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国家概况(社会与文化入门)名词解释页码(上、下两册)

英语国家概况(社会与文化入门)名词解释页码(上、下两册)

英语国家概况(社会与文化入门)名词解释页码(上、下两册)
英语国家概况(社会与文化入门)名词解释页码(上、下两册)

The Anglo-Saxons (P18)

The aerospace industry in the UK (P80)

Anglicanism (P269)

The advantages of the pluralist form of government (P295)

The Bill of Rights of 1689 (P48)

The Bronte sisters (P100)

Britain and the EU (P127)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P127)

The BBC (P143)

The British stereotypes about the Irish (P220)

The Constitution (P48)

Class system in British society (P66)

“The City” (P80)

The Canterbury Tales (P100)

Comprehensive schools (P113)

The Commonwealth (P127)

Cricket and “fair play” (P161)

The Celts (P183)

Checks and balances (P200)

The Civil Service (P200)

Catholicism in Australia (P268)

The constitutional crisis of 1975 (P295)

The Dreaming (P254)

The Easter Rising (P35)

The electoral campaign (P66)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UK (P66)

Elizabethan Drama (P100)

Eisteddfod (P162)

The Easter Rising of 1916 (P183)

Emancipists (P282)

The functions of Parliament (P48)

The 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 (P66)

The foundations of British’s foreign policy (P127)

“Football hooligans” (P161)

Fundamentalism (P269)

Francis Greenaway (P282)

Freedom Rides (P330)

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 (P35)

Grammar schools (P113)

The Great Famine (P183)

The Great Dividing Range (P254)

The Governor-General (P295)

Home Rule (P35)

The House of Lords (P48)

The House of Commons (P48)

The hierarchy of the Irish legal system (P200)

Hurling (P238)

The importance of general elections (P66)

Independent schools (P113)

The Irish Parliament (P200)

Ireland’s accession to EU (P200)

Irish pipe (P238)

The Irish diaspora (P238)

The impact of contact and colonisation on the indigenous people (P254) The History Wars (P330)

King Arthur (P18)

King Harold (P18)

The King James Bible (P100)

London (P17)

The law of primogeniture (P220)

Leaving Certificates (P220)

Main sectors of the UK economy (P80)

Modernism (P100)

Mary Reiby (P282)

Multiculturalism (P330)

The Mabo decision (P330)

The Open University (P113)

Orange Marches (P162)

The oral culture of Ireland (P238)

One Nation Party (P330)

The Provisional IRA (P35)

Privatisation in the 1980s (P80)

The Power of the Catholic Church (P220)

The policy of assimilation (P254)

Protestantism (P268)

Pastoralists (P282)

Political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shift to economic rationalism (P309)

Robin Hood (P17)

Relative decline of the UK economy (P80)

Romanticism (P100)

Quality papers (P143)

Riverdance (P238)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government role in Australian political economy before 1980s (P30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isters and Heads of Department (P309)

Sinn Fein (P35)

Saint Patrick (P183)

Sinn Fein (P183)

Secularism in Australia (P269)

Tabloids (P143)

The Times (P143)

The three traditions of Christmas in Britain (P162)

Terra Nullius (P254)

The three-tier system of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P295)

Wimbledon (P162)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P220)

Wakefield Scheme (P282)

The “Washminster” form policy (P295)

Whistle-blowers (P309)

The White Australia Policy (P330)

The 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 (P64)

A federal system (P64)

Agribusiness (P82)

Affirmative Action Programs (P136)

The abuse of power by government (P171)

The abuse of power by corporation (P171)

Agriculture in Canada (P291)

Anne of Green Gables (P305)

Benjamin Franklin (P51)

The Bill of Rights (P64)

The Baptists in the US (P98)

Boards of education (P136)

The black “underclass” (P171)

Bill Gates (P189)

Blues (P235)

Boogie Woogie (P235)

The Bloc Quebecois (P264)

Corporation (P82)

The Catholics in the US (P98)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P153)

Counterculture (P153)

The Cold War (P203)

The containment policy (P203)

The Canadian identity (P250)

Central Canada (P250)

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 (P264) The Canadian Mosaic (P277)

The Canada-US Free Trade Agreement (P291)

The central symbol of Canadian literature (P305) Conscription Crisis of 1917 (P318)

Canada-US relations (P318)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P51)

Drug abuse as a social problem (P171)

The executive (P64)

Eli Whitney (P82)

Elementary school (P136)

Engagement and expansion (P203)

Early jazz music (P235)

The era of realism in Canadian literature (P305)

The first English settlement in North America (P50) The First Nations (P278)

George Washington (P51)

Greensboro sit-in (P153)

The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P221)

Higher education (P136)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 (P82)

The Internet (P189)

The Inuit (P278)

Immigration policy of Canada (P278)

Immigration Act 1976 (P278)

“Involuntary military guarantee” (P318)

James Naismith (P221)

Jean Chretien (P264)

The kiwi (P15)

Leaves of Grass (P119)

The “Lost Generation” (P119)

Louis Armstrong (P235)

Lester Pearson (P318)

Maoritanga (P15)

Maui (P15)

MMPR (P29)

The making of the US Constitution (P64) Migrant workers (P82)

Moby Dick (P119)

Mark Twain (P119)

Montgomery bus boycott (P153)

Martin Luther King,Jr. (P153)

The Maritimes (P250)

The Metis (P278)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anada (P291) The “Montreal Group” of poets (P305) Margaret Laurence (P305)

Margaret Atwood (P305)

The North Island (P15)

The New Zealand Parliament (P29)

New Zealand’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P29) The naturalists (P119)

NBA (P221)

The north region of Canada (P250)

Natural resources in Canada (P291)

The Ombudsman (P29)

The Open Polytechnic (P29)

Puritanism (P50)

Poverty as a social problem (P171)

PC (P189)

The Prairies (P250)

Pierre Trudeau (P264)

Quebec (P278)

The Resource Management Act (P15)

Religious liberty in the US (P98)

Religious diversity (P98)

Richard Nixon (P171)

Ragtime music (P235)

Samuel Slater (P82)

Service industries (P82)

Stock (P82)

The Scarlet Letter (P119)

The 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 (P136)

Socially stratified American society (P171)

Sept.11 terrorist attack (P203)

The strategy of preemption (P203)

Super Bowl (P221)

Structures of government (P264)

Three Faiths in the US (P98)

Transcendentalists (P119)

Taylorism and Fordism (P189)

Three factors influencing Canadian economy (P291)

Unilateralism (P203)

The Waste Land (P119)

White-collar crimes (P171)

“The Wizard of Menlo Park” (P189)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P221)

教育社会学名词解释

一.概念解释 1.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或者说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教育科学中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边缘性的分支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P7)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观点。“社会化过程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如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的某种关系”,有的强调教育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的功能关系,有的强调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对整体社会系统中的教育结构、功能、过程等的分析。 3.教育公平:是指“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的统一”。 所谓“教育制度的合理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虽然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为每一个人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它未必是有利于每一个人的。因而,当教育的平等分配,确实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增加时,这种教育制度是合理的;而当教育的不平等分配确实为我们带来平等所不能带来的整体利益时,这种教育制度同样也是合理的。 所谓“教育制度的公平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所有人”。但是,由于利益冲突和价值偏好的存在,所谓“有利于所有人”的检验标准往往不可能是统一的某个标准,或者是由一个权威机构所作的规定。因此,“有利于所有人”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是指得到社会大众一致公认的教育制度。这样一来,所谓“教育制度的公平性”,实际上就是社会大众在观念上一致同意和拥护的教育制度,它成了一种可操作的概念。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4.教育平等: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基本前提。其含义有:①人即目的,尊重基本人权和自由发展;②教育权利平等原则;③机会均等原则;④差别性对待原则。(P284-285)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包括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三个部分。起点均等。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进学校,使所有的人入学机会平等。过程均等。过程均等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结果均等。结果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 5.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包括①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②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③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④不只是在获得知识方面的机会均等,更主要的是使人在获得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⑤不仅涉及学校教育,还涉及校外教育、成人教育、回归教育等形式中的机会均等;⑥在国际范围内,主要指富国和穷国之间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设施发展、学业成功率和学业证书价值上的均等。(P284) 6.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权利是指“受教育”权利,是相对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力而讲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P285) 7.“前排中间效应”:即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与坐在后边和两边的学生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学习动机,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成绩更好,更能获得老师和同学的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4、天下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己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明晰。以后历朝历代的荒地,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

导论 1.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人的行动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它试图对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相互关系的发生、运行及其客观机制进行描述、解释、预测与规。 2.社会静学研究社会和部分(团体和制度)的建构方式、部分的功能,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 3.社会动学研究世界上各种社会模式如何产生及如何改变。 第一章社会学的视野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 第三章文化 1.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现象与产品 2.文化结构指许多文化特质的一种聚合,它通常是一某种特质为中心,在其功能上与其它的特质发生连带关系或构成一系列活动。 3.文化特质指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者最小的单位。 4.文化结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5.文化模式相关文化结丛的总称。 6.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7.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8.反文化指与主文化在价值上、规上相对立的文化。 9.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它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不能评价和比较。“好的文化就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文化。” 1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它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1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12.边际文化指文化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13.文化规即社会规,规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 14.习俗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规,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时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15.恩格斯:“一切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16.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行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 17.法规是社会管理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调整社会和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第五章社会化 1.社会化从个人角度来讲即将社会的文化规化的过程,并形成独特的个性的过程。从社会来说,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 2.预期社会化也称初级社会化,指儿童在进入成人前,为承担正式的社会角色做准备时期

英语国家概况名词解释新

英语国家概况名词解释 1、The Constitution:Britain has no written foundations of the British state are laid out in statute law,which are laws passed by Parliament; the common laws, which are laws established through commom practice in courts;and conventions. 2、The house of Common: It’s the real center of British political life because it is the place where about 650 elected representatives(Members of Parliament) make and debate policy,These MPs are elected in the General Elections and should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who vote for them. 3、The electoral campaign:Before a general election,the political parties would start their electoral campaigns in order to make their ideologies and policies known to the campaign involves advertisements in newspapers, door-to-door campaigning,postal deliveries of leaflets and ‘party electoral broadcasts” on the parties also try to attack and critisise the opponents’,these campaigns sometimes can be quite aggressive and critical. 4、Class system in British society:The class system does exist in British of British population would claim themselves to be either of middle-class or working-class,though some people would actually belong to the upper middle-class or lower divisions are not simply economic,they are cultural as of different classes may defferent may differ in the kind of newspaper they read,in the way they speak and in the kind of education they of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about the British class system is that aristocratic titles can still be inherited. 5、Relative decline of the UK economy:The UK has experienced an economic decline since this is a relative decline rather than an absolute is wealthier and more productive than it was in 1945,but since other countries developed more rapidly,it has slid from being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to being the six. 6、Comprehensive schools:are the most popular secondary schools in Britain schools admit children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ir academic abilities and provide a general can study everything from academic subjects like literature to more practical subjects like cooking 7、Grammar school s:it’s a type of secondary schools in schools select children at the age 11,through an examination called “the 11-plus”.Those children with the highest marks go to grammar schools lay emphasis on advanced academic subjects rather than the more general curriculum of the comprehensive schools and expect many of their pupils to go on to universities. 8、Independent schools:are commonly called public schools which are actually private schools that receive their funding through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uition rates,with some government schools are not part of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but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 and standards are maintained through visits from Her Majesty’s Inspectors of schools are restricted to th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are comparatively rich. 9、the first English settle in North America:The first English permanent settlement was organized in 1607 by the London Company with a charter from the English colonists settled in Virginia and survived by imposing strict discipline on themselves and by transplanting tobacco into the colony of 1619,the settlers elected their delegates and set up the House of Burgesses,and the same time they bought and enslaved

《教育社会学》复习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D)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A.群体化形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形式主义阶段 D.瓦解阶段 5.(A)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着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6.(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7.(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8.(C)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特殊社会现象说 10.(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学校主要成员(B)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中国文化概论》中的百科名词解释

1. 文化 各色交错的纹理谓之文,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谓之化。 1)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2. 宗族 宗族就是同一父系,群聚而居,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有共同的宗庙,祭祀着同一祖宗,甚至还有共同的墓地等的一个血缘群体。 3. 风 是声调的意思,国风是地方声调,地方土乐,大都是民歌。 4. 周易 是我国早期非常重要的一部文化元典。相传为周文王所作。有卦象、卦辞和爻辞三部分组成。卦象有八卦,卦辞是对卦象的解说,爻辞是对爻象的解说。(八卦:是八种基本图形,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周易》运用阴阳两种符号经过一系列排列组合,以此预测和解释世界万象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变化。 5. 三纲五常 由董仲舒提出的政治伦理道德。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发展的,四德指:仁义理智。)三纲出自《韩非子》,三纲五常第一次连用则在东汉《白虎通》中。 6. 道 老子提出的“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世界万物形成、变化、运动的总规律,是万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7. 玄学 魏晋玄学是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中国第一次发生碰撞的产物。玄学因研究阐发《老子》《周易》《庄子》三本书的玄理而得名,此三本书被称为三玄。玄学提倡尚自然,笃名教。即,崇尚道家无为,笃信儒家三纲五常。从“无”与“有”的本体论出发,论证了名教和自然的关系。 8. 理学 送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把“理”作为世界的最高本体,由周敦颐创立,程颐程颢兄弟发展,朱熹完善。沟通了宇宙与伦理,成为影响千年的正统思想,为封建统治充实了理论基础。 9. 五伦 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网络: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各有其典范与道德模式: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孟子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无) 第二章 1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2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3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4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5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6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7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8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9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10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11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3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4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 1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3 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

1、社会调查研究: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的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阶段,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3、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提供了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也称研究方式,它表明贯穿于社会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它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得出研究结论的。 6、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 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类型 1、应用性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议。 2、理论性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长和丰富社会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 3、普查:也称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 4、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5、典型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6、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主观选取少数单位进行调查,并通过这些单位的情况来反映总体的情况。 7:个案研究: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入、细致地描述一个具体单位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8、探索性调查研究: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初步考察的研究方法。 9、描述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它能对社会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作出客观、准确的描述。 10、解释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它能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后果,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1、横剖研究:在某一时点对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12、横断面:指由调查对象的各种类型在同一时点上所构成的全貌。 13、纵贯研究:在较长时期的不同时点收集资料,并对社会现象做纵向研究。 14、趋势研究:一般是对较大规模的调查对象总体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15、同期群研究:对在某一时期具有同一特征的人群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6、追踪研究:对同一批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7、回溯研究:一种与追踪研究相似,即要调查同一批人的态度或行为的变化,但又只作一次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回想他们过去的态度或行为是怎样的,而现在又起了那些变化的研究方法。 18、统计调查:一种定量化的调查方式,它是从许多单位中收集多个单位的可对比的信息,并利用这种可对比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以便对调查内容做更深入的定量分析。 19、实地研究:也称“实地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这种调查方式是深

英语国家概况考试名词解释整理中文翻译

题型:选择,判断,名词解释,填空 名词解释重点整理如下: 英国经济的相对衰落:英国已经历了经济的下降,因为1945.But这是一个相对而不 是绝对的下降。英国是富裕和更富有成效的,比它在1945年,但由于其他国家的发展更为迅速,从第二大经济体,第六下滑。 私有化在1908s:英国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一个特别恶劣的时期,高通胀率和英镑贬值,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当根据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执政时期,一个广泛的方案。进行了私有化。许多国有企业(如钢铁,电信,天然气,航空航天)到了私人公司的私有化是在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了成功,但同时失业率迅速上升。 英国经济的主要部门:主要行业,如农业,渔业和采矿,制造这些初级产品的复杂商品的第二产业;和大专(或服务)的产业,如:英国国家经济可以划分成三个主要领域银行,保险,旅游业和零售业。 综合学校:综合学校是在英国最流行的中学,这些学校承认不参考他们的学术能力的儿童提供普通教育的学生可以学习一切从喜欢文学,喜欢烹饪的实用科目的学科。 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在英国中学的类型选择通过一个名为“11 - PULS”考试在11 岁以下的儿童,这些儿童与最高分去文法学校,这些学校打好重点上先进的学科,而不是更普遍的综合学校的课程,并期望他们的学生去上大学。 俗称独立学校:独立学校是公立学校,这实际上是私人学校接收他们通过私营部门和学费率的资金,与一些政府援助的独立学校是不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但教学的质量和标准。通过参观女王陛下的学校督察保持这些学校限制学生的父母都比较丰富。公开大学:。开放大学是在英国成立的1960年为人们谁可能不会得到经济和社会原因高等教育机会的它是对所有人开放,并并没有要求在同一个正式的其他大学教育资格大学其次通过电视,广播,通信,视频和Q研究中心的净工作课程,公开大学学业结束。成功的学生将被授予大学学位。 邦联条: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新的国家是一个虚弱的国民政府组织联合会章程协议下的所谓国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府,其自身的规律。和处理其内部事务。国家没有与美国国会和相互合作。大会没有权力强迫任何国家出钱国家的政府和国会不能任何公民征税。因此,文章邦联失败。 一个联邦制度:一个联邦制度是其中的电源之间共享一个中央机关及其组成部分,保留给每个前来的权利,。 美国宪法的制定:联邦章程失败,大会决定举行制宪会议修改联合会章程12States (罗德岛州拒绝参加)的代表聚集在费城在1787and在写一个新的结束。宪法和联 邦制度与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宪法规定,总统选举将被称为,联邦法律将只能由国会众议院众议院和参议院和S最高法院将成立,终于批准了新宪法,大多数市民在 9of 13States是在1787年正式生效。 。执行:行政长官是谁当选一个四年任期的总统根据在1951.The总统通过了一项修 正案,只有两个词可以选出一位总统可以向国会提出立法建议,他可以否决任何法案国会通过。否决权,可以通过在两院三分之二多数票覆盖。总统可以任命联邦法官空缺出现,他是军队的首席指挥官。布什总统在政府运作等广泛当局部门和处理外交关系。 人权:人权法案条例草案,其中在1791年宪法第10修正案,权利的条例草案获得 通过,以保证自由和个人权利,如言论自由,集会权在公共场所自己的武器等的权利。

教育社会学填空和名词解释部分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6、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8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9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6、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8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9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10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三分类说把课堂结构分为三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2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 1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两类。 1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1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18.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有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的区别。 19.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体。 20.在教育社会学中,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指家庭,而群体的高级形式是集体。 21.我国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主要有大教育功能文明辐射功能和辅助经济发展功能。 22.教育对人口自然变动的影响表现在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23.青年文化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与简答

免费的文档,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广义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等均属于此。 9、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每个独特的民族文化,均处于平等地位。 10、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1、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4、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出现、陶器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说课材料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

导论 1.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人的行动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它试图对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相互关系的发生、运行及其客观机制进行描述、解释、预测与规范。 2.社会静学研究社会和部分(团体和制度)的建构方式、部分的功能,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 3.社会动学研究世界上各种社会模式如何产生及如何改变。 第一章社会学的视野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 第三章文化 1.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现象与产品 2.文化结构指许多文化特质的一种聚合,它通常是一某种特质为中心,在其功能上与其它的特质发生连带关系或构成一系列活动。 3.文化特质指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者最小的单位。 4.文化结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5.文化模式相关文化结丛的总称。 6.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7.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8.反文化指与主文化在价值上、规范上相对立的文化。

9.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它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不能评价和比较。“好的文化就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文化。” 1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它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1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12.边际文化指文化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13.文化规范即社会规范,规范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 14.习俗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规范,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时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 15.宗教恩格斯:“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16.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行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17.法规是社会管理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调整社会和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第五章社会化 1.社会化从个人角度来讲即将社会的文化规范内化的过程,并形成独特的个性的过程。从社会来说,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

英语专业国家概况期末复习总结

英语国家概况 名词解释 1.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1955–1968) refers to the reform move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imed at abolishing ra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frican Americans and restoring suffrage in Southern states. 2. A federal system A federal system is one in which power is shared between a central authority and its constituent parts with some rights reserved to each. 3. King Arthur It is said that he was the King of England in the 5th century and united the British and drove the Saxons back with his magical sword, Excalibur. His real existence is in doubt. He is the central figure of many legends. 4. The Anglo-Saxons They were two groups of Germanic peoples who settled down in England from the 5th century. They were regarded as the ancestors of the English and the founders of England. 5. Riverdance Riverdance is a very popular form of dancing based on I reland’s intricate folk dances which are rearranged and modernized and adapted onto current stage performance. Dancing is traditionally part of Irish culture. It i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the Irish pipe and fiddle. The music usually sounds fast and furious. Most of the action is from the waist down, with the arms held rigidly at the sides. 6. The House of Commons The House of Commons is the real centre of British political life because it is the place where about 650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Members of Parliament) make and debate policy. These MPs are elected in the General Elections and should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of people who vote for them. 7. The Commonwealth It is a voluntary association of states which is made up of Britain and mostly of former British colonies. There are 54 members of the Commonwealth including one currently suspended member: many of these are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India and Cyprus; others are developed nations like Australia, Canada and New Zealand. The Commonwealth was set up as a forum for continued cooperation and as a sort of support network. 8. Maoritanga Maoritanga means ―Maori culture‖. It refers to all the elements of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in New Zealand, including their languag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9. The “Washminster” form polity The ―Washminster‖form of polity is adopted by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It is a mixture of the US Washington system of government and the British Westminster system. This means that the politica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