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生态环境 2005, 14(2): 287-293 https://www.doczj.com/doc/bb12780540.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https://www.doczj.com/doc/bb12780540.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0201001);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项目(20040507)

作者简介:罗 明(1962-),女,高级工程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地理信息系统。E-mail: luoming@https://www.doczj.com/doc/bb12780540.html, 收稿日期:2004-11-05

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罗 明

1, 2

,龙花楼2

1.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北京 100872;

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国土整治研究室,北京 100035

摘要: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土地退化的概念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地退化机理、类型划分、评价与监测、及防治与生态重建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土地退化问题的方向:1)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2)土地退化监测与预警的系统研究;3)重点土地退化类型及其退化机制研究;4)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的原理、方法及技术体系;5)用经济手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6)构建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的政策保障体系;7)重建技术与模式的试验示范。

关键词:土地退化;研究进展;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S1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5)02-0287-07

土地退化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加带来的食物需求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已引起全球土地资源的不断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它将威胁着粮食安全、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发展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土地退化在近几十年来吸引了世界范围内国际组织、许多国家政府、研究机构、土地管理部门和公众的广泛注意。尽管人们对土地退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仍不能满足防治土地退化的需要。纵观国内外土地退化的研究进展,明晰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科学防治土地退化的必然要求。

1 土地退化的概念内涵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1年发表的《Land Degradation 》[1],首次提出了土地退化的概念。后来,一些学者和国际学术组织又针对土地退化的类型和退化(荒漠化)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2, 3]。而Boels (1992)及Lal and Steward (1990)所著的《Soil Degradation 》等一系列专著的相继出版标志着土地退化研究的活跃和日益成熟[4]。Johnson 和Lewis 在考证了以往文献中“土地退化”一词的用法后,指出其中对土地退化的两个关键方面的看法一般是统一的:一是土地系统的生物生产力必须有显著下降;二是这种下降是人类活动而不是自然事件引起的过程的结果。根据这一术语的当前用法,他们把土地退化定义为“人类干预造成的一个地区的生物生产潜力和/或使用价值的显著下降”。“使用价值”是土地退化的一个关键特征,土地退化出现时一个地区的生物生产力可能并没有明显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价值”的变化是定义“退化”

的主要依据[5]

国内不少学者对土地退化进行过定义。如李博认为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的改变所导致的生产力、经济潜力、服务性能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或丧失[6]。刘慧认为土地退化是指在人类活动或某些不利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和影响下,土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土壤和环境质量变劣,调节再生能力衰退,承载力逐渐降低的过程。其范围不仅包括耕地,而且包括林地、牧地及一切具有一定再生产力的土地在内[7]。于伟和吴次芳认为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其中,土地质量则是指土地的状态或健康状况,特别是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土地持续利用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土地质量的核心是土地生产力,其基础是土壤肥力[8]。近年来国际上常用“土壤退化”一词来代替土地退化。主要因为“土地退化”的基本内涵与变化过程是通过土壤退化反映的。它包括土壤侵蚀、沙化、盐碱化、肥力贫瘠化、酸化、沼泽化及污染化等(也可概括为:土壤的物理退化、化学退化与生物退化)[3,9]。但也有学者认为,尽管土壤是土地的主体,但仅用土壤退化来代替土地退化是不全面的,因土地毕竟是由一定厚度内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及生物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其结构和功能远超出土壤的范畴[10]。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学者对土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执有不同意见:张绪良称“土地退化亦称土地荒漠化,是指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直至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

288 生态环境第14卷第2期(2005年3月)

景观的土地资源衰退演变过程”[11],也有些学者述作“荒漠化/土地退化”[12],将土地退化等同于土地荒漠化;杨朝飞认为“土地退化系指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土地生物或经济产量的下降或丧失,是全球重要环境问题——荒漠化研究的核心内容”[13],其意指荒漠化包含土地退化;朱震达认为“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荒漠景观的出现”[14],多数学者还是认为土地退化包含土地荒漠化[15,16],作者也持此类观点。

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完成的《21世纪议程》和1994年6月通过的《防治荒漠化公约》,“荒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农田、草原、森林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多样性的下降或丧失,包括土壤物质的流失和理化性状的变劣,以及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17,18]。《防治荒漠化公约》中还详细阐述了与荒漠化有关的概念和具体内容,其中的“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雨浇地、水浇地或使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的丧失,其中包括:①风蚀和水蚀致使的土壤物质流失;②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的退化;③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景可认为土地退化本身含有很强的时间概念[19],所谓退化、不退化是通过不同时段的土地质量和数量的比较而得知的,如沙漠、戈壁、雪原及一些石漠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质量和数量都是如此,因此就不能纳入退化的土地。确切地说,在比较时段内,土地的后期质量(数量)明显地比前期下降减少的土地环境为土地退化。

2 土地退化研究进展

2.1 土地退化的类型划分

在土地退化类型划分方面,目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方法和体系。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土地退化分为土壤侵蚀、盐碱累积、有机废料、传染性生物、工业无机废料、农药、放射性废料、重金属、肥料和洗涤剂等引起的10大类土地退化[5],此外,Allen (1980)又补充了旱涝障碍、土壤养分亏缺和耕地的非农业利用。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监测系统及国际土壤情报中心把土地退化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风力和水力侵蚀作用所造成的土壤物质转移;第二类是土壤本身的物理作用及化学作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19]。刘慧根据土地退化的成因和特点,将我国土地退化分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土地贫瘠化、土地污染和土地损毁等6大类[7]。蔡运龙等将中国的土地退化分为沙漠化、土壤侵蚀、土地污染、盐碱化、潜育化、耕地生产力下降、采矿迹地7大类[20]。徐盛荣将土地退化分为土地障碍型、土壤肥力衰退型和土壤污染型3大类[21]。2.2 土地退化的机理

造成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是退化土地生态系统本身比较脆弱,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差;另一方面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毁林开荒、陡坡开垦、过度放牧等[20]。土地退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仅为土地退化提供了外在条件,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牧、过樵、滥伐、工矿建设、陡坡开垦、甚至不适当的营林方式[13],及其它有关社会经济因素[22,23]才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在土地退化的机理方面,Blaike和Brookfield认为,土地退化是土地经受内在质量的损失或其容量的衰减,因此最好的表示不应是单要素的,而是多种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人和自然力都有各自的位置或作用,可以表示为:土地净退化=(自然退化过程 + 人为干扰)-(自然再生产过程 + 恢复管理)[24]。国外有关专家通过研究非洲的典型地区发现土地退化与农村经济贫困之间联系甚为密切[25];通过对印度西北部地区的研究发现土地退化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性互为因果[26];此外,贫困和人口压力[27,28]及技术变化[29]都对土地退化有着直接的影响。“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恶性循环[30],土地退化的机理从中可见一斑(图1)。

2.3 土地退化的评价与监测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外在土地退化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集中反映在1997年出版的“世界荒漠化地图集”和对其它地区土地退化的评价之中。目前的评价理论有3种,分别是全球人为作用下的土壤退化(GLASOD)、南亚及东南亚人为作用下土壤退化(ASSOD)和俄罗斯科学院提出的评价方法(RUSSIA)。GLASOD通过一整套指标体系直接反映气候与人文共同作用下土地退化的现实状态,其结果为土地的绝对退化;ASSOD则将土地退化的现状与人为影响的强弱两方面结合起来,间接反映退化的相对大小,评价结果代表了土地的相对退化;RUSSIA与前两种主要用于土壤退化代表土地退化的单因素评价不同,它用多样性的概念将土壤、植被和地形综合起来进行多因素评价,属于真正综合的土地退化评价。以上3种评价理论都是利用遥感的技术手段,但以目视解译为主,同时依靠常规技术支持的经验性指标体系来完成的[32]。相应地,基于3S技术的

罗明等: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289

土地退化评价和监测的技术路线也应运而生。

目前主要的评价方法有两种:一是运用图像处理软件,通过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直接划分类型和程度;另一种是选择几个基于RS、GIS的指标,给定不同的权重,通过综合来得出结果[33]。阿根廷对荒漠化状态的评估是完全基于遥感并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完成的,它代表了目前在该领域方法上的新趋势,因而也提出了一套新的评价思路。该方法利用NOAA A VHRR LAC(Large Area Coverage)资料,建立了一个与草原生态系统物候相适应的主影像系列,作为镶嵌不同时代影像资料的标准;然后结合野外调查与精度较高的影像(MSS),直接通过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确定荒漠化的状态类型[33,34]。Geerken和Ilaiwi运用TM影像,A VHRR NDVI指数评价了叙利亚牧区的沙漠化[35]。

对于土地退化的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是一关键要素。对此,国内外学者积极开展了有关土地质量指标的研究[36~40]。高尚武等在1995~1997年,按干旱、半干旱和受干旱影响的亚湿润区域,分别选取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部分旗县作为研究地点,通过随机抽样设置样地,采用GPS确定样地的中心位置,利用TM遥感资料初步建立了一个植被盖度、裸沙占地百分比和土壤质地三个指标组成的沙质荒漠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38]。刘玉平对干旱区土地退化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41]。卢金发等结合研究区特点,提出以植被覆盖度、侵蚀地貌形态和地面组成物质作为丘陵荒山土地退化程度的评价指标并进行了评价[42],此后还提出了中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

。在土壤侵蚀退化的研究中,濮励杰等综合运用137Cs、土壤磁测等新技术手段,结合土壤结构水稳性、CEC等土壤理化指标,对坡地土壤侵蚀退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44]。在土壤污染退化方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将宏观调研与田间动态监测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相结合,将3S等高新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通过建立综合污染指数(CPI)值的计算方法,对不同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绘制了污染概图,为污染土壤的恢复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45]。此外,有关土地退化模拟方面的研究,Shrestha等通过采集土地退化引发因子的野外数据,以此模拟未来的土地退化,服务于管理决策[46]。

2.4 土地退化的防治及生态重建

第一次与土地退化有关的全球性会议____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于197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提出了全球防治荒漠化行动纲领,为土地退化的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1993年5月至1994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完成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起草和制订工作。1994年10月14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12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要求世界各国“动员足够的资金开展防沙化斗争”。1996年12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正式生效,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制定防治荒漠化纲要提供了依据。迄今为止,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67个国家签署并批准了这一公约。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已充分认识到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灾害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为了

290 生态环境第14卷第2期(2005年3月)

确保《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实施,于1995年1月制定了中国执行《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行动方案(草案),1996年上半年荒漠化土地普查工作进入汇总阶段,并编写了《中国荒漠化报告》[47]。80年代以后,我国对土地退化的研究较为活跃。1990年11月,召开了“全国土地退化防治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中国土地退化防治研究》论文集。该会针对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退化的现状、成因和危害进行了科学分析,共同探讨并提出了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防治土地退化的对策和有效措施。1996年8月,在德国波恩举行了第9届国际水土保持组织会议,其中心议题是分析全球(特别是干旱区)土地退化现状、危害、成因,探讨防治土地退化及实现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48]。

国内学者对土地退化的防治开展了不少富有成效的工作。郧文聚对非洲的土地退化治理策略进行了研究[49]。郑度提出综合整治土地退化广布的长江上中游山地环境,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坚决实行陡坡退耕还林,积极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对城镇、矿山、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测[50]。李博[6]、宇振荣和王建武[51]、谢英荷等[52]、卢金发[53]、朱震达等[12],罗斌和王金亭[16]分别针对草地退化、盐碱地、矿区土地退化、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地退化和荒漠化的防治开展了研究。于伟讨论了土地退化防治的社会经济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地退化防治的成本效益分析、立法与行政、经济激励和社会组织[54]。区域意义上的土地退化研究,既有全国性的[7,13],也有如西部地区[11]、西南地区[55,56]、新疆[57,58]、陕北[59]、云南[60]、湖南[61]等区域性的研究成果。

针对土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国外有关学者提出了三种解决方式:自然恢复,即重塑退化前的环境;生态恢复,使退化土地适于原有物种或与之类似的物种生存;生态重建,努力使破坏土地具有某种形式和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并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而且要与周围景观价值相协调[62,63]。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或不需要再现土地生态系统原貌,只能选择意义更为明确而且更加现实可行的后一种方式,即生态重建[4,64,65]。龙花楼认为生态重建是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宏观上设计出合理的景观格局,在微观上创造出合适的生态条件,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它涵盖了复垦以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需要[66]。蔡运龙和蒙吉军认为退化土地的生态重建,是一种基于环境与发展思路的综合“社会工程”,应立足当地的自然条件,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定向地加速土地系统的良性演替过程,并突破在自然过程中某些不可逆的关键环节,在宏观上配置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在微观上创造一定的土地生产力和合适的生态条件,以尽快提高退化土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土地退化地区摆脱贫困,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此外,有不少学者对喀斯特地区[67,68]、南方退化土地[69]、侵蚀退化土地生态系统[70]、工矿区退化土地[71,72]的生态重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 土地退化的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的土地退化研究,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作者认为往后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包括用于评价不同土地退化类型的单项和综合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阈值和弹性、定量化的和综合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等[47]。

(2)土地退化监测与预警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建立土地退化监测研究网络,运用3S(G IS、GPS、RS)技术和信息网络及尺度转换等现代技术和手段,对重点区域和国家在不同尺度水平上的土地退化的类型、范围及程度进行监测、评价和土地退化趋向的模拟预测与预警等方面的工作,并进行分类区划,为退化土地整治提供依据[47,73,74]。

(3)重点土地退化类型及其退化机制研究。应针对退化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和工矿废弃土地这四种重点退化类型,研究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土壤肥力的丧失等几种主要退化形式的发生条件、过程、影响因子(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及其相互作用机理。

(4)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的原理、方法及技术体系。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理论及其它相关理论,探讨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的原理,并因地制宜地提出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的方法及技术体系。

(5)用经济手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目前西部地区正在实施的“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生态恢复计划,是政府对农民生态补偿的一种方式。类似的政策也应在防沙治沙等相关生态恢复计划中实施。除了财政补贴这一经济手段外,今后还应在税收、信贷、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生态环境建设的经济手段,逐步实现用经济手段来管理与建设生态环境[75]。

(6)构建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的政策保障体系。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建立并完善一套完整并能延续的政策体系,来

罗明等: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291

确保实现生态重建的最终目标。从政策上对导致土地退化和贫困恶性循环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加以改造,同时还需要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努力,其实质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7)重建技术与模式的试验示范。选取典型的退化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定位试验,因地制宜地研发生态重建技术与模式并建立示范区。

参考文献:

[1]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Land Degradation[R]. Soils Bulletin 13, Rome, 1971: 1-10.

[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 中国土地退化防治研究[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INSTITUTIONAL DEPARTMENT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vention and cure of land

degradation in China[M]. 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0.

[3] 赵其国. 土壤退化及其防治[J]. 土壤, 1991, 23(2): 57-61.

ZHAO QIGUO. Soil deterioration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ure [J].

Soil, 1991, 23(2): 57-61.

[4] 孙华, 倪绍祥, 张桃林. 退化土地评价及其生态重建方法研究[J].

中国人口ˇ资源与环境, 2003, 13(6): 45-48.

SUN HUA, NI SHAOXIANG, ZHANG TAOLIN. Studies on degraded land evaluation and its methods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3, 13(6): 45-48.

[5] JOHNSON D L, LEWIS L A. Land degradation: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M]. Cambridge, MA and Oxford: Blackwell, 1995

[6] 李博.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30(6): 1-8.

LI BO. The rangeland degradation in North China and its preventive

strategy[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0, 30(6): 1-8.

[7] 刘慧. 我国土地退化类型与特点及防治对策[J]. 自然资源, 1995,

(4): 26-32.

LIU HUI.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J]. Natural Resources, 1995, (4): 26-32. [8] 于伟, 吴次芳. 土地退化与土地养护[J]. 中国农村经济, 2001(5): 67

-71.

YU WEI, WU CIFANG. Land degradation and land care [J]. China

Rural Economy, 2001(5): 67-71.

[9] 格日乐, 姚云峰. 土地退化防治综述[J].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8,

20(2): 47-52.

GE RILE, YAO YUNFENG. Control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College, 1998, 20(2): 47-52.

[10] 章家恩, 徐琪. 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J]. 水土保持通

报, 1997, 17(6): 46-53.

ZHANG JIAEN, XU QI. Basic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ecological

degradation[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7, 17(6):

46-53.

[11] 张绪良.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退化的现状及对策[J]. 青岛大学师范

学院学报, 2000, 17(2): 67-68.

ZHANG XULIANG. The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land

degradation in West China[J].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2000, 17(2): 67-68.

[12] 朱震达, 吴焕忠, 崔书红. 中国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的防治与环

境保护[J]. 农村生态环境, 1996, 12(3): 1-6.

ZHU ZHENDA, WU HUANZHONG, CUI SHUHONG.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land degradation and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China [J]. Rural Eco-Environment, 1996, 12(3): 1-6.

[13] 杨朝飞. 中国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17(2): 108-112.

YANG CHAOFEI. Land degradation 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 in

China[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1997, 17(2): 108-112. [14] 朱震达.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J]. 第四纪研究,

1998, 18(2): 145-155.

ZHU ZHENDA. Concept, cause and control of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J]. Quaternary Sciences, 1998, 18(2): 145-155.

[15] 周劲松, 濮励杰. 荒漠化概念及其实践意义雏议[J]. 中国沙漠,

1996, 16(2): 191-195.

ZHOU JINGSONG, PU LIJIE. The rustic opinions on both conception of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J].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1996, 16(2): 191-195.

[16] 罗斌, 王金亭. 我国荒漠化地区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J]. 水土保

持通报, 1994, 14(2): 37-41.

LUO BIN, WANG JINTING. The land degradation in desertification

region and the measures against the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4, 14(2): 37-41.

[17] 王涛, 朱震达. 我国沙漠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1. 沙漠化的概念及

其内涵[J]. 中国沙漠, 2003, 23(3): 209-214.

WANG TAO, ZHU ZHENDA. Study on sandy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1. definition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connotation[J].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03, 23(3): 209-214.

[18] 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in Those Countries Experiencing Serious Drought

and/or Desertification Particularly in Africa[R]. 1994.

[19] 景可. 土地退化、荒漠化及土壤侵蚀的辨识与关系[J]. 中国水土

保持, 1999(2): 29-30.

JING KE.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relation of land degradation,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erosion[J].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1999(2): 29-30.

[20] 蔡运龙, 蒙吉军. 退化土地的生态重建: 社会工程途径[J]. 地理

科学, 1999, 19(3): 198-204.

CAI YUNLONG, MENG JIJUN.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degraded land: a social approach[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1999, 19(3): 198-204.

[21] 徐盛荣. 土地退化给人类持续发展以沉重负担[A]. 见: 南京地政

研究所. 中国土地问题研究[C].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8: 16-23.

XU SHENGRONG. The burden on 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rought by land degradation[A]. In: Land problems in China[C].

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ess, 1998:

16-23.

[22] 李颖. 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18(suppl.): 92-97.

LI YING. Land degradation: its social economic dimensions[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1998,18(Suppl.): 92-97.

[23] COXHEAD I. Consequences of a food security strategy for economic

welfare,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land degradation: the Philippine

case[J]. World Development, 2000, 28: 111-128.

[24] BARROW C J. Land Degrad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3.

[25] BARBIER E B. The economic linkages between rural poverty and

land degradation: some evidence from Africa[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 82: 355-370.

[26] SINGH J P, SINGH J. Land degradation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5, 15, 77-86.

[27] ROZELLE S, HUANG J, ZHANG L. Poverty,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China [J]. Food Policy, 1997, 22(3):

229-251.

[28] GREPPERUD S.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land degradation: the Case

of Ethiopi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6, 30, 18-33.

[29] JAYASURIYA R T. Economic assessmen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land degradation in agriculture: application to the Sri Lanka tea

sector [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03, 78: 405-423.

[30] GRANT J P.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M]. New York:

UNICEF/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65-68.

[31] 佟玉权, 龙花楼. 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

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13(2): 47-51.

TONG YUQUAN, LONG HUALOU. Study on sustainable

292 生态环境第14卷第2期(2005年3月)

development in the poor areas coupled with vulnerable eco-environment[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3, 13(2): 47-51.

[32] 孙华, 张桃林, 王兴祥. 土地退化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概述[J]. 农

业环境保护, 2001, 20(4): 283-285.

SUN HUA, ZHANG TAOLIN, WANG XINGXIANG. Land degradation and its evaluating methodology [J]. 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1, 20(4): 283-285.

[33] 孙武, 李森. 土地退化评价与监测技术路线的研究[J], 地理科学,

2000, 20(1): 92-96.

SUN WU, LI SEN. Technical Framework on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of land degradation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0,

20(1): 92-96.

[34] V ALLE H F DEL, et al. Status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Patagonian

Region: Assessment and Mapping from Satellite Imagery [J]. Arid

Soil Research and Rehabilitation, 1998 (12): 95-122.

[35] GEERKENA R, ILAIWI M. Assessment of range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strategy for rehabilitation[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4, 90, 490-504.

[36] DUMANSKI J, PIERI C.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research plan[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 81, 93-102. [37] 冷疏影, 李秀彬. 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国际研究的新进展地理研究

[J]. 地理学报, 1999, 54(2): 177-185.

LENG SHUYING, LI XIUBIN. New progresses of international

study on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LQI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9, 54(2): 177-185.

[38] 高尚武, 王葆芳朱灵益等.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

体系[J], 林业科学, 1998, 34(2): 1-10.

GAO SHANGWU, WANG BAOFANG, ZHU LINGYI, et 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n sandy desertification

of China[J].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1998, 34(2): 1-10.

[39] 杨艳生. 土壤退化指标体系研究[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4(4): 44-46, 71.

YANG YANSHENG. Study on index system of soil deterioration[J].

Journal of Soil Erosion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8, 4(4):

44-46, 71.

[40] 卢金发. 中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地理研究, 1998, 17(4): 345-350.

LU JINFA. Tentative criteria for land degradation assessment in

unreclaimed hill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East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8, 17(4): 345-350.

[41] 刘玉平. 干旱区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J]. 干旱区研究,

1996, 13(1): 72-75.

LIU YUP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 on ecosystem of sand degradation in arid area[J]. Arid Zone Research, 1996, 13(1): 72-75. [42] 卢金发, 崔书红, 林利, 等. 金衢盆地丘陵荒山土地退化评价及其

时空分异特征: 以兰溪市上华试验区为例[J]. 地理学报, 1997,

52(4): 339-344.

LU JINFA, CUI SHUHONG, LIN LI, et al. Assessment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unreclaimed

hills and platforms of the Jinhua-Quzhou basin: a case stud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7, 52(4): 339-344.

[43] 卢金发. 中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动态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J]. 地

理科学进展, 1999, 18(3): 215-221.

LU JINFA. Change of land degradation in South China and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J]. Progress in Geography, 1999, 18(3): 215-

221.

[44] 濮励杰, 包浩生, HIGGITT D L. 土地退化方法应用初步研究: 以

闽西沙县东西流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14(1): 55-61.

PU LIJIE, BAO HAOSHENG, HIGGITT D L.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methods on land degradation study: a case study on Dongxi

river basin, western Fujian,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999, 14(1): 55-61.

[45] 赵其国, 张桃林, 鲁如坤, 等. 我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

变化、机理及调控对策的研究[R]. 南京: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

2000, 53-61.

ZHAO QIGUO, ZHANG TAOLIN, LU RUKUN, et al.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 of soil

deterioration in red soil area, East China[R]. Nanj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0, 53-

61.

[46] SHRESTHA D P, ZINCK J A, RANST E V. Modelling land

degradation in the Nepalese Himalaya[J]. Catena, 2004, 57: 135–156.

[47] 程水英, 李团胜. 土地退化的研究进展[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18(3): 38-43.

CHENG SHUIYING, LI TUANSHENG.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land degradation[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 18(3): 38-43.

[48] 王礼先. 全球土地退化现状与防治对策: 第九届国际水土保持组

织会议综述[J]. 中国水土保持, 1997(5): 8-10.

WANG LIXIAN. The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land degradation in global scale: summarization on the 9th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onference[J].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1997(5): 8-10.

[49] 郧文聚. 非洲的土地退化状况与治理策略[J]. 世界农业, 2001(4):

46-47.

YUN WENJU.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land degradation in

Africa[J]. World Agriculture, 2001(4): 46-47.

[50] 郑度. 关于土地退化及其综合整治[J]. 中国水土保持, 2000(4): 6

-7.

ZHENG DU. Land degradation and corresponding comprehensive

treatment[J].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2000(4): 6-7. [51] 宇振荣, 王建武. 中国土地盐碱化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 农村生

态环境, 1997, 13(3): 1-5.

YU ZHENRONG, WANG JIANWU. Land salin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J]. Rural Eco-Environment, 1997,

13(3): 1-5.

[52] 谢英荷, 洪坚平, 金志南, 等. 山西矿区退化土地复垦途径的试验

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12(3): 288-292.

XIE YINGHE, HONG JIANPING, JIN ZHINAN,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reclamation ways of the deteriorated land

in the mining area of Shanxi[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997,

12(3): 288-292.

[53] 卢金发. 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研究[J]. 土壤侵蚀与

水土保持学报, 1999, 5(4): 10-15.

LU JINFA. Land degradation in subtropical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gions of South China[J]. Journal of Soil Erosion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9, 5(4): 10-15.

[54] 于伟. 土地退化及其防治的社会经济理论体系初探[J]. 水土保持

通报, 2001, 21(1): 46-48.

YU WEI.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socioeconomic theoretical system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its control[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1, 21(1): 46-48.

[55] 张建平. 西南地区土地退化与可持续发展[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 1997, 19(增刊): 74-77.

ZHANG JIANPING. Land degrad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 China [J].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1997, 19(Suppl.): 74-77.

[56] 张建平. 西南地区山地不同土地退化类型特征及调控途径[J]. 地

理科学, 2001, 21(3): 236-241.

ZHANG JIANPING. Study on land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in mountainous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21(3): 236-241.

[57] 舒强. 新疆土地退化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 新疆环境保护,

2000, 22(3): 149-154.

SHU QIANG.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cause of the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Xinjiang 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Xinjiang,

2000, 22(3): 149-154.

[58] 田长彦, 宋郁东. 新疆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 干旱区研究,

1997, 14(2): 63-67.

TIAN CHANGYAN, SONG YUDONG. Strategy of protection and

curing on land degradation in Xinjiang [J]. Arid Zone Research, 1997,

14(2): 63-67.

[59] 刘彦随, 倪绍祥, 查勇. 陕北风沙滩地区土地退化机理及治理对

策[J].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12(4): 357-362.

LIU YANSUI, NI SHAOXIANG, ZHA YONG. Land degradation

罗明等: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293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in the blown-sand

area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997, 12(4): 357-362.

[60] 崔书红.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 地理研究,

1995, 14(1): 66-71.

CUI SHUHONG. Land degradation /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 a case study of the dry-hot valley in Yuanmou, Yunnan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5, 14(1): 66-71.

[61] 谢炳庚, 李晓青. 湖南省土地退化初步研究[J]. 热带地理, 1997,

17(1): 73-80.

XIE BINGGENG, LI XIAOQI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and

degradation in Hunan province[J]. Tropical Geography, 1997, 17(1):

73-80.

[62] BRADSHAW A D, CHADWICK M J. The Restoration of Land: the

ecology and reclamation of derelict and degraded land[M]. Blackwell,

1980.

[63] LAW, DENNIS L. Mined-Land Rehabilitation [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84.

[64] 左寻, 白中科. 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

土地科学, 2002, 16(2): 39-42.

ZUO XUN, BAI ZHONGKE. Land reclam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area of mining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J]. China Land Science, 2002, 16(2): 39-42. [65] 方创琳, 徐建华. 西北干旱区生态重建与人地系统优化的宏观背

景及理论基础[J]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1): 21-28.

FANG CHUANGLIN, XU JIANHUA. Macroscopic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basis on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and Man-land system

integration in northwest arid area of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1, 20(1): 21-28.

[66] 龙花楼. 采矿迹地景观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J]. 地理科学进展,

1997, 16(4): 68-74.

LONG HUALOU. A study o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mined-land[J]. Progress in Geography,

1997, 16(4): 68-74.

[67] 万军, 蔡运龙.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 以贵

州省关岭县为例[J]. 中国人口ˇ资源与环境, 2003, 13(2): 52-56.

WAN JUN, CAI YUNLONG. Land degradation and eco–reconstruction in fragile karst ecosystem: the case of Guanli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3, 13(2): 52-56.

[68] 蔡运龙.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贫困地区的生态重建[J] . 地球科学进

展, 1996, 11(6): 602-606.

CAI YUNLONG.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in karst mountain poverty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J].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1996, 11(6): 602-606.

[69] 梁喜. 南方退化土地的快速生态重建途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7(3): 142-144, 154.

LIANG XI. Discussion on approaches to the quick 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degraded land in South China [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0, 7(3): 142-144, 154.

[70] 李贤伟, 罗承德, 胡庭兴, 等. 长江上游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

重建刍议[J]. 生态学报, 2001, 21(12): 2117-2124.

LI XIANWEI, LUO CHENGDE, HU TINGXING, et al. Suggestions

on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egraded forest ecosystem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1,

21(12): 2117-2124.

[71] 孙泰森, 白中科. 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方法[J].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15(5): 57-71.

SUN TAISEN, BAI ZHONGK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abandoned land from large-scale opencast coal mine

[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1, 15(5): 57-71. [72] 马彦卿. 微生物复垦技术在矿区生态重建中的应用[J]. 采矿技术,

2001, 1(2): 66-68.

MA YANQING. The application of bacterial reclamation technology into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mined-land[J]. Mining Technology, 2001, 1(2): 66-68.

[73] 徐美, 黄诗峰, 黄绚. 遥感用于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中的若干

问题探讨[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0, 15(4): 252-255.

XU MEI, HUANG SHIFENG, HUANG XUAN. Discussion of several key problems about dynamic detection of land use by remote

sensing[J].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00, 15(4): 252-255.

[74] 范海生, 陈秀万, 李京, 等. 南方典型山区土地利用变化GPS 野

外测量方法: 以攀枝花仁和区为例[J]. 山地学报, 2000, 18(4): 353

-359.

FAN HAISHENG, CHEN XIUWAN, LI JIN, et al. GPS field surveying method to update large-scaled land use map in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 of Renhe district, Panzhihua city[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0, 18(4): 353-359.

[75] 于秀波. 我国生态退化、生态恢复及政策保障研究[J]. 资源科学,

2002, 24(1): 72-76.

YU XIUBO. Ecological degrad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China[J]. Resources Science, 2002, 24(1):

72-76.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land degradation

LUO Ming1, 2, LONG Hua-lou2

1. Department of Land Management, Renming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Beijing 100035, China

Abstract: Land degradation has aroused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scientists worldwide since 1970s, and a lot of remarkable works have been done in this field.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land degradation are reviewed,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both home and abroad, in land degradation is summarized from several aspects as follows: classification, mechanism,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land degradation; prevention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degraded land. Accordingly,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about land degradation is put forward: 1) indicator system of evaluating land degradation; 2) systematical monitoring, prevention and alarming of land degradation; 3) key land degradation types and their deteriorating mechanism; 4) principle, methodology and technical system of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degraded land; 5) economic measur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6) establishment of policy system for the reconstruction; 7) demonstration of technologies and model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 land degradation; research progress; research direction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标准格式与编写、报送要求 A、封面格式 ×××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 推荐单位: 编制时间: B、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业主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第六章规划方案 第七章建设地点、建设条件与环境保护第八章实施计划 第九章招标方案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方式及融资方案分析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 附件与附表 C、正文编写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范围与编制依据 三、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描述) 第二章项目业主 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效营业执照涵盖的全部内容 二、基本情况介绍 三、最近三年的资产情况、债务情况、经营情况以及在建工程情况 四、附件:营业执照、银行信用证明、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及其他与项目业主相关的附件等。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的由来 二、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 一、整理土地的位置 二、区域总体规划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内容 二、建设规模 第六章规划方案 以经过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第七章建设地点、建设条件与环境保护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地点

二、建设条件 三、环境保护 第八章实施计划 一、拆迁安置方案 (一)整理土地及人口现状 (二)拆迁安置方案 二、前期工作计划 三、建设工作计划 第九章招标方案 一、招标的内容 二、招标方案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计划 一、估算的范围 二、估算的依据 三、总投资估算 四、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方式及融资方案分析 一、资金筹措方式 二、融资方案分析

关于土地资源的文献综述

关于土地资源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通过翻阅一些资料和文献,深入了解了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一串串数据明显的显示出中国目前土地资源的稀缺与存在冲突,不容乐观。不可否认,土地永远是一种稀缺资源,而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相比起牺牲土地所产生的种种“利润”,安居乐业的百姓和欣欣向荣的企业更为重要,值得深思。 关键词:土地资源稀缺冲突 早在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在其《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警告说:“2030年,中国的粮食缺口将达到3.69亿吨,不仅中国无法养活自己,世界市场也负担不起。”尽管中国的研究者对布朗的预测方法和依据提出过许多质疑,但无不承认“中国的粮食缺口将会越来越大,粮食问题将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此种情况下,我国政府不能不作出反应。2006年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未来5年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007年再次强调,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但是这仍是一场艰难的博弈,既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突破,又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土地,这或许是冲突的根源。 根据查阅的资料、文献以及实际观察看,土地资源正处于警戒线边缘,有以下几方面重要原因: 一、土地沙漠化。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 二、土壤侵蚀。土壤的水蚀和风蚀现象严重。目前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蚀面积为165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为191万平方千米。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在50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而且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9.1万平方公里,中部地区51.15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296.65万平方公里。 三、土地污染。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开发强度越来越大,向土壤排放污染物也越来越多,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农村面源污染所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加深。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情况可以用“四个增加”来概括:土壤污染的面积在增加,土壤污染物种类在增加,土壤污染的类型在增加,土壤污染物的含量在增加。据调查,我国一些地区的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已对生态环境、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由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两大类组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由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两大类组成。 记者在市国土局了解到,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获得建设用地指标,也可以在农交所购买建设用地指标。 现在土地综合整治的主体是农民集体和农户,是否参与、如何筹资、怎样建房、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都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其中涉及农民集体产权的由农民集体讨论决定,涉及农户产权的由农户自主决定,乡镇和村只是土地综合整治的组织者。 按照规定,整治项目立项需向当地县级国土部门申请,农民集体和农户可以自己作为申报主体,持立项批复到农交所挂牌,寻求投资者,如果不在农交所挂牌,能通过其他渠道找到投资者也可以。"企业在立项的时候,就可以参与进去,跟农民签订合同约定建设用地指标的归属。"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记者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户的集体建设用地很少,一般不作为整治项目的申报主体,大多数是整村推进,或者几个村联合申报,而且一般会委托他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申报,比如委托具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经验的社会投资人或者各县的土地整理中心组织申报。 而如果投资者整理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比较多,用不完,就可以拿到农交所出让。得者不用,可以再转让。 指标落地必须要有项目 指标只是指标,不是土地使用权。要想取得集体建设用地,还需让指标落地。 就地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实施整治项目的投资者,需要使用整治项目所在乡(镇)符合规划范围内集体土地的,可依法按程序,经批准后,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依据验收后确定的面积就地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指标落地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类。首先,需要使用整治项目所在乡(镇)符合规划范围内集体土地的,可依法按程序,经批准后,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依据指标面积就地使用相应面积的集体建设用地。还有一种情况是,指标的异地使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规划的有条件建设用地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持有同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证书》。鼓励非公益性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区域,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确需征收为国有土地的,依法实施征收。通过使用指标征收的国有建设用地必须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在成都市土地拍卖中心公开出让。 凡是要改变土地性质,把集体用地征用为国有用地的,必须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凡是跨县使用的建设用地指标,不管是否改变集体建设用地性质,都必须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其余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不跨县使用建设用地指标的,只需成都市国土局批准即可。 在市国土局了解到,建设用地指标落地必须通过项目落地。 利益分配向农村倾斜

当前我国农村。文献综述

《当前我国农村“新土地抛荒”现象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文献检索与综述报告 10政本李婷(16) 一、文献检索工具、方法、过程介绍 在陈久老师的指导下,本课题研究者充分利用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读秀、万方数据等网络工具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同时根据原文的参考文献、二级参考文献、引证文献、二级引证文献等收集到了更为丰富、全面的相关资料。此外,研究者还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图书馆浏览了大量图文书籍。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我国农村抛荒问题的历史渊源和国内外土地抛荒现状,研究者采用了顺查法、倒查法、追溯法、导师指导法、网络查找法等文献资料收集方法,收集了我国自1987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量土地政策、中央一号文件等资料,查询了美国、日本、英国等典型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抛荒惩罚性政策。 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现状 课题研究者通过查阅图书和网络资料发现,国外关于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研究较少,大部分国外专家是从农村土地流转的角度来研究土地制度问题,例如:国外土地流转制度的比较和借鉴[J]. 东南学术. 2009(02)、美国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规定及借鉴等等。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农村抛荒现象的历史追溯:首先说明一下,本课题研究者在题目中使用了“新土地抛荒”的概念,是因为现阶段农村的抛荒与1990年代中后期因为农业税费负担沉重而导致的土地抛荒不同,这里看到的土地大量抛荒出现在税费改革之后,也就是2002年之后的土地抛荒。21世纪以来,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同时,许多农民不能满足田地带给自己的收益。在田里辛苦一个月还不如出去打几天工,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除此之外,许多农村子女考入大、中、专院校,学业有成之后大部分都留在城市里安家落户,他们将父母接到城市里,而家里的田要么给别人耕作,要么让它荒着。 为什么以往一直以农事为主,以耕地为生的大批农民要如此义无反顾地南下,为什么他们可以白白抛荒了这么多良田而宁愿背井离乡地在外地买粮,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是什么样的理由让他们可以承受离开亲人的艰苦,可以承受离开一直生养自己的土地而去他乡漂泊的辛酸?为什么近些年政府对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在村里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为什么取消了农业税农田却反而被抛荒了?为什么三农问题年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却换不来农村农民农业的根本性好转?这一问题引发了国内许多知名经济学家、各高校学者等人的关注。 2、综合介绍: 通过上网搜索,我发现国内对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如学术论文、期刊、图书、报纸等等,这让我可以借鉴到许多前人的经验成果。 通过整理,我将这些研究成果按照其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类: 一是最为普遍的农民自身原因类,如2008年8月19日新华网论坛上发表的《中国农村耕地严重抛荒的成因及对策》、刘键,陈雩桢发表在《四川农业科技》2002年第5期的《农村耕地抛荒问题剖析》、张光宏,梁丹辉在2008年10月发表的《建设新农村视角下的耕地抛荒问题研究》、2012-12-20 发表于中华粮网的《农田抛荒的反思》、夏莉艳.农村劳动力流失与农业基础稳固 [期刊论文] -经济问题探索2009(5)等。这些专家学者主要是从农民自身找原因,认为农村出现大面积抛荒的原因是农民期待更高的收益,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生活。因此,要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提倡建设类似于社区的乡村; 二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土地抛荒原因的文章,如周全绍在《宿州学院学报》发表的《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陈晓华在人民网发表的《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期刊论文——农村土地抛荒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 - 甘肃农业2006(6)、胡家勇在经济学动态发表的《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这些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问题,认为农民可以将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从而达到闲置土地的最大化利用;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完整版)

(声明:所提供的标准合同或协议文本及具体条款,不是最终法律文本,仅供参考,不建议直接使用,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在法律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后再使用,就该合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信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乙方投资建设项目的合作相关事宜达成一致,特签订本协议。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投资规模:该项目总投资达亿万元; (三)、建设内容:农村居民安置建设,康护中心,托老院,乡村度假酒店会所,现代农业观光,经营性租赁性住房,配套商业设施; (四)、项目位置、面积及区域范围:域; 1、该项目位于镇村社,其四界详见附件一:项目区域界线图。 2、该项目区域面积约亩,其中现代农业观光耕地面积亩,非耕地面积亩,具体以国土局实测为准。

二、用地方式 该项目由乙方全额出资对用地范围内进行一级土地整理,整理范围内的农用地和整理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按相关土地流转程序流转给乙方使用,其中农用地不得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 三、项目整体合作模式 1、、由乙方作为本项目的投资主体,全面出资并负责实施项目的土地整治、开发、建设和经营;相关土地整治事宜及费用,由甲方指导村委会与乙方另行约定。 2、甲方确认乙方为本协议所涉及的土地范围内项目及农村综合土地整理通过实施“建设用地流转”依法获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项目的开发建设投资。 3、乙方负责组织编制该项目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村庄规划等,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编制项目所需的资料,乙方在收到项目资料后完成项目规划编制并向甲方提交,甲方应在收到乙方提交的项目规划后及时审核通过,并向上级规划主管部门报批。 甲乙双方共同努力争取将该项目列为成都市或四川省重点开发项目,并争取相应的优惠配套政策。 四、双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的权利及义务 甲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的约定享有相应的合作权益。 由甲方负责该项目的报审立项工作,以满足该项目的实施完成,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土地评价综述

土地评价综述 摘要: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为区域经济,社会经济与自然经济提供必要条件的重要自然综合体,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更有必要掌握土地的总效益,对土地的各方面构成要素进行综合的评价。目前,对土地评价的分类主要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综合来看,其根本就是为了说明土地在进行生产时的生产力即产出效益的质量评测。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土地研究历史发展情况,及应用现状,讨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潜力。 关键词:土地评价评价指标发展研究可持续利用 1 土地评价概述 1.1 土地评价定义 土地评价,又称土地分等,是依据科学的标准,对土地的数量、质量、覆盖特征和经济特点进行的评估,是以不同土地利用为目的,估计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应性的过程,其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基本特征是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供给。 1.2 土地评价的类别 土地评价有一种分类方式,分别是按评价目的分类,按评价方法分类和按评价途径分类(直接和间接评价),这里主要介绍按评价目的的分类。按土地评价目的,可以分为土地质量评价,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土地质量评价指根据表明各种指标对某项土地利用影响的数学模式,利用计算机中已经储备的有关地区的具体资料进行对比,预测利用的后果,从而具体评定土地质量。土地潜力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预测土地的未来利用,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是在土地潜力评价的基础上,联系某种具体生产对象的相应条件来进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源于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对适宜性评价在时间方向的延伸。土地的生态评价和经济评价分别是着重土地的生态环境价值特点和土地的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评价。 2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 2.1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科学的土地评价研究仅有半个多历史。 2.2 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 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 国外:1933年美国提出斯托利指数分级(storie index rating ,SRT)和康奈尔系统(cornell system);1934年法国财政部提出《农地评价条例》;等等。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评价研究应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196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正式颁布了土地潜力分类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的土地评价系统。土地潜力评价(land capacity evaluation),又称为土地潜力分类,主要依据

农村耕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耕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以长沙四县市为例摘要:通过对长沙四县市耕地利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市 耕地闲置状况严重,达到总耕地面积的9.37%,主要是由劳动力短缺、农业基础设施不足、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以及建设施工四个方面原因引起,已经影响到“两型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耕地闲置的危害性后,提出对策解决长沙市耕地闲置问题,优化耕地资源配置。 关键词:耕地利用;闲置问题;对策 导入语:湖南是农业大省,被誉为“鱼米之乡”,用占全国3%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的粮食,在粮食安全方面为我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也为湖南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基础和支撑作用。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机遇与挑战诞生在长株潭。长沙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城市群的发展,而在长沙农村地区出现的耕地闲置现象,主要是弃耕抛荒,破环了资源节约理念,阻碍了“两型社会”建设步伐。解决耕地闲置,提高耕地利用率对推动“两型社会”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正文: 一、调查目的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也发生了较大转变,表现为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资源向建设用地等其他用地的转变,这严重影响到了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耕地利用状况

不仅对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的基本态势极具意义,而且也能给政府对耕地保护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二、耕地闲置现状 经过问卷调查和对部分村干部和居住在村里的部分农民的走访,发现在农村土地利用主要存在着被闲置荒芜的问题,而且这一现象还很严重。长沙市包括浏阳市、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现有耕地面积24.68万hm2,其中水田22.43万hm2,旱土2.25万公顷。据调查统计,2007年全市耕地抛荒面积有2.3138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37%,其中季节性抛荒2.28万hm2,常年性抛荒338 hm2。季节性抛荒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常年性抛荒中,因外出务工无劳动力耕种抛荒面积为43hm2,承包户不愿转包造成抛荒面积1 hm2,土地整理未完工和被征用未开发99 hm2,因干旱缺水不能耕种面积为61 hm2,望天田67 hm2,煤田渗漏33 hm2,水系破坏34hm2[1]。 三、耕地闲置的原因 调查中发现,长沙市农民弃耕抛荒主要有以下原因。 1、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短缺。长沙地处省会,第二、三产业较发达,农民工工资上涨,一般人员每个工作日为50元,技术工80元[1],而水稻生产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加之农资价格上涨,农民普遍认为“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挣钱”。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宁可抛荒,也不耕种生产。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差。农业受自然制约程度大,当前长沙市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用于农村灌溉的山塘水坝年久失修,有的排灌机械缺乏必要的维护,难以抵抗旱、涝等自然灾害。农业投入成本高,风险大,收入没保障,农户就干脆不种,任其荒芜。 3、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长沙个别村镇存在“有田无人种和有人无田种”的现象,有些农户自己不想种田,也不愿转让给别人种。主要因为少数地方仍未与农户签订并发放土地承包合同书,已签订的存在着手续不完善,程序不到位等纠纷问题,因此承包户不愿将耕地转包。由于土地承包管理不规范,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造成了部分农民弃耕抛荒。

浙江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基本要求和做法

浙江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基本要求和做法 2010-08-06 119

(三)加快村镇改造建设。以中心村(镇)为重点,通过对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成“规划科学、村容整洁、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农村新社区。 (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土地流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增收。 (五)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通过优化村庄布局、节约集约用地,合理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保障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求,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筹措途径。 三、要求和原则 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加快发展村域经济,促进农村和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原则: (一)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统筹,充分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规范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市场,鼓励企业、个人等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科学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统筹安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用地规模和布局,整体推进村镇改造、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农田水利、生态保护等建设。 (三)村为主体,惠及农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村为主体开展,要在坚决守住耕地总量和基本农田红线、努力增加耕地的前提下,使农民群众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四)土地节约,人口集聚。实行开发与整理联动、复垦与盘活并重、增量与减量挂钩,统一规划、整体开发、配套建设,促进人口向居住点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

高标准农田标准

土地整治作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文献综述)

1. 研究内容 (1) 2. 研究进展 (1) 2.1国内研究进展 (1) 2.2国外研究进展 (2) 3.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4) 3.1高标准农田概念 (4) 3.2高标准农田划分的标准 (4)

1. 研究内容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所以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工作(薛剑,2014)。 耕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生产资料,不仅为人类提供重要的必需品,同时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数量逐渐减少,耕地质量逐渐下降,国家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执行土地用途管制等措施保护耕地,但耕地总体质量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保护耕地对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目前耕地保护研究的重点(贾丽娟,2011)。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更是缓解我国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王。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2011-2015)》提出了2015年建成2666.7万hm2、2020年建成533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王欣蕊等人,2015)。 2.研究进展 2.1国内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外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我国土地质量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得到了较快发展(愧绍祥,2003)。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短缺,尤其是耕地呈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状态,土地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政界和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耕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之一,耕地质量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质量是个多层次的概念,包含耕地的土壤质量、空间地理质量、管理质量和经济质量四层涵义,评价指标包含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因素标准是从事各类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是政府运用技术手段宏观调控建设活动、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

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 摘要:土地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他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本文在对国内外的土地评价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农用土地评价形成的三大体系,即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农业部耕地地力等级体系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体系。 关键词:土地;评价体系;自然生产力 1 国外土地评价研究 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1]。土地评价通常被认为是鉴定土地质量的好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定义为:“当土地作为特定的用途时对土地的特性进行估计的过程[2]。”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考委会定义为: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傅伯杰定义为: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定,是对土地生物生产能力及其他生产能力的鉴定,是对土地功能的综合评价。倪绍祥定义为:土地评价,有人称之为土地质量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他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国外土地评价体系的产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希腊、埃及、印度、罗马的文献中都有关于耕地等级划分的记载。其中土地评价的资料最早见于十五世纪莫斯科公国税册中,将耕地分为上、中、下三等。1834年,英国成立了土地测量师会,主要从事土地评价和土地测量。1877年,俄罗斯著名的土壤地理学家道库恰耶夫在尼口格勒自治州和包勒特夫斯克省开展了土地评价工作。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土地评价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1.1土地分类定级阶段 在此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为征收土地税而发展起来的。古罗马著名学者和农学家瓦罗的著作《论农业》中提出按农地的价值大小来排列进行土壤的分级。英、美、法、德、俄等国都开始了以税收为目的的土地评价活动,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财政部1934年提出的《农地评价条例》。美国1933年提出的斯托利指数分等(STR)和康乃尔评价系统(Cornell system)。科学的土地评价起源于美国的土地潜力评价,距今不到一个世纪。 1.2土地潜力评价阶段 以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评价研究是随着资源调查与土地合理利用和规划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历史可上溯到上世纪30年代。30年代早期,在美国,尤其是中西部,由于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大量的水土流失,很有必要根据自然环境环特征,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于是,基于土地利用不导致环境退化的原则,提出了土地利用潜力分类.最初是以土壤分类为基础,按土壤、坡度、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划分了八个土地利用潜力级,目的是为水土保持服务。196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正式颁布了土地潜力分类系统[5]。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的土地评价系统,它以农业生产为目的,主要从土壤的特征出发来进行土地潜力评价,分为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位三级。继美国之后,1963年,参

土地整治的现状研究及未来展望

土地整治的现状研究及未来展望 发表时间:2019-08-27T15:50:38.2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作者:李臻 [导读] 土地整治最主要的目的是改善土地的利用结构、生态环境等,其中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 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广西柳州市 54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对现有土地进行整治势在必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数量急剧增长。这样导致土地的供给矛盾愈发突出,越来越多的耕地面积成了建设用地。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土地的调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土地整治的现状,并且针对土地整治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后又对全国土地整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土地整治;现状;未来展望 引言 土地整治最主要的目的是改善土地的利用结构、生态环境等,其中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近年来,土地整治成为国家的重点工程,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也会直接的影响我国农业的经济机构,为此强化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也是十分关键的。随着近年来我国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土地规模经营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与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在一起成为目前我国土地整治的主要特征。但是就当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现状来看,形式并不乐观。因此,针对当前土地整治项目中的问题,应正确面对并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让问题成为该项目发展的动力,实现我国土地整治项目质量的提高。 1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城乡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城乡土地间利用失衡的现状是当今时代土地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更确切的说是自改革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是飞跃式的,但不能只注意到这些繁荣的一面,而忽视掉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城乡土地利用差距过大,就是当今社会所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城乡之间的确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这种差异也引发了土地利用情况失衡的问题。在城市地区,尤其是一些发达城市的中心地区,土地利用率极高,而许多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却是相对较低的,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若是能提高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对其加大开发,必然能大幅度优化土地整治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对我国土地的利用程度。 1.2土地整治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可挖掘潜力较大,土地整治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基础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较大,尽管国家实行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制度,但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实践中土地整治大多体现为政府行为,土地整治的资金来源匮乏,主要来源于土地整治专项资金。许多地方财政紧张,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土地整治很难顺利的进行。有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无法“用在刀刃上”。 1.3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不到位 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进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时普遍存在三种情况:第一,项目规划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素质偏低,对于项目区域内的具体情况没有进行全面了解,只是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整治方法。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时只走表面程序,没有重视县级论证,参与论证的人员不全面,尤其是没有充分征求当地基层技术人员的意见。第二,在进行项目预算是,经常出现人为地提高或者降低投资的情况,导致项目预算存在较大偏差。第三,一些区、县级国土部门相关人员没有积极参与进来,一般情况下,只是负责收集资料或者带带路。因此,在项目整治的过程中,大部分项目都出现了规划设计变更的情况,甚至有的项目无法实施只能重新设计。 2土地整治未来展望分析 2.1城乡土地利用关系趋于平衡发展 城乡土地利用关系趋于平衡发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要想使二者达到真正的平衡关系,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力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当城乡之间不再存在巨大的经济文化差异时,土地利用情况自然会逐渐趋于平衡。许多农村地区都存在着外出务工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农村地区土地包括住宅与耕地的大量荒废,并且有许多人都出于老一辈人的要求或是其自身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而对居住地和住宅过于重视。同时,再加之城市与农村地区房价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建设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就会有许多人选择在城市积攒足够的资产后再回到老家来建设住宅,但在施工完成后却不居住,而是继续回到城市务工,使其闲置,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样一来难免会形成大面积土地资源的浪费,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一方面需要对其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调整,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另一方面是通过一些政策手段来进行调节,如提高农村待遇、加大投资建设、吸引人才回流等,以此来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发展。此外,可与房屋主人进行沟通,对其闲置和废弃的住宅进行再利用等。以上提到的例子只是其中的一小方面,但总而言之就是要通过政策方面的手段与思想方面的影响来逐步对农村经济进行建设,促进其发展,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并逐渐渗透土地整改手段,最终使二者平衡发展。 2.2加强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攻关 进行土地整治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只有不断提升工程技术的水平,才能确保土地整治获得显著成效。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主要是:生态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测绘技术等。由此可以发现土地整治是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工程。因此,要不断加强土地整治工程的技术研究,最终实现土地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整治目的。 2.3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转变 当前强化推进土地整治档案管理数字化、电子化的转变,是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因此,要求各个地区应当充分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配置全新的信息化设备,以此来大力推进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运用,最终切实提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目标。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培训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主要要求从事土地整治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水平。其应当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充分掌握计算机知识,由此成长为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这就必须强化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由此才能保证信息建设目标的实现。2.开发及引进先进性

土地整理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1节编制依据 第2节编制范围及内容 第3节选用的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第4节工程总体目标 第5节施工总体部署 第6节工程概况 第7节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 第8节合理化建议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人员配臵 第1节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第2节管理机构框图 第3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质量检验系统 第4节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职责 第5节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 第三章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第1节人员和仪器的配备 第2节平面控制网测设方案 第3节梯田施工测量方案 第4节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各分部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

第1节施工测量方案 第2节土地平整施工方案 第3节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 第4节田间道路施工方案 第5节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第6节材料取样、试验方案 第五章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第1节质量方针和贯标工作 第2节质量计划、质量目标管理 第3节管理机构保证措施 第4节质量管理制度、职责保证措施 第5节制度和技术保证措施 第6节劳动力保证措施 第7节原材料保证措施 第8节计量保证措施 第9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10节特殊部位、重要部位质量控制措施 第11节质量控制点的设臵 第12节质量控制程序图 第六章施工平面布臵第1节总体施工部署 第2节临时设施的布臵

第3节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 第4节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第七章工期及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第1节工程进度计划 第2节进度计划管理 第3节施工调度工作 第4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5节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流程图 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1节劳动力的实施 第2节劳动力的配臵计划 第3节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第4节全员岗前培训计划和措施 第九章施工机械配臵 第1节主要施工机械的配备 第2节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 第3节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第十章材料供应计划 第1节主要周转材料需要计划 第2节材料设备供应措施 第3节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第4节材料价格控制措施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汶川大地震不仅震级高、释放能量大、破坏力强、波及面广,而且由于强震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地质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的中、高山地区,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复杂、破坏之巨大,举世罕见。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0%以上,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76 年,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Arnould 教授在发表的题为“地质灾害—保险和立法及技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一词,他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灾害看成是一种地质灾害。1987 年12 月11日第4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69 号决议把20 世纪的最后十年确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IDNDR)行动计划之后,地质灾害一词频繁出现于专业文献及新闻媒体。地质灾害一词共有三种表达方式:geological disaster,geological hazard,geo-hazard。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地质灾害是指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地质事件,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发生频率以及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国外地质灾害研究概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地质灾害研究方法及理论不很成熟,地质灾害工作主要局限于灾害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及趋势预测研究,重点调查分析灾害的形成与活动过程,具有浓厚的工程地质色彩。基本以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评价居多,重点通过地质历史背景,地质灾害详细情况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由地质灾害历史及地质灾害遗迹恢复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像范围。 70年初期,法国专家提出了ZERMOS法进行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该理论认为滑坡的空间分布不是单因素所能控制,因此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因素控制其发育,并利用两种主控因素建立了滑坡分区的数学模型,对法国局部山区进行了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对社会安定及经济的严重影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灾害研究方面拓展了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基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学号 1 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3班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单位农业大学 课题性质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科研? 教学 ? 生产? 其它? 毕业设计(论文)省市丰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题目 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容、研究方案、进度安 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 一、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 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等方面的分析,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与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可以既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土地系统功能,又强调人地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起点,是制定土地利用方针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2.研究意义: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丰宁县的土地利用情况,是土地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从而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化整体功能,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进而促进丰宁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研究现状:

1.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计划。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需求的发展,从土地清查到土地评价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具有了新含义,不仅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状态与利用方式,而且将其作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起来,这时期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土地利用变化。 2.国土地利用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持续利用概念的出现和国际上研究的蓬勃展开,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利用也开展了大量研究。综观我国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主要研究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农业土地持续利用;城市及其边缘区土地持续利用;土地持续利用驱动力;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持续利用研究;持续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土地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土地持续利用综合研究模型。结合丰宁县土地利用的数据,丰宁县一级土地类8个,二级地类38个,三级地类3个。土地总面积8738.0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1082427.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58%;非农用地2282811.7亩,占总面积的17.42%。 三、研究容 1.引言 1.1丰宁县总体概况 1.2丰宁县土地资源要素概况 1.21地质要素 1.22地貌要素 1.23土壤要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阐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的意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迈向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发达地区的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以转让、出租、转包为主而欠发达地区的流转方式主要以转包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支持土地流转的法律和制度不健全、农民自身思想意识守旧、社会保障不完善、土地流转环境不成熟、金融支持不到位和政府职能的缺位或越位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大多数学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完善土地流转相关的法律、制定积极的土地流转政策、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对农民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以及对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金融;农村;规模经营 【Abstract】:Describes the rural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 research significance: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nd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s are agricultur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period of the product is the only way towards a modern agri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the rural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 forms: land transfer methods developed regions mainly transfer, lease, subcontract and main circulation mode underdeveloped areas dominated mainly subcontrac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are: support for the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land transfer is not perfect, the farmers themselves conservative ideology, social security is imperfect, immature land transfer environment, the financial support is not in place and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such as the absence or offside. Throug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most scholars believe 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improve land transfer laws, develop proactive land transfer policies, improve the land transfer market, for farmers and for the extensiv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Key words】: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Policy; scale; finance; rural 0 前言 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以来, 土地流转则成为认真落实“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 也是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