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历史

安徽历史

安徽历史
安徽历史

安徽历史

著名人物

管仲,安徽颖上人,春秋时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在齐国主持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与鲍叔牙的真诚友谊被称为“管鲍之交”。

老子,今安徽涡阳人;庄子,今安徽蒙城人;二人合称“老庄”。

华佗,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神医”。

曹操,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周瑜,今安徽舒城人,东汉末年孙吴著名将领。

嵇康,今宿州市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包拯,北宋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历史上著名清官。

李公麟,北宋舒州(今桐城)人,被后人誉为“宋画第一”“天下绝艺”。

朱元璋,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

戚继光,安徽定远人。胡宗宪,安徽绩溪人。都是抗倭名将。

戴震(思想家),今安徽屯溪人,反对程朱理学,对清初学术上空谈“义理”之风,提倡考据实证,影响很大。

吴敬梓,安徽全椒人。清初著名小说家,讽刺小说的鼻祖,代表作《儒林外史》。

鸦片战争前后,安徽出现了姚莹、包世臣、王茂荫等著名的进步思想家。王茂荫的货币理论具有一定的影响,他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刘铭传,安徽肥西人。1885年台湾设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省首任巡抚。他开发台湾颇有建树,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光耀神州的皖籍抗日英雄——冯玉祥(安徽巢湖人)、方振武(安徽寿县人)、戴安澜(安徽无为人)。1942年,戴安澜帅部参加中国远征军,在缅甸配合英美联军抵抗日军进攻,成功挫败了日军的进攻,使中国远征军声威大振。5月初,在朗科突围战中身负重伤殉职。周恩来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和平将军张治中,安徽巢湖市人。1945年张治中作为国民党代表参加了重庆谈判,积极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内问题。1949年4月,作为国民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的张治中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与国民党反动派划清界线,留在北平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

胡适,安徽绩溪人。在哲学、史学和文学等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

程长庚,安徽潜山人。是一位集艺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戏曲大师,在从徽剧发展到京剧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京剧鼻祖。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主张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为中国教育事业开辟了一条新路。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我国优秀的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

著名事件

大泽乡起义爆发于今安徽宿州市。

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听到“四面楚歌”,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淝水之战,发生于今安徽寿县境内,“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即出于此战。

“南山集案”——清朝大兴“文字狱”。安徽桐城人戴名世著《南山集》,被人诬告有谋反思想,康熙帝将戴名世处死,株连的达几百人。

康熙六年(1667年),安徽正式建省。

徽商即徽州商帮,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清朝道光年间逐渐衰落。是全国最大最有影响的商帮之一。明清时期,以盐、典当、茶叶、木材为四大行业,尤其是徽州盐商几乎垄断全国盐业。

桐城派是清代很有影响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桐城人,故称桐城派。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文风影响全国,形成“家家桐城”“人人方姚”的局面。

明末清初,安徽画坛,大放异彩。以徽州为中心,集结了一大批画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新安画派”。

芜湖铁画很著名。1959年芜湖创作的大型铁画《迎客送》,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名扬天下。

安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岳王会,1905年在芜湖成立,陈独秀任会长。

1941年处,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泾县云岭)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8月到达大别山,10月在六安张家店战役中,;刘邓大军全歼国民党88师及62旅,共4800余人。这是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以来,首次取得消灭国民党一个正规旅以上兵力的大胜利。1948年2月24日,邓小平率领的前方指挥所与刘伯承率领的后方指挥所在安徽临泉韦寨胜利会合。至此,挺进中原的任务胜利完成。

淮海战役总前委驻地设在安徽濉溪县临涣集小李庄。

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部设在安徽肥东县撮镇瑶岗村。

1949年1月21日,合肥和平解放。4月30日,屯溪和平解放。至此,安徽全境解放。

太平县茶农王元志精制成“太平猴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

黄梅戏——独具特色的安徽地方戏。讲究载歌载舞,以优美的表演身段、质朴的语言、健康的格调表现人物,给人以真切、朴实、优美的感受。代表剧目《打猪草》《夫妻观灯》等。

凤阳花鼓戏是曲艺“双条鼓”、戏曲“双鼓戏”、民间歌舞“花灯鼓”的合称。曲调节奏鲜明,舞姿轻盈优美,被誉为“东方芭蕾”。

1978年,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首创了“大包干”(包干到户)制。家庭联产承包制从此产生,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开始了。

安徽是全国最早实施“希望工程”的省份。金寨县希望小学是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

怀宁县希望中学是全国第一所希望中学。

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安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勇夺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著名建筑

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现名为安丰塘),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位于今安徽寿县县城以南30千米,是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

两宋时期,安徽书院多集中于皖南及沿江一带。欧阳修在颖州(今阜阳)建“西湖书院”,李公麟在龙眠山建“龙面书院”。

醉翁亭,位于今安徽滁州,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采石矶太白楼,位于马鞍山,有“风月江天贮一楼”的美誉。

安庆迎江寺振风塔,有“万里长江第一塔”之美誉。

黔县宏村古民居故乡故色,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1999年与西递古民居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石牌坊是徽州建筑的一大特色。按忠、孝节、义排列,既反映了封建的纲常伦理,又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最著名的有歙县棠樾牌坊群,明代大学士许国八角牌坊。

安徽2005——2007中考试题精编

1.安徽历史悠久且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回答下列有关安徽历史的问题。

(1)隋唐时期,饮誉全国的文房四宝有“宣纸”“”“宣笔”“歙砚”。(徽墨)

(2)明清时期“雄飞中国商界”,成为全国最大商帮之一的是。(徽商)

(3)位于今肥东县瑶岗村的战役“总前委”旧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海)2.(06安徽)主张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提倡“教学做合一”的皖籍人民教育家是(A )

A陶行知B胡适C吴汝纶D朱光潜

3.民主革命阶段,芜湖的革命在安徽有突出地位。请根据以下提示列出相应的人和物。(1)安徽省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普及读物:。(《白话书信》)

(2)安徽省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南芜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建立者。(俞昌淮)

(3)在芜湖地区直接指挥对日作战的新四军高级将领:、。(谭震林、粟裕)4.材料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右图是京剧的脸谱,近代安徽戏剧大师被誉为京剧的鼻祖。(程长庚)

5.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皖籍科学家是。(邓稼先)

模拟及预测

1.在安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C )

A元谋人遗址B遗址北京人遗址C和县人遗址D丁村人遗址

2.明清之际,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有影响且以崇尚文化为特点的商帮是(B)

A晋商B徽商C粤商D闽商3.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了繁荣时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成为中国讽刺小说的开

山鼻祖。

4.列举明清时期皖籍的科技名流:程大位、梅文鼎、方以智、王贞仪

5.为和平积极奔走,曾三赴延安受到毛泽东高度赞扬的皖籍领导人是(D)

A冯玉祥B张自忠C佟麟阁D张治中6.标志着安徽全省解放的历史事件是(C)

A合肥和平解放B安庆解放C屯溪和平解放D蚌埠解放

7.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个举起文学革命大旗的我省绩溪领导人是(B)

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

8.列举在安徽境内发生的著名战役三例:淝水之战、三河大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9.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于哪一年?(D) A1645 B 1677 C1760 D1952

10.我国新时期农村改革开始于我省的(B)A宿县B凤阳C长丰D天长

11.在三大改造期间我省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的工厂是(B)

A蚌埠信丰面粉厂B安庆胡玉美酱园厂C芜湖光华玻璃厂D合肥锅炉厂

12.下列朝鲜战场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属于皖籍人士的是(C )

A杨根思B邱少云C许家朋D黄继光13.十年建设期间,建立在安徽的大型钢铁企业是(B )

A宝山钢铁公司B马鞍山钢铁公司C攀枝花钢铁公司D武汉钢铁公司

14.“责任田”的试行开始于( C ) A1962年B1963年C1961年D1960年

15.为我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许海峰是(C )

A北京人B上海人C安徽人D广东人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

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条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一般包括:(一)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三)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四)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 (五)传统风貌建筑; (六)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七)保护特色鲜明与空间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十二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对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价值、特

安徽有典故的名胜古迹

1、项羽乌江自刎,乌江在和县,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东,长江西岸,安徽江苏二省交界处上有乌江镇,楚汉之际,中国历史最强武将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于此地独杀汉军数百人,自刎而死; )所见到 公里处的虞姬村; 4、周瑜墓,在合肥市庐江县庐城镇; 5、孔雀东南飞,在池州; 6、朱元璋的家族陵寝在凤阳县明皇陵; 7、八公山,淮南王刘安用那水磨豆腐; 8、琅琊山,欧阳修的“环滁皆琅琊也······”; 9、桃花潭,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位于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境内(青 弋江上游); 10、月亮湾,月亮湾风景区位于离泾县县城18公里处的蔡村镇大康村,是国AA级旅游景区,80年代的著名电影《月亮湾的笑声》; 11、李克农,故居在烔炀河,李克农故居位于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 12、孙立人故居,位于三河古南街八扇巷,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还有一位于合肥市庐江县金牛镇,在金牛山半山腰处,坐北朝南,金牛镇金牛中学内; 13、张治中故居,位于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村,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坐落在洪家疃村旁黄麓师范校园内; 14、刘铭传,刘老圩,附近的圩堡群,是淮军的发源地,应该有不少淮军名将,在合肥西乡(今肥西县)修建了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圩子,形成了中国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圩堡群落,其中代表性的,还有张老圩(淮军二号人物、两广总督张树声)、周老圩(湖南提督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唐老圩(太子少保衔唐殿魁、唐定奎兄弟)等家族的私家庄园。院筑高墙,环以堑壕,用吊桥与外界联系。现在,多数圩堡已遭严重破坏,刘老圩得以复修,使我们对于这段远去的历史,有了一个直接观察的现场环境; 15、李鸿章的享堂、李府,分别在合肥的市中心和东郊; 16、段祺瑞,段家祠堂,段家祠堂位于当年的合肥淮河路上,建于民国初年。严格地说,段家祠堂庞大的建筑群实际上分为调堂、公馆(住宅)、花园三部分,西至今第一人民医院,北迄今合肥工业大学北区,共占地200多亩。祠堂三进九大间,琉璃瓦、风火墙、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跨过山门,过天井院,祭把大厅高悬"百世其昌"、"再造共和"、"国家干城"匾额。厅西壁嵌石明确标示段氏家祠为段芝贵所建。段芝贵别号"小段",其地位次于段祺瑞而辈分高于段祺瑞,故有"小段不小,老段不老"之说。祠堂天井院西墙有月门通往公馆区和花园。整个建筑群据说共用去6万多块银元。不幸的是,段家调堂1974年毁于大火。灾后重建办公、宿舍楼,原在段家祠堂南边办公的新华社安徽分社搬了过来。其西边的四合院式住宅建筑,1985年7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终在90年代初被拆除盖了单位宿舍楼; 17、

安徽地域文化3

1、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此时安徽诗坛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出现了池州诗人群和宣州诗人群。这两个诗人群体及其创作的诗歌非常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另外,安徽的巢湖地区还诞生了中唐著名诗人张籍。 2、在安徽贵池秋浦县,李白居住了数年之久,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著名组诗《秋浦歌》十七首。除了李白外,唐代还有多位名诗人在安徽进行过文学创作,例如曾任滁州刺史的韦应物,在此地的著名作品有《滁州西涧》、《游西山》等;白居易曾在宣州写下《窗中列远岫》、《送侯权秀才序》等作品;曾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在此地的著名作品有《陋室铭》、《和州刺史厅壁记》等。 3、北宋安徽文人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梅尧臣、郭祥正、杨杰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的作品源于生活,风格上多承古体,反对西昆体浮靡的词风,艺术成就较高;另一派是以吕公著、吕希哲等人为代表的“教化”派。他们重道轻文,提倡以理入诗但缺乏现实生活内容。这两派各有特点,共同构成北宋安徽诗坛的风貌,也是整个北宋诗歌创作的缩影。 4、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世称宁献王,明初戏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杂剧。他的戏曲理论著作《太和正音谱》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尤其是音韵格律方面的宝贵财富。 5、郑之珍,明代戏剧作家,著有传奇《目连救母》,又名《劝善记》。该传奇是在目连传说的变文、杂剧基础上改编而成。剧中写傅罗卜(法号目连),为救母去西天取经,学得佛法后深入地狱,历经磨难救出母亲的故事。 6、汪道昆在杂剧创作上享有盛名,今存《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四种,都是一折短剧,合称《大雅堂乐府》。内容都借传说来写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高唐梦》叙楚襄王梦中会见巫山神女;《五湖游》述范蠡同西施归隐太湖之事;《远山戏》取汉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故事;《洛水悲》写甄后之魂化为洛水之神,与曹植的奇遇。 7、阮大铖,明末著名诗人、戏曲家。其人品行恶劣,在青史上素有骂名,但在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安徽文化100名人

安徽100位文化名人 安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大省:徽山皖水孕育出来的徽派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中是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各朝各代的文学、学术以及科技名人对人类历史的前进,也曾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其中不乏曾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学者等等,历史上的安徽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为您了解安徽的文化历史名人,加深对安徽的认识。遴选出安徽历史上100位文化名人: 1、管仲(?—前645)名夷吾,一称敬仲,颍上人。春秋时期政治家,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今存有《管子》一书。 2、老子(生卒不详)传说为李氏,名耳,字伯阳,或称即老聃,涡阳人,一说河南鹿邑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今存有《老子》一书。 3、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人,一说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著有《庄子》一书。 4、文翁(生卒不详)庐江人。西汉教育家,曾任蜀郡守,创立官学,大兴教育,风气影响全国,垂范后世。 5、刘安(约前179—前122)寿县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袭封淮南王。善鼓琴,尤工词赋,曾集宾客编写《淮南子》一书。 6、桓谭(约前20—56)字君山,淮北人。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又好音律,善鼓琴。著有《新论》29篇。 7、华佗(约141—208)又名旉,字元化,亳州人。东汉医学家,精通诸科,以创“麻沸散”和“五禽戏”闻世。 8、曹操(155—220)字孟德,亳州人。东汉末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治才,精兵法,又善诗文,开启独具风骨的建安文风。著有《魏武帝集》。 9、曹丕(187—226)字子桓,亳州人。三国时期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善诗文,尤擅文学批评,所著《典论》开中国文学批评之先河。 10、曹植(192—232)字子建,亳州人。三国时期文学家,诗文冠当世,尤工五言诗,与父操、兄丕并称“三曹”。著有《陈思王曹植集》。 11、嵇康(223—262)字叔夜,濉溪人。三国时期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正始文学代表人物,竹林七贤之一。著有《嵇中散集》 12、刘伶(生卒不详)字伯伦,濉溪人。魏晋之际玄学家,力倡“无为之化”,为竹林七贤之一。又以嗜酒闻名,作有《酒德颂》。 13、王蕃(228—266)字永元,庐江人。三国时期天文历算学家,曾确认一年为365.25天,回归线为24度。著有《浑天图记》、《浑天象注》。 14、戴逵(?—396)字安道,濉溪人。东晋画家、雕塑家。擅画山水人物。所塑瓦官寺《五世佛》,

安徽历史名人

安徽历史名人全集 先秦两代 管仲庄子甘罗陈胜范增英布张良文翁桓谭桓荣范滂华陀左慈刘馥 三国魏晋 曹操周瑜小乔桓范曹洪曹仁鲁肃吕蒙曹真曹丕曹植嵇康王蕃刘伶 恒温桓伊戴逵 南北朝 何尚之何敬容 隋唐 耿询汪华汪伦张籍李绅杜荀鹤陈抟曹霸 五代十国 朱温朱友贞杨行密 宋 陈翥包拯高太后李公麟方腊吕本中宗杲张孝祥罗愿吕祖谦吴潜胡仔 胡舜陟毕昇梅尧臣鲁宗道 元明 朱升李善长汤和朱元璋常遇春徐达胡惟庸蓝玉沐英朱棣朱权程繁政 汪机傅友德邓愈何震胡宗宪朱有汪道昆许国程大位戚继光注迁讷 左光斗胡正言阮大铖吴应箕 清 萧云从汤鹏杨光先弘仁方以智钱澄之查士标汪昂施闰章梅清梅文鼎 张英戴名世方苞方观承张廷玉汪士慎程兰如刘大戴震鲍廷博姚鼐 罗聘邓石如曹振镛王贞仪高朗亭包世臣郑复光姚莹王茂荫张乐行 张守禹程长庚胡光墉年羹尧李鸿章张树声刘瑞芬孙家鼐丁汝昌刘铭传 汪莱 近代 杨文会周馥吴汝纶杨月楼孙多森程家柽吴樾范传甲施从云吴谷 宋玉琳张汇滔倪映典韩伯棠詹天佑 李经方段祺瑞周学熙倪嗣冲徐谦许世英叶春善柏文蔚杨小楼王揖唐 张敬尧陈独秀冯玉祥孙多钰方振武朱蕴山刘文典梅光迪 当代 黄宾虹柏文蔚汪孟邹方振武王亚樵张治中陶行知胡适张恨水 朱光潜陈延年王步文林散之李克农阿英田间蒋光慈乔年刘开渠 戴安澜王稼祥赵朴初吴作人张曙黄镇侯学煜姚依林杨振宁邓稼先 严凤英 胡锦涛吴邦国李克强 先秦: 老子 (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聃,今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曾出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图书馆馆长),后弃官归隐。传说老子归隐时骑青牛路经函谷关,函谷关守令请求老子著书,于是有《老子》五千多言留于后世。《老子》即《道德经》,分“道”与“德”两部分,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道是“无”,但这个“无”并非不存在,道是“虚”,因其有巨大的包涵性。“德”就是得到道。小国寡民是老子道在社会的再现。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自然,努力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内涵。 庄子 (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人生的终极意义和至高境界就是与道合一。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篇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管仲春秋时齐国名相,颍上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卿,被尊称“仲父”。他辅佐齐恒公对内对外政策进行全面改革,分国都为十五士乡和六工商乡,设各级官吏管理,并以士乡的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筹造和管理货币,调剂物价;特许在庶民中选士,予以破格提升。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使齐国日益昌盛,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是先秦法家思想的奠基人之一。现存《管子》76篇,多为后人假托。 孙孙敖霍邱人(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陈胜(?~前208) 字涉。阳城(今属固镇县人,一说河南登封东南)人。雇农出身。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渔阳(今北京密去西南),因洪水误期,按秦律当斩。遂与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县东南刘村集)发动同行戍卒九百人起义。各地纷纷响应,队伍发展至数万人,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4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无机化学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1、完成下列换算: (1)把下列H+浓度换算成PH: C(H+)/ mol 、L-1: 5、6*10-5 4、3*10-12 8、7*10-8 1、8*10-4(2)把下列pH换算成H+浓度: 0、25 1、38 7、80 12、50 2、试计算: (1)pH=1、00与pH=3、00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与c(H+); (2) pH=2、00的HCl溶液与pH=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与c(H+)。 3、写出下列弱酸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与K aθ的表达式: (1) 亚硫酸(2)草酸(H2C2O4) (3)氢硫酸(4)氢氰酸(HCN) (5)亚硝酸(HNO2) 4、已知25℃时,某一元弱酸0、100 mol 、L-1溶液就是pH为4、00,试求: (1)该酸就是K aθ (2) 该浓度下酸的解离度。 、白醋就是质量分数为的醋酸CH3COOH)溶液,假定白醋的密度ρ为1、007g?ml-1,它的pH为多少? 6、设0、10 mol 、L-1氢氰酸(HCN)溶液的解离度为0、0079%,试求

此时溶液的pH与HCN的标准解离常数K aθ。 7、已知质量分数为2、06%的氨水密度ρ为0、988 g?ml-1,试求: (1)该氨水的pH; (2)若将其稀释一倍,pH又为多少? 8、(1)在1、00L 0、10 mol 、L-1HAc溶液中通入0、10 mol HCl 气体(且不考虑溶液体积改变),试求HAc的解离度,并与未通入HCl前做比较。 (2)在1、0L 0、10 mol 、L-1NH3?H2O溶液中,加入0、20 mol NaOH(设加入后,溶液体积无变化),试求NH3?H2O的解离度,并与未加NaOH前做比较。 9、描述下列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并解释之: (1)将NaNO2溶液加入到HNO2溶液中; (2)将NaNO3溶液加入到HNO3溶液中; (3)将NH4NO3溶液加到氨水中; 10、计算下列缓冲溶液的pH(设加入固体后,下列溶液体积无变化): (1)在100ml 1、0 mol 、L-1 HAc中加入2、8g KOH; (2)6、6g (NH4)2SO4溶于0、50L浓度为1、0 mol 、L-1的氨水。 11、静脉血液中由于溶解了CO2而建立下列平衡: H2CO3 ?H+ + HCO- 上述反应就是维持血液pH稳定的反应之一,加入血液的pH=7,那么缓冲对c(HCO-)/c(H2CO3)之比应为多少? 12、现有一由NH3与NH4Cl组成的缓冲溶液,试计算:

安徽历史开卷资料

吴头楚尾话安徽——安徽历史开卷2012-1-10 第1课历史悠久的安徽★ ★杰出政治家管仲,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颍上人,齐国之相。★先秦时期江淮地区经济的初步发展:⑴寿县安丰塘,原名芍陂,楚国政治家孙叔敖主持兴建,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项水利水利工程。⑵安徽地区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战国时以寿春(今寿县)。⑶战国中期,楚国的吴起变法加速了安徽地区的封建化进程。■李耳、庄周和道教文化:⑴李耳即老子,春秋末年人,今涡阳人,道家创始人。⑵庄子,今蒙城人。二人并称“老庄”。 ▲第2课秦汉时期的安徽★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今宿州市,以淮北农民为主体的农民军。■★江淮与皖南经济的发展:⑴总体水平上,淮北比较发达,江淮属于过渡地带,江南比较落后。⑵东汉时水利专家王景任庐江太守,清理芍陂,大力推广牛耕、铁农具。■★璀璨绚丽的江淮文化:⑴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编成《淮南子》,集道家思想之大成,涉及政治、历史、哲学、天文和地理,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⑵桓谭,今淮北市人,东汉初年的无神论者,著有《新论》。⑶华佗,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制成“麻沸散”,创制了“五禽戏”。⑷《孔雀东南飞》,诞生于东汉建安年间江淮地区,被誉为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叙写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第3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安徽★ ■曹操、孙权鏖战江淮:⑴曹操,今亳州市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⑵张辽威震逍遥津发生于215年,地点合肥。■★★南北对峙和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江淮屯田和皖南的开发:⑴今贵池市东北梅花根冶是当时皖南也是全国最大冶铸中心之一。⑵南陵县大工山古铜矿遗址群,是始于西周的我国目前发现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硫化矿采冶铜遗址群,堪称中国冶金史上的奇迹。■★三曹与建安文学:⑴曹操,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拓者。曹丕,《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著。曹植。 ▲第4课隋唐时期的安徽★ ■唐朝前期江淮地区经济发展:丝织技术:亳州的绢纱质量居全国首位,宣州的红线毯也很有名。■吴王杨行密崛起庐州:保护了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群星璀璨的安徽诗坛:⑴盛唐“诗仙”李白游踪、绝唱、归仙处。⑵中唐诗人李绅、张籍,是白居易掀起的诗歌改革的中坚力量。⑶晚唐诗人杜荀鹤。■★驰名中外的文房四宝:隋唐时期,安徽兴起文房四宝手工业。⑴宣纸,产于宣州泾县,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之誉。⑵徽墨,歙州特产,宋徽宗时改歙州为徽州。⑶宣笔,产于宣州泾县,是历代贡品。⑷歙砚,产自于歙州。 ▲第5课五代、宋、元时期的安徽★ ■分裂至统一期间的安徽政局:采石之战,南宋与金之战,虞允文指挥,南宋以少胜多,遏制了金兵南下,稳定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长江以南社会得以安定。■★农业生产的新气象:⑴北宋时,宣城、芜湖至池州,出现千亩以上旱涝保收的“圩田”。⑵水稻栽培技术有了进步,出现了“烤田”的田间管理方法。⑶占城稻成为皖南早稻的主要品种。⑷皖南丘陵地区,已用高转筒车,引水上山,提高了农作物产量。⑸南宋后期,印度棉花从两广、福建扩展到安徽。甘蔗、柑枯等生产在皖南也很兴旺。■清正廉明的政治家包拯:包拯,庐州(今合肥市)人,闻名古今的大清官。■★光彩夺目的科技文化:⑴元朝初年,王祯任安徽旌德县令时创制的木活字使活字印刷术得以迅速发展。⑵1259年,南宋防守寿春的士兵发明了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标志着兵器制造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进步。⑶南宋时,安徽词人张孝祥与北宋诗人梅尧臣。⑷北宋画家李公麟今舒城人,被后人誉为“宋画第一”和“天下绝艺”。擅长“白描”画法⑸安徽地区最早的书院是槐溪书院,另有歙县的紫阳书院、当涂的天门书院、黟县的石鼓书院、无为的林泉书院、六安的龙山书院都比较著名。

《安徽地域文化》答案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1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2、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3、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1949年4月,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5月,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合肥。 4、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5、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6、安徽文化具有延续性、兼容性、多样性、不平衡性、开拓创新性的基本特点。 7、道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派之一,春秋末年的老子初步创立了道家思想体系,战国中期的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术的集大成者。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 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集中表现为提倡新文化,颠覆旧文化。具体内容则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三章)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 (1)两种分子酸HX 溶液和HY 溶液有同样的pH ,则这两种酸的浓度(3mol dm -?)相同。 (-) (2)0.103mol dm -?NaCN 溶液的pH 比相同浓度的NaF 溶液的pH 要大,这表明CN -的b K 值比F -的b K 值大。 (+) (3)有一由HAc Ac --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c HAc c Ac ->,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 (4)2PbI 和3CaCO 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从而可知在它们的饱和溶液中,前者的2Pb +浓度与后者的2Ca +浓度近似相等。 (-) (5)3MgCO 的溶度积均为66.8210s K -=?,这意味着所有含有固体3MgCO 的 溶液中,223()()c Mg c CO +-=,而且2263()() 6.8210c Mg c CO +--?=?。 (-)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1)往13dm 0.103mol dm -?HAc 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 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 (bc ) (a )HAc 的α值增大 (b )HAc 的α值减小 (c )溶液的pH 值增大 (d )溶液的pH 值减小 (2)设氨水的浓度为c ,若将其稀释1倍,则溶液中()c OH -为 (c ) (a ) (b ) (c (d )2c (3)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13mol dm -?,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a )61262HAc NaCl C H O CaCl --- (b )61262C H O HAc NaCl CaCl --- (c )26126CaCl NaCl HAc C H O --- (d )26126CaCl HAc C H O NaCl --- (4)设AgCl 在水中,在0.013mol dm -?2CaCl 中,在0. 013mol dm -?NaCl 中,以及在0.053mol dm -?3AgNO 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s 、1s 、2s 和3s ,这些量之间对的正确关系是 (b ) (a )0123s s s s >>> (b )0213s s s s >>> (c )0123s s s s >=>

浅谈安徽区域文化

浅谈安徽区域文化 安徽,简称皖,位于东经114°53′—119°30′、北纬29°22′—34°40′,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约13.96万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5950.1万人,地处华东腹地,属于中部省份。 安徽建省,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分臵江苏、安徽两省而成;至于省名的得来,乃是取所辖府州中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而成。安庆和徽州,在当时分别是省域内江北和江南的两大首府,一为桐城文派发祥地,一为“贾而好儒”的徽商故里,人文蔚盛,科举取士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康熙建省,采取的是跨江(淮)而治的办法,既反映出在政治上防范因划江(淮)而治、易滋生分裂割据弊端的雄才大略,也含有经济上调剂南北、贫富相济的意图。但这样一来,势必在文化上形成省内不同地区间较大的差异性和较为复杂的多样性。从总体上看,安徽虽然建省较迟,但在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则十分厚重,而又丰韵灵秀。 一、安徽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 安徽省域,正处在横贯全球四大文明古国的北纬30°线上下,分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两个气候带,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量适中,气候宜人。省域内地貌多样,多山多水,山河壮

丽,物产丰饶。 在远古时期,长江以北的绝大多数省域,属于淮阳古陆地质板块,江南的省域,则属于江南古陆地质板块,这两大古陆板块,都是在前震旦纪的造山运动中形成的。在皖西,大别山脉以“此山大别于他山也”的与众不同的南北走向,巍然峙立,成为江淮分水岭和暖温、亚热两个气候带分界的标识。山脉东南麓的薛家岗文化,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是一支自成体系的原始土著文化,在其活动范围内春秋时出现过皖国、皖城、皖山、皖河等,形成独具特色的古皖文化,是整个安徽文化体系中一支较早的亚文化,这也是安徽简称为“皖”的由来。 在皖南,有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美誉的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山下的古徽州,一府六邑,即是徽文化的发源地,青山绿水,阡陌纵横,白墙黛瓦,书声朗朗,“虽十户之家,不废诵读”。文化的传承及其对于世道人心风俗礼仪的浸润,于此可见一斑。徽文化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对这份文化遗产所做的研究——徽学,已经成为与藏学、敦煌学并立的中国地方学“三大显学”之一。 “皖”字的本义,有如白玉般完美无瑕的意思;“徽”字的本义,也是美好善良,同时还含有团结的意蕴。无论皖文化、徽文化,还是下面要讲到的各种亚文化,都是发生发展在今天安徽省域这片土地上的,都属于安徽文化的大范畴。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光盘3-3缓冲溶液

第三章缓冲溶液 1、什么是缓冲溶液? 什么是缓冲容量? 决定缓冲溶液pH和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各有哪些? 答:能够抵抗外来的少量强酸或强碱或稍加稀释,而保持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缓冲容量是缓冲能力大小的量度。定义为:单位体积的缓冲溶液pH改变1时( pH=1),所需加入的一元强酸或强碱的物质的量。 决定缓冲溶液pH的主要因素是p K a和缓冲比。 决定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总浓度和缓冲比。 2、试以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为例,说明为何加少量的强酸或强碱时其溶液的pH 值基本保持不变。 答: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由浓度较大的H2PO4-和HPO42-,有同离子效应,处于质子传递平衡: H2PO4- + H2O HPO42-+ H3O+ Na2 HPO4─→HPO42-+ 2Na+ 其中HPO42-是抗酸成分,当加入少量强酸时,HPO42-与H3O+ 结合成H2PO4-而使平衡左移,[HPO42-]略为减少,[H2PO4-]略有增加,溶液的H3O+ 浓度无显著的增加。H2PO4-是抗碱成分,当加入少量强碱时,OH-溶液的H3O+生成H2O,平衡右移,H2PO4-进一步解离,提供更多的H3O+。达到新的平衡时,[H2PO4-]略为减少,[HPO42-]略有增加,溶液的H3O+ 浓度无显著的减少。 3、已知下列弱酸p K a,试求与NaOH配置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1) 硼酸(H3BO3)的p K a =9.27 (2) 丙酸(CH3CH2COOH)的p K a = 4.89 (3) 磷酸二氢钠(NaH2PO4) p K a =7.21 (4) 甲酸(HCOOH) p K a = 3.74 答: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pH =p K a±1,超出此范围则缓冲容量太低。 ⑴pH =8.27~10.27

古代篇-安徽历史

古代篇 1、先秦时期的安徽经济P9 1995年在肥东的大城墩、五河县的壕城镇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亳州钓鱼台遗址均发现了炭化的麦粒,说明远古时期江淮地区的农业生产就很发达。 安丰塘——我国最古老的一项水利工程,原名芍陂(今寿县境内)。春秋时期楚国的孙叔敖主持修建,为300年后的都江堰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商代青铜器两次铸造多块组合成型,以阜南青铜龙虎尊为代表。1959年舒城县龙舒公社春秋墓葬出土的纺织品有着极高的水平。 战国时期安徽境内最著名的城市寿春(寿县)是楚国都城,发现商业免税的通行证“鄂君启金节”。战国中期的吴起变法,增强了楚国国力,加速了这个地区的封建化进程。 2、名相管仲P11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人,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在齐国为相时,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以“尊王攘夷”外交政策,使齐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还是经济学家,主张加强资源管理,按土地好坏收税,鼓励发展盐铁业,统一铸造和管理货币,调节物价;注意选拔人才。他与鲍叔牙真诚的友谊被称为“管鲍之交”。孔子赞他“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 3、增加老子和庄子P12 老子(今涡阳人)春秋末年道家学派创始人,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著《道德经》。 庄子(今蒙城人)战国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删减名医华佗P12 东汉的华佗(今亳州人),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创立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5、“文房四宝”P34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隋唐时,宣州、歙州、池州等地兴起文房四宝手工业。 宣纸产于宣州泾县,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之誉,歙州“澄心堂纸”是宣纸中的珍品。 徽墨,产于歙州。唐末奚超父子迁此制佳墨使歙州制墨产业兴起,宋徽宗时改称徽州“徽墨”自此定名 宣笔,产于宣州泾县。魏、晋、唐、宋贡品。王羲之、柳公权为求宣笔作“求笔帖”歙砚产于唐代的歙州。 6、宋代书院的兴盛P41(新) 两宋时,安徽书院多集中在皖南及沿江一带。欧阳修在颍州(今阜阳)建“西湖书院”,李公麟在龙眠山建“龙眠书院”。另外,贵池的“八桂书院”、歙县的“紫阳书院”、当涂的“天门书院”等名噪一时。 7、清正廉洁的包拯P40 包拯,北宋庐州人(今合肥市),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执法严明、不畏权贵、不徇私情,为老百姓所称道。面对北宋中期统治的危机,提出了整顿吏治主张,同时关心百姓疾苦,经常为民请命。

安徽凤阳历史文化——凤阳民风民俗介绍

凤阳历史文化——凤阳民风民俗介绍 时间:2007-11-20 16:25来源:今日滁州作者:佚名点击: 777 次 一、时令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过年”,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家家户户精心筹办,在外地工作或商贾的人,都要按时赶回家与家人团圆。这天焚香、鸣放鞭炮,叫“接年”,又叫“迎春”。初一早晨吃扁食(水饺),饭后晚辈向长辈拜年,平辈互拜,然后到亲族邻里互相祝贺。主人用烟、茶、瓜籽、花生、糖果等招待。乡邻、亲友见面拱手互祝“恭喜发财”、“新年如意”等吉利话。妇女不动剪刀、不泼水、不扫地。初二早晨吃汤圆,互请“年酒”,又称“春酒”。从初一始,一连三天不做新鲜饭菜。青壮年操练锣鼓或参加民族形式的文娱活动。大年初一不出门,全家团聚。年初二,出嫁的闺女给父母送“旬头”,也称“垫缺”。按照父母的年龄(59岁至66岁)包与岁数相等的水饺,另外再包些水饺,在去娘家路上,经过塘、沟、涵等处丢一个水饺,意为“沟缺”,垫平,父母免灾祸而长寿。除此还送一条鲤鱼或一块猪肉,有“六十六吃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此俗至今犹存。建国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机关、团体、厂矿等单位放假三日。节日期间,城乡还组织团拜、慰问烈、军属、联欢、书画展览、猜灯谜和举行球、棋类竞赛等健康有益的活动。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也叫“过小年”。晚上家家户户都吃元宵,门首皆挂红灯笼。城郊和农村儿童、青年集在一起,点燃篝火,用旧帚头或柴草扎的把子,燃着向天投掷,名曰“撂火把”。边撂边呼喊:“正月十五撂火把,地里不长草,全部长庄稼。”“正月十五撂火把,往东撂,结冬瓜,往西撂,结西瓜”,十分壮观。这天,成年人敲锣打鼓、玩狮子、跑旱船、跑驴、四老爷坐独杆轿、踩高跷。在人群簇拥下,从四面八方到寺庙烧香祭神,有的地方还走村串乡到集市比赛,名曰“踩街”,又叫闹元宵。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为儿童整容之日。俗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的说法。旧时男孩出生后第一次剃头,在脑门或脑后部位留一撮胎毛,长长蓄辫。到12岁的二月初二这天,将发辫剃去,亲朋备礼庆贺,此习至今尚存。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是清明节。家人到祖坟上培土,烧纸奠祭,名曰“培坟”、“扫墓”。农家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谚曰“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这天妇女折柳枝插在发髻上,小孩用柳枝编圈戴在头上,各家门口均插柳枝,清明以晴天为好,农谚曰:“清明要晴,谷雨要淋。清明晒干柳,一铺麦子打一斗。”旧时还把清明做为春游的日子,称“踏青”。建国后,机关学校和人民团体组织学生、团员青年,前往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同时组织春游活动。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这天吃粽子,喝雄黄酒,并用雄黄酒擦小孩耳、鼻、脚心、手心、肚脐等处,以解毒祛邪,清除秽气。有的人家把菖莆、车前草、艾等枝条挂在屋檐下风干,俟暑天烧茶喝去暑解热。端午节时捕捉蟾蜍,将优质墨块塞入肚中,檐下风干后,研磨的墨汁可治疗痄腮(腮腺炎)。因传正午蛤蟆最难找,故有“癞蛤蟆躲端午,躲过一时是一时”的说法。家人为小孩缝制香荷包、香袋。用五色彩线拴在小孩的脚、手上,叫“耍线子”,传说可以“免灾”。端午各家门上插艾,妇女、小孩戴艾。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相传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而死,后人为纪念他,用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 第一章总则 本章共六条,主要规定了《条例》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基本原则,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资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监督管理体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激励机制; 总则在整个《条例》中起着统领的作用,集中反映了《条例》的立法精神和宗旨,是整个《条例》制度安排的中体现,因此,学习和掌握《条例》,首先应该理解和领会总则的各条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释义] 本条是关于《条例》立法宗旨的规定(一)关于《条例》的立法宗旨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1982年至今(注:2008年),全国共公布了10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8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地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建设量大面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许多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由于对严重影响和破坏历史风貌的行为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有的名镇、名村,从规划手法到建设模式,都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风格,忽视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空间格局、尺度和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等问题,简单生硬地建大广场、修宽马路,严重影响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有的地方不注重真实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拆真建假,大搞“仿古街”等假古董,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却被拆毁,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的历史建筑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随意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使用性质,或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