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能愿动词句

文言文能愿动词句

文言文能愿动词句
文言文能愿动词句

文言文能愿动词句

目录:

一、构成叙事句的能愿动词句

1、愿、欲、敢、肯 (1)

2、得、获、能 (2)

二、构成说明句的能愿动词句

1、可 (3)

2、足 (6)

能愿动词句

能愿动词是一组特殊的动词,有些可以构成叙事句,有些可以构成说明句。

一、构成叙事句的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愿”、“欲”、“敢”、“肯”以及“得”、“获”、“能”构成叙事句。

1、愿、欲、敢、肯

这四个动词的主语一般都是施事。

注意1:“愿”、“欲”主要表示主观意愿,常带动词性词语

......做宾语

..。例如:

○《左传·定公元年》:季.愿与子从政

....。

(季愿您一起参与政事)

本例主语“季”是施事,表主观愿望。能愿动词“愿”,带动词性词语“与子从政”做宾语。

○《榖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

..。

...欲伐虢

本例主语“晋献公”是施事,表主观愿望。能愿动词“欲”,带动词性词语“伐虢”做宾语。注意2:“敢”、“肯”主要表示主观上的胆量、愿望,也常带动词词性词语做宾语,在句中常构成否定句或反问句。例如:

○《荀子·大略》:齐人

..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

(齐国人想攻鲁国,但畏惧卞庄子,所以不敢经过卞地。)

本例中的主语“齐人”是施事,能愿动词“敢”表示主观上的胆量,带动词性词语“过卞”做宾语,由“不敢”构成否定句式。

○《荀子·性恶》:小人

..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

(小人可以成为君子,但不肯做君子。)

本例中的主语“小人”是施事,能愿动词“肯”表示主观上的愿望,带动词性词语“为君子”做宾语,构成否定句。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埋怨谁呢?)

本例中主语“臣”是施事,能愿动词“敢”表示主观上的胆量,带动词性词语“怨”做宾语,疑问代词“谁”作情态动词“怨”的宾语前置,并构成疑问句。

○《非子·孤愤》:奸邪之臣

....安肯乘利而退其身?

(奸臣的臣子又怎肯趁着有利时机而自行引退呢?)

本例中主语“奸邪之臣”是施事,能愿动词“肯”表示主观上的愿望,带动词性词语“乘利而退其身”做宾语。疑问代词“安”和能愿动词“肯”构成疑问句。

注意1:除了以上的特点外,这四个动词还各有特点。“愿”常带主谓性宾语之后构成祈使句,与此有关的容,请参看第七章第二节祈使句。“欲”常带“之”做宾语,“之”常表示“这样(做)”。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公曰:“氏欲之,焉辟害?”(欲之:想要这样做)(庄公说:“氏想要这样做,哪里能避开这个祸害呢?”)

本例主语“氏”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之”做宾语,代词“之”表示“这样(做)”。○《论语·季氏》: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欲之:想要这样做)(主人想要这样做,我们二人都不主呀!)

本例主语“夫子”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之”做宾语,代词“之”表示“这样(做)”。注意2:“欲”有时还可以带“速”、“久”等形容词做宾语。例如:

○《左传·衰公十四年》:野曰:“尝私焉,君欲速.,故以乘车逆子。”

(野说:“‘我试着私下和他谈谈。’国君想要快一点,所以用一辆车子来迎接您。”)

本例中主语“君”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形容词“速”作宾语。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大叔)曰:“楚子将死矣!不修其正德,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游吉曰:“楚王要死了!不修明他的国政和德行,反而贪图诸侯的进奉,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想要活得长久,能办到吗?”)

本例中主语“楚子”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形容词“久”作宾语。

注意3:在反问句中“敢”常表示“不敢”、“岂敢”,此时其后的宾语中往往有副词“不”。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敢不:岂敢不)(臧文仲回答说:“天子在外边蒙受尘土,岂敢不赶紧去问候左右。”)

本例反问句中的能愿动词“敢”,带有否定副词“不”,表示“岂敢不”。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敢不:岂敢不)(先轸说:“一个普通人在国君面前放肆而没有受惩罚,岂敢不自己惩罚自己?”)

本例反问句中的能愿动词“敢”,带有否定副词“不”,表示“岂敢不”。

注意4:在不带宾语时,“肯”时常构成否定句。例如:

○《左传·宣公四年》: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鲁宣公四年春季,鲁宣公和齐惠公让莒国和郯国讲和,莒人不肯)

本例中的能愿动词“肯”不带宾语,构成否定句。

○《左传·文公十六年》:公有疾,使季文子会齐侯阳谷,请盟,齐侯不肯。

(文公生病,派季文子和齐懿公在阳穀会见。(季文子)请求盟誓,齐懿公不肯。)

本例中的能愿动词“肯”不带宾主,构成否定句。

2、得、获、能

1)“得”、“获”主要表示客观上的可能性,主语通常不是施事。这两个动词一般只带动词性

.....

宾语

..。例如:

○《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

...,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得没于地

(假如我能够善终,上天可依礼而懊悔并撤回加于许国的祸害,愿意许公再来治理他的国家。)本例中的主语“寡人”是庄公的自称,因为是否能“得没于地”不是主观上能决定的,而是决定于外部条件,所以这里他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只带动词性宾语“没于地”。

○《左传·昭公三年》:大叔曰:“吉.贱,不获来.,畏大国,尊夫人也。”(不获来:不能来)(大叔说:“吉的地位低下,不能前来,这是害怕大国、尊敬夫人”。)

本例中的主语“吉”是大叔的自称,他之所以不能来,是身份决定的,在这里“吉”也不是施事,能愿动词“获”只带动词性宾语“来”。

注意:“得”有时还表示从情理上看是否可以、应该,此时的主语也不是施事。例如:

○《榖梁传·隐公元年》:寰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得:可以)(周王畿的诸侯,没有天子的命令,不能随意出国拜会诸侯。)

本例中的主语“诸侯”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表示“可以”。

○《左传·成公三年》:卫在晋,不得为次国。(得:应该)(卫国对晋国来说,不应该是次国。)

本例中的主语“卫”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表示“应该”。

2)“能”大多表示主观能力上的可能,有时也可以表示客观、情理上的可能,在这两种情况中,主语都不是典型的施事。例如:

○《孟子·告子上》:(孟季子问公都子)公都子

...不能答。

本例的主语“公都了”不是典型的施事,能愿动词“能”表示主观上的不能,并带动词性词语“答”做宾语。

○《荀子·议兵》: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

(弓与箭不协调,那么羿也不能用它射中微小的目标)

本例主语“羿”不是典型的施事,能愿动词“能”表示客观上的不可能

○《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人一出生就有欲望,如果欲望达不到,就不能不去追求。)

本例中主语“人”不是典型的施事,能愿动词“能”表示情理上的不可能。

二、构成说明句的能愿动词句

能愿动词“可”、“足”多用在说明句中评议可否,主要是指说明行为是否可行,这其实也是在说明一般见解。在这两个词中,“可”最常用,用法也比较多,“足”远不及“可”常用,用法也比较单纯。

由于“可”、“足”本身应有评议作用,所以在评议可否时,句末既常用“也”、“矣”,有时也可以不用“也”、“矣”。

1、能愿动词“可”构成的说明句

由“可”构成的这种说明句有四种不同的形式,前两种形式都是“可”单用,后两种形式是“可”后加动词或介词。以下分别介绍。

1)“可”能够单独与决断词组合在一起构成说明句。在表示肯定的时候,它的后面最常用

“矣.”。这种句子

.....。例如:

....常表示原来不可以

.......,现在可以了

○《左传·隐公元年》: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本例能愿动词“可”与决断词“矣”组合,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原来不可以,现在可以了。

○《左传·隐公元年》: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庄公听到太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动手除掉他了。”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来攻打京城。)

本例能愿动词“可”与句末决断词“矣”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原来不可以,现在可以了。注意1:有时也可以单用“可”,表示完全可以。例如:

○《战国策·策二》:王曰:“楚国多盗,正可以圉盗乎?”曰:“可。”

(楚王问:“楚国盗贼很多,正名可以用来防盗贼吗?”史疾说:“可以。”)

本例中单用能愿动词“可”,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完全可以。

○《晏子春秋·外篇》: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

(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一一数说,再按罪杀他。”景公说:“行。”)

本例中单用能愿动词“可”,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完全可以。

注意2:在表示否定时,“可”前可以用“不”或“未”。在用“不”时,其后通常不用决断词,表示完全不可以;在用“未”时,其后可以用“也”,也可以不用“也”,表示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可以。例如:

○《史记·周本纪》: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燿德不观兵。”

本例能愿动词“可”前加“不”,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完全不可以,句未没用“也”。

○《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子贡问道:“乡党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呀。”)

本例能愿动词“可”前加“未”,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完全不可以,句未用“也”。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庄公准备击鼓。刿说:“不可以。”)

本例能愿动词“可”前加“未”,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完全不可以,句未没用“也”。

2)在“可”的前面有主语时,其前的主语可以是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或主谓短语。

注意1:在“可”前是体词性词语时,最常用来评议人,是说某人是否适宜于某事;有时也用评议物。句末一般不用决断词,有时可在句中或句末用“也”。例如:

○《国语·晋语四》:文公问元帅于衰,对曰:“郤縠

..可。”

(晋文公向衰征询谁可以担任晋军统帅的意见,衰回答说:“郤縠可以”)

本例中能愿动词“可”前加有主语“郤縠”,构成评议可否句,在句未没用决断词“也”。

○《左传·襄公三年》: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

(正在这时羊舌职死了,晋侯曰:“谁可接替中军尉佐羊舌职的职位?”对曰:“羊舌赤可以辅佐中军尉。”)

本例中用能愿动词“可”,并在前加有主语“赤”,构成评议可否句,在句未用决断词“也”。○《吕氏春秋·首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

(王季历被困于殷纣而死,其子周文王很痛苦,又不忘自己被殷关在羑里的耻辱。(之所以不及时拙作雪恨),是因为时机未到的缘故。)

本例中用能愿动词“可”前加有主语“时”,构成评议可否句,在句未用决断词“也”。

注意2:在“可”的主语是主谓短语或谓词性词语时,“可”表示对其前的行为是否可行作出

评议。在这种句子的句末可用“也”,表示静态评议;也可用“矣”,表示动态评议。例如:○《左传·文公十八年》:叔仲曰:“死君命

...可也。”

(叔仲说:“死于国君的命令是可以的。”)

本例中用能愿动词“可”,其前加谓词性短语“死君命”作主语,句末加决断词“也”,对“死君命”这种行为作出静态评议。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苑羊牧之曰:“君过之!乌存以力

....闻.可矣,何必以弑君成名?”(苑羊牧之说:“君王过去吧!乌存由于勇力过人而出名就行了,何必为杀死国君来成名?”)本例中能愿动词“可”前加主谓短语“乌存以力闻”,句未加决断词“矣”,对“乌存以力闻”这种行为作出动态评议。

3)以上两种形式都是“可”单用,在“可”之后带有动词性宾语时,“可”后动词所涉及的

事体

..的事体在前

....面,所以这种句子中

...所涉及

..“可.”前面做主语

..。由于“可.”后动词

..,常位于

的动词之后

....。在这种句子中,“可”表示对主语所表示的事体采取某种行动是否....通常没有宾语

可行。句末

....的“矣.”。例如:

....的“也.”,也可以用表示动态

..可以用表示静态

○《左传·文公十年》:或谓子舟曰:“国君

..不可戮也。”

本例说明句用能愿动词“可”,其前所加“国君”作主语,是动词“戮”所涉及的事体前移,“可”对主语所表示的事体采取“戮”的行动不可行,而句未加决断词“也”表示静态。

○《史记·留侯世家》:(老父)曰:“孺子

..可教矣。”

本例说明句用能愿动词“可”,其前所加“孺子”作主语,是动词“教”所涉及的事体前移,“可”对主语所表示的事体采取“教”的行动可行,而句未加决断词“矣”表示动态。

注意:在“可”后加动词时,“可行”是一种常见形式。“可得”之后常可以直接用“也”,也可以构成“可得+而+动”的形式之后用“也”。例如:

○《孟子·万章上》: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

..也。”

(弥子瑕对子路说:“如果孔子住到我家里,便可得到卫国的卿相之位”)

本例说明句中用能愿动词“可”,并在“可”后加动词“得”,组成“可得”形式,“可得”之后直接用决断词“也”。

○《论语·公冶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

....也。”

本例说明句中用能愿动词“可”,并在“可”后加动词“得”,组成“可得”形式,构成“可得+而+闻”的形式后用“也”。

4)在以上三种形式中,“可”构成评议句时句末通常要用“也”、“矣”,但是在“可”后使

用介词

..大多不用

..、“矣.”;如果

..“也”

..“使.”、“谓.”等构成说明句

..“以”

..、“与.”及动词

....时,句末

用.“也”

..。

...的作用

..、“矣.”似乎有强调

其一,在“可”后使用“以”时,“可以”既可能是由能愿动词“可”加介词“以”构成的一个短语,也可能只是一个词“可以”。

注意1:不管“可以”是短语,还是词,其后

....。例如:

..都可以带有宾语

..的动词

○《榖梁传·庄公九年》:十室之邑,可以逃难

..。(可以:可以凭借它)(有十户人家的小城,就可以凭借它避难)

本例中的“可以”中,“可”为能愿动词,“以”为介词,构成能愿动词短语“可以”的动词

“逃”后,带宾语“难”。

○《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

...。

(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

本例中的“可以”是一个词,构成评议与可否句,其后的动词“为”带宾语“尧舜”,句末没加决断词“也”。

○《吕氏春秋·爱类》:惠子曰:“大者可以王,其次可以霸也。”

本例中的“可以”是一个词,句末用“也”,其后分别带宾语“王”和“霸”。

○《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本例中的“可以”是一个词,句末用“矣”,其后的动词“为”带宾语“师”。

注意3:“可”后加介词“与”时,通常都是短语。“可与”的用法与“可以”、“足以”的用法基本相同。例如:

○《礼记·乐记》: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

(对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乐。)

本例中能愿动词“以”后加介词“与”,构成评议可否句,句末不用决断词“也”、“矣”。

其二,“可”后用“使”、“谓”时,其后的动词也可以带宾语。

注意1:“可”之后如果是使令动词“使”,其前的主语往往相当于“使”后没有出现的小主语。例如:

○《孟子·告子下》:方寸之木

....,可使高于岑楼。

(寸大的木块,能使它比高楼还高。)

本例说明句中的能愿动词“可”后加使令动词“使”,构成评议可否句,主语“方寸之木”是“使”的小主语。

○《论语·公冶长》: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本例说明句中的能愿动词“可”后加使令动词“使”,其前的主语“求”是“使”的小主语。注意2:由于“谓”可以带双宾语,“可”后用“谓”时,“谓”还可以带有宾语。“可谓”之后一般不用“也”、“矣”;有时用“矣”,很少用“也”。例如:

○《国语·晋语三》: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

(打赢战争反而被诸侯取笑,不能说这表现了武力)

本例说明句中的能愿动词“可”,加动词“谓”,其后带宾语“武”,句末不用决断词“也”。

○《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

...。

本例说明句中的能愿动词“可”,加动词“谓”,其后带宾语“知兵”,句末用决断词“矣”。

○《荀子·臣道》:之去疾,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

...。

本例说明句中的能愿动词“可”,加动词“谓”,其后带宾语“篡臣”,句末用决断词“也”。

1、能愿动词“足”构成的说明句

由“足”构成的这种说明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前一种形式都是“足”与决断词“也”、“矣”配合使用,后两种形式是“足”后加动词或介词。以下分别介绍。

1)“足”主要是从价值的角度或数量的多少上说明可行性,句未通常用“也”,偶尔用“矣”。例如:

○《左传·宣公元年》:穆公曰:“晋不足与

....也。”

(穆公说:“晋国不值得亲近。)

本例说明句中用能愿动词“足”后,用动词“与”,句未用决断动词“也”,表示从价值的角度说明动词“与”的可行性,是否定式。

○《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

....足食也。

(古时候的男人是不耕种的,草木的果实就足够吃了。)

本例说明句中用能愿动词“足”后,加动词“食”,句未用决断词“也”,表示从数量的角度说明“食”的可行性。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孔子曰:“其礼与其辞

..足观矣。”

(孔子说:“他们的礼仪和他们的语言很值得一看啊!)

本例说明句中用能愿动词“足”后,用动词“观”,句未用决断词“矣”,表示从价值的角度说明“观”的可行性。

2)“足”后用“以”时,与“可”后用“以”的用法大体相同,只是用“足”有从价值或数量上加以评议的作用。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

...。(足以:完全能。不足以:不能。)

...,而不足以举一羽

本例中的能愿动词“足”后加“以”,表示从数量上加以评议,句末不用决断词“也”。

○《孟子·万章下》:禄足以代其耕也

....。(足以:完全能。)本例中的能愿动词“足”后加“以”,表示从数量加以评议,句末用决断词“也。”

○《孟子·尽心上》: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

...。(足以:完全能够。)本例中的能愿动词“足”后加“以”,表示从数量上加以评议,句末用决断词“也。”

3)“足”后加介词“与”时,通常都是短语。“足与”的用法与“足以”的用法基本相同。例如:

○《左传·文公十六年》:庸人曰:“楚不足与战矣。”

本例中的能愿动词“足”后加的是介词“与”,构成评议可否句,句末后用决断词“矣”。

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3、夜缒 ..而出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焉.用亡.郑以陪.邻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吾其.还也 8、若亡郑 .. ..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行李 害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12、既东 ..,若不阙.秦..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3、夫.晋,何厌之.有 14、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 《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 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鸿门宴》 1、旦日 ..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 3、吾得兄事 ..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6、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 如恐不胜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行而. 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 13、道.芷阳间. 行。 14、吾属.今为. 之虏矣! 15、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常以身翼. 蔽沛公 17、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8、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完整版)文言文判断句的八种类型

判断句的类型 1.“……者,……也” 2.“……者,……” 3.“……,……也” 4.“……,……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 6.“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7.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 8.用动词“是”表判断。此现象出现较晚,且较少见。 一、“……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翻译时不必管“者”“也”,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1.吴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5.今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6.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7.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9.《齐谐》者,志怪者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逍遥游》 10.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齐人有一妻一妾》 1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1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蔺相如者,赵人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3.缑(gou)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苏武传》 二.“……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三、“……,……也” 在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在句末只用“也”收尾,表示判断。主语的后面,或有停顿(逗号标点),或无停顿(不加标点)。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此余之所得也。 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 5.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6.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7.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8.此陈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王》 9.召公曰:“是障之也。”《召公谏厉王弭谤》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1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1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14.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必修文言重点句子翻译讲解

必修一到必修五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劝学》(必修一,P35)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小船的人,不一定是会游泳的人,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蓝色来更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的人,不是走的快,而能到达千里之外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师说》(必修一,P37) 七、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赤壁赋》(必修一,P84) 八、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江水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小船儿随意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以(与)鱼虾为

个初中文言文判断句

个初中文言文判断句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27个初中文言文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中的判 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 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 “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 断。以下整理出的是初中课内文言文里所有的判断句。 七年级(上) 《<论语>十二章》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表判断) 《山市》 2.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也”表判断) 《<世说新语>两则》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即”“也”表判断) 八年级(上) 《桃花源记》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爱莲说》 5.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表判断) 《核舟记》 6.中轩敞者为舱(“为”表判断) 《大道之行也》 7.是谓大同(“谓”表判断) 《答谢中书书》 8.实是欲界之仙都(“是”表判断) 9.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观潮》 10.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也”表判断) 八年级(下) 《五柳先生传》 1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 《岳阳楼记》 1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也”表判断) 《醉翁亭记》 13.环滁皆山也(“也”表判断) 14.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满井游记》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意愿、可能性、情理的一类特殊动词。汉语能愿动词一般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意愿、可能性以及情理等意义。能愿动词的否定形式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否定一个能愿动词要从意义上否定。 【关键词】能愿动词;分类;否定;不对称 一、能愿动词的界定 汉语的能愿动词是在汉语语法界颇受关注的一类词类,也叫“助动词”,是一类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等意义的动词。马建忠《马氏文通》认为:“凡动字所以记行也,然……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得’‘足’‘能’等字,则谓之助动词,以其常助动字为功也。”[1]马氏在这一轮书中提出了助动字(词)这一类,并认为它有“助动词之功。”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使用了后来为语法学界较多使用的另一个名称“能愿”式。[2]吕叔湘则指出:“助动词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语法引进来的,原文的意思是‘辅助性动词’,那是误会。”[3]他的论述明确了助动词属于动词的词类,是“辅助性的动词”,中心语是动词;而不是“辅助动词的词”,因为辅助动词的词范围比较宽,可以是副词、形容词等等。在这里,本文采用“能愿动词”的名称。 关于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丁声树、吕叔湘等[4]提出:能愿动词一般可以单独作谓语;能愿动词不能重叠;能愿动词不能带“着”、“了”、“过”;能愿动词不能带体词宾语。朱德熙认为:“能愿动词是真谓宾动词里的一类。”[5]这种真谓宾语“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或形容词或动词,也可以是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连谓结构或由副词充任修饰语的偏正结构等。”朱德熙先生指出助动词的特点有: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不能重叠;不能带后缀“了”“着”“过”;可以放在“~不~”的格式里;可以单说。黄伯荣、廖序东认为:“能愿动词常在句子里做状语,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不能用在名词前;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着’、‘了’、‘过’;大都能构成‘~不~’和‘不~不’式。”[6]

最新初中文言文判断句句式讲解

最新初中文言文判断句句式讲解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文言文判断句句式讲解 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方柯,天才也。” 3、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 4、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5、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

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汉语动词分类

汉语动词分类 动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根据语义特征,动词可以分为: 动作动词:如:跑、看、听、说、写、走、研究、买等 存现动词:如:在、有、发生、出现、具有等 关系动词:如:是、像、姓、属于、成为、仿佛等 能愿动词:如:会、能、可以、能够、要、肯、必须、应该等 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回、上来、进去等 心理动词:如:爱、恨、想、喜欢、讨厌、希望等 使令动词:如:使、叫、让、请、要求等 注意:心理动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和形容词仍存在区别,即心理动词一般可以带宾语,而形容词一般不可以。 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可分为: 及物动词: 谓宾动词:宾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如进行、加以、开始等 体宾动词:宾语是名词。如学习、吃、保护、给、送、借等 不及物动词:咳嗽、游行、休息、毕业、来、失败、见面等 这种分类看上去种类繁多,似乎没什么用处,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有用的。如汉语中有的动词后能带“了”,有的却不能(关系动词、能愿动词);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有的能重叠,有的不能(能愿动词);有的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心理动词),有的却不能。如果没有以上分类,这些问题是很难说清楚的。所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是应该了解这些术语的。除了上述分类外,对外汉语教师还应该了解一下动词的另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动词的情状分类。从意义上说,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或状态,这些都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动词最基本的特性是时间性。动词本身在时间意义上表现出的各种状态,比如持续的、瞬间的、静态的等等,就是动词的情状。根据动词前面能否接“在”、“正在”,后面能否带“着”、“了”或时间短语等语法形式,可以把动词分为一下几类。 根据动词的情状,可分为: 静态动词:前不可加“正、在”,后不可加“着、了”等。如姓、是、有等。 持续动词:前可加“正、在”,后可加“着、了”等。如登、盼、看、听等。 终结动词:意义本身包含着终结点。如成为、放松、抓紧、改正、提高等。

个初中文言文判断句

27 个初中文言文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中的判 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 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 “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 断。以下整理出的是初中课内文言文里所有的判断句。 七年级(上) 《<论语>十二章》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表判断) 《山市》 2.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也”表判断) 《<世说新语>两则》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即”“也”表判断) 八年级(上) 《桃花源记》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爱莲说》 5.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表判断) 《核舟记》 6.中轩敞者为舱(“为”表判断) 《大道之行也》 7.是谓大同(“谓”表判断) 《答谢中书书》 8.实是欲界之仙都(“是”表判断) 9.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观潮》 10.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也”表判断) 八年级(下) 《五柳先生传》 1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 《岳阳楼记》 1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也”表判断) 《醉翁亭记》 13.环滁皆山也(“也”表判断)

14.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满井游记》 15.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断 句 式的标志) 九年级(上) 《陈涉世家》 16.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 《唐雎不辱使命》 17.此庸夫之怒也(“也”表判断) 18.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表判断) 《隆中对》 19.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者,……也”表判断) 《出师表》 20.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也”表判断) 2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也”表判断) 九年级(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者,……也”表判断) 《鱼我所欲也》 2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也”表判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4.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曹刿论战》 25.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 26.忠之属也(“也”表判断) 《邹忌讽齐王纳谏》 2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表判断)

能愿动词与形容词

能愿动词 也称助动词,它的语法特点大都与一般动词相同,但也有和一般动词不同的地方。 ☆能愿动词是表示可能、意愿和必要的动词。 表示可能:可、可以、能、能够、会 表示必要:应、该、应该、应当、要、得(děi) 表示意愿:愿、愿意、肯、敢、值得 ☆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 ①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十分应该”、“很愿意”。 ②后面不能带宾语,能带宾语的就是一般动词了。 ③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着、了、过”。 ④能愿动词的主要功能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如: 他会来的。父亲的病应该好了。我们不能骄傲。他[愿意]去西部地区。 ⑤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他愿意。 ☆我要一本书。他会德语。是一般动词。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性质形容词大多可以受程度副词“很”、“太”等修饰。例如: 长——很长/太长早——很早/太早甜——很甜/太甜 注意: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 甜甜——*很甜甜/*太甜甜好好——*很好好/*太好好 状态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 雪白——*很雪白/*太雪白笔直——*很笔直/*太笔直 2、形容词的可重叠 Ⅰ单音节形容词绝大多数都能重叠,重叠形式是“AA”(“AA的”或“AA儿”)。如:长——长长高——高高大——大大快——快快 Ⅱ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BB”(“AABB的”或“AABB儿”) 如:清楚——清清楚楚高兴——高高兴兴大方——大大方方 Ⅲ双音节的状态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 如:笔直——笔直笔直雪白——雪白雪白鲜红——鲜红鲜红 Ⅳ有些双音节形容词还可按“A里AB”的方式重叠。 如:罗嗦——罗里罗嗦慌张——慌里慌张

最新春季高考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师说》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见解。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 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7.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至于那些被义理所激发的人不这样,那是有不得已之处的。 8.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况且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节,懦夫如果仰慕节义,哪里不能勉励自己呢? 《劝学》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

文言文能愿动词句.

文言文能愿动词句 目录: 一、构成叙事句的能愿动词句 1、愿、欲、敢、肯 (1) 2、得、获、能 (2) 二、构成说明句的能愿动词句 1、可 (3) 2、足 (6) 能愿动词句 能愿动词是一组特殊的动词,有些可以构成叙事句,有些可以构成说明句。 一、构成叙事句的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愿”、“欲”、“敢”、“肯”以及“得”、“获”、“能”构成叙事句。 1、愿、欲、敢、肯 这四个动词的主语一般都是施事。 注意1:“愿”、“欲”主要表示主观意愿,常带动词性词语做宾语。例如: ○《左传·定公元年》:季孙愿与子从政。 (季孙愿您一起参与政事) 本例主语“季孙”是施事,表主观愿望。能愿动词“愿”,带动词性词语“与子从政”做宾语。○《榖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欲伐虢。 本例主语“晋献公”是施事,表主观愿望。能愿动词“欲”,带动词性词语“伐虢”做宾语。 注意2:“敢”、“肯”主要表示主观上的胆量、愿望,也常带动词词性词语做宾语,在句中常构成否定句或反问句。例如: ○《荀子·大略》: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 (齐国人想攻鲁国,但畏惧卞庄子,所以不敢经过卞地。) 本例中的主语“齐人”是施事,能愿动词“敢”表示主观上的胆量,带动词性词语“过卞”做宾语,由“不敢”构成否定句式。 ○《荀子·性恶》: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 (小人可以成为君子,但不肯做君子。) 本例中的主语“小人”是施事,能愿动词“肯”表示主观上的愿望,带动词性词语“为君子”做宾语,构成否定句。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埋怨谁呢?) 本例中主语“臣”是施事,能愿动词“敢”表示主观上的胆量,带动词性词语“怨”做宾语,

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

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 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选取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四十六名留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 方式考察和分析他们在习得十个汉语典型能愿动词时出现的偏误情况,同时逐条检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开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语料,对其进行充分的描写、统计后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留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类型与比例,并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的相关理论全面地分析了偏误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建议,包括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与练习设计等方面。本文在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结合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对防止和纠正留学生的习得偏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 同主题文章 [1]. 《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总目录'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1) [2]. 吕必松. 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闭幕式致辞'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 [3]. 从战略上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2) [4].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9.(02) [5]. 《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总目录'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4) [6]. 杨庆华. 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的开幕词(1996年8月8 日)'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 [7]. 韦钰. 在国家教委举行的招待会上的祝酒词'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 [8]. HB.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将在深圳召开'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4.(04) [9]. 以文会友盛况空前——记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 [J]. 世界汉语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 吗?”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 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译文: 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 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 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 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 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 吗? 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 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可是,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

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左传》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你放弃围攻郑国而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害处。 若:如果;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乏困:缺少的东西。 2.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呢?厌:满足。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是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从哪里取得他所贪求的土地呢? 既:已经;封:疆界,这里作使动;阙:侵损、削减;焉:哪里。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微:如果没有;夫人:那人,秦穆公。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因:依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通“智”;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荆轲刺秦王》 6.“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微:假如没有 7.微斯人,吾谁与归?(划线句为宾语前置句)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一道呢?微:假如没有;斯:这样,这种。 8.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秦王一定很高兴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必:一定;说:同“悦”,喜欢,高兴。 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划线为定语后置句)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不久到了秦国,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读wèi,赠送。 《鸿门宴》 1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英语情态动词canmaymust与汉语能愿动词能可以在情态意义上的比较

英语情态动词can may must 与汉语能愿动词能可以在情态意义上的比较(一)英语情态动词与汉语能愿动词表达的情态意义 1.英语情态动词及其所表达的主要情态意义如下 情态意义情态动词 能力 允许、请求 建议、提议 肯定、可能、推论 应该、必须 意愿 习惯 其他 can,could,be able to can,could,may,might,be allowed to,be permitted to will,would,shall,can,could,may must,should,ought to,may,might,could, will,would should,ought to,must,have to,had better will,would will,would,used to should,might/could(at least) 2.汉语能愿动词从语义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示意愿和对情理、事理、主客观条件、价值的主观判断,一类表示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判断。汉语能愿动词及其所表达的主要情态意义如下 情态意义能愿动词 意愿 对情理、事理的判断 对主客观条件的判断 准许、允许 评价 可能 要、想、愿意、肯、敢 应该、应当、应、该、得(d§i) 能、能够、可以 能、可以、可、准许 配、值得 可能、会、要、能 3.对比分析结果。由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英语情态动词与汉语能愿动词所表达的主要情态意义基本一致,并且一种情态意义往往可以由若干个情态动词或能愿动词来表达。但英语情态动词还可以表达其他一些意义,而 这些意义是能愿动词无法表达的,例如should可以表惊 讶,I'm surprised that he should feel like that.我奇怪他会有 这种感觉。May/might(at least)表示唠叨/指责。You might(at least)clean the bathtub after you,ve used it.你用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曹刿论战》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给别人。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4.小惠未扁,民弗从也。——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人民不听从您。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邹忌讽齐王纳谏》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鱼我所欲也》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单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使人们所喜欢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事情不做呢?

部编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文句翻译 七年级上册 1.《世说新语》二则 (1)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大雪纷纷飘落像什么。 (2)散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2.《论语》十二章 (1)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诫子书》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3)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七年级下册 1.《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2.《爱莲说》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必修三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 □>鸡豚狗彘之畜,无矢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狗、猪的畜养,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百姓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 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 的缘故。”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金属放到磨刀石上磨 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 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 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 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 的思想境界。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骏马跳跃一次,(毕竟)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它的)成功在与坚持不懈。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敝来制服他们,追赶逃兵败将,倒下的尸体 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漂起盾牌;(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 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收缴天下的兵器,聚集到都城咸阳,销毁兵刃箭头,熔铸成十二尊金人≡: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然后凭借华山作城墙,凭借黄河作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 不可测的深渊,把这当作坚固的屏障。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他们砍来木棍做兵器,举着竹竿做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 回声那样应和着,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试着让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量一下长短大小,较量一下权势和力量,那 就不能够相提并论了。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势,

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 因为对楚有二心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它对晋无礼,而且对楚有二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这的 2 我不能早任用您,如今事有紧急就来求您,这是寡人的过错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表承接拿、用把这 3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冒昧的拿这件事麻烦您,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当做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为什么来取独取独 4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就薄弱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之为,把它作为取独通“供”他们 5 如果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6 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标志代词,它代词,代“土地” 7 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他们的边境,又想要延伸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图的土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靠、凭借的他结交用语气副词,还是 8 代词,郑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