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材料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材料 基层应急管理 再过二三个月,台风季节又将来临。家在温州市鹿城区矮凳桥的王磊却并不担心。他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从街道到社区,各种应对预案都准备好了。” 我省地处东部沿海,兼有平原、山区和海岛,地形复杂,经常遭受台风侵袭,加上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人员流动频繁,存在各种公共安全风险和隐患。其中,基层公共安全问题更为全社会所关注。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把它作为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方面。 20XX年5月,省委在《关于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中,强调要求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系统,有效动员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力量投入应急行动;20XX 年2月,省政府下发了有关意见,对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作出具体部署。省委、省政府领导还多次就一些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提出具体意见。 在成功应对了多次在基层突发的公共事件后,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形成共识: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基层,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近年来,在浙江,各地、

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四进”工作。去年4月12日,我省公布了《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呈现了“一案三制”的格局: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已编制48项专项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124个部门预案;11个地级市均颁发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还颁发了406个专项应急预案,681个部门预案;全省各县(市、区)总体应急预案达90个,还颁发了2259个县级专项应急预案。 如何建立基层预案体系,省级有关部门均作了具体要求:省防汛防旱指挥部下发了《浙江省沿海地区乡(镇)政府防台风工作要求》,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组织基层沿海街道(乡镇)编制防台预案,把安全管理和群众转移责任落实到基层;省教育厅等6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山区中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提出具体要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则加强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在此基础上,一张全省“基层应急预案网”初步形成,管着各种基层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且不留死角:社区和农村是信息采集的最前沿,应急处置的第一线,应急管理工作最急迫。目前全省34641个社区(村)已制订应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这次的应急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抓,同时每位教师也要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去。下面是求学网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篇1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2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

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认真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职能,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应急管理工作决策部署,大力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工作,积极推进应急管理联动机制,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努力提升应急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应急管理工作任务。 一、**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事前预防。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市应急办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保道路畅通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有关文件,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督促安监、水利、国土资源、林业、交通、消防等部门深入到工矿企业、大中型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林区、航道、人口密集场所等地进行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有关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安排,尽可能将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应急办制定了《**市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县区政府办及市直有关单位办公室进行考核,并实行全市突发事件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市政府值班室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安排三人专门轮流值守,确保24小时不间断,不脱节。“低温雨雪冰冻”、“两节两会”、“森林防火”、“防汛抗洪”、“抗冰救灾”等敏感期实行主副班制度,应急办全体人员全天候值守,确保各类值守应急作业得到及时处理。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值守工作制度》要求,认真做好各类来电、函件、明传电报等的登记和处理工作,做到条理清楚,分类明确,有据可查。据初步统计,全年总接打各类电话**余个,办理领导同志的指示、批示5200余次,处理各种明传电报1200余个,没有出现大的遗漏和错误。严格按照湘政办函*号文件精神和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扎实做好各项信息接报工作,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得到及时处理。同时,注重信息研判,加强部门街接,提高信息质量。今年以来,我办共上报各类突发事件信息55则,工作信息36条,编制各类简报18期,基本做到了客观、及时、准确。积极主动、热情耐心地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上访群众的各项解释工作,确保来访群众有接待、有解释,确保市政府机关大院正常的办公秩序。积极督促各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做好值守应急和信息报送工作。在法定节假日及敏感期,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事先做好值班安排,报省政府和市政府领导,确保联络畅通、快速反应。 (三)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按照省里统一部署,我市于5月在全市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以“学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技能”为主题的应急管理宣传日活动。当日,由市应急办和市地震局牵头,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安监局、市疾控中心等*余个部门(单位)参与,在冷水滩城区中心地段设点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各参与单位由分管领导带队,派出了专业人员到宣传点现场答疑解惑,发放宣传资料。各县区、乡镇、基层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应急体系,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 救援队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 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以及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 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三)编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出台我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 类应急资源,统一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平台、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本部

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要符合预 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根据 《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编制、修订、完善各类应 急预案,推进镇处(街道)村(社区)学校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逐级监督” 原则,制订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不 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制度,有计划、有 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不断提升应急队伍实 战水平,结合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涉及重点领域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五)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 常规应急办事机构都应设在本单位的办公室。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是全市处置突发事件的 决策指挥机构,下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办)明确为市政府办公室内 设机构。市政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各地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年,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

【完整版】公共管理课程论文:政府应急管理的方法与我国的改善措施

政府应急管理的方法与我国的改善措施 摘要:政府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中提出的。突发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相当严重,且随着人类的生存繁衍,社会的迅速发展,其爆发频率也不断上升。突发事件的造成因素包括不可抗的自然原因、复杂的社会原因以及决策失误与社会控制机制不健全等。就我国来讲,目前我国社会矛盾尖锐,为突发事件的发生埋下了种子,政府在进行政策改革时随意性大,忽略了政策间的协调配合,相当于为突发事件的滋生浇注灌溉。所以,我国迫切地需要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掌握适当的方法与技巧,为国民财富买一份保险,为国民安全投一份保障。 关键词:应急管理、预防体系、保障体系、迅速处理、善后工作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包括预防、保障、应对和善后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但他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有效应对各类公共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是各级政府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在本文中,我将分流程地介绍政府应急管理的方法以及我国在其中一些方面应做出的改善。 (1)积极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体系 ①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 突发事件的发生很多时候是由于民众缺乏防范意识或疏忽大意造成的。在突发事件高发的当下,其突然性、严重性很容易引起民众的恐慌甚至不理性行为,致使突发事件的损失扩大。我国民众的防范意识并不高,很多人认为,突发事件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所以我国政府应该在自我重视突发事件的前提下,需要注重提高民众的忧患意识。培养民众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的基本途径有两条,分别为警示和宣传教育。 警示有发布警报和设立警示牌两种方法。警报是由相关部门针对特殊情况而向特殊人群发出的警示信息。作用是使民众注意某种突发事件,而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大多数人没有关注到的是,在其发生的九年前,包括李四光在内的许多科学家就对唐山区域视为地震敏感地带,地震发生前的几个月,马希融、耿庆国等地质工作者更是向地震局下达了多次唐山一代的紧急预报,但均没有得到地震局的重视,地震警报没有下达群众。可以设想,如果当时地震局及时向唐山民众发布警报,损失就可大为削减。 设立警示牌则能有效引起民众的注意,使民众自觉按警示牌的要求行事,有效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警示牌更多地运用在火灾、交通事故的预防中。 前一阵的南方连续大雨造成众多车主被困车中后,网络上流传出了安全锤的正确使用方法;雅安地震之后,网络上又流传出了地震自救正确方法。由此可见,我国民众的安全自救知识欠缺,政府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明显不够。政府之所以还需要对民众进行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是因为民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容易出现两种错误心理,一是漠视忽视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二是夸大突发事件的可能和后果,过度恐慌,临危先乱。所以,政府要对民众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期,笔者先后赴受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影响较重的几个南方省份进行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各省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并且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了一些应急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有些地方还组织了应急管理演练。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一)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问题 现在的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视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但是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性自然灾害预测的科学研究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二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测监控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三是各部门之间的专业预测、监控信息的交流、会商、筛选、决策机制未建立或健全;四是对各类突发事件发布预警的判断指标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五是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和专业术语通俗化、警报化的问题尚未妥善解决。 (二)信息上报、发布与核实问题 目前很多领导同志都意识到现代社会中隐瞒信息是很不明智的事,只有及时上报信息和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诸如,不同的部门对某一事件信息的掌握会存在一些出入,需要时间进行核实;媒体的抢先报道与政府正式的新闻发布有时也会存在出入。

(三)政府各部门的常态工作与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的界定问题应急管理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的应对,也包括大量日常的准备和预测预防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又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能职责紧密联系。值得研究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应急管理中的常态工作与各部门的关系,避免想做工作但无权限或者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发现没有做好准备的状况。 (四)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分工、协调、衔接、联动的法定程序规范问题 很多地方的同志都强烈要求将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政府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职责划分的问题,诸如水利部门在防洪工作方面与国土资源部门在预防地质灾害如山洪、泥石流方面如何分工协调,民政部门如何开展城市救灾以及全社会的减灾防灾工作等。二是资源整合问题,例如如何整合部门资源、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建立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由哪个部门来统筹考虑应急管理资源的网络化有机结合等。三是程序规范问题,目前,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职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白,应从程序规范或制度约束中提炼出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急程序、应急联动机制等,进一步强化对应急管理的机构及职能定位、应急管理的监督、指挥体系专业化、预案管理动态化、联动体系规范化等问题的研究。 (五)中国特色政治体制下执政党与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安排问题

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

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升政府应急能力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新要求,科学高效的应对和处臵突发事件,构建完善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是当前全面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也再次提出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解决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实际效果,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稳定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强调发展的速度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是一个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当前公共安全领域出现的严峻形势,就是一种“不和谐”因素,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不是和谐社会,应急体系不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薄弱,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更加重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切实加 - 1 -

强应急管理工作。 (二)加强应急管理机制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各类突发事件常以意想不到的时间和方式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诱因日趋复杂,由此造成的影响日趋扩大,预防和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任务日益繁重,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这此都在考验和检验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成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随着形势发展,原有的应急管理和危机处臵机制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基础薄弱、资源分散、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多头指挥、职能交叉、群众应急意识不强和监测预警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由此切实调整和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应急管理机制、全面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成为政府加强执政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既有因举措得当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做法,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的失败教训。而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发生突然、起因复杂、判断困难、蔓延迅速、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的特点,如果没有完善的预警体系、高效的应急机制,不能有效应对和处臵突发公共事件,就会给社会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不利影响,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管理 - 2 -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篇1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

2018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分级负责常备不懈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快速反应机制 今年以来,我局应急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应急办的大力指导下,按照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求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大局,加强组织协调,认真贯彻市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制定XX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并积极开展实施,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阶段来的工作情况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将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确保文化市场、安全播出、安全生产无事故。一是领导重视到位。我局领导认真领会落实应急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专门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文广新系统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了由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及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和直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处置本局职能范围内预防和处置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为各项应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制度建设到位。年初,我局修订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原则、适应范围及 1 / 18

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突发事件等级划分、预防预警信息、预防预警行动、预警支持系统、指挥和处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等,在全市各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贯彻实施。三是责任落实到位。按照立足现实、细化职责、重在落实的方针,建立起各县(市、区)文广新局、市局直属各单位应急管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保证全面工作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形成各级联动,层层负责,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已全面完成与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制。 二、完善体系,优化措施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建设目标,强化应急预案的制订。一是对现有预案进行认真梳理。结合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实际,进一步梳理现有的应急安全预案,深化一案三制建设,努力推进一网五库建设,并要求各县(市、区)、市直属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经营单位建立相应的组织,完善应急措施,并要有专项经费、专用设施、设备,有专人负责。二是注重预案的可操作性。在完善和修订预案过程中,围绕文化市场、广播电视播出等突发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注意吸取以往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调研,广泛听取专家、管理部门和一线工作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三是明确工作措施。处理应急事故关键要措施得力,快捷迅速,方法得当。我们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科室的具体分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锦政发[2007]15号 【发布部门】锦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3.29 【实施日期】2007.03.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锦政发〔2007〕1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有关单位: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以建立和理顺应急管理机构为重点,以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防范事故风险为目标,以法规制度建设为保障,使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健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为深

入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辽政发〔2007〕3号)和《锦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应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滨海锦州创造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法规制度体系,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围绕“一案三制”,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 (三)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锦州市总体应急预案要求,抓紧编制或修订本县(市)区和本行业的各类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编制或修订完成的各类预案要按规定报市政府应急办发布和备案。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本单位预案,尽快构建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要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全市各类预案都要制定演练计划并适时组织实施,涉及多个县

中国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20.2) 《政府应急管理》 主讲教师:周望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中国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2、突发事件减缓工具的比较分析 3、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4、预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分析 5、应急决策的流程分析 6、恢复重建中的重要问题分析 7、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关键问题分析 8、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分析 9、社交媒体中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分析 10、政府自媒体应对突发事件分析 11、应急社会动员的多元方式分析 12、政府部门应急协调分析 13、企业参与应急管理分析 14、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分析 15、国外应急管理经验分析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中国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摘要】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均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其它类别管理一同构成企业管理体系,但在实际的安全生产领域中,两大管理职责交叉关联,使得两大管理活动相互缺位、越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明确二者责任界限,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之间的协调合作,全面发挥企业的管理效能,保证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协调合作;分析 1导言 在物质生产领域,“应急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置于前所未有的位置,并从行政管理上专门设立一个政府组成部门予以强化,将本涵括它的“安全管理”反被涵括其中,使许多安全同行疑惑不解。一时间众说纷纭,诸如此举是“重事后应急,轻事前预防”,显然是本末倒置,使生产领域难得的安全现状再度陷入“以事故为导向”的误区;甚至为已经形成的、针对生产领域的、有近20年实践检验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能否巩固,以及因这一机制的作用而成效显著的安全生产局面会否被打破而不无担忧。 2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内在联系 2.1广义的安全管理包含应急管理 广义的“安全管理”,同属于管理学科与安全社会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是政府以及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机构为实现各自的安全目标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防控等方面的活动。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主要运用安全原理维护安全现状,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可能引发的事故,从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抑制事故扩大。由此可见,广义的安全管理不单是对正常运行的生产生活系统加以维护和保持;还要在其失常(事故发生)时进行处置,投放人力、物力、财力,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后者就是所谓的“应急管理”。 2.2狭义的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交叉 “安全生产管理”侧重于防止事故发生;一旦事故发生,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在事故平息后,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管理,由“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组成。一是在项目(或称系统)的建设期间,要按照“三同时”原则,将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确保项目的本质安全。二是项目投产后,即在生产过程中,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均要有风险意识,要结合生产经营特点,从工程技术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入

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在全院动员安排部署,形成了浓厚的应急管理工作氛围,有力地保障了各项检察活动深入、扎实、健康地开展。 一、加强领导,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各项工作责任 年初我院召开党组会议,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小分队,研究部署了XX年年度应急管理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创建实施方案,将应急管理工作的每一项都分解给每一个人,使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落实到每个部门和责任人。 二、强化宣传措施,营造应急管理工作氛围 院党组组织我院干部职工每周五下午结合平安建设相关知识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县政府应急办举办的应急学习培训班,并制定本院应急培训计划,组织干警参加应急法考试。大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意识、责任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推动了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制定应急管理工作预案,加大防范措施。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制,院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责任人。二是认真落实地委、县委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对当前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认真的分析,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具体的

应急管理工作预案。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特别是贯彻落实好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四是认真落实涉法涉检上访问题,坚决落实首办责任制,遇有重大上访,院领导都亲自接待,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以防为主,加强管理,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关键。为了使应急管理工作工作深入扎实开展。我院加强管理,认真作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各项防范措施。 今年来,我们扎实开展了应急管理工作,在今后的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崭新的姿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促进策勒县平安和谐作出新的贡献。 20XX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全面履行职能,努力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对做好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我县始终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抓。由常务副县长分管应急管理工作,县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公室,由县政府法

国外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程序和思路

2国外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程序和思路 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不仅包括交通、通讯、消防、民众管理、医疗服务、搜索和救援、环境保护等内容,还包括重建和恢复计划、心理医治等内容。预案随科技进步适时修订,并注意针对新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制定新标准,以适应应急管理的最新发展。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除了制定全国防灾计划外,还制定了社区版的“可持续减灾计划”。美国紧急救援中心通过对已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总结,不断修改应急预案,使之更详细、实用,更接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预警系统。日本在全国建立覆盖全面的基层无线网系统,包括户外扩音器、家庭接受器、车载无线电话移动系统,并与基层政府办公区、学校、医院、福利设施、消防等机构的防灾网络系统并网。当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居民的第一反应便是打开电视或收音机了解灾情。与此相对,印尼政府没有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同时缺乏对居民的灾害教育培训,导致了印尼在印度洋海啸中损失惨重。 应急规划、应急救援。国外许多城市在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中均把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有基层居民参与的安全街区规划设计也成为一种新生事物。东京在2000年城市发展战略中就提出建设“防灾生活圈”,实现“不用逃跑的街区,安全安心的街区”的建设目标。在高龄化社会中,对灾害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救助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基层应急管理的关注点之一。美国的国家服务公司成员包括美国和平队、美国志愿者协会、民间社会团体和退伍军人协会,服务公司负责组织工作小组到最需要志愿者的地方帮助年老、有身体伤残和精神伤残、低收人的人员。 应急物资的储备。为了减轻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的负担,有效地分散政府应急管理的风险,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与民间部门和团体事先在灾前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以确保能迅速调配和整合应急物资和避难空间。除了与政府的合作外,灾前协议型伙伴合作机制还包括民间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安全合作。 法制保障。针对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需要,发达国家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的权力、职责和义务,强化了“自救、互救、公救”相结合的合作关系。以此使应急管理工作法制化和标准化,保障基层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同时强调政府应急管理的责任有限性,明确基层居民自救互助的职责。 快速响应和社会动员。重视发生灾害时的第一时间启动(先期处置)和紧急动员机制是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动员方面,各国重视完善各类基层防灾应急组织的建设,鼓励志愿者活动,发挥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作用。 3.1公共危机管理 预警防范管理是衡量现代政府社会管理有效性和信任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第一步,也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兴起了以市场为导向和公众满意为主要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美国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提出了“有预见性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的治理范式。政府管理的目标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据第三届国际预警大会的资料显示:预警机制的收益大约是投入的2~4倍,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政府管理工具。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国家在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将预警防范管理与政府管理能力、社会公众满意度直接挂钩,促进政府由事后管理向事前和事中管理转变。 罗伯特·希斯的“4R”模型(流程模型),将危机管理划分为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整个流程就是危机的预警防范工作,通过监视特定的环境,从而对每个细节的不良变化都会有所反应,并发出信号给其他系统或者负责人。此外,米特罗夫和皮尔森的“五

应急管理工作总结与计划

应急管理工作总结与计 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应急管理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 【篇一】20xx年,我社区在区、街道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出发,依法、及时、有序、妥善地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有效维护辖区的社会政治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将我区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为了确保有效控制和依法、及时、有序、妥善地处置好辖区内的突发公共事件,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区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分别制定了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设立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主管职能部门为主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同时,我社区也相应制定了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机构。 我区针对各个时期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以各主管职能部门为主,组织了有关领导、干部和应急专业人员开展了相应的应急教育培训工作和预案演练,同时按照这些应急预案的要求,积极做好有关人员、物资准备工作,为这些应急预案在一旦发生相关突发公共事件时得到迅速起动实施做好充分准备。这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构成了我社区应急管理预案体系,为我社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依法、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我社区认真做好重要节日、重大事件期间的值守应急工作,国庆60周年大庆期间,严格执行值守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安排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同志值守,妥善处置各种矛盾纠纷,有效地确保了辖区在重要节日、重大事件的社会稳定。 在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方面,我社区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人员利用资料、板报、标语等深入辖区宣传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政策措施,宣传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注重提高公众应急综合素质,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进行自救、互救及配合政府救援的正确方法,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法制意识。大力推动全区开展面向辖区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 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情况 我社区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既认真制定完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又认真落实,在一旦发生突发突发公共事件时,根据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起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使辖区内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均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切实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将应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充实应急救援队伍。按照且战且训、战训合一的要求,分批进行了体能、技能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应急效能,形成了“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为我区应急处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预防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中,我社区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和信息汇报制度,确保全面掌握情况和信息畅通。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对有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事项、区域分类管理,加强监控,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网络,多渠道、多方面收集信息,建立预警机制,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有可能发生重要敏感时期重点加强防范。三是坚持积极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一旦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东政发[2007]12号 【发布部门】东营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12.20 【实施日期】2007.12.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日东政发〔2007〕1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市公共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事故仍处于易发期,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非常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7〕53号)的要求,现就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

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全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目标要求。到2010年,健全完善覆盖全市各级、各行业、各单位,多层次衔接配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完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配套完善应急管理政策措施,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保障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应急管理体系规划和建设 3.编制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并尽快组织实施全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全市各类资源,统一规划建设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级和本行业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建设基础设施,明确政策措施,务求取得实效。 4.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