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貌研究综述_王鹏

城市地貌研究综述_王鹏

城市地貌研究综述_王鹏
城市地貌研究综述_王鹏

城市地貌研究综述

王 鹏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8)

摘 要:介绍一门新地理学分科———城市地貌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及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城市地貌对城市的地域结构、形态、景观和功能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展望城市地貌未来的研究前景。关键词:城市地貌;综述中图分类号:P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3X (2004)03—0080—05

1 国外城市地貌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貌环境紧密相关.地貌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下垫面和基础,同时对城市的地域结构、形态、景观、功能等多方面均有深刻的影响。城市在利用现有的地貌环境进行建设的同时,又改造和破坏了自然地貌环境,干扰了自然地貌环境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使城市的自然地貌过程成为独特的城市地貌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城市地貌景观;同时,受到破坏和改造的地貌环境又不断地产生洪水、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蠕动、水土流失和建筑物加速风化等一系列地貌灾害,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建设和人民的安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城市化席卷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在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用地迅速扩展,各国都面临着老城市重建和新城镇建设问题。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区域的水陆生态系统受到深刻影响,城市下垫面———地貌的演变规律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如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坡地失稳引起的坡地重力地貌灾害、洪涝、地面沉陷、表土侵蚀加剧、市区及其下游河道蚀积加剧等诸多地貌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并逐渐受到重视[1]。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城市区域的地貌环境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貌过程的影响,从而规范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尽可能减轻对地貌环境和地貌过程的扰动,避害趋利,使城市和地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并越来越成为地貌学家关注的热点。在这种背景下,促进了20世纪20~60年代国外城市地貌研究的开展。

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城市化区域本身及其影响范

围内水陆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1967年在罗马尼亚召开的

国际地理学大会上首次出现了对城市地貌问题的专门讨论,许多学者对湿热地区、干旱地区和温带地区的城市地貌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论文[2,3,4,5]。“城市地貌

学”一词也正式收入《应用地质学百科全书》[6]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对城市地貌研究的关注。这标志着城市地貌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关城市地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城市水陆生态系统中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活动对地貌过程,特别是水文过程的影响,如建筑活动对河流沉积物的影响,因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陷问题,滑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对城市地质及城市工程地质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20世纪70~80年代有关城市地貌的研究论文和报告不断出现。1974年在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上首次召开了城市地貌专题讨论会。1976年出版了这次专题讨论会的论文集。这一时期出现的、较有影响的、涉及城市地貌问题的著作有:et (1973)的Cities and G eology ,Detwyler 和Marcus (1972)主编的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C oates (1974)主编的Environmental G eom orphology and Landscape C onservation ,V ol.Ⅱ,Urban Areas ,Leves on (1980)的G eology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C ooke 等(1982)的Urban G eom orphology in Dry 2lands ,D ouglas (1983)的The Urban Environment 等。

2 国外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内容

最早提出“城市地貌学”

(Urban geom orphology )一词,并积极倡导城市地貌研究的美国学者D.R.C oates 认为,人类

收稿日期:2004-02-15

作者简介:王鹏(1965-),男,湖南祁东人,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从事自

然地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第25卷第3期2004年6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Hengyang N 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N o.3V ol.25Jun .2004

在地球表面生活、工作、娱乐,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均会以某种方式改变地表,而人类聚居的城市区域则是受到人类影响变形最大的区域,在城市环境中人是城市景观(City Scape)的创造者。城市地貌学就是将人看成是一种造貌的营力过程加以研究。在这种意义上,城市地貌学可以看成是城市地质学的地表构件,而城市地质学又是环境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7,8]。英国学者Iandouglas则指出,地形对城市的适宜性问题,城市内部某些地点对于具体建筑物的适宜性问题,以及城市发展对土壤和地形稳定性的影响问题,是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问题[9]。国外的城市地貌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211 城市化对城市区域气候及风化作用的影响城市建设改变了下垫面状况,如有植被覆盖的自然地面为不透水的人工地面所取代,楼宇的建造则以高而荒芜的陡壁取代了原始自然地形的起伏,因此城市区域的风、温度和降水发生了变化,形成“城市热岛”和“城市雨岛”。城市地区形成的这种小气候,伴随着使用石化燃料和其他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加速了城市中建筑材料的风化[10]。

212 城市化对城市区域水文和水资源的影响城市化导致了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改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自然地面为不透水的人工地面所代替,从而影响了城市区域降水向地下自然渗透的过程,加速了地表径流的形成;地表径流由网络化的城市排水系统极其迅速地排入河流。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城市区域汇流时间缩短、洪峰流量增加,因此,城市化后,洪水的强度和发生频率均较城市化前有显著增加。Leoplod总结了城市化对城市水文的影响后指出,当某一地区有20%的面积由下水道排水和不透水盖层时,溢岸洪水的发生频率将增加一倍,河流流量将增加0.6倍[11]。此外,城市区域的不透水地面还减少了降水的入渗、土壤湿度和地下水的补给;而城市区域的地下水抽取量往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又增加了不透水面积,二者共同作用常常导致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下水产量的减少。倾入城市及临近区域自然水体中的、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物,破坏了自然水体的水质,则对水资源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213 城市区域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及河道变化在城市建筑现场,由于地表植被被清除,表土裸露,常导致侵蚀和沉积的增加。研究表明,新建设场地的开发过程中土地裸露引起的快速的表土侵蚀,可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50~100倍[9]。城市化过程中侵蚀作用的增强和产沙量的增加可能导致下列几种危害:(1)河道淤积及洪水位的抬升;(2)阻塞排水设施,损坏抽水设备;(3)浑浊的水体不适合市政、家庭或工业使用;(4)改变河道几何形态和位置[3]。G uy(1979)提出了几种减小沉积作用的方法,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场地的裸露面积,在所有裸露的表土上覆盖防护材料,尽快恢复永久性植被,尽可能少地利用陡坡地,采取工程措施减小流径裸露地表的水流速度和水量,建造沉积物拦截池等[12]。流域内侵蚀加强、产沙量增加必然导致河道的一些适应性变化。D ouglas(1978)指出由于含沙量加大,超过了水流的搬运能力,河道从窄而深的弯曲型转变成宽而浅,且河床上有大量砂和粉沙物质的分汊型[13]。据Hammer(1972)报道,在费城地区河道增宽是城市化的重要效应之一,在78个小流域中河道的宽度增加了0.7~3.8倍。不过,Hammer还发现费城地区的一次开发活动并未导致其后4年中河道有任何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宽[14]。因此,由于地形、不透水地面面积、植被覆盖度和暴雨排水性质不同,即使在同一城市内,输沙量和河道的变化也存在巨大差异。

214 地貌灾害

随着城市的发展,易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更低的泛滥平原和更高的坡地。泛滥平原和坡地的开发带来的洪水灾害和坡地重力地貌灾害,是城市区域易遭受的二种主要地貌灾害。洪泛(flooding)一词用以描述低地被水淹没的现象,而不论这些水是来自河流、湖泊还是海洋。数千年来洪泛一直严重地威胁着人类。那些位于河谷平原、洪积扇、沿海平原地区的城市,每每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且损失巨大。但值得指出的是,洪水泛滥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当人类选择利用易受洪泛的地区后,洪水才成为一种灾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只有放弃对易受洪泛威胁地区的开发,才能彻底摆脱洪水灾害。然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洪泛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对农业开发极具吸引力,而城市区域易受洪涝影响的低地,由于近水便于航运、废物倾倒及低廉的地价等,均对投资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通过分析城市区域的地貌,研究洪水的形成机制,划分出易受灾区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是地貌学家可为城市建设做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

坡地重力地貌灾害是指因自然的原因(地震、过量的降水等)和人为因素(如在坡地上进行工程建设)所引起的坡地失稳而引起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性地貌过程。城市地区人口高度集中,建筑物密度大,人类活动对坡地稳定性的不良影响较为严重,尤其在山地丘陵城市中,坡地重力地貌灾害较为突出。地貌工作者通过对坡地重力地貌灾害的形成机制和成灾过程的分析,对城市区域及其可能发展区的坡地稳定性做出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抽取地下水或采掘地下其他固、液体矿产资源,可导致城市区域地面沉陷,进而引发建筑物破裂、地下管线毁坏等次生灾害,并使城市洪涝灾害加剧。此外,建筑物的重量也可引起粘土和砾石层的压实沉陷。地貌工作者通过研究地面沉陷的机制、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地面沉陷的政策性措施。

215 人类活动形成的地形

倾倒废物、充填洼地和采掘地表砂砾资源,都会在城市及其郊区形成新的地形。由倾倒废物或充填洼地形成的

2004年第3期王鹏:城市地貌研究综述81 

地形,称为堆积地形;由采掘活动形成的地形,称为剥移地形。某些人类活动,如开挖运河、修筑铁路和公路,既可形成堆积地形又可形成剥移地形。废物堆(或称垃圾堆)是城市的一种独特景观。垃圾堆常常对临近地区产生许多有害影响:有毒废物频繁地散逸到临近的土壤和水体中;大风天气时,风从废物堆吹起的灰尘可污染空气,并影响局部气候;废物堆本身在雨水冲涮下可形成冲沟,并可导致废物堆滑坡的发生[15]。为供应城市建设所需的建材,在城市周边地区采掘砂、砾和取土制砖形成许多坑洼地形是常见的现象。在临城河道和海滨城市海岸带开采砂砾,常会引起河流和海岸动力环境的改变,影响蚀积平衡,危及桥梁和临河建筑物的安全及港口的使用。地貌工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垃圾的卫生填埋选择合理的场所;在城市开发前,对必须就近获取的砂砾等建材资源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议及开采后的恢复措施。

216 地貌制图

地貌制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种地貌形态、规模、物质组成、成因和空间分布特征。城市地貌制图就是以制图的方法,综合反映城市地貌的研究成果,是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基本图件。需要城市地貌研究成果的一般有四类人,即城市规划师、建筑工程师、居民和保险公司。城市地貌研究的范围和制图比例尺依研究的目的不同而不同。为确定城市扩展区,决定新开发项目的总体布局或控制城市蔓延常需要较大区域地貌制图,比例尺约为1: 25000至1:10000。城市建成区比例尺为1:10000至1: 5000的地貌制图可用于城市改造、灾害区划等。选择建筑场地则需要比例尺为1:5000至1:1000的地貌制图[16]。除需要反映地貌形态、组成物质和地貌过程的普通地貌图外,坡度图、切割密度图、地貌灾害区划图等往往也是常用图件。C ooke等(1974,1982)系统地介绍了用于环境评价和管理及干旱区城市地貌的地貌制图方法[17,18]。

3 国内城市地貌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城市地貌研究起步较晚。城市地貌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是在八十年代初才开始的。1987年12月,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召开的“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上,丁锡祉教授宣读了《简论城市地貌学》一文[19];西南师范大学穆桂春教授等人介绍了开展我国城市地貌研究的设想和与国外城市地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情况;大会组织者举行了城市地貌学专题讨论会,城市地貌学成为这次会议讨论的热点之一。1987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了丁锡祉教授和程桂春教授的城市地貌研究课题,要求用3年的时间集中对成都和重庆进行城市地貌试点研究,为建立中国的城市地貌学摸索经验和奠定基础。这也标志着我国开始了城市地貌学的系统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近十余年来,国内许多地貌学者从城市的地貌环境和人类活动这两个系统的矛盾运动出发,对城市地貌学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

311 城市地貌学科与概念理论体系研究

对于城市地貌学概念的研究,丁锡祉(1988)认为:城市地貌学是环境地貌学的一个分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建设与地貌的关系[19];穆桂春也认为它是环境地貌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地貌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20]。对城市地貌的定义,丁锡祉认为,城市地貌是一个复杂的人地系统,是人类在城市建设中,经由利用自然地貌到改造自然地貌和塑造人工地貌的全过程所形成的自然地貌与人工地貌的协调发展的产物[21]。另外,徐刚对城市地貌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做了系统研究[22]。李立华从地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对城市地貌做了研究,认为人类活动扰乱甚至破坏了地貌形体与地貌过程之间的平衡,使地貌环境中物质能量转换变得脆弱而敏感,使地貌环境发生逆向恶化演替[23]。312 城市地貌的环境问题研究

刁承泰认为城市地貌环境具有潜在的致灾性[24],并把它称为环境脆弱带,认为环境的脆弱带的重要特征是环境的变异敏感度高,持续利用性降低和对灾害的承受弹性减少,这种脆弱带在城市边缘表现得最明显,环境脆弱带的面积为1000km2/a[25]。李立华对城市地貌的环境研究表明:以重庆为例,城市地貌中人为剥蚀的速度比长江上游剥蚀率(010002m/a)快100多倍,人为抬升速度比喜马拉雅山抬升速度(大于0101m/a)快10倍[23]。徐刚以重庆为例,研究了山地城市地貌的环境问题,结果表明,重庆城市地貌的环境问题严重,城市地貌的环境致灾性强,大气污染的地貌作用显著和城市地貌的环境质量的人为退化,如自然斜坡的失稳,由于防空洞的原因有潜在的地面塌陷,高危边坡陡坎,人工堆积的不稳定等[26]。从大气污染而言,由于城市地貌的原因,城区的S O2的平均浓度(01040mg/m3)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三倍,且空间分布特殊,S O2的浓度高值中心在以商务活动为主的市中区一带,而工业区的S O2的浓度反而较低[26]。李坡等对岩溶地区的城市地貌演变与生态持续能力进行了研究,认为人类活动已成为城市地貌及生态环境的演变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岩溶地区城市地貌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气候系统,水文系统及地质灾害的影响,如在气候方面“城市沙化,城市热岛效应等”,在水文方面象地表径流量变幅加大,地下水位下降,如贵阳市1986较1985年枯季水位下降2-5m,遵义市为01031-1115m,安顺市为01102-0164m,地下径流也改变[27]。张文开对福州市城市地貌与城市气候关系也做了研究,认为福州盆地的自然地貌明显控制盆地中的风向,但人工地貌的发展导致了气温逐年上升和风速逐年降低,近30年来,福州市区气温每年以0101℃的速率上升,全区的平均风速每10年下降0159m/s,7-9月间平均热岛强度以每10年近011℃的速率增加[28]。陆佳荣,周春东等对嘉兴市秀洲新区的水环境整治作了研究,提出了“清淤清污、水质处理、控制水位、

82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年第25卷

人工瀑布设置、亲水性护岸建设、滨河绿化”等综合治理措施,对水下、水面、水上及两岸体现水环境特征的几个方位进行统一规划、全面治理,从而达到丰富城市地貌、改善水环境、提高舒适性的目标[29]。

313 城市地貌分类与制图研究

对于城市地貌的分类研究,刁承泰认为应根据城市地貌研究的内容、性质、目的和任务以及城市地貌的特殊性,对城市地貌进行分类[30]。张友刚以重庆北碚区为例,对城市自然地貌采用相同地貌成因之下的形态分类原则,从坡度和起伏度两方面划分城市自然地貌类型,对城市人工地貌采用“生态-形态”分类原则,从地面透水性和稳定性等生态角度以及单个建筑形态差异和其空间平面组合形态差异角度来划分[31]。另外,研究一个城市地貌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分析其发生演变规律,对城市地貌系统的自然地貌系统和人工地貌系统进行分类,并把这些成果反映在城市地貌图上,有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32,33,34]。而张友刚在地貌制图方面则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制图的方法[35]。314 城市地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米文宝对银川市城市地貌对城市住区及城市发展的影响做了研究,认为城市地貌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住区的安全,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和城市风貌等[36]。黄金龙以广东云浮市为例,认为云浮市区存在矿产、建材、旅游等丰富的地貌资源,并指出其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应向西南方向发展[37]。

此外,有关学者对城市地貌及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也作了相关的研究。吕韬,刁承泰等(2003年)以重庆市涪陵城区为例,从地面坡度、地面破碎程度和组成物质等方面分析了涪陵城市地貌特点,并从人类造貌营力影响角度分类论述了低山河谷城市地貌对城市交通的影响[38]。

综上所述,城市地貌学研究内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对地貌环境的影响;(2)地貌环境对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和质量评价,对某一具体城市来说,可分为:城市地貌环境对城市发展和分布现状的影响;根据城市特点分析地貌环境和对城市地貌环境做出质量评价;

(3)城市地貌灾害的研究;(4)城市地貌分类与城市地貌制图;(5)城市地貌环境的最佳利用结构和最佳利用方式。

4 展望

综观国内外城市地貌近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地貌学在城市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有着非常实在的现实意义。与国外对城市地貌研究相比,我国城市地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有些方面已经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理论创新深度也不够,需要我国城市地貌工作者继续努力。城市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类活动关系甚为密切,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拥有自己特殊的优势,特别是在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如城市地貌灾害防治、城市区域的水陆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关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公益事业等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如果城市的管理者和规划师乃至普通市民,对城市地貌有一定的认识,那将会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避免许多与地貌有关的环境问题出现,从而节约投资,增加效益。

随着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区域,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于城市的扩展,在城市区域内,原来的地貌系统经人工改造,逐步演变为独特的城市地貌系统。我国城市地貌问题的研究前景因此将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Me G ill,J.T.The growing im portance of urban geology[J].

U.S.G eol.Survey Circ.,1964,(3):487.

[2]C oates,D.R.In:C oates D.R.Environmental G eom orpholo2

gy and Land-Scape C onservation(Ⅱ)[M].stroudsberg, Pennsylvania D ouden,Hutchins on,&R oss,1974.

[3]D ouglas,I.The Urban Environment[M].London,Vctoria&

Maryland:Edward Arnold,1983.

[4]C ooke R V,Brunsdea D,D oormkam p J1C.et al.Urban G eo2

m orphology in Drylands[M].Ox ford: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5]Verstappen H.Th.Appied G eom orphology Ansterdam[M].

Ox ford,New Y ork:E lserier Science publishers,1983.

[6]Charles W Finkl Jnr.The Encyclopedia of Applied G eology

[M].New Y ork,Cincinnatl,T oronto,London,Melbourne: Van N ostrans Rein-hold C om pany,1984.

[7]C oates,D.R.Urban geom orphology[J]1G eol.S oc.,Ameri2

ca S pec.Paper,1976,(1):174.

[8]C oates,D.R.Urban geom orphology[A].In:Charles W.

Finkl.Jnr1(ed),The encyclopedia of applied geology[C].

New Y ork:Van N ostr and Reinhold com pany Inc.1984:601-605.

[9]D ouglas,I.The urban environment[M].London: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1983.

[10]Winkler,E.M.S tone:properties,durability in mans envi2

ronment[M].New Y ork:S prnger-Verllag.1973.

[11]Leopold,L1B1Hydrology for urban land planning a guide

book on the hydrologic effects of urban land use[J].U1S1

G eol.Survey Circ.,1968,(3):554.

[12]G uy,H.P.Sediment-control methods in urban develop2

ment:s ome exam ple and im plications[A].in:D.R.C oast2 es(ed),Urban geom orphology[C].G eol.S oc America S pec.Paper,1976.

[13]D ouglas,I.The im pact of urbanization on fluvial geom orpholo2

gy in the tropics[J].G eo-Eco T rop,1978,(2):229-242.

2004年第3期王鹏:城市地貌研究综述83 

[14]Hammer,T.R.S tream channel enlargement due to urbaniza2

tion[J].Water Res ources Research,1972,(8):1530-

1540.

[15]Wils on,L.A dum psite guilty of the greatest crime[J].Waste

Management,1993:(10):44-46.

[16]Verestappen,H.Th.Applied geom orphology[M].The

Netherlands:E 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 o.Inc.1983. [17]C ooke,R.U.,D oornkam p,J. C.G eom orphology in envi2

ronmental management:an introduction[M],Ox ford:Claren2 don Press,1974.

[18]C ooke,R.U.,etl.Urban geom orphology in drylands[M]

1Ox ford: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9]丁锡祉1简论城市地貌[J]1山地研究,1988,6(2):66272.

[20]穆桂春,高建州.城市地貌学的理论与实践[J].西南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5(4):293-298. [21]丁锡祉,刘海珍.城市地貌研究进展[A],李淑珍,李

钟武.中国城市地貌研究[C].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1992,1-5.

[22]徐刚,刁承泰,张大泉等.城市地貌学的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与内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4(3):98-1031

[23]李立华,刘淑珍.城市地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初探

[J].西南师范大学学(自然科学版),1990,15(4):607

-613

[24]刁承泰.城市地貌环境的致灾研究[J].科学通报,

1992,37(18):1688-1690.

[25]刁承泰,张友刚.简析城市地貌环境脆弱带[J].热带

地理,1998,18(1):50-52.

[26]徐刚.山地城市地貌环境问题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

1997,17(3):229-232.[27]李坡,车家骧,孔繁雯.岩溶地区城市地貌演变与生

态持续能力[J].贵州科学,1999,17(2):127-1311 [28]张文开.福州市城市地貌与城市气候关系分析[J].福

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4(4):96-1021

[29]陆佳荣,周春东,顾东华,陈雪宇.嘉兴市秀洲新区

水环境治理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01,(3):31-

32.

[30]刁承泰.城市地貌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

[31]张友刚,陈国建.城市地貌分类研究—以重庆北碚区

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

(6):713-717.

[32]刁承泰.重庆城市地貌图的设计与编制[J].地理学报,

1993,48(6):544-551.

[33]穆桂春,谭术魁.人工地貌学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5(4):551-557.

[34]沙润,李久生.城市地貌图的设计思想和编制方法初

探[J].地理科学,1988,8(2):165-172.

[35]张友刚,陈国建.城市地貌数字制图研究—以重庆北

碚区为例[J]1计算机与地图,2000,(1):11-14 [36]米文宝.银川市城市地貌对城市住区及城市发展的影

响[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2):165 -1681

[37]黄金龙,曾杰.云浮市区地貌与城市发展[J].广州师

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9):25-31. [38]吕韬,刁承泰,周志跃等.试论城市地貌及其对城市

交通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8(4):308-312.

Survey of U rban G eomorphology R esearch

WANG Peng

(Department of Res ources,Environment and T ourism Management,Hengyang

N 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421008,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new geographical branch2urban geom orphology,andits main studying content is intro2 duced.The deep in fluence of urban geom orphology on many aspects,such as region structure,form,landscape and function to the city is sum2 marized,and its research prospect is Looked forward to.

K ey w ords:Urban geom orphology;survey

84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年第25卷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概述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概念 具有观赏、构景和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为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等主要特征。各种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 (一)海岸地貌 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以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和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和日光浴。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钱塘江口以南地区 2、沙质海岸 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和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 (二)冰川地貌 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以及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 (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 (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和冰瀑。 2、分布

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3、开发利用现状 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一般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主要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 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 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三)沙漠戈壁 1、概述 (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 (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 (3)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独特而神秘的荒漠景观和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2、我国荒漠的分布:(属温带荒漠) 我国的沙漠和戈壁面积有12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乌鞘岭和贺兰山以西的大陆腹地。新疆是荒漠分布最广的省区。 3、主要景观类型 (1)风积地貌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 a沙丘 b沙垄:是指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沙质高地,包括纵向沙垄(与风向一致)和横向沙垄(与风向垂直)。 (2)风蚀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 a岩石单体造型:风蚀蘑菇、人头石等 b群体造型: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在巨厚的湖相沉积层上发育的陡壁的小丘和风蚀沟槽、洼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组合,主要分布于新疆罗布泊的雅丹地区。 4、沙漠戈壁旅游资源的利用 沙漠、戈壁等干旱地貌景观,以其独特性和神秘性吸引着旅游者,成为极具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所处自然环境较差,这种旅游还不被广大游客所接纳。 (1)目前利用方式:主要建立各种沙漠公园、沙漠植物园和沙漠旅游专线

城市更新项目现状和对策研究

城市更新项目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中的一些旧城区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在结构上 都已经不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了促进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提出了城 市的更新项目,对城市中的旧城区进行拆迁和整改等措施,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 城市的整体建设进行有效的促进,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一致性。本文对当前我国 城市更新项目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现状;对策 近些年以来,欧美国家对城市更新的研究非常多,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对于城市 更新,其指的是将城市中一些已经不在适用的设施等进行改造,从而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性。这种改造对城市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也已经开展了对应的发展政策,但由于 我国的城市更新项目发展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当前我国城市 更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改进意见。 1 城市更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1.1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对于当前我国的城市更新项目来说,还没有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导致很 多的城市在进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无法可依,这对我国的城市更新项目发展来说造成了较大 的阻碍。各地政府机构为了能够保证城市更新项目的正常运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存 在的问题,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城市更新项目运行机制,但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以及 制度的制定能力等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很多的城市更新项目管理机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对我国的城市更新发展来说是一种严重的限制。 1.2 重眼前,轻长远 对于城市的更新发展,其主要是为了帮助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更大的优势,保证城 市的持续稳定发展,但对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来说,其在进行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年,目 光过于短浅,导致其在制定更新政策时仅仅关注其对当地短时间内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而 一些开发商尽管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利益关系对其往往是听之任之。此外, 还有一些开发商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往往会对更新项目中的内容进行随意的修改,导 致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从长远角度看,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危害。这 些都是只重视短时间内的经济效益,对城市的长远发展不关注的现象,这对我国的城市发展 来说是一种严重的限制。 1.3 轻视公众参与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 对于城市更新来说,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未来很长时间的发展,而城市的公民则是在 城市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关键性因素,但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更新项目的制定时,往往会对公 民的参与不重视,导致公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受到影响,政府部门不了解公民的需求,在更 新改造完成之后,往往得不到民众的支持,这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是一种非常大的限制。 1.4 全面改造项目开展不顺利 对于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国迟迟没有推出细致 的城市更新准则,导致很多的城市在进行更新改造时缺乏对应的政策支持,而一些旧的改造 项目由于缺乏对应的解决措施,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而新的项目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然 后是进度缓慢,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没有对应的措施解决,导致其该拆和迁移受到了影响,很多的市民不愿意配合政府部门的行动,造成城市更新项目的进度较为缓慢,而在这一过程 中又会有新的违规建筑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发展。最后则是由于城市更新改 造项目和当地的整体改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其容积率无法满足开发商和上级部门 的共同期望值,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是以上级部门为准,导致开发商缺乏对这些更新项目的开 发热情。 2 城市更新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其是困扰我国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 的更新改造进度,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解决,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 改革措施,帮助政府部门更好的进行城市更新项目的发展。

岩体稳定性研究方向文献综述

岩体稳定性研究方向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隧洞围岩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工程地质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围岩稳定性评价是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维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稳定性评价结果的正确是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作为岩体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围岩稳定性评价经历了“经验判断—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的发展过程[1],,有关方法已在地下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对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尤其是围岩破坏的判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新的、实用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是生产实践中提出的永恒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研究学习,首先介绍目前国内外对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接着对影响地下隧洞围岩稳定性的因素以及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工程案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隧洞开挖围岩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 1 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隧洞围岩的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隧洞的整体稳定性分析和局部块体的稳定性分析,分析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工程地质类比法、解析法、和模拟试验法等。 1.1围岩整体稳定性评价 (1)解析法 解析法是指采用数学力学的计算取得闭合解的方法[28],计算围岩中的应力分布状态及位移从而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价[4]。对于规则的圆形断面和均质、各向同性的隧道围岩,解析解较为精确,参数也容易确定;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给出了均质、含有单一(或一组)软弱结构面围岩及顶拱围岩中简单结构块体稳定性的解析分析方法;蔡美峰等得出了特定形状巷道(如轴对称圆形巷道、一般圆巷道、椭圆巷道等)围岩应力状态的解析解。其他形状的洞室可通过复变函数法求取近似解。于学馥、刘怀恒应用复变函数对围岩应力状态及变形进行求解,得出了解析解。运用复变函数进行非圆形洞室分析的前提是获取洞室的映射函数,因此如何求取简单合理的映射函数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钱伯勤推导出单孔无限域应力函数的通式,王润富提出了一种保角映射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微机程序,范广勤等应用三个绝对收敛级数相乘法求解非圆形洞室的外域映射函数,吕爱钟,提出了应用最优化技术求解任意截面形状巷道映射函数的新方法,朱大勇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以求解任意形状洞室映射函数的计算方法,并将其用于复杂形状洞室围岩应力的弹性解析分析[22]。解析方法可以解决的实际工程问题十分有限。但是,通过对解析方法及其结果的分析,往往可以获得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 (2)工程地质类比法(围岩分类法) 经验类比法是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在勘测资料较少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更能发挥其作用[8]。其中,围岩分类法简单、明了,从而成为被广泛使用的工程地质类比方法。国外的地下洞室围岩质量评价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出现了普氏岩石分级法,随后,Terzaghi 根据阿尔卑斯山公路隧道支护施工的经验,从描述各种岩层的特征入手最早提出隧道围岩分级;随后,Lauffer 提出了隧道有效跨度的稳定时间这一概念,主要以毛洞稳定时间为指标进行分级;1969 年,Deer提出了RQD分类法,随后RQD 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的RMR 分类法、Q 分类法等综合分类法的基本元素之一,因此得到广泛应用。1973年,Bieniawski 基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不连续面间距、RQD、不连续面条件、地下水条件等基本参数对岩体进行分类,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岩体分类方法RMR 法。1974 年,Barton 等学者在分析研究大量的地下工程开挖实例的基础上,把工程要素与岩石质量指标统一起来,以节理组数、节理粗糙度系数、节理蚀变影响系数等为基本参数,提出了隧道指标方法Q 分类法[12]。1979年,国内学者谷德振等提出Z 系统分类法;1980 年王思敬等人

丹霞地貌的研究

丹霞地貌的研究 3 旅游开发 3.1丹霞地貌的开发利用价值 丹霞地貌分布区内往往沟壑纵横,起伏剧烈,风化壳较薄,土壤养分较少,生态平衡脆弱,除有重要矿产者外,不宜作为工、农、交通用地。而典型的丹霞地貌则山块离散,群峰成林,山顶平缓,山坡直立;赤壁丹崖上色彩斑斓,洞穴累累;高峡幽谷,清静深邃;石堡、石墙、石柱、石桥造型丰富,变化万千,其雄险可比花岗岩大山,奇秀不让喀斯特峰林;红层盆地中又多有河溪流过,丹山碧水相辉映。因此丹霞地貌是构成风景名山的重要一支地貌类型。在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就有丹霞山、武夷山、龙虎山等20多处名山由丹霞地貌构成,另有几十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一批具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条件的丹霞地貌名山。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景地貌用于旅游开发,比较其他功能的开发更能实现资源价值,更有利于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丹霞地貌的旅游开发价值将得到更加充分显示。 3.2丹霞风景地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众多的丹霞地貌风景区逐步开发,对

丹霞地貌的基础研究和旅游开发实践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陈传康(1977)较早开始研究承德丹霞风景地貌,论述了承德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地貌特征与类型组合、地貌奇景及景观的开发利用等。1982年提出了划分造型地貌的标准和风景地貌构景设计等概念[21]。 彭华(1990)曾论述了丹霞地貌的构景特点及观赏价值,认为其构景要素主要有丹崖、幽谷、岩洞、造型地貌等,其中赤壁丹崖是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诸要素的奇特性和组合结构是评价其风景资源价值的重要依据①。1992年以丹霞山和齐云山为例研究了丹霞风景地貌的发育规律,风景地貌的分类、风景质量的评价与分级等[22]。 1991年成立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以来,各地学者积极参与了研究区域的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实践工作,根据不同需要从相关学科引进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思维理念,使丹霞风景地貌的研究逐步走上规范化。 3.2丹霞旅游文化研究 3.2.1丹霞自然山水文化 彭华(1996)以丹霞山为例研究了丹霞自然山水文化的旅游开发,丹霞山水是一个“山水景观综合体”,丹霞山水文化涉及到关于丹霞地貌的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生物学、气象与气候学、山水美学和“附会文化”等知识。这些科学与美学知识,只要按 照旅游需求加以策划和组织,就可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30]。但这方面的开发目前只限于学生的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而面对大众的科普旅游目前仍

1保定市地形地貌主要特征(概述)

保定市地形地貌主要特征 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平原和洼淀三大类。以黄海高程100m等高线划分,山区面积约11056km2,约占总面积的50%;平原约8624 km2,约占总面积的39%;洼淀区约2432 km2,约占总面积的11%。 山区按高程的地貌划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区三类。西部为中山区,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m以上。北起涞水县宋各庄、易县紫荆关、涞源县走马驿,南到阜平县岔河以西。包括涞源县全部,涞水、易县、满城、顺平、唐县、阜平的西部深山区。中山区山体切割强烈,山势高峻,河谷深切。支脉发育,并有小型盆地和断裂谷地。涞源盆地、阜平盆地、东团堡盆地、走马驿盆地位于该区。中山区东南部是低山区和丘陵区,呈条带形。北起涞水,南至阜平,包括涞水、易县、徐水、满城、顺平、唐县、曲阳、阜平的大部。低山区坡缓谷宽,陆地发育,有黄土覆盖。海拔一般在500m-1000m之间。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m-500m 之间,地形低缓起伏,向东逐渐坡展为平原,并有孤山园丘突出。西部山区:阜平与易县一带分布有太古代的片麻岩。涞水至唐县西部分布着元古代震旦砂质灰岩、古生代寒武、奥陶系灰岩、页岩。二迭系砂页岩零星分布于涞水县累子煤矿至曲阳县灵山等构造盆地中:中生代岩脉活动形成的流纹岩、安山岩、辉绿岩零星分布于西部山区各地;河谷两侧及山间盆地分布着新生代第三系地层的砾岩。 平原区由大小不等的冲积扇构成,其地形宛如半碟状。自北、西、南三个方向,向东部白洋淀倾斜。按其成因分为山前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洼淀区三部分。京广铁路两侧为山前冲积平原。主要由拒马河、易水、漕河、龙泉河、唐河、沙河出口后冲积物而成。水力切割、冲沟发育。地面坡降为千分之1-4。冲积平原系河流冲积扇前部相连接而成。河流交叉处多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洼地。上部主要是近代河流冲积层,下部为倾状冲积层。地势平坦,海拔10m-30m之间,地面坡度小于千分之一。雄县、高阳、清苑大部、容城、徐水、定兴、高碑店、博野、

城市化研究综述

城市化水平的研究综述 李楠楠1,刘淑娟1,李永胜2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2.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发展战略。方法本文通过搜集2008年以来核心期刊以上的大量关于城市化的文献,结果总结出目前关于城市化的主流观点、主要研究方法和意义内涵。结论以期对城市化有一个更充分的了解。 关键词:城市化、综述、内涵、研究方法 Research review on city level LI Nan-nan1, LIU Shu-juan1, LI Yong-sheng2 (1,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710127, China;2. Northwes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 Aim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progress, s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strategy. Methods In this paper, collected since 2008, more than a lot of core journals literature on urbanization. Results Summed up the current mainstream view,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meaning on urbanization. Conclusion It shows a deep understanding on urba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eview; meaning; research methods 引言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淡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1]。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 经济学家侧重从经济与城市的关系来定义城市化,认为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特别重视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2]。如英国有经济学家就称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地理学家主要研究地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过程除人口与经济的转换与集中外,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2]。 人类学家研究城市以社会规范为中心,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虽然由于社会规范的概念十分抽象,难以度量,但城市化包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邱国潮 段 进 摘要:从三个不同方面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传统城市形态学三大学派以及当代诸多流派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态学经典案例剖析”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来深入剖析。 关键词:国外城市形态学 学派 发展 ISUF 整合 经典案例 剖析 Compendium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Qiu Guochao Duan Jin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over one hundred years could be explored in three different aspects,which in turn formed three themes gradually:Conspectus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Schools and Their Development of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and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of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The first reflected in spatial dimension the outlines of research outcomes of several hundreds of urban morphological scholars in several dozens of countries;the second presented in temporal dimension the evolution of both ideas and theories of three international and traditional main schools of urban morphology having gained acknowledgement and many other current schools;and the last selected a dozen of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oroughly, which were some nodes of large numbers interweaved spatio-temporally. Key words: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school development ISUF integrate analyze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y 1 引言 1899年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Schlüter发表的著名论文《城镇平面布局(über den Grundriss der St?dte)》,标志着城市形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我们从2005年春季就开始比较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国外城市形态学进展。收集和分析大量相关资料以及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方面来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进展,并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涵盖主要国家、主要学科、代表人物、核心思想以及典型方法;“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国际性的城市形态学三大传统学派——英国Conzen学派、意大利Muratori-Caniggia学派和法国Versailles学派——以及诸多当代城市形态学主要方面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态学经典案例剖析”则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这样,我们通过“城市形态学发展历史”(后者的共同背景)和上述三个主题就可以系统地梳理国外城市形态学理论、发展和应用。

地貌论文

长江三峡贯通时间探讨综述 毛晨阳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长江三峡贯通时间一直以来都是长江研究中争议的焦点,为了解释这一问题,众多学者不断探讨,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了自我观点的论述。大体上是从特征矿物物源示踪法和依据沉积学推断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分析的,各抒己见。同时还提出了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一些能应用于研究三峡贯通时间的新技术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其整理,发现,长江三峡贯通时间上溯二三百万年,下至七十几万年。相信今后关于长江贯通问题的研究,将在大地构造、盆地分析和河流沉积地貌学研究基础上,会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相互补充使所得结果相互验证,相互约束,统一认识,不断逼近长江贯通时间的真实值。 关键词:长江三峡贯通时间沉积物特征矿物物源示踪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贯通大河(发源于内陆的入海河流)的流域发育历史和沉积演化越来越引起国际地学界的兴趣和关注。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和世界第三大河,其何时形成一直为我国地学工作者所关注,而三峡的贯通则被认为是研究长江形成的关键问题之一[1]。早在20世纪初三峡的贯通就引起国内外著名学者Barbour、李四光、叶良辅、李春昱等人[2~4]的关注,但对贯通的时间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方法选择上的不同。前人对长江三峡贯通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地貌学和沉积学方法,由于受地貌保存完整性以及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了对三峡贯通的多解性。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长江三峡对的贯通方面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观点。本文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就长江三峡贯通的时间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1基于沉积学的长江三峡贯通时间研究成果 根据沉积物显著的差异特征,则可以较为快捷、有效地为我们判定该区域发展状况及形成时间提供直接的证据。近些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利用以沉积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知识对三峡贯通时间进行讨论。下面本文将对几种有关以沉积学为基础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1.1沉积物磁学特征 张玉芬,李长安,王秋良[5]等人基于江汉平原(盆地)作为长江切开三峡的直接卸载区,其沉积物必然记录了长江贯通三峡的信息的考虑,采取目前国际共识的“从源到汇”的物质追踪的研究思路,选取江汉平原2个最具代表性的第四系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以沉积物磁化率特征为主要分析手段,辅以沉积物岩芯、粒度和磁性矿物的特征研究,通过磁化率变化的物源信息分析,对长江三峡贯通时间进行了探讨。 结果显示: 在孔深约110 m 附近的岩芯中粗颗粒成分和稳定磁性矿物成分的含量均明显增高,同时沉积物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磁化率值也突然增高,这些均表明在井深110 m 附近江汉平原水系曾发生过重要调整,江汉平原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成分均发生了重大改变。该层位可能就是长江三峡贯通的层位,,其贯通时间古地磁测年表明约在1.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合肥市:位于东经117°10′~117°22′,北纬31°48′~31°58′,地处江淮丘陵,江淮分水岭横贯东西,形成较低缓的鱼背状地带。总趋势是西南、东南和北面高,中南部低。境内地形较平缓。 芜湖市:位于东经118°22′,北纬30°20′在长江与青戈江的交汇口。主要市区沿长江南岸呈一带状,区内圩区~丘陵~山区呈梯形上升。 蚌埠市: 位于东经117°22′,北纬37°57′,其北部是广阔的淮北平原, 地势坦荡;南部连接淮南丘陵,地势稍有起伏,市区地形河流众多。 淮南市: 位于东经116°21′~117°11′,北纬32°32′~32° 56′,地处安徽省中部偏北,跨淮河两岸。地形多样,地势南高北低。土壤类型亦复杂多样,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基质是古河流沉积物,主要为砂礓黑土和黄土。淮河沿岸的湾地为潮土类土壤。湾地与丘陵之间的岗地,基质为下蜀系黄土,土壤主要为黄棕壤。此外,凤台县留有部分白碱土。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经118 °24′9″~118° 39′37″,北纬31°38′7″~31°47′2″,呈丘陵地形,西临的长江近似于南北流向,从采石矶至马鞍山(山名)北沿江为一狭长的带状山脉,走向与长江流向一致,市区的东部、东北部、东南部多山区,呈东高西低形。 淮北市: 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东经116°23′~116°59′,北纬33°17′~34°0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 铜陵市:位于东经117°48′38″,北纬30°56′42″,地处安徽省长江南岸。铜陵为丘陵地带,境内岗峦起伏,东南山脉绵延,西北面为沿江洼地。 安庆市: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倚山傍水,地势较平坦。 黄山市: 位于东经117°48′~118°21′,北纬30°00′~30°3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向西北倾斜。境内地势高峻,山岭纵横,岗峦起伏,溪水环绕。 阜阳地区: 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东经114°52′~116°49′,北纬32°25′~34°04′。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最高处(亳县)海拔米,最低处(颍上)海拔米。区内地势平坦。 宿县地区: 位于安徽省的最北部,东经116°09′~118°10′, 北纬33°18′~34°39′。 滁县地区: 位于皖东江淮之间,是江淮丘陵的组成部分。境内的低山是淮阳山脉的延伸。自西南向东北构成江淮分水岭。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城市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课题。随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正积极致力于提高城市竞争力。本文较详细阐述了当今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指出尚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城市面临着发展的机会和竞争的压力。如何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世界银行把城市问题作为1999---2000年度发展报告的主题,2000年新加坡全球经济地理大会也把城市竞争力作为重要议题。国内学术界最近两三年开始重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一、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源于竞争力的研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微观角度来看,众多的现实生产者和潜在生产者都正在、或试图通过利用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早。从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地域分布来看,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 在北美,美国城市竞争力及其相关研究比较深入。美国的彼得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这个问题做了开拓性的探索。他提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框架是显示性框架 和解释性框架的结合。彼得认为城市竞争力没有直接被测量分析的性质,人们只能通过它投下的影子来估计它的质和量。在解释城市竞争力时,彼得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选择了一套解释竞争力的变量:城市竞争力(UC)=F(经济因素,战略因素)。经济因素: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经济结构+城市 环境;战略因素: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十公私部门合作+制度灵活性。他选取了零售额、制造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三个指标,体现城市竞争力;同时又选取了一些构成指标,

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及其特征研究

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辛宇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 城市形态不仅是城市各组成部分有形的表现和城市用地在空间上呈现的几何形 状,还表示了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感知并反映城市整体的意象总体。本文对呼和浩特城市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呼和浩特城市形态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对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便更好地把握处于转型期的城市建设。 关键词: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特征。 一、奴隶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形态 中国奴隶社会的城市是在奴隶主的封地中心---邑(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 些城市按照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来限制其规模大小,帝王都城方九里,诸侯的都城方七里及方五里.《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就是那个时代城市布局的大致志形。这种所谓的棋盘式的规划模式对以后历代的都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农业技术条件的限制,受单一的文化模式的支配,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是在统一的内在模式支配下,在极其广阔的范围内呈现出基本一致的风格,呼和浩特城市发展也不例外。 (一)“里坊制”的城市布局形态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里仿制”城市形态形如“莱畦”发展到了顶端,这种城市形态也影响着呼和浩特城市形态的发展。 公元920年(辽神宗五年),在呼和浩特地区设天德军和丰州城。丰州城故址在现呼和浩特市东郊9公里处的白塔村北,是当时丰州滩上最著名的一座城市。自建城后,辽金元三代沿用,长达450余年之久。丰州城,呈方形,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城墙由夯土筑成,高达8米。沿城墙筑有马面和角楼。四面设城门,并筑有瓮城。人口最多时达到10万居民。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当时城市的建筑布局是仿照唐代中原地区的城市形制建造的。按照唐代城市的"里坊制",城内分别建有许多整齐划一的城市坊区。城市平面由东北坊、东南坊、西南坊和西北坊组成,名胜古迹万部华严经塔位于西北坊内。当时的官衙府第、店肆民宅、各色作坊、以及僧道寺观等都排列有序地分布在各坊之内。金代承袭了辽代的城市布局,也不可避免地在前代中原城市留下的遗痕里融入了新入主的民族带来的地方特色。 频繁的战乱,以及不活跃的城市经济,这一时期的城市形态突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强调对内的集中控制和等级身份的划分。用不同的“墙”进行隔离,用追求等级观念的思想来规划城市,以实现上述功能需求,是再好不过的方式。同时,在平面上而不是在起伏的曲面上构筑墙体和规划街道,当然,最容易选择的设计方案就是直线正交。于是,在坊墙约束下的城市大多呈现棋盘网格的形态。 元朝丰州经济、文化及手工业生产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坊制解体,封闭的城坊逐渐被

当今世界喀斯特研究现状

1、世界喀斯特研究权威专家 M·斯威婷博士 斯威婷博士于70年代初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出版了她的《喀斯特地貌》专著。这部著作影响深远,为以后的喀斯特研究者广泛引用。80年代初,她编辑出版了一本极为重要的论文 集,该论文集收入了自上世纪末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喀斯特研究经典文献,其中包括J·Crijic、A·Grund、W·M·Davis,A·B?gli的论著,以及她自己和她的学生D·C·Ford、P·w·williams的论著.:这本文集向我们展示了80拜洲弋以前世界喀斯特研究进展的主线,对我国研究者在科技复兴以后迅速了解国外喀斯特研究的历史和动态、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帮助极大。 Williams P W et al.Geomorphic inheri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wer karst[J].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G, 1987,12(5): 453~465. THE ROLE OF THE SUBCUTANEOUS ZONE IN KARST HYDROLOGY. JOURNAL OF HYDROLOGY,1983,61 ( 1-3): 45-67. 2、世界上主要的喀斯特研究国家 世界研究喀斯特的主要国家有美国、德国、中国、瑞典、法国、意大利等 下表截图为web of science 上有关喀斯特论文发表数量的统计

下表截图为web of knowledge 上有关喀斯特论文发表数量的统计

3、世界上喀斯特主要分布地区 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汇总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为了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生态化发展的运动,环境保护的口号也逐渐深入到各社会各阶层,城市是人类主要的生存空间,为了使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更要以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为根。一、生态城市理论产生过程 生态城市的正式提出虽然仅有二十几年,但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却已很久。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源泉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最初的生态城市理论来源于生态学,但是从二十世纪起算,城市问题的研究以及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术界也先后出现了三次研究的高潮,将这一问题和理论推广至全世界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首次探讨。从此以后,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衍生出的绿色城市、园林城市以及环保模范城市等名词也不断涌现。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国际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关注已经转移到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上,1975年,由理查德·雷吉斯特等人创建的城市生态组织的成立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国际影响,使得城市生态理论的研究不断发展,国际影响也继续扩大。继1990年这一组织在巴克利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探讨工作中,各种著作的出版把这一理论的内涵不断的充实与丰富,其影响也扩大到全球范围。虽然至今仍未有对这一概念的统一定义,但是生态城市是公认的建立在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理想良性循环区域,达到了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境界。 前苏联生态学家杨诺斯基把生态城市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型,并保持城市的自然条件与技术条件充分融合,同时使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 理查德·雷吉斯特(美国生态学家)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以聚居地为基础的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发展形态,即生态健康城市。 黄光宇教授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基于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将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系统相协调,对自然资源和能源进行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加强资源的在生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惠共生。 黄肇义等人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居环境,基于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自身具有人文特色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作为可持续子系统。 Rodney R White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现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和

122.我国存量空间城市更新的多维评价研究综述

我国存量空间城市更新的多维评价研究综述 高澍,马航 摘要:城市更新作为复兴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良性发展的复杂体系和周期性活动,是我国“新常态”下正在进行的城市再开发活动,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规划领域中的应用给城市更新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从可持续的评价理论入手,进而结合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从社会、经济、政策、环境、综合评价等多维度视角对其评价体系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全面分析与系统归纳,并提出将来的研究方向与预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存量空间,城市更新,多维评价,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经历的再开发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方利益不断博弈的过程。城市更新具有反馈调整的长远规划机制,过去的30年,我国经历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日益明显。至 2012 年,我国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已达 35633平方公里,比 1990 年增加了 22485 平方公里,年均增速达到4.64% ,高于城镇化 1.48%,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建设用地总量已经接近突破“天花板”,城市更新毋庸置疑将成为我国今后城镇建设的热点与重点,对土地进行存量优化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过去的城市更新实践中,过度重视经济利益,而导致评价反馈调整机制的缺失。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在存量规划中,必须克服由增量转向存量后所面临的问题(邹兵,2013)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专家意识到城市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城市更新作为解决各种城市问题的首要途径,已由早期单一的物质环境改变发展成为实现城市各项经济、社会、环境复兴的多目标复杂体系(严若谷等,2011),这就意味着城市更新的评价维度由原来评价空间的单一维度,向不同倾向乃至多价值维度转变。近年来,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城市更新评价可发现国内学术界城市更新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数目达364篇,同时有关研究文献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图1)。 图1 城市更新评价的相关文献统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