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资品牌正快速进入并垄断中国市场

外资品牌正快速进入并垄断中国市场

外资品牌正快速进入并垄断中国市场
外资品牌正快速进入并垄断中国市场

外资品牌快速进入并垄断中国市场,为何难见本土品牌踪影?相信说到银鹭花生牛奶,这个市面上最常见的饮料大家都知道,甚至很多人也喝过。而了解这款饮料的途径,我们大多都是通过在电视上的广告。银鹭作为一款知名的国有品牌,在九十年代推出的八宝粥和系列饮料获得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银鹭食品事业始创于1985年,主要是以罐头食品和饮料生产经营,从最初只有6名创业者的小作坊,成长为如今的中国罐头和饮料行业领先企业,位居全国农业产业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而就是这样一个中国食品行业的知名企业,却突然传出被全球最大食品集团雀巢公司收购的消息。其实如果有心关注中国市场的话,对于这事已经见怪不怪了。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纷纷看中中国市场的这块肥肉,不断地收购与吞并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

外资巨头们吞并中国市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以资本换市场”。外资公司并没有按照当初承诺的对国有品牌进行推广,而是往往采取压制、雪藏的手段逐渐使国产品牌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从而达到外资品牌快速进入并垄断中国市场的目的。

以饮料行业举例,当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纷纷入驻中国,不到几年的时间,就把中国8家饮料厂中7家拉下马,使得中国饮料市场几乎全军覆没。当时最为知名的民族品牌像北冰洋、天府可乐等瞬间销声匿迹。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使用的方法就是融资和收购之后“雪藏”该品牌。而这种并购模式对中国的国有市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得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小。

这就意味着以后中国市场几乎将被外资寡头垄断,更难见本土品牌踪影。

许多民族品牌想要被跨国公司收购,想要通过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帮其提升内部治理,希望得到资金、研发、营销等资源方面的支持,当然也可能包括原有管理层或投资者的退出等。

“保护民族品牌”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呼吁者甚至强烈要求将这种保护落实在具体的政策举措上,因为“中国的民族品牌已经被蚕食得差不多了”。

然而民族品牌想要做大做强,又不想被收购,只能通过国家扶持。然而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并非源于国家保护了某些产业,而来自放弃保护,开放竞争。所以“民族品牌”只能走品牌并购之路,这不仅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最理想的选择。

纵观近些年来被收购的本土品牌,像美加净、中华牙膏、三笑等现有的市场业绩惨不忍睹。而小护士品牌,尽管收购它的欧莱雅公司没有关闭这个品牌,但是已经停止了投入,让

其自由发展,消费者只能在三线城市才能很少看到。而苏泊尔、太太乐、双汇、南孚电池等却在市场占有率上不断攀高。由此看来,外资入驻的品牌运作发展有好有坏。

有些企业被收购后能够借助资本的力量茁壮成长,有些则被雪藏,逐渐走向倒闭的命运。

什么叫品牌?

品牌是一种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是一种积累的资产,并且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坚持自己的定位,信守对消费者所作的承诺,使得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历久不堕。

什么是民族品牌、本土品牌?

这是一个从来就没有准确定义的一个伪命题。我们说的民族品牌,是指注册地在中国的?股东全是中国人的?还是仅仅是指那些用中文写成的商标呢?如果是前两者,我们现在看到的娃哈哈、今麦郎、蒙牛、青岛啤酒,都早就不是民族品牌了。他们不是注册在国外,就是由国外的资金控制的,包括汇源,也是注册地在开曼,资金成份也包括达能和华平基金。

因此,从来就没有所谓民族品牌,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一点。品牌只有两种,一种是成功的,大家能看见的,一种是失败的,那些大家已经遗忘的。想要被大众所熟知,那就需要打造好品牌,这样也要求品牌力要够,具有足够的辨识度,才能被大家认可。

所以,在全球化的市场下,已经没有纯粹的民族品牌,“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只要企业品牌还存在,不用管它到底是谁拥有的,只要它能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就可以了。消费者大可不必带有太强烈的民族情绪。

营销推广是一种比传统营销方式更精准更灵活的推广手段。汇桔网为您在您所在区域提供当地最优质的营销推广公司,给您的企业提供完整的品牌营销解决方案。

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几种途径

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几种途径 本报记者胡佐宏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外合资,到今天的跨国收购,许多国外化妆品品牌通过上述这些途径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编者注:本文中的中国市场,特指中国内地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些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不过对于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来说,要想成功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要根据中国市场的现状以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途径。进入有间接进入、直接进入、特许经营等途径,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进入的途径也就不同。 途径一:合资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企业自身的特殊情况,外资企业如果不首先取得中方的支持,在国内市场上往往举步艰难,因此,当时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途径就是合资。通过合资伙伴,了解国内行业形势、法律法规,降低进入国内市场的难度。从1981年德国威娜与天津第一日用化学厂成立首家合资美发企业起,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多数采取合资的形式,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是合资的鼎盛期。 由于国外品牌拥有资金、技术、市场操作的经验,再加上合资的中方企业为其铺路搭桥,使得这些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发展迅猛,所向披靡,短短几年时间就“攻占”了大部分中国市场。例如1988年宝洁在广州成立合资公司后,就以迅猛的发展优势占据了大半个中国日化市场,将一些中国日化老品牌打个措手不

及,很多最终被迫淡出市场。 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透明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已经进入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放弃合资,转而采取独资或者控股的形式,独自享用中国市场利益。 途径二:OEM/ODM 在没有加入WTO前,按照中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外资企业是不允许单纯以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它们必须在中国投资建厂,然后才允许其产品在中国进行销售,而中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必须在国内生产才能在国内销售”这一硬性规定取消,国外品牌就可以更本质地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比如考虑是OEM/ODM还是直接进口。但基于制造成本、交通便利、研究和开发时间、地理特征、生产/卫生许可证等其他方面的考虑,一些国外化妆品品牌通常选择OEM/ODM的途径进入中国市场。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资源丰富,许多生产原料都可以利用当地材料,这样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即便是在中国生产分灌包装出口到世界各地去,其成本也是非常低。”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国外品牌首选OEM/ODM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催生了国内OEM/ODM的兴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盘踞了大大小小几千家OEM/ODM企业,为国外品牌进行OEM/ODM生产。 正是因为看中国庞大的OEM/ODM市场,欧洲最大的化妆品OEM生产商——英国仕华露飞((Swallowfield)于2004年在上海设立办事处,首次将业务扩展到中国。目前,在国内OEM企业里生产产品的国际品牌中,既有不计其数的中小品牌,也有市场知名度很高的大品牌。

外国品牌给中国市场发展带来好处

换个角度看洋品牌 如今对于中国大城市的人们,坐在麦当劳里吃着汉堡、喝着可口可乐、并用柯达胶卷记录下这美好时光,早已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很多忧国忧民的有志者对此深感忧虑,他们在琢磨着,如何打败洋品牌、重振民族工业。 现实使人清醒,当可口可乐、麦当劳和柯达在《财富》500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我们的民族品牌还依然弱小。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众多洋品牌在抢占了我们市场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 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可口可乐’在中国当然有利可图,”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卢炳松对此直言不讳。 据卢先生介绍,中国公司已在全球市场排名第7位,并对第5名充满信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投资了23家装瓶厂;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均已实现98%国产化;每年上缴各项税款30多

亿元人民币;每年要在中国国内购买70亿人民币原材料,规模经营带动了包装、运输、冷藏工业等相关行业发展。 国家轻工业局在1993年还与可口可乐公司确立了共同开发中国品牌目标,开发了“醒目”碳酸系列和“天与地”非碳酸系列品牌,品种有汽水、茶饮料、果汁等,此新品牌仅在1998年一年内增长率达10倍之多,并且由中外各占50%股份的天津津美饮料有限公司持有商标。也就是说,可口可乐将资金“定居”中国,技术转移中国,还为中国创立了新的驰名商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季崇威先生认为,企业使用外方商标很合算,因为使用外方商标创造市场价值更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而中外合作的“中国品牌”更可谓在中国本土安装了一台“印钞机”。 当人们在麦当劳餐厅享受洋快餐时可能并不知道,这里的牛肉、鸡肉、薯条、奶制品等食品原材料97%以上在中国生产供应。麦当劳系统的生产基地所生产的食品半产品,不仅满足了麦当劳自身的需要,还有部分出口到亚太地区的国家。麦当劳在中国设计和生产的麦当劳玩具,每年均有13亿件出口到世界各地的麦当劳餐厅。 与饮料、餐饮行业相比,我国感光材料行业更是困难重重。1992年开始,几家感光企业多次与世界著名的感光企业探讨合资合作的可能性,但均未成功。1994年,美国柯达公司提出与我国

经典好用的国产化妆品大全

经典好用的国产化妆品大全

经典好用的国产化妆品大全 No.1关于国货的品牌 1、大宝(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资生堂在中国) 品牌介绍:“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1985 年---1990年期间推出的速消眼角皱纹蜜、老年斑霜、眼袋霜等产品在国内外长销不衰、享誉至今;1993年畅销至今的美容日霜、晚霜,与SOD 蜜一样家喻户晓,年均销量1400 万瓶左右;1994年投入市场的MT系列化妆品,在国内开创了将金属硫蛋白(英文简称MT)这种物质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先河,加快了营养物质渗透到皮肤内部的速度,防止皮肤老化作用更加明显,开拓了化妆品原料应用的新领域。 消费者热赞产品:眼角皱纹蜜(主成分为花粉)、眼袋霜、眼霜(滋养但不起脂肪粒)、手足护理霜、SOD蜜、美容晚霜、美容洗面奶(北影女生最爱) 2、北京迷奇(至今仍风靡日本) 品牌介绍:早在1988年“迷奇”产品就通过游客散客带到了日本,其质量和神奇的作用很快受到日本消费者的认可,于是商家争先在厚生省进行检测,试图通过检测,大量进口进行经销。但由于日本国内贸易壁垒,这种举动频繁受阻,于是商家选择从香港转口再到日本,直到1993年“迷奇”化妆品正式通过日本厚生省检测后,产品开始成批地堂而皇之地进入日本市场,在日本掀起了一股“迷奇”热,且至今热度不减。 消费者热赞产品:几乎全部,尤其是迷奇高级丝素美容蜜。 3、南京金芭蕾(国际广受赞誉) 品牌介绍:中国第一个天然营养型化妆品“珍珠膏”就出自芭蕾人之手,并且“英雄式地进入香港市场”,成为中国第一家化妆品出口企业,一举轰动内外。八十年代,首创了天然貂油及蚕丝蛋白为主要原料的系列化妆品,以防寒治裂、保湿滋润的独特护肤效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而畅销不衰。直至今天,“芭蕾貂油膏”仍占据着化妆品市场的主导地位。 消费者热赞产品:芭蕾珍珠膏(至今仍很受喜爱)、芭蕾貂油膏 4、深受慈禧喜欢的御泥坊 品牌介绍:在清朝乾隆年间,“滩头香粉纸”已经问世。在当地则称之为“白泥”。这种“白泥”富含几十余种矿物质,在人的皮肤具有理疗作用,且具有神奇的美容护肤功效。 消费者热赞产品:御泥坊活肤矿物泥面膜 5、中华老字号片仔癀(福建出口品牌) 品牌介绍:几十年的中华老字号品牌,福建省出口名牌,片仔癀系列产品首批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

看外国品牌如何进入中国市场

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几种途径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外合资,到今天的跨国收购,许多国外化妆品品牌通过上述这些途径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编者注:本文中的中国市场,特指中国内地市场)。随著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些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不过对于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来说,要想成功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要根据中国市场的现状以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途径。进入有间接进入、直接进入、特许经营等途径,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进入的途径也就不同。 途径一:合资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企业自身的特殊情况,外资企业如果不首先取得中方的支持,在国内市场上往往举步艰难,因此,当时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途径就是合资。通过合资伙伴,了解国内行业形势、法律法规,降低进入国内市场的难度。从1981年德国威娜与天津第一日用化学厂成立首家合资美发企业起,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多数采取合资的形式,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是合资的鼎盛期。 由于国外品牌拥有资金、技术、市场操作的经验,再加上合资的中方企业为其铺路搭桥,使得这些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发展迅猛,所向披靡,短短几年时间就“攻占”了大部分中国市场。例如1988年宝洁在广州成立合资公司后,就以迅猛的发展优势占据了大半个中国日化市场,将一些中国日化老品牌打个措手不及,很多最终被迫淡出市场。 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透明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已经进入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放弃合资,转而采取独资或者控股的形式,独自享用中国市场利益。 途径二:OEM/ODM 在没有加入WTO前,按照中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外资企业是不允许单纯以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它们必须在中国投资建厂,然后才允许其产品在中国进行销售,而中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必须在国内生产才能在国内销售”这一硬性规定取消,国外品牌就可以更本质地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比如考虑是OEM/ODM还是直接进口。但基于制造成本、交通便利、研究和开发时间、地理特征、生产/卫生许可证等其他方面的考虑,一些国外化妆品品牌通常选择OEM/ODM的途径进入中国市场。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资源丰富,许多生产原料都可以利用当地材料,这样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即便是在中国生产分灌包装出口到世界各地去,其成本也是非常低。”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国外品牌首选OEM/ODM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催生了国内OEM/ODM的兴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盘踞了大大小小几千家OEM/ODM企业,为国外品牌进行OEM/ODM生产。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相关问题(doc 7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及政策取向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整个90年代跨国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大大超过 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15.1%的平均增长速度;90年代中后期,跨国并购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70%-90%左右;尽管2l世纪初跨国并购投资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份额。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吸收外资离不开利用跨国并购这种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第一起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案例——香港中策公司收购山西太原橡胶厂以来,外资并购的发展并不顺畅。据统计,到2001年,中国吸收的FDI中外资并购额仅占4.96%。自2003年以来,外 资并购内资企业的案例逐渐增加。 虽然外资并购这种国际上主要的外商投资方式在中国刚刚起步,但外商投资实践中出现的变化,已让许多中国人焦虑不安。 一、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 (一)最大的负面效应——市场垄断的威胁

外资控股并购最大的负面效应就在于它可能导致的垄断,跨国公司利用资本运营控股并购我国企业后,凭借其雄厚实力逐步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对我国产业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将可能垄断或图谋垄断国内一些产业。 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行业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2.28%上升到现在的35%以上。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感光材料行业,1998年以来,柯达出资3.75亿美元,实行全行业并购,迅速获取了中国市场的较大份额,2003年10月柯达又斥巨资收购了乐凯20%的国有股,全面控制国内数码冲印市场。在移动通讯行业,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企业1999年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在软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基本控制了国内大中城市的饮料市场,国内生产能力超过5万吨的啤酒厂合资率已经达到70%。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构筑起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便可能把价格提高到完全竞争水平以上,以获得巨额垄断利润。 如果外资并购造成垄断,外商不仅控制国内市场,制定垄断价格和瓜分市场策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容易制约内资企业成长和技术进步,制约国内幼稚产业发展。 (二)挑战中国的相关政策 我国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了禁止外商设立独资企业和外商控股的产业内容,但可操作性不高,目前并没有单独制定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而是把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与其他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等同视之,对于哪些领域允许外资并购、哪些领域鼓励外资并购、哪些领域禁止外资并购,主要靠部门内部掌握,缺乏全国统一、透明、公开、操作性强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这使并购的信息搜集难度加大、谈判困难、并购交易成本上升。为了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参与跨国并购,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获得最大利益,必须确定明确的外商并购的产业导向。 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世界经济发展动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产业,都应是允许跨国并购的领域:第一,不涉及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第二,我国缺乏国际竞争优势、而且产业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利用跨国并购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经济领域”,也要有动态的思维。过去一直被许多国家认为是属于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如电信、交通、运输、电力、公共设施等,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开放的领域,成了跨国并购的主战场。在电子、制药、航空、新技术等国际化程度高且我国目前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可以大胆参与跨国并购。

化妆品十大知名品牌

不知您发现没有,商场里各高档化妆品柜台原来很少见的“四位数”的价签突然多了起来:一件皮肤保养品单价就在千元以上,甚至有三四千元的“天价”。这反映了中国经济上升的大背景,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中国女性在皮肤保养上产生了新需求,顶级昂贵系列也终于等到了合适的推出时机。据专业人士透露,化妆品的品牌在国际上的排名和美誉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欧洲销量和品牌占有率居第一的娇韵诗,在北京受欢迎程度还没有1999年才进入北京市场的SK-Ⅱ受欢迎程度高。在大多数北京消费者心目中,平时在时尚杂志或一些电视媒体上看到广告多,品牌宣传力度大的品牌就是国际知名品牌,加上一些品牌在大商场的专柜和国际上顶级名牌的专柜不分伯仲,因此,在消费者心目中,这些品牌就是国际大牌了。 事实上,世界顶级化妆品品牌,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超群的市场表现的化妆品品牌。其著名程度可以量化成五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市场覆盖率高、市场占有率高、品牌价值高。 自从曾在1994年被评为世界顶级化妆品品牌的法国夏奈尔1998年登陆北京,在庄胜崇光百货公司设立了全国首家夏奈尔专柜以后,国际品牌化妆品便鱼贯而入,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雅诗兰黛、倩碧和伊丽莎白·雅顿进入北京市场了,扎堆赛特购物中心一层。到现在,世界上数得上名号的27种顶级化妆品品牌无一遗漏地来到了京城。

顶级品牌平均值10亿美元 据英国一家权威中介公司1994年评出的世界50个名牌商标中,法国夏奈尔和美国雅诗兰黛分别排在第17位和第25位,这两个品牌从此被认为是世界最顶级的名牌化妆品品牌。 1992—1996年美国《金融世界》根据世界名牌认定标准评出了世界最强品牌,世界名牌化妆品品牌有27个。其中有雅诗兰黛、倩碧、伊丽莎白·雅顿、露华侬、美宝莲等13个美国品牌;夏奈尔、兰蔻、圣罗兰、克里斯汀·迪奥、纪梵希等6个法国品牌;另外还有3个英国品牌、3个德国品牌和2个日本品牌。 在美国《金融世界》1994—1996年评定中,化妆品品牌价值最高者是雅芳,价值为30.31亿美元;最低者为海飞丝,价值为1.17亿美元;27个世界名牌化妆品品牌价值的平均值为10.92亿美元。 单店单品年销售额超600万 从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品牌和商品的种类来看,这些品牌化妆品生产企业或以进口、或以独资、合资、技术合作等方式相继进驻北京。 据专业人士透露,目前北京化妆品品牌最全、销售最好的应属赛特购物中心、百盛购物中心、庄胜崇光百货和太平洋百货盈科店。这几家商场或百货公司通过各大化妆品品牌的代理商引进了这些世界大牌,目前在北京销售都呈上升趋势。 据庄胜崇光百货公司市场推广部郑先生介绍,国际顶级化妆

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

苹果公司国际市场进入决策分析 一、选择目标国家: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再加上苹果在中国日益扩大的fans群体,价格方面的劣势并不会对苹果手机的竞争力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手机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智能手机占比创新高 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6年Q1、Q2,中国手机市场整体需求量均在11000万部以上,而智能手机的需求量则均超1亿部,同时智能手机的需求量占比在整体手机市场中第二季度已经达到91.9%,创新高。 二、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 (一)出口进入模式 出口模式是指企业的产品在国内生产,然后通过适当渠道销往国际市场的方式。 苹果公司在中国有一部分业务采取的直接出口模式,公司拥有自己的国际业务部门,通过自己的外贸人员将产品直接出口中国进内,苹果公司把一切国际手续都通过自己来办理,这样不仅减少对外商的依赖,而且还有利于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为日后市场的扩大储备经验和人才。 (二)投资进入模式 指企业在国际目标市场投资建立或扩充一个永久性企业,并对其经营管理拥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的市场进入模式。 苹果公司在中国采用的合资进入模式,苹果公司通过与富士康的战略联盟合作,直接带动了苹果品牌在中国当地的需求量。苹果公司在该渠道的销量在所有品牌第五,超过三星,索尼和LG,这是战略联盟的直接成果。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表示,阿里巴巴与苹果公司正在商讨支付领域的潜在合作事宜。 企业选择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影响因素 企业环境因素:

目标国家的市场因素: 市场规模:根据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公司周四公布的行业研究数据,截止二月底,iPhone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上升到27.6%,主要由iPhone 6的火爆销售驱动。iPhone的整体市场份额同比增加了9.7个百分点。iPhone 6是目前中国最畅销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10.2%,三个月前这一数字为9.5%。排在iPhone 6后面的是红米Note,第三名是iPhone 6 Plus。 苹果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从39.3%下降到38.8%。不过,iPhone 6同样是最畅销的智能手机。大屏幕、LTE兼容、可靠性和耐用性成了用户购买的主要因素。 中国已经成为苹果非常重要的市场。该公司第一财季在该地区的营收高达161亿美元,接近欧洲地区的172亿美元。美洲仍然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营收规模达到306亿美元。 竞争结构: 在中国,华为、小米等一系列品牌也以价廉物美赢得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信赖。事实上,智能手机(Smart Phone) 的竞争是如此激烈,以至于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手机报废的速度。苹果的新机型已经越来越难打动消费者了,所以热度慢慢下降,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材料中的图表显示的是手机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三星、华为等手机使用的就是安卓系统。信息是2012年的,最近的数据显示,苹果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4.1%,而安卓系统下降到了51.7%。所以就美国市场而言,苹果具有统治地位,可以认为已经拥有垄断地位(就好像三星在韩国)。而中国市场则更接近寡头竞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 场的动机与方式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世界而独自发展,开放经济已经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和发达国家所必然选择的道路,资本市场开放式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跨国公司投资在世界资本流动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它不仅为东道国带去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也提高了东道国企业竞争力、居民收入和就业率水平。了解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发展趋势和运行特征,可

以更好的制定吸收国际投资政策,更有效的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关键词跨国公司动机方式 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认为跨国公司应具备以下三要素:第一,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内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第二,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此等政策可能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第三,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以及分担责任。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动机是什么?凯斯夫曾经幽默地说过:“似乎没有证据表明跨国企业与国内的企业以不同的曲调跳舞”。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行为最主要的动机已经形成了强力的共识。在邓宁看来,国外的资本对东道国进行投资。企业在国外的经营活动和在国内的经营活动受大致相同的目标影响,也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杨建龙把外商投资者的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收入型”动机,通过跨国企业直接占领国外市场;另一类是“成本型”动机,如获取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回避贸易壁垒,降低销售成本,或者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取得经济规模等。这两类动机虽然形式不同所导致的投资行为的特点也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但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出于以下动机: 一、巨大的消费市场: 根据GDP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到2015年,中国可能会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另一方面,中国的吸引力无疑有一部分来自中产阶级人数的惊人增长。可支配收入人群不断增加,正推动着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事实上,大量数据显示,未来十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将增长21%。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将带来大量商机,因为这一群体的购买力将越来越重要,令商家不能忽视。专家组预计,今后4年中国的消费量将增加3倍,而美国同期的消费量则基本持平。其实很多跨国公司是凭借对中国经济的一些分析数据到中国来的,作为外国人,看到这些数据,肯定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二、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劳动力的数量在国际比较中占绝对优势。中国有劳动力7亿4千万,每年新增劳动力1千万,而整个欧盟才有劳动力4亿3千万,中国农村就业人高达50%,据有关方面的测算,要完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48年时间。更重要的是,很多投资者都坚信,庞大的人口将保证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相当长的时期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保守地估计,中国的农村地区还有约1.5亿剩余劳动力。根据刘易斯的理论,城市里的工资将在很长的时间保持在大约仅能维持工人最低生活的水平,直到所有的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而中国加入世界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真正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日益成为全

一线化妆品品牌

中国十大名牌化妆品榜中榜(化妆品品牌,名牌化妆品) 欧莱雅L'OREAL(于1907年法国,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先者,中国驰名商标,欧莱雅集团) 雅芳A VON(于1886年美国纽约,世界十大品牌品牌,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化妆品公司之一) 妮维雅NIVEA(于1911年德国汉堡,欧洲全球护肤专家,BDF(拜尔斯道夫)公司旗下品牌) 玫琳凯Marykay(于1963年美国,世界上最大的护肤品和彩妆品直销企业之一,玫琳凯公司) 玉兰油OLAY(于1950年代,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护肤品牌之一,宝洁公司旗下品牌) DHC蝶翠诗(1972年日本,跨化妆品/医药保健/翻译出版/美容院/水疗领域的综合性企业) 露得清(分别创立于1954年和1992年美国,著名化妆品品牌,强生公司旗下品牌) 薇姿Vichy(于1931年法国,将药房专销护肤品的概念带入中国,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 旁氏POND'S(于1846年美国,1987年由联合利华收购,联合利华的成功典范之一,护肤佳品) ZA姬芮(真皙)(资生堂(1872年东京)和卓多姿(1932年纽约)合作创建,美颜产品的前沿) 八大高端化妆品品牌榜中榜 迪奥Dior(Christian dior始于1946年法国,代表高贵典雅生活风格精华的品牌) 香奈儿(尔)***el(于1913年法国巴黎,旗下产品繁多,法国著名奢侈品牌,巴黎***el集团) 雅诗兰黛Estee Lauder(于1946年美国纽约,全球领先的化妆品品牌,美国雅诗兰黛公司) 兰蔻Lancome(于1935年创于法国,全球知名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法国国宝级化妆品牌) 资生堂/欧珀莱AUPRES(于1872年日本,中国名牌,欧珀莱属于资生堂Shiseido集团旗下品牌) 倩碧Clinique(于1968年美国,世界顶级化妆品品牌,一线牌子,美国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品牌) 碧欧泉Biotherm(于1950年法国,欧洲三大时尚护肤品牌之一,属L'Oreal化妆品集团) 安娜苏Anna Sui(有彩妆,护肤品和香水,其中化妆品1998年在日本诞生,时尚设计的领先品牌) 十大大众化妆品品牌榜中榜/名牌化妆品 小护士(于1992年,国内著名化装品牌,欧莱雅集团在中国收购的第一个本土品牌) 隆力奇(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民族品牌,技术力量先进的日化企业,江苏隆力奇集团) 大宝Dabao(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市著名商标,强生旗下品牌,北京大宝公司) 丁家宜TJOY(中国药科大学丁家宜教授始于1987年,民族品牌,苏州珈侬生化有限公司) 李医生(始于1991年澳洲,受消费者喜爱的日化品牌,西婷美容保健有限公司) 美体小铺(The face shop,于1976年英国,天然/活性健康化妆品,国际化妆品品牌) 佰草集Herborist(国内最著名的化妆品企业,民族品牌,上海家化旗下中草药中高档护理品) 相宜本草(于1999年上海,民族品牌,上海名牌,高新技术企业,中华本草美容护肤品品牌) 自然堂CHCEDO(于2001年中国,中国著名品牌,民族品牌,上海市名牌产品,伽蓝集团) 采诗Caisy(大型日化公司,大众化妆品品牌,民族品牌,广州市采诗化妆品有限公司) 2010年国际化妆品排行榜 1 香奈儿(尔)***el (于1913年法国巴黎,旗下产品繁多,法国著名奢侈品牌,***el集团) 2 雅诗兰黛Estee Lauder (于1946年美国纽约,全球领先的化妆品品牌,美国雅诗兰黛公司) 3 兰蔻Lancome (于1935年创于法国,全球知名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法国国宝级化妆品牌) 4 迪奥Dior (于1913年法国巴黎,华丽与高雅的代名词,著名时尚奢侈消费品品牌) 5 娇兰Guerlain (于1828年法国,以香水起家的巴黎皇室贵族保养品品牌,法国娇兰集团)

国外中小企业开始凯觎中国市场

汽车导报 中国商报/2004年/12月/10日/第T00版/ 日前,德国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北京代表处正式成立。作为德国中小企业的典型代表,乔治玛林过去10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同中国的良好合作,为中国能源、汽车和铁路等行业提供各种优质钢材。乔治玛林的行动表明,国外中小企业也开始加强在华投入,以开拓更为广阔的中国市场。 国外中小企业开始凯觎中国市场 本报记者陈雄亮 12月6日,德国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代表处成立仪式,来自商务部、外交部、北京市委、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等部门的嘉宾及100余名中外记者共计300余人出席了仪式。更值得一提的是,来华访问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下机伊始0便直奔仪式现场助阵壮威。 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是德国中小企业中的领头羊,但与大众、奔驰、宝马、博世等跨国巨头相比,它的进入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规模上都不足引起业界的/震动0,但是,乔治玛林的进入至少向大家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在继跨国企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之后,一批国外中小企业也开始伺机进入中国市场拓展业务,正如约尔根#葛斯曼博士表示:/我们认为,中国市场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遇,我们想利用这一点。0 中小企业投资热情看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市场日益成为各国企业竞相追捧的目标,不仅是跨国企业巨头,一些中小企业对进入中国市场同样充满了热情,到中国来投资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 以德国为例,当中国人对西门子、奔驰、大众等德国跨国集团耳熟能详时,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小企业也希望能够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众多机会中,与跨国大集团一样分享诱人的蛋糕。这种趋势与早先德国中小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犹豫不决迥然不同。 德国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此次的进入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成立仪式上,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CEO约尔根#葛斯曼博士表示,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过去10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同中国的良好合作,为中国能源、汽车和铁路等行业提供各种优质钢材,此次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旨在进一步了解和开拓广阔的中国市场,以便更好地为中国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作为欧洲领先的钢材供应商,德国乔治玛林冶金控股公司旗下在德国和奥地利共有40家公司,该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原材料(包括废料)收集加工到最后制成各种成品钢材的完整产业链,在钢材生产等多个经营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集团公司共有约8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15亿欧元。 乔治玛林的进入发出了一个信号:随着中德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展开,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德国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去年向一直没有同中国开展业务关系的600家德国中小企业发出的问卷调查显示,包括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药品、化学、纺织品和汽车零配件等行业的德国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

化妆品品牌大全

国际顶级化妆品公司排行 1.法国欧莱雅集团(L'Oreal Groug) 顶级品牌 HR(赫莲娜) 二线产品 Lancome(兰蔻)、Biotherm(碧欧泉) 三线或三线以下产品 LOreal Pairs(欧莱雅)、kiehls(契尔氏) Garnier(卡尼尔)、羽西、小护士 彩妆品牌 shu unemura(植村秀)、Maybelline(美宝莲) 香水品牌 Giorgio Armani(阿玛尼)、Parfums(纪梵希) Ralph Lauren(拉尔夫·劳伦)、Polo(保罗)、cacharel(卡夏尔) 2.宝洁公司(The Procter & Gamble) 顶级品牌 SK-II(Maxfactor)蜜丝佛陀 二线产品 Olay(玉兰油)、lllume(伊奈美) 男士品牌 Boss Skin 彩妆品牌

Cover girl(封面女郎) 亚洲第一彩妆品牌 ANNA SUI(安娜苏) 香水品牌 ANNA SUI(安娜苏)、Escada(艾斯卡达)、Dunhill(登喜路) Lanvin(朗万)、Paul Smith(保罗史密斯) 3.美国雅诗兰黛(Estee Lauder Cos Inc) 顶级品牌 La Mer(海蓝之谜) 一线品牌 雅诗兰黛 二线品牌 Clinique(倩碧) 彩妆品牌 Bobbi Brown(芭比波朗)、M.A.C(魅可) 香水品牌 Tommy Hilfiger(唐美希绯格)、DKNY(唐可娜儿)、Aramis(雅男儿) 4.日本资生堂(Shiseido Co Ltd) 顶级品牌 IPSA(茵芙莎) 中国专售

AUPRES(欧珀莱)、Za(姬芮) 香水品牌 三宅一生 5.法国LVMH集团 护肤品牌 Guerlain(娇兰)、Chiristian Dior(迪奥) 纪梵希(Givenchy)、CLARINS(娇韵诗) 彩妆品牌 Makeup forvever(浮生若梦)、BENEFIT、SEPHORA(丝芙兰) 香水品牌 KENZO(高田贤三)、fendi(芬迪) DOLCE&GABBANA(杜嘉班纳)、CalvinKlein(CK)、LOEWE 6.英国联合利华(Unilever) 护肤品牌 Elizabeth Arden(伊丽莎白.雅顿) 7.法国Chanel(香奈儿)集团

老总访谈:国外品牌如何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老总访谈:国外品牌如何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更多现场精彩图片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同时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即使是全球的第一,也未必能成就中国第一。 拥有70多年历史全球最大的厨房家具厂商之一德国bauformat (博夫曼)集团,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高科技橱柜生产线,在全球家具行业中率先获得国际IS090 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国际GS 安全五金件认证书。欧洲E-1 绿色环保认证、德国优质厨房家具证书。 从全球范围来讲,博夫曼是成功的,而正所谓中国有中国的特色,市场巨大,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国外的品牌如何适应本土特色?如何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本期对话人物: 北京博夫曼厨房家具有限公司总裁张勇 北京博夫曼德国厨房家具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孙伟 >>>了解更多嘉宾资料 访谈时间:1月11日10:00-11:00 访谈地点:搜狐嘉宾聊天室 主持人:戴蓓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作客搜狐嘉宾聊天室,访谈现在开始.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市场巨大的同时,带来了竞争的激烈。正所谓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一个新的国外的品牌如何迅速打开中国的市场,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本期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博夫曼厨房家具有限公司总裁张勇先生,北京博夫曼德国厨房家具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孙伟先生,欢迎两位嘉宾光临今天的聊天室。

访谈嘉宾 【张勇】: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能跟各位网友来探讨关于中国市场的橱柜问题。 【孙伟】:非常愿意和很多网友聊一些关于厨房设计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首先请张总介绍一下德国博夫曼集团的概况。 【张勇】:德国博夫曼集团是一个家族企业,成立于1929年,距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是欧洲的一个知名品牌。博夫曼集团的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拥有650个员工。它每天能够生产将近2500套橱柜。2005年的年销售额将近1.6亿欧元,排在德国橱柜里面前五名。博夫曼集团是一个专业制造橱柜的公司,它的产品非常丰富,有八大系列,160种面板可以供不同客户来选择。 它的风格有很多种,有古典风格,有现代风格,有简约风格,还有乡村风格。而且博夫曼获得了ISO9001国际认证,以及国际环保E1环保标准,以及优质厨房证书。

国外服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状况报

国外服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状况报告 发表日期:2006年9月14日 在国产服装供过于求的同时,我国高档和中高档服装消费市场已被大量的国际知名品牌和二线品牌所占据,以北京为例,北京王府井、国贸中心几乎被国际名牌所垄断,而高档百货商店如赛特、燕莎等国内自主品牌仅占到40%左右。 随着中国服装企业与国外品牌在设计、生产、营销领域的合作,目前已有500多个国际服装品牌以属地生产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随着国外服装品牌向中国市场进军的脚步大大加快,中国国内市场服装品牌的数量也呈爆炸性地增长,二线品牌明显增多,国外服装企业与中国服装企业的竞争从设计、面料、工艺、品质、价格、服务、文化、店面、客户管理及广告等方面复合展开。国外服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可大体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产品直接打进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设立专营店或专营柜的世界名牌服装,如姬龙雪、贝纳通、鳄鱼恤、花花公子、欧迪芬、袋鼠等已有50多个,这些品牌全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英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占据了我国服装中高档市场的相当份额。 另一种是将牌子输入中国。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厂房和劳动力生产他们的产品,然后,销往世界各地。拥有2000多家服装企业的东莞,其中60%为外来加工的小企业。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50多个服装名牌在中国都有生产基地。以下对各国服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韩国服装企业抢占中国边角市场 韩国服装企业因其国内需求低迷不振,已开始大力开辟中国市场。韩国服装企业的目标是:将中国市场变成为韩国服装企业第二内需基地。所以韩国服装企业和韩国品牌服装大量进入中国,并不断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权威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3月,已打入中国市场的韩国服装品牌已达50多个,在中国主要大城市里韩国服装品牌已开设了400多家店铺,其中针织服装品牌“SSON”、“ONANON”等在中国市场上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销量迅速扩大。EXR-高丽服装公司已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开设了5家店铺,该公司的特长是结合休闲服和运动服的优点,开发出休闲运动装,深受高收入消费者的欢迎。SGWicus的女性休闲女装“ab.f.z”在四川成都开设了4家店铺,有向上海、杭州一带扩展市场的趋势;EnC科隆的高尔夫运动服装在中国同类服装进口市场上销量一直居第一位。第一毛纺公司也在中国推出了多个品牌。

日本化妆品品牌排名

日本化妆品品牌排名 本日本化妆品品牌排名是依据监测到网络上的销售数据及相关评价整理而成,最大程度接近日本化妆品品牌排名的真实情况,希望对大家的选购提供参考意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日本化妆品品牌排名吧: PS:其实,国内的化妆品也不不错的功效的哟,在同等情况下支持下国货吧!^-^ 一、资生堂 1872年,日本东京银座出现了第一家西式大药房,资生堂就此诞生。如今,资生堂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化企业,通过将东方美学和西方科研的完美结合,致力于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创造更丰富美好的生活。做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亚洲皮肤专家,资生堂一直站在全球学术界对生物体和化妆品研发的前沿。 主力商品是以三十岁女性为对象的“艾丽克希尔”,另外还有“uvwhite”系列商品,拥有广泛顾客群。 推荐产品:Shiseido 资生堂高水份完美保湿洁面乳Shiseido 资生堂深层渗透保湿手霜Shiseido 资生堂水之印弹力超保湿化妆水 2、DHC 1972年,DHC由现任总裁吉田嘉明独自创业。经过30多年努力,现已成为跨化妆品、医药保健食品、医药品、翻译出版、高级美容院、水疗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辉煌业绩。 DHC作为日本通信销售化妆品知名品牌,30年来致力于打造天然、温和、高效的护肤、彩妆及健康食品。 推荐产品:DHC 蝶翠诗睫毛修护液DHC MILD LOTION 滋养化妆水 3、植村秀 “植村秀”品牌起名源于其品牌创始人,当今国际世界著名化妆艺术大师植村秀先生。作为日本第一位男性化妆师,植村秀是全球首创“风尚主题妆容”的先驱,因其创作的概念前卫和用色大胆而被公认为彩妆艺术界大师级人物。 推荐产品:植村秀红萃光采嫩肤水(滋润型) 植村秀绿茶卸妆油shuuemura植村秀红萃光采嫩肤乳液 4、高丝 日本高丝创立于一九四六年,一开始只是化妆品的经销公司,以美发用品起家,现为日本第二大化妆品公司,以质量著称于日本,获得了日本化妆品行业的第一也是目前唯一的质量管理最高奖项“戴明奖”。 发展至今,目前集团旗下共拥有KOSE高丝、COSMEDECORTE黛珂两大品牌,(黛珂是高丝顶级品牌)共计18个系列的商品。还有AVENIR艾文莉和BEATY DE KOSE美谛高丝、雪肌精、贝缔雅、葛伦戴娜、娜蔻、润肌精、兰皙欧等品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需求。 推荐产品:高丝玻尿酸保湿美容液面膜高丝雪肌精化妆水 5、SK-II SK-II诞生于日本,是日本皮肤专家将尖端科技运用到护肤品开发中的完美结晶,是目前

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报告

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总结 总结: 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医药市场的成功,归纳为: 1、合理的股权设置,确保决策的效率 2、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 3、正确的产品组合 4、正确的目标区域/终端 5、合适的产品定价和市场进入策略 6、人才/领导力/执行力 一、外资医药企业基本情况 (2) 二、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的历史 (4) 三、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设立情况 (5) (一)股权的设置 (5) (二)产品选择 (6) 1、知识产权方面的选择 (6) 2、治疗领域的选择 (7) (三)外资制药公司行之有效的市场调研 (8) (四)外资品牌药品的营销 (9) (五)外资医药企业技术质量管理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外资医药企业部门的设置特色 (9) 五、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发展趋势 (12) 1、外资纷纷加大投入 (12) 2、研发向东转移,在华设立研发机构 (13) 2、制剂生产本土化 (14) 3、变处方药为OTC (14) 4、加紧第三终端市场开发 (15) 六、结语 (16)

一、外资医药企业基本情况 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销售收入的年平近30%,净利润的增长年平均高达40%,资产扩张速主达15%以上,并且有加速的迹象,无论是收入或是利润增速远远高于国内的医药企业。特别是具有专科用药的外资企业,比如北京诺华,诺上海罗氏、珠海联邦等外资医药企业的收入及利润增长速度都非常快。 3

二、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的历史 中国医药工业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工业之一, 医药工业第一次大规模的外资进入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冢、上海施贵宝、无锡华瑞、西安杨森和苏州胶囊先后在中国顺利建厂投产,这5家最先在中国成立的医药合资企业被业内称为“老五家”。他们的先行者优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年均40%以上的销售额增长和十分优厚的利润回报。这直接导致了随后在90年代初跨国公司在中国制药业的第二次大规模投资。其中包括辉瑞(Pfizer)、默克(Merck)和葛兰素(Glaxo)等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继在华设立生产和销售实体。至2010年,跨国药企进入中国已有30年多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均已在华设生产基地。 跨国制药公司在华投资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跨国企业主要通过技术授权等手段,利用中国医药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在华设厂和分公司;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主要通过在华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等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第三个阶段则是中国加入WTO后,跨国企业通过独资、加快并购中国本土医药企业等手段进行新一轮的产业整合,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并加大在华的外围技术研发力度。

宝洁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宝洁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企业介绍 宝洁公司的全称是普罗克特与甘布尔公司(Procter & Gamble Company),是1837年由威廉·普罗克特和詹姆斯·甘布尔两人在美国中西部的辛辛那提创办的主要生产肥皂和蜡烛的公司,两人的姓氏作为公司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宝洁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洗涤和护肤保健品制造商。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86位。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织物及家居护理、美发美容、婴儿及家庭护理、健康护理、食品及饮料等。1988 年宝洁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在中国销售的品牌有:玉兰油、海飞丝、沙宣、伊卡璐、飘柔、潘婷、舒肤佳、激爽、佳洁士、护舒宝、帮宝适、碧浪、汰渍等。与其他西方跨国公司相比,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较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在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工作,1988年正式成立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后来又陆续在其他城市成立了若干公司。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品牌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两方面都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中国化妆洗涤用品市场的抽样调查表明,到1998年5月止,在洗发、美容、洗衣粉、香皂和牙膏五类产品领先的前5家中国品牌和外资品牌中(共25个品牌),宝洁公司一家即拥有8个品牌,占主要品牌数的近1/3,市场占有率分别为洗发类43.1%、美容类13.1%、洗衣粉类28.1%、香皂类27.8%、牙膏类13.9%。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成功一方面与它的全球市场优势地位有关,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它独具中国特色的营销策略。在品牌营销方面,宝洁公司的独到的前卫的营销理念和营销策略战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1、全面、精准的市场细分 宝洁公司的市场分析(以洗发水为例),不是根据消费者人口统计变量特征(如,年龄、性别)等,而是依据消费者头发的特性来细分市场。海飞丝,是针对需要去屑的头发;潘婷,是需要营养的头发;飘柔,是想要柔顺的头发;沙宣,想要专业美发的头发。每一个品牌的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市场,并且每个品牌下的产品又有更具体的细分。如,潘婷,是针对缺少营养的头发,又细分为乳液修复系列、丝质润滑系列、强韧防掉发系列、染烫损伤系列等。可见,宝洁公司产品市场细分是全面和精准的,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市场,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其市场占有率。 2、差异化的多品牌战略 ●品牌差异化,形成了公司内部的竞争,我们常说“最好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宝洁公 司内部的竞争使宝洁公司不断的挑战自我,推动宝洁公司不断前进。 ●宝洁公司的多品牌战略,从功能、价格、包装等各方面划分出多个市场,满足不同层次、 不同需要的各类顾客的需求,从而培养消费者对本企业的品牌偏好,提高其忠诚度,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