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宝疫苗一类、二类疫苗名称

宝宝疫苗一类、二类疫苗名称

宝宝疫苗一类、二类疫苗名称
宝宝疫苗一类、二类疫苗名称

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二类疫苗

A 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二类疫苗管理制度

二类疫苗相关管理制度 单位成立疫苗管理机构,制定相应制度。业务由业务主任、疫苗专干具体负责。 一:采购 接种单位应从有疫苗销售资质单位采购,每年应索要疫苗销售单位相关资质、销售人员身份证明、销售人员委托书,二类疫苗备案表等资质并保存。 采购每月一次,采购计划由各分站列出,上报至总站,总站进行汇总,报业务主任和单位负责人签字。采购的二类疫苗效期应大于现在时间三个月以上。 所采购疫苗由疫苗销售单位全程冷链配送到总站,总站专人核对疫苗数量、批号、效期及盖有销售单位公章的相关证明,相关证明包括发票、销售清单、冷链记录、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进口药品通关单(进口疫苗需要),并对相关证明保存,保存应超过疫苗效期三年。对于通过验收的购入疫苗及时、准确登记。 二:存放 疫苗存放按照品种、批次不同进行存放,疫苗存放不得与冷链设备内壁接触,疫苗间留有1-2厘米的空隙,疫苗存放环境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温度记录要求每天两次,冷链设备要有专人管理,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做好记录。三:分发

总站向各分站调拨疫苗时要保证疫苗处于合理温度环境中,调拨人填写发放记录、冷链运输记录并保存,全程配送是由疫苗专业冷链车配送。调拨人应主动向各分站发放同批次疫苗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冷链运输记录、进口药品通关单,各分站接收人员现场核实温度、疫苗数量、批号等相关信息是否与相应资料相符,相符后签字接收,同时必须将相关资料按调拨日期保管。发放疫苗原则为:先近效期,后远效期;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四:统计 每月各分站除提交下月二类疫苗使用计划外,还有将本月使用完二类疫苗数量以及现有二类疫苗库存数进行现场核查,上报到总站,由专人进行统计。年底,各分站与总站进行二类疫苗核对,做到“帐、物、簿”相符。 五:损害赔偿 由于接种二类疫苗出现的异常接种反应所造成的损害赔偿事宜,总站协调二类疫苗销售企业负责赔偿。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管理知识

疫苗管理知识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根据付费方案会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一类疫苗共有有12种可预防14种疾病,免费提供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 群流脑疫苗、麻风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A+C群流脑疫苗、白破疫苗和水痘疫苗共12种一类疫苗。 目前,针对儿童使用的一类疫苗共有十一种疫苗分别为:

对成人或重点人群的一类疫苗: (1)出血热疫苗:接种范围内16-60岁的可接种人群。接种3剂次,0天、14天接种第1、2剂次,第3剂次与第1剂次间隔6个月接种。 (2)炭疽疫苗:炭疽病例的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边高危人群。炭疽疫苗接种1剂次,在发生炭疽疫情时接种,直接接触者和病人不能接种。 (3)钩体疫苗:接种范围内可能接触疫水的高危人群。钩体疫苗接种3剂次,间隔7-10天接种第1、2剂次,上年完成第1、2剂次接种者当年加强1针。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常用二类疫苗有9种,分别是:风疹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疫苗,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狂犬病疫苗。 接种注意事项 1,通常吃脊髓灰质炎糖丸后40分钟内不能吃热东西。 2,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当天严禁洗澡,24小时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痂必须热敷,一天3-5次,坚持到消肿为止。 3,注射乙肝疫苗当天不能洗澡,要注意所有疫苗患急性疾病时暂缓注射。 4,经过某种疫苗接种后,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虚脱、休克、痉挛、脑炎或脑病,重度的过敏反应,则不应给予以后针次的接种或者加强免疫。 5,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例如癫痫或者脑病,不应该给予含有全细胞的百日咳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6,有免疫缺陷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应接种活的疫苗。 7,儿童在患传染病期间甚至传染病恢复期暂缓接种。 8,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活动性结核及严重的肝脏、肺脏、肾脏等疾病暂缓接种。 9,发热期间暂缓接种。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是如何区分的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是如何区分的? 答: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就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疫苗等。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细菌性痢疾疫苗等。 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答: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孩子的长大,身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答: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为什么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不能带回家服用? 答:疫苗需要在有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和合格的预防接种人员规范操作下服用或注射。 脊灰减毒活疫苗对疫苗的储藏、运输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减毒活疫苗对热都极其敏感,如果未在规定的温度下储存,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疫苗由家长自己拿回家服用,在疫苗运输、保存、喂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达不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糖丸应溶于凉开水喂服,不能用热水,因为热水会使疫苗病毒失活,降低免疫效果。

最新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

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免费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划外疫苗,这些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 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 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

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 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注射表 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可注射乙型肝疫苗 出生24小时后可注射卡介苗 出生满一个月可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二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出生后满三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卡介苗【试验后决定是否复种】 出生四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出生后五个月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出生后满六个月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八个月可注射麻疹疫苗 生后1.5-2岁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二类疫苗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第二类疫苗接种公示

表中所列疫苗均为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以外的疫苗即第二类疫苗,本着自愿接种的原则由受种者或监护疫苗名称预防疾病免疫程序接种禁忌及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处理 流感疫苗流行性感冒6-36月龄儿童,每年 需接种两剂次,一次 接种剂量0.25ml,二 次间隔4周。 成人及36月龄以上儿 童,每年只接种一次, 接种剂量0.5ml。 1、发热、患急性疾病及感冒者禁用。 2、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禁用。 3、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份, 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禁用。 4、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禁用。 本品可能在某些人中引起或轻或重的不良 反应。 局部反应:红、肿、痛、硬结。 全身反应:发热、头晕、寒颤、虚弱、出汗、 肌痛、关节痛、头痛、瘙痒、皮疹。 上述反应无需治疗,一般1~2天会自行消 失。 本品罕有休克、惊厥、一过性肾性脉管炎、 神经系统疾病等其它反应,如出现未提到的 不适感觉,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水痘减毒活疫 苗水痘 ≥1岁人群1、有过敏史者禁用。 2、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 发热者禁用。 3、育龄妇女接种本疫苗后至少3个 月应避孕。 4、注射过人免疫球蛋白者,至少应 间隔一个月后方可接种本疫苗。 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在6~18天时,少 数人可有短暂发热、轻微皮疹或疱疹。一般 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乙肝疫苗乙型肝炎0天、1月、6月各接 种1剂次 患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 对酵母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 接种后很少有不良反应,个别人可能有中、 低度发热或注射局部微痛,24小时内即自行 消失。 甲肝疫苗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18个月以 上接种一针,灭活疫 苗基础免疫一次, 6-12个月内加强免疫 一次。 身体不适,腋温超过37.5℃者 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 过敏体质者 注射疫苗后少数人可能出现轻度发热、局部 疼痛、红肿,一般24~48小时内自行缓解。 偶有皮疹出现,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 症治疗。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乙 型肝炎预防 1.母婴阻断:HbsAg 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出 生24小时内注射本品 100IU 2.乙型肝炎预防:一 次注射量儿童为 100IU,成人为200IU, 必要时可间隔3~4周 再注射一次 3.意外感染者,立即 (最迟不超过7天) 按体重注射 8~10IU/kg,隔月再注 射1次。 1.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 重过敏史者 2.有抗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 者 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人注射局部可能出现 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丹东市侨光社区服务中心 咨询电话:3166020

关于第一类疫苗与第二类疫苗

使用规定 一、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种5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第5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 二、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 三、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 四、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 五、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 六、麻疹疫苗复种可使用含麻疹疫苗成份的其它联合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等。 七、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第四章 5.2要求进行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

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 包括两个程序:

一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 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XXX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关于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冷链管理的自查报告

xxxx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关于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冷链管理的自查报告 针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事件,我院对预防接种门诊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冷链管理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报告如下: 1、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按照相关规定,建立有相应的疫苗管理制度和冷链管 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做好疫苗购进、验收、储存、调配及使用情况管理工作。 2、通过自查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2018年1月1日以来未使用长春长生生物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3、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均用冷藏箱和冰排到市疾控中心领取后疫苗及时运回 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记录完整,卫生院未从其他渠道和个人进过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4、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有普通冰箱2台,低温冰箱1台,接种台小冰箱4台, 冷藏箱1个,冷藏包2个,冰排48块,在疫苗储存和管理方面,均保证疫苗的质量,并且每天记录冰箱温度记录2次,有冷链档案,冷链运转正常,保证疫苗质量安全,规范填写疫苗出入库记录。 5、南盘江镇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接种工作统一在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开展, 辖区类所有村卫生室只负责通过未种通知单通知免疫规划目标儿童及时到卫生院进行疫苗接种工作。 6、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有专人负责预检登记工作,做好接种前的告知及询问 工作,电脑由专人负责,儿童信息化系统运转正常,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均持有市疾控发放的有效预防接种人员上岗证,一类疫苗接种时严格按照2016

版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实施预防接种工作,接种二类疫苗时充分征求家长同意并签名后进行疫苗的接种工作,严格遵守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一、二类疫苗)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 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免费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划外疫苗,这些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 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考虑接种的疫苗 流感疫苗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 肺炎疫苗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 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 流行高发区应接种的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 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避免 宝宝严重腹泻。 狂犬病疫苗 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 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 即将要上幼儿园的宝宝考虑接种的疫苗 水痘疫苗 如果宝宝抵抗力差应该选用;对于身体好的宝宝可用可不用,不用的理由是水痘是良性自限性“传染病”,列入传染病管理范围。即使宝宝患了水痘,产生的并发症也很少。

我国二类疫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二类疫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二类疫苗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确立,二类疫苗管理模式基本跳出了传统的统一购销模式。然而二类疫苗在流通使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二类疫苗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了二类疫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二类疫苗;疫苗管理 2005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率先确立了第二类疫苗市场化流通经营模式,第二类疫苗的管理模式基本跳出了传统的统一购销模式。 一、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2005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药品批发企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后可以经营疫苗。 二、我国二类疫苗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二类疫苗监管法规:尚不完善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颁布,虽然为疫苗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其对二类疫苗的管理过于粗放,如关于二类疫苗的销售渠道、冷链储存、运输等流通环节法律

制度规范以及全程追溯制度尚不明确,仍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缺少全国性统一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基层单位在具体工作中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 (二)二类疫苗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1、行政机构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目前,我国行政机构未能充分掌握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环节的动态信息,往往在事件发生且产生一定社会影响之后,才进行被动的监管和处置,监管行为陷于被动状态。且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预警系统,缺乏预见性,对相关事件的发现和处理仍停留在个案水平,而不能对全国范围内相似问题进行综合分析。[1] 2、问责机制不健全。《疫苗流通与监管条例》中追究行政主体法律责任的条文数量少,规定较为笼统,可执行性及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不足。这也导致某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疫苗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一些疫苗违法行为纵容默许,出现问题后又隐瞒违法情况,这些都是问责机制不健全的后果。 (三)二类疫苗质量监管:尚不到位 1、采购流通渠道混乱。《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第

宝宝疫苗接种种类以及时间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 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 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 [发表评论] 百事通 接 种 时间接种疫苗 次 数 可 预 防 的 传 染 病 出 生 24小时内乙型肝炎疫苗 [提示]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第 一 针 乙 型 病 毒 性 肝 炎 卡介苗 [提示]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 、难产的 初 种 结 核 病

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1月龄 乙型肝炎疫苗 第二针 乙 型 病毒性 肝炎 2 月龄 脊髓灰质炎糖丸 [提示]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 第 一 次 脊髓 灰 质 炎 ( 小 儿麻痹) 3脊髓灰质炎糖丸 第脊

A 群流脑疫苗 [提示]接种流脑疫苗后的反应比较轻微,偶尔有人出现短暂低热,有些大孩子(8~12岁)偶尔出现过 敏反应,即在接种后的十几小时皮肤出现疱疹等,此时应请医生诊治。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红晕和压痛,一般在24小时内消退,不用特殊处理。 第 一 针 脊髓 灰质 炎 ( 小 儿麻痹) 8 月龄 麻疹疫苗 [提示]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 第 一 针 麻疹 9 月 龄 A 群流脑疫苗 第 二 针 流 行 性脑脊髓

二类疫苗接种好处

疫苗其实是通过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来预防疾病的。通过免疫,建立起保护屏障,控制疾病发生,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最有效、最经济、是安全的手段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被广泛性、常规性的应用。 上市的疫苗都是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评估的,因此是非常安全的,副作用轻微,特别是与其所预防的疾病相比较而言。但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异物,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受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 一类疫苗 0-6岁儿童免费接种 据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国家的免疫程序,所有达到应种月(年)龄的适龄儿童,均应接种疫苗。其中,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这些疫苗可预防病毒性乙型肝炎、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腮腺炎、风疹、病毒性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性疾病。 据了解,这些疫苗属于一类疫苗,主要是针对0-6岁儿童,全部由政府资金补助,儿童免费接种。 二类疫苗 有条件者最好也要打A6 b' W) t 二类疫苗,目前采取“自愿自主”接种原则,疫苗费用由个人承担。确保按计划接种第一类免疫规划疫苗外,有条件的父母,应当给孩子补充接种第二类疫苗,给孩子下一份更全面的“免疫”保单。疫苗可预防相应的疾病,对身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为您出行带来方便。请保存好您的接种证书,到国外旅行、入学、就业、买保险等时都可提供相关的方便。

接种二类疫苗能预防各种疾病,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比如,水痘的传染性强,一旦孩子身边有人感染水痘,就极易被传染。流行性腮腺炎可能并发脑炎、胰腺炎、甚至引发睾丸炎影响孩子未来生育……当春季腮腺炎、流感等出现大面积流行时,身处集体中的孩子很有必要打二类疫苗预防疾病。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应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 婴儿出生后,父母都会从出生医院获得一份《儿童预防接种证》,上面明确标出何时需要接种哪类疫苗。除了一类疫苗外,还有部分二类疫苗。由于二类疫苗是指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所以有一些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接种一类疫苗就够了,二类疫苗接不接种无所谓。 父母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一类苗与二类苗是相对的,在国家财政允许,并且疫苗可以足够供应的情况下,二类苗也将会变为一类苗,如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麻腮风疫苗原来是二类苗,目前已改为一类苗;同时,二类苗又是对一类苗的重要补充,许多二类苗针对的疾病发病率很高,危害很大,如流感、水痘、肺炎等,患病后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也增加了经济负担。父母只要能负担,应尽量给孩子接种更多的二类疫苗。 目前我院常用的二类疫苗有:乙肝疫苗、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23价肺炎疫苗、狂犬病疫苗、流脑A+C+Y+W135群多糖疫苗、甲肝疫苗、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组织胺丙种球蛋白等。 温馨提醒 过敏体质儿童接种疫苗注意三细节 过敏体质儿童家长应在儿童接种疫苗的前后注意三大细节,以确保接种安全有效。“接

第二类疫苗接种指导意见

第二类疫苗接种指导意见(试行) 一、背景 《传染病防治法》提出我国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只有按科学、合理的程序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免疫效果,并将疫苗不良反应控制到最低水平。《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卫生部根据我国的疾病负担和经济水平制定了第一类疫苗的免疫程序,规定了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的种类、起始月龄、接种剂次和剂量、剂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但尚未制订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指导意见。第二类疫苗在我省广泛使用,为规范我省第二类疫苗的使用和管理,有效控制疫苗针对疾病,根据《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2010年度季节性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导意见》、《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使用指导意见》、《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等技术方案和疫苗说明书,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第二类疫苗的使用 (一)国家级推荐的第二类疫苗 国家级推荐的第二类疫苗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1.人用狂犬病疫苗 (1)接种对象 ①暴露后接种对象: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等狂犬病暴露者。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②暴露前接种对象: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包括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等。 (2)接种方法 接种途径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①暴露后免疫 接种程序: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少数疫苗可参照说明书采用4针法程序,指暴露后第0天分别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此后于第7天和第21天,分别再注射1剂。 Ⅲ级暴露者,或确认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剂量标准为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20IU/kg),一次性足量注射。如计算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全部伤口,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注射部位如解剖学结构可行,应当按照计算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当进行浸润注射。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时,应当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肌肉。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背部肌肉群(如斜方肌),狂犬病疫苗接种于对侧。暴露部位位于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大腿外侧肌群。对于粘膜暴

二类疫苗公示(2-2)

二类疫苗公示 疫苗种类接种对象接种剂次接种部位接种 途径 作用接种禁忌症可能发生的反应注意事项 价格 (元) 甲肝灭活疫苗12月龄以 上 2 上臂三角 肌附着处 肌内 注射 预防甲型 肝炎 1.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 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 4.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 免疫抑制治疗者。 5.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 经系统疾病者。 1.常见不良反应:疼痛,局部红 肿、一过性发热。 2.罕见不良反应:局部硬结、皮 疹。 3.极罕见不良反应:过敏性皮 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 敏体质者、哺乳期妇女慎用。 2.注射前充分摇匀。 3.疫苗瓶底有裂隙、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出现浑浊等外 观异常者均不得使用。 4.疫苗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5.严防冻结。 甲乙肝联合疫苗儿童型 1-15岁; 成人型 16岁以上 3 上臂三角 肌 肌内 注射 预防甲型 肝炎和乙 型肝炎 1.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 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 经系统疾病者。 4.妊娠期妇女 1.常见不良反应:疼痛、触痛。 2.罕见不良反应:一过性发热、局 部红肿、硬结。 3.极罕见不良反应:局部无菌性化 胀、过敏性皮疹、阿瑟反应、过 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 1.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 体质者、哺乳期妇女慎用。 2.注射第一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 第二针。 3.不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接种。 4.注射前充分摇匀,疫苗瓶底有裂隙、标签不清或失效者、 疫苗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者均不得使用。 5.疫苗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6.严防冻结。 乙脑灭活疫苗6月龄以 上 4 上臂三角 肌附着处 皮下 注射 预防乙脑 1.对疫苗成分过敏者。 2.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 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3.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 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者。 4.妊娠期妇女。 1.常见不良反应:一过性发热。 2.罕见不良反应:严重发热。 3.极罕见不良反应:过敏性皮 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 1.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 体质者慎用。 2.疫苗瓶底有裂隙、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出现浑浊等外 观异常者均不得使用。 3.疫苗开启后应立即使用。 4.严防冻结。 5.注射免疫球蛋白者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接种本品,以免影 文案大全

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公示材料统一格式内容

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公示材料统一格式内容 国家政策 ◆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免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 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第一类疫苗:是由政府免费提供,公民应当依照规定受种的疫苗, 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吸附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和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受种对象为2006年1月1日后出生的麻疹复种儿童。 ◆第二类疫苗为自费疫苗,您自主决定是否接种,并承担相应的疫 苗和接种服务费用。 ◆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应到当地的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 ◆儿童入托、入学须查验预防接种证。

接种须知 ◆每次接种必须携带接种证,凭证登记接种,并妥善保管。 ◆接种前,您应当如实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接种禁忌症等也请 主动告知医生。 ◆接种后,请在候种室观察15~30分钟。 ◆接种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多为一过性的,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如发 现高热不退、全身皮疹或其他异常反应者需及时到医院诊治,并将情况告知接种单位。 ◆预防接种禁忌症 ◆既往有严重过敏史,或对本疫苗有明确过敏史; ◆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禁止接种活疫苗; ◆有严重心、肝、肾脏器的器质性病变(脊灰疫苗除外); ◆神经系统实质性病变禁止接种乙脑、流脑和百白破疫苗; ◆具体以各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为准。 ◆暂缓接种对象 ◆正在发热,特别是高热的儿童; ◆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发病期间; ◆严重营养不良;或近期使用过丙种球蛋白或免疫抑制剂等;

浙江省第一类疫苗免疫程序 ▲本免疫程序中乙脑疫苗指减毒活疫苗,流脑疫苗基础免疫2针间隔不少于3个月;▲麻腮风受种对象为2006年1月1日后出生的麻疹复种儿童。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一二类疫苗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一二 类疫苗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年龄接种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 出生24小时内 乙型肝炎疫苗(1) 乙型病毒性肝炎 卡介苗结核病 1月龄乙型肝炎疫苗(2) 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1)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3月龄 脊髓灰质炎糖丸(2)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百白破疫苗(1)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4月龄 脊髓灰质炎糖丸(3)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百白破疫苗(2)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5月龄百白破疫苗(3)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乙型肝炎疫苗(3) 乙型病毒性肝炎 8月龄麻疹疫苗麻疹 岁 百白破疫苗(加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7岁 麻疹疫苗(加强)麻疹 白破二联疫苗(加强)白喉、破伤风 12岁卡介苗(加强,农村)结核病 注:括号中的数字是表示接种针(剂)次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 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免费疫苗。 接种时 间 接种疫苗次数可预防的传染病 出生时乙肝疫苗 第一 次 乙型病毒性肝炎卡介苗 第一 次 结核病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 次 乙型病毒性肝炎2月龄脊灰疫苗第一脊髓灰质炎(小接种时间接种疫苗次数可预防的传染病2岁 乙脑减毒疫苗 第二 次 流行性乙型脑炎 甲肝疫苗(与前剂间隔 6-12个月) 第二 次 甲型病毒性肝炎3岁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划外疫苗,这些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

二类疫苗管理制度

二类疫苗管理制度范文
篇一:二类疫苗管理制度 二类疫苗相关管理制度 单位成立疫苗管理机构,制定相应制度。业务由业务主任、疫苗专干具体负责。 一:采购 接种单位应从有疫苗销售资质单位采购,每年应索要疫苗销售单位相关资质、销售人员 身份证明、销售人员委托书,二类疫苗备案表等资质并保存。 采购每月一次,采购计划由各分站列出,上报至总站,总站进行汇总,报业务主任和单 位负责人签字。采购的二类疫苗效期应大于现在时间三个月以上。 所采购疫苗由疫苗销售单位全程冷链配送到总站,总站专人核对疫苗数量、批号、效期 及盖有销售单位公章的相关证明,相关证明包括发票、销售清单、冷链记录、生物制品批签发 合格证、进口药品通关单(进口疫苗需要),并对相关证明保存,保存应超过疫苗效期三年。 对于通过验收的购入疫苗及时、准确登记。 二:存放 疫苗存放按照品种、批次不同进行存放,疫苗存放不得与冷链设备内壁接触,疫苗间留 有 1-2 厘米的空隙,疫苗存放环境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温度记录要求每天两次,冷链设备 要有专人管理,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做好记录。 三:分发 总站向各分站调拨疫苗时要保证疫苗处于合理温度环境中,调拨人填写发放记录、冷链运 输记录并保存,全程配送是由疫苗专业冷链车配送。调拨人应主动向各分站发放同批次疫苗生 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冷链运输记录、进口药品通关单,各分站接收人员现场核实温度、疫苗 数量、批号等相关信息是否与相应资料相符,相符后签字接收,同时必须将相关资料按调拨日 期保管。发放疫苗原则为:先近效期,后远效期;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四:统计 每月各分站除提交下月二类疫苗使用计划外,还有将本月使用完二类疫苗数量以及现有 二类疫苗库存数进行现场核查,上报到总站,由专人进行统计。年底,各分站与总站进行二类 疫苗核对,做到“帐、物、簿”相符。 五:损害赔偿 由于接种二类疫苗出现的异常接种反应所造成的损害赔偿事宜,总站协调二类疫苗销售 企业负责赔偿。 篇二:二类疫苗采购管理制度 二类疫苗采购管理制度 一、疫苗管理人员应掌握疫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贮藏、养护等方面知识,并经过有 关培训方可上岗。 二、疫苗采购计划 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计划应包括疫苗的品

二类(自费)疫苗接种程序表

二类(自费)疫苗接种程序表 疫苗种类受种对象月 (年)龄 接种剂次 ★受种对象起始月龄及接种间隔 收费标准 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第四针 灭活甲肝疫苗(儿童型)1岁2足1岁 于第1针间隔 6个月 国产:79元/支 进口:108元/支 HIB(进口)2月龄4足2月足4月足6月1岁国产:64元/支进口:97元/支 23价肺炎球菌疫苗2岁以上高危 人群 2足2岁 3岁以上视情况加强一针(详见疫 苗说明书) 国产: 进口:188元/支 七价肺炎疫苗3月龄4足3月足4月足5月1岁国产: 进口:725元/支 儿童型流感疫苗6个月-3岁2足6月于第1针间隔 1月 国产:32元/支 进口:54元/支 成人型流感疫苗3周岁1足3周岁国产:58元/支进口:70元/支 冻干水痘疫苗1岁以上11岁以上国产:123元/支进口:315元/支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2月-5岁12月-3岁每年一剂,3-5岁加强1剂 国产:123元/支 进口: 乙肝疫苗出生后4出生24小 时 于第1针间隔 1月 于第1针间 隔6月 *4岁加 强 大连:14.1元/支 华北:11.6元/支 狂犬疫苗暴露前人群(动物咬伤前):0、7、21天接种3针,1年后加强1针 暴露后人群(动物咬伤后):0、3、7、14、28天接种 国产:184/人份 进口:366元/人 份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动物三级咬伤后接种,详见疫苗说明书或咨询医生 195元/支 注射费4元/针次 备注: 1、根椐福建省乙型肝炎防治规划,有条件的儿童可在4岁左右加强1剂乙肝疫苗。 2、水痘疫苗接种程序:1-12岁接种1剂;≥13岁接种2剂,间隔6个月。 3、狂犬疫苗在动物咬伤后24小时内接种(越早越好),市区统一在芗城医院急诊科接种(24小时值班),效区在各卫生院接种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1 /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