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上科学经纬度专题分解

七上科学经纬度专题分解

七上科学经纬度专题分解
七上科学经纬度专题分解

七上科学经纬度专题

一、选择题

1、老师拿来四幅地图,它们虽然图幅相同,但实际反映地域面积是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请同学们帮忙找出比例尺最大的一幅画

A、B、C、D、

2、下列四个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10°S,30°W

B、25°N,10°W

C、50°N,170°E

D、20°S,30°E

3、A地位于(60°N,30°E),B地位于(30°N,30°E),则A地位于B地的

A、东北

B、东南

C、正南

D、正北

4、下列大洲中,赤道、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非洲

5、A、B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对图中A、B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A图表示北半球

B、B图表示南半球

C、图中最大的圆圈纬度是0度

D、④点的经度是90°E

6、把比例尺为10万分之一的地图放大1倍,那么

A、新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

B、新图的图幅面积是原图的两倍

C、新图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2000米

7、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A、B、C、D、

8、与东经150度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东经150度

B、西经30度

C、东经30度

D、西经150度

9、在A点(0°、0°)正西方向的是

A、0°、30°E

B、90°S、30°E

C、10°N、0°

D、0°、40°W

10、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12、某人从赤道上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走100千米,最后此人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东

D、出发点以北

13、下面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说法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C、东南、正西、西南、东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14、某人发现他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则他所处的位置是

A、东经160°,0°

B、西经20°,0°

C、东经160°,90°

D、0°,0°

15、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

B、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C、甲在乙的西南方

D、乙在甲的正东方向

16、读经纬线图

图中四点中,位于四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17、有关甲、乙、丙三个阴影区域图上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

B、丙的比例尺最大

18、在地球一点,其南侧是寒带,北侧是温带,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该点的经纬度是

A、66.5°N,160°E

B、23.5°N,20°W

C、23.5°S,20°E

D、66.5°S,160°E

19、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读经纬线图

图中四点中,均位于热带的是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A、B两点的经纬度。

A:经度_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_;B:经度_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_。(2)判断相对位置。

A在B的______方向;C在A的______方向。

(3)乘飞机由C地飞到D地,方向变化是先向______,后向______。

(4)A、B、C、D四地中可能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___地,一定有太阳直射现象发生的是___地。

22、假若一个人以每小时l0千米的速度沿赤道绕地球一周。约需____________小时;人们用探测仪器探测地球核心物质,从赤道半径处探测,按光速(每秒30万千米)用时约0.021 26秒,可算出地球赤道半径是____________千米。

23、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移至28°N,125.3°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该台风位于___(南、北)半球、___(东、西)半球。

24、写出图中A 、B 、C 各点的地理坐标。

(1)A :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

(2)A 在C 的______方向。C 点有极昼、极夜现象吗?___。

25、我国某新型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军舰每天中午的航行位置记录。请你

20°N

155

°E 15°N 165

°N 10°N 175

°E 0° 180°

10°S 175

°W 15°S 165

°W 20°S 155

°W

(1)在下面经纬网图中用黑点标出军舰每天中午的位置。并用虚线连接成航线。______(2)军舰位于______洋上,大致在往___方向航行。(3)9月1日,军舰在___半球(东、西)。9月7日,军舰在半球(南、北)

26、如下图是地球正视图,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读图后回答:

1)写出A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点在C点的______方向;

(3)B点既在___半球,又在___半球。

27、读图,回答问题:

(1)A在B的______方向,C在F的______方向,D在F的______方向。

(2)E、C两地的经纬度是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甲、乙、丙、丁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A、B、C、D四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

29、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经纬度A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若A、B、C、D四幅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___。

(3)C点位于A点的______方向。

(4)地球自转一周,A、B、C、D四点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___。

(5)A、B、C、D四点中有太阳光直射的是___。

(6)A、B、C、D四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和___。

30、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A、C两地的地理位置:A、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2)填出所在半球:B点位于东、西半球的___半球。E点位于南、北半球的___球。(3)填出所在纬度地区:D点位于低、中、高纬度中的___纬。

(4)A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D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

3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A到B再到C,方向是先向______再向______。

(2)从实际情况看,A B C与A G C相比,谁的距离更短?___________。

_________。

32、0°经线是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也叫____________线,0°纬线就是______。

33、读地球的极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从___极上空俯视地球的极视图。

(2)写出A、B、C三点的位置。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3)A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

(4)处于西半球的是___,处于东半球的是___。

5)处于低纬度的是___。处于高纬度的是___。

34、图中的甲、乙分别为两个岛屿的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东、西半球看,乙岛在___半球。

(2)甲岛在乙岛的______方向。

(3)甲、乙两图相比较,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的是___图。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从地球___极(南、北)上空看的。为什么?(理由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给出了______条经线。

(3)图中的虚线代表_________。

(4)标出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_。

(5)图中相邻经线经度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A、B、C、D点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飞机从A沿经线飞行到B,它在飞行途中有无改变方向?______。

(8)C在B______方向,D在B方向。

三、解答题

36、为什么不以0°和180°的经线圈,而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

37、在下图中适当位置标出经线、纬线、地轴、南北极点。

38、某考察队由A地出发,向南行进200千米,再向东行进400千米,然后再向北行进200千米,发现又回到A地。你能说出A地的地理位置吗?

39、试根据下面的要求,设计一所希望小学,并将你设计的最满意的平面图绘在图框内。

(1)比例尺为1:1000

(2)学校大门朝向南方

(3)学校基本设施:运动场(长80米、宽40米)、教学楼(长40米、宽10米)、科技楼(长30米、宽20米)、办公楼(长20米、宽lO米)

(4)其它公用设施(如地理园、生物园、花坛、草地等)可自行设计。

40、寒假期间,家住县城的毛毛回农村爷爷家过年。毛毛一到家,就被爷爷聘为参谋:村里进行新农村建设,村主任布置能写会画的毛毛爷爷绘制出村庄的平面图为进一步规划村庄做准备。

请你设想,要当好这个参谋,学习了地理的毛毛该给爷爷提哪些建议?(毛毛的爷爷平日只是绘一些年画呀!)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D

6)、D

7)、B

8)、B

9)、D

10)、B

11)、B

12)、C

13)、C

14)、A

15)、C

16)、B

17)、C

18)、D

19)、D

20)、C

21)、21.1 40°E 21.2 B 21.3 40°N 21.4 60°W

21.5 20°S 21.6东北21.7西北21.8东

北21.9东南21.10 D

22)、22.1 4000 22.2 6371

23)、23.1北23.2东

24)、24.1 45°E、60°N 24.2 180°、25°N 24.3 45°E、70°S 24.4正北24.5有

25)、25.1

【解答】1、

25.2太平25.3东南25.4东25.5南

26)、26.1东经120度26.2北纬30度26.3东

北26.4南26.5东

27)、27.1西北27.2正北27.3正

东27.4 92°E36°S 27.5 170°E40°N

28)、B,D

29)、29.1 l20°E,35°N 29.2 120°W,

75°S 29.3 C 29.4东

南29.5 B 29.6 B 29.7 B 29.8 D

30)、30.1(40°W80°S)30.2(20°E

60°S)30.3西30.4南30.5低30.6南寒

带30.7东北

31)、31.1东南31.2西南31.3 A G

C 31.4 160°E 31.5东半球

32)、32.1本初子午32.2赤道

33)、33.1北33.2(0°,0°)33.3(23.5°N,

15°E)33.4(66.5°N,180°)33.5西

南33.6 C 33.7 A,B 33.8 A,B 33.9 C

34)、34.1东34.2东北34.3乙

35)、35.1南35.2(60°S,60°W)35.3改变了,先向南后向北35.4正西35.5西北35.6①图中有南极大陆的轮廓图;②从经度的变化看出35.7 12 35.8南极圈35.9

【分析】极视图的考查是个难点。图中的南极大陆轮廓说明是南极上空的俯视图。一般的判断方法是: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的。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的,判断南北极。这个方向.题目中可能是直接告诉你,也可能是通过经纬度的变化暗示,要注意这点。

【解答】1、

35.10 30°35.11(60°S,180°)35.12(66.5°S,

0°)35.13(66.5°S,60°W)

36)、

【解答】1、

因为0°经线通过欧洲和非洲大陆西部,西经20°主要通过大西洋和北冰洋,为避免把欧洲和非洲大陆划分到东西两个半球上,所以把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37)、

【分析】本题的重点是能分清地球仪或地图上哪些线是经线、纬线,分清地轴和南北两极,但不能死记硬背概念。

【解答】1、

38)、

【分析】该题看起来似乎十分复杂,但细心分析,不难回答。首先要明确“向南”“向北”行进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1~5节)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判定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定参照物 B.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D.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可以作参照物 2.机械式闹钟要上发条,这实际上是使发条积蓄() A.动能 B.电能 C.势能 D.热能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发生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4.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渐渐地停下来 D.列车沿平直轨道匀速出站 5.火车的速度是72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20米/秒,则() A.火车的速度大 B.汽车的速度大 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就越小 B.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就越小 C.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7.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确定8.比较F1和F2的大小,正确的是() A.F1>F2 B.F1

2019秋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第二章第3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学生用书B14] 1.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D) A.细胞颜色变化 B.细胞体积增大 C.母细胞一分为二 D.细胞内出现染色体 2.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个体由单个细胞构成。草履虫细胞分裂后,其结果是(B) A.个体变大 B.个体数目变多 C.个体中出现了两个细胞 D.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3.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顺序为(B) 图2-3-1 A.a→c→b B.b→c→a C.c→a→b D.a→b→c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要形成新的

(B) A.细胞核B.细胞壁 C.细胞质D.细胞膜 5.细胞中出现染色体,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分别属于(B) A.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 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C.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 6.如图展示了青蛙的发育过程,其中虚线包含以下哪些变化(D) 图2-3-2 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裂③细胞分化④细胞衰老 A.②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如图表示细胞的几种生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C) 图2-3-3 A.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 B.通过③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细胞

C.③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②表示细胞分裂 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通过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变成两个子细胞 C.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D.所有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9.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细胞__,桃的种子长成桃树,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__增加__,体积__增大__,细胞数目和体积的变化是细胞__分裂__和__生长__的结果。 10.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为保护面临灭绝的生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科学家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把大熊猫的受精卵移植到适龄雌性大熊猫的体内,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健全的大熊猫胎儿,这是(D)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发育和生殖的结果 C.细胞生长的结果 D.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11.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B)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科学要研究各种,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开始的。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 2、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 3、烧伤或烫伤:;被化学试剂灼伤: 4、闻任何一种气体的气味时,都必须用手轻轻地扇动,不可用鼻子直接问。 用浓硫酸做实验时,应该注意:撒到身上,一定要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皮肤会被烫伤。 5、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试管 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溢出)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酒精灯 1火焰:外焰,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2主要用途:用于加热物质使用方法:①灯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4; ②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③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④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⑤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⑥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⑦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⑧应用外焰加热。原因:①酒精过多,在加热或转移时易溢出,太少时易引起爆炸;②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温度;③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④防止灯酒精引燃失火;⑤防止引起火灾;⑥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 水而不易点燃;⑦防止引燃酒精蒸气而失火⑧外焰温度最高。 第三节科学观察 1、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中 3、将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后,鸡蛋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在溶解食盐时,要用到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 4、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海王星 5、观察的方法:科学观察有直接观察(凭感觉器官)和使用仪器观察。 第四节科学的测量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总10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 1.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某校第一节课是7点40分到8点25分,中间经历的45分钟是() A.时间间隔 B.时刻 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 D.上述答案全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米=×1000=1800毫米 B. 米=米×1000=1800毫米 C. 米=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米=×1000毫米=1800毫米 5.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 A.细胞质 B.细胞膜 C.食物泡 D.液泡 6.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7.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克() A.一只大公鸡 B.某个初中学生 C.两只鸡蛋 D.一张桌子 8.一本书的厚度为13毫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 毫米 B. 厘米 C. 厘米 D. 毫米

2020人教版初一下册科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2020人教版初一下册科学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章水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课前预习】 1.地球表面的_71%_是海洋,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96.5%_,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陆地水占 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_3.5%_,其中淡水只有_2.5%_,且绝绝大部分是人 类当前还不易利用的___冰川和深层地下水。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淡水 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_0.3%_,占所有水量的 0.0075% 。 2.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 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分的含水量差异也很大。 3.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__60% 左右,但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含 水量不同。成年人因为通过排尿、呼吸、出汗会失去一定的 水分,为了保证健康,我们每天至少应该饮水_2-2.5_L。 【课堂学习】 例1 渔民出海时遇淡水用完应该 ( D ) A.立即返航 B.吃海水 C.用海水制淡水 D.吃鱼等海生动物 解析:人类生存需要饮用淡水,饮用咸水(如海水)会使人的生 理机能失调,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B错。如果能够轻易地将海水 转化为淡水,渔民出海时也就不需要储备淡水,故C也错。渔民出海 作业都不是在海岸线附近,有时航程达几天几夜,返航取水既有时间 问题,又影响海上作业,所以A也错。海洋动植物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们体内丰富的水却是淡水,这主要是由它们自身的生理机能决定的。故应选D。

例2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为什么说地球上还缺水呢? 解析:即使地球水域广阔,但能供我们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所所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充裕,还不到总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很多地方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所以科学家们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可见节约水的重要性。 【课后提升】 基础巩固 1.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水是 ( D ) A.海洋水 B.湖泊水 C.河流水 D.冰川水 2.当今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C ) A.江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 3.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D ) A.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 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饮用 C.海水呈蓝色,湖水呈绿色,所以水具有各种颜色 D.地球表面的3/4是水 4.世界上的淡水主要消耗在( C ) A.工业生产上 B. 生活用水中 C. 农业生产中 D. 交通运输上 5.下列生物中含水量的是( D ) A.人体 B.黄瓜 C.水稻 D.水母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卷(带答案)

A B C D 图1 七年级科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耐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实验器材中,用来加热的 是( ) 2、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 A 、一瓶牛奶 B 、一只鸡蛋 C 、一枚硬币 D 、一块橡皮 3、主要食用部分是叶的蔬菜有( ) A 、萝卜 B 、大白菜 C 、冬笋 D 、番茄 4、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蚊子 B 、金鱼 C 、蝴蝶 D 、对虾 5、如图1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 A 、右上方 B 、左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 6、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胃 B 、小肠 C 、口腔 D 、大肠 7、植物界种类最多的植物是(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8、太阳大气由外到内的正确排序是( ) A 、光球 、色球、日冕 B 、日珥、日冕、光球 C 、太阳黑子、日冕、色球 D 、日冕、色球、光球 9、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星球是( ) A .木星 B .地球 C .太阳 D .月亮 10、“光年”这一单位表示的是( ) A .时间长短 B .天体间的距离 C .光的速度 D .距离乘速度 11、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是( ) A 、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西经200经线 D 、东经1600经线 12、关于日食、月食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必发生日食现象; B 、当月相为满月时,可能会发生月食现象 C 、日食是指太阳表面全部被遮掩的现象 D 、日食和月食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生 得分 阅卷人

七年级下科学试卷答案

七年级(下)《科学》教学目标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出生 生长发育 生殖 寿命 生殖 22、有性生殖 分裂 出芽 无性 23、①④⑦⑧ ②③⑤⑥ 24、输卵管 输卵管 卵黄 母体 分娩 肚脐 25、没有 胎盘和脐带 26、女性骨盆宽大 第二 27、(1)十分缓慢 (2)青春 迅速发育 (3)睾丸 卵巢 女性进入青春期比男性早 (4)月经 遗精 (5)胚胎发育场所 分泌黏液 (6)a c 成年 (7)身体 心理 28、(1)受精卵 蛹 (2)B→A→C→B (3)B→A→D→C→B (4)蛹期 29、(1)1 (2) 4 3 2 (3)输送卵细胞,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 三、阅读型探究题 30、(1)无性 (2)染色体 31、(1)第二性征 (2)C (3)小明家没有公鸡,不能完成受精

32、⑴ 受精卵 ⑵ ⑤ ③ ④ ②→⑤ ⑶ 引入天敌 七年级(下)《科学》教学目标检测题(二)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1)E J (2)B I (3)胚中子叶的片数不同 22、(1)花粉管 果皮 (2)7 果实 (3)6 6 23、嫁接 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贴 24、雄花 人工授粉 25、胚根 茎和叶 连接根与茎的部位 三、实验探究题 26、(1)甲 (2)甲、丙 (3)有日光组的种子要萌发,而黑暗组的种子不萌发 27、光照 马铃薯块茎需在黑暗条件下生长 28、(1)蓝 碘遇淀粉变蓝 (2)蓝 玉米种子内有淀粉 29、为了确保玉米不授同种植株的花粉 甲 植物体要结种子一定要授同种植物的花粉 七年级(下)《科学》教学目标检测题(三) 一、选择题

2018年秋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专题提升4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提升4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符合甲地在乙地西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南方向的是(B) A. B. C. D. 【解析】由图可知,A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北方向;B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南方向;C图中甲地在乙地东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南方向;D 图中甲地在乙地东北方向,丙地在丁地西北方向。故B正确。 2下列关于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D)

,(第2题)) A. 图①表示盆地地形 B. 图①的比例尺比图②大 C. 甲、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丁的实地距离 D. 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解析】图①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为山地地形;图①的比例尺比图②小,故甲、乙的实地距离大于丙、丁的实地距离;图幅相同,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所以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第3题)) A. 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B. 甲处的海拔约为388米 C. 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D. 小河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解析】由图可知,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故C正确。 4如图所示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沿图中虚线处可能有河流分布且流速较快的是(B) ,(第4题)) A. 虚线甲处 B. 虚线乙处 C. 虚线丙处 D. 虚线丁处 【解析】甲、丙两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乙、丁两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处可能形成河流,且乙处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丁处陡,所以河流流速较快。 5如图所示,a、b、c、d四条等高线的数值关系为a>b>c>d,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第5题))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2020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2020人教版 一:练一练 1.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星体能够更准确获得星 体的资料和信息;他看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2.因为近视眼镜是凹面镜,度数越深。周围就比中间越厚。看镜片的边缘厚度,能够比较其 度数,越厚的度数越高。3.科学是需要从周围发现的,只有留心观察,对此现象实行一系列的探究,就能得到真理。4.略。5.米毫米,毫米 厘米,厘米 6.152250平方厘米 7.让一根无弹性的毛线与他重合,再 用刻度尺量毛线的长度。8.①将两个三角尺紧紧夹住一元硬币,将刻 度尺的一面紧贴一元硬币的下方。②量出一元硬币的直径d ③一元硬 币的周长l=π×d 10.(1)毫升 (2)升 (3)立方分米 11.8立方厘米 1ml 0~30ml 做一做:假设薄玻璃瓶是圆筒形的,用细线围绕一周,用刻度尺 测量。可得周长L,把尺子插入瓶中,测出高度H,因为L=2πR,所以底面积S=L×L÷4π,则V=Sh=L×L×H÷4π 二:练一练 1.热胀冷缩上升2.最小刻度 -22 零下22摄氏度 38 三十八摄氏度 3.D 4.体温计与温度计有两点不同:①.体温计量程- 20~100,分度值为1,体温计量程36~42,分度值0.1,②体温计用水 银来量温度,温度计则用别的,③.重点哦~体温计下方有一个东东使 水银膨胀,然后遇冷后不会下降,(所以用体温计时才要甩么~~)而温 度计木有那个东东,所以遇冷直接下降~~ 5. 38.2 38.5 6.125 7.0.2 0.0002 8.B 9.防止弄脏砝码或腐蚀砝码,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在两个托盘上各加一张质量相等的白纸,或者用2个烧杯盛着腐蚀性 的化学药品。 10.水平右 78.4 11.2:30 12.1440 13.A 14.我做不来。看不懂。 三:略。 四.练一练 1.鸵鸟,蛋2.略 3.1细胞核2液泡3细胞壁叶绿体4略5.1植物细胞有叶绿体 2.植物细胞有液泡3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6. 略 7.1 4 2c 3 900 4 2 8 营养结缔做一做略五练一练1.b 2b 3c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3.4 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第1课时) 同步练习B卷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3.4 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第1课时)同 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8题;共25分) 1. (2分)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 .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 C .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 . 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2. (2分)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因对应的是() A . 雅安地震——人类活动 B . 四季更替——地壳运动 C . 海陆变迁——太阳活动 D . 地形变化——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3. (2分)下列地形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青藏高原 B . 珠江三角洲 C . 舟山群岛 D . 台湾海峡 4. (2分)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A . 石灰岩溶润 B . 雅鲁藏布大峡谷

C . 沧海桑田 D . 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 5. (2分)火山喷发的熔融岩来源于() A . 地壳 B . 地核 C . 地幔的底部 D . 地幔的软流层 6. (2分)日本的圣山——富士山是一座什么类型的火山() A . 死火山 B . 活火山 C . 休眠火山 D . 无法确定 7. (11分)火山: (1)火山组成:一般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2)火山喷发物有________ (如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也有________ (熔岩流)和________ (火山灰、火山尘等)。 (3)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分布:主要集中在________ 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________ 一带。 8. (2分)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学生课桌的高度是70mm B. 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C.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是4m/s D. 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2.在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这些科学研究中借助各种仪器是为了( ) A. 完成观察任务 B. 得到观察结果 C. 延长观察时间 D. 扩大观察范围 3.地震和火山的相同点为( ) A. 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外部 B. 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内部 C. 都对地形没有影响 D. 都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4.等高线地形图表示( ) A. 地形的类型 B. 地形的分布 C. 地形的起伏 D. 地形的地质构造 5.无脊椎动物中最能适应各种环境的是() A. 环节动物 B. 软体动物 C. 节肢动物 D. 线形动物 6.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叶绿体 7.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 C.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 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8.阅读世界地图你会发现,两岸轮廓能够遥相对应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9.当你在一个陌生城市旅游时,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 A. 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 世界地图 C. 中国地图 D. 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10.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太小的物体之间不存在万有引力 B. 距离太远的物体之间不存在万有引力 C. 只有天体之间才存在万有引力 D. 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11.“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人体细胞中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作为人的身份信息,从而用以鉴定不同人的身份。这样的身份信息主要来自于人体细胞结构中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膜和细胞质 D. 细胞核 12.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 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 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七年级科学上册 单位换算专题练习(无答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单位换算专题练习 班级 姓名 同学们:在初中阶段,科学常见的单位换算涉及到了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等。如果这些换算掌握的不好,给学习科学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必须加强练习,把这部分知识练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不能让这样一个小问题影响到全局。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一、长度换算 长度常见的单位有光年、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国际单位是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千米=1000米 ; 1米=10分米 ;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上面的换算这是相邻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些不相邻的单位换算,就复杂的多了。如1千米=----- 毫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出一个中间量,作为桥梁,进行转换。我们一般找国际单位即米作为桥梁进行转换。如上例中先把千米换算成米,再把米换算成毫米。方法如下;1km=1000m=1000×1000mm=1×610mm 。 例题:5.6米=5.6 100厘米=560厘米 60厘米=60 米=0.6米 练习: 1米=( )分米 1千米=( )米 1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 15分米= =( )米; 510米= =( )千米 ; 16厘米= =( )米 ; 0.95米= =( )厘米 ; 60毫米= =( )厘米; 8米= =( )分米 7.05米= =( )厘米;50米= =( )千米 504厘米= =( )米; 7分米= =( )米 500微米= =( )厘米; 50毫米= =( )纳米 160毫米= =( )米 二、面积单位的换算 面积的单位常见的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符号分别为:2m 、2dm 、2cm 、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2m =1002dm ; 12dm =1002cm ; 12m =100002cm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各种介质中声速都不变 B.音调高的都是噪声 C.音色也是声音的一个特征 D.超声波是指人听起来特别响的声音 2、下列关于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果实内都只有一粒种子B.我们煮饭用的大米是水稻的种子, 只要把它埋入土中就会发芽C.所有植物都靠种子繁殖后代 D.桃果实内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3、当气温还较低时,农民常常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经济作物,可以达到提前播种、 提前收获的目的。从植物生长考虑,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保持水分 B. 提高温度 C. 提供氧气 D.防治病虫 4、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直至性器官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 A.幼儿期 B.青春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5、想一想:如果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结果会怎样? A.不再有四季更替现象 B.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消失 D.昼夜更替一定更慢 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 6、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 .. 造成交通事故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 A.车辆要右侧通行B.某些路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C.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 的是 7、以下说法不正确 ... A.假如没有重力,向上抛出篮球将不会落地 B.假如没有摩擦,汽车将不能前进 C.假如没有空气,太阳光将传不到地面 D.假如没有惯性,跳远就不能进行 的是 8、七(1)班四位同学在讨论人类生殖和发育时,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不正确 ... A.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B.用母乳喂养比用普通奶粉喂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C.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 9、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有利于增大摩擦的是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测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分析下列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春天江水变 “绿”主要指哪类植物(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2.某科学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了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 B .能快速运动 C .由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 D .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3.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 4.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 A .大液泡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细胞膜 5.如图,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小明同学从《植物志》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认为它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种子外面有果皮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有根、茎、叶的分化 7、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A 、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 、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8.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河水的流动 B 、阳光下空气中的尘埃运动 C 、盐在水中溶解 D 、气体比固体容易压缩 9.下列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中,在目镜中观察到视野最亮的是( ) A 物镜4×、 目镜5× B 物镜10×、目镜5× C 物镜10×、目镜10× D 物镜40×、目镜10× 10.下列关于生物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其结构是相同的 B. 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 人体内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来完成某项生理功能 D. 动物都由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八大系统构成 测量水的温度 倾倒液体

七年级下册科学练习册答案青岛版.doc

七年级下册科学练习册答案青岛版 第一章水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一)1.海洋大气 2。盐类 g 不能不能 3.C 4.D 5.C 6.D 7.略 8.合理的均可,如洗澡水用来浇水、冲厕所等 9.(1)B (2)淡水鱼可能无“泌氯细胞”,无法完成排盐任务 (二)1.C B 2.B 3.D 4.C 5.菊花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6.排尿呼吸出汗 7.小明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足够的水分 8.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种子是在太干燥,所以不会发芽。种子萌离不开水。 9.不同组的种子质量大致相同,加热时间要相同 10.(1)√ (2)× (3)√(4)× 11.(1)水是生命之源,一个人没有了食物,还是可以存活一周,但是没有水,只能存活三天(2)可以找无毒的水果补充水分或泉水可以通过捕食海洋生物补充水分可以寻找绿色植物小朵的区域获取水分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一)1. 10 106 2560 0.356 8000 1400 7.5 2.7×103 2.质量填图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 17.2 3.水的质量和水的体积的比特性 4. 1.0 1.0克每立方厘米 1.0 5.kg/m3 千克每立方米1.0×10m3 固体 7.B 8.D 9.(1)1.0 30 1.0 40 1.0 1.0 (2)实验4中40改为50 10. 3.6×104 54 11.(1)硬度、密度(2)鉴别物质、选择材料等 (二)1.固态变成液态熔点 2.液态变成固态凝固点 3.熔化

0℃ 4.(1)图略(2)0℃ 3min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1)× (2)× (3)√ (4)√ 6.C 7.B 8.C 9.C 10.D 11.(1)B(2)B(3)A (4)是晶体,钨在熔化的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三)1.液态变成气态液体表面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2.吸收蒸发 3.温度高迪表面积大小液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热量保持不变沸点100℃ 5.都要吸热必须达到沸点在液体的表面剧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6.气态变成液态放出危害严重7.③④ ③ ①② 8.C 9.C 10.A 11.D (四)1. 水蒸气升华 2.熔化升华汽化吸收 3.内凝华4.汽化凝华吸收放出 5.降水海洋大气水循环 6.降雨总量天气风力洪涝干旱7.B 8.D 9.C 10.B 11.B 12.495kg 13.略 14.C 第三节水是常用的溶剂 (一)1.分散均一稳定 2.溶剂热其他的物质溶质溶质溶剂 3.水溶液水蔗糖 90 4.药匙镊子纸糟 5.倾斜底部缓缓竖起 6.(1)能(2)不会(3)一样咸 7.D 8.C 9.C 10.C 11.D 12.略 13.D 14.(1)在水煮沸的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逸出,所以煮沸过的冷开水中溶解氧很少,鱼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抢劫方法略(2)①汽油②略(二)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不是 3.100 饱和质量 4.不正确 5.(1)不饱和(2)不饱和(3)饱和(4)加入一定适量的水 6.10 300 45.8 50 7.放出 8.D 9.B 10.A 11.D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试卷科学计数法同步测试题

1.5.2科学计数法同步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设有理数A用科学记数法记为A=a×109,则A的整数数位有位. 2. 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36×10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6.36×105亿元的 原数约为________亿元. 3.我国“钓鱼岛”周围海域面积约170 000 km2,该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4.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105平方米,即平方米. 5.已知2.73×10n是一个10位数,则n=9,原数是______________. 6.下列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请写出原数: (1)4.02×103=________; (2)8.321×107=________. 二、选择题 7.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56.78万B.567 800 C.5.678×104D.56 780 000 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870 000=m×10n,则m,n的值分别是() A.m=87,n=4 B.m=8.7,n=4 C.m=87,n=5 D.m=8.7,n=5 9.据统计,2015年在“情系桃源,好运丹东”的鸭绿江桃花观赏活动中,6天内参与人次达27.8万.用科学记数法将27.8万表示为() A.2.78×106B.27.8×106 C.2.78×105D.27.8×105 10.某条路线的总里程约为1.37×105千米,这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据的原数可表示为( ) A.13 700 000千米B.1 370 000千米 C.137 000千米D.137千米 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3.102×10n的整数数位是() A.n位B.(n+1)位 C.(n+2)位D.无法确定 12.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 约为4400000000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4×108B.4.4×109 C.4.4×108D.4.4×1010 13.我国是缺水国家,目前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仅约为8.99×105亿立方米,则8.99×105所表示的原数是() A.8 990 B.89 900 C.899 000 D.8 990 000 14.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23 000 000,正确的是() A.-1.23×106 B.-123×106 C.-1.23×108 D.-0.123×109 三、解答题 15.比较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 (1)8.93×105与1.02×106;

(整理)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试题卷及答案.

Z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试题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小科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记录的四次测量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1.205米 B 、12.07分米 C 、120.8厘米 D 、1207.5毫米 2、小科在实验室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做法不必要的是 ( ) A 、拿到温度计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 、使玻璃泡与待测液体充分接触 C 、必须让温度计处于竖直状态读数 D 、让温度计处于液体中一段时间后读数 3、下列星图中,属于小熊星座及北极星(图中的Z )标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有关星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东升西落的,星星是没有东升西落现象的 B 、宁波和北京,同一时间里看到的星空是相同的 C 、牛郎星和织女星位于银河的两侧,和地球的距离基本相同 D 、星空中肉眼可见的既有恒星,也有行星和卫星 5、银河系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 ( ) A 、集中分布在银河系边缘 B 、集中分布在银河系中心 C 、均匀分布在银河系中 D 、集中分布在银河系中心平面附近 6、从我校开始放暑假到暑假结束,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 、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7、借助各类望远镜,目前我们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 ( ) A 、整个宇宙 B 、只有河外星系 C 、只有银河系 D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8、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行星是 ( ) A 、水星 B 、金星 C 、木星 D 、火星 9、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由于此学说符合当时的教会统治,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 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