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

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

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

目的

本文档旨在确保学校实验室废物的安全处理和正确管理,以遵守相关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背景

学校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产生各种废物,包括化学废物、生物废物和实验设备废弃物等。这些废物需要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废物分类

根据废物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将实验室废物分为以下几类:

1. 化学废物:包括有机化学品废物、无机化学品废物和溶剂废物等。

2. 生物废物:包括实验室中的细菌培养物、病原体废物和动植物组织等。

3. 实验设备废弃物:包括已经损坏或不再使用的实验仪器、玻璃器皿和塑料等。

处理程序

化学废物处理程序

1. 根据废物的性质,将化学废物分类存放,并确保正确标记上的标签,标明废物的成分和相关风险。

2. 定期巡检实验室,清理废弃物收集区域,防止废物溢出或泄漏。

3. 将化学废物交给专门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确保符合环保标准和法规要求。

生物废物处理程序

1. 将生物废物放入专门的生物废物中,确保封闭、耐腐蚀和易清洗的特点。

2. 根据相关要求,正确标记生物废物上的标签,标明废物的种

类和处理日期。

3. 委托合格的生物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

实验设备废弃物处理程序

1. 对于可回收利用的设备废弃物,如破损玻璃器皿和废旧塑料,应收集起来并定期交给专门的回收机构。

2. 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设备废弃物,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

处理和处置。

培训和监督

为了确保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培训和

监督机制,包括:

1. 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废物分类和处理的培训,使其了解正

确的废物处理程序和相关的安全要求。

2. 定期进行实验室废物处理流程的监督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

纠正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结论

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的正确实施,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

康至关重要。我们将全面执行废物分类、妥善处理和监督机制,确

保废物处理符合法规要求,并不断改善废物管理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

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 目的 本文档旨在确保学校实验室废物的安全处理和正确管理,以遵守相关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背景 学校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产生各种废物,包括化学废物、生物废物和实验设备废弃物等。这些废物需要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废物分类 根据废物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将实验室废物分为以下几类: 1. 化学废物:包括有机化学品废物、无机化学品废物和溶剂废物等。

2. 生物废物:包括实验室中的细菌培养物、病原体废物和动植物组织等。 3. 实验设备废弃物:包括已经损坏或不再使用的实验仪器、玻璃器皿和塑料等。 处理程序 化学废物处理程序 1. 根据废物的性质,将化学废物分类存放,并确保正确标记上的标签,标明废物的成分和相关风险。 2. 定期巡检实验室,清理废弃物收集区域,防止废物溢出或泄漏。 3. 将化学废物交给专门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确保符合环保标准和法规要求。 生物废物处理程序 1. 将生物废物放入专门的生物废物中,确保封闭、耐腐蚀和易清洗的特点。

2. 根据相关要求,正确标记生物废物上的标签,标明废物的种 类和处理日期。 3. 委托合格的生物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 实验设备废弃物处理程序 1. 对于可回收利用的设备废弃物,如破损玻璃器皿和废旧塑料,应收集起来并定期交给专门的回收机构。 2. 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设备废弃物,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 处理和处置。 培训和监督 为了确保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培训和 监督机制,包括: 1. 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废物分类和处理的培训,使其了解正 确的废物处理程序和相关的安全要求。 2. 定期进行实验室废物处理流程的监督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 纠正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 1.废弃物收集: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化学废液、固体废物和生物废物等。收集废弃物的方法包括使用特殊的收集容器,如废液容器和特殊大小和标 有化学品废物的透明袋子。清洁工作人员应定期巡查实验室并收集废弃物。 2.废弃物分类:实验室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 分类包括:易燃废物、毒性废物、腐蚀性废物、可燃废物、有害废物和医 疗废物等。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和处理废弃物。 3.废弃物储存:分类后的废弃物应储存在专门设计的储存区域。储存 区域应设置牢固的容器和合适的标志,以确保废弃物不会泄漏或造成污染。对于特殊的废弃物,如病理废物或放射性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 和处理。 4.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可以包括将废弃物经过特殊设备进行破碎、压缩或焚烧等方式处理。化学处理可以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方式。生物处理可以包括利 用微生物进行降解或转化等方式。 5.废弃物处置:处置废弃物的方式包括焚烧、填埋和回收利用等。焚 烧是将废弃物燃烧掉,产生热能和灰渣。填埋是将废弃物掩埋在地下,通 过降解或氧化还原反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回收利用是将废弃物经过处理 后再利用。 6.废弃物记录: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记录系统,记录废弃物的种类、 数量、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等信息。这有助于跟踪和监控废弃物的处理情况,以及满足相关法规和规定的要求。

7.废弃物培训和意识增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废弃物处理的培训,并提高他们对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和正确处理方法的意识。同时,在实验 室中放置明显的标志和提示,提醒人们正确处理废弃物。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应遵循相关的法规、规定和标准。废弃物应避 免直接倾倒进下水道或垃圾桶,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同时应保证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确保废弃物能够得到适当 的处理和处置。

(完整版)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指南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指南 一.一般垃圾——办公室垃圾,实验室普通垃圾 范围: 办公室垃圾,实验室未被感染因子、有害化学物品和放射性物品污染的垃圾 例如: 办公室垃圾,一次性实验用塑料制品,碎玻璃,未被污染的动物寝具,装化学药品的瓶子(容器)

注意: 有些化学物品瓶子(容器)在丢弃前应彻底清洗三遍,所有尖状物品的处理都应遵循“生物垃圾处理条例”,垃圾桶必须放在固定位置,不能放到楼道走廊。 二.生物垃圾 范围: 被生物因子污染的垃圾、所有的尖状物品 例如: 微生物培养物、动物细胞培养物、动物血液和血液产品、所有污染过的一次性实验室用品(培养器皿、吸管、试管等)、实验用标本(血液、其它有潜在污染的物质)、所有针头及注射器 所有经过高温消毒的生物垃圾(除“尖状物品”外)都可是做一般垃圾予以处理。但是,如果将标有生物有害标签的垃圾袋丢在楼道内的垃圾桶内,就会给垃圾处理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在将生物垃圾倒入楼内垃圾桶之前,应确保垃圾袋外没有生物危害物质的字样。应将高压消毒的物品放在透明的垃圾塑料袋内,当做一般垃圾来处理。

化学或辐射垃圾不能高压消毒,也不能将其焚烧。 净化过的非辐射的液态垃圾应与大量清水一起冲入下水道中。

三、化学垃圾 范围: 非辐射物品及被化学物质污染的物品 例如: 用过的及剩余的化学物品、破碎的温度计及其它含水印的物品、杀虫剂、不可倒置的气体容器、非辐射的铅片、用来冲洗胶片的溶剂、用过的溶剂、油类泄漏物、被污染的泵或机油、电池 废旧的化学物品不能像一般垃圾和生物垃圾那样处理,也不能倒入下水道。所有的化学垃圾外包装都应封闭。 不要将重金属化合物,氧化剂,苯酚,强酸混入溶剂容器中。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程序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程序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的程序和指导原则。实验室废弃物的正确处置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遵循正确的废弃物处置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废弃物分类 实验室废弃物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化学废物:包括化学品、溶剂和实验室试剂等。 2. 生物废物:包括生物组织、培养基、微生物等。 3. 放射性废物:包括放射性标记物、放射源、放射性溶液等。 4. 锐器废物:包括注射器、剪刀、玻璃器皿等。 废弃物处置程序 步骤一:分类和标记

首先,将实验室废弃物根据类型进行分类,并在上进行清晰的标记。标记应包括废物类型、日期和实验室信息。 步骤二:储存和封存 储存废弃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使用专门的废物,确保密封性。 2. 避免不同类型废弃物混合存放。 3. 存放化学废物时应考虑其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 4. 放射性废物应存放在专用的放射性废物中,并标记清晰。 步骤三:运输 在废弃物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废弃物应坚固且密封良好,以防泄漏。 2. 根据废物类型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确保安全。 3. 将废物运输至专门的废物处理设施。

步骤四:废物处理 废物处理的具体方法应根据废物类型和法规要求确定。一般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化学废物:废物处理设施通常会对化学废物进行处理和中和。 2. 生物废物:通常需要进行灭菌和消毒后处置。 3. 放射性废物:应交由专门的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处理。 4. 锐器废物:需采用专门的安全袋进行密封后交给指定的废物 处理机构处理。 步骤五:记录和报告 必须妥善记录和报告废物处置的相关信息,包括废物类型、数量、处置方式和日期等。这些记录和报告通常需要提供给相关的监 管机构。 总结

学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案

学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案 在学校实验室中,废弃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废弃物可能包含有害化 学物质,如果不正确处理,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学校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方案,以确保实验室运作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一、了解废弃物的种类和属性 首先,了解废弃物的种类和属性对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案至关重要。实验室废弃 物主要分为三类: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在识别废弃物的种类后,还应了解其属性,如是否有害、易腐烂、易燃等。这些了解将有助于确定适当的处理方法。 二、分类收集废弃物 根据废弃物的不同属性,将其分类收集是很重要的。可将废弃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物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应该进行分类收集和预处理,如废纸张可以回收利用,化学品容器则要进行彻底清洗。有害物应尽量减少产生,如化学废液、废弃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都需要单独收集和妥善处理。其他垃圾则按照普通垃圾处理。 三、合理利用可回收废弃物 对于可回收废弃物,应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废纸张可以进行 回收利用,用于制作纸张、纸板等。废旧玻璃器皿可以熔化后再制成新的玻璃制品。通过合理利用可回收物,不仅能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 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尤为重要。有害化学品废液应尽量回收利用或进行专业处理,确保不会对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废弃化学品应尽量减少产生,如有剩余的化学品

应妥善保存和管理,以免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过期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防止被滥用或误食。 五、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防止废弃物产生和正确处理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加强对实验 室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定期组织废弃物处理知识培训,提高师生对废弃物处理的认识和技能。 六、开展废弃物处理宣传活动 通过开展废弃物处理宣传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学校可以 举办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的知识讲座,组织废弃物处理公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废弃物处理的认知度和重要性,从而推动废弃物处理工作的落实。 七、与专业机构合作 学校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引入其技术和资源,提升废弃物处理水平。可以与 环保部门或专业处理废弃物的公司合作,共同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案,确保处理过程的科学合理和安全可靠。同时,专业机构的参与也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八、提倡绿色实验 绿色实验是指将环保理念融入实验教学中的一种方式。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开展 绿色实验,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实验项目,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提高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九、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 为了确保废弃物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学校应建立废弃物处理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废弃物的检测和分析,评估处理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

实验室废弃物品的处置

实验室废弃物品的处置 实验室废弃物必须按医学院规定进行收集和处理,严禁把任何实验室废弃物(废试剂药品、空试剂瓶及注射器针头等)丢弃到卫生间垃圾里桶或排放到排水系统里。 一、实验室危险化学废物及空试剂瓶的处置 (一)危险化学废物及空试剂瓶回收的规范要求 1、一般化学废液 (1)一般化学废液分三类废液收集桶收集和存放,即:含卤有机物废液、一般有机物废液、无机物废液。 (2)上述三类废液收集桶是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统一配置,并分三类印制标签。每个废液收集桶上应贴有对应的标签,标明回收废液的类别。实验过程中将废液(含废旧液体试剂)按分类要求倒入对应的收集桶,并在桶体标签上认真填写主要废液成分。 (3)倒入废液前应仔细察看该废液桶的标签,确认倒入后不会与桶中已有的化学物质发生异常反应(如产生有毒挥发性气体、剧烈放热等),否则应单独暂存于其他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4)不可将剧毒物质倒入上述三类废液收集桶。 (5)一般化学废液收集桶中的废液不应超过容器最大容量的90%,收集废液后应随时盖紧盖子,存放于实验室较阴凉并远离 火源和热源的位置。 (6)化学固体废物应及时装瓶,贴好标签,标注主要成分。

废旧固体化学试剂在原瓶内存放,保持原有标签,必要时注明是废弃试剂。积存到一定量后装入纸箱,交医学院办公室集中回收处理。 2、剧毒化学废液 (1)实验室产生的剧毒废液,暂存在单独的容器中,不可将几种剧毒物质废液混在一个容器中,按剧毒试剂管理的规定进行妥善保管。拟处理时,填写《剧毒化学废液登记表》,与医学院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单独联系回收处理事宜。 (2)过期或由于其他原因不再使用的废旧剧毒化学试剂应原瓶存放,保持原有标签并醒目地标注其为废弃剧毒试剂,与医学院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单独联系回收处理事宜。 (二)实验室危险化学废物处置流程 1、领取废液收集桶和《危险废物》分类标签。 2、待废液收集桶收满后,在收集桶外加贴《危险废物》标签,注明“主要成分”“地址”“电话”“联系人”等信息标签。 由学院工作人员现场核对清单及标签内容、清点数量,合格后直接装车回收。点验不合格,一律不予回收。 三、实验室破裂玻璃器皿的处置 根据医学院相关管理规定,实验室损伤性废弃物(具有尖锐破坏性质的物品如注射针头、注射器、手术刀、破裂玻璃器皿等)必须按要求特殊处置,严禁随意丢弃。对实验室破裂玻璃器皿,请实验人员用防扎漏包装将其包裹好,在包裹外贴标签注明“破

实验室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一 废弃物收集的一般方法 1、分类收集法:按废弃物的类别性质和状态不同,分门别类收集。 2、按量收集法:根据实验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量的多少或浓度高低予以收集。 3、相似归类收集法:性质或处理方式、方法等相似的废弃物应收集在一起。 4、单独收集法:危险废弃物应予以单独收集处理。 二 处理废弃物的一般原则 在证明废弃物已相当稀少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大气或排水沟中;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在害气体或烧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合其裸露在地面上。 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三 无机废弃物的处理 1、镉废液的处理 用消石灰将镉离子转化成难溶于水的Cd(OH)2沉淀。即在镉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值至10.6-11.2,充分搅拌后放置,分离沉淀,检测滤液中无镉离子时,将其中和后即可排放。 2、含六价铬废弃物的处理 主要采用铁氧吸附法,即利用六价铬氧化性采用铁氧吸附法,将其还原为三价铬,再向此溶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为8-9,加热到80度左右,放置一夜,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排放废液。 3、含铅废液的处理 原理是用Ca(OH)2把二价铅转为难溶的氢氧化铅,然后采用铝盐脱铅法处理,即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至11,使废液中铅生成氢氧化铅沉淀,然后加入硫酸铝,将PH 降至7-8,即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铅共沉淀,放置,使其充分澄清后,检测滤液中不含铅,分离沉淀,排放废液。 4、含砷废液的处理 原理:利用氢氧化物的沉淀吸附作用,彩镁盐脱砷法,在含砷废液中加入镁盐,调节PH为9.5-10.5,生成氢氧化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乌拉特前旗疾控中心检验科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 一、化学类废物 一般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二、含汞废液的处理 排放标准3: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①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再加入FeS0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2 ②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含镉废液的处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

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7;然后排放.. ②离子交换法: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 三、含铅废液的处理 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四、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五、含酚废液的处理 酚属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 六、综合废液处理 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 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七、生物类废物

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章规章制度

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章规章制度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章制度 引言概述: 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是保障环境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学校实验 室废弃物的处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制定了一系列废弃物管理规章制度。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些规章制度的内容。 一、废弃物分类管理 1.1 分类标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有害废弃物、可回收物和 其他废弃物三类。 1.2 分类收集:学校实验室设立相应的分类垃圾桶,有害废弃物、可回收物和 其他废弃物分别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中。 1.3 分类处理:有害废弃物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利用, 其他废弃物经过妥善处理后进行无害化处置。 二、废弃物存储管理 2.1 存储容器:学校实验室配备符合规定的废弃物存储容器,容器应具备密闭、防渗漏等特点。 2.2 标识标牌:存储容器上应贴有明确的标识标牌,标明废弃物的种类、性质 和存放日期等信息。 2.3 存储位置:废弃物存储容器应放置在指定的存储区域,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和食品等。 三、废弃物运输管理

3.1 运输工具: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的运输应使用封闭、防渗漏的专用运输工具。 3.2 运输标识:运输工具应粘贴废弃物运输标识,标明废弃物的种类和运输日 期等信息。 3.3 运输记录:每次废弃物运输都应有相应的运输记录,包括废弃物的数量、 种类和运输人员等信息。 四、废弃物处理管理 4.1 有害废弃物处理:有害废弃物应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确保符合环保法 规和安全标准。 4.2 可回收物处理:可回收物应进行分类回收,经过处理后再进行再利用或销售。 4.3 其他废弃物处理:其他废弃物应经过妥善处理,进行无害化处置,防止对 环境造成污染。 五、废弃物监管与培训 5.1 监管措施: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建立监管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5.2 培训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废弃物管理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废弃 物管理意识和技能。 5.3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校园废弃物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废弃物管理氛围。 结论: 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 重要。通过废弃物分类管理、存储管理、运输管理、处理管理和监管与培训等五个

科学实验室废弃物收集处理管理规定(小学部)

科学实验室废弃物收集处理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验室科学废弃物的管理工作,使有害、有毒等科学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维护校园环境和公共安全,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科学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各类科学废液、残渣、废旧科学试剂、废旧空瓶等。 第三条科学废弃物的分类 按要求将实验室废弃物分成以下几类: ①有机废液: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苯类、醇类、酯类、酚类、油脂类等; ②无机废酸: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的酸性液体 ③无机废碱: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的碱性液体 ④含重金属废液:实验室中产生的含铬、铜、锌、镍等重金属的废液 ⑤固体废弃物: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渣、过期失效的

固体药品、废旧固体试剂等 第四条科学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 (1)科学实验室的废弃科学试剂和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废物,严禁向下水道倾倒或随垃圾丢弃,不可将废弃的科学试剂放在楼道、阳台、庭院等公共场合,如有发生,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有关实验室和个人责任。 (2)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液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分别装入25L的塑料桶中,废液面与桶口间距必须保留至少10厘米的空间以防溢出,并贴上相应的分类标签。 (3)不同废液在倒进废液桶前要了解其相容性,再分门别类倒入相应的废液收集桶中,禁止将不相容的废液混装在同一废液桶内,以防因发生各种反应而造成科学伤害与危害等事故。 第五条实验室废弃物的统一收集 (1)废旧试剂空瓶与玻璃仪器回收处理 各类废弃科学试剂空瓶必须经过清洗、无残液。废旧试剂空瓶注意玻璃材质与塑料材质分开存放。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玻璃仪器不要与科学试剂瓶混放,单独存放,回收处理。 未经清洗、空瓶内留有残液和未分离收集的,将不再收集该实验室的的科学废弃瓶和玻璃仪器。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因此需要有严格的废弃物处理制度。以下是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具体要求。 实验室污物处理及消毒 1、含有生物危险物的临床标本及被污染的一次性用品,应在试验完成后,用黄色塑料袋包装好,并存储于垃圾房。 2、可重复使用的实验用品及器材,在完成实验后,应在操作台或实验区域内经紫外灯近距离照射消毒2小时以上,或在有机氯含量1000mg/L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再交有关人员进行高压消毒和煮沸洗刷。 3、试管、吸管、注射器等实验用具,在有机氯含量mg/L 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再经高压灭菌后取出洗涤或丢弃。

4、培养物或实验室垃圾,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经高压消 毒灭菌。不允许积存垃圾和实验室废弃物。已装满的应定期运走。在去污染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通常在实验室区内。 5、实验室废弃物应置于适当的密封且防漏中安全运出。 有害气体、气溶胶、污水、废液应经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 6、如果实验过程中标本或含标本的前消化处理液被打翻 污染了操作台或地面,应以吸满70%酒精的卫生纸覆盖污染区,15分钟以后卫生纸方可移去。 7、实验室内未经消毒的污水禁止直接排入公共排水系统,更不允许混入居民生活垃圾。 废物的处理程序:

1、工作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并设置标识。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要求的包装袋或者内,并做好个人防护。 2、专人负责收集检验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 3、首先在科室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化学消毒灭活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专人负责收集废弃标本及耗材等废物,并按运送要求送到废物存停放点。 5、医疗废物交接:根据医院要求,由专人每天固定时间到检验科废物暂时存放点收集,并做好登记交接。 意外事故的处理

废物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废物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废物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它涉及到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最 终处理等环节。为了确保废物处理工作的安全和高效,制定和遵守标准操作程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废物处理的标准操作程序,并详细描述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一、废物收集 废物收集是废物处理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将废物从源头收集起来,避免对环 境造成污染。废物收集的标准操作程序如下: 1. 确定废物种类:根据废物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有害废物、可回收废物和一般废物等。 2. 提供合适的容器:为不同类别的废物准备相应的容器,确保其能够安全、有 效地储存和运输。 3. 标识废物容器:在废物容器上标明废物的种类、数量和收集日期等信息,以 便后续处理时能够准确识别和管理。 4. 培训操作人员:对废物收集工作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废物的 分类要求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二、废物储存 废物储存是将收集到的废物暂时存放在指定的场所,等待进一步处理。废物储 存的标准操作程序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储存场所:根据废物的性质和数量,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储存场所,如储存仓库或储存罐等。

2. 建立储存档案:对每批储存的废物建立档案,记录废物的种类、数量、储存时间和储存位置等信息,以便随时查阅和管理。 3. 定期检查废物状态:定期检查储存的废物,确保其没有泄漏和腐蚀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 控制储存时间:根据废物的性质和特点,控制废物的储存时间,避免废物长时间滞留而导致安全隐患。 三、废物运输 废物运输是将储存的废物从储存场所运送到处理场所的过程。废物运输的标准操作程序如下: 1.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根据废物的性质和数量,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专用运输车辆或密封容器等。 2. 包装废物:将储存的废物进行适当的包装,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或产生其他安全问题。 3. 标识运输容器:在运输容器上标明废物的种类、数量和运输日期等信息,以便运输过程中能够准确识别和管理。 4. 培训运输人员:对废物运输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废物的特性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四、废物处理 废物处理是将废物进行环境友好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废物处理的标准操作程序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根据废物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焚烧、填埋或回收等。

检验科三废处理流程

检验科三废处理流程 The disposal of industrial waste from a laboratory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adherence to strict regulations. 科学实验室的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考虑并严格遵守规定。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eps involved in the disposal process to ensure that it is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and responsibly. 必须清楚了解废物处理过程中的步骤,以确 保其有效和负责任地进行。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crucial to segregat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waste generated in the laboratory. 首先,重要的是要将实验室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废物进行分类。 This could include chemical waste, biological waste, and radioactive waste, among others. 这可能包括化学废物、生 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 Each type of waste requires a different disposal method, and mixing them together can lead to serious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isks. 每种类型的废物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混在一起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和环境风险。 Once the waste has been segregated, it must be collected and stored in appropriate containers. 一旦废物被分类,就必须收集并储存在适当的

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方案

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方案 为切实增强学校实验室废物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实验室废物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和校园安全,根据《XX省生态环境厅XX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增强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切实增强实验室管理和废物的处置,杜绝各种违规使用实验室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确保2022年底前全面建立实验室废物统一收运模式,实现实验室废物安全处置,推动实验室管理全过程闭环监管。 二、主要任务 (一)增强调查摸底。学校应增强实验室废物基础信息管理,结合教学实际,理清产废环节,摸清实验室废物产生种类与数量、贮存设施以及委托处置等情况。 (二)落实“三化”措施。学校应按照固废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制定管理措施,将其纳入日常工作计划。督促各实验室责任人进一步减少有毒有害原料使用与资源浪费,鼓励采取资源循环利用与就地减量化措施,切实减轻实验活动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三)分类收集处置。强化废物回收与处置的过程管理。

结合学校实际与处置需求,细化“一校一策”,细化废物回收的分类管理,按照《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GB/T31190-2019)规范分类收集工作。学校要制定实验室废物分类处置方案,明确产废种类与数量,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18)相关要求,建设规范且满足需求的贮存设施,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建立并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备案、转移联单等管理制度,做到分类收集贮存、合法委托处置,严禁非法处置。 (四)建立实验室废物统一收运模式。根据《XX省清废行动实施方案》,对实验室废物产生量较小的学校,教育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学校自行委托等方式,建立实验室废物统一收运模式并委托有资质单位依法展开具体工作,学校与该单位之间应如实记录收运的实验室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做好交接记录。统一收运单位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18)相关要求,建设规范且满足需求的贮存设施。统一收运单位要保留与产废单位之间实验室废物来往的相关记录凭据,协助指导教育机构展开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备案、转移联单、信息系统填报等相关管理 工作。 (五)即时清运实验室废物。生态环境部门和教育部门做好处置企业与统一收运单位及学校的沟通协调,督促处置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调度,即时清运各类废物,监督处置企业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