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CR-顺序控制指令

SCR-顺序控制指令

SCR-顺序控制指令
SCR-顺序控制指令

SCR-顺序控制指令

顺序控制(SCR)指令

对于通常的应用来说,一般不使用顺序控制指令编程。顺控指令一般用在需要控制的动作具有明确的步骤顺序,并且周而复始地循环的场合。

顺控指令程序可以作功能块(子程序)包含在整个程序中,与其他非顺控控制程序共存。

普通的PLC程序是从头到尾不断扫描执行的。SCR指令的关键是“步”和“转换”,当转换的条件不满足时会一直保持在当前的步中。“转换”就是从一个步,进入另一个步。在一个步的状态中,程序也不是按普通程序运行的模式进行局部的“循环扫描”。

详细情况请参考《S7-200系统手册》。

SCR指令

SCR指令的每一个步的结构,总是以LSCR指令开始,以SCRE结束,SCRT(步转换指令)及其发生的条件在这两者之间。

下面是一个例子:

Network 1LD SM0.1

S S0.1, 1 //程序运行开始时,进入第一步Network 2 LSCR S0.1 //装载SCR指令,SCR结构开始Network 3 LD SM0.0

S Q0.0, 1 //置位Q0.0Network 4

LD I1.0 //I1.0为“1"时,

SCRT S0.2 //转换到下一步Network 5

SCRE //步结束Network 6

LSCR S0.2Network 7

LD SM0.0

R Q0.0, 1Network 8

LD I1.1

SCRT S0.3Network 9

SCRENetwork 10 LSCR S0.3Network 11 LD SM0.0

S Q0.0, 1Network 12 LD I1.2

SCRT S0.4 Network 13 SCRENetwork 14

LSCR S0.4

Network 15

LD SM0.0

R Q0.0, 1

Network 16

LD I1.3

SCRT S0.1 //回到第一步

Network 17

SCRE

常问问题

是否可以在不同的步中使用同一个开关量输出点?为何出现不合逻辑的现象?可以在不同的步中对同一个输出点进

行操作。这些逻辑运算不应使用普通编程时的实时状态计算规则,应使用S(置位)和R(复位)指令对输出点操作;或者使用中间状态继电器过渡,最后再综合逻辑,一起输出。顺控程序停止调用后,整个步进逻辑如何变化,恢复调用后如何表现?

参见:顺控指令停止和恢复实例

(完整版)PLC步进顺序控制指令教案

PLC步进顺序控制指令 应用: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动作或动作的重复较多即可使用步进顺控指令。 特点:程序的可读性强。 一、状态流程图 1、对于比较复杂的顺序控制进行编程: 首先,要根据控制过程画出状态流程图; 然后,用步进指令实现。 2、状态流程图的三要素 (1)状态的任务,即该状态要做什么。 (2)状态转移条件,即满足什么条件实现状态转移。 (3)状态转移的方向,即转移到什么状态去。 二、状态元件 状态继电器:S0-S899,其中:S0-S499(非保持型); S500-S899(非保持型); 分类:1、S0-S9初始状态继电器 2、S10-S19回零状态继电器 3、S20-S899通用状态继电器 三、步进指令(STL RET) STL 步进接点指令,操作元件是状态继电器S, 功能:将步进接点接在左母线上。 RET 步进返回指令,没有操作元件。 功能:使副母线返回到原来左母线的位置。 四、常用辅助继电器 M8000 运行监视,运行时接通。 M8002 初始脉冲,仅在瞬间(1个扫描周期)接通。 M8013 1秒钟脉冲,M8012 0.1秒钟脉冲,M8014 1分

钟脉冲 M8015 1小时脉冲 M8040 禁止转移 M8031、M8032清除数据 M8034 暂停 五、状态流程图与梯形图的相互转化 练习: S0 M8002 (ZRST S0 S22) S20 (Y1) X1 S21 (Y2) (Y1) X2 X3 S22 (Y3) X4 S0 状态流程图梯形图(程序)S20 X0 (ZRST S20 S22) S20 (Y1) X1 S21 (Y2) T1 T2 S22 (Y3) T3 S21 (T2 K20) (T3 K20)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 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 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 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 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 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 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 1、控制电源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

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 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 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不要用时间继电器去直接控制大容量负载,有的负载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负载电流特性而出现烧熔触点的现象,下表是负载形式和浪涌电流之间的关系。 负载形式浪涌电流 电阻负载标准额定电流 电磁铁负载10~2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机负载5~10倍标准额定电流 白炽灯负载10~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水银灯负载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钠汽灯负载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容性负载20~4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感性负载5~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继电器控制

继电器控制 继电器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控制设备,通俗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开关,在条件满足 的情况下关闭或者开启。继电器的开关特性在很多的控制系统尤其是离散的控制系统中得 到广泛的应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为某一个用途设计使用的电子电路,最终或多或 少都需要和某一些机械设备相交互,所以继电器也起到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的接口作用。 一、继电器 继电器就像计算机中的基本逻辑电路一样。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组成了各种各样的控 制电路,最常见的继电器要数热继电器,通常使用的热继电器适用于交50Hz、60Hz、额定电压至 660V、额定电流至 80A 的电路中,供交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用。它具有差动机构和 温度补偿环节,可与特定的交流接触器插接安装。 二、热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也是很常用的一种继电器,它的作用是作延时元件,通常它可在交流50Hz、60Hz、电压至 380V、直流至 220V 的控制电路中作延时元件,按预定的时间接通或分断电 路。可广泛应用于电力拖动系统,自动程序控制系统及在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制系 统中起时间控制作用。 在控制中常用的中间继电器通常用作继电控制,信号传输和隔离放大等用途。此外还 有电流继电器用来限制电流、电压继电器用来控制电压、静态电压继电器、相序电压继电 器、相序电压差继电器、频率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接地继电器、电动

机保护继电器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类型的继电器,我们才有可能对不同的物理量作出 控制,完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 除了传统的继电器之外,继电器的技术还应用在其他的方面,比如说电机智能保护器 是根据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导致电动机损坏的主要原因研制的,它是一种设 计独特,工作可靠的多功能保护器,在故障出现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便于实现电机的检 修与维护,该产品具有缺相保护,短路、过载保护功能,适用于各类交流电动机,开关柜,配电箱等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和限电控制,是各类电器设备设计安装的优选配套产品。该 技术安装尺寸、接线方式、电流调整与同型号的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相同。是直接代替双 金属片式热继电器的更新换代的先进电子产品。而其真正的原理还是继电器技术。一款继电器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产生了可编程控制器的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作PLC。它是将微电脑技术直接用于自动控制的先进装置。它具有可靠 性高,抗干扰性强,功能齐全,体积小,灵活可扩,软件直接、简单,维护方便,外形美 观等优点;以往继电器控制的电梯有几百个触点控制电梯的运行。有一个触点接触不良, 就会引起故障,维修也相当麻烦,而PLC控制器内部有几百个固态继电器,几十个定时器/计数器,具备停电记忆功能,输入输出采用光电隔离,控制系统故障仅为继电器控制方 式的 10%。正因为如此,国家有关部门已明文规定从97 年起新产电梯不得使用继电器控制电梯,改用 PLC微电脑控制电梯。 可以看出,继电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而且和电脑的紧密结合更加增强了它 的活力,使得继电器为我们的生活更好地服务。

继电器基础知识大全.(DOC)

继电器知识大全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作用!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作用! 工作原理和特性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围接口设备、恒温系统、调温、电炉加温控制、电机控制、数控机械,遥控系统、工业自动化装置;信号灯、调光、闪烁器、照明舞台灯光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复印机、自动洗衣机;自动消防,保安系统,以及作为电网功率因素补偿的电力电容的切换开关等等,另外在化工、煤矿等需防爆、防潮、防腐蚀场合中都有大量使用。

继电器的作用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 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 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

时间继电器基础知识

时间继电器基础知识 1、专业术语 1、数字设定一种设定方式,其设定的量值是离散的数据。整定采用的操作件可以是指轮开关、波段开关和按键等,指示量是数据。 2、旋钮设定一种设定方式,其设定的是连续量,指示量是刻度。 3、通电延时接通继电器控制电源实现的延时。 4、接通延时仅接通继电器控制电源时并不开始延时,只有再接通某一外加信号或接通某一线路后才开始的延时。 5、断电延时继电器控制电源断开瞬间开始的延时。 6、往复延时继电器在接通控制电源或接通某一外加信号或接通某一路线后,按延时(T )→输出转换→延时(T )→复位的自动的往复循环动作。其中的延时时间T 与T 不必相等。 7、延时状态继电器在延时过程中的状态。 8、复位时间继电器从最终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的时间。 9、延时重复误差在规定的基准使用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要求下,重复延时时间的变差。 10、整定误差在基准使用条件下,延时整定值与实际延时平均值之差。 11、电压波动误差继电器在允许的控制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内的延时时间与基准使用条件下的延时值之差。 12、电压波动误差继电器在允许的控制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内的延时时间与基准使用条件下的延时值之差。 13、温度为20℃±5℃、允许控制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85%和110%波动,正

常工作。 14、振动继电器按GB/T 2423.10 规定的要求安装在振动台上,振动方向为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每一个方位持续振动时间为10 min,共30 min,其中包括: a)继电器输入端施加额定电源电压,使执行继电器处于吸合状态,三个方位各5 min; b)继电器不加控制电源电压,延时常闭触头通额定工作电流,三个方位各5 min。 15、冲击继电器按GB/T 2423.5规定的要求安装在冲击机上,冲击方向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各冲击6次,其中包括: a)继电器不施加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延时常闭触头通额定工作电流,六个方向各3 次,共18 次; b)进行工作状态下的冲击试验时,对继电器施加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并使执行继电器处于吸合状方向各3次,共18次。 2、常用字母单位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发布: 2011-9-8 | 作者: —— | 来源:huangguohai| 查看: 564次| 用户关注: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 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 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 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通断。当SCR1接高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导通,+12V→K1→集成块①、②脚→电源负极使K1吸合;反之当SCR1输入低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开路,K1失电释放,SC R2~SCR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状态与SCR1相同。 本电路中,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本身的,千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继电器控制部分精选

第二章电气图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 2.1 电气图的基本知识 电气图:用电气图形符号绘制的图称电气图。 主要有:系统图与框图、电路图、接线图与接线表、功能表图等。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气设备及电气元件按照一定控制要求连接而成的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图:为表达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维修等技术要求,需要用统一的工程语言即用工程图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工程图是一种电气图。叫做电气控制系统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主要包括:电路图、电气接线图、电器元件布置图。 一、电气控制系统图中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电气图中图形符号和电气工程图中文字符号:

二、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是根据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电器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的。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分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电器元件实际布置来绘制,而是根据它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画在不同的部位上。 电气原理图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分析和研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电气控制系统最重要的一种图。 实例分析

电气原理图绘制规则: (一)电路绘制 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设备的驱动电路,如电机等,是强电流通过部分; √控制电路是由电器元件构成的控制逻辑,实现控制功能,是弱电流通过部分; 水平布置或垂直布置: 水平布置:电源线垂直画,其他水平画,耗能元件在最右端 垂直布置:电源线水平画,其他垂直画,耗能元件在最下端(二)元器件绘制和器件状态 元器件绘制: 采用国标画出图形符号; 同一电器的各个部分可画在不同地方,必须用相同文字标出; 多个相同器件时,可用下标区别; 器件状态: 通常表示在电器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和位置 常见器件状态: ①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在非激励状态 ②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 ③零位操作的手动控制开关在零位状态, 不带零位操作的手动控制开关在图中规定的位置 ④机械操作开关和按钮在非工作状态或不受力状态 ⑤保护类元器件处在设备正常工作状态。 (三)图上位置表示 确定元器件、连接线等的图形符号在图上位置的必要性:(1)同一器件分开绘制 (2)较长连线的中断画法 (3)标注器件位置,用于注释等 (4)修改设计,需表明更改部分在图中位置

SCR-顺序控制指令

SCR-顺序控制指令 顺序控制(SCR)指令 对于通常的应用来说,一般不使用顺序控制指令编程。顺控指令一般用在需要控制的动作具有明确的步骤顺序,并且周而复始地循环的场合。 顺控指令程序可以作功能块(子程序)包含在整个程序中,与其他非顺控控制程序共存。 普通的PLC程序是从头到尾不断扫描执行的。SCR指令的关键是“步”和“转换”,当转换的条件不满足时会一直保持在当前的步中。“转换”就是从一个步,进入另一个步。在一个步的状态中,程序也不是按普通程序运行的模式进行局部的“循环扫描”。 详细情况请参考《S7-200系统手册》。 SCR指令 SCR指令的每一个步的结构,总是以LSCR指令开始,以SCRE结束,SCRT(步转换指令)及其发生的条件在这两者之间。 下面是一个例子: Network 1LD SM0.1

S S0.1, 1 //程序运行开始时,进入第一步Network 2 LSCR S0.1 //装载SCR指令,SCR结构开始Network 3 LD SM0.0 S Q0.0, 1 //置位Q0.0Network 4 LD I1.0 //I1.0为“1"时, SCRT S0.2 //转换到下一步Network 5 SCRE //步结束Network 6 LSCR S0.2Network 7 LD SM0.0 R Q0.0, 1Network 8 LD I1.1

SCRT S0.3Network 9 SCRENetwork 10 LSCR S0.3Network 11 LD SM0.0 S Q0.0, 1Network 12 LD I1.2 SCRT S0.4 Network 13 SCRENetwork 14 LSCR S0.4 Network 15 LD SM0.0 R Q0.0, 1

分析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

所谓顺序控制,是使生产过程按工艺要求事先安排的顺序自动地进行控制。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由于内部联锁关系复杂,其梯形图冗长,通常要由熟练的电气工程师才能编制出控制程序。 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编程语言是基于工艺流程的高级语言。顺序控制继电器(SCR)指令是基于SFC的编程方式。它依据被控对象的顺序功能图(SFC)进行编程,将控制程序进行逻辑分段,从而实现顺序控制。用SCR指令编制的顺序控制程序清晰、明了,统一性强,尤其适合初学者和不熟悉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人员运用。 (1)SCR指令的功能 SCR指令包括LSCR (程序段的开始)、SCRT (程序段的转换)、SCRE (程序段的结束)指令,从LSCR开始到SCRE结束的所有指令组成一个SCR程序段。一个SCR程序段对应顺序功能图中的一个顺序步。 装载顺序控制继电器(Load Sequential Control Relay,LSCR n)指令标记一个顺序控制继电器(SCR>程序段的开始。LSCR指令把S位(例SO. 1)的值装载到SCR堆栈和逻辑堆栈找顶。SCR堆栈的值决定该SCR段是否执行。当SCR程序段的S位置位时,允许该SCR 程序段工作。顺序控制继电器转换(Sequential Control Relay Transition, SCRT)指令执行SCR 程序段的转换,SCRT指令有两个功能:一方面使当前激活的SCR程序段的S位复位,以使该SCR程序段停止工作;另一方面使下一个将要执行的SCR程序段S位置位,以便下一个SCR程序段工作。顺序控制继电器结束(Sequential Control Relay Eed,SCRE)指令表示一个SCR程序段的结束,它使程序退出一个激活的SCR程序段,SCR程序段必须由SCRE 指令结束。 (2)使用SCR指令的限制 同一地址的S位不可用于不同的程序分区。例如,不可把SO. 5同时用于主程序和子程序中。在SCR段内不能使用JMP、LBL、FOR、NEXT、END指令,可以在SCR段外使用JMP、LBL, FOR、NEXT 指令。 (3)SCR指令的编程举例 根据舞台灯光效果的要求,控制红、绿、黄三色灯。要求:红灯先亮,2s后绿灯亮,再过3s后黄灯亮。待红、绿、黄灯全亮3min后,全部熄灭。图4-44所示是用SCR指令编写的梯形图程序。每一个SCR程序段中均包含三个要素: ①输出对象,在这一步序中应完成的动作; ②转换条件,满足转换条件后,实现SCR段的转换; ③转换目标,转换到下一个步序。

三菱FX系列PLC的程序流程控制功能指令

1、条件跳转指令CJ CJ、CJP指令用于跳过顺序程序某一部分的场合,以减少扫描时间。 2、子程序调用指令CALL与返回指令SRET 子程序应写在主程序之后,即子程序的标号应写在指令FEND之后,且子程序必须以SRET指令结束 3、中断返回指令IRET、允许中断指令EI与禁止中断指令DI PLC一般处在禁止中断状态。指令EI~DI之间的程序段为允许中断区间,而DI~EI之间为禁止中断区间。当程序执行到允许中断区间并且出现中断请求信号时,PLC停止执行主程序,去执行相应的中断子程序,遇到中断返回指令IRET 时返回断点处继续执行主程序。 4、主程序结束指令FEND FEND指令表示主程序的结束,子程序的开始。程序执行到FEND指令时,进行输出处理、输入处理、监视定时器刷新,完成后返回第0步。 FEND 指令通常与CJ-P-FEND、CALL-P-SRET和I-IRET结构一起使用(P表示程序指针、I表示中断指针)。CALL指令的指针及子程序、中断指针及中断子程序都应放在FEND指令之后。CALL指令调用的子程序必须以子程序返回指令SRET结束。中断子程序必须以中断返回指令IRET结束。 5、监视定时器刷新指令WDT 如果扫描时间(从第0步到END或FEND)超过100ms,三菱PLC将停止运行。在这种情况之下,应将WDT指令插到合适的程序步(扫描时间不超过100ms)中刷新监视定时器。 6、循环开始指令FOR与循环结束指令NEXT FOR~NEXT之间的程序重复执行n次(由操作数指定)后再执行NEXT指令后的程序。循环次数n的范围为1~32767。若n的取值范围为-32767~0,循环次数作1处理。 FOR与NEXT总是成对出现,且应FOR在前,NEXT在后。FOR~NEXT循环指令最多可以嵌套5层。 利用CJ指令可以跳出FOR~NEXT循环体。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领域 一、时间继电器基础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 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 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 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 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 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 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 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 1、控制电源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 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

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 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 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不要用时间继电器去直接控制大容量负载,有的负载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负载电流特性而出现烧熔触点的现象,下表是负载形式和浪涌电流之间的关系。 负 载 形 式 浪 涌 电 流 电阻负载 标准额定电流 电磁铁负载 10~20 倍标准额定电流 马达负载 5~1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白热灯负载 10~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水银灯负载 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钠汽灯负载 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容性负载 20~4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感性负载 5~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3、延时误差 主要是重复误差、设定误差、温度误差和电压误差,见下表。 误差 公式 测量条件 设定值 Ts 电源电压 周围温度 重复误差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 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 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通断。当SCR1接高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导通,+12V→K1→集成块①、②脚→电源负极使K1吸合;反之当SCR1输入低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开路,K1失电释放,SCR2~SCR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状态与SCR1相同。 本电路中,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本身的,千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常常因为电源电压低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继电器一旦吸合,便可在额定电压的一半左右可靠地工作。因此,可以在开始时给继电器一个启动电压使其吸合,然后再让其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便可实现此目的。 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V1为单结晶体管BT33C

,它与R1、R2、R3和C1组成一个张弛式振荡器,SCR为单向可控硅,按下启动按钮AN1后,电路通电,因为SCR无触发电压,所以不导通,继电器J不动作,电源通过R4和VD1给电容C2迅速充电至接近电源电压(Vcc-VD1压降)。同时,电源经R1给电容C1充电。数秒后,C1上电压充到V1的触发电压,C1立即通过V1放电,在R3上形成一个正脉冲,该脉冲一路加到V2基极,使V2迅速饱和导通,V2集电极也即电容C2正极近于接地。由于此时C2上充有上正下负的正极性电压,所以C2负极也即J线圈一端呈负电位。R3上的正脉冲另一路经VD2、C3去触发可控硅导通,SCR阴极也即J线圈另一端接近电源电压。这时,J线圈实际上承受约两倍的电源电压,所以J1-1闭合,松开AN1后,J1-1自保。J1-2将V1、V2供电切断,继电器在接近电源电压下工作。图中,AN2为停止按钮,按下AN2,J失电释放,J1-1断开,整个控制电路失电。 制作本电路时,一般可取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5倍左右,一般情况下,任何型号的单向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皆可满足本电路需要。V2、C1、C3的耐压视电源电压的高低选取。C2耐压最好不低于电源电压的两倍。 继电器的三种附加电路 继电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一般由晶体管、继电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驱动电路中,往往还要加上一些附加电路以改变继电器的工作特性或起保护作用。继电器的附加电路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继电器串联RC电路: 电路形式如图1,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吸合时间,串联上RC电路后则可以缩短吸合时间。原理是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C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从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电源稳定之后电容C不起作用,电阻R起限流作用。 2.继电器并联RC电路: 电路形式见图2,电路闭合后,当电流稳定时RC电路不起作用,断开电路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经RC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慢,从而延长了继电器衔铁释放时间,起到延时作用。 3.继电器并联二极管电路: 电路形式见图3,主要是为了保护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当图中晶体管VT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

继电器控制电路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分析 利用三极管饱和导通和截止的的特性,本身就可以实现接通和断开的功能,但由于它的带载功率有限,所以需配继电器扩流,并且可以扩充触点的数量,该电路是PNP三极管,所以采用集电极接低电平方式输出,P37为上拉电阻,当基极没有输入脉冲或电压时,基极为高电平,因为这是反极性三极管,所以平时是截止的,只有基极输入低电平,降低基极电压,这时三极管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原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吸合,完成设备的接通与断开功能。图中二极管反向接在线圈两端,是保护线圈不受反峰电压的冲击,对继电器起到保护作用。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 我用的是S9013,请问这个电路该怎样画,S9013是不是一个NPN型三极管,还有我用的是STC89C52芯片。 常用的小型继电器工作电压有5V和12V两种,你使用的时候最好有一个9V或者12V的电压(如果你选12V的继电器,那么电压要再高一些). 单片机IO口输出控制信号,最好采用低电平控制导通的方式,也就是IO口输出0控制导通,1截止,因为IO口的灌电流较大而拉电流能力不足.这时候三极管应该选择PNP的,比如9012,8550之类的. 你选择的9013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使用中一般不这么做. 下面是接法:(以PNP三极管为例) 单片机IO口输出控制信号接三极管基极,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接三极管的C 极,线圈负极接一个小电阻比如75欧之后接电源负极(也就是继电器一定要在集

电极通路上),三极管的E极接电源正极,然后在线圈的正负极之间并联一个二极管比如1N4007.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 2009-09-23 21:49:47| 分类:Electronic&&Elec |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继电器线圈需要流过较大的电流(约50mA)才能使继电器吸合,一般的集成电路不能提供这样大的电流,因此必须进行扩流,即驱动。 图1.21所示为用NPN型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电路图,图中阴影部分为继电器电路,继电器线圈作为集电极负载而接到集电极和正电源之间。当输入为0V时,三极管截止,继电器线圈无电流流过,则继电器释放(OFF);相反,当输入为+VCC时,三极管饱和,继电器线圈有相当的电流流过,则继电器吸合(ON)。 图1.21 用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 当输入电压由变+VCC为0V时,三极管由饱和变为截止,这样继电器电感线圈中的电流突然失去了流通通路,若无续流二极管D将在线圈两端产生较大的反向电动势,极性为下正上负,电压值可达一百多伏,这个电压加上电源电压作用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上足以损坏三极管。故续流二极管D的作用是将这个反向电动势通过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放电,使三极管集电极对地的电压最高不超过+VCC +0.7V。 图1.21中电阻R1和R2的取值必须使当输入为+VCC时的三极管可靠地饱和,即有。 例如,在图1.21中假设Vcc = 5V,,,则有。 而 则

1、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采用水平型编码控制的微指令格式

1、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采用水平型编码控制的微指令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用断定方式,微指令字长32位,共有微命令57个,构成5个相斥类,各包含6个、8个、8个、15个和20个微命令,已知可判定的外部条件有CY 和ZF 两个。试问: ⑴. 设计出微指令的具体格式; ⑵. 控制存储器的容量应为多少? (3)画出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图 解: ⑴. (控制字段分析3分,判别字段1分,下址字段1分。) 根据题意可知,微指令 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控制字段和判别测试字段采用编码表示法,则控制字段的长度为:3+3+3+4+5=18;判别测试字段的长度为:2。则下址字段长度为:32-18-2=12。 ⑵.) 根据上题的分析得出:32*2 =16KB (3) ? 2、有一个128K ×32位的存储器,由64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问: ? ⑴. 总共需要多少DRAM 芯片? ? ⑵. 设计此存储体组成框图。 ? ⑶. 采用异步刷新方式,如单元刷新间隔不超过2ms ,则刷新信号周期为多少? 解: (1)片88 *6432*128 K K (2) 略 可参考作业 (3)如果选择一个行地址进行刷新,刷新地址为A 0-A 7,即在2ms 内进行256个周期。刷新方式按2ms/256 = 7.8125us 刷新一次的异步刷新方式。

3、某计算机的数据通路如下图所示,其中M—主存,MBR—主存数据寄存器,MAR— 主存地址寄存器,R0-R3—通用寄存器,IR—指令寄存器,PC—程序计数器(具有自增能力),C、D—暂存器,ALU—算术逻辑单元(此处做加法器看待),移位器—左移、右移、直通传送。所有双向箭头表示信息可以双向传送。 ?请按数据通路图画出“ADD(R2),R3”指令的指令周期流程图。该指令的含义是两个数进行求和操作,结果送至以寄存器R2为地址的存储单元中。 ?

PLC步进顺序控制指令的教法

PLC步进顺序控制指令的教法 [摘要] 采用实例与教材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体会,再以“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进行完整演示编程方法和步骤,目的是尽快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步进顺控指令编程方法。 [关键词] 步进顺控指令编程方法教法 引言:在给学生讲授PLC步进顺控指令的编程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一种畏难的情绪。因为很多有关PLC编程类的题材大部分偏向讲解“启保停”的编程方法,有关步进顺控编程方法往往都是介绍简单的实例,所举例子也多数是使用单流程和选择性的方法。一般要等程序完毕后才能停机,(当然也有的工艺有这样的要求,若发生非正常情况有的就不能等),而非正常关机的状态下,重新开机时常发生程序错乱,实际上步进顺控编程设计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它与“启保停”的编程方法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易于阅读,如加于详细的指导,在有一定的基础上被指导者是很容易接受,同时设计周期短、效率高。而一些较为复杂的自动控制也常采用步进顺控指令编程。故高级维修电工掌握该编程方法显的尤为重要。本人在指导高级工步进顺控指令编程过程中,逐步探索总结一些经验。下面就以“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采用三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步进顺控指令编程实例谈一下指导过程。 一、掌握步进顺控指令编程常用的软元件及其功能 步进顺控指令编程中常用软元件及指令有:状态元件S、步进触点指令STL、置位指令SET、复位指令RST、区间复位指令ZRST、步进返回指令RET、特殊辅助继电器M8002、M8013和其它常用输入、输出软元件及其指令。其中属于步进指令的有STL、RET二个,这些指令一般在”启保停的编程方法”中基本没出现过,学生对其实际并不了解,若单课堂讲解的方法,并不是很快能够掌握。于

程序控制类指令编程实验

实验七程序控制类指令编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基本控制功能指令的编程方法。 2. 掌握主控、跳转、子程序调用指令的编程方法。 3. 通过程序的调试,进一步牢固掌握控制程序流程类指令,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4..学会程序模块化式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设备: PLC实验台:主机挂件(西门子S7-300 PLC)、基本逻辑指令实验挂件、PC机、连接导线 三、预习内容: 1.熟悉S7-300 PLC程序控制类功能指令的执行方式,操作数的种类。 2.熟悉西门子S7-300 PLC的程序流程类指令的基本格式。 3.熟悉软件流程图的画法及含义。 四、实验步骤: 1.电路连接好后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并将RUN/STOP开关置于STOP后,方可接入220V 交流电源. 2.在PC机启动西门子STEP 7编程软件,新建工程,进入编程环境。 3.根据实验内容,在STEP 7编程环境下输入梯形图程序,转换后,下载到PLC中。 4.程序运行调试并修改。 5.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 1. 应用主控指令对分支程序A和B进行控制编程 (1) 控制要求: A程序段为每秒一次闪光输出,而B程序段为每2秒一次闪光输出。要求按钮I0.0导通时执行A程序段,A灯每秒一次闪光,按钮I0.0断开时,执行B程序段,B灯每2秒一次闪光. (2) 输入/输出信号定义: 输入:I0.0—按钮输出:Q0.0—A灯 Q0.1—B灯 (3) 程序:(梯形图)自行编程 (4)思考: 上机运行程序后,观察:当I0.0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程序中的输出点的状态是否会保存? 2. 应用跳转指令对分支程序A和B进行控制编程(在主控指令的基础上修改) (1) 控制要求: A程序段为每秒一次闪光输出,而B程序段为每2秒一次闪光输出。要求按钮I0.0导通时执行A程序段,A灯每秒一次闪光,按钮I0.0断开时,执行B程序段,B灯每2秒一次闪光. (2) 输入/输出信号定义: 输入:I0.0—按钮输出:Q0.0—A灯 Q0.1—B灯 (3) 程序:(梯形图)自行编程

C 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 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B 标号和变量都是。。。标号是指令,变量是操作数 C 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D 定义段结束伪指令ENDS,ENDP H 汇编语言源程序结束伪指令END I IN和OUT指令可寻址。。。用立即数(N) IN AL,DX(Y) IN AL,N;(N>255)(N) IN BX,DX(N) J JMP BX(Y) L 累加器专用传送指令IN访问I/O,范围0-65535 M MOV AX,[BX][DI]指令源操作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 MOV DS,AX(Y) MOV ES,3F00H(N) MOV [BX],[SI](N) MOV AL,[BX=10H](Y) MOV [BX],[1000](N) MOV [BX][DI],10(N) MOV CS,AX(N) P PUSH AL(N) PUSH SS(Y) POP CS(N) R 若当前(SP)=6000H,CPU执行IRET后,(SP)=6006H(SP)=6008H 若(AL)=95H,执行SAR AL,1后(AL)=0CAH 若(CS)=1000H(DS)=2000H(SS)=4000H…..BP的功能是将32000H单元内容,32001单元内容 若(AL)=35H,执行ROL AL,1后,(AL)=6AH 若(DS)=2000H,(ES)=2100H,(CS)=1500H….(AX)=01A0H,基址变址寻址 S 设当前(SP)=0100H,执行PUSH AX,(SP)=00FEH,(SP)=00FAH SHL SX,2(N) T 条件转移指令转移范围-128~+127 W 伪指令X DB 4 DUP...Y偏移地址2014H,(BL)=00 伪指令VR1 DB 2 DUP分配了16字节 X XCHG BX,IP(N) Y 已知(BX)=2000H(DI)=3000H(SS)=4000H,66000H内容28H[BX=DI=1000H](AL)=28H 一个程序有下列伪指令ARY DB。。。LEN单元值350 有一个程序片段MSG DW...AX的值最后是36 Z 在寻址方式可做基址寄存器的BX,BP 指令MOV DX,0FFSET BUFFER寻址方式立即寻址方式 指令MOV AX,【DI-4】寻址方式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执行指令将00H送到1A0H外设上(N) 执行指令将00H送到2F8H外设上(Y) 88086I/O指令寻址方式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 8088的MOV指令不能。。。传送(Y) 8088系统中,堆栈。。。为单位(N)

5.6顺序控制指令

5.6顺序控制指令 5.6.1顺序控制指令 S7-200 PLC提供了三条顺序控制指令,其指令的格式、功能及操作数形式为如表5-所示。 表5- 顺序控制指令 1.顺序步开始指令(LSCR) 顺序控制继电器位有效时,激活所在的SCR段,该程序步执行。 2.顺序步转移指令(SCRT) 该指令操作数bit置位激活下一个SCR段的状态,使下一个SCR段开始工作,同时使该指令所在段停止工作,状态器复位。 3.顺序步结束指令(SCRE) SCRE为顺序步结束指令,为一个状态的结束。顺序步的处理程序在LSCR和SCRE之间。 5.6.2功能流程图 功能流程图也叫做状态转移图,简称流程图。它使用图解方式描述顺序控制程序,属于一种功能说明性语言。状态转移图主要由“状态块”、“转移条件”和“连接线段”等要素构成。合理运用各元素,就可得到顺序控制程序的静态表示图,再根据图形编辑为顺序控制程序即可。 1.状态块 每一个状态块相对独立,拥有自己的编号或代码,表示顺序控制程序中的每一个SCR段(顺序控制继电器段)。状态转移图往往以一个横线表示开始,下面就是一个个的状态块连接。每一个状态块在控制系统中都具有一定的动作和功能,在画状态转移图时也要表示出来。一般在状态块的右端用线段连接一方框,描述该段内的动作和功能。如图7.82所示。

图5- 状态块的表示 2.工作状态 工作状态是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状态,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动态是当前正在运行的状态,静态是没有运行的状态。 3.转移条件 转移条件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条件,用两个状态之间的有向线段表示。 4.功能图的构成规则 ①状态与状态不能相连,必须用转移分开; ②转移与转移不能相连,必须用状态分开; ③状态与转移、转移与状态之间的连接采用有向线段,从上向下画时,可以省略箭头;当有向线段从下向上画时,必须画上箭头,以表示方向。 ④一个功能图至少要有一个初始状态。 ⑤在使用功能图时,状态器的编号可以不按顺序编排。 5.6.3常用功能流程图 1.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也称为单流程或无分支顺序控制,是各个顺控程序段的转换不带分支和汇合的顺控过程。这类控制过程是一个顺控程序段只能转到另一个唯一的顺控程序段。 0、1、2为状态又称流程步或工作步。表示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稳定状态。状态左(右)侧为动作,表示状态需要执行的功能操作。 2.并发性分支结构 又叫并行分支顺序控制,某一个状态的下面需要同时启动若干个状态流的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