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说唐朝保辜制度

浅说唐朝保辜制度

浅说唐朝保辜制度
浅说唐朝保辜制度

浅说中国古代的保辜制度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刑法中为处理伤害案件而创立的一项较具特色的法律制度,该制度是儒家注重教化思想在刑事司法方面的体现, 是宽缓慎刑司法原则的制度化,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保辜制度的内涵

何谓保辜?《清律·刑律·斗殴》上关于保辜的解注是:“保,养也;辜,罪也。保辜谓殴伤人未至死,当官立限以保之。保人之伤,正所以保己之罪也。”1一般认为,保辜制度是封建刑法处理伤害罪的一种特殊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欧人致伤后,规定一定期限,视其最后结果再行定罪量刑。2详言之,即是指对于造成他人伤害的案件,法律规定一定的期限(即保辜期限),被害人若在该期限内死亡,则以杀人罪论处,若在保辜期限之外死亡或虽在期内但因他故死亡的,则以伤害罪论处的制度。

由于当时的医学条件的限制,伤害行为发生后被害人的伤势很难确定,有可能很快痊愈,有可能因伤而致死亡。过早地对该伤害行为定罪量刑,就可能会造成罪刑判定不准确从而导致罪刑不相适应的结果。此外,中国古代法律的特质就是礼刑结合,德主刑辅,即法律的泛道德化,受儒家的注重教化和民本思想的影响,保辜制度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保辜制度的历史演变

保辜制度由来已久,但是具体的创立时间我们现在也无从考证。《春秋公羊襄公七年传》记载:“郑伯髡原何以名?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春秋》的作者将此事断定为郑伯髠被他的臣子杀害。《公羊传》何休注即用保辜来解释《春秋》作者所持的观点,认为“古者保辜??辜内当以弑君论之,辜外当以伤君论之”。 3蔡枢衡先生认为,“古者保辜”当必有所本,并推测保辜制度可能首创于西周,很可能是成康时代的新猷。从这个层面上讲,又可以把保辜制度看作是西周“保民”思想的司法实践。

到汉代,保辜制度虽不见于汉正律《九章律》,但史书已记载有保辜之案例,《汉书·功臣表》载:“嗣昌武侯单德,元朔三年坐伤人,二旬内死,弃市。”《急就篇》也载:“保辜者,各随其状轻重,令弑者以日数保之。限内至死,则坐重辜也。”另据居延出土汉简载:“??所持铍即以疑所持胡桐木杖从后默击意三下,以辜一旬死??”,及“以兵刃、绳索、它物可以自杀者,予囚,囚以自杀、杀人;若自伤、伤人而以辜二旬内死,予者,髡为城旦舂,及有??。”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汉代是确有保辜制度的,而且它的保辜期限一般为20天。

发展至唐朝,作为中国法系规范的唐律吸收了前朝的规定,又进一步完善了保辜制度,使其趋于完备。《唐律疏义·斗讼》第六条对保辜作了专条规定:“诸保辜者,手足欧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欧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欧、伤不相须。余条欧伤及杀伤,各准此)。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它故死者,各依本欧伤法(它故,谓别增余患而死者)。”规定主要强调伤害发生后根据不同的伤害方式确定不同的保辜期限,以时限结束时受害人的身体状况作为对伤害人定罪量刑的依据。同时规定由于“他故”的发生可中断伤害行为与致死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显得更加完备,具有一定的思想进步性。

随后,宋、元、明、清基本沿袭了唐朝的保辜制度,实质上未有大的变动,但也有增加少数规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保辜制度。

三、保辜制度的分类

由于保辜制度在唐朝才趋于完善,所以在此的分类也是建立在唐朝以后的保辜制度上而1高绍先. 中国刑法史精要[M] .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1.226

2阎晓君. 秦汉时期的损伤检验[ J] . 长安大学学报, 2002,(1)

3蔡枢衡. 中国法制史[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3: 208.

言的。4根据保辜制度的内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因果关系的保辜、减刑的保辜、想象竞合保辜。

(一)因果关系的保辜

因果关系具有二重含义,一是指时间上的继起关系,二是内容上的发展关系。唐律规定:“保辜者,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既根据了不同的伤害方式即所用器物危险性而确定保辜时限长短,又以因果关系中断理论排除了由于“他故”而死的可能,只追求一种伤害行为和后果之间的一种因果联系,此种类型的保辜即是因果关系的保辜。

(二)减刑的保辜

5根据在保辜期限内所医治被害人情况,视伤平复情况而给予不同待遇。唐律规定,“斗殴折跌肢体及瞎其一目,于辜内平复者,各减罪二等。余条折跌平复,准此”。此为减刑保辜。

(三)想象竞合保辜

唐律规定:“??及折人肋,眇其二目,堕人胎,徒二年。”注曰:堕胎者,谓辜内子死,乃坐,若辜外死者,从本殴伤论。母辜限内子死,则论堕胎罪,处徒刑二年,如“子虽伤而在母辜限外者或虽在辜内胎落而子未形者,各从本殴伤法”。亦即不论堕胎罪。这种保辜制度具有其特殊性,主要是以怀孕妇女落胎与殴伤之间有无因果关系来决定处罚堕胎罪与否的问题,从而确定处罚的轻重。

四、保辜制度的合理性

存在即合理。保辜制度作为古代中国的一个独特的法律制度,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到清朝后期才消亡,并且在此期间为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必然有其众多合理性。

(一)保辜制度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和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具有朴素的科学性。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犯罪认定中,大多都偏重于主观意识的考察,而保辜制度则不然。保辜制度更注重行为的最终结果,把行为结果最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强调伤害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种客观标准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性的偏差,从而使惩罚措施更具科学性,达到罪刑相适应的效果。

(二)保辜制度促进了双方的调和,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保辜制度规定,加害人对被害人负有医疗责任、对被害人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使之早日康复,并据此来减轻加害人的罪责。这一方面会调动加害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加害人积极地救助被害人,促使被害人处境的改善;另一方面,由于加害人积极补偿被害人,从而减轻了加害人的刑事责任。而且,通过这一制度的实行,加害人对被害人的治疗、补偿,调和了加害人和被害人的关系,有效地遏制可能发生的复仇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者和普通群众的对立关系,为“息讼”打下了基础,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保辜制度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符合刑罚经济精神。

6从案件的设保到判决都没有过分将案件的焦点集中在主管官吏的取证、法庭证据认定以及对加害人罪行认定等方面, 而是集中于加害人对受害人的疗伤上, 案件重心转移使得官方减轻了诉讼压力, 简化了诉讼程序, 提高了有效诉讼时间。由于案件当事人尤其是受害人, 可以放心养伤, 从根本上消除了可能的自诉、上诉和判决执行等漫长过程,从而避免了由于案件长期延迟而导致的诉讼费用,又大大地提高了诉讼效率。

4唐义红、王甜.论唐代保辜制度.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唐义红、王甜.论唐代保辜制度.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6陈鹏飞.保辜制度的刑事和解功能探析.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五、保辜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保辜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产物,难免带有其历史局限性。首先,利用伤害结果作为其定罪量刑的标准,有其客观性,但是也造成了对主观意识的忽略,对主观故意和过失的考量有所缺失。此外,保辜制度又具有太多偶然性的因素,主要7表现在:

1、受害人各不相同的身体素质会对加害人所要承担的责任产生很大的影响, 受

害人身体素质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责任承担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2、辜期的确定具有僵硬性。《唐律疏议》规定: “诸包谷者,手足殴人限十日, 以

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 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如此精确的日期规定反映了立法者将不同的伤害行为按其危害程度分为不同的辜期供加害人积极救助的立法意图, 同时这一规定也忽视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足殴伤人”的情形重于“以刃及汤火伤人”的情形, 由此导致了法律的僵硬性, 也否认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在辜限制度方面的发挥。

至清末,在近代西方刑法理论及刑法制度的猛烈冲击之下,保辜制度被无情地淹没在了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至今已当然无存。这其中除了与其自身的缺陷有关以外,还和清末当时的变法修律活动有关。随着清末“西学东渐”思想的盛行,礼法之争成为当时清末修律时的最大争论,法律和道德被主观分离,而保辜制度作为伦理的义务,也注定无法逃脱被废弃的命运。

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在刑罚制度上还有许多缺陷。比如说,对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和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往往难以区分,而概括故意的情形和突发性不计后果的行为究竟按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还是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定罪,在理论上海没有深入研究探讨,法律上也没有明确规定。这就需要我们引入一个客观标准来区分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而保辜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所以我们在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同时,也必须向我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和制度汲取营养,从而做到最完美的结合,从而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7崔璨.论保辜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宜宾学院学报.第7期。

保辜制度的法律传统及其当代价值迁移

保辜制度的法律传统及其当代价值迁移 作者简介:薄洋(1989-),女,汉,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 摘要:作为我国古代刑事司法领域中一项极具特色的制度,保辜制度是儒家“德主刑辅”、“先教后诛”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缓和刑事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矛盾、保障被害人权益、减少社会冲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当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依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借鉴价值。本文中,笔者从保辜制度的内涵出发,阐述其在古代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实用价值,并对其现代启示意义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保辜制度;辜期;慎刑;刑事 和解作为儒家宽缓慎刑、以和为贵思想的制度化体现,保辜制度自其出现以来积极促进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等级社会的和谐发展。尽管它是封建法统下的产物,但是其缓和被害人与加害人双方矛盾的和解性功能对立足法治本土资源,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仍具有价值迁移意义。 一、保辜制度的内涵与源流 作为我国古代一项特殊的刑事司法制度,保辜制度指的是在一般殴打伤人案件发生时,官府对加害人刑事责任的界

定先予以保留,责令其在律典规定的期限内(亦即辜期内)对刑事被害人进行保养及医治,待辜期至,官府再视被害人身死与否、伤势严重程度等裁量加害人刑事责任。如果受害人在辜期内因伤死亡,则加害人以杀人论;如果受害人在辜期内因他故死亡或者辜期外死亡,则以一般殴伤人案件处理。至于受害人是否在辜期内身死、是否因他故身死,则需要主管官员进行核实与查验。 保辜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存在时间久远,究其制度起源,蔡枢衡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刑法史》中提出可能首创于西周,细而话之,很可能是成康之际的新猷,[1]是西周时期“敬天、保民”思想的司法体现,而正式进入古代正典则始自《唐律疏议》“凡是殴人,皆立辜限”[2]的规定。作为中华法系最为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议》对保辜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之后的历代封建正典对其均有所规定,在内容及适用方面甚至更加完备,《大清律例》对保辜制度进行了明确界定,其如是阐述:“保,养也;辜,罪也。保辜,谓殴伤人未至死,当官立限以保之。保人之伤,正所以保己之罪也。”[3] 二、保辜制度历史价值及社会价值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进程开始,儒家思想亦成显学。而至《唐律疏议》之制定,代表着滥觞于西汉中期的法律儒家化宣告完成。保辜

中国法制史论文议题260道

中国法制史论文议题260道中国刑法史题目 1、论古代的死刑 2、论流刑 3、论充军刑 4、论肉刑的废除 5、论族刑 6、论赎刑 7、论古代“减死贷命”之刑的设计 8、论清代的监禁刑 9、论无期徒刑在近代的确立 10、论管制刑 11、论古代妇女犯罪 12、论古代妇女的法律的地位 13、论古代疯人犯罪 14、古今疯人犯罪之比较 15、论古代老人犯罪 16、论古代法律对老人的优待 17、论老人法律地位在近代的变化 18、论残疾人犯罪 19、古今残疾人犯罪之比较研究 20、论化外人犯罪

21、论古代犯罪的年龄要件 22、格杀勿论研究 23、论古代因时制宜的刑事政策 24、论古代因地制宜的法律原则 25、论“刑罚世轻世重”原则 26、论古代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 27、“刑不上大夫”论 28、论古代的共同犯罪 29、论古代的“屡犯罪” 30、古代屡犯罪与现代累犯之比较研究 31、论古代的俱发罪 32、古代俱发罪与现代数罪并罚之比较 33、论复仇制度 34、论比附原则 35、比附与罪刑法定之比较研究 36、古今杀人罪之比较研究 37、论古代的盗罪 38、论保辜制度 39、“论心定罪”研究 40、“原情定罪”与中世纪欧洲“法定责任”原则之比较 41、论“准五服以制罪” 42、“存留养亲”研究

43、容隐制度研究 44、论从“准五服以制罪”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转变 45、论“五刑”体系之废止与近代刑法体系之确立 46、论近代中国刑法中的“亲属加重原则” 47、论《大清新刑律》(背景/精神/体力/原则/概念/语词) 48、论罪刑法定原则在清末民初之确立 49、论近代刑罚易科制度 50、古今刑罚易科制度比较 51、论古代自首制度 52、古今自首制度比较研究 53、清代刑罚研究 54、劳役刑在古代刑法体系中的确立 55、论徒流刑中心刑罚体系的确立 56、论清代的“监候待质”制度 57、论古代的赦免制度 58、论古代的保释制度 中国狱讼史题目 59、论古代的“地域管辖” 60、论古代的“级别管辖” 61、论刑讯 62、口供研究 63、口供在古今司法中地位之比较

烧埋银与中国古代生命权侵害赔偿制度

一、引言唐宋律对于杀人犯罪仅有刑罚的规定,而无民事赔偿责任的内容。[1] 对伤害案件,有保辜制度,但仅作为科罪量刑的准则,而不是对民事责任的规定。直到元代,才第一次在法律中作出了杀死人命应兼负民事责任的规定,也就是我们这里要研究的烧埋银。 [2] 烧埋银(又称烧埋钱,明、清称埋葬银)的具体内容是:不法致人死亡的,行凶者在接受刑罚之外,还须赔给死者家属一定数额的丧葬费。也就是说,杀人者在负刑事责任之外,还须负民事赔偿责任。[3] 这是此前的中国法律里所没有的内容。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烧埋银既是对犯罪分子的附加刑罚,更是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损害补偿。这是我们考察烧埋银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其研究的重要性所在。因为从烧埋银的名称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仅仅是赔偿丧葬费。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首先,征收烧埋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被害人的生命权遭到了侵害。其征收与否跟杀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刑罚是轻还是重,均没有关系。只要侵害了被害人的生命权,就征收烧埋银。反之,如果杀人未遂,或者并非对生命的非法剥夺,杀死的是"应捕杀恶逆之人",[4] 则不征烧埋银。其次,元朝的烧埋银脱胎自命价银,它的数量是比照命价银(也就是人命的价格)的标准来确定的。反映在数量上,元朝起初规定"烧埋银五十两",就颇为沉重。这甚至造成了实施上的困难。明朝定为十两,虽然远少于元朝的五十两。但根据当时的物价,十两的数额,安葬死者足够敷用。[5] 据《明实录》记载,当时阵亡官军,明朝政府人给埋葬银不过二两。[6] 国子监生病故,顺天府给银也仅三两。[7]这些都说明:赔偿烧埋银的用意绝非限于支付烧埋费用,而是有很重的人命赔偿和安慰苦主的因素。当然,也含有对杀人者加重惩罚的意思。但前者应该是主要用意所在。[8] 因此,在烧埋银制度下,苦主不必以放弃复仇或诉讼为交换条件,即可以得到适当的补偿,以弥补其因为亲人死亡或受伤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这对苦主来说是很大的安慰。相比命价银、[9]私和银、[10] 还有赎罪银,[11] 其进步性是很明显的。即使与现代法律"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的规定相比,烧埋银也不为逊色。[12] 事实上,烧埋银制度对近代以来的法制和社会仍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烧埋银制度的研究,不仅便于我们把握元、明、清时期人命赔偿法制的特点,对我们考察整个中国古代人命赔偿法制的特点,以及当代有关法制的特点也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13] 关于烧埋银的起源问题,因为作者已经有专文发表,在此不再赘述。[14] 本文主要就烧埋银制度的演进(主要是在元、明、清三朝)、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历史地位、局限性及其对近代法制和社会的影响做一简要论述,希望对这一制度之所以长久存在的历史原因有所揭示。二、演变和内容(一)元代烧埋银创自元朝,明、清均承袭元制。对元朝烧埋银的研究不仅是烧埋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明、清烧埋银的基础。元朝关于烧埋银的立法很多。《元史·刑法志》记载的相关律文达五十余条。而《元典章》卷四十三则专门收录了十来则征收烧埋银的案例。[15] 关于烧埋银制度创立的时间,《元典章》卷四三有明确记载:至元二年(1265年)二月,忽必烈下令:"凡杀人者虽偿命讫,仍征烧埋银五十两。若经赦原罪者,倍之。"《元史·刑法志》也有类似记载可为印证:"诸杀人者死,仍于家属征烧埋银五十两给被害人,无银者征钞一十锭,会赦免罪者倍之"。但是关于其后的演变,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为印证。下文以《元典章》和《元史·刑法志》的有关记载为基础,着重论述烧埋银制度的具体内容。[16] 一是征收范围,即对哪些杀人犯罪征收,二是征收程序,即怎样征收。 1、征收范围。按照忽必烈时期的规定,一切杀人犯罪均须赔偿烧埋银。但这个"一刀切"的规定必然是不妥的。虽然一直没有明令废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这一规定即得到了细化和修正。(1)区分犯罪的具体情况,分别规定是否征收烧埋银。如"误杀"属于征烧埋银的犯罪,《元典章》列举了"牛驾车碾死人"、"车误碾死人"、"因公惊死人"、"急走车两碾死人"、"月黑走马撞死人"、"走马误撞死人"、"因斗误杀旁人"、"持刃误杀旁人"等八种情况。又如"杀死奸夫奸妇",有征与不征两种情况,《元典章》分别列举如下:"旁人杀死奸夫"、"夫非奸所杀死奸人"、"夫打死强奸未成人",杖一百七,不征烧埋银;"夫奸所杀死奸夫或奸妇",无罪,但须征烧埋银。

浅说唐朝保辜制度

浅说中国古代的保辜制度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刑法中为处理伤害案件而创立的一项较具特色的法律制度,该制度是儒家注重教化思想在刑事司法方面的体现,是宽缓慎刑司法原则的制度化,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保辜制度的内涵 何谓保辜?《清律·刑律·斗殴》上关于保辜的解注是:“保,养也;辜,罪也。保辜谓殴伤人未至死,当官立限以保之。保人之伤,正所以保己之罪也。”1一般认为,保辜制度是封建刑法处理伤害罪的一种特殊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欧人致伤后,规定一定期限,视其最后结果再行定罪量刑。2详言之,即是指对于造成他人伤害的案件,法律规定一定的期限(即保辜期限),被害人若在该期限内死亡,则以杀人罪论处,若在保辜期限之外死亡或虽在期内但因他故死亡的,则以伤害罪论处的制度。 由于当时的医学条件的限制,伤害行为发生后被害人的伤势很难确定,有可能很快痊愈,有可能因伤而致死亡。过早地对该伤害行为定罪量刑,就可能会造成罪刑判定不准确从而导致罪刑不相适应的结果。此外,中国古代法律的特质就是礼刑结合,德主刑辅,即法律的泛道德化,受儒家的注重教化和民本思想的影响,保辜制度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保辜制度的历史演变 保辜制度由来已久,但是具体的创立时间我们现在也无从考证。《春秋公羊襄公七年传》记载:“郑伯髡原何以名?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春秋》的作者将此事断定为郑伯髠被他的臣子杀害。《公羊传》何休注即用保辜来解释《春秋》作者所持的观点,认为“古者保辜??辜内当以弑君论之,辜外当以伤君论之”。3蔡枢衡先生认为,“古者保辜”当必有所本,并推测保辜制度可能首创于西周,很可能是成康时代的新猷。从这个层面上讲,又可以把保辜制度看作是西周“保民”思想的司法实践。 到汉代,保辜制度虽不见于汉正律《九章律》,但史书已记载有保辜之案例,《汉书·功臣表》载:“嗣昌武侯单德,元朔三年坐伤人,二旬内死,弃市。”《急就篇》也载:“保辜者,各随其状轻重,令弑者以日数保之。限内至死,则坐重辜也。”另据居延出土汉简载:“??所持铍即以疑所持胡桐木杖从后默击意三下,以辜一旬死??”,及“以兵刃、绳索、它物可以自杀者,予囚,囚以自杀、杀人;若自伤、伤人而以辜二旬内死,予者,髡为城旦舂,及有??。”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汉代是确有保辜制度的,而且它的保辜期限一般为20天。 发展至唐朝,作为中国法系规范的唐律吸收了前朝的规定,又进一步完善了保辜制度,使其趋于完备。《唐律疏义·斗讼》第六条对保辜作了专条规定:“诸保辜者,手足欧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欧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欧、伤不相须。余条欧伤及杀伤,各准此)。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它故死者,各依本欧伤法(它故,谓别增余患而死者)。”规定主要强调伤害发生后根据不同的伤害方式确定不同的保辜期限,以时限结束时受害人的身体状况作为对伤害人定罪量刑的依据。同时规定由于“他故”的发生可中断伤害行为与致死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显得更加完备,具有一定的思想进步性。 随后,宋、元、明、清基本沿袭了唐朝的保辜制度,实质上未有大的变动,但也有增加少数规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保辜制度。 三、保辜制度的分类 由于保辜制度在唐朝才趋于完善,所以在此的分类也是建立在唐朝以后的保辜制度上而 1高绍先.中国刑法史精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26 2阎晓君.秦汉时期的损伤检验[J].长安大学学报,2002,(1) 3蔡枢衡.中国法制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208.

法律类论文题目

法律类论文题目: 一、法理学 1、论权利意识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2、论权利本位 3、论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 4、动物的法律关系主体资格问题探究 5、论人大代表的专职化 6、论法的公开性与预算制度改革 7、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治建设的民族性 8、论法的溯及力 9、论经济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10、论立法的原则 11、论执法的原则 12、法律移植问题探析 13、论司法独立 14、论能动性司法 15、程序正义与我国诉讼制度改革研究 14、政府信息公开与反腐败研究 15、论本土资源与中国法治建设 16、恶法问题探析 17、论人权的宪法保障 18、论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19、论宪政20、论法学发展与方法论的创 新 21、民间法的合法性问题探析 22、论守法的成本 23、论法治的成本 24、论法治与和谐社会 25、论法的阶级性危机 26、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 27、论法律信仰 28、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问题探 析 29、论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中 国法治建设 30、论法律解释的原则 31、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32、规范性司法解释问题探析 33、执法为民与社会管理创新 34、论法律制度的道德性 35、论形式法治 36、论司法的效率与正义 37、论法院竞争 38、论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39、论公民文化与中国法治建 设 40、论私法精神与我国法治建 设 41、论契约观念与我国财税制 度改革 42、论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43、论钓鱼执法与执法为民 44、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 律文化创新 45、论司法考试制度与法律职 业化 46、论法律标准 47、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48、论法律的局限性 49、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 治改革 50、权力腐败的根源探析 二、宪法学 1、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培 养 2、论宪法信仰 3、论树立我国宪法权威的必 要性和可行性 4、论宪法修改程序 5、论宪法修改权 6、论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 7、论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完 善 8、英美宪法监督模式比较分 析 9、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 善 10、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 监督制度研究 11、浅谈宪政视野下的公民监 督 12、当代违宪审查制度的特点 分析

保辜制度论文

浅论中国古代保辜制度 自清末修律以来,中华法系走向崩塌。进入近代之后,我国法律体系总体上承接大陆法系的德国和日本,又兼收前苏联的法律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中华法系中的许多宝贵的法律理念也因此被束之高阁,保辜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华法系中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重要法律制度,保辜制度在西周时便已经有所记载,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其总体内容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1其一是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实施一定的行为来挽回因犯罪带来的危害,在法律上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制度;另一方面是在一些伤害案件中,鉴于当时的司法鉴定技术落后,无法在短时间确定伤害的程度,待一段时间之后确定伤情,并以此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保辜制度的表现形式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其价值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华法律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辜制度的沿革与发展 保辜制度起于何时,现已不可考。《春秋公羊襄公七年传》记载:“郑伯髡原何以名?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东汉学者何休注:“古者保辜,…辜内当以弑君论之,辜外当以伤君论之。”他认为在春秋时代已有保辜,此论颇值得研究和考证。蔡枢衡先生认为,“古者保辜”当必有所本,并推测保辜制度可能首创于西周,很可能是成康时代的新猷2。这两种说法并无实际考据。但据现有的文献资料,西汉确有保辜制度,《汉书·功臣表》曾记载如下实例,昌武侯的继承人单德“坐伤人二旬内死。弃市”。意即受伤者在二十日内身死,伤人犯负杀人罪责。《急就篇》(唐颜师古注)“痫只痫有,保辜”曰:“殴人,皮肤肿起曰痫只,殴伤曰痫有,保辜者,各随其状轻重,令殴者以日数保久,限内致死,则坐重辜也。”足见汉代确有保辜制度,并且其保辜期限可能为20日。晋律“诸有所督罚,五十以下鞭如令,平心无私而以辜死者,二岁刑”。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基本上沿用汉制3。至唐保辜制度始完备, 1侯飞. 中国古代保辜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J]. 兰台世界, 2014, 06期. 2蔡枢衡 . 中国法制史[ M ] .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 208. 3曾代伟 . 中国法制史 [ M ] .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1. 96.

华成法硕网法制史讲义

2011年华成法硕网法制史讲义 中国法制史命题趋势图 ★《唐律疏议》 ★皇权的极端化 一、法律思想 1、夏商的神权法思想 2、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德的要求:敬天、敬祖、保民。 3、西汉中期以后“德主刑辅,礼刑并用”(董仲舒)。 4、宋代以后“明刑弼教”(朱熹)。 5、清末“中体西用”。 二、中国古代重要的民事立法 (一)周礼 1、基本精神:“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 2、五礼: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军礼、宾礼、嘉礼(冠婚)。 3、礼刑关系:“出礼入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含义。 4、结婚:原则(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5、离婚: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三不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6、继承:身份(嫡长子继承制);财产(诸子均分)。 7、契约:买卖契约:质(长券)、剂(短券);借贷契约:傅别;质人是专门管理契约的机构。 (二)宋代 1、婚姻:婚龄的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禁止五服以内亲属结婚(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例外);原则上禁止在任州县官与部下、百姓交婚;允许妻子在一定条件下离婚改嫁。 2、继承: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继承权,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南宋绝户立继

承人分为立继(夫亡妻在从妻)和命继(夫妻俱亡从其尊长亲属)。 3、契约:买卖契约分为绝卖、活卖、赊卖;租、赁、借(对房宅的租赁)、庸、雇(对人畜 车马的租赁);负债(不付息的使用借贷)、出举(付息的消费借贷)。 三、中国古代重要法典的演变及其特色 1、“铸刑书”:公元前536年;郑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2、“铸刑鼎”:公元前513年;晋国;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3、《法经》:李悝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盗、贼、网、捕、杂 (淫、狡、城、嬉、徒、金六禁)、具(总则部分)。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 4、《曹魏律》:18篇;将“具律”改为“刑名”,并置于律首;“八议”正式入律(源于西 周,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5、《晋律》:20篇;在“刑名”后增加了“法例”;“准五服以制罪”(服制愈近,以尊犯卑, 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张斐、杜预为之作注。 6、《北魏律》、《南陈律》:正式规定了“官当”制度,以官职折抵徒刑。 7、《北齐律》:12篇;将“刑名”、“法例”合并为“名例”,置于律首;规定“重罪十条” (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最深远的法典。 8、《开皇律》:隋文帝;规定了“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不道、恶逆、不 孝、不睦、不义、内乱),注意与“重罪十条”区别:去掉“降”,多了“不睦”,强调“谋”; 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以劳役刑为主。 9、《武德律》:唐高祖;唐代首部法典。 10、《贞观律》:确立了唐律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增设了加役流制度。 11、《唐律疏议》:《永徽律》与《律疏》,元以后被称为《唐律疏议》,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 的最高水平,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最大特点为“礼法合一”。 12、《唐六典》:首次规定法官回避制度。 13、《宋刑统》: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封建法典;内容沿袭唐律,但篇下分门。宋 代还有编敕:始于宋太祖,仁宗之前“律敕并行”,神宗以后“以敕代律”,神宗时设有“编敕所”。 14、《大明律》:洪武二十二年形成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格局;洪武三十年 最后定型。 15、《明大诰》:与《大明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重典治吏。 16、《大清律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颁布后,律文不再变化,乾隆十一 年定制:条例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 17、大清会典: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会典”;从《乾隆会典》开始, 典、例分编。 四、中国古代重要的司法原则 1、西周:狱(刑事案件)、讼(民事案件);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死刑的 总称);三刺(群臣、群吏、万民);五听(辞、色、气、耳、目)。 2、秦:(1)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甲小未及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 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法律答问》;(2)公室告(贼杀伤、盗,

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一)

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一) 摘要: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十分具体的司法实践问题,也是刑法学者争论最大的一个理论问题之一。在刑法中,将某结果归咎于某人时,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很多学者习惯于直接将一些哲学概念和范畴引入刑法学研究,忽略刑法中因关系的特性,使问题略显复杂。针对这一现象,对大陆法系及我国有关因果关系理论进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做些新的探索,期对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因果关系;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的重构 在西周成康时代,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观念就在我国产生了,其代表形式为保辜制度1]。①]但是,对刑法中因果关系进行体系性研究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了。然而,尽管各国在法律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但对各学者都认为要让行为人对某结果负责,必须先确定其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在大陆法系中有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我国的理论也层出不穷,传统理论纠结与必然、偶然因果关系中。而近年来对国外一些理论的汲取,亦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如修正的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新条件说、双层因果关系理论、客观归责理论。而各理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未形成通说。因此,笔者力图基于已有的理论,取其优弃其粕,对相当因果关系理论进行重构,以期该问题的解决。 一、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概念 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一词被广泛采用,一般而言,其指的是原因与结果之间客观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而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刑法对一般意义上因果关系的选择。而由于各学者对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概念也处于纵说纷纭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一定的人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2]。此说认为并不是一切人的行为都可以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只有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能作为原因,人的正当行为和有益于社会行为,不能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来研究。 第二种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是研究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此说进一步指出,危害行为包括违反一般道德和纪律的行为,这些行为与法律无关3]。 第三种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是犯罪实行行为与对定罪量刑有价值的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合乎规律的联系4]。此说主张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上违反刑法规定的符合犯罪客观要件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认为此因果关系,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 第四种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是刑事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合乎规律的联系。此说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只能是违反刑法规范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都不是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 因果关系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联系,这种联系具有事实性质,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不仅仅是事实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法律问题。以上观点的主要争议焦点在于确定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之“因”,即此“因”是一切行为还是只限于危害行为。目前,在我国刑法学界占据通说地位的,乃是上述第一种观点,即刑法上所研究的因果关系,是指一定的人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而笔者认为,第一和第三、四两种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定义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第一种观点,从犯罪成立的角度,认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乃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第三和四种观点,则是从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角度,把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定义为犯罪实行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而第二种观点,把刑法因果关系之因定义为违法行为,扩大了因果关系的范围。 二、大陆法系的因果关系理论及其评析

2017法硕指导:隋唐宋法律制度

2017法硕指导:隋唐宋法律制度 隋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一)《开皇律》的主要立法成就表现在:确定12篇的法典篇目体例;确立封建五刑制度:十恶重罪正式列入法典,通过议、减、赎、当制度,使贵族的法律特权扩大化。 (二)《大业律》体例由12篇增至18篇,内容上删除十恶条款,减轻某些犯罪的处刑。二、《开皇律》的主要立法成就 (一)体例 (1)《开皇律》总结以往的立法成果,以《北齐律》为基础,调整了篇目内容,《开皇律》的12篇体例标志着中国古代刑法典的篇目体例经过从简到繁、从繁到简这一发展过程的完成。 (2)《开皇律》制定了500条律文,体现了刑网简要,疏而不失的特点。 (二)内容 (1)封建五刑正式形成,并一直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 (2)区分公罪与私罪。 (3)改重罪十条为十恶罪。 (4)完善八议、官当制度。其结果是使封建特权系统化和法定化,以维护贵族官僚的封建特权。 唐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一)立法指导思想 (1)德本刑用,即德利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2)宽简、稳定、划一。所谓宽是指立法内容做到轻刑省罚,所谓简是指立法形式做到条文简明,同时强调保持法律稳定与划一。 (二)主要法律形式:唐朝法律形式为律、令、格、式、典五种,它们彼此联系,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三)《武德律》与《贞观律》 (1)《武德律》。唐高祖武德年间,以《开皇律》为基础,增加53条新格,制成《武德律》。(2)《贞观律》。唐太宗贞观年间,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全面修订律令,制定《贞观律》,标志着唐代基本法典定型化。 (四)《永徽律疏》在元朝以后被称为《唐律疏议》,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具社会影响的代表性法典。 (五)《开元律》:唐玄宗在开元年间下令修订《永徽律疏》,删除不合时宜的条款与称谓,成为《开元律疏》。 (六)《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修订的系统规定唐朝官制的政书。 (七)《大中刑律统类》:唐朝宣宗大中七年,将《唐律》按性质分为121门,共1250条,称为《大中刑律统类》。 (八)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1)特点:a.礼法合一;b.科条简要,宽简适中;c.用刑持平;d.语言精炼明确,立法技术

古代保辜制度考析

古代保辜制度考析 摘要:保辜是我国古代刑法中一个独特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发轫于奴隶制的西周,发展与完善于封建社会唐王朝,清末修律时方被废除。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法律制度,尽管含有法律推定做法及定罪量刑方面的不精确性,但它由于蕴涵着丰富的东方哲学精义,适合于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和国情,对现代刑法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保辜制度;考证:评价 古代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刑法中一个独特的法律制度。由于这一制度蕴涵着丰富的东方哲学的精义和思辨,适合古代中国社会的民俗和国情,因而产生之后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虽然这一制度在清末修律时已被废除,但对现代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保辜制度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 何谓保辜?《清律辑注》谓:?保,养也,辜,罪也。保辜,谓殴伤人未致死,当官立限以保之。保人之伤,正所以保己之罪也。?①一般认为,保辜是古代刑法处理伤害案件的一种特殊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殴人致伤后,规定一定的期限,视期限届满时的伤情,再行定罪量刑。(1]祥言之,若被害人在受伤后保辜期内死亡,即认为殴伤是死亡的直接原因,对加害人应以殴人致死论;若在保辜期限外死亡,则认为殴伤与死亡没有直接因果美系,对加害人应以殴人致伤论o[2l(P43) 保辜制度由来甚久,但对其创立的确切时间认识不一。有?保辜?之说最早的古代文献是《公羊传》,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襄公七年十有二月,……郑伯髡原如会,未见诸侯。……伤

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东汉经学家何休对此注释日:?古者保辜,诸侯卒名,故于如会名之。明如会之时为大夫所伤,以伤辜死。君亲无将,见辜者,辜内,当以弑君论之,辜外,当以伤君论之。?这段文字表明,郑伯的死亡与大夫弑君行为确实有因果关系:大夫的杀伤行为导致了郑伯?未至乎舍而卒?。但关于这一史料的真实性,蔡枢衡先生曾提出过质疑,他认为?意图弑君,便属死有余辜,何待实行?更何待死亡??由此认为何休不懂刑法,[4](P208’即认为何休的著述自我矛盾,是不足采信的。其实,笔者认为,在这里蔡先生是有误解的,因为辜期不仅是个观察期限并藉此以确认杀伤行为与结果有无因果关系,而且也包含有一个定罪量刑标准在内,即?弑君?与?伤君?无论在罪名还是在处刑上都不相同。这些差异,薛允升先生曾有考证:?其弑君论之者,其身枭首,其家执之。其伤君论之者,其身斩首而已,罪不累家。?[3](P576)由此看来,前述何氏之言并无矛盾。若据其提到的?古者保辜?之说,?保辜制度可能首创于西周(很可能是程、康时代)?[4](P208)的猜测大致可信。 关于这一推断,还可从有关史料及考古发掘的秦代简牍加以考证。《礼记〃月令》载:是月也……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吕氏春秋》也有相同的记载。?《说文通训定声》有:凡殴伤皮肤肿起青黑而无创瘢者为瘐,有创瘢者日痛?;?《睡虎地云梦秦简》的《法律答问》中提到‘瘐痛’有三处:(1)或与人斗,央(决)人唇,论可(何)殴(也)?比瘐痛。(2)或斗,啮人颞若颜,其大方一寸,深半寸,可(何)论?比瘐痛。(3)斗,为人殴殴(也),毋(无)瘐痛,殴者顾折齿,可(何)论?各以其律论之。??《封渗式》中对‘瘐’、‘痛’、

论保辜制度

浅谈保辜制度 内容摘要保辜是我国古代刑法中一个独特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发轫于奴隶制的西周,发展与完善于封建社会唐王朝,清末修律时方被废除。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法律制度,尽管含有法律推定做法及定罪量刑方面的不精确性,但它由于蕴涵着丰富的东方哲学精义,适合于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和国情,对现代刑法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保辜制度考证评价 引言 古代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刑法中一个独特的法律制度。由于这一制度蕴涵着丰富的东方哲学的精义和思辨,适合古代中国社会的民俗和国情,因而产生之后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虽然这一制度在清末修律时已被废除,但对现代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保辜制度的含义 何谓保辜?《清律辑注》谓:“保,养也,辜,罪也。保辜,谓殴伤人未致死,当官立限以保之。保人之伤,正所以保己之罪也。”一般认为,保辜是古代刑法处理伤害案件的一种特殊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殴人致伤后,规定一定的期限,视期限届满时的伤情,再行定罪量刑。若被害人在受伤后保辜期内死亡,即认为殴伤是死亡的直接原因,对加害人应以殴人致死论;若在保辜期限外死亡,则认为殴伤与死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对加害人应以殴人致伤论。 二、保辜制度的历史演变 保辜制度由来甚久,但对其创立的确切时间认识不一。有“保辜”之说最早的古代文献是《公羊传》,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襄公七年十有二月,……郑伯髡原如会,未见诸侯。……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东汉经学家何休对此注释日:“古者保辜,诸侯卒名,故于如会名之。明如会之时为大夫所伤,以伤辜死。君亲无将,见辜者,辜内,当以弑君论之,辜外,当以伤君论之。”这段文字表明,郑伯的死亡与大夫弑君行为确实有因果关系:大夫的杀伤行为导致了郑伯“未至乎舍而卒”。但关于这一史料的真实性,蔡枢衡先生曾提出过质疑,他认为“意图弑君,便属死有余辜,何待实行?更何待死亡?”[4]由此认为何休不懂刑法,即认为何休的著述自我矛盾,是不足采信的。其实,笔者认为,在这里蔡先生是有误解的,因为辜期不仅是个观察期限并藉此以确认杀伤行为与结果有无因果关系,而且也包含有一个定罪量刑标准在内,即“弑君”与“伤君”无论在罪名还是在处刑上都不相同。这些差异,薛允升先生曾有考证:“其弑君论之者,其身枭首,其家执之。其伤君论之者,其身斩首而已,罪不累家。”[3]由此看来,前述何氏之言并无矛盾。若据其提到的“古者保辜”之说,“保辜制度可能首创于西周(很可能是程、康时代)”[4]的猜测大致可信。

从宋朝马宗元救父一案看保辜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315602956.html, 从宋朝马宗元救父一案看保辜制度 作者:张叶航陈冠兵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25期 摘要本文从宋朝的一个有关保辜制度的小故事入手,引出了保辜制度,分析了保辜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础及其在历史上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且用当代的眼光指出了保辜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保辜制度思想基础历史作用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285-02 在《折狱龟鉴》(卷四)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马宗元待制少时,父麟殴人,被系守辜,而伤者死,将抵法。宗元推所殴时,在限外四刻,因诉于郡,得原父罪。由是知名。按:辜限计日,而日以百刻计之。死在限外者,不坐殴杀之罪,而坐殴伤之罪。法无久近之异也,虽止四刻,亦是限外。有司议法,自当如此,不必因其子诉而后得原也。苟为卤莽,或致枉滥,则能诉者亦可称矣。”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了保辜制度才使得马宗元为自己的父亲翻案成功,撤消 了死刑捡回一条性命。保辜制度是中国古代刑法的一种独特的法律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殴人致 伤后,规定一定的期限,视期限届满时的伤情,再定罪量刑。如果被害人在受伤后保辜期限内死亡,即认为殴伤是死亡的直接原因,对加害人应以杀人论。如果被害人在受伤后法定的保辜期限外 死亡,即认为殴伤与死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对加害人应以殴伤论。它创始于西周,经历朝历代发展逐步完备,并为后代刑律所沿袭。保辜制度完备入律则是从《唐律》开始。如《唐律疏议·斗讼》规定:“诸保辜者,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首者,五十日。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自《唐律》之后的宋、元、明、清各代法典中对保辜制度的进一步规定都是以《唐律》中的保辜制度为基础的。直至清末新刑律废除了保辜条文保辜制度才从我国古代刑法制度中消失。 一、保辜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础 了解一项制度首先需要了解其建立的背景和基础,保辜制度建立于西周时期,其从建立到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基础。 首先,保辜制度是西周“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思想的一种司法实践。保民思想要求天子及其官吏要像家长爱护子女一样爱护自己的子民,注重教化百姓,反对不教而杀,反对酷刑,实行宽缓慎刑的司法政策。对于受害者而言,保辜制度始终关怀着受害人的生命权利,关注着受害者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该制度自始至终围绕着受害者伤情和经济补偿运转,加害人为了减轻责任、

中国法制史,论复仇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法制史,论复仇制度 篇一:12级法学一班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 12级法学一班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 刑法题目 1、论古代的死刑 2、论流刑 3、论充军刑 4、论肉刑的废除 5、论族刑 6、论赎刑 7、论古代“减死贷命”之刑的设计 8、论清代的监禁刑 9、论无期徒刑在近代的确立 10、论管制刑 11、论古代妇女犯罪 12、论古代妇女的法律的地位 13、论古代疯人犯罪 14、古今疯人犯罪之比较

15、论古代老人犯罪 16、论古代法律对老人的优待 17、论老人法律地位在近代的变化 18、论残疾人犯罪 19、古今残疾人犯罪之比较研究 20、论化外人犯罪 21、论古代犯罪的年龄要件 22、格杀勿论研究 23、论古代因时制宜的刑事政策 24、论古代因地制宜的法律原则 25、论“刑罚世轻世重”原则 26、论古代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 27、“刑不上大夫”论 28、论古代的共同犯罪 29、论古代的“屡犯罪” 30、古代屡犯罪与现代累犯之比较研究 31、论古代的俱发罪 32、古代俱发罪与现代数罪并罚之比较 33、论复仇制度 34、论比附原则 35、比附与罪刑法定之比较研究 36、古今杀人罪之比较研究

37、论古代的盗罪 38、论保辜制度 39、“论心定罪”研究 40、“原情定罪”与中世纪欧洲“严格责任(或法定责任)”原 则之比较 41、论“准五服以制罪” 42、“存留养亲”研究 43、容隐制度研究 44、论从“准五服以制罪”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转变 45、论“五刑”体系之废止与近代刑法体系之确立 46、论近代中国刑法中的“亲属加重原则” 47、论《大清新刑律》(背景/精神/体力/原则/概念/语词) 48、论罪刑法定原则在清末民初之确立 49、论近代刑罚易科制度 50、古今刑罚易科制度比较 51、论古代自首制度 52、古今自首制度比较研究 53、清代刑罚研究 54、劳役刑在古代刑法体系中的确立

古代保辜制度涵义、评价及现代法律借鉴

古代保辜制度涵义、评价及现代法律借鉴 保辜制度在我国古代法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保辜制度的独特性充分地反应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义。 本文通过对古代保辜制度的分析,激发人们对传统法律文化内涵的理性思考,并且将其中存在的优秀文化内容进行挖掘,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更加完善。 一、古代保辜制度涵义 在古代的刑法中保辜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制度。 主要表现在犯罪嫌疑人将被害人致伤之后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对被害人进行必要的救治,根据被害人的实际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量刑。直接说法是,被害人在保辜期限内死亡,就可以认定致伤原因与死亡没有相应的直接联系。保辜制度仅仅能够适应在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没有致死的情况下。保辜定刑的主要标准就是在保辜期限内产生的不同程度的结果。当被害人在保辜期限内出现死亡的情况时,犯罪嫌疑人就构成了杀人罪,但是在保辜期限之外的情况造成的死亡需要定为伤害罪。保辜期限的长短,与伤害等级出现的强度相关。如果初始伤势越重,保辜期限就相应增加; 反之,相应减少。保辜制度主要强调的是伤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的直接关系,在保辜期限内产生的直接结果与伤害行为之间在法律上存在因果联系[1]。在现代法律的制定中根据伤害情况,保辜制度具有合理性特点,是现代法治完善的重要标志。古代保辜制度在内容上能够体现儒家的非讼思想,

阐明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之间存在的关系。对整合司法资源,提升办案效率,实现统一断刑量刑具有重要作用。保辜制度将实现犯罪本身的主客观相统一,实现对被害人进行慰抚,这样能够控制进一步发生报复行为。在思想上能够体现朴实的公平。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文精神。犯罪嫌疑人在这种人文关怀下能够实现对自身的反思,这是法律精神的终极体现。它能够终止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保辜制度在犯罪实际发生之后能够有效地制止犯罪行为的进一步扩大,在现代刑法中能够提升对法律公平性的理解。我国的刑法要充分吸收这一优势,更加适应刑法的完善发展。 二、古代保辜制度评价 保辜制度主要体现法律的人文关怀,这是对现代刑法中人道公正的充分说明,法律主要是纠正价值取向,实现法律规定中罪、责、刑三者之间的相互统一。 保辜制度是儒家思想的最佳反映,充分说明了非讼思想在中国古代泛道德思想中的作用。保辜制度强调伤害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这种因果关系还有明显的缺陷,但在以司法专横和罪刑擅断为显着特点的封建法制下,已难能可贵,不无科学成分。 保辜制度包含着“强调依律求是断罪量刑”和“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产生的影响,能够在量刑定罪中进行充分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对稳定社会起到的作用。保辜制度的实行需要设置相应的辜期,这是对犯罪关系进一步认定的关

刑事和解制度

刑事和解制度及在我国实施的思考刑事和解制度诞生于加拿大,后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风行,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将这一制度引入到刑事案件的处理中来。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推行,学界产生了很多争议,本文就刑事和解的概念、特点、起源、价值、问题、完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刑事和解之路。 一、刑事和解制度概述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 所谓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在作为调停人的第三方的帮助下,使加害人和被害人面对面地直接对话、协商,取得相互谅解,达成协议,最终解决纠纷和冲突的一种制度。[1]刑事和解是以犯罪为解决对象的,而且一般是在司法机关的监督和控制之下进行的,是一种非正规或准司法模式。刑事和解的目的是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损失,恢复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并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特点 刑事和解是顺应现代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刑事诉讼合意,所以具有其自身特点: 1、刑事和解具有自主性。司法机关在刑事和解中处于中立地位,不得引诱或迫使任何一方进行和解,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权。刑事和解是在被害人与加害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要不要和解,通过什么方式和解等一系列与和解相关的事项都是由双方当事人的自由意志支配的,在双方协商达到利益平衡点时和解才能达成。[2] 2、刑事和解具有缓和性。刑事和解的缓和性表现在刑事和解通过加害人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同被害人达到和解。对历来以对抗方式进行的刑事诉讼而言,刑事和解弱化了诉讼的对抗性,使被害人与加害人双方能相互协商,缓和双方之间的矛盾,修复因犯罪行为而被破坏的社会关系。 3、刑事和解具有多赢性。犯罪发生后,被害人更加希望自身因犯罪行为受到的损失能够得到赔偿;而加害人则希望免除、减轻刑罚,不被贴上“罪犯”的标签,得到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国家刑法惩罚犯罪、预防犯罪的目的也能达到,对社会而言,加害人的人身危险性基本被消除,社会秩序得以恢复和稳定。刑事和解就达成了一种多赢的局面。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渊源 1、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渊源。当代意义的刑事和解制度则是西方刑事法学的创举,这种制度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加拿大。当时,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秦拿县的一名年轻缓刑官员说服法官让两名被判处破坏艺术作品犯罪的年轻人同所有的被害人见面,法官责令两年轻人向被害人赔偿所有损失作为其判处缓刑的条件。几个月后,两名加害人再次会见所有被害人并支付相应的赔偿以履行法院判决。随后,加拿大其它地区也纷纷效

中国法制史大纲

绪论(总课时1。第一讲,1课时) 要求:(1)掌握本课程性质与意义,(2)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特征,(3)教材阅读要点,(4)了解学习方法 一、课程性质及学习意义 (一)法学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 (二)主要内容:分析介绍中国有史以来法律制度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三)学习意义: 1、了解中国在法制方面的国情,增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信心。 2、通过比较学习进一步掌握和巩固部门法知识。 二、中国法制史的概况与地位 (一)概况 (二)地位 1、中国古代法律源远流长,至少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号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2、中国古代法律特征鲜明,独立发展,是宝贵的文化传统。 3、在历史上曾对于东亚地区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征 (一)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 (二)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 (三)法律以刑法为主体。 (四)司法从属于行政。 四、教材介绍与掌握要点 (一)指定教材: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二)指定教材的编写原则 (三)指定教材的特点 五、学习方法 (一)认识学习意义 (二)领会历史唯物主义 (三)阅读文史材料 (四)阅读参考书目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时期的初步发展(总课时2。第一讲,2课时) 要求:(1)掌握中国法制起源的特征,(2)夏商法制的主要特点,(3)五刑的含义 第一节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一、早期国家与法 二、起源特点 (一)原始习惯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礼法 (二)血缘纽带更加强韧 (三)部族首领的地位不断强化并受到法律保障

(四)作为战争产物的刑罚和法官 第二节夏商时代的法制 一、夏朝的法制 (一)以“天命”发布法令 (二)传说有总称为“禹刑”的法律 (三)一些主要的罪名 二、商朝的法制状况 (一)王权的巩固 (二)“汤刑”是商朝法律的总称 (三)“刑名从商”,五刑体系在这一时期已经确立 (四)宗族制度 (五)盛行假托神义的法律运作 第二章西周的法制(总课时4。第二讲3课时+第三讲1课时) 要求:(1)掌握西周法制指导思想的特点,(2)掌握周“礼”的实质及与“刑”的关系,(3)掌握宗法制度的基本含义以及西周主要婚姻制度内容,(4)掌握西周的主要刑事原则,(5)了解西周财产制度,(6)了解西周的司法程序 第一节法制指导思想 一、敬天保民、明德慎罚 二、亲亲、尊尊和有别 第二节法律形式 一、礼:习惯法的总称 二、成文法规:刑、誓、诰等 第三节身份法律制度 一、社会等级 (一)贵族阶层 (二)平民阶层“国人”与“庶人”(野人、庶民),“百工”和商人。(三)贱民阶层:奴隶。 二、宗法制 (一)宗法制是以祖先崇拜的祭祀活动为纽带、确立在男权中心的家族中各成员地位和身份的制度。 (二)确立嫡长子权利。 三、婚姻制度 (一)目的与基本原则:联系两大家族、延续能够祭祀祖先的男性后代。(二)一夫一妻多妾制。 (三)婚姻缔结: 1、实质要件:同姓不婚、男女成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程序要件:“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或称纳成、纳币)、请期、亲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