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彭仙

一简介

在翻译理论建设的过程中,翻译批评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在借助于翻译理论对译作进行分析的同时,又会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翻译批评即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其中翻译质量评估(即翻译评价)是高度客观化的翻译批评形式,对其的研究,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总观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西方翻译史,并没有出现完整而系统的质量评估理论,只是零碎的出现在一些翻译家译作的序言,或是附带在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标准的阐释中70年代之后,翻译质量评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是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

朱莉安?豪斯研究广泛,著述颇丰,迄今为止出版了17部专著,130多篇论文, 涵盖的领域包括对比语用学、翻译理论、话语分析等等。此外,她还是The Translator、Applied等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成员和德国翻译研究会的创办会员。从其著述来看,她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翻译理论的贡献巨大。

二豪斯模式的核心概念

翻译质量评估的关键在于翻译标准的确立,在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而这里的意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因此,判断译文质量就要看译文与原文在这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上对等的程度。豪斯模式涉及的核心概念即:“意义”、“对等”和“功能”。

1意义

豪斯认为意义包含语义、语用和语篇三个方面。语义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与它们在现实世界或人们想象的世界中所指的关系;语用意义是连接语言单位和特定环境下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组成文本的构成方式。不过,由于语言的语篇意义是一种对于语言内部的、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基本的组织意义, (Halliday,1994; 33-36)其作用是辅助前两类意义的实现,可以说是一种言内意义,又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的三种元功能,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与元功

能中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相对应,所以House认为译文质量优劣评判取决于目标文本、语篇的概念、人际意义与原文的概念、人际意义是否对等。

2对等

翻译批评的实质就是对等。正如卡特福德(1965: 21)指出:“源语与目标语的对等是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因而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确立对等的性质和条件”。豪斯模式并不拘泥于形式、词汇和句法的狭溢的对等,她认为对等是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保留,翻译的关键是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基于此,豪斯重新定义翻译的实质:翻译就是用语义、语用和语篇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源语文本。(House, 1977:30)因此, 翻译质量评估在于这三种意义与原文对等。在此基础上,豪斯又进一步说明译本质量高低并不是简单的看功能是否对等。她把翻译分成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认为对目的语进行最终质量评估时还应建立一个显性/隐性错误表格。

3功能

目的语文本应该有一个功能,这一功能由两部分组成: 达意语言功能和人际语言功能。根据韩礼德提出的语言三种元功能: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其中语篇是一种言内功能,辅助概念和人际功能的实现),豪斯将文本功能分为:概念和人际功能。判断译文是否对等,要分析译文与原文在这两个功能上是否对等或偏离。根据莱昂斯文本的情景语境并非独立的实体,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豪斯提出评判文本功能必须对情境进行分析,并将情境分成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两个维度。

显性翻译“明显地”是翻译,而不是第二原文译文明显不是直接面向译语文化读者的,而需要显性翻译的原文在原语文化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其中包括演讲文学文本等正因为与原语文化有一定的联系,翻译时,无法实现原文的功能对等,只能达到所谓的第二层次的功能对等,即译语语言文化中,有一定教育背景的中层读者和它对应的原语文化中非原读者之间的功能对等对于显性翻译,译者的主要任务是要让译语读者进入原文及其对原文读者的文化影响,使译语读者“从外“来判断文本。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陶渊明

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 wood, which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He went further to explore, and when he came to the end of the grove, he saw 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 in the hill. Having noticed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 he tied up his boat and decided to go in and explore.

原文是陶渊明写于晋朝,在原语文化中享有一定的地位,而且作者用的是文言文,四字格颇多,翻译已经无法达到原文的原读者和译语读者的功能对等,而只能将文言文译为现代汉语,并翻译成现代英语,以达到译语读者和原语非原读者之间的功能对等

隐性翻译包括商业、科学文本、旅游手册等等,其目的是让读者看不出文本是翻译,使原语的语言文化框架和话语世界在译文文本中得到再现。隐性翻译要求在功能和体裁上实现完全对等,而对语域和语言/文本的对等将会有所改变,因此豪斯用“文化过滤”手段来完成。

For example, (2a) Since men revives his past experience because of the interest added to what would otherwise be the emptiness of present leisure, the primitive life of memory is one of fancy and imagination, rather than of accurate recollection. //After all, it is the story, the drama, what counts. //Only those incidents are selected which have a present emotional value, to intensify the present tale as it is rehearsed in imagination or told to an admiring listener.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John Dewey

(2b) 这样看来,人类追想过去的经验,不过是因为往事的兴味可以消遣现在闲暇时候的无聊//因为如此,所以最初的追想大都是自由的想象,未必是精确的追忆//要紧的只是这个故事要说得圆满,或这出戏文要唱得有趣 // 多有选择材料就不免有点偏重 //中选的都是那些可以动听,可以增加感情作用的情节。”

原文选自约翰杜威的文章,哲学本身并不是某个特定语言或民族的,而是共享的但是西方人论哲学,句式复杂,措辞严谨;而中国人则简洁明了,自然押韵,

在翻译时译者过滤了两种语言文化中不同的文化预设,所以(2b)虽是译文,但看起来并不像翻译,更符合中国人的言语习惯。

三原始模式

豪斯原模式从情景语境分析,将原文和译文划分成八个变量进行比较,这八个变量分别是:

这一模式从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两大维度入手,前者包含家庭地域、社会阶层、所处时代三个维度;后者包含语言媒介、参与程度、社会职能、社会态度和知识范畴。语言使用者维度当中,家庭地域主要指标记作者地域方言的特点,而标准国语则不被标记。社会阶层指反映作者所处社会阶层、地位的社会方言,而受教育的中产阶级的标准语言则不被标记。所处时代是提供文章所处时代的特点。语言使用维度当中,语言媒介有简单与复杂之分。简单的语言媒介是指语言同在一个范畴,比如都是口头或都是书面。参与程度也有简单、复杂之分。独白、对话是简单的参与程度,而祈使和反义疑问则是复杂的参与程度。社会职能是分析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分为对称(团结、平等)和非对称(权威、不平等)。社会态度指社会差距导致的文本风格,比如刻板、正式、非正式、协商和亲切等风格。知识范畴是相对宽泛的概念,也即话题。它既指作者的职业活动也包括文本话题和领域。这八个维度形成文本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因此,在分析原文和译文文本时,要看这八个维度是否相匹配,匹配程度越高,翻译质量越好。豪斯运用这八个维度对八个英德文本语料进行评估。评估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文本分析和功能陈述。第二步对比目标文本和原文本,质量陈述。从这八个维度来建构评估模式,说明豪斯对语篇给予高度重视。然而这一模式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参数之间出现功能重合,参数设置繁琐。比如社会态度和社会职能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人际意义的范畴;语言媒介统摄参与程度,因而也没必要把

参与程度单独列出。另一方面,单纯在语域范围讨论显得片面,一些应该考虑的因素也被忽略。

四修正模式

随着翻译理论及相关语言学理论发展,豪斯经过多番研究探索,对原有模式做出修正,提出了翻译质量评估修正模式。在校订过程中,她对原模式的原理和预设重新思考,并采纳翻译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在保留原模式的本质特征情况下,她建议增加翻译类型学,加进“genre”(体裁)一词来判断文本的功能、言语特征和社会用法之间的关系。修正模式将原模式的八个维度合成“语场、语旨、语式”三位一体。该模式由单个文本功能、语域、体裁和语言/文本四个部分组成:

豪斯的模式应用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对原文进行语域体裁的分析,得到一个关于文本功能的框架,包括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两个部分;对译文进行同样的分析,得出相对应的功能框架;将译文和原文的文本功能框架进行比较,对出现的错误和不匹配进行说明;陈述翻译的质量,考虑到原文和所需的翻译类型,译文是否做到,在哪些层面达到对等或不对等对于译文中出现的错误和不匹配,豪斯也提出了显性和隐性两种可能性好的翻译不仅要在文本功能上与原文达到对等,在语域三要素的各个维度上还需对等,以达到文本的功能对等任何维度上的不匹配就属于隐性错误型错误显性错误型错误则包括文本中指称意

义的错误以及译语语言系统的断裂,如不合语法性或不符合译语的习惯用法。豪斯在此模式中不仅提出翻译类型学,还区分了翻译文本和改译文本(version),相应地提出显性改译文本和隐性改译文本对于显性翻译而言,一旦把一种特殊的功能添加到译文文本上,为特定读者群出版的特殊版本,包括为儿童编写的简写本,特殊工艺的普及本;或翻译目的改变,如摘要性或总结性的译本,这时就是属于显性改译文本,而隐性翻译则是译者对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不当的预设,例如对可读性或重点改变的错误看法造成的。

五对模式的简评

豪斯模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评估方法,既有微观标准,又有宏观标准;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其中承认一定的主观判断,也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客观性的要求模式采用功能和语用对等,并提出翻译类型学有助于分析原文文本的特征它是第一个具有完整的理论和实证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但豪斯模式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模式虽立足于语篇和文本,但其中的参数只局限于语域层面,而且彼此之间还有不少重合的,比如社会角色关系和社会关系体现的都是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可以进行修改和合并参数的设置不合理影响可操作性,使得模式应用时过于复杂同时,还有不少影响翻译的因素并没有考虑在内,如译语文化翻译动机译文用途译文读者等仅仅对翻译的结果做静态的分析对比,容易陷入从文本到文本的封闭性的机械批评模式,使翻译批评显得单调乏力例如,译文与原文的不匹配是否就是翻译中的错误,它也可能是因为翻译策略的不同导致的还有一点,豪斯模式并没有将以形式为主导的文本或诗歌、散文等审美性文本纳入评估范围,那么如何评价这些文本的翻译质量值得去研究和探讨。

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 何三宁

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 何三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摘要:翻译是有文本参照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始终贯穿着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与推理过程,其目的是在不断追求意义的最大趋同。翻译的本质为译文质量评价构成了语言、实体、思维等参数,其中语言与文本是翻译的依托,效果是译文的体现,而文本特征、功能与交际者的关系彰显着译文的实体以及交际者的思维过程,恰当处理原文与译文在形式、内容、效果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全面考虑影响译文质量的各种因素。其原则是依据翻译的本质来寻求和确定科学、理性的理据,以及客观、准确的评价参数,这会为译文质量评估模式的重新构建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参数;语言;实体;思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 (2012) 02-0027-05 1. 扫描国内外主要译文评估参数 在翻译质量评估(TQA)模式中,探讨较为客观、全面、科学的参数极为重要,然而,不同的学者对译文质量评价的参数有着不同的侧重。目前,西方较有影响的有House(1977/1997)“功能—语用原则”下的参数体系、Reiss(1971)“语篇类型原则”下的参数体系和Williams(2004)“文本论辩原则”下的参数体系。国内学者也试图借助其他理论探索 TQA模式及其参数,各类模式多达十余种,但由于各模式的评价方法与侧重有所不同,其参数也不尽相同,其中主要有等值论(吴新祥、李宏安,1984)、功能论(夏昭慧、曹合建,2003;司显柱,2004)、标准论(李晓敏、杨自俭,2003)和关联论(何三宁,2008/2010)等。 House应用Halliday的语篇分析模式,即语域(register)分析中的三个变量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研究探讨一种评估译文质量的模式(1997: 108-109)。这种模式涉及三个层面,即语言/文本(language/text)、语域和语篇体裁(genre),用这些参数来分析和比较原文与译文,以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划分出在语篇体裁和语境方面的‘非对应’(mismatches)或‘误译’(errors)。语境方面的误译被House称为‘隐型错误性误译’(covertly erroneous errors),而指称方面的非对称或目标系统方面的误译则被称为‘显型错误性误译’(overtly erroneous errors)。”(Munday, 2001: 93)Reiss的语篇类型评估原则是建立在她的文本类型理论之上的,被认为是德国功能主义和交际法用于译文分析的发端。Reiss早期的研究强调审视文本和概念的对等,并非词语对等。文本类型理论认为,原文和译语文本之间的功能可以为评估翻译质量提供一种系统评估的模式,她借用Karl Bühler的三种关于语 言功能的分类,把文本类型分为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和操作型(operative)三种,随后又增补了视听媒体文本(audio-medial texts)(1977/89:108-109)。信息型文本传递的是信息、知识、观点等,文本侧重内容或“话题”;表情性文本强调的是作者所运用的语言美学特征;操作型文本的焦点属呼唤,即引诱或规劝文本的读者或“接受者”采取某种行为。由此而确定翻译的目的和方法,因为“每一种文本类型都是通过其语义特征、词汇特征、语法特征、文体特征来确认的,这些特点影响着文本的翻译方式并构成翻译批评的基础。”(谭载喜,2005:75) Williams(2004)的“文本论辩原则”是采用了英国哲学家Stephen Toulmin的论辩结构分析图式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的语篇都有相同的论辩图式,“这种上位特征正符合TQA要适应各种语篇的普遍性诉求,所以论辩理论是TQA理想的理论依据。”(武光军,2006:72)该评估模式包括“结构关系”、“连接词及其他推理指示词”、“推理指示词及其他命题功能”、“论辩类型”、“辞格”、“叙事策略”6个参数。Williams认为“它们涵盖了文本的所有信息和目的,也涉猎了文本的宏观和微观方面以及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样,该模式及其参数也达到了TQA模式效度的核心要求:该模式充分检测了所要评估的对象,也考虑了其他特征的效度,可以达到用于对文本整体评估的目的。”(Williams, 2004:65) 国内的评估模式所涉及的参数也各有侧重。等值论认为翻译过程应在“深层”、“表层”、“修辞层”三个层面上等值,其下设有词、词组、句、句群(段落)、篇章五个层面(参数)(吴新祥、李宏安,1984)。在此基础上,冯志杰、冯改萍提出了翻译的二元基本标准:译文的信息等价性和传递性,“译文对原文信息的包含程度称之为译文信息与原作信息的等价性”, “译文使目标语言读者获得原作信息的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彭仙 一简介 在翻译理论建设的过程中,翻译批评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在借助于翻译理论对译作进行分析的同时,又会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翻译批评即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其中翻译质量评估(即翻译评价)是高度客观化的翻译批评形式,对其的研究,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总观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西方翻译史,并没有出现完整而系统的质量评估理论,只是零碎的出现在一些翻译家译作的序言,或是附带在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标准的阐释中70年代之后,翻译质量评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是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 朱莉安?豪斯研究广泛,著述颇丰,迄今为止出版了17部专著,130多篇论文, 涵盖的领域包括对比语用学、翻译理论、话语分析等等。此外,她还是The Translator、Applied等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成员和德国翻译研究会的创办会员。从其著述来看,她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翻译理论的贡献巨大。 二豪斯模式的核心概念 翻译质量评估的关键在于翻译标准的确立,在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而这里的意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因此,判断译文质量就要看译文与原文在这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上对等的程度。豪斯模式涉及的核心概念即:“意义”、“对等”和“功能”。 1意义 豪斯认为意义包含语义、语用和语篇三个方面。语义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与它们在现实世界或人们想象的世界中所指的关系;语用意义是连接语言单位和特定环境下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组成文本的构成方式。不过,由于语言的语篇意义是一种对于语言内部的、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基本的组织意义, (Halliday,1994; 33-36)其作用是辅助前两类意义的实现,可以说是一种言内意义,又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的三种元功能,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与元功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浅见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浅见 I.翻译质量评价的含义及定性 1.1翻译质量评价的定义 学者何三宁认为“翻译质量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判断和检验译文的质量”,并最终将其定义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对译文与原文从意义和文本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考量原文与译文“意义对等”的程度,即译文的效度和信度”。因此,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翻译评估和翻译质量评估是何种关系;二是翻译质量评估的评估内容是什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即:“评估”和“翻译质量”。翻译评估是对翻译活动、翻译过程以及译文与效果等内容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内容是翻译活动完成质量、进行状况及译文的质量。 1.2翻译质量评估的定性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根本属性是实践性。翻译质量评估的“最大的目的是为译者和译评提供鉴别译文优劣的依据、标准和尺度“。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探讨评估标准的准确性、评估参数的客观性以及可操作性,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式。因此,只有在翻译理论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提高翻译质量评估的可信度和客观性。 II.翻译质量评估的对象、目的及功能 从翻译质量评估的定义来看,翻译质量评估的对象是翻译活动及译文质量。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现有模式主要是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主要集中于文本(原作、译作)上,关联于文本相关的因素(文本背景、读者效果等)”译文质量是翻译评估的核心和主体。翻译质量评估的目的和功能在于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构建合理的质量评估模式,为译者和译评提供鉴别译文优劣的依据、标准和尺度,从而应用于检测和评估译文质量的实践中去,“其功能侧重于考量译作的得与失、优与劣,而鉴赏、批判以及深化理论等描述性研究并不是翻译质量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III.我国翻译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3.1.我国翻译质量评价标准之定性和定量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之争我国翻译研究历史悠久,翻译标准更是层出不穷,国内译界对翻译标准研究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罗新璋将传统的翻译标准归纳为“案本一求信一神化一化境”…这条线索。 1.定性为准则的翻译质量评价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是对其自身翻译实践的概括,开创了翻译标准研究之先河。我国现当代翻译标准研究大都受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视角下余华《兄弟》英译本研究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视角下余华《兄弟》英译本研究 作为中国先锋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余华在中国文坛颇负盛名且著作颇丰。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国的初高中教材甚至多次走进海外课堂。 2005年,经过十年的积淀,余华出版了长篇小说《兄弟》上部,而后在2006年又出版了下部,从此这部长篇小说在国内迎来了两极分化的评论。然而,自2009年《兄弟》英译本在美国和英国发布以来,海外媒体高度赞扬了这部小说及余华本人。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兄弟》英译本推动了其在英美国家的走红。本文对《兄弟》英译本进行了个案研究和文本分析。 笔者采用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兄弟》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豪斯翻译质量模式的述介以及其在《兄弟》英译本质量评估过程中的应用,评价《兄弟》英译本的翻译质量和检测该模式在评估汉英长篇小说译文质量上的适用性。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立在她对一些翻译基本概念的重新定义和她自创的翻译术语基础上,后来又进行了修订并提出了修订版的豪斯质量评估模式。在豪斯原有的模式中,她将评估参数分成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两大维度,这两大维度又涵盖了八个具体维度。 而在修订模式中,她吸收了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并重新设置评估参数,将原有的八个维度融入语域三要素和语类范畴。豪斯建议,根据原文本和译文本在八个维度上的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的分析后将译文本归为显性翻译或者隐性翻译。 豪斯模式述介之后,笔者将会运用豪斯修订后的评估模式对比分析《兄弟》原文本与译文本在该模式八个维度上的匹配情况从而评估《兄弟》英译本的翻译

质量。具体的评估操作过程为先将原文本和译文本在语场、语旨、语式和语类上进行对比。 其中语场包括题材和社会行为这两大维度。语旨则涉及到原文本作者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关系,以及社会态度这三大维度。 而语式涵盖了媒介和介入程度这两大维度。继而对比原文本与译文本在这八大维度上的分析结果,并检查译文本和原文本在这八大维度上的匹配程度。 最终,根据匹配程度将译文本归结为显性翻译或隐性翻译并评估译文本翻译质量。通过分析,本文最终得出结论,认为《兄弟》英译本在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中的八个维度上的匹配度很高,英译本为显性翻译且翻译质量极高。 而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也适用于汉英长篇小说译文质量评估。在未来对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运用中还可以为其寻求更多新的运用领域。 然而,该模式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如参数设置不够合理,运行步骤不够简化等导致整个评估过程缓慢耗时。

朱利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宋词翻译中的应用

朱利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宋词翻译中的应用 宋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国古典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灵活的形式,精练的语言,微妙的情感,丰富的文化形象使宋词在我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宋词通常被划为两个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中国词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 研究李清照及其著作是我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必要环节。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地位也逐步确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李清照及其作品。 随着其诗词的各种译本不断涌现,翻译质量良莠不齐,读者很难在各版本之间做出正确的决断,翻译界迫切需要一个客观、实用、科学、系统的标准来对各版本的翻译质量作出评判。在翻译质量评估领域中,德国学者朱利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其完备的理论基础、详细的评估步骤和客观的评价方式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声声慢》是李清照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叠音绝唱”。研究其翻译对我们提高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水平,甚至世界文学翻译水平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在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指导下,以许渊冲的英译本为语料,采用定性的分析方式从语场、语旨、语式和体裁等四个层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角度进行对比,最终得出文本的功能和质量评估报告。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唤起对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熟悉此

模式,推动其在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中的进步。 由于本文是首次把宋词英译与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作者还希望在提供实例检验此模式可行性的同时能够为古典文学的翻译研究做出贡献。

3笔翻译考核标准

下面转载一个译文审核标准: (一次转不完,分两份哈) 译文审核标准 Elanso后台编辑将根据以下的标准来评定译文是否通过审核,一方面是要强化译员的品质意识、将空泛的各派翻译标准极具操作性地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是有助于甄别翻译质量的高低、提高译文的质量,让更多的读者喜欢您的译文。 此审核标准,集合了多位专家评审的自身学习体会和工作经验,全面参照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学家学会(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nguists)和澳大利亚翻译资格认可局(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的笔译评价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第1部分:笔译》。 《译文审核标准》提出“内容完整”、“信息准确”、“表达恰当”、“语言品质”、“遵从惯例”、“风格贴近”、“技术细节”以及“整体效果”等八个方面的质量指标,基本涵盖了对翻译的所有常见要求。如果一篇译文,译文中如果不符合该标准中的任何3项,译文都将被编辑审核不通过。 一、内容完整Completeness 是否提交完整的译文、提交时间是否不超出约定期限,这是翻译质量的默认衡量标准。 1. 翻译完备completeness 2. 交稿及时punctuality 二、信息准确Accuracy 提交的译文是否完全准确地传达了原文信息,没有添加、删减、扭曲、错乱,这是翻译质量的首要衡量标准。 1. 信息添加addition 原文:The UN released the document in The Hague and in more than 100 nations’ capitals, including Beijing. 译文:这份报告是联合国对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的首都进行调查后,在海牙公布的。 n 原文并未提及联合国对各国首都进行了调查,显然这是译者没有深究原文意思,先入为主地胡编乱造的。实际上,原文把“The Hague”和“capitals”并列区别开来,一是因为联合国的这份文件很可能是在海牙(国际法院所在地)首发的,二是因为海牙并非荷兰的首都,无法纳入“capitals”。 改译:联合国在海牙和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的首都发布了该报告。 2. 信息删减omission 原文:The Engineer shall be at liberty to object to and require the Contractor to remove forthwith from the Works any person employed by the Contractor in or about the execution or maintenance of the Works who, in the opinion of the Engineer, misconducts himself or is incompetent or negligent in the proper performance of his duties or whose employment is otherwise considered by the Engineer to be undesirable and such person shall not be again employed upon the Works without the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Engineer.

基于“朱丽安.豪斯的翻译学理论”对《铁幕演说》翻译质量的评估(英文版)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By Julian House ---A Case Study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Iron Curtain Speech” delivered by Winston S. Churchill W ANG Ji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by Julian House,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and assessed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Iron Curtain Speech”the “Iron Curtain Speech”by Winston S. Churchill, mainl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ion field, tenor and structure. By mak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judgmen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speech matches the original very well,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is very good. Key words: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Translation; Application 朱莉安.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践应用 ——以《铁幕演说》中译本为例 汪杰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根据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分析和评估了《英语演说精选读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田辉)里《铁幕演说》的中译本,主要在语场、语旨和语式上分析了译文和原文的偏离程度。基于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标准,文章通过综合分析和判断,认为该译文与译文的匹配程度很高,从而证明了译文的翻译质量很高。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译文;实践应用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对《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 ——对《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杨 靖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 要: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其结果是产生译文。那么,如何评价译文的质量呢?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我们评估译文质量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框架。本文在此模式的基础上,以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夫妇译本和Herbert A.Giles译本)为例,选取部分译例,在语场、语旨和语式上分析原文与译文的匹配程度或偏离程度,从而判断译文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评估模式;语域;错配;文化过滤;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2-119-02 1、引言 翻译理论研究进入20世纪后,发展迅猛,而且成就也非常可观。90年代,很多学者以诺德的篇章分析为基础,将视角从静态语言分析转向了动态话语和语域分析,从而给翻译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其中,朱莉安?豪斯(Juliane House)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依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和语篇分析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较为客观、系统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本文将使用这一模式,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夫妇译本和Herbert A.Giles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 2、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简述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提出分为两个阶段。最初模式大多数关注的是分析类别的本质、复杂性和术语的运用,而且其中的个案研究也欠缺对具有诗意和美感的文本的分析,因此遭到了很多学者的批评。后来,豪斯对之前的评估模式进行了修订。在修订后的模式中,她提出从三个不同维度:语言/文本、语域和文类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各自文本的功能。豪斯在语域层面引用了韩礼德的语域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并对其内容进行扩充。豪斯从三个层面去分析这三个维度体现在文本的对应物体:词汇,句法以及篇章,从而确定文本的语域特征。具体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豪斯模式的应用大致可简化为以下五个步骤: ①分析原文的语域和体裁,得到一个文本功能的框架,包括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两个部分。 ②对译文也进行同样的分析,然后也得出一个文本功能框架。 ③将原文和译文的文本功能框架进行比较,对出现的“错配”做出陈述,并分类为“隐性错误”和“显性错误”。隐性错误指语境方面的误解,显性错误指指称方面的非对称或对目标系统的误解。 ④陈述翻译质量。 ⑤将译文分为隐性翻译和显性翻译。 3、翻译质量评估的实际运用—对《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是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关于此篇文章的英译本,有很多翻译学者都有很出色的译文,像罗经国和潘正英等。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选取杨宪益夫妇译本(V2)和Herbert A.Giles(V1)译本中的部分文本进行对比分析。 例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V1:...over which the eye wanders in rapture away to the confines of Shantung. V2:In the distance, densely wooded and possessed of a rugged beauty, is Mt. Langya. 分析:语旨包括作者的地理位置,通过分析原文可知,琅琊山是指滁洲的琅琊山(今安徽省滁洲市区琅琊山),而V1却将其译为away to the confines of Shantung(直至山东边界),这里是对原文的误解所致。所以V1的指称与原文不匹配,此处属于显性错误。 例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V1:But it was not wine that attracted him to this spot; it was the charming scenery which wine enabled him to enjoy. V2:He delights less in drinking than in the hills and streams, taking pleasure in them and expressing the feeling in his heart through drinking. 分析:原文意在强调“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秀 119

翻译质量评估(TQA)中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的量化方法探讨-精选教育文档

翻译质量评估(TQA)中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的量化方法探讨 翻译质量评估(TQA)的方法存在传统定性评估与数学定量评估两个相对对立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系统工程教授L.A.札德发表《模糊集合》论文,创立了模糊数学理论,该理论之后被大量应用于模糊控制、信息检索、医学、气象学、结构力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后来,语言学学者也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语言学研究领域。在中国,将模糊数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引入翻译质量评估(TQA)的过程中作为一种参数参照,正处于可行性验证与起步阶段,这是中国翻译界的一次大胆尝试。合理的模糊量化分析能够逐渐实现翻译质量评估评的综合化与合理化,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一、国内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翻译质量评估现状 国内学者将模糊数学与翻译评价相结合的第一人是范守义,他在《中国翻译》1987年第4期的发表的《模糊数学与译文评价》一文中,利用模糊集合中隶属度的概念从定量的角度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价,大体分三步步骤:(1)选择模糊集合的必要元素,即译文评价单位;(2)确定译文评价特征依据,如修辞、风格、句法、语义等;(3)明确信度控制点,从译文内容各单位部分各自的隶属度相加求出的平均值结果来评价译文的质量。在此之前,范守义(1986)在国内首次将“信、达、雅”标准用

数学公式“I=(R/F)?(S’/S)”进行表示,其中“I”为译文与原文的接近程度指数,“F”代表“信”,“R”代表“达”,“S”代表原文中的“雅”,而“S’”则代表译文所达到的“雅”,“F”与“S”为常量,公式中的“R”对应“F”,“S”对应“S’”,对应量的数值彼此越接近,则“I”越接近最大值“1”。之后,范守义(1990)又对应用与译文评价中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改,将主标准与次标准的并集纳入语言变量下,用公式表示为:Q=X∪Y∪Z,或扩展为:Q=[X1,X2,(X3)]∪[Y1,Y2,(Y3)]∪[Z1,Z2,(Z3)]。其中:“X”代表中心信息,即:X1:信息量;X2:形象转换;X3:虚设标准。“Y”代表附加信息,即:Y1:风格层次;Y2:情感元素;Y3:虚设标准。“Z”代表结构信息,即:Z1:元语言方面;Z2:修辞与逻辑;Z3:音韵。 同时,范守义提出了以计算机编程为取向的公式运作方式,包括“数据输入”、“加权”、“计算”与“数据输出”。从其研究所处的时期看来,范守义的研究具有远见性,也具有使用价值,为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徐盛恒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他(1987)曾针对范守义公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W1,W2...Wn)?|X1, X2,…Xn|,其中“W”与“X”分别代表“权值”与“标准”,并规定样本抽样方法必须为等距离抽样,标准的确定依据必须为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并以张培基的《匆匆》英译本为实例,从语式,语旨,语场三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的匹配程度进行对比,从而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式,虽然译文仍有所欠缺,但整体上与原文匹配程度很高,译文质量也很高。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匹配程度;匆匆 一.引言 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本专门研究翻译评估的著作,一是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评估――修订的模式》,二是凯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评:前景与局限》。这两本著作所阐述的模式均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德国翻译学者朱莉安?豪斯是第一个提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人。本文主要将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从语式,语场,语旨三个方面用于《匆匆》的英译本评估中,比较译本和原文契合程度,从而对翻译质量做出评价。 二、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简介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基石是语篇分析理论和功能语言学。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取决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其本质在于“意义”从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这里的意义有三种:语义的意义,语篇的意义和语用的意义。由此可见,翻译是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源语文本(house,1977:30)。 三、朱莉安?豪斯模式下《匆匆》英译本的质量评估 下面运用豪斯模式,对张培基所翻译的《匆匆》英译本与原文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该译文的翻译质量。 (一)对原文进行语域层面分析 1.语域,就是指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的总称。 从文本类型上来看,《匆匆》是一篇侧重抒情的散文。创作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正是“五四”运动落幕期。 从文章结构来看,作者采用首尾遥相呼应的方式,将空灵无形的时间转化成具体有形的物象,寓无形于有形之中。更能引发读者对时间的思考和惋惜。 2.语旨 语旨一方面指的是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还阐释了作品里各个人物间的关系。从本文看,主要涉及的抽象的或者拟人化的人物有“我”,“我们”,“他们”,“你”等。文中“我”指的是当时社会的青年知识分子,“作者”就是该文的主人公,我们”指的是所有和作者一样,对时间有感的人。文中的“他们”,“他”其实指的就是时间,可以说,时间为贯穿全文线索,它无处不在,更能让我们自我反省对时间的存在意义和对人生的思考。 3.语式 通常来讲,文学作品里的语言是基于一般语言通过加工提炼而成,但它却比一般语言更生动形象,语言风格也很多样化,从方言,俚语到正式文体等等,不一而足。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文学体裁,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对于具体的作品而言,总有一种语体占主导地位。就《匆匆》而言,主要是书面语言。 (二)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 1.语场对比 从句法结构上来看,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认为:英语有综合语的特征,受形态的约束,因而“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汉语是分析语,不受形态的约束,因而“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王力,1951:141)。由于中文和英文在表达上的差异,译者会根据翻译时的不同需求将句子拆开来分别进行翻译又或将句子整合起来翻译,同时增添或删减一些信息以适应原文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视角下白先勇《冬夜》自译本研究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视角下白先勇《冬夜》自译本研究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代表作《台北人》,自1971年正式出版后广受好评,被认为是海外华语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中国部分大陆人在特殊历史时期中的悲欢离合。 中国内战结束后,这些人随着战败的国民党撤退到台湾。本文研究对象《冬夜》便出自于《台北人》,主要讲述了两位学者回忆五四时期的爱国往事。 它也是白先勇写作生涯中唯一的一篇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作品,让读者对20世纪50年代因为特殊历史原因生活在台湾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及生活环境有了深刻的了解。鉴于该作品的独特魅力和在中国的重要影响力,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了其英译本《游园惊梦:台北人》。 这部译作由原作作者白先勇和美国学者叶佩霞合作完成,一经出版便广受关注和好评。同时,关于《台北人》译作研究的文章和评述陆续出现,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部文学作品,如译者角色,翻译策略或基于某一翻译理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并没有出现过在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视角下对《台北人》的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豪斯在1977年首次提出了她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并在不断修改后于1997年发布修正版模式。在原模式中,豪斯认为文本只能被放在情景语境中去分析,所以她在所提出的模式中充分考虑和讨论了"情景"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八个可以操作的参数,也称"情景维度",即"所处地域"、"社会阶层"、"时间"、"语言媒介"、"介入程度"、"社会角色关系"、"社会态度"和"话题范畴"。 其中,"所处地域"、"社会阶层"和"时间"这三个参数属于语言使用者的维度,而"语言媒介"、"介入程度"、"社会角色关系"、"社会态度"和"话题范畴"属于语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浅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412384634.html,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浅见 作者:孙美英 来源:《东方教育》2015年第05期 I.翻译质量评价的含义及定性 1.1;翻译质量评价的定义 学者何三宁认为“翻译质量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判断和检验译文的质量”,并最终将其定义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对译文与原文从意义和文本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考量原文与译文“意义对等”的程度,即译文的效度和信度”。因此,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翻译评估和翻译质量评估是何种关系;二是翻译质量评估的评估内容是什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即:“评估”和“翻译质量”。翻译评估是对翻译活动、翻译过程以及译文与效果等内容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内容是翻译活动完成质量、进行状况及译文的质量。 1.2;翻译质量评估的定性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根本属性是实践性。翻译质量评估的“最大的目的是为译者和译评提供鉴别译文优劣的依据、标准和尺度“。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探讨评估标准的准确性、评估参数的客观性以及可操作性,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式。因此,只有在翻译理论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提高翻译质量评估的可信度和客观性。 II.翻译质量评估的对象、目的及功能 从翻译质量评估的定义来看,翻译质量评估的对象是翻译活动及译文质量。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现有模式主要是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主要集中于文本(原作、译作)上,关联于文本相关的因素(文本背景、读者效果等)”译文质量是翻译评估的核心和主体。翻译质量评估的目的和功能在于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构建合理的质量评估模式,为译者和译评提供鉴别译文优劣的依据、标准和尺度,从而应用于检测和评估译文质量的实践中去,“其功能侧重于考量译作的得与失、优与劣,而鉴赏、批判以及深化理论等描述性研究并不是翻译质量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III.我国翻译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3.1.我国翻译质量评价标准之定性和定量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之争我国翻译研究历史悠久,翻译标准更是层出不穷,国内译界对翻译标准研究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罗新璋将传统的翻译标准归纳为“案本一求信一神化一化境”…这条线索。

翻译评分标准(四级)

翻译评分标准(四级) 本题满分为15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各档次的评分标准如下: 14分(13-15分):译文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用词贴切,行文流畅,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 11分(10-12分):译文基本上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基本通顺、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8分(7-9分):译文勉强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用词欠准确,语言错误相当多,其中有些是严重语言错误。 5分(4-6分):译文仅表达了一小部分原文的意思。用词不准确,有相当多的严重语言错误。2分(1-3分):译文支离破碎。除个别词语或橘子,绝大部分文字没有表达原文意思。 0分:未作答,或只有几个孤立的词,或译文与原文毫不相关。 翻译原文 许多人喜欢中餐。在中国,烹饪不仅被视为一种技能,而且也被视为一种艺术。精心准备的中餐既可口又好看。烹饪技术和配料在中国各地差别很大。但好的烹饪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是要考虑到颜色、味道、口感和营养(nutrition)。由于食物对健康至关重要,好的厨师总是努力在谷物,肉类和蔬菜之间取得平衡。所以中餐美味又健康。 参考译文 Many people enjoy Chinese food. Cooking is looked upon as an art as well as a skill in China. A carefully prepared Chinese dish is not only delicious to eat but also beautiful to look at. Cooking techniques and ingredients vary widely across the country. But good cooking does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It always takes into account color, flavor, taste and nutrition. As food is vital to health, good cooks always strive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grains, meats and vegetables, so Chinese dishes are both delicious and healthy. 14分(13-15分):译文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用词贴切,行文流畅,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有少量不明显的小错,如冠词、单复数、时态、介词、用语不确切等。2处,15分;5处,14分;7处左右13分。) (14分参考译文) Many people enjoy Chinese food. In China, cooking is not only viewed as a skill but also regarded as a form of art. A carefully-prepared Chinese dinner can be both tasty and good-looking. While cooking skills and the ingredients differ largely from place to place in China, fine cooking always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that is the consideration of color, flavor, taste and nutrition. Since food is vital to the health, a fine cook is always trying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cereals, meat and vegetables. Therefore, the Chinese food is both delicious and healthy. 11分(10-12分):译文基本上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基本通顺、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有1个严重错句,12分;3处明显的语言错误,11分;4处,10分)。 (11分参考译文) Many people like Chinese food. In China, cooking is regarded not only as a kind of skill but also as a kind of art. Chinese food, which is prepared carefully, is both delicious and good-looking. Cooking skills and ingredients differ greatly from place to place in China. However, good cooking

质量评价管理系统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翻译 设计一种性能评价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1 摘要:本文在评价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性能评价系统(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PAS)。文中强调理解顾客(包括管理人员及雇员)对于PAS的要求,从而突出简化该评价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实施过程。经过改进的评价系统包括工作策划、审议及对个人、集体及管理人员所作的贡献进行评估。此外,将评估标准分为三类,这已成为方便大多数雇员有效的评价方法,同时给那些需要改进的个人以积极改进的余地。如果在全面质量管理中首先强调人的因素,那么人事体制也必须体现这一原则。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性能评价系统;识别

1.用户之声 1.1三个重点 有一种新的,更好地了解客户需要的考绩制度, 用户之声先采访的是涉及面试使雇员受影响的评估。即是说客户根据什么评价系统,是负责考绩实施的经理还是员工(包括管理者)进行评价。输入客户的访谈资料,以评价考绩评价体系的性能。对10位客户每人进行大约1小时的访谈。这组由2名管理人员, 4名员工一组进行实验,和4名没有管理人员管理的员工从5月26日开始记录,吸取经验。这些访谈是一对一,面对面的进行结构性的访谈会议,同时也允许受访者发评论。经过采访了解,最初的问题是使一个不限成员名额的的考绩制度,什么是最宝贵的,怎样达到最大成本和怎样使成本最少。其次是在一些问题的人的背景下,采访并进行相关的一些绩效评价系统的评估。此外,受访者被要求评估绩效考勤系统。最后,采访特别问受访者考绩系统是否应该废除,即他们对考勤系统的评价是什么。 1.2矩阵分析 每个受访者在试验结束后被要求对系统进行评价,满意,一般或者是不满意。然后考勤系统吸收这些经验。对该系统列出关系矩阵图说明什么是考绩系统,并说明。如何完善考绩制度的结构应以满足管理的要求。采访员工用来测试是否够专业,技术含量怎么样。受访者指出的力量关系(强,中,弱)使用的价值,记者对这些平均数值做出答复。此外,客户是否使用改系统,受访者对系统评价的平均值也是重要的参考。 1.3客户需求最重要距离 对于质量的重点,最重要的需要注释( 5个评分)是有考绩提供一个基础,良好的沟通和提供明确的绩效标。下一个重要要求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说明,提供指导和职业发展,并强调个人实现精神,同时可以提供显着的气温已是团队精神。在未来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3个评分),是绩效评价的考绩可作为主要投入在确定值得加薪和宣传。同样重要的是,有考绩提供高的重点,鼓励它属性和风险考虑,并创造一种环境,促进长期规划。顾客认为特殊的机会和排

翻译评分标准

英译汉评分标准:“忠实60% + 通顺40%”的标准整体打分 优秀 (100-90) 良好(89-90)中等(79-70)及格(69-60)不及格(59分以下) 忠实60%原文的信息全部传 达,语气和文体风 格与原文一致 除个别次要信息有 疏漏之外,原文的重 要信息全部传达,语 气和文体风格与原 文一致 有少量理解错误 或个别漏译,但主 要精神与原文一 致 有个别重 大错误或 遗漏,部分 信息含混, 但总体上 基本达意 误译、漏 译较多, 不能传达 原文主要 精神 通顺40%断句恰当,句式正 确。选词妥帖。段 落之间、句子之间 互应自然,有一定 文采 选词较正确、得体。 句子组织与安排符 合汉语规范 拘泥于英文的句 式,行文不够顺 达,但没有重大的 选词和句式错误 语句不够 连贯,行文 灰色,有个 别重大的 选词和句 式错误 用词不 当,行文 不通顺, 语言不符 合汉语规 范

汉译英评分标准:“忠实60% + 通顺40%”的标准整体打分 优秀 (100-90) 良好(89-90)中等(79-70)及格(69-60)不及格(59分以下) 忠实60%原文的信息全 部传达,语气 和文体风格与 原文一致 除个别次要信息 有疏漏之外,原文 的重要信息全部 传达,语气和文体 风格与原文一致 有少量理解错 误或个别漏译, 但主要精神与 原文一致 有个别重 大错误或 遗漏,部 分信息含 混,但总 体上基本 达意 误译、漏 译较多, 不能传达 原文主要 精神 通顺40%句式处理恰 当,选词妥帖, 英语比较地道 语言基本合乎英 语规范。行文比较 流畅 有个别句子结 构错误和词不 达意现象。行文 不够流畅 有逐字硬 译,不符 合英语表 达习惯的 现象。句 子不连 贯,比较 费解 有大量的 语法和用 词错误。 1/3以上 的句子生 搬硬套, 不知所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