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_常用逻辑用语_导学案[1]

第一章_常用逻辑用语_导学案[1]

第一章_常用逻辑用语_导学案[1]
第一章_常用逻辑用语_导学案[1]

§1.1 命题及四种命题

1. 掌握命题、真命题及假命题的概念;

2. 四种命题的内在联系,能根据一个命题来构造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

复习2:什么是定理?什么是公理?

.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1.在数学中,我们把用 、 、或

表达的,可以 的 叫做命题.其中 的语句叫做真命题,

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练习:下列语句中:

(1)若直线//a b ,则直线a 和直线b 无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2

1x =,则1x =;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其中真命题有 ,假命题有 2.命题的数学形式:“若p ,则q ”,命题中的p 叫做命题的 ,q 叫做命题的 .

※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 是素数,则

a 是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空间有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2;

(6)15x >.

命题有 ,真命题有

假命题有 .

例2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 和结论q :

(1)若整数a 能被2整除,则a 是偶数;

(2)若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

分.

解:(1)条件p :

结论q :

(2)条件p : 结论q : 变式: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并判断真假: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 动手试试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 能被6整除的整数一定能被3整除; (2) 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3)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4) 两个内角等于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 等腰三角形两腰的中线相等; (2)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小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注意两点:(1)是

否是陈述句;(2)是否可以判断真假.

3.四种命题的概念 (1)对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我们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 ,其中一个命题叫做 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逆命题为:“

”. (2) 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 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 ,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命题,

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 .

2

§1.1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1.掌握四种命题的内在联系;

2. 能分析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相互关系,并能利用等价关系转化.

复习2:判断命题“若0a ≥,则20x x a +-=有实根”的逆命题的真假.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1:分析下列四个命题之间的关系

(1)若()f x 是正弦函数,则()f x 是周期函数;

(2)若()f x 是周期函数,则()f x 是正弦函数; (3)若()f x 不是正弦函数,则()f x 不是周期函数;

(4)若()f x 不是周期函数,则

()f x 不是正弦函

数. (1)(2)互为 (1)(3)互为 (1)(4)互为 (2)(3)互为 通过上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四种命题之间有如下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性 例1 以“若2

320x x -+=,则2x =”为原命题,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并总结其规律性.

系: (1) .

(2) .

练习: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命题“在ABC ?中,若AB AC >,则C B ∠>∠”

的逆命题; (2)命题“若0ab ≠,则0a ≠且0b ≠”的否命题;

(3)命题“若0a ≠且0b ≠,则0ab ≠”的逆否命题;

(4)命题“若0a ≠且0b ≠,则220a b +>”的逆命题.

反思:(1)直接判断(2)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等价来判断. ※ 典型例题 例1 证明:若220x y +=,则0x y ==.

变式:判断命题“若220x y +=,则0x y ==”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4

练习:证明:若222430a b a b -+--≠,则1a b -≠.

例 2 已知函数()f x 在(,)-∞+∞上是增函

数,,a b R ∈,对于命题“若0a b +≥,则()()()(f a f b f a f b +≥-+-.”

(1) 写出逆命题,判断其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 (2) 写出其逆否命题,并证明你的结论.

※ 动手试试

1.求证: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不等,这两条边所

对的角也不相等.

2.命题“如果22x a b ≥+,那么2x ab ≥”的逆否命题是( )

A.如果22x a b <+,那么2x ab <

B.如果2x ab ≥,那么22x a b ≥+

C.如果2x ab <,那么22x a b <+

D.如果22x a b ≥+,那么2x ab <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一些什么?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命题“若0x >且0y >,则0xy >”的否命题是( ).

A.若0,0x y ≤≤,则0xy ≤

B.若0,0x y >>,则0xy ≤

C.若,x y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0,则0xy <

D.若,x y 至少有一个小于0,或等于0,则0xy ≤ 2. 命题“正数a 的平方根不等于0”是命题“若a 不是正数,则它的平方根等于0”的( ). A.逆命题 B.否命题 C.逆否命题 D.等价命题

3.

正确的是( ).

A.

B.

C.

D.

4. 若1x >,则21x >的逆命题是 否命题是

5.命题“若a b >,则221a b ≥-”的否命题为

1. 已知,a b 是实数,若20x ax b ++≤有非空解集,则240a b -≥,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2.证明:在四边形A B C 中,若AB CD AC CD +<+,则AB AC <.

§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与“”填空:

6

(1)2x =是2440x x -+=的必要条件;

(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是这条直线为圆

的切线的必要条件;

(3)sin sin αβ=是αβ=的充分条件; (4)0ab ≠是0a ≠的充分条件.

练2. 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 (1)p :1x =,q

:1x -= (2)p :|2|3x -≤,q :15x -≤≤;

(3)p :2x =,q

:3x -=

(4)p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q :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一些什么?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知识拓展

设,A B 为两个集合,集合A B ?,那么x A ∈是

x B ∈是x A ∈的 条件.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在平面内,下列哪个是“四边形是矩形”的充分条件?( ).

A.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B.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

C.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D.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

2.,x y R ∈,下列各式中哪个是“0xy ≠”的必要条件?( ).

A.0x y +=

B.220x y +>

C.0x y -=

D.330x y +≠

3.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存在一条直线,//,//a a a αβ B.存在一条直线,,//a a a αβ?

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 b a b a b αββα??

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 b a b a b αββα?? 4.p :20x -=,q :(2)(3)0x x --=,p 是q 的 条件.

5. p :两个三角形相似;q :两个三角形全等,p 是q 的 条件. 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a b >”是“22a b >”的充分条件;

(2)“||||a

b >”是“22a b >”的必要条件.

2. 已知{|A x x =满足条件}p ,{|B x x =满足条件}q .

(1)如果A B ?,那么p 是

q 的什么条件? (2)如果B A ?,那么p 是q 的什么条件?

§1.2.2 充要条件

1. 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

2. 掌握充要条件的证明方法,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

证明必要性.

1112 复习1:什么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复习2:p :一个四边形是矩形q :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p 是q 的什么条件?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充要条件概念

问题:已知p :整数a 是6的倍数,q :整数a 是2

和3的倍数.那么p 是q 的什么条件?q 又是p 的什么条件?

新知:如果p q ?,那么p 与q 互为

试试:下列形如“若p ,则q ”的命题是真命题吗?

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p 是q 的什么条件?

(1)若平面α外一条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

平行,则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

(2)若直线a 与平面α内两条直线垂直,则直线a

与平面α垂直.

反思:充要条件的实质是原命题和逆命题均为真命题.

※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各题中,哪些p 是q 的充要条件? (1) p : 0b =,q :函数2()f x ax bx c =++是偶函

数;

(2) p : 0,0,x y >> q :0xy > (3) p : a b > , q :a c b c +>+

变式:下列形如“若p ,则q ”的命题是真命题吗?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哪些p 是q 的充要条件? (1) p : 0b = ,q :函数2()f x ax bx c =++是偶函

数;

(2) p : 0,0,x y >> q :0xy > (3) p : a b > , q :a c b c +>+

小结:判断是否充要条件两种方法 (1)p q ?且q p ?;

(2)原命题、逆命题均为真命题; (3) 用逆否命题转化.

练习:在下列各题中, p 是q

的充要条件? (1) p :234x x =+ , q :x (2) p : 30x -=, q :(3)(4)0x x --= (3) p : 240(0)b ac a -≥≠ ,

q :20(0)ax bx c a ++=≠

(4) p : 1x =是方程20ax bx c ++=的根 q :0a b c ++=

例2 已知:O 的半径为r ,圆心O 到直线的距离

为d .求证:d r =是直线l 与O 相切的充要条件.

变式:已知:O 的半径为r ,圆心O 到直线的距

离为d ,证明:

(1)若d r =,则直线l 与O 相切. (2)若直线l 与O 相切,则d r =

8

小结:证明充要条件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

※ 动手试试

练1. 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 (1)p :1x =,q

:1x -= (2)p :|2|3x -=,q :15x -≤≤ ;

(3)p :2x =,q

:3x -=;

(4)p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q :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

练2. 求圆222()()x a y b r -+-=经过原点的充要条

件.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一些什么?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知识拓展

设A 、B 为两个集合,集合A B =是指x A x B ∈?∈,则“x A ∈”与“x B ∈”互为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a b >是22a b >的充分条件 B.||||a b >是22a b >的充要条件

C.21x =是1x =的充分条件

D.αβ=是tan tan αβ= 的充要条件

2.“x M N ∈ ”是“x M N ∈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设p :240(0)b ac a ->≠,q :关于x 的方程20(0)ax bx c a ++=≠有实根,则p 是q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22530x x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132x -<<

B.1

02

x -<<

C.1

32

x -<< D.16x -<<

5. 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填空. (1).3x >是5x >的

(2).3x =是2230x x --=的

( 3).两个三角形全等是两个三角形相似的 1. 证明:20a b +=是直线230ax y ++=和直线20x by ++=垂直的充要条件.

2.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222a b c a b a c b c ++=++,这里,,a b c 是ABC ?的三边.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 了解“或”“且”“非”逻辑联结词的含义;

2. 掌握,,p q p q p ∧∨?的真假性的判断;

3. 正确理解p ?的意义,区别p ?与p 的否命题;

4. 掌握,,p q p q p ∧∨?的真假性的判断,关键在于

与的真假的判断.

1416

复习1:什么是充要条件?

复习2:已知{|

A x x

=满足条件}p,{|

B x x

=满足条件}q

(1)如果A B

?,那么p是q的什么条件;

(2) 如果B A

?,那么p是q的什么条件;

(3) 如果A B

=,那么p是q的什么条件.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且“的意义

问题:下列三个命题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新知: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读作“”.

试试: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12是48且是36的约数;

(2)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反思:p q

∧的真假性的判断,关键在于p与q的真假的判断.

探究任务二:“或“的意义

问题:下列三个命题有什么关系?

(1) 27是7的倍数;

(2)27是9的倍数;

(3)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 新知: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读作“”.

(1)47是7的倍数或49是7的倍数;

(2)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或互相垂直.

反思:p q

∨的真假性的判断,关键在于p与q的真假的判断.

探究任务三:“非“的意义

问题:下列两个命题有什么关系?

(1) 35能被5整除;

(2)35不能被5整除;

新知:1.一般地

,对一个命题的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读作

”或“”.

试试: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他们的真假:(1)2+2=5;

(2)3是方程290

x-=的根;

(31

=-

反思:p

?的真假性的判断,关键在于p的真假的

判断.

※典型例题

例1 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他们的真假:

(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p:35是15的倍数,q:35是7的倍数

变式:用逻辑联结词“且”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他们的真假:

(1)1既是奇数,又是素数;

(2)2和3都是素数.

小结:p q

∧的真假性的判断,关键在于p与q的真假的判断.

例2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 22

≤;

(2) 集合A是A B

的子集或是A B

的子集;(3) 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全等.

变式:如果p q

∧为真命题,那么p q

∨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p q

∨为真命题,那么p q

∧一定是真命题吗?

小结:p q

∨的真假性的判断,关键在于p与q的真假的判断.

例3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他们的真假:(1)p:sin

y x

=是周期函数;

(2)p:32

<

(3)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

小结:p

?的真假性的判断,关键在于p的真假的判断.

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一些什么?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知识拓展

阅读教材第18页,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

“并”“补”的关系.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1. “p或q为真命题”是“p且q为真命题”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命题P:在ABC

?中,C B

∠>∠是sin sin

C B

>的充要条件;命题q:a b

>是22

ac bc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

A.p真q假

B.p假q假

C.“p或q”为假

D.“p且q”为真

3.命题:(1)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2)三角形

两边的和大于或等于第三边;(3)三角形中最小角不大于60?;(4)对角线相等的菱形为正方形.

其中真命题有().

A.1

B.2

C.3

D.4

4.命题p:0不是自然数,命题q:π是无理数,在命题“p或q”“p且q”“非p”“非q”中假命题是,真命题是.

5. 已知p:2

||6

x x

-≥,q:,,

x Z p q q

∈∧?都是假命题,则x的值组成的集合为

1. 写出下列命题,并判断他们的真假:

(1)p q

∨,这里p:4{2,3}

∈,q:2{2,3}

∈;(2)p q

∧,这里p:4{2,3}

∈,q:2{2,3}

∈;

(3) p q

∨,这里p:2是偶数,q:3不是素数;

(4) p q

∧,这里p:2是偶数,q:3不是素数.

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52

>且73

>(2)78

(3)34

>或34

<

§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掌握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的意义;

2.

掌握含有量词的命题: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

10

12

变式: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2,32a Z a a ?∈=-

(2)23,32a a a ?≥=-

小结:要判定特称命题“00,()x M p x ?∈” 是真命题只要在集合M 中找一个元素0x ,使0()p x 成立即可;如果集合M 中,使()P x 成立的元素x 不存在,那么这个特称命题是假命题. ※ 动手试试

练1. 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 (1)每个指数都是单调函数; (2)任何实数都有算术平方根;

(3){|x x x ?∈是无理数},2x 是无理数.

练2. 判定下列特称命题的真假: (1)00,0x R x ?∈≤;

(2)至少有一个整数,它既不是合数,也不是素数;

(3)0{|x x x ?∈是无理数},20x 是无理数.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一些什么?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知识拓展

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推理过程的一门学问. 德国启蒙思想家 莱布尼茨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下列命题为特称命题的是( ). A.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B.正四棱柱都是平行六面体 C.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都是平行线 D.存在实数大于等于3

2.下列特称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1),0x R x ?∈≤;(2)至少有一个整数它既不是合数也不是素数;(3){|x x x ?∈是无理数},2x 是无理数.

A.0个

B.1个

C.2个

D.4个 3.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 ). (1)2,11x R x ?∈+≥;(2),213x R x ?∈+=; (3),x Z ?∈x 能被2和3整除;

(4)2,230x R x x ?∈++=

A.0个

B.1个

C.2个

D.4个 4.下列命题中

(1)有的质数是偶数;(2)与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的两条直线平行;(3)有的三角形三个内角成等差数列;(4)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其中全称命题是 特称命题是 .

5. 用符号“?”与“?”表示下列含有量词的命题. (1)实数的平方大于等于0: (2)存在一对实数使2330x y ++<成立:

1. 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

(1)末位是0的整数可以被子5整除;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

距离相等;

(3)负数的平方是正数; (4)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2. 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 (1)有些实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有些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3)有的菱形是正方形.

§1.4.3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1. 掌握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的方法,要正确掌握量词否定的各种形式;

2. 明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命题,存在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14

※ 动手试试

练1.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 32,x N x x ?∈>;

(2) 所有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位数字都是0; (3) 2000,10x R x x ?∈-+≤;

(4) 存在一个四边形,它的对角线是否垂直.

练2.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每条直线在y 轴上都有截矩; (2)每个二次函数都与x 轴相交;

(3)存在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小于180?; (4)存在一个四边形没有外接圆.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一些什么?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知识拓展

英国数学家布尔(G.BOOL)建立了布尔代数,并创造了一套符号系统,利用符号来表示逻辑中的各种概念.他不建立了一系列的运算法则,利用代数的

.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命题“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 x =对称”的否定是( ).

A. 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 x =-对称

B. 原函数不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 x =对称

C.存在一个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不关于y x =

对称

D. 存在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 x =对称 2.对下列命题的否定说法错误的是( ).

A. p :能被3整除的数是奇数;p ?:存在一个

能被3整除的数不是奇数

B. p :每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p ?:存在

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不共圆

C. p :有的三角形为正三角形;p ?:所有的三

角形不都是正三角形

D. p :2,220x R x x ?∈++≤;

p ?:2,220x R x x ?∈++>

3.命题“对任意的32,10x R x x ∈-+≤”的否定是( ).

A. 不存在32,10x R x x ∈-+≤

B. 存在32,10x R x x ∈-+≤

C. 存在32,10x R x x ∈-+>

D. 对任意的32,10x R x x ∈-+>

4.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否定是

5. 命题“存在一个三角形没有外接圆”的否定是

. 1.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若24x >,则2x >;

(2)若0,m ≥则20x x m +-=有实数根; (3)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位是0; (4)被8整除的数能被4整除;

(5)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2. 把下列命题写成含有量词的命题: (1)余弦定理;(2)正弦定理.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

1. 命题及其关系

(1)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

复习2:

1.什么是命题?其常见的形式是什么?什么是真命题?什么是假命题?

2.有哪四种命题?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什么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4你学过哪些逻辑联结词?四逻辑联结词联结而成的命题的真假性怎样?

5.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有什么不同?

6.什么是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7.怎样否定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

二、新课导学 ※ 典型例题

例1 命题“若21x <,则11x -<<”的逆否命题是( )

A.若21x ≥,则1x ≥或1x ≤-

B.若11x -<<,则21x <

C.若1x >或1x <-,则21x >

D.若1x ≥或1x ≤-,则21x ≥

变式:命题“若1x ≥或1x ≤-,则21x ≥”的逆否命题是 .

小结:弄清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2 下列各小题中,p 是q 的充要条件的是( ). (1)p :2m <-或6m >;q :23y x mx m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2)p :

()

1()

f x f x -=;q :()y f x =是偶函数 (3)p :cos cos αβ=;q :tan tan αβ= (4)p :A B A = ;q :U B A =U c 痧 A.(1)(2) B.(2)(3) C.(3)(4) D.(1)(4)

变式:设命题p :|43|1x -≤,命题q :2(21)(1)0x a x a a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6

小结:处理充分、必要条件的问题首先要分清条件和结论,有时利用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等价的性对解题很有帮助.

例3 给出下列命题:

p :关于x 的不等式22(1)0x a x a --+>的解集是

R ,q :函数2lg(2)x

y a a =-是增函数. (1) 若p q ∨为真命题,求a 的取值范围. (2) 若p q ∧为真命题,求a 的取值范围.

※ 动手试试

练1. 如果命题“p 且q ”与命题“p 或q ”都是假命题,那么 ( )

A.命题“非p ”与命题“非q ”的真值不同

B.命题p 与命题“非q ”的真值相同

C.命题q 与命题“非p ”的真值相同

D.命题“非p 且非q ”是真命题

练2. 若命题p 的逆命题是q ,命题p 的否命题是r ,则q 是r 的 ( )

A.逆命题

B.否命题

C.逆否命题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一些什么?你想进一步探究的

问题是什么?

※ 知识拓展

已知函数22()42(2)21f x x p x p p =----+在区间[1,1]-的所有的x ,都有()0f x ≤恒成立,求p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有( ).

①230x -=;②与一条直线相交的两直线平行吗?③315+=;④536x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给出命题:p :31>,q :4{2,3}∈,则在下列三个复合命题:“p 且q” “p 或q” “非p”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0

B.3

C.2

D.1

3. 若a b c 、、是常数,则“2040a b ac >-<且”是“对任意x R ∈,有20a x b x c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已知a ,b 是两个命题,如果a 是b 的充分条件,那么a ?是b ?的 条件.

5. “tan tan αβ≠”的 条件是“αβ≠

” 1. 写出命题“若2780x x +-=,则8x =-或1x =”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2)有些实数的绝对值是正数.

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有( ).

①230x -=;②与一条直线相交的两直线平行吗?③315+=;④536x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给出命题:p :31>,q :4{2,3}∈,则在下列三个复合命题:“p 且q ” “p 或q ” “非p ”中,

真命题的个数为( ). A.0 B.3 C.2 D.1 3.如果命题“p 且q ”与命题“p 或q ”都是假命题,那么( ). A.命题“非p ”与命题“非q ”的真值不同

B.命题p 与命题“非q ”的真值相同

C.命题q 与命题“非p ”的真值相同

D.命题“非p 且非q ”是真命题

4.命题“若a b >,则22

ac bc >(a b R ∈、)”与它

的逆命题、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5.若p 、q 是两个简单命题,且“p 或q ”的否定是

真命题,则必有( ).

A.p 真,q 真

B.p 假,q 假

C .p 真,q 假 D.p 假,q 真 6.有下列三个命题:①“若0x y +=,则x y 、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②“若x y >,则22x y >”的

逆否命题;③“若3x ≤-,则260x x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0 B.3 C.2 D.1

7.如果命题“非p 或非q ”是假命题,则在下列各结论中,正确的为( ).

①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 ②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

③命题“p 或q ”是真命题 ④命题“p 或q ”是假命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若命题p 的逆命题是q ,命题p 的否命题是r ,则q 是r 的( ).

A.逆命题

B.否命题

C.逆否命题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9.若a b c 、、是常数,则“2040a b ac >-<且”是“对任意x R ∈,有20a x b x c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一元二次方程2210ax x ++=(0a ≠)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0a < B.0a > C.1a <- D.1a > 11.若非空集合M 是集合N 的真子集,则“a M ∈或a N ∈”是“a M N ∈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2.已知αβ、均为锐角,若p :sin sin()ααβ<+,q :2π

αβ+<,则p 是q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3.设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则2()a b b c =+是A=2B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4.已知p :0a ≠;q :0ab ≠,则p 是q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5.在ABC ?中,设命题p :sin sin sin a b c

B C A

==

,命题q :AB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命题p 是命题q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6.如果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r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那么( ).

A.p r ???

B.p r ???

C.p r ???

D.p r ?

二 填空题

17.已知a ,b 是两个命题,如果a 是b 的充分条件,那么a ?是b ?的 条件. 18.“5a ≥且2b ≥”的否定是 19.若p :“平行四边形一定是菱形”,则“非p ”为 .(真命题或假命题). 20.“tan tan αβ≠”的 条件是“αβ≠”.

21.“若A 则B ”为真命题,而“若B 则C ”的逆

否命题为真命题,且“若A 则B ”是“若C 则D ”的充分条件,而“若D 则E ”是“若B 则C ”的充要条件,则B 是E 的

条件;A ?是E ?的

条件. 三 解答题

2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命题和否命题:

18

(1)若0abc =,则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2)若220x y +=,则x y 、全为零;

(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3. 写出命题“若2780x x +-=,则8x =-或1x =”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

《第一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导学案)

《第一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 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 2. 会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3. 学会读等高线地形图,能判读陡坡和缓坡;能判读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4、区别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学会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5、初步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重点】判读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类型 难点】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生活中的水库、分水岭、河流等事物 一、情景创设 激趣导入 在地球表面,地面高低起伏,有高山,有低谷,而我们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海拔(也称绝对高度):以 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如下左图甲的海拔高度为 米,乙的海拔高度为 米。 2.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下左图甲乙的相对高度为 米 。 二)、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_______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__________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__________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 2.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 某中学地理课外研究小组,对附近的山峰实行了一次考察活动。为选 择准确的路线,该小组展开了讨论,结合图2-2,你认为说法准确的是 ( ) A .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 B .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摄省力 C .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 D .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 (1)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缓,起伏小 (2)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陡。起伏大 不同点 相同点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导学案+十个科学家的小故事

七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2、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4、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全面看问题。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课前准备】 1、科学要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和。每一个小小的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 2、鱼在水中的沉浮除了与的活动有关外,还与的大小有关。 3、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 【学习过程】 一、1、观察活动一(奇妙的现象): (1)观察PPT上图片,描述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2)讨论这些图中的自然现象,谈谈你的想法与感受。 (3)请你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奇妙现象,跟大家分享。 2、观察活动二(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1)自然界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请认真观察PPT上图片,它们各出现了哪些变化? 图1 ;图2 ; 图3 ;图4 ; 图5 ;图6 ;(2)你能举出一些发生在你周围的奇妙的变化吗?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音调、响度、和音色;复习音调产生的原因,响度的影响因素;能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认识噪声;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复习声音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构建本章思维导图,培养综合概括能力,使所学知识形成体 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学习重点: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学习难点:构建本章思维导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产生的。 2、把正在发生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这说明,水的作用是,此实验用到了法。 3、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说明了,用到了法或称为法。 4、航天员在太空中能通过电进行交流。 5、利用声波与水波的相似性来学习声波,用到了法。 6、“桌子可以传声”实验中,说明可以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分为,,。 7、在真空中,声音(填“能”或“不能”)传播。 8、声速的定义:。 9、声速的大小与和有关;空气中的声速V= 。(150C) 10、要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回声到达人耳至少应比原声晚 S,即多少米?(写出计算过程) 13、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1)(2)。 (二)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 2、音调是指声音的,与有关,越高音调越高 3、频率的定义:,单位,简称,符号。 4、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频率范围为。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 都听见(填“能”或“不能”)。将、、统称为声。 5、响度是指声音的;与和有关;我们生活中常说的“音量”,指的就是响度。增大响度的方法:(1) (2)(3) 6、物体振动的幅度叫; 7、下图“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在此用来反映音叉振幅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法。(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和看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8、音色是指声音的,由和决定的。 9、波形图中,形状相同,说明相同;相同时间振动次数相同,说明相同;振幅相同,说明相同。 10、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 观察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波形,如 右图三者音调;响度; 音色是的(选填“相同”或 “不同”)。

高中数学 常用逻辑用语《 学案导学设计》人教B版选修1-11.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与量词 1.1.1命题 一、基础过关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A.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 B.sin 45°=1 C.x2+2x-1>0 D.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2.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为() 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②若x>1,则x>2; ③3比1大吗? ④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它们平行; ⑤(-2)2=-2; ⑥x>15. A.①②⑥B.①②④ C.①④⑤D.①②④⑤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sin(α+β)=sin α+sin β (α,β是任意角)”是真命题 B.语句“最高气温30℃时我就开空调”不是命题 C.“四边形是菱形”是真命题 D.语句“当a>4时,方程x2-4x+a=0有实根”是假命题 4.已知a、b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且a⊥α,b⊥β,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若a∥b,则α∥β B.若α⊥β,则a⊥b C.若a、b相交,则α、β相交 D.若α、β相交,则a、b相交

5.下列命题: ①m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②抛物线y=ax2+2x-1与x轴至少有一个交点;③ 互相包含的两个集合相等;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其中真命题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6.l1,l2,l3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l1⊥l2,l2⊥l3?l1∥l3 B.l1⊥l2,l2∥l3?l1⊥l3 C.l1∥l2∥l3?l1,l2,l3共面 D.l1,l2,l3共点?l1,l2,l3共面 二、能力提升 7.下列命题: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 ②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③平行四边形是梯形; ④若ac2>bc2,则a>b.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8.已知命题: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平分弦所对的弧.若把上述命题改为“若p,则q”的形式,则p是______________,q是________________. 9.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 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0.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并说明理由: (1)若x+y是有理数,则x,y均为有理数. (2)一条直线l与平面α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3)x2+2x-3<0. 11.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当x=2或x=4时,x2-6x+8=0; (3)正方形是矩形又是菱形; (4)方程x2-x+1=0有两个实数根.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学生)

【选修1-1】第1课 1.1命题及其关系 一、学习要求 1.了解命题的定义,能判定一个句子是不是命题,并能判断其真假; 2.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能写出原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 3.能利用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 二、先学后讲 1.命题的定义:一般地,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2.数学中的命题的常见形式:“若,则”(其中“”是条件,“”是结论)。 3.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逆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表示形式:若原命题为“若,则”,则逆命题为“若,则”。 例如:若原命题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则逆命题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否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表示形式:若原命题为“若,则”,则否命题为“若,则”。 例如:若原命题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则否命题为:“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 逆否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若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则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表示形式:若原命题为“若,则”,则逆命题为“若,则”。

例如:若原命题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则逆否命题为:“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 4.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 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即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要点说明】 (1)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时,关键是分清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然后按定义来写; (2)判断命题的真假时,要充分发挥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的等价性(同真假),可大大简化判断过程。 (3)在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否定进,不能一概在关键词的前面加“不”,应结合命题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常见词语与它的否定词对照: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课本(选修1-1)第页8“习题1.1组”第3题】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例1. 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然后判断它们的真假: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解:(1)命题改写成: 。

初一地理上第一章第二节导学案模板

【达标巩固】(20min) 1.20XX年,你去巴西里约热内卢观看奥运会,到里约热内卢后你应选择( A. 世界地图 B.南美洲地图 C.巴西地图 D.里约热内卢城区图 2. 下列关于地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C. 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 记 D. 地图是由照片加工处理而来的 3. 下列地图属于社会经济地图的是() A.地形图 B.气候图 C.水文图 D.人口分布图 4?你位于某位同学的东南方,则该同学位于你的什么方向(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5.下图中,公路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的流向是。 【总结归纳】(3~5min) 梳理本堂知识,理清知识结构。 【我的疑问】 【课后反思】针对本堂内容,提 出质疑。 和谐互助,交流完成。小组完成后,选派组内代表进行展示。

2. 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较适宜的是() A.1:1000 B.1:1000000 C.1:200000 D.1:300000 3. 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比例尺为1:6000000,则两地间的实地 距离为() A.18千米 B.180千米 C.1800千米 D.150千米 4?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冋,图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贵州省地图 D.织金县地图 5?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图,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两倍,则() A. 乙图表示范围广,内容简单 B. 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C. 乙图表示范围广,内容详细 D. 乙图表示的地区面积是甲图的2倍 6. 下列关于地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B. 用不同的付号表示各种地理事物 C. 用文字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 D. 用数字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量 7. 加入教室长10米,宽8米,如果要绘制教室平面图(绘图纸的大小为20厘米X 30厘米),你认为要选多大的比例尺较好? 【总结归纳】(min) 梳理本堂知识,理清知识结构。 【我的疑问】和谐互助,交流完成。小组完成后,选派组内代表进行展示。 针对本堂内容,提出质疑。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最新整理)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主备人:廖荣滔审核人:温秀花 第1 课时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3、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课前导学】 阅读课本P4-5 的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课堂互动导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 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 1 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与交流: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 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 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 称为元素ⅡA 称为元素ⅣA 称为元素 ⅤA 称为元素 ⅥA 称为元素ⅦA 称为元素 零族称为元素 归纳小结: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 2、。 3、。 课堂练习2:请描述出Na、C、Al、S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课堂练习3: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它是元素。P 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课堂效果反馈】 1.19 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B.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常用逻辑用语学案

1.1.1命题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命题,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能将命题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自主学习】研读教材P2-P3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命题定义: 数学中,我们把可以的叫做命题. 从命题定义中可以看出,命题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2.命题的分类: 真命题:判断为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判断为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3.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 ,则q”或者 “如果p ,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 叫做,q 叫做. 【自主检测】 下列语句中: (1)若直线//a b ,则直线a 和直线b 无公共点;(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21x =,则1x =;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 其中真命题有,假命题有 【合作探究及展示】 探究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 是素数,则是a 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 2 )2(-=-2.(6)x >15. 是命题有,其中真命题有,假命题有 探究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 和结论q .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若a>0,b>0,则a+b<0. 探究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课堂检测】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能被6整除的整数一定能被3整除; (2)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4)两个内角等于45 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等腰三角形两腰的中线相等; (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3)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课堂小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注意两点: (1);(2) 【课后作业】世纪金榜即时小测 1.1.2四种命题

第1章第2节(2014年)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导学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课时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及规律再发现【学习目标】:1.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 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自主学习】: 【回顾】: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要出现4种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其亲本必为双杂(如AaBb),其4种性状可分为双显、_______(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_______,其对应基因型分别为A_B_、A_bb、aa B_、aabb。在子代16份中,双显占9份,单显占3份,双隐占1份,其对应基因型(9A_B_=1AABB+2AaBB+2AABb+4AaBb)、(3A_bb=1AAbb+2Aabb)、(3aaB_=1______+2______)、(1aabb)。 记为:纯合子占___份,单杂占___份,双杂占___份。 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________,即让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杂交。 2.遗传图解及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____________,符 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_________在形成_______时, 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________。即产生_______种配子,比例是_______________。 二、自由组合定律 1.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的,在形成__________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决定__________性状的遗传因子 _______________。 2.①发生时间:形成时;②遗传因子间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的;③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3.特点:①________性: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与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 ..... 同时进行的 ........。②________性: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与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 合互不干扰 .....,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③_______性:自由组合定律广泛存在于生物界,是现在世界上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择________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在对生物的性状分析时,首先针对________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________________性状进行研究。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遵循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______,并提出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概念。 2.①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②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 ③等位基因:指控制________________的基因,如D和d。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____________性状的基因。 3. ______定律是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 Bb×bb。 4. ______;②基因型和环境相同,表现型_________。 【合作探究】: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研究整体采用什么方法?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采用了什么实验进行?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研究的哪一步骤?什么是测交实验?测交选用的是什么亲本? 2.孟德尔认为,控制不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别都遵循分离定律,分别从两对性状试对测交实验进行分析,写出遗传分析图解。从数学角度分析,1:1:1:1与1:1的数学关系是怎样?请从每对性状的测交后代性状的比例,计算出两对相对性状的性状分离比1:1:1:1,展示其计算过程。 3.画出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过程图解(完成在学习报告上)。孟德尔进一步进行测交实验,实验结果是什么,是否符合演绎实验预期结果?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有哪些?比值是多少?测交后代中重组合类型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什么,在测交子代中的比例如何? 4.阐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描述对象、发生时间、遗传因子的关系、实质和特点。自由组合定律也称为什么定律?适用范围是什么?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第1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导学案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知识梳理】 一、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作热源的仪器——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1)用酒精灯的_ _加热。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_ ___。 (3)绝对禁止拿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4)灯内酒精存量应多于容积____ _____,少于容积的_____ ____。 (5)熄灭酒精灯时只能用__ ____盖灭,绝不能用嘴吹灭。 (6)酒精灯不用时,必须____ _____,以防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太大,不易点燃。 2.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2)需隔石棉网加热的仪器,其主要用途和注意事项如下表。

(3)不能加热的仪器,其主要用途和注意事项如下表。 3.用作分离物质的仪器。 4.其他仪器。 (1)干燥管、用途:用固体试剂除去气体杂质。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不可加热。 ②__ _进__ _出(填“粗”或“细”)。 (2)表面皿。 用途:①作烧杯、蒸发皿等容器的盖子。 ②pH 试纸等试纸的变色实验。 注意事项:___ __加热。(填“能”或“不能”) (3)滴瓶。 用途: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注意事项: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不可互换,不能将滴管平放或倒置,以免溶液流入胶头。 (4)胶头滴管。 用途:用于吸取和滴加液体。

注意事项: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要将液体吸入胶头内,不能平放或倒置;滴液时不可接触器壁;用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注意】(1)加热后的仪器不可直接放在桌面上,应该放置在石棉网上冷却至室温。 (2)广口瓶和集气瓶不同,广口瓶瓶口内侧磨口,用磨口玻璃塞可使其密闭,而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口,需毛玻璃片才可密闭。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根据药品的性状和用量选择取用方法。 (2)向仪器内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 ①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 ②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 2.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使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_等。促溶方法:_____、_____、_____等。 (2)液体溶解。 一般方法:将_______的液体沿着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的液体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 (3)气体的溶解。 ①对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O2、Cl2、H2S等,用如图(a)所示装置。 ②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___、____等,用如图(b)所示装置。 3.玻璃仪器的洗涤: (1)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_____,也不 _________。 4.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类型和用途。 ①石蕊试纸(红、蓝色):定性检验溶液的___________。 ②pH试纸:定量(粗测)检验酸碱性的强弱。 ③品红试纸:检验___等有漂白性的物质。 ④KI-淀粉试纸:检验_____等有氧化性的物质。 ⑤醋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或硫化物。 (2)试纸的使用方法。 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试纸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复习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2.掌握两种物理实验方法 3.知道声音的特性,会识别波形图 4.会利用回声测距 重点:声音的特性及波形图的识别 难点:涉及声源移动的回声测距问题 【疏理知识,落实双基】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易错题: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 (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 铃声将会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______(能/不能)听到铃声;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得出。 发现: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 (2)介质:、、均能传声,真空传声。 3.声速 (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的,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有关,在15摄氏度空气中声速是。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再进入人耳,这个声音叫回声。回声的重 要应用是测距和定位,测量原理是________。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易错题: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发现: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和。 名称概念影响因素相关关系 音调声音的发声体的频率频率高,则音调; 频率低,则音调。 响度声音的(强弱), 常用分贝(dB)表示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 声体的远近 振幅大,则响度; 振幅小,则响度。 音色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决定。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音色 考点三声的利用 易错题: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回声定位的是() A.蝙蝠夜间进行觅食B.捕鱼船的声呐系统C.医学上的超声洗牙D.倒车雷达发现:

2019高考数学考点突破——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学案

集合 【考点梳理】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若对任意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但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则A?≠B或B?≠A. (3)相等:若A?B,且B?A,则A=B. (4)空集的性质:?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集交集补集 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A∪B A∩B ?U A 意义{x|x∈A或x∈B} {x|x∈A且x∈B}{x|x∈U且x?A} 4. (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 (2)子集的传递性:A?B,B?C?A?C. (3)A?B?A∩B=A?A∪B=B. (4)?U(A∩B)=(?U A)∪(?U B),?U(A∪B)=(?U A)∩(?U B). 【考点突破】 考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1)已知集合M={1,2},N={3,4,5},P={x|x=a+b,a∈M,b∈N},则集合P 的元素个数为( ) A.3 B.4 C.5 D.6 (2)若集合A={x∈R|ax2-3x+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

A .92 B .98 C .0 D .0或9 8 [答案] (1) B (2) D [解析] (1) 因为a ∈M ,b ∈N ,所以a =1或2,b =3或4或5.当a =1时,若b =3,则x =4;若b =4,则x =5;若b =5,则x =6.同理,当a =2时,若b =3,则x =5;若b =4,则 x =6;若b =5,则x =7,由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知P ={4,5,6,7},则P 中的元素共有4个. (2)若集合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方程ax 2 -3x +2=0只有一个实根或有两个相等实根. 当a =0时,x =2 3 ,符合题意; 当a ≠0时,由Δ=(-3)2 -8a =0得a =98, 所以a 的取值为0或9 8. 【类题通法】 与集合中的元素有关的解题策略 (1)确定集合中的代表元素是什么,即集合是数集还是点集. (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 (3)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但要注意检验集合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对点训练】 1. 已知集合A ={(x ,y )|x 2 +y 2 =1},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2 C .1 D .0 [答案] B [解析] 因为A 表示圆x 2 +y 2=1上的点的集合,B 表示直线y =x 上的点的集合,直线y =x 与圆x 2 +y 2 =1有两个交点,所以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2. 2. 已知集合A ={x ∈R|ax 2 +3x -2=0},若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 ????-∞,-98 [解析] ∵A =?,∴方程ax 2+3x -2=0无实根,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2、1.1.3

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命题“若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log a2<0”的逆否命题是() A.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B.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C.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D.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解析】命题“若p,则q”的逆否命题为“若綈q,则綈p”.“f(x)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的否定是“f(x)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不能误认为是“f(x)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答案】 A 2.(2016·济宁高二检测)命题“已知a,b都是实数,若a+b>0,则a,b不全为0”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A.0B.1

C.2D.3 【解析】逆命题“已知a,b都是实数,若a,b不全为0,则a +b>0”为假命题,其否命题与逆命题等价,所以否命题为假命题.逆否命题“已知a,b都是实数,若a,b全为0,则a+b≤0”为真命题,故选C. 【答案】 C 3.(2016·南宁高二检测)已知命题“若ab≤0,则a≤0或b≤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0或b>0” B.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0且b>0” C.原命题为假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0或b>0” D.原命题为假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0且b>0” 【解析】逆否命题“若a>0且b>0,则ab>0”,显然为真命题,又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故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为“若ab >0,则a>0且b>0”,故选B. 【答案】 B 4.(2016·潍坊高二期末)命题“若x=3,则x2-2x-3=0”的逆否命题是() A.若x≠3,则x2-2x-3≠0 B.若x=3,则x2-2x-3≠0 C.若x2-2x-3≠0,则x≠3 D.若x2-2x-3≠0,则x=3

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 物质的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集合多少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 的量的单位。 2、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 系及有关计算。 二、学习重点: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有 关计算。 三、预备知识:原子、分子、离子等相关化学知识,集合等相关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给予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自行看书熟悉相关内容。 二、授课内容: 1、物质的量 ①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是国际基本单位制中的七个物理量之一。它表示:一 定微粒集合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其符号是:n ,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 mol 。 ②1摩尔基准的确定:12g C 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数值上约等于:231002.6?, 人们将该数值命名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符号A N 表示,即:1231002.6-?=mol N A 。 给学生举例说明物质的量,用: 学校全体的学生都参加了校运会的开幕式,如何快速的计算在运动场上的学生人 数? 班集体 学生个体 学校人数 来说明物质的量就是用来描述集合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自读资料: 阿伏伽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他对231002.6?这个数据的测得有着很大的贡 献,所以用他的名字来表示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以示纪念,化学上用A N 表 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其单位是:1-mol ,他表示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其值近 似等于231002.6?,类似于π和3.1415926之间的精确值与近似值的关系。 2、摩尔的适用范围 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①:1mol 小米 ②:1mol 氢 ③:1mol 大豆 适用物质的量描述物质数量的时候应注意:只能适用于微观颗粒,不能用于宏观 物质。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诞生——1869年,化学家首制。 ↓ 绘制规则—— 将元素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 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2.元素周期表的演变 (1)演变: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为____________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 (2)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____________。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 (1)含义:按照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 (1)编排 ①把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________的顺序从____到____排成横行叫做 周期。 ②把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________的顺序由____到____排成纵行,叫做族。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周期 a.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周期。 b.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____________相同。 c.分类:

周期??????? 短周期????? 第一周期: 种元素第二周期: 种元素第三周期: 种元素长周期????? 第四周期: 种元素第五周期: 种元素第六周期: 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目前只发现26种元素, 未排满 ②族 a .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纵行,但只有____个族。 b .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________________。 c .分类: 主族:在族序数后标A ,如周期表中第14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族。 副族:在族序数后标B ,如周期表中第6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族。 0族: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He 为____),其化合价定为____。 Ⅷ族: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纵行。 ③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 族:________元素;第ⅦA 族:________元素;0族: ____________元素。 知识点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的七个周期永远不会改变 B .元素周期表有九个横行,分为七个周期 C .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六个族 D .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八个族 2.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 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仅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 .第14列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 C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D .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2)word学案

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习目标] 1.了解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2.会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或改写某些数学命题,并判断新命题的真假.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对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 [知识链接] 1.观察三个命题:①5是10的约数;②5是15的约数;③5是10的约数且是15的约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命题③是由命题①②用“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且”与集合运算中交集的定义A∩B={x|x∈A且x∈B}中“且”的意义相同,叫逻辑联结词,表示“并且”,“同时”的意思.2.观察三个命题:①3>2;②3=2;③3≥2,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命题③是由命题①②用逻辑联结词“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 3.观察下列两组命题,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p:1是素数;q:1不是素数. (2)p:y=tan x是周期函数;q:y=tan x不是周期函数. 答:两组命题中,命题q都是命题p的否定. [预习导引] 1.逻辑联结词 把两个命题联结成新命题的常用逻辑联结词有“或”、“且”、“非”. 2.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 p q綈p p∨q p∧q 真真假真真 真假假真假 假真真真假 假假真假假 要点一用逻辑联结词联结组成新命题

例1分别写出由下列命题构成的“p∨q”“p∧q”“綈p”形式的新命题. (1)p:π是无理数,q:e不是无理数. (2)p:方程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q:方程x2+2x+1=0两根的绝对值相等. (3)p:正△ABC三内角都相等,q:正△ABC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解(1)p∨q:π是无理数或e不是无理数.p∧q:π是无理数且e不是无理数.綈p:π不是无理数. (2)p∨q:方程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两根的绝对值相等. p∧q:方程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两根的绝对值相等. 綈p:方程x2+2x+1=0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p∨q:正△ABC三内角都相等或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p∧q:正△ABC三内角都相等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綈p:正△ABC三个内角不都相等. 规律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或”“且”“非”的定义,用“或”“且”“非”联结p、q构成新命题时,在不引起歧义的前提下,可把命题p、q中的条件或结论合并. 跟踪演练1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q”、“p∧q”、“綈p”形式: (1)p:2是无理数,q:2大于1; (2)p:N?Z,q:{0}∈N; (3)p:x2+1>x-4,q:x2+1x-4且x2+1

中考复习1[1]声现象导学案.doc

1.声现象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 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途径。 重点难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特性及决定因素; 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超声波、次声波特点应用。学习过程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物体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真 空传声。 3>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 波能粉碎小石头,表明声音具有。 4、声速:声速大小取决于o通常情况下, v固v波v气。15 °C空气中的声速约 为o 5、回声:回声是声音传播时遇到障碍物时而 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 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nic 针对练习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衅 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 / 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r X B、声音产生的原因r a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 鼓血血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而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3、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 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 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的原 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而产生的。 考点2.声音的特性 1、、、是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人们常将它们称做声音的三要素。 2、响度:声音的叫做响度。响度与有 关,还与有关O 3、音调:声音的叫做音调。音调与有 关,频率指,其单位为—。 4、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其音色。 针对练习 1、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 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3、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 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 手指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心. W 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 尺发:11声音的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显示的波形。叩乙内 其中)*,音音调相同的是_图和图;响度相同 的是图和图。 5、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Hz,人耳(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 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_ 次。 考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和乐音的区别 乐音通常是指物体做发出的声 音,乐音的波形是的; 噪声通常是指物体做发出的声 音,噪声的波形是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