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8章 小型制冷装置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34
《小型制冷装置》清考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温室效应答:CO2 在大气层中,阳光可以透过它,它又能够截获从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热量, 并将热量反射回地球。
因此,大气中的 CO2 对地球起保温作用,这一现象称之为温室 效应。
2、液击答:活塞式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吸入不可压缩的液体而导致压缩机损坏的现象。
3、大马拉小车答:所谓大马拉小车就是指启动制冷系统运行时,配制压缩机的容量大于实际需要的 制冷量,导致系统负压力运行,甚至湿冲程事故的发生。
4、闪发气体答:制冷剂在节流前后(进入蒸发器前)由于吸收环境热量而蒸发产生的气体。
5、制冷系数答:制冷循环所消耗的功与制取的冷(热)量之比。
二 填空1、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必须在靠近蒸发器的地方,阀体应垂直放置,不能倾斜更不可 颠倒安装。
感温包的安装方法通常是将其缠在吸气管上,使感温包紧贴管壁,包扎紧密, 接触处应将氧化皮清除干净,露出金属管道本色,必要时可涂—层铝漆作保护层,以防生 锈。
2、氟里昂 22 的分子式是 CHClF2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40.8 ℃。
3、 溴化锂是一种典型的盐类 , 它是呈无色粒状结晶存在的, 其融点为 549℃, 沸点为 1265 ℃,因此,它是一种极不易挥发的物质,它与水组成溶液后,溴化锂不会逃选,即汽相中 几乎没有溴化锂组分存在。
同时溴化锂是极易溶解于水的,组成溶液后也仍有较强的吸水 性,因此是个较理想的吸收剂。
4、复叠式制冷机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制冷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级(也可以是 两级)制冷系统组合而成的。
一般适用于—70 ℃~ —120 ℃的低温装置。
5、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活塞组、连杆组、 曲轴 、轴封装置、 气阀组 、机体和缸套六大部件组成。
6、氨管一律采用无缝钢管,禁止使用 铜 或 铜合金 管或管零件。
氟利昂管路则常采用 铜 管, 系统容量较大时采用无缝钢管。
为了减少管道和制冷剂充灌量以及系统的压力降, 配管应尽可能短而直。
第八章船舶制冷与空气调节装置第一节船舶制冷装置所谓制冷,就是用人工方法从被冷却对象中移出热量,使其温度降低到一种相对的低的状态。
显然,要使一个冷藏室中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必须不断地从室内移出热量。
因为热量只会自行从高温处传至低温处,而不能反向转移,所以制冷装置的功用就在于将冷藏室中的热量强行排出。
在船上安装制冷装置的目的是:1.伙食冷藏船舶一般来说本身都必须储藏相当数量的食品,以满足船上人员生活上的需要。
为了储存食品,大多设有伙食冷库和相应的制冷装置,船上习惯称为伙食冰机。
比如。
有的远洋船一次在海上就得连续航行一个多月,就“育鲲”轮来说,是一条远洋实习船,船上的船员和实习生通常都是二百多人,因此必须设有相当容积的食品冷库和制冷装置。
2.船舶空调现代船舶为了能向船员和旅客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一般都装有空气调节装置。
为空调提供冷源的制冷装置船上习惯称为空调冰机。
3.冷藏运输为了防止易腐蚀食品或一些特殊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腐烂变质或蒸发、自燃或爆炸,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开始建造并使用专门运送冷藏货物的冷藏船。
现在冷藏集装箱运输已日趋普遍,冷藏船和冷藏集装箱都设有专门的制冷装置。
食品冷库的冷藏条件是:1.温度低温是食品冷藏最重要的条件。
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同时也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延缓其成熟。
只有食品中的水分完全冻结,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才会停止。
食品中的水分溶有盐类等物质,要完全冻结约需—60℃;但到—20℃时食品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已基本停止繁殖。
储藏冻结的肉、鱼类食品的船舶伙食冷库习惯称为低温库。
长航线航行的船低温库储藏温度以—18℃~—22℃为宜(也有的设计温度低至—25℃),肉类能较长时间(半年以上)保存。
库温保持在0℃以上的其他伙食冷库习惯称为高温库,其中菜库温度多保持在0~5℃,粮库和干货可选择为12~15℃左右。
2.湿度相对湿度过低会使未包装的食品因水分散失而干缩;而湿度过高又使霉菌容易繁殖,但对冷冻食物影响不大。
实验8—2 小型制冷机及其制冷技术引言小型制冷装置通常指家用电冰箱、冷藏箱以及小型空调器等。
利用半导体热电效应制冷的装置,因其制冷功率一般地说比较小,也可看作是小型制冷装置。
由于小型制冷装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密切相关,已经形成需求量很大的产业。
另一方面,目前广泛用于小型制冷装置中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主要是卤化烃类(氟里昂),这类制冷剂对大气层的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特别是普遍用于家用电冰箱的氟里昂-12(R12)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以及由之而产生的温室效应相当严重。
为保护大气环境,1985年3月有关缔约国政府签订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9年5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集有56个国家全权代表参加的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随后,1990年6月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有55个缔约国、41个非缔约国、8个国际组织以及44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参加的会议,对该议定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1992年1月1日生效。
因此,从节能的角度看,小型制冷装置制冷功率和效率的测量,对其制冷性能的检测及改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而从各国为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而努力探索新的制冷原理及寻求新的制冷剂这一发展趋势看,各种新型制冷循环的设计与制冷剂的开发,最终都离不开对不同条件下制冷机制冷功率及制冷效率的检测。
参考资料[1]吴业正、韩宝琦等编,制冷原理及设备,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
[2]孙大坤、高学奎等,氟里昂灌注量影响电冰箱制冷效率的实验研究及其结果的初步应用,制冷学报,1990,No. 3。
实验目的1.利用加热补偿法测量不同温度下小型制冷机模拟系统的制冷功率。
2.通过对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口和回气口温度及压力的测量估测制冷效率。
3.通过以上测量学习和掌握对不同制冷剂及不同灌注量的制冷剂对制冷功率与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1.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界中,热量是可以互相传递的。
把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原来温度高的物体,温度将逐渐下降,而原来温度低的物体,温度将逐渐升高,最终两物体的温度趋于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