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L8-021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附教学反思

WL8-021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附教学反思

WL8-021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附教学反思
WL8-021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附教学反思

物理导学案设计

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小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水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__.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95100温度/℃

90

B C

℃的冰河0℃的水比较()

、冰冷 B、水冷 C、冷热程度一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物体放出热量后,它的温度()

、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可能升高可能降低 D、可能升高也可能.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

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

围扫开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完整版)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第一篇: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主要任务有五单元的内容,分别介绍声音、光、物态变化、电路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材改革以后,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与社会怎息息相关,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除了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本学期初二物理的教学力争平均分、优良率、及格率和各项排名都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主要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尤其要求学生将知识与社会相联系,因为新教材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科学、技术、社会”,目的就是要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理解物理并应用物理。而新教材不设习题,也说明了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新的要求。学生只需理解了所学的物理知识,然后与身边的现象相联系,学会理解和分析身边一些常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班级情况分析 初二班的学生上课纪律良好,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初二

(1)班的学生上课纪律好,且学生比较活跃,对新教材比较能适应,但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 总的来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都有待加强,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四、具体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认真备课,上好第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问,耐心给学生讲解。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后总结的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物理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多向他们提出问题,尝试找到更好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3、加强阅读,多些了解新闻、新科技,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积极开展物理实验,也多些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勇于讨论,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 (二)、基础知识教学 1、新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点不多,所以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讲解更着重于将知识用于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当中。 2、将各知识点归纳、总结和分析,每讲完一章书都进行测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的内容。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验

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

《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5.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 6.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7.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大量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4.通过测量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通过对物体温度的估测,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 6.通过对体温计的观察,了解体温计在结构和使用方法上与一般液体温度计的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3.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的品格。 4.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摄氏温度的定义。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从本节开始,学生们真正开始接触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因此要本着从简单入手、从现象入手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研究的方法。本节的两个重点容是“物态及其变化”和“温度及其测量”。本节容安排上注意体现了《标准》中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上主要

2《物态变化》全章复习导学案

2物态变化复习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重点难点】 | 1.温度计的原理、使用、读数;2.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液体的沸腾过程。 【自学指导及练习】 知识点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上的标度采用温标,标度的单位是。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人的正常体温为。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和;⑵测量时应使 温度计的玻璃泡;⑶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⑷读数时,视线要。 4.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 ? 知识点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的两种方式:和。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和。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有:。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有:、 、。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4.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 知识点三、熔化和凝固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凝固时,需要,但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_。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 [ 2.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 知识点四、升华和凝华、水循环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 2. 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占总水量的_____%. 【典型例题】: 例1.请写出图中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分别为℃、℃、℃。 、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反思蔡芬

课题 5.1物态变化与温度课型新授课时 1 授课班级八年级8班授课时间11.25 授课人蔡芬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并能准确的判断自然界中水的各种物态变化。 2.认识玻璃温度计,并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 3.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小组学习和自学,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的水的物态变化的妙斧 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 重点 设计学生参与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境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学 难点 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主要教学内容 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通过天气预报引入水的固(冰、雪、霜、雹)、液(水流、雨露)、气(水蒸气)态,教学设计宜从章首图和常见的天气现象导入课题,着力设计好模拟云和雨的小实验,使学生得以亲历和观察水的物态变化。伴随实验观察进程,适时指明观察点和思考问题,诸如: ·给烧杯加热过程中,你在杯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给烧杯加热?为什么在杯口盖着的盘子里放些冰块? ·为什么在大烧杯里铺一层饱含水分的湿沙?换用别的东西,例如冰块,行吗? ·烧杯上方出现的朦胧“白雾”说明什么问题? 依据教学需要,亦可在本实验前补充加热冰块的小实验:在烧杯中放少许冰块,加热,直至烧干。使学生感悟水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由此导入本实验。本实验的湿沙亦可换为冰块。 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应做出示范并强调以下几点: ·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去加热。 ·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类似模拟造“冰”、造“雨”、造“雪”、造“霜”、造“露”等活动,还应布置到课处活动中。 对水的物态变化应在本板块末推广到整个物质世界,以利后续教学。教师应依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冰——水——水蒸气——水——冰转换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跟水的物态变化结合起来,再由小范围内水的物态变化扩展到地球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启发学生想象出地球上水的“旅行”图景,进而激发他们升腾起疑问:水为什么会在自然界中循环?既然循环不已,为什么还存在水资源危机和缺水?水的三态转化需要什么条件?…… 二、温度 引入夏天天气很热到了秋天天气就会变凉而冬天会很冷春天时天气较暖。“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 体验1、教师准备三杯水: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请学生用手指触摸并描述感觉。

物态变化一轮复习教学案

2014初三物理中考复习教学案之2章《物态变化》 中考目标要求: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1、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和一些常见物体的温度值。知道液体温度计(含体温计)的构造、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2、知道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能说出常见的物质是何种状态。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知道产生每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或放热情况,并列举实例。知道蒸发、沸腾及他们的区别,理解沸点的概念。理解熔点的概念,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解释涉及熔点及沸点常见实例。 3、知道自然界水循环的一般过程,初步了解云、雨、雾、露、霜等的形成。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水循环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了解我国和盐城水资源状况。 本章知识结构框架: 本章中考题型: 1、(13深圳)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春雨是汽化现象B.夏露是液化现象C.秋霜是凝固现象D.冬雪是升华现象 2、(13东营)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 3、(13黄冈市)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4、(13漳州)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沸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5、(13泸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大风吹起尘土“漫天飞扬”,是扩散现象造成的

物态变化与温度反思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反思 哈一三二中学校房晓丹 《物态变化与温度》为教科版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一节内容,作为一名刚才加工作仅三年的教师,对于本节课的反思如下: 1.在本节课中,学生的自主复习、自主探究、研讨、合作等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课堂的时间尽最大可能还给了学生,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真正地当起了课堂教学的组织、指导、帮助、促进者的角色。在这节课中,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地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正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2.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课,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这位学生所在的小组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预习时必定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可能比老师

还要多,而且在选择上会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更愿意听。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3.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因此,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学会了合作,更大的收获在于得到了高质量的学校生活,其精神是愉悦的,心态是积极的,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学生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本节的让学生感觉水的温度,同学们都非常关注。一个小小的实验就能引起学生这么大的兴趣,所以以后尽量多做有质量的实验。 5.在一个班上课时,我试着将“温度的三种表示方法”提到“温度的单位”前面来讲,结果发现,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学生接受起来更难,所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6.在进行“温度计的使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知道温度计使用前要做的事: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看温度计

新人教版八年物理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物理教材分析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号召下,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物理分为上下两册,在初中阶段已经推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新版的八年级物理教材进行如下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材的编排上学科逻辑更加合理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做了较大的改动。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 如: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放在第一节,为以后学到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打下了相应的基础。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如先学习“速度”的内容,为后面“声速”“光速”的学习做好铺垫。而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中的难点,新教材将“物态变化”安排在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 将“重力”“弹力”内容提到了“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具体内容。在新教材中有“测量摩擦力”的实验,直接放在“二力平衡”后一节,既方便学生理解和计算摩擦力,又巩固二力平衡。 将“功和机械能”放在“简单机械”之前,可以为学生计算使用滑轮、斜面的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现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2.适当删减内容,减轻学生负担 根据课标要求删去“颜料的混合”的内容。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删去,因为在生物教材中重点讲解,物理新教材里将该节与其他内容整合后放入“科学世界”中。原教材有一节“看不见的光”,新教材将其删去,部分内容放在“光的色散”一节中。

1-1_物态变化_温度_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物态变化温度》 海原二中 马应华

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5.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大量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2.通过观察冰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3.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 4.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摄氏温度的定义。 难点 1.物质处于不同状态的特征。 2.自制温度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从本节开始,学生们真正开始接触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因此要本着从简单入手、从现象入手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研究的方法。本节的两个重点内容是“物态及其变化”和“温度及其测量”。本节内容安排上注意体现了《标准》中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上主要介绍了温度的概念与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关于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过,但学生对于不同状态物质的特征并不太理解。不过本节的教学要求不高,相信多数学生会很轻松地理解本节内容。 温度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教材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认识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就可以了。学生对此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至于温度的测量、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他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温度的测量,掌握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由于经验的积累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为复习课考虑到学生学完这部分知识后,对于比较基础的部分知识学生还是掌握的比较好,学生只是对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把握得不是太好。学生学完几章物理知识,已经具有一定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但有待于提高。 所以我预设:本章的复习,主要是理清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对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进行重点强调,并教会学生判断物态变化的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及产生的条件,能列举生活及自然界中六种物态变化的实例,特别是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相关现象. 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形式展示晶体的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水的沸腾,对科学探究中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专题训练,比较表格和图像的优缺点,会利用表格或图像归纳结论.让学生掌握章节物理知识的复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及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以情景、问题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 【复习方法】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主,以观察、思考、讨论、归类对比等为辅的复习方法. 【教学准备】因为在新课教学中已经进行过实验探究,结合复习课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在复习课教学中实验探究主要借助于图片展示为主,所以准备如下资源:包含雾、露、霜、雪、雨、固体熔化和凝固、水沸腾、温度图象、水与人类、水资源现状、节约用水等内容的ppt课件. 【教学流程】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随笔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随笔 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教师及时地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地思考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学反思随笔,欢迎参考。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随笔篇一长期以来,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而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物理,更应该先掌握这个时期学生的特点后做出相应的教学。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找到工作的方向和不足,争取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下面我谈谈自己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首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

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由于新教材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师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物态变化 温度 教案设计

物态变化温度 温度与温度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温度计的使用。 2.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生活与生产中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 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热力学温度,有关热力学的温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加油站”的内容。

2.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②SI单位:开尔文(K) 3.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273+t 教师讲述: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现在请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说明:一名同学上前面来操作,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两手指的感觉,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判断就必须进行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测量工具──温度计 教师讲述: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使用温度计测量过温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表)实物挂图让学生观察,并让用手捏住温度计使它升温,放手使之降温,引导同学们思考温度计的原理。 提问:温度计中液体上升和下降跟温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后并回答,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引导。 学生意见统一后,教师予以概括总结并用板书。 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提问:前面我们已经观察过温度计的实物和挂图,都知道温度计上都标有刻度,你们知道温度计是怎样刻度的吗? (引导学生找到温度计刻度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多少? 学生讨论后回答。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 讲述:摄氏温度就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1℃如何刻度呢? 学生思考,讨论,形成正确的观点后汇报,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物态变化系统复习导学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一课时) 【中考要求】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5.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知识结构】 ③熔化时 热,凝固时 热。应用实例: 。 【典型例题】 1.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1、温度 ②凝固 2熔化和凝固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窒温 2.如果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3. 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 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水浇铸成火车轮 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4. 铁是一种晶体,如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能力提升】 1.关于如图5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如图1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 ℃ 3.下列关于四季景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春天,雨笼山峦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 4.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

《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 DIV.MyFav_1321947375578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1947375578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1947375578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1947375578 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21947375578 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21947375578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21947375578 DIV.Section1{page: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复习温度和温度计的知识,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并能准确读数。 2.回顾六种物态变化的重点知识,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同时养成节水、节粮的好习惯。 3.通过对熔化、沸腾实验的回顾,进一步理解物态变化规律。 4.通过图像专项训练,提高利用图像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1.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准确读数。 2.通过复习能灵活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现象。 3.理解巩固熔化、沸腾实验过程及规律并能识别和分析图像信息。 【学习难点】 利用图像信息解决问题 【评价设计】 1.通过问题1、2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3、4、5、6、7、8、9、10、11、和12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问题13、14、15、16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17、18 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 复习课引入:我们刚学完了《物态变化》,这一章内容难度并不大,但是知识点比较多、比较的琐碎,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把这些零散的知识像穿珍珠一样把它们串成一条完美的项链好不好?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用“珍珠”和“项链”分别代表零散的知识点和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了解本节复习课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板块一:温度 (一)基础知识梳理 借助导学案的导读提纲,自主复习有关温度的基础知识,并在小组内交流、质疑、答疑。 教师以提问、追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评价。 问题1、使用温度计时你是如何快速准确的分辨出示数是“零上”还是“零下”?横放的温度计你又是怎样辨别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追问的评价方式,让个别学生把温度计读数技巧教给给全班同学。 问题2、利用复习的温度基础知识,你能轻松过关吗? 学生自主完成“轻松过关(一)”中的两个问题。 (二)轻松过关(一) 1.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2.在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两道重点习题及时评价学生对第一板块知识的掌握情况。 板块二:物态变化 (一)基础知识梳理 问题3、构建物态变化网络图——本单元的物态变化共有几种,它们都是围绕物质的三态发生的?请按照箭头的方向标注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放热情况? 学生活动:通过完成网络图,复习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网络图,及时查漏补缺,复习六种物态变化知识。 (二)思考与辨析 引导学生挖掘网络图深处的知识点,以小组的形式讨论3个思考与辨析问题及追问问题。

物态变化复习课_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并能去解 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点; 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 导入部分 师: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第五 章《物态变化》的学习,今天这 堂课我们一起来对这章的知识做 一个总复习。物态变化与我们的 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是 中考的一个重点部分。我们着重 从三个专题来复习。 对本章知识提起高度 的认识,大致浏览题单上 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 的学习目标。 开门见山的方 式导入,说明 本章的重要 性,可以有效 提高学生的认 识。 专题一:六种物态变化 1.知识建构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题单专题一 的“物态变化三角形”: 2.对应练习 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第1题, 教师来回走动,接收学生练习过 程中反馈的信息。 1.完成题单上的专题 一:“物态变化三角形” 中的六种物态变化以及 相应的能量转化关系,老 师予以指导和纠正。 2.完成对应练习第1题。 对六种物态变 化的讲解基本 到位,但是如 果在加些生活 中的例子辅 助,效果应该 会更好。 所花时间稍 多,可以让学 生分组做,使 课堂更加高 效。

《物态变化》复习课 教案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并能去解 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点; 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

一、六种物态变化 附题单:二、熔化与凝固 晶体:有熔点(凝固点) 非晶体:无熔点(凝固点)三、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 蒸发和沸腾 (二)液化: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一、六种物态变化 二、熔化与凝固 晶体: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2.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3. 三、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吸热) 1..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持续加热。 3.液体在的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降低;气压增大,沸腾时的温度升高。 (二)液化(放热)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_________。 练习题 1. 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河水结冰 升华 露水的形成 凝华 冰化为水 凝固 冰冻的衣服被晾干 熔化 雪的形成 液化 放在阳台上的水逐渐变少 汽化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课题 《物态变化与温度》 东夏镇第一初级中学王留夯 教材分析 《物态变化与温度》是教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第五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物态变化》这一章的教学以“水的物态变化”、“温度”和“温度计”为起点,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是热学的基础,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可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的核心,而学会使用“温度计”则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本节课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有四项要求:(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3)会测量温度。(4)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虽然容量较大,但要求都不太高。所以教材在编写时从学生觉得熟悉的,但对其含义又没有明确认识的“温度”入手,通过实验让学生对已有的经验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测量温度的兴趣。这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新理念。 学情分析 1.本课所面对的学生多数是农村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好动与好奇,对新生事物持有浓厚兴趣,但秉承了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准确、不科学的语言; 2.他们生活气息比较浓厚,在一些生活情境中得到温度的认识,例如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家用寒暑表等,这也是学习本课的一个有利条件; 3.学生对温度的了解虽然具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并没有得到理论的上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并能准确的判断自然界中水的各种物态变化。 (2)认识玻璃温度计,并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 (3)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小组学习和自学,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的水的物态变化的妙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实验用温度计、烧杯、冷水、温水、热水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温度计使用方法与读数。 难点

物理教师的教学计划

物理教师的教学计划 物理教师的教学计划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主要任务有五单元的内容,分别介绍声音、光、物态变化、电路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材改革以后,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与社会怎息息相关,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除了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本学期初二物理的教学力争平均分、优良率、及格率和各项排名都有所提高。 新教材主要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尤其要求学生将知识与社会相联系,因为新教材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科学、技术、社会”,目的就是要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理解物理并应用物理。而新教材不设习题,也说明了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新的要求。学生只需理解了所学的物理知识,然后与身边的现象相联系,学会理解和分析身边一些常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二(x)班的学生上课纪律良好,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初二(x)班的学生上课纪律好,且学生比较活跃,对新教材比较能适应,但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 总的来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都有待加强,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认真备课,上好第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问,耐心给学生讲解。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后总结的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物理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多向他们提出问题,尝试找到更好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3、加强阅读,多些了解新闻、新科技,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积极开展物理实验,也多些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勇于讨论,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课题物态变化课型复习课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主要涉及了温度的概念,固、液和气三种物态,以及三态之间的变化过程。通过本章的复习,使学生巩固温度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熔化和凝固、气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等自然现象,及物态变化中伴随的吸放热等基本特点。并且会利用物态变化规律解释现象。 学情分析 由于本章知识贴近生活,知识体系简单,学生学习较好,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有些物态变化只 能理解,不能直接感受,需要记忆的概念例子也比较多,容易混淆,因此,掌握还不够扎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物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会测温度 3.知道物态变化的几种具体形式、产生的条件和吸、放热情况 4.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列表、图像等方式分析、总结、概括和归纳知识

2.通过对各种现象的分析,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形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助人、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能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 2.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教学方法列表、讨论、讲解、总结

教具投影仪、温度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知识体系投影出示知 识结构 教师巡视 学生自己复 习 巩固知识点 二、应用知识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前应首先了解温度计的 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思路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要了解它的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如图是液态温度计的结构 示意图.(测量前要了解温度计!) 答: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分度值 2: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要求中正确 的是( ) 引导学生回 顾测量工具 使用方法 生讨论交流 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会用 所学知识解 释问题做到 学以致用

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2

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 姓名 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知道熔化、凝固、汽化、液化,会读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 2、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 自己身边的物理 现象。 4、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5、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6、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 加强关注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 (一) 汽化和液化 1、汽化是物质由 ______ 态变为 ______ 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要 ______ 热 ,汽化有 两种方式 _____ 禾廿 _____ . 2、比较这两种方式的异同点: 学习过程: 1、 物质由 ____ 态变成 ___ 态叫做熔化 热,,在凝固过程中要 _____ 热? 2、 物质根据熔化和凝固过程的不同分为. 想一想: 熔化和凝固 ,由 ___ 态变成 ____ 态叫做凝固,在熔化过程中要. 禾口 ?常见的晶体有 1、 2、 定的( 做一做: 冰与蜡这两种固体有何区别? 冰是( )体,蜡是( 冰有一定的( ,在熔化时( )体。 ),在熔化时虽然( ,温度不断( ),但温度保持( ),蜡没有 用图像来描述物理现象, 1、 上面两个图像中,图( 熔化图像,因为( 2、 图甲中,AB 段物质是( 吸热温度( );BC 态, ( );CD 段物质是( 注: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反馈练习: 1、一种物质从 230 (1) 吸热温度( ;(2) )体。 ) 。 )态, )段是熔化过程。 O C 开始熔化,到 250 C 还没熔化完,这种物质是( G i 2 3 4 6 6 7 mj/rn *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