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乡土小说流派

浅谈乡土小说流派

浅谈乡土小说流派
浅谈乡土小说流派

浅谈乡土小说流

摘要:乡土小说是19世纪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描写农村生活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这些小说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的乡愁。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关键词:产生、特征、批判性

一、乡土小说流派的产生与基本特征

乡土小说流派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碰撞,新旧文化相互交织。西方工业文明慢慢渗入中国,沿海大都市渐渐兴起。城市与乡村的区别逐渐拉开。与工业文明相对的农业文明逐渐受到作家的重视,对乡土的眷恋及对故乡落后的风貌的批判,成了乡土小说作家文学表达的主流方向。这一流派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促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它的主要特征是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为背景,以回忆故乡和描写乡村生活为主要题材,描绘乡土人情,揭示并批判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及根深蒂固的劣根性,批判了封建礼教及宗法制度对人身心的迫害。小说注重展示地区的山川风貌及民风民俗,把人物的命运与乡土的民风民俗融为一体,描写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也抒发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乡土小说的批判精神

乡土小说中的批判精神无疑对当时的落后农村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当时大多数作家把写作对象由五四时期的新知识青年转为农村中的一些落后愚昧的小人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人民思想的转变。乡土小说的批判对象之一是落后的民风陋习,作家们对封建宗法文化下的落后现象感到悲痛,他们致力于揭露并批判这些残害身心的民俗,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大量描绘农村生活的作品,在平淡朴实的语言中揭示了传统农村人民的劣根性。

乡土小说中许多作品都体现了对民风陋习的批判,《菊英的出嫁》描写的是农村中“冥婚”的陋俗,批判了当时农村的陈规陋习及人民的精神愚昧:菊英在八岁时便已死去,十年后,她的母亲还惦记着这个十八岁的女儿还没对象,甚至还为她物色了一个同样死去十年的对象,菊英娘请人说媒,合八字,置办嫁妆,雇佣声势浩大的仪仗队,将所谓的婚礼办的有声有色。作者以一种讽刺的笔调叙述了菊英娘为这场婚礼耗费的精神体力和钱财,细致地写出她对这种迷信的事情所倾注的热情,深刻批判了残留的封建礼教及人民落后迷信的思想,小说对冥婚这一场景描写地很到位,使读者对农村思想的封闭落后感到震惊与哀叹。而蹇先艾的《水葬》也批判了农村的陋俗:贵州偏远地区对待小偷会采取绑上石头然后沉下江河的方式将其处死。骆毛和他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但因生活艰辛不得不去偷窃,桐村人残忍地将骆毛以水葬的形式处死。水葬原是一种尊重死者的入葬方式,为的是让死者回归大自然,而在桐村,它变成了一种残忍的杀害人的刑罚,即使骆毛为养活母亲而无奈偷窃且没有成功,但他在村民眼中仍然该死,村民对生命的冷漠无情令人发指。

乡土小说在注重民风民俗描写的同时也重在揭露并批判人性的劣根性。乡村生活贫苦,受教育程度低,受封建礼教的残害尤为严重,农村生活的愚昧和困苦都成为乡土作家描写和关注的焦点。鲁迅是乡土小说流派的启蒙大师,这一流派的许多作家的作品都是受他的作品的启发而完成的。如《陈四爹的牛》中,猪三哈是一个肮脏穷苦的农民,他原本的生活是比宽裕的,也娶了个漂亮的老婆,但没过多久,老婆和邻村的一个男人勾搭上了,猪三哈知道了竟然觉得那个男人比自己高大,比自己好看,认为这几年来自己委屈了老婆,便默默地离去,从此过上了替陈四爹放牛的日子。别人以前骂他黑酱豆,他是不敢还嘴的,但自从替陈

四爹这个镇上有名气的人看牛后,听到别人的辱骂,他总要在喉咙里咕哝一句“娘的大头菜”,认为这样就胜利了,这里就能看出猪三哈这个人物和啊Q有点相似,都会采用精神胜利法打败敌人,但猪三哈又比啊Q更胆小懦弱。在弄丢了主人的牛时,他竟然因为怕被追究就投湖自杀,然而知道牛死亡后,陈四爹和村民们痛惜的是牛,而猪三哈的失踪却无人问津。在他们看来,一条人命甚至还比不上一头牛重要。人性的冷漠麻木让人害怕,而猪三哈自身的胆小懦弱又让人可悲可叹。而在《水葬》中,骆毛被水葬时,村民不但不同情他,反而还拍手叫好,情绪异常激动亢奋,对待生命麻木又野蛮,通过桐村的缩影便可窥见全中国的思想状态,实在让人害怕!

乡土小说流派的作家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揭示农村生活的重大问题,还原了一个落后又野蛮的农村社会。作家们对于这些备受各种因素摧残的底层农民总是带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矛盾感情。

参考文献: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乡土小说与问题小说

【乡土小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乡土小说的兴起,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于西方化的一次反拨。“五四”小说以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和对西方近现代文学及语言的借鉴与中国传统小说划 清了界限、实现了小说的革命,然而“五四”小说创作因此也存在很多弊端。其一是概念化,小说成了作家演绎思想、表达观念的形式,这个弊端主要表现在问题小说中;其二是欧化,这主要集中在浪漫小说中。浪漫小说不仅在抒情方式上直接借用了19世纪西方浪漫文学(尤其是卢梭的作品)的抒情方式,而且在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上也过多受到卢梭及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影响,因而这一派小说在叙事上不象小说,而在语言上则又非本土化。针对这种缺陷,新文学作家曾呼吁文学的“地方色彩”,提倡文学应有“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号召作家“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所以,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的崛起,实际是新文学在革命之后着手建设的象征,反映了新文学现实主义的追求。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明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但是,无论是鲁迅还是那些后来被称为乡土作家的青年作家,在20年代初、中期都不曾明确使用过“乡土文学”或“乡土小说”的概念,更未以此相标榜。最早将这批作家回忆故乡、抒写乡愁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的,是鲁迅1928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后来人们便沿用这一概念指称这一时期的这批作家的创作。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 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住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

第二讲 20年代的问题小说

第二讲20年代的问题小说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读教材P58 -61 ) 1 、梁启超等人文学改良主张的影响 1902 年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他从维新革命的角度看待小说创作,强调小说启迪民志的社会功能,认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2 、现代小说乃以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的出现 印刷、造纸工业的发展与进步 小说阅读群体的出现 稿费制度的形成 3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促动 新文化运动使小说成为文化变更的重要载体: ①新文化运动需要小说作为宣传工具; ②旧文学作为旧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或载体应该首先接受文化 革命的洗礼。 4 、西方小说的引入对古典小说向白话小说转型的促动

西方小说对鲁迅等作家的陶冶 林纾小说翻译的影响 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 第一节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种小说。这类小说多以知识青年的生活为题材,探索“人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诅咒黑暗现实,鼓吹社会改造,追求个性解放,渴慕婚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代表作家有冰心、卢隐、王统照、许地山等人。 一、“问题小说”兴盛的原因: 1 、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推动。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对日本近代文学中“问题小说”的评价(1918 ),《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1919 )继续讨论这一问题。沈雁冰在五四时期多次直接倡导问题小说。 更直接推动“问题小说”“问题剧”是对易卜生剧作的译介。(1918 年《新青年》第四卷第 6 号特别出版了《易卜生号》,刊有易卜生的《娜拉》、《国民公敌》等剧译本,以及胡适的论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城市形象嬗变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城市形象嬗变 新时期乡土小说在对城市形象的书写有一嬗变,即由80年代的赞美与向往到90年代后的“丑化”。其原因与时代文化经济的转型、作家自身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及对现代性的质疑与反思相关联。 标签:乡土小说;城市形象;嬗变及成因 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创作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相互冲突、相互交融下共生发展。在此背景下,乡土小说中所书写的城市形象,随着经济的转型,时代的进步以及作家自身的因素,对城市的向往与追求,发生了新的转型和嬗变。 一、向往与想象:八十年代的城市形象 改革开放后,城市文明风吹进乡村,对城市的向往与想象成为这时乡土文学创作的共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谈到历史发展中城市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1]作家们看到城市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创作时不自觉地把对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关系的理解赋予其中,致使80年代的乡土小说呈现出乡村人对城市的追求与向往与赞赏。 对长期受束缚压抑的乡村,城市新物品的出现不仅是一种视野上的需求,更是精神上的向往。“80年代的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脱离出来,正处在一个精神解放的时代。当时的人们把一切都视为精神解放的表征,一条牛仔裤,一副‘蛤蟆镜’都意味着从精神上摆脱压抑,追求新的空间的努力。”[2]此外,铁路、公路、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使80年代封闭落后的村庄受到了一次新的城市文明的洗礼,人们对于城市形象的想象与追求便有了途径。铁凝《哦、香雪》、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张一弓《黑娃照相》中,大量出现代表城市意象的物品:牙膏、牙刷、香皂、电话、皮鞋、衬衫等,冲击着乡村固有的生活及观念。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宽阔的街道,城市夜景的灯火等景观,“现代城市常常被人们形象称作钢筋水泥的森林。”[3]与低矮茅屋的鲜明对立。生活在乡村的高加林,烟峰,禾禾,陈焕生们,熟悉乡村的一草一木,当他们进入城市时,花花绿绿的商店、各色的旅社酒店、卖小吃的小摊以及各种交易市场,整个城市的整体印象让他们艳羡不已,充满着崇敬和憧憬。 作家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着城市发展与改观,体验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享受着城市带来的物质成果与精神需求。并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环境等城市文化的外现,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冲击来展开描绘和刻画。 二、存在与徘徊:九十年代以后的城市形象 进入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转型,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开始成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期末考试正确答案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期末考试正确答案! 1.刘备第一、二次去找诸葛亮的时候没有描写()。 A、诸葛亮身边的书童 B、诸葛亮的长相 C、诸葛亮的居住环境 D、诸葛亮的朋友 正确答案:B 2.林冲的绰号是()。 A、急先锋 B、玉麒麟 C、豹子头 D、小旋风 正确答案:C 3.西游记中要用一万个小儿的心肝给国王“煎汤敷药”的描写其实反映了()。 A、达官显贵阿谀奉承 B、明朝社会现实黑暗 C、皇帝宠信道士胡作非为 D、寻常百姓愚昧无知 正确答案:C 4.公孙胜没有出场诗的原因在于()。 A、在小说流传过程中遗失 B、人物形象属于临时添加,没有相应准备 C、身份发生变化,出场诗被删除 D、次要人物,在创作阶段被忽略 正确答案:C 5.“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中的典故出自()。 A、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B、孟姜女和万喜良 C、梁鸿和孟光

D、蔡文姬和卫仲道 正确答案:C 6.不属于主要表现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情节是()。 A、三顾茅庐 B、赤壁之战 C、夷陵之战 D、六出祁山 正确答案:C 7.《宋史》中的张顺是()。 A、抗击金人的民族英雄 B、抗击蒙古人的民族英雄 C、抗击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D、抗击突厥的民族英雄 正确答案:B 8.武松杀嫂故事中出现的小厮名叫()。 A、牛二 B、郓哥 C、唐牛儿 D、李狗儿 正确答案:B 9.颜良是哪个阵营的大将?() A、孙权 B、曹操 C、吕布 D、袁绍 正确答案:D 10.现存的《三国演义》的明代刊本有多少种?() A、二十多种 B、四十多种 C、七十多种 D、八十多种 正确答案:A 11.“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是《西游记》第几回的回目?()

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2

问题小说就是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由于作者思想倾向不同,初期问题小说中有一部分作品专以“美”和“爱”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大部分则并不提供答案,是所谓“只问病源,不开药方”;而“不开药方”本身,也正是问题小说的特点之一。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后来,问题小说也体现著作家密切关心现实这一优良的传统。 了问题小说的创作。 发展1、“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2、宣扬爱的哲学。如果说初期“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步曲”,爱的核心是“母爱”。 3、《倪焕之》它通过一个大的时空跨度去展示社会生活。小说从辛亥革命发生写到大革命失败。写了十几年的历史变迁,包括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了这十年间中国社会从乡镇到都市的现实生活。》)《倪焕之》重现了五四青年的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剧处境。是现代文学“知识分子心里变迁史”中的重要一章。 问题小说的缺失与不足 1. 忽略了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氛围渲染和形式等文学要素,小说的社会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其文艺审美价值; 2. 小说过重的哲理色彩和理性深度,有图解观念的创作形式,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 3. 缺乏现实的生活基础,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存在明显的主观臆想和向壁虚构的成分,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 乡土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乡土小说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1.文学研究会 1.2.创造社 1.3.语丝社 1.4.美文 1.5.语丝文体 1.6.小诗 1.7.新月诗派 1.8.象征诗派 1.9.春柳社 1.10.《终身大事》 1.11.爱美剧 1 .12.湖畔诗社 1.13.南囤社 1.14.乡土文学 2.1.左联 2.2.社会剖析派小说 2.3.东北作家群 2.4.京派作家群 2.5.新感觉派 2.6.中国诗歌会 2.7.上海艺术剧社 2.8.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2.9.国防戏剧 3.1.七月诗派 3.2.九叶诗派 3.3.荷花淀派 4.1.“三突出”创作原则 4.2.“根本任务论” 4.3.“黑八论” 4.4.“主题先行论” 5.1.“朦胧诗” 5.2.新写实小说 5.3.“四川诗群” 5.4.“上海诗群”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绍钧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致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1.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主要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抒情色彩。 1.3.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撰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的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1.4.美文: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五四乡土小说_启蒙与审美之间的选择

2002年7月 第21卷第4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Anq ing Te a che rs Co lle ge(S oc ia l S c ie nce Ed ition) M a y.2002 Vo l.21No.4 ΞΞΞ 五四乡土小说:启蒙与审美之间的选择 方习文 (巢湖学院中文系, 安徽 巢湖 246011) 摘 要 : “五四乡土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的发生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实际是五四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创作上的体现,而且一开始就受到文学界的理论重视,并得到关注、提倡与引导。同时,鲁迅与周作人创作的范式影响力,对乡土小创作的发展起了奠基与推动作用,从而构成二十世纪乡土文学发展中一主一从、一浓一淡的两条线索。 关键词:五四乡土小说;启蒙;审美 中图分类号: I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2)04-0045-04 “五四(20年代)乡土小说”是在五四新文化、新文学的氛围下启动的,它一开始就以不凡的势头构成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成为五四新文学的重要成果,并对二十世纪的乡土文学的实践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走向乡土——文学的必然选择 以倡导“民主”“科学”为内容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其本质上是一次“人的觉醒”“人性的解放”的文化运动,这一带有“现代”胎记的文化思潮,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政治思想界,主要是“劳工神圣”思想的传播。在这种思潮下,处于社会最底层、占我们这个民族绝大多数的农民,他们的生存状况,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的文化心理……日益为社会所重视。《新青年》于1918年第4卷第3号开始在《社会调查》栏内,刊载关于农民问题的讨论,以及乡村风俗文化的情况介绍。以后不断有这类文章刊出。1919年,李大钊在《晨报》发表了《青年与农村》一文,对于农民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对于在中国农村的黑暗状况,以及青年应采取的态度,都做了明确的阐述。随后,在中国兴起了农民运动。对农村与乡土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文化思想建设的层面上,还体现在社会变革与社会运动的具体实践上,显示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中的一种方向和选择。 与此相呼应的是,“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为人生”启蒙主义的文学思潮,也给“乡土文学”作家以影响,在理论上起了倡导、推动的作用。新 文学发轫期,最先高举“文学革命”大旗的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反对“雕琢的阿腴的贵族文学”、“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提倡“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P19)显然主张文学当研究、反映国情,关心平民生存。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主张“重新去发现‘人’,去‘辟人荒”’,“从文学的起首,提倡一点人道主义”。[2](P20)他在1918年发表的《平民文学》更明白地倡导文学对于平民悲欢哀乐的关注:“平民文学应该着重与贵族文学相反的地方”[3](P211)。沈雁冰也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他的注释是,“一是普遍的性质;二是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三是为平民的非一般特殊阶级的”。[4](P13)文学界走向“平民”的主张更加明确和自觉,“新思想要求他们注意社会问题,同情于第四阶级,爱‘被损害与被侮辱者’”,[5](P219)要描写下层民众的苦难和挣扎,树立“血和泪的文学”,[6](P490)以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勇气,表现社会下层(尤其是广大乡村)普遍的苦难和愚昧。 五四乡土文学与问题小说的兴起、流变与式微同样存在密切关系,换句话说,是现代小说自身运动的结果。在五四乡土小说兴起之前,现代思想的觉醒导致一场文化启蒙思潮,出现了一批“问题小说”,他们以小说的方式探讨国民性改造问题、人生目的问题、劳工问题、妇女问题、青年问题、婚姻问题等等。但是,由于“问题小说”的作者对于小说中所涉及的“问题”并不真正了解,在 Ξ ΞΞ作者简介: 方习文(1964-),男,安徽宿松人,巢湖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 收稿日期: 2002-04-27

四大名著——中国古典小说巅峰答案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选择题(60分) 1、醉打蒋门神的是谁(2.00分) A.鲁智深 B.武松 C.林冲 D.李逵 2、下列诗句说的是薛宝钗的是(2.00分) A.闲静时候如姣花照水 B.可叹停机德 C.人比黄花瘦 D.聪明反被聪明误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谁的词?(2.00分) 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李清照 4、蔡义江认为贾宝玉是(2.00分) A.想象中的人物 B.虚构的 C.曹雪芹 D.曹寅 5、《三国演义》重点描述的三场战争,不包括()(2.00分)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夷陵之战 D.诸葛亮北伐 6、关羽之前,赤兔马曾经被谁拥有()(2.00分) A.张颌 B.张辽 C.吕布 D.许诸 7、林冲的绰号是(2.00分)

A.黑旋风 B.黑三郎 C.及时雨 D.豹子头 8、水浒传中提出招安建议的是(2.00分) A.林冲 B.晁盖 C.宋江 D.杨志 9、《忠义水浒传序》是谁写作的(2.00分) A.施耐庵 B.罗贯中 C.金圣叹 D.李贽 10、一百二十回中插写内容的是?(2.00分) A.叶昼 B.冯梦龙 C.金圣叹 11、“闲静时候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描写的是()(2.00分) A.妙玉 B.薛宝钗 C.林黛玉 D.秦可卿 12、观音菩萨所骑的是(2.00分) A.老虎 B.莲花 C.金毛犼 D.大鹏鸟 1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写的(2.00分) A.林黛玉

C.妙玉 D.秦可卿 14、绰号“青面兽”指的是()(2.00分) A.林冲 B.鲁智深 C.杨志 D.王英 15、()在山寨中地位仅次于宋江、卢俊义和吴用,排在第四位,属于梁山领导层的核心人物。(2.00分) A.呼延灼 B.公孙胜 C.秦明 D.戴宗 16、关于三国演义说法正确的是(2.00分) A.第一部长篇小说 B.宋元话本基础上形成 C.文言通俗小说 D.都对 17、蔡义江认为后四十回全是后人所作的理由是(2.00分) A.续书扭曲形象 B.续书缺乏创意 C.续书因袭前人 D.都是 18、“可叹停机德”说的是()(2.00分) A.林黛玉 B.薛宝钗 C.贾探春 D.史湘云 19、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认为谁是正统?(2.00分) A.魏国 B.蜀国

“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

“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与中国乡村的社会转型紧密相连。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被全面纳入现代性体系,现代化与城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乡村的结构性变化,大到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教育、环境、卫生和医疗等方面,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家庭结构、行为习惯、衣食住行、日常消费等方面,都在变化中呈现出新的经验模式。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注意到现代乡村在“常”与“变”间的剧烈变动,努力以新思想、新观念、新视野和新方法去表现新乡村、新农民、新景观和新故事,创作出具有异质性审美特征的新乡土小说。正是基于新世纪乡土小说审美转型的文学事实,本论文提出了“新乡土写作”概念。首先新乡土写作不同于新乡土小说,前者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活动,后者作为文学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存在,一个是文学活动的动态过程,一个是文学的静态文本,具体而言新乡土小说只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新乡土写作尚未完成正处于进行状态,我们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审视正在发生的文学新变,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向乡土小说进一步创作提供有效资源提出文学期许。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定位于新乡土写作的“发生”,这是一个过程和阶段而我们正处于初发期。作为概念出现的新乡土写作在范围上我们做出一定的限制。在时间上我们借用汪晖对“世纪”概念的认识,以社会现实和文学特征的同一性标准,将新世纪时间范围前推到1990年代;在空间上我们延展了乡村界限,沿着乡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农 民迁移轨迹,将乡镇、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特殊区域纳入考察范围;

在研究对象上我们缩小了新乡土写作指向的文学体裁,排除了诗歌、散文和戏剧等,主要以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避免研究过于宽泛。之所以选择长篇乡土小说,是因为在表现现实的广度、长度、容度和高度等方面长篇更具优势,更能表现出当下丰富的、复杂的现实生活。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以新乡土经验去书写新的中国乡村故事,围绕着新乡土写作话题主要思考了几个大问题:一是新乡土写作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新乡土写作?二是新乡土写作是什么?三是新乡土写作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四是新乡土写作写什么?五是新乡土写作怎么写?正是沿着这一思考逻辑我们对新乡土写作问题进行整体框架,先后辨析了新乡土写作概念,论述了新乡土经验和新乡村叙事经验,且在经验的基础上思考了新乡土写作应该讲述哪些乡村“新”故事和“大”故事,以及如何以新的表现手法去建构文学,实现艺术形式的突破。首先我们解决的是新乡土写作概念,带有本质主义的本体追问,即新乡土写作是什么的问题。新乡土写作的提出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新时期以来对“新乡土文学”的不断探索,不同时代的“新”融汇成新世纪新乡土小说的“新”。这种“新”不仅包括新世纪中国乡村现实变化带来的乡土小说新内容,也包括世界文学背景下基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地方的和民间的文学形式的创新。正是基于新世纪的新乡村和新乡土小说创作现状,我们提出了新乡土写作概念,认为它是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下基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基本事实,在“新乡土经验”和现代乡村叙事经验的基础上,以新思想、新文化、新价值观、新历史观作为根本推动力,以世界性视野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复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复习题目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创造社 2、乡土文学 3、京派 4、文学研究会 5.《朝花夕拾》 6、社会剖析派小说 7、《骆驼祥子》 8、《画梦录》 9、朦胧诗 二、填空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的,第一部白话诗集是的。 2.1919年周作人提出的概念认为文学应忠实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现实”。 3.方鸿渐是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4.在第一个十年中的文学作品最能反映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5.新月诗派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三美”,它们分别是、和。 三、简答: 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新诗在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发展的历史轮廓

2、论述《雷雨》的思想意义和繁漪的形象特征。 3、请联系作品具体故事情节,论述《围城》的文化意蕴 4、《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几种类型?简要叙述他们的特征。 5、以《超人》为例,说明“爱的哲学”在冰心创作中的得失。 6、简要谈谈《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特色 7、结合作品谈谈革命样板戏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 1.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同时又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2.请联系作品具体故事情节,论述《围城》的文化意蕴 3. 论述《雷雨》的思想意义和繁漪的形象特征 一、名词解释 1、新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等。认为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崇天才,重神会,受过艺术至上思潮的影响,故被成称为“为艺术派”。 2、20年代中期,一些侨寓城市的农村青年,以他们的见闻与体验写作农村生活的作品。它上承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下启三四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家作品众多。 3、京派:四十年代以北京高校师生为主力组成的文学流派,其主张与海派相对立,追求乡土气息的审美风尚. 4、新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叶绍钧、沈雁冰等12人。主张文

(00537_中国现代文学史)汉语言文学本科 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文学研究会 1.2.创造社 1.3.语丝社 1.4.美文 1.5.语丝文体 1.6.小诗 1.7.新月诗派 1.8.象征诗派 1.9.春柳社 1.10.《终身大事》 1.11.爱美剧 1.12.湖畔诗社 1.13.南囤社 1.14.乡土文学 2.1.左联 2.2.社会剖析派小说 2.3.东北作家群 2.4.京派作家群 2.5.新感觉派 2.6.中国诗歌会 2.7.上海艺术剧社 2.8.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2.9.国防戏剧 3.1.七月诗派 3.2.九叶诗派 3.3.荷花淀派 4.1.“三突出”创作原则 4.2.“根本任务论” 4.3.“黑八论” 4.4.“主题先行论” 5.1.“朦胧诗” 5.2.新写实小说 5.3.“四川诗群” 5.4.“上海诗群”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绍钧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致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现实主义文学流 派的力作。 1.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 本,成员主要有郭沫若、郁达夫等, 是“五四”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浪漫 主义文学社团。创办《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 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 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 “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 用。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 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抒情 色彩。 1.3.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 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 丝》主要撰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 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 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 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 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 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 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 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言 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 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 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 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 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 作的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 响。 1.4.美文: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 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 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 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 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 一种独立的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 学史上确立。 1.5.语丝文体:因语丝社成员创作 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 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 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 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 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 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 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 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 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 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 品散文。 1.6.小诗:1921--1924年间,冰心、 宗白华、徐玉诺等人受泰戈尔《飞 鸟集》、日本俳句的影响开始写作小 诗。小诗多是以简短的体式抒写个 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 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以表现 作家“零碎的思想”。 1.7.新月诗派:1926年,徐志摩、 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 倡新格律诗,提出诗歌创作的“三 美”主张,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 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 道路。 1.8.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 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 坛上的。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 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 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 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 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 歌音节美的重视。象征诗派的创作 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 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 《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 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1.9.春柳社:1906年底由李叔同、 陆镜若和欧阳予倩等人在日本东京 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 1907年他们演出的《茶花女》获得 很大成功,在留学生中引起强烈反 响。同年6月他们又演出了自编的 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这次公演 不仅轰动了留学生界,而且引起了 日本文艺界的高度重视,被看做是 中国早期话剧的开端。此后,春柳 社的成员继续增加,他们又陆续创 作或改编、演出过《画家与其妹》 等剧目,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1.10.《终身大事》:独幕剧《终身大 事》描写了田亚梅与陈先生自由恋 爱,因不满于父母的阻挠而离家出 走的故事。剧作表现了追求个性解 放和婚姻自主的新女性反对封建迷 信与传统礼教习俗的勇敢姿态。 1.11.爱美剧:1921年3月,沈雁冰、 郑振铎、陈大悲等发起成立民众戏 剧社,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强调戏 剧反映时代,提倡“写实的社会剧”, 针对堕落了的文明戏,他们提倡“爱 关剧”,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 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 支配”,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 1.12.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 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 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情诗 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1.13.南国社:1927年冬成立于上海, 领导人为田汉,南国社前身为南国 电影剧社。设有文学、绘画、音乐、 戏剧、电影等,以戏剧活动为主。 主要成员有田汉、欧阳予倩、徐志 摩、徐悲鸿、周信芳等。其宗旨是

浅谈乡土小说流派

浅谈乡土小说流 摘要:乡土小说是19世纪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描写农村生活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这些小说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的乡愁。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关键词:产生、特征、批判性 一、乡土小说流派的产生与基本特征 乡土小说流派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碰撞,新旧文化相互交织。西方工业文明慢慢渗入中国,沿海大都市渐渐兴起。城市与乡村的区别逐渐拉开。与工业文明相对的农业文明逐渐受到作家的重视,对乡土的眷恋及对故乡落后的风貌的批判,成了乡土小说作家文学表达的主流方向。这一流派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促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它的主要特征是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为背景,以回忆故乡和描写乡村生活为主要题材,描绘乡土人情,揭示并批判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及根深蒂固的劣根性,批判了封建礼教及宗法制度对人身心的迫害。小说注重展示地区的山川风貌及民风民俗,把人物的命运与乡土的民风民俗融为一体,描写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也抒发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乡土小说的批判精神 乡土小说中的批判精神无疑对当时的落后农村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当时大多数作家把写作对象由五四时期的新知识青年转为农村中的一些落后愚昧的小人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人民思想的转变。乡土小说的批判对象之一是落后的民风陋习,作家们对封建宗法文化下的落后现象感到悲痛,他们致力于揭露并批判这些残害身心的民俗,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大量描绘农村生活的作品,在平淡朴实的语言中揭示了传统农村人民的劣根性。 乡土小说中许多作品都体现了对民风陋习的批判,《菊英的出嫁》描写的是农村中“冥婚”的陋俗,批判了当时农村的陈规陋习及人民的精神愚昧:菊英在八岁时便已死去,十年后,她的母亲还惦记着这个十八岁的女儿还没对象,甚至还为她物色了一个同样死去十年的对象,菊英娘请人说媒,合八字,置办嫁妆,雇佣声势浩大的仪仗队,将所谓的婚礼办的有声有色。作者以一种讽刺的笔调叙述了菊英娘为这场婚礼耗费的精神体力和钱财,细致地写出她对这种迷信的事情所倾注的热情,深刻批判了残留的封建礼教及人民落后迷信的思想,小说对冥婚这一场景描写地很到位,使读者对农村思想的封闭落后感到震惊与哀叹。而蹇先艾的《水葬》也批判了农村的陋俗:贵州偏远地区对待小偷会采取绑上石头然后沉下江河的方式将其处死。骆毛和他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但因生活艰辛不得不去偷窃,桐村人残忍地将骆毛以水葬的形式处死。水葬原是一种尊重死者的入葬方式,为的是让死者回归大自然,而在桐村,它变成了一种残忍的杀害人的刑罚,即使骆毛为养活母亲而无奈偷窃且没有成功,但他在村民眼中仍然该死,村民对生命的冷漠无情令人发指。 乡土小说在注重民风民俗描写的同时也重在揭露并批判人性的劣根性。乡村生活贫苦,受教育程度低,受封建礼教的残害尤为严重,农村生活的愚昧和困苦都成为乡土作家描写和关注的焦点。鲁迅是乡土小说流派的启蒙大师,这一流派的许多作家的作品都是受他的作品的启发而完成的。如《陈四爹的牛》中,猪三哈是一个肮脏穷苦的农民,他原本的生活是比宽裕的,也娶了个漂亮的老婆,但没过多久,老婆和邻村的一个男人勾搭上了,猪三哈知道了竟然觉得那个男人比自己高大,比自己好看,认为这几年来自己委屈了老婆,便默默地离去,从此过上了替陈四爹放牛的日子。别人以前骂他黑酱豆,他是不敢还嘴的,但自从替陈

中国四大名著读后感,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读后感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读后感,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读 后感大全 红楼梦: 其实我倒认为《红楼梦》并不是一部爱情小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也不是中心故事,但这一败涂地的悲剧确实是整部书的主要线索,无论怎样我们也都曾经为这两人的结局深深地感到遗憾。悲就悲在我们看尽了这种荒唐的阶级观念产生的爱情悲剧,还是无法避免在现实的社会中仍有被迫门当户对的才能成婚的想法,让婚姻远离了爱情,直至枯萎,永远不断延续着悲剧 西游记: 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了我们正义是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达目的不罢休,绝对不能气馁,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懒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机智灵敏、英勇果断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在学习时,或者在生活中不

应该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挫折和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动动脑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过去了吗?一旦战胜了困难和挫折,那胜利还会远吗? 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 水浒传: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中国四大名著读后感(二) 我读完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知道了《三国演义》是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群雄争霸,成败有道;《西游记》是说西天取经,斩妖除魔,惩恶扬善,修成正果;《水浒传》是说被逼无奈,揭竿而起,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 1、对乡土小说的认识 “乡土小说”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它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潘训、许杰、许钦文、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蹇先艾、王任叔、黎锦明等。 对这一流派的认识和评析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 言》中,分析蹇先艾、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以后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流派的创作特色。 2、乡土小说兴起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文学现实主义已经不能再满足于主观性很高的“问题小说”,它必须在作家们所熟悉的生活题材上扎根,而当时青年作家比较熟悉又比较扎实的生活题材,是乡土题材。这种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决定了乡土写实小说必然会趁时运而崛起。 鲁迅小说的示范与影响。许多理论家的倡导。 3、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 作家们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作家们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了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在批判的描绘故乡的愚昧习俗、麻木的人性和凄凉人生时,作家们仍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使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4、乡土小说的贡献: 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和农民,从而使新文学和社会生活联系得更为密切,也更贴近现实土壤。 自觉地开拓了风俗民情这个前所未有的小说审美领域,促进了新文学民族风格的形成,其中的圆熟之作具有意境美。 最大限度地打破了全知叙述角度,作家隐退,让画面和细节直接在读者面前显现,语言的个性化程度和地方色彩也都大大增强。 三、浪漫抒情小说 1、创造社的成立及其文学主张 2、浪漫抒情小说的兴起及其特征 “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 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中,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抒情倾向推至极端的,是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 浪漫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①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不能自禁地交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 ②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浪漫抒情小说的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属于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是() A.《过客》 B.《落叶》 C.《灭亡》 D.《赵子曰》 2.属于鲁迅《呐喊》小说集的作品是() A.《伤逝》 B.《在酒楼上》 C.《阿Q正传》 D.《祝福》 3.在乡土文学之外,最早开辟现代田园小说别一支派,并对后起的沈从文有直接影响的作家是() A.台静农 B.彭家煌 C.废名(冯文炳) D.许杰 4.与徐志摩诗集同名的作品是() A.《再别康桥》 B.《红烛》 C.《雪花的快乐》 D.《翡冷翠的一夜》 5.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个性特征是() A.自我写真、感伤抒情、结构散文化、文笔清新流丽 B.自我写真、悲壮抒情、结构散文化、文笔清新流丽 C.自我写真、感伤抒情、结构严谨、文笔清新流丽 D.自我写真、感伤抒情、结构散文化、文笔清新冲淡 6.叶圣陶(绍钧)的小说中被茅盾赞誉为“扛鼎之作”的是() A.《潘先生在难中》 B.《多收了三五斗》 C.《倪焕之》 D.《城中》 7.沈从文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是() A.《绅士的太太》 B.《八骏图》 C.《有学问的人》 D.《王谢子弟》

8.人物“陶岚”出自于作品() A.《冲出云围的月亮》 B.《二月》 C.《为奴隶的母亲》 D.《三姐妹》 9.标志老舍创作幽默风格成熟的作品是() A.《二马》 B.《骆驼祥子》 C.《离婚》 D.《月牙儿》 10.茅盾在“五四”时期提倡() A.革命文学 B.为人生文学 C.为艺术文学 D.表现自我文学 11.“五四”时期创作内容主要是对母爱、童心与大自然讴歌的作家是() A.徐志摩 B.宗白华 C.王统照 D.冰心 12.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是一部多幕剧,全剧共有() A.三幕 B.四幕 C.五幕 D.六幕 13.短篇小说《樊家铺》的作者是() A.艾芜 B.柔石 C.吴组缃 D.沈从文 14.云普叔的形象出自() A.《春蚕》 B.《多收了三五斗》 C.《丰收》 D.《在禾场上》 15.萧红的成名作是() A.《王阿嫂的死》 B.《生死场》 C.《呼兰河传》 D.《马伯乐》 16.“汉园三诗人”指的是() A.何其芳、金克木、李广田 B.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 C.卞之琳、徐迟、金克木 D.金克木、徐迟、路易士 17.曾被卞之琳誉为“抗战以来所出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A.《淘金记》 B.《困兽记》 C.《还乡记》 D.《南行记》

五四乡土小说资料

?“五四乡土小说”是指在上个世纪20年代出现的小说流派。它继承了五四时期的革新思想,继续对国民存在的劣根性进行抨击,同时也对五四时期文学的全盘西化进行反拨。“五四乡土小说”开始于鲁迅的创作。像他的《故乡》、《祝福》都属于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另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台静农、王鲁彦、彭家煌、许杰、废名等。这些作家在创作上或多或少的受到鲁迅的影响。“五四乡土小说”的作家大都是学历很高的高级知识分子。像鲁迅在日本留过学,废名师从周作人,曾任北大国文系教授,台静农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所以他们的小说是知识分子小说。这些小说的作家们大都远离各自的乡土,而生活在像北京、上海等这样的城市里。他们的小说植根于家乡,却又超越了家乡。他们写家乡的人、事、物,却又不是写给家乡人看的。他们只是借助家乡来表达对麻木的世人的不满、失望和批判以及抒发自己的理想与希望。他们的小说语言流畅、精炼、自然,格调清新而略带忧伤。:“五四乡土小说”的创作背景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这个时期的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而像鲁迅等这样一批有识之士自然会为疗救愚昧的国民而奔走呼喊。农村是受封建思想迫害最严重的地方,却也是最质朴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作家们所愿叙述的地方。“五四乡土小说”的作家大多是南方人,具有南方人特有的温柔缱绻之意。因此他们小说的背景也是以南方水土为背景的,纸上洋溢着或清新、淡雅或萧肃、忧郁的水乡特色。“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作家都是北方人,是深深扎根在黄土地的人。他们的作品充满了黄土地的气息,或辽阔寂静,或干燥皴裂。像是被榨干了水分。这里的人无论男女豪爽大气、知错就改,具有别样的可爱。“五四乡土小说”主要表现了处于半封建本殖民地社会的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一方面作者们对农民的淳朴表示赞赏,另一方面更多是对封建思想压迫下农民的愚昧表示不满与失望。文中提出希望,却并没有明确解决的办法。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写的是封建社会落后的冥婚陋习。 文中一方面对农民真挚的情感表示同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落后的习俗的批判。废名的《浣衣母》以散漫、轻柔的笔调写李妈、驼背姑娘,人物质朴、真诚、善良、可爱,可也能看出在农村作为女人区别于男人的命运的不公平和悲剧性,表现了作者对妇女的同情和怜惜。“五四乡土小说”里的农民大都为南方水乡的农民。他们质朴、纯真、温柔、含蓄。而且更多的是表现这些人在思想上的落后性和受封建势力的压迫,进而联系到整个中国民众。“五四乡土小说”多以南方水乡为背景,里面体现的地方、语言和行为都具有浓重的南方特色。像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凫水少年,废名笔下的重瓦屋、堤坝、渡河、撑船人、石塔、绿竹红花等。另外像唱山歌也是南方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乡土小说形成的文学史背景: ?一是“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读者心理的进步,希望看到更为广阔的、非概念化的真实的社会人生, ?二是“五四”运动退潮之后,作家与读者面对现实的浓烈的苦闷情绪,带来浓郁的乡愁, ?三是周作人等理论家的提倡。 ?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 ?回忆、乡愁、 ?风土、写实。 ?乡土小说使新文学小说的题材转向社会民众,手法转向写实,描写转向以人物为中心……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