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结题报告)

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结题报告)

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结题报告)
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结题报告)

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结题报告)日期:2007-9-18 出处:https://www.doczj.com/doc/628965213.html,/~mrobot/ 阅读:4012次

“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课题组

2003年12月

[内容提要]

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表明,在上世纪末“计算机文化”已深入人心的基础上,“机器人

文化”将在本世纪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工作、思维的方式以及人类的意识形态产生无可

估量的影响。

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在中小学进行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

开发机器人文化所蕴涵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掘机器人文化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对促进教育的改

革和发展,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中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促进我

国机器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对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必要性、可行性,中小学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的教师培训模式、

课程教学模式、学校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国内外机器人文化教育发展概况

在人类文明的悠远长河中,对机器人的梦想和追求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如今,人类进入了信

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有感觉、能思考、会决策的智能机器人,将人类和机器人的文化探索

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1997年第15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大会上举行了第一届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国际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的研究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来自美、日、瑞典的9位国际著名学者联合发表重

要论文,系统阐述了机器人足球的科学意义和教育意义。以体育竞赛为载体的机器人足球比赛是一项

前沿科研竞争和高科技对抗,它的发展将对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受到世

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机器人足球开始进入大学的本科生课程。

从90年代以后,在号称“现代机器人故乡”的美国,机器人教育不再局限在大学的专业学科教育

中。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全国高中生中推行“感知和认知移动机器人”计划,高中生可免费获得70公

斤重的一套零件,机器人越来越成为一个培养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学习平台。

在“世界机器人王国”日本,每所大学都有高水平的机器人研究和教学内容,每年定期举行各种不

同层次的机器人设计和制作大赛,既有国际性高水平比赛,也有社区性中小学生参加的比赛。机器人

的发展为日本近20年的经济腾飞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86年我国“863”高科技发展计划正式启动“智能机器人”主题。到了“九五”期间,“普及机器人

文化”被列为该主题第一专题的宗旨之一。1998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国内率先进行了机器人足球的教学

实验。近几年来,国内高校机器人比赛逐渐增多,“863”计划为“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提供了专项

基金,智能机器人比赛正在发展成为我国创新教育的战略性手段。

世纪之交,在全球共同奏鸣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时代交响曲中,机器人足球的教育作用迅速传播到中小学。在2000年第四届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上,首次设立了“初级组”比赛,来自世界各国的中小学生分别参加了“机器人舞蹈”、“一对一”和“二对二”足球赛等不同类型的比赛。初级组比赛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科技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受国际机器人科普活动潮流的冲击,新世纪以来,中华大地涌起一股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竞赛活动的热潮,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

“中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活动”是为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

地适应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一项全国性、有组织、成规模、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青少年科学技术活动试点性活动。目前它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校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新亮点,每年大约有50余万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参加这项活动。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人民教育出版社等联合主办,从2003年开始,增加了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足球比赛两个重要项目。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年历史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每年约有1500万青少年参加各级各类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2003年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新设青少年机器人创意设计的比赛项目。“Intel工程大赛”、“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全国重要赛事也都把机器人创意列入竞赛项目。

除了政府部门的项目外,由学术机构、公司厂商联合主办的智能机器人大赛对推进我国机器人教育活动、普及机器人文化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上海广茂达电子信息有限公司1999年研发成功我国第一台教育智能机器人“能力风暴”。自2000年以来,共培训了2000多名相关教师,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4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从60支发展到150支,比赛项目发展到七项,有机器人灭火、智能机器人足球、机器人创新展示、机器人现场设计、机器人论文、机器人擂台赛和中型组机器人足球赛等。目前,全国有近5000所中小学已经拥有能力风暴机器人,共有2000余万中小学生成为能力风暴机器人的伙伴。

方兴未艾的智能机器人活动引起了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00年北京景山学校将智能机器人的普及教育以科研课题的方式纳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小学智能机器人课程教学;上海西南位育中学、卢湾高级中学等学校在2001年开始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了智能机器人活动进课堂的探索和尝试。

2002年以后,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校校通”工程的推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已有呈加速度发展的趋势。智能机器人事业和教育事业同时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极好机遇。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对机器人界和教育界都是空前的挑战。

进入信息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文化这个重要的中介和桥梁,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纵观跨越世纪的变化,如果说上世纪末我国“863”高科技发展计划把“普及机器人文化”作为我国发展机器人事业的一项战略措施,那么到了新世纪,普及机器人文化也将越来越成为促进教育创新的一个战略性手段。因此,引发了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一个值得政府部门、学术界、机器人界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前瞻性课题。

二、研究概况

1.概念界定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机器人文化:在人类对机器人的梦想和追求中产生的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整合的全新的文化形态。机器人文化是民族文化、创造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学科文化、技术文化、竞赛文化、科学家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融合的结晶,开拓创新是机器人文化的实质内涵。

普及机器人文化:以普及机器人科学知识和应用为载体,开发机器人文化的教育价值,弘扬开拓创新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高全体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普及机器人文化在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创新过程。

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以智能机器人教育为载体,开发、应用机器人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中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促进中小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教育创新过程。

2.研究目标:

通过区域性的以智能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教师教育行动研究,提升教师发展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开发机器人文化所蕴涵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3.研究内容:

1)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

2)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教师教育行动研究

3)智能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4)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对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创新的促进作用

4.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互连网上的搜索引擎,实现跨越时空的信息跟踪,密切关注国内外机器人文化教育发展动态和趋势,为课题研究目标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我区中小学学生、教师、学校领导不同层面的抽样调查,为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必要性、需要性、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

2)行动研究法(以教师培训行动研究作为本课题的主线和突破口)

·设定基于智能机器人教育主题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目标、内容、模式

·教师培训活动实践

·培训活动反馈信息分析和研究

·课程、教材、培训模式的进一步调整

·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3)经验总结法

通过个案经验交流、课程开发阶段总结、培训班学员小结和交流、参赛活动总结交流、中期总结、开放的社区交流、基于城域网的超媒体互动学习平台的搭建,激励思想的沸腾、实现文化的融合、促成精神的建构,使课题研究始终定位于教育创新的前沿。

5.基本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2001年10月——11月

对上海广茂达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的个人机器人产品进行调研,在上海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节期间,首次参加智能机器人比赛,对本市、本区的机器人活动进行了考察

2002年1月

与上海广茂达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教师培训项目上进行合作

2002年1月——3月

收集信息,处理分析相关资料,开发教师培训课程和教材

2002年3月——5月

“智能机器人设计和开发” 第一期教师培训

2002年5月——6月

任务驱动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组织教师参加“2002年中国机器人竞赛研讨会”

2)实施阶段

2002年6月——9月

“智能机器人”超媒体学习支持系统的修改

第一期教师培训班的总结

2002年9月——2003年1月

“智能机器人设计和开发”第二期教师培训

“信息科技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理科)” 第一期教师培训

撰写中期报告

2003年1月——6月

“智能机器人教育在线”网站建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性学习平台” 第一期教师培训

“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研训班

各类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抽样调查

3)总结阶段

2003年7月——12月

各类调查问卷的整理、统计、分析

整合各类教案、论文资料

教育主题网站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1.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

1)哲学层面的论证

通过互联网各大搜索引擎的信息检索,对国内外机器人文化教育发展动态和趋势进行了动态跟踪,对国内的教育机器人产品进行了调研。经过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对文化、机器人文化、普及机器人文化、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进行了概念界定;对机器人文化的内涵、中小学文化的内涵和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从哲学层面论证了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必要性、可行性。

2)区域性调查论证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中小学在学校、教师、学生层面对普及机器人文化的认识,课题后期,设计了“学校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分别在本区部分中小学学生、教师、领导中进行了抽样调查。

a.学校问卷调查情况

b.教师问卷调查情况

c.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d.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i.调查结果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课题研究的辐射效应;

ii.在中小学普及智能机器人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

iii.大部分学校认为教师队伍建设是中小学普及智能机器人教育的瓶颈问题,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iv.一部分学校认为资金的投入是关键之一,反映出对机器人教育的教学模式、投资规模还不够了解;

v.有关部门应抓住发展机遇,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和培训,首先转变领导的观念、把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层面。

2.教师培训行动研究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和机器人教育的关键,而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和机器人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活动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从2002年3月到2003年6月,开发了四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课程。经过五个班级的教学实践,培训了140多名学科教师,通过中小学教师与智能机器人的零距离接触,在揭开智能机器人神秘面纱的同时,教育观、学习观受到空前的冲击和刷新,坚定了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和信心。

基于智能机器人教育主题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

为实现课程目标,在培训理念、学习理念、培训模式、教学策略、课程资源、评价方法上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

1) 培训理念:变以知识更新为目标为以发展和提升教师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为目标

2) 学习理念:自主学习、互动学习、体验学习、反思学习

3) 培训模式: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动手实践、研训一体化

4) 培训内容:学习智能机器人主题的教学设计或作品设计

5) 教学策略: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

6) 课程资源:开发能支持学员自主探究、互动学习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利用来自网络、来自开放的社区、来自学员间的一切可用资源;引导学员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超媒体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制作和应用超媒体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制作和应用

采用超文本结构,将巨量的、各类媒体的信息(文字、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链接的形式进行组织与管理,整合在光盘上,构成一个主题局域网,同时还设计了与因特网资源的相关链接点。这样的课程资源叫“超媒体学习支持系统”,相当于一部活书,适用于指导基于问题或主题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了一种全新的e-Learning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获取高科技新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新的学习理念对提高学习者终生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

·“智能机器人教育在线”网站的建设

2002年9月,我区教育信息网“校校通”工程基本实施,使架构一个跨越时空的互动学习平台成为可能。“智能机器人教育在线”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和“智能机器人教育”专题论坛的开辟,在为“研训一体化”培训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资源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在网络化环境中指导学习活动的能力。参加研训的教师也积极的制作起自己的主题网站。

随着课题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教育在线”和七宝二中的“机器人俱乐部”、吴泾三小的“走进ROBOT”、梅陇中学的“电子科技小组”等网站已成为我区的教育特色网站。

“智能机器人教育在线”网站由主页、教师天地、学生乐园、机器人竞赛、机器人学科教育、机器人辅助教育、机器人科学家、教育机器人、新闻集锦、资源库十个模块构成;通过互联网与全国的机器人教育网站、论坛共同构织成为普及机器人文化、推进机器人教育的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和资源中心。两年前,以“机器人教育”为关键词在互连网上搜索,相关文章只有数篇,现在,在GOOGLE 上检索到的相关信息是63500条;两年前,以“教育机器人”为关键词在英特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为零,现在,在GOOGLE上检索到的相关信息有44600条。

·创造性地利用开放的社区资源,共同构织推进智能机器人教育、普及机器人文化的社区网络&主动寻求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支持

上海广茂达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是全球教育机器人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为我区教师培训提供了先进的学习理念、与时俱进的技术支持和“能力风暴”教育智能机器人学习用机。

&利用高校师资和科研成果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型培训中,邀请华东师大信息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运用“任务驱动”学习模式,指导理科教师学习“未来之星”信息科技学习机的应用,展示智能机器人在与理科实验整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案例。

&区内外的交流和学习活动有:

A)观摩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的学生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教学活动;

B)参观卢湾高级中学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C)参加我国著名机器人专家、蔡鹤皋院士的专题讲座;

D)参加市二中学智能机器人劳技课教学活动;

E)参加我区梅陇中学电子科技校本课程教学活动;

每次活动都有视频、图片记录,整理后发布在网站上,使交流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持续扩大。基于开放的社区资源的学习探究,激励和推动了教师主体性参与智能机器人教育的教育实践,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智能机器人竞赛,和学生共同获取独特的学习体验

评价方法:通过作品交流、比赛交流,通过反思,使评价成为新的发展起点。(附件一“教学设计评价量规表”)

3.智能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是文化的融合,机器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通过具体的智能机器人课程教学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课程的开发和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实现的。智能机器人课程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不同,机器人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具有实践性强、探索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在校本课程、信息科技,劳技、科技活动的创新板块中,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在各类课程的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智能机器人主题都能找到创造和发展的空间。

无论何种形式的智能机器人课程,都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来开发。在智能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始终贯穿了教师对专业成长的探索和实践。教师主体意识、责任感,主体能动力量和创造精神的提升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带来的是课程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最终是学生的发展。

1)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具有校园文化的特色和学校发展的方向标;对学生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能体现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角看,校本课程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教师不但要具有相应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课程设计的能力。新的挑战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课题组的教师们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又通过“研训一体化”的培训模式交流、提高、发展。

A) 七宝二中

七宝二中是一所市级科技特色学校。多年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生的科技活动,从最初的“生物百项”到“航天科技”,又发展到车摸、船摸、航模、摄影、科技创新与制作、机器人等等多项科技活动。学校长远规划,选拔优秀的教师担任科技教师,并每年都要开发相应课程,科技活动课统筹安排在学校教学的课程表内,保证了科技教学和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学校的科技活动得以健康的发展。学校为更进一步开展科技活动,统筹安排,筹措资金,建设了科技活动的专用场所——七宝二中科技园,机器人活动室就是科技园中的活动场所之一。

七宝二中学生的机器人科技活动从1999年9月开始起步。对于一个新项目,学校立足发展,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先后参加培训的教师达20多人次。目前推出的校本课程有“机器人知识”、“简易机器人制作”、“普及型机器人制作”、“普及型智能机器人制作”、“智能机器人(能力风暴个人机器人、未来之星学习机)的改装与编程”、“灭火机器人”等七门课程。2002年上半年开始筹备建立机器人活动室,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科技教师季海涛、夏丰敏两位教师主动收集、修理学校的旧电脑,经过种种努力,七月初,一个拥有12台学生用计算机、2台教师用计算机、数字投影机1台、5台“能力风暴”、8台“未来之星”机器人、机器人灭火场地和机器人踢足球场地各1个的初具规模的机器人活动室宣告建成。经过两个学期的活动实践,极大的方便了机器人的科技教学和活动,增添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生智能机器人活动课程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模式。

·课内普及:中预年级和初一年级开设机器人校本

课程,4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20人左右,每周共4课时。课程内容为“机器人灭火”、“普及型机器人的制作”;

·课外提高:课外活动以“机器人俱乐部”形式开展,会员活动时间是每周二、四下午4:00~4:50,活动内容为“机器人创新”、机器人知识讲座等。

在学校的支持下,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机器人竞赛,获得体验性学习的机会,如上海市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节机器人灭火竞赛、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机器人灭火竞赛、京沪智能机器人灭火对抗赛、“头脑奥林匹克”擂台赛等。通过比赛的磨练,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有了提高,学生参加智能机器人活动逐步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七宝二中的智能机器人教育的发展模式在区内具有示范作用。

B) 基地附中

基地附中是一所新学校,在已经全面普及了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开始启动学生机器人活动,虽然起步比较晚,由于校长重视,教师努力,已有很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后起之秀。学校有4名教师参加过培训,准备从高一学生课外活动入手,一开始困难很多。校长孙雄要求学校科技总指导与年级组、班主任在高一年级中作普遍的动员,切实抓好这项工作。2002年10 月在学校“第一届科技节”期间,科技总指导做了为什么要开展机器人活动的专题报告,聘请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黄勇教授作机器人原理的科普讲座。请“能力风暴”、“未来之星”等上海有名的机器人公司来学校展示产品,请闵行区少科站来校表演“智能小车”比赛。通过宣传、讲座、展览、表演,机器人活动的概念在学生、教师的头脑里逐步的清晰起来,两个月后,有14名高一、高二同学参加的基地附中的第一期“机器人兴趣班”终于开班了。为了办好这个来之不宜的兴趣班,学校决定聘请区少科站的机器人教师陆梅东与教师黄见远一起来辅导这些同学。第一期“机器人兴趣班”获得的第一个奖是“2002上海市青少年机器虫竞赛格斗(高中组)一等奖”。从此,基地附中在近两年里,获得了30余个市级、区级奖项。在这些奖项中,含金量最高的要数第十八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意机器人一等奖和中英文化交流项目“挑战机器人”上海赛区第一名。

目前,学校从提高和普及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发展学校的机器人教育。学校设立了“创新实验室”,专门开展机器人教学,并设法引进机器人教学的专业教师。高中有“机器人兴趣班”两个,初一年级开设了“我们的Robot”校本课程。由黄见远老师编写的机器人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将物理、化学、科技史常识,计算机知识的应用与劳技课动手做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学习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理解和帮助机器人感知、思考、动作的过程中,学到一种科学而高效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多种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自身的专业意识进一步提升,黄见远老师这次发现和带领学生参加首次中英文化交流项目“挑战机器人”的比赛,就是创造性地利用了开放的社区资源,为学校、为学生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空间。

C) 梅陇中学

梅陇中学以国防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丁志康老师在参加第一期培训结束后,就开始设计“让机器人逐步走进课堂”的三个阶段的计划,并着手编写了国防科技校本教材“光电小车的原理和实验制作”。在初二年级普及学习光电小车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机器人制作的探究性学习。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学生通过亲历实践、自主体验学习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参赛获奖后主动反思,写体会、写科技论文在网上交流;教师通过“教”与“学”的改革实践,提升了对教育意义的理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逐渐发展成主体之间的交互和建构。“研训一体化”培训中,组织全体学员观摩了丁老师的课程教学,并摄制成视频作品发布在网站,成为教师培训行动研究的新课程资源。

以上三位教师平均年龄54岁,都是在参加了普及型教师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参加“研训一体化”培训。主体意识的提升使他们充分挖掘、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才能和工作热情,甚至在生病住院期间也未停止研究。他们的研究工作得到所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也是和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过程。

2) 信息科技学科教育课程的拓展

集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通信、网络、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一体的教育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为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提供了一个生态学习环境。从智能机器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素看,由于智能机器人的信息获取模块、信息加工、处理模块、信息应用模块的功能与人类的感觉器官、大脑、四肢是一一对应的,以此作为中小学生全面接触、学习信息科技,理解信息科技内涵的智能化学习平台,有利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想象力、创造力的全面提高。

智能机器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素

人类通过计算机程序将智慧赋予机器人,因此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是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想载体。通过机器人项目,学生们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编程的思想,再用图形化编程语言或代码程序语言在计算机上编成程序,然后通过计算机和机器人的通讯,将程序下载到机器人的微处理器,通过观察机器人的运行情况来调试、验证、反思、改进程序。学习过程以任务驱动,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协调。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模式,使程序设计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尤其是推出了图形化编程语言和仿真机器人后,使程序设计教学能更突出“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习,使“算法”变得直观而形象,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能学得津津乐道,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有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对整体进行规划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连续运用推理的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吴泾三小的杨冬俊老师在智能机器人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整合中作了积极的探索。

吴泾三小从2001年开始教育信息化建设,精心打造数字化校园,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先后有两名教师参加了教师教育行动研究。2002年5月开始开展智能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活动,在先期参加培训的姜剑峰老师指导学生在国内外智能机器人灭火比赛取得佳绩的基础上,后期参加培训的杨冬俊老师通过“智能机器人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整合实践和思考”的课题研究,把原来智能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活动形式普及到班级的课程教学,再逐步普及到年级、学校。

智能机器人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整合必须从教学设计开始。杨老师以《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使用教程》、《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小学教程》、《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初中教程》和校园网作为学习资源,采用SVJC仿真机器人图形化编程环境,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梦想机器人;

活动二:网上行,看机器人家族;

活动三:让机器人唱歌;

教学对象是全体三年级学生(从未接触过机器人)。

通过六个课时的学习活动,在信息技术同美术、音乐的整合中,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会了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设计、制作能唱“雪绒花”、“英雄少年”的唱歌机器人。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附件二“智能机器人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整合实践和思考”)

杨老师是个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才一年。通过自己的研究,对课程、教材、教学、教育等名词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到教师的责任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对其各种能力的培养;认识到教师扮演的角色在教学中要有很大改变,要变教学的主导者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认识到师生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互动的,师生的发展是多向度的,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智能机器人课程在教学中的实践,使年青教师在教师成长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也是互相的。吴泾三小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领导的学校发展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3)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智能机器人是一门跨学科、高度综合、极具成长性的学科,使机器人教育能自然融合在各学科教育中,为信息科技和课程整合、研究性学习、综合创新活动提供了优秀的学习平台。

在教师教育行动研究中来自区内12个学校的26名理科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培训班,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黄勇教授结合他研制的“未来之星”信息科技学习机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事例,向老师们展示了智能机器人在与理科实验整合中的应用前景。

培训结束后,七宝二中黄敏老师申报了区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理科实验教学整合实践的研究”,以智能机器人为平台,进行理科实验教学的探索。对中小学教师来讲,独立开展这方面研究在技术上有些难度,但是可以寻求高校支持,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可以作为高校培养研究生的课题。黄敏老师的探索是信息技术全部内涵与课程的整合,也是智能机器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4) 科技活动课程创新板块——智能机器人竞赛

近年来,国内外推出了一系列以促进机器人教育和科研发展为目标的机器人竞赛活动,如机器人走迷宫、机器人足球赛、机器人相扑、机器人清道夫、机器人灭火等等。实践表明,智能机器人竞赛课程使课程的内涵变得更丰富,更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与传统的以知识传

授和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不同,智能机器人竞赛从机器人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到参赛,具有实践性强、探索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此类比赛不仅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综合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更可以锤炼学生们承受挫折、挑战自我的能力。比赛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就象实际生活中一样,数月的辛劳和努力也许就因一时的判断失误而一无所获,因此就有了大批的失败者,就有了新的前进目标。承受挫折、挑战自我,这对于长期生活在被过度保护的环境中、总是很功利地考虑参赛名次而且获奖人也的确可以获得诸多好处的社会环境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智能机器人竞赛区别其他比赛的还在于它的团队工作特性,设计、制作、调试都得靠精诚合作。智能机器人竞赛的价值不在于参赛名次高低,而在于它的独特的体验,智能机器人竞赛对普及机器人文化的作用不在于文化的传播,而在于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智能机器人教育价值的发掘和实现几乎都能以竞赛为载体。

在课程教学中竞赛也是一种绿色评价模式,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规模的竞赛,让学生活动在竞赛中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在观摩梅陇中学丁志康老师的“光电小车”课程教学中发现,当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班级比赛时,交流、对话进入高潮,反思、感悟都产生在那一刻。要比赛就有失败者,永不言败的精神建构实现了机器人竞赛的教育价值。

教师教育行动研究还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大赛。参赛的组织过程和参赛过程,对教师、对学生是一段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其含金量大大超过了奖牌的分量。

2003年2月22日~23日七宝二中季海涛、冯友明老师带领8名学生参加了在北京中国科技馆举行的,由上海五个代表队和北京五个代表队参加的CCTV杯“京沪智能机器人灭火对抗赛”。这次对抗赛中,上海的五个学校中有四所是重点中学的高中学生,只有七宝二中是普通初级中学,学生年龄也最小。在选拔赴京参赛的学生时,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两天内就有15名学生报名。在对抗赛中,设在中国科技馆内的赛场和在上海学校里的环境大不一样,给调试机器人和参加比赛增加了很大的难度。2名参赛队员尽管经验不足,但仍然能够镇定自若,不畏惧强手的挑战,细心调试机器人,使机器人在赛场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取得了第6名的好成绩。此次对抗赛,是教师、学生一次共同学习、锻炼的机会,学到了其他学校很多宝贵的经验,找到了和强队的差距,锻炼了学生自主的生活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返沪后,初一学生何伟巍在《北京之行的感悟》中,通过对比赛中遇到困难、战胜困难的心理过程的回顾、反思,悟到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因为是亲身感悟,文章写得生动流利,已经发布在网站上。比赛实况的视频资料在“机器人俱乐部”网站发布后,网站的日点击率一下子超过万次以上。学生家长原来大部分希望孩子能参加数学、英语补习,认为学机器人对升学没用,现在家长对老师讲:“我的孩子对机械之类的玩具非常感兴趣,对机器人更感兴趣,希望老师多加指导,多学些知识和本领,对孩子将来会有好处的。同时对他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文化的融合也许就在感悟、反思、交流之中。

四、研究成果

1.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哲学思考

课题立项初期,对“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概念基本空白,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概念界定逐步形成、逐渐清晰:以智能机器人教育为载体,开发、应用机器人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中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促进中小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教育创新、文化创新过程。

若用静止、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中小学文化和机器人文化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科学的世界观告诉我们:

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各种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事物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是动态发展的。

机器人文化是人类在对机器人的梦想和追求中产生的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整合的全新的文

化形态。机器人文化是民族文化、创造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学科文化、技术文化、竞赛文化、科

学家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的结晶,开拓创新是机器人文化的实质内涵。

中小学文化是学校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校园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的结晶。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的迅速更替,使静态的知识再也无法维系人类的经济生活,唯有知

识的不断创新才能使人学会生存。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

竞争,因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在信息时代,中小学文化的本质也是创新。机器人文化和中小学文化的共同发展内涵是智能机器人技术能够向中小学教育渗透的文化基础。

机器人文化和中小学文化的融合是通过智能机器人教育来实现的。教育作为文化的融合,总是交互的、建构的、创造的、发展的,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在教学中要达成文化的融合,智能机器人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则不应该是一个单纯的学习对象,应该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教学过程不是

单向度的智能机器人知识的传递。知识是可以传递的,但精神的达成不是传递的,而是通过理解建构后生

成的。

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要让教育成为多向度的文化融合,教育的内容是文化的结晶,教育的方式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特点,教师、学生和一切参与教育的人都有着先在的文化背景,所有这一切

在教育的现场情境中相遇、交互作用,并融合为新的精神。智能机器人教育的目标定位,与新一轮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完全一致,因此能自然融入拓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校本

课程的教育教学中。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开。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强

调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

践能力。集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一体的

教育智能机器人,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综合能力、协作精神、进取精神的独特

的学习平台,很快就在基础教育领域找到发展的切入点,机器人竞赛使长期束缚于书本、课堂、考试之中

的中小学生,获得探索学习过程的体验。近两年来,我国机器人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把人的发展放在第

一位的发展目标,将是智能机器人事业和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的生长点。当教育更加关注人的创新意识、创

新能力,它所强调的是育人的根本意义。

然而,就象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一样,教育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也不会轻而易举地带来教育的春天,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精神的建构和文化的创造是无法达成,智能机器

人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的,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就有了教师教育行动

的研究。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主体,他们作为社会实践中的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作为主体的能动力量和创造精神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最终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基础。教师专业

化发展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

理论意义的课题。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始终贯穿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在教师教

育的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手段、学习理念上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在培训理念上,变以知识更新为目标的培训为以发展和提升教师主体精神和意识为目标的培训。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把教师发展推到历史的前台,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

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专业发展的路径上教师的主体地位、精神和意

识得到了时代的确认,而主体精神和意识的建构又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培训模式的改革中,采用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动手实践、研训一体化等多向度文化融合的模式,以智能机器人主题的教学设计或作品设计为载体,通过交流、反思、头脑风暴,激励教师对教育意义的主动探究,提升教育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使教师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而这种不断加深的理解就是教师工作创新、获得发展的首要条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看,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传统培训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在“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的尝试中,把课堂放在学生活动中,放到开放的社区中,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研究,获得对智能机器人教育的理解。教师的工作是否具有研究的性质,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教育和如何理解研究。如果仅仅从知识的传递出发去理解教育,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如果从每个学生的成长出发,那么,教师的工作就总是在实现着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永远充满着研究和创造的性质。当研究被看作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态度、方式,体现着教育的根本意义,那么,教师就是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的研究意识、主体意唤醒之时,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步之刻。

培训手段网络化,“智能机器人教育在线”网站的建设和“智能机器人教育论坛”的开通,跨出了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改革的第一步,促进了学习理念的更新,使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动式学习、资源型学习成为可能。GOOGLE、百度、新浪、搜狐、网易、3721等搜索引擎都有与“智能机器人教育在线”的链接,将逐步形成普及机器人文化、推进智能机器人教育的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和资源中心。

以发展和提升教师主体精神和意识为目标的培训,在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师职务培训中实施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教师来自各个学校、各个学科,学历层次、教学经历、学习动机差异极大,而且大部分学校不具备开展机器人教育的条件。但培训模式的改革和教育智能机器人的介入极大的激励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教育目标和培训模式的多向度的文化融合,使教师们在投入智能机器人主题的教学设计或作品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逐步感悟智能机器人的教育价值。

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的探索,在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中,开发了机器人文化的教育功能,发掘了智能机器人的教育价值,开辟了教育发展的新天地。

2.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结论:

本课题研究是可行、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五、讨论与思考

·在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文化是必要的、可行的;

·智能机器人教育进入基础教育领域,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模块和高一层次的发展。与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系统相比,其硬件投入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对培养创新人才所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政府部门、教育界、科技界、产业界在规划投资、产品开发、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学生发展等方面须相互沟通、形成合力,使我国教育机器人产业和机器人教育事业齐头并进,赶超世界水平。

参考文献

[1]《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2002年9月8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 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

[4]《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发展——机器人教育》,彭绍东,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5]《机器人博览》,https://www.doczj.com/doc/628965213.html,

[6]《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改革行动纲领》《行动纲领》课题组

[7]《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8]《在景山学校开展智能机器人普及教育实验的建议》沙有威,2001年4月7日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结题报告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 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普遍传统文化知识欠缺。各种发达媒体使学生对外来节日耳熟能详,对中国历史典故,流传至今的名著文章却漠不关心,身处传统文化氛围中却视为无聊,老土。长大成人后没有稳定的价值观,世界观,必然导致心理空虚浮躁,遇事偏激自私……这些都反映了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何向现代的中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使他们成为具有中国文化印记的中国人。 纵观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中考试题,越来越侧重综合素养的考察,尤其是对具有传统文化涵养的文章、古文和诗句的考察,因其有一定深度,学生对相关知识知之不多,失分不少,就应考来讲,传统文化的渗透迫在眉睫。 随着国力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各行各业都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中国风”,但大多数人处在观望欣赏的状态,对于传统文化中深层次的道德观、处世态度仍是隔膜的。利用中学时期青少年易于塑性的特点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对提高学生个人素养,培养他们高品位鉴赏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未来国家的竞争其本质是文化的竞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雅从容,他们自然会敬仰崇拜祖国文化的。有这样优秀的这祖国,怎能不爱她。 二、课题开展的条件

(一)学校重视学校领导重视教研工作,从资金、人力等方面提供支持,并将本次教研课题作为校本教育的一部分,这些都为本次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本校地处白鹿原长安和蓝田交汇处,白鹿原有淳朴的民风民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积淀深厚,身处其间,学生周围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踏青,参加农村节日,观摩婚丧礼俗,既有实践又有体验,这些元素一旦进入学习视野,传统文化学习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了,是必不可少的性格积淀。 (三)互联网开拓了学生视野,使他们不局限于本地所见,将信息来源扩大至全中国,全世界,以比较意识去想学习,对比,站在更高层次去理解传统文化,民族性格。 (四)学生对此次教学研究也很有兴趣,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表示愿意听从老师指导背诵大量诗文,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三、课程目标的设定 (一)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由一知半解到有系统印象。积累200篇左右古诗文基础。 (二)养成积累古诗文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出传统文化现象并分析其思想内容,能用传统文化思想解读生活现象,有一定的分辨意识。 (三)建立诗词诵读库(500篇),使学生出口成章,能撰写小型文化论文,将所学思想用到生活中,指导自己为人处世。 四、课题研究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要求前所未有。教育越来越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教育兴则国兴,学校则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场所,其发展状况决定着教育的今天和明天。面对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我们深知,有思路才有出路,因此必须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努力探寻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管理提升的突破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致力于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通过构建校园文化,实现文化化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来自社会的种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地作用于广大教师和学生,而这些影响往往是良莠并存。广大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求知欲旺盛的关键时刻,学校教育活动应适应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持久而深远的,实施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决不能忽视。 二、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作为教育领域研究的文化,“是把文化作为社会政治、经济的独特反映,它本身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体,我们所说的文化主要指的是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文化的作用主要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

风貌和精神创造的能力,影响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下列四种形态: 物质文化:如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教学大楼、宿舍、食堂、校园绿化等物化了的校园风貌,即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但物质文化不等于物质,一所学校的物质条件可能是优越的,也可能是与人隔膜甚至对立的。物质文化是一所学校中人对待物质的态度和方式。 制度文化:学校经营过程中,规范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管理行为的各种制度,以及学校课程设置,尤其是校本课程设置等教育产品。但制度不等于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在根本上来说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制度的价值判断和对待制 度的方式。各类学校文本中的制度可能相同,但对待制度的态度和方式却截然不同。在有的学校或许有人认为制度没有什么用,还是校长说了算,计划赶不上变化,制度只能是给傻子定的,因此,“制度”只是摆设而已。这类学校结果只能是一盘散沙、约束无力。而有的学校制度一经制定,并经大家认同后,坚决执行。这类学校必然向规范化迈进,学校井然有序。因此,对待制度的不同态度和方式使学校制度的执行大相径庭。 精神文化:如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学校办学理念、校训、办学目标等精神风貌。但精神文化不只是摆在墙上,写在材料上,挂在口上的几句名言警句。精神文化的核心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是其在学校中的合

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1、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006年4月25日《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精神,《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职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蔡元培先生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育人,由校园的物质形态所涵盖校园意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打造特色学校推进学校建设的需要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对生活于其中的校园人起着指导作用、陶冶与规范作用。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管理性。我们认为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反映办学理念、展示精神文化的总和。它还是一种引领、一种价值认同、一种追求境界,是师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共生、共建、共享的目标总和。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着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教育人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学校没有文化,学校不能引导学生和教师去探索求知,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 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结题报告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中国是世界山最大的文明古国,有这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尽管如此,在今天的现实所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确实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物质。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创痛文化和历史只是漠然处置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加强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床融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1.创痛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的结果分析,目前我国在中国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关教育模式存在误区。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的人呢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中学的语文课和历史课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的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在中学,历史教材僵硬刻板。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教材的人是停留在书本和教材,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适合多姿多彩的面貌,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多数人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 此外,我国当前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必然处在磨合,矛盾,冲突之中,尤其是亲眼一带更是日益可求彰显个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同时,面对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现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2.提出的建议或措施 历史文化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文化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

课堂文化结题报告

赣榆县“十二五”规划课题 《“六模块”下初中数学课堂文化建构的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李至清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应该是这种文化交流、传播的主场所,课堂文化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和精神是在师生互动时学生内化生成的。加强数学课堂文化建设能充分发掘课堂教学的文化意蕴,弘扬数学学科的人文性,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所以教育部课程改革“新课程专业推进工作组”项目负责人余文森教授也指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 因此本人确定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文化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数学教育,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科学性及完备性。然而,数学,作为人类社会财富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数学教育的功能,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具有美化人性、陶冶心灵的功能。 1、环境育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育人的基本方法。对于数学课堂文化的研究就是对班级已有的课堂文化的分析,并站在育人的高度,站在关心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重新审视与建设班级的数学课堂文化。 2、一个班级的数学课堂文化,体现了怎样的师生、生生关系,体现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关注与热情程度。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概念的界定 六模块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

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 课堂文化:是指师生作为集体主体,围绕课程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形成的共同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以及创造的过程,是由师生在课堂教学的特定时空中创造的一种情境性文化。包括课堂教学文化,课堂环境文化,师生心理特征等内容。 数学课堂文化是指:发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规范、数学价值观念、数学思想观念和数学行为方式的整合体.数学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师生、生生之间通过数学史学习、乡土文化的熏陶、数学语言的运用、现代文化的渗透,构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美学教育、爱国主义和谐统一的动态性文化。富有文化气息的数学课堂应是充满灵性的,个性得到有效的张扬;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与契合,焕发师生的生命价值;是充满文化内涵的,是人的意识世界与知识学习的有效融合的一种状态。 2.课题的内涵 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承担数学文化的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数学课堂教学特点的文化。数学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综合性的文化、情境性的文化、持久性的文化和理性思维为主流的文化。 课堂是一个小社会,教师是这个社会的领导人,学生是其中的“公民”。在这个特定社会的文化内涵里,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创新,民主,合作。 创新,是数学课课堂教学文化的灵魂。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在教师的感染和鼓励下,学生应在学习数学基础的同时,具有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努力探索新知的抱负和决心,以及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意志和信心。当然,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很有限,他们将来不必都成为数理科学家,但是创新精神、探索好奇、感受成功,则是人人都需要的。 民主,是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准则。教师居于领导地位,自然就有一个发扬民主的问题。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不是学生的“上司”。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保护学生的隐私(包括学生的成绩)等等,都有许多事情可做。 合作,是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核心。在现代社会里,合作是主要的。即使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合作仍然是为人的根本修养。 三、理论依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教材研究结题报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研究》结题报告 卧铺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1.子课题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研究 2.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中国的文化经典,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流传久远,具有开朗涵宏的气象、优雅高尚的情怀,博大精深、意存高远,蕴涵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是人文理想的荟萃,是民族智慧的源头,是构成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素质的源泉之一。如:诚实守信、三省吾身、勤劳俭朴、温良恭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之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崇高志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它博造文化、推动历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个人乃成人之本,于民族乃民族之魂,于国家乃立国之基。 可是,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中国尤其是近代,长期未受到公正的待遇。中国文化精髓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中国文化有断层的危险。现在的中职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了不少,但文化底蕴却很差,如果说到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那就更差了。他们不知何为传统文化,也不愿意去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不明了传统文化和今日社会生活的关系,不明了今日社会主义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人格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对于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修养的加强,对于开启学生智慧、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目的:1.开发和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

校园文化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某二中校园特色文化研究报告 (范本) 课题老师: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摘要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完成普通高中任务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措施,也是新课程理念创新的推动力。针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现状,我们活动小组对我校的许多文化的建设展开调查分析,又根据相关的建设方面总结出其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研究概要 (一)研究背景 龙岩二中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他们爱岗敬业,以德育人。全校现有教职工200人,43个教学班,2300名学生。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在龙岩二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二中丰富的校园文化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二中历史悠久的校园文化是否对师生的

工作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中的校园文化到底是怎么样的文化呢?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通过调查来了解二中校园文化的内容及其对师生的影响。 (2)、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拥有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的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有效提高学生的成才观、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和谐发展。。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丰富的二中校园文化并增加同学们对二中校园文化的兴趣,并积极地发扬二中文化。 (三)研究的行程 1.了解龙岩二中校园文化的具体情况与同学们对其的了 解程度。 2.通过上网及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初步了解校园文化对在校学生的具体状况。 3.采访老师和学生,询问相关问题。 4.总结,归纳和反思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二、研究的理论指导

最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学校结题报告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 之子课题《传统文化重在塑人》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推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发语文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推进语文课改实践。 二、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认识、学习、热爱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培养读好书诵读经典的习惯。 2. 使学生通过感受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爱乡情感,加深他们对母语文化的认识,自信心和自豪感。 3. 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阅读、理解、鉴赏浅显文言文和古诗句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化积累。 4. 使学生能从经典作品中、名人事迹中感受到古今名人人格的魅力,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用他们的语言、他们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5. 初步形成语文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对话——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6. 使我校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科研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教研教改工作。 7.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教育教学中把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爱书读书的习惯,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2. 如何借鉴传统文化有关教育的成功经验,推进语文课改实践。 认真学习和研究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以人文教育为主,以德育为先,以自身做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结合当前教育工作的经验才识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式发展需要,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子课题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研究要点:走进经典,增加积淀,吸收经典营养,营造校园、课堂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子课题二:古代吟月诗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 研究要点:诵读经典,从描写同一事物体会不同诗人不同诗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子课题三:小学生传统文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研究要点:走进传统文化,读懂本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子课题四: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三字经 研究要点:通过品读三字经,是学生领悟其含义,再让其在具体的活动中实践三字经。尝试“品读—领悟—实践”三步教学法。 子课题五:向传统文化要德育资源,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研究要点:开发本土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子课题六:以语文课堂为主渠道,有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班级文化结题报告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动机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质就在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生形成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及职业的要求,为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班级是学生校园生活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群体,是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主要的类社会性群体组织。班级文化是指在班主任引导下,班级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包括班风学风建设、行为规范养成、健康心理引导及职业素质的培养。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灵魂,对班集体具有导向、凝聚、约束和熏陶等教育功能,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有重要作用。 (一)研究现状 纵观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中职学校班级文化的研究,侧重理论层次的研究占大多数,大多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题。在中职层面的研究,以知网搜索结果为例:知网以关键词“班级文化”、“中职”的搜索结果,显示从2002年至今的十年时间里,共有31篇文章。从数量上讲不是很多,从深度上讲有深有浅,有个案调查分析,也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与实践方面的尝试,还有一些对班级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的界定,可以总结为: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未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和就业文化。从文献资料上看,理论研究占大多数,有一定规模的系统的对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还不多,往往忽视班风学风建设、行为规范养成、健康心理引导、就业文化指导这四个贯彻中职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构成因素之间的联系,忽视其在构建完整的班级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题的研究在以往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鉴于当前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实践研究为抓手及突破,探索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改革,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学生学习模式、成长模式、生活模式的许多新变化新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抓管理练内功,探索一套适应职业学校特点的班级文化实践模式,达到优化班级管理过程与策略、提高班级工作绩效的目的,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这是我们每一名班主任、每一名教师及管理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原来入学时均匀分配的各个班级,经过一段时间就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也日益彰显其魅力和价值。近年来,国内及区内已有不少中小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和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积累了一些丰富的诵读经验。但这些研究基本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如何把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人格培养结合起来研究的更是鲜见。因此,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如何在中学生中培养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途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因此,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强化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构建良好的、有序对策和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通过“研读经典”,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呢?我们一直在思考并为此已经做了两年多的实验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故此提出了本课题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还将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小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更为有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其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广大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开展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力争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传统文化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 通过走进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的文化校园,探索出适合中小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根本上优化校园文化。 让传统文化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与学生朝夕相处,通过耳濡目染,达到陶冶其高雅情操、锻造其文明素质之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筛选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发完善主题式经典阅读文化的校本课程。经典研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即“读、诵、议、评”的研读模式。 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上的有形展现,通过文化景点建设,构建特色鲜明、教育效果明显的立体的、开放的校本教材。让校园文化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引领师生亲近经典文化,让校园成为师

校园文化课题研究报告

校园文化课题研究报告 立项号 XKTXX0434 课题名称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负责人 吴应勇 所在单位 岚皋县城关中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校园文化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应用 结题 报告 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是净化师生心灵的有效手段,可以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因此,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大抓应试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一个很明显的弊端是封闭

性,主要表现为重智育轻全面、重主导轻主体、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束缚作用。很多学校的领导,对校园文化的根本内涵根本不了解,认为校园文化无非是弄几幅标语,搞几个名人头像就可以了,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走入了误区。因此,有必要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指导各个学校建立真正的校园文化,从而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达到培养合格人才、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的。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成为许多学校管理和发展的积极诉求。但也可以发现,其中的无序现象随处可见,单一或支离破碎的文化建设多,系统性、动态化、富有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不多,因此系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中学校园内,学生的身体、生理都处于很大的变化时期,在变化中稳步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性作用十分重要,因此,研究既具有中学生和中学校园文化特点,又具有

传统文化结题报告09.10.20

《农村初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开发》 结题报告 甘肃礼县固城初级中学 一、课题论 1、课题确立的历史背景 (1)时代背景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洋洋洒洒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之所以一路高歌,走向世界,传统文化功不可没。今天全人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各民族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都面临一些严峻的考验,一个共同的事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了一剂“救世济民强国”的灵丹妙药,西方一些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中国,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大的启迪和教育。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造就经济的腾飞也造就了文化的繁荣,但传统文化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万幸的是一些有识之士慧眼洞穿迷雾,大声疾呼,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响亮口号。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绝谷传响,振聋发聩。全国上千多所学校热烈响应,积极投身到该课题的研究与实验中,我校便是其中之一。 (2)学校背景 我校确立的课题是《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开发》,这个课题

是建立在我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的。当时我校的语文教学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阅读教学始终困扰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面对新课改更是束手无策;二是写作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空洞。学生无话可说,写出的东西空话、大话、假话连篇,教师教法简单呆板,写作教学事倍功半。针对这种状况,我校本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经过学习、研究、讨论、确立了课题。 2、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探索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提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 (4)打造书香校园,丰厚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3、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语文课堂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渠道。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立足于阅读与写作教学。 (2)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 (3)广泛开发阅读与写作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 二、课题的研究与实验

班级文化建设与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文化建设与研究》结题报告 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课题组 一、课题基本情况 (一)研究的背景 1、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如今各种传媒及网络的腐朽文化侵蚀着校园,学校这块净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给学生的素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这就加重了学校教育,尤其是班级对学生意识观念和文化教育的负担。然而,现实中我们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千篇一律,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有很多学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成效显著。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因此,班级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支点与抓手,班级文化建设理应成为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2、班级自身成长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树立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不容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有利于创设一种班级生态文化,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共同成长。 3、学生人格塑造的需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教育的主题。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一个主要方面——班级文化,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班级里,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较强,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气氛。在这种气氛里,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赞扬和保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弘扬。因此,合理运用班级文化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在新课程改革理论体系中,特别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这不仅可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更可以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全学生人格,成就学生终身良好品质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效率,成就教师幸福生活。教师的年轻化已成为当前教师队伍的主流,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缺乏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师资建设的重中之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不能是宽泛空洞的,而应有抓手和支点。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可以为年轻班主任教师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班主任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加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同时让班主任老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享受到工作的愉悦和职业的幸福感。 3、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缩影。学校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

茉莉花茶文化结题报告

茉莉花茶文化结题报告 茉莉花茶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一个花茶的种类,茉莉花的香气一直为广大饮花茶的人所喜爱,被誉为可窨花茶的玫瑰、蔷薇、兰蕙等众生之冠。下面是 ___精心为你的茉莉花茶文化结题报告,一起来看看。 中国茉莉花茶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xx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xx年增长7.7%,增速与xx年持平。xx年GDP同比涨幅,完成了年度7.5%的目标。 茉莉花茶是花茶行业中最主要的茶品种,也是茶叶消费市场中销量最大的主要茶品种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景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茉莉花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之称的横县表现尤其突出,可谓是我国茉莉花的代表。目前横县茉莉花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种植农户33万人,年产鲜花8万多吨,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占世界总量的50%,每年茉莉花销售收入3亿多元;全县拥有花茶加工企业180多家,年加工茉莉花茶5万多吨,年加工量100万担左右,茉莉花花茶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销售收入7.2亿元。

xx年12月我国茉莉花茶进口量为7.05吨,完成进口额10.1万美元;xx年1-12月我国茉莉花茶进口量为73.87吨,完成进口额109.1万美元。 当前我国茉莉花茶的销售情况总体是良好的,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虽然茉莉花茶在北方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大多数市场茉莉花茶的消费数量比重仍占到50%以上,但是,在做大做强茉莉花茶产业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茉莉花的有机生产?如何促进茉莉花茶的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如何进一步打开茉莉花茶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中的销路,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xx年福州辖区茉莉花种植面积1.9万亩,辐射周边1.3万亩,茉莉花茶产量1.1万吨,产值20亿元。福州茉莉花茶由福州港出口到美国、日本、 ___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1363万美元。目前,世界茉莉花茶的高端产品均为福州出产,福州茉莉花茶出口单价在茶叶中最高。 日前,横县与新加坡正丰花卉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每天订购300公斤茉莉鲜花的协议,使茉莉花香飘东南亚;在横县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茉莉花交易会吸引了美国、 ___、越南等境内外众多花茶专家、茶商和客商参加,共签订投资项目总额55亿元人民币。根据对全国

《校园文化建设》课题开题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 研究目的 校园文化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校这块学生生活的主阵地,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调适、导向的育人功能。我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人品,“校园文化”品牌的提升势在必行。 (二)研究意义 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3、探索校园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并构建校园文化的教育模式。 4、科学界定“校园文化”的实质与内涵,构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估的“校园文化”教育价值的目标体系。 (二)主要内容 1、物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2、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 3、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四、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立项号 课题名称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教研组数学组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 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和分析 我国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始于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校园文化的形成时期是1995年左右,而对校园文化内容的研究也逐步关注到了微观层面,于是,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广泛开展。吴立德先生在《班级社会学概论》(1996年)中对班级社会文化模式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他认为班级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人。倡导在建设班级文化时,重视教师文化的主导作用,祛除社会文化中不利影响,还要重视潜在课程的影响,坚持尊重学生的观点。

茶文化结题报告_1

( 结题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2943 茶文化结题报告Tea culture final report

茶文化结题报告 饮茶与人体健康 一、课题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研究还表明,茶的抗癌活性在用致癌物处理前至少两周喂饲绿茶或红茶,并持续至致癌物处理后1周可获得的效果。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 我组通过调查得知人们缺乏一些饮茶知识,旨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二、摘要 茶对开发智慧、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细菌结构和消臭、解毒方面的功效已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因此它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机能调节剂。 茶能祛病,茶能抗癌,茶能护牙,茶能净化血管,慎之饮茶。 茶叶的抗癌机理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掌握了许多关于饮茶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了解人们对饮茶与人体健康的认识。我们小组希望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活动,增强人们对茶的认识与此同时,此次研究性学习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使我们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了我们协调合的团队精神。茶成为当今世界人民喜爱的饮料,不仅是因它具有独特风味,而且因为茶对人体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人体所需要的86种元素,已查明茶叶中有28种之多,所以说茶是人体营养的补充源。茶对开发智慧、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细菌结构和消臭、解毒方面的功效已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因此它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机能调节剂。同时,茶还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辅助疗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逐渐从“温饱型”转向“美食型”和“保健型”。茶这种奇妙的饮料,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 四、调查的方法及过程 1、调查方法:文献资料、网络查询、问卷调查。 2、调查过程:分工合作,分四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汪琴和张倩在学校周围进行走访调查,获得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全体成员收集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进行综合的分析 第四阶段:写出调查报告 五、概述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正心修身、志道立德;"道"在此作道德、真理、本源讲;"饮茶即道"是指道

传统文化与高中教育相融合地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实用文档 传统文化与高中教育相融合的研究 ———结题报告 立题编号 2014—JKGHGH-322 课题负责人范克建 承担单位河南省杞县高中 立题时间 2014 年 5 月 20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3)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4)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5)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6)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6) 六课题研究的的创新之处 (7) 七课题研究的的途径和方法 (7) (一)研究途径 (7) (二)研究方法 (8) 八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9) (一)准备阶段 (9) (二)初期调查探索阶段 (9) (三)初步论证实践阶段 (9) (四)完善实践阶段 (9) (五)总结完善阶段 (9) 九、研究成果及其物化 (10) (一)研究成果 (10) (二)研究成果的物化 (10)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1) (一)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二)研究设想 (12) 参考文献 (12)

《传统文化与高中教育相融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杞县高中课题组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独特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 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教学,对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已经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的普遍担忧。 当今身处高中校园的部分学子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观念不正、行为不端,表现在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认为只要学习好一切都是优秀,“功劳”无人可比,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在家没有孝心,在校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攀比之心严重:作为一个纯粹的消费者,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学习生活中,口号喊得很响亮然而面对困难,没有坚强的毅力和决心,没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的大无畏精神,更没有实际行动去解决困难,有的唯有退缩、逃避,结果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学习生活以外,除了吃饭,剩余的打开水、洗衣服等“基本不能自理”;拜金主义意识浓厚:认为现在学习、将来的工作就是仅仅为挣更多的钱,把友情、亲情、爱情等等和自己有关的一切直接和金钱相挂钩,只知道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而毫不在意金钱也不是万能的...... 出现上述社会现象,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作为人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的高中阶段,运用传统优秀文化对高中生加以人生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教育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