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流图转换为功能结构图

数据流图转换为功能结构图

数据流图转换为功能结构图
数据流图转换为功能结构图

数据流图转换为功能结构图

1、已知有一抽象的DFD 图如下所示,请用SD 方法画出相应的功能结构图 。

答:功能结构图

2、高考录取统分子系统有如下功能:

(1) 计算标准分:根据考生原始分计算,得到标准分,存入考生分数文件;

(2) 计算录取线分:根据标准分、招生计划文件中的招生人数,计算录取线,存入录取线文件。

试根据要求画出该系统的数据流图,并将其转换为功能结构图。

答:

(1) 数据流图:

(2) 功能结构图:

3、图书馆的预定图书子系统有如下功能:

(1) 由供书部门提供书目给订购组。

(2) 订书组从各单位取得要订的书目。

(3) 根据供书目录和订书书目产生订书文档留底。

(4) 将订书信息(包括数目,数量等)反馈给供书单位。

(5) 将未订书目通知订书者。

(6) 对于重复订购的书目由系统自动检查,并把结果反馈给订书者。 试根据要求画出该问题的数据流程图,并把其转换为功能结构图。 答:

(1) 数据流图:

(2) 功能结构图

:

数据流图的构成与绘制步骤

第4章 1.简述需求分析中现行系统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的详细内容、关键问题、主要成果及其描述方法。

系统调查 (1)组织机构的调查 了解组织的机构状况。即各部门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人员配备、业务分工、信息流和物流的关系等等。组织机构状况可以通过组织结构图来反映。所谓组织机构图就是把组织分成若干部分,同时标明行政隶属关系,信息流动关系和其他关系。 (2)业务处理状况调查 为了弄清楚各部门的信息处理工作,哪些与系统建设有关,哪些无关,就必须了解组织的业务流程。系统分析人员应按照业务活动中信息流动过程,逐个调查所有环节的处理业务、处理内容、处理顺序和对处理时间的要求,弄清楚各个环节需要的信息内容、信息来源、去向、处理方法、提供信息的时间和信息形态等。 (3)现行系统的目标、主要功能和用户需求调查 只有充分了解现行系统的目标和功能以及用户需求,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使新系统开发成为可能。 (4)信息流程调查 开发信息系统必须了解信息流程。业务流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信息的流动和存储情况,但仍含有物资、材料等内容。为了用计算机对组织的信息进行控制,必须舍去其他内容,把信息的流动、加工、存储等过程流抽象出来,得出组织中信息流的综合情况。描述这种情况的就是数据流图。 (5)数据及功能分析 有了数据流图后,要对图中所出现的数据和信息的属性进一步分析,包括编制数据词典、数据存储情况分析及使用情况分析。同时还要对数据流图中的各个加工逻辑进行描述。可用的工具有决策树、决策表、结构化语言等。 (6)系统运营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组织的信息系统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系统对环境环境的适 应性而非技术问题。因此,必须对系统的应用环境进行认真地调查分析,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以提高系统开发的质量。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1) 现行系统的薄弱环节 (2) 新系统的总体功能需求

DFD图转化为变换型与事务型SC图

数据流图(DFD)变换型与事务型转化为初始软件布局图解析 在体系解析阶段,我们采取布局化解析办法获得了由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申明等构成的体系的逻辑模型。如今,可按照一些规矩从数据流图导出体系初始的模块布局图。 经管信息体系的数据流图凡是也可分为两种典范的布局,即变换型布局和事务型布局。变换型布局的数据流图呈一种线性状况,见图6-4-4所示,它所描述的工作可默示为输入、主处理惩罚及输出。事务型布局的数据流图则呈束状,见图6-4-5所示,即一束数据流平行流人或流出,可能同时有几个事务请求处理惩罚。 图6-4-4 变换型布局的数据流图

图6-4-5 事务型布局的数据流图 这两种典范的布局分别可经由过程“变换解析”和“事务解析”技巧,导出“变换型”和“事务型”初始的模块布局图。这两种办法的思惟是起首设计顶层模块,然后自顶向下,慢慢细化,最后获得一个满够数据流图所默示的用户请求的体系的模块布局图,即体系的物理模型。 初始布局图的技巧 1.从变换型数据流图导出初始布局图的办法

因为变换型布局由输入、主处理惩罚和输出三项目组构成,所以从变换型布局的数据流图导出变换型模块布局图,可分三步进行。 (1)找出体系的主加工 为了处理惩罚便利,先不推敲数据流图中的一些支流,如失足处理惩罚等。 凡是在数据流图中多股数据流的汇合处往往是体系的主加工。若没有明显的汇合处,则可先断定哪些数据流是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从而获得主加工。 从物理输入端一步步向体系中心移动,直至达到如许一个数据流,它再不克不及被作为体系的输入,则其前一个数据流就是体系的逻辑输入,即离物理输入端最远的,但仍可视为是体系输入的那个数据流就是逻辑输入。 用类似办法,从物理输出端一步步向体系中心移动,则离物理输出端最远的,但仍可视为体系输出的那个数据流就是逻辑输出。

软件工程复习题三

软件工程复习题三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软件工程复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文档作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很明确的软件项目的生存周期模型是( C ) A.喷泉模型 B.增量模型 C.瀑布模型 D.螺旋模型 2.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描述,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的阶段是( B ) A.概要设计 B.详细设计 C.编码 D.测试 3.软件开发环境是支持软件整个生存周期各阶段或部分阶段的相关的一组( D ) A.软件模型 B.软件过程 C.软件工程 D.软件工具 4.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几个阶段中,对软件的影响最大是( C ) A.详细设计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需求分析阶段 D.测试和运行阶段 5.数据字典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所采用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A ) A.数据定义 B.数据通讯 C.数据库设计 D.数据维护 6.系统定义明确之后,应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可行性研究包括(B ) A.软件环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B.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C.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系统可行性 D.经济可行性、实用性、社会可行性 7.模块内聚性最好的是( C ) A.逻辑内聚 B.时间内聚 C.功能内聚 D.通信内聚

8.设计软件结构一般不.确定( D ) A.模块之间的接口 B.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C.模块的功能 D.模块内的局部数据 9.软件结构化设计中,好的软件结构应该力求做到( B ) A.顶层扇出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B.顶层扇出较高,中间扇出较少,底层模块高扇入 C.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高扇入 D.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入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10.两个模块都使用同一张数据表,模块间的这种耦合称为( A ) A.公共耦合 B.内容耦合 C.数据耦合 D.控制耦合 11.软件可靠性是软件在给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完成所指定功能的( C ) A.可用性 B.适应性 C.概率 D.可移植性 12.划分模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作用范围应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B.控制范围应在其作用范围之内 C.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互不包含 D.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不受限制 13.重用率高的模块在软件结构图中的特征是( B ) A.扇出数大 B.扇入数大 C.扇出数小 D.内聚性高 14.构造原型时,主要考虑( B ) A.全部功能 B.原型要体现的特征 C.全部细节 D.全部需求

数据流程图和系统结构图_详细版本.

数据流程图 1.该图由业务流程图转换而来。用以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 2.目的有二。1,看是否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漏掉了某些数据。2,如果某些数据,从来没有哪个数据处理用到,而且确实没有失误,说明该数据的产生没有意义。 3.组成: 数据处理:名字必须是动词+ 名词。动词是对数据的操作,名词是被操作的数据,如填写密码。有一个唯一的编码。 数据流: 数据存储:数据流的集合,将来很有可能变成数据库。 外部实体:系统之外,又与本系统发生联系的事物。往往是数据的来源或者去向。 4.如何绘制数据流程图: (1根据给出的题意,找出每句的动词+名词,分析该名词是不是数据处理。动词+名词不一定是数据处理,但数据处理一定是动词+名词。分析每个句子中,有几个数据处理,哪些可以省略不写,哪些级别太低,在现在正在画的层次上,不需要些。例如第

6句,动词+名词有信息汇总排序、确定信息等级、形成初始表和上报初始表这4个,但我们上报初始表,可以通过一个数据流的来表示,数据流的名字叫做初始表,数据流的方向代表了上报的方向;而信息汇总排序、确定信息等级我们认为他们是形成初始表的具体过程,故此,这句话,我们整理的数据处理只有一个,那就是形成初始表。并不是说每句话只能有一个数据处理。有一句话有两个甚至以上的数据处理。例如第7句,这里面有两个数据处理,因为是不同对象操作的不同的业务,因此两个都留着。 (2第2步是找出所有的外部实体,外部实体一般数据的来源或者去向。在画外部实体的时候,注意别忘了一些容易忽视的,例如第5句中的文件。 (3第3步是找出主要的数据存储。其实,基本上每一个数据处理,都可能产生一个数据存储,例如提供考试成绩这个数据处理,产生一个考试成绩的数据存储。但一个是为了阅读的清晰,另外数据存储将来可能转换为未来系统的数据库。因此,一般只画主要的。因为这个是奖学金评定的流程,因此,将奖学金的初始表、总名单作为了数据存储,包括档案,在这里,档案其实也可以画成外部实体。因为加入了数据存储,导致原来数据处理之间的数据流断开了,因此,需要重新画数据流。 (4进行优化和检查:每个数据处理,必须有流入的数据流和流出的数据流;每个数据存储,必须有流入的数据流和流出的数据流;每个数据流,至少有一端连接数据处理;父图和子图的数据要平衡;数据流不能交叉。 1.由教学秘书提供各个年级专业的考试成绩; 2.由院系辅导员提供各个同学的德育成绩; 3.由体育委员提供各个同学的早操卡考勤信息; 4.由学生处提供学生的奖励信息; 5.班委根据奖学金评定文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审核; 6.审核后,班委将符合条件学生的上述信息汇总排序、确定等级,形成班级奖学金初始表报院系;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结构图方法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结构图方法 下面分别讨论通过“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技术,导出“变换型”和“事务型”初始结构图的技术。 1.变换分析 根据系统说明书,可以决定数据流程图中,哪些是系统的主处理。主处理一般是几股数据流汇合处的处理,也就是系统的变换中心,即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之间的处理。 确定逻辑输入——离物理输入端最远的,但仍可被看作系统输入的那个数据流即为逻辑输入。确定方法是从物理输入端开始,一步步向系统的中间移动,直至达到这样一个数据流:它已不能再被看作为系统的输入,则其前一个数据流就是系统的逻辑输入。确定逻辑输出——离物理输出端最远的,但仍可被看作系统输出的那个数据流即为逻辑输出。方法是从物理输出端开始,一步步向系统的中间反方向移动,直至达到这样一个数据流:它已不能再被看作为系统的输出,则其后一个数据流就是系统的逻辑输出。对系统的每一股输入和输出,都用上面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逻辑输入、输出。 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之间的加工,就是系统的主加工。如图4-24所示。 图4-24(a) 初始DFD图 图4-24(b) 找系统的主加工 2)设计模块的顶层和第一层

“顶层模块”也叫主控模块,其功能是完成整个程序要做的工作。在与主加工对应的位置上画出主模块。系统结构的“顶层”设计后,下层的结构就按输入、变换、输出等分支来分解。 设计模块结构的第一层:为逻辑输入设计一个输入模块,它的功能是向主模块提供数据;为逻辑输出设计一个输出模块,它的功能是输出主模块提供的数据;为主加工设计一个变换模块,它的功能是将逻辑输入变换成逻辑输出。 第一层模块同顶层主模块之间传送的数据应与数据流程图相对应。这里主模块控制并协调第一层的输入、变换、输出模块的工作。 (3)设计中、下层模块 由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过程,为每一个上层模块设计下属模块。 输入模块的功能是向它的调用模块提供数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接受输入数据;另一部分是将这些数据变换成其调用模块所需要的数据。在有多个输入模块的情况下,我们可为每一个输入模块设计两个下层模块,其中一个是输入,另一个是变换。 输出模块的功能是将其调用模块提供的数据变换成输出的形式。也就是说,要为每一个输出模块设计两个下层模块,其中一个是变换,另一个是输出。 该过程自顶向下递归进行,直到系统的物理输入端或物理输出端为止,如图4-25所示。 图4-25 由变换型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模块结构图 变换模块设计下层模块则没有通用的规则可以遵循,可以根据数据流程图中主处理的复杂与否来决定是否分为子处理。每设计出一个新模块,应同时给它起一个能反映模块功能的名字。运用上述方法,就可获得与数据流程图相对应的初始结构图。

数据流图与功能结构图

XXX系统结构化概要设计 (文档封面及目录格式与以前作业相同) 1.文档说明(5分) 1.1文档目的 //说明本文档的目的和作用

1.2文档范围 //说明本文档描述的主要内容 1.3读者对象 //说明可能的读者,比如详细设计、编码人员和测试人员 1.4参考文档 //说明编写该文档需要的参考资料,比如《用户需求说明书》和《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等1.5术语与缩写解释 //说明本文档与具体业务无关的技术术语,比如数据流、模块、关系表等 2.项目背景(2分) //说明项目的需求来源以及用户的基本需求,可以参考《用户需求说明书》。 3.需求分析结果(3分) //此章节描述需求分析的分层数据流图 3.1顶层数据流图 //将基于结构化数据流图的《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中顶层数据流图展示出来,无须进行修改(原样拷贝粘贴)

3.2第一层数据流图

3.3第二层数据流图 1. 处理临过期商品子系统 …… 3.n 第n层数据流图 4.基于功能需求的初始功能结构图(50分) //结合以上分层的数据流图,将整个系统对应的数据流图划分成多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由一个或多个结合紧密的加工组成。比如教科书第100页,从“医院就诊管理系统”的第一层数据流图可以看出,它由三个相对功能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分别是挂号子系统、问诊子系统、交费取药子系统。 4.1子系统1 处理临过期商品子系统 4.1.1数据流图(分数占20%)

4.1.2 功能结构图(分数占50%) // 画出对应的功能结构图,主模块名字和子系统名字一致

4.1.3功能模块说明(分数占30%) // 为功能结构图中每一个模块写一份处理说明和一份接口说明,格式如下: 1.模块名字1(与功能结构图中名字相同) (1)处理说明 // 参见教科书155页7.7.1 (2)接口说明 // 参见教科书155页7.7.2,只需要说明入口参数、返回值、下属模块、上级模块2.模块名字2 (1)处理说明 (2)接口说明 …… 4.2子系统2 定价子系统 4.2.1数据流图

信息系统分析简答题

1.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图 答: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图分为变换型数据流图和事务型数据流图 变换型数据流图:由逻辑输入,变化中心,逻辑输出组成,反应的是顺序结构的加工过程。事务型数据流图:输入流在经过某个被称为“事务中心”的加工时被分离为多个发散的输出流,形成多个平行的加工处理路径。 2、(SP)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主要思想 答:SP的主要思想:“自顶而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思想,“独立功能,单出、入口”的模块仅用3种(顺序、分支、循环)基本控制结构的编码原则。自顶而下的出发点是从问题的总体目标开始,抽象低层的细节,先专心构造高层的结构,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分解和细化。这使设计者能把握主题,避免一开始就陷入复杂的细节中,使复杂的设计过程变得简单明了,过程的结果也容易做到正确可靠。 3、系统响应时间的两个重要属性 答:系统响应时间的两个重要属性,分别是长度和易变性。 长度:如果系统响应时间过长,用户就会感到紧张和沮丧。系统响应时间过短也不好,这会迫使用户加快操作节奏,从而可能会犯错误。 易变性:指系统响应时间相对于平均响应时间的偏差。即使系统响应时间较长,响应时间易变性低也有助于用户建立起稳定的工作节奏。 4、软件可靠性的定义,测试用例的定义? 答:软件可靠性:系统在特定环境下,在给定的时间内无故障运行的概率。 测试用例:是为了特定目的而设计的测试数据及与之相关的测试规程的一个特定的集合,或称为有效地发现软件缺陷的最小测试执行单元。测试用例就是将软件测试的行为活动,做一个科学化的组织归纳。 6、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 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需求分析(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其他需求)。 7、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需求分析就是分析软件用户的需求是什么,需求分析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他具有决策性,方向性,策略性的作用,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通过软件需求分析,才能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从而奠定软件开发的基础。对用户需求了解的多少,是否清晰、准确与否是决定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

如何从数据流程图导出结构图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结构图 数据流程图有两种典型的结构:变换型结构和事务型结构。对这两种结构,可以分别通过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方法导出标准形式的结构图。采用这些方法时,都是先设计结构图的顶端主模块,然后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最后得到满足数据流程图要求的系统结构。 一、变换分析 变换结构是一种线性结构。它可以明显地分成逻辑输入、主加工和逻辑输出。变换分析过程可以分为三步:找出逻辑输入、主加工和逻辑输出,设计顶层模块和第一层模块,设计中、下层模块。下面分别讨论。 1、找出系统的逻辑输入、主加工和逻辑输出 如果设计人员经验丰富,又熟悉系统说明书,则容易确定系统的主加工。例如,几股数据流的汇合处往往就是系统的主加工。若一时不能确定哪是主加工,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先确定哪些数据流是逻辑输入,哪些数据流是逻辑输出。 从物理输入端开始,一步步向系统的中间移动,直至这样一个数据流:它已不能再被看作系统的输入,则它的前一个数据流就是系统的逻辑输入。 同理,从物理输出端开始,逆数据流方向向中间移动,可以确定系统的逻辑输出。 介于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之间的加工就是主加工。 当然,实际的数据流程图往往比这个例子复杂,输入、输出数据流都可能有多个。这时,需要对每个输人、输出数据流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逻辑输入、逻辑输出。处于这些逻辑输入、逻辑输出之间的处理框就是主加工。主加工可能包括数据流程图中的多个处理框。 从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出,逻辑输入、逻辑输出的划分涉及对数据流的理解。各人的理解不同,结果就有差异,但一般出入不会太大。 2、设计顶层模块和第一层模块 找到主加工之后,遵照"自顶向下,逐步加细"的原则,设计各层的模块。每创建一个模块,必须确定该模块的外部特征:模块的功能、与其他模块的界面(调用时传送的信息)。为每个模块起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应当恰如其分地反映出这个模块的功能。 系统的主加工就是系统的顶层模块,其功能就是整个系统的功能。 第一层模块按输入、变换、输出等分支来处理:为每一个逻辑输入设计一个输人模块,其功能是为顶层模块提供相应的数据;为每一个逻辑输出设计一个输出模块,它的功能即是输出顶层模块的输出信息;为主加工设计一个变换模块,它的功能就是将逻辑输入变换成逻辑输出。第一层模块与顶层模块之间传送的数据应该同数据流程图相对应。

网上书店详细需求分析ER图数据流图状态图讲解学习

系统需求分析 1.1需求分析(负责人:陈酒) 1.1.1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此网上书店系统可以运行于windows xp,win 7,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对系统要求只需要装有IIS即可。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没有太高要求,现在的个人电脑完全可以满足。数据库运用简单易学的Access来实现。在网站设计方面,运用XHTML、CSS样式、JSP等知识,利用PhotoShop图像处理工具及Dreamweaver CS5制作出合理生动的网页。 2、经济可行性:此系统可以运行于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个人电脑,系统成本主要集中在系统的开发上。当系统投入运行后,可以实现在网上卖书和租书功能。所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系统软件的开发成本,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 3、操作可行性:界面设计充分考虑浏览用户的习惯,图书信息浏览、会员注册登录、租书、购书等功能操作方便。而且所有网页设计清新、简洁、合理,不会让用户感到视觉疲劳,可操作性很强。 1.1.2项目意义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宣传自己的产品,喜欢网上购物。 图书产品从其外部特征来看,品种繁多,实体书店或其它图书发行者无法有足够大的店面来展示所有品种;单价不高,在网络信用还存在缺失的环境下能造成的损失较小,读者也乐于尝试在线购买。所以网上书店网站也在互联网上纷纷出现。 就网上书店而言,由于网络已经覆盖全球,信息量大而独具优势。售书的理念也很简单,就是读者可以自己寻找自己喜爱的书为替读者找寻他们想要的书。对于读者来说,网上书店近在咫尺,并且永不下班关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查询和订购图书,读者无需亲临书店,一档一档地找,一本一本地翻,只要坐在电脑前,开机上网即可买到所需书籍,而且读者的挑选余地也大多了,检索也很方便,同时还减少了购书过程中的支出,另外应当看到图书选购必得翻阅详看,耗时费力,特别是热衷购书者,几乎都是奋力开拓事业者和苦心求学深造者,时间对他们而言无比宝贵,网上购书节省了大量时间,这对于那些没有时间经常逛传统书店或其住所离传统书店较远的读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网上售书必将有长足的发展。本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图书的在线销售,包括管理库房中的图书,以及管理用户的购物车,从而实现结帐等一系列功能,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在网上书店购买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形成书店和用户双赢的局面。

结构化方法及其数据流图绘制方法

结构化方法及其数据流图绘制方法 一、结构化方法 1.结构化方法概述 结构化方法产生于70年代中期。“结构化”一词出自程序设计,即我们熟悉的结构化程序设计。在程序化程序设计出现之前,程序员按照各自的习惯和思路编写程序, 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程序员编写的程序所 占用的内存空间、运行时间可能差异很大。更严重的是,这些程序的可读性和修改性 很差。 结构化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它是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它的基本思想:把一个复杂问题的求解过程分阶 段进行,而且这种分解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使得每个阶段处理的问题都控制在人 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范围内。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要点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设计、结构化编码。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以自顶向下,逐步求精为基点,以一系列经过实践的考验被认为是正确的原理和技术为支撑,以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 树等图形表达为主要手段,强调开发方法的结构合理性和系统的结构合理性的软件分 析方法。 结构化设计方法是以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为基点,以模块化,抽象,逐层分解求精,信息隐蔽化局部化和保持模块独立为准则的设计软件的数据架构和模块 架构的方法学。 结构化方法按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有结构化分析(SA),结构化设计(SD),结构化实现(SP)。其中要强调的是,结构化方法学是一个思想准则的体系,虽然有明确的阶 段和步骤,但是也集成了很多原则性的东西,所以学会结构化方法,不是能够单从理 论知识上去了解就足够的,要的更多的还是实践中慢慢的理解个个准则,慢慢将其变 成自己的方法学。 2.结构化方法分析步骤 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 ①分析当前的情况,做出反映当前物理模型的DFD; ②推导出等价的逻辑模型的DFD; ③设计新的逻辑系统,生成数据字典和基元描述; ④建立人机接口,提出可供选择的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DFD; ⑤制定各种方案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 ⑥选择一种方案; ⑦建立完整的需求规约。 3.结构化设计方法 结构化设计方法给出一组帮助设计人员在模块层次上区分设计质量的原理与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