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防洪排涝现状及体系建设的对策

城市防洪排涝现状及体系建设的对策

城市防洪排涝现状及体系建设的对策

摘要:国内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地发生,直接影响到城市安危和市民日常生活及生产。因此城市防洪除涝工作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确保城市居民正常工作及生活的根本保障,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提出了相关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措施

城市人口和财富高度集聚,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引领核心,城市一旦受灾,损失巨大。洪涝灾害是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最主要灾害之一,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滨水而建,均面临洪水淹没和雨后内涝问题。因此尽快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只有两套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即城市防洪和城市排水,堤坝可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水威胁,完善的排水管网可解决重现期内的暴雨径流。城市防洪与城市排水分别属于水务与市政两个专业,在学术研究上,两者也分属于水力学课和城市给排水学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防洪与排水分属两项专项规划,是在用地布局完成之后所做的专业规划。每一次城市内涝,下水道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暴雨强度超过排水系统设计标准,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排水设施老化,地下工程改造难度大,等等。毋庸置疑,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存在,但要究其真正的原因,我们必须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的防洪排涝及排水系统中整理分析。首先需要弄清城市洪涝灾害的性质及其防御体系的概念。

二、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成因

1、暴雨频发而强度骤增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因素和大规模城市建设所致的大气环境变化,我国暴雨频发,暴雨强度骤增,且降雨集聚,降雨造成高水位洪水,瞬时降雨量大而降雨时间长,造成严重的城市外洪内涝。

2、河道淤塞致泄洪能力降低

由于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道长期不清淤疏通,河底标高上升,河床的宽度和深度减小,泄洪断面缩小,流水不畅,当上游洪水下泄和本市暴雨汇集时,形成高水位洪水,危及城市安全;且城内雨水无法外排,造成城区大面积渍水,造成城市外洪内涝严重局面。

3、城市位置不当及布局不合理

现有城市、城镇已建于洪水淹没的区域或低洼积水区域,经常受到洪水侵袭。

例如,安徽省金寨县县城位于水库下游1km泄洪水位以下的梅山镇,1991年7月暴雨后水库泄洪,县城大部被淹,损失达1亿元;四川省射洪县城选址于地势低洼的太和镇,在四川省8?17洪水中损失惨重。有些城市新区在选址时仍建于低洼积水地区,同样会饱受洪涝之苦。

4、渗水地面减少而径流速度加快

大规模城市建设建造了大量的建筑和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大量减少了渗水地面和植被,使暴雨的径流速度加快,渗水面积减小,雨水快速聚集,单位时间内的雨量大大超越城市雨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从而导致了涝灾的发生。

5、防洪排涝标准偏低而不匹配

虽然国家有众多与防洪排涝相关的法律、规范,但往往由于现状和经济因素、意识不足,近期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低,难以抵御高位洪水和大暴雨,尤其是注重防洪,忽略排涝。城市排涝标准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规范。

6、现状防洪排涝设施配套不足且运行不力

现状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普遍配套不足,老城区防洪排涝设施标准低,设施老化。老城区大多为雨污合流排水体制,排水管径小,故障多,加之管理不善等原因,加剧了老城区内涝的灾损。城市新区因为建设速度过快,且“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严重,防洪排涝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甚至有些新区未待排水设施完全配套甚至未铺设排水管网便投入使用。

7、城区地面标高处理不合理

老城区往往由于历史原因,街区地面标高偏低,有些道路标高高于街区地面标高,街区雨水难以排入道路下的排水管道。尤其是紧邻老城区的新建区的地面标高高于老城区地面标高,雨水向老城区汇集,加剧老城区的内涝。

三、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措施

1、在城镇体系规划阶段以区域为基础构建防洪排涝体系

作为追求区域整体效益的城镇体系规划,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统筹与协调。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及更大区域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中,以流域或汇水区域为对象,加强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对策措施,构建区域性的蓄滞洪区,建设区域性的防洪排涝及调蓄雨水的工程设施,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可以从区域范围大大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压力。

2、在总规的用地功能布局阶段进行防洪排涝安全布局

防洪排涝的安全布局,是指在城市规划中,根据不同地段洪涝灾害的风险差

异,在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合理性的基础上的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的安全度。防洪排涝安全布局的基本原则是:

(1)城市建设用地应避开洪涝,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

(2)城市建设用地应根据洪涝风险差异,合理布局。城市建设用地类型多样,不同用地的重要性,人员聚集程度不同,受灾后的损失和影响程度不同。合理的建设布局,能减少灾害损失,也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现代治水观念,必须在城市用地布局中高度重视。

(3)在城市建设中,应当考虑防洪排涝需要,为行洪和雨水调蓄留出足够的用地。

3、城市地表水(蓝线)专项规划在城市的防洪排涝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地表水是城市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小小的城市地表水体,汇集和吸纳地表降水,作为一个缓冲,暴雨时期降水不直接汇入到江河,对减轻江河压力有很大作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水面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城市的防洪排涝标准。可见城市水面面积在防洪排涝中具有重要作用。

4、构建合理完善的绿地系统,增强城市绿地的蓄水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绿地系统中的第一特性为生态性。在绿地系统的生态性中,减少地表径流,减缓暴雨积水,涵养水源,蓄水防洪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

在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种: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契型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应从以下几点构建合理完善的绿地系统,增强城市绿地的蓄水功能;

(1)构建绿地系统“点线面”相结合的体系。在现状城市绿地系统中,绿地布局的破碎化和片段化,使得绿地系统“点”“线”“面”断裂,缺乏连贯性,不能形成绿廊或绿链,每块绿地只能单独作用,绿地生态功能难以发挥。因此,在绿地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实施中应当注意运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理念,构建完整的绿地网,增强绿地的蓄水功能。

(2)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中,避免过分强调绿地的景观功能。在现状城市绿地系统中,为突出城市景观,城市绿地几乎都高出地面,导致暴雨时城市的雨水不能往绿地里流,而往路上流。因此,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中,适当采用“沉降式”绿地设计,可以有效减缓市政管道的排水压力,有效的起到减少地表径流,减缓暴雨积水的作用。

5、在城市建设中减少不必要的硬地面积,发挥土壤的蓄水能力

在城市中除了大量建筑物以外,道路广场地面采用的硬地材料,使得城市中渗水土壤面积极为稀少。这是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降雨增加城市市政管道排水负担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采用新型生态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硬地面积,增加城市中的可渗漏地表面积,充分发挥土壤的渗水蓄水功能,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地面沉降,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是增强城市排涝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6、不断完善城市排水规划的合理性,管道的设计要符合城市建设和气候变化的脚步

城市雨水泛滥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城市排水管道设计的不合理性,很多城市为了减少投资和建设周期,老城区将错就错,面对积水现象置之不理,多年不对管道进行改造,导致城市排涝问题严重。而新城区为了赶建设进度和节省资金,不完全按照国家规范进行专项规划的审批,设计暴雨强度比实际暴雨强度小,重现期不满足要求,城区安排不合理,与老城区无法衔接,上水排不出,下水无处可排,导致整个城市排涝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气候愈发反常,国家已经开始对设计规范进行修订,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中,更应该重视排水专项规划的合理性,不要将问题留到施工阶段甚至是日后的维护和重建阶段。

总之,我国城市洪水灾害的频繁,要加强我国进行全民防洪意识的教育,服从城市防洪工程安全大局,加大城市防洪排涝项目的争取力度,加快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这样才能使人人爱护堤防、有效提高城市排洪防涝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冬冬,周念清,江思珉等.城市雨洪径流模型研究概述[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22(3):132-137

[2]伊学农,刘遂庆,张敬光.城市防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4)

[3]冯凤玲,成杰民,杨圣军.济南市水安全问题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6,(4)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很多城市的防洪排涝系统建设的并不完善,遇到强降雨量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内涝事故,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提出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城市建设;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职责,对于很多中心城市来说,由于整体包含的人数的增加,同时很多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在不断地上升,一旦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就会对于城市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基于此,本文主要是研究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好防洪排涝系统的建设工作,加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而可以更好地保障城市人们的安全。 一、我国目前城市防洪排涝现状 目前对于我国很多城市来说,防洪排涝的系统一般是由城市的防洪系统和城市的排水系统组成的,一般来讲,防洪系统是由城市的水利部门控制,排水系统一般是由市政部门负责,由于这两者是由不同的责任方负责的,在开展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当城市出现暴雨的现象,首先会发挥作用的就是城市的排水管道系统,但若是城市排水系统建立的不够完善,就会导致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洪涝问题。 二、城市防洪排涝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很多城市开展的防洪涝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会显著的影响城市具有的抗洪涝能力。 (一)城市排洪涝体系划分不清楚

对于很多城市来说,在开展城市防洪涝建设工作和规划的过程中,往往会选 择去参考西方国家建设的现状,将现代化建设的体系融入其中,但是这些人往往 不考虑我国实际的情况,对于城市的定位不够准确,这都会降低城市的防洪涝能力。除此之外,开展的防洪涝问题研究需要和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但是很多城 市并没有注意到该问题。 (二)责任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负责城市防洪涝问题主要是由市政部门、水利部门,不同部门在开 展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交叉,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设工作的 质量[1];对于很多城市周围开展的防洪涝功能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较为完 善的体系,会出现权利空白的区域,这就会给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较为严重的问题。 (三)城市的防洪排涝设施有待提高 城市的面积、人口都在显著的提升,但是相对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是城市具有 的排洪涝能力并没有获得显著的提高,相关配套的设备较为落后和陈旧,例如郑 州720特大暴雨,一方面是由于暴雨强度过大,最大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mm,排水系统整体相对落后,另一方面城市灾害应急措施不到位,相关的应急设备没 有及时的更新,应急措施没有到位,从而导致灾难的发生。 三、完善城市具有的防洪排涝能力的措施 城市内涝的原因较多,如:排涝系统不完善、城区地面硬化面积扩大、极端 气候导致的超标准洪水等。针对造成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城市 内涝的原因,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一)不断地完善城市洪涝体系管理的机制 在城市开展防洪涝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和城市的发展相结合,及 时的和各方沟通,积极的开展合作活动,对于不同部门之间的责任做到清楚的划分,在有条件的基础下,可以不同部门之间联合开展培训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当 前是数据化的时代[2],为了取得更好的防护效益,就需要多方之间尽可能地共享

浅析城市防洪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城市防洪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态水利观念的发展,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工程与环境的和谐。本文介绍了城市防洪中生态水利的几点做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防洪;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加、城市硬化面积的不断扩大,洪水灾害愈加成为危及该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防洪问题,分析洪水灾害特点,针对城市防洪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防洪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1城市防洪现状 1)城市防洪体系保护价值巨大。城市通常都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重要的部门和基础设施以及大的厂矿企业都设置于市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固定资产都集中到城市,而且人口密集,一旦城市防洪体系失守,将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六安市橡胶坝(中坝)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老淠河两岸的人文环境,提高了市区防汛标准。 2)城市防洪体系保护区域相对较小且集中。城市由于人口集中,财富积聚,其保护区域相对较小也很集中。虽然目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相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其所占面积仍然相对较小。所以城市防洪体系可以集中进行防护,同时这也为城市防洪的分区防护提供了可能。对于城市核心区域保持最高的防洪标准,而对非核心区域可以采取稍低一点的防洪标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城市防洪标准相对较高。由于城市防洪体系所保护区域的价值巨大。所以相对于广袤的农村地区其防洪标准要高得多。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非农业人口超过150万的城市防洪标准要大于200年一遇,非农业人口在50万~150万的城市防洪标准要达到100~200年一遇。非农业人口在20万~50万的城市防洪标准要达到50~100年一遇。在实际建设中,有部分城市达到防洪标准,如上海的防洪标准达1000年一遇,沈阳的防洪标准达300年一遇。但我国更多的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防洪标准偏低,到2005年底,全国639个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的只有236个,尚有63%的城市没有达标。防洪标准不达标,成为城市防洪发展的一大难题。 4)城市防洪受重视程度较低。我国防洪的传统重点在广大农村地区,建国以后一直集中精力于大江大河的整治。因而相对而言,城市防洪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城市没有正常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多年来,在城市防洪建设问题上,欠帐很多,资金缺乏,没有固定的人员进行专项工作,许多城市甚至至今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本文主要以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并针对问题从健全和完善防洪排涝管理体系、制定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方案、做好相关配置管理工作等方面探讨了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对策,以期为保障城市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标签:防洪排涝;城市;问题;对策 1、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职责不明确 目前,我国防洪排涝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着重关注工程建设周期,严重忽略了防洪排涝体系管理责任人的职责,从而造成责任主体的不明确,导致防洪排涝体系逐渐走向分解。防洪排涝是一项全生命周期工程,关乎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防洪排涝体系的建设和安全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管理中,建设单位若将防洪排涝工程肢解成若干小的部分,城市外河道和城市内部排涝管工作的主管单位分别为水利部门、排水管理部门以及城市建设部门,管理的分解不仅会导致责任主体的分解,也会大大增加防洪排涝建设工作难度,最终导致防洪排涝工程在关键时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1.2设计方案不够科学化、合理化 建立防洪排涝体系之前,需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进而保障防洪排涝工程的有序展开。比如调查规划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目标、不同城市构建防洪排涝体系的方法等。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大部分城市在构建防洪排涝体系时,仍然照搬他国相对较为成熟的建设方法,应用他国相对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案,从而忽略了我国城市发展情况和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现状。其后果是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导致我国防洪排涝体系的不完善、不科学。城市防洪排涝问题一旦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防洪排涝系统的实用性,需要确保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方案与建设目标与城市整体建设方案和建设目标相吻合,从而保证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建设步伐能够适应城市发展速度。 1.3不完善的配置设施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建设速度相对缓慢,且处于极度失衡的状态。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逐渐增多,如果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建设步伐跟不上城市建设步伐和发展速度,加之防洪排涝工程配置设施不够齐全,就会无法满足城市建设要求和城市居民所需。对于这一情况,城市相关部门需要做好防洪排涝建设工作,部门领导需要树立正确意识,并充分认识到加强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资金的缺乏,与之相关的防洪

城市防洪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城市防洪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城市作为人们群居生活的一种高级的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是人类现代化生活的集中体现。城市的排水系统在城市的水资源管理输运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城市的整体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 由于温室效应影响的加剧, 降雨量也是正逐年增加, 这无疑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近几年来时常有城市汛期发生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交通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城市防洪的现状作出了相应的一些防治对策。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水系统;流量参数;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飞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之一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温室效应的加剧,降水量的不断攀升,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导致城市洪涝灾害不断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经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洪灾损失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城市防洪问题已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已经显得非常迫切。 一、城市防洪现状 1.城市防洪体系保护区域相对集中 由于城市的人口集中,产业聚集,保护区域相对来说不大且较集中。所以通常情况下城市防洪体系可以进行集中防护,同时对城市防洪进行分区防护提高实施可行性。对城市的核心区域要保持最高的防洪标准,对非核心区域则可以采取相应稍低一点的防洪标准,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的效益。 2.城市防洪体系保护对象价值巨大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枢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通常在城市中都会建有一些重要的部门和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需要进行特别保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大部分的固定资产都集中到了城市,人口密集,因而城市的防洪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城市防洪体系出现问题,将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城市防洪排涝现状及体系建设的对策

城市防洪排涝现状及体系建设的对策 摘要:国内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地发生,直接影响到城市安危和市民日常生活及生产。因此城市防洪除涝工作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确保城市居民正常工作及生活的根本保障,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提出了相关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措施 城市人口和财富高度集聚,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引领核心,城市一旦受灾,损失巨大。洪涝灾害是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最主要灾害之一,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滨水而建,均面临洪水淹没和雨后内涝问题。因此尽快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只有两套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即城市防洪和城市排水,堤坝可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水威胁,完善的排水管网可解决重现期内的暴雨径流。城市防洪与城市排水分别属于水务与市政两个专业,在学术研究上,两者也分属于水力学课和城市给排水学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防洪与排水分属两项专项规划,是在用地布局完成之后所做的专业规划。每一次城市内涝,下水道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暴雨强度超过排水系统设计标准,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排水设施老化,地下工程改造难度大,等等。毋庸置疑,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存在,但要究其真正的原因,我们必须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的防洪排涝及排水系统中整理分析。首先需要弄清城市洪涝灾害的性质及其防御体系的概念。 二、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成因 1、暴雨频发而强度骤增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因素和大规模城市建设所致的大气环境变化,我国暴雨频发,暴雨强度骤增,且降雨集聚,降雨造成高水位洪水,瞬时降雨量大而降雨时间长,造成严重的城市外洪内涝。 2、河道淤塞致泄洪能力降低 由于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道长期不清淤疏通,河底标高上升,河床的宽度和深度减小,泄洪断面缩小,流水不畅,当上游洪水下泄和本市暴雨汇集时,形成高水位洪水,危及城市安全;且城内雨水无法外排,造成城区大面积渍水,造成城市外洪内涝严重局面。 3、城市位置不当及布局不合理 现有城市、城镇已建于洪水淹没的区域或低洼积水区域,经常受到洪水侵袭。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当前我国多个城市都在努力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作为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一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若一旦发生洪涝灾害,会让市民处于恐慌危险之中,对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重视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关键性,改善低下排水功能,保障城市可妥当处理洪涝灾害,城市居民可避免遭受洪涝灾害带来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城市;体系建设;防洪排涝;问题;对策 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气候出现多变性,我国遭受的洪涝形势严峻。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危害性极大,且影响面较广,安全的城市防洪排涝是确保城市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展,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很多城市洪涝工程建设落后、防洪排涝规范低、应急处理能力低下、排水能力缺乏等问题更加凸显,大部分城市遭受程度不一的洪涝灾害和威胁[1]。该现象已得到社会重视和关注,务必强化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建设,确保城市防洪排涝的安全。 一、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善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尝试,我国大多数城市已建立完善的雨水情监测系统,气象预报精准度已得到提升,特别是针对冰雹、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更是得到一定提升[2]。但当前的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如监测点的设置密度还没有办法满足当前对短时强降雨重点监测的需求,尽管加强了对泥石流、山洪高发地区的监测,但城市内部尚未构建网络化、高效的设置体系,还需加强城市群测群防系统的建设。此外,在强化预警监测系统建设上,及时对信息技术管理进行有效利用,在信息共享和整合方面还有待改善,当前城市区域的雨水情监测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水利部门的水文观测、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等其他相关部门的观测点,该类部门的监测点和协调合作程度比较分散,对信息共享的价值产生直接影响,分散的管理亦会减轻资源整合的效率,不能最大化发挥信息的服务价值。 (二)管理职责不明确 防洪排涝体系的建设是维护市民生命财产及日常生活的保障,防洪排涝的管理亦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就当前我国较多城市管理防洪排涝的现状来看,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职责不清、体制不顺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城市防洪排涝体系被切分成几个部分,如管理外河道控制工程的部门为水利部门的城市防洪管理处,管理城市排涝管网的部门为排水管理处。多部门管理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现状给统一调度的防洪体系造成一定困难,防洪体系的功能不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给城市防洪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风险评估不足 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风险评估及规划过程中,容易忽略评估洪涝灾害发生的因素。城市交通设施、水利电力的建设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个相关部门在实施规划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通常缺少重视而忽略洪涝灾害的相

关于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建议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城市内涝灾害关注度日益提高,老旧落后的防洪排涝系 统已经不能达到城市应用的要求,尤其是在发生强降雨天气之后,必然会给城市 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影响。因此,加强城市排涝防洪系统建设是必然要开展的工作。本文主要是对城市地下水系统防洪排涝系统建设进行研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希望可以促进成熟防洪排涝水平的提升,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实现城市 高质量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下水系统;防洪排涝;建设措施 截至十三五末,山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05%,户籍人口城镇化 率突破50%,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100平方公里,城镇化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 的同时,也留下交通拥堵、停车难、地下设施欠账多、排水不畅等“城市病”,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衰减,城市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尤其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 端天气增多,暴雨发生频率增加,济南、长春、南京、北京、深圳、郑州等一些 大中城市先后遭遇了“内涝成海”的尴尬,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统筹协调,实施了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累计建设 综合管廊801公里、海绵城市1659平方公里,新增园林绿地面积5万公顷,累计 建成绿道4600余公里,精致推行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城市防洪排涝系统 建设由于历史欠账多,仍存在一些软肋,如规划体系不完善,防洪排涝规划与其 它专项规划不能有效衔接;排水系统不健全,在过去城市建设中,建设应对小重 现期降雨的小排水系统多,缺少微排水系统和应对大重现期的大排水系统,多采 用速排的方法,排水系统不堪重负,我省城市人均占有排水管道1.8米,与发达 国家4米仍存在一定差距;设计标准低,部分城市河道防洪标准低,雨洪资源调 蓄能力弱,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管道堵塞等 现象时有发生,内河水位较高及滨海地区高潮位时易出现洪涝倒灌现象;应急管 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浅谈城市防汛排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措施

浅谈城市防汛排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措施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变化,极端性气候灾害事件时有发生,我国 城市洪涝灾害日趋严重,城市的内涝问题日趋凸显,直接影响了城市安危以及市民日常生活。本文就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的现状以及城市防汛排涝面临的挑战,探讨 解决中小城市防汛排涝问题的措施,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城市排涝防汛调度的综合管理。 关键词:防汛排涝;城市内涝;应急抢险设备;综合调度;信息化 前言 一、城市防汛排涝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地面硬化率 的提高,增加了径流系数,从而加大洪水量,导致积水现象严重,城市的雨水净流量总和不 断增加,城区的排涝系统面临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现阶段我国城市的防汛排涝工作总体现 状如下: 1、城市的防涝标准很低,以往城市排水管径多按照0.5年一遇的雨量标准进行设计,许 多城市的设计标准甚至低于0.5年一遇。目前,一般大中城市的排水标准为2~3年一遇,个 别城市达到5年一遇标准,挡不住大暴雨的袭击,形成大面积的内涝。 2、城市新区建设速度过快,“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严重,防洪排涝设施滞后于城市发 展的速度。许多河道被填平盖房或者变窄,湖泊变小,导致蓄洪、滞洪面积缩小,泄洪能力 和湖泊调节洪水能力降低,大大减少了城市的滞蓄水量。 3、城市防洪排涝设施配套不足且运行不力,部分老城区为雨污合流排水体制,且防洪排 涝设施标准低、设施老化。 4、城市防汛排涝设施长期得不到正常的维养,排水管网堵塞、破损、积淤严重,排水泵 站设备陈旧、效率低下、运行不稳定,大大削弱了排涝设施原有的功能。 二、城市防汛排涝面临的挑战 一是在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外洪内涝交织、城市排水能力尚未全面提高的条件下,如何 强化城市防洪防涝综合预警监测能力、充分发挥现有排水设施功能、提高应急抢险能力、提 升防汛排涝数字化水平,是城市防汛排涝面临的挑战。 二是在GIS技术、远程监测技术和模型模拟技术等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 科学有效地进行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评估排水系统运行状态、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智能化” 水平,是城市排水管理面临的挑战。 三、做好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的措施 针对城市防汛排涝的现状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如何进一步恢复排水设施原有的能力,以及在排水设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提高防汛排涝应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城市的预案体系及队伍建设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针对防汛排涝事件的突发性、抢险的紧迫性、工作面的复杂性、作业的安全性、施工环境的随机性、工作场地的环保性、时间的任意性、连续工作时间 长等,需要城市防汛排涝预案体系的不断改进优化,以及一支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及时有效 的防汛抢险队伍。 1)建立和完善城市各级的防汛领导体系,牢固树立“城市防汛工作一盘棋”的思想,整合 交通、水利、气象、排水、执法等部门的资源,设立指挥中心以及分指挥部,在恶劣天气时,做到事前预排、事中保障运行、事后应急处置,做好防汛排涝的综合调度。 2)强化抢险队伍建设。在防汛预控体系的框架下,建设成立装备齐全、先进、人员充足、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队伍是防汛急需的。以通过动员各部门、各阶层人员,做到全员参与、全城参与。并不断强化预案的实战演习,提高战时作战能力,进一步完善与 属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在预警启动后,直接进行有效联络,提高效率,增强各区域 的防汛防台工作力量。 2、恢复排水设施原有的能力

深圳市洪涝灾害研究报告

市洪涝灾害特性与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春浩 摘要城市防洪是一个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和实施可持续开展的战略性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洪涝灾害的特性,通过对致灾因素进展分析,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防灾减灾对策。 关键词城市防洪洪灾特性防灾减灾对策 濒临南海,属台风、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防洪排涝根底设施的建立,初步建成了水库蓄洪、河道泄洪、滞洪区滞洪、堤围挡洪(潮)、泵站排涝等组成的保障有力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定位的不断提升,对洪涝灾害的反响越来越敏感。如何进一步掌握洪涝灾害特性,优化治水防洪减灾对策,是今后市城市防洪工作的主要课题和总体目标。 一、洪涝灾害特性 1.洪灾的时间分布不均 洪灾在年发生的时间多为4~10月,但主要集中于7~9月。据统计,在1981~2000年20年中,洪灾发生于7月份的占33%,8月份占24%,9月份占14%,3个月共占71%。年际的变化大体上有洪灾与旱

灾相互交替现象。1981~2000年20年中,除1982、1989、1990和1991年4年有旱灾无洪灾外,其余各年都有大小不一的洪灾。 2.洪灾的地理分布差异大 洪灾的形成和灾情的严重程度与该地区的降雨量、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兴旺程度有关。市洪灾的地理分布正好反映这一关系。由于市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差异较大,导致洪灾的地理分布差异大。按历年来洪灾发生的次数、损失程度等来划分,可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中南部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4区和布吉镇为洪灾多发区;东北部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等镇为洪灾易发区;西北部沙井、松岗、公明、光明、西乡、福永、石岩、观澜、、平湖等镇和东南部的XX、葵涌、大鹏等镇为洪灾少发区。 3.全局性洪灾少,局部性洪灾多 洪涝灾害受灾围与暴雨笼罩面积、暴雨中心、地势有关。无论是锋面雨还是台风雨,引起市全境性普降灾害性暴雨的时机不多,故全局性的洪灾甚少,洪灾一般发生在暴雨中心围。洪涝局部性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暴雨中心在河流上游,而洪灾那么往往发生在降雨量较少的下游。例如1993年9月26日,全市普降大暴雨至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水库周围,水库下游的罗湖、福田区酿成特大洪涝灾害。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加快了经济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显著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但现阶段我国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对缓解我国防洪抗灾压力、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生产生活产 生了消极影响。为了保证我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建立并完善城市防洪抗 涝体系建设工作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我国城市防洪抗涝建设体系的基 本情况出发,具体分析了若干现实影响因素,提出了积极应对的解决策略,以期 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现实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作为 一个承担着庞大人口经济、文化、政治需求的供给集中体,现代城市的职能呈现 出多元化和深入化的发展趋势,这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几年,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极端暴雨天气时有发生,我国许多城市均 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状况,这对于我国城市的正常管理建设与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优化城市防 洪排涝体系建设与完善相关管理体制的是城市管理人员的必要选择。 1我国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城市的防洪排涝工作主要由城市内部排涝以及城市外部防洪两 方面组成,即城市排水与防洪两套建设体系。城市内部的排水管道系统主要解决 城市内部地表径流积累的问题,这一体系划分于市政管理部门;城市外部的防洪 堤坝主要是阻挡洪水对城市的不利影响,隶属于水利部门管理。这两道系统在城 市的总体规划中属于不同的专项规划内容,但共同作用构筑了城市防洪抗灾保护网。两者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应依据建设城市的实际地理等情况,充分考虑其用 地与布局规划需求。目前,在我国国内城市的防洪抗涝体系建设与管理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地表径流不正确引导、排水疏导设施老化失修、排水管网系统规划不 合理、排水管道设计规格偏低、防洪细节设计不科学、设备管理不到位等现实问题,显著增加了我国城市内部出现洪涝灾害的概率与影响程度。为了有效解决城 市防洪排涝建设体系不完善给城市防洪造成的困境,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从根本 问题入手,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建设需求,统一规划城市防洪防涝体系规 划与建设,切实完善城市排水管道系统与城市防洪体系。 2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现实问题分析 2.1相关工作管理职责不明确 我国目前的城市防洪抗涝的不同工作内容隶属于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如城市 管理部门、城市建设部门、水利部门以及市政部门等。这种多方向的管理制度在 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常常会造成工作责权不明确,将防洪抗涝的工作分割为两大部 门极容易使得不同的职能部门的工作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合,且缺乏完善的工作衔 接与统一管理制度。此外,在城市周边的部门地区往往会由于城市规划过程中未 明确其管理与职权范畴,而成为权力真空地带,对城市防洪抗涝体系建设产生了 不利影响。 2.2监测体系与预警制度不完善 在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发展后,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天气监测体系与水文

新时代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在国土上分布的各个城市所处地势与气候不同,所 面临的降水量也不同,因此城市的防洪排涝规划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洪涝 灾害已经给我国城市发展带来了重大的阻碍,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针对 性的进行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保证城市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 必要举措。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问题;对策 1 城市防洪排涝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导致城市内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河流水位上升,倒灌后淹没河岸 附近的城区;二是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不合理、不完善,致使雨洪不能被及时、顺利排出。现阶段,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防洪排涝借鉴模式有误 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防洪排涝模式借鉴“苏联模式”,且其规划思想意识一直延续至今。 但苏联属高寒地区,降雨量少,城市下水道等防洪排涝基础设施模式与我国所处的温度带地 区不相匹配,在我国疆域辽阔、雨水充沛的城市里直接套用高寒少雨地区的城市设计标准, 无疑不太合适。特别是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基础设施老化、年久失修,防洪排涝能力弱化或 消失等,为城区防洪排涝留下了重大隐患。 1.2 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迟滞、落后 新时代,我国城市呈跨越式发展,棚户区改造与建设的推广运行,致使城镇化发展迅速,城市郊区变成了都市区,水泥建筑林立,高楼大厦不断崛起,树木、农作物、草地等绿化植 被减少,地面坑塘、河道、湖泊等调蓄水面逐渐缩小或消失,地面设施硬化严重,地下基础 排水设施建设迟滞、落后。地表结构的变化改变了雨洪水渗、蓄、净、用、排的循环过程及 地下水系的自然格局,使得城市内部水系受阻、整体排水不畅等。这些都使得城市区域自然 肌理遭到破坏,调节雨洪蓄水能力下降,雨水下渗能力降低,高径流系数增大。特别是硬化 地面,即不透水地面,也叫“死亡性地面”,遍布各大城市,给城市防洪排涝带来极大阻碍。 相关研究表明,一般绿地径流系数为 0.2 左右,水泥铺装或沥青道路径流系数为 0.9 左右,硬化地面的排水能力要低于绿地 8倍左右,高径流系数使得雨水迅速汇流、汇集,形成雨洪, 一旦雨洪超过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就会导致城市内涝。 1.3 城市规划中对防洪排涝考虑不足 (1)新时代,我国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城市排水系统标准偏低,排水能力不够, 地下排水设施建设(管线建设或调蓄隧道工程建设)没有综合系统考虑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普遍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建设标准思想。(2)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城市经济 投资水利建设相对薄弱,资金不足,造成防洪排涝论证缺陷。(3)“重污水、轻雨水”,雨污合流排洪方式在许多城市仍普遍存在,致使油污、厨房污水等流入雨水管道并不时沉积,堵 塞管道。(4)防洪排涝、减灾救灾意识淡薄,自然灾害、灾难来临时或发生后,才知道加 强重视,而灾害、灾难被积极处理完毕后,其思想重视意识又随风而逝,未从源头上加以重视。(5)交通道路、电力、供水、供暖、防洪排涝等市政设施建设不能同步实施,致使城 市对洪涝灾害自我调蓄能力降低甚至丧失。

城市洪涝原因与防洪排涝措施研究论文

城市洪涝原因与防洪排涝措施研究论文 城市洪涝原因与防洪排涝措施研究论文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城市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因为降雨的强 烈导致洪涝灾害的规模比较大,给人们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带来了极 大的威胁。文章就对城市洪涝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城市防 洪排涝的措施,从而提高城市排涝防洪的能力,促进城市健康稳定 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洪涝;防洪排涝;措施研究 1我国城市洪涝灾害的现状与形势分析 城市集聚着较多的人口与经济财富,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一旦城市发生洪涝灾害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今城市的 主要灾害之一就是洪涝灾害。因为强降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使我 国较多城市都遭受到破坏,受灾人口上亿,除了巨大的额经济损失,甚至还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在一些河北与四川等地,洪涝灾 害还引发了泥石流,使得多人因此丧命。我国较多城市临近海边, 在暴雨侵袭后还会引发城市内涝,给居民的正常生活与交通带来了 巨大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各种极端气候频发,干旱灾害、洪涝灾害、沙尘暴灾害、冰雹灾害等极大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 产安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气候的变化,我国较多城市的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建筑规模增大,绿地面积被占用较多,并且城市的一些排 水排污设施建设还存在问题,城市道路大多都是钢筋混凝土地面, 一旦发生强降雨,很容易导致城市的内涝,因此多发城市洪涝灾害,以下就对我国城市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以及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 力的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2我国城市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2.1全球气候变化,暴雨频发。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 影响,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较多地区的气候都比较极端,因此我 国较多城市都很容易发生强降雨,暴雨侵袭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并且近些年的暴雨强度比较高,降雨的时间比较长,导致城市经历 着严重的外洪与内涝灾害。 2.2城市地理位置的因素。我国很多城市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平坦,大多位于一些盆地、平面以及丘陵等,并且较多城市的周围都会有 湖泊以及河流,拥有较为丰富的水源,并且大多城市的附近地理位 置比较高,而城市中心的地势比较平坦,一旦发生强降雨,就很容 易造成城市内部的积水,城市道路都是钢筋混凝土,地面比较硬化,雨水很难渗入到地下,因此只能通过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雨水的排泄,但是城市排水设施有限,并且有些布置不合理,排水量小于降 水量,因此很容易导致城市发生洪涝灾害。 2.3城市局部的气象灾害导致暴雨频发。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 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增加,占用了城市绿 地面积,还改变了城市内部的局部气候,使得城市内很容易发生热 效应,也就是热岛效应,这些都是由城市的发展造成,城市发展的 速度越快,城市交通、生活以及工业排放的各种废气就越多,再加 上空调等各种设备的应用,使得城市气候变化比较极端,城市空气 的热气对流加快,导致局部城市频发暴雨灾害,特别是城区的降水 比郊区降水更加多,城市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就是洪涝灾害。 2.4人的破坏因素。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规模也 扩大了很多,很多绿地与农田面积都被开发为城市的建筑面积,但 是城市的排水排污系统还较为落后,使得城市综合的防洪排涝水平 比较低。人力的因素导致城市土地面积的需求增大,对河道以及洪 沟的管理上比较松懈,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占据河道滩涂以及排洪沟 道面积的出现,从而导致城市河道与排洪沟道面积减少,还有些建 筑工程,直接将桩基础建在河道中,使得河道的排水性能以及输水 性能严重下降。 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建筑的占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大,极大的降低了城市的水源涵养地,导致城市气候比较极端,很容易发生暴雨现

城市防洪排涝对策措施

城市防洪排涝对策措施 摘要:国内城市防洪除涝工作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确保城市居民正常工作及生活的根本保障,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国内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地发生,直接影响到城市安危和市民日常生活及生产。下文就寻找问题形成原因入手,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从而系统地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关键词:防洪排涝;问题成因;措施对策 Abstract: the domestic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waterlogged elimination work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is one of the city residents to ensure the normal work and life of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But, the domestic urban flood dis aster frequently occurs, directly affect the city People’s Daily life and safety and production. Below is looking for reason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problems, and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city flood control drainage capability. Keywords: flood and draining waterlogging; Problems cause;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212.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防洪排涝的严峻形势 2011 年6 月23 日下午4 时30 分左右,北京突降暴雨,截至当晚7 时,城区平均降水57 毫米,个别地区最大降水量达182 毫米。这场暴雨洗刷了闷热的同时也让北京城狼狈不堪,城区多处积水,多处道路瘫痪。今年5月10日前后,两场强暴雨,使我国南方数座城市受淹,部分路段积水深度达1米左右。综合我国的内涝的情况,城市的防洪除涝减灾工作已经是重中之重,城市的防洪除涝工作是一个持久之战,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我们一定要做好十足的工作,制定出可行的而且有效的对策,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暴雨带来的内涝和洪灾。城市人口和财富高度集聚,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引领核心,城市一旦受灾,损失巨大。洪涝灾害是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最主要灾害之一,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滨水而建,均面临洪水淹没和雨后内涝问题。因此,城市的防洪排涝问题形势严峻,必须全力应对,寻找成因,制定对策,以期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 2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成因 2.1暴雨频发而强度骤增

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对策

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对策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城市给排水系统也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系统运行状况除了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带来直接影响,还严峻制约社会的安定和谐进展。在城市排水系统大力建设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城市排水系统的问题,提出将来改造相关对策,为后续讨论及建设供应参考。 “德国人的青岛下水道”:每当某个城市被暴雨冲击、积水横流时,人们总会想到青岛,它拥有令其他城市艳羡的排水系统。11年7月2日,青岛暴雨倾盆。当地水文部门录得的数据是:连续降雨21个小时,最强降雨时持续40分钟,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为近3年来的最强的一场降雨。雨势渐停后,一般道路只用了10分钟左右就将雨水排净,重要低凹地段的积水点,半个小时左右也把水排干了。青岛市排水管理部门对当地排水系统在此次强降雨中表现的评语是“经受住了考验。”青岛的下水道,俨然已成传奇……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日益重视城市改造,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得到巨大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日益完善,但依旧无法满意城市进展需要。 1城市排水系统现状

目前,城市排水系统选用设计标准低、排水力量差、管道老化、管道接口渗漏严峻及堵塞等问题是造成我国城市内涝及地下水污染的重要缘由,不仅严峻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破坏社会的稳定和谐。 1.1城市排水系统功能不完善 城市化进展日益加快导致城区建设面积不断增加,但城市排水系统却未能得到准时改造建设,城市原排水系统服务面积无法与城市建设强度相匹配,掩盖范围不全,欠缺完善的排水系统,使城市水环境恶化,城市污水废水渗入地下水污染水资源。此外,旧排水系统使用多年,且设计标准较低,排水管道管径小,受到管道老化、管道接口不匀称沉降等因素影响,管道淤积严峻,管道排水力量降低,同时缺乏合理有效的改造建设,导致城市排水系统功能不完善。 1.2城市排水系统布局混乱 目前,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问题主要是新城区排水系统建设水平较高,但旧城区排水建设落后,而且,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一般“重雨水、轻污水”,部分旧城区还欠缺完善的排水系统,大部分旧城区排水系统均采纳雨污合流排水体制,雨季大量污水直排至水系中。另一方面,在污水处理厂的布局方面,考虑到旧城区建设用地紧急,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较少,且不具备扩建条件,导致城市排水系统处理力量不足。

防洪排涝措施

防洪排涝措施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自然灾害频发,洪水成为世界各地都面临的严重挑战。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采取有效的防洪排涝措施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可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防洪排涝措施,并详细阐述其原理和实施步骤。 一、提前预警系统 提前预警系统是防洪排涝的基础,通过建立可靠的监测网和预警体系来及早发现洪水形势,提前采取相关措施,有效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预警系统应包括地质灾害监测、水文监测、气象监测等多个方面,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卫星定位和气象雷达等设备,及时收集和分析数据,并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二、河道治理 河道的合理治理对于防洪排涝至关重要。首先,要清理河道内的淤泥和垃圾,确保水流畅通;其次,要加固河道岸堤和河床,提高河道的抗洪能力;再次,要加强对河道周边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随意填埋河湖,确保河道的自然保护区可以正常发挥作用。 三、水库建设 水库是防洪排涝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水位以及灌溉用途,可以有效减缓山洪和河水的衝击力,并将其储存起来,供水时使用。水库建设应充分考虑水库的容量和泄洪能力,同时合理选择水库的建设地点,避免因为水库的修建而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此外,定期对水库进行维护保养也至关重要,确保水库的运行安全和正常工作。

四、城市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和建设是城市防洪排涝的基础。这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沉淀池、雨水花园等设施,以便有效地将城市降雨水排放到河流以及水库等集水区域,防止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而且,为了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建筑冷却等方面。 五、防洪堤建设 防洪堤的建设是保护农田和城市的主要手段之一。防洪堤的选址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综合考虑地理条件、河流水位、土壤情况等因素。在建设过程中,要使用高强度的材料,并确保堤坝的稳定性和抗水性能。此外,要定期检查和加固防洪堤,确保其能够长期有效地起到防洪的作用。 六、植被覆盖和护坡措施 大面积植被砍伐和土地开垦是导致洪水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植被恢复和保护是防洪排涝工作中的关键一环。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防护林和湿地植被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冲性能,减少洪水的冲击。此外,采取适当的护坡措施,如坡面绿化、人工护坡等,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河流岸边的稳定。 结论: 防洪排涝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提前预警、河道治理、水库建设、城市排水系统、防洪堤建设以及植被覆盖和护坡措施,都是有效应对洪水灾害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密切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多方面合力的努力,才能实现有效的防洪排涝目标,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应对措施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应对措施 作者:张从欣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9期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城市防汛现状 近几年,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有不少城市在强降雨中陷入“水城”窘境,并正在成为国内城市普遍顽疾。特别是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全国又有不少城市遭遇了强降雨的袭击,导致了东北三省、南方广东、福建、湖南等许多区域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问题。 笔者认为,造成部分城市普遍性内涝的原因在于:一是降雨量特别大。近年来,气候复杂多变,强对流天气、强雷雨天气、短历时强暴雨等灾害性气候增多,给原有城市排水系统带来新的挑战。二是路面大面积硬化。当前,不少城市面积无限扩大,硬化地面越来越多,水泥地等硬地面遮盖了原有的透水地面,渗水系统缺失,容易造成积水。三是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低。目前,我国部分城市排水设施设计仍沿用前苏联模式,采用的是传统的推理公式法,标准偏低,管道口径小,难以对付大流量的来水。加之受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建设存在着“重地上,轻地下”的问题,在城市规划时对排水系统设计不够,标准不高,在实际建设中又明显投入不足,导致排水系统落后,跟不上城市的高速发展。四是城市地势不同导致部分区域内涝。城市地势有高有低,在暴雨突降时,水自然向低洼处聚集,形成内涝。比如:石家庄市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遇有强降雨时极易造成东南区域积水。 二、城市内涝应对措施 国内给排水知名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周玉文教授,在国内首届城市防汛研讨会上曾提出了“城市排涝体系”的全新观点。周教授指出,城市市政管网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仅靠城市排水部门自己无法单独完成,需要法规的保障和规划、园林、水务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可能短期内难以实施,但这是大势所趋,必须要编制新的城市排涝规范和标准,创建城市排涝体系,来提高城市抵御内涝灾害的能力,才能较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从一味的“排”到“渗、蓄、滞、排、用”相结合的转变,走出“城市排涝就是城市管理部门的事”,“靠城市排水系统就应该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认识误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