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共三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共三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黑科技”原意指凌驾于人类现有的科技之上的知识,远超现今人类科技或知识所能及的范畴。我们当前常说的“黑科技”更多的是指高科技泛滥之后演变出来的更强大或者更先进的技术以及创新,也包括基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升级,改善产品的使用体验等。如果一定要下个定义的话,“黑科技”是指具有隐藏性、突破性和开拓性,超越现有科技水平的创新高科技或产品,包含新硬件、新软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在当今信息科技领域,铺天盖地的“黑科技”迎面而来,常规的产品升级、做工进步、配置提升,这些都不能算真正的“黑科技”。它必须具备两大要求:第一是要有成熟产品,被实践证明,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的不算;第二是已经申请发明专利或具备申请发明专利的条件和要求。

“黑科技”一词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产生,而这一词语却越来越有滥用的倾向,什么公司、产品都想沾点“黑科技”的喜气和荣光,殊不知如果不加规范地滥用,把新词语作为吸引眼球的噱头,把“黑科技”作为企业营销的手段,最终将损害新词语的生命力,并对科技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刷一下脸就能识别健康状态”的“心魔镜”(人工智能健康检测终端),“名片般大小”的电脑“树莓派”,让渐冻症用户通过眼球转动和凝视即可操作电脑完成输入的“眼动输入法”……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分属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但它们都直接提升了人们生活的便利程度,普适性也更强。一方面,价格越来越大众化,像“名片般大小的电脑”只需几百元,这意味着大部分有需要的家庭都不难获得。另一方面,它们更加照顾到了少数群体的使用需求,像适合渐冻症等群体的“眼动输入法”,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实际也正是当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那就是与大众的生活贴得更近,不断推进日常生活的革命。

这样一种特征,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过往历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区别。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指出,人类正在迎来的新工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彼此相处的方式。可以说,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科技产品上天入地,更将进一步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世界中展开它的力量。科技进步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已经从过去的单个工具更迭,变成了场景改造。新的科技革命对于日常生活的改造有一个突出特征,那就是它的成果不再限于解放“劳动力”和满足某个需求痛点,而是致力于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科技潜入生活场景之中。比如说,大量智能穿戴设备的诞生,再比如,面向家庭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都意味着人与科技、科技与生活正在越来越连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维方式,都在不断被重新定义。人类可能从来没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在今天变得如此具体又系统。这些成果或许不像一些“国之重器”那般闪耀,但它之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实际获得感的强化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也是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一种微观注脚。

(摘编自朱昌俊《好技术自带人间烟火味》,《光明日报》)

材料三

从本质上看,“黑科技”与艺术具有内在共通性。因为新奇,“黑科技”给人以日常之外的欣喜感,而艺术所追求的也是“超越”常识常理的束缚,让人的情感或思想逸出当下,走向一个更高远的境界。“黑科技”与艺术联手,无疑会实现效果的增强。

事实上,远在古代,不少艺术的奇幻效果就和“黑科技”相关。专家提出,古代一些壁画是用化学颜料以三叠押色法绘就,在风化作用下,画中人之相貌会在短时期内变化,让人产生独特的视觉体验,故称“变相”或“变”。在当时,这显然是一种“黑科技”。它给人心灵所造成的震

撼,想来不亚于今天的新媒介艺术。

科技在艺术媒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直接充当艺术媒介本身,确为一种趋势。纵观当下“黑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用在艺术传播、展览的环节,一类则用于艺术的创作。而“黑科技”要真正成为塑造新媒介艺术未来之手,应秉持“科技向美”和“艺术向善”两大理念。

数学物理学家韦弗认为,科学本质上是艺术的事业。科技作为科学理论的技术形态,无疑承担着把科学之美现实化的功能。它一方面让生活更富有秩序感和协调感,另一方面给生活带来冲击和惊奇,促使其发生改变,这都是与艺术处于同一向度的。作为科技感最强的新媒介艺术,除了借科技之力实现艺术之美,还要呈现科学本身之美。

艺以载道是中西文化皆有的传统。随着人类艺术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媒介物质本身的自主地位和功能越来越实现出来。不过,媒介的独立性的增强不意味着“道”之减损,就像敦煌壁画里的“黑科技”,目的是强化而非减弱佛教之“道”。艺术应唤起人心中的正念,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灵体验。保持艺术的人文本质,防止因为黑科技的过度使用,陷入纯粹感官的声色犬马之中。

戏曲理论家张庚先生把新事物进入戏曲后被戏曲化用的过程称为“驯化”。新媒介艺术完全可以通过“黑科技”让人产生“艺术还可以这样”的惊奇乃至质问,最终却应实现“艺术本该这样”的和解,就像童话里“小王子”对“狐狸”的驯服。

(摘编自胡一峰《“黑科技”不能“黑”了艺术本身》,《中国美术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把“黑科技”这一词语作为企业营销的噱头,将对科技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B.“黑科技”的普适性体现在价格相对来说更便宜、使用范围更广和更方便人们的生活。

C.新的科技革命致力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特点。

D.“黑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应该激发出科技与艺术本身的优势与特点,实现共赢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黑科技”一词的原意谈起,又对其包含范围和要求等进行说明,条理清晰。

B.材料二引用名人书中的观点来谈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

C.材料二举智能穿戴设备及面向家庭的人工智能等例论证人与科技、科技与生活的融合。

D.谈到新媒介艺术中“新科技”的使用时,材料三运用童话故事中的“驯服”进行类比。

3.根据材料内容,以下不属于“黑科技”运用的一项是()(3分)

A.在北京冬奥会上,颁奖礼服采用的世界顶级抓绒保暖面料,不仅比传统材料更轻薄,还能让穿着者体温高出4-6摄氏度。

B.基于基因测序的伴随诊断通过预测肿瘤患者药物反应、毒性、耐药性或超进展实现为肿瘤患者“量体裁衣”,以期为患者提供肿瘤精准诊疗的最佳方案。

C.为增强艺术展的体验感,组委会拟研发一种AI导览设备,游客穿戴上后与名画中的人物能够实现对话,身临其境参观展览。

D.通过一台物业自助终端机,小区业主即可于全天24小时中的任一时刻在线上办理门禁卡、登记注册和相关缴费等事项。

4.请梳理概括材料三的行文脉络。(4分)

5.假如你是“黑科技”主题展厅的主要策划人员,要求按照不同的主题篇章来布置展厅,以文字或者产品的形式向大众介绍黑科技,你会设计哪些篇章?分别涵盖哪些内容?请根据材料简要谈谈你的设计思路。(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美学的中心线索与核心观点是“中和之美”。《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论述揭示了“中和之美”的最主要的内涵。“中和”的基本意义为含蓄而适当,其地位是“天下之大本”与“天下之达道”,即为天地万物的普遍性的、根本性的运行规律。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之根本规律。“致中和”的最终目的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文化讲求天地阴阳各在其位,从而阴阳交感、风调雨顺,万物繁茂。这是中国文化观念中“天人之和”“阴阳相生”等的理论关怀。

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的源头古代希腊,是以经商与航海为生存方式,与这种生存方式相应的几何哲学与数理哲学等成为其最基本的哲学原则,追求“形式和谐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成为其根本的美学原则。朱光潜指出,“在早期希腊,思想家们首先关心的是美的客观现实基础。毕达哥拉斯派把美看成在数量比例上所见出的和谐,而和谐则起于对立的统一。从数量比例观点出发,他们找出了一些美的形式因素,如完整、比例对称、节奏等。”中国古代的“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体现。中国文化追求人的德行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中国古代“中和之美”的这种沟通天人的功能,与西方美学沟通感性与理性的功能是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中和之美”观念,客观上包含着“太极”思维和阴阳相生的观念。它不同于西方古代、现代哲学与美学的一切主客二分甚至是一分为二的思维模式,而是体现出一种相依相融的古典形态的现象学“间性”思维与“有机性”思维,特别适合于促进审美与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摘编自曾繁仁《礼乐教化与中和之美》)

材料二:

中国古代以和谐为美早已成为时尚,文艺也追求和谐美,不仅内容和谐、形式和谐、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而且还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文艺的和谐就是为了调节人类的和谐。中和就是调节和谐的根本措施和原则,也是和谐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尚书》强调“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开始,就奠定了中和之美的和谐说基础,说明了文艺和谐美和人类和谐美的关系。因此,文艺不仅追求外在的韵律、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上的和谐美,更重要的是追求文艺生命节律的内在和谐美。如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就不仅是由于结构上的需要,从而使情节完整,人物命运有所终结的一种形式上的和谐美,更重要的是以中和之美为原则,调节人类感情矛盾冲突,使人的生命节律趋于和谐,从而在感情上获得一种更为需要的和谐美的必要手段。中和之美在大团圆结局中获得最彻底的表现。当然,不独戏剧,而且诗、词、小说、散文也体现出这种大团圆的中和之美,体现出创作心态和欣赏心态的一种民族共同文化心理趋同的追求。显而易见,这是吻合《八佾》中指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原则的,以大团圆来调节人们的感情和心态,使之趋向中和之美。

(摘编自张利群《中和之美模式辨析》)

材料三:

“中和之美”,要求艺术做到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刚柔相济”的艺术要求,是和我国古代的阴阳说相联系的。古人认为,世界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宇宙规律就是阴阳的推移运动。而“刚柔”实质上也就是“阴阳”。虽然优秀的艺术作品各不一样,有的偏于阳刚,有的偏于阴柔,但都是阳刚和阴柔的对立统一,阳刚中有阴柔,阴柔中有阳刚,互生互济,而绝不是单一的。中国艺术史的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由于以中和为艺术标准,要求做到美善相乐、刚柔相济,因此中国的很多优秀作品在艺术表现的内容和情感上都很有节制。如关汉卿的杂剧有喜剧,有悲剧。但他的喜剧和悲剧与西方纯喜剧、纯悲剧不同,往往喜剧中有悲剧的因素,悲剧中却又有喜剧的成分。这种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的互相渗透、融合,也让观众在发笑的同时引起严肃的思考。这就大大拓宽、加深了戏剧的表现面和力度。

“中和”作为中国古代艺术鉴赏的最高标准充满着辩证法,它要求艺术作品在美和善、刚和柔等方面都不能偏废,不能无所不用其极,而要彼此照顾、彼此制约、彼此生发。这对中国传统

艺术的和谐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和”既有辩证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它强调的是平衡、统一,调和矛盾,这就有利于维护旧的事物,旧的同一。相对来说,它不十分强调对立、斗争,促使矛盾的转化,这就不利于产生新的事物,建立新的统一。因此“中和”的标准又常被用来反对激进的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在艺术上的创新与变革。

(摘编自顾建华《中国古代艺术鉴赏的最高标准——中和之美》)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和”的基本意义为含蓄而适当,中和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性的运行规律,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的中心线索和核心观点。

B.以和谐为美是中国古代的时尚,文艺也追求和谐美,目的是调节人类的和谐,而中和是调节和谐的根本措施和原则。

C.中国古典戏剧、诗、词、小说等均以大团圆结局,这体现了中和之美,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创作和欣赏心态上的趋同追求。

D.刚柔相济是实现中和之美的艺术要求,刚、柔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阳刚中有阴柔、阴柔中有阳刚的对立统一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毕达哥拉斯派与材料二中中国古代文艺都追求形式的和谐,如认为平面图中圆形最美,律诗讲究形式整齐等。

B.中国古典戏剧注重情节完整,人物命运有所终结,这不仅是出于结构形式和谐的需要,更是获得情感和谐的需要。

C.喜剧和悲剧因素相互渗透、融合,使得关汉卿的杂剧在内容和情感上都很有节制,表现面和力度大大拓宽、加深。

D.“中和”曾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其强调平衡、统一,过于保守,对新时代艺术的创新有制约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支持“中和之美”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D.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的“中和之美”与西方美学的差异。(4分)

5.《红楼梦》的结尾,宝玉和贾兰科考得中,贾政被赦复官,衰败的贾府“家道复兴”;宝玉中举后出家,在雪天中拜别贾政,“留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组情节的看法。(6分)

三、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诗歌传情达意有两大基本手段,即音韵节奏和意象形象。诗的音韵节奏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感受和内在的节奏感受,而意象、形象则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想象和知解力。要完美地鉴赏、理解

一首诗,必须充分调动人们的这两大类感觉能力。任何一类感觉能力的缺乏,都会导致对诗歌理解的障碍。

当我们仅专注于意象的显现和内涵时,往往就会对音韵节奏的表现作用“听而不闻”,甚至把它当作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尤其面对那些没有什么意象,而主要诉诸音韵节奏的诗时,我们就会显得木然无知,处于一种所谓的“失语”状态。这种能力的缺乏还容易导致出现另一个毛病。由于对音韵节奏的感悟本是一种关系性的、整体性的感悟,这种能力的缺乏就会带来对诗歌的整体感受、把握能力的缺失。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诗歌解读现象,往往在一些局部(通常都是意象或所谓象征)大加穿凿,大加发挥。在诗歌的理解中经常出现的那种“阐释过度”的毛病,就常常是由这一原因引起的。

与音韵节奏感悟能力缺乏的毛病相对,在诗歌理解中出现的另一个毛病就是对意象的领悟能力欠缺。一旦诗有一些稍深厚复杂的意象或象征,就感到不知所措。尤其是当一些诗主要并不依赖于音韵节奏而主要借助意象的新颖深厚以及意境来表现时,他们就基本失去了领悟诗歌的意旨及其巧妙之处的兴趣。这样一种对待诗歌的态度对于理解诗歌,尤其是理解新诗往往会造成很大的障碍。这样对待诗,对待那些缺乏音韵节奏的诗,实则也是偏颇的。因为诗,本来就是音乐因素与造型艺术因素的混合物。它有时这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有时那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对诗而言都属于正常现象。当一首诗主要诉诸意象等因素时,我们就应当主要从意象、形象的角度去欣赏它,而不要再计较于它的音韵节奏是否优美。

当然,我们也希望,诗能够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两方面总是能和谐统一,但我们也要知道,诗作为一门混合型的艺术,它有时候的确能够做到如此,但有时候的确会有所偏重。那么,我们欣赏诗,就应当具有两副眼光,而且有时候要更多地用这一副眼光,有时候要更多地用另一副眼光。

(摘编自谭德晶《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

材料二: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远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

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摘编自杨景龙《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音韵节奏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内在的节奏感受,诗的意象、形象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想象和知解力,二者都有助于理解诗歌。

B.只关注意象的显现和内涵会让我们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出现对诗歌过度解读的毛病,同时失去了领悟诗歌意旨及其巧妙之处的兴趣。

C.中国新诗对古典诗歌的继承不是墨守成规式仿效,古今诗歌在作品之间、诗歌体裁之间以及诗人之间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胡适的《尝试集》发轫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在诗歌风格、遣词造句、诗歌主题、诗歌体式等方面,都体现出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是音乐因素与造型艺术因素的混合物,当一首诗中的意象较多时,说明其缺乏音乐节奏之美,在鉴赏时对音韵节奏无需关注。

B.作为一门混合型艺术的诗,其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两方面总是能和谐统一,我们欣赏诗,就应当具有两副眼光。

C.只要实现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中国新诗就能继承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实现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D.我们研究古今诗歌的传承,对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3分)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首诗优美的语言节奏如舒缓的音乐旋律,踏歌而来,虽只有“云彩”这一个意象,但读之如饮佳酿。

B.李商隐的诗爱用偏僻意象与典故,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或过度解读,如《海上谣》中“刘郎旧香炷”的“香柱”,隐射汉武帝晚年求仙问道之事,富有象征暗示色彩。

C.郑愁予《错误》中的“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一句,用“东风”“柳絮”营造氛围,“不来”“不飞”读起来如低吟浅唱,达到了音韵节奏与意象的和谐统一。

D.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发出“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的呼号,表达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感情,“土地”在诗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4.材料一与材料二在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说明。(4分)

5.请结合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对现代诗歌的鉴赏力?( 6分)

附:参考答案

一、1.B(从材料二来看,“黑科技”更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它的普适性是两个并列的特点,而非选项所言“体现”关系。)

2.D(文本中运用的是比喻论证。)

3.C(C选项所陈述的内容尚在研发阶段,不符合“黑科技”定义中的“有成熟产品,被实践证明”等义项。)

4.①首先,阐述了“黑科技”与艺术的内在共通性;

②其次,从历史和当下两个维度,运用举例等方式阐述“黑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效果和表现;

③接着,提出要求,“黑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必须秉承“科技向美”和“艺术向善”两大理念并分别进行阐述;

④最后,运用比喻等方式,就艺术对“黑科技”的“驯服”提出期待。(一点1分)

5.①理念篇。讲述黑科技定义的起源。

②古代篇。介绍黑科技古代的应用表现。

③当代篇。介绍黑科技的当代应用表现。

④艺术篇。呈现黑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一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1.C【C“均以大团圆结局”错误。】

2.B【B“更重要的是获得情感和谐”错误。】

3.C【A项谈的是君子与小人在处事为人方面的差异;B项是孟子的“仁政”学说;C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能成为君子,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和谐观;D项孔子指出了学《诗》的益处,兴、观、群、怨是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4.①基本原则不同:中和之美的基本原则是万物诞育,天人合一;西方美学的基本原则是形式和谐,比例对称。②功能不同:中和之美沟通天人关系,西方美学沟通理性与感性。③思维方式不同:中和之美为古典形态的现象学“间性”思维与“有机性”思维,西方为一分二、主客二分的思维。④起源不同:中和之美起源于农耕文明(万物的运行规律),西方起源于商业文明。

5.①“家道复兴”与“中举出家”“雪天拜别”(这组情节)体现了中和之美(或符合中和之美的文艺思想)。

②在贾府衰败,宝玉出家的悲剧中,增添了“家道复兴”的大团圆因素,调节了人们过于悲伤的感情。③体现了刚柔相济的中和之美,“家道复兴”的喜剧和“出家”的悲剧相互制约、渗透、融合,丰富了小说的表现面和力度。④这样的结局不十分强调对立和斗争,强调调和矛盾,有利于维护旧制度(或“科考”“中举”“家道复兴”的大团圆结局,削弱了小说对封建大家族衰朽制度的批判力度,不利于引发人们对封建制度的思考,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局限性和保守性)。

三、1.B ( B“同时失去了领悟诗歌意旨及其巧妙之处的兴趣”不是“只关注意象的显现和内涵”产生的后果,根据材料一的第三段可知,这是“对意象的领悟能力欠缺”导致的结果。)

2.D (A.“缺乏音乐节奏之美”无中生有,原文“它有时这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有时那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对诗而言都属于正常现象”说明只是侧重某一方面;B.“其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两方面总是能和谐统一”曲解文意,根据前文的“我们也希望”和后文的“它有时候的确能够做到如此……”可知,诗并不总是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两方面是和谐统一的;C.“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二“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强调“有望”。)

3.B (B.材料一的标题是《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李商隐的诗歌不属于现代诗歌。)

4.①从论证方法来看,材料一主要运用道理论证,表达作者对鉴赏诗歌的感悟与思考;材料二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在分析古今诗歌的传承时常举现实事例来论证观点。(2分)②从论证的语言来看,材料一用“往往”有时“应当”等限定词,使文章表达更严谨、周密;材料二常引用诗歌的句子,运用排比、整句等,使文章语言更具有文学性。(2分)

5.①充分了解诗是音乐元素与造型艺术因素的混合物,提升自我的音乐节奏感受能力和对意象的领悟能力。(2分)②用两副眼光去欣赏诗,对待诉诸意象的诗,就更多地用意象、形象的角度;对待音韵节奏较强的诗,就更多地用音韵节奏角度。(2分)③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对古今诗歌的传承也要有所了解、研究。(2分)

高中语文2023高考最新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这句话何其爽直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菲尔、伦伯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的悲剧与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然而北齐时(550-577)曹国(属土耳其斯坦)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有如希腊出浴女像。此为中国线画之受外域影响者。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国画正是本色。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体现具体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纯净无欺。法国大画家安格尔说:“素描者艺之贞也。”中国的素描——线描与水墨——本为中华绘画的伟大创造,光彩灿烂,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后逐渐流为僵化的定型。绘艺衰落,自不待言。(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材料二】 在中国画的技法观念中,笔墨一体,讲究“写”。行笔过程的徐迟、提按富于节奏韵律感,笔痕墨迹能体现画家的修养与心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用色大多归于“染”,与西画的填、刷、涂相近,好像只是像油漆工一样的简单劳动。其实不然,用色也一样要讲究笔法。王伯敏在《中国画在布局与用色上的特点》一文中说:“线是中国绘画造型的基础,是中国绘画的表现特点之一,中国画对明暗、色彩处理上另有一套办法,比如说中国山水画,画家的表现方法是通过山形水貌来表达山川的精神特质。”当其画山形时,中国画家注意点不是山形的明暗,更多注意的是山形的结构。因此,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就不同于西洋画,就不是利用明暗来分面,而是用“笔锋巧变”的线条来进行对形体的组织,于是就产生各种描法皴法,也有各种点法。素描,有一种体式叫结构素描,改变了明暗块面造型的手法,用变化丰富又极具质感的线条来组织结构,呈现对象的内在本质关系,与中国画的线条造型殊途同归。海上画派画家任伯年、吴昌硕诸家的没骨画法,既得色彩之绚烂丰富,又得骨法用笔之美;岭南画派赵少昂,以色为墨,也讲究点写的笔法变化,作禽鸟昆虫,极尽色彩之美,兼得用笔用锋的精细微妙;长安画派石鲁作西北山水,纯用朱砂朱漂勾写,讲究用笔的干涩使转,尽得黄土高坡的浑厚风骨。有人把黄宾虹称为半个印象派,晚年变法用短笔兼点兼皴,类似于莫奈与梵高的“洋笔法”,使其作品呈现出油画般的厚重结实,而且焕发出印象派的明朗和野兽派的热情。印象派都有笔法之妙,何况讲究写意精神的中国画。(摘编自韦广寿《中国画的用色与用墨探析》)

2023高考语文(四卷合一)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系列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Ⅰ)真题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Ⅰ)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及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 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料,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张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 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 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考古发现与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25论述类文本阅读__学术论文含解析

专题25 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术论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启迪思想、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多重文化意义之下重叠的生活世界里架起不同解释之间共同认识的桥梁。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融通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关于文化与民族、国家、世界关系的真理性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打造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屋顶”,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建设更具包容性、普惠性的国际秩序;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具有天下意义的共同发展平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对跨文化交流的世界哲学的贡献是以文明对话论突破和超越文明等级论。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方法论互学作用。只有当哲学社会科学拥有有效接受对象、其价值得以传递时,才意味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论需要把“什么是”和“怎么样”结合起来,构建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在“时间同质化、空间一体化”的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哲学工作者一方面要在文化各个层面展现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存智慧、精神特质、文化血脉;另一方面要融入并丰富世界价值共识,及时地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从而有利于推动营造中国当前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关于文明本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多彩、平等、包容”的中国思维,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概念范畴;关于文明关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交流、互鉴、共存”的中国主张,为跨文化交流丰富了内容范畴;关于文明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建构“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方案,为跨文化交流指明了方向性目标。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叙事模式互鉴作用。叙事是实践诠释学的基石,它可以更加直接地呈现和把握实践的个别性和异质性。比如恩格斯在考察18世纪的英国状况时提出,德国人继承的是基督教唯灵论的传统,法国人继承的是古典唯物主义的传统,英国人则是这两种不同传统的混合。可见,任何一种哲学叙事模式与其要发挥的社会作用和继承的哲学文化传统相关,任何一种哲学的民族特点也都与社会作用、与继承的哲学文化传统相关。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叙事模式,首先,要关照当代中国面临的突出文化问题,比如历史虚无主义等对当代青年学生的影响;其次,要深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系统的概括梳理,这主要集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进行规律性探索;再次,要更好地构建中国精神,宣传好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国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共三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黑科技”原意指凌驾于人类现有的科技之上的知识,远超现今人类科技或知识所能及的范畴。我们当前常说的“黑科技”更多的是指高科技泛滥之后演变出来的更强大或者更先进的技术以及创新,也包括基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升级,改善产品的使用体验等。如果一定要下个定义的话,“黑科技”是指具有隐藏性、突破性和开拓性,超越现有科技水平的创新高科技或产品,包含新硬件、新软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在当今信息科技领域,铺天盖地的“黑科技”迎面而来,常规的产品升级、做工进步、配置提升,这些都不能算真正的“黑科技”。它必须具备两大要求:第一是要有成熟产品,被实践证明,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的不算;第二是已经申请发明专利或具备申请发明专利的条件和要求。 “黑科技”一词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产生,而这一词语却越来越有滥用的倾向,什么公司、产品都想沾点“黑科技”的喜气和荣光,殊不知如果不加规范地滥用,把新词语作为吸引眼球的噱头,把“黑科技”作为企业营销的手段,最终将损害新词语的生命力,并对科技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刷一下脸就能识别健康状态”的“心魔镜”(人工智能健康检测终端),“名片般大小”的电脑“树莓派”,让渐冻症用户通过眼球转动和凝视即可操作电脑完成输入的“眼动输入法”……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分属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但它们都直接提升了人们生活的便利程度,普适性也更强。一方面,价格越来越大众化,像“名片般大小的电脑”只需几百元,这意味着大部分有需要的家庭都不难获得。另一方面,它们更加照顾到了少数群体的使用需求,像适合渐冻症等群体的“眼动输入法”,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实际也正是当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那就是与大众的生活贴得更近,不断推进日常生活的革命。 这样一种特征,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过往历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区别。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指出,人类正在迎来的新工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彼此相处的方式。可以说,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科技产品上天入地,更将进一步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世界中展开它的力量。科技进步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已经从过去的单个工具更迭,变成了场景改造。新的科技革命对于日常生活的改造有一个突出特征,那就是它的成果不再限于解放“劳动力”和满足某个需求痛点,而是致力于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科技潜入生活场景之中。比如说,大量智能穿戴设备的诞生,再比如,面向家庭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都意味着人与科技、科技与生活正在越来越连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维方式,都在不断被重新定义。人类可能从来没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在今天变得如此具体又系统。这些成果或许不像一些“国之重器”那般闪耀,但它之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实际获得感的强化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也是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一种微观注脚。 (摘编自朱昌俊《好技术自带人间烟火味》,《光明日报》) 材料三 从本质上看,“黑科技”与艺术具有内在共通性。因为新奇,“黑科技”给人以日常之外的欣喜感,而艺术所追求的也是“超越”常识常理的束缚,让人的情感或思想逸出当下,走向一个更高远的境界。“黑科技”与艺术联手,无疑会实现效果的增强。 事实上,远在古代,不少艺术的奇幻效果就和“黑科技”相关。专家提出,古代一些壁画是用化学颜料以三叠押色法绘就,在风化作用下,画中人之相貌会在短时期内变化,让人产生独特的视觉体验,故称“变相”或“变”。在当时,这显然是一种“黑科技”。它给人心灵所造成的震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共两道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演进程序单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而基本结构上又绝未因受外来影响致激起复杂变化者。不止在东方三大系建筑之中,较其它特广,而艺术又独臻于最高成熟点。即在世界东西各建筑派系中,相较起来,也是个极特殊的直贯系统。 外表上一座中国式建筑物,可明显地分作三大部:屋顶部分,柱梁部分,台基部分。屋顶本是建筑上最实际必需的部分,中国则自古,不殚烦难地,使之尽善尽美,使切合于实际需求之外,又特具一种美术风格。屋顶最初即不止为屋之顶,因雨水和日光的切要实题,早就扩张出檐的部分。使檐突出并非难事,但是檐深则低,低则阻碍光线,且雨水顺势急流,檐下溅水问题因之发生。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明飞檐,用双层瓦椽,使檐沿稍翻上去,微成曲线。又因美观关系,使屋角之檐加甚其仰翻曲度。这种前边成曲线,四角翘起的“飞檐”,在结构上有极自然又合理的布置。 “飞檐”的曲线在结构上几乎不可信地简单和自然,而同时在美观方面不知增加多少神韵。飞檐的美,绝用不着考据家来指点的。不过注意那过当和极端的倾向常将本来自然合理的结构变成取巧与复杂。这过当的倾向,外表上自然也呈出脆弱、虚张的弱点,不为审美者所取,但一般人常以为愈巧愈繁必是愈美,无形中多鼓励这种倾向。南方手艺灵活的地方,过甚的飞檐便是这种证例。外观上虽是浪漫的姿态,容易引诱赞美,但到底不及北方的庄重恰当,合于审美的最真纯条件。屋顶曲线不止限于挑檐,即瓦坡的全部也不是一片直坡倾斜下来,屋顶坡的斜度是越往上越增加。这斜度之由表是依着梁架叠层的加高,这制度称做‘举架法’。这举架的原则极其明显,举架的定例也极其简单,只是叠次将梁架上瓜柱增高,尤其是要脊瓜柱特别高。使檐沿作仰翻曲度的方法,在增加第二层檐椽,这层檐甚短,只驮在头檐椽上面,再出挑一节,这样则檐的出挑虽加远,而不低下阻蔽光线。 既讲到屋顶,还应注意到屋瓦上的种种装饰物。既然雕饰必是设施于结构部分才有价值,那么我们屋瓦上的脊瓦吻兽又是如何?脊瓦可以说是两坡相联处的脊缝上一种镶边的办法,当然也有过当复杂的,但是诚实地来装饰一个结构部分,而不肯勉强地来掩饰一个结构枢纽或关节,是中国建筑最长之处。瓦上的脊吻和走兽,无疑地,本来也是结构上的部分。现时的龙头形“正吻”古称“鸱尾”,最初必是总管“扶脊木”和脊桁等部分的一块木质关键,这木质关键突出脊上,略作鸟形,后来略加点缀竟然刻成鸱鸟之尾,也是很自然的变化。其所以为鸱尾者还带有一点象征意义,因有传说鸱鸟能吐水,拿它放在瓦脊上可制火灾 南方屋瓦上多加增极复杂的花样,完全脱离结构上任务纯粹的显示技巧,甚属无聊,不足称扬。外国人因为中国人屋顶之特殊形式,迥异于欧西各派,早多注意及之。论说纷纷,妙想天开。有说中国屋顶乃根据游牧时代帐幕者,有说象形蔽天之松枝者,有目中国飞檐为怪诞者,有谓中国建筑类儿戏者、有的全由走兽龙头方,无谓的探讨意义,几乎不值得在此费时反证。总之,这种曲线屋顶已经从结构上分析了,又从雕饰设施原则上审察了,而其美观实用方面又显着明晰,不容否认。我们结论实可以简单地承认它艺术上的大成功。 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并且与屋顶有密切关系的,便是“斗拱”部分。最初檐承于椽,椽承于檐桁,桁则架于梁墙。此梁端既是由梁架延长,伸出柱的外边。但高大的建筑物出檐既深,单指梁端支持,势必不胜,结果必产生重叠木“翘”支于梁端之下。但单借木翘不够担全檐沿的重量,尤其是建筑物愈大,两柱间之距离也愈远,所以又生左右岔出的横“拱”来接受“檐桁”这前后的木翘,左右的横拱,结合而成的“斗拱”全部(在拱或翘昂的两端和相交处,介于上下两层拱或翘之间的斗形木块称“料”)。“昂”最初为又一种之翘,后部斜伸出斗拱后用以支“金桁”。

江西省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验收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SRS2023届高三模拟测试(第二次) 语文(答案在最后)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是我国学术发展成果丰硕的时期,沈从文先生深耕物质文化史研究领域,对中国古代的服饰、丝绸、染织、瓷器、家具等物质文化史专题都有所建树,《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是其代表作之一。它尤其注重寻找文物背后的文化与史实,揭示服饰和穿着者背后的故事及其所蕴含的社会历史信息,进而探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沈从文首先在博物馆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就算是在北京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却没有增暖设备的艰苦条件下,沈从文硬是“转了十年”。其间他研究过的丝绸、铜器、玉器、瓷器、绘画等诸类文物数不胜数,由此大体掌握了这些文物的基本特征和变化发展规律。随后,他又在不同类别文物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进行观察、总结、提炼。 沈从文在研究商代服饰时,发现安阳殷墟墓出土人形雕像“辑录了较多用不同材料反映不同衣着体型的商代人形”,“这些人形,不仅反映商王朝不同阶层,可能还包括有甲骨文中常提到的征伐所及,当时与商王朝对立各部族”。他注意到,在殷商时期,殷王朝“主要征伐的对象有两个,即西南的戎羌和东南的淮夷。至于荆蛮成为征伐对象,时间似较后。这些在玉、石、铜上的人物形状,可能有一部分正是各个敌对而又强有力的西羌和东夷人形象。特别是铜器上的卷发人形,必有寓意,不会是偶然出现的”。他通过对稍早时期商代人形雕像服装的研究,不仅搞清楚了当时服饰的阶层信息,同时也加深了对商代社会历史环境状况和早期民族分布的了解,而且还令之前的推断更加真实可信,可谓以小见大。 古代社会中治史者世代延续,史籍文献内容虽然比较多,但是大多都并未从当时历史环境角度对服饰名物进行记述,其记载带有一定的简单性和片面性。面对这类问题,沈从文坚持细致研究,去伪存真,得出结论。譬如,唐代妇女中十分流行的披帛,在多种文献和壁画等资料中都有记录和体现,但不同记载中披帛出现的时期出入较大。他通过对多种文献、文物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一些古人在“谈日用器物历史起源”时,“多喜附会”,“用矜博闻,而总是虚实参半”。他认为,对于一些空泛的文献记载不能照章全信,而需在研究鉴别后选择利用,继而认为唐式披帛的应用虽早见于北朝石刻石窟造像,“但在普通生活中应用,实起于隋代,而下至五代,宋初犹有发现”。 回顾沈从文的学术成就,其中一个不应忽略的问题是他秉持的正确史学观。他曾指出:“我们的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并注意它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明白生产工具在变,生产关系在变,生产方式也在变,一切生产品质式样在变,随同这种种形式的社会也在变。”正是由于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沈从文的服饰史研究并非止步于对服饰本身时代、结构、色彩等进行介绍说明,而是在对服饰形式本身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更为广泛的问题和范围做了深入探索。 (摘编自赵连赏《沈从文的史学观与研究方法略论》,《光明日报》2022年12月12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从文深耕于物质文化史领域,对服饰、瓷器、家具、绘画等各类文物均有收藏、研究,且都有所建树。

2023届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届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作为百年党史的一部分,中国对外援助自1950年以来,历经70余年风雨,已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数千个成套和物资援助项目,开展上万个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从坦赞铁路到喀喇昆仑公路,从杂交水稻到菌草,从青蒿素到新冠肺炎疫苗,中国援助不仅有力推动全球发展车轮滚滚向前,也生动诠释了大党大国的担当。 中国援外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既积极促进受援国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也为我国发展、人民幸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促进贸易投资、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路径。中国援建的大批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等项目,推动受援国发展能力提升,激发了其对华贸易增长,带动了大量中国企业、品牌、产品、技术“走出去”“扎下根”,国际市场得到拓展,产供链更加强韧。中国援助带动数倍社会融资投入,助力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建设。中国帮助建设的中老铁路迄今已发送货物500余万吨,其中跨境货物80余万吨,中国已有30个省区市开行跨境货运列车,货物涵盖2000余种商品。万象至昆明运输成本下降 40%-50%,为区域物流保通发挥特殊作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立足国家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中国援外“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对接发展中国家国情与发展意愿,广泛开展智援,分享符合受援国需要的治国理政经验,减贫、反腐等中国经验赢得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同与支持,“求知哪怕远在中国”的阿拉伯古谚成为新时尚。 尤为重要的是,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中国援外提供了根本遵循,是中国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的新的伟大贡献。习近平主席在6月24日举行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期间,宣布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这些援外重大成果,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50余年前,中国被发展中国家“抬进了联合国”。50余年后,美西方一些国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借涉疆、涉港问题对中国无端攻击,广大发展中国家同样为中国仗义执言。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中国援外是南南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滴水之思,涌泉相报”是朋友间的理念圭臬。近期,中国第一时间向阿富汗、汤加、乌克兰等国提供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文体知识 例题分析(含答案)

高考论述类文本2——文体知识+真题分析(教师版) 许多同学在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由于对阅读材料有陌生感甚至排斥感,常常静不下心来细致认真地阅读文本,而是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用这种方式解题,每做一道题目甚至是每看一个选项,都要把全文浏览一遍,希望从文本中检索到与本题、本选项有关的内容,如此一来,做完整个阅读题可能要把全文浏览检索多遍,白费时间。此外,由于每次浏览检索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样难免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而导致对选项判断的偏差,从而造成答题的失误。 想要高效完成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提高得分率,需要全面理解论述类文本特征,只有读懂文本内容,探索该文本的考情和题型应对策略才有意义。 以下从论述类文本的特征、类别、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和方法)等多个角度出发,结合真题分析,理解并掌握论述类文本特征。 一、论述类文本的三大特征 二、论述类文本的类别及特征

(一)政论文 (二)学术论文 (三)文艺评论 (四)时评 (五)书评

三、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一)文章的灵魂统帅——论点(需要证明什么) 1. 论点往往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交叉或包含。 2. 论点在文本中的位置: (二)文章的血肉支撑——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注】立论和驳论: (三)文章的骨骼建构——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 论述类文本的四大论证结构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气氛”是什么?我们的很多感受都源于空间中的气氛,气氛需要我们通过感官系统去感知,而我们的心情(内在因素)也会对感受气氛的结果有所影响。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定义气氛,它更像一个信号,被捕捉、被感知。有时艺术家并没有用语言对作品进行一些解释,但人们依旧能通过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达的内容,而这更像是一种默契,属于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 位于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的艺术作品“Hausur”就是解释“气氛”一词很好的例子。“Hausur”是一栋由葛雷格·施奈德在1985年精心改造的房屋。对于观者而言,建筑内的房间已经不再是正常意义上的房间了,因为只有运用全部的感官才能体会每个空间,体会独属于作品的唯一的气氛。每件艺术品、每场艺术展都有着唯一性,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氛围都会让观者有不同的感受,而观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其感官勾勒着自己眼中的世界。艺术作品释放的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大脑再综合所有信号,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我们的感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过程,但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单向的,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感受再用某种形式传回某个空间,使其转化为另一种气氛,从而再次被发现、被感受。 气氛是属于自然的固定组成部分,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感受。这种方式即艺术方法,它常以特殊的方式引起我们注意,这种方式和艺术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会被拘束,但同时基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反过来观察,气氛对于自然也有着极其独特的意义,因为它不同于科学技术那样有着清晰的理解方式。 综上来看,气氛可以认为是一种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参与到艺术中。 感官是气氛的创造与体味的桥梁。 例如听觉。声音的传播快速、直接,情感的传递也十分高效。在法国艺术家塞菜斯特·布谢·穆日诺名为《无题》的声音装置作品中,他运用设备使媒介间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以声音来表达视觉的信息。这组作品在无规律的碰撞声音中反而形成了一种诗意,漂浮在水面的瓷碗在无规律的碰撞中产生了清脆的共

2023届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数字叙事是数字技术进入叙事领域的产物,是一种在线叙事,具有人机交互的性质,由制作者、读者和计算机共同完成。目前主要有超文本小说、互动影视作品等类型。 数字时代的叙事文本已经很难用经典叙事学加以阐释和分析了。尽管数字叙事中“讲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仍然存在,但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已经改变,这对经典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构成了挑战。 视角是经典叙事学中的关键要素,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直接决定作品的面貌和风格。英国小说理论家卢伯克在《小说技巧》中提到,视角在叙事文本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理解叙事作品的入口。而在数字叙事中,视角常常游移不定。如在超文本小说中,制作者提供了故事的各类材料和节点链接,不同节点的链接使视角的不定性成为必然。随着读者将界面的一个个链接打开,故事的焦点不断转移,从一个人物跳到另一个人物,从眼下事件转向另一事件,观察角度始终处于变换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视角的承担者除人物和叙述者外,作为操作者的读者也加入其中。 与视角相关联的叙述者也面临同样的命运。在经典叙事学中,叙述者作为叙述主体,是故事的讲述者和组织者。而在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也就是说,叙述者需要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才能完成事件的组织和故事的进展。如在超文本小说中,节点的设置往往造成叙述的搁置,只有通过读者的点击才能延续故事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着叙事功能。 时间是经典叙事学的又一基本特征。尽管在常规纸质叙事文本中,叙述时间也会出现闪前、闪回、交错的现象,或多条线索并行发展,但这些并不影响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读者仍然可以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辨认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并获得重建的快乐。数字技术完全颠覆了这一秩序,数字叙事呈现的是叙述时间的空间化。如在布满节点的超文本小说中,时间被割裂,呈播散态势,情节发展主要不是依据时间而是通过链接把各种叙事片段随机组合在一起,不同的链接纵横交错,叙述时间成为一座来回缠绕的迷宫。在互动影视作品中,时间轨迹也因读者的介入和选择而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不同的故事结局。叙述时间的空间化也表现在数字叙事呈现的方式中。如今的数字叙事主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除文字外,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也作为文本的重要因素存在于叙事文本中。在这样一个多媒体异质共存的空间中,叙述时间被淡化甚或被遮蔽,数字叙事从时间走向了空间。 在数字叙事中,文本没有主轴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在结构呈“块茎”分布,具有非延续性和扩张性的特征。就文本而言,数字叙事由多个节点组成,这些节点不仅造成了叙事的间断,而且标示了多条路径,故事由此不断分叉、延伸。这些节点之间既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存在某个固定中心。读者在阅读中可以随时定位,自由选择某个瞬间作为中心,并在操作中不断转移关注点。 简言之,数字技术进入叙事,已不仅仅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也不是跨界所造成的某种叙事扩

2023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1

2023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 三总复习 2023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日前联合印发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2025年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通过“三大行动”,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政策举措,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法制建设、强化评估监测四个方面提出保障要求。 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简称“通语”,是国家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在当代中国就是普通话和简体汉字。通语是相对于少数族群使用的语言文字而言的。在现实社会中,通语使用范围和程度往往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思维观念等密切相关。总体上来看,通语普及程度高的地方,往往市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民众思维开放;反之,通语普及程度低的地方,其区域经济往往比较落后,民众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思维认知、家庭教育也相对落后。

2023届河南六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测试(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河南六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测试(三模)语文试题及答 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批评要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首先须建立在讲真话的基础之 上,这是文学批评的初心。如鲁迅先生所说,“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 益”。敢说真话、敢于批评,才能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否则,文学批评对文学的发展就很可能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说真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正能做到“说真话”的批评并不多见。今天的文学批评 屡屡遭遇公信力危机,问题也正从这里开始。尤其是针对当代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因为关 系到作家的人情或脸面,常常避免不了许多外在的压力和诱惑。为了批评而批评,甚至无视 作品的客观实际,放弃说真话,而去吹捧造势,这样的文学批评自然失信于广大读者。无论 是作家还是读者,从批评中看不到真实的反馈和评价,文学批评就谈不上“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而是沦为软文一般。 批评家首先是普通读者,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和判断,既是勇气也是尊严。《文 心雕龙》说“良书盈箧,妙鉴乃订”,表彰推荐好的作品,解读其优长,阐释其意义空间,坦陈其缺憾与不足,均为批评家之本职,文学批评的真知灼见也正在于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批评家在作家的创作中寻找知音,对作家来说也许正是一样。当然,批评家难免各有偏好,因此文学批评的意见不必一致,感受不用划一。批评也是一种创作,惟有说真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创作出

直抵人心的文学批评之作,有助于推动形成健康的文学生态。否则,乱骂与乱棒、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等乱象便会层出不穷。 批评家又是专业读者,文学批评之所以不同于读后感,就在于真正的文学批评往往为一 个时代的审美机制代言,它既帮助作家总结创作得失、厘清创作思路、校正创作方向,更帮助大众和读者认识一个时代文学的价值应该在哪里,并把这种价值发掘和阐释出来。批评的 力量就在于它实事求是的求真品格。批评家的感受和判断建立在专业知识和审美眼光的基 础之上,是在宽阔的视野和深入的研究中不断获得拓展的思想成果。贺拉斯把批评比作“磨 刀石”,虽然不能直接切割东西,但可以使刀更锋利,使艺术创作更成熟。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我们说文学批评是文学的方向盘,是引领一个时代文学风尚的利器。比如19世纪别林 斯基的文学批评密切联系俄国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总结俄国文学的创作经验,对于俄国文 学理论,甚至是世界文学理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说真话,还需要把真话讲好。文学批评同样需要“了解之同情”,只有这样,批评家才能 对作家的创作甘苦感同身受,同时在阅读、阐释、分析的过程中,完成独立的审美创造。换句话说,如果批评家不满足于仅仅对具体作品或创作现象发表评论,不满足做创作者的附属品或“寄生物”,而是想自觉地通过文学批评发表创造性意见,那么就尤其需要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真实精神碰撞。这样的精神碰撞是文学批评最根本的动力,也只有这样相互砥砺,批评才有可能与创作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 文学批评面对的不仅是单一的文本,也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何况“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家以创作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作品中隐藏的东西,要靠读者的阅读去发现,批评家则借助作家创作的

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周至县2022~2023学年度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如今生活在知识社会或信息社会中,当代经济学家更倾向于用“知识经济”形容我们的时代,其以知识制品向社会生产急速扩张为特征。当前,知识的开放从科学共同体的开放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公众的知识共享,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在知识共享中如何保证公正的知识分布。 知识共享强调的是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传递,知识传递的前提是寻找可靠的知识来源;而日常生活中知识传递的方式是听者的非推论的感知活动,这就要求在知识传递中听者对说者作出即时性的、自发的可信度判断。大多数情况下,听者无法肯定说者所传递知识的真假,只能倾向于依赖说者的社会身份。由此,知识传递过程中往往涉及种种不公平现象,比如听者以自身所无法察觉的偏见无意间忽视或否定社会边缘群体所要表达的真实想法。这就产生了认知非正义的问题。那么,要消除知识共享中的认知非正义,需要说者和听者都具有某种认知德性:说者准确地传递知识、真诚地分享知识,听者消除身份偏见。但由于认知非正义的根源是不平等权力的结构以及该结构所

河南省顶级名校2023届高三年级4月联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顶级名校2023届高三年级4月联合质量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对中华文化认知的各种偏差、误区。比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印象式认知、只看表面不究本质的偏见式窠臼、把某一发展模式视为“历史终结”的单向式历史观等,都是缺乏自信与自强的表现。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强。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客观地、理性地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必然、发展进程、品格特征,以及体现出来的规律性意义。如农耕生产方式的作用,礼乐教化对社会生活及人格形成的影响,思维方式的整体性、感悟性、系统性,文学艺术的出现与劳动生产、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社会审美作用所具备的独特意义等。 第二,要进一步深化了解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仅表现在古典文明没有中断这种整体性历史进程之中,还表现在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组织、价值体系等各个方面。有一些可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唯一的,有一些可能是难以跨越、不可回避的,有一些是属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奠基性意义的,还有很多是走在前列的等。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是出现在人类“童年”时代的文明成果。古希腊文明形成于公元前800年左右,距今不到3 000年。而中国的创世神话则可上述至距今8 000年左右的伏羲时代。这就是说,在不同的区域,即使是神话的“体式”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为人类审美提供了各异的可能。 第三,要进一步深化了解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之间的异同。就是说,文明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这种多样性源于不同地域的人们从事的劳动生产不同,以及在其上形成的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形态。文明之间有很多共性的方面,这样人们才能够确认其是不是“文明”。但在这种共同性之上还有很多的差异性。不同文明之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认知却各有不同,组织结构、治理方式等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诗歌而言,中国古典诗歌从“二言”到“四言”,至《诗经》终于成熟。但在《诗经》为代表的四言之后,仍然不断变化。而欧洲的“诗”则是在与戏剧的结合中形成了史诗的形态。因此,中国的文学重“意”,欧洲的文学重“理”。这又与其形成的自然历史条件相关。可见,不同的文明形态是有许多差异的。 第四,要进一步深化了解中华文明在遭遇危机与极端困难时的表现。所谓自信并不仅建立在文明的悠长之上,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尤其要了解在遭遇重大挑战,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挑战时,这种文明有什么反应,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各种典籍中了解到许多这方面的实证。如大洪水时代,中国人在干什么在中国文化中出现了许多治水英雄。如早期的台骀,最具影响力的大禹,与大禹一起治水的伯益、后稷,以及失败了的鲧,等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乃含蓄之美。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特性中有这样的特征,说话委婉,强调含忍,说白了,说明了,就不美。而现代的审美观念,是外露的、张扬的、包装的。曲解的广告、张扬的建筑、直露的喊话等等,使我感到现在阐释含蓄的内在意蕴多么不合时宜,我似乎在说一个古老的梦幻、那个曾经存在过的审美事实。 在美学中,曲标示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从造型心理学角度看,横线能使人产生稳实感,竖线有力量感,而曲线则最富优美感、运动感。在中国美学的谱系中,曲线具有和西方不同的意韵。曲线所关心的是那悠远的纵深、那层层推进的妙处,那深藏于有形之象背后的有意味的世界。当然,隐不等于晦,必须要处理好隐和露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味讳莫如深,欣赏者一头雾水,便如坠五里云中。我们说,隐而不露,藏而不显。隐是为了更好的露,藏是为了更好的显。关键要有味,要启迪人想象的空间。 婉曲是中国诗中的高妙境界。卢照邻《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香味袅袅,荷影绰绰,曲岸风荷响,其韵传出遥远。影的舞动、味的轻扬和婉曲的小径、澹荡的清池,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它的境界是流动的、清幽的、绵长的、内蕴的。曲是中国园林的至上原则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造园就是造曲的艺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记北京城东有曲水园,园中的漏云透月轩、掩山楼、宜雨亭、住秋阁,都在曲,含蓄蕴藉,一个唤起你更多想象的引子。园林的曲景在云墙和回廊的设置上体现最为充分,如拙政园的回廊,婉曲回转,极尽优柔。 中国书法史上有永字八法之说,这是以“永”字的八笔来说明中国书法运笔的方法。在我理解,永字八法透露出中国美学的含蓄蕴藉:笔笔藏,笔笔收,不直截,不显露,外表平静如无风的水面,但在其深处暗藏机锋。书道之妙在于藏,这是中国含蓄的美学传统所决定的,在书法中叫做蓄势。反对直露,认为直露一览无余便没有韵味。如颜真卿的藏头护尾,颜体可以说是藏的典范。起笔裹锋,没有裹锋,平平地写,那就太露;落笔回锋,没有回锋,一笔送出,就没有意思。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点必隐锋,波必三折。书法无往不复的道理,是《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体现,没有送出的一笔是不回的,一如《周易》所说没有绝对的去,也没有绝对的来,衰败之处就是生命的起点,灿烂之处也可能就是没落的开始。书法、园林、绘画等都是空间艺术,但中国美学强调,这一空间是“回荡的空间”,充满音乐的节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