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2019·新余模拟) 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A . 土地所用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

B . 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

C . 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

D . 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2. (2分) (2017高一下·金华期中)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A .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 .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 . 重农抑商的政策

3. (2分) (2019高一下·栾城期中) 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这反映了当时()

A . 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

B . 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

C . 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

D . 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4. (2分) (2017高一下·双鸭山期中) 中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有市无城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城区即市区”普遍开始出现于哪一时期?()

A . 秦汉时期

B . 唐安史之乱以后

C . 北宋

D . 明清时期

5. (2分)(2017·昌平模拟) 清朝时,山西商人在青海、北京、云南、湖南、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六必居”等都是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的。另外,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由此可知()

①晋商是当时最强的商帮

②晋商活动范围广泛

③长途贩运贸易由此出现

④晋商文化影响至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6. (2分)“促使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动力是所谓的3G(God, Gold and Glory),即上帝、黄金和荣誉,也就是打着上帝的旗号,到美洲国家抢夺黄金,攫取政绩功名。”该观点

A . 肯定了哥伦布对美洲社会转型的贡献

B . 指出了哥伦布航海的真实意图

C . 对哥伦布的评价带有情绪化的宣泄

D . 对哥伦布的指责是无中生有

7. (2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 .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 . 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8. (2分) (2017高一下·彭州期中)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在马克思笔下的这一时代()

①欧洲与亚非之间开启商贸联系②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③殖民活动具有暴力血腥的特点④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9. (2分)(2019·河南模拟) 学者罗荣渠说,美国人在其开拓阶段一直秉持“走向文明必须改变周围蛮荒的环境”的思想,所以在工业化一开始的政策制定上就埋下了资源粗放式开发的种子。据此可知,美国()

A . 近代化一定程度制约了科技创新

B . 利益至上占据政府执政的主导地位

C . 工业革命的开展孕育粗放式经营

D . 工业化进程伴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0. (2分) (2017高一下·友谊期中) 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 . 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 .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 .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 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1. (2分)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 .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B .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 .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 . 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

12. (2分) (2017高三上·怀仁期中)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公布《劳资争议处理法》,严禁罢工,禁止工人捣毁工厂.商店。1929年12月公布的《工厂法》对工人的劳动条件.时间.待遇做出了详细规定,从法律上对工人地位和待遇做出了改善。据此判断,这些政策()

A . 随国共两党斗争形势变化而变化

B . 使工人运动从高潮转入低潮

C . 旨在稳定工业发展秩序

D . 使中共工作重心转入农村

13. (2分)(2019·杭州模拟)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 .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 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 .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14. (2分) (2018高一下·攀枝花期中)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这主要是由于()

A . 清政府放宽对设厂限制

B . 洋务运动办厂诱导

C . 辛亥革命扫清障碍

D .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15. (2分) (2017高二上·湖南期中) 有学者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问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A . 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B . 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C .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 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16. (2分) (2018高二上·惠东月考) 某个时期,中国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B . 国民大革命“联俄联共”时期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期

D . 改革开放新时期

17. (2分) (2016高一下·沈阳期末) 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一政策()

A . 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 . 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C . 有利于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

D . 巩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18. (2分)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 毗临港澳

B . 政策扶持

C . 科技领先

D . 资源丰富

19. (2分) (2019高一下·四川期中) 改革开放后的某次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是()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十二大

C . 十四大

D . 十五大

20. (2分)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

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21. (2分) (2020高二下·双流月考) 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丝、茶出口概括简表。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这一现象反映了()

品名 1 843年 1 855年

茶 1 300多万斤8 400多万斤

丝 1 000多包 5 600多包

A . 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 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

C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D . 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22. (2分) (2018高一下·醴陵期末) 郭嵩焘1879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这一变化()

A . 推动西学东渐上升到制度层面

B . 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C . 表明民众接受了近代化思想

D . 反映了近代航运事业艰难发展

23. (2分)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 .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4. (2分) (2018高三上·鸡西期中) 1927~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1928~1933年,工业总产量增长了1倍多。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 . 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B . 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

C . 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D . 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25. (2分)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 . 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 . 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 . 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 . 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26. (2分) (2018高一下·浙江期中) 二战后,政府干预经济成为欧美各国共同采取的经济措施。下列各项中,与德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无关的是()

A . 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B .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 . 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秩序

D . 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

27. (2分)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

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 . 斯大林模式

28. (2分) (2019高一下·雅安期中) 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这些错误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A . 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

B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 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 . 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29. (2分)世贸组织前总干事迈克·穆尔曾经说道:“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不是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只有半个世界。”这一状况得到改变发生在

A . 1978年

B . 1991年

C . 2001年

D . 2008年

30. (2分)据统计,从1998年至2004年,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平均关税水平,由原来的16.6%降至6.4%。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A . 各成员国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 . 对外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

C . 促进了亚洲各国经济的发展

D . 加速了内部资本的流通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35分)

31. (20分) (2017高二下·福州期中)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工具和古代耕织图

材料二:《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曾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材料三: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潮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角度看,秦所取得的“大大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的“成就”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是指什么思想局面?

(4)材料一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2. (15分)(2017·昌平模拟) 国家安全是国之大事,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振兴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同其他古代社会修建的道路一样,也刺激了经济的一

体化:尽管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军事用途,但是之后,这些路桥却成为内部商业交流的通衢。

公路连接了罗马帝国的各个部分。一条长4800公里的路与北非海岸线平行,许多支线一直延伸到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以深入撒哈拉沙漠。在东部地中海地区,罗马人也新建一些道路,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14﹣17世纪初,结伴航行成为保护英国海上贸易商船安全的主要办法。其基本情形为:商船对自己进行武装,而后结伴出航,英国官方担当了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官方开始在需要时向商船提供军舰护航,以加大对海上贸易商船的保护力度。随着英国海外贸易和商船数量的不断增加,护航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愈加严重,同时法俄贸易攻击意图愈加明显,19世纪80、90年代,英国放弃了对海上贸易提供直接保护的政策,确立了海军封锁攻击政策,即在战争开始之时,采取及时封锁敌方海军军港和主动攻击敌方据点、海上贸易商船等行动,以控制和吸引敌方海军力量,从而达到保护海上贸易的效果。

──摘编自《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

材料四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秦朝驰道和罗马帝国大道的共同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其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2)阅读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结合所学,请任选一个演变阶段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3)①根据材料四,概述我国近现代各阶段国防军队建设的重点。

②请从“国防军队建设与时代背景”角度提出一个观点,运用与材料四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

考点:

解析:

答案:28-1、

考点:

解析:

答案:29-1、

考点:

解析:

答案:30-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35分)答案:31-1、

答案:31-2、答案:31-3、答案:31-4、考点:

解析:

答案:32-1、答案:32-2、

答案:32-3、

考点:

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