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稽核管理标准

稽核管理标准

稽核管理标准发电厂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以《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GB/T15498—1995《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为基础,按照DL/T600—1996《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执行电力集团公司规定的标准体系,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编写的。编写要求和表述方法符合上述标准和规定。

本标准对稽核的管理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同时代替Q/214·07—1999《稽核管理标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厂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厂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财务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审核:xxx

审定:xxx

审批:xxx

本标准于1999年首次发布实施,于2000年11月第一次修订、复审。

本标准由厂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发电厂企业标准

稽核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电厂财务稽核的管理职能、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厂财务稽核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00—07—01

3 管理职能、职责

3.1 职能

财务部是财务稽核管理的归口部门。

3.2 职责

3.2.1 财务部负责财务稽核管理实施。

3.2.2 其他有关部门负责配合财务稽核管理的实施。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4.1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4.1.1 为适应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根据《会计法》、《财务通则》、《会计准则》以及税法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负责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定具体核算办法。

4.1.2 密切关注国家财经政策的变动和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事物,针对新情况及时修订或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4.1.3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制度执行中发现的问题,保证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4.2 财务检查

4.2.1 加强本厂与省集团公司对口部门及地方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联系,迎接并配合各个部门对本单位的检查。

4.2.2 针对各主管业务机关的工作安排,在检查组前10天做好迎查工作。并针对各项检查的侧重点与检查范围,先进行自查自纠,力求将错误消除在内部,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行为,减少企业损失,维护企业利益。

4.2.3 检查期间,及时将反馈的情况汇总。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有关政策理论的据理力争;对于政策界限模糊的通过与检查部门协商解决。

4.2.4 在检查结束后7日内,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汇报有关领导,并对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4.3 业务稽核

4.3.1 事前审核的组织与分工

4.3.1.1 事前审核由经营副厂长、财务部主任根据全厂财务工作需要进行组织安排分工。

4.3.1.2 对尚未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审核。

a)由财务部主任及审核会计会同生产、材料等部门对各生产部部室提交的用料计划进行审核,主要审查其品种、规格、数量、金额及资金来源。

b)由财务部主任会同经济合同管理员就合同内容的合理、合法性及合同条款的完整性进行审查。

c)由财务部主任或审核会计会同有关部室对我厂内部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定额等进行审查。

4.3.1.3 审核会计负责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入帐前进行审核。

a)审核会计负责根据有关制度规定及财务收支计划等,对现金、银行、转帐结

算业务进行审核。

b)材料稽核员对材料采购、领发进行稽核。

4.3.2 事后复核的组织与分工

4.3.2.1 事后复核主要由财务部主任、审核会计负责。

4.3.2.2 记帐凭证登帐完毕后,由财务部主任及时进行复核,签字完毕后整理装订。

4.3.2.3 会计帐簿由财务部主任或副总会计师进行定期复核。

4.3.2.4 会计报表编出后,由财务部主任进行复核并签字盖章。

4.3.2.5 财务部主任及副总会计师对各月的费用开支范围、资金来源、资金开支渠道及会计凭证、帐簿、资料的真实、合法、合理进行全面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提出对各会计人员的考评意见。

4.3.3 内部牵制

4.3.3.1 出纳员负责现金、银行出纳工作,此外不得兼管其他帐簿。

4.3.3.2 银行印鉴由出纳员和审核会计分管,出纳执“财务专用章“,审核会计执“企业法人章”及“财务负责人章”。

4.4 对原始凭证的复核

4.4.1 对原始凭证不仅要进行复核,还要在填制记帐凭证前就加以审核,应审核以下五基本因素:

4.4.1.1 凭证的名称;

4.4.1.2 填制的日期及编号;

4.4.1.3 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4.4.1.4 经济业务的内容、实物数量和金额;

4.4.1.5 填制凭证的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4.4.2 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要进行审核,外来原始凭证,一般应印有税章,字迹清楚。

4.4.3 原始凭证上面还应有经手人、见证人、审批人的签章,才为手续完备。

4.4.4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有权拒绝接受、拒绝执行,并对有怀疑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

4.5 对记帐凭证的审核

4.5.1 根据反映经济业务的性质,审核使用的凭证(分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帐凭证),看使用的是否恰当。

4.5.2 审核填制凭证的日期和编号,看是否齐全、正确。

4.5.3 审核摘要的编写,看是否达到简单、明了、概括。

4.5.4 审核使用帐户的名称、应借、应贷以及金额是否正确。所附原始凭证张数是否已填写,张数是否相符。

4.5.5 审核凭证上面填制、审核、记帐、和会计主管人员的签章是否齐全。

4.5.6 不经审核的记帐凭证,不得登记入帐。

4.6 对会计帐簿的复核

4.6.1 复核使用的帐簿形式,看是否符合制度规定的要求。

4.6.2 复核帐簿经管一览表和目录的内容,看填写及盖章是否齐全。

4.6.3 复核记帐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按时间顺序及时记帐,字迹是否清楚,数字是否准确等。

4.6.4 复核结帐,看是否定期进行,看现金帐是否做到日清月结,看银行帐是否按月同银行核对并余额相符。

4.7 对会计报告的复核

4.7.1 复核编制报告的手续是否齐备。报告种类是事齐全,封面和报告的日期等内容是否完备,签章是否齐全。

4.7.2 复核报告内容。看是否完整,注意报告中各个项目的完整排列,不能漏编、漏报、补充资料也必须填列齐全。

4.7.3 复核数字是否准确、看报告数字是否与帐面数字一致,看各报告数字是否衔接,不得篡改会计报告。

4.7.4 复核报告的编报是否及时。

4.7.5 复核季报、年报说明。要求说明清楚。说明应有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还要根据上级对编报决算的要求编报。

5 检查与考核

5.1 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应组织贯彻实施本标准,并达到标准的规定。

5.2 职能部门及专业人员,应负责组织对本标准的实施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5.3 本标准的实施、执行部门、岗位,应实施本标准并达到标准的规定。

5.4 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按照承包合同、经营责任制,对责任部门、责任岗位人员进行考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