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废物处置流程

实验室废物处置流程

实验室废物处置流程

注:

.放射性物质污染、剧毒物质污染、感染性微生物危险度级(含)以上污染实验动物尸体由实验室按放射性废物、感染性废物处置流程进行处理。

.批量的含汞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不得丢弃在生活垃圾箱内,应送至医疗垃圾回收站处理。

.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要求。

表医疗废物分类列表

类别特征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

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

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

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其他被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

的生活垃圾。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废弃的血液、血清。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

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人

体废物和医学院实验

动物尸体等。

.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医学院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病理切片后的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损伤性废物能够责任或者人体的

废弃医用锐器。

.医疗针头、缝合针。

.各类医疗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

等。

.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

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

品。

.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性药物,包括:

◆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氨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

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

比妥等;

◆免疫抑制剂。

.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且有毒性、腐蚀性、

易燃性的废弃的化学

物品。

.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说明:根据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卫医发[]号列出。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指套、手套、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模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臀垫等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

◆一次性医疗器械指《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所规定的用于人体的一次性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实验室化学废物处置流程

注:.危险化学废物的范围

◆废化学试剂,废药品,废药物◆有机磷化合物废物

◆农药废物◆含酚废物

◆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含醚废物

◆含铍废物◆废有机溶剂

◆含铬废物◆含多氯苯并呋喃类废物

◆含铜废物◆含多氯苯并二恶英废物

◆含锌废物◆含镍废物

◆含砷废物◆含钡废物

◆含硒废物◆含铊废物

◆含镉废物◆含铅废物

◆含锑废物◆氟化物废物

◆含碲废物◆氰化物废物

◆含汞废物◆废酸(≤的液态酸〉

◆石棉废物◆废碱(≥的液态碱)

*参考自年月日起施行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一般化学废物的范围

◆不在危险化学废物范围所列出的固体物质或溶液(=)。

◆含低化学成分的冲洗液及擦拭纸巾。

◆实验室使用的家用化学品,如肥皂和清洁剂等。

◆常见金属:如铜、铁、锌、锡等。

◆浓度在的规定限度以下的稀酸碱(见危险化学废物范围)。

◆含有很低浓度(或更低)化学品的液体。用活性炭或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可经污水渠排走。

用完的活性碳及离子交换树脂将做为危险化学废物处置。

◆中性盐等。

.剧毒化学物的范围参见《年版剧毒化学品目录》共种。

放射性废物处理流程

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

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 目的 本文档旨在确保学校实验室废物的安全处理和正确管理,以遵守相关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背景 学校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产生各种废物,包括化学废物、生物废物和实验设备废弃物等。这些废物需要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废物分类 根据废物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将实验室废物分为以下几类: 1. 化学废物:包括有机化学品废物、无机化学品废物和溶剂废物等。

2. 生物废物:包括实验室中的细菌培养物、病原体废物和动植物组织等。 3. 实验设备废弃物:包括已经损坏或不再使用的实验仪器、玻璃器皿和塑料等。 处理程序 化学废物处理程序 1. 根据废物的性质,将化学废物分类存放,并确保正确标记上的标签,标明废物的成分和相关风险。 2. 定期巡检实验室,清理废弃物收集区域,防止废物溢出或泄漏。 3. 将化学废物交给专门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确保符合环保标准和法规要求。 生物废物处理程序 1. 将生物废物放入专门的生物废物中,确保封闭、耐腐蚀和易清洗的特点。

2. 根据相关要求,正确标记生物废物上的标签,标明废物的种 类和处理日期。 3. 委托合格的生物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 实验设备废弃物处理程序 1. 对于可回收利用的设备废弃物,如破损玻璃器皿和废旧塑料,应收集起来并定期交给专门的回收机构。 2. 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设备废弃物,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 处理和处置。 培训和监督 为了确保学校实验室废物处理程序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培训和 监督机制,包括: 1. 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废物分类和处理的培训,使其了解正 确的废物处理程序和相关的安全要求。 2. 定期进行实验室废物处理流程的监督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 纠正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 1.废弃物收集: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化学废液、固体废物和生物废物等。收集废弃物的方法包括使用特殊的收集容器,如废液容器和特殊大小和标 有化学品废物的透明袋子。清洁工作人员应定期巡查实验室并收集废弃物。 2.废弃物分类:实验室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 分类包括:易燃废物、毒性废物、腐蚀性废物、可燃废物、有害废物和医 疗废物等。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和处理废弃物。 3.废弃物储存:分类后的废弃物应储存在专门设计的储存区域。储存 区域应设置牢固的容器和合适的标志,以确保废弃物不会泄漏或造成污染。对于特殊的废弃物,如病理废物或放射性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 和处理。 4.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可以包括将废弃物经过特殊设备进行破碎、压缩或焚烧等方式处理。化学处理可以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方式。生物处理可以包括利 用微生物进行降解或转化等方式。 5.废弃物处置:处置废弃物的方式包括焚烧、填埋和回收利用等。焚 烧是将废弃物燃烧掉,产生热能和灰渣。填埋是将废弃物掩埋在地下,通 过降解或氧化还原反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回收利用是将废弃物经过处理 后再利用。 6.废弃物记录: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记录系统,记录废弃物的种类、 数量、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等信息。这有助于跟踪和监控废弃物的处理情况,以及满足相关法规和规定的要求。

7.废弃物培训和意识增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废弃物处理的培训,并提高他们对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和正确处理方法的意识。同时,在实验 室中放置明显的标志和提示,提醒人们正确处理废弃物。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应遵循相关的法规、规定和标准。废弃物应避 免直接倾倒进下水道或垃圾桶,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同时应保证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确保废弃物能够得到适当 的处理和处置。

实验室化学品废弃和回收流程

实验室化学品废弃和回收流程实验室化学品的废弃和回收对于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 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化学品废弃和回收的流程,并提供相 关建议,以确保实验室操作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一、废弃化学品分类和储存 1. 废弃化学品分类: 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品常可分为有机溶剂、酸、碱、重金属盐等不 同类别。在废弃化学品的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废弃物进行分类, 将不同类别的化学品分开储存。 2. 废弃化学品储存: 废弃化学品应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并标明名称、浓度、数量、储 存日期等信息。不同化学品的储存要求也有所不同,有机溶剂应储存 在防火柜内,酸碱应分开存放,重金属盐应储存在不可腐蚀的容器中,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不良反应。 二、废弃化学品处理流程 1. 废弃化学品清理: 实验结束后,首先需要清理实验室的废弃物,包括试管、烧杯、吸 管等。将其中未被使用的化学品分类放置到对应的储存容器中,清除 其中可能残留的试剂。 2. 化学品中和和稀释:

对于小量的废弃化学品,可以通过适量使用水稀释和中和处理。酸 与碱的中和使用中和剂进行,酸和碱的反应产生的盐可以通过稀释及 稀释液的运输处理。 3. 废弃化学品集中处理: 将大量的废弃化学品集中存放,并委托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公司处理。这些公司有专业的废弃物处理设备和安全操作流程,可以高效、安全 地处理各种类型的废弃化学品。 三、化学品回收流程 1. 回收可再利用的化学品: 实验室中的某些化学试剂、溶剂等可被回收和再利用。在进行废弃 物处理前,应先检查是否有可以再利用的化学品,并加以回收。回收 后的化学品可以通过适当的检验和处理后继续使用,从而降低实验室 的化学品消耗和经济负担。 2. 化学品再处理: 一些废弃化学品可以进行再处理,例如通过蒸馏、过滤等方法进行 回收。这些废弃化学品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得到可再利用的物 质或者中间产品,避免浪费资源和对环境的污染。 四、实验室化学品废弃和回收的安全措施 1. 安全操作: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室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包括有机溶剂、酸碱废液、固体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若不正确地处理,可能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一、有机溶剂废液处理 有机溶剂废液一般是指含有或者受污染的氯代烃、酮、醚等有机物。对于有机溶剂的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回收法:将有机溶剂收集后,通过适当的操作和设备,将其中的有机成分还原回去,回收使用。 (2)物化法:通过加入一定的碱或酸,将有机物的热功效作用,直至水解或酸解,最后与水或废酸进行混合处理。 (3)焚烧法:通过高温将有机物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可以进一步处理或直接放入大气中。 二、酸碱废水处理 酸碱废水通常是指含有占有毒有害的酸、碱及其盐的废水。对于酸碱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和法:将酸碱废水中的酸、碱用中和剂中和至中性后,再由沉淀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最终通过沉淀、过滤、蒸发等催化方法将处理后的水中杂质沉淀,然后放入废水池中。 (2)氧化法:氧化法是将占有毒有害的有机物氧化成无害物质的化学处理过程。通过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酸碱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被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后排放。 (3)沉淀法:将酸碱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沉淀成不溶性盐类,然后再通过过滤、浓缩和干燥等处理后处理掉。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等。 三、金属废物处理 金属废物主要指金属杂质或废旧金属。金属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再利用:通过分类、清洗、再加工等步骤,将金属废物进行再利用,重复使用。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程序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程序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的程序和指导原则。实验室废弃物的正确处置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遵循正确的废弃物处置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废弃物分类 实验室废弃物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化学废物:包括化学品、溶剂和实验室试剂等。 2. 生物废物:包括生物组织、培养基、微生物等。 3. 放射性废物:包括放射性标记物、放射源、放射性溶液等。 4. 锐器废物:包括注射器、剪刀、玻璃器皿等。 废弃物处置程序 步骤一:分类和标记

首先,将实验室废弃物根据类型进行分类,并在上进行清晰的标记。标记应包括废物类型、日期和实验室信息。 步骤二:储存和封存 储存废弃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使用专门的废物,确保密封性。 2. 避免不同类型废弃物混合存放。 3. 存放化学废物时应考虑其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 4. 放射性废物应存放在专用的放射性废物中,并标记清晰。 步骤三:运输 在废弃物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废弃物应坚固且密封良好,以防泄漏。 2. 根据废物类型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确保安全。 3. 将废物运输至专门的废物处理设施。

步骤四:废物处理 废物处理的具体方法应根据废物类型和法规要求确定。一般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化学废物:废物处理设施通常会对化学废物进行处理和中和。 2. 生物废物:通常需要进行灭菌和消毒后处置。 3. 放射性废物:应交由专门的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处理。 4. 锐器废物:需采用专门的安全袋进行密封后交给指定的废物 处理机构处理。 步骤五:记录和报告 必须妥善记录和报告废物处置的相关信息,包括废物类型、数量、处置方式和日期等。这些记录和报告通常需要提供给相关的监 管机构。 总结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操作规程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操作规程 一、引言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地方,各种化学药品和试剂是实验室工作必不 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包括废液、废溶剂、废脱气剂、废玻璃器皿等。正确处理实验室废弃物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实验人员的健康,还是每一个实验室科研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操作规程,以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废弃物的安全、高效处置。 二、废液的处置 1. 废酸、废碱和废溶液等废液的收集和贮存: (1)使用专用的化学废液贮存容器,容器可以根据实验室废液的类型进行分 类和标识。 (2)废液容器应密封严实,防止气体泄漏或溢出。 (3)在贮存废液容器上标明废液的名称、浓度以及贮存日期,以免混淆使用。 (4)稀释后的废液可以经过酸碱中和处理后倒入下水道,但要确保废液的pH 值在接受条件范围内。 2. 有机废液的处置: (1)将有机废液倒入专用的有机废液容器中,容器上标明有机废液的名称和 存放日期。 (2)有机废液应尽量避免混合,根据不同的有机溶剂性质进行分类贮存。

(3)若有机废液不再需要使用,与废酸碱一起进行酸碱中和处理,然后交由专门的废液处理单位处理。 三、废溶剂的处置 1. 废溶剂的储存: (1)废溶剂应倒入密闭的废溶剂瓶中,瓶盖应严密封闭。 (2)废溶剂瓶上标明溶剂的名称、性质以及贮存日期,方便查找和识别。 (3)禁止将不同种类的废溶剂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2. 废溶剂的回收和处理: (1)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溶剂,应进行回收处理。 (2)回收废溶剂的过程应使用密闭的设备,防止有害气体的释放。 (3)不能回收的废溶剂应交由专业的废液处理单位处理,绝不能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等地方。 四、废脱气剂的处置 1. 废脱气剂的贮存: (1)废脱气剂应贮存在封闭的容器中,避免氧气或水分的进入。 (2)废脱气剂容器上标明脱气剂的种类、贮存日期,并严防混淆。 2. 废脱气剂的处理: (1)对于无毒、无害的废脱气剂,可以空气中释放或以环保方式处理。 (2)对于有毒、有害的废脱气剂,应交给专门的废液处理单位处理。 五、废玻璃器皿的处置

实验室废弃物品的处置

实验室废弃物品的处置 实验室废弃物必须按医学院规定进行收集和处理,严禁把任何实验室废弃物(废试剂药品、空试剂瓶及注射器针头等)丢弃到卫生间垃圾里桶或排放到排水系统里。 一、实验室危险化学废物及空试剂瓶的处置 (一)危险化学废物及空试剂瓶回收的规范要求 1、一般化学废液 (1)一般化学废液分三类废液收集桶收集和存放,即:含卤有机物废液、一般有机物废液、无机物废液。 (2)上述三类废液收集桶是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统一配置,并分三类印制标签。每个废液收集桶上应贴有对应的标签,标明回收废液的类别。实验过程中将废液(含废旧液体试剂)按分类要求倒入对应的收集桶,并在桶体标签上认真填写主要废液成分。 (3)倒入废液前应仔细察看该废液桶的标签,确认倒入后不会与桶中已有的化学物质发生异常反应(如产生有毒挥发性气体、剧烈放热等),否则应单独暂存于其他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4)不可将剧毒物质倒入上述三类废液收集桶。 (5)一般化学废液收集桶中的废液不应超过容器最大容量的90%,收集废液后应随时盖紧盖子,存放于实验室较阴凉并远离 火源和热源的位置。 (6)化学固体废物应及时装瓶,贴好标签,标注主要成分。

废旧固体化学试剂在原瓶内存放,保持原有标签,必要时注明是废弃试剂。积存到一定量后装入纸箱,交医学院办公室集中回收处理。 2、剧毒化学废液 (1)实验室产生的剧毒废液,暂存在单独的容器中,不可将几种剧毒物质废液混在一个容器中,按剧毒试剂管理的规定进行妥善保管。拟处理时,填写《剧毒化学废液登记表》,与医学院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单独联系回收处理事宜。 (2)过期或由于其他原因不再使用的废旧剧毒化学试剂应原瓶存放,保持原有标签并醒目地标注其为废弃剧毒试剂,与医学院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单独联系回收处理事宜。 (二)实验室危险化学废物处置流程 1、领取废液收集桶和《危险废物》分类标签。 2、待废液收集桶收满后,在收集桶外加贴《危险废物》标签,注明“主要成分”“地址”“电话”“联系人”等信息标签。 由学院工作人员现场核对清单及标签内容、清点数量,合格后直接装车回收。点验不合格,一律不予回收。 三、实验室破裂玻璃器皿的处置 根据医学院相关管理规定,实验室损伤性废弃物(具有尖锐破坏性质的物品如注射针头、注射器、手术刀、破裂玻璃器皿等)必须按要求特殊处置,严禁随意丢弃。对实验室破裂玻璃器皿,请实验人员用防扎漏包装将其包裹好,在包裹外贴标签注明“破

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实验室在进行生物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 包括实验室用具、化学试剂、生物制品、残留液体等。对这些废弃物 的正确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介绍几种实验 室生物实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一、实验室用具的处理 实验室用具的处理应该以减少污染和安全为原则。对于可重复使用 的实验室用具,应该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清洗过程中,应该使用 环境友好型的清洗剂,并进行足够的冲洗,以确保清洗干净。对于不 可重复使用的实验室用具,应该按照规定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和处理。 二、化学试剂的处理 化学试剂是实验室生物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它们也带 来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风险。对于过期的化学试剂,应该按照规定的程 序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过期的化学试剂应该集中存放,并交由专 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安全处置。同时,实验室在使用化学试剂时,应该注意控制用量,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污染。 三、生物制品的处理 生物制品包括生物样品、培养物、细胞系等。对于已使用过的生物 制品,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生物制品应该在 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彻底消毒,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置。对于遗弃的 生物制品,应该集中存放,并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四、残留液体的处理 实验室生物实验中产生的残留液体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在处理过程 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对于大量产生的残留液体,应该按照规定的程 序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液体废弃物应该收集到特殊的废液容器中,并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在收集和处置过程中,应该 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并防止泄漏。 五、环境污染控制 除了对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还应该控制环境污染 风险。在实验室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选择环保型试剂和实验仪器,减少化学品使用量,注重垃圾分类 等都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方法。 结语 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在进行实验室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 并遵循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实验室 环境的安全和卫生,并为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流程

微生物组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1为了加强实验室废弃物和染菌器材处理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各类废弃的健康相关产品、生物样品、中毒样品、终止保存的菌毒种、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实验废弃物等.本制度也适用于可重复使用的染菌器材的处理. 3实验室废弃物采取分类收集处置的原则,由产生废弃物的科室和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管理. 4各类废弃物的处理 4.1各类食品、饮用水、卫生用品等检测后其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虽不符合但其不会引起环境污染,按体系文件规定的保存期满后,液体类经稀释后由下水道排放,固体类经毁形后按生活垃圾倾倒在中心集中的垃圾存放地,统一清运处理. 4.2实验室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等医疗废物,按下列方法处理: 4.2.1所有污染材料应放置在防渗漏的容器中高压灭菌. 4.2.2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应分类收集,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且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4.2.3细菌性食物中毒样品和病毒阳性标本经121℃压力蒸汽灭菌30min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2.4染菌玻璃试管、玻璃吸管、滴管、镊子等:经121℃压力蒸汽灭菌20min后,对试管进行清洗、晾干. 4.2.5染菌的一次性平皿、移液头等:经煮沸30min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2.6病毒类病源性培养物经121℃压力蒸汽灭菌30min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2.7细菌类病源性培养物经121℃压力蒸汽灭菌20min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2.8一次性手套、工作衣帽等防护用品经消毒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处理流程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处理流程 一、按照规定,废弃物按要求存放,统一销毁. 二、为加强环境保护,防止有毒有害废弃物(de)流散而污染环境.特制定本办法: 1、实验室医学废物(de)处理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在设计和执行关于生物危害性废弃物处理、运输和废弃(de)规划之前,必须参考最新版(de)相关文件. 2、废弃物处理(de)首要原则是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须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高压灭菌或焚烧. 3、本室明确专人负责实验室废弃物(de)登记、收集和处理,在各室配套污物收集桶. 废水:配有废酸缸、废碱缸、中性废液缸 废物:废注射器、加样头等固体废物交院感科统一无害处理. 废气:经换风扇、通风柜排出室外,备有个人防毒面罩、胶手套、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防止气溶胶(de)伤害. 4、凡剧毒废弃物和性质不明(de)药品,实行严格登记制度,两人以上负责处理,不能在本室处理(de),封装后及时交院感科统一按环保规定处理. 5、应在每个工作台上放置盛放废弃物(de)容器、盘子或广口瓶,最好是不易破碎(de)容器(如塑料制品).当使用消毒剂时,应使废弃物充分接触消毒剂(即不能有气泡阻隔),并根据所使用消毒剂(de)不同保持适当接触时间.盛放废弃物(de)容器在重新使用前应高压灭菌并清洗.

6、培养基、组织、体液及其他具有潜在危险性(de)废弃物须放在防漏(de)容器储存、运输及经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7、高压蒸汽灭菌是清除污染时(de)首选方法.需要清除污染并丢弃(de)物品应装在容器中[如根据内容物是否需要进行高压灭菌和(或)焚烧而采用不同颜色标记(de)可以高压灭菌(de)塑料袋].也可采用其他可以除去和(或)杀灭微生物(de)替代方法. 8、废弃物处理办法: (1)液体废弃标本: 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涎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 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 g,搅拌后作用2~4小时消毒处理或12l℃30分钟高压灭菌处理.痰、脓、血、粪(包括动物粪便)及其他液体标本,高压灭菌后焚烧或加25—50g/L有效氯(de)漂白粉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拌匀后作用2~4小时;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为6小时后.对废酸、废碱等废液采用中和法、稀释法后,PH值为中性时直接排入下水道;(2)固体废弃物标本: 带有血凝块等(de)废弃样品管,在加盖后应当放在适当(de)防漏容器内高压灭菌和(或)焚烧.皮下注射针头用过后不应再重复使用,包括不能从注射器上取下、回套针头护套、截断等,应将其完整地置于盛放锐器(de)一次性容器中.单独使用或带针头使用(de)一次性注射器应放在盛放锐器(de)一次性容器内焚烧,如需要可先高压灭菌. 可反复利用(de)已被污染(de)材料应选择先消毒再高压灭菌或直接高压灭菌.灭菌后(de)材料经洗涤、干燥、包扎、再灭菌后使用.高压灭菌过(de)废物可以在其他地方焚烧后处理,或在指定

化验室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化验室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英文回答: Laboratory Medical Waste Disposal Process. Laboratory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rotecting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healthcare facilities must adhere to strict protocols to ensure proper disposal of these hazardous materials. The laboratory medical waste disposal process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 1. Waste Segregation and Storage: Medical waste is segregated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based on its potential hazards, such as infectious, sharps, chemical, and radioactive waste. Each category requires specific storage containers and labels to prevent cross-contamination. 2.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Infectious waste is treated with disinfectants or sterilized using autoclaves

细胞培养实验室废物、废水处理流程图

细胞培养实验室废物、废水处理流程图 本文档旨在介绍细胞培养实验室废物和废水的处理流程图,以帮助实验室进行有效的废物管理和环境保护。 废物处理流程 1. 收集废物:将实验室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包括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 2. 固体废物处理: - 有害废物:将有害废物如玻璃器皿、细胞培养耗材等放入专用中,并标明有害废物标志。按规定送往指定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处理。 - 非有害废物:将非有害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如纸张、塑料等。纸张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塑料可以进行分类处理。 3. 液体废物处理: - 收集废水:将实验室产生的废水收集到专用中,避免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环境中。

- 中和处理:对于酸性或碱性废水,可以使用相应的中和剂进行中和处理,使其pH值接近中性。 - 沉淀处理:利用沉淀剂处理废水中的悬浮固体,使其沉淀下来。沉淀后的清水可以进一步处理或安全排放。 - 过滤处理:通过滤纸或滤器过滤废水,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 消毒处理:对于含有微生物的废水,如含有细菌的细胞培养废水,可以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4. 安全处置: - 有害废物:将经过处理的有害废物交由指定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最终处理。 - 非有害废物:将纸张、塑料等进行分类处理,纸张进行回收利用,塑料交由可回收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 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使用活性炭吸附有机污染物,达到更高的处理效果后再安全排放到下水道或环境中。

以上为细胞培养实验室废物和废水处理的基本流程图,可以根 据实验室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确保废物得到合理处理,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

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

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规程 1. 引言 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管理是保障实验室环境卫生和安全的重要环节。本规程旨在规范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置,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废弃物分类与打包 将细胞实验室废弃物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打包措施: 2.1 医疗废弃物 医疗废弃物包括接触过细胞培养物的废弃物、培养基、实验器皿等。将医疗废弃物归类为感染性废弃物,严禁直接投放到一般垃圾桶中。医疗废弃物应使用黄色有害垃圾袋进行打包,密封后贴上“感染性废弃物”标识。 2.2 化学废弃物 化学废弃物包括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和溶剂等。将化学废弃物归类为有害化学废弃物,严禁直接倒入下水道或一般垃圾桶中。

化学废弃物应将不同种类的废弃物分别收集,使用标有“有害化学 废弃物”标识的进行存放和打包。 2.3 一般废弃物 一般废弃物包括不属于医疗废弃物和化学废弃物的其他废弃物。一般废弃物应在实验室内放置指定的垃圾桶中,并定期清空,确保 实验室内环境整洁。 3. 废弃物处理流程 细胞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流程如下: 3.1 废弃物收集 及时将不同类型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和收集,避免交叉感染和环 境污染。 3.2 废弃物打包 按照废弃物的分类要求,将废弃物进行打包,确保安全封存。 3.3 废弃物暂存 将打包好的废弃物暂存于指定的区域,等待进一步处理。

3.4 废弃物处置 定期将暂存的废弃物进行处置,可选择委托专业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4. 废弃物管理措施 为确保废弃物处理的有效性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卫生,需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4.1 员工培训 对实验室员工进行废弃物分类、打包和处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废弃物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 4.2 监测与检查 定期监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3 记录与报告 建立废弃物处理的记录和报告机制,记录废弃物的产生、处理和处置情况,以备查验和追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