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nternet网络基础知识

internet网络基础知识

什么是路由?

路由是指工作在网络中间层的系统,使“通用的网络协议的”不同网络连接在一起。

它包括路由接口、路由协议、路由表。

路由接口:用于转发IP数据包的网络接口(分为LAN、和按需拨号)

功能:协议转换、路由选择、支持多种协议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分段和组装功能、网络管理功能。路由算法选择:最优、简单、强壮、收敛迅速、灵活

度量标准:路径长度、可靠性、延时、带宽、负载、通信费用。

什么是自治系统?

Autonomous System,AS,是指使用同一公共路由选择策略在同一公共管理下的网络集合。什么是路由协议?

在动态IP路由环境中,使用IP路由广播IP路由信息,路由器再决定使用这些路由信息决定转发数据包的合适途径。

一般可分为RIP和OSPF, BGP。

其中,RIP适用于中小型网络设计,使用路由表,容易配置和管理但扩展性不强。最多15hops 而,OSPF则为大型网络而设计,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配置管理较复杂,地于大型网络应用而言,效率高。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路由协议

什么是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也就是演说的IGP , interim gateway protocol 简称路由向量协议。

什么是路由表?

路由条目routes的集合,路由条目包含了在互联网络中各网络ID的位置。它分为三个部分:

网络路由、主机路由、缺省路由。

网络路由:网络路由是代表主机可以到达的网络。

主机路由:主机路由是路由选择表中指向单个IP或主机名的路由记录。

缺省路由:当主机不能在路由中查找到目标主机的IP地址或网络路由时,数据包被发到默

认网络由上。

在路由选项卡中,一般可以添加两种路由,一种是网络路由(子网掩码小于32);另一中是

主机路由(子网掩码等于32)。

什么是包过滤?

包过滤指定了什么样的通讯被允许进入和进出的路由。包过滤则是包含了TCP/IP配置设置,

用于拒绝或允许出站和入站的数据包。进则ACCEPT,出则DROP。

相关功能:1.阻止非授权用户对网络的访问;2.阻止对信息的访问;3.网络间相连时,可以

阻止不必要的数据包以此提高网速性能。

什么是DHCP中继代理?

DHCP中继代理dhcp relay agents,指一个计算器或路由器,被配置为从客户端侦听DHCP BOOTP广播后转发这些消息到牌另一个子网的DHCP服务器。

什么是NAT?

NAT , netword address transport即网络地址转换协议。可以分为静态NAT、PAT、动态NAT。

静态NAT :内部网络主机都被永久映像到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地址;

PAT:内部连外部网络中单独一个IP地址,同时在该地址上加一个由NAT设备选定的TCP端口;

动态NAT:在外部网络中定义了一系列的合法地址,来用动态分配的方法映像到内部网络。

什么是OSI七层参考模型?

提供概念上和功能上的主体结构,是一种开放系统互联的基本模型,而不是实际的标准规范。它可以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的网络模型结构?

分为接入网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层次名称

功能

备注

接入网层

(Host to Net Layer)

负责数据的实际传输,相当于OSI RM的下两层。TCP/IP模型对该层很少定义具体协议,它依赖于早期的协议传输数据。

同OSI下两层

网间网层

(Inter-NetWork layer)

负责网络间的寻址的传输服务,相当于OSI RM中的第三层

第三层模型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负责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相当于OSI RM中的第四层

第四层模型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负责实现一切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功能,相当于OSI的上三层

上三层

层次

协议

服务

接入层

HDLC (高级链路控制)

PPP (点到点协议)

SLIP (串行线路接口协议)

面向点到点的链路传输

在串行在线,用于点到点的数据传输

在串行在线,用于点到点的数据传输

网间网层

IP (网际协议)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RIP (路由选择协议)

ARP (地址转换协议)

RARP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提供主机之间的报文分组传递服务

控制主机与网关之间差错及控制报文的传输

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将IP地址映像物理地址

将物理地址映像为IP地址

传输层

TCP (传输控制协议)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流传递服务

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提出报文分组传递服务

应用层

FTP (文件传输协议)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DNS (域名服务)

NFS (网络文件系统)

SMB (服务信息块)

用于互联网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用于互联网中远程登录功能

用于互联网中电子邮件传送功能

用于互联网中WWW 服务

用于互联网中主机名或IP地址之间的映像

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间的文件共享

用于Windows主机与Linux主机间的文件共享

什么是数据封装?

在用户数据前后添加控制信息的过程称为数据封装(Encapsulation)o 什么是IP?

点分十进制,IP由32位二进制数字表示,通常将期用4组8进制数来表示。

网络号标识一个主机所在的网络区域,而主机号则表示在本区域内惟一确定的一台主机。

当私有网络要与Internet公网连接时,只需要在连接处进行NAT (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翻译)或使用相应的代理服务器即可。

什么是子网掩码?

32位的二进制数,前面的一些位为 1 ,后面的一些位为0,为1的部分对应IP地

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为0的部分对应主机号。

子网采取按位划分:如要把一个C类地址分成8个子网,则网络号占位为 3 (2*2*2 = 8), 主机号占位为 5 (2*2*2*2*2 = 32)即代表第个子网中可容纳25-2=30主机,

其中全为0和全为1不能分配给主机。

子网掩码根据划分子网的网络号点位计算得出255.255.255. (224) 28+27+26。

什么是ARP?

地址转换协议,将IP地址与物理地址MAC进行映像,核心是广播,收到广播主机且属于被查找的主机才会作答。容易引起网络堵塞。

什么是套接字?

一个IP地址和一个端口的组合称为一个套接字“socket”,例:192.168.0.153 : 80。

一个确定的TCP联接需要的四个参数:源IP,源端口;目的IP,目的端口。什么是NIC ?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网络信息中心。

Linux常用的网络配置命令?

Ifconfig、Route、Traceroute> Ping、Netstat、Hostname、Arp

虚拟主机的实现方式?

基于IP的虚拟主机,以端口进行划分,以主机头名进行划分。

什么是守护进程?

运行在系统后台的服务,监听用户并作出相应响应服务的守护程序daemon。

在C/S模型中,服务监听在一个特定的端口上等待客户的连接,连接成功之后客户机与服务

器通过端口进行数据通信。类似于Windows的服务和自启动,也分为两种独立的守护进程,一种是独立运行的,另一种是由网络守护进程服务程序运行的守护进程。

Xinted是新一代的网络守护进程服务程序。

什么是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该服务器会返回包括IP地址、网关和DNS服务器信息的客户网络配置。

DHCP负责管理两组数据:租用地址和地址池中的地址。

DHCP本身使用静态IP地址配置,它是一种机制而不是一种策略。

原理:客户端向DHCP服务器发动IP租用请求,DHCP服务器提供响应,客户端然后再向DHCP服务器提供IP租用选择,DHCP服务器完成IP租用确认。

一般情况下,当租期过去50%时,DHCP会发送新的租期进行确认,是否续约;如果客户机未能响应,客户机则在当前租期过去87.5%时会主动与DHCP服务器进行联系,以获得新的IP设定,直至完成租用过程。

对于大型网络DHCP部署而言,因为DHCP是基于广播来获得IP地址的,因此, 为减少网络阻塞,每个子网需要配置DHCP服务器;或者,配置与RFC1524兼容的路由协议;配置DHCP 中继代理。

DHCP遵20/80原则,对于不同网段,要有冗余能力,以避免发生故障,通过中继代理解决

Samba服务器?

SMB (SERVER MESSAGE BLOCK ,服务信息块)是一个高层协议,它提供了在网络上不同计算器之间共享文件、打印机和不同通讯数据的手段。

SMB使用netbios API实现面向连接的协议,应该协议为Windows客户程序和服

务提供了一个通过虚电路按照请求->响应方式进行通讯的机制。

原理:NETBIOS/SMB 运行在TCP/IP上,并使用NETBIOS的名字解释器让Linux 机器可在Windows的网上邻居中被看到。

功能:提供文件系统共享、提供打印机共享、支持SSL安全套接层协议。

数据库管理员职责?

服务器的启动和关闭

用户账号维护、日志文件维护、数据库备份和拷贝、服务器优化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更新数据目录的安全性服务器的安全性灾难恢复、预防性维护主机实名与IP转换的三种技术?

HOST表:存放主机名和IP地址的映像表

网络信息服务系统NIS :将所有主机数据都保存在中央网络,由中央网络将所需数据分配给所有服务器

域名服务DNS :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解析器。

DNS的查询模式?

递归查询Recursive Query

迭代查询Iterative Query

DNS配置域名转发时的区域委派,区别字节委派,打破字节委派。

什么是MUA ?

在电子邮件的术语中,将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系统称为MUA (mail user agents) MTA (mail transfer agent) 邮件传输代理。

SMTP :主要规定基础的电子邮件提交系统怎么样提交报文。

POP3:检测口令,将邮件从服务器中移至用户本地桌面110端口。

IMP4 :同步支持,并可远程维护服务器上邮箱功能。

什么是FTP?

FTP是Internet上最早应用于主机之间进行数据处理传输的基本服务。FTP仅仅

用于传输文件。FTP工作在OSI七层模型中的应用层,它包括五个元素:用户接口UI;客

户协议解释器CPI;服务协议解释器SPI;客户端数据传输协议CDTP ;服务端数据传输协议SDTP。

一个FTP会话包含两个TCP边接,一个是CPI和SPI的控制连接,另一个是CDTP 和SDTP的数据连接。控制连接具有连续性,数据连接具有暂时性。

FTP三种传输模式:主动传输模式、被动传输模式、单端口传输模式。

能够下载整个目录是FTP客户端的事,CDTP;能匿名上伟是FTP服务端的事,CPI。

中继器、网桥、路由、网关?

中继器:物理层,起放大信号和信号整形作用,驱动长距离通讯。比特流

网桥:利用MAC地址以及存储、转发功能做局哉网信息帧交换。只关心信息从那个端口进入、处理、向那个端口转发。报文

路由:处理网络层的数据分层或网络地址,从而决定数据分组的转发及网络中信息通信的完整路由。数据分组

网关:用于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网络系统通信的设备。提供翻译服务,使用适当的软硬件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间的转换功能。硬件提供不同网络的接口,软件实现不同的互联

网协议之间的转换。

什么是防火墙?

隔离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不是一段单独的计算器程序或一件设备。防火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网络安全模型。在逻辑上,它是过滤器、限制器和分析器;在物理上,

它是被放在两个网络边界上用于阻隔非法访问的一组硬件设备。

包过滤(Pack Filtering )

网络地址翻译/IP 伪装(NetWork Address Trnslation ,NAT )

代理服务(Proxy Service)代表内部主机进行高层应用连接。

Internet基本知识大全

基本网络知识大全 1:网络拓扑结构:指网络在物理上的布局,比如网线怎么连接等2:分层化层次模型:对复杂问题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拆分成几个很简单的问题 总线型(网线采取“串联”的方式,网线两端有终结器)3:星型(由交换机和集线器连接多台电脑构成的星型网络拓扑)环形(酷似一个圆,每台计算机必须拥有令牌才能进行通讯)混合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拓扑结构组成) 4:OSI模型的定义 internet网采用OSI通讯机制,OSI是由ISO公司发布的能够在不同系统之间通讯的机制,OSI模型主要有7层组成,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其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主要是进行数据传输,属于通信子网,其余的主要是进行数据处理,属于资源子网。

5:OSI模型中各层含义及作用 物理层主要网线和相关的网线组件构成,以二进制位传输。 数据链路层:主要由交换机和网桥构成,以数据帧传输。对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进行再次封装,并在数据包里加上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在数据包的末尾加上校验信息,另外数据链路层还肩负差错检测,流量控制等任务。 网络层:主要由路由器担任,以数据包的形式向数据链路层发送信息。路由器起选择到目的主机传输路径的作用,哪一条路径更近,更省时,这些都由路由器决定。除此之外,网络层会在数据段的首尾分别加上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并且对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段进行包装形成数据包向数据链路层传播。 传输层:主要对来自会话层的数据进行有规则分割,将较大的文件分割成较小的数据段,故该层以数据段来传输。 会话层:主要是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间形成一条通道,告诉目的主机做好准备,我要发信息过来了,一般会话层由软件负责,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 1. 网络层次划分 •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 3. IP地址 •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 5. ARP/RARP协议 •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展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展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展。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承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展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列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 进展通信的示意图。 回到顶部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围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构造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效劳,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列图所示: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根底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 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展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展一一介绍。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第3章Internet基础概述1

第3章因特网基础 课型:新课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了解Internet的发展及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2) 理解IP地址和域名系统的;形式及含义; 3) 理解因特网WWW服务、电子邮件、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 等 的含义; 4) 掌握URL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5) 学会子网的规划与划分 6) 熟练配置及使用WWW浏览器; 7)掌握因特网中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 8)熟练掌握电子邮件信箱的设置及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大家养成勇于探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教学重点:IP地址、域名系统、电子邮件、浏览器 教学难点:IP地址 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讲演练 教学过程: 第课时 3.1 认识互联网 3.2接入互联网 一、Internet与Intranet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覆盖面最广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机构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各种计算机网络(国家主干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全球性网络,中文名称为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 Intranet也称为企业内部网,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专用网络。。 二、Internet的发展 Internet始于40年前,是美国和前苏联冷战的产物。 1968到1984年为研究实验阶段。由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ARPA)建立的ARPA网。把美国重要的军事基地与研究单位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进行单纯的军事通信。 1984年到1995年为实用发展阶段。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的NSF 网为主干网。开始对全社会开放,实现了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实用服务方式,使因特网得到了迅速发展。 1995年以后进入商业化阶段。其主干网也从原来由政府部门资助转化为由计算机公司、商业性通信公司提供。 我国于1994年4月成为第71个正式联入因特网的国家之后,已形成4个主要干道进入因特网,它们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RN)和中国金桥信息网(GBNET)。 三、因特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Internet网络基础知识及题目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的七层结构: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 物理层的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主要功能: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 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 第三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 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 作用:地址解析和路由是第3层的重要目的,还包括激活和终止网络连接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OSPF等。 网络层主要设备:路由器 第四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 ransport layer)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作用: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当网络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它将服务加以提高,以满足高层的要求;当网络层服务质量较好时,它只用很少的工作。传输层还可进行复用,即在一个网络连接上创建多个逻辑连接。具有缓冲作用、差错恢复、流量控制等功能 第五层是会话层(Session layer) 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作用: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 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 r)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例如图像格式的显示,就是由位于表示层的协议来支持。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 r)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internet网络基础知识

什么是路由? 路由是指工作在网络中间层的系统,使“通用的网络协议的”不同网络连接在一起。 它包括路由接口、路由协议、路由表。 路由接口:用于转发IP数据包的网络接口(分为LAN、和按需拨号) 功能:协议转换、路由选择、支持多种协议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分段和组装功能、网络管理功能。路由算法选择:最优、简单、强壮、收敛迅速、灵活 度量标准:路径长度、可靠性、延时、带宽、负载、通信费用。 什么是自治系统? Autonomous System,AS,是指使用同一公共路由选择策略在同一公共管理下的网络集合。什么是路由协议? 在动态IP路由环境中,使用IP路由广播IP路由信息,路由器再决定使用这些路由信息决定转发数据包的合适途径。 一般可分为RIP和OSPF, BGP。 其中,RIP适用于中小型网络设计,使用路由表,容易配置和管理但扩展性不强。最多15hops 而,OSPF则为大型网络而设计,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配置管理较复杂,地于大型网络应用而言,效率高。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路由协议 什么是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也就是演说的IGP , interim gateway protocol 简称路由向量协议。 什么是路由表? 路由条目routes的集合,路由条目包含了在互联网络中各网络ID的位置。它分为三个部分: 网络路由、主机路由、缺省路由。 网络路由:网络路由是代表主机可以到达的网络。 主机路由:主机路由是路由选择表中指向单个IP或主机名的路由记录。 缺省路由:当主机不能在路由中查找到目标主机的IP地址或网络路由时,数据包被发到默 认网络由上。 在路由选项卡中,一般可以添加两种路由,一种是网络路由(子网掩码小于32);另一中是 主机路由(子网掩码等于32)。 什么是包过滤? 包过滤指定了什么样的通讯被允许进入和进出的路由。包过滤则是包含了TCP/IP配置设置, 用于拒绝或允许出站和入站的数据包。进则ACCEPT,出则DROP。 相关功能:1.阻止非授权用户对网络的访问;2.阻止对信息的访问;3.网络间相连时,可以 阻止不必要的数据包以此提高网速性能。 什么是DHCP中继代理? DHCP中继代理dhcp relay agents,指一个计算器或路由器,被配置为从客户端侦听DHCP BOOTP广播后转发这些消息到牌另一个子网的DHCP服务器。 什么是NAT? NAT , netword address transport即网络地址转换协议。可以分为静态NAT、PAT、动态NAT。 静态NAT :内部网络主机都被永久映像到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地址; PAT:内部连外部网络中单独一个IP地址,同时在该地址上加一个由NAT设备选定的TCP端口;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知识点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一、网络基础 1、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体地说,为了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将若干台计算机用通信线路按一定的规范链接起来,这就是计算机网络 2、网络的分类 分类的方式很多: 按服务对象分类,可分为通用网和专用网。 按网络中计算机的分布范围以及网络的连接技术分类,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 AN)。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型。 按网络的传输媒体可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等。 3、网络的基本功能 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4、Internet(因特网)概念 Internet(因特网)是一个将世界各地的各种网络按Internet协议互联起来的大型互联网络,所以又叫国际互联网。 Internet(因特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军用网络。 5、Internet(因特网)提供的基本服务: (1)电子邮件(E-mail) (2)文件传输(FTP)

(3)远程登录(Telnet) (4)万维网(WWW) 6、电子邮件(E-mail) 一个完整的邮箱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中间用一个符号“@”分开。例如abc@https://www.doczj.com/doc/6318992072.html,,“abc”是用户注册的帐号名,“https://www.doczj.com/doc/6318992072.html,”是存放电子邮件的计算机名,也就是邮件服务器。 一般电子邮件接收服务器名为POP3,发送服务器为SMTP 7、WWW (1)万维网简称WWW,是英文“World Wide Web”的缩写,有时也简称Web。Web网页是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编写的文本文件。 (2)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表示 我们平常所说的网址实质上就是URL,它包括传输协议、服务器名称和文件路径名。每个网站有一个网站地址,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网址为https://www.doczj.com/doc/6318992072.html,,http为传输协议,https://www.doczj.com/doc/6318992072.html,为服务器的名称,com表示商业网,cn表示中国。 补充:net网络机构edu 教育机构org组织机构 gov政府网mil军事网 (3) IP地址表示,如202.102.52.3 由四组数字组成,每组数字范围为0~255。 8、计算机赖以通信的基础是TCP/IP协议。 9、补充: ISP:Internet服务商 BBS:电子公告板 FTP:文件传输协议

第2讲 互联网基础知识

第二讲互联网基础知识 1、Internet的网络定义: 在英语中“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简单的讲,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网间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它的出现,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必然和象征,但这并不是对Internet的一种定义,仅仅是对它的一种解释。从网络通信的角度看,Internet是一个TCP/IP网络协议连接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从信息资源的角度来看,Internet 是一个集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供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今天的Internet已经远远超过一个网络的涵义,它是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来概括Internet,但是这个定义应该从通信协议、物理连接、资源共享、相互联系、相互通信等角度来综合加以考虑,一般认为。Internet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Internet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国际互联网络。 2)Internet是一个网络用户的团体,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同时也为该网络的发展壮大力量。 3)Internet是所有可被访问和利用的信息资源集合。 归结起来就是说。Internet是计算机交互网络的简称,又称网间网。 它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的数以千万计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的数据通信网。 2、什么是网络 网络,简单的说,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目的。 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网络一词有多种意义 1)流量网络(flow network)也可简称网络(network)。一般用来对管道系统、交通系统、通讯系统来建模。有时特指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或特指其中的互联网

互联网基础知识

互联网基础知识 互联网产生于1969年初,它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网),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为准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开始时只连接了4台主机,这便是只有四个网点的“网络之父”;到了 1972年公开展示时,由于学术研究机构及政府机构的加入,这个系统已经连接了5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主机;1982年ARPA网又实现了与其他多个网络的互联,从而形成了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互联网。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供巨资,建造了全美五大超级计算中心。为使全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共享超级计算机的设施,又建立了基于IP协议的计算机通信网络NFSNET。最初的NFS使用传输速率为56Kbps的电话线通信,但根本不能满足需要。于是NFS便在全国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他们与超级计算中心相连,最后又将各超级计算中心互连起来,通过连接各区域网的高速数据专线,而连接成为NSFNET的主干网。1986年,NFSNET建成后取代了ARPA 网而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期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互联网只对少数的专家以及政府要员开放,则而以NFSNET为主干网的互联网向社会开放。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迅速地商业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爆炸式的传播速度成为当今的热点。商业利用是互联网前进的发动机,一方面,网点的增加以及众多企业商家的参与使互联网的规模急剧扩大,信息量也成倍增加;另一方面,更刺激了网络服务的发展。互联网从硬件角度讲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连接了全球不计其数的网络与电脑,也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系统。但这并不确切,它也是一个实用而且有趣的巨大信息资源,允许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进行通讯和共享信息。互联网仍在迅猛发展,并于发展中不断得到更新并被重新定义。互联网在中国起步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保持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全国目前已有中国科学技术网络(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 ChinaGBN)四大互联网和众多的ISP,中文网站也不断涌现。 按覆盖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 (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小于10km的范围,通常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起来。局域网是组成其他两种类型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局域网有许多种类,按照组网方式的不同,局域网络的通信模式即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的不同,局域网分为对等网和客户/服务器网两种。对等网(Peer-to-Peer Networks)指的是网络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Server)、每一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每一台计算机既可充当服务器又可充当客户机(Client)的网络。对等网是小型局域网最常用的联网方式,对等网组建简单,不需要架设专用的服务器,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一般应用于计算机数量在十台至几十台左右。客户/服务器网与对等网不同,网络中必须至少有一台采用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2000 Server、Linux、Unix等)的服务器,其中服务器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如文件和打印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基于服务器的网络适用于联网计算机数量多在几十台、几百台甚至上千台以上。) (2)城域网(Metropolis Area Network,简称MAN),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10~100km 的区域。 (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广域网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网。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在Internet出现之前,各个国家甚至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这些网络体系结构各不相同。如日本DECNet等。其体系结构都不相同,协议也不一致。不同体系结构的产品难以实现互连;为网络的互联、互通带来困难。80年代开始,人们着手寻找统一网络结构和协议的途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属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研究网络的标准化成立了一个分委员会。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这里的开放系统是指对当时各个封闭的网络系统而言,它可以和任何其它遵守模型的系统通信。模型分为7个层次,故又称为OSI7层模型。构成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1990年最终形成世界范围的Internet。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配对结构,定义和描述了一组用于计算机及其通信设施之间互连的标准和规范的集合,它是管理两个实体(实体是通信时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硬件设施)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遵循这组规范可以方便地实现计算机设备之间的通信。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这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如电子邮件、传真、远程数据交换等。

internet基础知识

6-1 当个人计算机以拨号方式接入因特网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A、网卡 B、调制解调器 C、电话机 D、浏览器软件 6-2 有超过90%的上网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中文名字访问网站,请问这是应用了:A、3721网络实名 B、搜索引擎 C、中文域名 D、直通软件 6-3 收发邮件是我们的日常网络应用。我们在发送邮件时,将用到下列哪种协议: A:POP3协议 B:TCP/IP协议 C:SMTP协议 D:IPX协议 6-4 目前流行的E-mail的中文含义是 (A) 电子商务 (B) 电子邮件 (C) 电子设备 (D) 电子通讯 6-5 赛迪网注册了网络实名"赛迪商务网",下列哪个实名不能访问到赛迪网站: A 赛迪 B saidi C 商务网 D 赛网 6-6 FTP的意思是: A:文件传输协议 B:邮件接收协议 C:网络同步协议 6-7 下列属于微机网络所持有的设备是 A. 显示器 B. UPS电源 C. 服务器 D. 鼠标 6-8 把计算机网络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的分类依据是 A.网络的地理位置 B.网络的传输介质 C.网络的拓扑结构 D.网络的成本价格 6-9 在因特网的组织性顶级域名中,域名缩写COM是指 A.教育系统 B.政府机关 C.商业系统 D.军队系统 6-10 TOM易接通是哪方面的应用软件: A 拨号上网软件 B 聊天软件 C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D 下载软件 6-11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国际互联网的是基本功能是 A. 电子邮件 B. 文件传输 C. 文件打印 D. 远程登录 6-12 因特网上信息公告牌的英文名称缩写是 A.ASP B.ISP C.BBS D. ARPA 6-13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我们可以把网络划分为三大类,以下不属于其中的是: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 宽带网 6-14 我们用来上网查看网页内容的工具是 A.IE浏览器 B.我的电脑 C.资源管理器 D. 网上邻居 6-15 本次电脑应用高手擂主争霸赛活动的网络实名是: A 赛迪网高手争霸 B 赛迪网擂主争霸

简单的网络入门基础知识

简单的网络入门基础知识 网络是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在数学上,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专指加权图。网络除了数学定义外,还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即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网络是人类发展史来最重要的发明,提高了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单的网络入门基础知识,欢迎借鉴参考。 简单的网络入门基础知识(一)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 2、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 3、了解因特网的产生与发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学习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 2、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 学习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学习方法: 问题导向、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析讨论 学习用具: 计算机房,widnows xp操作系统, powerpoint, ie, 电子教室软件 学习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里,时刻需要获取和交换信息。各商业银行的总行需要 收集各业务点的资金情况,铁道部门需要及时了解每一列火车运行状况,各地公安部 门需要知道每个公民的基本状况……,这些部门早已大量地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那么,这些数量极为庞大的信息怎样才能方便、快捷而且廉价地传输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起走进网络世界,去发现、探索计算机网络的奥秘。 二、新课学习 1、打开电子室软件,控制学生电脑屏幕,播放制作好的幻灯片,让学生对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时,采用登陆qq帐号与学生进行语音、视频聊天的 形式突破本次教学的难点。(学生可登陆qq,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语音、视频交流)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用幻灯片演示出来。(教师讲解) 4、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也采取幻灯片形式展示。(教师讲解) 5、完成课件中设置的作业。(学生完成) 三、讨论交流 通过qq和qq群,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通过邮件、直接 对话共同讨论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升华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节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世界,探索网络知识,感受到网络世界的奥妙,愿同学能 够掌握在网上学习、交流的技巧,培养自己在网上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为将来自 己的学习、工作,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坚持的基础。 五、教学后记 本课选自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从 上课的形式来说,本堂课确实是一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机 网络的基础知识,并在课堂内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也可以在线交流,体现了认知---- --反馈-------提高的教学模式。上课之,我本人做了大量的课前工作,从备课,制作课件,机房电脑的调试,都下了很多功夫。总体来说,自我感觉良好。但事情总有不完 美的地方,在教学环节的把握上还不够成熟,教学时间分配还有待商榷。 简单的网络入门基础知识(二)

第7章 Internet基础知识(习题答案)

第7章Internet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Internet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主持研制的ARPAnet 。 2.1983年,TCP/IP 协议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 3.1987年9月20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向世界发出了我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4.我国四大网络是中国科学院管理的科学技术网、国家教育部管理的教育科研网、邮电总局管理的公用网和信息产业部管理的金桥信息网。 5.作为承载互联网应用的通信网,宏观上可划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两大部分。 6.代理服务器接入Internet共享上网是指在服务器上安装代理服务软件,通过服务器代理或网关方式实现软路由共享上网。 5.ADSL是一种非对称的DSL技术,中文名称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在普通电话线上进行宽带通信的技术。 8.广义上讲,无线接入包括固定无线接入和移动无线接入两大类。 二、简答题 1.Internet一般能够提供哪些常见服务? 用户进入Internet后就可以利用其中各个网络和各种计算机上无穷无尽的资源,同世界各地的人们自由通信和交换信息,以及去做通过计算机能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享受Internet为人们提供的各种服务。 ∙Internet上提供了WWW(信息)服务 ∙Internet上提供了电子邮件(E-mail)服务 ∙Internet上提供了远程登录(Telnet)服务 ∙Internet上提供了文件传输(FTP)服务 2.简述目前接入Internet有哪些方法。 3.按网络接入方法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PSTN拨号。 ∙ISDN拨号。 ∙DDN专线。 ∙ADSL。 ∙VDSL。 ∙Cable-Modem。 ∙PON。 ∙LMDS无线通信。 ∙LAN以太网。

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

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数字时代,对网络技术和因特网的基础知识有 一定的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介绍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包括其 定义、历史、组成部分以及常见的网络协议等。 一、因特网的定义与历史 因特网(Internet)是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各种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庞 大网络系统。它是全球最大、规模最广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基本 设计目标是通过建立一个连接全球的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它提供 了无论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快速、高效的信息传输和共享。 因特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美国国防部为 了确保军事指挥通信的稳定可靠性,研发了一个分布式的通信系统, 即ARPANET。这个网络系统有着灵活的结构,即使某一节点被摧毁,整个网络依然能够保持通信。ARPANET的成功催生了许多对等网络的发展,最终演化成今天的因特网。 二、因特网的组成部分 因特网由许多网络设备和协议组成。以下是因特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1. 服务器:服务器是提供各种服务的计算机,如网页服务器、邮件 服务器等。它们始终处于开机状态,等待来自其他计算机的请求并相应。

2. 客户端:客户端是连接到服务器并使用其服务的计算机。用户可 以通过客户端访问和使用因特网上的资源。 3. 路由器:路由器是将数据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的设备。 它决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并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快速地传递。 4.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规则和约定。常 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这些协议使得 不同设备和网络之间能够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三、因特网的常见协议 因特网使用了许多协议来实现不同的功能。以下是因特网中常见的 协议: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因特网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定义 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的方式和规则。TCP/IP协议包括IP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 2. HTTP协议:HTTP协议用于在因特网上传输超文本和相关的媒 体资源。它是万维网的基础协议,通过HTTP协议,用户可以在浏览 器中请求网页、发送表单数据等。 3. SMTP协议:SMTP协议用于在因特网上传输电子邮件。它定义 了电子邮件的传输方式和规则,确保邮件能够准确、高效地传递到目 的地。

internet基础知识

internet基础知识 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internet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Internet网络起源 Internet是在美国早期的军用计算机网ARPANET(阿帕网)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Internet的起源主要可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1、Internet的雏形阶段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当时建立这个网络的目的是出于军事需要,计划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当网络中的一部分被破坏时,其余网络部分会很快建立起新的联系。人们普遍认为这就是Internet的雏形。 2、Internet的发展阶段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在1985开始建立计算机网络NSFNET。NSF规划建立了1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及国家教育科研网,用于支持科研和教育的全国性规模的NSFNET,并以此作为基础,实现同其他网络的连接。NSFNET成为Internet上主要用于科研和教育的主干部分,代替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1989年MILNET(由ARPANET分离出来)实现和NSFNET连接后,就开始采用Internet这个名称。自此以后,其他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相继并入Internet,ARPANET就宣告解散了。 3、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商业机构开始进入Internet,使Internet开始了商业化的新进程,成为Internet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1995年,NSFNET停止运作,Internet已彻底商业化了。 Internet网络原理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有一种粗略的说法,

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

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网络技术因特网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 因特网基础知识 1、因特网主要作用:丰富的信息资源(www);便利的通信服务(E-MAIL);快捷的电子商务(中国最早的商务平台8488). 2、因特网主干网:ANSNET,从网络设计者角度考虑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一个实例,从使用者角度考虑是信息资源网。 3、因特网主要组成部分:通信线路(主要有两类:有线线路和无线线路),路由器,服务器和客户机,信息资源 4、TCP/IP协议就是将它们维系在一起的纽带,TCP/IP是一个协议集,它对因特网中主机的寻址方式,主机的命名机制,信息的传输规则,以及各种服务功能做了详细约定。IP(通信规则)主要是负责为计算机之间传输的数据报寻址,并管理这些数据报的分片过程。 5、运行IP协议的网络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如下三种服务: 1)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2)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3)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6、IP地址与子网屏蔽码:(P113)(请补充相关考点) 7、IP数据报的格式可以分为报头区和数据区两大部分,其中数据区包括高层需要传输的数据,报头区是为了正确传输高层数据而增加的控制信息。 8、因特网中,需要路由选择的设备一般采用表驱动的路由选择算法。路由表有两种基本形式:1.静态路由表;2.动态路由表。动态路由表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互相自动发送路由信息而动态建立的。 9、TCP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是一个端到端的传输协议,因为它可以提供一条从一台主机的一个应用程序到远程主机的另一个应用程序的直接连接.(虚拟连接)

职称计算机Internet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

职称计算机Internet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 职称计算机Internet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 导语:网络体系结构最常用的分为两种:OSI七层结构和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四层结构。 TCP/IP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接入因特网(IP),以及数据在它们之间的传输标准(TCP)。 1.ISO/OSI参考模型 解释: υ ISO(InternationalStandard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υ OSI/RM(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υ开放:这个词表示能使任何两个遵守参考模型和有关标准的系统可以进行互联。 OSI/RM基本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联(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基本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ition)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又称ISO/OSI参考模型。“开放”这个词表示能使任何两个遵守参考模型和有关标准的系统可以进行互联。 OSI/RM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 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用以进行进程间的通信,并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各层标准的制定。 OSI的服务定义描述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以及层与层之间的抽象接口和交互用的服务原语。 OSI各层的协议规范,精确地定义了应当发送何种控制信息及何种过程来解释该控制信息。 OSI/RM的七层参考模型结构包括:从下至上分别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 PH)、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DL)、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总结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 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 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行一一介绍。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可靠的物理媒体.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物理层记住两个重要的设备名称,中继器(Repeater,也叫放大器)和集线器。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以及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有关数据链路层的重要知识点: 1>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2〉基本数据单位为帧; 3〉主要的协议:以太网协议; 4〉两个重要设备名称:网桥和交换机。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超全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概述 基本概念 1.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2.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3.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5.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6.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的工作方式分为两大块:(老师提到) (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概念: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 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 概念: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 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1.建立连接 2.通信 3.释放连接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1.在发送端,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2.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构成分组。3. 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分组首部的重要性:每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 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 : 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 : 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 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 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问题:1. 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2. 必须携带的首部,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主机和路由器的作用不同:

计算机网络基础必备知识整理

互联网 internet(互连网):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任意选择,不非要使用TCP/IP协议。 Internet(互联网):专用名词,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采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规则,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如移动联通电信)可以从管理机构申请到很多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大ISP自建通信线路,小ISP向电信公司租用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连接设备,因此只需向ISP交纳规定的费用,就可以从该ISP获取所需IP地址的使用权,并通过该ISP接入到互联网。“上网”就是指“通过接入某ISP获得的IP地址接入到互联网”。 所有的互联网标准都是以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发表的。但不是所有的RFC文档都是互联网标准。 通信的方式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P2P:不区分两台主机哪个是服务请求方哪个是服务提供方。只要两台主机都运行了P2P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的通信。这时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事实上,P2P方式仍然是C/S方式,只是每个主机既是客户又是服务器。 通信中交换的方式 电路交换:请求连接——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分组交换:将报文分成一个个分组进行传输,每个分组都由首部和数据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