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人约翰·弥尔顿简介

诗人约翰·弥尔顿简介

约翰·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当时
欧洲最杰出的资产阶级苹命诗人。弥尔顿108年22月9日生于伦敦一个清
教徒家庭。父亲少时因信奉新教被逐出家门,到伦敦谋生,后来成了一名收入
颇丰的公证人。弥尔顿的父亲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在音乐和古典文学方面
造诣很深。弥尔顿自动好学,接收了古典文学的熏陶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他在16x年前后进圣保罗学校.1肋年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学生时代的弥
尔顿持别钟情于拉丁文和古典文学.用拉丁文写过许多诗歌和演说稿。1632
年他获得硕士学位,但不愿与日趋反动的英国国会同流合污.于是辞去了牧师
职务,回到父亲的乡下别墅,遁身书斋,潜心苦修,立志要写出严肃而伟大的好
诗。他有句名言:“谁要希望自己能成功地写出值得称赞的东西,就得自己成
为一首真正的诗。”1638年,弥尔顿前往欧洲大陆旅行,拜访文入学士,瞻仰名
胜古迹。在意大利,他与人文主义者交游甚广,还访问了被天主教会囚禁的大
科学家、大学者伽利略。翌年,当他着手计划中的西西里和希腊之行时,国会
与议会之间矛盾激化,革命的序曲奏响了。弥尔顿迅即启程回国,他说:“正当
祖国的同胞为争取自由而作战时,我却遣逐于国外,这是可耻的……”
回到伦敦后.弥尔领从教育和宣传入手开始了他的革命事业。1641年,
他以笔为武器向教会宣战。此后20年间,他站在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清
教立场上,写了大量的政论小册子,抨击保皇党和英国国教,成为资产阶级革
命思想阵线上摇旗呐喊的主将el09年被聪为国务院拉丁文秘书之后,他更
是日以继夜的起草公文,赶写答辩,连眼疾也无暇顾及,以致双目失明。
弥尔顿的个人生活是不幸的。192年他与助威尔·玛丽结婚,这个保王
派乡绅的女儿,年轻任性,不习惯大家请教徒式的简朴克制的生活,也不理解
丈夫的政治抱负。结婚后一个月,她便借省亲之际一去不回。这种情况按当
时的法律不被离婚,这使弥尔顿深入思考了婚姻问题,写了《离婚的原则与实
施》等三篇小册子来阐发自己的进步思想。王党失势后,在亲友斡旋下,玛丽
求得诗人原谅,两人重归于好,共育有三女。玛丽在旧2年生下幼女后去世。
1656年弥尔顿续娶了温柔贤德的嘉德琳·胡德科克,两人恩爱极深,不料亮德
琳在婚后15个月因产褥热死去。弥尔顿写下一首著名的十四行诗《我仿佛看
见了我圣洁的亡妻》,抒发自己痛失爱妻的悲枪:
我仿佛看见了我圣洁的亡妻
好位从坟墓里回来的阿尔雷丝蒂
由约英

的伟大儿子送还给她快乐的丈

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
她胜上虽然罩着一层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
那是光的薄纱,她身上照射的爱、善和娇媚
再没有别的脸,比这更如叫人欢喜
可是,啊[当她正要俯身抱我的时候
我醒了,她逃走了,白昼又带回我的黑夜
1枷年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王政复辟。查理二世进行残忍的反攻倒
算。弥尔顿的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毁,行动受到监视,因为其崇高的国际声
誉才幸免一死。再加上失明、痛风和父女失和,他的处境十分艰难。但弥尔顿
始终坚持革命立场,他用诗歌继续笔战,完成了辉煌的三大诗作:《失乐园》、
《复乐园》和《力士参孙》,达到了他创作的最高峰。t674年t2月,弥尔顿在贫
困中病逝。
弥尔顿的创作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联系紧密,可分为参加革命以前
(1625——]639)、参加革命期间(1639—1肋)和王朝复辟以后(]历小—1674)三个
时期。
参加革命以前,弥尔领的作品主要是用拉丁文、希腊文、意大利文及英文
写的中短篇诗作。其成名作《圣诞清晨歌》音调优美,用喻典雅,具有清新澄澈
的风格,衫显了诗人纯净快乐的心灵之美。1630年写的《莎士比亚碑铭》盛赞
莎士比亚“一泻千里的天才”,显示出深厚的文学底蕴。姊妹篇《快乐的人》和
《沉思的人》是弥尔顿早期最著名的作品,反映出诗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基督
教传统思想的融合发展。《快乐的人》烘托出对快乐生活的向往;《忧思的人》
写一个受“神圣的忧郁”支配的青年的闲情逸超。16y年的假面剧《科玛斯》
叙述一个勇敢机智的少女途经森林时,被妖魔掳去,她坚决不受诱惑,终于得
救。剧本在诗意的幻想中贯穿总严肃的道德意义01637年,为了哀悼溺水而
死的好友爱德华”金,弥尔顿以希腊牧歌的形式写了挽歌《黎西达斯》,探寻生
命的意义,也讽刺了教会的恶德败行。诗歌以“明天他奔向清鲜的树林、新的
草地”作结,于伤感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黎西达斯>感情真挚,乐音宏大,
用典丰富,是弥尔顿早期诗作中的过渡性作品。
革命期间,弥尔顿以散文写作为主。1639年7月回国后
身份活跃在时代舞台上,与教会和王党展开笔墨论战,他的—
子,像投枪和K首,刺向敌人的心脏。
他以政论家的
本本政论小班
弥尔顿首先参加了主教管辖权问题的论争。英国国教中的主教制,是封
建专制制度强有力的支柱,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改革教会同时也是清教徒
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另一重要内容。弥尔顿站在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独立


边,反对以教治国,要求把宗教改革推向深入。他写了
一系列强劲雄辩的
散文,对教会大加痛击,《论英国教会的教纪改革》和《论教会必须反对主教制》
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篇。
在内战的第一阶段,当权的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上层利益的长老
派。他们为了钳制思想和舆论,意欲恢复巳被革命废除的书报检查制。弥尔
顿愤而提笔,写下胎炙人口的上国会万言书《论出版自由》,以满腔的激情,慷
慨陈辞“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
身”,要求能让每个人自由地思想,并把他的想法带到阳光之下。该书旁征博
引,论证有力,是弥尔顿散文中的不朽之作。
1649年2月13日,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国内外的保皇分子趁
机掀起了一股反动逆流,他们散布谎言,蛊惑人心,勾勒出查理一世虔诚和蔼
的假相,漫骂共和国斌君犯上,不见容于天理。
面对敌人来势凶猛的舆论进攻,弥尔顿针锋相对地进行驳击。在国王被
处死后两个星期,他及时发表《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一文,申明君权是人民授
予,人民有权审判、废测甚至处死暴君。文章极大地坚定了英国人民的革命信
心。同年10月,已被聘为共和国拉丁文秘书的弥尔顿写了《偶像破坏者》,坚
决反击王党主教高举伪造的国王肖像,用铁的事实一举粉碎了国王是有道明
君的无耻谰言。
国际上,当时享有盛誉的欧洲大学者沙尔马修,受查理二世收买,写了拉
丁文小册子《为国王声辩》,谴责共和国犯有“猫君”之罪,号召各国国君联合起
来,在英国恢复君主制度。企图在国际舆论上置共和国于不利境地。弥尔顿
认为自己责无旁贷,他倾其才学和目力洋洋洒洒写了]5万字的拉刁‘文小册子
《为英国人民声辩》,严厉驳斥对方的荒谬言论,揭露对方文人的无耻行为。书
一出版,全欧轰动,沙尔马修恼羞成怒,捏肠刮肚未能成文,于1历3年死去。
其后继者却还形噪不休,于是]肋年弥尔顿继写了《再为英国人民声辩》,驳
斥了对方的苍白论点,歌颂共和国的成就,使对方狼狈退出,不敢再辩,最终为
共和国取得了国际思想战线上的大胜利。
弥尔顿的视力本来就差,笔战之前,繁重的文字工作已使他一目失明,医
生警告他急需休息,否则便有完全失明的危险。他仍然日夜赶写答辩.终因劳
累过度,于1652年牺牲了全部视力。弥尔顿顽强战斗,即使在革命形势急转
直下,许多文人观望和改变立场之时,他仍巍然不动,继续笔战。1舰年复辟
在即,他还写了最后一篇政论《建立


和国的简易办法》,坚决反对王朝复辟,
执着地维护共和政体,充分体现丁他作
为一个革命者的坚定和勇敢。
弥尔顿将自己的渊博学识和宝贵年华全部献给了革命事业。他站在清教
徒和共和主义者立场上写了大量的政论文章,发挥了自己对于教会、国家及家
庭的种种见解,鼓吹自出、平等,反对独裁和暴政。他提出入民主权论,认为国
家和政权制度的形成是自由契约的结果。他主张分权论,提出立法行政各归
其主,这些先进的见解都早于卢梭和孟德斯坞,所以弥尔顿又被称为启蒙运动
的先驱者G他的政论散文是进行政治斗争强有力的武器,作品气势恢宏,风格
雄健,批驳有力,富于革命激情,代表了17世纪欧洲散文的最高成就。
弥尔顿又是英国最重要的十四行诗人。他的十四行诗思想性和艺术性都
很高,内容有对政党领袖的赞颂,有对亲朋好友的酬答,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抒
发和对政治宗教观点的表达。诗作感情真挚.文字朴实,形式十分优美。
王政复辟以后,弥尔顿进入了他生活和创作的最后时期,也是最艰苦的时
期。但弥尔顿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他出狱以后,十多年隐居在陋室
里,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顽强地吟待和编译,先后完成了《失乐园》(107)、
《复乐园)(1671)和《斗士参孙》(旧1),借圣经故事表达自己对资产阶级革命
的坚定信念。
《复乐园》取材于《新约·路加福音》第4章.共4卷,近两千行,叙述耶酥不
为撤旦诱惑的故事。圣子耶坏降临凡界,救赎人类。他在约且河畔受洗后,被
圣灵引到旷野。魔王撤旦知悉后,前来侵袭。耶酥禁食40天,腹中饥饿,撒旦
就诱之以豪奢的宴席,遭到拒绝。继而他用金银财宝、荣誉地位及全世界的霸
权来试探,也受到耶踩严斥。撤旦改用古希腊灿烂的文化诱之入迷,忘记济世
大业,也无效。撤且恼羞成怒,掀起暴风雨,以恶鬼冤魂威胁耶姊,也归于失
败。最后,撤旦把耶纸带到耶路撤冷圣殿最高的塔尖,叫他跳下去,结果耶酥
毫不畏惧地站立起来,撤旦目眩而下坠。耶所经受住考验,天使们将他迎入仙
谷,庆祝他恢复了乐园。耶坏意志坚定,目光远大,能抵制住物质和精神的诱
惑,不屈服于武力恫吓,始终坚信胜利会到来。这个形象体现了复辟时期坚持
立场的资产阶级革命者的精神品质,也是诗人的自身写照。弥尔顿认为,在革
命低潮时期树立革命气节,倍守革命道德,积蕴力量,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诗中的撤且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怯懦、奸猾,代表了使人堕落的邪恶势
力。
洲‘

士参
孙》(一译《力士参孙》)是一部诗体悲剧,情节来9(旧约·士师记》
第13章到第16章。参孙是古代以色列的民
族英雄,力能搏狮,所向无敌。由
于泄露了力气来自头发的秘密,被妻子大利拉出卖给非利士人。敌人将他剪
去头发,挖掉双眼,囚禁在牢中负扼推磨。在非利士人庆祝对参孙胜利的那一
天,他的友邻、父亲、妻子和敌手相继来看他。这时候他的力气已随着头发的
生长恢复了,敌人威逼他献技取乐,他趁机撼倒大厦石柱,压死了敌人的首领
和贵族们,自己也同妇于尽。诗剧写得悲壮激超.反映了革命者面对复辟王朝
残酷迫害的愤怒.以及他们从不要协、渴望复仇的革命情怀。参孙是弥尔顿的
自我写照:同样的失明失败,在敌人的监视下过着艰苦的生活;同样的斗志昂
扬,誓死复仇。诗人满怀感慨地写道,瞎了眼睛,却在敌人的包围中,“每天受
欺侮、屈辱、话骂和虐待”,比武力和贫困更令人难堪。
诗歌展示了参孙在忍耐中精神复生的过程,英雄参孙,屡建奇功,声名远
扬。于是心生骄傲,放松警惕,把“神的信任”泄露了,结果从“荣耀的峰顶坠人
不幸的万丈渊底”,陷入后悔和绝望之中。老父的到来,增加了参孙的精神痛
苦;妻子的“仟侮”重燃起他满腔的怒火;巨人哈拉发的侮辱激发了他的英勇气
概。在这些磨炼中,参孙终于成为神所选定的英勇战士,为以色列的解放而献
身。弥尔顿由此号召身处逆境的革命者吸取教训,以坚韧刚毅的精神等待时
机.完成复仇壮举。
《斗士参孙》遵循古希腊悲剧的一些基本创作原则,题材严肃,语言饱含激
情,人物性格丰满,是弥尔顿最后的杰作。
《失乐园》是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作品,规模宏大,共分12卷,l
万多行,采用无韵诗体写成。诗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之下,从1658年到]肋
年花费了7年的时间苦苦吟咏,然后由朋友、女儿和外甥笔录而成。
早在学生时代,弥尔顿就想写出一部像荷马的《伊利昂记》、《奥德修记》和
但丁的《神曲》那样伟大的史诗。他表示:“要创作一首伟大的诗篇,那不应是
一般粗鄙的恋爱诗人,或江湖上舞文弄墨之辈,在酒酣耳热之余所写的狂言乱
语。”从意大利游历回来后,弥尔顿在从事革命宣传之余,酝酿着史诗的创作。
他进行初步构思,拟定了多个写作方案,考虑过以亚瑟工的传说作为诗的内
容。革命发生以后,他转而确定下人类始祖失去乐园的史诗情节,列了提纲。
没想到在紧张激烈的革命斗争中,无暇顾及多年的计划,搁置了近20年。当
终于能够实现

自己
青年时代的抱负的时候,他想写的长诗的主题、思想和感情
和以前设想的已大不相同了。
史诗主要取材于引日约·创世纪),叙述上
帝宣布立神子为诸神之长,统帅
天国。天使长撒且心怀不满,串军起义,与上帝对垒,被胃霍击败(策5、6卷),
百万叛军坠入地狱火湖,受瘴气和烈火的熏灼。撤旦不甘失败,他慷慨陈词,
重振军成,并在探渊中大兴土木,筑起巍峨的“万魔殿”,召集众天使商议复仇
大计,最后决定到上帝新创造的世界里去诱感新族类,拓展疆土,打击上帝。
魔王撤旦自告奋勇朗去侦察,他振团冲出地狱门,飞超混沈挥渊,独自冒险远
征(第1、2卷)。撤旦在上帝全知全能的视野中,飞到太阳天.骗得太阳神使尤
烈儿的指点,来到亚当夏娃居住的伊甸乐团(第3、4卷)。上帝派天使拉斐尔
警示人类始祖,告之撤旦的叛乱史和上帝创世造人的经过(第5至8卷)。撤
旦寄身于蛇,起夏娃独处之时,花言巧语引诱夏娃违背上帝戒规,偷尝了智慧
树上的果子。亚当知其犯罪,决定和她同死,也吃了禁果。食后,两人服睛明
亮,变得聪明起来,也知道了羞耻,于是缝起树叶来遮羞,开始互相埋怨(策9
卷)o撤旦骗计成功,凯旋回到“万魔殿”,不料与众天使皆变形为蛇。上帝派
天使启示亚当夏挂未来的事情,将他们逐出乐团(第10至12卷)。
史诗折射出英国17世纪的时代精神。人类被逐时的凄惶,微旦失败后的
创痛,都流露出那个特定时代人们的苦闷和忧伤。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受挫
后,身处逆境的弥尔顿重拾诗笔,“出十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作《失乐园》.
不是到上帝那里去寻求慰藉与启迪.而是认为神话传说也能反映一定的现实,
能让他在严密的监视下,借助隐晦的形式,一吐心中块垒,一扦革命豪情。诗
人在卷首表明史诗的主旨是“阐述永恒的天理,向世人昭示天道的公正”,寓意
深刻。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又被称为清教革命,请教徒的弥尔顿又是光明磊落
的革命斗土,清教思想与革命思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失乐园》的主旋律o
《失乐园》采用倒叙手法,分两条线索来铺展情节。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
吃禁果失去地.3:乐团的故事是史诗第一主线,撤旦率军反抗天帝,被打人地狱
而失去天上乐园的故事是史诗第二主线。两条线索在第9卷中撤旦引诱亚当
夏娃犯罪时交汇。
人类始祖犯禁被逐的线索客观上反映了人类的最初演变,即原始人从采
集果实的自然生活,向生产劳动的文明社会进化的历程。劳动和知识是转变
的关键。亚当说:“劳动养活自己有什

么不好
呢?短惰是更坏的事。”他们获得
知识后离开伊甸园,踏上漫长的征途,近出了人类漫长历史的第一步。弥尔顿
还通过这条线索揭示了人类堕落的根源。上帝创造
了亚当夏娃,赋予他们神
的容貌,赐予他们美丽丰饶的伊甸园。他们天真无邪、相亲相爱.不为衣食所
累,不为四季所苦,过着不是神仙赛似神仙的遣迢生活:
他们在青草地上,丛林茁下,
一道请激的泉水旁边坐下来……
他们并坐,斜倚在花团锦簇的
柔软的堤上,顺手采摘枝头鲜果。
弥尔顿借此高度赞美了上帝创世的功绩,为人类原罪的产生痛心不已。夏娃
美丽、善良,但轻信、盲目好奇,经水起馅媚的吹捧,所以上了魔鬼的当。亚当
勇敢,刚毅,比夏娃有心智。他遵从上帝的意旨,警惕恶敌的袭击。当他得知
夏娃闻下大祸时,“一阵寒冷的战栗通过全身的血管”。他面色灰白,哀叹“最
优秀卓绝的创造物”的坠落,但出于与夏娃共生死的情感依恋,不忍她独受死
罪,也吃下了禁果。他虽然有理智,但感情用事。弥尔顿肯定亚当夏娃对于自
由和知识的追求,但批评他们意志薄弱,禁不起引诱。他描写由此而来的烦
恼,指G5E禁之后他们平静的心境“现在骚乱、颠簸”,发出深深慨叹:
无效的遮羞布啊,怎么能遮住
他们的罪和可拍的耻辱,啊:
那怎能比得上原初赤裸的光荣
虽然天使米迥勒给他们展示了远景,但被逐出乐园仍不免凄凉。亚当、夏镀依
依难舍:
……我怎能离开你,往低湿阴暗荒凉的
世界上去流浪呢?我们一向
习惯于吃不朽的灵果的,怎么
能呼吸别处混浊的空气呢?
这些饱含深情的诗句让人窥见革命失败在弥尔顿心中投下的惨痛阴影,暗示
了祖国人民的失坠和社会现实的严峻。
撤旦反叛的线索是诗人根据《新约.e示录》想像而成,贯穿着高昂的革命
激情,表现了对革命者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的赞颂。弥尔顿笔下的撤旦形象
十分复杂。在圣经故事中他是个反面人物,他的失利与受罚昭示了上帝的公
正和无上权威。但弥尔顿却不无同情地写他的反抗、他的战斗,赋予他不屈不
挠的复仇意志和毫不妥协的革命精神,把他塑造成一个敢于藐视权威、反抗强
暴的英雄。史诗中,撤旦率领三分之一天军,揭旗北进,与上帝分庭抗礼,遭受
惨败,但毫不气馁。他在“悲风弥漫”的火湖个醒来,带着天使的余解,告诉同
伴自己“坚定的心志和岸然的骄科决不转变”。他唤醒狼藉横陈的天使们,鼓
舞他们振作起来,再图复仇大计,他说:
我们损失了什么?
并非什么都丢光:不挠的意志


热切
的复仇心,不灭的憎恨,
以及永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
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难战胜的呢?
撒旦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虽然被打人地狱,依然斗志昂扬.绍整不驯c他认
为,屈服于权威之下、“弯腰
屈膝”去“哀求怜悯”是最卑贱的,表示要为自由与
强权对抗到底:
我们在这里可以稳坐江山。
我倒要在地狱里称王.大展宏图
与其在天堂里作奴隶,
倒不如在地狱里称王。
在《失乐园》中,撤旦的形象被刻画得英勇庞大,气势宏伟。他有着王者的赫赫
气概,当他挺立起自己硕大的身躯、手握长矛、背负巨盾、跋涉热浪高声疾呼
时,“整个空洞的地狱深渊都响起了回声”。昏迷的部下们’听到他的声音,不
顾巨痈振团而起,就如当初服从“伟大首领的卓越号令”一样,聚集在领导者的
周围。他号召他们东山再起,自己一马当先,去完成艰巨的使命。尽管撤且是
一个堕落天使长、一个失败者,他依然拥有无L的威信:
他们向他卑躬敬畏地弯腰,
歌颂他,好使天上至高的神一样;
并是都表示自己对他的谢意,感谢
他为了大众的安危而志已的精神。
弥尔顿不吝笔墨地写撤旦的气字轩昂,勇敢无畏,写他的悲壮,他的傲岸.无疑
是渗透着自己的反抗精神。正如别林斯基在仍酗7年俄国文学一瞥》中所说,
即使作者不是有意在作品中描写1648年的革命,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反映了那
个时代的革命精神。特别是在骄傲而阴沉的撒且的形象中,写出丁敢于和权
威抗争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正因为如此,“唯撤且论”者偏颇地把撤旦定性
为“革命者”,布莱克也曾说:“弥尔顿属于恶魔派而不自觉。”
事实上,弥尔顿作为一个清教徒,他无法忘记圣经故事中撤旦的恶鹿角
色,在歌颂撤旦的英雄气概时,他也揭示了撤旦野心勃勃、骄横狂妄、为非作歹
的恶魔特征。撤旦起兵造反,是出于主宰世界的野心,他的宣言是“我们的名
号理应治人而不是治于人”。弥尔顿也不时提到撤旦的骄黔、狂妄。撒旦还是
人类不幸的罪魁祸首。为了与上帝对抗,他扯起“恶”的大旗,去毁坏人类的幸
福生活。他来到乐园,面对美丽景色.看到亚当、夏娃的游玩嬉戏,嫉妒万分,
显出狰狞丑怒。为了达到险恶的目的.他先是变作瞻综蹲在夏娃耳边托邪梦,
被天使识破后又支吾其词。次日,又潜身蛇体利用夏娃单独干活的机会接近
她,“诣媚地舔着/她所踩过的泥土”,以巧言侯词引诱夏娃犯了罪。当他凯旋
回到地狱时,更是派私生的“罪”与“死”去地球播种邪恶和毁灭。他的下场是

叛乱天使们
一齐瘫倒为蛇,吞吃灰土,彻底失去了天使的光辉。在史诗中,
撤旦的形象越来越小,越来越面目可憎。
弥尔顿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了撤旦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与之相比,
上帝形象显得苍白无力,弥尔顿赋予撤旦英雄与恶
庞的双重特征,显示了清教
思想对革命热情的局限。
《失乐园》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首先,长诗风格宏伟,格调高昂。弥尔顿
用1万多行诗来吟咏天堂、地狱、人间里上帝、人类和魔鬼之间发生的故事,过
去、未来和现在的情景交错展开,结构巧妙而宏大。作品中,人物活动的场景,
从渺渺太空到茫茫混吨,从净火天上到地狱火湖.从天界星座到人间乐园,气
势雄浑。如撤旦的叛军与天军作战,漫天的刀光剑影,双方拔山相掷,整个天
字全都轰响。在混钝深渊上架起的大石桥,也不知其为几千里,彩虹也不可
比。人物塑造也显出恢宏的气魄。例如写撤旦被锁在炎炎火湖—L,“又长又大
的肢体,平浮十几丈”,像水中的岛屿,他站起来时,“中间出现一个可怕的溪
谷”。诗人还擅长以神话传说和雄伟事物作喻,多采用气势强烈的跨行诗句.
有力地突出了全诗的宏大壮丽和高昂格调。
其次,史诗的讽喻巧妙而隐蔽。在复辟王朝统治下的黑暗年代,弥尔顿为
了躲过监视和禁铜,让自己这部“大胆冒险的歇”公诺于众,不得不选择特殊的
表现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他借用“《旧约圣经》中的词句、热情和幻想”,来
反映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失乐园》在宗教的外衣下,潜伏着弥尔顿的政治
思想。在第7卷24至28行中,诗人指出即使在落难的日子里,遭受辱骂、失
明、身处孤独利危难,也要更扎实地用人的声音歌唱。接下来,诗人借呼吁诗
神,对世风日下,不少人堕落变节,文坛满是嘲晰涅靡之音进行讽喻。他说:
尤拉尼亚吁,愿您继续眷顾我的歌
为我寻找适当的听众,哪怕不多。
但要远远地驱逐野蛮的噪音,
驱逐巴克斯和他那些纵酒之徒。
在第2卷5肋至511行,诗人借天使米迎勒之口,痛斥反动国教的主教牧师
们是“残暴的群狼”,指责他们借用灵权,沽名钓誉,“把一切天上神圣的奥秘”,
变成自己的私利和野心。第5卷未,诗人塑造了亚必迭的形象,他身为撤旦手
下大将,却反对撤旦叛乱,独自面对百万叛军,义正辞严,坚贞不移。这是革命
失败后诗人的自我写照,却借助反抗撤且谋反的形式表现出来。
史诗想象丰富,细节生动而有独创性。《圣经》中关于撤旦反叛、上帝创世
以及亚当、夏娃失去乐园的文字十分

简短,诗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融会希伯来、
希腊、罗马传说,衍生出许多细致生动的情节、场景和动作来充实史诗内容,有
力地加强了史诗的艺术表现力。如第5卷亚当、夏娃在乐园中的生活细节,以
太伊甸园的自然风光,都是无处可见的,完全出自诗人的想象。又如,第4

中撒且从头脑中生出罪的细节,就是由希腊神话中宙斯脑袋里进出雅典婉的
故事再创造而成o
《失乐园》的节奏和音调也十分出色。弥尔顿依照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安排
诗的节奏和声响。他的无韵体诗中,多采用长句和独特的拉丁文句法,流畅而
变化多端,使整首诗如长江大河奔腾澎湃,气势非凡。
弥尔顿批判地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并将它贯彻到资产
阶级革命实践中去。他为了革命理想写作,他的散文抨击教会和王政,为威君
辩护,阐述他作为启蒙思潮先驱者的见解。他的长诗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带着
明显的清教思想,表现了革命者的反抗精神和坚贞情操,主人公往往有个人英
够主义的色彩。在艺术上,弥尔顿模仿古希腊、罗马史诗和悲剧的写法,但不
受人为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弥尔顿的创作,在17世纪欧洲文学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