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最新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最新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最新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随着社会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据统计约2/3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可伴发冠心病,1990年据Mangano统计1000病人中冠心病发病率为80.2%。因此,冠心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在老年心脏病人中占多数。其他心脏病施行非心脏手术相对较少。

一、麻醉和术前病情估计

(一)心功能估计

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四级分类法,心脏病人心功能可分为四级:Ⅰ级为无症状,日常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和呼吸困难等;II级为日常活动轻度受限,且可出现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但休息后感舒适;Ⅲ级为体力活动显著受限,轻度活动即出现症状,但休息后尚感舒适;Ⅳ级为休息时也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心绞痛综合症,任何体力活动将会增加不适感。若心功能为Ⅰ-II级病人进行一般麻醉与的手术安全性应有保障,Ⅳ级则属高危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很大,Ⅲ级病人必须经术前准备与积极治疗使心功能获得改善。由于心功能分级的量化程度不够,许多有关因素无法概括,因此还应采用多因素分析进行全面估价。

(二)心脏危险指数

Goldman 等把病人术前各项相关危险因素与手术期间发生心脏合并症及结局相互联系起来,依据各项因素对结局影响程度分别用计分表示,从而提供了术前评估围手术期病人的危险性、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表1为Goldman 等提出的多因素心脏危险指数(Cardiac Risk Index CRI)共计9项,累计53分。由于此分类法简单方便目前仍有临床参考价值。其后,Zeldin等作了前瞻

性研究,证实多心脏危险指数的实用价值,且阐明了心功能与心脏危险因素记分对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与死亡之间的相关,两者联合评估可有更大的预示价值。从表2中可看出累计分数>13-35分,相当临床心功能Ⅲ级,术前若进行充分准备,心功能改善成Ⅱ级或早Ⅲ级,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就可提高。若累计值超过26分,心功能Ⅳ级,麻醉和手术必然存在较大危险,围手术期死亡的病人中半数以上发生于此组。值得注意的是在总计数值53分中有28分如表1中的3,5,6,7项通过适当的术前准备或暂缓手术等待病情获得改善后才可能可减少麻醉和手术危险性。

(三)心电图、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

1.常规心电图心脏病人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正常,如冠心病人休息时常规心电图至少有15%在正常范围。但多数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如节律改变(房早、室早或房颤)、传导异常和心肌缺血表现(T波平坦或倒置及ST段压低)等,不仅可作为术前准备与治疗的依据,且有助于术中、术后处理和鉴别由于代谢、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系统病变引起心电图改变的参考。

2.运动试验运动增加心率、每搏量、心肌收缩性和血压,引起心肌氧需量增加。因此,可作为围手术期病人对应激反应承受能力的估计。最大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可粗略反应病人围手术期的耐受程度。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若病人不能达到最大预计心率的85%即出现明显ST段压低,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4.3%。而病人运动可达预计快速心率,且无ST段改变者,心脏并发症发生机会仅6.6%。心电图运动试验时出现ST段压低,反应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而ST段升高则提示跨壁心肌缺血或原心肌梗死区室壁运动异常。血压下降常表示存在严重心脏病应即终止试验。运动试验心电图阳

性归纳为ST段压低大于1mm 伴典型心前区疼痛或ST段压低大于2 mm,常可帮助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但试验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的可能,尤其是存在典型冠心病病史者。若病人存在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脱垂、预激综合征以及服用洋地黄类药等常会出现假阳性。若病人无法达到预计快速心率,运动耐受差,血压下降,以及服用β-阻滞剂会引起判断困难和假阴性。此外,危重病人和血管外科病人由于无法达到必要的运动量而使应用受限。

3.动态心电图连续心电图监测不仅用于术前24小时动态电电图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心肌缺血、心率变化和有否心律失常。且可应用于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一般认为此项检查心肌缺血敏感性可达92%,特殊性88%,阴性预示值99%,由于是非创伤性检查,故较多采用。

(四)超声心动图

常规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心脏搏动时声波反射和心室腔二维图形,了解室壁运动情况、心肌收缩和室壁厚度、有无室壁瘤和收缩时不协调、瓣膜功能、跨瓣压差程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若LVEF小于35%常提示心功能差,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增高,充血性心衰机会也增多。围手术期采用经食管超声多普勒,可动态连续监测上述指标,及早发现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且可评估外科手术效果。

(五)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可观察到冠状动脉精确的解剖结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与程度。同样可进行左心室造影,了解左心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充盈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指征有:①药物难以控制的心绞痛或休息时也有心绞痛发作症状严重;②近期心绞痛症状

加重;③运动试验心电图阳性;④双嘧达莫-铊闪烁照相存在可逆性缺损;⑤超声心动图应激试验有异常,指示缺血。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判断病人是否需作冠动脉搭桥手术。

(六)高危、中危和低危病人

1.病情危险性分析

1)高危①近期心肌梗死病史(心梗后7-30天)伴严重或不稳定心绞痛;②失代偿充血性心力衰竭;③严重心律失常(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未得到控制);④严重瓣膜病变。

2)中危①心绞痛不严重;②有心肌梗死病史;③曾有充血性心衰史或目前存在代偿性心衰;④糖尿病(需治疗)。

3)低危①老年;②心电图异常(左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ST-T异常);③非窦性节律(房颤);④有脑血管意外史;⑤高血压未得到控制。

2.手术危险性分析

1)高危预计心脏意外危险非致命性心梗,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大于5%。如①老年病人急诊大手术;②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手术;③周围血管手术;④预计长时间的外科操作,伴大量液体和/或血液丧失。

2)中危心脏意外危险发生率小于5%。如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②头、颈部手术;③胸、腹腔内手术;④矫形外科手术;⑤前列腺手术。

3)低危心脏意外危险发生率小于1%。如①内窥镜操作;②体表手术;③白内障手术;④乳房手术。

(七)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术前病情估计指南

1、是否急诊?

2、 5年内有否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3、 2年内是否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4、有否冠状动脉综合征或较明显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不稳定冠心病、失代偿心衰、心律失常或严重心瓣膜病,应推迟选择性手术,并积极治疗,病情改善后再手术。

5、病人有否中等度临床危险因素?

6、虽有中等度临床危险因素,但心脏储备功能尚好,几乎不可能发生心梗或死亡。

7、没有明显的临床危险因素,心脏储备功能尚好,一般而言,施行非心脏手术是安全的。

8、无创检查结果可决定能否施行外科手术。

上述指南有助于判断高危病人是否应取消或推迟手术,或在施行非心脏手术后再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进ICU。

二、麻醉准备

(一)择期手术病人

1.关于心血管用药术前应对心脏病人常用的药物进行调整。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应继续应用至手术日。突然停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中枢作用的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可乐定)、硝酸甘油或钙通道阻滞剂会引起心肌缺血、高血压意外和心律失常。因此,原则上均不能随便停药,同时使症状好转,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改善,控制血压在180/110mmHg以下。

2.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心脏病人由于服用利尿药或进食有限,易发生低血钾,术前应注意补钾,维持血钾在3.5mmol/L 以上。

(二)急症手术病人

尽可能完成上述一些准备,同时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心电图、血气和电解质检查,处理心律失常(如快速房颤)或心力衰竭,常用去乙酰毛花甙C (西地兰)等,支持心功能和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应纠正低血钾。

三、麻醉选择和应用

(一)椎管内阻滞

心脏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椎管内阻滞是否优于全麻一直有争论,有人认为椎管内阻滞病人,可基本保持清醒,但有证明曾发生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手术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小于1%,而全麻下手术为2%-8%,并在全髋置换病人得到同样证明。究其原因可能此项麻醉术中出血减少,降低血栓形成和栓塞机会,对肺功能影响较小以及术后良好镇痛。骶麻对循环动力学无显著影响,阻滞完全可适应肛门、会阴区手术和膀胱镜检查等。蛛网膜下腔阻滞,若阻滞平面控制欠妥,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会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用于心脏病人有一定危险,因此仅适用于会阴、肛门和下肢手术,且平面必须控制在T10左右,但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量小,阻滞完全是其优点。连续硬膜外阻滞可分次小量经导管注入局麻药液,阻滞范围可以适当控制,对血压影响也较缓和。先心病晚期妊娠剖宫产也可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术后可保留导管进行镇痛,效果确切,并有利于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

(二)全身麻醉

对病情严重、心功能储备差、手术复杂、术中会引起显著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预计手术时间冗长的病人均主张采用气管内全麻,可维持呼吸道畅通,有效的给氧和通气,理想的全麻诱导应该是迅速,平稳而无兴奋,对交感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逐年上升,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落后国家。 动脉硬化一般是指一组动脉的硬化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危害较大:动脉中层钙化,老年人常见,危害较小;细动脉硬化,见于高血压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甘油三酯亦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高血压: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或)功能障碍,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另一方面,高血压时有脂质和胰岛素代谢异常,这些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3.吸烟: 大量吸烟可使血液中LDL易于氧化;烟内含有一种糖蛋白,可引起SMC增生;吸烟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儿苯酚胺浓度升高,但使不饱和脂肪酸及HDL水平下降,这些均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性别: 女性的血浆HDL水平高于男性,而LDL水平却较男性为低,这是由于雌激素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缘故。 5.糖尿病及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HDL水平较低,且高血糖可致LDL糖基化。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SMC 增生,而且胰岛素水平与血HDL含量呈负相关。 6.遗传因素: 冠心病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是本病的危险因素。遗传性高脂蛋白性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学说有: 1. 脂源性学说: 高脂血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脱落,管壁透性增高,脂蛋白进入内膜引起巨噬C反应,SMC增生并形成斑块。 2. 致突变学说: 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平滑肌细胞为单克隆性,即由一个突变的SMC子代细胞迁入内膜,分裂增殖形成斑块,犹如平滑肌瘤一般。 3. 损伤应答学说: 各种原因引起内皮损伤,使之分泌生长因子,吸引单核C附着于内皮,并移入内膜下刺激SMC增生,并分泌各种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纤维斑块。 4.受体缺失学说: 若血浆中LDL受体数目过少,则导致细胞从循环血中清除LDL减少,从而使血浆LDL升高。 三、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十分密切,动脉杈、分支开口,血管弯曲的凸面为病变的发生部位。病变过程由轻至重,分为四期: 1.脂纹(fatty streak):

冠心病出院健康指导

冠心病出院健康指导

————————————————————————————————作者: ————————————————————————————————日期:

目录 1、冠心病出院健康指导 2、肺炎病人的健康指导 3、慢阻塞性肺病的健康指导 4、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指导 5、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指导 6、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健康指导 7、肝硬化病人的健康指导 8、肺癌病人的健康指导 9、呼吸衰竭病人的健康指导 10、心力衰竭病人的健康指导 11、扩张性心肌病的健康指导 12、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指导 一、冠心病出院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①,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另外每日三餐最好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②,清淡饮食,限制脂肪的摄入,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蛋黄。血脂,胆固醇过高,血管内皮容易形成斑块,进而会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烹调时,尽量选用植物油,植物油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冠心病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③,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④,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控制在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⑤,忌烟限酒。吸烟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吸烟者需立即戒烟。不饮烈性酒,可饮少量葡萄酒或者红酒。品茶忌浓茶,特别是睡觉前忌饮浓茶和咖啡,以免影响睡眠。 ⑥,增加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使用倾泻剂或开塞露,避免用力排便。 2运动指导运动对冠心病的重要性:适当的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健身操、和游泳都是有氧运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8年版我国麻醉学指南和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 识(2017)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的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和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 (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1.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和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该流程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这种相互合作的“围术期团队”是围术

期评估的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的密切沟通。 表1.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非心脏手术的 心脏风险分级 惠凤燈[主龄心血管不良事井(Major Adverse C ardio\ ascular Even(s f MACE〉通常大于 5%].'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 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的心脏检测。门诊手术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的手术。

动脉粥样硬化健康指导

动脉粥样硬化健康指导 1、定义 动脉就是将氧气与营养物质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其她部分得血管。健康得动脉柔软而坚固,同时还富有弹性。然而,随着年龄得增长,动脉中过大 得压力会使得血管壁变得肥厚而坚硬,有时甚至会阻碍血液 向身体中其她得器官与组织流动。这个过程就被称为动脉硬 化。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硬化得一种特殊得类型,但在实际应 用中,这两个概念往往会被混淆。动脉粥样硬化指得就是脂肪 在动脉壁上聚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会阻碍血液在动脉中得流动,如果斑块破裂,则可能造成血液栓塞。它往往被认为就是一种心脏疾病,但事实上,它可能会影响到身体得每个部分。值得庆幸得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就是一种可以预防与治疗得疾病。 2、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一种逐步发展得疾病,在发病前 往往没有什么症状。直到动脉变得狭窄甚至阻塞,不 再能够为组织与器官提供足够得血液。有时,血液栓 塞会将血流完全得阻断,从而诱发心脏病或中风。 动脉粥样硬化得症状往往取决于就是哪条动脉受到了影响,例如: 如果您得心脏动脉中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得现象,那么您会表现出类似于心脏病发作得症状,比如胸部疼痛(心绞痛)。

如果您得脑动脉中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得现象,那么您将会表现出突发性麻木、四肢无力、讲话困难、口齿不清或就是面部肌肉下垂等症状。 如果您得四肢动脉中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得现象,那么您将 表现为外周动脉疾病,例如行走时会有腿痛得症状(间歇性 跛行)。 有时,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造成男性得勃起功能障碍。 ●何时去瞧医生 如果您认为您有动脉粥样硬化得症状,或者就是有动脉硬化得危险因素,请告诉您得医生。同时还要注意一些早期得血流量不足所导致得症状,例如心绞痛、腿痛或者就是四肢麻木。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效得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得进一步恶化,防止紧急医疗事件得发生。 3、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一种慢性得、进行性得疾病,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疾病确切得原因,但研究人员推测,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始于动脉内膜得损伤得。这种损伤可能就是由于: ?高血压 ?高胆固醇 ?一些刺激性得因素,例如尼古丁 ?某些疾病,例如糖尿病 动脉内壁一旦受损,一种被称为血小板得血液细胞将聚集在受损得部位以试图修复血管,从而导致炎症反应。随着时间得推移,血管中由胆固醇与其她废物而造成得脂肪沉积也将逐步堆积在受损得部位,造成动脉得硬化与狭窄。与阻塞得动脉相连得器官与组织也将无法得到足够得血液来维持其正常得功能。 最终,这些脂肪沉积造成得斑块可能会破裂开来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会造成血液栓塞并损害您得器官,例如诱发心脏病。同时,这些血液栓塞也可能随着血液

小儿先心病麻醉

小儿先心病麻醉 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的存活率有了引人注目地提高,这归因于诊断方法、对先心病病理生理的理解、麻醉、监测和外科技术的改进以及医药设备的进步。婴幼儿心脏手术可由于先心病病变的多样化以及手术操作的不同而较为复杂,其麻醉管理也可由于先天性心脏缺损在严重程度、解剖结构以及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差异而具特殊性。 一、术前评估和准备 婴幼儿心脏病手术麻醉的安全实施和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心脏和非心脏畸形的认识以及术前必要的处理,在制定小儿先心病麻醉计划时,还应充分考虑小儿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一)术前评估 麻醉医师在术前访视时应对每一位先心病心脏手术患儿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了解既往史、用药史(过去、目前),复习心脏检查资料,包括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资料等,作必要的体格检查并解答家属对麻醉的疑问。 术前评估重要的目的是识别先心病患儿最可能发生的问题,提示CHD严重损伤的指标有:动脉血氧饱和度<75%;Qp:Qs>2:1;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mmHg;右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mmHg;PVR>6 wood单位;红细胞增多,Hct>60%。如患儿有其中任何一条,围术期即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的高危问题,如存在两条以上,在设计麻醉计划时应特别注意。如果患儿无上述情况,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问题相对较少。 (二)术前准备 1、术前禁食术前禁食的目的在于减少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肺的危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术前禁饮的时间可适当放宽至麻醉诱导前2~3小时,但固体食物仍应禁食6~8小时。术前禁食原则的这一变化,不但可减轻患儿的口渴和饥饿感,也降低了可能发生的低血容量和血液浓缩的危险。 2、术前补液由于脱水可能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潜在危险,特别是红细胞增多者,可因血液粘滞度增高而增加心脏作功。因此在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如Hb

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计划 (1)

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计划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官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常见为心绞痛型和心肌梗塞型。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为胸骨后部压榨性疼痛感觉,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解除。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为诱发因素。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主要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烦躁不安等,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心理指导】 1.保持良好心态。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可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和加重病情。 2.对心肌梗塞的病人,克服焦虑、恐惧等情绪更为重要。因为疾病的危急症状使病人产生频死感,再则进入重症监护室与亲人的隔离,多种仪器、设备的影响都使病人极度紧张、恐惧、焦虑,故护士应从多方面指导病人,改变这不良的心理状态,让病人暂不考虑工作、家庭繁杂事物,使心情完全放松,安心治疗,以最佳心理状态,渡过危险期。 【饮食指导】 1.心绞痛病人饮食亦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避免暴饮暴食。2.心肌梗塞病人前3天进食流质,待症状减轻后逐渐改为半流、软食、普食。进食不宜过饱,因为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进食过多可增加胃肠道血流量而使心脏负担加重。 3.戒烟酒。 【休息、活动指导】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指导休息与活动 1.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发作频繁者卧床休息。 2.心肌梗塞病人必须保持环境绝对安静,严格限制探视和不良刺激。 3.帮助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制定康复计划(见附表)。 【护理方法指导】 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用力大便。因用力排便时腹压增高,使回心血量增加,加之屏气、用力,使心脏耗氧量增加、负担加重。心肌梗塞病人更应积极预防便秘。可用开塞露、缓泻剂等,必要时可行温盐水低压灌肠,使大便易于排出。 【用药指导】 1.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首选药。应指导病人正确的用药方法:如心绞痛发作时可用短效制剂1—2片舌下含化,通过唾液溶解而吸收。1—2分钟即可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嘱病人不能吞服,如药物不易被溶解,可轻轻嚼碎继续含化。 2.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时告诉病人可能出现头昏、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继续用药数日后可自行消失。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所引起的晕厥,病人应平卧片刻,必要时吸氧。3.对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倍他乐克时,应嘱病人不能随意突然停药或漏服,否则会引起心绞痛加剧或心肌梗塞。因食物能延缓此类药物吸收,故应在饭前服用。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等。 4.急性心肌梗塞的容栓治疗。如静滴尿激酶,宜在15—30分钟内快速滴入。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若有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鼻衄等,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5.静脉输液过程中,如输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抗心律失常的利多卡因等药物时,应严格

(整理)冠心病麻醉处理的若干问题

冠心病麻醉处理的若干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李立环 冠心病人的麻醉前用药 理想的麻醉前用药应使病人 ?入室呈嗑睡状,无焦虑、紧张,表情淡漠,对周围的一切均漠不关心 ?心率慢于70bpm,血压较在病房时低5%~10% ?无胸痛、胸闷等任何心血管方面的主观症状 麻醉前用药处方: ?适量的镇静或安定药 ?参考术前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与心绞痛之间的关系,投入适量的β—阻滞药和/或钙通道阻滞药 β—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的选择原则 ?劳力性心绞痛应以β—阻滞药为主 ?不稳定性心绞痛应给予钙通道阻滞药 ?术前心率偏快者,应加大β—阻滞药的药量 ?血压偏高者,可增加钙通道阻滞药的用量 ?心绞痛多在凌晨发作,应以钙通道阻滞药为主 β—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的选择原则 ?心绞痛发作时伴随的循环动力学变化应作为术前用药的参考 ?心绞痛发作时伴有心率增快,应加大β—阻滞药的用量 ?如有血压升高,可增加钙通道阻滞药的用量 ?心功能良好,可给较大剂量β—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 β—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的选择原则 ?手术模式,在CPB下完成手术还是off-pump ?术毕常规回ICU机械通气还是术毕气管拔管 ?off-pump下手术,加大β—阻滞药的用量 ?术毕气管拔管,应加大β—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的用量 ?美托洛尔为脂溶性,个体间生物利用度差异显著 ?阿替洛尔为水溶性,半衰期长于美托洛尔 ?尼菲地平(nifedipine)不适于单独作麻醉前用药 ?地尔硫卓为首选药物,应注意剂量个体化 冠心病人围术期循环动力学的管理 原则: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避免加重心肌缺血 避免增加心肌氧需(氧耗〕的因素: ?心肌氧耗的影响因素: –心肌收缩力 –心室壁张力,受其心室收缩压及舒张末压的影响

针对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健康饮食指南

健康饮食指南 一、主要问题 血管硬化,这是由于血液中胆固醇、血小板附着在血管内壁,血管内腔变窄,使得血液循环不顺畅,继续恶化容易导致血管完全堵塞,引发危险。 二、致病原因 造成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发、高血脂等,同时,肥胖、吸烟、过度饮酒、内分泌紊乱、压力大、精神刺激、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运动量不足以及年龄都与动脉硬化有关。 三、防治方法 血管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不必过度忧虑。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目前治疗动脉硬化的最好方法。 四、合理饮食的要点 饮食应保证低盐、低糖、低油、低胆固醇! 1.适当控制总热量:糖和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糕点应尽量少吃。 2.少吃高胆固醇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应尽量少 吃,特别是血浆胆固醇升高者,更应严格控制,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蛋黄虽然含胆醇较高,但其中含有卵磷脂,对动脉硬化有防治作用,可以适当食用,但每天不宜超过2个。 3.少吃动物油(猪油):防治动脉硬化应多吃不饱和脂肪酸,要以植物 油为主。因为动物油中主要为饱和脂肪酸,所以应尽量少吃,但也

不能完全不吃动物油,否则会给全身带来一些其他的不良影响,一般应使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比例在1:3左右为宜。 4.多食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多种维生素都具有降低胆 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在饮食中可多吃些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豆类、蔬菜,主食不要吃得太精,因为谷类的胚芽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等有益成分。 5.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钾盐可保护心血管,而钠盐会增加心 脏负担,因此动脉硬化病人,食物不宜太咸,同时要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蘑菇、豆类(黄豆、绿豆、赤豆、蚕豆)、菠菜、紫菜、莲子、苋菜等。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对防治动脉硬化有好处,所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鱼、海参、海虾、海带、海菜等应多吃。经常食用含铬较高的食物,如豆类、鸡肉、贝类等,也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6.少吃多餐、禁烟酒、常喝茶:进食次数多些有利于降低机体的低密 度脂蛋白,在保证每天进食总量不变的情况,可安排一天4~5餐。 此外由于烟酒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故动脉硬化患者应戒除烟酒,但适量饮用红葡萄酒能防治动脉硬化。经常喝茶是可以预防血管硬化的,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儿茶酸,能减轻血清胆固醇浓度和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有增加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能预防血管硬化。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随着社会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据统计约2/3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可伴发冠心病,1990年据Mangano统计1000病人中冠心病发病率为80.2%。因此,冠心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在老年心脏病人中占多数。其他心脏病施行非心脏手术相对较少。 一、麻醉和术前病情估计 (一)心功能估计 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四级分类法,心脏病人心功能可分为四级:Ⅰ级为无症 状,日常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和呼吸困难等;II级为日常活动轻度受限,且可出现疲劳、 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但休息后感舒适;Ⅲ级为体力活动显著受限,轻度活动即出现症状,但休息后尚感舒适;Ⅳ级为休息时也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心绞痛综合症,任何体力活动将会增加不适感。若心功能为Ⅰ-II级病人进行一般麻醉与的手术安全性应有保障,Ⅳ级则属高危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很大,Ⅲ级病人必须经术前准备与积极治疗使心功能获 得改善。由于心功能分级的量化程度不够,许多有关因素无法概括,因此还应采用多因素分析进行全面估价。 (二)心脏危险指数 Goldman 等把病人术前各项相关危险因素与手术期间发生心脏合并症及结局相互联 系起来,依据各项因素对结局影响程度分别用计分表示,从而提供了术前评估围手术期病人 的危险性、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表1为Goldman等提出的多因素心脏危险指数(Cardiac Risk Index CRI)共计9项,累计53分。由于此分类法简单方便目前仍有临床参考价值。 其后,Zeldin等作了前瞻性研究,证实多心脏危险指数的实用价值,且阐明了心功能与心 脏危险因素记分对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与死亡之间的相关,两者联合评估可有更大的预示价值。从表2中可看出累计分数>13-35分,相当临床心功能Ⅲ级,术前若进行充分准备,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 专家共识(2017) 马骏王伟鹏(执笔人)王晟包睿艾艳秋张铁铮夏中元晏馥霞徐军美(负责人)徐美英缪长虹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的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和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 (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1.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和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

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该流程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这种相互合作的“围术期团队”是围术期评估的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的密切沟通。 表1.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 非心脏手术的心脏风险分级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 )(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的心脏检测。门诊手术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的手术。

动脉粥样硬化食疗方法

1.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而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云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在上述病变过程中,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还渐退化和钙化。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具有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经细胞内、外脂质积聚的特点。由于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肪硬化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流受阻,甚至会导致血管破裂,继而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脑溢血等。 2.动脉硬化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现在人们过食(过量饮食)、饱食、美食以及饮食了环境污染中的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由于现在人们饮食不当,血液中存在着大量脂肪、糖、蛋白质、重金属等物质,也正是由于血液中存在着这些过多的物质,过多脂质、粘多糖、重金属等物质沉淀于血管壁,形成了动脉硬化病。 3.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都处在隐匿状态下潜伏发展。 4.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的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此时,做许多常规的医学检查如心电图、血脂、血流变、脑电图、脑血量等,都查不出什么病变。临床医师大都让患者不以为然、无大妨碍,不了了之。这让患者又继续病入膏盲。 5.对于晚期的动肪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已发展成了心绞痛、心肌醒塞、脑卒中、肾动脉硬化等病症,常规的医学检查就很容易检查出了。这时,临床医师再为患者开了许多降脂、降压增加心肌供氧功能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比如让高血压患者终年服用降压药、高血脂患者张年服用降脂药等,这些对逆转病情已无能为力了,着时光的流逝而病这终究会一天天加重,直至病入膏盲而死亡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的疾病,同时也包括其它的许多种常见的多发病、慢性病,采用西医西药,十有八九都是治不好的,只是对症治疗,病因治疗十分困难,主样病魔无情地夺走了许多患者的宝贵生命。 二、防治要点 1.控制热量:摄入的热量必须与消耗的热量相平衡,要通过合理平衡膳食和加强体力活动,把这种平衡保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 2.低脂饮食:少食动物油,代之以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为每人每日25号,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量,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蛋黄以及肝、肾等动物内脏中脂肪含量较高,应少信用。 3.低糖饮食: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各种含糖类饮料不断增加,当过多饮用含糖饮料时,体内的糖会黑心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不公会增加体重,而且会增设血粮、血脂及血液粘稠度,对动脉硬化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饮料的应用。现在一些厂家生产的保健型饮料,用一些甜味物质来声价十倍代蔗糖,既满足了喜好甜食者的口感,又不会给机体增加负担,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4.低盐饮食:动脉硬化病人往往合并高血压,因而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要超过5克,在烹调后加入盐拌匀即可。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1-05-13T10:35:44.2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解梅香[导读] 目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解梅香(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荆门 448000)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166-02 【摘要】目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对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防治措施、配合治疗的方法。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病人增加了对疾病的认识,出院后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深入开展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它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疾病。有资料表明,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的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对冠心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给患者以健康指导也非常重要。我科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对128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8年10月-2009年10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男86例,女42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36岁,平均年龄60岁,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采用健康讲座、图片和宣传资料的发放、利用黑板报、公休座谈会、各种护理操作的间隙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冠心病有关知识的宣传,指导患者的生活方式。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疾病知识教育了解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防治措施及预后。 3.2心理指导冠心病是终身性疾病,需长期治疗。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失望等心理,病人思想负担重。护士与病人接触时应注意观察其言谈举止,分析其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鼓励,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学会自我放松,稳定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认识到保持心理健康对疾病的重要性,加强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 3.3饮食指导冠心病患者应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告诉患者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g以下。冠心病病人要限制脂肪的摄入,特别是暴饮暴食突然增加胃肠道及胆胰负担,增加代谢及应急反应使冠状动脉突然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禁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适当增加粗纤维食物,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鱼类及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使患者自觉控制饮食,充分认识到合理饮食是预防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3.4运动指导冠心病患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鼓励适量运动。尤其是步行、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家务劳动等有氧活动。坚持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心肌供血储备,运动耐力的增加,减少心肌缺血。根据病情和爱好,指导病人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要嘱咐病人遵循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主张晨起大量运动。可以在上午、下午、傍晚进行适量运动,避免餐后剧烈运动,运动宜适度而持久。 3.5戒烟限酒冠心病患者要彻底戒烟限酒。吸烟会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从而加速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和引起心脏病发作。许多国家研究显示:经常在进餐时少量或中度饮酒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而过量饮酒则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总死亡率[2]。故冠心病患者不宜过量饮酒。 3.6注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要防治冠心病,必须要控制血脂,积极早期服用降脂药。控制血压,冠心病伴高血压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有糖尿病及肾功能损害者应降至130/80mmHg。要严格控制血糖,肥胖者要减肥,尽量保持标准体重以减轻心脏负担。冠心病患者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因过度用力排便易导致心衰。 3.7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患者住院期间经过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要继续服药维持治疗。患者出院后也应遵医嘱服药。护士要细心向病人讲解抗凝药、降脂药、扩管药是冠心病常用的药物,详细告诉病人药物的药理作用、服药方法、不良反应等。须严格执行医嘱,要经常观察血压作为用药的依据,加强自我监护和自救能力。 3.8出院指导病人外出时随身携带写有姓名、性别、有冠心病史、家人电话的卡片,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用品,以防急用。定期门诊回访,复查心电图及有关检查。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大便通畅。 4 讨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满意,使患者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念,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效地减轻或延缓冠心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薇,陈哲.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对比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04,20(2):56. [2]吴立玲,李丽.饮酒与心血管疾病[J].生理科学进展,2002,33(4):376-380.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 专家共识(2017) 马骏王伟鹏(执笔人)王晟包睿艾艳秋张铁铮夏中元晏馥霞徐军美(负责人)徐美英缪长虹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的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和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 (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1.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和

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该流程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这种相互合作的“围术期团队”是围术期评估的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的密切沟通。 表1.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 非心脏手术的心脏风险分级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 )(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的心脏检测。门诊手术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的手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经过的时间长短、程度轻重不同,可表现为隐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和心源性猝死等形式。【心理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态,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可使体内茶酚胺 释放增多,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诱发和加重病情。 2.对心肌梗塞病人,克服焦虑、恐惧等情绪更为重要,改变这不良的心理状态,是病人心 情放松,安心治疗,以最佳心理状态,度过危险期。 【饮食指导】 1.心绞痛病人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2.心肌梗塞病人前三天进食流食,特症状减轻后改为半流食、软食、普食,进食不易过饱, 因为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进食过多可增加胃肠血流量而使心脏负担加重。 3.戒烟、酒。 【休息、活动指导】 严格按医务人员指导和活动。 1.心绞痛发作时立即休息、发作频繁者卧床休息。 2.心肌梗塞病人必须保持环境绝对安静,严格限制探视和不良刺激。 3.心肌梗塞一周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活动由他人护理。以降低心脏耗氧,防梗塞面 积扩大;无严重并发症者,第二周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活动,第三周在床边活动,第四周可在室内活动。 【用药指导】 1.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首选药,正确的用药方法:如心绞痛发作时可用短效制剂1-2 片含化,勿吞服,如药物不易被溶解,可轻轻嚼碎继续含化。 2.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时可能出现头昏、头胀痛、面红、心悸,继续用药数日后可自行消失。 3.急性心梗溶栓治疗,可有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鼻紐等,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4.输液过程中如低右、利多卡因等应严格由医护人员控制滴数,其他人员不可自行调整。【出院指导】 1.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冬天避免寒冷刺激。洗澡时水温与体温相当,时间不宜过长。

最新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随着社会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据统计约2/3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可伴发冠心病,1990年据Mangano统计1000病人中冠心病发病率为80.2%。因此,冠心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在老年心脏病人中占多数。其他心脏病施行非心脏手术相对较少。 一、麻醉和术前病情估计 (一)心功能估计 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四级分类法,心脏病人心功能可分为四级:Ⅰ级为无症状,日常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和呼吸困难等;II级为日常活动轻度受限,且可出现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但休息后感舒适;Ⅲ级为体力活动显著受限,轻度活动即出现症状,但休息后尚感舒适;Ⅳ级为休息时也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心绞痛综合症,任何体力活动将会增加不适感。若心功能为Ⅰ-II级病人进行一般麻醉与的手术安全性应有保障,Ⅳ级则属高危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很大,Ⅲ级病人必须经术前准备与积极治疗使心功能获得改善。由于心功能分级的量化程度不够,许多有关因素无法概括,因此还应采用多因素分析进行全面估价。 (二)心脏危险指数 Goldman 等把病人术前各项相关危险因素与手术期间发生心脏合并症及结局相互联系起来,依据各项因素对结局影响程度分别用计分表示,从而提供了术前评估围手术期病人的危险性、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表1为Goldman 等提出的多因素心脏危险指数(Cardiac Risk Index CRI)共计9项,累计53分。由于此分类法简单方便目前仍有临床参考价值。其后,Zeldin等作了前瞻

性研究,证实多心脏危险指数的实用价值,且阐明了心功能与心脏危险因素记分对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与死亡之间的相关,两者联合评估可有更大的预示价值。从表2中可看出累计分数>13-35分,相当临床心功能Ⅲ级,术前若进行充分准备,心功能改善成Ⅱ级或早Ⅲ级,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就可提高。若累计值超过26分,心功能Ⅳ级,麻醉和手术必然存在较大危险,围手术期死亡的病人中半数以上发生于此组。值得注意的是在总计数值53分中有28分如表1中的3,5,6,7项通过适当的术前准备或暂缓手术等待病情获得改善后才可能可减少麻醉和手术危险性。 (三)心电图、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 1.常规心电图心脏病人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正常,如冠心病人休息时常规心电图至少有15%在正常范围。但多数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如节律改变(房早、室早或房颤)、传导异常和心肌缺血表现(T波平坦或倒置及ST段压低)等,不仅可作为术前准备与治疗的依据,且有助于术中、术后处理和鉴别由于代谢、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系统病变引起心电图改变的参考。 2.运动试验运动增加心率、每搏量、心肌收缩性和血压,引起心肌氧需量增加。因此,可作为围手术期病人对应激反应承受能力的估计。最大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可粗略反应病人围手术期的耐受程度。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若病人不能达到最大预计心率的85%即出现明显ST段压低,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4.3%。而病人运动可达预计快速心率,且无ST段改变者,心脏并发症发生机会仅6.6%。心电图运动试验时出现ST段压低,反应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而ST段升高则提示跨壁心肌缺血或原心肌梗死区室壁运动异常。血压下降常表示存在严重心脏病应即终止试验。运动试验心电图阳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首都医科大学陈瑞芬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重要疾病。在我国和欧美等一些发达 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 动脉硬化症是一组动脉疾病的统称,指动脉壁增厚、硬化、弹性减退,这些疾病包括: 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中膜钙化以及细动脉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管壁表面的内膜柱出 现大小不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动脉硬化,化在我国较少见,病变主要发生在肌型动脉,化症常见于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及大、中动脉。我国A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最快。 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 主要表现在细动脉出现玻璃样变。动脉中层钙以中层钙化为特征,常见于老年人。细动脉硬 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多见于中、老年人,以40?50岁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异常增高。胆固醇在血浆中主 要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LDL、VLD(坏胆固醇)的水平持续升高与A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与A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LDL和VLDL是判断AS和冠心病的最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LDL被动脉壁细胞氧化修饰后具有促进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氧化的LDL 是最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损伤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主要因子,氧化的LDL 不能被正常LDL受体识别,而易被巨噬细胞的清道夫受体识别,而快速被吞噬、摄取,促进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HDL可运载血中胆固醇到肝脏,因而可以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

(完整版)冠心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冠心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时间:2013年02月21日 地点:会议室 主讲:张晓玲 参加人员:内科全体护士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本病可分为5种临床类型: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冠心病。上述5种临床类型可以合并出现,现仅就心绞痛型和心肌梗死型予以阐述. 病情观察 患者发作心肌缺血常有胸前区的压迫感、针刺感、疼痛、心慌、心悸,眩晕、胸闷、气短、乏力、四肢酸软、血压不稳等症状。要进行心电监护,定时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心率、血压等体症的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胸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用药后的反应。特别注意有无血压下降及心率、心律的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或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注意保暖。

2、安慰病人,及时解除紧张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3、必要时给氧,以4-6L/min为宜。 4、指导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等药物,若服药后3-5min仍不缓解,可再服一片,必要时按医嘱微泵注射硝酸甘油,要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嘱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以免发生低血压。用药后可出现颜面潮红,头胀痛,跳痛,心悸等副作用,如疼痛不缓解,应通知医师,并描记心电图。 5、帮助分析诱因,采取措施,予以防止(指导病人避免诱因)指导病人日常生活中注意各种预防性的保护措施:如避免过劳:绝对不搬重物,适当体育活动,避免激烈比赛等;陶冶性格,克制不良情绪;避免暴饮暴食,尤其进食大量高脂高热量饮食;避免寒冷刺激,以诱发冠脉痉挛;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戒烟酒,不饮浓茶咖啡;洗澡要特别注意,饱餐或饥饿不宜洗,注意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 6、坚持按医嘱正确服用抗心绞痛的药物,防止再次发作,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7、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用药效果等,严密观察bp、心率、心律变化,警惕心梗的先兆,必要时给心电监护。 一般护理 恢复期或缓解期的病人仍需充分休息,居室应清静,避免噪声;可适当活动,如床旁洗漱、如厕等,但不能做剧烈运动,要避免疲劳。心肌缺血症状发作时,应嘱患者停止活动,卧床休息,也可坐位休息。有发绀、呼吸困难表现时应给予吸氧。

缺血性心脏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缺血性心脏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南宁530021 胡彦艳 缺血性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死亡率约为一般人群的2至3倍,而既往有心肌梗塞的病人,术后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为既 往无心肌梗塞病人的50倍。所以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麻醉前评估,如何采用合理的麻醉方法和技术,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和病死率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做简要的总结。 1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 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脉循环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 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其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点。1.1冠脉供血不足 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约占 缺血性心脏病的90%左右。主动脉关闭不全或狭窄、休克时,因 舒张压过低,也可引起冠脉供血不足。此外,血液携氧量减少(贫血、缺氧)、携氧能力下降(一氧化碳中毒或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释氧降低(2,3-DPG缺乏),以及血液粘稠度增加和血流减慢(红 细胞增多症、高脂血症)都可影响冠脉血流。 1.2 心肌耗氧量增加 1.2.1 心率 当心率在50~200次/分的范围波动时,心肌耗氧量(MVO2)随心率的平方增加而增大,超过200次/分时,MVO2增大更多。另

外,心率过快,舒张期缩短,势必减少冠脉的灌流。 1.2.2 心肌壁张力 根据Laplase定律,张力=室内压×心室半径/2心室厚度,心肌壁张力越大,MVO2越高。因此任何使室内压或心室扩张的因 素如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压升高和心功能不全,都可使MVO2增大。当主动脉压在80~120mmHg时,血压每升高50%,MVO2相应增大50%,当血压超过150mmHg时,MVO2增大的幅度明显增大。故控 制血压是减轻心肌缺血的重要措施。但血压过低又会影响冠脉的血流。如何控制好血压也是我们麻醉中的难点。 1.2.3 心肌收缩性 任何能提高心肌收缩力和收缩速度的因素如交感神经兴 奋、儿茶酚胺增高,都可使MVO2增加。反之,任何减弱心肌收缩力和减慢收缩速度的因素如迷走神经兴奋、β-受体阻滞剂,都可使MVO2降低。 1.3 综合因素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主要是以上的原因,另外还有肌纤维 的长度、激活能、基础代谢率等一些因素。 2 缺血性心脏病的检查和监测 2.1 心电图 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是术前和术后监测经济实用的方法, ST段有意义的抬高、降低或出现病理性Q波等,可直观预测围术期心肌缺血。心电图运动试验可估计围术期病人对应激的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