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

指南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发布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编制

2013 年4 月

1

前言

本指南的附录是技术资料性附录。

本指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提出。

本指南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负责解释。

i

目录

一、引言 (1)

二、建设目标与基本原则 (3)

2.1 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 (3)

2.2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3)

三、建设总体要求 (4)

3.1 满足应用系统部署和服务的需要 (4)

3.1.1 承载国家信息系统部署 (4)

3.1.2 承载自建及其他应用系统的部署运行 (5)

3.1.3 提供本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云服务 (5)

3.2 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 (5)

3.3 符合国家及教育部信息化有关标准规范 (5)

3.4 建设集中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 (6)

3.5 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

3.6 建立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体系 (7)

3.7 规范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管理 (7)

四、建设内容 (9)

4.1 省级数据中心分类 (9)

4.2 机房设施 (9)

4.3 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 (12)

4.3.1 总体架构 (12)

4.3.2 基础设施层 (13)

4.3.3 云平台管理层 (21)

4.3.4 桌面云服务 (23)

4.4 公共软件平台 (24)

4.4.1 应用公共支撑平台 (24)

4.4.2 数据库平台 (26)

4.4.3 密码安全服务平台 (27)

4.5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7)

ii

4.5.1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总体要求 (27)

4.5.2 信息安全方针策略 (29)

4.5.3 安全技术体系 (29)

4.5.4 安全管理体系 (36)

4.6 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体系 (39)

4.6.1 机构和职责 (39)

4.6.2 运行维护服务体系总体架构 (40)

4.6.3 运行维护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41)

附录一规划内容与测算方法及参考案例 (47)

附录二统一规划的国家信息系统一览表 (55)

1

一、引言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确定的重要内容,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十二五”期间的教育管理信

息系统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三通两平台”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具体内容是建立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

系统及基础数据库,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

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平台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进行实施。两级建设是指在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建立中央和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应用环境;五级应用是指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均同步建设中央、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系统,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开发,其中中央级系统部署在中央级数据中心,省、地市、县、学校级系统下发并部署在省级数据

中心,供中央、各地和学校使用,以上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开发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本指南中简称为国家信息系统。平台将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含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和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各类教育管理与服务对象,覆盖国家、各地和学校等多层次的共享的教育基础数据库,以及信息整合、业务聚合、服务融合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间的数据互通和系统互联,提升教育监管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各地和学校的相关信息系统

和数据作为基础,需要推动国家信息系统在各地和学校的部署与应

2

用。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是构建“两级建设和五级应用”、保证国家信息系统在省级部署与应用的关键设施。近几年各省借助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建设了所属的数据中心,但是整体上各省级数据中心依然存在着设计不完整,可靠性、可用性、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专业化运行维护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等诸多问题。同时,国家信息系统在各省的部署,需要在设计和运行环境上(如数据库平台、中间件、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等公共平台,数据交换、安全体系等互联互通设施)提供相应的框架规范,迫切需要在技术层面上进行规划与指导。

本指南将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省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公共软件平台、信息安全、技术服务与运行维护体系等各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指导。

二、建设目标与基本原则

2.1 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

省级数据中心是为本省提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云服务平

台,承载和满足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和运行;集成和支撑省本级各类教育基础数据库和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于所辖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业务应用,带动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

2.2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应遵循“三项原则”。

1.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既要充分考虑实用性,始终面向业务应用,又

要考虑先进性,保持适度前瞻。在进行架构规划时,不盲目追求设备的超前采购,在充分考虑应用性能的基础上,保护原有投资。同时要采用成熟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方法,适应发展潮流。

2.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要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从系统

架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设计规划,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稳定。

3.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原则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应充分考虑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适应系统变

化要求,尽量降低电力、人力等各方面资源维护费用。

三、建设总体要求

3.1 满足应用系统部署和服务的需要

省级数据中心首先要承载国家信息系统的部署运行,也要支撑本

省自建应用系统及其他应用系统的部署运行,要采取云服务模式,为本级及所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存储与服务,具体情况如图1 所示。

基础设施云平台

中小学

学籍管

理系统

……

学前教

育管理

系统

中小学

校舍管

理系统

…… …… ……

教育部

门户网

公系统

其他综

合服务

系统…… …… ……中小学

学籍管

理系统

学前教

育管理

系统

中小学

校舍管

理系统…… …… …………

教育资

源服务

平台

教育教

学系统

下发的

有关系

…… …… ……

教育部数据中心

省级数据中心

图 1 省级数据中心承载应用系统示意图

3.1.1 承载国家信息系统部署

“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作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

化的先导工程,已完成顶层设计。教育部正在统一开发建设一系列与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相关的系统,并陆续开始在部(中5

央)、省两级投入部署运行 (部分信息系统见附录:统一规划的国家信息系统一览表)。省级数据中心必须能够承载这些信息系统的运行,在设计和建设中满足这些信息系统的计算、存储需求。

3.1.2 承载自建及其他应用系统的部署运行

为满足本省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需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建设

自己需要的特定应用系统(如教育教学相关信息系统、教育信息服务门户等)。省级数据中心在保证国家信息系统部署运行的基础上,也要考虑本级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需要。

3.1.3 提供本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云服务

为统筹本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省级数据中心在建设时应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云服务平台,为本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云服务。

3.2 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

省级数据中心要按照国家信息系统的运行要求,构建机房、网络、计算、存储等基础环境和设施;根据业务系统和数据中心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需要,构建基础软件支撑平台,包括数据库、门户、数据交换和系统管理等平台;建立重要系统和业务数据容灾备份;为应用系统敏感数据建立统一密码安全服务平台,实现敏感数据加密存储和安全访问;建设与教育部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平台与安全网络通道,保障部、省两级数据中心间的数据传输安全。

3.3 符合国家及教育部信息化有关标准规范

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各类信息化标准、规

范,采用教育信息化有关标准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6

(2) 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3) GB 50462-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4) 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5) 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6) 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7) GB 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8) GB 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9)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10)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11)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基本要求

(12)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定级指南

(13) GA/T 388-2002B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

(14) 《教育管理信息标准》(教技〔2012〕3 号)

(15) 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3.4 建设集中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

省级数据中心要建设省本级教育管理和服务集中统一的教育基

础数据库,纵向贯穿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个教育层次,形成上下一致的教育机构、学生、教师(职工)、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横向打通学生、教师(职工)、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形成全面整合、集中一致的教育管理和决策基础数据库,为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服务。

3.5 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省级数据中心安全建设,要遵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

要求和标准规范,遵照教育部有关信息安全的行业要求和标准规范,7

形成覆盖技术和管理的整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与教育部数据中心上

下级联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监测与预警的技术和工作管理平台。3.6 建立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体系

建立运行维护保障体系,实现集中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运行

维护;通过制定配套的数据维护、交换、管理制度,实现数据采集、使用的规范化。明确责权明晰的运行维护组织机构,建立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队伍,实现运行维护和服务流程化、制度化、专业化。

依托数据中心,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采用多种手

段为省本级和所属地区的用户(下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网络和应用技术服务、数据采集支持服务。

3.7 规范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管理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按照国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管理的有关

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1.机构与职责。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明确由本级教育信息化主

管部门统筹规划与指导和管理,工程建设实施委托相应的教育信息技术部门承担。

2.招标管理。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和相关服务咨询招标应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有关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

3.实施管理。省级数据中心建设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明确

责任,规范实施。按照项目审批部门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实施项目建设,详细设计方案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审核备案;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

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项目建设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8

4.资金管理。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中,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

部门的财务管理规定使用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加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规范账务设置,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好固定资产、软件资产登记与管理工作。

5.验收管理。省级数据中心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

理暂行办法》规定由立项建设部门组织验收,项目验收前,需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对省级数据中心进行符合性评估。

6.运营管理。省级数据中心建成后,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省

级数据中心运行机构,配备相应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运行管理制度,落实运行经费,应加强对省级数据中心各系统的日常运行监管、网络和信息安全评估,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

由于各省的基本情况不同,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和规模可能

不尽相同,但无论是自建或租赁数据中心,都必须满足本指南的建设总体要求。

9

四、建设内容

4.1 省级数据中心分类

为使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学生总数

将省级数据中心分为A类和B类。学生总数在500万人以上的省份的是A类数据中心,小于500万学生的省份数据中心为B类数据中心。各省数据中心分类参考如下表所示(可根据实际学生数量调整)。

表1 省级数据中心分类参考表

西部地区分类中部地区分类东部地区分类

内蒙古自治区 B 山西省 A 北京市 A

广西壮族自治区 A 吉林省 B 天津市 A

重庆市 B 黑龙江省 B 上海市 A

四川省 A 安徽省 A 江苏省 A

贵州省 A 江西省 A 浙江省 A

云南省 A 河南省 A 福建省 A

西藏自治区 B 湖北省 A 山东省 A

陕西省 B 湖南省 A 广东省 A

甘肃省 B 河北省 A

青海省 B 辽宁省 B

宁夏回族自治区 B 海南省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B

A 类数据中心的机房面积不低于350 平方米;

B 类数据中心的机

房面积不低于250 平方米。

4.2 机房设施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建或租用方

式,安全上要求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技术要求。

10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依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将机房建设成为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省级数据中心机房设施建设内容应包括:机房布局设计、电气

子系统、防雷接地子系统、不间断电源子系统、空调新风子系统、安防子系统、环境监控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消防子系统、机房机柜设备、KVM子系统等。

1. 机房布局设计

按照功能布局分为:数据交换区、数据存储区、数据备份区、

数据服务器区及监控区等。

2. 电气子系统

(1) 各省级数据中心机房设备用电和动力供电分开。电源采用双路供电,动力供电的设备包括空调、照明、维修插座等。

(2) 机房内强电走线为下走线方式,桥架均作接地连接。

3. 防雷接地子系统

(1) 依据机房配电的实际情况,机房防雷按照IEC 标准进行安全的二级配合保护。

(2) 机房内金属天花板、地板、管槽等都要做接地保护,并就近连接到配电箱PE 排上。

(3) 镀锌钢管、金属软管、金属接线盒、金属线槽外壳等均应进行可靠接地,避免因电源波动较大而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

(4) 各省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在大楼外挖沟埋桩、焊接地

排,使接地电阻小于1Ω。

4. 不间断电源子系统

按照机房设备用电量配备UPS设备。

5. 空调新风子系统

11

各省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应采取主机房设置精密空调,部

分区域设置商用空调的形式。机房内空调采用N台使用加1台备用机的方式。

6. 安防子系统

(1) 安防子系统包括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

(2) 门禁系统主要是在重要的区域设置门禁,对进出人员进行管

理登记。

(3) 监控系统是指在重要的区域安装摄像头,做到监控无死角,

对机房进行实时监控录像。

7. 环境监控子系统

各省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环境监控系统是对机房的温湿

度、消防、UPS主机、精密空调、配电、漏水等子系统进行全面集中监控,并要做到准确定位。应具有本地声音报警、短信告警功能,支持实时显示、智能查询、报表、存储功能。支持远程访问,并要将门禁及监控系统统一平台界面。

8. 综合布线子系统

各省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每台服务器机柜至网络机柜,承

担信息业务的传输介质应采用光缆或六类及以上等级的对绞电缆,传输介质各组成部分的等级应保持一致,并应采用冗余。双绞线连接到机柜后侧的配线架上。同时可以在地板下预留弱电线槽,或者采用机柜上走线方式。

9.消防子系统

各省级数据中心机房应配备有效灭火装置。消防工程所采用的

器材和设备必须是经国家指定的检测中心确认合格的产品。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必须经消防检测中心确认及验收。

12

10.机房机柜设备

各省级数据中心机房网络机柜和服务器机柜采用符合国家有关

标准的设备。

11.KVM 子系统

各省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中所配备的KVM系统应具备主要服

务器的集中操作控制等功能。

4.3 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

4.3.1 总体架构

省级数据中心的核心基础设施采用云技术构建,通过云服务模式

进行运行,称为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在平台上是公共软件平台与应用层。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省级数据中心的整体架构图

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要使用符合业界标准的产品来设计,包括硬件、软件和应用规格化来提供简单可靠、易于部署和管理、便于扩展和升级的IT 基础架构,满足云平台新建、升级扩容以及统一管控的13

需求,通过整合资源,统一规划,为各地教育信息化业务应用与拓展提供重要支撑。

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和云平台管理层。基

础设施层包含网络、服务器、存储备份、容灾备份等。云平台管理层包含虚拟化管理系统、硬件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系统、监控系统等,对下提供精细化管理,对上实现统一界面和业务入口。

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至少要满足下列功能和性能要求:

1. 能够为国家信息系统部署、本省的信息系统运行、本地的信

息系统应用扩展提供基础环境;

2. 具有足够可以动态调配的计算、存储资源,满足各类信息系

统不同高峰时段的业务需求;

3. 能够为本省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动态和自动的资源使

用云服务;

4. 保证各类用户访问国家信息系统的速度,建议功能使用反应

(等待)时间小于3秒;

5. 安全保障措施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保障本

省自建信息系统的安全。

4.3.2 基础设施层

网络系统要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要求,提供足够网络带宽容量,

承载所有的应用系统运行,同时为数据中心运行维护服务管理提供足够的工具支持。

考虑数据中心的安全性,省级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可以参考图3进行优化。在教育部、省之间建立VPN隧道,保障数据传输安全。14

图3 省级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示意图

关于网络结构设计的说明:

1. 互联网边界区

基于各省级数据中心已有的网络出口,主要实现网络出口及出

口的安全管理、带宽管理、负载均衡控制。

2. 核心交换区

采用核心交换设备保障核心交换能力。可采用双核心交换设

备,以保证核心交换网络的高可用性。

3. 终端接入区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使用教育信息系统,通过内部网络端口接入数据中心运行环境,使用终端接入区,通过终端接入区经防火墙进入网络内部。

15

4. 前置服务区

提供Web服务的服务器被放置在前置服务区,可以增加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在前置服务区配合WAF、SSL VPN等设备,加强网络安

全。在前置服务区配置应用负载均衡设备实现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

5. 应用服务区

应用服务区主要承载运行环境内的应用服务器,包括中间件服

务器等。核心区通过独立的防火墙设备接入应用服务区。

6. 数据库服务区

数据库服务区承载了运行环境下所有应用系统的数据库。数据

库区包含一系列的数据库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在该区内承载的数据库服务建议采用高可用集群设计;在该区域保存的数据,建议在存储设备上保存一份冗余实例,实现数据服务的高可用性。数据库服务区通过独立的防火墙接入核心交换区。

7. 网络管理区

网络管理区用于网络和服务器、安全设备、存储等设施的管理操

作设施。该区内包括网络设备,管理用服务器,以及网络和设备管理软件平台。

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的各类服务器建议采用服务器虚拟化平台

设计,利用虚拟化整合物理服务器,形成各自的服务器计算池,将业务迁移到云平台上,通过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达到利用最大化,节约硬件投资和维护成本。

1.服务器系统框架

16

服务器系统架构以三层架构为主,即由Web服务器、应用服务

数据中心和网络机房基础设施规划指南

避免数据中心和网络机房基础设施因过度规划造成的资金浪费

典型数据中心和网络机房基础设施最大的、可以避免的成本就是过度规划设计成本。数据中心或 网络机房中的物理和供电基础设施利用率通常在50%-60%左右。未被利用的容量就是一种原本可以避免的投资成本,这还代表着可以避免的维护和能源成本。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与过度规划设计有关的情况和统计数据。接下来,讨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后,介绍避免这些成本的新的架构和实现方法。 任何从事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产业的人都曾见过未被利用的数据中心空间、功率容量以及数据中心中其他未加利用的基础设施。为了对这种现象进行量化,对讨论中用到的术语进行定义是很重要的。 表1中定义了本文中有关过度规划设计的术语: 建模假设 为了收集并分析过度规划设计的相关数据,施耐德电气对用户进行了调查,并开发了一个简化模型来描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容量规划。该模型假设: ?数据中心的设计寿命为 10 年; ?数据中心规划有最终的设计容量要求和估计启动IT 负载要求; ?在数据中心典型生命周期过程中,预期负载从预期的启动负载开始呈线性增长,在预期生命周期一半的时候,达到预期最终容量。 由以上定义的模型得出下面图 1 显示的规划模型。我们假定,它是具有代表性的“一步到位”模式的系统规划模型。 简介有关过度规划设计的情况和统计数据表1 过度规划的相关定义

上图显示了一个典型的规划周期。在传统的设计方案中,供电和冷却设备的安装容量与设计容量相等。换句话说,系统从一开始就完全建成。根据计划,数据中心或网络机房的预期负载将从30% 开始,逐步增加到最终预期负载值。但是,实际启动负载通常小于预期启动负载,并且逐步增长到最终实际负载;最终实际负载有可能大大小于安装容量(注意:由于冗余或用户希望的额定值降低余量,实际安装设备的额定功率容量会大于计划安装容量)。 第143号白皮书《数据中心项目:成长模型》详细讨论了数据中心的规划以及制定一个有效的成长计划战略的关键要素。 实际安装数据收集 为了了解实际安装的情况,施耐德电气从许多客户那里收集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是通过实际安装设备调查和客户访谈获得的。结果发现,预期启动负载通常只有最终设计容量的 30%,预期最终负载只有预期设计容量的80%-90%(留有安全余量)。进一步发现,实际启动负载通常只有最终设计负载的20%,而且实际最终负载通常为设计容量的 60% 左右。图 1 汇总了这些数据。根据设计值,通常的数据中心最终的容量设计比实际需要大 1.5 倍。在刚刚安装或调试过程中,超大规模设计甚至更加显著,通常在 5 倍左右。 与过度规划设计相关的额外成本 与过度规划设计相关的生命周期成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图 1 阴影部分指出了与投资相关的额外成本。阴影部分代表平均安装设备中未利用的系统设计容量的部分。额外容量可直接导致额外的投资成本。额外投资成本包括额外供电设备和冷却设备的成本,以及包括布线和管路系统的设计开销和安装成本。 对于一个典型的 100 kW 数据中心,供电和冷却系统有550万人民币(55元人民币/W )左右的资本成本。分析表明,这个投资的 40% 左右被浪费掉了,相当于 220万人民币。在使用早期,这个浪费甚至更大。算进资金周转的时间成本之后,由于过度规划设计导致的损失几乎等于数据中心50%的投资成本。也就是说,单单原始资本的利息几乎就能够满足实际资本一般的需求。 与过度规划设计有关的额外生命周期成本还包括设施运行的开支。这些成本包括维护合同、消耗品和电力。如果设备按制造商的说明进行维护,年维护费用一般是系统成本(投资成本)的10%左右,因此,数据中心或网络机房的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几乎等于投资成本。由于过度规划设计会产生未充分利用的设备,而且这些设备必须加以维护,所以会浪费很大一部分的维护成本。以 100 kW 数据中心为例,系统生命周期过程中浪费的成本约为 950万人民币。 0% 20% 40% 60%80%100%120% 012345678910 容量百分比数据中心运行年份 图1 数据中心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设计容量和预期负载要 求

大数据中心基础建设的发展及应用

大数据中心基础建设的发展及应用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下,中央不断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其中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备受市场关注。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流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1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每户平均月流量为7.82GB,是2018年的1.69倍,企业数据也呈现爆发式增长。不过,目前只有不到2%的企业数据被存储下来,其中只有10%被用于数据分析。这说明,我国数据存储利用能力存在很大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中心也就是IDC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数据中心是数据存储、处理和交互的中心,被认为是当前的新型基础设施之一。 本文将重点针对大数据中心在未来市场的前景及应用作出分析。 一、大数据中心的概念 在了解大数据中心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a),指常规的数据库技术难以完成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而大数据中心就是完成数据的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基础设施。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例如通信和存储系统),还包含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二、大数据中心的发展 数据中心(IDC)的发展历史: 数据中心历经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超融合架构阶段。数据中心最初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来容纳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电力设备等相关组件。20世纪90年代初,“数据中心”一词开始流行,主要是指将服务器单独放在一个房间,并将设备进行布线和链接。2000年前后,互联网爆发式增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 背景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对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的精神,根据《XX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1.2 目的 1、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我省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是党政机关办公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有关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是党政机关公共业务网络,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目前,XX省政务内网已经建成并运行良好,政务外网正在规划建设,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建设,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省委、省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业务应用系统,都要基于全省统一的政务网络资源,按需要分别在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部署。 2、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整体使用效益。 政府数据中心为省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计算机机房、电子政务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数据备份、公共地理信息和基础软件等信息化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同时利用XX省综合信息中心技术人才资源,进行系统的运行维护,降低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 3、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平台。 目前,各政府部门分散建设,安全漏洞和隐患多,通过政府数据中心建设,

全省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平台,高标准建设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系统,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失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建设。完善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密码、访问控制等技术保护电子政务安全,提高全省各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 4、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政务信息资源,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 5、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贯彻国家、省和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标准实施机制。 1.3 意义 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执政能力;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履行职能提供技术手段;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业务状况分析 2.1 现状分析 2.1.1 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近几年,我省围绕全面实施“阳光政务”工程,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内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政务办公网络,实现了网上公文传递、处理。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建成了政务公开信息传送系统,实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电馆〔2013〕4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要求,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工作,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结合我市实际,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立鄂尔多斯数字教育云平台,在网络化管理、学科整合、自主学习、信息化推进、过程性评价等,不断努力探索,为努力推进我市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面,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资源和服务,构建本地化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和教学环境,探索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

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三、区域试点工作容 (一)建设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通过软、硬件建设,利用网络视频互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具备远程视频互动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教育视频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能力,为区域的网络教研、教师网络研修、精品课程网络直播、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应用活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录播系统的建设,完成国家要求的精品课程、学校优秀课例、优质课程的录制。由此建立优秀课例资源库,丰富资源容,促进资源建设;通过点播、直播增加教研手段;通过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功能,建立起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共享优质教师资源。 (二)充分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服务平台,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名师”导学、网校选课、网校辅学、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等10种应用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试验。 (三)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探索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校试点工作重点容(主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校本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教研模式创新探索;信

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让企业变的智能、智慧 -------------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需求背景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公用云、行业云的快速推广,以及社交软件、移动支付的普及,一方面是企业数据量成倍增加,另一方面是企业数据更加碎片化,造成企业经营决策越来越复杂,因此企业的数据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公司的管理水平,数据中心将成为企业经营大脑,让企业变的智能、智慧。 同时,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践行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参于、知悉有的大型企业采用统一规划推动建设的,也有单一业务部门推动建设的,但不管哪种模式,在战略调整、管理变革、领导变动等因素的推动下,应用系统被不断的迭代,而软件厂商不断的扮演着“换”与“被换”的角色。深入分析,业务系统是业务管理的工具,随着管理思想、管控要求、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正常迭代,而且不可避免,但业务系统的背后财务数据、人事数据、业务数据等数据一直不变,而这些数据是公司非常有价值的资产,因此必须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不同领域、不同单位、不同软件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才能实现数据综合分析、决策支持应用。 如何采集、积累并利用数据资源?如何消除企业各业务之间的信息孤岛?如何主动适应各种应用系统迭代与升级?这个三个问题是企业数据中心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解决方案 方案简介 我们认为数据中心建设是建立企业级数据标准、数据模型为基础,按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数据存储设计理念管理数据,通过主数据系统管理基础数据,数据模型装载业务数据,自动数据采集系统打通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的信息通道,企业服务总线系统打通应用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信息通道,在线填报系统补充缺少系统领域的数据,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数据挖掘与展示。即2套体系7个系统,2个体系为数据标准体系、数据模型体系,7个系统为主数

数据中心发展趋势综述

数据中心发展趋势综述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现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奉献给云计算业外读者,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参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一、影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八大新趋势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系列包括开放式标准和DCIM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在内的新趋势和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数据中心突破了密度和功率的限制。 在未来,大多数数据中心将能够减少至少30%的物理空间;而这也是直到2020年新兴的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之一。 密度的增加、虚拟化的部署、迁移到托管设施和云计算等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都在影响着数据中心内部的所有操作和运营。 数据中心管理者们必须走出他们的舒适区,并且考虑更高的密度及其对于电力消费、冷却资源和数据中心物理空间的影响,以及对于数据中心运营安全的影响。 数据中心管理者们应该制定出更好的基础设施计划,了解物联网(IoT)将带来的潜在影响,并为物联网的广泛采用做好充分准备。 即使伴随着所有这些变化,数据中心的相关基础设施仍将继续存在许多年。基于这样的理念和想法,有关专家总结出了或将影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八大新趋势。 1、下一代数据中心设计 今天的数据中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使用每机架千瓦(kW)或每平方英尺千瓦的概念。例如,几年前,数据中心往往被设计为每台机架4~5千瓦;而到现在,通常则可以高达每台机架8~12千瓦,甚至更高。 我们在每平方英尺的物理空间,拥有了更高的计算能力。 诸如超融合基础设施、微服务和容器等新兴技术,使得每台机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反过来,则需要新的配置和设计。 新的温度和湿度指导,已开始帮助人们重新考虑数据中心的设计。因此,数据中心可以被设计成拥有不同的限制。这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的设计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方案介绍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概述 1.1项目背景 1.2项目意义 2建设目标与任务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太原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具体目标如下: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一)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社会保障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二)建立全市自然人、法人、公共信息库等共享数据库,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对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建立数据交换共享和更新维护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以及基础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保证相关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安全管理,方便业务部门开展工作;

(四)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规范,实现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规范建设和业务协同; (五)为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支持,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服务; (六)根据统计数据标准汇集各业务部门的原始个案或统计数据,根据决策支持的需要,整理相关数据,并提供统计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七)为监督部门提供提供必要的数据通道,方便实现对业务部门以及业务对象的监管,逐步实现有效的业务监管支持; (八)为业务数据库的备份提供存储和备份手段支持,提高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3需求分析 3.1用户需求 从与数据中心交互的组织机构、人员方面进行说明。

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电监会能源局 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 https://www.doczj.com/doc/621034835.html,/n11293472/n11293832/n12843926/n13917072/15121870.html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电监会、能源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布局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为着力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 《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能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各电力监管派出机构,有关企业和协会: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满足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促进我国数据中心,特别是大型数据中心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布局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为着力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市场需求导向原则:以应用为牵引,从市场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建设数据中心。 (二)资源环境优先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引导大型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相对富集、气候条件良好、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建设,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三)区域统筹协调原则:统筹考虑建设规模和应用定位,结合不同区域优势,分工协调、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型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在全国布局及建设情况

数据中心在全国分布及建设情况 一、国内数据中心都建在哪里 1.“北上广”及周边地区机架规模仍领跑全国 受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以及在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超高清视频、VR/AR等场景应用的推动,我国数据中心数量和规模呈现平稳增长。截至2019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数265.8万架,同比增长28.7%。在建数据中心规模约185万架,与2018年相比增加约43万架。 截至2019年底,北京、上海、广东三个数据中心聚集区的在用机架数的全国占比为31.3%,与国内其他任意三个省(区、市)相比,北上广还是在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分布上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此外,若将河北、天津、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海南等北上广周边地区加上,这一比重会提升至60%以上。 图1 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在用机架数分布(仅“北上广”)

图2 2018-2019年中国分区域数据中心机架数 2.总体布局日趋合理,数据中心逐渐向中西部、一线周边城市转移 自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四部门发布《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发布《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8)》以来,加之北京、上海等地围绕严格控制新建、扩建数据中心数量及规模等发布了相关文件,我国数据中心布局渐趋合理。与2018年相比,2019年北京、上海、广东3个省(市)在用机架数在全国占比下降了4.2%。但在数据流量呈现指数级增长、移动互联网、工业计算、超高清视频、VR/AR等应用铺开的背景下,一线城市仍然存在较高的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在此背景下,阿里、腾讯、今日头条、百度等科技巨头对数据中心的布局渐向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等一线周边城市扩散,这些地区数据中心建设等级通常较高,依托自身网络基础,大部分直连或经一次跳转到一线城市节点,在规模和能力上具备承接一线城市外溢需求的条件。

数据中心建设整体方案

数据中心建设整体方案二XX四年六月

第一章概述 1.1 项目概述 为适应XX集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现对XX中心数据机房进行统筹规划。 本工程在XX中心七楼核心机房内部建设1个新的机房。作为XX集团的核心数据机房、综合软件控制平台,为信息系统运行提供必要的软件环境和信息支持。数据机房建设包含机房装饰系统、供配电系统、空调及新风系统、机房消防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综合布线及KVM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数据机房是整个集团数据与资讯系统的存储存放地,对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参数以及供电质量、防雷接地、环境监控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要求和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建设一整套完善的机房环境,包括电力供应、温湿度环境、通信线路以及照明、消防等,为XX集团系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集中和信息交换平台,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提升XX集团整体形象。 1.2 设计依据 本项目系统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符合国际、国家和省有关条例及规范: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_T 2887-201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YD/T 926.1-200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T367-2001)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 方案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第一章概述 平台建设背景 当前政府、企业的信息化的状况是,各政府和企业一般都设计和建设了属于机构、业务本身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的信息处理系统,独立、异构、涵盖各自业务内容的信息处理系统,系统设计建设的时期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大多数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的,信息交互共享困难,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和流程孤岛。为了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宇思公司要开发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主要目的是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灵活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开展数据和应用整合,进一步发挥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效能,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撑作用。 要求新构建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要遵循标准的、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方式,基于先进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遵循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为跨地域、跨部门、跨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转换、传输和加密等操作的数据交换服务,实现扩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结构的应用和数据集成;同时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通过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构,可以有效解决各节点之间数据的及时、高效地上传下达,在安

全、方便、快捷、顺畅的进行信息交换的同时精准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实现数据的一次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采集、多系统共享;要求数据交换平台节点服务器适配器的可视化配置功能,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交换平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快速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基于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为各种应用和决策支持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把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业务,提供同构数据、异构数据之间的数据抽取、格式转换、内容过滤、内容转换、同异步传输、动态部署、可视化管理监控等方面功能,支持的数据包括各主流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MySQL等)、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矢量数据)、常规文件(word、excel、pdf)等各种格式,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特定业务服务。 应用场景 场景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信息交换需求 实现各个数据中心间的数据库层面的数据共享交换,各中心之间是双向的、实时的数据交换,各数据节点的数据库是同构的数据库系统(即Oracle),数据的类型是基于数据库表格的规则数据,字段类型包含BLOB字段类型。目前各数据节点的数据结构(表)是相同的,主要是一表对一表的数据交换,数据抽取和过滤需求比较简单。目前数据共享交换是通过Oracle GoldenGate数据库同步工具来实现的。 用户具体需求包括: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施耐德: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解决用户难题;数据中心最初被称为计算中心,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数据中心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施耐德电气针对现下的社会提出了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是信息化社会的IT基础设施,作为机构信息系统的运行中心、测试中心和灾备中心,承担着机构的核心业务运营、信息资源服务、关键业务计算、数据存储和备份,以及确保业务连续性等重要任务。而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案; 从数据中心的六个基本要素和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以下组成部分: 1.数据中心发展现状及趋势; 2.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能力; 3.数据中心规划; 4.数据中心的节能; 5.数据中心建设管理; 6.数据中心专业化运维; 7.数据中心成本分析; 8.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分析; 9.数据中心与信息系统灾难恢复; 10.企业级数据中心评价体系。 在现下社会中,那些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已经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例如供电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在线扩容、机房送回风不顺畅产生局

部热点、数据中心能耗巨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大大缩短了数据中心的正常生命周期。为避免这些问题,通过对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调查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期资源规划考虑不周、缺乏业务可持续性资源计划考虑。 2.数据中心机房功能性差,缺乏全局规划 3.建筑层高过低、结构承载能力不足,严重制约空间不合理。 4.供电设计密度低,系统可靠性差,不能在线扩容。 5.系统设计缺乏经济性考虑,日常运行能耗大、营运成本高。 6.运维管理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及适应性的考量,易出现管理混乱。 数据中心建设已经完成了标准体系,为了有效地帮助各单位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者掌握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建设与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加强数据中心置运行支撑能力,施耐德对此作出了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解决了用户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最新需求,提出了数据建设中的价值建议和方案。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当前政府、企业的信息化的状况是,各政府和企业一般都设计和建设了属于机构、业务本身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的信息处理系统,独立、异构、涵盖各自业务内容的信息处理系统,系统设计建设的时期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大多数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的,信息交互共享困难,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和流程孤岛。为了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像,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宇思公司要开发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主要目的是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像,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灵活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开展数据和应用整合,进一步发挥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效能,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撑作用。 要求新构建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要遵循标准的、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方式,基于先进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遵循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为跨地域、跨部门、跨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转换、传输和加密等操作的数据交换服务,实现扩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结构的应用和数据集成;同时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通过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构,可以有效解决各节点之间数据的及时、高效地上传下达,在安全、方便、快捷、顺畅的进行信息交换的同时精准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实现。 数据的一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采集、多系统共享;要求数据交换平台节点服务器适配器的可视化配置功能,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交换平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快速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基于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为各种应用和决策支持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把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业务,提供同构数据、异构数据之间的数据抽取、格式转换、内容过滤、内容转换、同异步传输、动态部署、可视化管理监控等方面功能,支持的数据包括各主流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MySQL 等)、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矢量数据)、常规文件(word、excel、pdf)等各种格式,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特定业务服务。

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7-6-14 10:28:00文/出处:计世网 随着国内大型企业大集中的工作,我们会看到数据中心作为一种物理载体在企业发展和运营中越来越突出,也会看到国内更多的大型企业、政府也在不断地投入税收性的建设。去年年初开始我们组织大规模调查,涉及到国内600多家企业,年底我们做国内大型企业的访谈,一共有100家企业。我们在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国内的数据中心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一帆风顺,有很多挑战。我今天的报告主要以去年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跟大家分享一下调查研究中的发现。最后宣布我们最近启动的数据中心免费评估计划。 去年在跟很多专家访问的时候发现第一个问题,大家所认识的数据中心当中并不是一种形态,存在着四种形态,是我们经过总结提炼的。同样都叫数据中心,有的数据承担着存储中心的职能,有的承担着处理中心的职能,还有的数据中心面向业务,面向应用,称之为数据应用中心。我们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作为业务部门对税收中心要求的不仅仅是你给我提供存储,提供计算,提供处理,还要求数据中心提供很好的服务,对服务质量提出新要求。 我们今天讲的数据中心包含四类,同时在不断演化。这张图是数据中心进化图,很多企业最开始的数据中心是一个服务器,是一个存储中心。随着企业应用系统的增加,上一个ERP系统,数据中心承担着计算的功能,所以它慢慢会成为一个数据处理中心。下一步简单的计算不能满足要求,业务部门说数据中心要实时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所以数据中心必须面向业务,面向应用。所以数据中心存在四种形态,四种形态在不断演化,国内最先进的企业主要还处在数据应用中心,但是像数据运营服务中心,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了。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山西分公司 1月

目录 一、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教育行业应用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教育信息化宏观需求:三通两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基础教育信息化需求微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两平台”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三通”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宽带网络校校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优质资源班班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网络空间人人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国电信业务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中国电信的互联网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CDMA业务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中国电信”班班通”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020年4月19日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 平台建设背景 当前政府、企业的信息化的状况是,各政府和企业一般都设计和建设了属于机构、业务本身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的信息处理系统,独立、异构、涵盖各自业务内容的信息处理系统,系统设计建设的时期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大多数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的,信息交互共享困难,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和流程孤岛。为了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宇思公司要开发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主要目的是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灵活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开展数据和应用整合,进一步发挥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效能,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撑作用。 要求新构建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要遵循标准的、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方式,基于先进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遵循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为跨地域、跨部门、跨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转换、传输和加密等操作的数据交换服务,实现扩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结构的应用和数据集成;同时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通过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构,可以有效解决各节点之间数据的及时、高效地上传下达,在安全、方便、快捷、顺畅的进行信息交换的同时精准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实现数据的一次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采集、多系统共享;要求数据交换平台节点服务器适配器的可视化配置功能,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交换平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快速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基于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为各种应用和决策支持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把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业务,提供同构数据、异构数据之间的数据抽取、格式转换、内容过滤、内容转换、同异步传输、动态部署、可视化管理监控等方面功能,支持的数据包括各主流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MySQL等)、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矢量数据)、常规文件(word、excel、pdf)等各种格式,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特定业务服务。 1.2 应用场景 场景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信息交换需求 实现各个数据中心间的数据库层面的数据共享交换,各中心之间是双向的、实时的数据交换,各数据节点的数据库是同构的数据库系统(即Oracle),数据的类型是基于数据库表格的规则数据,字段类型包含BLOB字段类型。目前各数据节点的数据结构(表)是相同的,主要是一表对一表的数据交换,数据抽取和过滤需求比较简单。目前数据共享交换是通过Oracle GoldenGate数据库同步工具来实现的。 用户具体需求包括: 1)可视化的交换节点配置管理,包括:动态添加数据交换节点、配置交换节点间的表的同步映射关系、配置表的同步规则、过滤条件

浅析公司数据中心建设及信息化发展方向

浅析公司数据中心建设及信息化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信息化的建设的要求已经 越来越高了。供热行业关系到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融合当前的信息技术与传 统供热模式对供热行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数据中心及信息化的建议 在未来发展的中将更加重要。 关键词:供热行业;数据中心;信息化;发展方向 1前言 随着公司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司原有机房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严重 制约着公司大发展的脚步。移动支付、互联网+供热等新理念正推动着供热这个 传统行业的转变。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公司数据中心建议和信息化发展已经 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只有及时改变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2 数据中心建设 2.1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规定,原机房在通风、抗干扰、防尘、 防火、降噪、保温等方面已无法满足未来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改造后机房面积 较原机房扩大了3倍,采取分区管理;对机房核心区域进行隔离,起到了很好防尘 效果,保障了运行安全;对于抗干扰、防火、降噪、保温的要求,机房墙壁使用 铝板包裹;新增艾默生机房专用工业级恒温恒湿空调,实现365天恒温恒湿,以提 高服务器运行的稳定性,增加服务器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新增环境 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机房配电、温度、湿度、烟雾是否存在异常,若出现异常系 统会自动报警并以短信方式立即通知到管理员。 2.2数据中心的网络拓扑 根据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求,网络拓扑应该做到稳定、安全、可管理、可扩展。原网络拓扑为总线型结构,各工作站均挂在一条总线上,无中心节点控制,所有 的网络交换机采用的是不可管理的二层交换机。此拓扑结构虽然易于部署,但网 络设备是线型串接,一旦发生网络设备单点故障,就会造成内网所有电脑设备无 法访问服务器。这类故障影响面非常广,很难短时间找到故障点。基于此,网络 结构将改为星型拓扑,以降低单点故障对网络的影响。网络结构的层次化不仅使 网络具有更强的可扩展性也使得网络组件的功能更加清晰。星型拓扑消除了单点 故障对网络业务的影响,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网络数据是否异常,更快速的定位 故障点并消除故障。 新的网络中增加了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通过防火 墙和三层交换机的运用可以实现用户认证、流量控制、网络准入、安全访问控制、阻止网络攻击等功能。对于内网的管理,将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类型、不同 权限划分VLAN,更加细化访问控制。例如生产和经营部门对于系统访问的需求 不同,可做到允许或禁止访问全部或部分系统。以前内网属于完全封闭,各工区 访问内网系统是通过通讯运营商提供的专线服务实现的,需要按月支付费用。改 造后,增设了VPN,今后各工区及新设办公地点可以通过VPN实现对于内网系统 的访问,除了省去租用运营商专线的费用。 由于受原网络条件制约,使用外网的计算机,必须通过单独办理ADSL上网 来实现,这种方式既不利于管理也造成了资源浪费。改造后,采取50M专线网络接入的方式满足互联网需求,通过访问控制功能即可完成网络带宽的分配与管理,同时满足内网系统和外网办公的需求。可实现内网、外网同步管理。

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总述 (4) 1.1XXX公司数据中心网络建设需求 (4) 1.1.1 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 (4) 1.1.2 XXX公司数据中心目标架构 (5) 1.2XXX公司数据中心设计目标 (6) 1.3XXX公司数据中心技术需求 (7) 1.3.1 整合能力 (7) 1.3.2 虚拟化能力 (7) 1.3.3 自动化能力 (8) 1.3.4 绿色数据中心要求 (8) 第2章XXX公司数据中心技术实现 (9) 2.1整合能力 (9) 2.1.1 一体化交换技术 (9) 2.1.2 无丢弃以太网技术 (10) 2.1.3 性能支撑能力 (11) 2.1.4 智能服务的整合能力 (11) 2.2虚拟化能力 (12) 2.2.1 虚拟交换技术 (12) 2.2.2 网络服务虚拟化 (14) 2.2.3 服务器虚拟化 (14) 2.3自动化 (15) 2.4绿色数据中心 (16) 第3章XXX公司数据中心网络设计 (17) 3.1总体网络结构 (17) 3.1.1 层次化结构的优势 (17) 3.1.2 标准的网络分层结构 (17) 3.1.3 XXX公司的网络结构 (18) 3.2全网核心层设计 (19) 3.3数据中心分布层设计 (20) 3.3.1 数据中心分布层虚拟交换机 (20) 3.3.2 数据中心分布层智能服务机箱 (21) 3.4数据中心接入层设计 (22) 3.5数据中心地址路由设计 (25) 3.5.1 核心层 (25) 3.5.2 分布汇聚层和接入层 (25) 3.5.3 VLAN/VSAN和地址规划 (26) 第4章应用服务控制与负载均衡设计 (27) 4.1功能介绍 (27) 4.1.1 基本功能 (27)

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策划方案

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策划方案 大数据中心建设不仅对广电网络现有的广播电视业务、宽带业务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同 时为广电的信息化提供支撑,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策划方案的相关资料, 希望能帮到你。 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策划方案范文一大型承载企事业、集团、机构的核心业务,重要性高, 不允许业务中断, 一般按照国标 A 级标准建设, 以保证异常故障和正常维护情况下, 正常工作, 核心业务不受影响。 数据中心机房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集电工学、电子学、建筑装饰学、美学、暖 通净化专业、计算机专业、弱电控制专业、消防专业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工程。 机房建设的各个系统是按功能需求设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系统:建筑装修系统、动力 配电系统、空调新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监控管理系统、机柜微环境系统、消防报警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等八大部分。 一、建筑装修系统是整个机房的基础,它主要起着功能区划分的作用。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设备特点,一般可以将机房区域分隔为主机房区域和辅助工作间区域, 主机房为放置机架、服务器等设备预留空间,辅助工作间包括光纤室、电源室、控制室、空调 室、操作间等,为主机房提供服务的空间。 此外,数据中心机房装修需要铺抗静电地板、安装微孔回风吊顶等,确保机房气密性好、 不起尘、消防、防静电、保温等,以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也为机房设备提供 维护保障功能。 二、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安全运行的动力保证。 计算机机房负载分为主设备负载和辅助设备负载。 主设备负载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计算机外部设备及机房监控系统,这部分供配电系统称 为 “设备供配电系统,其供电质量要求非常高,应采用 UPS 不间断电源供电来保证供电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辅助设备负载指空调设备、动力设备、照明设备、测试设备等,其供配电系统称为“辅助 供配电系统,其供电由市电直接供电。 机房内的电气施工应选择优质电缆、线槽和插座。 插座应分为市电、UPS 及主要设备专用的防水插座,并注明易区别的标志。 照明应选择机房专用的无眩光高级灯具。 三、空调新风系统是运行环境的保障。 由于数据中心机房里高密度存放着大量网络和计算机设备,不仅产生大量的集中热量,而 且对环境中的灰尘数量和大小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对空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需要机房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机房密闭后仅有空调是不够的,还必须补充新风,形成内部循环。 此外, 它还必须控制整个机房里尘埃的数量, 对新风进行过滤, 使之达到一定的净化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