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物理内能的利用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物理内能的利用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物理内能的利用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物理内能的利用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物理内能的利用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压轴题(难)

1.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

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

在线圈中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和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

次数R0/Ωr/m B0/T T0/s I/A

1100.1 1.00.15π×l0-2

2200.1 1.00.1 2.5π×l0-2 3200.2 1.00.110π×l0-2 4100.10.30.1 1.5π×l0-2 5200.10.10.050.5π×l0-2

(1)I=_____k,其中k=__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

(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 与R0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____表示.

【答案】

2

00

B r

R t2

5A s

T m

π?Ω?

?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像分析可得

2

E

I

R

= (1)

E

t

=

?

(2)

=?S B

?Φ? (3)

120

+2

R R R R

== (4)

由1234联立得:

22

000

22

B

B r r

I

t R t R

ππ

?

=?=?

?

由于

2

π

为定值,故

2

00

B r

I k

R t

=

[2]将第一组数据带入上式得:

k=

2

5A s

T m

π?Ω?

?

(2)[3]若R0变,其他为定值,则

2

2

B r

t

π

均为定值,可看作

'k

I

R

=,此为反比例函数,故可用图线c表示.

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

分別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

表:

质量/g升温10℃所需时间/s升温20℃所需时间/s升温30℃所需时间/s 沙子306492124

水3092163220

(1)在此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温度变化量和______________相同时,水吸收的热

量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__升高的温度更高.

【答案】酒精灯加热时间质量大于沙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采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加热时间越长,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实

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时间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2][3]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和沙子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时,即温度变化

量和质量相同时,水所需加热的时间比沙子更长,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

量.

(3)[4]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由于Q=cm t,又因为

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故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3.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

系。他组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表: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可靠,小明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除了要控制甲乙装置中

两烧杯内水的质量相等,还要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___相同。

(2)实验测的数据如表(无读数错误):根据数据_________(能/不能)得出煤油与菜籽油热值的大小关系。

燃料加热前的水温/℃燃料燃尽后水温/℃

煤油25100

菜籽油20100

(3)实验中不足之处可能是_________造成的。

(4)小明同学纠正实验中不足之处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容已知,于是他想利用这种实验测算出煤油的热值,除了图中装置外,那么小明还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_(偏大/偏小)。

【答案】质量不能燃料质量太大(水质量太少) 天平偏小

【解析】

【详解】

(1)[1]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相同;

(2)[2]由于水温均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上升,无法准确比较水吸收热量多少,从而无法比较煤油和菜籽油放热多少,无法得出热值大小关系;

(3)[3]水温均达到沸点,说明燃料由于质量太大放热太多或水的质量太少;

(4)[4]为了得到到水吸收的热量需要知道水的质量,为求热值还需知道燃料的质量,故还需要天平;

[5]由于热量会有所流失,则所测热量值偏小,由

Q

q

m

可知,所求热值偏小;

4.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

C .使用相同的烧杯

③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关系是c A =______c B (填倍数关系)。 【答案】甲、乙 加热时间 B 12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燃料的热值大小不能直接测量,需要通过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来体现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因此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

(2)①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比较吸热多少,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慢。 【详解】

(1)[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不同的燃料加热相同的物质,即用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2)[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要控制不同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物质加热,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②A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故A 选项是正确的;B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而不是相同体积,故B 项错误;

C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使用相同的烧杯,故C 项正确; 由于本题选不正确的, 故B 项符合题意。

[4]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 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A 温度升高60℃用10分钟,B 温度液体升高60℃用20分钟,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时,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因此B 吸收热量是A 的2倍,设A 吸收的热量为Q ,根据Q

c m t

=?,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A 的比热容与液体B 的比热容之比:

1222A B Q c Q m t Q c Q m t

?===?

5.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能力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1)下列物理量也表示了物质的某种特性的是__________; A .热值 B .热量 C .质量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升温

1℃_________的热量是4.2×103J.

(3)张红在家经常学习做饭根据观察,她猜想食用油的比热容可能比水小。下列事实中能支持她的猜想的是哪一个?__________;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源在水面上;

C.油能使食物变得焦黄,而水却不会;

(4)为了验证猜想,张红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________(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初始温度相同,如图所示,其温度为________℃。用相同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25℃,油的温度达到30℃。上述几个步骤中都运用了物理研究方法中的__________法。由己知数据可以得出该食用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J/(kg?℃).

【答案】A 吸收 A 质量 20 控制变量 2.1×103

【解析】

【详解】

(1)[1]A.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不同燃料热值不同,所以热值表示了物质的某种特性;故A项符合题意;

B.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所以热量并不能表示物质的某种特性;故B项不符合题意;

C.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但并不能表示物质的某种特性;故C项不符合题意;

(2)[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3)[3]A.油比水的比热容小,说明质量相同的油和水在温度升高相同度数时,油比水吸热少,或质量相同的油和水吸收相同热时,油比水温度升高的多,所以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能支持他的观点;故A项符合题意;

B.油能漂在水面上,说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能支持他的观点;B项不符合题意;C.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会,说明油的沸点比水高,不能支持他的观点;C项不符合题意;

(4)[4]若要验证猜想,张红应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

[5]通过温度计液面的位置可以判断玻璃泡在下方,现在是零上的温度,所以它们的初始温度为20℃;

[6]为了比较水和油的吸热能力,实验中控制了水和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然后用相同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所以这几个步骤中都运用了物理研究方法中的控制变法;

[7]由题意可知,水和油用相同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所以可以水和油吸收的热量相同,由

Q cm Δt =得:

c m t c m t ?=?水水水油油油;

所以该食用油的比热容是:

()

()

()32520 1

2.110J /kg 20 2

c m t c t c c c m t t ???-=

=

=

==????-水水水水水水油水油油

℃℃℃30℃℃。

6.小丹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煤油和酒精热值的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燃烧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加热两个烧杯中质量相等的水,并记录杯中水的初温和末温(如下表)。

初温 末温 甲杯水温/℃ 25 90 乙杯水温/℃

25

80

(1)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酒精两种燃料,热值较大的是_____。 (2)小丹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瓶中燃料减少的质量并记录;利用公式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酒精的热值。你认为他的实验结果_____(选填“准确”或“不大准确”),理由是:_____。

【答案】煤油 不大准确 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或燃料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 【解析】 【分析】

(1)分析表格数据,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哪种燃料的热值较大; (2)从热损失和水吸收热量方面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准确。 【详解】

(1)由表格数据可知,在燃烧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加热两个烧杯中质量相等的水时,甲杯水的温度升高的较多,即甲煤油灯燃烧产生的热量多,所以煤油的热值大; (2)因为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所以直接计算得出的热值比实际值要小,因此这样的计算结果不太准确。

7.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探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应选用_______(选填“甲”或“乙”)组器材.除了图中已经呈现的器材,这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另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2)根据甲组实验的数据绘出了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沙子的比热容是_______J/(kg?℃);(c水=4.2×103J/(kg?℃))

(3)小明购买了一盒薯片,取出几片用上述方法测出薯片的热值为1.4×107J/kg,该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乙天平 0.84×103偏小薯片没有完全燃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有一部分被空气等其他物体吸收,存在热损失.

【解析】

【分析】

【详解】

(1)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用不同的燃料,因此选乙组器材.为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不同,比较控制物质的质量,因此还要用天平称量质量;(2)甲组实验是通过加热时间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由图丙可以看出,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水和沙子,

加热4分钟后,吸热相同,水温度升高10℃,沙子温度升高50℃,根据 c=Q

m t

吸,即在Q和质

量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故沙子的比热容是:

c=1

5

×4.2×103J/(kg?℃)=0.84×103J/(kg?℃);(3)薯片没有完全燃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有一部

分被空气等其他物体吸收,存在热损失,根据q=Q

m

,可知小明用上述方法测出薯片的热值为

1.4×107J/kg,该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点睛】

(1)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控制不同燃料质量相同;(2)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或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水的比热容大,即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

温小,据此确定水的温度变化,根据c=Q

m t

吸,即在Q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

高的温度成反比,求沙子的比热容;(3)根据q=Q

m

可计算出热值的大小,分析每一个

物理量与真实值的关系可知热值的偏差.

8.在探究物质某些属性的实验中,有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装置,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2)实验中,甲与丙的加热时间相同,目的是为了________.

【答案】甲、乙甲、丙使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应选择甲和丙两图进行实验;

(2) 因为加热时间能反应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中,甲与丙的加热时间相同,目的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点睛】

(1)燃料的热值大小不能直接测量,需要通过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来体现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因此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比较吸热多少,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2)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应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9.如图甲所示,A,B,C,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初温、质量都相同,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按照________的顺序组装器材(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当燃料完全燃烧时,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较不同燃料热值的大小.

(3)图乙是根据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若烧杯内的液体分别是水和食用油,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食用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答案】自下而上 BC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2.1×103J/(kg?℃) 【解析】 【分析】 【详解】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B 和C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应.(3)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加热相等时间,即物质吸收相等热量时,a 升高的温度高,a 的比热容小,a 是食用油;水与食用油的质量相等,设为m ,由图线b 可知,水在6min 内吸收的热量:Q =c 水m △t 水

=4.2×103J/(kg?℃)×m×(60℃﹣10℃)=2.1×105J/(kg?℃)×m ,则水在3min 内吸收的热量Q 吸=

3min

6min

×2.1×105J/(kg ?℃)×m =1.05×105J/(kg?℃)×m ,由于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在相等时间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因为Q 吸=c 油

m △t 油,所以c 油=()

5 1.0510J /kg ?m

610Q m t m ???-吸油(℃)=℃℃=2.1×103J/(kg?℃). 【点睛】

(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2)燃料的热值大小不能直接测量,需要通过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来体现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因此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液体温度计示数变化来反应;(3)食用油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吸收相等热量食用油升高的温度高,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判断a 、b 是什么物质;根据热量公式求出液体的比热容.

10.在比较不同燃料热值大小的实验中,小明组装了两套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他分别在燃烧皿中放入质量_____的燃料甲和燃料乙。(填“相同”或“不同”)(2)同时点燃燃料后,对质量都为100g和初温都为20℃的水加热。燃烧相同时间后,用甲加热后的水温度为30℃,另一杯水温度为24℃。此过程水的内能_____(增大/减小)。用甲加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由实验结果_____(能/不能)说明甲的热值较大。

【答案】相同增大 4.2x103不能

【解析】

【分析】

(1)比较燃料燃烧值的大小,应控制燃烧燃料的质量相等;让相同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根据水升高的温度比较热了的热值大小;

(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甲杯水的温度升高的较快,即甲燃烧产生的热量多,所以其热值大.

【详解】

(1)由Q放=mq可知,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既与燃料的质量多少有关,又与燃料的热值大小有关,所以在设计实验时应控制质量相同;

(2)虽然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甲杯水的温度和乙杯水的温度都升高,此过程水的内能增大。燃料点燃后对质量都为100g和初温都为20的水加热,则甲加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 J/(kg)0.1kg(30)=4.2J;

(3)虽然其它条件相同,但相同时间两种燃料燃烧的质量不能比较,故不能比较热值的大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内能的利用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的利用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压轴题(难) 1.(实验探究)小军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lmin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0123456 甲杯水温/℃25272932343638 乙杯水温/℃25262728293031 (进行实验)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如图甲中):先调整固定_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的位置(选填“A”成“B”); (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水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加热时间也相同;同时,还要保证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____相同; (分析论证)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 【答案】B A质量初温质量煤油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安装器材时需要先固定B的位置,然后再调整A的位置,并且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 (2)[3][4][5]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需要控制水的质量和水的初温相同,并且油灯的加热时间也要相同;同时还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燃料的质量相同,比较放出热量的多少;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3)[6][7]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杯的水温度升高的较快,即煤油灯燃烧产生的热量多,所以

其热值大。理由:甲、乙两个装置中,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由Q cmΔt =知,末温高的吸收的热量较多;在相同的加热设备下,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燃料相同,由Q qm =知,水温上升高的,对应的燃料的热值较大。 2.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煤油和花生油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加热两个烧杯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水,实验数据如下: 燃料加热前的水温/℃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煤油2544 花生油2534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可靠,小明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花生油的_____相同。(2)分析得出:煤油和花生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 (3)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两种燃料的热值,那么还需增加的实验仪器是:_____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 【答案】质量煤油天平偏小燃烧放出的热会散失到空气中 【解析】 【详解】 (1)[1]由控制变量法可知为了保证实验结论可靠,小明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花生油的质量相同; (2)[2]由表可知燃料燃尽后的以煤油为燃料的水的温度高,所以煤油的热值较大; (3)[3]由热值的公式 Q q m =可得,要计算燃料的热值就要测量出燃料的质量,还要测量出燃 料放出的热量,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由公式= Q cm 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就需要水的质量。所以还需增加的实验仪器是天平; [4][5]因为燃烧放出的热会散失到空气中没有被水全部吸收,所以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偏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知识点总结 (一)热机 1、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深化升华:热机的基本原理是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的种类很多,这些热机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2、种类:热机常见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3、内燃机 (1)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2)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只有做功冲程实现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要点提示:在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二)燃料的热值 1、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而放出的热量。 2、物理意义:表示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的物理量,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就是说,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热的本领不同,物理学中用热值来表示燃料的这种特性。 3、单位:热值的单位是:焦/千克,读做焦每千克,用符号J/kg。如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表示1 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4、实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储藏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深化升华:内能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释放出来,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大小不同,这就是燃料的一种性质,用燃料的热值来表示。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与燃料的质量大小、形状及放出热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5、热值是描述燃料性质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1 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

物理第十四单元测试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绿色理念”要求从根本上减小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为农家肥 C.加工成饮料瓶 D.发酵制沼气 2、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3、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效率低于乙的效率,意义是() A.甲的功率大于乙的功率 B.甲消耗的燃料多于乙消耗的燃料 C.乙将燃料燃烧放出的能变成有用功的那部分能的比例比甲大 D.工作相同时间甲消耗的燃料一定比乙少 4、关于热机错误的说法是() A.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热机 B.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叫热机 C.一切热机的工作过程都包括四个冲程 D.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5、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转速为1200转/min,则柴油机1s内() A、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 B、完成40个冲程,做功40次 C、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 D、完成20个冲程,做功10次 6、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 软木塞,软木塞常会跳起来。内燃机的哪个冲程与这一现象的能量转化 相同()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7、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车刀在砂轮的高速磨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8、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的共同特点错误的是() A.都有燃料进入汽缸 B.将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传递给工作物质,使工作物质受热膨胀,对外作功C.都能把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一个工作循环中有三个冲程都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9、关于家用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汽车的发动机一般用汽油机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是因为水的热量多 C.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D.质量好的车,汽油机效率可达120% 10、1964年,人类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用海浪发电的航标灯,它的气室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海浪上下起伏的力量将空气吸入气室,压缩后再推入工作室,然后推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那么() A.当海水下降时,阀门K1开启,阀门K2关闭 B.当海水上升时,阀门K1关闭,阀门K2开启 C.航标灯消耗的电能是空气的机械能转化来的 D.航标灯消耗的电能是海水的机械能转化来的 11、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主要原因是() A.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热值大 B.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点火方式不同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用电火花点燃方式,浪费了一部分能量 D.做功冲程中柴油机汽缸内的燃气产生的压强和温度比汽油机里的高 12、对于燃料的热值, 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理解的是:() A、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B、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的质量成正比; C、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D、就某种确定的燃料而言, 它的热值是一个确定的值, 跟燃料的质量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无关;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复习要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之间有间隙;②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课本图中,二氧化氮被放在下面的目的: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从微观领域看。而灰尘飞扬、液体对流、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是从宏观领域看。 2.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能写字、胶水能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第二节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内能的单位为焦耳。 4.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5.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内能的利用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的利用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压轴题(难) 1.(实验探究)小军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lmin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0123456 甲杯水温/℃25272932343638 乙杯水温/℃25262728293031 (进行实验)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如图甲中):先调整固定_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的位置(选填“A”成“B”); (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水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加热时间也相同;同时,还要保证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____相同; (分析论证)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 【答案】B A质量初温质量煤油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安装器材时需要先固定B的位置,然后再调整A的位置,并且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 (2)[3][4][5]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需要控制水的质量和水的初温相同,并且油灯的加热时间也要相同;同时还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燃料的质量相同,比较放出热量的多少;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3)[6][7]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杯的水温度升高的较快,即煤油灯燃烧产生的热量多,所以

其热值大。理由:甲、乙两个装置中,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由Q cm Δt =知,末温高的吸收的热量较多;在相同的加热设备下,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燃料相同,由Q qm =知,水温上升高的,对应的燃料的热值较大。 2.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甲杯水温/℃ 25 27 29 32 乙杯水温/℃ 25 26 27 28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实验时应控制两装置中相同的量是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质量/体积)和水的质量。 (2)实验开始后他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在3min 内的温度(见上表),根据表中数据_____(能/不能)判定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判断依据是_____。 (3)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吸0=Q cm (t ﹣t )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他的计算结果_____(大于/小于/等于)真实值。 【答案】质量 不能 未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燃烧的质量相等 小于 【解析】 【详解】 (1)[1]探究不同燃料的热值大小时,应需要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相同。 (2)[2][3]甲、乙两个装置中,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由=Q cm t 知,末温高的吸收的热量 较多,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燃料质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不能 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 (3)[4]因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所以直接计算得出的热值比实际值要小,因此这样的计算结果不可靠。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阶段学情调查样题 七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24分) 1.古诗文填空。(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4)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5)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7)宋朝诗人的诗歌中往往蕴含哲理。利润同样以“山”为主题,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政入万山围子里,”告诫人们人生路上多磨难;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则表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2.对下面语段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他又面朝下①躺在地上,禁林的气味扑鼻而来。他感觉到了面颊下面冰冷、坚硬的土地,感觉到落地时被撞歪的眼镜扎着他的太阳穴。身上没有一处不疼,杀戮咒击中的地方就像被铁拳打伤了一样。②他没有动弹,完全③保持落地时的姿势,右臂以很别扭的角度④向外拐着,嘴巴长得大大的。 A.文中①是动宾短语,“躺”是动词,“在地上”是受“躺”支配的宾语。 B.文中②是主谓短语,“他”是主语,谓语“没有动弹”陈述“他”的行为。

C.文中③是偏正短语,用结构助词“的”字链接,“姿势”是中心语。 D.文中④是补充短语,“拐着”是补充性成分,说明“向外”的状态。 某班开展“畅享科幻之旅”主题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3.你所在的小组觉得向全班同学推荐《三体》《海底两万里》两本书,并制作手抄报。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抄写手抄报报头上联,并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2分) 上联:四光年宇宙文明碰撞 下联:海底两万里迭生险象 修改: 4.这是组员小欣写的一段推介文字,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所著。书中,阿龙纳斯教授随“诺第留斯号”潜水艇áo()游海底世界,一路饱览壮丽景观,明亮广阔的细沙平原、色泽艳丽的珊瑚王国、苍máng()荒凉的南极大陆;也经历惊心动魄.()的险情,搁浅、触礁、遇袭……书中英勇顽强的船长尼摩、知识渊博的阿龙纳斯、鲁莽.()暴躁的捕鲸手尼德·兰都令人喜爱。 5.活动中,同学们读到如下语段,请完成后面问题。(3分) 我怎样到平台上来,我不能说。或者说加拿大人把我抱上来的。但我呼吸、我细细尝到那大海的兴奋刺激的空气了。我的两个同伴在我旁边也尽情狂吸这新鲜的空气。不幸受苦的人们长久没有吃东西,是不能马上尽情乱吃人们第一次给他们的食物的;我们却正相反,我们用不着节制,我们可以尽各人的肺量吸取这海上的空气。而给我们送来这种快意迷醉的,正是那海风,正是那海风!

九年级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卷)

九年级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 1.图是内燃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A.烤火取暖B.搓手取暖 C.向手“呵气”取暖D.用热水袋取暖 2.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使用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声音,能升高音调 B.注射时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 C.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 D.医生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省力杠杆 4.(2013?南宁)如图所示的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热锅暖手B. 搓手取暖 C. 下滑时臀部发热D. 钻木取火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力学温度的零K是可以达到的 B.由于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C.对于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是相同的 D.一颗炮弹在高空中飞行,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它们的总和就是炮弹的内能 6.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7.(2013?茂名)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火车经过,铁轨的温度升高 C.柏油路被阳光晒热 D.用电热壶烧水,水温升高 8.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C.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 D.秋天到来,树叶飘落 9.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1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 B.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物理)物理内能的利用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物理内能的利用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水下看岸边的物体,发现它比实际物体变低了 B. 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4周,对外做功1次 D. 壶嘴喷出的白气离壶嘴越近,说明室内的温度越高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岸上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由光发生折射的条件知,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光进入水中后靠近法线,射入潜水员眼睛,而人由于错觉,认为光始终沿直线传播,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而形成的虚像,所以比实际位置高,所以人在水中看见岸上的物体,实际是变高了的虚像,故A错误. B、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含4个冲程,曲轴转动2圈,活塞往复2次,对外做功1次,故C错误. D、这些“白气”是从壶嘴中喷出的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在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水蒸气没有液化,而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所以,在靠近壶嘴的地方没有白气.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发生折射现象; B、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 C、四冲程汽油机1个工作循环中,曲轴、飞轮转两圈,活塞来回往复2次,对外做功1次. D、所谓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形成的.而在壶嘴处.冷空气较少.所以白气少.而远处空气更冷. 2.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的底端装有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使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下列电器设备与“能量采集船”能量采集原理相同的是() A. 电动机 B. 电磁铁 C. 电扇 D. 发电机【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电动机消耗电能,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B、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消耗电能,不符合题意;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物理电流和电路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物理电流和电路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 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小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没示数,检查发现各连线接触良好. (1)于是小明提出用导线两端依次连接ab、ac、ad两点的设计方案,其中用导线连接哪两点间不合适?答:________ (选填“ab”、“ac”或“ad”). (2)当小明用导线连接ab时,两灯泡不发光;连接ac时,小灯泡1L不发光,小灯泡2L 很亮,然后又熄灭.那么,原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小灯泡2L又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 (3)此时,同组的小红提出用电压表检查电路,你认为小红的方案可行吗?答: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答案】ad L1断路电路中电流太大,灯丝被烧断可行 【解析】 【分析】 【详解】 (1)于是小明提出用导线两端依次连接ab、ac、ad两点的设计方案,连接ab两点可以检查电流表有没有故障,再连接ac两点,就可以检查L1、L2有没有故障,连接ad两点,电路短路,可能会损坏电源,所以连接ad两点不合适; (2)当小明用导线连接ab时,两灯泡不发光,说明电流表完好;连接ac时,小灯泡1L 不发光,小灯泡2L很亮,然后又熄灭.那么,原电路中的故障是L1断路,小灯泡2L又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电路中电流太大,灯丝被烧断. (3)此时,同组的小红提出用电压表检查电路,小红的方案可行,可以分别把电压表接在ab之间、ac之间,看电压表的示数即可. 2.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小张根据电路图连接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小王检查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错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表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___ (2)电路改正后,小张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3V,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故障排除后,开始进行实验,小王根据测出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了小灯泡的电流、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由此可以判断,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此次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乙还可以判断,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逐渐____________,原因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内能的利用(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的利用(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压轴题(难) 1.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 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 在线圈中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和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 次数R0/Ωr/m B0/T T0/s I/A 1100.1 1.00.15π×l0-2 2200.1 1.00.1 2.5π×l0-2 3200.2 1.00.110π×l0-2 4100.10.30.1 1.5π×l0-2 5200.10.10.050.5π×l0-2

(1)I=_____k,其中k=__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 (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 与R0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____表示. 【答案】 2 00 B r R t2 5A s T m π?Ω? ?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像分析可得 2 E I R = (1) E t ?Φ = ? (2) =?S B ?Φ? (3) 120 +2 R R R R == (4) 由1234联立得: 22 000 22 B B r r I t R t R ππ ? =?=? ? 由于 2 π 为定值,故 2 00 B r I k R t = [2]将第一组数据带入上式得: k= 2 5A s T m π?Ω? ? (2)[3]若R0变,其他为定值,则 2 2 B r t π 均为定值,可看作 'k I R =,此为反比例函数,故可用图线c表示. 2.(实验探究)小军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图

九年级物理上册 内能的利用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1)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的利用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1) 一、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压轴题(难) 1.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在完全相同的燃料盒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燃料. (1)若要比较液体的吸热本领,应选_____两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在“甲、乙、丙”中选填) (2)实验过程中,若浸在液体中的温度计示数都升高了50 ℃,加热时间较短的液体比热容较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升高较多的液体比热容较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同学们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液体_____的比热容较大.(选填“A”或“B”) 【答案】甲丙小小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比较液体的吸热本领时,应使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需要的燃料的种类相同,液体的质量相同但液体种类不同,所以选择甲、丙; (2)实验过程中,两种液体的温度都升高了50℃,加热时间短的液体吸热能力较弱,它的比热容较小; (3)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升高较少的液体比热容较大,温度升高较多的液体比热容较小; (4)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即吸收的热量相同),B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B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2.如图所示,小李用装有少量的煤油和酒精的两盏灯,分别给两杯相同的水加热。待煤油和酒精燃尽时,根据水温的变化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请根据小李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装入灯中的煤油和酒精的_____________必须相同; (2)在燃料燃尽前,如果两个烧杯中的水均已沸腾,则该实验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小李的目的; (3)燃料燃尽后,甲温度计的示数比乙温度计的示数高,由此判断_______(选填“煤油”或“酒精”)的热值大; (4)该实验也可以粗略测出燃料的热值,与标准的热值相比,该实验测得的热值 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 【答案】质量不能煤油偏小有很多热量耗散到了空气中 【解析】 【详解】 (1)[1]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除了燃料种类不同其他的要相同,所以实验前装入灯中的煤油和酒精的质量必须相同; (2)[2]在燃料燃尽前,如果两个烧杯中的水均已沸腾,由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实验无法比较甲、乙两烧杯中的水,谁吸收的热量比较多,因此该实验不能达到小李的目的; (3)[3]燃料燃尽后,甲温度计的示数比乙温度计的示数高,说明甲烧杯的水吸收的热量比较多,所以由此判断煤油的热值大; (4)[4][5]因为燃料放出的热量没有被水全部吸收,所以该实验测得的热值偏小,其主要原因是:有很多热量耗散到了空气中。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用相同质量的燃料加热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液体。 (1)若要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的(填“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或“加热时间”) (2)若想利用上述装置估测燃料的热值,那么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3)该实验装置还能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为了比较这种能力。引入了比热容这一概念。物理学中,将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___________之比,叫做比热容。(4)图丁所示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以看出:升

2019-2020学年江苏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月考英语试卷(23页)

2019-2020学年江苏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月考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略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综合运用 第一节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共15小题,每题1分,满分15分) 1. Difficult as rumors on micro blog or weibo are ___________, the authorities will step up supervision so that people will not be easily misled. A. to prevent B. to be prevented C. prevented D. preventing 2. On the first day of term, there were crowds of people in the dormitory, _________ for where they should go. A.all looked B. all were looking C. all to look D. all looking 3. There are three main classes of drugs, ___________ has a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body. A. all of which B. and all of them C. each of them D. of which each 4. How did it _________ that you failed to ___________ in time yesterday? A. come up; turn down B. come on; turn over C. come about; turn up D. come over; turn off 5. As a keen netizen, she thinks there ____________ be better ways for the government to deal with the Internet cafes rather than to shut them down. A. would B. should C. could D. might 6. —The housing prices have been rising these months. But you can buy a flat on 1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实验,给试管加热到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中() A. 加热使试管内水变成大量小水珠 B.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C. 试管口木塞冲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试管内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是内能增加【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加热使试管内水变成大量的水蒸气,不是小水珠,A不符合题意; B、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C符合题意; D、木塞冲开,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物态变化和能量转化的相关知识.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注意平时知识的总结.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B. 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C. 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D.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A错误;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C正确;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2)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3)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 B.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C. 汽油机消耗的汽油可循环使用,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D. 热机的使用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压轴题(难) 1.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 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 在线圈中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和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 次数R0/Ωr/m B0/T T0/s I/A 1100.1 1.00.15π×l0-2 2200.1 1.00.1 2.5π×l0-2 3200.2 1.00.110π×l0-2 4100.10.30.1 1.5π×l0-2 5200.10.10.050.5π×l0-2

(1)I=_____k,其中k=__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 (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 与R0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____表示. 【答案】 2 00 B r R t2 5A s T m π?Ω? ?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像分析可得 2 E I R = (1) E t ?Φ = ? (2) =?S B ?Φ? (3) 120 +2 R R R R == (4) 由1234联立得: 22 000 22 B B r r I t R t R ππ ? =?=? ? 由于 2 π 为定值,故 2 00 B r I k R t = [2]将第一组数据带入上式得: k= 2 5A s T m π?Ω? ? (2)[3]若R0变,其他为定值,则 2 2 B r t π 均为定值,可看作 'k I R =,此为反比例函数,故可用图线c表示.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质

2019-2020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数学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9-2020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数学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与主视图不相同的几何体是() A . B . C . D . 2.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校园歌唱比赛中,11名参赛同学的成绩各不相同,按照成绩取前5名进入决赛.如果小明知道了自己的比赛成绩,要判断能否进入决赛,小明需要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 )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 3.如图,在矩形ABCD中, AD=2AB,∠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DH⊥AE于点H,连接BH并延长交CD于点F,连接DE交BF于点O,下列结论:①∠AED=∠CED; ②OE=OD;③BH=HF;④BC﹣CF=2HE;⑤AB=HF,其中正确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 B.15 C.12或15 D.18 5.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7×10﹣3B.7×10﹣3C.7×10﹣4D.7×10﹣5 6.点 P(m + 3,m + 1)在x轴上,则P点坐标为() A.(0,﹣2)B.(0,﹣4)C .(4,0)D.(2,0) 7.不等式组 213 312 x x + ? ? +≥- ?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C. D. 8.10+1的值应在() A.3和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6和7之间 9.甲种蔬菜保鲜适宜的温度是1℃~5℃,乙种蔬菜保鲜适宜的温度是3℃~8℃,将这两种蔬菜放在一起同时保鲜,适宜的温度是()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 1.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 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 C. 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这个实验反映出了热机的全部工作过程【答案】D 【解析】【解答】A、图中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说明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这一过程中,水蒸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A不符合题意; B、图示的实验中,软木塞被顶起,蒸汽对木塞做功,说明可以利用蒸汽的内能来做功,B 不符合题意; C、图中软木塞被蒸汽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不符合题意; D、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此图基本反应了热机的工作原理,但热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人冲程,这一实验不能反映出热机的全部工作过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2)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冲程的示意图.在活塞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汽缸内气体() A. 体积增大 B. 温度降低 C. 内能减少 D. 分子热运动加快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见,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是压缩冲程; 在这个冲程中,活塞向上运行,活塞内气体体积减小;故A错误; 活塞的机械能转化成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的内能,因此气缸内的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故B、C错,D正确.

【分析】(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冲程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2)压缩冲程中,压缩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使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确定密度变化情况. 3.关于温度、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有关 C.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燃烧的情况有关 D. 金属很难被压缩,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在状态、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具有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种类和状态,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没有关系,故B错误. C、热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于燃料的种类,与燃烧情况无关.故C错误; D、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阻止物体分子相互靠近,导致固体很难被压缩,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①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质量都有关系;②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种类和状态,与其它因素无关.③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燃料的种类;④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4.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核电站发电——核能转化为电能 B. 电饭锅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 C. 热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太阳能电池一一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 【解析】【解答】A.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发电,将核能转化为电能,A不符合题意; B. 电饭锅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加热食物,B不符合题意; C. 热机工作时,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做功,C符合题意; D.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B. 汽油机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火箭用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的热值高 D. 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

(物理)物理内能的利用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物理内能的利用练习题及答案 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 1.如图是汽车散热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发动机利用水降温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 北方的冬天,在汽车水箱中加入乙二醇是为了降低水的沸点 C. 热量从高温的水传给低温的空气,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D.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发动机利用水降温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同等情况下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故A正确; B、北方的冬天,在汽车水箱中加入乙二醇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使水不易在低温下凝固,故B错误; C、热量从高温的水传给低温的空气,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故C正确; D、“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情况下,同样吸放热,水的温度变化幅度小;(2)水中加入乙二醇等可降低凝固点;(3)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4)水蒸气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教室内洒水后觉得凉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 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亮二极管,主要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C. 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D. 如果用超导材料制成输电线,将增加远距离输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教室内洒水感到凉爽,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故A错误; B、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制成的,故B正确; C、天然气的热值是固定的,与是否完全燃烧没有关系,故C错误; D、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远距离输电,当输电导线的电阻为零时,可使导线损耗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汽化吸热;(2)当光照发生变化时,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光敏电阻的阻值可发生变化,则可以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