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

【2014-新课标卷I】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学法指导】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基本原则。要学会用具体史实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对中国造成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依据史实得出的结论。【学习重点及重点解析】

1、虎门销烟的起因。

【学习难点】

1、《南京条约》签订的原因。

2、正确理解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材P50-51,试解决下列问题(20分钟)

1、什么是鸦片战争?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有人说“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序幕”。简述虎门销烟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意义。

3、简述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4、用具体史实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教材P51-52,试解决下列问题(20分钟)

1、试解释第二次鸦片战争,并简述其爆发的原因。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用具体史实阐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清承明制,以河运为“正载”,但中叶以后,随着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河运漕粮难以维系下去。在此情况下,道光6年(1826年)和道光27年(1847年),清政府实行了最初的两次漕粮海运;咸丰朝以后,尽管也曾试办过河运,但仅属“偶一行之”,且数量有限(10万石左右),海运成为漕粮运输的主要形式。

漕粮就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起于两汉,盛行于唐宋,明清遂成定制。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指征收漕粮的官员。明清的漕粮主要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山东、河南等地征收。征收数额因驻军多少而不同。

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掌 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探索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运用史料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逻辑思维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情 感、态 度价值观思想意识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爱国情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教

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学案(无答案)

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学案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1、 再认再现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落后就有可能挨打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结果及影响;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习任务】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爆发背景和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为而对外扩张。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时间:;人物:。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结合P50“资料回放”思考:中国为什么要禁烟?。 2、经过: (1)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6月,英军由南向北,最后到达,威胁清政府政治中心。 第二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由南向北,到达,侵入中国经济中心。 (2)中国军民的抗争: ①爱国将领:。②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 3、结果:中国战败,签定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①割让领土:,破坏了领土主权。②赔款:,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③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④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此外,取得了、、等权利。 美、法等国相继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等条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 (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 新课学习 一、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的背景 国内: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 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国际: 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相继发展; ②资本主义列强疯狂对外扩张,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10课鸦片战争学案

第10课鸦片战争学案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战争的原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 2.学习难点:联系条约的内容分析战争的影响。 【知识框架】 鸦片战争前的东西方世界;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 【内容梳理】 一、鸦片战争 1、战前的东西方世界 总结: 2、经过:第一阶段:1840.6——1840.12 英军北上天津 广东→→→→退回广东(道光帝改派为钦差大臣)第二阶段:1841.初——1842.8 东南沿海战事 占→吴淞→(清军满族将领牺牲)→下关江面 这其中军民抗争的例子: 3、结果: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割地:;赔款2100万;开埠通商;协定关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和、中美以及中法构成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过程:(“两张卖身契,一把无名火”指的是什么?): ①1856年,英军进攻,战争爆发,国加入。 ②联军攻陷,进逼,于1858年与清政府签订。(“一开二赔三外”) 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签订了。(“天天赔九”) ④两国也趁火打劫,特别是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的大片领土。 2、你还有什么问题:

【参考资料】 1、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2、鸦片战争中,人民的反抗以广州城北三元里抗英斗争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其告示曰:“我等义民……不用官兵,不用官孥,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报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戴逸.中国近代史稿3、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 ──林则徐致友人信中语,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4、“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的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獗,在它的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抗战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 ──徐凤晨《中国近代史》5、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大纲版人教《中国近代史》6、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是政治上,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是加速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一些开明的封建士大夫开始关注世界、思考现实。如林则徐、魏源等。为了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世界,魏源写了《海国图志》一书,这是我国系统地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著作。──来自互联网 。

鸦片战争优质课教案汇总

让学生在师友互助中学会学习———《第一次鸦片战争》 教 学 设 计 学校名称:东关中学 教师姓名;魏星

《鸦片战争》教案 汾阳市东关中学魏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以及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掌握中英两国的制度差异2.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图片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卑劣、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 学习林则徐忧国忧民、严厉禁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爱戴的情感。 通过对清政腐败无能,外强中干而不堪一击的了解,一方面,对封建没落贵族的懦弱无能而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从耻辱中感悟国力衰微、落后遭劫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通过阅读爱国将士关天培英勇抵抗侵略、以身殉国的事迹,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示儿 教学目标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的一篇。板书:陆游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①陆游(20XX-20XX),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20XX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2课鸦片战争-课后限时训练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 必修1 第12课 使用班级:高二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每题2分) 1、以下对英国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破坏了中国“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结构 B.加重中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和政府财政危机 C.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D.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的持续增长 2.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②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③军备废弛,军纪败坏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西方媒体曾批评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说“中国贸易是一种垄断贸易;广州,是一个帝国对外贸易垄断的港口;行商是地方上的垄断者……”这一局面被打破始于( )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晚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4.历史题材的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立场和思维角度。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 ) ①漫画的作者可能是中国人②《南京条约》是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③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中的胜败④作者意在表达对外国侵略的不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844年,英国怡和洋行的一支满载茶叶的船队来到中国,它可以在下列哪些城市进行合法通商贸易( ) A.宁波、上海 B.杭州、福州 C.厦门、重庆 D.苏州、广州 6.据《大清律例》规定:“化外人有犯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道:“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此处的“划时代”的含义主要是( ) A.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 B.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英国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8.从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性的影响是( ) A.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B.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日益封建化 C.思想界出现“西学东渐”态势 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9.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得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英国提出修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以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0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 学习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3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基础知识梳理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1 背景:(欧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中国封建主义落后,导致战争的必然爆发)(1)政治上:英国是先进的国家;中国的封建统治日益腐败。(2)经济上:英国:率先完成了,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中国:封建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3)军事上: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中国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4)对外政策上:英国为扩大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到处进行; 清政府推行政策。 (5)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①起因:为扭转,英国等国家向中国走私鸦片。 ②过程:清政府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___________海滩当众销烟。 ③意义:极大地鼓舞了。 总结: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企图打开中国大门,抢占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禁烟运动仅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 过程:1840年6月爆发,1842年8月英国侵入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 3.结果:(1)《南京条约》的签订 内容包括①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给英国。③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由中英双方协定。④列强取得了、片面、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2)美法等国相继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等条约。 4.影响(1)政治:中国的遭到破坏。 (2)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中断,中国被卷入。 (3)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沦为社会。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列强为了扩大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列强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2.经过:自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略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清政府战败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 (1)增开等11处城市为通商口岸;(2)外国商船可在往来;(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经商、;(4)清政府赔赔偿英法军费各白银等。 4.影响 (1)社会性质:中国丧失更多,中国社会的程度加深。 (2)清政府发生变化,设立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 (3)兴起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中国开始起步。 概念解读 1片面最惠国待遇 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为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2领事裁判权 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所在国家属地主权的例外或侵犯。实际上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事裁判权就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案

一、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开始了顽强的抗争……中国历史从此开始步入了近代。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1949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本段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四个阶段。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新旧革命分期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在近代西方列强曾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同时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先后出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等光辉事迹;中国近代史还是中国各界仁人志士的探索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如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兴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兴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但都因其阶级的局限性以失败而告终;无产阶级从领导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历史。而这一单元重点讲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因此本单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理顺各事件之间的关系;能够结合地图,讲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岳麓版必 修1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腐朽没落;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清政府关于禁绝鸦片的争议;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的兴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相关历史材料的搜集,掌握从不同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通过运用多种史料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学会多角度地观察历史事实的方法。 通过对各类史料的研习,学会依据不同史料,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评价;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关于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应到学生痛定思痛、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联系香港地区割失和今天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理清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三、教材内容安排(1学时) 教学过程

五、知识链接 “领事裁判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也称“治外法权”。它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但清朝官员认为有关洋人的诉讼由他们自己裁决更便当。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及公民的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的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等待遇。通常通过签订商务条约由缔约国双方相互给予,这是发展国际间正常贸易、消除贸易歧视的一种手段。但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它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清朝官员对最惠国待遇不知是双方共同享有的。 六、教学资源建议

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2课鸦片战争 课标 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1、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结果、影响,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了解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3、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起因与签定的条约 (2)难点: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课时:1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看美丽的罂粟花图片(创设问题情景),然后指出:“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二)讲述新课 一、虎门销烟 1、讲述鸦片提炼的过程; 2、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

学生阅读第一目内容,并回答,老师总结。 观看图片。 过渡:正是因为道光帝坚强了“严禁”的态度,才有了林则徐的广州之行。 3、虎门销烟 总结虎门销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4、演示从中英合法贸易到虎门销烟的过程。 二、鸦片战争 1、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东方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至少要四个月。相距如此渺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讨论: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这种说法正确吗? 学生讨论,回答。 阅读英国人的两段话,体会鸦片战争的原因。 总结鸦片战争的根源原因和直接原因。 2、过程:起止时间,中国人的应对策略:既有英勇抗敌,又有愚昧无知,令人扼腕叹息。 3、结果: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对条约的内容重点分析其对中国的危害。 名词解释: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4、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几个方面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

课程名称:《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历史教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鸦片战争等问题的认识见解关系着学生自身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亦本书的重点,应做重点关注。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的大概经过和相关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介绍和学习,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应以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为主,在经过细节上不做过多延伸。 高一年级学生在阅读分析上已有较大提高,以学生自己收集和教师提供的史料为依据,自主总结概括,形成富有逻辑的观点态度。适当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经过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基本内容。

(2)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在教师合理的史观引导下,运用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史料,锻炼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3)通过对背景、影响、观点的对比整理,养成辩证的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鸦片的危害,提高“珍爱生命,抵制毒品”的意识(2)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史实,培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 (3)通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遭受的屈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意义,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天津条约》和《北

高中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曾经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别名叫“福寿膏”,它真的能让人添福增寿吗? ___网准备了《鸦片战争》教案,欢迎查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生活化事件以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 ___社会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我们 ___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 茶叶、生丝 呢绒、布匹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

1.归纳法。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 清o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 怕炮怕火箭?"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课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课标要求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必修一四单元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好本课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材在前言中指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第一目虎门销烟主要讲述战争的导火线,而对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一句话带过,第二目中主要讲解过程和影响。第三目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而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情况和两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两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补充说明。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初中的教材第一主要讲述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和世界的概况,其中主要与政治和外交比较为主;第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第三,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措施;

第四,英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第五,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南京条约》。与高中教材相比较,初中的教材更注重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整个过程,高中简略了战前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对于鸦片战争的经过做了淡化处理,重点在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学生分析 《鸦片战争》一课,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学生对鸦片战争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教材内容讲述过于简单,对其背景和影响等的表述不够全面。高中的学生已基本具备了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要是学习中照搬课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高中生多对课本中的隐性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历史资料等材料创设历史情景,进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2019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12课鸦片战争语文

一、单选题 1.“英国商民既在各口通商,难保无与内地居民人(等)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他国夷商,仍不得援以为例。”材料反映了() A.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B.门户开放政策 C.英国商人的利益受到保护D.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一系列特权被列强取得,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 A.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B.海关管理权落人英国人的手中 C.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D.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 3.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传教士传教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4.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出现“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的现象,反映了() A.列强侵略使中国社会动荡物价上涨 B.市场饱和米价下跌农民生活艰难C.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使农民生活艰难 D.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市场不稳5.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6.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 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B.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最新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观看影片《林则徐》的片段,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的过程及意义,鸦片战争的结果;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炮子谣》(节选) 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反映了鸦片输入中国后,造成民众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后果,进一步说明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又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清朝统治者态度如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材料和图片展示: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开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机器大生产的基本实现为完成标志。 资料图: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 2.问题思考: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图片试着比较这一时期的中外形势并思考,英国为什么会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前中外形势的比较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 茶叶、生丝 呢绒、布匹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多媒体展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虎门销烟图(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提出问题: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不对。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知道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双方的国情,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和中国战败原因;通过对鸦片战争过程的观察,了解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的科技、文化和思想的落后的状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认识“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 理,理解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必然性,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难点 鸦片战争的过程,不平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1792年,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首的外交使团,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商务关系。见到乾隆后英国使团向中国政府赠送了一批国礼,其中包括望远镜、地球仪、钟表以及一艘英国最先进的炮舰模型,大清国也回了国礼,其中有丝绸、宣纸等。英国使团向乾隆皇帝提出了通商要求,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此后五十年,当中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的时候,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成世界级头号强国。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其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以极其复杂的心态和极其沉重的步伐,开始了漫长的近代化历程。

二、虎门销烟 教师:阅读课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国情。 英国国情:政治方面: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位。经济方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外交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侵略扩张。思想方面:深受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中国国情:政治方面:专制制度日益腐朽,贪官横行,军备废弛。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外交方面:闭关锁国。思想方面:统治者闭目塞听,盲目自大,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在传统的对外贸易中,中国是处于出超地位,中国的茶叶、丝、瓷器深受欧洲人欢迎,而英国向中国出口的棉纺织品、毛纺织品却没有什么市场。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获得高额利润,英国商人向中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查抄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禁烟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叫嚣道:“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销毁,这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狠狠教训它。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鸦片战争爆发。从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战争断断续续的进行了两年多,最后清军战败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三、《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教师: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呢?《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影响? 学生: 原因:统治者愚昧无知,用人不当。清政府战和不定,数易主帅。清军装备陈旧,军备废弛,战术落后,调兵迟缓。英国制度先进、国力强盛,武器领先。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 1.战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2.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3.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走向近代。 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已交战两年,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竟然提出“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到底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等问题。 中英火炮样式原理大同小异,但是铸造工艺却有很大差距。清朝的冶炼技术落后、,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