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

历史高考备考方案

本届学生即将升入高三,一年后将奔赴战场,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经过新高三年级备课组商讨,再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的情况,决定实行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运用“新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依据“三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准确把握“三情”(教情、学情、考情),着眼“三立足”(立足基础,提升能力;立足教材,活用知识;立足概念,突出主干),在继承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策略,增强历史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技巧能力,努力提高高三复习质量,以备战高考。

二、目标要求:

1、以教材和复习用书为依托,以新高考试题为参照、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使学生掌握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脉络。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三维”出发,夯实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迁移应用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提高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以史学新范式为复习理念,解读历史。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史学新范式,尤其“三史观”的思想应用得较多。把握“新史观”,既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复习的前提,也是备考新高考基础。故在平时的复习中,尽量运用不同史观进行教学,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使历史变得丰富丰满,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复习安排

(一)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1、时间安排:

2019年4月底—2020年12月(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二、三。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科能力,形成基本技能。同时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温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

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讲评与学生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5、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5)加强学法指导,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A、指导历史知识的消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要找出规律特点;课堂要适宜提出问题,要使学生做好笔记,会用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B、指导审题能力的培养。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

C、指导训练过程中书写的规范化。答题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失分。

6、重视训练与讲练评结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1)精心选题。选题的基本依据是“三纲”、“三情”、“三立足”;选题应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选题类型多样化。

(2)精心批改。每一次训练应做到逢练必改,逢改必批,适当指出学生易错易混的题目。(3)精心讲评。讲评课的一般模式为“矫正反思——精评新练——自我完善(查缺补漏)——典题记录”。教师要高度重视讲评课,既要讲知识,又要点方法,问题可以分门别类讲,也可以就题论题或借题发挥,达到一题多练的效果。

(二)二轮复习:2021年1月至5月

通过二轮复习,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达到对基本能力的史论结合、活用知识、以史为鉴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科应试能力,最终实现抓基础、促能力、提分数的作用。

二轮复习按时序对高中历史形成知识网络并强化学生的时间概念;对一轮复习中仍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补充说明;对主干知识重点突破,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应试水平。

一、具体的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

1.吃透《考试说明》,明确其功能定位。《考试说明》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依据。《考试说明》所涉及的考点与能力要求熟练掌握;对照《考试说明》,逐个排查知识点和重点考查内容,查找一轮复习的不足。

2.要及时总结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如:重资料,轻课本;重做题,轻反思;重思维定势,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倾向;对基本的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读题、审题粗心;回答主观题时,思维角度单一,表述无层次,表达不规范,字迹潦草不整齐;不能灵活迁移知识;考试怯场,心理素质不佳等。

3.要认真反思一轮复习中的教学问题。如是否准确把握《考试说明》教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盲目扩大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怎样通过考试和讲评究错来提高效率等。

4.研究分析备考试题,保证训练的针对性。从往届高考试题中寻找共性,从近期试题中寻找趋势,从相同考点试题中找变化,从外地试题中找信息。

二、复习的具体措施

1.根据学生一轮复习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加强教研组内部的研讨,发挥集体智慧。

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常常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进行复习,却经常出现“打开书本就会,合上书本就忘”的现象,导致历史学科考试成绩偏低。究其原因:一是无法对历史知识进行有效梳理,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缺乏科学的记忆、学习方法和备考计划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种情况是对书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在遇到新材料、新问题时,无法有效调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死读书,平时复习时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缺乏获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三种情况是平时成绩不错,但一遇到大型考试,成绩就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主干知识的“深加工”,二是没有形成科学的答题方法与习惯。

2.严格落实教学常规。

(1)重视建构知识体系,抓主干知识,形成专题网络,忌以点带面。就历史学科而言,主干知识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能够反映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在二轮复习中能否在抓住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对专题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成为决定高考胜败的关键性因素。通过梳理总结的主干知识主要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的执政理念、“四个自信”、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中西政治文明的创新,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外思想文化的嬗变,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外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国际关系和大国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等。(2)重视知识的拓展延伸和重点突破,即展开有效联系,形成专题体系。

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怎样展开有效联系呢?一般依据热点问题进行有效联系。热点问题是历史学科不可回避的命题切入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桥梁”,充分体现了历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在复习中,一方面要将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科热点”和“周年热点”。但有效联系时一定要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对所学相关知识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运用文明史观等理论,科学地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对农业文明的复习,在跨度上,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在深度上,可分析其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而闭关锁国政策即是其在“深度”上的体现之一。

(3)研究高考历史试题,探究命题特点和规律,加强对专题复习与训练的指导性。

高考历史命题呈现以下特点:突出基础主干知识,重视历史阶段特征。突出研究性,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以史料创设情境考查灵活迁移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力度会越来越大;注重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能力考查的有机融合;注重新史观的渗透,如现

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均有体现;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强烈的时代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不回避热点;选修部分试题情境与设问与教材的联系比较间接,更体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比较注重与必修的对接等。

针对高考历史命题的特点与趋向,选题时,准备给学生做的试题教师自己先做,难题、偏题、怪题、超范围的题、参考答案模棱两可的题坚决不给学生做。

总之,面对不断变化的高考,必须要加强对复习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只有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复习教学,才能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游刃有余,实现复习效果的最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