

刑事法规

罪名

1危害皇权罪

(1)谋反——最严重的犯罪;

(2)操国事不道——操纵国家政务大权,发动政变以及其他倒行逆施的行为;

(3)其他——泄露皇帝行踪、住所、言行机密;偶语诗书、以古代非今;诽谤、妖言;

诅咒、妄言;非所宜言;投书,即投寄匿名信;不行君令等。

2侵犯财产和人身罪

(1)侵犯财产方面——主要是“盗”,被列为重罚,按盗窃数额量刑;

A:一般意义上的盗

B:共盗、群盗

共盗——五人以上共同盗窃

群盗——聚众反抗统治秩序,属于危害皇权的重大政治犯罪。

(2)侵犯人身方面——主要是贼杀、伤人

3渎职罪

(1)官吏失职造成经济损失的犯罪

(2)军职罪

(3)司法官吏渎职的犯罪

①“见知不举”罪

②“不直”罪和“纵囚”罪——前者指罪应重而故意轻叛,应轻而故意重判;后者

指应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以及设法减轻案情,故意使案犯达不到定罪标准,

从而判其无罪

③“失刑”罪——指因过失而量刑不当(若系故意,则构成“不直”罪)

4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违令卖洒罪——在《田律》中规定;

(2)逃避徭役——在《法律答问》中,包括“逋事”与“乏徭”;

“逋事”——已下达征发徭役命令而逃走不报到;

“乏徭”——到达服徭地点又逃走;

《徭律》还规定,主管官吏征发徭役延的,也要加以处罚;

(3)逃避赋税——为防止逃避口赋即人口税,规定隐匿成年男子,以及申报废、疾不实,里典、伍老要被处刑

5盗徙封

偷偷的移动地标地界

侵犯了他人或国家的财产权,或影响道路通行。

6破坏婚姻家庭秩序罪

(1)关于婚姻关系的,包括夫殴妻、夫通奸、妻私逃等等

(2)关于家庭秩序的,包括擅杀子、子不孝、子女控告父母、卑幼殴尊长、乱伦等

刑罚制度

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经济刑、株连刑

主刑附加刑

1、笞刑——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的轻刑,针对轻微犯罪,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

2、徒刑——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强制其服劳役;不定刑期,以君主大赦令为终。

包括:

①城旦、舂,男犯筑城,女犯舂米:

②鬼薪、白粲,男犯祠祀鬼神伐薪,女犯为祠祀择米,但实际劳役也决不止于为宗

庙取薪择米;

③隶臣妾,将罪犯及其家属罚为官奴婢,男为隶臣,女为隶妾,其轻于鬼薪、白粲;

④司寇,即伺寇,意为伺察寇盗,其刑轻于隶臣妾;

⑤候,即发往边地充当斥候,是最轻等级;

3、流放刑——包括迁刑和谪刑,将犯人迁往边远地区的刑罚,其中谪刑适用于犯罪的官

吏,但两者都比后世的流刑要轻。但是不能赎。

4、肉刑——黥(或墨)、劓、刖(或斩趾)、宫等四种残害肢体的刑罚,源于奴隶制时

代,秦时沿用且十分广泛;大多与城旦春等较重的徒刑使用;

5、死刑,主要有:

①弃市——杀之于市,与众弃之;

②戮——先对犯人使用痛苦难堪的羞辱刑,然后斩杀;

③磔——裂其肝休而杀之;

④腰斩;

⑤车裂;

⑥阮,又作坑,即活埋;

⑦定杀——将患疾疫的罪人抛入水中或生埋处死;

⑧枭首——处死后悬其首级于木上;

⑨族刑——夷三族或灭三族;

⑩具五刑——“当夷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

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

6、羞辱刑,徒刑的附加刑

(1)“髡”——剃光犯人头发和胡须、鬓毛;

(2)“耐”与“完”——一刑二称,仅剃去胡须和鬓毛,而保留犯人的头发;

死刑中的“戮”刑也含有羞辱之意。

7、经济刑——“赀”,对轻微罪适用的强制缴纳定财物的刑罚,包括:

(1)纯属罚金性质的“赀甲”、“赀盾”;

(2)“赀戌”,即发往边地作戌卒;

(3)“赀徭”,即罚服劳役。

赎刑也可归入这一范畴,但它不是独立刑种,而是一种允许已被判刑的犯人用缴纳一定金钱或服一定劳役来赎免刑罚的办法。

8、株连刑——主要是族刑和“收”

收——亦称收孥、籍家,就是在犯人判处某种刑罚是,还同时将其妻子,儿女等家属没收为官奴婢。

9、废刑与夺爵——废刑,剥夺官吏的职位且以后不得再任。夺爵,剥夺爵位。

10、谇——责骂

定罪量刑的原则

1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凡属未成年犯罪,不负刑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以身高判成

年定是否成年

2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原则——注重区别有无犯罪意识和故意与过失。

3教唆犯罪加重处罚的原则——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者加重处罚。

4共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的原则——在处罚侵犯财产罪上共犯罪较个体犯罪处罚从

重,集团(5人以上)较一般犯罪处罚从重。

5诬告反坐原则——故意捏造事实与罪名诬告他人,即构成诬告罪。诬告者实行反坐

则,即以被诬告人所受的处罚,反过来制裁诬告者。

6自首减轻处罚,若犯罪后能主动消除犯罪后果,可以减免处罚。

7累犯加重原则——本身已犯罪,再犯诬告他人罪,加重处罚。

8连坐——一人犯罪,全家、邻里和其他有关的人连同受罚。

民事法规

国家所有权:基本生产生活资料和各种公众设施 所有权 家户所有权:生产、生活资料(土地、牲畜、房屋及其附属等) 受到保护 债权 劳动一天抵8钱

婚姻 禁止娶逃亡妇女 结婚和休妻须要向官方登记

继承 爵位继承 财产继承

司法制度 廷尉——九卿之一,最高司法官

中央 丞相——最高行政长官,也负责皇帝交代的案件

御史大夫——丞相之副,还负责监察和亲理诏狱

地方 郡守

县令 县丞协助

诉讼制度

1告——提起诉讼

官诉:官吏代表国家纠举,类似近世的公诉

举发:当事人或其亲属向官吏告发。告奸是一种特殊的告诉方式。

自告:自首或与自己有关的案件

限制子告父母或奴隶告主人 区分“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2立案

书写爰书、现场勘查

一种司法文书,客观记载案情

3审理

原被告双方到庭 讯问(告发人、被告人、证人) 调查 做审讯记录

对证为纠问式(问什么一定要答出来) 一般不主张用刑 主张实情

4判决

根据事实判决 严格依法办事 读鞫

5 再审 乞鞫

A :只能在案件判决之后提出

B :若再审后认为不实,加罪一等

C :再审会派不同的司法官审理

D :肉刑犯若第二次提出乞鞫,则先执行肉刑再乞鞫

E :死刑犯不能由本人乞鞫,只能由其重要亲属。且乞鞫不实,亲属有罪。

君主有最高的司法权和大案的最终决定权。大案可指定大臣审理。乡无审判权

F:有效期一年

两汉

立法概况

一立法沿革

初期总体说来向较为实用的方面发展

A:“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九章律》——萧何参照秦律所制,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

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成为汉律的骨干与核心。

C:韩信立军法张苍作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即《傍章》十八篇)

刘邦之后修改苛法

惠帝——十五税一废除了挟书律放宽一系列限制

吕后——除“三族罪、妖言令”复驰商贾

文帝——三十税一取消了收孥制度废除肉刑用其他刑罚代替规定刑期废戍卒令景帝——减轻笞刑

武帝至西汉末年国力强盛,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严刑峻法,任用酷吏

张汤《越宫律》27+赵禹《朝律》6+《九章律》9+《旁章律》18=汉律主体60

严刑峻法之表现:

《沈命法》督促官吏及时发觉缉捕盗贼

腹诽之法对皇帝的不满未经过正当程序表达出来,即使不言也处死刑

东汉时期小规模的修改,总体而言部分行法有所减轻

以王莽政权为参照,多为政治宣传

常下诏、大赦等形式修改法律或来解决法律断案轻重不齐的问题。这也突出了皇权。

章帝——废宫刑

狂臆(精神病人)杀人减刑

母子兄弟可以代为受死刑

对赃吏三代禁锢不保为官

二法律形式

1 律,是汉朝经常适用的基本法律形式,即通常所说的“法典”。

2 令,是皇帝所发布的诏令,这是汉朝主要的法律形式之一。效力大于律

3 科,是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爷爷认为曹魏时才出现)

4 比,是以典型案例作为判决的依据。又叫“决事比”。包括当朝案例与儒家经典。

5 法律解释,律说、章句(对儒家经典更详细的解释)、故事(典型的判例)

指导思想的变化

汉初,黄老学说 无为而治,不扰民,减轻刑罚和赋税

汉武帝,摒弃黄老学说开始尊崇儒学,并将其官学化。选官制度以利禄为诱饵,为了维护皇权和专制统治,实际上仍是德刑并用或以刑为主。

汉武帝强调大一统的法律措施:

1 阿党、附益之法(前者表面针对诸侯的官员,实则针对诸侯;后者针对中央官员)

2 推恩令

3 《酎金律》

4 《左官律》

刑制改革

文帝 A废除肉刑并以其他刑罚代替 B规定刑期

景帝 A两次下诏减少笞数 B明确了刑具规格、受刑部位,规定行刑中部的换施行人。刑制改革的意义

1 废除肉刑、徒刑有期化是法制的进步

2 刑法的意义由单纯惩罚犯罪增加了教育作用,给罪犯以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机会

3 为后世较为宽平的新五刑制度奠定了基础

法律原则

A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时期确立,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有负刑事责任(1)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

(2)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上请皇帝宽贷

B贵族官员有罪先请(先请示皇帝裁断)

对贵族官员在法律上特权的保护

司法监察制度

司法机关

廷尉——最高司法机关及其长官

御史府——最高检察机关。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监察长官,也可参与重大案件审判地方基本延秦制郡县两级

审判

春秋决狱——在审判案件时,如果法无明文规定,则以儒家的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要求在审案中既看犯罪事实,更多的要考虑主观动机。

评价:是对不完备的严刑苛法的积极补充;造成官员擅断之流弊。

录囚

汉仍有乞鞫,但是有效期改为三个月

录囚——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罪囚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件

防止出现冤假错案体现了仁政

秋冬季断狱行刑(儒家与阴阳家的结合)

为了符合自然,不误农时,结合阴阳与季节,死刑的报批和执行均在冬季。

监察制度

在中央为御史台,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及御史中丞,东汉时期,由御史中丞掌管司法监察,为御史台的长官。

在地方为中央派出的刺史

武帝时为强化中央集权制度,严格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划分全国为十三州部,作为监察区。丞相府设丞相司直,专职监察所有官员。

各部派刺史一人为固定的监察官。京师附近地区设司隶校尉掌管监察职权。

三国两晋南北朝

魏东晋→宋、齐、梁、陈

三国蜀→西晋东魏→北齐

北魏

吴西魏→北周

法律沿革

北齐律→隋开皇律→唐律

法经→秦律→汉律→魏律→晋律→北魏律 北周律

立法概况

魏国(汉末时期)

临时法典 “新科” “甲子科” 科——独立性的临时法典,对原有不适的法律作出

以改变适应环境变化

蜀国

诸葛亮与伊籍造“蜀科”

吴国

基本沿用汉制 也造了科

曹魏代汉后

A :《魏律》——鉴于汉代律令繁杂,魏明帝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

1将《具律》改为《刑名》放在首篇,除刑罚的加重减轻外,增加了一些刑罚名称。 2删《厩律》,将《囚律》内容分解为其他篇章

3增加了一些篇目,如《告劾》、《捕》、《系狱》、《断狱》等

4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

B :制定州郡令45篇。尚书官令、军中令共180+

C :确定了“八议”制度

D :刑罚制度的改革

五刑(死、髡、完、作、赎) 罚金 杂抵罪

晋朝

西晋泰始三年,晋武帝诏颁《晋律》,又称《泰始律》,20篇。

1法律概念更加规范、准确。首次区别了律与令的性质。 2体例设置更加合理,加《法例》于《刑名》之后。 3礼律进一步融合,引礼入律。依服制定罪。

南朝

宋齐沿用《晋律》,梁武帝《梁律》,陈霸《陈律》

律、令、科为主要法律形式。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北朝

《北魏律》——吸收汉晋立法成果,采诸家法典之长,共20篇

东魏 《麟趾格》

《北齐律》——全面总结历代立法经验,历经十余年修成,共12篇

(1)科条简要

(2)规定了“重罪”十条

《北齐律》承上启下,对后世影响极大。为隋唐法典蓝本。

西魏《大统式》

北周《大律》25篇 吸收了周礼 条文繁琐 不佳

法律的主要变化

1八议入律与官当制度

八议入律 儒家思想进一步占据主流的表现

魏明帝在制定《魏律》时,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此制度,主要是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在审判上实行特殊照顾,官府不得专断。

张斐、杜预为《晋律》作注,开了律疏并行的先河

A ——议亲(皇帝亲戚)

B ——议故(皇帝故旧)

C ——议贤(有传统德行与影响的人)

D ——议能(有大才能)

E ——议功(有大功勋)

F ——议贵(贵族官僚)

G ——议勤(为朝廷勤劳服务)

F ——议宾(前代皇室宗亲)

轻罪:赦免

重罪:调查清楚案件为前提。不直接按法律判决,先“议”,再有皇帝裁决。

官当制度

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罪的特权制度

它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

2确立重罪十条

北齐在《北齐律》中首次规定的十种重罪的总称

(1)反逆(造反);

(2)大逆(毁坏皇帝宗庙、山陵与宫殿);

(3)叛(叛变);

(4)降(投降);

(5)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

(6)不道(凶残杀人);

(7)不敬(盗用皇室器物及对皇帝不尊重);

(8)不孝(不待奉父母,不按礼制服丧);

(9)不义(杀本府长官与授业老师);

(10)内乱(亲属间的乱伦行为);

3刑罚制度方面的改革 总体是减轻 渐趋宽缓

出嫁女不再从坐父母之诛,只受夫家从坐

免除宫刑(东汉末年取消,北魏重出,北齐再次被废)

定流刑为减死之刑

规定性刑罚,且规定了流放里数。

填补了死刑与徒刑之间的空白,打压了“恢复肉刑”的思潮。

4北齐的五刑

杖、鞭、徒、流、死

律学的发展

东晋&南朝:受玄学压制 发展缓慢

北朝:趋向研究经世致用的东西

总体来说较汉代已经衰落

对杀人罪区别对待

贼杀——故意杀人

斗杀——斗殴,起初无意杀人

戏杀——完全无恶意的杀人

立法概况

从此以后,“八议”成为各代刑律的重要内容,唐律中的名例律在五刑、十恶之后即规定了八议制度。 八议对十罪也无效

法律形式:律+令+格+式

隋文帝《开皇律》12篇。

隋炀帝《大业律》18篇。较《开皇律》宽松,但并未被严格执行。

《开皇律》

1条目简明。编篡体例以《北齐律》为蓝本。“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2刑罚宽缓

A基本确立了封建的五刑体系——笞、杖、徒、流、死

B废鞭、宫、磐等较残酷肉刑

C死刑只有绞和斩两种

D缩短了流放距离和流、徒的年限

3继承和扩大了贵族官僚的特权

八议官当听赎

4以北齐重罪十条为基础,修改后定为十恶之条

为隋朝立法成就的集中体现。无论在篇章体例和基本内容上,较以前的封建法典均有显改进,是对秦汉律以来法律的总结,也为唐律奠定了基础。

立法概况

一、立法思想总结隋亡的教训重视立法

1德主刑辅

表面上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实际上是德刑并用2约法省刑

吸取隋亡的教训,立法力求宽简。实际上强调宽猛得当

《贞观律》改绞为断右趾+役流3年

改反逆的兄弟坐死为坐配没

死刑大量减少

3注意法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不轻易制定法令

一旦立法,应坚决执行

二、唐律的制定与修改

1唐高祖李渊《武德律》12篇500条——唐代首部法典,奠定了唐律的底本

2唐太宗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制定《贞观律》12篇500条

奠定了唐代法制的面貌,基本定型

3《永徽律疏》

为阐明永徽律的立法精神和实质,对律文进行统一解释。

付与律文后,有同等法律效力

流传至今 《唐律疏议》

4《开元律》和《唐六典》

《唐六典》——唐玄宗年间编撰的一部有关唐朝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法规大全,有行

政法性质。

5唐宣宗《大中刑律统类》

1将律文分门别类:121门

2有关的格、敕、令、式附在各门律后

这种混编在法典的编纂上是一种新的形式,对于五代和宋朝的立法技术有重大影响

三、法律形式

律、令、格、式(诏令和诏赦也是很重要的法律渊源)

律:关于定罪断刑的法规,实际上律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仅限于刑事方面

的规定。在四种法律形式中最为稳定,地位也最高。

令: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 格:确立国家机关日常办事的行政法规。 式:是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

敕:单行条例,灵活机动的立法形式,便于皇帝掌握。

唐律的基本内容

A 《名例律》 规定了各篇通用的刑罚种类及刑法使用的一般原则

1五刑

笞、杖、徒、流、死

2十恶 再提一下 这个比较正点

(1)谋反:指谋害皇帝危害国家统治的行为;

(2)谋大逆:指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以及宫殿的行为;

(3)谋叛:指背叛本朝、投奔敌国或建立伪政权的行为;

(4)恶逆:指殴打或谋杀尊亲属的行为。

(5)不道:指杀人罪中情节严重,方式方法恶劣的行为。

(6)大不敬:指损害皇帝尊严或对皇帝人身安全有所侵犯的行为。

(7)不孝:指子孙违反了伦理道德中有关孝的规定的行为; (8)不睦:指亲族间相互侵犯的行为; (9)不义:指地位卑下的人侵犯了非血缘尊长的行为; (10)内乱:指亲属之间犯奸乱伦。

与北齐重罪十条比较:

a 去“降”增“不睦”

b 加“谋”:突出了对预谋犯罪的镇压

3议请、减赎、官当、免官

议>请>减>赎

B 刑法适用的主要原则

1划分公罪与私罪

公罪:管理推行公务中触犯刑法,并不为谋求私利

私罪:与公事无关或谋求私利

2对自首减免

自首:罪行未被发现而自己投案 以免刑处

自新:罪行被发现后自己投案 减刑二等

轻罪已发,能首重罪,免其重罪

“不实不尽” 如实交待的部分不追究

自首者交代犯罪性质不彻底

自首者交代犯罪情节不彻底

3并合论罪

在数罪并发的情况下,以重者论的原则

4断罪无正条 轻重相比较

律文无明文规定的同类案件

应轻处罚的,法律列举重款,则通过类推得出轻者。反之亦然。

5同居有罪 相隐不处罚

唐中后期,为适应形势,诏令、敕越来越重要,有时代替法律条文 名例57 卫禁33 职制57 户婚46 厩库28 擅兴24 贼盗54 斗讼60 诈伪26 杂律62 捕亡18 断狱34 小计12篇502条 十恶者不受特殊照顾,在大

赦中除名(除官位、爵位、

特权),有些大赦也要执刑

同居不限籍的异同,无亲属关系的也为同居

比汉朝扩大了相隐的范围

某些罪行(谋反、谋大逆、谋叛等)不适用

6对化外人(少数民族、外国人)相互之间犯罪处理的原则

对同类人按本俗法处理

对不同人按唐律处理

7其他几个重要的法律规定

A刑罚执行

犯死罪者家中直系尊亲属有老、疾且无人侍奉,一般缓或免

流罪→权留养亲(暂缓执行,家有进丁或尊长亡故后仍要执行)

徒刑→免徒加杖

提倡了孝道,展现了法与伦理道德的结合

B婚姻

七出

夫杀伤对方直系或旁系尊亲属

义绝妻骂、轻打对方直系或旁系尊亲属

夫妻之间无直接冲突,但其姻亲之间相互杀伤

唐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

一、主要特点

1规范详备

刑法和行政法较发达,立法技术和水平较高

2刑罚宽简适中

与前、后朝和同时期国外法律相比较而言

3礼法结合

“一准乎礼”——以儒家纲常作为立法和司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历史地位

唐律总结以往各朝代立法经验和司法实践,是我国封建法典的楷模,在中国法制史上居于重要的历史地位。确认规范完备详尽,更适合维护封建中央集权统治,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全盛阶段的必然产物,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特点。在法制发展史上承前启后,为后世编篡和解释法律的蓝本

对亚洲许多国家封建法律制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唐代的司法监察制度

一、司法机构

大理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和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

刑部——中央司法行政最高机构。复核大理寺的审判,受理各地申诉案件

御史台——中央司法监察机构。监督弹劾各级官吏,参与司法审判,监督库府出纳三司推事——有特别重大的案件,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表示慎刑,有利于运用法律维护封建法制

二、诉讼制度

1对于告诉作了全面规定

告诉程序及责任,告诉的限制,直诉的规定

不允许越级告诉

2完善审判制度

主要形式——五听

明确规定司法官的责任

严刑逼供的合法性

“众证定罪”(3人以上)

3上诉、复审、死刑复核

在京——五复奏处决前一天两复奏,处决当天三复奏

地方——三复奏

谋反等重只准一复奏

4判决的执行

死刑的执行要奏报皇帝

徒、流刑的执行上,强调及时将案犯递解主配所,强制服苦役

5录囚(虑囚)

始于汉代,唐时作为制度确定下来

皇帝亲自录囚

大理寺五日一录囚

监察御史不定期巡行州县各地录囚

五代

一、各国立法

梁:《大梁新式格式律令》

后唐:《同光刑律统类》

后晋:《天福杂敇》

后周:《大周续编敇》显德年间《大周刑统》(《显德刑统》)

二、法制的特点

1法条较重

2刑罚滥酷

立法概况

A《宋刑统》502条——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全称《宋建隆详定刑统》篇下按罪分213门便于检索

除了律疏,还附有敇令格式

B敇,编敇

敇——诏敇,本为补充律,但因来源于皇帝,因此效力高于律,灵活方便,有权威性编敇v.立法活动的一种,整理敇使之成为一般性质的法

n.由此编出的敇

初期律敇并行,敇为补充;王安石变法是敇破律、代律的情况较多

C例,编例

例——以前事作为后事处理标准

编例——重要的立法活动,以年号为名整理例

南宋时地位尤高

例的类型:断例——审判案件中的成例

指挥——中央对下级官署的指令

D《条法事类》

南宋时对敇令形式以事类为依据重新编定,方便使用

法律内容的变化

A“重法地”与《盗贼重法》

针对一些特殊地位的规定应加强治安的地方,加重处罚。

适用地区、范围的扩大

B刑罚的变化

1折杖法——除死刑外,其他徒、流刑均折换成臀杖和脊杖。同时减少杖、笞的数量。

意在笼络人心,改变五代以来刑罚严苛的弊端

流——折脊杖,免流,仍劳役

苔、杖——折臂杖

徒——折脊杖,免徒,释放

2编配

编管:到当地官府报道,针对官吏犯法。实际操作较轻,一般发配到一处便不管

配军:发配到地方杂牌军(厢军)

按距离远近和环境分等级

对免死的罪犯、强盗、窃盗和惯犯在脸上刺字

3凌迟

五代出现南宋成法定刑种清朝还有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较发达,但并无成系统的法典,多靠习惯、世俗决定

国家不抑兼并保障租佃关系

契约

租佃分成租:赤贫佃农留出种子和税,其余按比例分,生产资料几乎完全依靠地主

契约定额租:有独立进行生产的条件,积极性较高

买卖绝卖一次性的交易行为

契约活卖(包括典买等):使用权出让,所有权保留,一般与土地等不动产相关。

到期可赎,无力赎买则失去所有权

继承

男性后代继承较多

绝户——无男性后代

除了民事法律,商事法律也较发达。

禁榷——对盐、茶、酒等货物的专卖制

立法概况

A蒙古汗国(统一中国前),主要用习惯法,后用金的法律

B元世祖忽必烈:元28年定《至元新格》,将当时使用的是列编为十类条格。元最早法典 C元仁宗:《风宪宏纲》关于纲纪、吏治的法律。

D英宗主治二年《元典章》地方所作的元初以来各种诏令典章制度的分类汇编

E英宗主治三年《大元通制》元世祖以来各种诏令制度断例的汇编元代法律定型

F元顺帝《至正条格》《大元统制》基础上增删

立法特点

1不求法典化,缺乏系统;条格较多,汇编的诏敇也有较高的法律效力;行政性

2重视判例的作用,一般作为独立条文

法律的特点

1先是带有游牧民族特点,后向五刑体系转变

2有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蒙古>色目>汉人>南人

“同罪异罚”在法律上有明文规定定罪量刑因社会地位而异

司法权和军权多为蒙古人掌握

3 带有本民族习惯法的特征

多用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稳定性

“有例可援,无法可守”

法律实际运用残忍,对非蒙古族人民的严酷迫害

一、明初的立法思想与立法过程

立法的原则

1(明初):吸取元亡的教训,重典治国

重典不但表现在法律条文上,还表现在刑罚施用上

重典治吏:朱元璋在民间的切身体验,元风气败坏、法制松弛,因此生民变

2明刑弼教重礼教礼法结合

表现:强调条文的简明,保持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立法因地制宜,遵循天理

法律的编篡、立法概况

A《大明律》7篇460条——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初年开始编修,洪武三十年完成吴元年李善长等草创,律文按唐律取舍编订,依《元典章》体例按六部顺序编定

洪武六年详定,仿唐律12篇体例(特点:名例律置于最后,内容繁于唐律。)

洪武二十二年更定,以《名例》一篇冠首,其下按六部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律

(特点:法典结构至此一变,基本条款仍同唐律,但“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立法技术也更为精细,体例更趋完备、科学。)

洪武三十年最后完成,将洪武十八年和二十年的《大诰》,选出147条附于律后,后世不可变更,条目细致,作为法典较完整,比唐律简

B《明大诰》

诰:君主对下臣的训诫或命令

《大诰》《大诰续篇》《大诰三篇》《大诰武臣》(针对军官欺压市民)

内容:典型案例对臣民的训导重刑法令

“重刑治国”的典型体现充分发挥了刑罚威慑的作用

特点:1以惩治官吏、豪强为主

2对原有罪名处罚改变一般加重

3滥用律外之刑

强制学习,人手一本,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律

C明初的条例

《充军条例》《抄家条例》《赎罪条例》《王府禁例》

臣下议定,皇帝批准,制定简便,使用灵活

不能够修改律,可以使法更有效的调整社会关系

万历之后,律例合编

《问刑条例》:刑事方面的条例,后付于《大明律》后作为注解D会典

编篡体例采用六部官职为纲,分述文武衙门的执掌和事例

行政法规的汇编,也可认为是法律的汇编,有助于了解封建官僚体系和运作

法律内容的发展与特点

一、轻其轻罪、重其重罪

以唐律作为标准对照

“轻其轻罪”: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的处刑上明显偏轻

“重其重罪”: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和封建君主的犯罪处刑加重

历史原因主要为立法原则的变化

二、严法整饬吏治

名目齐全,条目严厉

A创立奸党罪

防止徇私舞弊、内外勾结,以加强皇权

无具体内容,任意性较强,易被滥用

B惩治贪官

对官吏犯罪的定罪较严厉

唐律的六赃罪:六赃——六种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犯罪

(1)“受财枉法”——指官吏收受财物,枉法裁判的行为

(2)“受财不枉法”——指官吏收受财物,但未枉法裁判行为

(3)“受所监临”——指官吏利用职权非法收受所辖范围内百姓或下属财物的行为;

(4)“强盗”——暴力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5)“窃盗”——以隐蔽的手段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

(6)“坐赃”——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职权之便非法授受财物的行为

明律:

1情节划分简单:受财死,不受财流三千里

2建立民拿官制度

3“剥皮实草”

刑罚制度

1继续使用五刑

2充军刑(作为军户,服苦役)

宋元时已有明制度化

介于流、死之间

按空间和时间划分等级

3廷杖律外刑

不仅为罚,更为羞辱

隋时出现,明制度化

皇帝下令,对象为朝中一般官员,施行者为锦衣卫,监刑者为司礼监太监4枷号

强制罪犯,戴枷于监狱外或官府衙门前示众

在此前已经出现,明时广泛使用

以时间长短和枷的重量划分等级

5律外刑罚

审讯用刑(长期存在)因罪处刑(明初)

司法审判制度

一、机构刑部——中央主审机关,增设十三清吏司,分掌各省刑民案件

大理寺——主管案件复核、平反,本身不掌管审判,类似监察机关

都察院——最高监察机关。监察监督,司法仅限会审及审理官吏犯罪案件三司会审——由刑部、大理司和都察院组成的联合审判制度。凡遇有重大或疑难案件,均有三法司审理,最后报皇帝裁决。

九卿会审——由中央政府九个部门的长官,即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大理司的大理司卿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尚书,共同审理皇

帝交付的案件或判决后囚犯仍翻供不服重大疑难案件

朝审——霜降之后,由三法司会同贵族在吏部或户部尚书的主持下会审重囚。

热审——在暑期来临前对在押囚犯进行清理发落的制度。开始针对轻罪,后略有扩大。

大审——五年一次,由司礼监太监会同三法司官员,在大理寺会审京城在押囚犯中诉冤枉或死罪可疑可矜的待决囚犯。

会官审录——清代秋审制度的前身;判决结果为斩立决或斩监侯

省:设提刑按察司,有权判处徒刑及以下案件

府(直隶州):多为复审,中间环节行政司法

县/州:徒以上案件上报合一

厂卫——明代特殊的特务司法机构,有审判权

卫: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

其中北镇抚司“专理诏狱”

厂:内行厂>西厂>东厂>锦衣卫

厂卫奉旨行事,裁决三法司不得更改;且不受法律约束逮捕行刑。

厂卫是明朝皇权恶性膨胀在法律制度上的一个反映,荼毒官民。

二、诉讼制度

A管辖

1明确了地域管辖

“原告就被告”“轻囚就重囚”“少囚就众囚”“后发就先发”

2身份管辖

“军户”与“民户”冲突:驻军机构与地方司法机关共审

“军户”内部冲突:驻军机构处理

B加重对诬告的处罚力度

对诬告者的处罚,在“反坐”基础上加重

C禁止越诉

D息诉(为息诉设起诉时间)

限制起诉数量,减轻司法官负担

审判制度

A刑讯

无数量、次数限制容易出现屈打成招

B复审

省:判决不合理,发回重审,但是比较少被改判

可发回原州县或其他州县重审

古代法律之起源

古代法律之起源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学号:13 摘要: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之途径,特征 其一.中国古代法律起源途径 (与“礼”“刑”之间的关系) “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其二.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 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 3.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界限不清。 4.刑事法规相对发达,而民事法规相对落后。

正文: 浅论中国古代法律起源 一.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与“礼”“刑”之间的关系,即“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一)刑起于兵 一方面,“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要及时处置敌人、俘虏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某些军法同时就是定罪量刑的刑法。 (二)法源于礼 1.礼产生于祭祀,在祭祀过程中,仪式得到强化和系统化,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的仪式等级不同而不同,此时“礼”成为等级的标志。随着阶级的划分,上层阶级演化为统治阶级,他们借助政治势力手段将“礼”上升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 2.至此,“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具有了法律的内涵,直至周公之礼,“礼”得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中国古代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总称。 3.礼是中国古代法的重要渊源,中国古代法的最初表现形式主要以礼表现出来。 二.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 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在中国国家形成之初,虽然在外观上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各种特征,但在统治阶层内部,仍在相当程度上按血亲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确定人们的社会的地位,并按氏族家长制的传统统治方式来组织和管理社会。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与浓厚的宗法血缘特征相联系。夏朝实行“家国相通、亲贵合一”,君主启是所有臣民的最高家长,各贵族又是各家族的家长,并任有官职,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家长制式的管理。这导致了古代中国在国家形成之初便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由此,古代中国的法律也日益专制化。

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及特点论文

中国法制史 论文 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摘要:在人类历史上自国家形成以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建立的国家政权在自身的存续和发展过程中,都曾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民族精神、把最鲜明的价值观念熔铸到法律制度之中,由此形成了人类社会色彩斑斓的法律文化体系。中国法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法系之一,曾经焕发着活跃的生命力,为世界所赞美。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气象博大、学派众多,其中,曾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中,儒、道、墨、法、兵、释、阴阳、纵横等众多文化均参与了我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互动。多种思想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和渗入,使得我国古代法律自成一体,独具特色,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华法系”。要理解中华法系的博大精深,必须了解她的起源和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特征 正文:以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为起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伴随着国家文明的昌盛而开始了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辉煌历程。经过此后几千年的积累与回旋,中国古代的法律体制,也就是我们通

常所谓的“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从相对粗略和幼稚的简单法条,发展成了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风格特异、义理精神的庞大的法律体系。那么,中国古代法律是怎么起源的,又有什么特征呢? 马克思关于法的起源的一般理论认为,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马克思认为,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这是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法律产生的共同规律之一。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指出了法律产生的原因,那么中国法律的产生就必然有一个渊源。中国法律起源的问题,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这其中包括中国法律起源的方式、时间。对此问题,古今的学者提出了很多看法,但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但在学术界比较受推崇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由原始习俗演变而来的习惯法。 法同国家一样,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都有自身存在的必要条件。正如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的反映。原始习惯虽不能产生体现为国家形态的法,但却产生了法的胚胎形态——氏族习惯。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的起源,实质上是由氏族习惯向奴隶制习惯法的质变过程。 2.刑起于兵。 一方面,“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①法律出于皇权,维护皇权。古代中国实行专制主义的统治,奴隶社会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历代法律都以皇帝个人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律的制定虽由朝臣具体完成,但批准权属于皇帝,历代帝王都凌驾于法律之上。除律外,皇帝还可根据需要随时发布诏、令、格、式等。"法自君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皇权。②礼法结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基本特点。其中既有一些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古代法律制度大体一致的共性特点,也有一部分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自身独特存在的个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后者的存在和发展,使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呈现出某种差异性。例如: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具有浓厚的宗法伦理色彩,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表现为国家政权、王权、皇权和族权、父权、夫权的高度统一;法律制度贯彻礼刑并用、"德主刑辅"原则,突出体现"礼治"、"德治"、"人治"特色;法律体系采取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体例模式,民事、经济、行政等各部门的法律关系常常以刑事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或制裁;刑罚制度相当野蛮残酷,刑罚体系包含大量摧残人身体肤或生理功能的肉刑内容;等等。那么,这部分法律内容或法律制度特点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换言之,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此,法制史学界进行过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大都是结合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国情特色、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进行探讨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或者基本一致的看法。应该承认,这种研究的出发点基本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由于某些法史观或方法论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有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中肯。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面评述其所有观点或结论,也不打算系统探讨其全部成因,只想对其中一些影响较大而问题也较多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看法略作辨析,以期澄清某些历史事实。谬误不当之处,祈望不吝赐教。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早熟性"问题 目前在法制史学界,包括一些很有影响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地处东亚大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大国。东亚大陆特殊的地形、环境、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中国社会很早就跨入了文明时代的历史门槛。中华民族是以黄河流域为摇篮发展起来的。这里地处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松软,天然具备发展原始农业的良好条件。因此,早在公元前22世纪左右,活动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最先进的夏部落,便在木石器生产工具的基础上,发展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积累,加速了私有财产的形成和阶级的分化,为国家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如此说来,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夏代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便具有"早熟性"特征。 所谓"早熟性",实际是文明起源发展"不正常"或"变态"的同义语,颇有些类似于"早产儿"的意味。它最初是西方人在不了解或者不完全了解东方古代国家社会历史真相的情况下,用来概括东西方古代文明起源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性时所提出的一个观点。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无一例外地都是以西方尤其是古希腊罗马国家文明起源与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准范本的。如马克思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论述古代国家文明起源这一"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时,就曾经明确谈到: 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1] 在这里,马克思是把希腊古代文明比喻为发育"正常的儿童",而把东方古代社会看作"早熟的儿童",对日耳曼蛮族则视为"粗野的儿童"。因此,认为希腊古代国家的文明起源与社会发展是正常的,后两者则是不正常的,或者说是变态的。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如果抛弃先入为主的偏见,把上述三种情况重新排个顺序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早期五刑:墨、劓、膑、宫、大辟。 刑起于兵,兵刑同制。 夏商的神权法思想是法律的思想基础。 王命包括誓(约束)、诰(告诫)、命(君主的命令)等多种形式。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可能是夏朝法律规范的总称)、五刑是其主要内容。 汤刑一般指商朝法律的总称。 夏商五刑:墨、劓、髌、宫、大辟。 大辟即死刑,宫刑即男子去其势、女子幽闭的刑罚,髌是断足或者砍去膝盖骨,劓即割掉鼻子,墨刑在面部或额上刺刻特殊标注之后,再染以墨的刑罚。 刑罚原则:刑不株连、疑罪从轻、不杀无辜、过失从轻 中央司法官,商称司寇。 神判和天罚是夏商司法审判的特点。 夏朝监狱为圜土、夏朝末年称之为夏台、商朝监狱有羑里。 简述原始氏族战争对我国法律起源造成的影响:阶级分化,原来的氏族社会行为规范,后来便成为了法律。氏族首领的职权演变为统治者,建立了权力机关和法律机构。原始社会末期也确立了不少刑罚罪名及处置方法。有法官和审判的存在。频繁的氏族部落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早就了法律。部落军事首领掌握着军事权利,这就必然对原有的氏族部落首领的继承制造成破坏。 简述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①刑起于兵,兵刑同制。中国法律起源于氏族部落同族之间以及同外族的战争。②原始风俗转变为法律。③血缘纽带关系影响之深。④维护部落首领的政治权利的集中和强化。 简述夏商立法思想以及立法活动的情况:夏商以“恭行天罚”、“天讨”的神拳发思想作为法律的思想基础。立法活动:①王命(誓、诰、命)②禹刑③汤刑④官刑 简述夏商法律制度的基本情况:法律内容出于秘密法状态。已经出现比较完备的刑事法律体系。产生了我国早期的经济法规,反应国家管理和调节社会生产各方面的程度。军权至上,神权法思想渗透至深。 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 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有:天罚思想、明德慎罚(缓和阶级矛盾,对周初的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有益的环境)、礼治思想(维护等级猪肚、预防犯罪、防民) 《吕刑》西周中期的重要刑书,主要内容是规定刑罚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则。适用刑罚的总原则为明德慎罚。赎刑是其核心内容,可以用钱财代替或抵消其刑罚。 西周礼制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 西周刑罚区分故意过过失、惯犯与偶犯的原则。(眚、非眚,非终、惟终) 西周刑罚遵循世轻世重的原则。用刑灵活,因时而异。 我国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礼与刑的关系:奴隶主阶级专政的两种手段:①出礼入刑,②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西周礼的本质特征) 西周契约制度:大宗买卖用长劵,称为质;小宗买卖用断券,称为剂。“傅别”也是一种书面契约,在借贷活动中使用。

中国法的起源与夏朝法律概况

法制史:中国法地起源与夏朝法律概况 一、中国法地起源 中国法律地起源问题是一种众说纷纭地问题.迄今为止,主要有三种解释,一种吸取中国本土资源,依据《尚书》等古籍地记载,认为中国法律产生于黄帝和舜时代;一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地国家学说,将法地产生与国家地产生联系在一起考察.还有些学者试图从文化学地立场,对中国法律地起源进行解释.分别考察,盖有五种.b5E2R。 (一)关于中国法律起源地几种观点. 、法源于天说.最早见于《尚书》.《皋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意思是,天惩罚有罪地人,用五种刑罚惩治五类罪人.《大禹谟》:“故圣人因天讨而作五刑”.p1Ean。 、刑起于兵说. 《史记.律书》:“故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不可捐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考证》谓语本《吕氏春秋·荡兵》篇.按兵与刑乃一事之内外异用,其为暴力则同.故《商君书·修权》篇曰:“刑者武也”,又《画策》篇日:“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荀子·正论》篇以“武王伐有商诛纣”为“刑罚”之例.“刑罚”之施于天下者,即“诛伐”也;“诛伐”之施于家、国者,即“刑罚”也.《国语·鲁语》臧文仲曰:“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晋语》六范文子曰:“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武于外.今吾司寇之刀锯日弊而斧钺不行,内犹有不刑,而况外乎?夫战,刑也;细无怨而大不过,而后可以武刑外之不服者.”《尉缭子·天官》篇曰;“刑以伐之.”兵之与刑,二而一也,杜佑《通典》以兵制附刑后,盖本此意.杜牧《樊川文集》卷—○《孙子注序》亦云:“兵者,刑也.刑者,政事也.为夫子之徒,实仲由、冉有之事也.不知自何代何人,分为二途,曰:文、武.”(《管锥编》(一)第页)DXDiT。 概括言之,兵与刑地联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兵”是“刑”地手段.用甲兵、斧铖对敌对部族大行杀伐,这是最大地刑罚;用刀锯、钻凿截人肢体、毁人器官,这是中等地刑罚,此主要针对所辖部属;鞭打是最轻地刑罚,主要施于内部集团成员.其二、“刑”是“兵”地条件.为组织开展军事行动,必须创制和实施一些号令.《易经.师》:“师出以律”.就是说,军队出征、打仗要遵守号令.这个号令就是法.后来成为军法.法律有暴力特征和强制属性,古人已认识到了.RTCrp。 、法源于苗民说.苗是南方地少数民族.《尚书.吕刑》篇:“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法刑同意,刑起于兵.5PCzV。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王田田 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最基本的特点是“引礼入法,礼法结合”。古礼产生于中国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西周时周公制礼使礼系统化、规范化。而古代的法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经历春秋战国至秦朝时,礼和法各自发展、演变。汉初是引礼入法的一个起点,为礼和法的融合开辟多种渠道。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礼法的结合不断深化和完善。至唐朝,礼法结合已臻于成熟和定型。自此,“引礼入法、礼法合一”的传统彻底贯穿于整个传统法律文化,并成为中华法系最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礼的产生法的产生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之一,以国家的形成作为文明起步的标志的话,中国古代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王朝。在四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传统法律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传统法律文化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儒家学说与实际政治的相互作用,一系列富于浓郁东方农耕社会特色的道德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其中,最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塑造出一种富有特色的“伦理法”。“伦理法”的最本质核心是“引礼入法,礼法结合”,这是中国传统法律区别于其他国家传统法律文化的最基本的特点。 所谓“引礼入法,礼法结合”,是指在中华传统法律中,中国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完全融为一体,法律的评判标准与道德的评判标准完全一致。1这在传统法律文化中有许许多多的体现。那么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中,礼和法是怎么产生的?礼和法又是怎么结合的?这些对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一、礼的产生 礼是古老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西周前的礼称为古礼。礼不仅起源早,而且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所谓“礼也,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2“礼”字的初文,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即作“豊”;战国以后加上加上了“示”旁,作“禮”;后来简化称为“礼”。“礼”字的初文从双玉、从鼓之形。3古代中国人最初“行礼以玉”,祭祀时往往以鼓作乐;古籍中又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4这表明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祀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玉和鼓则是中国古代祭祀礼仪活动的代表物。 《礼记·礼运篇》对于礼产生于祭祀有以下描述:“夫礼之初,起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杯饮,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种充满宗教性的原始习俗,就是礼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生老病死都充满了神秘感和敬畏感,因此古礼与天地鬼神相通是很自然的。由于礼具有迫使人人遵守的普遍强制性和约束力,在进入阶级社会后,礼被统治者改造成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夏商朝的主要法律思想为“恭行天 1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2许慎:《说文解字》。 3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 国 法 律 的 起 源 及 特 点 系别:人文社会科学系 班级:1132法律事务 姓名:王阿珍 学号:201121603204

摘要:第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刑起于兵 (二)法源于礼 第二:中国法律的特点 1.引礼入法,法礼结合 2.家庭本文,伦理法制 3.法为治世之具,缘法断罪 4.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5.法典体例上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与法律体系上的“诸法并存,民刑不分”。 关键词:定罪量刑、引礼入法礼法结合、法典体例

【正文】: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刑起于兵(二)法源于礼 (一)刑起于兵:一方面,“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要及时处置敌人、俘虏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某些军法同时就是定罪量刑的刑法。 黄帝“五刑”:“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型用刀锯,其次用钻,薄刑用鞭折”(《国语·鲁语》)苗民“五刑”:蚩尤时代,“苗民弗用灵,惟作无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尚书·吕刑》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尚书·吕刑》) 皋陶象刑:所谓象刑,一种观点认为;象是象征之义,象刑是让人穿着不同色质的衣巾服饰,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示耻辱与惩戒。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象是画像之义,象刑就是绘制受刑人身着不同衣巾服饰的画像,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公之于众引为鉴戒。饰的画像,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公之于众引为鉴戒。 (二)法源于礼 1.礼产生于祭祀,在祭祀过程中,仪式得到强化和系统化,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的仪式等级不同而不同,此

时礼成为确是等级的标志。随着阶级的划分,上层阶级演 化为统治阶级,他们借助政治势力将礼上升为调整人们社 会关系的规范。 2.至此,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具有了法律的内涵,直至周公之礼,礼得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中 国古代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总称。 3.礼是中国古代法的重要渊源,中国古代法的最初表现 形式主要以礼表现出来。 二、中国法律的特点 1.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礼法结合的具体表现是以礼为主导,以法为准绳;以礼为内涵,以法为外貌;以礼移民于隐微,以法彰善恶于明显;以礼夸张恤民的仁政,以法渲染治世的公平,以礼入法使道德法律化。法由正恶而兼劝善,以法附礼使法律道德化,出礼而入于刑。礼与法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推动国家机器的运转,构成了中华法系最本质的特征和特有的中华法制文明。 2、家庭本文,伦理法制。 3、法为治世之具,缘法断罪。 4、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5、法典体例上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与法律体系上的“诸法并存,民刑不分”。

古代法律之起源

古代法律之起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姓名:蔡怿非 班级:文法学院法学一班摘要: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之途径,特征 其一.中国古代法律起源途径 (与“礼”“刑”之间的关系) “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其二.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 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 3.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界限不清。 4.刑事法规相对发达,而民事法规相对落后。 正文: 浅论中国古代法律起源 一.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与“礼”“刑”之间的关系,即“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一)刑起于兵 一方面,“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要及时处置敌人、俘虏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某些军法同时就是定罪量刑的刑法。 (二)法源于礼

1.礼产生于祭祀,在祭祀过程中,仪式得到强化和系统化,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的仪式等级不同而不同,此时“礼”成为等级的标志。随着阶级的划分,上层阶级演化为统治阶级,他们借助政治势力手段将“礼”上升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 2.至此,“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具有了法律的内涵,直至周公之礼,“礼”得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中国古代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总称。 3.礼是中国古代法的重要渊源,中国古代法的最初表现形式主要以礼表现出来。 二.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 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在中国国家形成之初,虽然在外观上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各种特征,但在统治阶层内部,仍在相当程度上按血亲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确定人们的社会的地位,并按氏族家长制的传统统治方式来组织和管理社会。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与浓厚的宗法血缘特征相联系。夏朝实行“家国相通、亲贵合一”,君主启是所有臣民的最高家长,各贵族又是各家族的家长,并任有官职,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家长制式的管理。这导致了古代中国在国家形成之初便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由此,古代中国的法律也日益专制化。 3.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界限不清,颇具伦理人情意味。由于浓厚的血缘关系和相应的伦理观念的存在,在中国国家形成之初,法律、刑罚

中国法制史 (2)

中国法制史 课程代码:LAW 101 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 英文名称:The Legal History in China 课程性质:本学院必修,其他学院选修 学分课时:3学分,54课时 主讲教师:李俊教授 所属院系:法学院法学基础理论系 办公室:宁远楼704 电话:64493003 邮箱:lijun665@https://www.doczj.com/doc/6513366053.html, 教学对象:法学院一年级本科生,其他学院各年级本科生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师生互动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依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出勤情况等评定 期中考试,开卷考试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笔试 其中平时及期中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出勤要求:整个学期缺勤超过5次者不得参加考试 使用教材:李俊、刘夕海编著《中国法制史》,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版 参考书目:1、《论语》(学而、为政、八佾)等篇; 2、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名例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简介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各种法律制度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特点、本质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是法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法学学科本科学生14门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同样,中华法制文明也具有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其影响曾远及相邻东亚各国,因此被称为“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今天,学习中国法制史,其主要价值在于:总结中国法制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的法制建设提供借鉴;认识我国的法律文化传统,加深我们对于中国法制建设国情的把握;同时,学习中国法制史将有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完善其法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部分主要对中国法制史学科的特点和意义进行讲解,同时对中国法制史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介绍,使学生对中国法制史课程有一个宏观的基本了解,为进入具体问题的学习作好铺垫。 1、中国法制史学科特点和在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2、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方法。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讲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周法律制度的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途径和影响,夏商法制概况以及西周法制的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中国法制发展源头的不同特征及其原因,为把握中国法律的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关于起源的几种观点: A 由原始习俗演变而来的习惯法 B “刑起于兵” C “刑起于苗民” D 源于司法审判 特点: A 较多的由国家来行使裁判权,基本不采用自力救济的方式(如决斗) B 借助鬼神来树立法的权威 夏 法律形式:1习惯法(主要) 2制定法(禹刑——夏的刑书|法律体系的总称) 3誓(君主在战争期间发布的紧急军事命令|神圣坚定,不可撤回或更改) 中央最高司法官——大理 司法地方司法官——士 基层——蒙士审判原则:与其杀无辜,宁失不轻,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夏代设置了监狱 法律内容:1《甘誓》 2皋陶之刑:昏、墨、贼、杀 (“贪以败官”为墨,“墨”是贪得无厌, 败坏官纪;“杀人不忌为贼”,“贼”是 肆无忌惮的杀人) 3 《禹刑》 4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商 法律形式:1不公开的刑书(汤刑|商代奴隶法制泛称) 2誓(同夏)(《汤誓》) 3王与权臣的命令文告 训 法律:1《汤刑》商代成文刑书(狭义) 2《官刑》商代惩治国家官吏犯罪、违纪与失职行为的专门法律 法律内容:《汤誓》:军事法规 《官刑》:三风十愆 刑罚形式:1肉刑——墨(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刖/剕/膑、宫、大辟(死刑)2流刑——与后世不同,多为驱逐出境 3赎刑——罚财产代替原有刑罚 4徒刑——做苦隶 最高——司寇 司法低一级审判官——正、史 地主与基层审判官——士、蒙士定罪特点:天罚、神判作为权威的基础。 西周审判制度:(重要案件)三级审判——史与正的审理→司寇复审→三公参听的再审→报商王批准

指导思想:以德配天,敬天保民 天命天罚(夏)→明德慎罚 礼刑结合 礼与刑:礼:周礼 刑:九刑 九篇刑书 九种刑罚 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用鞭子打)、扑(板子打) 吕刑 定罪量刑的原则 1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三赦之法”:——幼弱、老耄、蠢愚 “罪不加刑”:1对老幼特别照顾 2只是不加肉刑 2罪疑从轻、罪疑从赦 赦:减刑 刑→罚/罚金→免役 区分故意(非眚)与过失(眚) 惯犯(惟终)与偶犯(非终) 刑事政策: 刑罚世轻世重 要根据时势的变化、根据国家的 具体政治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决定用刑的宽严与轻重 “刑新国, 用轻典;刑平国, 用中典;刑乱国, 用重典” 刑名与罪名 《周礼》——墨、劓、宫、刖、杀 《吕刑》——墨、劓、剕、宫、大辟 刑名 《九刑》——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用鞭子打)、扑(板子打) 贱役——为官府做苦隶 刑人——受过肉刑的人有些社会职业不能从事,只能去为官府做事,不如奴隶 犯王命——最严重的犯罪行为 罪名 杀越人于货——抢掠财物、劫杀人命 放弑其君 ——尊尊 民事规范 西周对民事关系的调整, 大都归之于礼, 民事法规极不发达. 一 所有权 土地与臣民均归周王所有 公田和私田客观存在 西周后期出现比较激烈的土地私有化 二 债和契约 债:因契约而产生的债(主要) 因侵权和损害赔偿产生的债 契约:“质剂” 使用于买卖关系中的契约形式。民间买卖奴隶、牛马和兵器、珍异之物, 要通过“质人” 成立“质” “剂”. 质人是市场管理人员. 买卖奴隶、牛马使用较长的契券, 称“质”; 买卖兵器、珍异之物使用较短的契券, 称“剂”. 质、剂皆由官方制作。 “傅别” 使用于借贷关系中的契约形式。 “傅” 即债券, 债券一分为二称“别”. 债权人执左券, 债务人持右券. 春秋时期审理这类纠纷, 大多要债务人以右券与债权人以左券相合, 以作判断. 三 婚姻制度 一夫一妻(正妻)多妾(侧室) 基本原则 同姓不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纳采:男方请媒氏携礼物到女方家提亲 问名:女方家长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氏问明女子生辰身份,并卜于祖庙问吉凶 三宥之法:过失、弗治、遗忘 三刺之法:讯群臣、讯群吏、讯万民 赎刑作为一个制度的适用, 应当是从西周开始的

“水”与中国法律起源

“水”与中国法律起源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从“法”字“水”旁出发,结合古老的传世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物,证诸神话传说和文化人类学材料,认为“法”字的“水”最初洋溢着神判的灵光,经过上古先民治水活动,从而使“法”由天上掉到了人间,由超人的神明裁判方式变成了权威统治者强制他人服从的暴力工具。“法”字“水”旁有关的传说故事悄悄传述着中国法律的来历,让我们发现了中国法律起源的独特道路和文化内涵。关键词:水神裁判治水法律起源 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在读过沈兼士《鬼的原始意义试探》后,致函沈氏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法”正是这样一个字,对它的破解,即可作一部关于法律起源的文化史。本文试图从“法”字“水”旁本身表现的事实出发,结合古老的传世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物,证诸神话传说和文化人类学材料,探寻中国远古初民时代法律文化事实和观念,以期有助于理解“水”与中国法律起源的内在关系。 一关于“水”与法律的关系,从文字学的角度切入进行考察,东汉许慎的解释无疑最值得我们注意。他在《说文解字》十部上“廌”部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法,今文省。”“水”旁在“法”中的意义是“平之如水”的象征,这一解释高度凝聚了秦汉时期人们的传统认识,并影响后代中国人的理解。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作了解释,在“水”下注曰:“说从水之意,张释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段玉裁是信服和支持许慎的解释。可见“平之如水”的解释既能长期沿袭流传而不被怀疑,确实是有一定的认识依据。从造字结构来看,古“灋”字是由“水”、“廌”“去”三部分合成的,对照出土的钟鼎文和秦基竹简可得到证实。许慎的认识依据可以进一步检索《说文解字》:“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凡水之属皆从水。”由此可见在许慎生活的时代,“水”的主要指示特征为“准”,参照段玉裁注可知,“水”当时普遍取“平”“准”之意。但是关于法字中的“水”旁是“平之如水”之说受到当代少数学者提出的怀疑和新的解释的挑战。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三种:一、蔡枢衡先生认为,“水”当指把有罪者置于水上,随流漂去,即今之所谓驱逐。二、武树臣先生提出“水”的原始功能是

3. 中国古代刑法原则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刑法原则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法律起源于夏商。 西周奴隶制法律制度得到完善,开始确立定罪量刑的刑法原则:包括1.矜老恤幼原则; 2.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的原则;3、罪刑相当的原则;4. 罪疑从轻、从赦的原则;5、同罪异罚原则;6.刑罚世轻世重;7.罪人不及原则;8.罔厉杀人原则。这些受到“以德配天,明德慎刑”思想的影响,也是中国古代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的源头。 春秋战国为适应动荡政局推行重刑主义原则。 秦朝首次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保留西周的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增加了规定区分有无犯罪的意识的原则;教唆同罪的原则,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刑;集团犯罪、累犯加重的原则;自首减刑,消除犯罪后果减刑的原则;计赃论罪;诬告反坐等原则;特别是数罪并罚与从一重罪原则,可见中国当时刑法原则的先进性。 与秦不同,汉朝以年龄作为确定刑事责任的标准更为科学,另外还确定了上请原则、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和恤刑原则,充分体现法律的儒家化,受儒家“德主刑辅、礼法结合”思想的影响极为明显。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定罪量刑基础上确立了有关官僚贵族司法特权的“八议”入律、“官当”制度,“重罪十条”的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形成体现了礼法结合,而留养制度确立,更为凸显中华法系的伦理色彩。同时,减轻老、小、女人过失犯罪的刑罚,显示了统治阶级的恤刑之意。 隋唐法律儒家化完成,进一步确立封建五刑制度,正式把十恶重惩原则写入法律,发展了八议、请、减、赎、官当制度,贵族、官僚减免刑罚,扩大了贵族、官僚的法律特权。区分公罪与私罪,完善了自首原则,规定自首减免刑罚。同时本着“徳礼为本、立法宽简、恤刑慎杀”等立法思想,规定老幼废疾减免刑罚,同居相隐不为罪的原则。完善之前就有的累犯加重刑罚,数罪并罚、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还提到了类推原则以及关于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 两宋时期的刑事法律,加重了对危害国家安定和社会治安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维护地主阶级的特权,同时加强对官吏的控制,并制定大量的刑事特别法律重点打击盗贼,贪官,但后来变质,惩贪之法皆从宽。 元朝刑法原则公开肯定民族间的不平等,维护蒙古族特权,体现民族色彩。 明清刑事法律制度一脉相承。统治者为了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致使刑罚又趋于严厉,加重处罚反逆之罪以及家属株连,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勾结,严惩官吏渎职与贪赃犯罪,加强文化思想领域的控制。之前特别是唐律中的“自首”共犯的处理原则,公罪与私罪区别对待原则,依法定刑与有限类推并存,涉外案件处理原则,在明清中继承发扬,更为科学与合理。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吸收西方法律理论和法律原则的基础上,逐渐确立起新的更为科学和规范的刑法原则 中国传统的刑法思想源远流长,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演变过程,终于使近代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逐步得以确立。 纵观中国古代刑法原则的演变及其特点,呈现以下特点: 一、特权保护性 因社会等级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使一些人在法律上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特权,这就是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①法律出于皇权,维护皇权。古代中国实行专制主义的统治,奴隶社会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历代法律都以皇帝个人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律的制定虽由朝臣具体完成,但批准权属于皇帝,历代帝王都凌驾于法律之上。除律外,皇帝还可根据需要随时发布诏、令、格、式等。"法自君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皇权。②礼法结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基本特点。其中既有一些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古代法律制度大体一致的共性特点,也有一部分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自身独特存在的个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后者的存在和发展,使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呈现出某种差异性。例如: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具有浓厚的宗法伦理色彩,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表现为国家政权、王权、皇权和族权、父权、夫权的高度统一;法律制度贯彻礼刑并用、"德主刑辅"原则,突出体现"礼治"、"德治"、"人治"特色;法律体系采取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体例模式,民事、经济、行政等各部门的法律关系常常以刑事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或制裁;刑罚制度相当野蛮残酷,刑罚体系包含大量摧残人身体肤或生理功能的肉刑内容;等等。那么,这部分法律内容或法律制度特点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换言之,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此,法制史学界进行过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大都是结合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国情特色、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进行探讨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或者基本一致的看法。应该承认,这种研究的出发点基本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由于某些法史观或方法论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有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中肯。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面评述其所有观点或结论,也不打算系统探讨其全部成因,只想对其中一些影响较大而问题也较多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看法略作辨析,以期澄清某些历史事实。谬误不当之处,祈望不吝赐教。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早熟性"问题 目前在法制史学界,包括一些很有影响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地处东亚大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大国。东亚大陆特殊的地形、环境、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中国社会很早就跨入了文明时代的历史门槛。中华民族是以黄河流域为摇篮发展起来的。这里地处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松软,天然具备发展原始农

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了解中国法律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夏朝法律制度的概况。了解商朝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刑名、罪名和奴隶制“五刑”的确立。了解商朝继承制度前后发 展变化的原因。 教学内容:中国法律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夏商法律制度 教学重点:夏朝法律中的罪名及其含义;商朝的刑名和继承制度。 教学难点:夏朝的法律与原始社会的习惯的不同、商朝的继承制度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2学时 主要参考书目:朱勇著:《中国法律的艰辛历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何勤华著:《中国法学史》(一、二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节中国法律的起源 中国法律起源的问题,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这 其中包括中国法律起源的方式、时间。对此问题,古今的学者提出了很多 看法,但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 一、关于中国法律起源方式的几种观点 (一)法源于天说 此说最早见于《尚书》。《尚书·皋陶谟》中说:“天讨有罪,五刑 五用哉。”《尚书·大禹谟》中也说:“故圣人因天讨而作五刑”。把法 律看作是上天意志的体现,既反映了上古统治者借助神权的力量以增强法 的权威性的愿望,也反映了古人对法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和理解。 (二)法源于苗民说

此说见于《尚书》。《尚书·吕刑》中说:“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此说和下文叙述的刑起于兵说,都直接表明了古人对刑罚起源的看法。 (三)皋陶造律说 此说在《尚书·舜典》、《左传》所引《夏书》以及《竹书纪年》和《吕氏春秋》等古籍中都有表述。皋陶在古籍传说中是尧舜时代的大法官,曾在创制法律和运用法律方面起过重要作用。此说反映了古人对法官造法作用的某种认识。 (四)法源于定分止争说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提出此说。《管子·七臣七主》中说:“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商鞅、韩非等法家人物都有类似观点。此说已从政治、经济角度考虑法律的起源问题,比以上诸说前进了一步。 (五)法源于习惯说 此说为现代法学者所持的观点。认为法律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先秦的礼包含有大量习惯法的内容,礼的起源与法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此说吸收了历史学者、民族学者的研究成果,正在丰富发展之中。 (六)刑起于兵说 此说在《易经》中已出现。《易·师》中说“师出以律”。指军队行动要遵守号令。《国语·鲁语》中更为明确地说:“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

中国法制史整理笔记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第一节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夏王朝诞生,产生于父系社会末期(据迄今发现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我们认为中国在尧舜时代和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产生法律)也成为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成员关系的工具 二、“法”“刑”“律”的含义 ?“法”迄今仅见的最早的是在西周金文中 商周人只知有“刑”而不知有“法”,大量引用“法”字是春秋之后的事 “法”的观念,产生于战国时期,其实践来源是春秋末期产生,战国时期得到蓬勃 发展的成文法运动。战国时期度量衡逐步统一,为了反映国家公布的“法”的行为 规范性质,逐渐出现了由“法”字和度、量、衡各字构成的词,表示严格、具体的 各种标准、规范。 ?商鞅“改法为律” 三、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1.刑起于兵,兵刑同制 2.原始风俗转变为法律 3.血缘纽带关系影响至深 4.维护部落首领的政治权力的集中和强化 第二节夏商立法概况 一、立法思想 夏商以“恭行天罚”、“天讨”的神权思想作为法律的思想基础 宣言“君权神授”、“王权神佑”,使统治政权合法化和神圣化 原始自然宗教和阶级社会有政治目的的天神崇拜与祖先崇拜的产物——神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立法活动 (一)王命:包括誓、诰、命等多种形式 誓:意味约束 诰:古“告”字,其义为告诫 命:指君主的命令 (二)禹刑、汤刑 ?禹刑不一定是禹在位时制定的法,可能是夏朝法律规范的总称。以禹为名表示对夏族杰出祖先和开国之君的怀念和崇敬。 ?汤刑,一般指商朝法律的总称,和禹刑一样,以汤为名表示对上组杰出领袖和开国之君汤的怀念和崇敬。 (三)官刑 据古籍记载,夏商时已有约束和惩治官吏的官刑。 第三节夏商法律的基本内容

古代法律之起源

古代法律之起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姓名:蔡怿非 班级:文法学院法学一班摘要: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之途径,特征 其一.中国古代法律起源途径 (与“礼”“刑”之间的关系) “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其二.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 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 3.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界限不清。 4.刑事法规相对发达,而民事法规相对落后。 正文: 浅论中国古代法律起源 一.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与“礼”“刑”之间的关系,即“刑起于兵,法源于礼”。 (一)刑起于兵 一方面,“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要及时处置敌人、俘虏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某些军法同时就是定罪量刑的刑法。 (二)法源于礼

1.礼产生于祭祀,在祭祀过程中,仪式得到强化和系统化,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的仪式等级不同而不同,此时“礼”成为等级的标志。随着阶级的划分,上层阶级演化为统治阶级,他们借助政治势力手段将“礼”上升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 2.至此,“礼”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具有了法律的内涵,直至周公之礼,“礼”得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中国古代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总称。 3.礼是中国古代法的重要渊源,中国古代法的最初表现形式主要以礼表现出来。 二.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 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在中国国家形成之初,虽然在外观上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各种特征,但在统治阶层内部,仍在相当程度上按血亲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确定人们的社会的地位,并按氏族家长制的传统统治方式来组织和管理社会。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与浓厚的宗法血缘特征相联系。夏朝实行“家国相通、亲贵合一”,君主启是所有臣民的最高家长,各贵族又是各家族的家长,并任有官职,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家长制式的管理。这导致了古代中国在国家形成之初便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由此,古代中国的法律也日益专制化。 3.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界限不清,颇具伦理人情意味。由于浓厚的血缘关系和相应的伦理观念的存在,在中国国家形成之初,法律、刑罚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礼法结合 【摘要】:传统法律文化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儒家学说与实际政治的相互作用,一系列富于浓郁东方农耕社会特色的道德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其中,最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塑造出一种富有特色的“伦理法”。“伦理法”的最本质核心是“引礼入法,礼法结合”,这是中国传统法律区别于其他国家传统法律文化的最基本的特点。 【关键词】:礼的产生、法的产生、礼法结合、唐律 一、礼、法的产生 关于“礼”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原始时期的祭祀仪式。许慎《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近代学者王国维考证说,卜辞中的“礼”像是用两块玉盛在器皿中去作贡奉,表现的是对祖先或上帝的崇敬。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礼”引申为宗法制度中的行为规则,形成了一套以区别尊卑贵贱亲疏为内涵的意识形态。再后来“礼”由宗族内部扩展到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而礼的系统化、规范化,始于西周的周公制礼。到了西周以后,被进一步发展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核心政治思想。 周公制礼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尊尊”和“亲亲”。“尊尊”即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一国之君;“亲亲”即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尊尊为忠,亲亲为孝,前者是等级原则,旨在维护君权;后者是宗法原则,旨在维护父权。亲亲和尊尊既是周礼的基本原则,也是西周立法的指导思想;与此相应,“孝”和“忠”既是伦理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这种政治与伦理相统一的理论,就是礼的思想基础。 周公制礼的实质是确立贵贱尊卑的等级秩序和制度,使得君臣有位、尊卑有等、贵贱有别、长幼有序,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行为纳入礼所调整的轨道。后儒家为渲染礼的神秘色彩,增加礼的规范作用,把礼与高深不可测的天地相联,以天人合一来辩护礼治国、礼治民的符合天道。明礼、行礼便成为中国古代帝王贯穿几千年的治国方针。 法,有其词源和词义方面的起始和基本内容。在汉语中“法”成字的确切年代难以考证。据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中所说法的古体是“灋”。“灋,刑也,平之如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根据这一解释,我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