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单元检测试题(万有引力定律)-学生用卷

2021届单元检测试题(万有引力定律)-学生用卷

2021届单元检测试题(万有引力定律)-学生用卷
2021届单元检测试题(万有引力定律)-学生用卷

第1页,共3页

2021届单元检测试题(万有引力定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

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

B. 牛顿进行了“月 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

C. 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微元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转换法

2. 地球半径为R ,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物体在离地面高度为h 处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

A.

B.

C.

D.

3. 我国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已知地球

的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飞船的质量为m ,设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则

A. 飞船在此轨道上的运行速率为

B.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为

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

D.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所受的向心力为

4. 太阳系中有一颗绕太阳公转的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到太阳平均距离的4倍,则该行星绕太

阳公转的周期是 A. 2年 B. 4年 C. 8年 D. 10年

5. 如图所示,A ,B ,C 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三颗卫星的质量

关系为 ,轨道半径的关系为 ,则三颗卫星

A. 线速度大小关系为

B. 加速度大小关系为

C. 向心力大小关系为

D. 周期关系为

6. 一宇航员在一星球上以速度 竖直上抛一物体,经t 秒钟后物体落回手中,已知星球半径为R ,使物

体不再落回星球表面,物体抛出时的速度至少为

A. B. C. D.

7. 如图,拉格朗日点 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

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 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 、 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8. 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

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 月和 地,则 月: 地约为

A. 9:4

B. 6:1

C. 3:2

D. 1:1

第2页,共3页

9.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点40分成功发射 量子卫星成功运行后,我国将在

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假设量子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如图所示 已知量子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m 倍,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 倍,图中P 点是地球赤道上一点,由此可知

A. 同步卫星与量子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

B. 同步卫星与P 点的速度之比为

C. 量子卫星与同步卫星的速度之比为

D. 量子卫星与P 点的速度之比为

10. 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 ,赤道的大小为g ;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 则地球的密度为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1.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

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 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所示。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

B.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大小

C. 卫星在轨道3上受到的引力小于它在轨道1上受到的引力

D. 卫星由2轨道变轨到3轨道在P 点要加速 12. 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度为 ,加速度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为 ,地球的半径为R ,则

A.

B.

C.

D.

13. 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人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

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 假设月球是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球体 万有引力常数为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环绕其表面运行的卫星,它的最小周期为

B. 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环绕其表面运行的卫星,它的最大运行速度为

C. 在月球上以初速度 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落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

D. 在月球上以初速度 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4. 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相距

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半径远小于两个恒星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它们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某一点做匀速圆

周运动,如图所示为某一双星系统,

A 星球的质量为 ,

B 星球的质量为 ,它们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星球的轨道半径为

第3页,共3页

B. B 星球的轨道半径为

C. 双星运行的周期为

D. 若近似认为B 星球绕A 星球中心做圆周运动,则B 星球的运行周期为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5. 宇宙飞船进入靠近某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宇航员在绕行及着陆后各做

一次测量,依据所测量的数据,可以求出该行星的质量M 、半径 已知引力常量为 如果宇宙飞船上备有的实验仪器有:

A .一只秒表

B .一个弹簧秤

C .一个质量为m 的钩码

D .一把毫米刻度尺

宇航员两次测量所选用的仪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宇航员两次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用测得的数据求得该行星的半径 ___________,质量M 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0分)

16. 已知某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半径大小为R ,自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 求:

该星球质量;

该星球同步卫星运行轨道距离星球表面的高度; 该星球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大小.

17.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同一平面上沿相同绕行方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2R 、8R ,R 为地球半径,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如果我们把两卫星相距最近称为两卫星相遇,求这两颗卫星每隔多长时间相遇一次?

18. 如图所示,火箭栽着宇宙探测器飞向某行星,火箭内平台上还放有测试仪器 火箭从地面

起飞时,以加速度

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已知地球半径为R .

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是刚起飞时压力的

,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

度h .

探测器与箭体分离后,进入行星表面附近的预定轨道,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测量,

若测得探测器环绕该行星运动的周期为 ,试问: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假定行星为球体,且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

万有引力与宇宙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1)

一、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易错题培优(难) 1.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的速率,如果超出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附近的物体随星球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ρ、质量为M 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2T = B .2T = C .T = D .T =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当周期小到一定值时,压力为零,此时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 2224m GMm R R T π= 解得: 2T =① 故B 正确,A 错误; CD. 星球的质量 34 3 M ρV πρR == 代入①式可得: T = 故C 正确,D 错误. 2.2020年5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文表示,我国正按计划推进火星探测工程,瞄准今年7月将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假设探测器贴近火星地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绕行周期为T ,已知火星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以估算( ) A .火星质量 B .探测器质量 C .火星第一宇宙速度 D .火星平均密度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与航天,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进行分析。 【详解】 A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 224Mm G m R R T π= 可求出火星的质量 23 2 4R M GT π= 故A 正确; B .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不能求出探测器的质量,故B 错误; C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贴着火星表面运行的环绕速度即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即有 22Mm v G m R R = 求得 2GM R v R T π= = 故C 正确; D .火星的平均密度为 23 2234343 R M GT V GT R ππρπ=== 故D 正确。 故选ACD 。 3.如图所示,卫星在半径为1r 的圆轨道上运行速度为1υ,当其运动经过A 点时点火加速,使卫星进入椭圆轨道运行,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 与地心的距离为2r ,卫星经过B 点的速度为B υ,若规定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0,则引力势能的表达式p GMm E r =-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中心天体质量,m 为卫星的质量,r 为两者质心间距,若卫星运动过程中仅受万有引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b υυ< B .卫星在椭圆轨道上A 点的加速度小于B 点的加速度

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将方程2x +y =3写成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的形式,正确的是( ) A .y =2x -3 B .y =3-2x C .x =y 2-32 D .x =32-y 2 2.已知? ????x =1, y =4是方程kx +y =3的一个解,那么k 的值是( ) A .7 B .1 C .-1 D .-7 3.方程组???? ?x -y =1,2x +y =5 的解是( ) A.?????x =2,y =-1 B.?????x =-1,y =2 C.?????x =1,y =2 D.? ????x =2,y =1 4.小明到商店购买“五四”青年节活动奖品,购买20支铅笔和10本笔记本共需110 元,购买30支铅笔和5本笔记本需85元.设每支铅笔x 元,每本笔记本y 元,则可列方程组( ) A.?????20x +30y =110,10x +5y =85 B.? ????20x +10y =110,30x +5y =85 C.?????20x +5y =110,30x +10y =85 D.?????5x +20y =110,10x +30y =85 5.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 ????x +6y =12,3x -2y =8,则x +y 的值为( ) A .9 B .7 C .5 D .3 6.若a +b +5+|2a -b +1|=0,则(b -a )2018的值为( ) A .-1 B .1 C .52018 D .-52018 7.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ax +by =3,ax -by =1的解为? ????x =1, y =-1,则a -2b 的值是 ( ) A .-2 B .2 C .3 D .-3 8.为了丰富学生课外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王老师让学生把5m 长的彩绳截成2m 或1m 的彩绳,用来做手工编织,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你有几种不同的截法( )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章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B .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D .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解析:选C.由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万有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可知选项A 错 误;根据F 万=GMm r2可知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的万有引力越小,则选项B 错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选项C 正确;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万有引力用来提供他自身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选项D 错误. 2.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的位置以及两颗人造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 ) A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B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不等 C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D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解析:选C.两卫星是同步卫星. 3.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错误! B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GMm r2 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Gm23r2 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3GMm r2

无锡万有引力与宇宙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易错题培优(难) 1.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人造地球卫星的变轨问题以及圆周运动各量随半径的变化关 系. 2 2 v Mm m G r r =,得 GM v r =,在人造卫星自然运行的轨道上,线速度随着距地心 的距离减小而增大,所以远地点的线速度比近地点的线速度小,v A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23分) 1.-5.4读作( ),+14 5读作( )。 2.在+3、-56、+1.8、0、-12、8、-7 8中,正数有( ),负数有 ( )。 3.在表示数的直线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负数都比0( );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正数都比0( )。 4.寒假中某天,北京市白天最高气温零上3 ℃,记作( );晚上最低气温 零下4 ℃,记作( )。 5.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 米,那么比海平面高出1524米的东岳泰山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我国的艾丁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54米,应记作( )米。 6.2017年某市校园足球赛决赛中,二小队以20战胜一小队获得冠军。若这 场比赛二小队的净胜球记作+2,则一小队的净胜球记作( )。 7.在存折上“存入(+)”或“支出(-)”栏目中,“+1000”表示( ),“-800” 表示( )。 8.一袋饼干的标准净重是350克,质检人员为了解每袋饼干与标准净重的误差,

把饼干净重360克记作+10克,那么净重345克就可以记作()克。9.如果小明跳绳108下,成绩记作+8下,那么小红跳绳120下,成绩记作()下;小亮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亮跳绳()下。 10.六(1)班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共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赵亮答对16道题,应得()分,记作()分;答错4道题,倒扣()分,记作()分,那么赵亮最后得分为()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如果超过平均分5分,记作+5分,那么等于平均分可记作0分。 () 3.因为30>20,所以-30>-20。() 4.在表示数的直线上,+5和-5所对应的点与0所对应的点距离相等,所以+5和-5相等。() 5.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正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有意义,负数没有意义 B.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C.温度计上显示0 ℃,表示没有温度

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汉字积累屋。(12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ku áng f ēng y áng q ? shu āng b ì (1) 一阵 起来。 z ? ān y àn f ú zhu ā ng d ? ban (2,同学们穿着 得非常美丽。 2.选字填空。(4分) 【汉 汗】 【荒 谎】 【例 列】 【笛 由】 ( )水 ( )野 ( )车 口( ) ( )字 ( )忙 ( )如 理( ) 二、词语游艺厅。(17分) 1.用“______”画出每组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个,在括号里改正。(4分) (1)戒.尺(j èi ) 照例.(l ì) 洁. 白(ji é) ( ) (2)语段.(du àn ) 圈.出(q üān ) 糊涂.(tu ) ( ) (3)厉.声(l ì) 挨.打(āi ) 调.查(di ào ) ( ) (4)描述.(s ù) 衣裳.(shang ) 吓呆. (d āi ) ( ) 2.把下列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1分) ①绚丽( )( ) ②急急( )( ) ③摇( )晃( ) ④糊( )糊( ) ⑤张牙 ( )( ) ⑥面( )耳( ) ⑦提( )吊( ) ⑧鸦( )( )声 (1)词语④通常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ABAC 式的词语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⑥中所填的两个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日的广场被无数盆鲜花打扮得_________________。(选词填空) 3.选词填空。(2分) 详细 仔细 (1)做完作业后,我又( )地检查了一遍。 (2)先生讲得很( ),大家听得很认真。 三、句子训练营。(16分) 1. 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把许多小鸟招引来了。(改为“被”字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 他们的老师要罚他们站墙角的。(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苏版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单元测试

苏版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 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 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由于受太阳系中辐射出的高能射线和卫星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影响,对我国神州飞船与天宫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 的近圆形轨道上的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减小 B 、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2.如下图,〝嫦娥三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是圆轨道,观察〝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的运动,发现每经过时间t 通过的弧长为l ,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万有引力常量为G ,那么月球的质量是〔 〕 A 、l2G θ3t B 、θ3Gl2t C 、l3G θt2 D 、t2 G θl3 3.据报道,有 学家支持让在2019年被除名的冥王星重新拥有〝行星〞称号。下表是关于冥王星的一些物理量〔万有引力常量G 〕,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冥王星绕日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绕日公转的线速度大 B 、冥王星绕日公转的加速度比地球绕日公转的加速度大 C 、根据所给信息,可以估算太阳的体积的大小 D 、根据所给信息,可以估算冥王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4.甲、乙、丙为三颗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半径之比为1:4:9,那么: A 、甲、乙、丙三颗卫星围绕地球的线速度之比为1:2:3 B 、甲、乙、丙三颗卫星围绕地球的角速度之比为1:81 : 27 1 C 、甲、乙、丙三颗卫星围绕地球的周期之比为1:21 :31 D 、甲、乙、丙三颗卫星围绕地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41 :91

天体运动单元测试(万有引力定律)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A.开普勒、卡文迪许B.牛顿、伽利略 C.牛顿、卡文迪许D.开普勒、伽利略 2.若已知太阳的一个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可求得()A.该行星的质量B.太阳的质量 C.该行星的平均密度D.太阳的平均密度 3.我国是世界上能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关于同步卫星正确的说法是()A.可以定点在南京上空 B.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卫星肯定是同步卫星 C.同步卫星内的仪器处于超重状态 D.同步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4.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而言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的位置以及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 A.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B.一人在南极,一个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C.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D.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5.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要使赤道上物体“飘”起来,则地球的转速应为原来的( ) A.g a B C D 6.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7.两个行星A和B各有一颗卫星a和b。卫星的圆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行星质量之比M A : M B = p,两行星半径之比R A : R B = q,则两卫星周期之比T a : T b为() A .B .C .D 8.已知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之比:8:1 M M= 地火,半径比:2:1 R R= 地火 ,表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5,用一根绳在地 球上拖动一个箱子,箱子能获得10m/s2的最大加速度,将此箱和绳送上火星表面,仍用该绳子拖动木箱(使用同样大的力),则木箱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A.10m/s2B.12.5m/s2C.7.5m/s2D.15m/s2 9.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解体,造成人类航天史上又一悲剧。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在赤道上空飞行,轨道半径为r,飞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在某时刻航天飞机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的上方,则到它下次通过该建筑物上方所需时间为() A . 2/) πωB . 1 2) π ω C .2D . 2/) πω 10.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r = 1.49×1011m,公转周期T = 3.16×107s,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kg2。 则太阳质量的表达式M = __________,其值约为_________kg。(取一位有效数字) 11.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引力范围以后,在靠近该行星表面的上空做圆周运动。测得运动周期为T,则这个

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将方程2x +y =3写成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的形式,正确的就是( ) A.y =2x -3 B.y =3-2x C.x =y 2-32 D.x =32-y 2 2.已知???x =1 y =4 就是方程kx +y =3的一个解,那么k 的值就是( ) A.7 B.1 C.-1 D.-7 3.方程组???x -y =1 2x +y =5 的解就是( ) A 、???x =2y =-1 B 、???x =-1y =2 C 、???x =1y =2 D 、???x =2y =1 4.小明到商店购买“五四”青年节活动奖品,购买20支铅笔与10本笔记本共需110元, 购买30支铅笔与5本笔记本需85元.设每支铅笔x 元,每本笔记本y 元,则可列方程组( ) A 、???20x +30y =11010x +5y =85 B 、???20x +10y =11030x +5y =85 C 、???20x +5y =11030x +10y =85 D 、???5x +20y =11010x +30y =85 5.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 ????x +6y =12 3x -2y =8则x +y 的值为( ) A.9 B.7 C.5 D.3 6.若a +b +5+|2a -b +1|=0,则(b -a )2018的值为( ) A.-1 B.1 C.52018 D.-52018 7.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ax +by =3ax -by =1的解为? ????x =1 y =-1则a -2b 的值就是( ) A.-2 B.2 C.3 D.-3 8.为了丰富学生课外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王老师让学生把5m 长的彩绳截成2m 或1m 的彩绳,用来做手工编织,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您有几种不同的截法(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5k x -y =9k 的解也就是二元一次方程2x +3y =6的解,则k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复习题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复习题 1.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 B 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都一样 C 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2.两颗靠得较近的天体叫双星,它们以两者重心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因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以下关于双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B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C 它们所受向心力与其质量成反比 D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其质量成反比 3.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各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 A 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 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角速度 C 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向心加速度 D 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 4.某同学这样来计算第一宇宙速度: v = T R π2=3600 24104.614.323 ????km/s=0.465km/s 这一结果与正确的值相差很大,这是由于他在近似处理中错误地假设( ) A 卫星的轨道是圆 B 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C 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 D 卫星的向心力等于它在地面上时所受的地球引力 5.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向心力,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向心力公式F = m r v 2 ,可见轨道半径增大到2倍时,向心力减小到原来的 2 1 B 根据向心力公式F = mr ω2,可见轨道半径增大到2倍时,向心力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C 根据向心力公式F = mv ω,可见向心力的大小与轨道半径无关 D 根据卫星的向心力是地球对卫星的引力F = G 2r Mm ,可见轨道半径增大到2倍时,向心力减小到原来的4 1 6.关于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轨道的半径越大,飞行的速率就越大 B 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受到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地球对卫星的引力

高中物理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粤教版必修2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章末综合检测(粤教版必修2)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有一个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 A.1 4 B .4倍 C .16倍 D .64倍 解析:选D.设它们的密度为ρ,星球和地球的半径分别为R 1、R 2,在其表面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4mg =GM 星m R 21,mg =GM 地m R 22,而M 星=ρ·43πR 31,M 地=ρ·43 πR 3 2, 由此可得R 1=4R 2,M 星∶M 地=64∶1,D 正确. 2.(2011年梅州联考)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B .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D .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解析:选C.物体的重力是地球的万有引力产生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A 、B 错;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提供的,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因为宇航员受到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了宇航员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所以C 对、D 错. 3.(2011年高考福建卷)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 ,已知引力常量 为G ,半径为R 的球体体积公式V =43 πR 3 ,则可估算月球的( ) A .密度 B .质量 C .半径 D .自转周期 解析:选A.对“嫦娥二号”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m R 2=m 4π2 T 2R ,故月球的质量 M = 4π2R 3 GT 2 ,因“嫦娥二号”为近月卫星,故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的半径R ,但由于月球半径未 知,故月球质量无法求出,月球质量未知,则月球的半径R 也无法求出,故B 、C 项均错; 月球的密度ρ=M V =4π2R 3GT 243 πR 3=3π GT 2,故A 正确. 4.(2011年南通模拟)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飞行轨道是不同的,“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T 1=12 h ;“风云二号”是同步卫星,其轨道平面就是赤道平面,周期为T 2=24 h ;两颗卫星相比( ) A .“风云一号”离地面较高 B .“风云一号”每个时刻可观察到的地球表面范围较大 C .“风云一号”线速度较大 D .若某时刻“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正好同时在赤道上某个小岛的上空.那么再过12小时,它们又将同时到达该小岛的上空 解析:选C.因T 1

万有引力定律单元检测

西昌一中2021届单元检测试题(万有引力定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 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 B. 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 定律 C. 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微元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转换法【答案】B 【解析】【分析】 牛顿发现引力定律,而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得出了万有引力常量,使用了放大法;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从而即可一一求解.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以及一些物理定律的意义,对于物理定律我们不仅要会应用还要了解其推导过程,有助于提高我们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注意引力定律与引力常量发现者的不同,及理解微元法、等效法、转换法的含义. 【解答】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得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卡文迪许被称为“称量地球的质量”的人。故A错误; 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故B正确; C、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故C错误。 D、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 故选:B。 2.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的重力加速 度的表达式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 由地面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再列高空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联合可得高空重力加速度表达式。 无论地面还是高空,万有引力都可以直接表达为: 【解答】 地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高空处: 解得:

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 总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B.铝C.红磷D.氯化钠 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A.金Ag B.氖Ne C.氯cl D.钙Cu 4.豆类、动物的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6.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 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

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O2B.2O2C.2O D.O2- 8.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 9.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相对原子质量为4)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D.元素周期表中目前没有它的位置 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A B C D 实 验 现象 用扫描隧道 显微镜获得的苯 分子的图像 品红加入水 中后整个液体变 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 同温度下的运动 情况 50mL水和 50mL酒精混合 后的体积小于 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 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 不运动,加热时 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 隙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

万有引力定律单元测试题及解析

万有引力定律单元测试题 及解析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万有引力定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1.(2010·上海高考)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g2,则( ) A.g1=a B.g2=a C.g1+g2=a D.g2-g1=a 2. 图4-3-5 (2012·广东高考)如图4-3-5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 A.动能大 B.向心加速度大 C.运行周期长 D.角速度小 3.(2010·北京高考)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 A.B. C.D. 4.(2012·山东高考)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天宫一号”经变轨升到更高的轨道,等待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变轨前和变轨完成后“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等于( ) A.B. C.D. 5.(2012·北京高考)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6.(2011·重庆高考)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 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4-3-6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之比为( )

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x = 1, 2.已知 是方程kx + y = 3的一个解,那么k 的值是( ) y = 4 A . 7 B . 1 C.— 1 D .— 7 x — y = 1, 3?方程组 的解是( ) 2x + y = 5 4.小明到商店购买 五四”青年节活动奖品,购买 20支铅笔和10本笔记本共需110 元,购买30支铅笔和5本笔记本需85元.设每支铅笔x 元,每本笔记本y 元,则可列方程 组() x + 6y = 12, 5. 已知x , y 满足方程组 则x + y 的值为( ) 3x — 2y = 8, A . 9 B . 7 C . 5 D . 3 6. 若.a + b + 5+ |2 a — b + 1| = 0,则(b — a )2018 的值为( ) A . — 1 B . 1 C. 5 2018 D .— 52018 2ax + by = 3, x = 1, 7. 已知关于 x ,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为 贝V a — 2b 的值是 ax — by = 1 y =— 1, ( ) A . — 2 B . 2 C. 3 D .— 3 &为了丰富学生课外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王老师让学生把 5m 长的彩 绳截成2m 或1m 的彩绳,用来做手工编织,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你有几种不同的截法 ( ) A . 1种 B. 2种 C. 3种 D . 4种 x + y = 5k , 一 9. 若关于x ,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也是二元 1. 将方程 A . C . 2x + y = 3写成用含 y = 2x — 3 B. 3 3 2 D . x = y x = 2 x 的式子表示y 的形式,正确的是( )

《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内含答案)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 一、 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选对得4分,多选得0分,漏选得2分) 1、某天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K 倍,密度是地球的P 倍,则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 (A )2P K 倍 (B )P K 倍 (C ) KP 倍 (D ) K P 2倍 2、已知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r A =2r B ,则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和周期之比正确的是( ) (A )V A :V B =2:1 (B )22:1:=B A ωω (C )a A :a B =1:4 (D )T A :T B =4:2 3、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速率v=gR r 2/,其中g 为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R 为地球半径,r 为卫星离地球中心的距离,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从公式可见,环绕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 (B)从公式可见,把人造卫星发射到越远的地方越容易; (C)上面环绕速度的表达式是错误的; (D)以上说法都错。 ( ) 4、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 ) 5、已知下面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 地(引力常数G 为已知)( ) (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1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1 (B)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 (C)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2 (D)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 和运行周期T 3 6、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R ,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人造地球卫星( ). (A)绕行的线速度最大为Rg (B)绕行的周期最小为2π g R / (C)在距地面高为R 处的绕行速度为2/Rg (D)在距地面高为R 处的周期为2πg R /2 7、如图所示,有A 、B 两个行星绕同一恒星O 做圆周运动,运转方向相同,A 行星的周期为 T 1,B 行星的周期为T 2,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第一次相遇(即两行星相距最近)则( ) (A )经过时间t=T 1+T 2两行星将第二次相遇 (B )经过时间1 22 1T T T T t -= 两行星将第二将相遇 (C )经过时间22 1T T t += 两行星第一次相距较远 (D )经过时间) (2122 1T T T T t -= 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8、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其自转角速度为ω,则地球上空的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 ) (A ) R GM -3 ω (B )R GM -3 2 ω (C )2R (D ) R GM -2 3 ω 9、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个人造地球卫星A 、B 、C ,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正确说法有( ) (A )根据gr V =,可知V A <V B <V C (B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 A >F B >F C (C )向心加速度a A >a B >a C (D )运动一周后,A 先回到原地点 10、.同一轨道上有一个宇航器和一个小行星,同方向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某种原因,小行星发生爆炸而被分成两块,爆炸结束瞬间,两块都有原方向速度,一块比原速度大,一块比原速度小,关于两块小行星能否撞上宇航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一块能撞上宇航器 B. 速度大的一块不能撞上宇航器 C. 宇航器能撞上速度小的一块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1、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体都随地球自转,所以有: ( ) A .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 B .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南纬300大 C .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两极处大

万有引力定律讲解(附答案)

6.3 万有引力定律 班级: 组别: 姓名: 【课前预习】 1.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 F =G m 1m 2r 2 。 2.引力常量 (1)引力常量通常取G = 6.67×10-11 N·m 2/kg 2,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测得的。 (2)意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 的质点,相距1m 时的相互吸引力。 【新课教学】 一、牛顿的“月——地”检验 1.检验的目的:地球对月亮的力,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力,太阳对行星的力,是否是同一种力。 2.基本思路 (理论计算):如果是同一种力,则地面上物体的重力G ∝21R ,月球受到地球的力2 1r f ∝。 又因为地面上物体的重力mg G =产生的加速度为g ,地球对月球的力提供月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产生的向心加速度,有向ma F =。 所以可得到:22 R r F G a g ==向 又知月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即r=60R ,则有:322107.23600 -?==?=g g r R a 向m/s 2。 3.检验的过程(观测计算): 牛顿时代已测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r 月地 = 3.8×108 m ,月球的公转周期T = 27.3天,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9.8 m /s 2,则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向a (2 πT )2r 月地 (字母表达式) =向a (2π27.3×24×3600)2 ×3.8×108 (数字表达式) =向a 2.7×10-3m/s 2 (结果)。 4.检验的结果:理论计算与观测计算相吻合。表明:地球上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 二、万有引力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二检测:第六章第三节万有引力定律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第三节万有引力定律 A级抓基础 1.测定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的物理学家是( ) A.开普勒B.牛顿 C.胡克D.卡文迪许 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F=G Mm r2 ,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 置,第一次测出了引力常量G,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mv2 r ,这个关系式 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2πr T ,这个关系 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公式,它是由速度的定义式得来的

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r3 T2 =k,这个关系式是 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D.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解析: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是根据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每一条都是经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故开普勒的三大定律都是在实验室中无法验证的规律. 答案:AB 3.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分别为r1=0.60 m、r2=0.40 m,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质量分别为m1= 4.0 kg、m2=1.0 kg,两球间距离为r0=2.0 m,则两球间相互引力的大小为( ) A.6.67×10-11 N B.大于6.67×10-11 N C.小于6.67×10-11 N D.不能确定 解析: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 m1m2 r2 进行计算时,首先要明确公式中各物 理量的含义,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指的是两个球心间的距离,两球心间 的距离应为r=r0+r1+r2=3.0 m.两球间的引力为F=G m1m2 r2 ,代入数据可得引 力约为2.96×10-11 N.故选项C正确.答案:C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 0 2 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1 、位置 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 一、填一填。( 4 5 分) 1 、看图填空:( 1 2 分) (1 )在的()面。 (2 )在的()面。 (3 )在的()面。 (4 )的下面是()。 (5 )的下面有()。 (6 )的上面有()。 2 、看图填空(9 分)。 2 3 1 5 4 (1 )()号飞机在最前面;()号飞机在最后面。 (2 ) 5 号飞机后面是()号飞机。4 号飞机前面是()号飞机。 (3 ) 2 号飞机前面有()号飞机。1 号飞机后面有()号飞机。 3 、我会在的右边画○ ,上面画□,左边画△,

下 面 画 ◇ 。( 8 分 ) ) 面 。 ○ ◇ □ 5 、 我 会 填 。 ( 8 分 ) ( 2 ) 在 的 ( ) 面 。 ( 3 ) ○ 在 ◇ 的 ( ) 面 。 ( 4 ) 在 的 ( ) 面 。 ( 1 ) 一 共 有 ( ) 只 动 物 。 ( 2 ) 从 左 边 数 起 , 排 在 第( )个 , 排 在 第 ( ) 个 。 ( 3 ) 从 右 边 数 起 , 排 在 第 ( ) 个 , 排 在 第 ( ) 个 。 ( 4 ) 的 前 面 有 ( ) 只 动 物 , 后 面 有 ( ) 只 动 物 。 二 、 找 一 找 。 ( 1 3 分 ) 1 、 找 位 置 ( 1 ) 苹 果 的 位 置 在 第 ( ) 排 第 ( ) 个 。 白天 鹅 在 第 ( ) 排 第 ( ) 个 。 4 、 请 你 先 看 一 看 , 再 填 — 填 。 ( 8 分 ) ( 1 ) 在 ◇ 的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