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电馆〔2013〕4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要求,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工作,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结合我市实际,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立鄂尔多斯数字教育云平台,在网络化管理、学科整合、自主学习、信息化推进、过程性评价等,不断努力探索,为努力推进我市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面,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资源和服务,构建本地化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和教学环境,探索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

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三、区域试点工作内容

(一)建设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通过软、硬件建设,利用网络视频互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具备远程视频互动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教育视频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能力,为区域的网络教研、教师网络研修、精品课程网络直播、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应用活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录播系统的建设,完成国家要求的精品课程、学校优秀课例、优质课程的录制。由此建立优秀课例资源库,丰富资源内容,促进资源建设;通过点播、直播增加教研手段;通过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功能,建立起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共享优质教师资源。

(二)充分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服务平台,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名师”导学、网校选课、网校辅学、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等10种应用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试验。

(三)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探索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校试点工作重点内容(主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校本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教研模式创新探索;

信息技术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英语特色的外语实验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探索;数字化校园环境下探究性学习模式探索;数字化校园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探索等。

四、试点实施办法

(一)实施原则

坚持服务性、注重科学性、坚持因地制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信息化环境和服务贯穿规模化应用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成熟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模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益。根据我市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做好规模化应用的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形成特色。

(二)实施范围

学校所有班级,在10种应用模式和实验学校试点工作重点内容上,有所侧重,由学校自主申请。

五、保障措施

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健全组织、明确职责、提供保障,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上海庙学校实施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选涛

副组长:柳树亭、杨奇旻

成员:宝银、许继文、蔺永利、辛德亮、张学梅、张慧芬、胡建强、阿日并。

(二)工作要求

1.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做到任务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措施到位。

2.强化合作机制。要加强培训的合作、开发的合作和研究的合作,增强活动的主动性、有效性。各学校之间要加强横向的沟通与交流,密切合作,共同提高。

3.保证经费投入。每年安排专项建设经费,保证专款专用,学校要留出专项经费用于本校相关实验的配套,确保经费落实到位。

4.建立评价机制。要关注活动开展的成效,定期分析评估,不断完善提高。活动成果与教师个人的评先评优、职务职称晋升适当挂钩。

六、、实施步骤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2月)

完成全市国家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试点方案制定和启动工作。保障设备和网络正常运行。

(二)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4年12月)

深化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加强应用研究和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和改进应

用和服务方式。制定系统的应用推动计划,通过专家指导、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交流研讨、课题研究、评比表彰、应用示范等活动,全面、系统、深入推动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高度融合,利用空间进行区域协作和探究学习等特色应用,促进各校协同发展,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5年1月—2015年7月)

1. 评选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典型学校,推广应用经验。

2. 总结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维护长效机制,更好地支撑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3. 评选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骨干教师,在全市推广应用经验。

学校上报总结,4月迎接市级检查验收。7月,迎接中央电化教育馆专家对我市试点工作的评估验收。并针对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工作。

上海庙学校

2013、10、28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电馆〔2013〕4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要求,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工作,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结合我市实际,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立鄂尔多斯数字教育云平台,在网络化管理、学科整合、自主学习、信息化推进、过程性评价等,不断努力探索,为努力推进我市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面,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资源和服务,构建本地化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和教学环境,探索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

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三、区域试点工作容 (一)建设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通过软、硬件建设,利用网络视频互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具备远程视频互动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教育视频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能力,为区域的网络教研、教师网络研修、精品课程网络直播、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应用活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录播系统的建设,完成国家要求的精品课程、学校优秀课例、优质课程的录制。由此建立优秀课例资源库,丰富资源容,促进资源建设;通过点播、直播增加教研手段;通过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功能,建立起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共享优质教师资源。 (二)充分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服务平台,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名师”导学、网校选课、网校辅学、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等10种应用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试验。 (三)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探索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校试点工作重点容(主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校本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教研模式创新探索;信

第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世官制 2.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 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5.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 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 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6.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 C.心外无物D.知行合一 7.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该字体是 A.甲骨文B.小篆 C.隶书D.楷书 8.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9.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10.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11.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 12. 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 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下列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 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互联网大数据+云+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云+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前言 (4) 1.1概述 (4) 1.2建设内容 (4) 1.2.1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4) 1.2.2优质资源班班通 (5) 1.2.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5) 2.技术实现架构 (5) 2.1IAAS 层(基础设施即服务) (6) 2.2PAAS层(平台即服务) (6) 2.3SAAS层(软件即服务) (7) 3.应用系统建设 (7) 3.1“云”的应用 (7) 3.1.1资源云平台 (7) 3.1.2网络学习空间 (11) 3.1.3监管平台 (13) 3.2“端”的应用 (15)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 (15)

3.3“云”与“端”的互通 (22) 3.3.1云平台主动推送到书到课资源至教学端 (23) 3.3.2云平台个人空间资源随时同步至教学端 (23) 3.3.3教学端垂直检索云平台资源 (24) 4.平台优势分析 (24) 1. 前言 1.1 概述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其中,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是教育资源集结与服务中心和网络学习协作池,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借助资源平台获得学习空间,获取教育资源,寻得专业支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动,成为“三通两平台”运行的资源与智力保障。 1.2 建设内容 按照“云+端”的建设和应用模式,平台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1.2.1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全面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资源的种类与内容,调整资源

聚合与呈现方式,建立教育资源管理与服务运行机制,增强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1.2.2优质资源班班通 聚合优质师资力量,通过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为学校提供在线课堂服务。为紧缺学科制作专递课堂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平台供教师点播应用。为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直达课堂。 1.2.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针对我省基础教育工作实际,应用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网络工作与学习空间,实现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的信息化。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打造交互式、个性化、自主性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学习方式的优化,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学习主体的互动。 2. 技术实现架构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专为教育定制的、成熟的云平台解决方案,具有遵循标准、数据安全存储、云计算架构体系、大数据处理能力、长时间不间断稳定运行保障等特点。 平台逻辑架构上共分为三层: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 百所数字校园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 试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创新作用,推进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 根据教 育部的安排,结合“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央电化教育馆决定组织在“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项目学校中开展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教育资源中心为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搭建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应用环境。平台为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师生提供智能导航和以学习空间为基础的多种教学应用服务,为社会各方资源提供者提供推广服务,为各级政府和学校采购资源和应用服务提供支持。 为更加有效、有序地推进在“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项目学校中开展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关于组织实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电馆[2012]65号)和《关于组织实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通知》(教电馆

[2012]35号),制定“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 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和创新,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2.工作目标。推进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常态化应用, 选择试点学校,开展区域内试点学校的公共服务平台连片应用。以教师空间建设和应用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实现“资源班班通”。以教师空间的教学应用,带动学生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实现“空间人人通”。 研究数字教育资源汇聚机制、探索中央和地方政府购买优质资源、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保障水平和采购方式,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实施原则 1.统筹部署,分类指导。试点选择的学校应有代表性, 统筹考虑试点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区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兼顾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

云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畅言“云+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2014年

目录 1.概述 (3) 2.技术实现架构 (3) 3.应用系统建设 (5) 3.1“云”的应用 (5) 3.1.1资源云平台 (5) 3.1.2网络学习空间 (8) 3.1.3监管平台 (10) 3.2“端”的应用 (12)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 (12) 3.3“云”与“端”的互通 (17) 3.3.1云平台主动推送到书到课资源至教学端 (17) 3.3.2云平台个人空间资源随时同步至教学端 (18) 3.3.3教学端垂直检索云平台资源 (18) 4.平台优势分析 (18)

1. 概述 畅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其中,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是教育资源集结与服务中心和网络学习协作池,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借助资源平台获得学习空间,获取教育资源,寻得专业支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动,成为“三通两平台”运行的资源与智力保障。 按照“云+端”的建设和应用模式,平台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1、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资源的种类与内容,调整资源聚合与呈现方式,建立教育资源管理与服务运行机制,增强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2、优质资源班班通。聚合优质师资力量,通过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为学校提供在线课堂服务。为紧缺学科制作专递课堂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平台供教师点播应用。为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直达课堂。 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针对我省基础教育工作实际,应用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网络工作与学习空间,实现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的信息化。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打造交互式、个性化、自主性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学习方式的优化,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学习主体的互动。 2. 技术实现架构 畅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专为教育定制的、成熟的云平台解决方案,具有遵循标准、数据安全存储、云计算架构体系、大数据处理能力、长时间不间断稳定运行保障等特点。 平台逻辑架构上共分为三层: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区域云与数字化校园一体化平台

公司简介 安徽讯飞皆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科大讯飞(股票代码:002230)旗下的子公司,是科大讯飞旗下战略业务单元之一,专业从事教育信息化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与销售服务。公司位于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为双软认证和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讯飞皆成是一家专业的教育信息化高新技术企业,以服务国家教育信息化事业为己任,将“引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念与发展潮流、建设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作为品牌发展目标,坚持“专、精、深”的研发策略,构建了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咨询培训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服务模式。

平台总体架构 区域教育云平台是与区域内学校数字化校园一体化建设,以云方式部署和运行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云计算、云服务技术,把海量的、分布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各类学校教育应用管理起来,组成一个集资源池、教育应用为一体的统一服务。 区域云与数字化校园一体化平台的体系框架

教育云门户网站群 教育云服务门户基于站群管理系统构建,采用“主站+子站+资源整合”的架构思想,可以集中部署,分布管理。 1“壹学校”综合门户 “壹学校”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而成的虚拟教育平台,将区域云平台服务与数字化校园服务集于一体,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者、老师、学生、家长多种角色的交互,是信息时代下区域云平台及数字化校园一体化建设的完美解决方案。 “壹学校”综合门户首页总体框架

2数字化校园统一门户 校园门户网站 校园门户网站平台向公众提供“一站式”教育信息服务,其信息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宣传模块、动态信息模块、服务模块、资源模块、互动模块等。

一、网络课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附件5 2013年度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为落实教育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应用力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加快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资源,特制定《2013年度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一、建设原则 教师培训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则包括:(1)适切性原则:在对教师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成人认知方式和网络学习模式等研究成果为依据,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2)前瞻性原则:本着信息技术动态发展的观点,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要体现超前意识,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以及教师日益发展的专业需求;(3)实用性原则: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应用,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必须符合信息技术特点,体现技术的应用性,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公开征集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500学时数字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微课”资源、研修工具等。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辐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资源种类与基本要求 (一)资源种类 2013年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重点建设的种类包括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微课”资源和研修工具。 1.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实现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的培训活动的总和。从组成内容来说,它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等课程教学必备的要素。从组成形式来说,它包含符合网络学习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起来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网络课程教学支撑环境,以及基于以上二者开展的网络教学活动。 2.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是指在记录培训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典型意义事例及相关信息的资源。概括来说,典型案例有两类,一类是培训案例,可用于培训者总结培训教学经验,开展培训研究,促进培训水平提高。这一类培训案例需要包括培训设计方案、教学课件、课堂视频实录和教学反思四个部分(有的还包含专家、培训学员点评)。另一类是应用案例,可用于培训学员了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激发培训学员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3.“微课”资源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特点5 1.1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5 1.1.1 教育信息化的历史和背景 5 1.1.2 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5

1.1.3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5 1.1.4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6 1.2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7 1.2.1 传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7 1.2.1.1 传统PC机的现状7 1.2.1.2 传统桌面应用现状7 1.2.2 云计算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建设8 1.2.2.1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带来的优势9 1.2.2.2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12 1.3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点13 1.3.1 平台部署模式13 (一)直通部署模式13 (二)分布部署模式14 (三) 多“网合一”部署模式15 1.3.2 数字化管理和量化管理16 二、久远教育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18 2.1 解决方案简介18 2.2 解决方案说明20 2.3 解决方案功能模块组成和说明21 2.3.1 基础设施层21 2.3.1.1 久远多媒体教育云平台21 (一)系统框架21 (二)网络拓扑24 (三)产品特点25 2.3.2 通用服务层26 2.3.2.1 统一云桌面26 2.3.2.2 统一资源云存储30 2.3.2.3 统一门户接入30 2.3.2.4 统一身份认证31 2.3.2.5 目录服务32 2.3.3 教学业务层32 2.3.3.1 基于数据的量化管理和分析33 2.3.3.2 数字化管理33 2.3.3.3 数字化教学33 2.3.3.4 数字化资源34 三、久远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建设方案35 3.1 云平台建设方案35 (一) 云平台建设需求35 (二) 云平台整体规划36 (三)方案组件推荐36 3.2 统一云桌面应用37

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

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1) (一)建设思路 (1) (二)建设目标 (1) 二、建设内容与措施 (1) 三、预期效益 (2) 四、项目建设进度 (2) 五、建设经费预算 (3)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思路 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职成[2012]5号《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及教技【2016】2号《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件精神,明确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职业院校创新式深化发展,走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出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我院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校园规范为基础,建设完成智慧化校园,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实现智慧关联,不仅仅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上,同时也在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方面实现智慧应用。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二)建设目标 建设项目围绕信息化标准、数字资源、信息管理三个方面,首先,按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范,对学院数字化应用进行顶层设计,完善建设标准和齐备的教学应用,具有与教学工作所需要的融合的网络和先进的教学平台;其次,学院建立鼓励机制,提高教师信息化意识,引导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能力与习惯;然后,重视教学信息资源开发,完成各种形式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工作,形成学院具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系统,面向学生、面向社会,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二、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推动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全面提升学院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在硬件层面上,提高学校带宽,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覆盖全部校区。同时,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校内各级数字化应用系统高度融合。 (二)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水平 学院采用送培、内部培训、信息化教学比赛等方式,鼓励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并每年举行一次学院信息化教学大赛,争取在省级、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奖。 (三)建立课程中心 在2018年,完成课程中心平台和课程的建设,形成一套具有本院特色的线

数字化校园服务管理平台

一、数字化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二、一体化支撑平台 产品简介 面向教育信息化领域,软件基于核高基重大专项项目成果打造数字化校园一体化基础支撑平台,全面支撑教育领域已建或新建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应用集成、界面集成、服务集成等,实现系统快速构建与持续发展;同时,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从网页、应用、数据等全方位的应用安全体系。 产品功能 数字化校园一体化支撑平台面向日趋复杂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需求,为新型数字化校园应用提供集构建、部署、运行、开发、监管为一体的强大平台支撑,为科学、快速、持续的构建数字化校园工程提供核心技术动力。 ●应用服务:提供应用部署、运行、管理等基础服务,是构建数字化校园云计 算aPaaS平台的基础支撑组件。 ●门户集成:聚焦业务关注点,提供构件化的集成组装,丰富的应用支撑构件, 支持单点登录、移动门户,实现快速构建数字化校园门户平台。 ●流程集成:业务流程管理,基于流程将人、信息、策略整合一体,实现业务 处理的自动化协同。 ●服务集成、数据集成:服务总线,集数据整合、服务集成、消息传输于一体, 快速实现教育信息化异构系统的整合、协同和共享。 ●网页防篡改:网页防篡改服务,保护网站或业务系统内容安全,防止文件被 恶意篡改,保障业务安全,维护教育局、学校形象。

●应用防火墙:有效防御SQL注入、跨站脚本等网络攻击,维护网站及服务器 安全。 ●数据库审计:实现数据库操作全程审计,并对异常情况实时告警。 ●安全监管平台:统一安全监管平台,以集中采集和分析各级IT资产信息为 手段,及时识别可能对业务造成影响的威胁因素并多方位告警。 ●通用领域框架:将底层公共技术接口和常用技术框架按照领域构件规范体系 进行封装,从而适配底层不同技术,搭建技术基础设施平台。 ●应用领域框架:面向数字化校园“教、学、管、用”等应用系统的关键需求, 凝炼高复用性的核心业务构件,形成应用领域框架,支撑关键业务系统的快速构建。 核心价值 ●开放协作:标准界面,支持异构环境、灵活整合多方信息系统 ●创新持续:应用组合,支持快速变化、节省开发成本保障投资 ●敏捷构建:模块构建,支持敏捷建设、质量可靠复用性强 ●信息安全:信息保障,支持防护监管、确保数据信息安全 三、基础信息管理 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以及校产信息是教育领域的三大基础信息,实现三大基础信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数字化校园工程的基础,也为开展其它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集成与融合以及面向教育领域实现统计分析、数据挖掘以及辅助决策预测等教育信息化服务提供支撑。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生信息管理、教职工信息管理、校产信息管理及数据上报功能。

全国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全国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支撑系统V1.0 学员端 用户手册 2012年6月

目录 声明 (1) 第一章引言 (2) 1.编写目的 (2) 2.项目背景 (2) 3.运行环境 (2) 3.1.硬件环境 (2) 3.2.软件环境 (3) 4.读者对象 (3) 第二章系统概述 (4) 1.设计目标 (4) 2.功能特性 (4) 3.定义和作用 (5) 3.1.什么是基础支撑系统? (5) 3.2.为什么要使用基础支撑系统? (5) 第三章角色说明 (6) 1.网联管理员 (6) 2.成员单位管理员 (6) 3.学员 (6)

第四章功能介绍 (7) 1.用户登录 (7) 2.选课管理模块 (8) 2.1.查询 (9) 2.2.志愿选课 (10) 2.3.实时选课 (11) 2.4.查看课程详情 (11) 3.学习档案模块 (14) 4.学分银行 (15) 第五章附录 (15) 附录A缩略语表 (15) 附录B相关术语 (16)

声明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北京安博在线软件有限公司商标均为安博教育集团商标。 注意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第一章引言 1. 编写目的 本手册首先介绍了基础支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系统机构以及操作基础支撑系统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基础吃成系统的操作使用过程。本手册共分为引言、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简介、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角色说明、基础支撑系统(管理端)功能介绍、附录五个部分,指导管理员用户如何应用基础支撑系统,任何部门和个人在使用基础支撑系统进行管理操作时,均需参照本手册执行。 2. 项目背景 按照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发展规划,实现教师网联的目标与任务,必须建设一个满足免费师范生职前培养和在职教师职后培训服务需求的,促进网联成员和全国教师教育机构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网联平台”)。网联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以教师教育创新平台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各类教师教育资源,依托免费师范生培养院校及各级教师教育机构,创新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一套技术先进、功能完善、适应全国教师教育需要的远程教育平台,为免费师范生培养与全国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3. 运行环境 3.1. 硬件环境 以下提供主服务器最低配置,根据实际流量和访问量需增加服务器配置或增加服务器。基础支撑系统服务器硬件配置要求,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硬件配置要求,如下表所示: 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硬件配置要求

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介绍

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介绍 “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是基于新课程标准,整合正版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学工具软件、嵌入式教学资源、资源管理工具软件,及基于网络的后台管理软件平台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支持多级的用户管理、机构管理、资源管理、数字化教材管理,为学校构建智能、高效、开放、易用的教学应用平台,实现教育资源流通与共享。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要求的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快速打造公共教育服务平台,以教育信息化来推进教育改革。 “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率,节省教师备课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依托校园网络和城域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帮助用户走出“信息孤岛”的困境。 一、电子教材版本齐全 明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多家主流出版社电子教材的正版授权。已经开发的数字教材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全年级主流学科,并可根据学校的教材使用版本及学科需求,定制开发。 二、嵌入式教学资源 紧贴课标要求,支持个性化资源、校本资源、区域资源、中央电

教馆资源嵌入数字化教材,实现教学资源到书到页,内容涵盖多元化优质资源,帮助教师轻松实现备课和授课。 三、备授课、学科工具 备授课工具帮助教师轻松实现个性化课件制作,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需求。学科工具则覆盖、物理、化学等主流学科,提供全面实验工具及种类,为教师提供探究式教学工具。 四、资源管理平台 支持本地资源、区域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有效提升校本资源和区域资源使用率,促进校本资源和区域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均衡。 五、开放兼容软件平台 支持各种电子白板、投影幕布、液晶一体机等交互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设备使用率。兼容各种数字化资源格式、主流操作系统,同时对系统应用环境要求低,便于跨平台使用。 六、良好的易用性和适用性 人性化设计,操作便捷,易学易用,符合教师教学应用习惯,满足信息化常态教学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山西分公司 1月

目录 一、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教育行业应用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教育信息化宏观需求:三通两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基础教育信息化需求微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两平台”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三通”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宽带网络校校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优质资源班班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网络空间人人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国电信业务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中国电信的互联网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CDMA业务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中国电信”班班通”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020年4月19日

行业背景-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行业背景 为了促进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建成人人可享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学习环境,形成学习型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现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融合,逐步形成了教育信息化体系。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共享等,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校园内形成“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现代教育产品不断优化和发展,使广大师生享受到互联网的便利性,为中国优质教育提供帮助。 公司产品 录播产品 (1)全自动录播产品:高智能化 (2)互动式录播产品:解决了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 (3)微课反转课堂产品:学生可自主学习、分组探讨 (4)广播级校园电视台:使校园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更加简洁、功能更加强大 (5)M OOC录播云平台:可构建由个人→学校→区域等多级特色教

育资源云,带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 (6)便携式录播产品:快捷、随时 (7)嵌入式录播产品:结构精简,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管理于一体,设计稳定可靠,性能高 阅卷产品 (1)学校版、教育局版:减轻合分压力,保证阅卷公平、公正,学校对考试情况了如指掌 (2)互联网云阅卷:从不同角度对考试内容解析,快速诊断出孩子学习情况,为学业水平提供科学诊断依据 数字校园:搭建“教学平台、学习平台、校务管理平台、家校互动平台”四大应用平台,实现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资源,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一站式整体数字校园解决方案。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录播产品、阅卷产品和数字校园的建设。其中录播产品主要包括全自动录播、嵌入式录播、互动式录播、便携式录播、微课反转课堂等,全自动录播具有高度的灵敏性,无需人工操作便可实现高效、清晰、全方位的录播;嵌入式录播是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录播产品,稳定可靠,性能高;互动式录播可实现不同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生也可享受到同样的教育资源;便携式录播可实现随时随地的录播,方便快捷;微课反转课堂是老师自行操作,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调动了学生主动性。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用户使用手册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学生用户使用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央电化教育馆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修改记录

目录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用户使用手册1.概述 目的 本文档描述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用户的操作方法,为学生用户使用本平台提供参考和依据。 功能概述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学生用户提供:个人空间、用户中心、资源库、应用中心、发现、教育社区、班级主页、学校主页和消息中心等功能服务。2.注册登录 用户注册 如果你尚未获得用户名和密码,请先注册。在浏览器中输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地址。在“空间登录”处,点击“还没注册”。 弹出如下注册信息填写页面,请填写“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选择身份”、“真实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后,完成注册。 显示“注册成功”后,请进一步完善个人资料,选择“所在学校”,如下图所示。 填写完成并点击“提交”后,系统提示可以用注册账号登录进入个人空间。空间登录 在浏览器中输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地址。在“空间登录”处,输入已有的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进入个人空间。 密码找回 如果用户忘记自己的登录密码,可以通过平台密码找回。首先,点击首页“空

间登录”的“忘记密码”,如下图所示。 密码找回需要完成三个步骤:选择找回方式、验证身份信息和重置密码。其中找回方式包括”通过邮箱找回“和”通过手机找回“两种方式。 选择“通过邮箱找回”,用户需输入已经绑定的邮箱,选择“提交”后,系统会将密码修改邮件发至绑定邮箱。 用户登录绑定邮箱,点击密码找回链接,就会跳转到密码重置页面。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后即完成了密码重置操作。 选择“通过手机找回”,用户需输入已经绑定的手机,点击“获取验证码“,将发至手机的验证码输入后,点击“提交”。 在打开的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后即完成了密码重置操作。 3.个人空间 登录进入个人空间,显示如下图。 网站导航 首页:“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站首页。 资源库:点击进入”资源库”,用户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或学段、学科、年级、版本、资源类型等分类检索资源,并可以查看“资源库”推荐的资源。请查看有关内容。 应用:点击进入”应用中心”,用户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或应用分类查找所需应用,并可以查看“应用中心”推荐的应用。请查看有关内容。 发现:按照教师、课程、素材、文章、班级、学校、机构等大类,并选择相应的子类,发现相对应的资源、人物等。 教育社区:专题教育社区首页。 班级:所在班的班级主页,可以班级公告通知、班级成员、班级文章、班级相册、班级资源、班级问吧及班级留言等,和本班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学校:所在学校的学校主页,可以查看学校公告新闻、学校应用、学校资源、学校班级、教师成员、学生成员等,和本校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承担部门:网络中心 领导小组组长:夏连学 成员:张瑞春宋全有马战宝党海宽 吴运友徐普民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是以网络平台和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及其功能开发为基础,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资源、科研信息、综合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制作、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数字化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包括: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两个部分。 一、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内容 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分为“网络基础”、“网络中心机房系统”两个模块,建设内容及经费来源见表1。 表1 建设内容及经费来源 1、网络基础建设:在学院现有千兆以太网、主干网速率1000兆、桌面终

端100兆的基础上,提高校园网基础设施水平,构建万兆(10G)带宽的主干网络,做到技术先进、应用广泛、性能稳定;构建安全系统,形成一个包括认证、监测、追踪、加密、记录、路由管理、防火墙在内的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局域网。完成学生宿舍楼的光纤、双绞线等线路的布线以及交换机、学生宿舍分中心机房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艺术中心、图书馆、广场等公共场所采用有线网和无线网相结合,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 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完善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升级校园网交换机,确保校园网中的所有交换机均能支持网络管理,支持802.1x身份认证。保证可以向第二代互联网平滑过渡。 2、网络中心机房系统:为提高校园网络的可靠性,对我院网络中心机房设备进行改造,主干采用交换机2台冗余,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3台设备组成环状冗余网络。 依据学院建筑布局,对机房环境、供电系统、光纤连接、机柜及布线系统进行改造。使中心机房具有独立的UPS配电室,具备恒温、防静电、防雷功能。 拟购代表性仪器设备建设经费预算见表2。 表2 拟购代表性仪器设备建设经费预算 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建设项目进度见表3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规范

附件七: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规范 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集合点在于应用平台的建设。学校信息化平台集合于网络、硬件、软件、应用和服务,形成数字化校园管理与应用整体构架,实现教育信息化效能优化。平台集学校管理、教学空间、资源应用各要素于一体,与互联网、国家省(市)教育管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校园网相联通,充分体现教育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高效应用。 一、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概述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应与国家和天津市教育管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相对接,校际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平台建设采用最新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实现跨终端数据采集、信息挖掘及分析,贯穿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多层次的增值数据服务。平台采用SOA和开放平台架构实现“信息孤岛”的整合与数据流转,以集成创新、梯度扩展优势,通过集成(深度整合),将各分散的、独立的软件集中起来,统一应用,不仅解决“信息孤岛”难题,而且实现1+1>2的创新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创新。 二、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 应用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终极目标,平台建设必须在遵循上述6项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应用平台建设规范,从平台建设的构架、

内容、功能等方面提出统一的基本要求,发挥平台应用的最佳效能。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1、平台建设做到学校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各要素的全覆盖,实现各要素信息互联互通; 2、平台建设的各项内个和功能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实际需求; 3、平台建设要页面美观、操作简便、运行快捷、用户体验舒适; 4、平台建设突出实际效能,能减轻师生教学负担,能帮助师生提升教学质量; 5、平台建设具有前瞻拓展性,能进行不断的升级和更新; 6、平台建设与国家、市云教育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与校际平台互动互联,形成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教科研部门、社会以及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信息链接。如下图所示: 三、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功能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包括构建“学校空间、教师空间、学生空间、班级空间、学习空间、家长空间”等内容。其核心功能在于:成为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有效支撑。形成数字化校园认证门户服务、管理应用服务、教学应用服务、教研应用服务、质量诊断服务等要素的信息链,构成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接、全互动、全员参与的整体架构,实现学校教育信息的高效流转。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基本构架如下: (一)学校空间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 指南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发布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编制 2013 年4 月 1 前言 本指南的附录是技术资料性附录。 本指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提出。 本指南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负责解释。 i 目录 一、引言 (1) 二、建设目标与基本原则 (3) 2.1 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 (3) 2.2 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3) 三、建设总体要求 (4) 3.1 满足应用系统部署和服务的需要 (4) 3.1.1 承载国家信息系统部署 (4) 3.1.2 承载自建及其他应用系统的部署运行 (5) 3.1.3 提供本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云服务 (5) 3.2 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 (5) 3.3 符合国家及教育部信息化有关标准规范 (5)

3.4 建设集中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 (6) 3.5 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 3.6 建立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体系 (7) 3.7 规范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管理 (7) 四、建设内容 (9) 4.1 省级数据中心分类 (9) 4.2 机房设施 (9) 4.3 省级教育管理云平台 (12) 4.3.1 总体架构 (12) 4.3.2 基础设施层 (13) 4.3.3 云平台管理层 (21) 4.3.4 桌面云服务 (23) 4.4 公共软件平台 (24) 4.4.1 应用公共支撑平台 (24) 4.4.2 数据库平台 (26) 4.4.3 密码安全服务平台 (27) 4.5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7) ii 4.5.1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总体要求 (27) 4.5.2 信息安全方针策略 (29) 4.5.3 安全技术体系 (29) 4.5.4 安全管理体系 (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