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差数列专题(有答案)

等差数列专题(有答案)

等差数列专题(有答案)
等差数列专题(有答案)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71124a a -=,则5S =( ) A .15 B .20 C .25 D .30 2.在等差数列{a n }中,a 3+a 7=4,则必有( )

A .a 5=4

B .a 6=4

C .a 5=2

D .a 6=2

3.等差数列{}n a 中,12318192024,78a a a a a a ++=-++=,则此数列的前20项和等于( ) A .160

B .180

C .200

D .220

4.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0a =,56S S ≥,下列四个命题:①公差d 的最大值为2-;②70S <;③记n S 的最大值为M ,则M 的最大值为30;④20192020a a >.其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5.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0a <且11101921

a a =,则当n S 取最小值时,n 的值为( ) A .21

B .20

C .19

D .19或20

6.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5470,0a a a >+<,则{}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大值为( ) A .4S

B .5S

C . 6S

D . 7S

7.已知数列{}n a ,{}n b 都是等差数列,记n S ,n T 分别为{}n a ,{}n b 的前n 项和,且

713n n S n T n -=,则5

5

a b =( ) A .

34

15

B .

2310

C .

317

D .

62

27

8.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前n 项和2

15n S n n =-,则使n S 有最小值的n 是( )

A .7

B .8

C .7或8

D .9

9.等差数列{}n a 中,22a =,公差2d =,则10S =( ) A .200

B .100

C .90

D .80

10.在数列{}n a 中,129a =-,()

*

13n n a a n +=+∈N ,则1220a a a ++

+=( )

A .10

B .145

C .300

D .320

11.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且100S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450a a +=

B .560a a +=

C .670a a +=

D .890a a +=

1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58a =,36S =,则107S S -的值是( ) A .48

B .60

C .72

D .24

13.在等差数列{}n a 的中,若131,5a a ==,则5a 等于( ) A .25 B .11 C .10 D .9 14.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2=20,a 5=8,则a 1=( )

A .24

B .23

C .17

D .16

15.在数列{}n a 中,11a =,且11n

n n

a a na +=+,则其通项公式为n a =( ) A .

21

1n n -+

B .2

1

2

n n -+

C .2

2

1

n n -+

D .2

2

2

n n -+

16.若数列{}n a 满足121

()2

n n a a n N *++=∈,且11a =,则2021a =( ) A .1010 B .1011 C .2020

D .2021

17.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42S S =,248a a +=,则5a 等于( ) A .6

B .7

C .8

D .10

18.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7916+=a a ,41a =,则12a 的值是( ) A .15

B .30

C .3

D .64

19.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

1213n n n n S S a n +++=+-+,现有如下说法:

①541a a =;②222121n n a a n ++=-;③401220S =. 则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20.已知数列{}n a 中,132a =

,且满足()*

1112,22

n n n a a n n N -=+≥∈,若对于任意*n N ∈,都有

n a n

λ

≥成立,则实数λ的最小值是( ) A .2

B .4

C .8

D .16

二、多选题

21.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前n 项和为n S ,若612S S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1:17:2a d =-

B .180S =

C .当0d >时,6140a a +>

D .当0d <时,614a a >22.题目文件

丢失!

23.题目文件丢失!

24.题目文件丢失! 25.题目文件丢失!

26.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

a =-,111n n a a +=-,则下列各数是{}n a 的项的有( )

A .2-

B .

2

3 C .

32

D .3

27.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0S =,46a =,则( ) A .2

3n S n n =- B .2392

-=n n n

S

C .36n a n =-

D .2n a n =

28.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535S =,411a =,则( ) A .45n a n =-

B .23n a n =+

C .2

23n S n n =-

D .2

4n S n n =+

29.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 n (n ∈N *),公差d ≠0,S 6=90,a 7是a 3与a 9的等比中项,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 1=22

B .d =-2

C .当n =10或n =11时,S n 取得最大值

D .当S n >0时,n 的最大值为21

30.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公差为d ,且满足10a >,1118S S =,则对n S 描述正确的有( ) A .14S 是唯一最小值 B .15S 是最小值 C .290S =

D .15S 是最大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B 【分析】

设出数列{}n a 的公差,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已知条件,得到124a d +=,然后代入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由已知可得()()111261024a d a d a d +-+=+=,

所以()51154

55254202

S a d a d ?=+=+=?= 故选:B 2.C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直接计算求解 【详解】

因为a 3+a 7=2a 5=4,所以a 5=2. 故选:C 3.B 【分析】

把已知的两式相加得到12018a a +=,再求20S 得解. 【详解】

由题得120219318()()()247854a a a a a a +++++=-+=, 所以1201203()54,18a a a a +=∴+=. 所以2012020

()10181802

S a a =+=?=. 故选:B 4.B 【分析】

设公差为d ,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56S S ≥,得2d ≤-,由前n 项和公式,得

728S ≤,同时可得n S 的最大值,2d =-,5n =或6n =时取得,结合递减数列判断

D . 【详解】

设公差为d ,由已知110a =,56S S ≥,得5101061015d d ?+≥?+,所以2d ≤-,A 正确;

所以7710217022128S d =?+≤-?=,B 错误;

1(1)10(1)0n a a n d n d =+-=+-≥,解得10

1n d

≤-

+,11100n a a nd nd +=+=+≤,解得10n d

≥-, 所以1010

1n d d

-

≤≤-+,当2d =-时,56n ≤≤, 当5n =时,有最大值,此时51010(2)30M =?+?-=,

当6n =时,有最大值,此时61015(2)30M =?+?-=,C 正确. 又该数列为递减数列,所以20192020a a >,D 正确. 故选:B .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 和公式与性质是解题关键.等差数列前n 项和n S 的最大值除可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解外还可由10

n n a a +≥??≤?求得.

5.B 【分析】 由题得出1392

a d =-,则2202n d

S n dn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

111019

21

a a =得11102119a a =,则()()112110199a d a d +=+, 解得1392

a d =-

,10a <,0d ∴>,

()211+2022n n n d

S na d n dn -∴==-,对称轴为20n =,开口向上,

∴当20n =时,n S 最小.

故选:B. 【点睛】

方法点睛: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最值,由于等差数列

()2111+222n n n d d S na d n a n -?

?==+- ??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当1a 与d 异号时,n S 在

对称轴或离对称轴最近的正整数时取最值;当1a 与d 同号时,n S 在1n =取最值. 6.B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判断0n a >时对应的n 的范围,由此求得n S 的最大值. 【详解】

依题意556475600000

a a a a a a a d >?>??

?

?+=+

,所以015n a n >?≤≤, 所以{}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大值为5S . 7.D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前n 项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713n n S n T n

-=, ()()1955199195519992791622923927

2

a a a a a a S

b b b b b b T ++?-======++?. 故选:D 8.C 【分析】

215n S n n =-看作关于n 的二次函数,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以求解.

【详解】

2

2152251524n S n n n ??=-=--

???

∴数列{}n S 的图象是分布在抛物线2

1522524y x ??=--

??

?上的横坐标为正整数的离散的

点.

又抛物线开口向上,以15

2x =为对称轴,且1515|

7822

-=-|, 所以当7,8n =时,n S 有最小值. 故选:C 9.C 【分析】

先求得1a ,然后求得10S . 【详解】

依题意120a a d =-=,所以101104545290S a d =+=?=. 故选:C 10.C 【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332n a n =-,结合分组求和法即可得解。 【详解】

因为129a =-,()

*

13n n a a n N +=+∈,

所以数列{}n a 是以29-为首项,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所以()11332n a a n d n =+-=-,

所以当10n ≤时,0n a <;当11n ≥时,0n a >; 所以()()12201210111220a a a a a a a a a ++

+=-++???++++???+

1101120292128

101010103002222a a a a ++--+=-

?+?=-?+?=. 故选:C. 11.B 【分析】 由100S =可计算出1100a a +=,再利用等差数列下标和的性质可得出合适的选项. 【详解】

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

110101002

a a S +=

=,1100a a ∴+=, 由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可得561100a a a a +=+=. 故选:B. 12.A 【分析】

根据条件列方程组,求首项和公差,再根据107891093S S a a a a -=++=,代入求值. 【详解】

由条件可知1148

32

362a d a d +=??

??+=??

,解得:102a d =??=?, ()10789109133848S S a a a a a d -=++==+=.

故选:A 13.D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直接求解. 【详解】 因为131,5a a ==,315529a a a a =+∴=,

故选:D . 14.A 【分析】 由题意可得52820

45252

a a d --===---,再由220a =可求出1a 的值 【详解】 解:根据题意,52820

45252

a a d --===---,则1220(4)24a a d =-=--=, 故选:A. 15.D 【分析】

先由11n n n a a na +=+得出111n n n a a +-=,再由累加法计算出212

2

n n n a -+=,进而求出n a .

【详解】 解:11n

n n

a a na +=

+, ()11n n n a na a ++=∴,

化简得:11n n n n a a a a n ++=+, 两边同时除以1n n a a +并整理得:

111

n n

n a a +-=, 即21

11

1a a -=,32112a a -=,43113a a -=,…,1111(2,)n n n n n z a a --=-≥∈, 将上述1n -个式子相加得:

213243111111+a a a a a a --+-+ (111)

123n n a a -+-=+++…1n +-, 即111(1)

2

n n n a a --=, 2111(1)(1)2=1(2,)222

n n n n n n n n n z a a ---+∴=++=≥∈, 又

1

1

1a =也满足上式, 212()2

n n n n z a -+∴=∈, 22

()2

n a n z n n ∴=

∈-+.

故选:D. 【点睛】 易错点点睛:利用累加法求数列通项时,如果出现1n -,要注意检验首项是否符合. 16.B 【分析】

根据递推关系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121

()2n n a a n N *++=

∈,则11()2

n n a a n N *+=+∈, 即11

2

n n a a +-=

所以数列{}n a 是以1为首项,

1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11111122

n n a a n d n +=+-=+-?=, 所以2021a =20211

10112

+=. 故选:B 17.D 【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求出1a 和d ,即可求得5a . 【详解】

解:设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 则由542S S =,248a a +=,

得:111154435242238a d a d a d a d ???

?+=+ ??

?+++=?????

{

1132024

a d a d +-+=, 解得:

{

123

a d =-=,

51424310a a d ∴=+=-+?=.

故选:D. 18.A 【分析】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列方程组,求出1a 和d 的值,

12111a a d =+,即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

则111681631a d a d a d +++=??+=?,即117831a d a d +=??+=? 解得:174

174d a ?=????=-??

所以12117760

111115444

a a d =+=-+?==, 所以12a 的值是15, 故选:A 19.D 【分析】

由()

1

1213n n n n S S a n +++=+-+得到()

1

1132n n n a a n ++=-+-,再分n 为奇数和偶数得

到21262k k a a k +=-+-,22165k k a a k -=+-,然后再联立递推逐项判断. 【详解】

因为()1

1213n n n n S S a n +++=+-+,

所以()

1

1132n n n a a n ++=-+-,

所以()212621k k a a k +=-+-,()221652k k a a k -=+-, 联立得:()212133k k a a +-+=, 所以()232134k k a a +++=, 故2321k k a a +-=,

从而15941a a a a ===???=,

22162k k a a k ++=-,222161k k a a k ++=++,

则222121k k a a k ++=-,故()()()4012345383940...S a a a a a a a a =++++++++,

()()()()234538394041...a a a a a a a a =++++++++,

()()20

1411820622

k k =+?=-=

=

∑1220,

故①②③正确. 故选:D 20.A 【分析】 将11122

n n n a a -=

+变形为11221n n n n a a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得出2

2n n n a +=,从而得

出()

22n

n n λ+≥,求出()max

22n n n +??????的最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因为2n ≥时,111

22

n n n a a -=

+,所以11221n n n n a a --=+,而1123a = 所以数列{

}

2n

n a 是首项为3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22n

n a n =+,从而2

2

n n n a +=

. 又因为n a n λ

≥恒成立,即()22n

n n λ+≥恒成立,所以()max 22n n n λ+??≥????. 由()()()

()()()()

1

*121322,22112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

+-+?≥??N 得2n =

所以()()2

max

2222222n n n +?+??==?

???,所以2λ≥,即实数λ的最小值是2 故选:A

二、多选题

21.ABC 【分析】

因为{}n a 是等差数列,由612S S =可得9100a a +=,利用通项转化为1a 和d 即可判断选项A ;利用前n 项和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判断选项B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

961014a d a a d a =++=+即可判断选项C ;由0d <可得6140a a d +=<且60a >,

140a <即可判断选项D ,进而得出正确选项.

【详解】

因为{}n a 是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为n S ,由612S S =得:

1267891011120S S a a a a a a -=+++++=,即()91030a a +=,即9100a a +=,

对于选项A :由9100a a +=得12170a d +=,可得1:17:2a d =-,故选项A 正确; 对于选项B :()

()

11891018181802

2

a a a a S ++=

=

=,故选项B 正确;

对于选项C :911691014a a a a a a d d =+=++=+,若0d >,则6140a a d +=>,故选项C 正确;

对于选项D :当0d <时,6140a a d +=<,则614a a <-,因为0d <,所以60a >,140a <,

所以614a a <,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ABC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由612S S =得出9100a a +=,熟记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

22.无 23.无 24.无 25.无

26.BD

【分析】

根据递推关系式找出规律,可得数列是周期为3的周期数列,从而可求解结论. 【详解】

因为数列{}n a 满足112a =-,111n n

a a +=-,

212131()

2

a ∴=

=--;

32

1

31a a =

=-; 41311

12

a a a =

=-=-; ∴数列{}n a 是周期为3的数列,且前3项为12-

,2

3

,3; 故选:B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递推关系式的应用,考查数列的周期性,解题的关键在于求出数列的规律,属于基础题. 27.BC 【分析】

由已知条件列方程组,求出公差和首项,从而可求出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详解】

解: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 因为30S =,46a =,

所以1132302

36

a d a d ??

+

=???+=?,解得133a d =-??=?, 所以1(1)33(1)36n a a n d n n =+-=-+-=-,

21(1)3(1)393222

n n n n n n n

S na d n ---=+=-+=

, 故选:BC 28.AC 【分析】

由535S =求出37a =,再由411a =可得公差为434d a a =-=,从而可求得其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详解】

由题可知,53535S a ==,即37a =,所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434d a a =-=,

所以()4445n a a n d n =+-=-,()2451232

n n n S n n --==-.

故选:AC.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29.BC 【分析】

分别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解方程可得首项和公差,可判断A ,B ;由配方法,结合n 为正整数,可判断C ;由S n >0解不等式可判断D . 【详解】

由公差60,90d S ≠=,可得161590a d +=,即12530a d +=,①

由a 7是a 3与a 9的等比中项,可得2

739a a a =,即()()()2

111628a d a d a d +=++,化简得

110a d =-,②

由①②解得120,2a d ==-,故A 错,B 对;

由()()2

2121441201221224n S n n n n n n ??=+-?-=-=--+ ??? *n N ∈,可得10n =或11时,n S 取最大值110,C 对;

由S n >0,解得021n <<,可得n 的最大值为20,D 错; 故选:BC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运用,考查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0.CD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中1118S S =可得数列的公差0d <,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15S 是最大值,同时可得150a =,进而得到290S =,即可得答案; 【详解】

1118S S =,∴0d <,

设2n S An Bn =+,则点(,)n n S 在抛物线2

y Ax Bx =+上,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14.5x =,

∴1514S S =且为n S 的最大值,

1118S S =12131815070a a a a ?+++=?=,

∴129291529()

2902

a a S a +=

==, 故选:CD.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研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四年级奥数等差数列问题

等差数列 例1.计算1+2+3+4+5+…+78+79+80=? 例2.有一个数列4,10,16,22,…,58,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3.写出数列1,3,5,7,9,…中的第40个数. 例4.一个影院的放映厅设置了20排座位,第一排有30个座位,往后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问这个放映厅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例5.建筑工地有一批砖,码在一起,最上层2块,第二层6块,第三层10块…… 依次每一层都比上一层多4块砖,已知最下层198块砖,问这堆砖共有多少块? 例6.有45位同学举行一次联欢会,同学们在一起一一握手,且每两人只能握一次,问同学们共握了多少次手? 例7.有一个六边形点阵,他的中心是一个点,算作第一层,第二层每边有两个点,第三层每边有三个点……这个六边形点阵共100层,问这个点阵共有多少个点? 1. 3+6+9+…+2001=? 2.求(1+3+5+7+...+2003)—(2+4+6+8+ (2002) 3. 8?2+8?5+8?8+…+8?2003=?

4. 数列3,12,21,30,39,48,57,66,75,…求: (1)第12个数是多少?(2)912是第几个数? 5.1+2+3+4+5+6+7+…+2001+2002+2001+…+4+3+2+1=? 6.前25个自然数的和是325,即:1+2+3+4+…+25=325.求紧接下来的25个自然数的和, 即26+27+28+29+…+50=? 7.数列3,6,9,12,15,18,…,300,303是一个等差数列.这个等差数列中所有数的和是多少? 8.在等差数列6,13,20,27,…中,从左向右数第几个数是1994? 9. 2+3+7+9+12+15+17+21+22+27+27+33+32+39+37+45=? 10.时钟1点钟敲1下,2点钟敲2下,3点钟敲3下,依此类推,从1点至12点这12小时共敲多少下? 11.黑白两种颜色的珠子,一层黑一层白排成正三角形的形状.当白珠子比黑珠子多10颗时,共用了多少颗白珠子? 12.1至100各数,所有不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的和是多少.

(完整版)等差数列专题

等差数列专题 一、等差数列知识点回顾与技巧点拨 1.等差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是d ,则其通项公式为a n =a 1+(n -1)d =(n -m )d =p . 3.等差中项 如果三个数x ,A ,y 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x 和y 的等差中项,如果A 是x 和 y 的等差中项,则A =x +y 2 .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 -m )d (n ,m ∈N * ). (2)若{a n }为等差数列,且m +n =p +q , 则a m +a n =a p +a q (m ,n ,p ,q ∈N * ). (3)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k ,a k +m ,a k +2m ,…(k ,m ∈N * )是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 (4)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也是等差数列. (5)S 2n -1=(2n -1)a n . (6)若n 为偶数,则S 偶-S 奇=nd 2 ; 若n 为奇数,则S 奇-S 偶=a 中(中间项). 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若已知首项a 1和末项a n ,则S n =n a 1+a n 2,或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是d , 则其前n 项和公式为S n =na 1+n n -1 2 d . 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S n =d 2n 2+? ????a 1-d 2n ,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S n =An 2+Bn (A ,B 为常数). 7.最值问题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d <0,则S n 存在最大值,若a 1<0,d >0,则S n 存在最 小值. 一个推导 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S n =a 1+a 2+a 3+…+a n ,① S n =a n +a n -1+…+a 1,② ①+②得:S n =n a 1+a n 2 . 两个技巧 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要善于设元. (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 -2d ,a -d ,a ,a +d ,a +2d ,…. (2)若偶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 -3d ,a -d ,a +d ,a +3d ,…,其余各项再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对称设元. 四种方法 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对于n ≥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 n -a n -1为同一常数;

高考文科数学等差数列选择题精选 (1)

2015年01月12日1760430779的高中数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5?河南二模)已知等差数列{a n}满足a2+a4=4,a3+a5=10,则它的前10项的和S10=() A.138 B.135 C.95 D.23 2.(2015?惠州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3=18﹣a6,则S8=() A.18 B.36 C.54 D.72 3.(2015?南充一模)递增等差数列{a n}中,若a1+a9=0,则S n取最小值时n等于() A.4B.5C.6D.4或5 4.(2015?南充一模)在△ABC中,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内角A、B、C依次成等差数列,且a和c是﹣x2+6x﹣8=0的两根,则S△ABC=() A.B.C.D. 5.(2014?邯郸一模)设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S 5=3(a2+a8),则的值为() C.D. A.B. 6.(2014?陕西模拟)已知一等差数列的前四项的和为124,后四项的和为156,又各项和为210,则此等差数列共有() A.8项B.7项C.6项D.5项 7.(2014?杭州一模)设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a4<0,a5>|a4|,则使S n>0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为()A.6B.7C.8D.9 8.(2014?安徽模拟)设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8=S21,a k=0,则k=() A.14 B.15 C.16 D.21 9.(2014?宜春模拟)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3n﹣2(n∈N+),则a3+a6+a9+a12+a15=() A.120 B.125 C.130 D.135 10.(2014?衡阳模拟)等差数列{1﹣3n},公差d=() A.1B.3C.﹣3 D.n 11.(2014?保定二模)已知数列{a n}中,a1=25,4a n+1=4a n﹣7(n∈N*),若其前n项和为S n,则S n的最大值为()A.15 B.750 C.D.

等差数列专项练习

等差数列专项练习 公式1:等差数列的和= (首项+末项)×项数÷2 公式2:公差=后一项-前一项 公式3: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式4: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公式5: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 1.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a求和练习 1+2+3+4+5+6+7+8+9...+15 首项是() 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的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5+6+7+8+9+...+55+56+57 首项是() 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的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2+4+6+8+10+..+1990 首项是() 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的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5+10+15+20+...+550 首项是() 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的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b求末项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数列1、2、3、4、......x共有50个数。末项x是多少?再求和。首项是() 公差是() 项数是() 末项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数列3、6、9、12、......x共有30个数。末项x是多少?再求和。首项是() 公差是() 项数是() 末项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c求首项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数列y、...222、226、230共有30个数。末项x是多少?再求和。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是() 首项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数列y、...555、557、559共有30个数。末项x是多少?再求和。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是() 首项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问题

等差数列问题 1. 1+2+3+4+……+98+99+100= 2.2+4+6+8+……+96+98+100= 3.1+3+5+7+……+95+97+99= 4.5+10+15+20+………+90+95+100= 5.3+10+17+24+ (101) 6. 8+15+22+……+92+99= 7.1+2+3+4+……+98+99+100+99+98+……+3+2+1= 8.(1+3+5+…+1991)-(2+4+6+……+1990)= 9.100+99-98-97+96+95-94-93+92….+4+3-2-1= 10.1992-1989+1986-1983+1980-1977+……+12-9+6-3=

11.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8+107-106-105+104+103 -102-101= 12、1+2+3-4+5+6+7-8+9+10+11-12+………+95-96+97+98+99-100= 13.1992+1991+1990-1989-1988-1987+1986+1985+1984-1983-1982- 1981+……+6+5+4-3-2-1= 14.5-3+10-8+15-13+……+1995-1993+2000-1998= 15.2000-3-6-9-……-51-54= 16.2000-2-4-6-8- (50) 17.1-2+3-4+…2+1997-1998+1999= 18.在1949、1950、1951…1997、1998这50个自然数中,所有偶数之和比所有奇数之和多多少? 19.已知一列数2,5,8,11,14…问这列数的第20项是哪个数? 20.已知一列数4,6,8,10…..问64是这个数列的第几项?

等差数列专题(有答案) 百度文库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之和为n S ,已知10100S =,则47a a +=( ) A .12 B .20 C .40 D .100 2.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公差1d =,且62 10S S ,则34a a +=( ) A .2 B .3 C .4 D .5 3.在巴比伦晚期的《泥板文书》中,有按级递减分物的等差数列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大意是:10个兄弟分100两银子,长兄最多,依次减少相同数目,现知第8兄弟分得6两,则长兄可分得银子的数目为( ) A . 825 两 B . 845 两 C . 865 两 D . 885 两 4.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1n S n =+. 则8a 的值为( ). A .65 B .16 C .15 D .14 5.等差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若231 n n a n b n =+,则2121S T 的值为( ) A . 13 15 B . 2335 C . 1117 D . 49 6.等差数列{}n a 中,12318192024,78a a a a a a ++=-++=,则此数列的前20项和等于( ) A .160 B .180 C .200 D .220 7.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2a =,315S =,则8a =( ) A .11 B .12 C .23 D .24 8.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1567a a a +=+,则23S =( ) A .121 B .161 C .141 D .151 9.数列{}n a 是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它的奇数项的和是24,偶数项的和为30,若它的末项比首项大21 2 ,则该数列的项数是( ) A .8 B .4 C .12 D .16 10.冬春季节是流感多发期,某地医院近30天每天入院治疗流感的人数依次构成数列 {}n a ,已知11a =,2 2a =,且满足()211+-=+-n n n a a (n *∈N ),则该医院30天入 院治疗流感的共有( )人 A .225 B .255 C .365 D .465 11.在函数()y f x =的图像上有点列{},n n x y ,若数列{}n x 是等比数列,数列{}n y 是等差数列,则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

(完整版)高三文科数学数列专题.doc

高三文科数学数列专题 高三文科数学复习资料 ——《数列》专题 1. 等差数列{ a n}的前n项和记为S n,已知a1030, a2050 . ( 1)求通项a n; ( 2)若S n242 ,求 n ; ( 3)若b n a n20 ,求数列 { b n } 的前 n 项和 T n的最小值. 2. 等差数列{ a n}中,S n为前n项和,已知S77, S1575 . ( 1)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 ( 2)若b n S n,求数列 {b n } 的前 n 项和 T n. n 3. 已知数列{ a n}满足a1 1 a n 1 ( n 1) ,记 b n 1 , a n . 1 2a n 1 a n (1)求证 : 数列{ b n}为等差数列; (2)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 . 4. 在数列a n 中, a n 0 , a1 1 ,且当 n 2 时,a n 2S n S n 1 0 . 2 ( 1)求证数列1 为等差数列;S n ( 2)求数列a n的通项 a n; ( 3)当n 2时,设b n n 1 a n,求证: 1 2 (b2 b3 b n ) 1 . n 2(n 1) n 1 n 5. 等差数列{ a n}中,a18, a4 2 . ( 1)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 ( 2)设S n| a1 | | a2 || a n |,求 S n;

1 (n N *) , T n b1 b2 b n (n N *) ,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m 使得对任( 3)设b n n(12 a n ) 意 n N * ,均有T n m 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成立,若存在,求出 32 6. 已知数列{log2(a n1)} 为等差数列,且a13, a39 . ( 1)求{ a n}的通项公式; ( 2)证明: 1 1 ... 1 1. a2 a1 a3 a2 a n 1 a n 7. 数列{ a n}满足a129, a n a n 12n 1(n 2, n N * ) . ( 1)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 ( 2)设b n a n,则 n 为何值时, { b n } 的项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多少?n 8. 已知等差数列{ a n}的公差d大于0 , 且a2,a5是方程x2 12 x 27 0 的两根,数列 { b n } 的前 n 项和 为 T n,且 T n 1 1 b n. 2 ( 1)求数列{ a n} , { b n}的通项公式; ( 2)记c n a n b n,求证:对一切 n N 2 , 有c n. 3 9. 数列{ a n}的前n项和S n满足S n2a n 3n . (1)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a n; (2)数列{ a n}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请求出一组适合条件的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0. 已知数列{ a n}的前n项和为S n,设a n是S n与 2 的等差中项,数列{ b n} 中, b1 1,点 P(b n , b n 1 ) 在 直线 y x 2 上. ( 1)求数列{ a n} , { b n}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专题训练三及答案

等差数列专题训练三 班次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计分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等差数列共3n项,前n项和为10,后n项和为30, 前2n项和为() (A) 20 (B) 30 (C) 40 (D)其他值 2、等差数列{a 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 则它的前3m项和为( ) (A)130 (B)170 (C)210 (D)260 3、已知数列{a n}满a1=2, a n+1 —a n+ 1=0, (n € N),则此数列的通项a n等于( ) (A)n 2+ 1 (B) n + 1 (C)1 —n (D)3 —n 4、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 1 9 中前n项和为,则项数n为 ( ) (2n 1)(2 n 1) 19 (A)7 (B)8 (C) 9 (D)10 5、记两个等差数列{a n}和{b n}的前n项和分别为S n和T n ,且 $ 7n 1 (n N), 则 T n 4n 27 等于( ) 7 3 4 78 (A)- (B)- (C)- (D) 4 2 3 71 6、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n=——1,S n = 10,则项数门为( ) J n 1 、n (A)11 (B) 99 (C)120 (D)121 7、a i, a2, a3, a4成等差数列,且a i, a4为方程2x2 -5x -2= 0的两根,则a2 + a3等于( ) 5 5 …宀 (A)-1 (B)—(C)-—(D)不确定 2 2 8、已知Ig x , lg( 2x —3 ) , Ig ( 3x —2 )成等差数列,则以1为首项,x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 第8项a8 = ( ) (A) 8 (B) 64 (C) 8 或64 (D) 128 9、等差数列a n 中,首项a1= -,a8> 6,a7< 6,则此数列的公差 2 d的取值范围是( ) 11 11 11 11 11 —11 (A) d > —(B) d v (C) v d v (D) v d w — 14 12 14 12 14 12 10、已知数列 3 ,7 , 1 1 ,15,…侧3 11是它的( ) (A )第23项(B : )第24项(C)第19项(D )第25项

七级新题型规律问题之等差数列

七年级新题型等差数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推导,归纳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由学生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应用的实践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 通过类比函数概念、性质、表达式得到对等差数列相应问题的研究。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难点: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引导学生首先从四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女子举重奖项设置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景]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数列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人口增长、教育贷款、存款利息等等这些大家以后会接触得比较多的实际计算问题,都需要用到有关数列的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先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 [探索研究] 由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0,5,____,____,____,____,…… 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 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理水库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c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组成数列(单位:m):18,15.5,13,10.5,8,5.5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高三等差数列复习专题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已知{}n a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前5项和525S =,若215m a =,则m =( ) A .4 B .6 C .7 D .8 2.南宋数学家杨辉《详解九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成等差数列.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块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1,7,15,27,45,71,107,则该数列的第8项为( ) A .161 B .155 C .141 D .139 3.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2,S 3=12,则a 6等于( ) A .8 B .10 C .12 D .14 4.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若248,,a a a 成等比数列,则9S =( ) A .72 B .90 C .36 D .45 5.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5a =,且满足 122527 n n a a n n +-=--,若p ,*q ∈N ,p q >,则p q S S -的最小值为( ) A .6- B .2- C .1- D .0 6.等差数列{}n a 中,12318192024,78a a a a a a ++=-++=,则此数列的前20项和等于( ) A .160 B .180 C .200 D .220 7.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1567a a a +=+,则23S =( ) A .121 B .161 C .141 D .151 8.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1 2 a = ,2n ≥且*n ∈N ,满足120n n n a S S -+=,数列1n S ?? ???? 的前n 项和为n T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21 4 a =- B . 648 211S S S =+ C .数列{}12n n n S S S +++-的最大项为 712 D .1121 n n n n n T T T n n +-= ++ 9.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n a 满足2 6780a a a -+=,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且 77b a =,则3810b b b =( ) A .1 B .8 C .4 D .2 10.《张丘建算经》卷上第22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注: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布,现一月(按30天计)共织390尺”,则从第2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 )

2018年全国2卷文科数学十年真题分类汇编6 数列

6 数列 一.基础题组 1. 【2014全国2,文5】等差数列的公差是2,若成等比数列,则的前项和( ) A. B. C. D. 【答案】A 2. 【2010全国2,文6】如果等差数列{a n }中,a 3+a 4+a 5=12,那么a 1+a 2+…+a 7等于( ) A .14 B .21 C .28 D .35 【答案】: C 【解析】∵{a n }为等差数列,a 3+a 4+a 5=12,∴a 4=4. ∴a 1+a 2+…+a 7= =7a 4=28. 3. 【2006全国2,文6】已知等差数列中,,则前10项的和=( ) (A )100 (B)210 (C)380 (D)400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可知:,,解得:, ∴. 4.【2005全国2,文7】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数列是等差数列,∴, ∴. 5. 【2012全国新课标,文14】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3S 2=0,则公比q =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由S 3=-3S 2,可得a 1+a 2+a 3=-3(a 1+a 2), 即a 1(1+q +q 2 )=-3a 1(1+q ), {}n a 248,,a a a {}n a n S =(1)n n +(1)n n -(1)2n n +(1) 2 n n -177() 2 a a +{}n a 247,15a a ==10S 217a a d =+=41315a a d =+=14,3d a ==101109109 1030421022 S a d ??=+ =+?={}n a 1845a a a a +<+1845a a a a +=+1845a a a a +>+1845a a a a ={}n a m n p q m n p q a a a a +=+?+=+1845a a a a +=+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专题复习(专题训练)doc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北魏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其中记载着这么一道“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且每日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日织布4尺,20日共织布232尺,则该女子织布每日增加( )尺 A . 47 B . 1629 C . 815 D . 45 2.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4739a a a ++=,则4a =( ) A .13 B .14 C .15 D .16 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476a a a ++=,则7S =( ) A .10- B .8 C .12 D .14 4.定义 12n n p p p ++ +为n 个正数12,, ,n p p p 的“均倒数”,若已知数列{}n a 的前 n 项的“均倒数”为 12n ,又2n n a b =,则1223 910 111 b b b b b b +++ =( ) A . 8 17 B . 1021 C . 1123 D . 919 5.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518a S +=,633a a =+,则n a =( ) A .1n - B .n C .21n - D .2n 6.《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它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其记载“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部,部七十六岁,二十部为一遂,遂千百五二十岁”.现恰有30人,他们的年龄(都为正整数)之和恰好为一遂(即1520),其中年长者年龄介于90至100,其余29人的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则最年轻者的年龄为( ) A .32 B .33 C .34 D .35 7.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前n 项和2 15n S n n =-,则使n S 有最小值的n 是( ) A .7 B .8 C .7或8 D .9 8.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48a =,6711a a +=,则2a =( ) A .10 B .9 C .8 D .7 9.南宋数学家杨辉《详解九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成等差数列.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块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1,7,15,27,45,71,107,则该数列的第8项为( ) A .161 B .155 C .141 D .139 10.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620a a +=,11132S =,则{}n a 的公差为( )

等差数列试题及答案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5=3,a 9=6,则a 13=( ) A .9 B .12 C .15 D .18 2.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476a a a ++=,则7S =( ) A .10- B .8 C .12 D .14 3.在等差数列{a n }中,a 3+a 7=4,则必有( ) A .a 5=4 B .a 6=4 C .a 5=2 D .a 6=2 4.等差数列{}n a 中,12318192024,78a a a a a a ++=-++=,则此数列的前20项和等于( ) A .160 B .180 C .200 D .220 5.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且351024a a a ++=,则13S 的值为( ) A .8 B .13 C .26 D .162 6.《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它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其记载“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部,部七十六岁,二十部为一遂,遂千百五二十岁”.现恰有30人,他们的年龄(都为正整数)之和恰好为一遂(即1520),其中年长者年龄介于90至100,其余29人的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则最年轻者的年龄为( ) A .32 B .33 C .34 D .35 7.已知数列{}n a ,{}n b 都是等差数列,记n S ,n T 分别为{}n a ,{}n b 的前n 项和,且 713n n S n T n -=,则5 5 a b =( ) A . 34 15 B . 2310 C .317 D .62 27 8.已知数列{}n a 中,132a =,且满足()* 1112,22 n n n a a n n N -=+≥∈,若对于任意 *n N ∈,都有 n a n λ ≥成立,则实数λ的最小值是( ) A .2 B .4 C .8 D .16 9.南宋数学家杨辉《详解九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成等差数列.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块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1,7,15,27,45,71,107,则该数列的第8项为( ) A .161 B .155 C .141 D .139 10.设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分别是n S 、n T .若237 n n S n T n =+,则6 3a b 的值为 ( )

等差数列专题复习

等差数列 知识梳理 1.定义: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 推广: d m n a a m n )(-+=. 从而m n a a d m n --=; 3.等差中项 (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 或b a A +=2 (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1() 2 n n n a a s += 1(1)2 n n na d -=+ 2 11()2 2 d n a d n = +- 2 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 (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 ∈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 (3)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 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 ∈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7.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通常把题中条件转化成只含1a 和d 的等式!

等差数列(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

课题:等差数列(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 开课时间:20XX 年10月 18 日 授课班级:高三(4)班 主讲教师: 张文雅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 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体现用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等差数列公式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品质。 [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 [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及应用。 [教学方法]:类比式、 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该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用式子可表示为 二、等差数列的公式: 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三、等差中项: 巩固练习: {}17611,35)5(S S S n a S n n 求项和,且的前是等差数列已知+= 四、判定与证明方法: ) ,2(1*-∈≥=-N n n d a a n n d m n a a m n )(-+=推广: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的等差中项与叫做成等差数列,那么、、如果b a A b A a b a A +=2且为同一常数;的任意自然数,证明定义法:对于12)1(--≥n n a a n )2,(1 ≥∈=-*-n N n d a a n n 即:d n a a n )1(1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N m n 、{}670669668667,20053,1)1(1、、、、)等于(则序号的等差数列,如果公差为是首项D C B A n a d a a n n ==={}614515,70,102a a a a n 求中)等差数列(=={}11128,168,48,)3(a S S S n a n n 求若项和为的前等差数列=={}725,32554a a S a n 求且项和的前)若等差数列(==的思想解决问题。 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共涉及五个量及注:n n n n n S a n d a d n n na a a n S d n a a 11112)1(2)()1(-+=+=-+=

等差数列专题训练

等差数列 【巩固练习】 1.已知为等差数列,且-2=-1, =0,则公差d = A.-2 B.- C. D. 2 2.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3项依次为1a -,1a +,23a +,则通项公式n a =( ). A. 25n - B. 23n - C. 21n - D. 21n + 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若431,,a a a 成等比数列, 则2a =( ) A .4- B .6- C .8- D .10- 4.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 935,95S S a a 则( ) A .1 B .1- C .2 D . 21 5.若)32lg(),12lg(,2lg +-x x 成等差数列,则x 的值等于( ) A .1 B .0或32 C .32 D .5log 2 6.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3a 7=-12,a 4+a 6=-4,则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7.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m a n =,n a m =,且m n ≠,则m n a +=__________. 8.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9.等差数列{}n a 中,14739a a a ++=,25833a a a ++=,则369a a a ++=_________. 10.首项为21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开始为负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1.等差数列{}n a 中, ,33,562==a a 则35a a +=_________。 12.等差数列中,若),(n m S S n m ≠=则n m S +=_______。 13.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若471017a a a ++=,45612131477a a a a a a ++++++=且13k a =,则k =_________。 14.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比为3:4:5,如果最小数加上1,则三数成等比数列,那么原三数为什么? {}n a 7a 4a 3a 1212

等差数列问题

等差数列问题 普林斯顿 等差数列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和=(首项+末项)×项数÷2 特殊情况: (1)项数是单项数,可以用公式:中间数×项数=和 (2)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和公式:项数×项数=和 1,求出数列1,4,7,10,…31有多少项? 2,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3,公差为2,项数为10,它的末项是多少? 3,求1,2,3,…,99,100,这100个数的和是多少? 4,求所有被2除余数是1的三位数的和。 5,普林斯顿奥数一班共有学生15人,放假时,握手告别,每两人都握一次,问共握多少次手? 6,懒羊羊读一本长篇小说,第一天读了30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4页,最后一天读了70页,刚好读完。问这本小说共有多少页?

等差数列问题练习题 普林斯顿 1,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2,已知数列为11,16,21,26,…,1001,求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3,100以内的自然数中一共有多少个奇数? 4,此数列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3,12,21,30,39,48,57,66,… (1)912是第几个数?(1)第12个数是多少? 5,数列2,6,10,14,…的第100项是多少? 6,已知数列5,8,11,14,17,…,求出它的第15项和第20项。 7,已知数列7,11,15,…,问这个数列前30项,前50项和是多少? 8,从1到200的自然数中,除以9而没有余数的数有多少个? 9,欢乐谷正天电影院有13排座位,第一排有42个座位,后一排总比前一排多4个座位,求最后一排有多少个座位? 10,喜洋洋学习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习了1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学习3个,那么第7天他学习了多少个英语单词? 11,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三项是15,第六项是33,求它的第八项是多少? 12,灰太狼的城堡大门有10把锁,需10把不同钥匙才能打开,有一次灰太狼不小心把钥匙顺序弄乱了,不知道哪一把对应的是哪一个钥匙,问它最多需实验多少次,就能把大门打开?

高考文科数学练习题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 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 [A 级 基础题——基稳才能楼高] 1.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3=3,a 5=5,则S 7的值是( ) A .30 B .29 C .28 D .27 解析:选C 由题意,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则d =a 5-a 3 5-3 =1,故a 4=a 3+d =4,所以S 7= 7(a 1+a 7)2=7×2a 4 2 =7×4=28.故选C. 2.(2019·北京丰台区模拟)数列{2n -1}的前10项的和是( ) A .120 B .110 C .100 D .10 解析:选C ∵数列{2n -1}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S 10=(a 1+a 10)×10 2 =(1+19)×102 =100.故选C. 3.(2019·豫北重点中学联考)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n +1=a n -1,则a 4等于( ) A .2 B .0 C .-1 D .-2 解析:选D 因为a 1=1,a n +1=a n -1,所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公差d 为-1,所以a 4=a 1+3d =1-3=-2,故选D. 4.(2019·张掖质检)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且a 1a 2=35,2a 4-a 6=7,则d =( ) A .4 B .3 C .2 D .1 解析:选C ∵{a n }是等差数列,∴2a 4-a 6=a 4-2d =a 2=7,∵a 1a 2=35,∴a 1=5,∴d =a 2-a 1=2,故选C. 5.(2019·南昌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5=50,S 10=200,则a 10 +a 11的值为( ) A .20 B .40 C .60 D .80 解析:选D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已知得??? S 5 =5a 1 +5×4 2 d =50,S 10 =10a 1 +10×9 2 d =200,即

等差数列求和问题设计

等差数列求和问题 汾阳中学赵国鲜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包括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关的一些性质。 数列是函数,由于定义域的特殊性,所以在研究等差数列求和问题时,数列的离散性和函数的性质总是在不断地重复使用。由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推出的数列的性质在求和问题中灵活使用,会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明确,方法更简单。 二.教学问题诊断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知识的联系性和系统性较弱,难以调动众多的知识合理地解决问题;运算能力不强,算得慢,易算错,影响问题解决的执行力;问题解决的策略性不强,就题论题,对问题的数学本质认识模糊等现象.再加上学生对习题课的认识比较片面,对习题课缺乏新鲜感。 在教学中,可以从简单的问题(或者教材中的问题)出发,通过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拓展措施,使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本质特征有更新、更深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对一类问题的主动思考、交流互动、反思提炼,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基本技能,关注数学本质,体验与感悟问题解决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加强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教学中可一题多用,减少问题解决的运算量,使学生在关键点加强思考与交流,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造性的实践与反思. 三.目标与目标解析: 1.进一步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关注数列的函数特征; 2.进一步体会“函数和方程”思想,会从函数的角度和方程思想解决问题,并会进行合理的选择; 3.在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进一步形成等差数列的方法体系和数学思想,形成处理等差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策略,养成质疑和创新的意识. 本节专题课的学习,对于巩固数列知识,整体把握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求和起着很大的作用,解决问题后需要重构认知结构,对知识间的联系有新的认识,并在操作中形成技能;会通过反思与交流,感悟并提炼重要的数学思想。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学生对于等差数列公式熟悉,但是数列的性质不是很熟悉,综合使用能力差,所以使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总结知识,增大课堂容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归纳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的性质 4.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5.与等差数列的求和有关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内容要点,让学生很快回忆已学知识,对于本节课的求和的问题的顺利思考分析和解决起到促进作用。 (二)典例分析 数列中的求和问题是一类常见的问题,如何根据所给数列的特点,寻求相应的解题策略是我们本课研究的重点. 例1.等差数列中,a 1< 0,S 9 = S 11,该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小? }{n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