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复习 笔记整理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复习 笔记整理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复习 笔记整理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末复习 笔记整理

这个提纲只是对笔记的整理,一定要结合课本和校本一起复习!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

(一)夏朝: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二)商朝: 1、内服外服制度;

2、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三)西周

1、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影响①积极: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②消极: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

2、宗法制

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2)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齐、鲁、晋等说法与分封制相关;立嫡立长,重视亲情,宗祠家谱等与宗法制相关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官制的变化

1.秦朝

1)皇帝制度

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务

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并负责监察百官

②九卿:丞相之下设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

2、汉朝:中朝(内朝)外朝制度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③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4、宋朝:二府三司制

①二府:设中书门下行使行政权;设枢密院掌军政

②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5、元朝:一省制

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替代三省,直接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6、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设内阁,后来阁臣有了票拟的权力,皇帝批红

7、清朝:

(1)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

(2)雍正:军机处(评价: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二)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

1、秦代:郡县制

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2、汉代

①汉初:郡国并行制

②汉武帝:采用推恩令削藩,设刺史

3、宋代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内容:收精兵:设禁军,实行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

削实权:削弱藩镇力量,州郡设通判,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制钱谷:设转运使,各州郡财赋均由中央直接掌握

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削弱相权的目的是加强皇权;削弱地方势力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四监察制度的演变

1.监察制度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代专设御史府,长官即为御史大夫。

c.明清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又设有六科给事中,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

a.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 b.宋代谏院等等。

3.评价:

(1)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

(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古希腊多山多岛,平原狭小的自然地理

2.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政体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

3、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代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四)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意义:

1、雅典民主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2、促进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

局限:

1、只是公民的民主,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民主权力;

2、公民的直接民主也会成为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二罗马法

(一)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

1、背景:平民强烈要求和长期斗争的结果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

3、作用:本质上维护了贵族利益,但有了成文法就可以按律判刑,也是平民的胜利。(说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贵族必须按律判刑,不能随意曲解法律)

4、影响:这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二)帝国时期的查士丁尼法典

1、原因:历代制定的法律规模庞大驳杂,使用不便

2、组成: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四部法典。

3、内容:保护私有财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

4、影响: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三)影响:

1、对当时意义重大,有效维护了古罗马的统治

2、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法律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它的许多原则至今仍被采用。(律师制度,陪审团制度,不告不理原则)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背景

1、《大宪章》的制定 1215年(限制王权)

2、光荣革命的爆发 1688年(特点:不流血,妥协)

(二)确立与发展

1、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意义:限制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完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由习惯逐渐形成)

特点:

(1)行政权归内阁,国王统而不治

(2)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3)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4)内阁首相失去议会支持时应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发展——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普选权

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一)1787年宪法

1、背景:美国独立,结成邦联;邦联政府软弱无力

2、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3、原则与内容:

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最高行政长官为总统,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分权与制衡原则: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授予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他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

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有民选产生

4、评价:

积极性:①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②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③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④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⑤给美国带来长期稳定

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州权主义根深蒂固

2、南北战争是美国州权主义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3、修正了宪法第13、14条

意义: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三)两党制(驴象之争)

1.形成: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代表的阶层:(1)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利益。(2)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3.基本特点: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包括总统选举在内,其它参议员选举、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等都受到两党操纵。

三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发革命爆发的背景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舆论准备)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爆发:1789年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3、法国政局的动荡更迭(略)

1789法国大革命爆发,179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波旁王朝,1830七月王朝,184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1、确立了共和制

2、内容:

①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连选连任。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末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由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3、修正和补充: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4、意义: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得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四、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德意志的统一:三次王朝战争

1、1864年普奥联合发动对丹麦的战争

2、1866年普奥战争

3、1870年普法战争

(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①德意志皇帝:国家的元首,掌握最高权力

②宰相(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组成,立法机构,权力较小

(三)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积极: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德国社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的传统(也是其最大的特点)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项目英君主立宪

美总统制法总统制德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国王总统总统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

民选(任期四

年,可连任两

届)

选举(任期七

年,可连选连

任)

世袭

国家元首任

终身制任期制任期制终身制

国家元首实

无有有有

政府首脑内阁首相总统内阁部长宰相

政府产生方

议会产生总统任命总统任命皇帝任命国家权力中

议会总统议会皇帝

行政权内阁首相总统总统和内阁皇帝与宰相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首相与内阁

对议会负责

总统与议会互

相制约

总统对议会负

责,总统可解

散众议院

宰相只对皇帝负

责,而不对议会负

立法机构议会国会议会帝国议会、联邦议会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一、外国列强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背景(原因):

国际: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展迅速;

国内:清王朝的统治腐朽没落

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林则徐虎门销烟

2、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西方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提出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3、甲午战争原因

根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萌生对外侵略野心。

直接:日本爆发经济危机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4、八国联军侵华原因

借口镇压义和团

根本:进一步扩大列强在华势力

战争名称时间侵略者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1840-

1842

1842年《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迫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860

英、法

1858年《天津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

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兴起了现代化运动即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1894-

1895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此后,

列强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国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巨额赔款使中国大借外债。中国各界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901

奥、意等

八国

1901年《辛丑条约》:在北京设使馆区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的反抗

(一)虎门销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二)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①阶级矛盾尖锐

②广西自然灾害严重

③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人民反抗

2、经过

①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②定都天京 1853年3月

③北伐和西征 1856年达到军事上的全盛

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评价:

积极: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

局限: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思想,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只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⑤转折:天京事变 1856年太平天国由此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⑥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⑦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中国最早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

⑧天京陷落 1864年

3、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

4、评价

历史意义:

(1)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2)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3)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4)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近代革命走向胜利

启示:农民运动应该由新的阶级来领导,由新的思想武器来武装,才有出路。

(三)义和团运动

1、兴起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教会实力猖獗

2、口号:扶清灭洋

积极:表达了反帝的决心

消极:带有盲目排外色彩,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3、清政府态度:剿杀-招抚-剿杀

4、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5、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意义: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

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局限: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斗争结果不能促使中国走向进步,只能更加落后(四)辛亥革命

1、革命原因和条件

革命的原因

(1)甲午战败,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3)清末新政无力挽救危机

革命的条件

(1)组织基础: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1905年

(2)经济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4)思想基础: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

(5)军事基础: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2、革命过程

(1)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影响: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规定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4)清帝退位 1912年2月

(5)袁世凯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

3、评价

历史意义

A.政治: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经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社会生活:推动了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启示: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一定要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五)五四运动

1、背景:

(1)日本帝国主义一战期间加紧侵略中国

(2)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宣传

(4)导火线:巴黎外交失败

2、过程

(1)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

(2)高潮 1919年6月上海工人三罢

(3)成果:被捕学生获释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和约签字

(4)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运动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影响

(1)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五四”精神的主旋律)(2)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民主和科学精神。

(3)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历史背景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

2、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运实践

(二)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

1、内容:(1)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3)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2、意义:(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

(一)背景

(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

(2)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二)措施

1、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2、经济: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3、教育: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三)失败: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下,5月28日,巴黎公社失败。

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根本不具备。

2、客观原因:敌人的疯狂镇压,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3、主观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建立工农联盟。(四)经验与教训、意义

经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

教训: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巩固革命成果,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意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三俄国十月革命

(一)背景

1、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社会矛盾尖锐

3、“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推翻了沙皇专制政体。胜利后,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回国。他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抛弃了对资产阶级的幻想

4、十月革命:俄历10月25日即公历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革命士兵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首次胜利。

(三)结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政治上: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2)经济上:《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3)外交上:《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四)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一)共产党初创时期(1919-1923)

1、共产党成立背景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阶级基础:物产阶级力量壮大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相继建立

2、诞生——中共“一大”

(1)召开:1921年7月23日,先在上海法租界,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

(2)主要内容:大会通过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成立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

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4、工人运动的发展: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结束。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1、大革命的开始——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924年

(1)背景:a.中共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的教训)。

b.国民党同意与中共合作c.共产国际的极力促成。

(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住农工三大政策。

(3)意义: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确立;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2、大革命的高潮——北伐胜利进军 1926年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北伐。北伐军很快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所部,张作霖也被打败,被迫退守东北。

3、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4、大革命的意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三)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根据“八七会议”的决议,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

秋收起义爆发。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

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一条符合中国

国情的革命道路。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1931年瑞金

6、红军长征

(1)原因:

日本: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共产党: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开始: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3)转折——遵义会议:1935.1

内容: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

央的领导,革命形势由危转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八一宣言》 1935.8.1

内容: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胜利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师,

7、西安事变

(1)根本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通

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4)影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日本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奠定基础(初步建立)

蒋介石庐山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

3.两个战场的抗战

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4.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

意义:a.抗战胜利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

了重大贡献;

c.抗战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重庆谈判: 1945年8月

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

国的方针。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

3.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4.共产党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947年2月

5.粉碎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947年7月

6.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

序幕。

7.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或改编

了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8.七届二中全会:战略转移(城市领导乡村)

9.国共北平谈判破裂:1949年4月20日

10.渡江战役及攻占南京:4月21日,4月23日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11.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

1.筹备:1949年9月21日,新政协会议召开。新政协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

的《共同纲领》,同时规定首都、国歌、国旗、纪年。(1954年前代行人大的职能)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1954年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内容: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2.意义:

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⑵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⑶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三大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8字方针,1982年16字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7年内蒙古,1965年西藏)

二社会主义政治的曲折发展

(一)文革对民主法治的破坏(略)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平反冤假错案(首要环节)

2.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3.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

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4.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1)城市: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2)农村:1998年11月,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展。

三一国两制

(一)理论

1、形成过程:

萌芽阶段:50年代,“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酝酿阶段: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年叶剑英“九条方针”;

形成阶段: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

宪法保障:1982年宪法;

确立阶段:1984年全国人大会议通过

2、含义:在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3、意义:

中国:洗刷百年耻辱,翻开港澳历史新的一页;

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践:香港、澳门

1、香港:1984年《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1997年7月1日回归

2、澳门:1987年《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1999年12月20日回归

三、台湾问题

1、台海问题的由来及性质:内战遗留问题;中国内政。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79后,《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0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三通逐渐放松;1992.10,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1995年,通过《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纲领性文件。

3、原则立场:一个中国原则,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一、二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

(一)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

1、“冷战”的背景

(1)二战后期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2)二战结束后,美苏同盟关系的终结

(3)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4)苏联努力扩大自己的在世界影响,存在大国沙文主义

(5)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6)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2、“冷战”的表现

(1)开始的标志:1947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年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对抗:美国1948年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苏联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

(3)军事对抗:美国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

(1)造成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2)两极对抗,威胁和平;两强制约,相对和平

4、“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

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54-1973:耗费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二)20世纪70年代:多极化趋势

1、欧共体的形成

(1)背景:

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西欧国家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在世界发挥自己的作用(2)过程: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 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立统一大市

场。

(3)影响:

经济上:促进西欧经济发展,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政治上: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上: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1)原因:

①美国的扶植和援助;

②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存的封建因素;

③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④制定了经济计划推动经济的发展;

⑤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美国的援助,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

(2)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1956——1972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3)影响:

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3、不结盟运动

(1)原因: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下,第三世界国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通过《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3)基本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含义:反殖、反霸、和平共处、反核

(5)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

(2)东欧剧变 1989年

(3)两德统一 1990年

(4)经互会和华约相继解散

(5)“8 ? 19”事件:1991,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6)“独联体”成立:1991年12月

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结束

2、当前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1)缓和原因:两极格局瓦解;绝大多数个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2)动荡原因: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国际力量的对比,被“冷战”掩盖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③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3、当前国际局势: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单级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但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

(2)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3)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二、新中国外交

(一)50年代的外交

1、基本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基本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背景:在同临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5、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会后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70年代的外交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

原因: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弱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

(1)原因: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弱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④中美有共同的利益要求;

(2)过程:①1971年“乒乓外交”②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中日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正式建交。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XX年

(3)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

(4)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80年代以来,中国与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2)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3)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来源:周书宇的日志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精华版)

必修二复习提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神农”传说★古代农业文明 1、农耕经济黄河流域粟 长江流域水稻 2、神农氏创制原始农具耒耜 3、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Ps: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 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①商周时期:实行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ps:北魏到唐均田制(国家授予无主荒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四、赋税制度★ 五、水利工程★ 1、春秋战国: ①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都江堰 ②水工郑国在秦国修郑国渠 ③西门豹在河北修西门豹渠 2、秦:灵渠(湘江——珠江) 3、两汉:①关中农民创造“井渠”,今:新疆,吐鲁番-坎儿井 ②东汉王景治黄河基本解除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水利工程,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灌溉工具 ①春秋战国:戽斗翻车 ②隋唐五代:北:立井水车南:高转筒车 ③宋:水转翻车 ④明清:风力水车 ▲人力→水力→风力 六、古代不利农业发展的因素 1、“泰半之赋”:赋税沉重 2、“沉重的力役”:徭役繁重 3、“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经济构成: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②生产力发展: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 ③生产方式:以家庭为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小农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④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湖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

湖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大兴土木,留下了诸如乔家大院之类的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A . 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B . 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C . 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 . 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2. (2分) (2019高二上·霍邱月考) 宋太宗下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商店。这反映出宋代() A . 市坊制度依然存在 B . 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C . 不抑土地兼并政策 D . 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3. (2分) (2017高二上·景县开学考)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4. (2分) (2017高二上·阳东月考) 在下列各项所描述的景象中,不可能出现在宋都开封城的是() A . “从行里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至晓即散,谓之鬼子市。” B . “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 C .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如耍闹之处,通晓不绝。 D .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5. (2分) (2019高一下·驻马店月考) 明清的经济政策具有连贯性,它由朱元璋一手设计,可称为“洪武型”经济政策,是宋朝政策的“大跃退”。由此可以看出“洪武型”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 总体特征:早期政治制度,带有原始性(血缘色彩浓厚) 一.夏、商 1.王位世袭制(夏朝) ——经济上私有制→政治权力也变为私有(“家天下”) 2.中央官制:相、卿士 3.地方:侯、伯(臣服、方国→松散) 二.西周 1.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统治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拱卫王室(服从、镇守、作战、贡赋、朝觐)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积极:开发、扩大、趋向严密→加强统治;消极:地方独立性(官员、武装、赋役)→西周后期遭破坏 ③影响: 2、西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①目的: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解决矛盾→统治秩序 ②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世袭制、分封制的规则) ③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大小宗 ④作用:贵族特权、垄断→稳定、团结,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第2课: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提示:从第2课至第4课,主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强化) 春秋战国1、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郡县制的建立 ①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②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试题及答案

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姓名班级 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请认真书写班级﹑姓名,仔细审题,相信优秀的你必能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3、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5、、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7、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9、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精选试卷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精选试卷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修昔底德认为雅典进入全盛时代,是因为有伯利克里的指导。他死后,他的继承人彼此平等,但都想居于首要的地位,所以他们笼络群众,却使民主政体由盛转衰。这表明雅典民主政体 A.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B.未体现出人人平等的理念 C.存在不合理的多数人统治原则D.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与印加人不同,并不试图使他们的臣民受阿兹特克人的生活方式的同化,为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作准备。”这说明在阿兹特克人国家中 A.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的控制B.被征服者由原部落管理 C.被征服地区对国家没有义务D.所有人都可享有公民权 3.《罗马法大全》中,对罗马法进行了分类 ①ius civile——它表现了一个特定共同体的利益 ②ius gentium——人们为了便于互相往来而制定的法律 ③ius naturale——它相当于“永远的善与公正的事物”。对这段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ius civile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B.ius gentium促进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C.ius naturale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D.以上三者均是仅适用于奴隶制的法律条文 4.印加人修筑的道路系统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被誉为“新世界的罗马”。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以库斯科为中心,北达基多,南到智利中部,全长达1600千米。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信使接力传送。印加人重视交通事业的原因 A.促进各地文化交流B.便利人们出行 C.传递情报调动军队D.便于征税征兵 5.下面的绘画作品画的是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从左到右分别是作战的人、析祷的人和劳作的人。不属于“三种人”的是() A.僧侣B.农民C.商人D.骑士 6.11世纪70年代,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赦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 1.我国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的王位继承制的方式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长子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2.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④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程序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 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各地交通的发展 B.边疆地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梭伦改革为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划分了社会等级,划分依据是() A.身份地位 B.战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控制奴隶数目 6.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 A.提秀斯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7.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 8.《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行为,是因为该法() A.是习惯法的汇编 B.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C.订成明确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 D.平民达到了公布法律的目的

9.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制定的根本原因是() A.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B.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C.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10.公民法适应于( ) A.全帝国公民 B.罗马公民 C.外邦自由民 D.全体罗马人 11.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12.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某些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经济前提是()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C.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4.《权利法案》最重要的意义是() A.限制王权 B.选举自由 C.建立政府 D.国王统而不治 1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总统 B.总理或首相 C.大法官 D.议会 16.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废除了奴隶制度 17.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但是并未引起 政局不稳,这主要是因为( ) A.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B.两党互相制约 C.美国法律健全 D.美国国民素质很高

高一历史必修一1-5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原始社会后期禹沿用禅让制,但他的儿子夏启夺得王位,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夏商时期的统治: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充满神秘色彩(王权神化) 3.分封制 ⑴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⑵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见觐职的义务 ⑶特点: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⑷初期结果: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 ⑸后期结果: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⑴概念: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⑵核心内容与特点:王位由嫡长子(皇后的大儿子)继承 ⑶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①皇权至上(核心) ②皇权世袭 ③皇位独尊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三公: ①丞相:协助皇帝负责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检查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三公九卿”的作用:①互相配合,彼此牵制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地方制度 秦朝实行郡县制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积极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②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国家的统一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改变

高一历史必修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期中考试 卷及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铭选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2008。1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分,共60分) 1、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2、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到推恩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4、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5、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事实设计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6、伴随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 8、分封制的主体是: A、殷商旧族 B、殷商降族 C、古老方国 D、同姓亲族 9、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 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朝的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秦朝能够“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的统一 C、秦推行法治 D、秦推行郡县制 11、《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对材料的理解正确 ..的是 A、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 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高中历史笔记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9C40S—50S) 背景: ①国际:欧美崛起,侵略扩张。 ②国内:清朝衰落,闭关锁国。 ③直接:鸦片战争,惊醒志士。 代表人物及活动 ⑴林则徐: ①贡献:设译馆; 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②评价: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⑵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评价林、魏的思想: 积极: ①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②为洋务思想奠定基础。 局限: 局限于少数开明分子,对西方认识停留在器物方面,几乎没有实践。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内忧外患): ①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侵略。 含义: “中学为体”: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西学为用”:用西方近代科技挽救清统治。 提出者:地主阶级洋务派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目的: 首要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次要目的:抗击外来入侵。 根本目的:挽救清朝统治。 实践:洋务运动 ⑴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⑵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9C60S,自强)。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19C70S,求富)。 创立近代海军。 创立近代教育制度。 评价: 积极: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消极:以维护封建制度为目的,限于器物方面,最终失败。

三、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19C6070S—90S) ●早期维新思想(19C60S) 背景: ①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②西方思想文化不断传入。 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深。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主张: ①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③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评价: 积极: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消极: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行动。 ●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 背景: 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政治: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③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④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维新思想的核心: ①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②政治: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思想:倡西学。 代表人物及主张: ⑴康有为 代表作: 《新学伪经考》:将儒学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活动:创办万木草堂。 思想特点: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 原因: 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减少变法阻力。 作用:有力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发”。 ⑵梁启超 代表作:《变法通议》 主张: ①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②提出“新民”说,提高国民素质。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必修二复习资料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必修二复习资料 第1课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时间:春秋战国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评价:积极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二、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清朝—珐琅彩商朝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三、资本主义萌芽时间:明朝中后期地区:江南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古代国内商业的发展“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隋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元代:大都成为国家性的城市明清:商帮的出现(徽商和晋商)二、对外贸易繁荣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特点:朝贡贸易(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衰落: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秦汉——明清):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二、重农抑商1、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2、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3、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三、“海禁”与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同外国的往来,而非完全禁绝。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的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Ⅲ)试卷 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90分)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天行有常”的思想 D.“君轻民贵”的思想 2、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圣外王。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3、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 王羲之《兰亭序》(唐人摹本)颜真卿《多宝塔碑》怀素《自叙帖》 A.隶书楷书小篆 B.行书隶书草书 C. 行书楷书草书 D.隶书楷书草书 4、宋人《夜行》:“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从该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宋代科举制度完备,许多人走科举取仕的道路②宋人耿于诗书,忘记了中原的沦陷③宋代教育事 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④宋代科举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A.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轼 6、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 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 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 ①反封建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④呼吁解放妇女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的是哪一中国画的特点? A.工笔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9、“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 A.造纸术针灸指南针 B.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C.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0、仔细阅读下列言论,用发展的观点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②“立国之道当以礼仪人心为本……天文算学只为末议,即不讲习,于国家大计也无损。” ③“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二、电影: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三、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四、互联网: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1)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 (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3)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崩溃 3、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暴跌 4、发展:从美国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5、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 6、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激化了各国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7、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 失败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失败;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全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积极:(1)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局限:未能完全彻底的消除经济危机 5、新政的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新变化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的变化)②福利国家的发展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新经济”的出现 实质: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特点:国家干预盛行:二战结束到20C70s 作用:(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二战结束到20C70s,经济发展)出现了“黄金时期” 滞胀:1973年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滞胀(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 解决滞胀办法:(西方国家普遍抛弃“凯恩斯主义”但不是完全抛弃,而是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二、福利国家的发展 目的: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缓和贫富差距,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根本) 作用:1、积极作用:稳定社会2、消极作用①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②道德危机( “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

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历史必修一期末水平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2.一名日本人在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制 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寡头制和僭主制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 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据此,请回答7、8题: 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

高中历史_一轮复习_二轮专题__笔记_非常详细_打印版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 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 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