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朝诸帝春猎秋狝与昔宝赤贵赤执役考论

元朝诸帝春猎秋狝与昔宝赤贵赤执役考论

元朝诸帝春猎秋狝与昔宝赤贵赤执役考论
元朝诸帝春猎秋狝与昔宝赤贵赤执役考论

元朝诸帝春猎秋狝与昔宝赤、贵赤执役考论

李治安

本文分为四部分:元朝诸帝柳林春猎“飞放”盛况,关于上都附近的纵鹰捕禽和围猎捕兽,昔宝赤万户、贵赤卫等设置及其行猎供役职能,元朝诸帝游猎所体现的政治文化意义及其他。

作者认为,元朝诸帝沿袭蒙古国旧俗,在大都郊外柳林一带春季“飞放”,在上都附近的东、西凉亭及三不剌等地“秋狝”。后者分为纵鹰捕禽和围猎捕兽,大规模的合围捕兽仅见于世祖、成宗和英宗三朝。负责养鹰“飞放”的汉地昔宝赤鹰房定籍,始于窝阔台时期。兴和路和察罕脑儿是上都附近御位下昔宝赤鹰房户主要聚屯地。管领诸路打捕鹰房总管府、仁虞院和仁虞都总管府等则为朝廷统辖昔宝赤鹰房的机构。“海西辽东鹰坊万户府”和“昔宝赤右手万户”,分别以辽阳行省境内、黄河中下游签起和驻戍的鹰房户作为兵员基础。元中叶昔宝赤及所属鹰人逐渐形成“爱马”(部),文宗朝急剧扩张到14024人,构成皇帝怯薛内部最庞大的分支集团。《马可波罗游记》、伯希和注释及《元史·明安传》等交互印证:贵赤以“脚力便捷与快行”为其专长,具体职司大抵是徒步携犬参与皇帝行猎。

元人王恽言:“国朝大事,曰征伐,曰蒐狩,曰宴飨,三者而已”①。成吉思汗在位之际,长子术赤就曾分工负责狩猎。对蒙元统治者来说,游猎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意义,甚为重要。围猎活动本身就意味着草原民骑射的军事演习和军事动员。大多数蒙古人都是把飞放游猎视作最大的乐趣和荣耀。正如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孛斡儿出所云:“男子汉带着冬季羽毛脱掉,〔现在重新〕长满羽毛的灰鹰,骑着养肥的好马,穿着好衣服,在初春时出去猎取灰头鸟,这就是最大的乐趣”。孛罗忽勒也说:“放出鹰鹘,看它从空中用爪子击败灰鹤抓走,这是男子汉的〔最大〕快乐”②。此乃成吉思汗时代草原贵族那颜对游猎的固有崇尚和向往。而且,时至忽必烈建立元王朝以后,这种崇尚和向往依然没有减弱的迹象。

姚燧《平章政事忙兀公神道碑》言:

①王恽:《秋涧集》卷57《大元故关西军储大使吕公神道碑》,台北:元人文集珍本丛刊,第166页。

②拉施德撰,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62页。

1

海东青杂鹘,先朝多或十赐。惟至白鹘觜爪玉如,圣语晓曰:“是禽惟朕及鹰师所鞲,以卿世臣诸孙,宣力之多,日桑榆矣,无以娱心。河南治地,平衍而远,且多陂泽,鹅鹳所集,时出纵之,使民得见昭代春秋蒐田之盛,不敢萌启邪心”①。

成宗铁穆耳对时任河南行省平章的忙兀部畏答儿裔孙博罗欢的“圣语”,颇值得琢磨回味。它至少蕴含着三层意思:第一,成宗铁穆耳曾经和御位下昔宝赤一起亲自调教臂鞲“白鹘”,臂鞲飞放,在元中叶宫廷上层乃至皇帝本人,都亲力亲为,奉行不衰。杨维桢诗“金为冠,玉为衣”,“先帝亲手鞲”②,可为证。第二,海东青以纯白玉嘴玉爪最为珍稀,早在12世纪末也速该拔都儿在世时蒙古人已开始崇尚白海青③。成宗铁穆耳特赐“觜爪玉如”的“白鹘”,显示对“宣力之多”的五投下勋贵“世臣诸孙”博罗欢的例外眷顾和恩泽。第三,成宗铁穆耳等鼓励河南行省平章等蒙古勋贵时出纵鹰飞放行猎,不单单是供其“桑榆”“娱心”和保护其游猎习俗或特权,还寓有蒙古游猎至上和“使民(引者注:主要指被征服的汉人和南人)得见昭代春秋蒐田之盛,不敢萌启邪心”之类的扬威镇遏的意义。足见,元朝皇帝与上都大都岁时巡幸相匹配的春猎秋狝,是元朝统治阶层在政治文化上恪守相沿已久的草原习俗的典型展现或缩影。由此不难窥见在忽必烈“附会汉法”建立元王朝之后长期保留延续草原旧俗的另一政策侧面。

杉山正明教授指出:“大元兀鲁思的宫廷,除去(大都滞留)3个月和两京往返之际的若干天在大都、上都逗留外,全是在两京间作季节性移动的”。“夏季时巡历于上都路的狩猎地、宿营地、湖畔的行邸和凉亭等处,冬季则常常是在大都以东柳林的大狩猎地陈设帐殿幕群来度过时光”④。笔者进而认为,元朝诸帝“春猎秋狝”,应当是他们遵循成吉思汗宝训⑤,始终保留草原游牧君主属性的显著标尺之一。元朝诸帝“春猎秋狝”多寡,或可显示他们对游牧旧俗的保留承袭程度的深浅。前期诸帝“春猎秋狝”尤其是围猎次数偏多。世祖忽必烈奠定两都岁时巡幸及“春猎秋狝”的一朝制度且春猎9次以上,围猎3次以上;成宗春

①《元文类》卷59,四部丛刊初编,第18页B,第19页A。

②杨维桢:《铁崖古乐府》卷7《白翎鹊辞》,四部丛刊初编,第7页A。

③熊梦祥:《析津志辑佚》,《翎之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4页。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第63节,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31页。

④杉山正明:《モンゴル帝国と大元ウルス》,京都: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4年,第145页。

⑤拉施德撰,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55页载:“……只要嗣承汗位的后裔们依然遵守并永不改在全民族中普遍沿用的成吉思汗的习惯(yūsūn)和法令(yāsāq)上天将佑助他们的强国,使他们永远欢乐”。

2

猎3次以上,围猎1次以上;英宗春猎4次以上,围猎1次以上。而且三人无例外地分别存在海都、甘麻剌、和世王+束等北方诸王问鼎或抗衡之虞。世祖朝布衣赵天麟曾上奏:“伏望陛下游神太素……简夫游畋之事,革延日弥旬之例,戒光武夜归之失”①。此奏议并没有得到忽必烈的回应和批准。成宗铁穆耳本人即位前在漠北出镇总兵多年,故而围猎次数与乃祖忽必烈毫不逊色。其“飞放”风气亦熏陶影响到江南行省色目官员,时任中书平章的赛典赤孙伯颜甚至以“俺根脚里是昔博赤来”为辞,亲自“题名”奏请批准其弟福建行省官乌马儿“教放鹰者”

②。同样有漠北总兵多年经历的武宗海山则另有构建“三都一台”的别致举措(详后)。以后诸帝的“春猎秋狝”多有逐步减少的趋势。皇庆元年(1312)正月当中书省官员上奏催促“飞放之时至矣”,仁宗爱育力拔力八达却降旨:“今年田禾多不收,百姓饥困,朕不飞放”③。元代文化在格局上的特殊变化就是;由于蒙古入主中原和统一全国,汉地儒家文化的一统天下暂时丧失,蒙古草原文化和汉地文化或并为主导性文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蒙、汉二元政治文化。总体上讲,元代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是蒙古草原文化居多,同时在时间和空间层面亦有差异。元前期和北方草原地带及两都等场合,蒙古草原文化的比重偏大;元后期和南方等场合,汉地文化主导地位显赫。就最高统治者而言,世祖、成宗等“春猎秋狝”偏多,颇凸显其固守蒙古本位的原则,而仁宗以降大多逐步减少行猎又表明其汉化或儒化的程度不同地加深。在诸帝游猎问题上似可折射蒙古草原文化与汉地农耕文化间的冲突、碰撞。某种意义上,“春猎秋狝”多寡似乎成了元朝诸帝恪守蒙古本位或接受汉法的“寒暑表”。

元末许有壬诗曰:“人虽狗监知文士,世是鹰房袭小儿。梵刹能司天祸福,经筵时论国安危”④。许有壬是元后期唯一一位较长时间担任中书省参政、左丞的汉人进士,他对元朝廷杂糅蒙古游猎俗、吐蕃喇嘛教和儒学经筵而各派其用场的政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诗中“人虽狗监知文士”句,大抵指谓《马可波罗游记》“携犬五千头”从猎的贵赤及奴海赤等,尽管元末此类“狗监”或粗知文墨;“世是鹰房袭小儿”句,讲的则是昔宝赤鹰房子孙世袭。杂剧《唐李靖阴山

①《元代奏议集录》(上)陈得芝辑点,《请简游猎》,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78页。所谓“光武夜归之失”,典出《后汉书》卷29《郅恽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出猎夜还,洛阳上东门侯郅恽“拒关不开”。次日上书进谏“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受到奖赏(中华书局校勘本,第1031页)。

②陈高华等点校:《元典章》卷38《兵部五·飞放·题名放鹰》,第1321—1322页。

③苏天爵:《元文类》卷41《经世大典序录》,《鹰房捕猎》,第76页B。

④许有壬:《至正集》卷18《和谢敬德学士入关至上都杂诗十二首》,第110页。

3

破虏》头折有平章白:“石保赤高擎着铁爪苍鹰,奴海赤双牵着金铃细犬”①,又可为佐证。某种程度上,许有壬诗句似乎是在为昔宝赤和贵赤等参与皇帝游猎执役做点睛般的评骛。二者恰成为相沿已久的蒙古游猎本位文化一极的重要表征。

人们常常对武宗海山修建元中都的动机感到困惑,甚至容易产生海山欲以中都取代上都或大都的一些猜想。如果我们从沿袭蒙古前四汗四季行宫或四时捺钵俗的视角,侧重于元朝诸帝两都加春秋游猎行宫体制去探索武宗创建元中都的用意,答案就可以顺利得到了。元中都与及武宗在柳林行宫附近所修“呼鹰台”,连同上都和大都,实际上是旨在沿袭蒙古国大汗春夏秋冬四季行宫的旧俗。韩国首尔大学金浩东教授说:元朝皇帝的两都巡行制度,并非以冬夏两季的方式移动,而是继承草原游牧习俗,以四季游幸的方式进行②。无论辽代的四时捺钵,抑或蒙古四大汗时期的四季行宫,夏冬二季的捺钵和行宫都是最重要的。况且,上都是忽必烈登汗位肇兴之地,大都是太庙所在和控制汉地财赋的枢纽。揆以元中都宫城南门内附广场及特有的东西两侧疑似廊柱建筑,其行宫色彩较多,规制功能无法和上都、大都比拟,当时废罢和取代上都、大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人们不难发现:忽必烈以降的元朝诸帝在北赴上都前总是要在柳林一带春猎。而秋季回銮之际,又总是取兴和路之西道③,在察罕脑儿等处秋狝之后南归大都。自忽必烈开始,漠南两都城郭功能大大强化,但四时捺钵的基本习俗框架依然在延续和保留。于是,以两都巡幸为主,附带“春猎秋狝”,由此形成两都加春秋游猎行宫体制。武宗海山在漠北总兵八九年,对四大汗时期的四季行宫旧俗,当然更为青睐和怀念,故而试图进一步将“春猎秋狝”行宫升格为固定化的呼鹰台和中都城,构成“三都一台”,以“重温”蒙古国大汗春夏秋冬四季行宫习俗的“旧梦”。这样解释武宗海山修建元中都的是动机和背景,似乎比较合理。

与元朝诸帝四时捺钵和“春猎秋狝”相伴随,还有怯薛组织结构变化和昔宝赤膨胀及贵赤卫的趋显。自元中叶怯薛组织发生了三种较大变化:一是由博儿赤、

①王季烈校订:《孤本元明杂剧》第20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195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重印,第1页B。方龄贵云:奴海赤noqai?i,蒙古语训管狗的人(《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上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6—287页。奴海赤或不算重要的怯薛执事,他们或许是跟随贵赤等参与围猎。前揭伯希和《游记》百衲本说贵赤为狩猎师,“他们饲养狩猎犬、寻猎犬、灰狗以及我们称为獒犬的大型犬”,亦可透露这种信息。

②(韩)金浩东:《蒙古帝国君主的两都巡行与游牧习俗》,《中央亚细亚研究》第7辑,首尔:韩国中央亚细亚学会,2002年。

③周伯琦:《近光集·扈从集》,《后序》,第1214册,第545—546页。

4

速古儿赤、烛剌赤、阿塔赤、奴都赤等执事分别组建宣徽院尚食和尚醖二局、侍正府、章佩监、仪鸾局、太仆寺、尚乘寺、经正监等①,进入皇家宫廷管理寺监系统。二是贵赤和原哈剌赤土土哈因军功分别组建贵赤卫侍卫亲军、左右钦察卫侍卫亲军,成为诸侍卫亲军的组成部分。三是昔宝赤组建为左、右手万户,且既保留在怯薛组织内部,又以“爱马”形态处于相对独立。尤其是迄文宗朝昔宝赤一度扩充至一万四千二十四人,接近于当时四怯薛宿卫士和饔人(包括累朝)等的总和,成为怯薛组织内部最为庞大的“爱马”群体或集团。与元朝诸帝游猎相关的昔宝赤和贵赤二执事,先后分别扩充为万户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且与怯薛组织的相对独立及长期维持,表明其执役活动在元朝所受到的高度重视,亦是忽必烈等诸帝“春猎秋狝”奉行不衰在近侍和卫军执役方面的确证。而昔宝赤万户继续保留在怯薛组织内及其和贵赤卫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在组织形式上的差异,似显现元后期诸帝鹰人飞放俗的依然显赫与延续,也显现贵赤扈从宿卫等军事职能的相应上升。

最后说说昔宝赤爱马及其所属昔宝赤户所反映的主从隶属关系。《元史》卷136《阿沙不花传》载:“阿沙不花既领昔宝赤,帝复欲尽徙兴和桃山数十村之民,以其地为昔宝赤牧地。阿沙不花固请存三千户给鹰食,帝皆听纳。民德之,至今饮食必祭”。这里的“倍输租米给鹰食”的兴和桃山数十村“三千户”与“领昔宝赤”的阿沙不花等长官之间,业已结成牢固的主从隶属关系,而且到了“饮食必祭”顶膜礼拜的地步。尤其是“至今饮食必祭”之俗,不禁让笔者联想到曾经亲自耳闻的数百年来山西晋中乡村百姓中尚存饮食之前先向鞑子主人献祭的旧有传说。揆以元代诸色户计各有所属和郑介夫“普天率土,尽是皇帝之怯怜口”语②,以及元初徐大焯“鼎革后,编二十家为甲,以北人为甲主,衣服饮食惟所欲”等略带夸张的记述③,以上“饮食必祭”俗,当基本属实,所反映的主从隶属关系至少在北方地区,应是比较深重的④。

①《元史》卷87《百官志三》,第2200—2203页,卷88《百官志四》,第2224页,卷90《百官志六》,第2288—2289页,第2294—2295页。

②郑介夫:《上奏一纲二十目·怯薛》,邱树森、何兆吉辑点:《元代奏议集录》(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9页。

③徐大焯:《烬余录》乙编,收入李模编《望炊楼丛书》(苏州文学山房据光绪原刊本汇印)第26页AB。

④此外,明武宗时的佞幸江彬即为宣化人,“善骑射”,“出入豹房,同卧起”,“晨夕驰逐,甲光照宫苑,呼噪声达九门”(《明史》卷307《佞幸·江彬传》,北京:中华书局校勘本,1974年,第7885—7886页)。足见,明前期宫廷“豹房”等游猎俗颇重。谁曾料,元代昔宝赤游猎骑射俗甚至跨越王朝界限,影响到明前期长城附近宣化一带的汉人,影响到明前期宫廷及武宗等皇帝。

5

元代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第六编元代文学 第二章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各个朝代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唐诗 ?宋词 ?元曲——散曲、剧曲 ?明清小说 元曲——包括散曲、剧曲 ?散曲——属于诗歌;包括“小令”和“套数”; ?剧曲——属于戏曲;即北曲杂剧,即“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代的戏曲种类——除了杂剧以外,还有南戏。 散曲 ?宋词后兴盛起来的特殊的诗体 ?散曲的每个曲子都有一个曲牌,分属不同的宫调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小令 ?独立的只曲,与词的差别: –用韵加密,几乎句句押韵 –无双调、三叠或四叠的调 –可在本调之外另加衬字,更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套数 ?也称散套,由两首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短的只用两个曲牌,长则可连用几十个曲牌。 ?“尾”或“尾声”作为最后一个曲牌。 第一节元杂剧的兴盛 一、元杂剧的兴盛原因 1.元杂剧兴盛的内部原因 2.元杂剧兴盛的外部原因

1.元杂剧兴盛的内部原因——元杂剧是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成熟的戏剧形式。 ?唐代到宋金——中国戏曲形成时期 –唐代参军戏 –宋代的宋杂剧及其他说唱文学 –金代的金院本 参军戏: ?也称“弄参军”;始于东汉、盛于唐代的早期戏剧形式。 ?主要有参军、苍鹘hú两角色。一问一答,科白为主 ?“参军”以滑稽的语言、诙谐的动作进行表演,“苍鹘”嘲骂、以砌末敲打“参军” ,使观众笑乐。 ?戏剧划分行当之始。 宋杂剧: ?由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组成 ?艳段类似话本的“入话” ?正杂剧演出完整的故事,共有两段 ?杂扮多为调笑谐谑性质的段子 ?宋杂剧角色为4-5人 金院本: ?金院本来自于宋杂剧 ?南宋时,北方艺人继续演出的杂剧,并逐渐发展形成“院本”。 ?“院本”即在“行院”中演出的杂剧。“行院”指歌舞行乐之地。(行háng) 鼓子词: ?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说唱伎艺; ?用同一词调反复演唱,主要以鼓伴奏; ?分说唱相间、只唱不说两种形式; ?北宋赵令畤zhì有《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讲述张生、莺莺故事。 蝶恋花(第四首) 赵令畤 庭院黄昏春雨霁。 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 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 待月西厢人不寐。 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 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

2020高考模拟作文题“孔子的道歉”写作指导(附: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2020高考模拟作文题“孔子的道歉”写作指导(附: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孔子有次曾因旅途困顿,已七日未吃一粒米饭。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白米煮饭,饭快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这锅饭我已先吃了一口,不可以祭祖了。”孔子问:为什么?颜回脸红地说:“刚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孔子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抱歉地说:“我平常对他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真是不容易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来源于网络) 作文分析 材料主要通过孔子对学生颜回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入,描述如何正确深刻认识他人的道理。孔子对颜回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刚开始时,认为颜回偷吃米饭,还假装试探颜回。后来在和颜回交流的过程中,才进一步得知自己出现了观察错误且固执地坚持自己错误的认知。最终得到本材料的含意:了解一个人是不容易的。可有以下角度立意: 一是从孔子的认识过程出发,得出在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学会“用理性去了解别人”“不要受眼前现象的迷惑”,要学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观察与思考并存”的方法,从而从根本上、从理性的角度去正确认识人。

二是从孔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情境出发,深入了解一个人不仅“需要自己的观察”,而且“要学会和他人交流”,不“盲目主观想象和臆断”,通过交流“化解误解和矛盾“,弄清迷惑,才能深入地了解一个人。 三是从孔子的感悟出发,要知道“人是最复杂的动物”,而且“人性是复杂的”,“认识一个人是不容易的”。任何片面、武断、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都是不适合的。要学会用一种全面思维、圆形思维、多向度思维方式去认识人。 素材化用 素材1:宰相肚里能撑船化用例段: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由蒋琬主持朝政。他的下属杨戏,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该把他杀掉!”但蒋琬通过仔细了解他的为人,知道这就是他的脾气秉性。他说:“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可见,没有他对杨戏的深入了解,就不会有他对杨戏性格的准确把握。后人称赞“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这正是深入了解一个人才带来的美誉。素材2:比尔﹒盖茨的成功化用例段:说起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无人不知。但你可曾想过,他的成功离不开对他有着深入了解的妈妈。小学时,他的妈妈就发现他在计算机领域有兴趣爱好,于是就花了当时是天价的两万美元,让他去上全西雅图第一所开办计算机的湖滨中学。正是母亲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才促使一代计算机天才的诞生。素材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古谚化用例段:古谚有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是最为复杂的动物,是会思想的苇草,只有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交往和思考,才能正确深入去认识人、了解人。 范文展示

元代的重要制度

四、元代的重要制度 (甲)中央政制: (一)由来: (1)两府: 一、北宋立国,以中书省主政,枢密院主军,文武对峙,号称「两府」。到南 宋孝宗时,更裁三省长官,以左右丞相代之,三省权力由是尽并於中书。 二、蒙古虽起自漠北,对汉制无所可否,但入主中原後,欲在某程度上以汉制 治汉地。因此在立制上,多人以汉臣意见为依归。汉族士大夫多视宋为文 化正统,故建议元仿宋制,而不效金夏之制。 三、蒙古太宗二年(公元1230年),立中书省。及忽必烈称帝,建国曰元, 又依宋两府之制,立枢密院主军。 (2)尚书省: 一、元起自北方,其制不少仿自北方的金。金朝亦行三省合一之制,以尚 书省为宰相机关,直辖六部。元代由中书省直统六部之制,大体源於此, 只是易尚书为中书。 二、故在不少大臣心中,仍以中书省不过主出令,以之为唯一宰相机关实 为不当。因此自世祖至武宗之世,尚书省三立三废。可见,元制亦有源於 金制部分。 (3)宣政院: 一、蒙古起於漠北,元制亦有不少因应游牧民族的习尚而建,为中原政制所 无。蒙古崇尚喇嘛教,延八思巴为国师,对宗教极为重视。 二、又以边疆民族入主中原,对帝国内不同种族间问题亦极重视。故在灭宋 前,即设宣政院主宗教及民族事务,不受中书省管辖。 (二)特色: (1)三省权力合而为一: 一、元以中书省为唯一宰相机关,直辖六部,裁尚书、门下二省。其後,更规 定「自今除枢密院、御史台、其余诸司及左右近侍,敢有隔越中书奏请政 务者,以违制论。」元代虽尚书省曾三立三废,但存在时间仅有八年。 二、宰相职衔迭有变化,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定制为八府宰相,依 次为右左丞相(正一品)、平章政事二员(从一品)、右左丞(正二品)、 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但可依情况虚置某些职位。 三、元代六部每部有尚书三员,正三品,均直接听命於中书省。元人尚右,故 右丞相为中书省的首席。元代经常以其中一员丞相总理省务,或虚置一丞 相位,或令其中一人主省政,故相权较宋代更集中。 四、元以枢密院主军事及宿卫,以知院(从一品)六人主之。枢密院法定地位 比中书省低,移文中书时用「呈」字。又八府宰中例有二、三人兼知院, 使宰相可过问军事。可见,元代军政大权大体集於中书,其法定权力比宋

《论语》源流考述

《论语》源流考述 刘觅知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在先秦即为显学,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即进”(《汉书·董仲舒传》)的对策之后,更上升为官方思想。两千余年来儒学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影响之深刻是其他任何学派的思想和外来思想无法比拟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深入透彻地研究和了解,而研究孔子的思想,主要的材料就是儒学经典――《论语》。时至今日,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论语》版本很多,各家的注释也各有不同。本篇拙文打算对《论语》的版本源流做一个粗略的考证,以咨能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论语》的精义。 (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论语》不同于其他先秦子书,有个很怪的名字,后世学者因此很费脑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殁,仲尼之徒追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可以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不过,对此论述最为详细的是郑玄。北宋初年,刑昺受诏为魏人何晏的《论语集解》作疏,他在序中引郑玄说“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次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也。”郑玄在注《周礼》中也谈及《论语》的名称,他说:“答述曰‘语’。以此书所载皆仲尼应答弟子及时人之辞,故曰‘语’。而在‘论’下者,必经论撰,然后载之,以示非妄谬也。以其口相传授,故经焚书而独存也”。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东汉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已所欲说也。”元代何异孙在《十一经问对》中主张“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东汉王充在《论衡·正说篇》则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未必与事实相合。 今人徐中舒通过对《左传》、《国语》等先秦文献的研究提出:一直到春秋时代,历史记载仍有靠瞽蒙(盲人)背诵,口耳相授的。瞽蒙传诵而经由后人书于简牍的就叫做“语”。这种传习方式恐怕不止于春秋战国。秦汉之间,很多典籍可能还是靠着这种方式在这个学术流派中流传。这正应了郑玄的“口耳相授”的说法。我比较相信郑玄的注释。 (二)《论语》一书结成的时间和作者 最早提到“论语”两个字,并将其当作书名或篇名来引用的,是《礼记》中的《坊记》有这样一段话:“子云,君子驰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知:《论语》一书的得名必须早于《坊记》的成篇。虽然《礼记》诸篇的年代问题,历来都很聚讼。唐朝初年成书的《隋书·经籍志》说《礼记》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河间献王所得孔子弟子与其后学所记;二是西汉未年的大学者刘向考核经籍整理出来的。后经戴德、戴圣相继整理删减,成为今天的样子。所以,今本《礼记》又称“小戴礼”。还有,1993年在湖北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文献中,有一篇显然就是今本《礼记》中的《淄衣》。郭沂先生考察了郭店出土的文献后认为:《子思子》一书原来就叫做《中庸》,就是《史记·孔子世家》中“子思子作中庸”的“中庸”,而今本《礼记》中的相关篇章原来都是《中庸》一书的篇章(见郭沂“《论语》·《论语》类文献·孔子史料——从郭店简谈起”)。由此推测,《论语》成书时间约在战国初期。持此种观点的还有清代学者刘宝楠(《论语正义》),近代学者杨伯峻(《论语译注》)。 另外,近代学者钱穆认为《论语》成书于战国未年(“则论语之编辑,或在周未秦时?今考书中多有战国未年人串乱之迹”《论语要略》第一章序说);日本学者山下寅次认为《论语》成书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至公元前400年(子思卒年)之间。 论语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於学而篇第一,又重出於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另外还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个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还有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宪问篇第十四又说:“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杨伯峻《论语译注》) 那么,论语的作者是一些什么人呢?刘向说,《论语》“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何晏《论语集解序》引);刘歆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匡衡说:“《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汉书·匡衡传》);王充说:“夫《论语》者,弟子共纪孔子言行”(《论衡·正说篇》);郑玄说:“论语乃仲弓,子夏等所撰定”(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引,该书《论语音义》 又称:“郑玄云:仲弓,子游,子夏等撰”,增加了子游);《论语崇爵谶》说“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以事素王”;赵歧说:“七十子之畴,汇集夫子之言,

从《归去来兮辞》看中国文人的归隐情结

从《归去来兮辞》看中国文人的归隐情结 仕与隐是中国士人生命的两大主题。读书是为了进仕,但同时总有些孤高的文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逃离官场。伯夷叔齐、许由巢父、嵇康阮籍、王维孟浩然、袁枚黄宗羲……每个时代都可以见到隐士那飘逸的身影,可以感受到他们挥之不去的归隐情结。东晋陶渊明堪称隐者之范,其《归去来兮辞》是他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文中处处充溢着隐者甚至非隐文人的这种特殊感情。 一、不事权贵,憎恶官场。 陶渊明29岁开始入仕,此后13个年头,时官时隐,作官4次,总计不过四五年。最后一次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只当了83天的彭泽县令一职,从此不再出仕。本文即写于此间。他认为做官使自己“心为形役”,是迷失自我的错误行为,因而不免“惆怅而独悲”,对此深深地自悔和自责。 不事权贵,憎恶官场,是清高文人身上的共同特质,也是促使他们归隐的主要原因。从拒绝接受帝位的许由到甘愿像乌龟一样曳尾于涂中的庄周,从宁被烧死也不出山的介

之推到拒绝光武帝而垂钓富春江的严子陵,从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到与荐己入京的官员爽约的孟浩然……这一切无不标示一些文人与权贵对立,与官场游离的姿态。 二、乐悦琴书,娱性诗酒 陶渊明归隐之后,“乐琴书以消忧”,音乐销尽他千般烦恼,“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自己所好,自有乐趣。闲暇之余,“临清流而赋诗”,诗文中流淌着他舒畅欢愉之情;“有酒盈樽”,十分满足,“引壶觞以自酌”,异常畅快。值得一提的是,酒之于渊明犹如酒之于李白,渊明本性嗜酒,生活中离不开酒,“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陶渊明集〉序》)。 琴棋书画,诗文美酒是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因读书而有士人之称,因会吟诗作画而千古留名,以弹琴下棋来陶冶性情,更是借酒给单调的读书生涯带来不羁飘逸的情怀;而惟有心无旁骛的隐者才真正让这些东西发挥到极致。 三、躬耕田园,纵情山水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可见陶潜不是个

试论元代诗歌

试论元代诗歌 1.风格特点 宋季诗坛之弊在于谈禅说理,议论过尽;粗豪疏浅,以逞才气;生硬拗折,用典板滞。元矫宋弊,走的是由宋返唐的蹊径。宗唐学古而不能创新出奇。 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咸宗魏晋唐,一去金宋季世之弊。而趋于雅,诗丕变而近于古。江西士之京师者,其诗亦尽弃其旧习焉。(欧阳玄《罗舜美诗序》) 乡情犹越分,诗句尽唐音。(萨都剌《送金德启之句容》) 方凤序述(仇)远之言曰:“近体吾主唐,古体吾主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 唐诗主性情,故于风雅为犹近;宋诗主议论,则其去风雅远矣。然能得夫风雅之正声,以一扫宋人之积弊,其惟我朝乎:(戴)良《皇元风雅序》) 宋明运祚长,故一代屡变,金元则不及变而止。元诗尤繁富,观诸作者,多宗温李,间学长吉。其病为纤浓,为繁缛,前人尝论之,即赵虞杨范,杰然成家,曾不足当宋之欧苏,何况其下。然宋诗,唐之变也,变而成为宋;元诗,宋之变也,变而复于唐。宋时欧近昌黎,苏近太白,取材虽极博,咸有师法,独鲁直学少陵,遂为西江鼻祖。南宋诗家、名曰学唐,实则竟祧唐人。 或崛强拗折生硬以为老,或浅近率易鄙俚以为真,议论好尽,才气过豪,而少缘情绮靡,含蓄蕴藉之意。风雅之道熸矣……元诗矫宋流弊,而失于多学晚唐,纤浓繁缛之病,势所不免。然其佳者,则婉转怊怅,附物切情,工整而流逸,清新而秀丽,虑周藻密而不涉于粗疏,意深韵远而不失之径直。诚使祓除洮汰,摘其英华。固翕然合于风雅,而率以纤浓烦缛弃之,殆未免贵耳之见也。(顾奎光《元诗选》序) 宋人本领大,元人不及,然元人修饰琢磨之工,则胜宋也。论气格,则宋诗辣,元诗近甜;宋诗苍,元诗近嫩,论情韵,则元为优。(顾奎光《元诗选·总论》) 元诗流弊。乃在家数小、格调低。其古诗,连篇累牍,但解实砌平铺,而不知开合变化、伸缩转换之妙,此绮丽而乏飞腾者也。律诗学晚唐,多秀句可摘,所谓贪看翡翠兰苕,未掣鲸鱼碧海。然其佳处,则蕴藉缠绵,工致婉秀,足以肖难状之景,发难显之情。与其如宋人以生硬拗拙为工,至于聱牙折嗓,何若缘情绮靡,体物浏亮,尚不失唐人风致乎?(同上) 宋人惟无意学唐,故法疏而天趣间出;金元人专意学唐,故有法而气体反弱。先后升降,岂风会使然与?(李重华《贞一斋诗说》) 大抵宋人务离唐人以为高,而元人求合唐人以为法。究之,离者不能终离,而合者岂能悉合乎?(田同之《西圃诗说》) 2.内容特点

元代科举制度简述——兼谈元代“五子登科”

元代科举制度简述 ——兼谈“五子登科” 元太宗窝阔台时期,曾开过一次科举,此后科举长期停开。《元史?选举志》卷八十一记载:“元初,太宗始得中原,辄用耶律楚材言,以科举选士。世祖既定天下,王鹗献计,许衡立法,事未果行。至仁宗延祐间,始斟酌旧制而行之,取士以德行为本,试艺以经术为先,士褒然举首应上所求者,皆彬彬辈出矣。”史料记载表明,元代科举自太宗时期就已有人倡导,耶律楚材建议朝廷,以科举取士,才能网罗天下人才,为我所用,但未形成制度。元世祖时期,也曾有过实行科举的倡议,但“事未果行”。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元廷以行科举诏颁天下。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分为两榜,蒙古、色目人为一榜,考两场,即第一场考经问,第二场考时务策。汉人、南人为一榜,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五经》义,以规定的理学著作为考试用书,第二场考赋、诏、诰、表、章等文体选一,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元代的科举只设进士一科,其他如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都未设立。元代科举开得晚,且时开时停,总共只举行过十六次考试,其中有十次是在元顺帝(惠宗)时举行的,且每次录取的名额有限,全部录取的人数只有一千多人。有元一代,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还不到元代文官总数的3%。和其他仕途相比,科举所占比重微不足道。科举规模,无论就取录人数或进士的地位前途,都和唐、宋相两朝

难以相比。 元代科举制度也有一些创新,例如:最先把程朱理学规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程朱学说被明确扶上了正统地位,成为科举考试的权威学说。蒙古贵族官僚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了解了汉族文化,加强了蒙汉文化的交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进士从政能力很强,为蒙元政治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子登科”一词现在常被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其渊源出于《宋史·窦仪传》,记载: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称为“五子登科”。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据此,《三字经》中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名句,歌颂此事。后来,根据“五子登科”的典故又逐渐演化出有关的吉祥图案,以寄托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象征了历代寻常百姓“及第封侯”的愿望。如今,“五子登科”被赋予新的涵义,其中的“五子”指代“妻子、儿子、房子、票子、车子”的理想生活。十年寒窗,正是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出将如相,平步青云。金玉满堂中,五个嬉戏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史记 孔子世家》专练

《史记孔子世家》专练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离蕃息。鲁乱,孔子适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大司 寇行摄 ..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遣。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然哉! 然哉!”孔子在陈蔡之间,陈蔡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孔子之时,周室徽而礼乐废,《诗》《书》 缺。孔子追迹三代 ..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 《春秋》。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 ..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弟子及鲁人 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 ..。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 师之/ B.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 必师之 C.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 师之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摘要 文章对“宦游”这一中国旅游文化中的特殊现象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其出现的思想根源分析了“宦游”对中国旅游文学的影响,肯定了古代宦游文人性格中坚韧和积极乐观的方面。 关键词:宦游旅游文化诗歌 从《诗经》中的远游思念到《离骚》中屈原的故国之思,从李白的“不知何处是故乡”到刘禹锡、柳宗元的“二十三年弃置身”。那份离乡的哀怨就一直萦绕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从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刘长卿的“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再到李商隐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这份哀怨愈加直白明显。 中国历来讲究安土重迁,然而当古代文人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后,他们注定有朝一日将毫不犹豫地远走高飞,去历练,去宦游。他们游学、做官、升迁或者被贬流放……历经沧桑,从此,故乡成为他们永远的牵挂,庙堂之高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他们伤感、哀怨、游移……然而,他们的一生,最终将由他们的诗词记录,让世人来见证那段有他们参与的历史。 何谓宦游?由先秦的游说之旅复兴流变而来的宦游是指士人为谋取一官半职,离乡去国;或奔赴京都;或直谒宫门,毛遂自荐;或拜谒权贵,借力晋身;或广交朋友,沽名钓誉所形成的旅游。我国古代的宦游历史悠久,有官吏依赖就又关于宦游的记载。《诗经》所云:“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实命不同。”古代宦游目的明确,虽为游历,但是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游记文学中,往往以优美的文字描述自然风光,游赏之乐,但在其结尾处往往明确的表明心中抱负或借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渴求被重用的心情。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 为什么宦游?什么样的信念使着这些多愁善感的文人倔强的抑制自己还乡的冲动,是什么样的力量阻挡着他们回乡的车船?正如高适在《送蹇秀才赴临光朓》中所云:“帐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犹思阳谷去,若厌陇山高,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料君终自致,勋生在临朓。”又如李白曾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或许还如辛弃疾说的那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天下需要每一个读书人的才华和力量去治理,为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可以供人瞻仰的名字。在他们心中,自然分得清个人愁苦与天下兴亡孰轻孰重,可是,他们又是如此多情。家乡的温情,父母的叮咛,还有妻儿的期盼,尤其当他们遇到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他们被打击,被贬谪,被流放……所有他们的经历,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他们的“宦游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力度放异彩的一支艺术之花,而那些他们用生命谱成的无韵离骚则为中国记录了点滴。

古诗词鉴赏·元代诗词

一、阅读下面两首元诗。完成1~3题。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 揭侯斯 两髯背立呜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 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 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呜篷下坐。 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双白鸥过。 1.首联是怎样写出两位把橹船家形象的?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中“触目”为“目光接触到”或“看到”之意,但在诗中有一联却写的是作者听到的,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山如龙人云去”一句写得极妙,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3题。 山坡羊 冬日写怀 乔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 钓鳌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 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注】乔吉(?~1345),字梦符。号鹤笙翁。太原(今属山西)人。流寓杭州,一生穷困不得志,浪迹江湖,寄情诗酒。 1.本曲写怀,显然是从柳宗元那首著名的五言绝句《江雪》脱化而来,但本曲的意境却与《江雪》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赏析“谁人相伴梅花瘦?”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雪》中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傲然独立、清峻高洁、坚持自我的人格理想的形象,这首曲子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3题。 一枝花 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①,谁肯与莺花做主②? 【注】①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元代文学试题与答案

元代文学试题 2329、元曲这一概念包括散曲和____两个容。 2330、元杂剧结构上常常在首折之前或折与折之间加一个______。 2331、元杂剧剧本末尾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括全剧容,称为_________。 2332、关汉卿《窦娥冤》的创作受到汉代______________故事的启发和影响。 2333、关汉卿现存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2334、关汉卿杂剧中描写权豪势要人物彪为非作歹的是______。 2335、盼儿是关汉卿杂剧__________中的女主角。 2336、《拜月亭》的作者是_______。 2337、王实甫完整保存下来的杂剧除《西厢记》外,还有______、______。 2338、康进之的__________是元人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2339、纪君祥的杂剧__________是元代最优秀的悲剧之一。 2340、廷玉的______刻划了贾仁这一吝啬而又刻毒的守财奴形象。 2341、行道的________是元代公案戏的优秀作品之一。 2342、《秋胡戏妻》的作者是_______。 2343、光祖的____________叙述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是元代四大爱情戏之一。 2344、宫天挺描写式和劭友谊的杂剧作品是____________。 2345、杂剧《东堂老》的作者是______。 2346、南戏又称_____杂剧或_____杂剧。 2347、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长期在民间流传的戏文__________改编而成的。 2348、散曲的两种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2349、“叶儿”是散曲____的别称,因其形式短小而得名。 2350、《东篱乐府》是______的散曲集。 2351、钟嗣成的__________是第一部记载元曲作家和剧目的重要著作。 2352、元代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是______,著有《雁门集》。 235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2354、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2355、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2356、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2357、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358、只道三,谁肯把你揪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2359、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2360、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2361、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2362、碧云天,黄花地,______,北雁南飞。

公元1279年,随着宋朝的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元代

元代文学 概说 公元1279年,随着宋朝的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元代。 元原是北方的一个蒙古族政权,后来不断壮大,统一了北方,并进而统一了南方,结束了晚唐以来长期几个民族政权同时并立的分裂局面。元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各族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原南宋统治区人)四等,实行民族歧视,蒙古族居于统治地位,汉人则处于社会的底层。又由于元代科举废立无常,特别是元初近半个世纪不设科举,断绝了文人进入上层的道路,使得长期以来处于社会上层的文人,也被打入底层,所以当时有“九儒十丐”之说。文人的这种厄运,却正是元代戏曲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一方面,一些文人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为了谋生,不得不加入到戏曲创作的行列中去,这无疑提高了戏曲创作队伍的文化水平,使戏曲这种民间文学大放异彩;另一方面,文人为了发泄心中的痛苦,往往借助于戏曲这种形式。正如明人胡侍所说:“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真珠船》)元代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曲上。元代的戏曲形式主要有杂剧、散曲、南戏三种。这三种戏曲形式都涌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对于明清的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戏曲外,诗歌和散文也有一定的成就,但远不足与戏曲相提并论。 第一章杂剧 杂剧主要存在于元代,可以说,它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元代的杂剧从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宋金院本等发展而成。它在体制上有自己的特点:用北曲演唱,一般一本四折,有的还有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每折限用同一宫调,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角色除旦、末外,还有副末、冲末、外末、贴旦、老旦、外旦、净、丑等配角。杂剧主要由歌曲与说白两部分构成。歌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说白主要用来对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元杂剧的发展以大德(1300年前后)为界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后期的创作中心在杭州。前期的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这是元杂剧创作的黄金时期;后期的主要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已走向衰落。 第一节关汉卿 关汉卿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奠基人,他生而倜傥,博学能事,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在当时的“玉京书会”及表演场所非常活跃。可惜留下来的生平资料却寥寥无几,由此也可见杂剧作家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据有关资料,关汉卿一生至少写了60余种杂剧,但留存至今的只有十几种。尽管如此,仅凭这些作品,关汉卿也足以彪炳千秋,流芳百世了。 关汉卿的杂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公案剧。以《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窦娥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其主旨是通过窦娥的受冤,揭露社会的不公正。作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突出这一主题的:一方面强调窦娥的弱小、善良、无过失,另一方面突出各种社会因素对她造成的种种不幸,这两种相反的情况构成了作品的悲剧特征,也构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实际上也表现了人类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善与恶的斗争。例如:【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阅读原文及其答案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阅读原文及其答案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丁国强舟外观质朴而无饰,以空虚以受盈,不滞于物, 从流飘荡。故历代文人名士,对舟船情有独钟。他们要是对现实生活不满,想遁 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作逍遥优游,多半是买舟而往,有着一种舟居情结。 舟是中国士人人生政治失意后身心的疗养所, 是功成后全身远祸的避难所和 保全天性的理想境地。 被尘世种种外物所扰的文人墨客们乘着它便进入了一种与 世无争的“高蹈世界”。 因此, 具有舟居情结的中国文人都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 关系,都把大自然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在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找心灵的 寄托。 只有身居五湖的扁舟之中, 士子们那颗飘泊不定的心才能得到暂时的安顿 与止泊,进而达到了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温一壶酒,驾一叶舟,在扁舟轻凌中扣舷而歌,邀明月为伴,与清风同行, 乘兴而发,兴尽而归,小舟就像一片轻轻的苇叶,飘悠在诗人的心海上,心之真 情,便是生之逍遥。《庄子?列御寇》云:“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庄 子以舟船自由地在水上飘荡来比喻圣人无系人物,无为物役而作逍遥游的状态。 人与物同化,失去了世俗之心,忘却了功名利禄,体悟到一种忘我的自由感和精 神愉悦,达到了自适其性的精神境界,从而展现了生命的真我,实现了自己外在 和内在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这种本质上的对生命意义的张扬和对生命本源的关注, 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呼唤本性自由的回归意识。 “天”与“人”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考的命题, 以“天人合一”为主流 的天人观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点。 《庄子》 《楚辞》 中居于舟, 临于水,在远离尘世纷争、风景幽美的江泽湖畔信舟垂钓,对酒邀月的渔父,得 到了哲学上的认可, 从而成了中国隐逸文人心目中的偶像。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 “兼济天下”的自觉意识,总怀着一种社会责任感,以谋求天下苍生的幸福,但 在现实中屡遭挫折,进而或弃官或隐居。于是将自己同自然界融为一体,体会和 谐统一的情感愉悦,向自然界寻求生命的意义,从而显发自己的生命价值。 (有删改) 16.请根据文章第二段阐释“高蹈世界”的含义。(6 分)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 分) 18.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中国文人具有“舟居情结”的原因。(6 分) 试题答案: 16.(6 分)摆脱世俗所扰,与世无争的精神世界;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 达到的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17.(6 分)首先,提出中国文人具有舟居情结的观点;其次,阐述舟居情
1/5

第三章 元代诗文

第三章元代诗文 一、概说 元代前期的诗文作家大多有一官半职,不少人是社会地位很高、政治上位居要职的高官显宦,如刘秉忠、许衡、吴澄、王恽、姚燧、元明善、程钜夫等。显赫的政治地位和优裕的物质生活,限制了他们的创作视野。 至于由金、宋入元的文士,如刘因、方回、赵孟頫、戴表元等,由于面对新王朝的政治压力,在表达怀念故国和战后民生凋敝的感慨时,也不敢过分露骨。 前期诗文大率延续金、宋习气,少有创新,前期南北诗人同时标举“宗唐得古”的旗帜,复古诗风逐渐兴起并形成潮流。从此以后,宗唐得古成为有元一代的诗坛风气。文章作家则或宗唐、或宗宋,提出了理学和古文合一的观点,促进了文章创作的发展。 元代延祐年间以后,诗文渐趋兴盛。这时南北诗风融合已成自然之势,但是,盛之极致而衰象亦露,杨维桢也说:“盛极则亦衰之始。自天历来,文章渐趋委靡,不失于搜猎破碎,则沦于剽盗灭裂,能卓然自信,不流于俗者几希矣。”(《东维子集》卷6《王希赐文集再序》)至元末,由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诗文创作的现实性大大增强,文坛上又响起慷慨激昂之音。 元代诗文总的情况是思想内容比较贫乏,作品题材比较狭窄,最多的是题画咏花、应酬赠答、碑传题跋之类,作家所表现的感情也大多比较肤浅质直。但元代诗文往往流溢着一种苦闷、抑郁的情绪,感慨仕途的险恶,痛心社会的黑暗,抒发失意的牢骚,向往隐逸的生活,这就给元代诗文染上了一层浓厚的时代色彩。 明李东阳说:“宋诗深,却去唐远;元诗浅,去唐却近。顾元不可为法,所谓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耳。”(《怀麓堂诗话》)元诗开明诗宗唐之风,在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明王世贞提出有元一代无文,清李慈铭认为:“予谓元诗优于南宋,元文则远过于南宋;而明诗又胜于元,明文则远不及元。”(《越缦堂读书记·集部·别集类·雁门集》)元文超过南宋是事实,超过明代则未免过誉。 元初诗文作家北方以元好问的影响为最大;南方则以戴表元、邓牧等由宋入元的作家较为著名,延祐以后,虞集、杨载、范梈揭徯斯齐名。后期以王冕的成就较高,萨都刺、黃镇成、杨维桢也有一些特色。

元代的科举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元代的科举制度 篇一:科举话旧--浅谈辽金元三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话旧--浅谈辽金元三朝的科举制度 辽代科举至圣宗耶律降绪统和六年(988年),方行贡举。其规制“颇用唐进士法取人”,也就是说,辽代的科举制度 是大致仿照了唐代的科举制度的。最初每冬只放进士一二人,开泰元年(1012年)后逐渐增加取士人数,每科录取50~70人左右,并规定契丹人不准应试。取士人数最多时,达一百三十余人。进士分甲、乙两科,最初只设乡贡、礼部试二级(元代的科举制度)。到重熙五年(1036年)十月,巡兴宗耶律宗真在丞相张俭的建议下,以《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为题,试进士于廷,廷试亦成为辽之科举制度。辽代约开贡举56次,所取状元可考者53人。56次贡举,对于一个先后存在209年的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而言可谓不少。但是进士出身,真正任命为官者,却少得可怜,可见辽统治者对科举的真正含义还缺乏科学的研究,又因辽之契丹文难考,保留的辽代科举资料又甚贫乏,笔者才疏,故只能粗略简述这些,有待他人继续研究。

金代的科举制度是在总结了辽代的科举制度的经验教 训后建立的。“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然仕于其国者,考其致身之所自,进士才十之二三耳”。就是说,辽代 虽然沿用唐朝科举制度而行科举,但进士出身被任命为官的,也只不过十分之二三,科举只不过是个摆设。“金承辽后, 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其及第出身,视前代特重,而法亦密焉”,就是说金代科举虽采唐 宋之制但能扬长避短,对进士出身者能予器重,而法亦非常严密。金在开国之初,考试分词赋进士、经义进士两类。词赋进士考试、诗、策论各一道;经义进士考经义、策论各一道。录取名额不定,考试亦不定期。到天会五年(1127年),金军占领河北、河东之后,官吏贫缺,急需补充。金太宗便根据辽、宋旧制的不同,下诏对南北士人各以其素习之业取士,号称“南北选”。至天眷元年(1138年)五月,熙宗亦 下诏,命南北选各一词赋、经义两科进士。天德二年(1150年)将南北选合而为一,并取消经义、策试两科,专以词赋取士。到世宗完颜雍时,科举考试得以进一步改革:一是增加了时务策,海陵王时科举不考时务策,“士人不以策论为意”,影响了人才质量,为此世宗提出“并答时务策,观其 议论,材自可见,卿等其议之”;故官员缺额较少,后罢掉 南北选,每科取士不过六七十人,官吏缺员严重,有鉴于此,世宗便命“自今文理可采者取之,毋限于数。”自此后,第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1)孔子在评价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文艺所表现的情感要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2)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3)鸟将死的时候,叫声格外悲哀,而人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4)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指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颜回对于孔子的精神世界理解最深刻,他发自内心的对孔子赞美的话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7)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孔子称赞颜回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孔子用一句话来评价《诗经》,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2)孔子曾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强调要改变

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13)成语“名正言顺”出自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到,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此句出自《论语》的“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15)《圣经》说“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孔子的主张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孔子如此称赞年轻人的句子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孔子认为诚信为人的立身之本的句子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孔子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能仅凭一个人的话说得好就举荐他,也不能因别人犯了错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19)孔子阐述启发教学的原则是:“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20)孔子谈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1)孔子主张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能恳切的提问,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考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2)孔子认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君子。 (23)高度概括孔子文质思想的句子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4)孔子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俗语“磨刀不误砍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