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伶官传序的翻译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父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

者就四下响应,只好仓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尚书》上说:“满足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补益。”警惕与勤劳可以振兴国家,安逸和舒适可以丧失性命,这是自然的道理啊。

因此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优伶来困扰他,却使他丧命亡国而被天下所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困厄,难道仅是因为宠幸伶人才造成祸患的吗!通假字

1.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无”通“毋”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⒈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

⒉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名词作状语

⒈负而前驱前:向前

⒉仓皇东出东:向东

⒊一夫夜呼夜:在夜里

⒋乱者四应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⒈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

⒉泣下沾襟泣:泪水

使动用法

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形容词作动词

⒈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⒈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数词活用作名词

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细小的事情[1]

古今异义

⒈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⒉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重点实词

⒈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⒉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缚;组:泛指绳索

⒊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

⒋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所有的

⒌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

重点虚词

⒈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代词,他,代庄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⒉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

二十四伶官传序 一、知识要点 1、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是《伶官传》前的序论,也可看作是一篇史论。《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二、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 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这里指官员 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与“天命”相对,指人力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义:推究 今义:原来 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古义: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 今义:结合,构成

《伶官传序》对应翻译

《伶官传序》对应翻译 张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哉!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 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 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 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 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 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这三者,是我遗留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 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 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 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父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 可谓壮观了。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军人在夜 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仓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伶官传序》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1] 及:等到。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五代史伶官传序重点分析

五代史伶 这篇文章是为《新五代史。伶官》一文写的序,宋初宰相薛居正监修一部《五代史》,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文体卑弱,叙述或失之于烦冗。《新五代史》是欧阳修自撰的,文章远初旧五代史之上,欧阳修又仿照《史记》设《刺客列传》,《滑稽列传》,《义儿传》,《伶官传》等,伶官是宫中的东工和扮演杂剧的艺人,后唐庄宗李存勖爱好音律,庞用伶人,使得财政乱国,故欧阳修特立《伶官传》。欧阳修为此做序,以庄宗的史实展开论述,以总结历史经验,警世未来。序,是实用性文体,它可是记叙性的,也可以是议论性的,本文属于史论。 本文阐述了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的道理。文中通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盛衰、 成败的历史事实,论证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满招损,谦得益”都是人事上的成败之道。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封建王朝的兴亡盛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里的人事主要是指人的主观努力。

欧阳修目睹国家积弱不振的现实和当权者的骄奢淫逸,忧心仲仲,正是出于以古鉴今的考虑。欧阳修在这篇史论中,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见解,意在为当时的统治者敲响警钟,可谓寄语深长,发人深省。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作《伶官传》。 注释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 出处或作者: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 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 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 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 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 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

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 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 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 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 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 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 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 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 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 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 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 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 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 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 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 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 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

《伶官传序》知识点教师版

《伶官传序》知识点 一、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名词动用推其根本 2.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 3.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4.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 (二)名词作状语 6.负而前驱前:在前边 7.仓皇东出东:向东 8.一夫夜呼夜:在夜里 9.乱者四应四:在四面 (三)使动 10.忧劳可以兴国,兴:使……兴盛 11.逸豫可以亡身亡:使……灭亡 (四)形容词作动词 1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 (六)形容词作名词 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二、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2)此三者,吾遗恨也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 (4)请其矢,盛以锦囊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6)而告以成功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8)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9)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10)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11)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12)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13)(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14)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三、翻译语句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的父亲的愿望。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还是说推究他成功和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四、通假字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五、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译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注释】1.人事:政治上的得失。 2.原:推究本源。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是人为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和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原文】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 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乃凯旋而纳. 之。 【注释】:1.晋王:指李克用,西突厥沙陀部首领,唐末因镇压黄巢农民起义有功,被唐王朝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后被封为晋王。 2.梁:指后梁太祖朱温。 3.燕王:指刘守光,公元909年被朱全忠封为燕王。 4.遣恨:悔恨,后悔。 5其:祈使付词,表示命令或希望的语气。 6.乃:你。 7.纳:收芷,芷入。 8.庙:指宗庙,祭祀祖先的地方,即下文的“太庙”。 【译文】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首领与我结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了晋而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遗愿。”庄宗接受了箭并把他们收藏在太庙里。这以后凡用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用锦锻的箭袋装上,背着它们在前面冲杀,等到胜利归来又把箭交回太庙。 【原文】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ch óu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 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 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怜人困之......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新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精精修订

新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 精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伶官传序 一、知识要点 1、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着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是《伶官传》前的序论,也可看作是一篇史论。《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二.全文翻译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 岂非:难道不是…吗原:推究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 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所以:…的原因 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 将终:临死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 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 立:推立背:背叛 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 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 归:投靠遗恨:未尽的心愿 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未尽的心愿。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 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一少牢告 用兵:出兵打仗少牢:祭品 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随人官员,用猪羊祭告 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盛:用…装负:背着 祖先,请出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把箭收进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 方:正当以组:用绳子函:用盒子装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 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 及:等到 给先王,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乱者:作乱的人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重点豪华翻译版

伶官传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 岂非:难道不是…吗? 原:推究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 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所以:…的原因 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 将终:临死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 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 立:推立背:背叛 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 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 归:投靠遗恨:未尽的心愿 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未尽的心愿。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 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一少牢告 用兵:出兵打仗少牢:祭品 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随人官员,用猪羊祭告 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盛:用…装负:背着 祖先,请出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把箭收进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 方:正当以组:用绳子函:用盒子装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 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 及:等到 给先王,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乱者:作乱的人 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

8《伶官传序》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伶官传序》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人的所作所为推究……的原因 ……的原因 把箭 归附给 一定你的官员 羊、猪各一背着胜利 正捆绑绳子用匣子装 仇敌在夜里 急急忙忙的样子看直到

多么推究 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患辛劳使……兴盛安逸享乐使……灭亡身,自然之理也。 全没有谁 被从被溺爱的东西哉? 【知识点】 通假字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2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人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⒈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 ⒉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探求,考察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名词作状语 ⒈负而前驱前:向前 ⒉仓皇东出东:向东 ⒊一夫夜呼夜:在夜里 ⒋乱者四应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⒈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 ⒉泣下沾襟泣:泪水 使动用法

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形容词作动词 ⒈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⒈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数词活用作名词 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细小的事情[4] 古今异义 ⒈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⒉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5] (今义)最初的;本来 4.系燕父子以组组:(古义)丝带,这里指绳索 (今义)结合,构成;量词;合成一体;小单位 重点实词 ⒈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⒉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缚;组:泛指绳索 ⒊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 ⒋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所有的 ⒌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 重点虚词 ⒈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代词,他,代庄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⒉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 文言句式 ⒈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⒉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以锦囊盛)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重点实词解释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重点实词解释伶官传序知识点伶官传序点 重点实词 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2.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缚组:泛指绳索 3. 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 4.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所有的莫:没有谁 5. 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 重点虚词 1. 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代词,他,代庄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2. 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 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 2.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3. 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4.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2)名词作状语

1. 负而前驱前:向前 2. 仓皇东出东:向东 3. 一夫夜呼夜:在夜里 4. 乱者四应四:在四面 3)动词作名词 1. 而告以成功:成功的消息 2. 泣下沾襟泣:泪水 4)使动用法 1.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2. 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 5)形容词作动词

1.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乱:作乱 6)形容词作名词 1.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 古今异义 1. 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 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 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 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理事务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和翻译(word版)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和翻译 原文:标题: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或出处: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或注释: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完整word版)《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文学常识〗 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作品。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2、《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是为了告诫北宋王朝的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 〖文言基础整理〗 一、古今异义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哉 [古义:人为之事;今义:录用管理人员的工作] 2、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泛指官员;今义:做某种工作] 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 [古义:往前走;今义:前导,先驱者] 4、不知所归,至于 ..誓天断发 [古义:以至于;今义:表另提一事] 二、词类活用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名作动]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订立盟约,名作动] 3、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子装,名作动]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探求、考察,名作动] 5、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在前面,名作状] 6、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在夜里,名作状] 7、仓皇东.出 [向东,名作状] 8、而告以成功 .. [成功的消息,动词作名词]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兴盛;使…灭亡,使动用法] 10、祸患常积于忽微 ..多困于所溺 [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形容..,而智勇 词作名词]

三、一词多义 1、负 (1)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 [背]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辜负] (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 [背弃] (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 [使……承担] (5)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 [倚仗] (6)胜负之数,或未易量(《六国论》)[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覆盖] 2、告 (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伶官传序》) [告知] (2)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祭告] (3)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禀告] 3、顾 (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面面相觑] (2)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 [回头]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拜访] (4)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顾念、顾惜] (5)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 [顾及]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 [但是] (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考虑] (8)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4、归 (1)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 [归附,归依]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归往,奔向] (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归向、归属] (4)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 [归聚,汇聚] (5)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 [归还] (6)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 [使……回去] (7)后五年,吾妻来归(《项》) [旧称女子出嫁]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原文阅读: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 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 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 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翻译译文或注释: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 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 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 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 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 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 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 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 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 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 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梳理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梳理 姓名班级 一、文学常识 <<伶官传序》作者,字,号、,北宋著名的、,著有,并编写两部史书,《》、《》本文选自。 二、古今意义字 1、岂非人事哉() 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负而前驱()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5、其意气之盛() 6、及其衰也() 三、词类活用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函梁君臣之首() 3、一夫夜呼() 4、仓皇东出() 5、抑本其成败之际()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7、祸患常积于忽微() 四、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4、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5、不知所归() 6、抑本其成败之际() 7、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8、此三者,吾遗恨也() 9、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 五、一词多义: 1.归 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

④若水之归下也( )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2.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以乱易整,不武() ④天下事有难易乎( ) 3.告 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 )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六、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1、梁,吾仇也。() 2、此三者,吾遗恨也() 3、盛以锦囊()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5、而告以成功() 6、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7、祸患常积于忽微() 七背诵默写 1、盛衰之理,,。 2、满招损,。 3、,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八、翻译 1.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3“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4、其后用兵,则遣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先王,而告以成功。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8、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也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出处或作者: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 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 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 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

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 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 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 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 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 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 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 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 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 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 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 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 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 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 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雠通仇,仇敌。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不要。 一词多义: 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 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 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 自告奋勇(表明,要求) 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与其所以失之者(代词,它)其后用兵(代词,那)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与 与尔三矢(给)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求!无乃尔是过与(语气助词,通“欤”) 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 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 易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或未易量(容易) 以乱易整(代替) 寒暑易节(交替) 古今异义词: 至于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 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 从事古义:官名 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人情事理 所以古义:...的原因 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重点词组: 无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 名词作状语 负而前驱前:向前 仓皇东出东:向东 一夫夜呼夜:在夜里 乱者四应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 使动用法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 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 形容词作动词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特殊句式: 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状语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下面,为大家分享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处或作者: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