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家秘传内经图解

道家秘传内经图解

道家秘传内经图解

三关为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

尾闾关在脊背的尽头之处,有七个骨节,七个穴位。我们练的就是这七个穴位的通道,其内关通内肾,一男一女。内肾为藏精孵卵之地。

上行一条髓道,髓道过去叫河车、黄河,也叫漕溪,上通到泥丸,此阳气上升之路。直到第七节与内肾相对之处,谓之夹脊关。一旦气到夹脊关,一旦气在两肾中间停留不动,这时要用急火烧。要看看时辰,什么时候要吸长,什么时候要呼短,什么时候腹腔要往里去,要进风,要想办法鼓风,现在叫巽风。

夹脊关再往上,上到脑后灵风之穴,就到玉枕关。

炼丹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将这三关把握住。把握住三关后,才能通过三关到泥九,再往下降,变玉液还丹为金液还丹。

把“智能法”和“三仙功”结合起来练就比较方便了,前面拉动的三条线,正好是身后的三个关。

人的前身有三田。上田叫泥丸,也叫华池,第一个华他、上华池,方园一寸二,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从眉心往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泥丸。洞房内坐一位白头老人把关,看你能不能进去。练到进气二寸时,人头上戴一个箍,箍叫罗台,这时人很难受。如果不练功,也不想它,就会功弃

重来,没有了,又下去了。这时一定要把握住玉枕和天目穴两点力的平衡,即想办法犁出中田。一定要闭眼做,肝开窍于目,睁眼就是阳神之漏,桌就不能从肾升到肝上来。

眉心往下向口行,有两穴,是暗窍,就是一个人两手托住的两个穴,在腭上,即鼻子上。过去把鼻梁上的两穴叫金桥,也叫上鹊桥。封上鹊桥必须用鼻夹。

舌下两穴要开开,开开后下通气管喉咙喉为十二节,叫重楼,可进食进气,又可通向胃肠。

气管之下到肺,肺的暗窍比较多。肺窍一般都叫金,液体气体都从这里出来,可以出现一些气体,医生说还可以出现一点液体。液体怎么出来的,还没弄清。心上有一窍,就是图上坐的一个小人,小人上有一窍,也是暗窍,名回绛宫,是金公、黄婆约会、龙虎交会的地方。再直下三寸六,叫土釜黄庭宫,为中田,方圆一寸二,是藏东之所,炼丹之鼎,外与脐门相对,约有三寸六分。故日天上三寸六,地下三寸六,(这就转到灵宝毕法上了)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到肾是八寸四分。脐门内有一个生门,内有七窍下通外肾,外肾乃精气行走之处。这时男女要分开练,女同志没有外肾,气门有一窍通到卵巢。男的要提肾,女的要收腹。

脐后肾前有一穴叫北海(它不是穴位的气海),方园一寸二,里面有华池,古人称为下田,是藏精之所,采药之处。这里是炉,炉是倒放的,鼎在上,炉在下,放日:逆行成

仙,顺行成人。

再往下有两窍,向上一窍通内肾,向下一窍通尾闾,尾闾的中间为玄关(玄关不是一个窍),此为无中生有之处。玄关也要火烧,火不烧玄关不开,练功练到精满方足时它就自然产生一种看了,玄关自开,就可以炼成金丹三穴。这时要注意流量的变化和下鹊桥的变化。下鹊桥的下窍、整个小腹部叫坎宫:为肾位,外肾外阴而内阳,中藏元气,为命、铅、虎、吞穴是也。坤炉就设在脐后尾闾前。下鹊桥尾闾处有几个穴位,有谷道,是阴窍,是虚的,可以出气出食的穴位。前面有前阴穴,是内阴外阳。这两个穴位必须搭通,搭一个桥,就是靠会阴穴。所以告诉大家一定要封住底三阴。底穴封住,人可以养生长寿。

现在练功想办法做到六根不漏:一、抵住谷道,封住下三阴,即生死之根,叫身根不漏;二、用鼻夹夹住鼻窍,夹住上鹊桥之穴,叫鼻根不漏;三、耳不听外物,叫耳根不漏;四、吻齿相合,舌顶上腭,舌根不漏;五、闭目,回光返眼,自然不动,眼根不漏;六、一念不生,一意不散,六欲不起,六尘不染,意根不漏,这是最难练的。

六根不漏才能采药、炼丹。炼丹实际上就是一种静坐。老年人体弱多病,最好不要炼丹。

六根不漏自然有六根震动之景。有人感到震动就属六根

震动之例,有三十六动,三十六个真人,三部八景。六根震动现象摘自“灵宝经”:神主气,用神控制自己的气路;气育神,

气养育着神,气足了神才能旺,神旺才能自己支配自己真养至

神方真皈大定,混为一体,结成金丹大药。一震,脐下至外阴上,小腹发热,会引起全身发烧,震动得厉害。这时一定要封住下三窍,搭住下鹊桥,不使热感缓解了,一变凉,马上把意念转入到舌下两窍;二震,两肾烫,急热,意念要转到脐下;三震,两眼内吐光,流泪;四震,耳后生风,要注意两个***的变化,女的注意卵巢的变化,做到雌龙退回阴府;男的注意外肾的变化,做到龟头回缩,缩到腹腔里去,这时开始练丹;五震,脑中鹫鸣,震动,身体发抖,受不了。这时要运行卯酉周天,高不出心,低过脐下。卯酉周天就是肾、肝、心、胃、肺相转;六震,鼻根震动,流的不是鼻涕,根似水,要让它流空,流空以后上鼻夹。上鹊桥有两穴,要看到鼻孔内的两穴。六震正符合咱们的练功过程,已经开始有小药了。

从内经图和修真图里可以看出一个人有什么病,练功之前有什么病,练功之后病情有什么变化。还可看出一个人练功练到什么程度,练得好坏。道家讲看问题应当跳出界外,要客观地对待事物,从旁观来观察事物,聪明难,糊涂更难。修炼“引仙法”应当难得糊涂,少管闲事,要跳出私利因子,处理好家

庭事物,方能练好功。

经络总则:手之三明,从藏走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到足;足之三明,从足走到腹。

此为大周天走向,从藏开始,从肺经〜大肠经〜胃经〜牌

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做功时哪个经络抖动,哪个经络就开了,看看与哪个脏腑有关系。第一个开通的都是肺经。

十二经络转后一闭死,大周天才算走完,任督二脉才开通,小周天这才开始运行。十二经络闭死后,练功是热在转,将会是另一个景象。《内经图》浅释

《内经图》,经图又名《内景图》,为北宗气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筑基之秘要。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纯根入无从领悟,是我国底蕴深厚的古文化中不可思议的智慧结晶,是以罕传于世,实属罕世之瑰宝。

《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金兰观修真讲义一一内经图浅释有些时候用万语千言来描述,不如以图像来表达。盖以图像来显示情况,能使人一目了然、按图索骥;若图文并茂,更能令人会意。“内经图”描绘在人身之内,内炼“精气神”的途径;以不同的人物进行各式的动作,喻示人身不同部位的奥秘以内炼精气神而言,及其相互之作用;以流水代表人身“精气"运化之渠道,以“城门、桥梁、重楼”代表精气之关窍;内经图更以精妙诗句,吟咏出修真的重点。修者可以按图中的

提示,以自身实践验证,来参悟修真的理法。上星期2003/7/6

吕纯阳师尊临坛,亦以内经图中的诗句来演道说法,更彰显此图的宝贵。

铁牛耕地种金钱

古今耕田种稻,必先松土地,以便播种插秧,每多借助耕牛之力,拖动锄来翻地松土;图中以铁牛耕地,来比喻修炼下丹田。或问:耕田用畜牛足矣,何需“铁牛“?答曰: 铁牛不怕鞭,难以驱动。下丹田的作用是使精气神三合,生丹田炉火;请看持鞭农夫的脚跟之下,有一铁炉,炉中火正盛炽。要掌握丹田炉火之火候,非痛下两三年之苦功,难以炼出真功夫-首先,起火之时要得心应手;其次,调控炉火之大小能如意,其难度与农夫驱役铁牛相若。

精气神三合的过程中,除了产生热力丹田炉火之外,就是精气神还原成为“真元一",三清精气神本来就是由“一”所化,所谓「一化三清」,逆之则为「三清成一」,真元一是先天之物,其产生的位置就是在图中的"正丹田"。正丹田之内,先天八卦设位;图中的四个太极阴阳,代表先天之真元乃溶合四个阴阳而成,发出辉华。真元一俗称铅之性属先天之干金,因炼

丹田而出,故云:「铁牛耕地种金钱」。

阴阳玄踏车

古时没有电力抽水泵,若要抽水灌溉稻田,则须用人力脚踏水车。玄者,北水也;图中最底层的人物,若然细看,可以

发现是一对少年男女阴阳,扶着横杆,一起脚踏着水车车水,

故名”阴阳玄踏车”是也。此玄踏车似是由脚力所转动,其动力之来源,实源自丹田之热力;这原理在图中未能连贯,修者自知之。

神州大地,历来南水北调,将南方有余之天泽江河水,调济北方苦寒之地;修真却要北水南调,由下元精府在北,抽往神府居南,所谓「坎水逆流」。图中最底处所画,似是江水滔滔,实非人体普通水份,乃肾中之精,人身之至宝,逆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可修仙。

阴阳玄踏车附有诗句云:复复连连步步周指出玄踏车的运作是连环不断,周而复始的,机关拨转水东流常人顺凡境,只知向外耗损;内修者逆炼,炼精化气,并以阳气开关展窍,发动机关,将坎水拨转,流向髓路,逆闯三关,万丈深潭应见底欲海波波,爱河滚滚,皆水浊而不清,唯修者应蓄精炼气,遣除凡欲,虽有如万丈深潭之水,但仍清澈见底,甘泉涌起南山头南山头即灵山之峰,灵性之居所;北方坎水,抽上灵山,如甘泉之涌起。坎水逆流之流向,即人身脊髓之路,号曰曹溪,

又名黄河,中有三关九窍;三关者即尾闾关、夹脊关与玉枕关。九窍

天地有四时,月有弦望晦朔,日有昼夜,此乃天地日月阴阳升降之循环,一次的循环是为一"周天"。人身也有阳升阴降的周天,由“阴跷”起,沿髓路直至“坭丸”是为阳升的路径,

师尊时常提及此路径中有三关九窍。三关是分别在上中下的三个关卡,故令很多人误会“九窍”是九个不同的窍穴,原来“九"字只是形容词,九在数中有最高总持之义。九窍分”下九窍“和“上九窍”;下九窍即“尾闾关”,奇经八之邛日踊”在焉(今后论修真图时再细讨三关)。上九窍即“督“,与医家所描述之督起于胞中,止于龈交有所不同,请看图中髓路最上一关,玉真上关即玉枕关,左旁有一空白圆圈,并有“升法之源”四字在侧,此窍即道祖所指的”玄牝之门”。《道德经》第六章有云:『玄牝音频,低上声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万物之根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且看太上道祖《内修篇》第十六——玄牝之门章:『玄牝之门,为先天之分界线。人之入世,难与先天恒接者,因有此门之隔,故不能通。生死之道,亦为此门所握。举凡内修者,若不能透过斯门,则终日枯守黄庭,无法上达,周天不转,难了大还大还丹,故世称此门为督脉也。顾名思义,自可见之(督有监管、率领之义,统率所有关窍),此门位于下三庭面相学将面相分上中下三停间,握人之主脉,常静不动。若以禅功摄心炼气行之,因气之回环,必经此门之户。

气弱则旋转,气足则突兀1。此关之难越,有如窍关之难过者。若气冲动时,此门必动,动时,人身之感觉,为之特异,愈动愈异。气若稍平,动亦稍辄音接,此作系住,欲其透过,必凭不断之元气静心凝神定性而破之』。又曰:『能越斯门,黄庭

之位,必然大开,九转庭穴,窍关不闭』,可见此窍作用之重

在此一提,内修者应循序渐晋,脚踏实地,从下而上,由下丹田而修起,打好根基,不可好高骛远,自以为是;所以内经图亦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为起始。内修者更应三省自身,道善二途勇为,积功立德,将功补过,消弭业障人人皆有,大小有别,内修自然遂顺,通关展窍,所谓「内外咸通」是也。若然一志不怠,真诚感动上天,得仙真佛圣之助,何愁道之不成哉?刻石儿童把贯串

"调心”是内修必经之路,盖心为人身之主使,统领精气神;心之所向,精气神即随之。譬如心中想着某事物,人身之精即感受其事物,产生精结,犹如摄影时,摄影胶卷菲林中之感光粒子,因感光而着于物相,记留于底片之中。精有感则神必应之,譬如在阅读文章之时,眼睛虽看着精感文字,心中却在了解及思索神应文意。精感与神应皆用气能量,而受役于心。所以内修精气神务必修心;可惜人心不羁,机巧难驭,如孩童之

滋事好动、言行无忌,是故内经图以“儿童”

比喻人心。

古时为了纪录重要事情,多以刻石为记,易于注目及保存,古文化遗迹之中,多有石刻;故又以刻石来比喻人心之"记忆"或"前识"。图中刻石儿童所站者,即"绛宫"约在两乳联机之中是也,绛宫即心宫为气机之枢纽,亦为养丹之地,修真有以

绛宫为中丹田。上清道尊与北斗星君临坛,所默授之丹法,乃丹结绛宫之法丹法万千。吕纯阳师尊有云:『男女金丹地不同,阴阳一理实相通』辛巳年七月廿二日乩文,与绛宫也有关连:男子养丹,初在下丹田,无何不妥;但女子因生理不同,养丹之地,须上移至绛宫,以避月事之损。

修真对修心之要求如何呢?是否应制心于不动?或是心无所想,空空如也?图中之刻石儿童,正在把石子贯串成"北斗七星"之排列,暗喻将"人心"串合"天心"。北斗真经有云:『世间一切帝王宰辅,贵贱众生,四象五行,含灵蠢动,莫不皆由北斗七元之所主宰』。盖天中之北斗,无情无思,主张年命,统领乾坤:斗柄所指,天心所向,万物所依,冬至正子时指正北,夏至正子时指正南。人身亦有南北焉,若以一次炼功比一周天,人心如北斗,心中所发皆合天,则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李经纬《内经

一、关于《内经图》名称:《内经图》或称之为《内景图》,其实按其内容与图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然也有相关性。《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

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二、《内经图》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从《内经图》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

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养生养性学问关系密切,或即源于中医学内容之发展。但从对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重新命名与界定、图示练功法要领来看,其语言特点其道家理论更为突出。

中医学的发展,在历史上与中国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医学养生的理论与技术,与道家长生不老的思想、习练方法等十分密切。道家思想对中医理论源薮《黄帝内经》与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有着深湛的渗透。或者说,道家关于健康、长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指导过中医药学的发展。譬如:《黄帝内经•素问》开卷就以黄帝问天师曰: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何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神农本草经》分药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述服之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之服食炼丹之药品,几乎完全是道家炼丹服后以求健康长寿甚至成仙的理论。

古代著名中医学家晋•葛洪、梁•陶弘景、唐•孙思邈、明•李时珍等等,既是伟大的医学家,也以精于道家学理对道家养生养性颇有研究的大学问家。他们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成就,而且在融道家养生养性思想与方法于中医学、促进中医学养生养性健康长寿的完善,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道家养生养性在追求不老神仙的目标上,在唐末、宋、明时期,他们日益将其内容、人体脏腑、经络、体位功能等神秘化,发展了含蓄、曲隐风格,谜辞隐语泛化,而且在命名、理论上日益众说纷纭,使一般人越来越难以理解与掌握,成为少数道师、道士的专利。中医学在道家养生思想之影响下,逐步摆脱修炼成仙目标的制约,而对其有益于人体健康、防治疾病等思想与技术则充分吸收加以发展,从而日益成为比较科学养生养性的代表。三、道家养生与《内经图》

道家关于追求健康,延年益寿思想与方法技术,集中表现在: 1、修炼长生不老丹药,寄希望服食不老丹药而成仙,即炼丹派,后称为外丹;

2、修练内丹,后世发展为静养功,即将外丹炼制方面的若干学理、学术语引入人体静养功法之中,或即现时所称的气功;

3、五禽戏和太极拳为代表的导引动功。炼丹服食盛行于秦汉魏晋时期,由于引起服食者的广泛中毒而遭到医学家、学术界的反对声讨而衰落。静功的气功与动功的五禽戏、太极拳等则继续得到发展和丰富。《内经图》代表了道家静养功思想与技术的真谛,其廋辞、谜词、隐语在图示与论述上大量出现,更是道家宋明以来的典型风格。据分析研究,《内经图》约彩绘于清初皇宫如意馆道家画师之手,《内经图》的创意依据,当源于明代气功学家尹真人佚名弟子于万历年间(1573—1619)

所撰《性命圭旨》,有人将《内经图》与《性命圭旨》进行了比较,认为《内经图》直接继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图等精美绘图的谜戏画风,使静功小周天法(内丹修炼)的图示更隐晦、更形象、更艺术化,使整个人体形象完全隐于一幅“山水风景”之中,从而以谜辞隐语结合精美图画,形象化讲述了道家“内丹修炼” 的经旨、方法与技术。

所谓内丹:是以人体喻炉鼎,精、气为药物,以神运精气,通过意念修炼而结丹药者,即内丹,亦称圣胎。隋•苏玄郎称行气导引为内丹。王夫子揭示内丹的特点“多隐其辞,托为龙虎,铅汞交媾之说,使以自悟。”

所谓小周天:全名为“阴阳循环一小周天”。练功者闭目静坐,鼻吸清气,使吸入之气下降脐下(丹田),过肛门而沿督脉尾闾(下关)上行,经夹脊(中关)至玉枕(上关),到头顶之百会,入泯丸(上丹田,或以两眉间为上丹田),顺面部至舌与任脉接,至前胸部膻中(中丹田)而下,至下丹田复沿原路循行,即一小周天。练功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与疾病决定收气存想其处,以达到强身却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按道家认为:上中下三丹田,上中下三关打通后,则任、督脉可循环周流,就能达到增强体力、抵抗疾病、延年益寿甚则不老神仙。[Ok3w_NextPage]

四、《内经图》主要术语简介

上丹田:为百会所在,亦即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

台等,道家所指名称甚多,可以说是各自命名,众说纷纭,不过多指脑而言。其中玄关所指在两目两眉与额、鼻骨之十字中心处,道家对此也十分重视,认为是入道之门,或泛指气功基础,认为是天地灵根,是祖窍、祖气,至宝至贵。

中丹田:为膻中所在,为自承浆下十二层楼(指喉管)至黄庭(指人体内中虚空窍,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为阳,有肝胆脾均各自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专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灌溉须凭上谷泉(指舌顶上颚,所谓白头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鹊桥),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脐下,或有称之为气海,藏命之所,以织女代表肾为阴性。

按道家以织女喻肾,为真阴,在卦为坎;以牛郎喻心,为真阳,在卦为离,阴阳合则为真夫妻,阴阳合则生丹药,所以还有坎离交媾,男女媾精阴阳合而生丹药之喻。心肾交,水火交,龙虎交之类等等,也都是指练功中之术语。图中“水火交炼池”即喻心肾相交之处所。

尾闾关:为下关,在人体尾骶骨之末节,或指长强穴之所在,为任脉向督脉过渡之处,亦为任脉之阴与督脉之阳交会之所,《金丹大成集》:“水火之际曰尾闾关。"亦叫虚危穴、尾闾穴,或称为天人合发之机,子母分胎之路,精气聚散常在此处,水火发端也在此处,阴阳变化也在此处。道家认为此穴

“系人生死岸头”,仙家称为生死窟,可见其多么重要,也是修炼通关最难处。

夹脊关:即辘轳关,为中关,释意资料很少,仅知为练功阴阳和合上行的第二关,按《金丹大成集》命名为辘轳关,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玉京关:为上关,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缘。《金丹大成集》:“脑后曰玉枕关”。由此上行则可会于泥丸宫,完成任督二脉通,达到任督二脉循环周流,当然也至关重要。

“铁牛耕地种金钱”,以铁牛耕地,比喻修炼下丹田,精、气、神三合与通过尾闾关之不易,三合生丹田炉火,即农夫脚下有一铁炉,炉中火十分盛炽,使水火相济,水火相交。图中有丹鼎,炉火正旺,下有男女童子车水,喻促进水火相交,心肾交,阴阳合,坎离交媾而生丹药之意。此任督

交会之处,能否通关是十分关键的,故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一段作为比喻。

《内经图》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对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与胆、小肠、大肠、膀胱、胃等六腑,以及任督脉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生理功能、解剖关系与相互间关系按道家丹经理论,将人体设计成为一个小天地,并不断加以神化、神秘化、形象化,不同时期的道师们,以抽象的廋辞、谜词、隐语各自命名比喻,也可能与道、道家逐渐转为道教理论相关,从追求健康长寿而妄图轻身不老神仙有关,或许还因

为与道长、道师、道士与道人们不断使之神秘化以求得历代最高统治者宠信,求得道家的发展,求得与佛教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关。

总之,这个神秘化与当初道师们的意图,恐怕所能获得的效益正相反,它逐渐使自己更加孤立,神秘化的过程也促进了非科学内容的不断渗透。我的专业是研究医学发展史的,平素对道、佛、哲学思想与医学发展的关系也涉及甚少,为求得对《内经图》的透彻了解,我希望当今道家学术的研究者,道教的师长们以及广大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们,大家共同参与,大家点击求证,使《内经图》所示,更多的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李经纬草

2003. 8. 29

李经纬: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内经图》创制时间考

刘直

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一书,收有一幅彩绘《内经图》,系清宫如意馆藏品;这幅图画出自何人何时,未加注明。做为道教教理的图说形式,北京白云观也有同样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图。道教中称它“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语见白云观藏图)。把图像、诗歌、隐语集于一纸,是明清之际养生类书的典型风格,像高濂的《遵

生八笺》、周履清的《赤凤髓》、龚居中的《万寿丹书》及清代医学家曹无极的《万寿仙书•诸仙导引图》等,都附有图示,但以上插图在于以神仙名誉规定导引动作,《内经图》则重在描画人之身内,与嘉靖、万历年间的《性命圭旨》的插图,又属一类风格,故又称《内景图》。关于它的创制时间,我们可以综合落款、题诗、画风三个方面,寻其答案。就落款而言,白云观藏图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会心”文字,全文是: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世。予偶于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纳即天地盈虚消

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时间是“光绪丙戌年荷月上浣”--光绪十二年阴历六月上旬。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其一,道教中将《内经图》视为内丹作品。其二,白云观版是临摹而来,并非首创。其三,它的创制时间的下限当在“光绪丙戌年”之前。再看《内经图》的题诗,虽然传世版本各异,却都题有一首七律: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这首诗出自《吕祖全书》,是清初顺治年间道教信士刘体恕等扶乩托名之作,上图时略有字词的改动或是误抄,这里不再细说。再看清初的道教,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隐居的嵩山北上京师,“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清完颜崇实《昆阳王真人道行碑》)。一时间一度出现了道教史上的龙门中兴之势,即顺乎时局的需要,赢得了统治者的礼遇,所以一贯尊崇喇嘛教的清庭收有推崇吕洞滨的道教龙门内丹学派的《内经图》,并非怪事。倒是在顺治、康熙、雍正之后,“道流卑贱,不宜滥厕朝班”,已是乾隆一朝的公开歧视,紫禁城从此给道教摆上了“闭门羹”,在其后清庭一百七十年的飘摇风雨中,日渐衰老的道教,已失其献图之路矣。据此,我们说,彩绘《内经图》当是清初作品,如果就道教谜辞结合《内经图》画风,进行一番考据,就更能充分地说明这一点了:大约在春秋之际,我国典籍中出现了一种叫“廋辞”或“隐”的文学游戏,这在《国语》、《吕氏春秋》、《韩非子》上,都有记载。《国语•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大约在汉魏时,吴中的“高门弟子”魏伯阳,将其姓名隐入了“委时去害……”的廋辞中,且他的“词韵皆古,奥雅难通”的《周易参同契》,经五代的彭晓推崇发挥之后,道教奉之为“丹经王”,从此,道教内丹学派的含蓄、曲隐的风格,因之树立了。两宋的道教,不

仅在政治上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于理法上,也正处于一个在三教同炉中“烧炼”的重要时期,而道教典籍的玄远、隐晦的表述方法,则始终没有脱离文化习俗的轨道,此际问世的“南宗祖书”《悟真篇》之被后世王阳明斥为“误真篇”,多少总会与它的语言暧昧有些牵涉吧。在明代受谜戏风格影响而出现的《性命圭旨》一书,可谓是文化习俗的大趋势的枝端,结出的道教之果。而清初的《内经图》,在创意风格上,直接承嗣了《性命圭旨》的画风,不同之处是图示更加艺术化和形象化了。如果不是那首“牛”的提示,读者很难发现《内经图》所绘的原来是一个“体”!举个例子:在《性命圭旨》的《反照图》

上标注的“昆仑顶”、“祝融峰”等丹家所谓的“上丹田” 部位,《内经图》直以峰峦之状描绘,使整个“人形”完全隐入了“山水”之中。道教谜辞与图画的结合,更形象地讲述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经旨,为后修炼者提供了方便之径。

《内经图》解

“内经图”解决的秘诀是关和窍。背后闯三关过九到窍为暗中之窍。一旦气串动到这些部位时,就要注意了。

三关为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

尾闾关在脊背的尽头之处,有七个骨节,七个穴位。们练的就是这七个穴位的通道,其内关通内肾,一男一女。内肾为藏精孵卵之地。上行一条髓道,髓道过去叫河车、黄河,也叫

漕溪,上通到泥丸,此阳气上升之路。直到第七节与内肾相对之处,谓之夹脊关。

一旦气到夹脊关,一旦气在两肾中间停留不动,这时要用急火烧。要看看时辰,什么时候要吸长,什么时候要呼短,什么时候腹腔要往里去,要进风,要想办法鼓风,现在叫巽风。

夹脊关再往上,上到脑后灵风之穴,就到玉枕关。

炼丹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将这三关把握住。把握住三关后,才能通过三关到泥九,再往下降,变玉液还丹为金液还丹。

把“智能法”和“三仙功”结合起来练就比较方便了, 前面拉动的三条线,正好是身后的三个关。

人的前身有三田。上田叫泥丸,也叫华池,第一个华他、上华池,方园一寸二,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从眉心往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泥丸。洞房内坐一位白头老人把关,看你能不能进去。练到进气二寸时,人头上戴一个箍,箍叫罗台,这时人很难受。如果不练功,也不想它,就会功弃重来,没有了,又下去了。这时一定要把握住玉枕和天目穴两点力的平衡,即想办法犁出中田。一定要闭眼做,肝开窍于目,睁眼就是阳神之漏,桌就不能从肾升到肝上来。

眉心往下向口行,有两穴,是暗窍,就是一个人两手托住的两个穴,在腭上,即鼻子上。过去把鼻梁上的两穴叫金桥,也叫上鹊桥。封上鹊桥必须用鼻夹。

舌下两穴要开开,开开后下通气管喉咙喉为十二节,叫重

武当元始派的内功修炼(图解)

武当元始派的内功修炼(图解) 内家拳功,源于道家,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养生,全形。在内功修炼上有二:一是养气,一是练气。养者,涵养培养之意,练者,锻炼运使之意。夫气,以心为体,心以气为用。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一气之源,但有虚实动静及有形无形之区别。气者,即中气也,中气者何?即道家所谓“元阳”,医经(黄帝内经)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脏腑之内,故国(武)术家名之曰“中气”,此气即人先天真一之气,为全身营养活动之根源。静坐家修养之。假名“内丹”,国(武)术家锻炼之,则名“内功”。今将武当元始派秘传的内功修炼公诸于世,广结善缘。 一、丹田功 本派丹田功之法称“点火炼丹炉”(武火急烹与文火温养),采用的功架叫“立鼎封炉桩”(丹炉桩与金鼎桩)。此仅将“丹炉桩”与“武火急烹”介绍如下:

丹炉桩 因其形似炼丹炉,故名。两腿两脚并齐站立,双膝弯曲下蹲,但不超出脚尖。两成掌,相叠贴盖于小腹丹田处.(图1)要求:舌抵上腭,精神贯注,气沉丹田。 武火急烹 本法具有神速功效,能在较短时间内激发丹田神火(真元),打通全身滞碍之处,丹田有热气鼓荡之感。 1、按上述姿式站好,双目垂帘,留一点光亮感,眼观鼻尖,由鼻尖观心窝,由心窝观脐下小腹丹田内,想有一黄色“呀”字。燃烧以热。 2、松静观想,待呼吸平和,乃用鼻轻轻吸清气一息,深吸至满,同时小腹上提内收;气足后,猛从喉部咽下一口气,如咽物将气送往小腹丹田内,紧紧压往,提闭谷道,保持不呼不吸。如有漏隙,则仍用鼻息收之。一气下来,必令全身发热,闭气当尽全力,但不可故意用力强

憋。 3、实在闭不住时,仍不能一气吐出,吐快了,心气顿散,上气发虚,更不能松驰,一松弛,督脉气能突然失昏,必使头晕目眩,眼显金花,身体大虚。正确法应该紧握两拳,然后渐渐发声吐气,发“呀”音,这种音能使头部气能下潜小腹作功点,使气益中。每次闭息吐声后,需略有休息,使心脏狂跳渐缓,呼吸平和时,再行下一次闭息。 4、如上法闭上三至七遍,全身经脉大通,小腹内“呀”字黄色火焰引动腹内暖气洋洋,开始作主自己运动,此际宜放松,姿式不变,呼吸细匀而长,仍不时行轻微的咽气闭息,以打通尚有淤滞之细微脉结。练习此法,在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反应,①小腹内有跳动感。②有热胀感,愈胀愈充实。③热气滚动感。④热气鼓荡感。⑤强烈鼓荡感:开合,渐渐大起大伏,强于肺呼吸,渐渐肺呼吸停止胎息产生,全身渐发热发胀。至此,宜行“日月精华”之法。练此功期间必须禁止性生活,否则丹田气无法升华,通关透窍无能为力。同时还要做固精止漏之功,以防夜失走丹。 此功虽是入门下手法,但病弱者不宜,另有法门;心脏功能不好者,禁炼;老年者当须行“生精强精”法。 二、周天功 习本派周天功可直接通周天,无须用意引气。小周天指打通任督二脉而言,只要按要领做,气就从命门开始沿督脉上行,在小周天路线上进行循环;大周天指十二经脉的循行,依法练习,气就自然沿大周天路线运行。 1、小周天功 ①预备式:两脚开立大于肩宽的两倍,两膝弯曲,坐胯松腰,成马步蹲桩。同时两臂从体侧缓缓上举,手心向上,直臂举至头顶上方时,反掌相合,慢慢下落,合掌当胸,略停片刻(图2)。然后按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的顺序逐对分开,双手放下,垂于体侧,并

道家秘传养生术

道家秘传养生术 中国道家研究养生长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道家秘传养生术有哪些呢? 带你去了解一下吧。 道家秘传的养生术一、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二、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三、以气养生 《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看法是:

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 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老子创造的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之要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1、老子的经络之说 老子发现了经络(经脉和经穴),说经气全身左右二十四条经脉往复运行,循环无端。这一发现,比我国四大发明意义更伟大,更深远。 2、老子的精气之说 老子认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进饮食为阴气,鼻入空气为阳气。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这个人与自然最直接的门户。这为练气功能养生,中医药能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人类健康贡献巨大。 道家秘传养生术的作用一、性机能大大增强性是生命活力的表现。 中医认为,房劳过度伤肾耗精,导致早衰早亡。因而提出:青壮者节欲,老年人绝欲戒房劳,要惜精若命。现代医学对这个问题研究较少,国外有人曾对性交后兔的脑垂体前叶进行过细胞检查,发现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其结论自然与中医相仿。然而,道家认为,人欲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致壅塞之病,任情肆意,又损年命,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 也就是说,性生活不单对心理而且对生理也有好处。但是,如何

解读内经图

解读内经图 2011-08-20 11:32:49| 分类:气功·易经·风水· |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上丹田:为百会所在,亦即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等,道家所指名称甚多,可以说是各自命名,众说纷纭,不过多指脑而言。其中玄关所指在两目两眉与额、鼻骨之十字中心处,道家对此也十分重视,认为是入道之门,或泛指气功基础,认为是天地灵根,是祖窍、祖气,至宝至贵。

中丹田:为膻中所在,为自承漿下十二层楼(指喉管)至黄庭(指人体内中虚空窍,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为阳,有肝胆脾均各自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专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灌溉须凭上谷泉(指舌顶上颚,所谓白头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鹊桥),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脐下,或有称之为气海,藏命之所,以织女代表肾为阴性。 按道家以织女喻肾,为真阴,在卦为坎;以牛郎喻心,为真阳,在卦为离,阴阳合则为真夫妻,阴阳合则生丹药,所以还有坎离交媾,男女媾精阴阳合而生丹药之喻。心肾交,水火交,龙虎交之类等等,也都是指练功中之术语。图中“水火交炼池”即喻心肾相交之处所

玉京关:为上关,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缘。《金丹大成集》:“脑后曰玉枕关”。由此上行则可会于泥丸宫,完成任督二脉通,达到任督二脉循环周流,当然也至关重要。

夹脊关:即辘轳关,为中关,释意资料很少,仅知为练功阴阳和合上行的第二关,按《金丹大成集》命名为辘轳关,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玉京关:为上关,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缘。《金丹大成集》:“脑后曰玉枕关”。由此上行则可会于泥丸宫,完成任督二脉通,达到任督二脉循环周流,当然也至关重要。 尾闾关:为下关,在人体尾骶骨之末节,或指长强穴之所在,为任脉向督脉过渡之处,亦为任脉之阴与督脉之阳交会之所,《金丹大成集》:“水火之际曰尾闾关。”亦叫虚危穴、尾闾穴,或称为天人合发之机,子母分胎之路,精气聚散常在此处,水火发端也在此处,阴阳变化也在此处。道家认为此穴“系人生死岸头”,仙家称为生死窟,可见其多么重要,也是修炼通关最难处。 “铁牛耕地种金钱”,以铁牛耕地,比喻修炼下丹田,精、气、神三合与通过尾闾关之不易,三合生丹田炉火,即农夫脚下有一铁炉,炉中火十分盛炽,使水火相济,水火相交。图中有丹鼎,炉火正旺,下有男女童子车水,喻促进水火相交,心肾交,阴阳合,坎离交媾而生丹药之意。此任督交会之处,能否通关是十分关键的,故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一段作为比喻。 注1:《内经图》,又名《内景图》,为道家无名氏(大约有明清间人)所绘制之北宗小周天功法示意图。但这张图,由于其具有神秘主义、宗教实证之学、古代美学和玄学等多重涵义,自少年时代第一次见到以来,便始终悬挂在我的床头,是我心中一个秘密的个人视觉史事件,也是文学、艺术与神学事件。因我曾在许多年里,对该图极度迷恋之。 图画的整体轮廓,是一个从远处看上去盘腿端坐的古人侧面。可是,组成这个古人的腿的部分,是一片滔天的海浪;膝盖的地方正好是岸边的礁石;两个牧童正在海边踩水车,而一条由海水和无数山石架起的小径,沿着古人的脊椎一直向上攀缘,直到“脑海”;“脑海”的四周,群峰矗立,一个白眉,白须的老者正在人体前额的地方跏趺而坐;在人体的腰部,一位孤独的农夫在用一头牛耕地;还有一个素雅的女子在腹部纺纱;这个古人的手是合拢的,但手却是由一派悬崖上的柳树林形成;脚踩星斗的童子正从胸口处飞下来;塔是古人的喉咙;日月形成五官;此外,还有无数密集在人体各个角落,分布在山水各个边缘的火焰,亭台,楼阁,云朵,田地,树木,风雨,雷电,瀑布,远方等等,等等……画的四周也有很多密密麻麻的

道家秘传内经图解

道家秘传内经图解 三关为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 尾闾关在脊背的尽头之处,有七个骨节,七个穴位。我们练的就是这七个穴位的通道,其内关通内肾,一男一女。内肾为藏精孵卵之地。 上行一条髓道,髓道过去叫河车、黄河,也叫漕溪,上通到泥丸,此阳气上升之路。直到第七节与内肾相对之处,谓之夹脊关。一旦气到夹脊关,一旦气在两肾中间停留不动,这时要用急火烧。要看看时辰,什么时候要吸长,什么时候要呼短,什么时候腹腔要往里去,要进风,要想办法鼓风,现在叫巽风。 夹脊关再往上,上到脑后灵风之穴,就到玉枕关。 炼丹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将这三关把握住。把握住三关后,才能通过三关到泥九,再往下降,变玉液还丹为金液还丹。 把“智能法”和“三仙功”结合起来练就比较方便了,前面拉动的三条线,正好是身后的三个关。 人的前身有三田。上田叫泥丸,也叫华池,第一个华他、上华池,方园一寸二,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从眉心往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泥丸。洞房内坐一位白头老人把关,看你能不能进去。练到进气二寸时,人头上戴一个箍,箍叫罗台,这时人很难受。如果不练功,也不想它,就会功弃

重来,没有了,又下去了。这时一定要把握住玉枕和天目穴两点力的平衡,即想办法犁出中田。一定要闭眼做,肝开窍于目,睁眼就是阳神之漏,桌就不能从肾升到肝上来。 眉心往下向口行,有两穴,是暗窍,就是一个人两手托住的两个穴,在腭上,即鼻子上。过去把鼻梁上的两穴叫金桥,也叫上鹊桥。封上鹊桥必须用鼻夹。 舌下两穴要开开,开开后下通气管喉咙喉为十二节,叫重楼,可进食进气,又可通向胃肠。 气管之下到肺,肺的暗窍比较多。肺窍一般都叫金,液体气体都从这里出来,可以出现一些气体,医生说还可以出现一点液体。液体怎么出来的,还没弄清。心上有一窍,就是图上坐的一个小人,小人上有一窍,也是暗窍,名回绛宫,是金公、黄婆约会、龙虎交会的地方。再直下三寸六,叫土釜黄庭宫,为中田,方圆一寸二,是藏东之所,炼丹之鼎,外与脐门相对,约有三寸六分。故日天上三寸六,地下三寸六,(这就转到灵宝毕法上了)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到肾是八寸四分。脐门内有一个生门,内有七窍下通外肾,外肾乃精气行走之处。这时男女要分开练,女同志没有外肾,气门有一窍通到卵巢。男的要提肾,女的要收腹。 脐后肾前有一穴叫北海(它不是穴位的气海),方园一寸二,里面有华池,古人称为下田,是藏精之所,采药之处。这里是炉,炉是倒放的,鼎在上,炉在下,放日:逆行成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不生病的具体方法)》 第1节 易读.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不生病的具体方法)》第1节易读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不生病的具体方法)》第1节作者: 仙学传人武国忠 工作之余,我喜欢来天涯里逛逛。近两年来,我发现大家对健康养生的话题比较关注,很多朋友在这里写下了自己对养生的感受与心得。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中医师,我非常希望能把自己从医这么多年学到的、感悟到的真正对我们有用的养生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是当代仙学泰斗、著名中医家,针灸大师胡海牙先生的入室弟子。追随先生多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重点研习仙学养生、丹道中医、武当古法太极拳、道家针灸等。也是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之女——著名养生大师,宫廷指科传人——王玉芳的入室弟子、义子。我跟随王玉芳先生研习意拳养生及宫廷导引养生术,并得到意拳大隐朱垚葶先生的悉心传授。曾得到过峨嵋丹医学派大师周潜川先生弟子廖厚泽先生的传授,学习丹道医家的“大方脉”。三上贵州寻访高真观廖复阳传人彭显光先生,学习丹家外丹的炼制法,访得丹道家梦寐以求的融阴阳丹法于一炉的浑圆丹法秘传。于四川得到乐天子的毒龙丹秘诀炼制法,精通丹道医家丸散膏丹的制作及使用。学医之初,老师曾对我说:“从学医的角度来讲,我这个老师只是一个领路人,病人才是你真正的老师”。不知不觉,做“大夫”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于今天的我,对老师的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感悟,因为有很多东西确实是临床上总结出来的,我珍惜与每一位患者结缘的机会,感谢患者对我的信任,使我在医学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地提高。这些年,除了追随老师和以患者为师以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另一个老师——书籍。二十多年来,书籍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遇有棘手的疑难杂病我都会向这位老师请教,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里,对《黄帝内经》一书尤为偏爱,用功尤深。工作之余,我愿意把这些年随师学习的心得和实践,结合对《黄帝内经》的研习感悟如实地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祛病延年。《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构成,文字古奥,博大精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几千年来一直是炎黄子孙寻求健康养生祛病之道的宝藏。唐代著名的道家医学大师启玄子王冰,以自己多年修炼道家功夫的体悟,重新整理了一个本子,开头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把养生摄生的要点说出来了,可是自王冰之下的近千年的时间里,因为缺少体认的功夫,大部分的学家都在对这部千古奇书进行随文演绎,以经解经的注解,少有新意,无法去理解其中的精妙。 记得早些年随师修炼道家功夫时,老人家讲做学问与练功夫是不可分开的。他告诉我,传统文化注重体悟,要经历几个阶段方可,一要亲证;二要体知;三

玄门修行秘宝——《修真内外火候全图》

玄门修行秘宝——《修真内外火候全图》 *导读:对金丹大道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金丹真传最重口诀。自古圣真口口相授,代代相传,惟有通天之志者,乃可作为载道之器而接承之。故《悟…… 对金丹大道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金丹真传最重口诀。自古圣真口口相授,代代相传,惟有通天之志者,乃可作为载道之器而接承之。故《悟真篇》有诗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只为金丹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芽而口诀之外,另有三秘,一曰关窍部位,二曰火候次第,三曰内景隧道,属秘中之秘,是丹道中的核心内容,如同鼎之三足,缺一不可。金丹大道无此三秘则不能行,如同鼎无三足不能立足一样。其中,火候之秘,又贯通三秘,因为欲知火候,须知关窍;欲行火候,须知内景。可以说,火候的准确运用和把握,是丹道修炼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金丹火候,历代丹经道书都有涉及,但多藏头露尾,以种种譬喻隐语阐释,反而令人有莫衷一是、云里雾里之感。那么,什么是金丹火候呢?芽其中内涵究竟是什么?芽这里,我们要向大家推荐一幅玄门修行秘宝图《修真内外火候全图》,并以此图为线索,概括揭示一下金丹大道至秘的火候秘诀。 一、《修真内外火候全图》内容介绍 《修真内外火候全图》(以下简称《火候图》),是玄门内部准确完整揭示火候功程次第理论体系的一幅图。它以图文形式,

囊括天人性命大道,详细阐述了道家秘传性命双修金丹大道修行过程中的全部火候功程。既然称为《火候图》,则以火候为环节,贯通天人性命,成就金丹大道无上正果,在千百年的丹道传承中,这种表述形式可谓非常独特。 要说《火候图》,先要知火候。那么,什么是火候呢?芽《火候图》注文中有一段话,对于火候的描述非常恰当,可谓点破玄关,直指本质。文曰:天人正道,金丹大法,以火为枢,以候为机,以火候为功也。盖火候十八股,各有妙用;候有六候、三十六候及七十二候,则见机而用事。须经千锤百炼,始可成就天人之正功也。先贤云: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修真火候最隐微,必假象以示之,以显乾坤之机、圣真之垂范也。故修真内外火候,以河、洛为枢,以干支为脉,以八卦象数为机,法天象地以成其体,而金丹大道之次第功程,亦法天象地,各有其候,环环紧扣,以成其径也,盖火候者,天地之真息,造化之枢机,金丹成败之关键也。因其难言而亦难精,非口传心授而不能明,故从来少人知其机也。修士须知火明候,循序渐进,方能步步有景,层层有验也。其实,火候正是对修炼中秘传修行方法的恰如其分的运用,是见机行事,是当机立断,是天地造化之真息。故龙门派第八代伍冲虚真人有诗云:火候难云不可传,随机默运入玄玄。达观往昔千千圣,呼吸分明了却仙。 《火候图》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文化的核心,其内容非常丰富,可谓包罗万象。凡天文、地理、人文、物理,无不囊括其中。

(完整版)道家“三关九窍”

道家“三关九窍” 道家三关九窍所在的“任、督、冲三脉”构成人体的“小天地”。《内经·灵枢》称:“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有所谓经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脏腑的虚实得不到内部调节,人体的病候得不到排除和纠正,乃至威胁人体生命的存在。 吐纳、调息、导引要经过“前三田”(上、中、下三丹田),“后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三窍”(阴窍、阳窍、中宫窍),共为九窍。道家也称“九窍”为:明堂、洞房、泥丸、气府、鹊桥、重楼、鸠尾、绛宫、黄庭。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注实质为丹房)。其中上丹田是练功的主窍,通此一窍,可以窥探天地之奥秘,把握造化之玄机。窍与经络穴位有着联系,但它又不是穴位,因为穴位只能影响局部,窍则联系整体。 “九窍”各有其实际的位置和不同的作用,“窍”的存在不能离形,“窍”的作用不能离气,“窍”的运用不能离意。意、气、形是练窍的基础,所以窍与静功的“三层九步功”有关,它包含着“九窍”的练法。各窍位置和作用: 1、上丹田:即主窍,在两眼之间,此处是“意”的中心,真气的根源,此窍至为重要。因为精神意识是生命的主宰,真气是生命之根本,能意识中定,才能感应到整体,其气归根才能运化全身,此窍是生命活动的核心,守之可祛病延年,失之则衰老衰亡。意的活动都

是通过此窍,是识神的“出入之门”,出则死,入则生,故又有“生死户”之称。把握了它,就等于主宰了自己的生命。 2、中丹田:在胸部“膻中穴”上一寸五分,是“形”的中心,此窍开则心胸开阔,形体舒展,经气通顺。人在突然受到惊吓,形散气乱之时,常不自觉地用手去抚胸部,即与此窍有关。经络学有气会“膻中穴”之说,因此有人就把“膻中穴”当做中丹田,但注意“ 膻中穴”不能产生整体全面的舒适感。 3、下丹田:在肚脐下一寸三分(小腹内部),是“卫气”的中心,力的根源。气如不归中心,则气散浮,力无根,所以练功第一步就要求气沉丹田,但不能气压丹田,或意守丹田,只要做到“舒胸松腹”,气就自沉丹田,从而遍布全身,达乎四肢。 4、尾闾关:又名“命门关”,是“劲”的中心。但它既不在尾闾处,又不是“命门穴”,它是在与“下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腰椎之间,太极拳称之为腰际,它是劲的中心,四肢的活动都与腰劲有关系,腰一动,整体都动,所以有“腰为第一主宰”之说,腰如歪扭,则劲不整,腰有损伤,则全身不能用力。练功要求“掖胯敛臀”,丹田之气自然贴背,此处自会慢慢凸起,与整个脊椎骨形成一条微向内合的弧形。腰际中正则此窍开,自然上下通顺,力达四肢,发挥整体一致之劲。

道家秘传回春功

道家秘传回春功 回春功是道家秘传的养生长寿功法,回春功动作并不复杂,但要取得效果必须坚持动作准确无误。一般每天可以练一两次,每次5?10分钟,不要超过20分钟。初练此功时,由于不习惯或未掌握要领,可能会有某种不适,但只要坚持认真练下去,掌握要领后便会初见成效。 预备势 自然站立,双脚并拢,两臂垂于体侧。呼吸缓慢,全身放松,头正颈直,目光内敛,神态安详,意念青春,面含微笑。 1.双手手心向上,水平展开呈侧平举,向两侧弧形上举过头顶合十(左右手掌、手指相合),两脚跟相靠(左脚跟向右脚跟靠拢)、脚尖自然分开,同时举踵(脚跟渐提起,有些人一时不适应,可不必急于举踵)。意念元气自下而上沿督脉而行,意念青春,面含微笑。 2.接着合掌下行,脚跟随合掌下行徐徐落下,缓慢呼气。合掌继续引气从任脉而下,然后两手渐渐分开,双手掌渐渐移至体侧,双腿分开,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目平视,排除杂念,呼吸恢复自然入静。 第一节服气 腹式深呼吸,先吸后吐。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呼吸缓慢,神态安详,意念入静。 1.深吸气,鼻吸口呼。吸气时耸肩、举踵,两脚跟随吸气徐徐提起,提肛缩肾,头微抬,颈徐伸,胸部舒展,小腹自然鼓起,最大程度吸纳新鲜空气。 2.当感到吸气快足时,两肩向后转圆加深吸气。然后缓缓呼气,呼气时小腹微收,两膝顺势屈曲,脚跟徐徐下落,身躯渐渐前倾(约45度),两手自然下垂于身前,使体内浊气尽量吐出。以上服气也称吐故纳新。然后回复自然站立。 3.虚静:服气后保持预备势,符合自然站立的全部要求,然后以意念配合自然呼吸,导引全身内外放松入静。即吸气时默念“静”或“我要安静”呼气时以意导引全身放松,尤其是小腹放松。 如此导引8息(一呼一吸为1息),身心逐渐趋向虚静境界。 第二节抖动 第一节过后停十几秒,开始做第二节。 保持虚静状态,全身放松保持正直,双臂仍垂于体侧,两膝稍屈,然后意念由小腹部开始颤动,带动全身脏腑肌肉作有弹性而松柔的抖动,使整个身体作上下弹性的抖动。抖动的同时叩齿。如能自觉全身上下越抖越松柔,悠然自得,则收效越大。这样的松柔抖动每次做功时不要少于164次(约1分钟时间),多至2?3分钟,然后渐渐停止。 抖动时,双乳、全身肌肉、关节、牙关和体内脏腑器官、肾囊皆须有震动感,方为正确。 第三节转肩 在抖动渐停后,停十几秒,做一次松静呼吸(吸气时意念入静,呼气时全身放松),然后双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嘴微微张开,开始做左右转肩。 先左肩提起,由前向上、向后、向下画一圆周与此同时,右肩由后向下、向前、向上画一圆周。左右两肩交替协调转动,转肩时要以身体带动手臂,使上体不停地扭动,压挤五脏六腑吐故纳新。不必主动呼吸,要以上体的挤压带动呼吸。初练者转肩时以自感柔和为宜,不可用力太猛。按上述顺序转肩,左右各转8次,回复到转肩前姿势。 收势 双手由两侧向裆前合十,左脚跟向右脚跟靠拢。双手合掌沿任脉上提,举过头顶,同时举踵、深吸气;合掌下引,脚跟徐徐放下,同时缓慢呼气。合掌经上丹田、中丹田继续沿任脉而下,然后两手掌从关元等穴处分开,两手掌继续分开于体侧,如立正姿势,然后呼吸平静,恢复自然站立。

道家强身秘诀 八虚拍击法

道家强身秘诀八虚拍击法 中医论证认为,人生病了就是正气不足(抵抗疾病能力弱),邪气(产生疾病因素)聚生所致。中医看病的方法传承了几千年,以天然药材、针灸、推拿、药膳或养生疗法与辅助疗法医治不同疾病。而道家也流传下来一套强身的秘诀——八虚拍击法。 “八虚拍击法”透过拍、打、敲两肘、两腋、两髀、两腘,八个关节弯曲处。驱走邪气,正气才能得以挥, 气血才能正常运行。 八虚是什么?古籍医典《黄帝内经》中有一段关于八虚的记载: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干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八虚指的就是两肘、两腋、两髀、两腘八个部位。 “八虚拍击法”是透过拍、打、敲两肘、两腋、两髀、两腘,八个关节弯曲处。驱走邪气,正气才能得以挥,气血才能正常运行。 1.拍两肘窝:拍散心肺邪气病气 古代医师认为,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运行受阻,就会引发心肺两个脏器的疾病。 每天起床后用手拍拍肘窝。可使心肺淤邪散去,恢复正气。有助心肺器官健康。 肘窝部分还有两穴位,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拍打肘窝即可同时拍打尺泽穴可清肺气、泻火降逆,如口腔异味、感冒、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便秘、腹胀、口干,以及咳嗽都有治疗效果。拍打肘窝也可拍到曲泽穴有降逆、镇惊、泄热、宁心的作用,对中暑、心慌气短的症状,以及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身热、心烦、呕吐等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肘窝的拍打方法:把左手臂伸直,用右手找到左手臂的肘横纹正中,用右手四指并拢轻轻拍打肘窝正中。反之,用左手拍打右手的肘窝也是如此。力量可由轻到重。 2.拍两腋:治疗肝病、心脏病 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两腋走四条经脉:肺经、心包经、胆经和心经。 拍打两腋对肺气壅滞出现烦心胸闷的现象,心胁痛长吁短叹,手臂的麻痹,手臂冰凉,活动不便有缓解作用。舒缓因生气引起肝与心不舒服症状。 人只要一生气,经脉肯定就会堵塞。轻拍两腋后可以治疗人发怒后气滞血瘀,运行不畅引起的胸闷、气短、心悸、心悲、多疑、手臂涨麻等症状。 拍打两腋即可拍打到极泉穴,可以让人平静下来,不那么急火攻心。对妇女更年期的一些症状也可以舒缓。还可引血上行,使头脑快速清醒。 平时拍打两腋下,还可以预防和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 3.拍两髀治疗:妇科病 拍打两髀(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时,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穴位——气冲穴、冲门穴。具有健脾胃,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还有健脾的作用。拍打两髀的具体方法就是站立,用双手轻轻拍打两腹股沟,逐渐加力,直至两髀微微发热为止。 4.拍两腘:治疗一切腰腿痛 肾有邪气留于两腘,拍打两腘(膝部后面)可治疗腰背疼及坐骨神经痛,同时还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拍打八虚方法 可用工具也可直接以双手手掌拍打,由于手掌上有热度而且可以自己准确掌握力度,打通经络的效果比工具更好;用工具拍打用力不当反而容易拍伤皮肉。 另外,手掌布满穴位,用手掌长时间拍打也可以激活手上的六条经络,即心、肺、心包、大小肠、三焦经,进而激活足部六条经络,形成一个全身循环。从全息论看,手和足一样,有联系全身的所有器官和组织的穴位,用手拍打就是对全身的系统治疗。 拍打最好是循序渐进,尤其年老体弱或危重病人,开始的力度要小,拍的时间需要由短渐增。虽轻拍只要时日够长,效果会渐明显。 拍打后排泄物会有各种气味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

作为一个庞大、精密而又深奥的典籍之作,要完全阅读和理解《黄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深厚的国学功力和对传统中医学的深入了解。如何才能使《黄帝内经》成为普通女性的养生养颜枕边书呢? 1 创作背景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仙学传人武国忠最新力作) 阳气缺乏,湿邪不去,吃再多药品补品都如同隔山打牛。 绝大多数疾病都可以从养护阳气、驱除湿邪的角度防治,培固自身阳气,就是开启人体自愈大药、抵御病邪的不二法门。 《黄帝内经》养生宝藏的古法今用,启动人体自愈大药,祛病延年! 仙学泰斗著名中医临床家针灸大师胡海牙 香港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CEO霍震寰 台湾著名影视明星、身心灵成长导师胡因梦隆重推荐 但愿世人皆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武医师说:“医者救死扶伤,义不容辞。但愿世人皆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2 图书1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3-1 页数:280 开本:16开ISBN:9787545202175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保健/心理健康>>中医保健 定价:32.80元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图书 简介1 提供最适合中国人的养生方案 ◎独到的道家医术,《黄帝内经》养生宝藏的古法今用,任何疾病都可以从中找到治愈方案,祛病养生。

◎灵龟八法——储藏人体原始能量最平安的八个养生大穴,打通人体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八个穴位统治众病。 ◎三阳开泰——治病不疗心,等于扔黄金。改变人生命运,升腾全身阳气的心法秘传。 ◎改进周公百岁酒——来自仙家不传六耳的养生验方,迅速祛除体内湿邪,充足阳气,堪称“世间第一回春酒〞。 ◎仙家入手第一招:历代修炼家都视为珍宝,将养生保命的阳气固藏在体内的“种阳秘法〞。 ◎抱住健康养生桩——拳道通于仙道,意拳养生不传之秘。无数患者的体验证明,这个融武术健身、中医养生、道家修炼为一体的养生桩,是目前所有调整身心方法中最简捷、最便利、最平安而且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1] ◎增强孩子的自愈能力,让孩子聪明健康、茁壮成长的三大玄机。 ◎4种让父母免受求医无果之苦的法宝,直捣病灶,一招制胜。是您献给父母的长命护身符。 ◎5份道家中医秘而不宣的有效食疗养生套餐,让您有病祛病,无病强身。 ◎8种慢性病丹道中医祛病绝招+1种病后快速痊愈法,贴心守护全家“真阳之躯〞,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是您爱不释手的居家必备药箱。 ◎8种丹道中医养颜大法,福佑您的爱人永远健康年轻,青春永驻。

详解《内经图》

详解《内经图》 详解《内经图》 李经纬《内经图》释 一、关于《内经图》名称: 《内经图》或称之为《内景图》,其实按其内容与图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然也有相关性。《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二、《内经图》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 从《内经图》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养生养性学问关系密切,或即源于中医学内容之发展。但从对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重新命名与界定、图示练功法要领来看,其语言特点其道家理论更为突出。 中医学的发展,在历史上与中国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医学养生的理论与技术,与道家长生不老的思想、习练方法等十分密切。道家思想对中医理论源薮《黄帝内经》与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有着深湛的渗透。或者说,道家关于健康、长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指导过中医药学的发展。譬如:《黄帝内经·素问》开卷就以黄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何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神农本草经》分药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述服之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之服食炼丹之药品,几乎完全是道家炼丹服后以求健康长寿甚至成仙的理论。 古代著名中医学家晋·葛洪、梁·陶弘景、唐·孙思邈、明·李时珍等等,既是伟大的医学家,也以精于道家学理对道家养生养性颇有研究的大学问家。他们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成就,而且在融道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本节主要叙述了四时生长收藏的气候物候变化规律及特点,指出四季之中,一定的气候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发生有具体的内在联系,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各有特点,对于人体的影响也是各有不同。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1),天地俱生,万物以荣(2),夜卧早起,广步于庭(3),被发缓形(4),以使志生(5),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6),此春气之应,养生(7)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8),奉长者少(9)。 夏三月,此谓蕃秀(10),天地气交,万物华实(11),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13),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14),天气以急,地气以明(15),早卧早起,与鸡俱兴(16),使志安宁,以缓秋刑(17),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18),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19),水冰地坼(20),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21),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22),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23),奉生者少。 【注释】

道家二十四节气养生详解

收录于话题 #内经 3 个内容 #四季养生 1 个内容 #二十四节气 1 个内容 《内经》里说的四季养生里有一静一动。静,是指心神要保持平静。不管是什么季节。心神都要静。神不能乱,志不能移。暴怒,过喜过悠都是不对的。动,绝不是现在的快跑,而是缓步、慢行。也就是散步似的。绝不是强体力的运动。很多人想减肥,每天拼命的跑步健身。但效果并不好。过量的强度运动等于消耗自身的阳气。只有舒缓的运动才是养生保健所需要的。 记住这一静一动。四季养生的要领就在其中了。 四季在细化分,就是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了。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具体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每个气,都要如何去做呢? 这里我总结了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诀。内容如下: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诀 大寒立春, 万物不容,惟木独显。天气冷滞,不得化张。 雨水惊蛰, 根基不固,水运难行。厥阴无情,营血不布。 春分清明, 月高风清,一阳升腾。形实郁气,风郁内生。 谷雨立夏, 嫩阳娇弱,阴盛阳虚。形渐萧萧,气遂腾腾。 小满芒种, 郁从心生。丹田积病。勿劳心神,津布气行。 夏至小暑,

土实形满。热从中生。少食勿积,病患不生。 大暑立秋, 阳极气盛。形虚动风。血燥发热,遇湿则淫。 处暑白露, 金水相承,心火囚中。脾土难运,阴阳难平。 秋分寒露, 阴阳相应,贵在平衡。耗损多燥,劳劳不葆。 霜降立冬, 令在三焦,节食少欲,疏导通路,滞气自消。 小雪大雪, 寒水伤木,冻土封山,饱和心火,心平气和。 冬至小寒, 阴盛阳微,莫饮贪杯,静之以待,内敛生机。 解释如下: 大寒立春:天气由最冷转暖。胆气太过反间肺气。肺气虚遇寒宜感冒发烧。上焦伤寒当发表辛散。知道这些就能健康长寿。 谷雨惊蛰:这时候的自然就好像刚刚睡醒一样倦懒。而我们的心肺容易淤结,应当化痰行血活血为宜。这个时候,脾土虚而肝气容易郁结,所以要多运动,好疏散郁结之气。适当初些补益的食物药物宜健脾养胃。 春分清明:这个时候万物复苏,土地松软,草木开始生长,但尚幼嫩。人体也是一样,肝木和脾土正虚,所以服药或食物应以辛散味重为宜(如香菜、茴香、薄荷…)如果长吃零食或饮冷水,加重脾胃的负担,遇到风寒就会容易感冒。小孩子发热要用清肠消积的药物。 谷雨立夏:雨水开始增多,谷物开始生长。主消化的小肠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活跃起来了。所以我们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灸小肠的部位

玄门修行秘宝——《修真内外火候全图》

玄门修行秘宝——《修真内外火候全图》对金丹大道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金丹真传最重口诀。自古圣真口口相授,代代相传,惟有通天之志者,乃可作为载道之器而接承之。故《悟真篇》有诗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只为金丹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而口诀之外,另有三秘,一曰关窍部位,二曰火候次第,三曰内景隧道,属秘中之秘,是丹道中的核心内容,如同鼎之三足,缺一不可。金丹大道无此三秘则不能行,如同鼎无三足不能立足一样。其中,火候之秘,又贯通三秘, 因为欲知火候,须知关窍;欲行火候,须知内景。可以说,火候的准确运用和 把握,是丹道修炼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金丹火候,历代丹经道书都有涉及,但多藏头露尾,以种种譬喻隐语阐释,反而令人有莫衷一是、云里雾里之感。那么,什么是金丹火候呢其中内涵究竟是什么这里,我们要向大家推荐一幅玄门修行秘宝图——《修真内外火候全图》,并以此图为线索,概括揭示一下金丹大道至秘的火候秘诀。 一、《修真内外火候全图》内容介绍 《修真内外火候全图》(以下简称《火候图》),是玄门内部准确完整 揭示火候功程次第理论体系的一幅图。它以图文形式,囊括天人性命大道, 详细阐述了道家秘传性命双修金丹大道修行过程中的全部火候功程。既然 称为《火候图》,则以火候为环节,贯通天人性命,成就金丹大道无上正果,在千百年的丹道传承中,这种表述形式可谓非常独特。 要说《火候图》,先要知火候。那么,什么是火候呢《火候图》注文中 有一段话,对于火候的描述非常恰当,可谓点破玄关,直指本质。文曰:“天 人正道,金丹大法,以火为枢,以候为机,以火候为功也。盖火候十八股,各有妙用;候有六候、三十六候及七十二候,则见机而用事。须经千锤百炼,始可 成就天人之正功也。先贤云: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修真火候最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2.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2 body{margin:0px;padding:0px;background-color:#FFF;} form{margin:0;padding:0;} td,body,select,input{font-size:12px; color:#000;} a.blackrednl {color:#000; text-decoration: none;} a.blackrednl:hover {color:#F0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blackyelnl {color:#FFF; text-decoration: none;} a.blackyelnl:hover {color:#FFF00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blackrednln {font-size: 14px; color:#000; text-decoration: none;} a.blackrednln:hover {font-size: 14px; color:#F0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redonl{color:#FF0000; text-decoration: none;} a.redonl:hover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greynlx{color:#7F7F7F; text-decoration: none;} a.greynlx:hover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bsonl{color:#FFF; text-decoration: none;} a.bsonl:hover {color:#FFDE0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topad { margin:7px auto 10px auto;} #topad a{color:#666666;text-decoration:none;} #topad a:hover{color:red;text- decoration:underline;} .topadline01{border:#d8d8d8 1px solid;} .topadline02{width:155px; height:14px;} .topadline03{width:120px; height:14px; border:1px solid #D4D0C7;} .topadline04{border:#D9D9D9 3px solid;} .topadline05{border-bottom:#d8d8d8 1px dashed;} .topadline06{border:#C4C4C4 1px solid; border-bottom:0; border-top:0;} .fonttitle{font-family:黑体;font-size:18px;line-height:28px;} .imgkf{ border:1px solid #BCBCBC; padding:3px; background:#fff;} .img2{border:#000 1px solid;} .imgkf1{border:#FFF 3px solid;} .paddind15{padding-left:15px;} .paddtba7{ margin- bottom:7px;} .paddind6{padding-left:6px;} .paddind15{padding- left:15px;} .paddind16{padding-left:16px; padding- right:16px;} .font14px{font-size:14px;} .font20px{font- size:20px;} .fontl30{line-height:30px;} .fontl24{line- height:24px;} .fontl22{line-height:22px;} .fontl26{line- height:26px;} .fontbold{font- weight:bold;} .fontredo{color:#FF0000;} .fontredi{color:#FF5100;} .fo ntwhite{color:#FFF;} .fontgreyi{color:#7F7F7F;} .kong{text- indent:2em;} /*全站迷你导航 v2010101101 1.0.2 mblogin*/ #mini_nav_qq_wrap{width:100%;height:25px;background:url(/www/images/n av/mini_bg.png) top left repeat-x} #mini_nav_qq{width:960px;height:25px; margin:0 auto;padding:0;font-size:12px;font-family:"宋体","Arial Narrow";clear:both;} #mini_nav_qq div{color:#666;line-height:24px;} #mini_nav_qq .mini_nav_fl{float:left;} #mini_nav_qq ul,#mini_nav_qq

黄帝内经读

黄帝内经读 《素问》指经常被问到的关于健康与疾病的事情。具有普及性与一般性的问题。它是解答中医关于生命和对天、地与生命关系的问题。是一本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书。 《灵枢》是关于人的气和人的神灵沟通的节点。枢为门轴,为关键,是讲针灸穴位的书。认为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和360个腧穴。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即为天地之气,人应该顺应此天地之气。 传统中医的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上古天真论》 《内经》在自然观、价值观上接受了道家思想,认为人类的道德是一个退化的过程。上古是人类道德水平最高和生活最合乎理想的时期。 养生的核心要义在于保持“形与神俱”的形神统一状态。 【天真】即天赋与人的真精真气。道法自然为上古天真,反之,不自然,为“伪”,即人为做作。中医是伪科学。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真伪对立。天真为无饰的真。道家人为今不如昔。时代越进步,人为的东西越多,离天真就越远。而追求那种天真的办法不是现今里去找,而是返璞归真,回到远古时代,因为远古时期的人们最接近自然。“亲近自然,回归传统”为此篇概括。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首,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不但建立了太平世界,还是一位讲求医药和养生之道、最后成仙得道的帝王。

因道家重视研究自然和生命,倡导养生,追求“长生久视”,故追认黄帝为道家始祖之一。如汉初的“黄老学派”、“黄老学说”。 中医作为养生保健、祛疾俞病的使用技术,其价值追求与道家由很多相似之处,故和道家一样把黄帝作为自己学派的始祖崇拜。《内经》即是假托黄帝之名所著之经典。 24个字讲出黄帝生平,精炼。 【神灵】是风动?还是帆动?总之是心动。 中国古代,心与神等同,其基点、原点为灵。西方为造物主,中国为神。神州即为神所眷顾的地方。神是天,灵(靈)为人(特殊的人)。巫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智慧分子。“巫”字上为天,下为地,中间是能够沟通天地人鬼媒介的人,左人为活人,右人为死者。从巫者为女性,因为女人具有超常的第六感觉。觋为男巫。先有巫而后有觋。 当巫以三个口字用嘴叨念咒语祈求降雨之时,上天下雨的时刻,就是灵(靈)。意为灵验。 【生而神灵】虽黄帝为男,但生来就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能力。 【智慧】智而不慧。急中生智,静极生慧。智不动心神,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学问。而慧带心,能通神。上面为极大“丰”富,中部为“彐”,是哲学中可以转折变性的事物,如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等,具有哲理性。 【言】言者为儒家三立(立德、立言、立功)中的立言(如马三立、楚屠南),指出口成章,说出一些很经典的话。 【弱】20岁之前。 【幼】年轻时。【徇齐】徇通迅,疾也。齐,速也。引申为敏慧,指思维敏捷,理解事物迅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