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化管理的运作策略

标准化管理的运作策略

标准化管理的运作策略
标准化管理的运作策略

标准化管理的运作策略

文章来源:发表日期:2009-8-25

某日,Bruce总经理收到培训专员发来的一封提醒电邮,每月一次的“总经理培训日”在15号又要开始,这次培训的主题是——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化管理。对于这个题目Bruce并不陌生,从1998年入行,先后参与了企业ISO9000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主导2000版换版工作,在2004年主控并通过三标认证,到2006负责所服务项目通过市优评选,加上国家及地方实施的诸多行业规范和标准在企业的执行等。在这些活动中,无不贯穿着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轨迹,但也正是因为了解的深入,Bruce也越来越发现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整个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深度思考』: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化管理表面化发展能走多远?

为了准备本期的培训课件,也为了对企业标准化管理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Bruce 总经理与行业前辈W先生取得了联系。W先生曾经服务于业内知名品牌物业公司就任董事,对行业发展以及具体项目运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现在W先生经营起了自己的一家综合性房地产公司,业务范围涉及评估咨询、租售代理、物业服务等,公司业绩斐然事业如日中天。但当Bruce总经理问及关于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话题,W 先生却表示出默然与无奈,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要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就以行业最为熟悉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讲,自1996年深圳万科、中海等企业在国内率先通过了体系认证,发展势头可谓迅猛,不仅对物业规范化服务、程序化作业很有帮助,而且对企业内部系统化、标准化管理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但事实上,随着行业对认证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入贯彻,许多人都已经发现通过认证绝对不是高质量的同义词。一些企业虽然已经通过了体系认证,甚至取得了整合三标证书,可实际管理服务水平却未见有多大提高。这样的结果使得许多行业同仁开始重新评估对体系认证的迷恋,甚至有人开始质疑这样标准化管理的表面化发展能走多远?

『实践问题』:重新认识企业标准化管理运作模式

标准化管理活动到底是不是物业服务企业在“做秀”,是不是加强管理和服务的“表面文章”?就此问题W先生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企业在实施一系列评优、认证的标准化

管理过程中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问题的关键是在行业急速往前发展的同时,是否应该适当地停下来,倾听一下来自于企业内部员工的意见,以及来自外部客户的需求建议;如果企业的服务定位不够准确,没有把满足客户需求放在首位,脱离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考虑问题,就容易导致“为认证而认证,为评优而评优”的标准化管理误区。

沿着这条思路在Bruce看来,物业服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离不开政府的规范和引导,特别是对于某个具体的物业服务企业来讲,所进行的管理及所提供的服务应该是规范的、标准的、统一的,尤其是提供服务的“底线”不应因为所服务的物业项目不同或者是所接受服务的客户群存在不同而产生差异。也就是说,不论谁来进行操作,只要有一个完善管理模式并按照一个严格的程序来进行,得出的产品(包括服务)就都是标准化、规范化的,而不是以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物业服务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方面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正是如此,但是这仅仅是物业提供服务的最低标准要求。

那为什么看上去很美的标准化管理运作模式,在行业实践的结果常常是镜中花水中月,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物业服务行业又应该如何走出标准化管理“围城”?理论的逻辑和实践的发展都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服务定位,Bruce经过与W先生的交流,认为应该采用从外部到内部、从基层到高层、从战略到操作的反向方式进行推进;在标准化物业服务运作模式推进过程中,还应注意各系统不是相互割裂独立的,应该保持相互之间的关联互通性;而在其中有三个关键环节需要把握。

关键环节之一:提供规范化客户服务

企业最重要的行为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制定规章制度、服务规范、运行手册应从规范客户服务开始。比如:海尔公司的竞争优势最先就是表现为客户服务规范,细化程度已经到了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工具箱、怎么敲用户的门、进门第一句话怎么说、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出门的时候如何打招呼的全过程规范。而且这套规范和内部管理结合得很好,服务规范、服务礼仪、服务用语、岗位衔接、互动制约、动态考核、激励升降等都是相互关联,服务流程背后是一套庞大而高效的标准信息化组织保障,这些都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环节之二:标准化客户感受体验

服务行业的产品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客户体验。例如:高端项目的产品定位,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客户体验的追求方面也会有一些差异。与普通服务的区别还会表现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追求的一种较高境界,而这一过程往往是建立在认识、了解、理解客户,提供全面、持续满意服务的基础上,对于服务文化的建立。企业服务对象要求的体验不同,服务方式也就不同,标准化管理模式中的标准化客户体验,就是要求客户对服务的感觉、对环境的感知、与服务人员的互动都应该有一致的体验和感受。

关键环节之三:一致性公共关系处理

企业除了要与客户打交道之外,还有很多公共关系需要协调处理。就以企业的外委服务来讲,负责提供服务的供应商也需要为企业提供作业指导书和工作手册,以规范整个服务过程。例如在签订外委保洁服务合同的同时,除了要对双方的责任权利进行明确界定外,还要对服务人员素质、培训体系、操作规范、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描述和规定,以便使客户感受到的服务和体验都是标准、一致的,细致的作业指导手册和规范作为合同附件同样具有法律效力。此外,一致性公共关系的处理还包括政府关系、媒体关系、社区关系、利益相关者等。

『改进策略』:自己铺就走出“围城”的道路

Bruce总经理心里很明白,面对行业如此管理现状,既不能片面强调员工知识水平低,以专业素质缺失为借口故意拖延;更不能坐等公司的所谓企业文化形成后再去要求实施标准化管理。总之,要想早日享受到标准化管理运作的成果,从这一刻起就要想尽一切可行的办法,打破现有管理现状的尴尬局面。

改进策略之一:建立超前思维模式,避免陷入标准化怪圈

在谈到标准化管理的改进措施时,W先生指出简单模仿照搬成功企业的运作模式,不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为,优质物业服务不能仅仅是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方案,而是要靠企业自身文化对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外延。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未来。合理运用超前思维模式,能够使

思维“跳出现在”的局限。在一个优秀的企业中,优质服务绝对不仅是一个对外宣传,而是以企业规范管理为存在形式的企业文化的真实反映。物业服务日常的工作显得很琐屑,也很单调和枯燥,因此决定了物业服务需要依靠一种超前思维和良性习惯去支持和实施。

改进策略之二:物业服务需要创新,打破标准管理僵化格局

以往Bruce对于标准化管理的理解,W先生也给予了否定。原因在于,所谓标准化管理就是要求物业服务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工作的随意性。然而,现在许多企业对标准理解表面化、盲目跟风,认为贯标、评优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为了通过认证,确保证书的获得,过分强调程序化、制度化,这就势必会扼杀探索的激情,不仅使个人发展空间难以寻觅,而且阻碍员工主动创新的渠道,使企业发展原地打转。W先生根据以往操盘经验认为,由于物业服务的特性,决定了行业难以形成类似于高科技行业的“标准之争”,在物业服务领域只有反映行业特征和规则的基本标准,没有普遍适用全行业所有领域的普适标准和万能规则。因此,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就必须打破标准管理僵化格局。例如:万科从初创时期的“业主自治”,到现阶段的“无人化管理”、“零干扰服务”模式;中海的“规范化发展,网络化运营,信息化管理,专业化增效”模式;还有中航物业的“经营型”模式等,无不说明企业在依靠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适时运用创新差异化发展策略,才能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改进策略之三:运用标准化管理特点,保持物业服务行业持续发展力

凭借W先生多年的物业服务实践经验,为了防止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保持强劲持续发展力效应,W先生向Bruce总经理提出企业内部建立标准化流程控制改进修正系统三步骤。

步骤一,建立规范操作运行手册。运行手册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存在形式,企业要用心的研究服务特点掌握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实行有效的管理和运作。在此基础上细化标准程序及运行手册,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全程控制。

步骤二,设置适宜的物业服务监控点。行业不应再徒劳地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而应转变思路建立比最低标准更高要求的行业规范来控制服务过程,对检查出的问题

及时采取整改或纠正措施,这些信息都应该作为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的主要依据。

步骤三,坚持强调标准化的持续改进思想。建立开放式的信息收集沟通系统,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按照科学数据分析的原则进行统计分析。特别要注意利用平时在各类检查活动、服务提供过程当中的信息和资料,分析服务的开展状况水准和内部管理水平,及时通报改进情况,从而使企业不断改进、提高、自我完善。

有了与行业前辈的深入交流和先期充分准备,Bruce总经理进行的关于“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化管理”专题培训非常成功,不仅努力做到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提供的具体实施方法还为项目管理层在落实标准化服务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但紧接下来,开发商提出的关于物业服务工作调整的方案,还是大大超出了Bruce总经理的预料。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1047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经管类各专业授课单位:经济管理系 学分:4 学时: 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 《管理学基础》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本专业后续的相关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旨在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通过该课程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全面地了解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基层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项目化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基层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以企业典型管理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和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解决“什么是管理”的问题,而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如何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学者与企业管理人员等对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量,按新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项目,为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适用于培养经营管理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本课程标准力求追踪行业技术动态,及时涵盖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通过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掌握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实践型、启发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形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企业管理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营运管理与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计划制定、机构设置、角色扮演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在企业的营运管理与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管理知识、技能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企业专业课程的基础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奠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任务目标。 1、知识目标 (1)陈述管理的四大职能; (2)阐述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3)能够解释古今中外着名的管理案例中蕴含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 (4)能够陈述决策的基本过程、影响因素,灵活运用决策技术; (5)理解计划的内容、作用与制定方法,明晰实现目标管理的步骤; (6)复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方法和常见组织结构形式; (7)把握领导威信、领导理论和领导艺术的运用,准确识别领导和管理区别; (8)认识沟通过程,区分各种沟通方式,学会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9)学会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10)解释控制的作用,区分控制类型和控制方法,陈述控制过程。 2、技能目标 (1)能学会组织中管理的一般流程; (2)能熟悉影响管理职能发挥的因素; (3)能学会编制计划的程序、方法; (4)能理解决策的过程和决策技术;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共5页文档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企业信息化已被大多数企业家普遍认同,几乎所有的现代化企业都已经或正在把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之一。作为推动和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企业信息化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实践,但对很多企业来说仍然是全新的课题,无论在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阶段、还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疑虑和困惑。企业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规划属于企业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蓝图?如何把握信息化建设时机?如何合理安排和调度企业的资源?如何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效?保护已有的信息化投入?如何保证信息化真正的成功?我们通过多年的实施经验和实践,已形成了独特的信息化规划体系,并为多家企业制定了信息化战略规划,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真正做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管控模式和业务流程等为基础,结合本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适合企业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信息化战略、信息化策略、信息化建设蓝图和目标、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按投入产出、风险控制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规划。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企业信息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和帮助企业信息技术的协调发展、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达到有效地、充分地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 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讲,由于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发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也好,还是企业信息化规划也好,一般在三至五年期间需要再进行重新的规划。并且要及时地根据周围新的环境,企业新的发展和技术上新的趋势等等因素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某公司员工行为管理准则

第一章企业文化 1.1 企业使命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为消费者提供高雅的沟通及交流环境; 铸就百年恒通; 不断将企业规模扩大,并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增纳税金,解决更多下岗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通过培训与晋升,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同时改善员工及家人的生活质量。 1.2 企业精神: 待人以诚,执事以信 1.3 企业文化内涵: 员工为本:我们尊重并培养员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企业鼓励各级人员之间坦城、公开的沟通; 顾客为尊:客人永远是对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宾客满意。并要求部门的管理人员直接面对宾客沟通,了解宾客需求,提供超值服务,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宾客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 恪守本职:我们以向宾客提供最好的食品、最好的服务、最好的环境为目的,爱岗敬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发展目标: 一二三:员工利益第一,顾客利益第二,企业利益第三; 在恒通的发展历程中,充分展现了恒通企业文化的无尽魅力,体现了恒通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与文化品位,涵概了企业成功的真谛所在,您真正领会并付诸于行动中去,会潜移默化提升自身的素质,定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没有理念的员工就没有灵魂 没有理念的企业就没有生机 没有理念的事业就没有成功 1.4 质量方针: 用心服务,让顾客满意,努力成为本地区服务行业的卓越典范。 1.5 三大经营战略 三大经营战略之一 差别经营战略——打造品牌 之一,差别就是有别于别人,而独具特色。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自身实力的一种体现。 之二,差别经营战略就是在经营上打造和提升具有恒通美食特色的服务和产品,进而推出自己品牌。差别经营是途径,打造品牌是目标。 之三,差别经营要坚持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特色需要挖掘、需要磨砺、需要创新。 之四,没有特色的产品就没有市场,没有特色的企业就没有生机。 三大经营战略之二 员工满意战略——员工第一 之一,没有“员工第一”的理念,就不能实现“宾客至上”的目标。通过实施员工满意战略,全面落实

企业管理心得:量化管理的五条原则!

前言: 量化管理源起于美国,改革开放后被引入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量化管理被引入学校。量化管理而今,量化管理几乎成了科学管理的代名词,凡管理不量化就不科学,于是量化管理被视为管理宝典,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量化管理呈现出不断泛化之势。量化管理理论源于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全球著名公司管理实践,是一种系统的管理理论。 量化管理理论是一种从目标出发,使用科学、量化的手段进行组织体系设计和为具体工作建立标准的理论,它涵盖企业战略制定、组织体系建设、对具体工作进行量化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是一种整体解决企业问题的系统性的量化管理理论。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指出来量化管理有五大标准。 1、管理职能化。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者和劳动者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证工作按标准的设计程序进行。 2、程序标准化。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 3、分工合理化。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选择合适的工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长。 4、酬金差额化。把工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工人工资收入相联系,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5、工时定额化。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研究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量化管理示意图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的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每一个单位操作的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 量化管理是许多大中型企业系统建立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科学决策的重要性。部份企业己经开始使用调研或数据方式回答或解决营销中的许多问题。但是由于大多营销人员从未接受过量化管理的专业培训。 因此导致经常性的错误使用各种量化方法,许多人把市场调研的数据或引用一些表格、指标就当成量化管理的标志。这种表面化的理解使许多企业在引入所谓先进的营销方法后浪费了大量的调研费用、进行大量对营销毫无帮助的市场研究。据统计在中国95%的市场调研对市场营销起不到直接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许多中国企业市场系统化转型的进程。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企业管理》 课程标准 编写人:黄明___________ 审核人:夏小玲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时间:2013年8月

一、课程基本情况 (2) 二、课程性质、地位 (2) 三、课程目标 (2) 1、能力目标 (2) 2、知识目标 (3) 四、课程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 (4) 1、课程容和学时分配 (4) 2、项目设计 (4) 3、教学组织形式 (7) 4 、考核标准 (8) 五、课程实施 (8) 1、师资条件 (8) 2、教学设施 (8) 3、教学资源 (8)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电子类专业法人公共课,课程容包括管理基础知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容模块。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首先对企业职能和工作容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群奠定基础。 具体来看,通过现代企业管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现代企业、管理,了解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经营战略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主要工作容,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进行管理和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实践基础。 三、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 通过管理基础知识学习,会用管理知识分析、解释企业的管理活动 (2)通过现代企业的学习,会区分什么是企业,会辨别企业类型,会分析和解释企业

管理的功能。 (3)通过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学习,会分析、解释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 (4)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会区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块和基础工作,会分析和解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5)通过市场营销管理的学习,会进行初步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会根据企业的环境信息匹配市场营销战略。 (6)通过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学习,会区分企业生产流程,会区分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的效能。 (7)通过财务管理的学习,会初步分析企业财务营运优劣。 (8)通过企业文化的学习,会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企业文化分析,会初步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流程。 2、知识目标: (1)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管理的含义、基本特点,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层次和角色,简单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 (2)现代企业制度:掌握企业的概念和特点,企业的类型;掌握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了解企业管理的发展; (3)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掌握企业经营战略及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概念、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经营战略管理的流程。熟悉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完整版)高管人员管理准则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基本准则 一、总则 1、为加强公司干部队伍建设,实现高管人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考核高管人员履行职责的程度和业务执行能力,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特制定本准则。 2、本准则适用于公司各中心总监、总裁助理、下属公司总经理、常务副总,各分园区负责人等以上级别人员。 二、高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1、各版块必须认真制定人才梯队建设规划,做好高管人员的培养、培训和考察工作。必须按照公司有关高管人员职位定编的相关规定,每一副职至少明确一名储备对象。储备对象应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即拟任岗位,中途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要先取消培养对象资格,再重新推荐并确定。储备对象一般应选择40岁以下、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本公司工作两年以上的中层干部。若确定的储备对象不能满足以上条件,一般同一岗位应同时选择两名储备对象。人才较多的版块同一岗位应选择两名储备对象。储备对象确定后,应报公司总裁办备案。 储备对象的培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三年内培养对象若不能获得晋升,则终止对该培养对象的培训、考察、考核工作。储备期内考察、考核不合格的,则随时停止其培养对象人选资格。储备对象晋升、被终止培养对象资格后,所在版块应随时按照程序增补同一岗位储备对象。 各中心总监、下属公司总经理、各分园区负责人是人才梯队建设计划的直接责任人。应组织每半年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核考察,并进行至少一次面谈。 公司总裁办和各中心总监、下属公司总经理、各分园区负责人应建立每个储备对象的培养考察工作档案。公司总裁办应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制定高管

人员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把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作为目标。根据不同版块的业务性质,选择相关课程、安排培训内容。 2、公司各高管人员应努力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执行能力和全局协调能力。同时可对储备对象调任不同的岗位进行培养锻炼。 三、任免 1、公司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梯队建设原则。 2、公司高管人员职务任免由总裁办进行统筹上报,人资办执行。 3、各中心总监、下属公司总经理、常务副总、总裁助理、各分园区负责人等高管人员由公司总裁按程序审批、任免。 4、各分园区副总经理、下属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高管人员由各版块负责人提名,报公司总裁或副总裁按程序审批、任免。 四、考核 1、考核工作必须坚持注重实际业绩以数据说话,秉承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按照绩效管理办法进行。所有考核结果均需公司总裁确认方为有效。 2、各版块总经理由公司总裁办、公司财务中心按照绩效管理办法,以季度和年度为周期进行考核,报公司总裁审批执行。 3、各版块常务副总、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高管人员,由各版块总经理主持,所在版块综合公司总裁办、公司财务中心按照绩效管理办法,进行日常性、周期性考核。 4、各级高管人员的考核,应以下发签订的《年度工作计划书》及个人的岗位职责、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设计绩效考核表格,报公司总裁办备案。

标准化项目管理办法

精心整理浙江省块状产业标准化重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市场主体运用标准提升和标准创新手段,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第二章重点项目申报 第六条凡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可以申报承担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第七条重点项目申报类型:

(一)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块状产业联盟标准,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二)块状产业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名牌准入联盟标准(包括技术、管理和诚信要求),在产业内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块状产业整体质量水平; (九)促进块状产业质量提升的其他项目。 第八条申报原则要求: (一)坚持自愿申请原则; (二)企业或块状产业有提升的内在要求; (三)企业或块状产业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已出台支持重

点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技术改造、科技等方面); (四)重点项目有明确目标、内容、措施和可预见的效果。 第九条申报单位应填写《浙江省块状产业标准化重点项目申报表》(附表1),对块状产业整体提升的重点项目还应填写《块状产业情况分析报告》(附表2)),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一式 划做好对比分析和总结,每年6月15日和12月15日向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报送。 第十五条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重点项目申报内容和计划安排,定期开展检查,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并抄报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报告内容包括: (一)计划期内目标完成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二) 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有数据对比); (三)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第十六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正在实施的重点项目组织开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总结(包括项目建设前后效益统计分析和绩效报告); (三)、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二十条项目实施期间,出现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不予验收。县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战略管理》课程标准

《战略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战略管理》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职业能力提升课的地位。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有《经济数学(1)》、《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具有分析和解决职能层、事业层及公司层战略问题的思维和能力,能够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诊断并解决企业一般性的战略及战术问题,为他们从事综合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程的体系、结构及各章内容间的内在联系; ●掌握公司目标的相关知识; ●掌握分析公司内外部环境的知识工具; ●知晓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动态及趋势; ●理解战略制定的方法流程; ●理解战略执行和变革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能力目标 ●能运用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企业战略的一般 性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战略思维、战略决策与运作能力; ●提高学生们的战略管理素养,为日后从事综合管理等工作打下较扎实的 基础; ●理解战略管理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下为实现其战略目标,实施跨职能 决策的一门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熟练运用战略管理工具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宏观把握事物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自觉遵守行业法规和职业规范的意识;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律能力;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具有良好的组织执行策划能力; ●具有文案撰写、演讲能力; (三)参考学时 36学时。 (四)课程学分 2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企业战略信息化管理

企业战略信息化管理 尽管以dot-com为代表的网络公司遭遇了寒冬,但是信息技术的影响并没有削减,信息化浪潮滚滚向前。数字时代才刚刚开始。面对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功的企业没有敢漠然视之。许多企业抱着“银弹子”思想对待信息技术投资,结果却没有获得想要的收益。 信息技术得到的收益远低于企业期望,这一现象被经济学家发现,称这为“IT 生产率悖论”。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有经济学家却提出了相反的结论,IT 投资能够获得超过其他投资多倍的“超额收益”,即“新生产率悖论”。IT 悖论之争至少说明了一点——关于信息技术银弹子思维是错误的,信息技术不会自动产生收益。这是本文的第一个立论基础。 基于资源观的分析可知,信息技术本身并不具备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要件,只有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创新与战略创新才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这是本文的第二个立论基础。这二个立论基础是相互支持的,只有第一成立第二才会成立;只有第二个成立第一个中的收益才能长久。在这二个条件下,笔者运用竞争观与资源观的战略管理理论对信息技术战略意义与战略成功应用展开了研究。 第一章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企业战略信息化的时代背景;然后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化、战略管理、战略信息管理与基于IT 战略管理研究现状;而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现实与理论意义。第二章理论部分,首先研究了战略本质、战略定义统一、战略过程、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过程;然后研究了企业信息化内涵及层次,分析比较了信息战略、IT 战略和信息化战略的关系,确定了战略信息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层次;然后基于竞争战略观,分析与总结了信息技术对行业环境、产业结构、价值链与竞争景框的影响;基于资源观和核心能力战略观,又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作用。最后研究了把信息技术转化为优势生成器必须进行的管理与战略创新。第三章实施部分,首先对IT 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IT定位与战略信息化模式进行研究;接着探讨了IT 战略规划要解决的问题、规划模型、IT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结合方式及规划过程;然后分析了战略信息化过程中BPR与组织变革、企业信息文化及CIO 的保障作用。 最后给出了战略变革与管理变革一体化的变革管理模型。在第四章测评部分,研究了为什么要用BSC 测评战略信息化并提供了一些遵守原则。本文研究过程

洁净室人员管理准则

洁净室人员管理规定 1、进入洁净室的管理,包括对洁净室工作人员进入,物料进入,各类设备的搬入以及相关的设备,管线的维护管理,应做到不得将微粒,微生物带人洁净室 2、操作管理技术,对洁净室内人员用洁净工作的制作,穿着和其清洗,操作人员的移动和动作,室内设备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清扫,灭菌等,尽可能减少,防止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繁殖等 3、严格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保证各类设备,设施按要求正常运转,包括净化系统,各类水,气,电系统,生产工艺设备和工具(工具夹)等,以确保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和空气洁净度级别 4、清扫,灭菌管理,对洁净室内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清扫,灭菌以及方法,周期和检查明确的规定,防止,梢除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生产,滞留,繁殖 5、洁净室环境控制的内容包括:空气净化,洁净建筑,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水或气体或化学品和生产设备,工具等的污染物控制以及微粒振动,噪音,静电的控制,防止等。 人流出入洁净区必须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 人进-------换鞋-----脱外衣------洗手------穿洁净服-------手消毒-------风林洁净区------出门口------脱洁净服-------穿外衣-----换鞋-------人出 物流进入洁净区必须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

物品-----脱外包装室-----双层传递窗------洁净区-------双层传递窗------包装室8、进入洁净区的零件及原辅材料,必须脱外包装经双层传递窗,生产出来的产品需经包装封口后从传递窗流出 9、每天下班后,操作工做好工作台面,地面,凳子的清洁工作,每周墙壁顶棚清洁一次,并填写“洁净车间卫生记录” 10、凡进洁净区都不得留长指甲,不得涂指甲油,不得戴戒指,手镯,手表,项链,不准吃东西,不得大声喧哗,不得穿工作服离开洁净区或未穿工作服进入洁净区,口罩配戴必须规范 11、洁净区的周转箱应用无孔带盖周转箱,不得与非洁净区内的周转箱交叉使用。12、周转箱在保证其洁净度的前提下,每周清洗不少于1次,保证其洁净度,并填写“工作器具清洗消毒记录

江苏鹏飞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

江苏鹏飞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 江苏鹏飞集团股份的限公司是中国水泥机械龙头企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更好地完成建材机械行业标准化领域的各项工作,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省、市、县标准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根据建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求,公司建立了企业标准化体系,明确专职工作人员,在企业内部举办了“标准化工作人员培训班”,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标准审查老师讲解标准化相关知识,让老师结合建材机械标准要求,进行剖析,并予以答疑,使参加培训的人员深入浅出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培训人数近30人次,为有效推进建材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司着眼于国内建材机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技术领域,普及和提高标准化意识,强化新标准的宣贯工作,提高对标准化工作的感知、重视程度,全面提高行业各类标准的覆盖率,创造更加良好的标准化工作发展空间。公司在企业内部制定并实施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并有效组织推进实施,先后参与国家建材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GB/T27976-2011水泥工业管磨装备、JC/T845-2011水泥工业用辊压机、JC/T401-2011建材机械用铸钢件技术条件、JC/T335-2006水泥工业用回转烘干机、JC/T999-2006水泥工业用组合式选粉机、 JC/T406-2006水泥机械包装技术条件、JC/T405-2006水泥工业用增湿塔等8项产品标准起草工作,2011年企业顺利通过江苏省AAA级标准化

良好形为验收,连续被评为全国建材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极大地提升鹏飞集团在建材行业中的地位和形象。

标准化管理推进实施方案

标准化管理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xx铁路局有关推进标准化管理的精神,科学有序推进新建福xx铁路工程建设,促进公司及各参建单位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实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和稳定建设目标,遵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深化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总建设〔2013〕193号)部署,根据《xx铁路局2014年度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推进工作实施方案》(xx建设函〔2014〕x号)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建设管理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全路、全局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公司建设管理实际,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为基本内涵,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和工艺流程为主要依据,以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信息化为支撑手段,建立健全标准化项目管理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标准化项目管理机构、现场指挥部、监理站、设计现场配合机构和

标准化工地建设,全面实现公司xx年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和稳定建设目标。 二、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标准化管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 组员:公司各部门、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现场管理机构负责人。 公司标准化管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标准化推进工作负总责,安全质量部归口负责公司标准化管理推进工作,其他各部门、现场指挥部各司其职。各参建单位根据建设分工,各负其责。全面实现参建各方管理体系融合、信息系统共享、工作步调一致,确保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深入有效的推进。 三、实施内容 1. 健全管理体系 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为核心,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做到“事事有

《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企业管理基础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核心课 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文秘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企业管理基础》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也是财经、人文类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还是工科类专业的职业能力选修课。 课程设置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通过本课程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的六大关键能力,即企业环境分析能力、目标管理与计划能力、决策与战略管理能力、组织设计与协调能力、领导与激励沟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使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技能,增强学生企业管理的能力和素质,并帮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和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本课程为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先修课程是经济学基础、统计技术、企业法律实务、经济应用文写作等基础课,后续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运作、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文化、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创业管理等管理实务课程。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适应职业岗位对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为直接目的;以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为长远支持;以教学改革、科研创新为动力;以特色铸造高度,从高质量、高水平中提炼出精品。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作好课程建设规划;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情况,搭建职业行动能力框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实施任务导向,开发学习领域,进行教学情景设计;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以必需够用为度,

公司员工基本管理准则

济南泽业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公司员工基本管理准则 ■制度□决定□通知□通报□纪要 类型:□A □B ■C 编号:ZEYE20130103 生效日期:ZEYE20130103 一、目的 本制度旨在增强公司员工的工作纪律和集体组织观念、弘扬企业精神,营造同力协作、积极高效的办公秩序,提高工作能力,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办公要求 1.1全体员工要以诚信、合作、尊重、创新为根本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以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积极高效、敢于承担为工作原则,形成正大光明、诚实敬业的职业道德。 1.2全体员工的一切职务性行为必须以公司利益为重,禁止任何部门或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破坏公司或团队发展的事情。 1.3 公司规范不可逾越,每项工作都要遵守公司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相关工作流程,服从公司的工作体系。涉及超出员工权限的决定必须报经上级批准同意。 1.4 各级员工绝对服从上级管理,在公司规定时间内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如对上级管理者或公司制度有意见,要通过正常途径向公司反映。无特殊事项,不得越级申请汇报,所有汇报内容均需得到领导签字确认批准后方可执行。 1.5 全体员工清楚了解公司的经营范围、管理结构和公司产品,并能向客户及外界准确清晰的介绍公司及产品。 1.6 公司提倡简单友好、坦诚平等的人际关系。管理人员要有团队精神,做到团结互助,努力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鼓励并带领服务好员工队伍,时刻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确保公司整体发展顺利进行;员工之间要互相尊重,相互协作。 1.7 结果清晰,对结果负责。对本职岗位,具体每项工作都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提高自己岗位能力的同时,每项工作都以最优秀的工作成果证明自己。凡事不局限于形式和任务,分清结果和任务的区别,保证自己尽最大努力并取得最好结果。 1.8工作汇报直接、简洁、明了;汇报前准备充分,将所汇报工作的来龙去脉,预期应该达到的效果,目前取得的结果以及自己对该项工作的考虑意见与建议等都表述清楚。 1.9 不得在公开场合争辩,严禁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影响事情的进展。 1.10凡事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不得以客观原因推卸自身责任。 1.11 在外出差人员有如任何工作需求,在公司办公人员必须积极主动配合。 1.12全体员工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加强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

标准化战略

深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全文) (2006-2010)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五月十八日 实施标准化战略,是顺应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发展趋势、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发〔2006〕1号)精神,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深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2006-2010)》(以下简称《纲要》)。 一、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标准化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标准化在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中占据着越来越突出的战略地位。标准已经成为国际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以标准化手段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当前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主

要表现形式。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标准化带来的新挑战,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主要标准化组织纷纷出台了标准化发展战略,我国也即将制定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深圳以高新技术产业立市,又是外贸出口大市,其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迫切需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深圳实现新时期城市发展目标、增创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市委市政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在紧约束条件下加快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做出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决策,实施标准化战略是实现这一宏伟发展目标的必然抉择和迫切要求。主要体现在:标准化是促进自主创新的基础及平台。标准是技术积累的结晶,标准化能够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快速扩散,是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标准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需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标准来规范人类对资源的行为,保证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行为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标准化是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必然要求。建设国际化城市要求实现经济

厨房量化管理

厨房量化管理 厨房量化管理:一种透明、视觉监察,有效的改进手段,让每一位厨房员工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做事,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与工作环境,根据一切合理、合格的数据标准来工作的良好习惯;由内向外,由人到物,由理论到实践,由制度到流程,由软件到硬件,由手工操作转向标准化、数字化的一种依据。 一、厨房的管理: 1、厨房的管理分工表 2、厨房上菜标准 3、调料、干货入库责任卡 4、海鲜、青菜验收责任卡 二、厨房量化管理责任 1、针对进货端口 a、调料、干货验收方法 b、所有原料与调料的量化责任 2、控制毛利、日清月结 3、针对冰箱中冰鲜货物的保存 4、库房的存放与保管 5、净料率不稳定的原料管理 a、鲜活原料、不新鲜原料 b、厨师操做不标准的管理 6、包席及大型宴会的出品管理

7、原料和调料进货价格的管理 三、厨房量化卫生管理细则 1、卫生管理: a、厨房菜品卫生质量跟踪表 b、菜品的身份证与卫生细则 c、个人卫生量化细则 d、垃圾筐的管理与处理 e、团队面貌与个人卫生 2、厨房出品利润的管理 (1)新菜品推出利润的规定 (2)上菜餐具与利润的管理 a、确定出品的份量 b、成菜调味品的管理 四、厨房员工在岗时的管理: 1、标准化 2、制度化 3、程序化 4、责任化 5、菜品投诉责任表 五、量化管理责任 厨师长职责: 1、负责各自档口人员安排及出品利润。 2、厨师休息安排,日常点名,餐具的管理与收档。 3、当总厨不在时,代理行政部厨的权利。 4、负责每天原料进货入库情况。

5、厨房安全工作(检查、督导安全工作)。 6、制定厨部工作计划、素质教育。 7、技术指导、新菜研发、出品质量和速度。 8、每日销售跟踪与退菜的研究。 9、菜品的质量及熟料率、控制成本、控制毛利率。 10、对厨部出品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11、总结分析每日菜品销售情况及时改进。 (一)针对进货端口 A,所有调料、干货进店后,先由成本主管验收,厨师长负责原料入库情况,并检查或抽查所进原料和调料,三方(还有采购)共同签字后方可入库(签字时,原料要符合标准菜卡的要求,只要原料与调料达到标准卡的要求,才能控制出标准的毛利要求。)如不合格产品入库则由成本主管负责,厨师长负连带责任。 B、所有原料与调料的进购,成本主管主要负责验收原料质量的责任,而所有原料与调料的价格主要由采购、保管,厨师长负责(整个酒店设立市场研组,由后勤部带队,厨师长及库管随从、调查市场价格与所需物品的进货情况)。如购买价位过高或劣质产品,对采购部以经济制裁。 (二)毛利日清月结控制各挡口取用的原料与调料,新推出品毛利每日审核。由于每条线都是做固定的几道菜,由各部门部长负责每天每道菜的销售份数、给自己定一个指标,切配按标准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学分:3 课程代码:学时:52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后续课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适用专业:营销与策划编制人:唐研 审核人:张耀星制订时间:2010年4月 12日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我校营销与策划专业的职业群基础技能类必修课之一,课程内容包括管理基础知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内容模块。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旨在让学生首先对企业职能和工作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群奠定基础。 具体来看,通过现代企业管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现代企业、管理,了解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经营战略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主要工作内容,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进行管理和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实践基础。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1)通过管理基础知识学习,会用管理知识分析、解释企业的管理活动(2)通过现代企业的学习,会区分什么是企业,会辨别企业类型,会分析和解释企业管理的功能。 (3)通过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学习,会分析、解释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 (4)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会区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块和基础工作,会分析和解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5)通过市场营销管理的学习,会进行初步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会根据企业的环境信息匹配市场营销战略。 (6)通过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学习,会区分企业生产流程,会区分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的效能。 (7)通过财务管理的学习,会初步分析企业财务营运优劣。 (8)通过企业文化的学习,会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企业文化分析,会初步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流程。 2、知识目标: (1)管理基础知识: 掌握管理的含义、基本特点,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层次和角色,简单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 (2)现代企业制度:掌握企业的概念和特点,企业的类型;掌握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我国现 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了解企业管理的发展; (3)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掌握企业经营战略及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概念、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经营战略管理的流程。熟悉企业制定经营战略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人力资源管理:掌握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实践模块。了解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的目的、流程。 (5)市场营销管理::掌握市场、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功能,消费者市场及消费者行为模式,掌握目标市场营销和竞争性的市场营销战略类型,掌握市场营销组织策略类型,了解市场营销观念。 (6)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了解生产管理的内容、生产过程组织、生产作业计划。掌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了解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 展,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 (7)财物管理: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财务分析指标,了解财务控制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8)企业文化:掌握企业文化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功能,企业文化的核心,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掌握企业形象设计及其途径,了解企业文 化建设的原则,管理道德。

企业战略管理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精编WORD版

企业战略管理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企业战略管理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 执行力低下成为当前企业管理者不能承受之痛。如何让华丽的企业战略从纸上落地,如何保证部门、团队与员工的绩效成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企业绩效管理成为连接这一切的桥梁。本期选取蓝光公司企业战略管理解决方案作为案例,希望能对相关企业有所启示。 在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企业绩效管理(BPM)是联系企业战略与执行的桥梁。它通过平衡计分卡(BSC)等全球普遍采用的工具和方法,来辅助企业正确地制定战略,并将企业战略逐渐分解为部门和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ion),落实相应的行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控,并协助企业恰当地优化战略。 本案例展现了如何通过设定目标、建模预测、计划预算、监控、分析评估与报告等BPM循环六个过程所蕴含的先进工具和方法来实现企业绩效管理。企业背景:天胜集团(虚拟):深圳的一家大型电子元件和附件制造商,集团共由四个事业部组成蓝光公司(虚拟):是天胜集团下属的仪器事业部。 蓝光公司在开发和生产激光设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现有员工600人,其中300人是生产人员,100多名的研发和设计人员,其余是工程、销售、市场和管理人员。主要生产两类光电产品:电子数字计算器和激光器。该公司主要通过直属销售团队和代理商来销售产品,现有遍布全国的3家分支机构和11家代理商。 战略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保持蓝光在业内的领先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变化快,要求企业透明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加剧,要求企业反应更快;市场对企业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投资者对企业的利润要求定位较高。 蓝光公司在两年半前采购了财务通软件,主要用于财务管理。在新的竞争要求下,原有的财务通已明显不能支持蓝光的战略发展。具体表现为:客户数量在增加,满意度却下降,导致客户流失率增加;生产效率不高、周期长;库存资金占用大;企业对市场变化反应慢;手工操作、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管理方式陈旧,不适应企业长远发展要求。 面对这一现状,2002年走马上任的CEO明确提出:“将带领蓝光实现信息化”。同时,他将蓝光的战略目标确定为:“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与产品,创造最佳的股东回报率和实现今年销售收入增长50%.” 调研报告 确定这一战略后,CEO迅速组建了公司内信息化委员会,并聘请国内管理软件公司金蝶软件为其撰写了“战略实现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金蝶代表入驻蓝光公司后,很快根据BPM循环的六个关键步骤对该公司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评估: ★设定目标:按照平衡记分卡(BSC)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衡量,蓝光公司未能系统地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关键绩效指标,并落实到部门与个人。如果蓝光公司要实现销售收入增长50%的目标,必须达到毛利率增长32%、税后利润率增长15%、净利润率增长到10%的各项指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