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顾炎武北游事由再考(上)

顾炎武北游事由再考(上)

顾炎武北游事由再考(上)

张京华

【摘要】陆恩叛投叶方恒事,从\"叶氏\"到\"里豪\"乃至\"恶霸地主\",古今学者的称述至少有8种变化.顾炎武擒杀陆恩之因不在于叛离,而在于告密,而告密之因起于田产之争,与通海无关.家难之作,原于顾炎武的从叔顾叶墅和从兄顾维争产,叶方恒受理顾炎武的典田以及已经支付了一部分现金,摆脱族人以及巨额田税实际上帮助了顾

炎武.

【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40)004

【总页数】10页(P81-90)

【关键词】顾炎武;叶方恒;归庄;《日知录》;北游

【作者】张京华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5

现代史学有一级文献、二级文献的概念,习惯上又称作一手文献、二手文献。当事人的日记、书信、回忆录,这些都属于一级文献、一手文献。而其实一级文献、二级文献的概念来源于西洋近代史学,中国史学传统中没有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之说。中国史学分类有正史、私史,相应地,记事者也区分为史官和史家两类。史官有严

格的制度保障作背后,而史家没有。在没有史官制度保障的情况下,私史所记即使来源于一级文献,也并不能因其为当事人,便当然具备可信性。恰恰相反,当事人的日记、书信、回忆录往往容易隐瞒事实,即便名流亦在所难免。因之,学者如果主要沿着当事人的一面之词而加以叙述,结果常常是成为当事人的颂赞。

顾炎武“北游事由”是一个旧题,清光绪间许起《珊瑚舌雕谈初笔》卷七有“顾亭林北游事由”条目,今者旧题重谈,故称再考。近年相关研究有柳作梅、李广林、黄正藩、赵刚、陈友乔等①。

一、里豪

予读顾衍生《顾亭林先生年谱》,及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顾炎武《赠路光禄太平》诗,其中颇有疑惑含混之辞。

诸家《年谱》记顺治九年陆恩叛投叶方恒事,其初仅为“叶氏”,又称“里中叶氏”,后则改称“里豪”。

从“叶氏”到“里豪”乃至“恶霸地主”,古今学者的称述至少有8种变化。1.“世仆陆恩叛投叶氏”

见钱邦彦《校补顾亭林先生年谱》(顺治)九年壬辰四十岁条[1]。

校补本作者项题为“顾衍生原本,昆山吴映奎止狷甫、上元车持谦秋舲甫辑,后学昆山钱邦彦校补”。

钱邦彦之底本即顾衍生原本。此句“叶氏”二字当出自顾衍生原谱,原谱则出自顾炎武口授。钱邦彦《校补顾亭林先生年谱序》:“最前则先生抚子衍生创为之,当得之先生口授。”

2.“是岁,先生有世仆陆恩叛投里中叶氏”

见车持谦《顾亭林先生年谱》(顺治)九年壬辰四十岁条,抄本。抄本作者项题为“先生抚子衍生原本,同邑后学吴映奎重辑,上元后学车持谦增纂”,卷末有吴岷源识跋。

“里中叶氏”,较钱邦彦多出“里中”二字,但车持谦之底本亦出自顾衍生原谱,“里中叶氏”或为原谱的一种别写。

钱邦彦,字晋孚,又字畯夫、俊甫,昆山菉溪之西顾村人,庠生,授八旗官学汉教习。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有传,参见马一平《名医本色是宿儒……儒医钱景虞事略》[2]118-119。

吴映奎,字止狷,一字文躔,号银帆,昆山人,庠生,同治《苏州府志》有传。车持谦,字秋舲,号子尊,祖籍湖南邵阳,后迁江苏上元,庠生,道光《上江两县志》、同治续纂《江宁府志》有传。

三人所在地皆与顾炎武相近,又服膺其学术为人,所撰《年谱》皆有声誉。

3.“先生有世仆陆恩,叛投里豪叶方恒”

见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顺治)九年壬辰四十岁条[3]。

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又载:(顺治)十二年乙未,四十三岁:五月十三日,擒叛奴陆恩,数其罪,沈诸水。叛党复投叶氏,讼之官,移狱松江。

十三年丙申,四十四岁:春,狱解,回昆山。三月,本生母何太孺人卒。闰五月,至钟山旧居。狱解后,叶氏憾不释,遣刺客侦所往,至是,追及于金陵太平门外,击之伤首,遇救得免。

徐松草撰顾炎武年谱,未成,张穆续成之。

徐松,字星伯,顺天大兴人,曾任湖南学政,官至礼部郎中。

张穆,山西平定人,贡生,另著《唐两京城坊考》《蒙古游牧记》《阎潜邱年谱》等多种。

“里豪叶方恒”为徐松、张穆语气。清代诸家年谱中,“里豪”始见于此。

4.“仆陆恩叛投里豪叶方恒”

见徐嘉《顾亭林先生诗笺注·顾亭林先生诗谱》(顺治)九年壬辰四十岁条[4]。

徐嘉,字宾华,一字遁庵,江苏山阳人,举人,曾任昆山县教谕,“生平服膺亭林

遗书,尤笃嗜其诗”。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有传。

“里豪叶方恒”之说显然原自张穆。但张穆、徐嘉年谱中“里豪”一语,其实均出自顾炎武本人。

5.“叛而投里豪”

见顾炎武《赠路光禄太平》诗自注:“已下数首皆余蒙难之作。先是,有仆陆恩,服事余家三世矣,见门祚日微,叛而投里豪。余持之急,乃欲陷余重案。余闻,急擒之,数其罪,沈诸水。其壻复投豪,讼之郡,行千金求杀余。余既待讯,法当囚系,乃不之狱曹,而执诸豪奴之家。同人不平,为代诉之兵备使者,移狱松江府,以杀奴论。豪计不行,而余有戒心,乃浩然有山东之行矣。”[5]

顾炎武接连使用了“里豪”“投豪”“豪奴”“豪计”,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但顾炎武当时写下此诗,目的是为了向路泽浓求救,故用语夸大。

路振飞,南明隆武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有三子:长子路泽溥,南明隆武朝授中书舍人。次子路泽淳,南明隆武朝授中书舍人。少子路泽浓,字安卿,南明隆武朝賜名太平,授光禄寺少卿。三子或从路振飞羁宦,或侍奉母,路振飞卒后,均流寓苏州之洞庭山,与顾炎武、归庄为友。事迹见归庄《左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路文贞公行状》及《路中书(路泽淳)家传》

[6]418,451。参见周可真《顾炎武与申涵光交往述考……兼论其学术思想异同》[7]。

6.“豪强能杀士”

见张悫《赠蒋山佣》诗:“逆奴叛主终无赖,何况人间冯子都?”“不过豪强能杀士,更无奇侠寄锟铻。”[8]

张悫,字洮侯,华亭人,顾炎武学友。顾炎武有《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诗,有云“邑豪方齮龁,狱吏实求须”,作于柔兆涒滩之年,即顺治十三年丙申。

冯子都为霍光家奴,骄奢犯法,事见《汉书·霍光传》。张悫诗以叶方恒比拟霍光

之子霍禹及侄霍山(史称“霍氏”)。但“豪强”一语仍本于顾炎武所说“邑豪”。7.“叛投里豪”

见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顾氏有三世仆曰陆恩,见先生日岀游,家中落,叛投里豪。丁酉先生四谒孝陵归,持之急,乃欲告先生通海,先生亟往禽之,数其罪,湛之水。仆婿复投里豪,以千金贿太守,求杀先生,不系讼曹,而即系之奴之家。危甚,狱日急,有为先生求救于□□者,□□欲先生自称门下而后许之,其人知先生必不可而惧失□□之援,乃私自书一刺以与之。先生闻之,急索刺还,不得,

列揭于通衢以自白。□□亦笑曰:‘宁人之卞也!’曲周路舍人泽溥者,故相文贞

公振飞子也,侨居洞庭之东山,识兵备使者,乃为诉之,始得移讯松江而事解。于是先生浩然有去志。”[9]

方框“□□”四处,清姚江借树山房本《鲒埼亭集》同,清李祖陶辑《国朝文录》

同治七年李氏刻本收录《亭林先生神道表》空二格,《顾炎武全集》附录《亭林先生神道表》均作“某公”。据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为先生求救”者为归庄,“某公”为钱谦益。钱谦益为归庄之师,见邓之诚《五石斋小品》“归庄”。

顾炎武身后,各种传记多本全祖望,概称“里豪”,又多略去叶方恒姓名,成为定式。

秦瀛《己未词科录》卷八《传略五之三》“乙酉,奉其母避兵常熟。旋应江东之辟,授兵部司务。无何,母王氏不食卒。闽中以职方郎召,不就。既而世仆陆恩购祸,急甚,曲周路舍人泽浦者救之得解。后自山东入京师,复以书案株连,自请勘颂,系半年,富平李因笃解之,事始白。定居华阴。”[10](原注“节录《鲒亭集·墓表》”。“泽浦”当作“泽溥”。“鲒”一作“鲒埼”。)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八顾炎武传:“有三世仆陆恩,见炎武久不归,投身里豪家。炎武四谒孝陵回,持之甚急,恩欲告炎武通海,乃亟禽之,数其罪,沈之水。恩之婿某复投里豪,谋报怨,以千金贿太守,告炎武通海,不系之讼曹,而系之奴

家。甚危急,有为求救于钱谦益,谦益欲炎武自称门下而后许之,其人知不可,而恐失事机,乃私书一刺与之。炎武闻之,急索刺还,不得,列揭文于通衢以自白。谦益闻之曰:‘宁人何其卞也!’时有路舍人泽溥者,故相文贞公掁飞之子,寓洞庭东山,识兵备使者,为之诉寃,其事遂解。”[11]

张维屏《国朝诗人徵略》卷三:“顾氏有三世仆曰陆恩,叛投里豪,欲告先生通海。先生亟往禽之,数其罪,沉之水。仆壻复投里豪,以千金贿太守,求杀先生。狱日急,曲周路舍人溥者,故相文贞公振飞子也,识兵备使者,为愬之,始得移讯松江,而事解。”[12](原注“《鲒埼亭集》”)。

徐鼒《小腆纪传》卷五十三顾炎武传:“有三世仆曰陆恩,见其日出游,家中落,叛投里豪叶方,且欲告其通海状。炎武禽之,数其罪而沈诸河。叶讼之狱急,归庄私为门生刺,为求救于故尚书钱谦益。炎武知之,索刺还,不得,乃列揭通衢以自白。会故相路振飞之子泽溥,言诸兵备道,事得解。炎武既不为乡里所善,乃复浩然出游。”[13]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二十七《顾亭林先生事略》:“顾氏有三世仆曰陆恩,叛投里豪。丁酉,先生四谒孝陵归,持之急,乃欲告先生通海。先生亟往擒之,数其罪,湛之水。仆壻复投里豪,以千金贿太守,欲杀先生,势危甚。有代乞援于钱牧斋者,牧斋欲先生自称门下乃许之。其人知必不可,而惧失援,乃私自书刺与之。先生急索刺还,不得,则列揭通衢自白。牧斋亦笑曰:‘宁人之卞也!’会故相路文贞振飞之子泽溥,为白其事,于是先生浩然有去志。”[14]

清李铭皖修、冯桂芬纂光绪《苏州府志》卷九十五《人物志二十二·顾炎武》:“顺治乙未夏,有奴叛投里豪,欲上变告,炎武缚而沈之池。仆壻讼之府,狱日急,曲周舍人路泽溥求解于兵备使者,移讯松江,始得释,遂去之山东。自是历燕赵秦晋间。”[15]

8.“恶霸地主”

近代以来,“里豪”演绎出各种表达,诸如恶绅、劣绅、豪绅、恶豪、富豪、土豪、土豪劣绅、大劣绅、财主、地主、官僚地主、豪强地主、大地主、老地主、大地主大恶霸、汉奸恶霸地主,等等。大违良史实录原则,学者、史家亦不能免。

“当时,沿海和太湖一带还有零星的抗清活动,清朝官府防备很严,发现有什么抗清嫌疑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关进监狱。昆山有个官僚地主叶方恒,想吞没顾炎武家的田地,买通顾家的仆人,诬告顾炎武通海。叶方恒还把顾炎武抓起来,私设公堂,逼他自杀”。[16]490

“后来,顾氏家族的内斗终于引起了汉奸恶霸地主叶方恒的介人,如阴谋得逞,后果将不堪设想”。[17]90

二、叛奴

顾炎武与叶方恒的纠葛,是因为陆恩。据顾炎武所述,陆恩本为顾氏世仆,后来叛逃投奔叶方恒。

陆恩,生平事迹不详。其名或作陆钦。据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据望云楼刻归元恭与叶嵋初手札,“陆恩”作“陆钦”,后刻集改作“陆恩”。朱张顾陆,自六朝以来同为吴中四大姓。

据记载,陆恩有女婿,有千金,有叛奴之党“纠数十人”。顾炎武《赠路光禄太平》诗注“服事余家三世矣”,法律关系上是奴仆,实际权力大约已类似于管家。

陆恩叛去在顺治九年,顾炎武擒杀之在顺治十一年,可知杀之之因不在于叛离,而在于告密。而告密之因起于田产之争。

事件的直接记载,见顾炎武《答原一公肃两甥书》和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答原一公肃两甥书》:“……未登弱冠之年,即与斯文之会,随厨俊之后尘,步杨班之逸躅,人推月旦,家擅雕龙。此一时也。已而山岳崩颓,江湖沸汹。酸枣之陈词慷慨,尚记臧洪;睢阳之断指淋漓,最伤南八。重泉虽隔,方寸无睽。此又一时也。已而奴隶鸱张,亲朋澜倒。或有闻死灰之语,流涕而省韩安;览穷鸟之文,

抚心而明赵壹。终凭公论,得脱危机。此又一时也。”

“鸱张”,今通作“嚣张”。后来顾炎武将他对陆恩的不良印象写进名著《日知录》。

《日知录》卷十三“奴仆”条云:“人奴之多,吴中为甚。其专恣暴横,亦惟吴中为甚。有王者起,当悉免为良而徙之,以实远方空虚之地。士大夫之家所用仆役,并令出赀雇募,如江北之例。则豪横一清,而四乡之民得以安枕。其为士大夫者,亦不受制于人,可以勉而为善。讼简风淳,其必自此始矣。”读此便知有陆恩的影子。

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事泄,宁人率亲友掩其仆,执而棰之死。其同谋者惧,奔告公子,公子挺身出,与宁人讼,执宁人囚诸奴家,胁令自裁。同人走叩宪副行提,始出宁人。比刑官以狱上,宁人杀无罪奴,拟城旦。宪副与公子年家,然心知是狱冤,又知郡之官吏上下大小无非公子人者,乃移狱云间守,坐宁人杀有罪奴,拟杖而已。”

许起《珊瑚舌雕谈初笔》卷七“顾亭林北游事由”一条亦载此文,末云“此说得详于顾涤庵师”,其实照录归庄之《序》。[18]顾惺,字涤庵,长洲人,学问博杂,不宗一家。许起,字壬瓠,亦长洲人。

顾炎武私自杀人,此文记述官府的判刑,由“杀无罪奴”改判“杀有罪奴”的经过。“沈诸水”,各家年谱均同。《清稗类钞》载为“投之于江”,光绪《苏州府志》载为“缚而沈之池”。归庄言“棰之死”,可知当是杖棰致死,而后沉水灭尸。

杀奴在叛去之后二年,原因是担心“事泄”,可知杀人是为了灭口。

“移狱”,谓诉讼由苏州府平移到松江府。“云间”,张穆年谱写作“松江”,云间即松江之别称。

顾炎武罪在“杀无罪奴”,可知与通海无关,叶氏、陆恩女婿并未控告顾炎武“通海”。叛去二年而无事,至此忽然杀之,可知陆恩本来无罪,而顾炎武有罪,判案

公允。

改判“杀有罪奴”,是因为顾氏有了请托,找了理由减刑。秦汉以来擅杀奴婢皆有罪,虽不至于死罪偿命,但史籍中始终被视为一件可恶的事情。

“宪副”,全祖望写作“兵备使”。《亭林先生神道表》:“曲周路舍人泽溥者,故相文贞公振飞子也,侨居洞庭之东山,识兵备使者,乃为诉之,始得移讯松江而事解。”

“副宪”“兵备使”均指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兼任绿营兵副将,职掌守备。《清史稿》:“按察使,加一品衔副将,用署守备衔,管守备。”清初,江苏提刑按察使司衙门驻扎在苏州。雍正《江南通志》:“提刑按察使司:旧制,通省止设按察使一员,驻省城。……雍正八年,江苏臬司移驻苏州。”顾炎武杀奴案发之前,江苏的按察使司副使为史记功,之后为余应魁。雍正《江南通志》:“史记功,正白旗人,生员,顺治十一年任。余应魁,奉天人,监生,顺治十二年任。”《世祖章皇帝实录》:顺治十一年,十一月庚戌,“以余应魁为江南按察使”。

余应魁,奉天人,一作辽东锦州人,历任陕西按察使司佥事、山西布政使司参议、陕西按察使司副使、湖广布政使司参政、江南按察使司按察使、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山东按察使司副使、陕西布政使司参政、广东按察使司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司右布政、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余应魁在江南按察使任上事迹,见江宁巡抚韩世琦《抚吴疏草》(叶方蔼作序),又见《南明史料》《漕运总督蔡士英残题本》《为塘报叛首就获地方隐患潜消》等,原件称:“钦命总督漕运、巡抚凤阳等处地方海防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蔡士英谨题,为塘报叛首就获、地方隐患潜消,谨密奏上闻事。顺治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准前任江南总督臣马国柱咨,准兵部咨前事内开:该漕抚总督沈文奎题前事等因,奉旨:‘兵部知道,钦此。’密封到部,为此密咨,烦为查照旨内事理,一体钦遵,作速具奏,以凭议覆施行等因。准此,备咨在案。当行按察司并扬州道会审去后。该臣接管行催,今据江南按

察司按察使余应魁、扬州道副使李培真呈详:一问得一名邹四,年二十岁,系江南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人。状招:四与各在官陈德即钟六友、陈芒子即钟二、孙梅、李牛子、吴同、吴之芳并未获王四、邹三等,各不合同当仗戳死兄盗首邹魁吾,并监故陈雪保,及先病故唐际斯即唐虞纠连一党,叛法非为。四又不合与陈雪保等盘踞下沙、楼房基等处地方,劫人财物,向未事露。四与钟六友等各又不合,俱从监故叛首江西南昌人朱三公子即朱周錤暗通海贼,潜谋叛乱。顺治二年定鼎之日,朱周錤与已故王介子、陈典史固守江阴城池,拒抗三月有余,指望刘泽清兵马到日,要行会同恢复。后见刘泽清降顺,城被大兵打破,朱周錤遂逃走下海。复往松江府投提督吴圣兆处起兵。后吴圣兆事觉被拏,朱周錤又往山(下缺)。旨:三法司核拟俱奏。”明末有多人诈称“朱三太子”,起兵抗清。南昌人朱周錤则自称“朱三公子”,通海抗清,扬州人邹四与之联络,案发交余应魁等审理。这项记载与《清史稿·沈文奎传》“(顺治)十一年,遣兵捕朱周錤,清通(通州)、泰(泰州)滨海逋寇”,可以互相印证。就此而言,假使叶方恒恰在此年控告顾炎武通海,真可谓是危险重重。但是显然叶方恒没有,或者说,由于顾炎武迅速杀死陆恩灭口,而阻止了叶方恒的通海控告。

不过,仅就杀奴而言,杀人犯法,顾炎武仍然有罪。

《大清律例·刑律·斗殴下之一》载:“若奴婢有罪,[或奸或盗,凡违法罪过皆是,]其家长及家长之期亲若外祖父母,不告官司而[私自]殴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殴杀[或故杀]者,杖六十,徒一年。”

准此,顾炎武“杀有罪奴”,杖六十之外,徒一年;“杀无罪奴”,仅杖一百,当庭释放。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载:顺治十三年“春,狱解,回昆山”,似乎顾炎武连杖一百也未受,就释放回家了。

三、家难

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又载:“宁人故世家,崇祯之末,祖父蠡源先生暨兄孝廉

捐馆,一时丧荒,赋徭猬集,以遗田八百亩典叶公子,券价仅当田之半,仍靳不与。阅二载,宁人请求无虑百次,乃少畀之,至十之六,而逢国变。公子者素倚其父与伯父之势,陵夺里中,其产逼邻宁人,见顾氏世衰,本蓄意吞之,而宁人自母亡后,绝迹居山中不出,同人不平,代为之请,公子意弗善也。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主,公子钩致之,令诬宁人不轨,将兴大狱以除顾氏。”

顾炎武北游之前,有父兄二母之卒,有两度被劫,有焚门焚屋之灾,有家奴之叛,有击首之伤。在归庄的叙述中,似乎始作俑者,责在方氏。其实事件的线索主要是顾氏内部的家难,叶方恒的出现只是一个枝节。

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略载:

(明天启)十四年辛巳,二十九岁:二月,蠡源公卒,先生居承重忧。……将葬,既

祖奠,火作于门,里人救之得息。

十五年壬午,三十岁:兄遐篆卒。

十七年甲申十月朔,为大清顺治元年,三十二岁:四月,先生率家人侍母迁居常熟之唐市。十月,归千墩,被刼。(黑夜令人纵火,焚佃屋一所。)十二月,复迁居常熟之语濂泾。

二年乙酉,南都弘光元年,三十三岁:嗣母王氏绝食卒。

五年戊子,三十六岁:是年语濂泾家中又被劫。

七年庚寅,三十八岁:时怨家有欲倾陷之者,乃变衣冠,伪作商贾。

九年壬辰,四十岁:先生有世仆陆恩叛投里豪叶方恒。

十三年丙申,四十四岁:春,狱解,回昆山。三月,本生母何太孺人卒。闰五月,至钟山旧居。狱解后,叶氏憾不释,遣刺客侦所往,至是,追及于金陵太平门外,击之伤首,遇救得免。

家难之作,原于顾炎武的从叔顾叶墅和从兄顾维。

钱邦彦《校补顾亭林先生年谱》:“(明天启)十四年辛巳,二十九岁:春二月,蠡

源公卒,先生承制居忧。先生从叔父季皋,与从兄仲隅,构家难。”钱邦彦案:“《淞南志》:顾叶墅,字季皋,号又昙,邑诸生,鼎革后弃妻为僧,芒屦补衲,啸歌青松白石间。《淞南志》:顾维,字仲隅,殉乙酉之难。”[8]117

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十三《隐逸传》亦载:“顾叶墅:字季皋,诸生。国变后,弃妻子,之径山为僧,筑精舍数楹,为栖止地,芒鞋布衲,啸歌松石间以老。子宗眉,字白公;宗麟,字石公,俱诸生。”“顾同德:字伯念。父宫赞绍芳。少为邑庠生,有《庭闻小述》《名言十则》,置几案,造次不忘。为人坦直和易,笃于孝友,以父讲幄恩,当得荫,让其弟同应。又从弟同吉病殁无子,产颇饶富,当以同德子为后,谢弗立,让同应次子炎武。晚年超然物外,自号无念居士,举乡飮大宾。子二:缉字符熙,府庠廪生。维,字中隅,邑庠生,乙酉难殁。(《淞南志》)”同书卷二十七《忠节传上》又载:“附城中死难未详始末诸姓氏:顾洪徽、顾维。(据曹梦元《乙酉殉难录》)”[19]

需要注意的是,家难兴作的时间,是从顾绍芾去世开始的,时值明清鼎革兵燹,只是雪上加霜而已。

顾炎武祖父顾绍芳,父顾同应,生母何氏,兄顾缃,顾炎武为次子。嗣祖父顾绍芾,嗣父顾同吉,嗣母王氏。

顾缃,字遐篆,崇祯六年举人,故顾炎武称之为“兄孝廉”。道光《昆新两县志》载:“缃天才俊逸,世传其《两京赋》埒平子,《时务策》比长沙。年未四十卒。”[20]陈济生有《顾缃传》,见缪荃孙校《顾亭林先生年谱》。嗣子顾洪善,康熙十五年进士。

顾绍芾,字德甫,号蠡源,顾绍芳之弟。生子同吉,早卒无子,娶妻王氏,以顾炎武为嗣子。

据载顾绍芾“产颇饶”。万历十五年,顾绍芾奉母舍地给僧人,建海潮庵。到崇祯十年,顾绍芾七十五岁,顾炎武二十五岁,顾绍芾补写《海潮庵记》刻石上,对其

庙产详加嘱咐,格外仔细。《记》云:“余老矣,不可不疏其始末以告后人。此地自崇祯丁丑以后,竟归僧户辨粮,与余家无涉,识此为信,有如曒日。又住庵上人达初,自买庵下川字圩官田五亩一分,其徒容德亦自买九保东寒字埒官田五亩四分,咸发显置之常住,永为庵内净众饘粥之须,属余缀于贞珉之扈,以告其子孙曰,此产与庵俱不朽物矣。为眷属者。宜增扩之,不宜有他念。如悖违,不击,豻必入。”[19]

而袁宏道也恰有一篇信札《顾绍芾秀才》,似在提醒顾绍芾:“人生愿欲,决无了时。……爱富贵之心,甚于爱生;恶贫贱之心,狠于恶死。茫茫不返,滔滔皆是,即贤智或不免焉。愚哉!贪哉!”[21]

就在顾炎武的嗣祖父去世之后的第二年,顾炎武的生父这边,同胞兄弟顾缃等人也相继去世了。

徐乾学《舅母朱太孺人寿序》:“舅氏五人皆有才。长遐篆,以天下多故,好言兵事,举癸酉乡试,一上公交车而卒。次宁人,出嗣从叔父。次子岩,以目眚别居。惟少子子叟子武在何夫人左右。……乙酉,王师南下,众议登陴守御,纷纷挈家避出。何夫人曰:‘老嫠妇必死于此。’两舅与舅母俱不敢去,未几城破,两舅并遭难。”[22]

依照法律规定②,嗣祖父与生父两家的田产,都落在了顾炎武身上。

而此时的顾炎武,一面在读书,一面需丁忧服孝。

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载,顾炎武十三岁,纳谷入县学,为附生。县学修文庙,顾炎武与叶奕荃、归庄三人修缮东西两庑。崇祯十六年,顾炎武三十一岁,“读经史辄有所笔记”,此年夏天,顾炎武“释承重服,循例入成均”[8]15。依律,嫡

孙为祖父母承重服。可知这次之前,顾炎武重服在身,不宜外出参与活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兴起了家难。在顾叶墅、顾维而言,是一个机会;在顾炎武而言,也需找到一个快速解决的办法。

崇祯十四年,“火作于门”“室庐失火被焚”。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焚佃屋一所”。火灾两起。

顾炎武《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诗序:“昔重光大荒落之岁,葬先王父,既祖奠,火作于门,里人救之,遂熄。”徐乾学《舅母朱太孺人寿序》:“顾氏自黄门公以来,为娄江衣冠甲族,至于今科第凡五世矣。然自外祖宾瑶公,未仕捐馆,外祖母以未亡人支持门尸,荼苦百端。迨长舅举孝廉,交游遍中外,诸舅绰有才华,吾子叟舅又得贤妇佐理家政,入其门且改观矣。既而孝廉早世,家难复作,室庐失火被焚。”[22]张穆引徐松之说,认为“火作于门”即“室庐失火被焚”,为同一事。

《望云楼贴》载顾炎武《与归庄手札》:“往日之举,犯而不校,逆兽已无所用其炰烋。今乃黑夜令人纵火,焚佃屋一所。弟既荡无一椽,仆辈亦瞻乌靡

集。”[23]120

而家难的重点是典田,焚门焚屋只是逼促的手段。

现在回来重看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券价仅当田之半”“本蓄意吞之”,二语不合情理。典当双方,既经协商,便是公平。能赎回则物归原主,不能赎则归属他人。无所谓“券价仅当田之半”“本蓄意吞之”。

“宁人自母亡后,绝迹居山中不出”,当指顾炎武服孝守制。

“同人不平,代为之请”,谁来代请?谁可以代表八百亩田产的所有权?顾叶墅、顾维可以代理吗?或许顾叶墅、顾维愿意甚至急于出面处理田产,但是同是顾家人,而意见不同,归属不一,作为出资方,叶方恒就不能不为难了。叶方恒的问题在于拖欠现金,而拖欠的原因可能在于“同人不平,代为之请”,所以他“意弗善

也”“仍靳不与”。经营不善+产权不明,不知道应当付钱给谁?

《清稗类钞》载:“先世曾以良田数顷向里人叶方恒押银”,“先世”不确,与顾炎武“祖父暨兄捐馆”说不符,典田押银的人即是顾炎武本人。

《清稗类钞》又载,顾炎武“急欲赎归”典田,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也是顾炎武不愿意的[24]。

此事顾炎武的态度前后矛盾,既然“绝迹居山中不出”,如何可以“请求无虑百次”?

特别是归庄《序》中“一时丧荒,赋徭猬集”,意味着顾家虽然有田,但却已无力缴纳田租。战乱抛荒,但官府的田租还是要收的,田亩越多,赋税越重,顾家一时乏人,管理不善,对此似已难于应对。

顾炎武《日知录》有“苏松二府田赋之重”一条云:“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其亩甚窄,而凡沟渠道路皆并其税于田之中。岁仅秋禾一熟,一亩之收不能至三石,少者不过一石有余。而私租之重者至一石二三斗,少亦八九斗。佃人竭一岁之力,粪壅工作,一亩之费可一缗,而收成之日所得不过数斗,至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贷者。”③

叶方恒是顺治十五年戊戌科进士,顺治十七年到京候选,恰逢“奏销案”。

顺治十八年,江宁巡抚朱国治上奏,苏、松、常、镇四府欠赋绅衿万余,均为抗粮,褫革官职,史称“奏销案”。《清史稿·朱国治传》:朱国治,汉军正黄旗人。顺

治十六年任江宁巡抚。“以苏、松、常、镇四府钱粮抗欠者多,分别造册,绅士一万三千五百馀人,衙役二百四十人,请敕部察议。部议现任官降二级调用,衿士褫革,衙役照赃治罪有差。以是颇有刻核名。”

朱国治上奏的“江南欠粮绅衿”名单,叶方恒名列其中,其人即由吏部转送刑部监押。

叶方恒不得已,竟以“原候选进士、今议革臣”的名义,直接上疏顺治帝申诉。案件由都察院刑科,下达新任江南巡抚韩世琦,经过苏松常州道参政安世鼎的严查,当堂吊验完粮印票及日收红簿,查明叶方恒“既系顺治十八年三月初五日以前完足,乃该县于三月十二日造册报府,不加细核,舛错溷报”,经承官吏季麟瑞与昆山知

县王见龙,均受罪责,叶方恒则由刑部释放。

叶方恒上疏题为《为完粮实在参前抚册报部可据恳恩查核以豁臣寃事》,署名“江南苏州府昆山县原候选进士今议革臣叶方恒谨奏”。上疏说道:“臣中顺治戊戌科二甲进士,应选推官。于顺治十七年三月从水路赴京候选,本年七月到部投供卯,历历在案。顺治十八年四月,前抚臣朱,奏参江南欠粮绅衿,开列臣名,奉旨革职提问。臣时实系候选在京,具呈吏部陈辩,身非在籍。随蒙吏部转送刑部,复蒙刑部移咨户部,查臣钱粮果否完欠?户部回咨,据江南抚臣续完册内开列,臣名下钱粮系三月内全完,方始释放。臣见此不胜骇异。抚臣疏参顺治十八年四月十五日始入告,而臣之完粮则在顺治十八年三月内,相去尚有一月,不知何因溷入欠册。随即星驰到家,细查其故,始知臣户钱粮寔于顺治十八年三月初五日全完,而奸书季麟瑞,造册时遗误开欠。臣家人因即控本县知县王见龙,当堂吊验完粮印票,及日收红簿,研审质对详确,据实申报前抚。所以前抚臣朱,报部续完册内,于臣名下注明三月内全完,此册见在户部,一查便知。臣之完纳在于参前,不敢惰误国课无疑也。臣自念草野微贱,荷国厚恩,得叨一命。当奏销议处之时,凡候补各官,俱以身不在籍,得与见任诸臣一体从宽降调,而臣独以经年在部候选投供点卯之人,反不得邀降级之例。及奏销议处之后,臣乡周季琬等,俱以参前完纳,具疏剖明,特蒙开复。而臣之完粮在前,见有前抚臣报部册可据,较诸臣情事更为明白,而又不得在昭雪之科。此臣之抚膺自痛,不甘以清白之躯,而冒抗粮负恩之咎者也。业经控告本处督抚,以完册在部,守候日久,未蒙具题,复于本年九月二十四日,亲赍串票印簿,具呈吏部,二十七日,具呈户、刑两部,俱未蒙代题。臣情极无路,不得不冒渎天听,伏乞皇上,敕下部院查验串票印簿,并前任江南抚臣朱,报部续完册内,臣名下钱粮果否三月内全完?若一字涉虚,甘伏诬罔之罪。若册中开列完纳,果系参前,则臣之心迹可白,而得邀如天再造之仁矣。为此具本,谨具奏闻。”江南巡抚韩世琦核查的结果是:“今据苏松常州道参政安世鼎查覆,叶方恒顺治十

七年分本户额银三百九十一两六钱零,俱于顺治十八年三月初五日以前完足。据送完粮印票,与该县日收红簿臣躬加查对,实无互异。而该县初报欠粮册,系在顺治十八年三月十二日申府,乃竟不加细核,草率误报,虽经承罪无容逭,而原报欠册之昆山县知县王见龙疏忽之咎又安辞哉?”[25]

叶方恒在顺治十八年上缴的将近400两白银的田租,如果按照每亩大约半两的租

额计算,恰巧是将近800亩农田。

顾炎武有一封写给从兄顾维的《答再从兄书》,是潘耒刊刻《亭林文集》未收的文字。

这封书信情绪激愤,文辞古雅,大量引用经史典故。前半篇是接连十一项诘责,兹标出序号排列:

1.孰使我六十年垂白之贞母,流离奔迸,几不保其余生者乎?

2.孰使我一家三十余口,风飞雹散,孑然一身,无所容趾者乎?

3.孰使我遗赀数千金,尽供猱攫,四壁并非己有,一簪不得随身,绝粒三春,寄飡他氏者乎?

4.孰使我天性骨肉,并畴萋斐。克恭之弟,一旦而紾兄;圣善之母,一旦而逐子。谗人罔极,磨骨未休,怨不期深,伤心最痛者乎?

5.孰使我诸父宗人,互寻雠隙,四载讼庭,必假手剪屠而后快者乎?

6.孰使我四世祖居,日谋侵占,竟归异姓,谢公辞世,不保五亩之家,欲求破屋数间而已,亦不可得者乎?

7.孰使我倍息而举,半价而卖,转盼萧然,伍子吹篪,王孙乞食者乎?

8.孰使我一廛不守,寸畮无遗。夺沁水之田,则矫烝尝为号;攘临川之宅,则假庙宇为辞。巧立奇名,并归鲸罟者乎?

9.孰使我旅人焚巢,舟中遇敌。共姬垂逮于宋火,子胥几殒于芦漪者乎?

10.孰使我父母之国,邈若山河。凡我婣友,居停半宿,即同张俭之辜;接话一茶,

便等陈容之僇。绝往来,废贺吊,回首越吟,凄其泪下者乎?

11.孰使我岁时蜡腊,伏地悲哀,家人相对,含酸饮泣,叫天而苍苍不闻,呼父而

冥冥莫晓者乎?

后半篇又有整段的陈辞:

“夫人生一世,所怀者六亲也,所爱者身也,所恋者田宅货财也,所与居者婣旧乡曲也。有一于此,必不忍出一旦忿悁之行,而决然与人为难也。举四者而无望焉,情知其必至于死亡,则将有激焉而不暇顾。承来教谆谆,岂不知弟之与兄分属同曾,恩叨再从,第念人之生也,有母而后有兄,母阽危且死,不得顾兄矣;有身而后有兄,身将死,不得顾兄矣!为我也兄者,则必不为主人也暴客;为主人也暴客者,则不为我也兄;人之暴客而我以为兄,不得顾兄矣!今兄曰:‘主持有人,同谋有人,吾无与焉。’不思燎原之焰,始自何人?虎项金铃,当问系者。况宝玉大弓,未归鲁库;法书名画,尚在桓玄。苟曰事不繇身,何异盗钟之惑?且贞母何辜,遂同抄没;即藐孤有罪,未至溘亡,共有人心,得无哀痛!伏冀翻然易虑,“取之以天,还之以天”(郅恽谏王莽语),俾老母得以粗粝终天年,而八口不至填沟壑,其何乐乎与同枝为不戴之雠也!昔华元告楚,不隐国情,今计屈途穷,久生亦复何聊!而承命必索报音,敢不具布下忱,仰尘台听,兄实图之。”[26]193-194

书信的写作时间,钱仲联认为,“此信写作时间当不晚于顺治二年

(1645)”[27]253。周可真认为,“顾炎武此书必作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其典卖遗田之后、清顺治二年(1645)顾维殉难之前,即顾炎武30~33岁之间”[28]96。书信中,顾炎武历举种种磨难,认为都归咎于从叔顾叶墅、从兄顾维、从侄顾洪徽一干人,但其实争执的核心还是典田。顾炎武承认自己已经典田,但解释为迫不得已,“倍息而举,半价而卖”,是被逼无奈,反过来,顾炎武即痛责顾维焚庐在先。推测顾维的来信,应当是责备顾炎武为什么要典田。可惜原件早已看不到了。

包世臣曾经质疑顾炎武,认为他不善于处理亲族关系,说道:“三吴绅士当明之季

世,豪纵骄滛,姬侍充斥,常恐外畜以毁家,故絶其母族。偶有通往来者,亦不齿以重折辱之,使妾不得父母其父母,而子不得外祖其母之父母,不夺人亲之谓何故。近日士庻犹有念一本之谊,而戚其所生母之党者,至卿大夫家则絶无。其所闗于人心风俗之淳漓者至巨,而亭林实阶之厉。亭林于顺治癸巳、甲午间,以其家旧仆陆恩,簿其中落,叛投里豪,遂擒之,数其罪而沈诸水。亭林怀精卫之志,守狙伏之身,乃不能眕一附炎之仆,几陷大戮。非溺于平昔豪绅之闻见乎?是不能不为亭林深惜者矣。”[29]

顾炎武为什么要急于典田?得到大量现金(押银)做什么用?

嗣祖父与生父两家的田产,法律上都归属顾炎武所有,于是亲族来抢。与其被人抢走,不如迅速卖掉。因此,典田实际上应当是顾炎武虽然面临逼迫、却是主动决定的举动。所以,顾炎武没有指责叶方恒典田八百亩一事,而只是抱怨他支付现金的迟缓。

家难即是典田,典田实为卖田。顾炎武收到现金,一走了之。各家年谱在此只言家难,不言典田,隐讳之也。

叶方恒受理顾炎武的典田以及已经支付了一部分现金,实际上是帮助了顾炎武。

顾炎武《与原一公肃两甥》,也是潘耒刊刻《亭林文集》未收文字,其中说道:“吾自甲寅以后,坐食六年,每年约一百二三十金,兼以刻书之役,千墩来物已尽用之。”[26]214此甲寅即康熙十三年,“千墩来物”乃是隐语,所指应当就是祖传八百亩田产的典资,此外别无他解。

顾炎武自离开家乡北游之后,二十五年周游在外,所需经费从何而来?传闻称顾炎武发现了李自成所藏窖金,又相传顾炎武发明了票号,又认为顾炎武垦荒设立大片农庄。而章太炎则论证,如果顾炎武垦荒,首先不是面临盈利,而是面临投资。“亭林先生四十五岁往山东,七十岁殁于山西曲沃,中间游历北方诸部,岁无三月之淹,而所至未尝匮乏,世多谓其垦田致富。”“全绍衣为《神道表》称:‘先生负

用世之略,不得一遂,而所至每小试之,垦田度地,累致千金。’夫其能致千金者,必其本数倍于千金。按熟田常率,岁息视本,无过百分之七八。章丘之田……此熟田也,假令岁息得二百金,则其田几值三千金矣。垦荒之利,过于熟田。雁门之垦……假令三年而熟,岁息得二百金,其本亦在千金以上。”[30]371

现在看来,顾炎武的投资最有可能的来源,应当是叶方恒的典资。

注释:

① 柳作梅《顾亭林之出游索隐》,《大陆杂志》,第40卷第9期,1970年5月;李广林《顾炎武的北游与定居华下》,《唐都学刊》1985年第第2期;黄正藩《顾炎武北上抗清辨析》,《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赵刚《顾炎武北游事迹发微》,《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陈友乔、黄启文《顾炎武北游不归的地域倾向性探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陈友乔《顾炎武北游不归之原因探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陈友乔《顾炎武北游期间的经济生活》,《兰州学刊》2009年第7期。

② 毛亦可认为:“从来没有学者提及,顾叶墅、顾维等人是以什么理由与顾炎武

争产的,其实,如果联想到‘殇子不立嗣’的规矩,不难理解这场风波的起源。”毛亦可:《顾炎武佚文〈寄子严书〉考述——兼论顾炎武立嗣孙对清代嗣法的影响》,《清史研究》2019年第1期,第97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政书类存目著录《苏松历代财赋考》一卷,作者佚名,“大略谓苏、松二郡之田,仅居天下八十五分之一,而所出之赋竟任天下一十三分之二”。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简介 参考资料一: 中文名:顾炎武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613年 职业: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学家: 别名:原名绛,字忠清 出生地:苏州府昆山千灯镇 逝世日期:1682年 代表作品:《知录》、《音学五书》、《军制论》、《天下郡国利病书》参考资料二: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人,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曾参加抗清斗争,之后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他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

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参考资料三: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正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因此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九(2月15日)丑刻不幸逝世,这位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享年七十。 早年求学 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生于昆山千灯镇,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独

明末封建社会的极度腐朽,这是顾炎武迈入社会门槛时所面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021114111 黄春桥 ——浅析顾炎武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思想 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原名绛,明亡后改为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 先生,江苏昆山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学者。近代学者梁启超称顾炎 武为“清学开山之祖”。他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一生名满天下,以“行奇学博负海内众望”①“继往开来有清学开山之誉”②。 嗣祖顾绍蒂常常告诫他“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 究之,逐步确立了学以经世的志向。顾炎武在晚年笃志经史,不仅学问功力渐臻深厚, 而且其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更趋成熟,探讨他这一时期思想,莫过于他晚年所写的<<日 知录>>,<<日知录>>是顾平生心力精心结撰的作品,叫做“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山河破碎家难频仍,顾寄心事与笔端,写下了许多激情爱国诗篇。他以衔木填海 的精卫自况,发出“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③的呐喊,顾炎武在诗歌的创作上的现 实主义精神,因而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诗尽管激发诗的情感的客观环境各不同,然而 感时抚势,直抒胸臆,无一不是他真实性情的抒发,唯其真实所以当明清易代之际,他 所写的<<感事>><<京口即事>><<千里秋山>>的诗,既有对明末腐败政治的揭露,又有 对抗清将帅史可法的讴歌,还有对清军铁蹄蹂躏的控诉,沉雄悲壮,朴实感人.北游之 后,迄于逝世,他生无一锥士,常在四海心,在顾笔下寄托着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未省 答天心,且望除民患”<<夏日>>,<<黍苗>>不作歌<<硕鼠>>徒兴叹<<夏日>>憧憬着四 海皆农桑,弦歌遍井闾”的太平盛世,表示愿做劝农官,巡行比陈靖.然绘遍中原粒食 诘百姓。明末封建社会的极度腐朽,昏君无庸,奸臣当权,政治腐败黑暗,面对这样的 现实,顾炎武发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呐喊。 一 顾炎武以大量社会和历史资料的排比,对土地兼并、赋役与均的社会积弊进行了激烈的鞭挞。有明一代,军屯的瓦解,是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国初屯制,一军一余,各授三十亩而耕,持戟之士,即荷之农,故士无旷武,屯无混冒也。自后以来………世久憋滋,举数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比比皆是。④ 土地尖兼并的严重,赋役的不均,豪绅的欺隐转嫁,更是严重威胁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浙江嘉兴县“监生金土斤一人而一隐田千亩,不惜贷贿以植党……。其隐去田粮,不在此县,亦不在彼县,而置于无何之乡”《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三编本,第38册。江苏武进县“乡人金某,身为总书,一旦欺隐田六百余亩,洒派各户,已则阴食其,而令一县穷民代之总计。”(同上书第9册)而在福建更出现了“有田连阡陌,而户米不满斗十者;有贫而无立锥,而户米至数十石者”(《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三编本)第38册的景况。这些资料,从广阔的断面描绘明末农村的真实面貌,揭露现状的黑暗,正是他早年天下为己任思想的一个集中反映。及至明清更迭之时,顾炎武的这一思想业已成熟。他在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及稍后一段时间所写的《军制论》、〈〈形式论〉〉、〈〈田功论〉〉、〈〈钱法论〉〉和〈〈郡县论〉〉等,都是探讨他要改革社会积弊的思想。 顾炎武在上述文论中,不惟对土地兼并、赋役不均的社会问题痛下针砭,而且更试图

顾炎武北游事由再考(上)

顾炎武北游事由再考(上) 张京华 【摘要】陆恩叛投叶方恒事,从\"叶氏\"到\"里豪\"乃至\"恶霸地主\",古今学者的称述至少有8种变化.顾炎武擒杀陆恩之因不在于叛离,而在于告密,而告密之因起于田产之争,与通海无关.家难之作,原于顾炎武的从叔顾叶墅和从兄顾维争产,叶方恒受理顾炎武的典田以及已经支付了一部分现金,摆脱族人以及巨额田税实际上帮助了顾 炎武. 【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40)004 【总页数】10页(P81-90) 【关键词】顾炎武;叶方恒;归庄;《日知录》;北游 【作者】张京华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5 现代史学有一级文献、二级文献的概念,习惯上又称作一手文献、二手文献。当事人的日记、书信、回忆录,这些都属于一级文献、一手文献。而其实一级文献、二级文献的概念来源于西洋近代史学,中国史学传统中没有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之说。中国史学分类有正史、私史,相应地,记事者也区分为史官和史家两类。史官有严

格的制度保障作背后,而史家没有。在没有史官制度保障的情况下,私史所记即使来源于一级文献,也并不能因其为当事人,便当然具备可信性。恰恰相反,当事人的日记、书信、回忆录往往容易隐瞒事实,即便名流亦在所难免。因之,学者如果主要沿着当事人的一面之词而加以叙述,结果常常是成为当事人的颂赞。 顾炎武“北游事由”是一个旧题,清光绪间许起《珊瑚舌雕谈初笔》卷七有“顾亭林北游事由”条目,今者旧题重谈,故称再考。近年相关研究有柳作梅、李广林、黄正藩、赵刚、陈友乔等①。 一、里豪 予读顾衍生《顾亭林先生年谱》,及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顾炎武《赠路光禄太平》诗,其中颇有疑惑含混之辞。 诸家《年谱》记顺治九年陆恩叛投叶方恒事,其初仅为“叶氏”,又称“里中叶氏”,后则改称“里豪”。 从“叶氏”到“里豪”乃至“恶霸地主”,古今学者的称述至少有8种变化。1.“世仆陆恩叛投叶氏” 见钱邦彦《校补顾亭林先生年谱》(顺治)九年壬辰四十岁条[1]。 校补本作者项题为“顾衍生原本,昆山吴映奎止狷甫、上元车持谦秋舲甫辑,后学昆山钱邦彦校补”。 钱邦彦之底本即顾衍生原本。此句“叶氏”二字当出自顾衍生原谱,原谱则出自顾炎武口授。钱邦彦《校补顾亭林先生年谱序》:“最前则先生抚子衍生创为之,当得之先生口授。” 2.“是岁,先生有世仆陆恩叛投里中叶氏” 见车持谦《顾亭林先生年谱》(顺治)九年壬辰四十岁条,抄本。抄本作者项题为“先生抚子衍生原本,同邑后学吴映奎重辑,上元后学车持谦增纂”,卷末有吴岷源识跋。

2021全国乙卷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精选36篇)

2021全国乙卷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精选36篇) 2021全国乙卷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精选3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全国乙卷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精选3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全国乙卷高考优秀作文篇1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理想不惟是烛照青年人生的不息爝火,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可靠依凭。青年人心怀鸿鹄之志,志之所趋,誓平山海,方能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关键节点,绽放民族复兴的时代芳华。 时代青年如何实现理想追求?以古鉴今,汉代学者扬雄曾以“弓矢的”设喻——“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唯有做到“修身”“矫思”和“立义”,青年建功方可期。 理想功成,必要修身。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理想追求的实现也必须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前提。我党早期共产党员陈乔年,是陈延年的弟弟,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深受大哥陈延年的影响,生活简朴且意志刚强。抱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的信念,尽心为党的事业奔走。1928年,陈乔年被捕,敌人虽然使用了各种残酷的刑罚,但他却没有泄露一点党的机密,牺牲时年仅26岁。陈乔年虽然牺牲了,但他在理想追求道路上,对自身品德修养的忠贞坚守,足以成为我辈青年的人生榜样。 理想功成,必要矫思。矫思即端正思想,所谓“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如果我们的心不正、左右摇摆,就容易使我们的注意力分散,做事会浅尝辄止、朝三暮四,遑论理想追求的实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不断攀登杂交水稻的科研高峰,有记者问他:“三系法杂交水稻你可以吃一辈子,为什么还要领衔后面的研究?”

清朝顾炎武对家、国、天下的思想-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

清朝顾炎武对家、国、天下的思想-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有亡国,有亡天下。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日知录》作为顾炎武的重要代表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顾炎武全部的学术、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其卷十七中对于亡国亡天下保国保天下之阐述更是集中体现了顾氏对家、国、天下的思想。也从另一个角度明确的表明了顾氏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层思考与探索。 一、国仇家恨

17 世纪的中华大地上,正是暴雨肆虐. 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刚刚了一如僵尸般的明王朝,随之又迎来了满清蛮夷的统治。神州处处是凄凉,人人俱哀愁。黄梨洲口中的地解正是如此!为何在中国历史上再平凡不过的朝代鼎革到明清更替成为了文人口中的天地崩裂呢?更是衍生出了一群独特的明遗民士群?这一切,除了明清易代所带来的人事创伤外,更因明清易代直接的后果就是满族入主中原。这在深信夷夏大防的汉族士人不仅意味着汉族正统的丢失,更是象征着中华文化因夷族的践踏而有毁灭之危。传统儒家学者与明代遗民的双重身份的顾炎武自然亦是夷夏大防的守护者,明清易代给他的一方面是国破家亡的人间惨剧,另一方面更是净胜上的传统的。 首先,明王朝的覆灭与夷族统治的芒刺在心。 1 4 年,顺治元年十月顺治亲诣南郊,告祭天地,即位,称大清祗荷天眷,以顺民情,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仍用大清国号,顺治纪元告天祭地,改元称号,意在向天下郑重昭示,清朝之得统乃蒙天眷佑,顺天应人。

教育名家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顾炎武

教育名家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顾炎武,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人称亭林先生。他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涉猎。继承了晚明思想学术界对宋明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批判,建立了他的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思想,他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宗旨和立身处世的为人之道,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主要作品有《日知录》、《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以下通过四件事情介绍下他的人生历程。 亭林北“游” 明末,国事溃败,民不聊生。顾炎武有感于国家多难,应举试却名落孙山,便选择了一条学者之路,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

谁知,外患日甚,内患又起,家里突遭变故。于是不得不将祖产800亩粮田典押给了昆山豪族叶方恒。他的族叔为侵吞顾炎武的家产,竟与叶方恒勾结;顾氏家奴陆恩,也投靠了叶方恒。他们私自将顾炎武囚禁,并威胁他自裁;后又派刺客跟踪,在南京太平门外刺伤顾炎武,并指使歹徒洗劫他在南京的住所。 清顺治十四年(1657),已经45岁的顾炎武孤身离开故乡,开始北游,漂泊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初四,这位马背上的学者70岁。大病初愈,身体虚弱,执意外出访友,在山西曲沃不慎失足,摔倒在马下。初九丑刻溘然长逝,遗体由嗣子衍生运回故乡,埋葬于千灯镇顾氏祖茔。 历来的史学家纷纷探究顾炎武北游的心路历程,为此争论不休。其实,他长达25年的文化苦旅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为了避祸,也为了结交各地豪杰,考察山川形势,徐图复明大计,更多的则是积累知识,探求学问,写下一系列流传后世的伟大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肇域志》,等等。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中国文化人普遍的理想,自小就接受庭训,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顾炎武做到了。他是在一种半自觉半被迫的状态下做到的。北游途中,他以一马一骡承载书册,边走边读,从未倦怠。有时有朋友接待,有时借宿旅店,往往在某地住几个月,就又走了。颠沛流离的艰辛不难想象。行走在平原荒野间时,未免寂寥,他骑在马上大声朗读前人的诗词,为自己壮行。在博览群书、实地调查、“采铜于山”的同时,著述不辍,最终成为名满天下的大学者。 顾炎武在给朋友的书信中一再说明,他所著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不是为今人所用,而是为将来的王者治国平天下所用。他试图通过对经学、历史、典章制度的研究,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治国安邦的制度与措施。他坚信,“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尽管处境困顿,胸中的希望之火,始终没有熄灭。

(统考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四)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含解析)北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四)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隋文帝曾多次下旨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 ) 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 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 C.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D.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 D[隋文帝提倡儒学,而《隋书》所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与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旨不一致,说明当时佛道影响力较强,故选D项;复兴儒学是士大夫的一种追求,但是并不能得出是士大夫的首要任务,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三教合一的趋势,排除B项;C项与材料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张相矛盾,排除。] 2.战国时期荀子吸收法家学说,倡导“礼法并用”。汉代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学说,提出新儒学。宋代儒学大家糅合佛、道思想,创立理学。据此可知,儒学在古代中国经久不衰的原因是( ) A.国家统一的良好局面B.小农经济的长期主导 C.封建帝王的大力推崇D.儒学自身的趋时更新 D[由题干信息可知,儒学会吸收当时的先进思想,将其整合到思想体系中促进自身进步,故选D项;题干信息无法体现与国家统一的关系,排除A项;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帝王的贡献,只有儒学大师的作为,排除C项。] 3.朱熹曾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这表明朱熹的思想( ) A.具有唯物主义色彩B.实现了儒学的思辨化 C.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D.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 D[材料中朱熹认为格物就是要用“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即观察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客观存在的东西找出理论规律,这一思路符合近代实验科学的要求,证明朱熹思想包含了一定的科学因素,故选D项;朱熹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排除A项;朱熹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但是材料并未体现这方面的观点,排除B项;经世致用思想强调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朱熹的格物思想并未体现对国事的关注,排除C项。] 4.“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 ) A.孟子与墨子的对立

顾炎武-跳出书斋治学问-顾炎武

顾炎武,跳出书斋治学问顾炎武 顾炎武,跳出书斋治学问顾炎武 明末的老夫子们,流行守旧理学,空谈心性,顾炎武独不然,“博学于文”,“行已有耻”,是其一生的两大追求,他是实干家。满地关河一望哀,彻天烽火照胥台。名王白马江东去,故国降幡海上来。秦望云空阳鸟散,冶山天远朔风回。楼船见说军容盛,左次犹虚授钺才。 ――顾炎武《海上》四首之二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之后,黄晦闻(节)先生笔直地站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为学生们讲解顾炎武的这首诗。当日坐在台下的学生张中行,几十年后回忆黄先生,“一面念一面慨叹,仿佛要陪着顾亭林也痛哭流涕。我们自然都领会,他口中是说明朝,心中是想现在,所以都为他的悲愤而深深感动。” 不仅仅是在“九・一八”之后,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形象,三百年来一直激励鞭策着饱经沉浮的中国知识分子。 不忘故国 江东顾氏本是望族,五代时自吴郡迁到徐州,南宋时又迁到海门,后又迁回吴下,隶籍昆山花浦村(今千灯镇一带)。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本名绛,字宁人。甲乙剧变(1644、1645年)后,顾绛因景仰南宋末年追随文天祥的王炎午先生,改名作炎武。以“武”代“午”,或许也体现了顾炎武不满足于坐而论道,提倡躬身实践的本意。 学者称顾炎武为亭林先生,则另有来历。 《松江宝云寺记》载:“顾亭林湖在华亭东南三十五里,湖南有顾亭林,顾公野王尝居此,因以为名。”由此可知,华亭一带原有亭林湖,又因南朝顾野王而闻名。所以,称顾炎武为亭林先生、顾亭林,是以地名代指的尊称,并非如顾炎武自号。“蒋山佣”一名,可以看作是顾炎武的自号。明亡以后,顾炎武曾六次往钟山拜谒明孝陵,钟山又称蒋山,所以顾炎武以“蒋山佣”为名,不忘故国。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 立志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炎武(公元1613—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学名继坤,出生于江东四大望族之一的顾家。江苏昆山人,是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学者、思想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饱含爱国思想的名言,就出自他的名著《日知录》。 顾炎武从小受历史上爱国英雄人物文天祥、方孝孺、于谦等名臣将相人格的熏陶和影响,立志要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虽然他考中秀才,但他始终淡看功名。青少年时期遍览史志兵书,十分留心社会政治,著《天下郡国利病书》。16岁参加“重气节、轻生死、严操守、辩是非”的江南士大夫政治团体——“复社”,经常与名士畅谈治国济民之术,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思想,抱负十分远大。 1645年清兵攻陷江浙,民愤沸腾,他投笔从戎,参加抗清义军。清兵血洗了他的家乡,两个弟弟被杀,生母胳膊被砍断。城破之日起,嗣母不食清栗,绝食殉国,临终遗嘱他:“深念国恩和祖宗遗训,不做异国臣子。”嗣母爱国言行的影响,国破家亡的民族痛楚,更加坚定了他的抗清意志。他牢记母亲遗言,决心忠于明朝,于是把“忠清”的名号改为炎武。后改名为蒋山佣,因为明皇朱洪武陵墓在蒋山,以此表明爱国心迹。“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爱国抗清之情,溢于言表。 顾炎武与清军有不共戴天的民族仇恨。官僚地主方恒企图侵吞顾炎武家产,诬告顾炎武有通海大罪(死罪),顾炎武被关押。好友归庄四处奔波营救,情况十分危急,只好求助于钱谦益。钱谦益说救他不难,只要让顾炎武送一张门生帖子就行。归庄深知顾炎武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就是饿死,也决不会向变节投降的人求援。于是,伪造了一张帖子代顾炎武送上。后来顾炎武知道了,怒气冲天地要求立即撤回,并写通告在街口,申明并无此事。 他血气方刚时如此,晚年更是爱国志坚。清廷开设“博学鸿儒”科,了解和崇拜他的朝野人士争相荐举,请他为清纂修明史,他却以“非死即逃”答复,拒不为异族服务。外甥在朝做官,特意为他买田置地修书院,以度晚年,他执意不从。他坚定地写信告诉外甥:“故国不复,故里不归。” 顾炎武在44岁后开始了长达25年之久的“足迹半天下”的北游。他以“勾践栖山中”勉励自己“戳力事神洲”,反映了他图谋恢复、力主抗清的精神。作为一名望族子弟,在他北游的后半生中,历尽艰辛险阻,但他爱国反清的意志坚定不移。侨居异乡,漫游北国,广泛地结交了无数抗清名人志士,考察了灭清复国的军事关隘,并且在章丘大桑庄买进田地千亩,作为北方抗清活动据点。在太原与傅山共同筹办钱庄(票号),供抗清志士所需。在代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隶昆山人。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蒋山佣。居亭林镇,学者尊称亭林先生。 [13] 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他在明末为诸生。少时加入复社,阅读邸报,留心经世之务。二十七岁时秋试被黜,退而读书,遍阅各地郡县志书及章奏文册资料,研究疆域、形势、水利、兵防、物产、赋税等社会实际问题。弘光元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兵陷南京,他改名炎武(仰慕文天祥的门生王炎武 [14] ),在昆山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离乡北游,往来鲁、燕、晋、陕、豫诸省。遍历关塞,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访学问友。康熙时举博学鸿儒、荐修《明史》,均不就,后卜居陕西华阴以终。葬于昆山千墩。 顾炎武论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强调学以经世,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之事,都应探究原委,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名言,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治学方法主张博瞻贯通,“每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辨别源流,审核名实,注重实证。研究经学、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为清代乾嘉汉学开启先河。著书撰文注重独创,反对因袭、盲从和依傍。一生著述丰富,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书。 主要成就: 学术思想 顾炎武被称作是“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

韵学家。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终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历史学家钱穆称其重实用而不尚空谈,“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可谓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 明道救世 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顾炎武认为当务之急在于探索“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亭林佚文辑补·与黄太冲书》)。他在纂辑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首先关注的是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不均等社会积弊,对此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指出“世久积弊,举数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比比皆是”,乃至出现了“有田连阡陌,而户米不满斗石者;有贫无立锥,而户米至数十石者”的严重情况。在所撰写的《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和《郡县论》中,他探索了造成上述社会积弊的历史根源,表达了要求进行社会改革的思想愿望。他指出“郡县之弊

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阅读答案解析

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阅读答案解析 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阅读答案解析 余与宁人之交,二十五年矣。其他同学相与,或二十年,或十余年,盖未尝有经年之别也。今于宁人之北游也,而不能无感慨焉。 宁人故世家,崇祯之末,祖父蠡源先生暨兄孝廉捐馆②,一时丧荒,赋徭猬集,以遗田八百亩典叶公子,价仅当田之半,仍不与。阅二载,宁人请求无虑百次,仍少畀之,至十之六,而逢国变。 公子者,素倚其父与伯父之势,凌夺里中,其产逼邻宁人,见顾氏势衰,本畜意吞之。而宁人自母亡后,绝迹居山中不出,同人不平,代为之请,公子意弗善也。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主,公子钩致之,令诬宁人不轨,将兴大狱,以除顾氏。事泄,宁人率亲友掩其仆,执而棰之死。其同谋者惧,告公子。公子挺身出,与宁人讼,执宁人囚诸奴家,胁令自裁。同人走叩宪副行提,始出宁人。比刑官以狱上,宁人杀无罪奴,拟城旦③。宪副与公子年家,然心知是狱冤,又知郡之官吏,无非公子人者,乃移狱云间④守,坐宁人杀有罪奴。公子忿怒,遣刺客戕宁人。宁人走金陵,刺客及之太平门外,伤首坠驴,会救得免。而叛奴之党,受公子指,纠数十人,乘间动宁人家,尽其累世之传以去。 宁人度与公子讼,力不胜,则浩然有远行。而同人之知宁人者,携尊榼送之。酒半,归子作而言曰:“宁人之出也,其将为伍员之奔吴乎?范雎之入秦乎?吾辈所以望宁人者不在此。宁人之学有本,而树立有素,使穷年读书山中,天下谁复知宁人者?今且登涉名山大川,历传列国,以广其志而大其声施。焉知今日困厄,非宁人行道于天下之发轫乎?若曰怨仇是寻,非贤人之志;别离是念,非良友之情。”于是同人曰“善”,请歌以壮其行,而归子为之序。 (有删改) 【注】①顾宁人:顾炎武,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 ②捐馆:舍弃所居之屋舍,死亡的婉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从西周的“政自天子出”变为了“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这表明 A.周王室统治广布四方B.争霸战争日益频繁 C.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D.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3. 有学者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4.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B.建立皇帝制度 C.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5. 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铸造货币 B.颁布推恩令 C.推行儒学教育 D.建立刺史制度 6. 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2021年《顾炎武》读后感

《顾炎武》读后感 你们看过《顾炎武》这书之后,有什么样的启发呢?接下来给你们带来《顾炎武》,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其中最让我心动的是他的养母为给他的祖母治病自断一跟手指,放在汤药里这个孝举让我十分感动。清军南下,顾炎武和他的好友归庄,王永祚,昆山知县杨永言挺身而出,投入战斗。由于叶方恒的.陷害,不能安心的做学问他决定远走高飞,去一个清净的地方,1657年开始的漫长的北游之路。1682年客逝他乡。 当读完这本书,再次走进亭林公园,再次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由心底的敬佩他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爱国兴邦的高风亮节。激励着我好好,报效祖国。 这个暑假我们一起读了《顾炎武》这本书,书中介绍了顾炎武的的的故乡和他的一生。 书中讲了明末清初,昆山的历史,百姓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浴血奋战沙场,爱读书,读到好的地方会摘抄下来,用于实践中,这点正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学的地方,他一生心系国家安危,北游的二 ___,他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骑着马,在各地考察,调查中度过,像《山东考古录》《京东考古录》《昌平山水记》等许多著作都是中国北部实地考察后的收获。在教育方面,顾炎武认为:人之学,不日进则日退。读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局限都会痛感雄心而智力不足,都在批判传统时仍然不能摆脱传统的束缚。然

出居庸关原文翻译及赏析

出居庸关原文翻译及赏析 出居庸关原文翻译及赏析 出居庸关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译文 居庸关上,杜鹃啼鸣,驱马更行,峰回路转,在暮霭四起中,忽遇一带山泉,从峰崖高处曲折来泻,顿令诗人惊喜不已:在这塞外的山岭间,竟也有南国般清冽的泉流,正可放马一饮,聊解旅途之渴。站在潺潺的山泉畔,遥看苍茫的远夭,又见一轮红日,正沉向低低的地平线。那犹未敛尽的余霞,当还将远远近近的山影,辉映得明荧如火。 此刻,峰影如燃的西天,还沐浴在一派庄严肃穆的落日余霞中。回看北天,却又灰云蒙黎。透过如林插空的千百峰嶂,隐约可见有一片雨雪,纷扬在遥远的天底下,将起伏的山峦,织成茫茫一白。意兴盎然地转身西望,不禁又惊喜而呼:那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的“渝林”古塞,竟远非人们所想像的那般遥远!从居庸塞望去,它不正“只隔”在云海茫茫中耸峙的“数蜂”之西么? 注释 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区西北,为长城重要关口。《嘉庆一统志·顺天府》:“居庸关,在昌平州西北,去延庆州五十里。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山峡峙,巨涧中流,悬崖峭壁,称为绝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犹如碧浪,因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 子规:鸟名,一名杜鹃。鸣声凄切,能动旅客归思。 嶂:似屏障的山峰。 榆林:榆林堡。在居庸关西五十五里。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永乐二十二年四月己酉,上亲征,驻跸唐家岭,以四日至嚣庸关。

其疾行则一日而至榆林,榆林在岔道西二十五军。” 赏析 从山青水绿的南国,来游落日苍茫的北塞,淡谈的乡思交汇着放眼关山的无限惊奇,化成了这首“清丽高秀”的写景小诗。 朱彝尊早年无意仕进,以布衣之身载书“客游”,“南逾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之褱,经瓯越”,为采访山川古迹、搜剔残碣遗文,踏谊了大半个中国(见《清史稿文苑传》)。现在,他独立于北国秋冬的朔风中,倾听着凄凄而啼的子规(杜鹃)之鸣,究竟在浮想些什么?是震讶于这“古塞之一”的居庸关之险酸——它高踞于军都山间,两峰夹峙,望中尽为悬崖峭壁,不愧是扼卫京师的北国雄塞?还是思念起了远在天外的故乡嘉兴,那鸳鸯湖(南湖)上风情动人的船女棹歌,或摇曳在秋光下的明艳照人的满湖莲荷?于是这向风而啼的“子规”,听来也分外有情了:它也似在催促着异乡游子,快快“归”去么? 起句看似平平叙来,并末对诗人置身的关塞之景作具体描摹。但对于熟悉此间形势的读者来说,“居庸关”三字的跳出,正有一种雄关涌腾的突兀之感。再借助于几声杜鹃啼鸣,便觉有一缕辽远的乡愁,浮升在诗人的高岭独伫之中。驱马更行,峰回路转,在暮霭四起中,忽遇一带山泉,从峰崖高处曲折来泻,顿令诗人惊喜不已:在这塞外的山岭间,竟也有南国般清冽的泉流,正可放马一饮,聊解旅途之渴。站在潺潺的山泉畔,遥看苍茫的远夭,又见一轮红日,正沉向低低的地平线。那犹未敛尽的余霞,当还将远远近近的山影,辉映得明荧如火——这便是“饮马流泉落日低”句所展现的塞上奇景。清澈、明净的泉流,令你忘却身在塞北;那涂徐而奏的泉韵,简直如江南的丝竹之音惹人梦思。但“坐骑”恢恢的嘶鸣,又立即提醒你这是在北疆。因为身在山坂高处,那黄昏“落日”,也见得又圆又“低”,,如此高远清奇的苍莽之景,就决非能在烟雨霏霏的江南,所可领略得到的了。 不过最令诗人惊异的,还是塞外气象的寥廓和峻美。此刻,峰影如燃的西天,还沐浴在一派庄严肃穆的落日余霞中。回看北天,却又灰云蒙黎。透过如林插空的千百峰嶂,隐约可见有一片雨雪,纷扬在

青岛智荣北校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青岛智荣北校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滕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含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节选自宋深《送东阳马生序》)(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以中有足乐者以其境过清 C.撰长书以为费军书十二卷 D.言和而色夷政通人和 (2)把“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是一篇临别赠言,作者借自己青少年时期从师求学的艰苦经历,勉励马生刻苦攻读,将来能够有所成就。 B.选文写作者在隆冬时行走在数尺深的大雪中,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到深山巨谷中潜心读书,条件极为艰苦。 C.现在的太学生有朝廷按时供给的粮食,有丰富的藏书可供诵读,有学官可供求教,生活和学习条件都很优越。 D.作者用自己年少时求学之艰难与太学生们学习条件之优越进行鲜明对比,强调了主观努力在学习上的重要性。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云南省玉溪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玉溪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学者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说,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瓣,花心和花瓣是不能分离的。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这反映了中华文明( ) A.源远流长 B.生生不息 C.独具特色 D.多元一体 2.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墓葬、房址等遗存,其中多数墓葬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随葬品的数量悬殊,少者仅一两件,多者百件以上。这表明当时( ) A.早期奴隶制国家产生 B.阶级对抗尖锐 C.男性处于统治地位 D.贫富分化出现 3.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它们有很大的自主权,甚至经常和商族处于战争状态。武王伐纣后,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 A.加强地方的行政管理 B.密切了民族交流 C.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D.扩大了统治区域 4.下图是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的牛虎铜案,是战国时期古滇国的青铜祭祀礼器。其造型由二牛一虎组成,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其反映了战国时期( ) A.牛耕技术推广到了西南地区 B.古滇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中原与西南的商业往来频繁 D.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5.商鞅在谈及治国理念时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

战也。”以下变法措施反映其上述治国理念的是( ) ①奖励耕织 ②奖励军功 ③实行什伍连坐 ④推行郡县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秦统一后在地方兴郡县,郡守、县令需要定期上报赋税收益、户口统计、治安状况;郡县下设乡,并置三老、啬夫、游缴,分别掌管教化、赋役、治安;乡下有什、伍,并行连坐之法。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措施( ) A.扩大了地方官员的权限 B.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C.完善了地方的行政制度 D.推进了基层的社会自治 7.秦朝统一后,大量原六国贵族心怀灭国之仇,时刻图谋复立;六国百姓也并不习惯秦国的严刑峻法,尤其对秦二世沉重的劳役兵役极为不满。材料表明( ) A.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 B.分封制影响较为深远 C.郡县制难以巩固统一局面 D.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 8.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多次下诏赐“田租之半”或“租税之半”。之后田租三十税一成为两汉的定制。这些举措( ) A.加剧了土地兼并 B.贯彻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说明政府开支逐渐减少 9.《桓灵时童谣》有云:“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反映了当时选官制度效能有限。后来,更因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从而导致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上述“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0.下图,在山东沂南县一东汉大墓,出土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豪强地主田庄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左侧是粮仓。据此可知,当时( )

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原文及翻译归庄 原文: 余与宁人之交,二十五年矣。其他同学相与,或二十年,或十余年,盖未尝有经年之别也。今于宁人之北游也,而不能无感慨焉。 宁人故世家,崇祯之末,祖父蠡源先生暨兄孝廉捐馆②,一时丧荒,赋徭猬集,以遗田八百亩典叶公子,价仅当田之半,仍不与。阅二载,宁人请求无虑百次,仍少畀之,至十之六,而逢国变。 公子者,素倚其父与伯父之势,凌夺里中,其产逼邻宁人,见顾氏势衰,本畜意吞之。而宁人自母亡后,绝迹居山中不出,同人不平,代为之请,公子意弗善也。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主,公子钩致之,令诬宁人不轨,将兴大狱,以除顾氏。事泄,宁人率亲友掩其仆,执而棰之死。其同谋者惧,告公子。公子挺身出,与宁人讼,执宁人囚诸奴家,胁令自裁。同人走叩宪副行提,始出宁人。比刑官以狱上,宁人杀无罪奴,拟城旦③。宪副与公子年家,然心知是狱冤,又知郡之官吏,无非公子人者,乃移狱云间④守,坐宁人杀有罪奴。公子忿怒,遣刺客戕宁人。宁人走金陵,刺客及之太平门外,伤首坠驴,会救得免。而叛奴之党,受公子指,纠数十人,乘间动宁人家,尽其累世之传以去。 宁人度与公子讼,力不胜,则浩然有远行。而同人之知宁人者,携尊榼送之。酒半,归子作而言曰:“宁人之出也,其将为伍员之奔吴乎?范雎之入秦乎?吾辈所以望宁人者不在此。宁人之学有本,而树立有素,使穷年读书山中,天下谁复知宁人者?今且登涉名山大川,历传列国,以广其志而大其声施。焉知今日困厄,非宁人行道于天下之发轫乎?若曰怨仇是寻,非贤人之志;别离是念,非良友之情。”于是同人曰“善”,请歌以壮其行,而归子为之序。(有删改)

2023届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中国史:纲要上_选择性必修三册)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尚书》不同篇章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A.等级意识逐渐弱化B.已有敬天保民观念 C.强化神权统治思想D.阶级矛盾渐趋激化 2.春秋时期,中小商人“负任担荷,服牛招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富商大贾更是“金玉其车,交错其服”,南通于楚,北适于晋,东抵于齐,西达于秦,周游列国。这一现象表明 A.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各地间经济联系的加强D.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分工 3.《岳麓秦简》记载:“廿六年臣状、臣馆请: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臣敢请。制(皇帝)曰:可。”《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巡游到湘山祠时遇大风,几不得渡。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政令出现朝令夕改现象B.国家组织能力提高 C.天人感应观念影响巨大D.皇权缺乏有效制约 4.下表是东汉时期城市分布简表。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城镇的发展 A.推动南北经济趋向平衡B.促进人口出现大规模南迁 C.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D.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 5.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林武术讲究内功修炼,奉行“禅武合一”的修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术。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迅速从马背上下来,依照周代进行射礼、讲武和田猎等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A.多元文化交汇融合B.内外兼修的外域习俗盛行 C.文武并举宣威天下D.崇尚周礼的复古逆流出现 6.下表是洛阳含嘉仓出土铭砖铭文的部分记载介绍。据此可推知,当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