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郭沫若之屈原研究_舒梓剑

论郭沫若之屈原研究_舒梓剑

论郭沫若之屈原研究_舒梓剑
论郭沫若之屈原研究_舒梓剑

2017年第8期总第177期

No.8. 2017

Sum 177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论郭沫若之屈原研究

舒梓剑1 宋雪松2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马克思主义史家。他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系列研究是其运用唯物史观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郭沫若站在平民的视角上探求屈原的历史真实与屈原作品文学艺术价值是其屈原研究的显著特色,其次其屈原研究在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张力的同时,由唯物史观所呈现出的跨学科取向,对于当今文史研究也不无启发作用。

关键词:郭沫若;屈原;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7)0008-000046-03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是郭沫若宽博的学术领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他先后对《诗经》、屈原及其作品、李白与杜甫、蔡文姬及其《胡笳十八拍》、《再生缘》、《袁枚诗话》等古典文学作家、作品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他的屈原系列研究可以说是他建国前在古典文学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试从郭沫若对屈原本人与屈原作品两个维度下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评述。①

一、屈原历史价值的新发展

屈原作为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其政治主张、以身殉国的价值选择以及其流传至今的楚辞从诞生至今从不缺少各种各样的评判。自《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以来,胡适所提出把整理史料作为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把史实考证作为史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思想对当时的史学界影响深远。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学术界为了进一步学习胡适所提“科学”,片面的追求“大胆假设”甚至出现了怀疑屈原真实性及其著作权的论断。而郭沫若认为胡适所提的“科学”都只是从只言片语中考证史实,难以更深层次去还原历史的面貌。“屈原否定论”的学术争论,是郭沫若以乾嘉学派的治学态度和史观学家治学理念让这场学术争论得以结束,不仅如此郭沫若在掌握了丰富金文、铭文等原始史料进一步对屈原存在的价值做出了新的肯定,提出屈原新的历史价值即“革命”性。郭沫若首先抓住了屈原时代变革的特征“中国的奴隶社会是在春秋中的鲁国开始蜕变的,但大体上我们可以说自战国以后是转入了封建社会了”。[1]基于这个特征,从纵向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变革伟大时期的背景上,郭沫若认为屈原的“革命性”不仅在于“他站在贵族的身份顺应了奴隶解放时期的潮流”,而更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能够把民众的歌声提升到清殿”。[2]其次从人民本位视角出发,肯定屈原“人民”性是站在与同时代历史人物相比较方面展开,这种方式既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上肯定了屈原的“革命”的价值也从时代的横向上将屈原的“革命”价值比较出来。宋玉和屈原都是那个时代伟大的历史人物,但郭沫若认为“屈原是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历史价值高于宋玉的原因就在于郭沫若本人研究历史人物的标准就在与人民大众的距离上面,其人民本位的思想是其研究古典文学以及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我就在这人民本位的标准下边从事研究”。[3]基于这一标准上,郭沫若指出宋玉可以说是忠君但是不能说他是爱民的,“宋玉的忠君思想那刻毫无问题”“但肯定要说他的骨头和屈原的骨头是同样硬的,司马迁是摇头的,而我也始终是摇头的”。[4]“屈宋并列”的评判在郭沫若看来是不成立的,判断的标准重心不在于以才华文学上的造诣而在于与人民的距离,“宋玉就回答出了那个很有名的“曲高和寡”的比喻,他说,老百姓能听懂只是“下里巴人”而他所唱的是“阳春白雪”,甚至超“阳春白雪”的所谓“引商刻羽,染以流微”他把自己比成凤凰,而把老百姓比成麻雀,把自己比成鲲鲸,而把老百姓比成泥鳅,他的妄自尊大的确可观”“而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而经常叹息至于泪流”。郭沫若以横向的历史人物为对比,突显了屈原的“革命”价值即“爱民”性,指出“同情人民热爱人民这是屈原的基本精神”[5]同时也是唯物史观说服力上的有力诠释。

二、唯物史观对屈原作品的“综合性”把握

郭沫若对于屈原作品的剖析式研究是在掌握了大量青铜铭文、金文等原始资料,秉承乾嘉学派训诂考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方法下去进行的文史研究。在郭沫若为代表的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看来“一切文学作品皆为现实的反映”,把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在历史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运用一切科学方法挖掘这层历史“反映”(即找寻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到达“洞察到内面潜在着的事物之真性与历史的关系”。[6]唯物史观对屈原作品“综合性”把握体现在,第一从楚辞体裁的变化到社会历史价值的把控,第二从时代诗体变化的大众化到史料价值的拓展,第三从屈原文学作品的艺术思想探寻到跨学科史学研究的探求。

1.楚辞体裁的文学变化到史学价值的把控

“凡是意识形态的改革总是跟着经济制度变革而来由奴隶制转移到封建制有之乎也由者,由封建制逐渐脱变便有啊呀吧吗。文字总是在跟随着时代走,而且在跟着言语追”[7]在郭沫若看来文字的改革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由桎梏的文字脱去冗杂的文体追求新形式的革命。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的时代背景下,郭沫若指出屈原“他利用了歌谣的自然韵律把台阁体中的四言格调给突破了,屈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给他一个尊号,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一位革命白话诗人”,[8]文字体裁变化的动因是时代革命的要求,屈原文字体裁的革命正是那个时代的反映。“他彻底的采用了民歌的体裁打破了周人的雅颂诗体的四言格调,彻底的采用了方言的形式来推翻了雅颂诗体的贵族性,在诗域中屈原起了一次天翻地覆的革命”。[9]郭沫若从楚辞带来的文学体裁革命性的变化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相关联,把文学艺术的文体审美带到历史价值维度的纵向上思考得出“屈原所创造出来的骚体和之乎也者的文言文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白话诗和白话文,在两千年前的那个时代,也是有过一次“五四运动”的屈原是古“五四运动”的健将”。[10]尽管郭沫若的这个看法,有些学者认为“这样一种类比显然有着相当的主观性与简单化”,[11]但以文学史与人类学的关照下去解读那个时期的变化未尝不是对当时历史把控新路径的探索。

2.时代诗体革新的大众化到史料价值的拓展

文学体裁上的革命带来的是时代背景下诗体主动权上的革新,郭沫若指出诗体话语权的革新是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的诗体转换。“自春秋末年以至赢秦统一天下为止的三百年间,中国文化的那个灿然的黄金时代”“不外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换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12]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郭沫若认为屈原是接受了这种时代变革带来的潮流变化。其中把楚辞放在时代背景下去探析的学者,在郭沫若之前的梁启超也做过,梁启超把近代科学中的哲学,文艺学,心理学放入楚辞的研究当中去,细致微弱的把握楚辞的情感与屈原的关系,指出“屈子为极端厌世之人”“其自杀的原因,乃是人生问题之不能解决,不堪

作者简介:舒梓剑(1995-),男,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料基本问题研究。 宋雪松(1993-),男,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苦闷,彼自写其情感之勃郁不可抑也”。[13]虽引入的心理学为后世研究屈原开辟了方向,但是缺乏足够的史料为依据难以让人信服,何况在广阔历史中就历史的一部分作其研究背景难以深层次挖掘看不到时代变化下的语境位移,即文学体裁的语意化以及文体话语权的大众化。郭沫若从楚辞体裁的变化得出诗体大众化的史料价值,是从最古的一部诗集诗经当中《国风》开始,在郭沫若看来《国风》才是《诗经》当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因为“从文学史上看一种新的体裁的出现都是民间文学走在前头”,从史料价值上“把民间文学当作历史资料来看,作用很大。古书上有些可靠的民间歌谣虽然不多,但是可贵的是因为它是第一手的资料,纯粹的资料,不是经过窜改的。它的可贵,正是由于它的“第一性”。“民间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历史过程形形色色的“润色”“古书上的民歌民谣虽然也经过文人的记录“话经三转,就要变样”“但是它究竟是都还有民歌民谣的味道,它反映了人民的看法,比史官的记载可靠得多。”[14]同《国风》一样是民间的文学的楚辞,“楚辞中“兮”字的发音来看,“兮”字发“那样出来的声音自然和啊声极相近。懂得这个兮字的发音——就可以知道了楚辞就是当时的白话文,”楚辞的出现郭沫若从文学史的角度上指出是对《国风》的继承与发展,更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上去概括出这是“庙堂文学”向“民间文学”的语意转换。对民间文艺的史学价值进行了捍卫也提升了民间文艺作为史料价值的说服力。

3.屈原作品艺术思想探寻到探求跨学科史学研究范式

屈原作品的艺术思想探寻首先是在屈原文学艺术思想来源上,郭沫若不拘于前人以《楚辞》为南方文学代表《雅》《颂》为北方文学代表观点,而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首先从屈原所处时代的地域空间上,基于考古学学术的深厚功底以及对大量金文和青铜器皿文的史料掌握指出以《雅》《颂》四字一句调子为代表的北方文学并不是北方所独有的,“近年来不断的在长江流域挖出的铜器,我们在徐楚吴越领土内挖掘出来的铜器上面得了好些有韵的文字,查其结构,大都是四个字一句,隔一句押韵”“拿地下的东西来证明,就晓得四个字为一句的文字,并不是北方专有的南方也是一样”。[15]在考古学基础上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上论证了南北文学具有一致性特点,郭沫若又从民族学历史变迁上指出南北文化都有一个历史渊源即“殷商文化”“中国文化发源于殷朝,是由殷人所创造”“中国的南部事实上也是殷开辟的”[16],由此指出“社会引起了大变革,而文字上也同样起了大变革”。[17]社会革命才是形成周秦诸子散文为代表的北方文学与屈原《楚辞》为代表的白话诗歌的原因。其次从屈原艺术表达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内容的现实主义上,梁启超指出屈原的作品是以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与“感情的尽情发泄”为中心来表达,郭沫若汲取前人观点后进一步去深层次剖析屈原艺术表达与内容的渊源,第一从宗教学角度指出屈原把巫山比作女鬼,湘水比作女神源于屈原自身感情真挚与想象力丰富但是屈原又是一个天生的神学怀疑者“屈原虽然承认民间的信仰,但他对于神鬼之类的超现实的存在却没有丝毫的信仰”“《离骚》里面屈原飞到了天国的门前。而门子却不肯替他开门。这是表示天国也和地上的宫廷一样势利或者腐化”。[18]第二屈原的浪漫主义是受历史时代潮流的影响与“屈原同时代的学者们对天体的运行和构造是有普遍的关心”,[19]《庄子》中黄繚对于天地风雨雷霆的疑问,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的假设,与同时代屈原《天问》中的对天体疑问有异曲同工之处。那个时代对天体疑问的思潮无疑对屈原浪漫主义的艺术表达有深刻的影响。第三屈原艺术表达同所处的社会生活习惯有关。郭沫若认为楚辞艺术上以浪漫主义的方式带有现实主义的情怀去否认超现实主义的内容正是“艺术是生活习惯的反映式批判,它在纯粹性上便受些限制”,[20]认为艺术远比政治经济理论丰富和隐晦,因为比较来说他不是纯意识形态的东西的观点一致。屈原艺术表达于思想之间的矛盾恰好是受到了所处时代的限制,集中体现了屈原生活上的落后和思想上的进步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在屈原“思想家”于“艺术家”的身份来看却是相同无间的。

三、郭沫若屈原研究之意义

现今学者们对于郭沫若屈原研究重视程度不高,而郭沫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屈原的身世和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体现了马克主义唯物史观进行古文学研究强大的理论张力。

1.研究方法上

有学者指出郭沫若在古典文学研究中“以其深邃的学识和才气,对屈原及其楚辞做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在我国他是率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从时代和社会的宏大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包括哲学、宗教、史学和民俗等)的关系全面系统研究屈原以及楚辞的开拓者”。[21]屈原研究研究当中郭沫若展现了其进行古文学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多样,但真正构建起屈原学术价值大厦的还是传统乾嘉学派的考据法。郭沫若运用的工具从传统的版本、诗词音韵、金文甲骨到青铜器皿,这是胡适等人没有办法与之比拟的。而训诂考据的治学方法不仅与其自身深邃的传统学识有关,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理念下的治学关照。“唯物史观强调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因而对研究方法的要求多种多样,而且更重视综合的运用与整体的考虑”[22]这与传统乾嘉学派在古代文献遗产的整理与总结下,尽可能的搜集相关资料,分类整理,使得经史典籍中的许多疑义得到纠正,进一步找出同类问题通例的治学方向上有一致的地方。笔者认为传统的考据与唯物史观治学方向上的一致性彰显了唯物史观在古文学研究当中的说服力,以郭沫若同时代胡适为对比,胡适用近代白话的理念去研究传统文学的作品存在于认识所谓的通俗文学上,对于其提出的屈原否定论等观点,却难以用足够的论据去佐证。相比而言,郭沫若在唯物史观的统摄下,从社会历史大的变革时期出发认识到文学艺术变革的必然,然后从大量的古代文献中以考据的方法为其观点寻找证据,在结论正确的情况下故而比胡适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2.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论上

唯物史观以人类学发展规律的结论出发,“天然”的把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新科学带到史学研究当中去。这与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出现的新史学所倡的即“把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概念工具引人到历史分析中来,从而把中国史学带入社会科学化的新阶段”[23]具有一致性。从学术史发展的脉象来看,一方面笔者认为郭沫若进行屈原研究的唯物史观承前了20世纪史观学派所作出的努力,“唯物历史观,指出了物质文明与经济组织在人类进化社会史上的重要作用,在史学上开一个新纪元,替社会学开无数门径,替政治学开许多出路。”[24]另一方面郭沫若率先开创的唯物史史观研究方法在建国以后得到继续的发展,游国恩、翦伯赞、侯外庐等纷纷“开始掌握了历史唯物论的观点”[25]使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史学方法一度成为当时史学界的支柱,可以说郭沫若在学术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一个启后的作用,开启了建国以后研究楚辞的学术潮流也为此后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理路奠定了基础。

3.文史的充分结合

史学家对文学的关照与研究都是注重在历史层面上来解读,但唯物史学家与顾颉刚、傅斯年、胡适等人只把文学当作历史载体,注重考察作者生平与文学版本不同。一方面从文本到历史,重视对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尽可能的还原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时代面貌。如郭沫若以文学审美的感情传导和诗词创作的规律对屈原作品的艺术美感和文学价值,站在历史变革背景下进行了独到的解读。另一方面从历史到文本,强调从历史的纵向维度去把握文学作品深刻的文学内涵,如郭沫若对于“兮”字的解读,从社会的变革到文体的变革,充分解读了屈原作品划时代的文学价值。不可否认,从结论出发探求证据,进行文学解读的方法存在着草率与形式的错误,但是运用唯物史观对文学作品蕴含的情感与反映出的文学价值进行剖析,呈现出的整体性与理论张力,对于当下我们文史研究而言具有深刻的意义。

注释:

①学术界对郭沫若的屈原研究也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研究,此中卜庆华的《论郭沫若的屈原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

(下转第49页)

On Guo Moruo's Qu Yuan

Shu Zi-jian 1, Song Xue-song 2

(Marx School of Marxism,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China)

Abstract: Guo Moruo is a famous poet, philologist, archaeologist, also an accomplished historian Marx doctrine. He is the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study on series of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of Qu Yuan and his works. With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a guide, Guo Moruo stood in the civilian perspective and explore Qu Yuan's the historical truth and artistic value of literary works of Qu Yuan Qu Yuan is a notabl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search, then the research of Qu Yuan in the highlight of Marx's theory of tens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orientation b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y showing the role of also the inspiration in today's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

Key words: Guo Moruo; Qu Yua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责任编辑:鲍?雨]

报》2003年9月)和周晓波的《论郭沫若的屈原研究》(《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都是从整体上对郭沫若的屈原研究进行概述和整理,张顺发的《郭沫若五四前后的屈原接受观》(《郭沫若学刊》2008年第4期)则是站在郭沫若在思想变化上去探析郭沫若屈原研究在五四运动前后之间的异同,王海远的《郭沫若的屈原研究》(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则是对郭沫若《屈原研究》进行内容梳理与方法简述。以上研究成果都对郭沫若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均有所涉及,但是郭沫若对屈原研究的成果都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产生的,因而有必要对郭沫若的屈原研究作进一步的阐发。

参考文献:

[1]郭沫若.人民诗人屈原.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32.

[2]郭沫若.屈原的时代.屈原研究[M ].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69.

[3]郭沫若.沫若文集·历史人物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25.

[4]郭沫若.关于宋玉.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91.

[5]郭沫若.关于宋玉.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182.

[6]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06.

[7]郭沫若.革命诗人屈原.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8.

[8]郭沫若.屈原身世及作品.屈原研究[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51.

[9]郭沫若.屈原的时代.屈原研究[M ].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68.

[10]郭沫若.屈原考.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2:51.

[11]王海远.郭沫若的屈原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72.

[12]郭沫若.屈原的时代.屈原研究[M ].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66.

[13]梁启超.老孔墨以后学派概观.饮冰室合集第9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3:23.

[14]郭沫若.关于大规模收集名额问题.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50-151.

[15]郭沫若.屈原的艺术与思想.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25.

[16]郭沫若.屈原的艺术与思想.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26.

[17]郭沫若.屈原的艺术与思想.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26.

[18]郭沫若.屈原身世及作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0.

[19]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73.

[20]郭沫若.屈原的思想.屈原研究[M ].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102.

[21]卜庆华.论郭沫若的屈原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9):64-65.

[22]牛瑞珍.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的十个方面影响[J].河北学刊,2013(3).

[23]王学典.唯物史观史学的学术重塑[J].历史研究,2007,1.

[24]胡适:四论问题与主义——论输入学理的方法[J].每周评论,1919(37).

[25]游宝琼.回忆父亲游国恩先生[J].文史知识,2000(4):16-17.

(上接第47页)

A Metrical Analysis of William Blake’s London

Li Zi-xin, Ma Yang-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China)

Abstract: London is a famous poem of British Romantic poet William Blak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rics, the theme and emotion of this poem can be understood more deeply.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metrical techniques used in this poem make it more expressive in form and content, deepening the theme and highlighting the poet’s sympathy for the laboring masses and his criticism of social status.

Key words: William Blake; London; metrical analysis

[责任编辑:周?天]

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了诗歌主题。读完全诗,我们不禁感叹布莱克对语音的感悟力和对格律的准确把握。在固定的框架内,诗人赋予了诗歌格律上的变化,而任何变化的最终目的都是达意,都丰富了这首诗的灵魂。

参考文献:

[1]Paul Fussell. Poetic Meter and Poetic Form[M].

NewYork:McGraw-Hill,Inc,1979.

[2]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

[3]王宝童.金域音—英诗声韵[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121.

[4]王莹莹.探索威廉·布莱克的《伦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8(1):86-87.

[5]张炽恒.布莱克诗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72.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李白、苏轼、屈原、陶渊明、项羽、司马迁)

高考作文素材一:李白 一、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二、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三、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四、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五、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六、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 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 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七、“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 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 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高考作文素材二:苏轼 一、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 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二、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三、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 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四、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 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 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1

浅析郭沫若的浪漫主义特征

浅析郭沫若的浪漫主义特征 他是一个充满热情的爱国主义者,一个无畏的战士,一个热血的青年。他就是开一代诗风的新中国预言诗人——郭沫若。 “五四”运动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刷新了中国的历史,郭沫若的创作激情也在此时找到了喷火口,于是开始了“诗的创作爆发期”。 他热爱诗人的美,崇尚哲人的真,这种双重追求形成了他的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飙突进的气势、怒涛震海般的节奏、昂扬急骤的旋律、浓烈明丽的色彩。其浪漫主义诗歌理论从主情的自我表现与主利主义目的为两翼,卓然一家。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凤凰涅槃》语言夸张,色彩绚丽,音调高昂,旋律急促,直抒胸臆。他的浪漫主义抒情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表现自我,歌唱自我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郭沫若是一个偏于主观、极富激情的抒情诗人,他把直觉与情感直接联系在一起,而撇开了理性。他主张“诗的创造贵在自然流露,以自然流露为上乘”,并用“诗=直觉+情调+适当文字”这一公式来表示他对诗的审美认识。《凤凰涅槃》中诗人对黑暗中国的愤怒和诅咒的感情通过“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他的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其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把五四时代的祖国、民族、包括诗人本人比作凤凰,象征经过五四烈火的熔炼,旧我的毁灭和新我的诞生,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的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关于这一主题,诗人曾说:“那诗是在象征着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再生。” 二、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 郭沫若独特的想象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形象,在这些形象中熔铸了现实生活内容,注入新的生命,新的精神。在《凤凰涅槃》中诗人将“天方国古有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的传说略加想象,并赋予他们新的象征意义。这里的“凤凰”是中外合璧,并非是中国传说中的凤凰。“凤凰”象征祖国,“烈士”象征革命斗争,“群鸟”象征社会上各种卑劣的人物,这样“凤凰的更生”象征着祖国的再生。运用奇特的想象表达诗人憧憬的理想。 三、激越的情感和急骤的旋律。 文章创作都需要激情,郭沫若把这种情感用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抒发出来。《凤涅槃》为了达到对火山喷发式情感的宣泄,大量采用设问、排比、重复、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全诗洋溢着热烈的破旧立新、追求自由、创造理想的激情。 在《凤凰涅槃》中郭沫若以复唱的形式使得感情抒发强烈,节奏感强,旋律急促,富有音乐美。最为典型的是“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翱翔!翱翔!欢唱! 欢唱!”这是贯穿始终的旋律,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和音乐美,于是表现出强劲的力度和宽宏的气势。这种力度和气势使诗歌具有阳刚之美,呈现出崇高和壮美。 四、崭新的放逸的形式——自由体诗 这种自由体诗不受格律约束,根据诗人抒发情绪的不同自由排列。如《凤歌》这一节短行多,表达紧张、欢快的感情;而《凰歌》则是长行多,抒发舒缓、沉郁的感情。 这种自由体诗结构严峻、宏伟,节奏感强烈,更容易再现奔腾的力量和磅礴的气势,渲染一种浪漫主义的情境。 在我看来,浪漫主义精神对郭沫若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方法或是一种审美追求,而是凝结为他的文化个性。这大概就是这位“天才诗人”的独特之处吧!

论郭沫若《女神》的语言艺术风格

黔南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分校(站、点):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目录 一、时代背景................................................................... .. (1) 二、作者创作经历................................................................... .. (1) 三、作品介绍................................................................... . (1) 四、《女神》的艺术风格................................................................... . (1) (一)、语言的艺术风格................................................................... .. (1) 1、豪放诗歌先驱................................................................... . (2) 2、火山喷发式的抒情模式................................................................... .. (2) (二)、新奇优美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特色 (2) 1、开创新生................................................................... . (2) 2、甘于奉献................................................................... (3) 3、赤子之心................................................................... . (3) 4、浴火重生................................................................... . (3) 五、中西合流的创作艺术................................................................... .. (3) (一)、形式上的中西合流................................................................... . (4)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李白、苏轼、屈原、陶渊明、项羽、司马迁、杜甫、荆轲

高考作文素材一:白 1.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 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6.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

浅谈郭沫若早期的诗歌特征

郭沫若(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郭沫若的早期诗歌理论与他的早期诗歌创作的时间基本重合,是指五四到二十年代中后期。作为现代诗歌的领军人物,白话诗歌的最早践行者之一,在现代诗歌史上拥有重要的作用。而他的诗歌评论以他本身的诗歌创作为基石,融汇东西,博古通今,自成一家,在许多问题上有许多自己的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一.诗歌内核的情绪特征 郭沫若认为诗歌的起因是感性的创造,诗歌的内涵也包含着感性的因素,感性在诗歌的创造和诗歌的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是诗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对什么是诗进行了新的定义。郭沫若对诗歌的独到见解集中体现在他最著名的一个公式中,这个公式对什么是诗进行了新的阐释和解读。即: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在这个公式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郭沫若认为,直觉,情调,想象是组成诗歌的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是诗歌的主要组成内容,而直觉,情绪是属于感性因素,这与中国传统诗歌以诗言志为核心的诗歌本质的看法大相径庭,而这与他吸收西方歌德式的浪漫主义有关,也是其倡导的主情主义在诗歌创作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在这个著名的公式之后,郭沫若还进行了补充和更为详细的解释,诗人底利器只有纯粹的直观诗人是感情的宠儿,诗的原始细胞是些单纯的直觉,浑然的情绪。因此,我们可以清晰的找到其中的关键词即直觉,情绪,想象类的关于思维活动的词语。从这些词语的反复出现中可见郭沫若十分重视直觉,情绪等感性情感,并且把这些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位置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同于古代诗歌理论对诗歌创造持有缘志抒情的功利性的取向,而是把自身的情思融入其中,提出诗歌创作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因情而发非因志而发,从而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那就是以直觉为核心的诗歌本质的感性内核说。这种思想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就是如《女神》那般狂飙突进的爆发式的感情,从《女神》的组诗中,可以轻易的在文字的表象下找到作者深刻激昂的的情感,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感性的爆发中,疯狂的宣泄着自己无比激动热烈的感情。 其次,对诗歌创作中灵感的重视也从另一方面展示了他对诗歌创作中感性因素的重视。他认为,诗人的努力到应该是怎样诱发伟大的灵感吧。强调灵感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把诗歌的起因归于灵感的迸发。而灵感在本质上是属于感性的范畴的,它与直觉,情绪有着同样的本质,所以对灵感的重视实际上也就是对感性的重视,也就是对情绪的重视。在郭沫若的诗歌理论中,他强调直觉、灵感、情绪等非理性因素对创作尤其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感性倾向。 二、文学本质的诗性内涵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与其笃实的学养一脉相通,郭沫若在书法艺术方面同样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余年。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得到社会承认,始于辛亥年间。10年以后,他的著名诗集《女神》等作品集问世,使其书体在更广泛的读者面前显露风采。20年代末,郭沫若旅居日本,由金文甲骨入手,以字辩史,借史鉴今,谙熟了祖国文字、书体的演进轨迹,创立了古文字研究的科学模式。1937年归国抗战,在民族危难之中,其诗词创作常与书法相结合,翰墨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从事了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他慷慨为人,博识广闻,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计其数的辞章墨宝。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少有出其右者。 郭沫若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誉为“郭体”。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 郭沫若作为苏轼以后四川又一大文人,其书法成就直堪与东坡媲美,为世所重。东坡书法向来受到书法界重视,为宋代尚意书风代表。郭沫若书法从宋四家出来,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宋四家意味,但又个性突出。苏东坡书法曾被黄山谷戏为"石压蛤蟆",但其横向取势的结体,实际从隶书而来的书法史上就已有历史,与黄山谷书法取纵势截然不同。正如秦效侃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字之结体汉唐即有横纵二种。黄纵苏横,不必是病。"沙孟海先生以"斜划紧结"与"横划宽结"概括之。郭沫若书法与东坡书法同属于横画宽结一类。郭沫若抗战期间在重庆时,书写了大量书法作品,同时,与马衡、常任侠等人进行了江北汉墓的试掘,发现"富贵"等字砖,为保护文物做出了贡献。由于他当时任国民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了一大批文学美术书法界人士,为繁荣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郭沫若的书法研究,可以从他对甲骨、金文研究开始计算,成果丰硕。到六十年代,郭沫若与高二适等人展开《兰亭》真伪大讨论,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都极大地推动了书法研究的深入,带来了书法事业在"文化革命"时期的发展。这些成就,尤其是后期兰亭论辩中的数篇论文,无疑都充分地反映了他深厚的学养。一生大风大浪中过来的郭沫若,在其书法里头,充分表现出其大学者、大文豪风范:每幅作品,无论长篇巨制,抑或短笺小札,用笔都十分肯定、果断,没有犹豫与迟疑;书写内容多自作诗词,无论旧体新体,都富有时代气息;对古典书法有过广泛深入的学习与探究,深得苏东坡、颜真卿神韵。郭沫若学习书法,不象一般人兀兀穷年专于一家而难有自家面目,而是从一开始便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非以自身作为先人奴隶,而是化他人为己用,独具风骨。

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1921年8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发行,以其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积极浪漫主义特色轰动于世,开创了一代革命的诗风,是中国白话新诗的真正奠基之作。 《女神》分为三辑,含《序诗》在内,共57篇作品,是五四高潮时期的产物。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合称“女神三部曲”,主要是歌颂反抗专制独裁,创造民主和平的“女神”这一圣洁形象。第二辑共30首诗,写得雄深豪放,气度不凡。开篇《凤凰涅盘》是诗集中最长,同时最能体现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首诗。它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借凤凰自焚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包括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从“凤凰”这一艺术形象身上,体现了诗人与祖国的同一命运,成了五四时代精神的号角。《炉中煤》的副题是“眷念祖国的情绪”全诗四节,用的都是十分巧妙的比喻,倾注了对祖国的深挚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甘为祖国献身的决心。《女神》中还有不少诗篇歌颂大自然的伟力,大自然常动不息的伟大力量同诗人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股铲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洪涛。第三辑23首诗,不如一、二辑那样情绪高昂,反映了诗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女神》在形式上的创造《女神》实践了郭沫若自己关于“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创作主张,使诗的形式得到了完全的解放。《女神》不追求任何一种固定的现有的格式,任凭感情驰骋,自然流露,依据内在的感情节奏,自然地形成诗的韵律。它的五十余首诗,每首诗都是一种新的格式。《天狗》诗句短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一种割不断的绵绵情意,正好适合表现眷念之情;《凤凰涅磐》的诗句参差不齐,长短并用,富于变化,或长吁,或短唱,节奏感十分强烈,表现出一种悲壮气氛。 《女神》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女神》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浓郁的积极浪漫主义气息。在《女神》中,诗人不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绘现实,而是依照自己的主观想象、理想和热情去状写生活;对理想和未来的狂热追求与赞颂多于对黑暗腐败现实的冷静细致的刻画。但是,《女神》的浪漫主义并不是脱离现实的,而是植根于现实土壤之中的。它那种毁坏一切、创造一切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完全表达了“五四”时期人民群众,特别是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如果说鲁迅以他战斗的《呐喊》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那么,郭沫若则以他反叛、创造的《女神》开辟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天地。《女神》创作想象之丰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热烈堪称诗界一绝。它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浪漫主义艺术色彩将是照彻诗歌艺术长廊的一束耀眼光芒;它的灼人的诗句就像喧嚣着的热浪,轰鸣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关键词:浪漫主义精神、郭沫若“五四”时期诗中有史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目录 一、《女神》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对前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李白对前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也是诗歌空前繁荣的时代,两千多诗人的五万多首诗歌,众体咸备,名家辈出,把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推到了顶峰,而在这如众星灿烂般的名家名作之中,李白的诗歌则如同北极星一般,高踞天顶,代表了盛唐一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落笔成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与李白齐名的杜甫给与他的高度评价,而且也可以作为后人对他的最高评价。 李白,首先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的创作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作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促进了浪漫主义的极大发展。其次,李白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也有杰出的贡献,他继承了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一方面,他指出了“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其一),以自豪的精神肯定了唐诗力扫齐梁颓风,恢复风雅传统的道路,一方面批评了忽视思想内容,追求雕饰的形式主义诗风,认为是,“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古风》其三十五)。此外,他努力学习乐府民歌,大力开拓七言诗与乐府歌行和山水诗, 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切,奠定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下面,从浪漫主义的诗歌思想特色,山水诗,乐府诗几个方面来看他对前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一、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 盛世喜李白,乱世怀杜甫,李白以他那盛唐时代的开放胸怀,气盖一世的宏大气魄,赢得了人们的推崇和喜爱[1]p86。可以说,李白诗盛唐时期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我国自远古时代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开拓进取,融入了盛唐的时代精神。 远古时期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中,便已蕴含着积极浪漫主义的萌芽。到了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更是在吸收前代文化与文学的成就的基础上,在与黑暗现实的斗争中,创造了《离骚》为代表的一系列光辉诗篇,以其宏富博大的内容,奇情壮采的形式,为浪漫主义传统创造了第一个高峰。与屈原同时的庄子,在其哲理散文中创造了许多寓言,对浪漫主义传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两汉到唐初,浪漫主义传统在民间一文人创作中不断地发展着,曹植的《洛神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等,以及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一些优秀作品,都对浪漫主义传统有所丰富。终于,时至盛唐,人属李白,在非凡的时代与非凡的个人相结合之下,浪漫主义出现了新的高峰。 李白在创作中,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丰富遗产,他所继承的传统,首先当推楚辞,特别是他受屈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屈原强烈的爱国情操和坚贞不屈的人格精神对李白的精神气质无疑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坚持人格的完美,保持人的美好天性,不降志从俗,不汩泥扬波,是屈赋的主旋律[2]p63。李白不但继承发扬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还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象熔铸神话传说,大胆地幻想夸张等。从具体作品来看,他的《梁甫吟》、《远别离》、《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在精神面貌上与屈原相一致。但是,李白的浪漫主义成就,不仅仅在于继承而更在于开拓进取,他的非凡成就,是个人与朝代的完美结合。 李白生活的开元、天宝年间,唐帝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民族交往日益频繁,同时,政治经济各方面也都潜伏着危机。国家的强大,鼓舞他建功立业的雄心,而政治的危机,则激发了他救时济世的热望,这种心情,表现在诗中,自然使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而这是前代所不具有的。无论是李白自称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

浅谈郭沫若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浅谈郭沫若诗歌文学创作,以《女神》为例 09文秘姚毅 2011年11月6日 【摘要】郭沫若,作为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在众多学术领域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就。同郭沫若史学题材相比,郭沫若的诗歌直抒胸臆和大胆描写手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论述.我们既不能用浪漫主义去定性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也不能用表现主义去规范它,而将它视为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水乳交融的泛表现主义更符合实际。郭沫若表现主义具有对内表现心灵,对外担负社会使命的二重性格,又因它同浪漫主义与中国民族审美观念的结合,因而使它具有了全新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表现方式与表现活力,这样,郭沫若就可以借助这种全新的表现精神,既与世界文学保持了基本一致的步调,又紧紧应和着五四的节奏与旋律,从而使表现主义与中国的时代主潮取得了共同的方向。 【关键词】:破旧立新、精神的现代性、“五四”新时代美好想象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诗歌的先驱。他的早期诗歌创作量丰富,主要有《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这些作品依照风格可分为三类:豪放类:气势宏伟,境界开阔,充满了无所畏惧的破坏精神和顶天立地的创造精神。婉约类:风格阴柔。革命类:大多写于壮怀激烈的革命运动之中,诗人以诗歌作武器,进行革命的斗争。《女神》是郭沫若诗歌的代表作。主题内容:爱国主义的主题;表现了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五四时代精神。对光明、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歌颂。大胆地抒写自我;有着泛神论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思想。 1破旧立新的观念贯穿始终 《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于使人创作个性的统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需要用高昂热情的浪漫主义来表现。《女神》是五四时代诗的宣言。在艺术上,诗句想象大胆奇特,色彩瑰丽。大量采用历史和神话题材,境界开阔,文化韵味深厚而神奇。大胆借鉴西方近代自由体诗,做到形式自由奔放,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大量采用设问、排比、反复、重奏的手法,使诗情酣畅淋漓。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思想基础上。郭沫若是从布鲁诺、斯宾诺莎为代表的西欧16、17世纪泛神论哲学及中国、印度古代哲学里吸取泛神论的思想。泛神论的思想使诗人思绪飞腾,产生了《女神》式奇特想象大自然被充分的人化。《女神》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激情如闪电惊雷,火山喷发;柔情如清风明月,涓涓流泉。 《女神》中的代表诗篇《天狗》其艺术风格当属前者。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勇气后,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庙底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我飞跑”则是令人振奋的呐喊,充分展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总之,《天狗》是五四时期奏起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

论郭沫若

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摘要】郭沫若《女神》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出了五四时代的“暴躁凌厉”,构成了紧张激烈的节奏与激昂的音调,其成就是突出的。《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的艺术风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借鉴、创新;二、感情基调——率直、明朗、壮阔、奔放;三、意象特征——雄浑、明丽;四、语言特色——节奏韵律激昂、高扬、语言色彩鲜亮、明丽;五、《女神》具有浪漫主义的特征。 【关键词】郭沫若《女神》艺术风格 《女神》出版于一九二一年八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尽管在《女神》出版以前已经有新诗集出现,但真正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中国现代诗歌开拓一个新天地的,除《女神》外,在当时却没有第二部。郭沫若实在是中国的第一个新诗人,《女神》实在是中国的第一部新诗集。 《女神》除序诗外共收诗五十六首。分为三辑。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分量最重,包括《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晨安》等代表性诗篇;第三辑大部分是小诗,并且多为诗人早期的作品。因此,如果从写作时间顺序看,倒是第三辑的一部分诗该排在前,第二辑次之,第一辑的诗剧在最后。这些诗的特点之一,是气象宏大。诗人不像五四初期胡适等白话诗人那样仅仅在身边日常生活小景致中发掘诗意,他感兴趣的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壮丽图景、辉煌的事业、杰出的英雄和绚丽缤纷的传说。在这些诗作中,几乎到处可见“无限”这样的字样,“无限的太平洋”,“无限的大自然”,“茫茫的宇宙”……而在这宏伟景象之间,屹立着“人”。郭沫若状摹山川之雄伟,时间之悠长,并不是为了反衬人的渺小、软弱和生命短暂。虽然诗人曾品尝过现代主义文艺的汁液,但他接受的主要是浪漫主义文学营养,而五四时代的历史要求,又是那样强烈地呼唤着“人”的觉醒,因此,与宏大自然意象和谐,《女神》第二辑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也大都是巨人的形象。他“立在大海尽头紧觑着”太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甚至可以吞掉日月星辰和整个宇宙。而在表现“人”的个性张扬的同时,郭沫若也描叙了“人”的蜕变,新生的过程。这突出表现在长诗《凤凰涅槃》里。长诗的前半部分,以凤与凰的对唱,对社会、人生、宇宙提出质问,情绪忧愤,颇类屈原的《天问》。随后,以壮烈场面展现了凤凰的自焚,诗的后半部分,则欢快明朗地欢呼凤凰在烈火中更生,更生的是凤凰,也是诗人,同时,也象征着中华民族。诗人自己曾说:“我的那篇《凤凰涅槃》便是象征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2.5浅论李白对《离骚》的继承与发展

浅论李白对《离骚》的继承与发展在我国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屈原和李白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形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后者,沿着屈原所开创的浪漫主义文学道路,积极吸收借鉴《离骚》的创作成果,融合诗人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切体验和独到感受,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表现形式作出了储多大胆的探索,从而使其作品以独具魅力的精神美和艺术美而名垂千古。 一、风雅一致的创作精神 屈原的《离骚》忧国之情“充塞八极,弥漫寰宇”其反复咏叹而深致怨愤的,乃是君昏臣佞、朝政败坏、是非不明、贤愚颠倒,渗透出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如他为战乱漫延、民不聊生而悲:“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楚国君王而悲:“此余心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为自己的理想无由实现而悲:“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尤其是他在屡受挫折,理想毁灭之时仍呼喊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其高洁的人品,炽热的感情影响着李白的诗歌创作。 早在“酒隐安陆”之时,李白便写下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诗句(《江上吟》),由此可见他对屈原作品的推崇。纵观其作品,在表现对国家治乱的深切关怀及坚持正义方面,李白与屈原似有想通之处。如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祸“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扶风豪士歌》)及理想无从实现的苦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再如《远别离》中“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表现出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及内心所受的压抑。 虽然李白与屈原的基本创作精神是想通的,但却没有拘泥于其中,在一些具体的表现方面还是独具特色的。首先,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使他们的爱国精神及理想追求不同。屈原由于受原始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自觉担任起历史的重荷,追求的是尧舜禹三代“举贤授能”的理想政治,他在《离骚》中针对时敝引经据典,提出具体的政治主张,如“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使《离骚》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怨”。而李白则不同,李白思想则较为复杂,他既受儒家影响又受道家影响,因此他虽有“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安社稷,济苍生”的美好理想,但实际才能与抱负很有距离,因而他追求的是一种“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的功成身退之路,这种愿望一旦落空,便产生了一种“愤”,而这种“愤”激励李白更加密切地关注现实,从而使李白作品现实性较《离骚》有较大提高。 其次,由于其出身、处境不同,他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理想破灭后的反应也不一样。屈原的《离骚》喷吐出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所产生的怨怼之情。无论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还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此余心之所惩”表现出一个自我生命

浅谈郭沫若之《女神》

浅谈郭沫若之《女神》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留学日本时根据家乡乐山县的两条河流—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河)而取的名字。他出生于地主兼商家庭,从小广泛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并接受维新思想的启发,培养了浓厚的爱国民主思想和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1913底,郭沫若留学日本,在此期间拜读了泰戈尔,歌德,海涅,雪莱等人的作品;1916年,与安娜相恋,《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等是写给其恋人的情诗;此时他也深受王阳明“万物一体”的宇宙观的影响,开始接受西方泛神论的影响。 1919年下半年到1920年下半年,在五四运动狂潮的激荡下,进入他的“诗的创作爆发期”,《凤凰涅槃》,《天狗》等都是此时期创作的;1921年《女神》的出版,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文学地位,使之成为与鲁迅一样的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1921年7月,郭沫若与郁达夫等成立了新文学社团“创造社”;1923年4月离日返国,致力于前期创造社的文学活动,创作《星空》等诗集;1924年,赴日本翻译《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26年创作的《革命与文学》标志着其文学思想的巨大变化,并于1927年写出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在党的安排下,亡命日本达10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史和古文字的研究,并写了《我的童年》,《创造十年》等作品;1937年抗战爆发,其代表作《屈原》,《棠棣之花》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国家行政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等重要职务;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女神》介绍 《女神》是郭沫若的创作的第一本诗集,1921年8月由上海泰东突书局出版。全书除《序诗》外,共3辑。第1辑收《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等3篇诗剧,合称“女神三部曲”,主要是歌颂反抗专制独裁,创造民主和平的“女神”这一圣洁形象;第2辑收《凤凰涅槃之什》,《泛神论者之什》,《太阳礼赞之什》各10首;第3辑收《爱神之什》10首,《春蚕之什》8首和《归国吟》5首,这23首诗不如一、二辑那样情绪高昂,反映了诗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全书包括《序诗》共有诗歌54首,诗剧3篇。这些诗写于1916-1921年,其中绝大部分创作于五四运动时期(1919-1920年)。《女神》一问世便以其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积极浪漫主义特色,以及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上“胡适的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自由诗体的到来。与中国传统诗歌和早期白话新诗相比,它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创造了一个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现代自我体现,这个形象借助于“泛神论”将自我第一次提高到本体和神的地位。“泛神论”是流行于16-17世纪西欧的一种哲学思想,表现为“本体即神,神即自然”。郭沫若自己的解释则为“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 《女神》特点

中国文化的巨人 郭沫若

中国文化的巨人郭沫若 (二)从《星空》到恢复 1、诗集内容概述 A、《星空》:“五四”退潮期的苦闷与彷徨 B、《前茅》:革命时代的“前茅” C、《瓶》:恋情的剖示 D、《恢复》:第一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诗集 2、诗风的改变 A、由泛神论到阶级论 B、由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郭沫若《女神》 ◆《女神》共分为三集。第一集3篇,是歌德式的诗剧,有《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都取材于历史。第二集《凤凰涅槃》30篇,是惠特曼式的,充满着激情和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的作品。第三集《别离》等23篇,大部分是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抒情诗。《女神》出现于1921年的诗坛上,犹如黑暗中的一把火,暮天中吹响了雄壮的号角。 ◆郭沫若的《女神》,“比谁的诗都出色地表现了…五四?精神……在内容上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完成了所谓人的自觉,在形式上,摆脱旧诗格律的镣铐而趋向自由诗,这就是当时所要求于新诗的。这就是五四精神在文学上的爆发” 。 (周扬《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女神与“五四”精神 ◆《女神》出版于1921年,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诗人对诗的本质的强调,以及诗的个性化的问题的提出,标志着对诗歌艺术认识的深化。作品的抒情主人公的“大我”形象,集中表现了五四个性解放的要求。 ◆《女神》体现“五四”时代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与创造精神:《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等 2、爱国主义精神:《炉中煤》等 3、个性解放:《天狗》等

4、劳工神圣精神:《地球,我的母亲》等 5、力的精神:《太阳礼赞》、《站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一、洋溢着诗人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 ◆“五四”以后的中国,在郭沫若心目中,“就象一位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犹如“爱人一样”。诗人写了许多诗篇,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炉中煤》诗人把祖国比作一个自己爱恋的“年青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为了祖国的新生,诗人还甘愿象炉中煤一样,燃烧尽自己,在这里,诗人表达的是赤子的赤诚之心。 《炉中煤》 (一)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二)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的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三、表现了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塑造抒情主人翁的“大我”形象,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郭沫若是最喜欢歌唱“自我”,而且也是最善于歌唱“自我”的诗人。《女神》中“开辟洪荒的大我” 是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也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国民族的自我形象, ◆郭沫若把“我”,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女神》中到处都站立着一个巨大的 “我”,它象“烈火一样地燃烧”,象“大海一样地狂叫”,象“电气一样地飞跑”。 ◆在诗剧《湘累》中,诗人借助屈原之口,大声疾呼:我的诗便是我的生命!……我

甲骨四堂

一、甲骨四堂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唐晓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二、【鼎堂】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字鼎堂。四川乐山县人。1928年6月,在日本东京的书店,他拿到了罗振玉所著《殷墟书契考释》,开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郭沫若几乎访遍了日本所有的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1929年8月1日,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在这以前,他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已经收录了他的《卜辞中之古代社会》一文。从此,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走上了颠峰时代。几经周折,他的另一部著作《卜辞通纂》也问世了。郭沫若从事甲骨文研究主要是在日本十年流亡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方法新,因而一出手就高屋建瓴地超过了前人。1959年8月郭沫若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甲骨文出土地——安阳殷墟。晚年,主编的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合集》,收入41956片甲骨,被誉为新中国古籍整理的最大成就。使甲骨文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彦堂】董作宾 董作宾(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5日),字彦堂。河南南阳人。1928 年10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成立。董作宾被聘为通讯员,受命到安阳进行殷墟调查。回到北京,汇报了在安阳的考察情况,立即得到蔡元培院长的重视。几天后,董作宾再次来到安阳,中国文物考古史上首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拉开了序幕!从1928年至1937年科学发掘15次,董作宾参加了前7次和第9次发掘。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学专家。他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他对甲骨学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甲骨断代学。董作宾重视对甲骨的描摹,他的甲骨书法,为世界许多名家所收藏。 四、【雪堂】罗振玉 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叔蕴,号雪堂。浙江上虞人。罗振玉自幼研读古籍,对文物古董造诣很深。1902年罗振玉第一次在刘铁云家看到甲骨文字的墨拓本,认识了甲骨文字,1906年,他任学部参事官,不仅广为收集古物,也着手调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他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是他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并考证其地为“武乙之都”;他将甲骨文中的人名与《史记.殷本记》中商王名相比较,发现其大部分相同;他在考释文字的基础上注意了对整条甲骨文卜辞的通读;在考释文字上,他提出“由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方法,对一词的考释,必求其形声义的符合。这些都给后来考释古文字者以启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