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炎支原体检测的SOP内容

肺炎支原体检测的SOP内容

肺炎支原体检测的SOP内容
肺炎支原体检测的SOP内容

HQBJS/MYXM-9-2015 SOP文件B9.1【检验目的】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原发性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经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隐性感染和轻型感染较多,也可致严重肺炎,出现头痛、发热、咳嗽等,本试验用胶体金法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

B9.2【检验原理】

用肺炎支原体抗原固相硝酸纤维素膜,应用渗滤式间接法原理,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

B9.3【样本要求】

血清样品不能溶血,应为新鲜血清或2℃~8℃条件保存不超过3天。高脂血症血清不能使用。

B9.4【样本采集】

不抗凝血2ml,避免溶血、混浊、或脂血标本

B9.5【试剂盒主要组成成份】

斑点反应板:40块(或20块)

试剂A: 1瓶, 约10ml

试剂B: 1瓶,约8ml, 胶体金标记物

B9.6【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产品应储存在2℃~8℃条件中,不能冷冻;有效期8个月。

HQBJS/MYXM-9-2015 SOP文件

B9.7【检验方法】

滴入二滴试剂A于反应板中央孔中,待完全渗入;

滴入100μl血清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滴加三滴试剂B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渗入三滴试剂A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B9.8【结果解释】

阳性:反应板孔中出现红色圆斑和清晰的红色质控线,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阴性:反应板孔中只显现清晰的红色质控线,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失效: 反应板孔中未显现红色质控线,为操作失误或试剂失效。

B9.9【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本试剂试验仅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而非直接检测肺炎支原体,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者状况的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和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抗体含量低的血清样品,不能被检测出来是可能的。部份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不产生抗体或产生少量的抗体。此时,可能显示阴性结果。

试验结果可疑时,应用培养基进行培养确诊。

HQBJS/MYXM-9-2015 SOP文件

B9.10【产品性能指标】

批内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反应斑点颜色深浅程度应接近。

批间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

B9.11【注意事项】

1.本产品仅用于体外诊断。本产品的检测结果仅可作为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2.斑点反应板为一次性检测用品,不可重复使用。

3.不同批号的试剂盒产品,其中的各组成部分不可混用。

4.试验一旦开始操作,应按操作步骤连续进行,直至结束。

5.试剂盒从冰箱取出时,应使试剂恢复至室温。

6. 试剂应在室温平衡,摇匀。

7.所有样品均应按传染源处理。

B9.12【参考文献】

≤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的意义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做为此次的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人群为对照组。对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明显,P<0.05。结论: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存在大小气道通气障碍,同时气道黏膜受到损害,所以患者容易转归为哮喘。为此,需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早期干预,同时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则能够有效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肺功能;哮喘【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08-01 临床上,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人群呼吸道感染中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原体,其大约占到儿童肺炎10.0~ 40.0%[1]。并且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则与哮喘存在一定的关联。此次研究中,为了研究和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功能改变情况,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对象为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收治时间为2012年7月~2013年12月。其中男性为25例,女性为15例;年龄在 2.5~4.0岁,平均为( 3.0±0.5)岁。患者不存在其他混合感染以及免疫性疾病。此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人群为对照组。其中男性为26例,女性为14例;年龄在2.0~ 4.0岁,平均为(3.0±0.5)岁。比较两组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对患者采用阿奇霉素针剂10mg/(kg.d),1次/d,连用5~7d。在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1次/d,连续使用3d。一共治疗21d。 肺炎支原体的检验:在患者入院后,采集其静脉血液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根据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行[2]。 肺功能的检测:对两组人群在诊断和治疗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主要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用力呼气50%流速(MEF50)[3]。 根据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数判定肺功能损害程度。正常:>80%;轻度损害:80%~60%;中度损害:60%~40%;重度损害:<40%[4]。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被动凝集法)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被动凝集法) 1.目的:规范实验室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操作。 2.范围: xxxx院xxxx科 3.测定原理: 将肺炎支原体(Mac株)的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载体明胶粒子制造而成。这种致敏粒子和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反应发生凝集,由此可以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并且用来测定抗体的效价。 4.标本: 4.1采用正确医用技术收集血清/血浆样本,血浆样本推荐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剂。 4.2样本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红细胞等其它有形成分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应离心除去,并确定样本未变质方可使用。 4.3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样本不能用于测定。 4.4样本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小时;如果不在8小时内检测需将样本放置在2~8℃的冰箱中;若需48小时以上保存或运输,则应冻存于-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使用前恢复到室温,轻轻摇动混匀。 5.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 5.1试剂盒在2℃—10℃储存,防止冷冻,避免强光照射,有效期12个月。 5.2 试剂盒开启使用后,冷冻干燥品配好后,2℃—10℃保存可使用7日,使用前必须做对照试验。 5.3试剂组成 5.3.1血清稀释液(液体):用于稀释样品和复溶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 5.3.2致敏粒子(冷冻干燥):肺炎支原体(Mac株)抗原致敏的明胶粒子。使用时加入规定量的血清稀释液。复溶后的试剂含有0.9%的致敏粒子。 5.3.3未致敏粒子(冷冻干燥)鞣化的明胶粒子冻干制品。使用时加入规定量的血清稀释液。 5.3.4阳性对照血清(液体)肺炎支原体(Mac株)抗体阳性的兔血清用血清稀释液1:10 稀释后的制品。 6.临床标本测定 6.1试剂的准备 6.1.1溶解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则使用。 6.1.2血清稀释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则使用。 6.1.3致敏粒子(冷冻干燥):加入一定量的溶解液进行调制。请在使用前30分钟于室温(15~30℃)下进行调制。 6.1.4未致敏粒子(冷冻干燥):加入一定量的溶解液进行调制。请在使用前30分钟于室温(15~30℃)下进行调制。 6.1.5阳性对照血清(液体):按照操作规则使用。 6.2 手工操作步骤 6.2.1 用微量滴管将血清稀释液滴入微量反应板第1孔中,共计4滴(100ul),从第2孔至第8孔(或更多)各滴入1滴(25ul)血清稀释液。 6.2.2 用微量移液管取样品25ul至第1孔中,然后用微量加样器或微量移液管以倍比稀释的方式从第1孔稀释至第8孔中(或更多)。 6.2.3用试剂盒中提供的滴管在第2孔中加入1滴(25ul)未致敏粒子,用另一个滴管向第3

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SOP

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SOP 一、检验目的 规范实验室人员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预期用途 该产品用于定性检测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是引起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以导致支气管炎和非典型性肺炎。主要引起人非典型肺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多经口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多发于儿童和青年人。MP感染已占小儿呼吸道疾病30%以上,且有增加趋势。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能产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IgM 抗体出现早,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3~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再次感染或重复感染后,常在1-2周内出现较高水平的IgG抗体。MP肺炎与一般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区别,MP感染早期诊断有利于MP肺炎的治疗。血青学诊断法是临床常用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灵敏度和特异性适中,常用的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凝集试验。 三、检验原理 本产品以胶体金作为指示标记,用胶体金标记抗人IgM单抗,以基因工程技术表达肺炎支原体P1蛋白抗原标被硝酸纤维素膜,应用“间接法”免疫层析技术原理,检测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人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在检测过程中,若样本中存在肺炎支原体抗体gM, 则肺炎支原体抗体1gM与样本吸附垫中的胶体金一抗人IgM单抗结合物形成复合物,复合物沿硝酸纤维素膜移动到检测区,与检测线上包被的肺炎支原体P1蛋白抗原结合,多余的未被结合的结合物继续移动到质控区,与质控线上包被的羊抗鼠IgG 抗体结合,反应膜上出现1条红色的检测线和1条红色的质控线;若样本中不存在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则胶体金一抗人IgM单抗结合物直接沿硝酸纤维素膜移动到质控区,与质控线上包被的羊抗鼠IgG抗体结合,仅形成一条红色的质控线。 四、主要组成成份 1、试剂盒组分 包括肺炎支原体1gM抗体检测卡,样品稀释液。 1.1、检测卡主要组分:包括金标垫和硝酸纤维素检测膜,金标垫内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抗人IgM单克隆抗体;硝酸纤维素检测膜的检测线上包被有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的肺炎支原体P1蛋白抗原,质控线上包被有羊抗鼠IgG抗体。

1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地市: 学校: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王莹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八年八月十四日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究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文献综述 (5) §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5)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5) §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5)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5)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5) §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6)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7) §2.1 样本 (7) §2.2方法概述 (7) §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7) §2.4实验方法 (7) §2.5统计学方法 .................................................................... .. (8) 第三章结果 (9) 第四章讨论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肺炎支原体抗体

简易卡 一.【肺炎支原体抗体(IgG)检验方法】 1.将待测血清样本和试剂盒,恢复至室温(20~37℃). 2.取出反应板,于反应板孔中滴入血清二滴,静置,待血清完全吸入. 3.在20分钟内观察反应板孔中现象. 三.【单纯疱疹检验方法】 1.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与抗凝采血管抽取静脉血2-5 ml,轻轻颠倒混匀8-10次,3000r/min 离心10-15分钟,分离血浆. 2.取出反应板,用吸管吸取样本垂直加入,2-3滴. 3.15分钟内观察反应板孔中现象. 七.【革兰氏染色的检验方法】 目的: 1.涂片:取灭过菌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用移液器吸取10ul待检样品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用移液器分别吸取10u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位于待检品的两侧(中间要有足够的空间),分别作为阴阳性对照。用无菌接种环将液滴涂布成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干燥:将标本面向上,手持载玻片一端的两侧,小心地在酒精灯火焰高处微微加热,使水分蒸发,但切勿紧靠火焰或加热时间过长,以防标本烤枯而变形。 3.固定:固定常常利用高温,手持载玻片的一端,标本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处尽快的来回通过2-3次,共约2-3秒种,并不时以载玻片背面加热触及皮肤,不觉得烫为宜(不超过60℃),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 4.初染:在涂片薄膜上滴加革兰氏结晶紫试剂1-2滴,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色约1min。 5.水洗:斜置载玻片,用洗瓶小股水流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 6.媒染:取1-2滴革兰氏碘液滴在涂片薄膜上,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色约 1min。 7.水洗:斜置载玻片,用洗瓶小股水流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 8.脱色:斜置载玻片,滴加革兰氏脱色剂脱色,至流出的脱色剂不现紫色为止,大约需时20-30S,随即水洗。

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的选择

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选择的几个注意点 肺炎支原体(MP ),主要引起咽炎及支气管炎,少数累及肺。以其顶端结构与宿主细胞上受体结合粘附于上皮细胞上,一般为表面感染,除穿透支原体外(艾滋病人感染)大多不侵入血液。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如外毒素或过氧化氢等引起发热及局部细胞损伤。 选择检测方法的注意事项: 1.临床常用全血(指尖血)或血清(橘黄管)检测IgM 来判定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但是,抗体检测只是各种实验室方法的一种,尚有其他方法可用,如培养及DNA 检测,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对不同病程各有针对性。 2.每一种实验结果都需要另外一种实验结果来验证,正常人咽部或支气管可携带MP ,所以不能用一种实验数据来下诊断。 3.初次感染时, IgM 、IgG 都会产生,再次感染时,有时IgM 不产生。 4.儿童由于初次感染几率大,常能产生IgM ,成人由于机体可能感染过多次,常不产生IgM 。 5. 检测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病程确定: <6个月 6-12个月 1-9岁 IgM + IgM — 年龄对IgM 抗体产生的影响

抗体 抗原 MP感染不同时段产物的比较 由此图可以看出: a.感染早期,7天之内以检测抗原为主,宜培养或DNA检测: 培养为“金标准”,据国内文献显示,快速培养法阳性率为24%;PCR--DNA检测为96%。美国一篇文献显示,培养阳性率为5%,DNA为57%。 b.早期未产生抗体,导致延误治疗,后期抗体阳性,病原体消失,导致过用抗生素。 c.7天之后可检测IgM抗体; d.IgM可持续较长时间,感染后三个月抗体浓度依然较高,有的可以终生阳性,如果短时间内检测抗体,常不能分辨是否为MP现症感染或其他感染。 e.感染早期宜病原体筛查,此时抗体尚未产生,可导致延误治疗;中后期适宜抗体检测,主要用于回顾性验证试验,此时病原体消失,可导致过用抗生素。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验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试验 参考范围: 补体结合试验(CF) <1:8 代谢抑制试验(M1) 阴性 问接血凝试验(PHA) 阴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阴性 MG链球菌凝集试验<1:40 临床评价: 1.肺炎支原体(MP)是主要的病原性支原体之一,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气管艾气管炎及支原潍肺炎。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中,MP最为常见。约有80%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MP感染。肺炎病例中约有10%~20%由MP引起。MP感染后,可用各种血清学试验检测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2.测定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常用的方法有CF、MI、PHA和ELISA等,其中CF 试验是诊断支原体肺炎最常应用的方法。支原体有较强的补体结合反应,单份血清抗体效价>1:6 4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抗体滴度增加4倍以上即有诊断价值。一般补体结合抗体在感染后7~9天开始上升,3~4周达到高峰,维持4~6个月。问接血凝试验在MP感染的急性期即可出现阳性,血凝抗体可存在数年。代谢抑制试验可测定MP脂多糖胞膜抗原的相应抗体,方法敏感且特异性强。这种抗体的出现较上二者为迟。ELISA所用抗原为MP表面P蛋白,采用间接法检测特异IgM抗体,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MG链球菌凝集试验是检测患者血清中MG链球菌凝集素效价的一种方法。MG链球菌是从某些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人的呼吸道或肺部分离出的一种非溶血性菌株,约有40%~50%的支原体肺炎患者恢复期血清中常产生MG链球菌凝集素,本试验呈阳性,故检测患者血清内凝集素效价对支原体肺炎有辅助诊断意义。本试验还有助于与病毒性肺炎的鉴别,病毒性肺炎不出现MG链球菌凝集反应。 3.采用分离培养的方法检测患者痰、咽拭等标本中的MP,对支原体肺炎具有病原确诊意义,但需要2周以上时间,且阳性率不等,在临床上不能早期、快速诊断。寒冷凝集试验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在临床上常用作支原体肺炎的辅助诊断,约有50%以上病例可出现冷凝集抗体。应用PCR技术检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支气管肺泡冲洗物中MP的DNA,是敏感、特异且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4.影响本试验结果的因素 (1)CF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所用的MP糖脂抗原可与许多微生物、植物及人体组织有交叉反应。 (2)MG链球菌凝集试验在某些严重感染性疾病也可呈阳性。 寒冷凝集试验 参考范围: 寒冷凝集试验 临床评价: 1.寒冷凝集素是由I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抗体,属IgM类,在0~10℃的寒冷情况下,能与O型人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的膜抗原结合,产生凝集现象。此种凝集反应具有可逆性,若将已凝集的红细胞再放置于37℃时,凝集现象即可消失。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常可出现高效价的寒冷凝集素,寒冷凝集试验可用于测定该抗体的效价,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2.寒冷凝集素大多在发病后1~2周开始出现,以后继续增高,于病程3~4周达到

肺炎支原体简介

肺炎支原体简介:肺炎支原体(m 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人类在1944年已经从一个急性肺炎患者Ea ton痰液中分离出来,当时命名为Eaton因子,1963年,正式确认为肺炎支原体。 生物学性状: 肺炎支原体只是支原体的一种。 生物学分型:属于柔膜体纲,具体省略 细胞生物学:链接图标:源自外文综述肺炎支原体二分裂繁殖 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 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这有别于一般的支原体。 简介: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具有高度多态性,呈球形,分支张或颗粒状等形态。其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染色。大小为长0.2μg,宽约0.1-0.2μg,约为杆状细菌的的五分之一,故可通过一般细菌的除滤器。电子显微镜下支原体细胞膜的超微结构分三层,内外层含蛋白质及糖类;中间层含脂质,其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约占36%,所以凡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二性霉素B等均可引起支原体细胞膜破裂而死亡。由于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肺炎支原体对理化的抵抗力较细菌弱,对常用消毒剂敏感,且不能独立生活与自然界,故其为寄生菌。因而对干扰蛋白合成及作用于胆固醇的抗菌药物敏感,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有耐药性。菌体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其在无细胞生培养基生长缓慢,且绝对需氧,可1-6小时分裂一代,在含血清、胆固醇及酵母浸膏的培养基上培养2-9天可行程微小菌落,典型呈油煎蛋样。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 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这有别于一般的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支原体有两种,一种是引起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的支原体,第二种就是能引起人类呼吸道致病的支原体,全名为―肺炎支原体‖。这里讲的是肺炎支原体(以下简称―支原体‖)。 发病机理】肺炎支原体能粘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首先通过其顶端结构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并伸出微管插入胞内吸取营养、损伤细胞膜,从细胞膜获得脂质和胆固醇,引起细胞损伤;继而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生引起细胞的溶解、上皮细胞的肿胀与坏死,支原体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如溶神经支原体能产生神经毒素,引起细胞膜损伤。呼吸道分泌的SlgA对再感染有一定防御作用,但不够牢固。 其次诱导产生自身免疫抗体,产生交叉免疫效应。MP可能与多种宿主细胞膜有着共同的抗原成分。MP 感染后,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抗体,并与相关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最终激活补体系统从而发挥强大的免疫效应。 另外,产生各种细菌毒素,侵犯全身各处器官,可释放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生引起细胞的溶解、上皮细胞的肿流行病学 MP主要通过飞沫及经人传人传播,可引起散发或小范围内流行,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重要病因。它在社会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波动于10-25%。而且Mp肺炎每4-7年流行,间中爆发。在流行期间,其比率可升至50%。我国相关研究显示MP肺炎占儿童社会获得性肺炎20%。在大于五岁的儿童,有研究表明MP占该年龄段的社会获得性肺炎50%,而且常随着增长,发病率也相应的提高,并且有相应的两个峰值,分别是5-9岁和10-15岁。小于五岁的儿童发病率稍低,但是病情明显严重。支原体肺炎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发病率相对较低。有研究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仅有3%. 肺炎支原体是目前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而且,其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支原体有很强的传染性,经常在儿童集居的场所传播,引起集体感染,例如托儿所和幼儿园。也常常在家庭成员中交叉传染,导致久治不愈。 近年来,支原体的感染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儿科门诊中,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20%以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一半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因为支原体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与患儿密切接触的人(家长、玩伴、保姆等)也要做检查,排除支原体感染,如果已经感染支原体,要同时治疗胀与坏死 对全身各系统的作用: 呼吸系统 临床症状: 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多见。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是病程很长,通常数周甚至数月,迁延难愈,对青霉素和头孢类抗菌素耐药。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常常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性肺炎。临床表现:潜伏期约为2~3周,一般起病较缓慢,但亦有急性起病者,常以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多为弛张热及不规则发热,平均4-5 d;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多见干咳,可咳少量黏稠痰,甚至痰中带血丝。伴喘息。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可表现喘憋、呼吸困难;年长儿可伴咽痛、胸闷、胸痛等症状,肺部常在整个病程中无任何阳性体征,这是本病的特点之一,少数病例呼吸音减弱,双肺可闻及干湿性音,这些表现常在X线改变之后发现,临床表现多样,可为轻度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乃至肺脓肿、肺大泡及胸膜炎.小龄儿童(〈5岁)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经常无症状而消失或只导致轻度呼吸道感染。由于感染后没有足够的免疫力存在,会出现需要长时间康复期并不断加重的再感染(多次)。正因为这些不同症状的存在,诊断不能仅靠临床现

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概要

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既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病毒,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nbsp;动植物的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支原体的种类繁多,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 作者:罗三艳作者单位:412001 湖南株洲,株洲田心医院检验科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既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病毒,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动植物的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支原体的种类繁多,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目前证明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几种,但临床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1]。肺炎支原体主要以飞沫传播,引起儿童、青少年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肺炎等。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明显增多并有局部流行的趋势,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1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目前,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支原体分离培养、 PCR法检测质粒核酸、抗体检测、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支原体细胞分离培养可获得肺炎支原体,可以确诊。由于支原体分离培养要求苛刻,一般医院实验室难以推广。此法阳性率低,需时3 周甚至更长时间,对临床快速诊断意义不大。PCR法检测质粒核酸快速、特异、敏感,但需昂贵设备,不易普及,且方法过于敏感,容易受污染。传统的冷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IgM 抗体,方法简单、易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易受病程影响。ELISA 检测支原体抗体法较为简便、可靠。由于发病初期,机体中尚未产生抗体不能被检出,发病时间较长此法才有意义。而快速培养法正以其简单、快速、经济、无创伤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所推广,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2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是利用肺炎支原体的代谢产物使培养基液体中的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来判断其生长,标本中的其他支原体和细菌则被培养基中的青霉素和醋酸陀抑制[2]。此法操作简便、快速、无痛苦。先从冰箱中取出快速培养基,复温,按常规方法采集患者咽拭标本,将标本棉签浸入培养液,沿瓶壁挤压棉签,取出棉签、丢弃。旋紧瓶盖,登记标本号,35℃~37℃孵育24~ 48h,观察结果。培养基由红色变为绿色、黄色,且仍保持清晰透明,说明有肺炎支原体生长,明显混浊变色者不能视为阳性。培养液颜色不变,应判为无肺炎支原体生长。我院检验科是从2007年4月份开始展开此项检测,共检测293 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阳性病例161 例,阳性率54.9%,及早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了依据。 3 讨论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明显上升,危害较大,其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易与一般病毒性感冒相混淆。临床医生为了尽快缓解患者的症状,需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肺炎支原体的相关检测,及早诊断、治疗。快速培养法不受病程影响,感染初期就可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有资料报道,在肺炎支原体检测的各种方法中,该法阳性病例病程最短,提示病程时间较短的患者选择此法检测的阳性率较高。快速培养法是诊断肺炎支原体的金标准 [2]。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采咽拭标本,采集标本前,用生理盐水漱口。所采集的标本应迅速接种,若不能及时接种,室温保存不超过2h。使用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空军总医院刘春灵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型性、能通过滤菌器、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迄今分离到的支原体已达150余种,已确定与人类疾病关系最大的有3种,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是其中的一种。MP在国内外都是儿童和成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主要导致肺炎,所有肺炎的15-20%,约50%的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是由MP引起的.因此MP肺炎(MP pneumonia,MPP)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但迄今为止,MPP仍缺乏快速、可靠的诊断试验,因而临床确诊困难。 MPP的诊断包含两个层面:临床诊断(经验性)和结合了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的确定诊断。 一、MPP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等特点经验性综合判断而出。MPP有着不同于一般感染性疾病的的特点:一般肺炎多发于冬季,MPP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临床症状大多只有发热和咳嗽;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多不高;疾病早期X线检查即可出现肺炎,约10%-20%的病例会出现肺不张;因MP无细胞壁,临床常用的、作用于细胞壁的、安全性高的治疗肺炎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对其无作用;因此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肺炎。综合上述特点,可作出初步的经验性临床诊断。 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包括直接病原体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或经典的MP实验室诊断方法。 (一)直接病原体检测:主要有MP分离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P-DNA。检测用标本可取自可疑患者呼吸道的痰、咽拭子、鼻咽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水等。 1、MP分离培养与鉴定: MP很挑剔,培养基的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生长速度慢,较一般细菌难培养;分离培养需要10-14天,而通常需要2-5周才能生长成肉眼可见的菌落。通过生化反应和免疫学方法进行鉴定。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如MPP无细胞壁,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易被灭活;标本采集后接种到培养基的过程也是培养可能失败的一个环节。由于其费时、费力、阳性率低,实际临床已经弃用此方法,目前主要用于研究性项目。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及肺功能特点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及肺功能特点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影像学及肺功能特点,协助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MPP患儿影像学及肺功能特点,并对MPP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肺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2例MPP患儿的胸部DR表现为肺实变22例,肺间质改变14例,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双肺纹影增多11例等。48例患儿急性期行肺功能检查,有3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在恢复期复查肺功能,有5例存在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其余恢复正常。MPP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FEF25-75)与恢复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影像学表现呈现多样化,肺功能急性期改变有临床意义,应定期监测肺功能,预防哮喘发生。 标签: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肺功能;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尽管多数MPP可以治愈,而且有一定的自限性,但重症MPP仍可导致患儿肺不张、胸腔积液、闭塞性支气管炎等,且近些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有逐步增加的趋势[1]。所以有必要了解和掌握MPP的临床表现,但是针对MPP患儿的影像学特点及肺功能改变报道较少。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52例MPP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影像学及肺功能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内科住院确诊为MPP的患儿。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及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3]。患儿有咳嗽、发热、肺部闻及罗音等呼吸道感染表现,有胸部影像学改变证据,MP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临床上对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无效。根据参照标准选取52例MPP患儿,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10岁,平均(6.93±1.58)岁。所有患儿均因呼吸道感染就诊,以发热、咳嗽为主,其中7例出现喘憋,2例合并肺外表现,其中1例合并溶血性贫血,1例合并川崎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胸部DR检查及肺功能检查。胸部DR检查:采取拍摄后前位胸部正位片,其中12例行胸部CT检查。肺功能检查:采用德国JEAGER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仪器,记录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25,FEF50,FEF75,FEF25-75)指标。常规肺功能检查均在入院后72 h内进行,对于肺功能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8-01-17T13:52:58.6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4期作者:吴春岩 [导读] 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黑龙江省北安市妇幼保健院 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字分析法将其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各53例,给予研究组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结果:给予对照组患者红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81%,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106 cases of April 2013 -2014 year in May admitted to the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digital analysis can be divided into research and control group two,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azithromycin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using erythromycin treatment,observe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erythromycin treatment,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zithromycin;after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23%,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4.81%,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azi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is remarkable,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the clinic.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treatment effect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如果此病不及时治疗,会给患儿身体部位的各个器官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到患儿的健康成长[1]。本文主要就对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给予其中53例红霉素治疗,另外53例阿奇霉素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为界内相关人士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将其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各53例,本次所选的患儿均经家属以及患儿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3例,患儿年龄在1-14岁之间,平均年龄(8±2.33)岁;给予对照组患儿红霉素治疗,研究组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1例,患儿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年龄(9±2.33)岁;给予研究组患儿阿奇霉素治疗,两组患儿均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本次所选的患儿均依据《实用儿科学》相关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血清检测MPlgM为阳性。 1.3治疗方法 对所有的患儿实施平喘、止咳嗽等辅助性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对照组红霉素治疗:将1%,20ml葡萄糖液中添加20mg红霉素混合,为患儿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14天;给予研究组阿奇霉素治疗:将10mg阿奇霉素加入到1%,10ml葡萄糖液体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5天,停药4天后,将阿奇霉素进行口服,连续服用5天,停服4天,保持同样的治疗措施,直至患儿的病情稳定[2]。 1.4评定标准 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并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四个方面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中,痊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失,X胸线检查患儿的肺部无炎症;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失,X胸线检查患儿的肺部炎症明显减少;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胸线检查患儿的肺部炎症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对照组患者红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研究组中,治愈30例(56.60%),显效15例(28.30%),有效6例(11.32%),无效2例(3.77%),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中,治愈25例(47.17%),显效10例(18.87%),有效10例(18.87%),无效8例(15.0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81%,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关键性的病原体,其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患儿的健康状况。在临床中,将红霉素、阿奇霉素应用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都能够有效的抑制患儿的病情,但相关学者认为,阿奇霉素的效果更为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4]。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笔者对我院2013年到2014年间

肺炎支原体检测的SOP内容

HQBJS/MYXM-9-2015 SOP文件B9.1【检验目的】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原发性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经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隐性感染和轻型感染较多,也可致严重肺炎,出现头痛、发热、咳嗽等,本试验用胶体金法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 B9.2【检验原理】 用肺炎支原体抗原固相硝酸纤维素膜,应用渗滤式间接法原理,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 B9.3【样本要求】 血清样品不能溶血,应为新鲜血清或2℃~8℃条件保存不超过3天。高脂血症血清不能使用。 B9.4【样本采集】 不抗凝血2ml,避免溶血、混浊、或脂血标本 B9.5【试剂盒主要组成成份】 斑点反应板:40块(或20块) 试剂A: 1瓶, 约10ml 试剂B: 1瓶,约8ml, 胶体金标记物 B9.6【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产品应储存在2℃~8℃条件中,不能冷冻;有效期8个月。

HQBJS/MYXM-9-2015 SOP文件 B9.7【检验方法】 滴入二滴试剂A于反应板中央孔中,待完全渗入; 滴入100μl血清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滴加三滴试剂B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渗入三滴试剂A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B9.8【结果解释】 阳性:反应板孔中出现红色圆斑和清晰的红色质控线,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阴性:反应板孔中只显现清晰的红色质控线,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失效: 反应板孔中未显现红色质控线,为操作失误或试剂失效。 B9.9【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本试剂试验仅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而非直接检测肺炎支原体,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者状况的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和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抗体含量低的血清样品,不能被检测出来是可能的。部份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不产生抗体或产生少量的抗体。此时,可能显示阴性结果。 试验结果可疑时,应用培养基进行培养确诊。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发布时间:2010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鉴于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且近年来发现我国肺炎支原体在体外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成员经过充分讨论并征求了部分学组外专家意见后,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形成了如下共识,特整理发表,供临床医生参考。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属于柔膜体纲中的支原体目、支原体科、支原体属,最初曾被称为Eaton媒介(Eaton Agent),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被确认为支原体属的一个种。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由于此类肺炎在临床表现上与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肺炎有明显区别,且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无效,因此临床上又将其与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及立克次体等其他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统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1]。 一、流行状况 肺炎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多为散发病例,约3~6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流行年份的发病率可以达到非流行年份的数倍,容易在学校、幼儿园及军队等人员比较密集的环境中集中发病[1]。最近的一项包括亚洲地区在内的全球性C AP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占CAP的12%,在所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所导致的CAP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50%[2]。与大多数国外地区相比,我国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可能更高。一项专门针对亚洲地区CAP中非典型致病原流行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亚洲地

肺炎支原体肺炎考试题

肺炎支原体肺炎考试题 1.填空题(每空1分) 1.翻译MP(),MPP(),RMPP(),SMPP(),CAP()。 2.MP属于柔膜体纲,支原体属,革兰染色(),是最()的()核致病微生物,缺乏(),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固有耐药。 3.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尚无明确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是指支原体肺炎经()正规治疗()d及以上,临床征象加重、()、()者。年长儿多见,病情较重,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长,常表现为持续发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胸部影像学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肺部病灶范围扩大、密度增高、胸腔积液,甚至有()和()。 4.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表现(1)与()肺炎相似的点状或小斑片状浸润影;2)与()肺炎类似的间质性改变;(3)与()肺炎相似的节段性或大叶性实质浸润影;(4)单纯的肺门淋巴结肿大型。婴幼儿多表现为间质病变或散在斑片状阴影,年长儿则以()及()多见。 5.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可表现为结节状或小斑片状影、磨玻璃影、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支气管扩张、淋巴结大、()等。部分MPP可表现为坏死性肺炎。 6.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实变较间质病变吸收慢,合并混合感染时吸收亦慢。一般在()周时大部分吸收,()周时完全吸收;也有症状消失()后胸部X线才完全恢复的报道。 7.MP-IgM抗体尽管是感染以后出现的早期抗体,但一般感染后()才出现,持续()甚至更长,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产生抗体的能力较低,可能出现假阴性或低滴度的抗体,因此评价结果时需要结合患儿的病程及年龄综合考虑。 8.()为目前治疗儿童MPP的首选抗菌药物。该类药物与MP 核糖体50S亚基的23S核糖体的特殊靶位及某种核糖体的蛋白质结合,阻断转肽酶作用,干扰mRNA位移,从而选择性抑制MP()的合成。 9.阿奇霉素用法:()mg/(kg·d),qd,轻症()d为1个疗程,重症可连用()d,()d后可重复第2个疗程,但对婴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的使用要慎重。红霉素用法:()mg/(kg·次),ql2h,疗程()d,个别严重者可适当延长。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B19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说明书 【产品名称】B19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包装规格】24人份/盒 48人份/盒 【预期用途】用于检测试验血清中的B19病毒抗体(IgM/IgG) 【检验原理】用B19病毒抗原固相硝酸纤维素膜,应用渗滤式间接法原理,检测血清中B19病毒抗体。 【主要组成成份】 1、反应板 24份或48份 2、试剂Ⅰ 1瓶 0.02mol/L PH 7.4 PBS 3、试剂Ⅱ 1瓶胶体金标记物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产品应储存在2℃~8℃条件中,不能冷冻;有效期24个月。 【样本要求】 1、血清样品不能溶血,应为新鲜血清或2℃~8℃条件保存不超过一周。 2、高脂血症血清不能使用。 【检验方法】 1、滴入二滴试剂Ⅰ于反应板中央孔中,待完全渗入; 2、滴入100μl血清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3、滴加三滴试剂Ⅱ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4、渗入三滴试剂Ⅰ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结果解释】 阳性:反应板孔中C端出现红色圆斑,T端出现红色圆斑,为B19病毒抗体阳性; 阴性:反应板孔中C端出现红色圆斑,T端不出现红色圆斑,为B19病毒抗体阴性。 失效:反应板孔中C端不出现红色圆斑,或C端、T端均不出现红色圆斑,为试剂盒失效。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1、本试剂试验仅用于检测B19病毒抗体而非直接检测B19病毒抗原,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B19病毒感 染。对患者状况的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和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2、抗体含量低的血清样品,不能被检测出来是可能的。部份B19病毒感染的患者,不产生抗体或产生少量 的抗体。此时,可能显示阴性结果。 3、试验结果可疑时,应用PCR法确诊。 【产品性能指标】 1、批内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反应斑点颜色深浅程度应接近。 2、批间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 【注意事项】 1、本产品尚未获得产品注册证号,仅供研究,不用临床诊断。 2、试验一旦开始操作,应按操作步骤连续进行,直至结束。 3、试剂盒从冰箱取出时,应使试剂恢复至室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