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台风对浙江地区的正面影响

试论台风对浙江地区的正面影响

试论台风对浙江地区的正面影响
试论台风对浙江地区的正面影响

试论台风对浙江地区的正面影响

沈洛冰1,王宁2

1.长春大学光华学院,长春(130031)

2.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2003~2006年浙江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期(6~10月)台风降水、大风及降温资料,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台风登陆对浙江省内陆地区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论证了台风对缓解浙江伏旱期间的干旱、提高农业产量、缓解用能压力、提高空气质量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台风—降水—大风受益链”,作为对台风资源利用的参考。

关键词:台风;浙江;台风—降水—大风受益链

1. 引言

台风对大陆沿海地区是一种自然灾害,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台风研究主要限于其形成机理及灾害预测,重点分析形成条件与活动过程;70年代后,发达国家首先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开始进行灾害评估工作[1];我国对于台风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善了研究体系和程序。史培军等提出了台风—暴雨自然灾害链[2]。总结和分析了台风登陆对大陆带来的主要灾害;郑景云[3]等评述了台风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灾害。但对台风登陆带来正面影响的论述非常少。本文通过收集浙江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期(6~10月)台风降水、大风及降温资料,分析对农业、工业、能源、人民生活及空气质量的影响,论证了台风对缓解浙江汛期间期的干旱、提高农业产量、缓解用能压力、提高空气质量发挥的重要作用,归纳出台风—降水—大风受益链,作为对台风的新认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2003~2006年浙江省气象灾害年鉴、农作物受灾情况统计表、人口受灾情况统计表、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统计年鉴、浙江省气候监测公报、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浙江省气象月报、防汛抗旱简报、森林火灾统计表、浙江农业信息、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候影响评价业务管理规定。

2.2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中的统计分组方法[6],对每次台风降水量的数据加以统计分析,得出准确的浙江省在台风期间的降水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影响浙江台风的一般规律

直接登陆:穿过台湾海峡,东海在沿海县市或舟山登陆;移入浙江:前期主要在福建登陆,登陆后向偏北或东北方向移入浙西或浙南,主要出现在7-9月;有一部分登陆广东沿海的台风,登陆后转为东北方向移动,也可进入浙江,但一般出现在初夏或秋冬季[7]。

表1 2003~2006年影响浙江台风的情况

年份次数降水量(mm)主要路径降水量与历史同期相比2003 3 434.2 舟山外海偏少20%

2004 7 351.8 温州、台州偏少35.2%

2005 5 483 台州、宁波偏少11%

2006 4 441 丽水、温州偏少18.7%

正常年份浙江夏季降水量为540~550 mm,表1说明浙江省2003~2006年虽然受台风影响,各年影响次数、降水量变动大,降水量不足。

3.2 浙江台风对的负面影响

台风带来的破坏和灾害是台风天气直接造成的,包括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风和台风引起的风暴潮[5]。台风雨是影响浙江省盛夏降水多寡的主要因素,台风带来强降水,局部地区甚至形成台涝,一但台风影响少,夏季就难免出现干旱 [8]。2003年到2006年浙江汛期无台风时的负面影响见表2和表3。

表2 浙江2003~2006年汛期台风负面影响

表3说明,浙江省2003~2006年夏秋季没有台风影响时的高温天气在时间尺度上占据主要地位,高温干旱天气对浙江影响范围广,不但农业、林业受影响大,而且对交通、人体健康等各方面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3.3 浙江台风的正面影响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浙江省2003年~2006年台风降水、大风天气资料,发现台风在给浙江省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效益,包括缓解旱情、降温、净化空气等,这些对于浙江副高控制期是无法替代的。

3.3.1 降水—增加径流和库容—缓解旱情—农业增产

一些研究表明[5.6],地形对台风降水有重新分配作用。一个台风过程可造成150~300mm降水,可以缓解旱情。

浙江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盛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易出现晴热干燥天气,造成干旱现象;夏季是热带风暴影响浙江概率最大的时期。浙江的地形影响台风降水强度分布,在山区造成大暴雨,在金衢盆地及天台、仙居山间大盆地降水量不及天目山、雁荡山、括苍山等迫近海岸的山脉、丘陵迎风坡。近50年来浙江气候变化总趋势在逐渐变暖,在季节转换月份的5月和9月,降水量明显减少[8]。而台风可提供因梅雨汛降水及台风汛后降水不足的降水,缓解或解除干旱。比如2003年台风“环高”带来了0.5mm到131.6mm的降水,自南向北不同程度地解除了浙江省各地区的严重的旱季,为单季稻、双季晚稻以及其他农业生产提供了水的保障。

3.3.2 台风云系—降温

伏旱期间的夏躁天气[10],在台风的天气尺度内予以解除,降温特别明显。2006年第8 号热带风暴“桑美”于8 月5 日20 时在关岛附近洋面上生成,9日18 时继续加强为超强台风,10 日17:25 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后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10 日18 时进入福建,后又折回浙江,经过丽水南部。2006年8月8日~12日浙江省东南仙居县的气温受台风影响出现变化见表4。

表4 台风“桑美” 登陆前后仙居站气温变化

表4可见,台风“桑美” 登陆前后对仙居站气温的影响显著:受台风云系影响,登陆前仙居日平均气温降幅达4.4℃;台风登陆后(10日)日最高气温下降特别明显,与登陆前相比,降温幅度在6℃左右;即将登陆前24小时内变温(24小时变温是以当日12时为变温中间点)情况:7日降温达6℃,后变温减小,12日已无变化。台风对缓解当地高温天气起到积极的作用。

3.3.3 降水—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降水对空气中的浮尘有洗刷作用,从而提高空气质量。2004年8月12日台风“云娜”在温岭市石塘镇登陆,受该台风正面袭击,浙江普降大到暴雨,台州及温州、宁波、绍兴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使这些地区的空气质量有所好转,见表5。

表5 2004年台风“云娜”影响台州市空气质量

日期空气质量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10 II (良) 64 可吸入颗粒物

11 II (良) 64 可吸入颗粒物

12 I(优) 49

13 I(优) 42

14 II (良) 45

15 II (良) 58 可吸入颗粒物

16 II (良) 72 可吸入颗粒物

台风—暴雨—大风受益链

表5可见,台风带来的降水可洗刷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使台风登陆前后当地的环境

空气质量变化明显。在台风暴雨影响台州期间,台州市可吸入颗粒物退出首要污染物,污染

指数从64~72降到42~49,空气质量达到优级。因此可见,台风对于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有很

好的效果。

台风登陆对大陆正面影响还有很多,归纳起来本文认为可概括为台风—降水—大风受益链,作为对台风的新认识。

4. 结论

台风登陆给浙江省带来一定的自然灾害,但又带来降温、解旱、净化空气质量等效益,不但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水库库容,节约能源,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等,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5. 建议

台风来临前做到以下几点以便更好地适时利用台风资源

1)搞好山塘水库台风汛期间蓄水工作,经验表明小水库不能解决大干旱发生时群众、工农业等用水问题。因此应在浙江境内主要河流的干流建立大容量的水库,在台风来前放水,在台风影响中蓄水,确保汛后水库有充足的水量。

2)鉴于浙江许多时令河只在梅雨、台风汛期才来水,应在时令河源地形允许的山间小盆地处建水库,提高台风降水利用率,减少因秋旱造成的损失。

3)城市防洪措施:合理布置地下水道,可在台风汛期间做到及时排水,又冲走街道污物,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Navarro MM,Wohi EE,Qaks SD. Geological Hazards, Vulnerability,and Risk Assess Ent Using GIS: Model for Glenwood Spring,Colorado[J].Gemorphology,1994,10:331-354.

[2]史培军,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1996,5(4):6-14.

[3]郑景云,黄金火.我国近40年的粮食灾损评估[J] .地理学报,1998,53(6):501-510.

[4] 史培军,王静爱,谢云,等.最近15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初步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1997,12(3):197-20.

[5]陈联寿,丁一汇.西太平洋台风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6]庄长远,陈勇江等.统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台风论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8]钟元,顾骏强,等.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34(1):113-114.

[9]贾仰文,王浩,等.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原理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0]张继权,吕军.实用气象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Positive effects of Typhoon o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Shen Luobing1, Wang Ning2

1.College of Guanghua,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130031)

2.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130024)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Typhoon on the agriculture、industry and human dayly-lives in the lives of people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The data on precipitation, wind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caused by Typhoon during the period of subtropical high controlling from June to October in 2003 to 2006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 methods. The resrlts showed that Typho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lleviating drought accumbency during the drought season,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asing the pressure of energy usage, and in improving air quality. A "typhoon-precipitation-wind benefiting chain" was proposed for the utilization of Typhoon resource. Keywords: typhoon; Zhejiang; Typhoon-precipitation-wind benefiting chain

作者简介:

沈洛冰(1987-),男,长春大学光华学院本科生;

王宁,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方向:环境地理学。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模板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 预案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做好预防和处理因台风带来的各种灾害,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等规定, 以及省政府”三定”方案, 结合我省实际, 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台风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1.4 工作原则 ( 1) 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防台风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做到居安思危, 常备不懈, 以防为主, 防抗结合。

( 2) 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防台风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统一指挥, 分级分部门负责; 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 各市、县( 市、区) 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防台风工作的责任主体。 ( 3) 科学调度, 保障安全。及时预报台风移动路径和影响范围, 认真分析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 合理预排预泄, 科学调度洪水, 合理防范, 保障安全。 ( 4) 快速反应, 部门联动。发生台风及次生灾害时, 当地政府应迅速响应, 各有关部门联合行动, 及时、高效地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理。 ( 5) 抓好”四进”, 加强基层。坚持防台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方针, 加强基层防台风工作, 落实各项预防和应急措施, 提高基层防台风的能力。 1.5 工作重点 ( 1) 组织危险地区、危险地段人员安全转移; ( 2) 组织出海船舶及时回港避风; ( 3) 水库、海塘、水闸等水利工程保安; ( 4) 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防范和人员避险;

试论台风对浙江地区的正面影响

试论台风对浙江地区的正面影响 沈洛冰1,王宁2 1.长春大学光华学院,长春(130031) 2.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2003~2006年浙江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期(6~10月)台风降水、大风及降温资料,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台风登陆对浙江省内陆地区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论证了台风对缓解浙江伏旱期间的干旱、提高农业产量、缓解用能压力、提高空气质量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台风—降水—大风受益链”,作为对台风资源利用的参考。 关键词:台风;浙江;台风—降水—大风受益链 1. 引言 台风对大陆沿海地区是一种自然灾害,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台风研究主要限于其形成机理及灾害预测,重点分析形成条件与活动过程;70年代后,发达国家首先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开始进行灾害评估工作[1];我国对于台风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善了研究体系和程序。史培军等提出了台风—暴雨自然灾害链[2]。总结和分析了台风登陆对大陆带来的主要灾害;郑景云[3]等评述了台风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灾害。但对台风登陆带来正面影响的论述非常少。本文通过收集浙江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期(6~10月)台风降水、大风及降温资料,分析对农业、工业、能源、人民生活及空气质量的影响,论证了台风对缓解浙江汛期间期的干旱、提高农业产量、缓解用能压力、提高空气质量发挥的重要作用,归纳出台风—降水—大风受益链,作为对台风的新认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2003~2006年浙江省气象灾害年鉴、农作物受灾情况统计表、人口受灾情况统计表、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统计年鉴、浙江省气候监测公报、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浙江省气象月报、防汛抗旱简报、森林火灾统计表、浙江农业信息、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候影响评价业务管理规定。 2.2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中的统计分组方法[6],对每次台风降水量的数据加以统计分析,得出准确的浙江省在台风期间的降水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影响浙江台风的一般规律 直接登陆:穿过台湾海峡,东海在沿海县市或舟山登陆;移入浙江:前期主要在福建登陆,登陆后向偏北或东北方向移入浙西或浙南,主要出现在7-9月;有一部分登陆广东沿海的台风,登陆后转为东北方向移动,也可进入浙江,但一般出现在初夏或秋冬季[7]。

浙江省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参考样例)

浙江省自然灾害时空特征描述 概况: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会杭州。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08年底全省共有地级市11,市辖区32,县级市22,县36(其中自治县1),乡446,镇747,街道318个。2009年全省人口____,人口数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土家族、苗族、布依族、回族、壮族、侗族。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9%。 浙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处于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该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浙江大陆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浙江海岸线全长2253.7公里,沿海共有2161个岛屿,浅海大陆架22.27万平方公里。受东亚季风影响,浙江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变化,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由于浙江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过渡地带,加之地形起伏较大,同时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双重影响,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洪涝、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据浙江农业受灾面积统计数据,对影响浙江农业的几种自然灾害进行排序,前三位的分别是:洪涝灾害>台风灾害>旱灾。每年因灾造成的损失约为______元。 主要灾种时空特征 洪涝与暴雨灾害时空特征 概述:浙江梅汛期每年都有暴雨与洪灾,洪涝灾害是浙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它所造成的损失占浙江各类灾害损失的40%左右。受两种类型的洪水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浙江洪涝灾害划分为梅雨型暴雨洪水、台风型暴雨洪水和过渡性洪水。 时空分布: ①梅雨暴雨由西向东逐渐减少,而台风暴雨则逐渐增强。钱塘江中上游地区,特别是在新安江、兰江、衙江流域雨涝灾害偏多。起源于天目山南北两侧的东、西若溪沿溪两岸及下游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时有雨涝灾害发生。途经浙西南山间谷地的瓯江流域,时常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重大危害,对其下游温州市的瓯海、瑞安等县市会带来较重内涝灾害,故特别提醒有关方面注意。 ②梅雨型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浙西地区,重点防范时段为5~6月梅雨季,一般出现由5~6月的梅雨暴雨形成的单峰。钱塘江中上游地区,特别是它的支流新安江、兰江、衢江流域是浙江雨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其次是东、西曹溪及太湖流域。另外,浙西南的瓯江流域,因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下游的县市会带来较大的危害。 ③台风型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浙东沿海地区,重点防范时段为8~9月。出现由5~6月的梅雨暴雨和8~9月的台风暴雨形成的双峰,但后峰大于前峰。浙江全省台风暴雨过程降雨量大于400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敖江上游、瓯江下游、椒江下游、天台山区、四明山区以及天目山的部分地区等,在这些地区应重点关注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 ④过渡型洪水,主要分布在浙北、浙中和浙东南地区,因受梅雨与台风双重影响,重点防范时段为5~6月,8~9月,也出现由梅雨暴雨和台风暴雨形成的双峰,但后峰小于前峰。 ⑤梅雨型与台风型洪涝空间上的叠加情况:浙东地区为台风暴雨主控区,各类型洪水遭遇的情况不甚严重;浙西地区为梅雨暴雨主控区,由于梅雨暴雨的特点是分布面广,历时长,雨量大,

近十年浙江台风暴雨分布特征及环流对比分析

近十年浙江台风暴雨分布特征及环流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1T15:55:54.787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7期作者:潘钦财 [导读] 选取浙江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近十年(2006~2015年)浙江省的台风暴雨进行分级,并对相应的影响台风进行分类对比分析。 (中国民用航空温州空中交通管理站浙江温州 325024) 摘要:选取浙江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近十年(2006~2015年)浙江省的台风暴雨进行分级,并对相应的影响台风进行分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严重暴雨主要分布在浙江沿海一带,自海岸线往西180公里范围内,呈带状,有两个强降水中心;强度强且距离近的台风通常会导致严重暴雨;强影响台风行进路径以登陆福建厦门以北沿海并西北行进入内陆、或登陆浙江省沿海并西行为主;500hPA环流形势为35°N以北环流平直,副高较强、稳定少动,副高与台风之间距离近,台风移动主要受副高引导气流影响;低空东南风急流对台风暴雨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台风暴雨分布特征环境系统对比分析 1 引言 热带气旋(以下简称台风)影响地区常常出现暴雨,甚至出现特大暴雨和伴随爆发洪水,其破坏性和所造成的灾害极强。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是对浙江影响最大的夏天天气系统之一,几乎每年都会有数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浙江省,每当台风影响时,伴随而至的狂风、暴雨、风暴潮和次生地质灾害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给浙江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方面带来巨大损失,台风暴雨预报是台风天气预报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台风暴雨及其影响台风进行对比分析,希望找出一些共同特征,作为台风暴雨预报的参考依据。 2 资料和方法 选取2006-2015年十年间影响浙江的所有台风,以台风登陆当日为界,取前3天后2天共6天为台风影响期,统计浙江省共71个基本站的日降水量,选取有一个站点以上的日降水量达到暴雨强度的台风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了33个台风个例,以影响期间的降水最强的那天作为分析日和对比分析时间。 日降水量采用浙江省所属气象站的逐日地面站降水量资料(12UTC-12UTC),环境形势场分析和物理量分析采用NCEP最后分析资料(final analysis,FNL),水平分辨率为1°×1°。 文中分析时刻:T0、T1和T2时刻。T0指分析日日降水量的起计时刻(前日12UTC);T1指日降水量的中间时刻(当日00UTC);T2指日降水量的结束时刻(当日12UTC)。 台风距离:指T0时刻台风中心到浙江省边界的最近距离,分为两类:远距离(3.5纬距以上)和近距离(3.5纬距以内)。 台风强度分为三类:强TC(风速33m/s以上)、较强TC(25m/s-32m/s)和弱TC(24m/s以下)。 3 台风暴雨及其影响台风分类 为有利于对比分析,根据台风影响期间全省出现日降水量达到暴雨强度的站数,将全省降水强度及其影响台风分为以下三类:(1)强影响台风(以下简称STC),全省10个站以上达到暴雨强度,降水强度称之为严重暴雨,共计16个;(2)一般影响台风(以下简称NTC),全省5-9个站达到暴雨强度,降水强度称之为常规暴雨,共计9个;(3)弱影响台风(以下简称WTC),全省4个站以下达到暴雨强度,降水强度称之为一般降水,共计8个。 4 分类影响台风的降水分布特征 图1是台风路径和分析日平均降水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台风平均降水分布和STC的严重暴雨分布,分布范围和特征向相一致,主要分布在浙江沿海一带,自海岸线往西陆地180公里范围内,呈带状,有两个强降水中心,分别位于浙南地区和浙中沿海(三门湾沿岸),尤以浙南地区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其中浙南地区的文成、泰顺、平阳和苍南四县降水强度为最强,平均日降水达到100毫米以上。NTC的常规暴雨和WTC的一般降水的落区虽然主要也集中在浙江中南部沿海地区,但降水强度较弱。 通过对台风行进路径和暴雨落区的相关统计,STC的严重暴雨落区主要分布在台风行进路径的左侧约150公里、路径右侧约380公里范围内,NTC由于强度较弱,其暴雨落区虽然分布很广,在台风行进路径的左侧100-500公里范围内,但降水强度不强,落区也较少成片,WTC由于台风距离浙江较远或强度较弱,其浙江境内的暴雨落区大多远离台风行进路径,而且比较零散强度较弱。 5 台风距离和台风强度对降水强度的影响 经统计(T0时刻台风强度与距离),STC 16个个例中,大多为强TC、近距离台风。平均强度达到强TC以上(968 hpa 、36m/s),平均距离为2个纬距,距离最近的台风为登陆浙江的台风,距离最远为3.5纬距。其中,56.3%(9个)平均强度达到强TC(960hpa、 39m/s),31.3%(5个)平均强度达到较强TC(975hpa、29m/s),强度达到较强TC以上的台风合计占STC总数87.5%。,另有12.5%(2个)台风强度为弱TC(987hpa、23m/s),但台风距离均在3.5纬距内,平均距离为2.6纬距。NTC 9个个例中,有67% (6个)台风强度在弱TC(985hpa、23m/s)以下,平均强度为弱TC(995hPA、19m/s);有22% (2个)虽然强度达到强TC(970hpa、33m/s),但均为远距离TC,台风距离在5个纬距以上,平均5.4个纬距;另有11% (1个)台风,虽然为近距离(2个纬距)的较强TC,但在浙南闽北沿海转向并远离浙江,浙江处于台风的西侧,对浙江影响不大,未给浙江带来严重暴雨。WTC 8个个例中,有75%(6个)的台风为远距离台风,距离均在3.5个纬距以上,平均距离6个纬距;另有25%(2个)的台风为弱TC,强度都在25m/s以下,平均强度为16.5m/s。 从上述统计分析可知,台风强度和台风距离与降水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强度越强距离越近的台风导致的降水强度就越强,这和实际

2012影响宁波的台风

2012年影响宁波市的6个台风中,“苏拉”和“海葵”对宁波市造成较严重影响,其余4个台风“达维”、“天秤”、“布拉万”、“三巴”均是轻微影响宁波市。台风“苏拉”、“海葵”、“天秤”、“布拉万”影响宁波市,无论是数量还是强度也都是历史罕见的。 ●2012年第9号强台风“苏拉”。 8月4日早晨6点50分 “苏拉”在福建福鼎秦屿镇登陆了落脚,这里距离浙闽交界处有20公里。“苏拉”登陆时强度已经降低为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米/秒)。 “苏拉”8月2日起外围影响宁波 “苏拉”的动向。7月30号下午2:00左右,“苏拉”从强热带风暴加强为台风。下午4:00,它的中心位于宁波南偏东1104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预计“苏拉”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台湾东部洋面靠近,强度继续加强。8月1号起,宁波南部海域风力逐渐增强到7~9级,并继续增强。“苏拉”主要在8月2日至4日期间外围影响宁波。到时,宁波市区多阵雨,沿海海面风较大。“我们正在密切监测‘苏拉’的具体动向。” 据悉,“苏拉”台风移动速度慢,范围大,由于双台风共存的影响,路径变化复杂。“苏拉”有可能加强为强台风。气象预测台风登陆时间适逢半天文大潮,海上风浪较大,。 受“苏拉”外围云系影响,2号上午开始,宁波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大到暴雨,沿海海面8-9级风,内陆平原6-7级风。今天,宁波阴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将出现大暴雨。 根据宁波防指的预测,“苏拉”登陆带来的强降雨正碰上农历大潮汛,宁波镇海口今天可能出现超保证水位的3.55米高潮位。另外,杭州湾、象山港将出现超警戒水位的潮位。 ●2012年第10号台风“达维” 8月2日21时30分前后在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镇沿海登陆。登陆后,“达维”强度逐渐减弱,3日1时在江苏省北部减弱为强热带风暴,4时前后进入山东省境内,3日9时在山东省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随后进入渤海西部海面。4日8时在河北省东北部近海减弱为热带低压,11时停止编号。 8月2号晚上9点30分左右,今年第10号台风“达维”已在江苏省沿海登陆,并开始向北移动。9号台风“苏拉”自2号凌晨3点在台湾花莲登陆后,2号下午开始向浙闽地区移动。截至2号晚上8点30分,“苏拉”距离宁波475公里,速度达15公里/小时。 2012年第11号强台风“海葵” 于5日傍晚进入东海东部海面。从6日起,宁波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于8日凌晨3时20分在浙江象山县鹤浦镇登陆,登陆时最大风力14级。 宁波市内主要河流,姚江流域降水260毫米,水量2.62亿立方米,奉化江及甬江干流流域267毫米,水量7.01亿立方米,甬江流域221毫米,水量9.63亿立方米,降水导致河网水位迅速上涨,泄洪压力巨大。气象部门统计显示,有气象记录以来,有6个台风(5612、7805、8807、8909、9806、0808)登陆宁波。其中“海葵”是1956年12号台风“八一大台风”(5612 温黛wanda)后,在宁波市登陆时强度最强的台风,带来的平均降雨量超过历史最高纪录。 受强台风影响,宁波市各地出现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南部地区首当其冲,损失严重。奉化西坞、江口和鄞东南等部分地区严重受淹。 ●2012年第14号强热带风暴“天秤”

2008-2012影响宁波台风统计

2008:5个 影响浙江的台风主要有6号“风神”(6月底),7号海鸥(7月)、8号“凤凰”(7月)、13号“森拉克”(9月)、15号“蔷薇”(9月)、 2009:1个 影响浙江的台风主要有8号“莫拉克”(8月) 2010:4个 影响浙江的台风主要有4号“电母”(8月)、7号“圆规”(9月)、9号“玛瑙”(9月)、11号“凡亚比”(9月) 2011:3个 影响浙江的台风主要有5号“米雷”(6月)、9号“梅花”(7月底)、11号“南玛都”(8月底) 2012:7个 影响浙江的台风主要有7号“卡奴”(7月)、9号“苏拉”、(8月)10号“达维”(8月)、11号“海葵”(8月)、14号“天枰”(8月)、15号“布拉万”(8月)、16号“三巴”(9月) 1,台风“海葵”(11号台风),8月6日起强降雨(平均过程雨量168mm),在8月7日晚登陆浙江一带,正面袭击宁波,8日晚20::00去往安徽。正常5日、6日就要准备措施,影响正常生产生活时间预计为5~6天。 2,台风“苏拉”(9号台风),7月30日成型,未正面袭击,但外围影响(8月1日),主要为降雨,影响前一天要停产做好准备(政府强令台风影响,建筑工地一律停工),影响后要做好工地清理,可能影响正常生产生活时间为2~3天。 3,台风“达维”(10号台风),8月2、3日影响宁波,与“苏拉”一前一后影响,合在一起至少要影响建筑工地4~5天时间。 4,台风“天枰”(14号台风)外围影响(舟山沿海附近影响),影响时间主要为8月28、29,对建筑工地的影响为3~4天。 5,台风“布拉万”(15号台风),8月22~27日在象山附近海面,局部影响宁波,对建筑工地的影响为3~4天。 另外,台风7号“卡奴”(7月)、16号“三巴”(9月)等均局部影响浙江地区,对工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雨,一般至少影响两天。

浙江省气候概况

浙江省气候概况 浙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处于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该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浙江大陆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全省大陆面积中,山地丘陵占%,平原占%,河流湖泊占%。浙江海岸线全长公里,沿海共有2161个岛屿,浅海大陆架万平方公里。受东亚季风影响,浙江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变化,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由于浙江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过渡地带,加之地形起伏较大,同时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双重影响,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 浙江气候总的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浙江年平均气温15~18℃,极端最高气温33~43℃,极端最低气温~℃;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 春季,东亚季风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交替季节,南北气流交会频繁,低气压和锋面活动加剧。浙江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全省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正所谓“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浙江春季平均气温13~18℃,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全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为由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逐步递减;全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冰雹、大风、倒春寒等。 夏季,随着夏季风环流系统建立,浙江境内盛行东南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浙江天气有重要影响,而北方南下冷空气对浙江天气仍有一定影响。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暴雨、大暴雨出现概率增加,易造成洪涝灾害;盛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浙江易出现晴热干燥天气,造成干旱现象;夏季是热带风暴影响浙江概率最大的时期。浙江夏季气候特点为气温高、降水多、光照强、空气湿润,气象灾害频繁。全省夏季平均气温24~28℃,气温分布特点为中部地区向周边地区递减;各地降

哪些地区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哪些地区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每年的夏天,台风总会不甘落后地登陆各大沿海城市,狠狠地刷一把存在感。让很多沿海城市的人们对其台风是深恶痛绝,那么哪些地区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西北太平洋海区出现的台风,有1/4左右会在我国登陆,也就是每年平均有7个,最多年份可达12个,最少年份为3个;登陆时间多在7-9月,最早登陆可出现在5月初,最晚为12月初;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整个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沿海,其中登陆次数最多的是广东沿海,约占1/3,依次是台湾、海南、福建、浙江。 台风尽管浇灭了三伏天的炎热,然而威力极大、破坏力强依然是它的真面目。那么,台风有什么危害?台风是引发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可能引发城市内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二、大风

台风带来的大风天气是台风的主要危害之一。一般来说,六级台风举伞步行难,七级台风迎风走不便,八级台风风吹树枝断,九级台风屋顶飞瓦片,十级台风连根拔起树。高空坠物、危房倒塌等等都是台风天容易出现的事故。 三、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指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当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会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交通影响 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对于交通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不仅极大影响路面交通,海上船只、航空飞行都不能幸免。因此,台风来临时,大家应多关注最新的台风消息,以及相关的预警信息,注意大

风、降水带来的影响。若有出行计划,也要及时了解交通信息,合理安排。 上面这些地区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同时对其台风带来的危害也有详细的了解,如果你想要了解台风来临前有何预兆等知识,这些都属于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就是最好的选择。

浙江沿海地区民用房屋台风灾害防护措施调查研究

浙江沿海地区民用房屋台风灾害防护措施调查研究 (园林与建筑学院梁夏龙土木092) 摘要:台风灾害作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受台风影响,每年都有大量土木工程结构发生风灾破坏,尤其是在广大的村镇地区,低矮房屋抗风能力很差,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灾害。本次,我们8人社会实践小组利用7月14号到7月20号通过宁波、舟山等浙江沿海地区的走访,收集当地房屋存在的缺陷以及被台风破坏的图片,针对调查资料,结合目前所学土木工专业知识以及教师的专业指导,总结出当地民房存在的缺陷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台风灾害浙江社会实践村镇地区措施 一、前言 (一)、台风的危害 风灾是自然灾害中发生最频繁,也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图1-1为1950-1999年全球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的统计数据。由图可知,风灾损失几乎与地震损失相当,而且发生比地震更为频繁。据统计,全球每年由于风灾造成的损失达100亿美元,年平均死亡人数2万人以上。可见,风灾是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的自然灾害。 图1-1为1950-1999年全球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的统计数据

台风是风灾中破坏力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一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频繁,据近年来的统计,2004年台风“云娜”造成浙江省数万间房屋倒塌,约18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亿人民币;2005年,8个强台风在我国东南、华南沿海地区登陆,造成429人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466.06万公顷,数数十万间房屋倒塌和损失,直接经济损失814.7亿人民币;2006年,强台风“珍珠”造成31人死亡5人失踪,农作物受灾面积32.03万公顷,倒塌房屋1.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3.4亿人民币,超强台风“桑美”给浙江苍南和福建福鼎的部分地区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两省因台风死亡456人,失踪11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96.5亿人民币;2007年,台风“圣帕”造成福建、浙江两省11人死亡1人失踪,倒塌房屋4043间,损坏房屋1.9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5.91亿元,台风“韦帕”造成浙江省5人死亡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66.2亿元。相关研究表明,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突发性强、群发性显著和成灾强度大等特点。 (二)、村镇房屋受灾现状 在土木工程结构中,村镇地区的低矮房屋受台风灾害影响最为普遍,也最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村镇低矮房屋是大部分人群的生活场所,而这类结构在抗风能力极为脆弱。一旦发生台风危害,会直接威胁到这部分人群的生命安全。如1991年孟加拉国风灾损坏和摧毁民房100万间,造成14万人丧生,损失达30亿美元,损失达300亿美元。近15年来,我国村镇低矮房屋的台风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强度较大的台风影响下,房屋损毁现象十分严重,如图1-2所示。 图1-1为1950-1999年全球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的统计数据

明清时期浙江沿海台风及海潮灾害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人文教育 明清时期浙江沿海台风灾害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从古至今,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学界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也是越来越重视。20世纪30年代邓拓的《中国救荒史》可谓一部今人研究自然灾害史的发轫之作。但是此后,灾害史的研究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有关论著鲜有所见。直到80年代以后,自然灾害史研究才异军突起,大量研究论著、论文涌现,可谓成绩斐然。 历史上,中国就是海洋大国,既受惠于海,也深受其灾。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又以水灾、风灾、风暴潮为主,其中台风最易引起以上三种灾害,其影响范围通常也是最大的。浙江濒临东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40千米,灾害性海潮经常危机浙江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开发利用。从某种意义来说,自然灾害实际上成为了古今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类正是在和自然灾害进行持续斗争中发展进步的。因而,历代统治者对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十分重视,明清统治者也不例外。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后不久便“敕天下有司,凡遇灾异,咸以实闻”。《明太宗实录》的编撰凡例也说“遇凶岁札赈恤悉书。”其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掌握自然灾害对于社会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将其降至最低程度。 从现存史籍记载的台风灾害情况看,明清时期较其他历史时期更为详细,广泛见载于正史、地方志、文集、笔记体小说等古代文献中。上世纪60年代来,在诸多自然灾害的书籍中,多有台风灾害方面的资料汇编,如陆人骥《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宋正海《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陈高傭《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至于有关的学术研究,近代以来,诸多学者,尤其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力图探索有关风暴潮发生的自然规律。这是本课题研究得以展开的有利条件。对明清时期浙江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研究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台风灾害状况及政府、民间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机制,而且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明清社会,从而更深刻地把握中国传统社会。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 1 总则 编制目的 做好预防和处置因台风带来的各种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等规定,以及省政府“三定”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台风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台风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防台风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各市、县(市、区)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防台风工作的责任主体。(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及时预报台风移动路径和影响范围,认真分析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合理预排预泄,科学调度洪水,合理防范,保障安全。(4)快速反应,部门联动。发生台风及次生灾害时,当地政府应迅速响应,各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及时、高效地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置。 (5)抓好“四进”,加强基层。坚持防台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方针,加强基层防台风工作,落实各项预防和应急措施,提高基层防台风的能力。 工作重点 (1)组织危险地区、危险地段人员安全转移; (2)组织出海船舶及时回港避风; (3)水库、海塘、水闸等水利工程保安; (4)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防范和人员避险; (5)城乡高层建筑工地、广告牌、铁塔、行道树、电线杆、天线等高空设施防风保安,城乡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 (6)风、雨、潮的预测预报和预警,并及时向公众发布台风信息。 2 组织指挥体系 省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 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指)负责全省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当预报12级以上台风正面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时,省委、省政府部署防台抢险救灾工作,省防指具体组织实施。 市、县(市、区)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负责当地的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必要时,由当地党委、政府部署防台抢险救灾工作,防指具体组织实施。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做好预防和处置因台风带来的各种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等规定,以及省政府“三定”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台风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台风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防台风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各市、县(市、区)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防台风工作的责任主体。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及时预报台风移动路径和影响范围,认真分析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合理预排预泄,科学调度洪水,合理防范,保障安全。

(4)快速反应,部门联动。发生台风及次生灾害时,当地政府应迅速响应,各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及时、高效地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置。 (5)抓好“四进”,加强基层。坚持防台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方针,加强基层防台风工作,落实各项预防和应急措施,提高基层防台风的能力。 1.5 工作重点 (1)组织危险地区、危险地段人员安全转移; (2)组织出海船舶及时回港避风; (3)水库、海塘、水闸等水利工程保安; (4)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防范和人员避险; (5)城乡高层建筑工地、广告牌、铁塔、行道树、电线杆、天线等高空设施防风保安,城乡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 (6)风、雨、潮的预测预报和预警,并及时向公众发布台风信息。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省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 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指)负责全省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当预报12级以上台风正面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时,省委、省政府部署防台抢险救灾工作,省防指具体组织实施。 2.2 市、县(市、区)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负责当地的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必要时,由当地党委、政府部署防台抢险救灾工作,防指具体组织实施。 2.3 其他防汛防旱指挥机构

1956年浙江象山历史最大台风海啸情景

1956年浙江象山历史最大台风海啸情景 1956年8月初,中心在我省象山登陆的巨型超强台风(代号5612),不仅给浙江带来严重灾难,同时给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市造成严重灾害,迄今已50年过去了,回顾那次百年不遇的巨型超强台风,温故知新或许有所裨益,特别是当前全球气温变暖,灾害性天气不仅频数增多,而且强度特大,动辄打破历史记录,例如前年影响我省台风多达七次是往年的二倍,其中有三次中心登陆浙江,这是82年来所没有;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把美国新奥乐良市几乎全城摧毁,至今未全恢复。气象灾害无疑是造成社会的不安定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今后更好的防御特大超强台风特对5612作一回顾。 检索对比近60年登陆我国大陆的台风,中心气压之低、范围之广、风速之大、暴潮之高、降水之烈、破坏力之强,未有超过5612者,强度居我国大陆第二位的是1969年7月28日在汕头登陆的6903台风,暴潮也曾给汕头牛田洋军民造成严重损失。至于登陆浙江强度居第二位的是去年0515台风(卡努)强度为945百帕,居浙江第三位的是去年的0509(麦莎)和前年的0414(云娜),强度都是950百帕。 5612的主要特点是:

1、范围特大:6级风圈半径超过1000公里,当中心在象山登陆时,北到青岛南至厦门同时都在6级风圈的范围内,曾有学者把半径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巨型台风”,半径小于100公里的称为“微型台风”,普通台风的半径多为300-400公里,5612是普通台风 的3倍以上实属罕见。 2、中心气压特低,风力特强。5612登陆时中心气压为923百帕,这是中心登陆大陆迄今所测到的最低值。风速达65米/秒,往年气象部门由于采取原始的蒲氏风级,最高只有12级,对12级以上的超强台风难以表达,今年起采用扩充的蒲氏风级延伸到17级,这样对超强台风就可以正确表达了,但是5612台风风速达65米/秒,超越了17级的最高等级,到了18级,可见5612是一次罕见的超强台风。 据象山巡守的岗哨称:台风袭击时人们根本站不起来,只能伏地爬行,暴风雨如同竹丝鞭一样的抽打在脸上疼痛异常,就连喘气都很困难。 3、暴潮特高产生海啸,海啸的发生有两种情况:一是海底地震(或火山)引起的,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另一种是强台风引起的,如5612、6903等,由于气压特低,引起海面上吸,高有7米以上,直径有数十公里和眼区大小相当,中心在象山林海乡登陆时把守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

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 1 总则 编制目的 做好预防和处置因台风带来的各种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等规定,以及省政府“三定”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台风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台风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防台风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各市、县(市、区)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防台风工作的责任主体。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及时预报台风移动路径和影响范围,认真分析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合理预排预泄,科学调度洪水,合理防范,保障安全。(4)快速反应,部门联动。发生台风及次生灾害时,当地政府应迅速响应,

各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及时、高效地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置。 (5)抓好“四进”,加强基层。坚持防台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方针,加强基层防台风工作,落实各项预防和应急措施,提高基层防台风的能力。 工作重点 (1)组织危险地区、危险地段人员安全转移; (2)组织出海船舶及时回港避风; (3)水库、海塘、水闸等水利工程保安; (4)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防范和人员避险; (5)城乡高层建筑工地、广告牌、铁塔、行道树、电线杆、天线等高空设施防风保安,城乡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 (6)风、雨、潮的预测预报和预警,并及时向公众发布台风信息。 2 组织指挥体系 省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 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指)负责全省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当预报12级以上台风正面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时,省委、省政府部署防台抢险救灾工作,省防指具体组织实施。 市、县(市、区)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负责当地的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必要时,由当地党委、政府部署防台抢险救灾工作,防指具体组织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