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脊液(CSF)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

脑脊液(CSF)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

脑脊液(CSF)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
脑脊液(CSF)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

脑脊液(CSF)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

镜下结果

同一标本革兰染色镜下结果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 *导读: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者多为青壮年,发病原因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发病早期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会出现烦躁不安、持续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异常的临床症状。大多数发病者因脑神经受损而眼底水肿、视力衰退。得了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怎么办?下面编辑为大家介绍一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 方法。……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者多为青壮年,发病原因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发病早期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会出现烦躁不安、持续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异常的临床症状。大多数发病者因脑神经受损而眼底水肿、视力衰退。得了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怎么办?下面编辑为大家介绍一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 1.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并不是一种常见药物,但能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服用药物后,两性霉素B会与病菌上的麦角甾醇结合,增强其通透性,使其外渗而死亡。若服用药物后,患者无明显治疗效果,要改用其他药物治疗疾病。 2.氟康唑

氟康唑具有杀菌作用,是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首选药物。患者服用药物后,药物不仅可抑制麦角甾醇,而且能抑制细胞色素 P依赖酶,达到缓解持续性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治愈疾病的功效。这种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患者不要长期服用,若出现呕吐严重、肝脏受损严重的情况,要停止服用药物。 3.氟胞嘧啶 氟胞嘧啶不可以单独使用,长期单独使用会产生耐药性。产生耐药性后,氟胞嘧啶抑制真菌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服用此药时,要同时服用两性霉素B,这样药效才显著。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一旦确诊疾病,患者就应马上根据医生指导用抗真菌法进行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注意的事项有:第一,总疗程为2.5-11个月;第二,症状消失后,患者用药剂量要减少,直至痊愈;第三,脱水剂可治疗颅内压增高者,常见脱水剂有甘露醇及呋塞米;第四,颅内脑脓肿应考虑行手术治疗;第五,严重脑积水不仅要行手术治疗,而且要加强全身营养支持。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关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的相关疑问,欢迎咨询相关专栏的医生或者各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享受美好的愉快的生活。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感控新青年5月14日 来源丨中华内科杂志2018 年5月第57 卷第5期 作者丨刘正印王贵强朱利平吕晓菊章强强俞云松周志慧刘焱斌蔡卫平 李若瑜张文宏张福杰吴昊徐英春卢洪洲李太生 代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引言 2000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首次发表了“隐球菌病治疗的实践指南”[1],2010年更新为“隐球菌病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2010更新”[2],该指南经过多年临床应用,确实发挥了规范隐球菌感染治疗的作用;但是在我国临床实施过程中,的确发现有很多不适用于中国的内容。我国2010年由《中国真菌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隐球菌感染专家共识”[3],并无专门针对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的共识或指南供临床医生参考,另外国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也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为此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全国有关专家一起制订了本“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隐球菌性脑膜炎既可发生于艾滋病(AIDS)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者,它是AIDS患者主要机会性感染和常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流行,隐球菌病发病呈显著增加趋势,据报道约6%~10%

的AIDS患者会合并隐球菌感染,在美国AIDS高发城市旧金山、亚特兰大等地,隐球菌病的发病率约为5/100 000,其中1/5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近年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应用,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值得关注的是,欧美、澳洲、南亚等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非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多数患者有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仅7%~32%患者免疫功能正常[4-8];而我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华裔患者的数据显示,高达50%~77%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为免疫功能正常者[9-13]。新近研究结果显示,所谓“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免疫遗传功能缺陷[14-16],由此可见,我国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有其一定特殊性。 第一部分病原学以及实验室检查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菌为隐球菌,隐球菌属至少有30多个种,其中具有致病性的绝大多数为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过去分别称之为新型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新型隐球菌格特变种),其他种类隐球菌如罗伦隐球菌、浅白隐球菌等偶可引起人类感染。格特隐球菌虽好发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但有明显地域性,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不过近年来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地区也有发生。我国则以新型隐球菌感染为主,格特隐球菌少见。 一、隐球菌的微生物学鉴定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综述) 2014-08-14 少年春衫薄丁香园神经时间 近期medscape 发表综述,回顾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强调了现行治疗指南的证据基础。 隐球菌病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一百万的新发感染病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位居死亡率的第四位,每年约有60 万人死于此病。播散性隐球菌病,在津巴布韦,是脑膜炎的首要病因;在马拉维,占脑膜炎病例的40%。 隐球菌病由隐球菌属的厚荚膜酵母菌感染引起。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是人隐球菌病的主要病原。新型隐球菌按血清学分类可分为5 型:A、B、C、D 及A/D ,其中血清型B 和C 即为格特隐球菌,A 为新型隐球菌grubii 变异型,D 为新生变种。 根据分子序列分析,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为两个不同的变种。每个变种可进一步分为4 个主要的分子亚型,其生态龛各不相同。 新型隐球菌表现为全球分布,可见于鸽子排泄物、土壤和植物腐败物中。格特隐球菌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存在于尤加利树中。其它类型的隐球菌,如albudius 隐球菌、laurentii 隐球菌和luteolus 隐球菌等,较少在人类中致病。 隐球菌病的流行病学 1894 年,一名31 岁患有播散性疾病的妇女,从其胫骨中分离出了隐球菌,从而确定隐球菌可在人类中致病。 1905 年,von Hansemann 首先描述了隐球菌所致脑膜脑炎的病例。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流行之前,隐球菌较少引起严重的人类疾病。 AIDS 的流行,导致了隐球菌病的病例迅速增长。在美国,HAART(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时代以前,86% 的隐球菌病见于HIV 感染患者;每年HIV 患者的隐球菌发病率(66 例/1000)显著高于非HIV 患者(0.9 例/10 万)。 对于非HIV 患者来说,发生隐球菌病最大的风险因素包括恶性肿瘤、糖尿病、类固醇治疗、实质器官移植和患有肝、肾功能衰竭等慢性疾病。 HAART 治疗的发展导致发展中国家隐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在隐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在其它免疫功能不全患者中仍然较为稳定。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隐球菌病是HIV 感染患者致死的首要病因。在南非的HIV 成人患者中,发病率为95~ 120 例/10 万;在AIDS 患者(定义为CD4 < 200 个细胞/mm3)中,发病率为14 例/ 1000。 在东南亚,每年新增超过10 万例的隐球菌病;在亚洲,隐球菌病的疾病负担在AIDS 患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b15713868.html,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肖云妃黄惠珠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116-01 【摘要】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2例隐球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俩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2天,无1例并发症发生,死亡1例,余15例均痊愈出院;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8天,14例痊愈,1例好转,1例死亡,视力减退并发症1例。结论综合护理能缩短隐球菌脑膜炎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经济负担,是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 【关键词】隐球菌脑膜炎综合护理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导致的脑膜炎症性病变[1],主要表现为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恶心、呕吐、头部疼痛等,听力和视力减退是其常见并发症;此病病程长,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群众健康[2]。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了3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现对其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依据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43岁;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3.2岁;32例患者均经脑脊液检查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各组在临床表现分布、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 .2.1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输液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1) 心理护理由于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病程长,长时间治疗会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护士需及时和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予以正确的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用药护理应用高渗脱水剂进行治疗时,护士需加强临床观察,密切关注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呕吐、疼痛,采用深静脉置管,并做好管道维

预防医学知识点:新型隐球菌(上)

预防医学知识点:新型隐球菌(上) 欢迎关注辽宁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2016辽宁事业单位大部分考试科目为职业能测试和公共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信息。辽宁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病原学 新型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可累及脑膜、肺、皮肤、骨骼系统和血液等器官和部位。新型隐球菌是隐球菌属的一个种,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也可引起隐球菌病。 二、传染病学 (一)传染源 从鸽粪、水果和土壤中可分离出新型隐球菌,也可从健康人的皮肤、黏脱和粪便屮分离出来。由于新型隐球菌在44oC停止生长,鸟类的正常体温为42oC,阻止新型隐球菌不向肠道外侵袭,所以,鸟类并不发病。与其他鸟类的生活习性不同,鸽子保留废弃物在鸽巢中,有利于新型隐球菌的繁殖,使鸽粪中新型隐球菌的密度可高达5x107/g。 (二)传播途径 环境中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也可通过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疾病,或使成为带菌者。人体通常是通过吸人环境中气溶胶化的新型隐球菌孢子而发生感染。尚未证实存在动物与人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一些正常人体内存在新型隐球菌感染,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者如糖秘病、肾衰竭、肝硬化、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以及长期、大量地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等易感染和发病。艾滋病患者对新型隐球菌的易感性增加。 (四)流行特征 新型隐球菌病呈世界性分布,呈高度散发。青壮年多见,男女比例大约为3:1,没有明显的种族和职业发病倾向。 >>>历年辽宁事业单位真题请查看:历年辽宁省各地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汇总<<< 三、新型隐球菌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数周至数年不等。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变化多样。

治疗新型隐球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治疗新型隐球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此菌系真菌中的一种,经呼吸道吸入后,经血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称作新型隐球菌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呕吐、颈抵抗、出现脑膜刺激征及颅内高压症为特点。 (1)脑脊液(CSF)常规检查:细胞计数<500×106/升(/L),分类中以淋巴细胞(L)为主,蛋白质轻度升高,糖及氧化物降低。 (2)病原体检查:脑脊液(CSF)墨汁涂片,可找到新型隐球菌;脑脊液培养,可为阳性;脑脊液免疫学测定,可找到相应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新型隐球菌病检查项: 1. 脑脊液白细胞(WBC)计数 2. 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DC) 3. 脑脊液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 4. 脑脊液蛋白(PR0)定量检测 5. 脑脊液葡萄糖(GLU)测定 脑脊液白细胞(WBC)计数(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婴儿,(10~20)×106/升;儿童,(0~10)×106升;成人,(0~8)×106/升。 【临床意义】 白细胞高于10×106/升(个/L)为病理指征。轻度增加,(13~30)×106/升,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脑水肿等;中度增加,(31~200)×106/升,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极度增加,(200~500)×106/升(最高可达1000×106/升),常见于化脓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见表1-8。 表1-8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 细胞分类新生儿(%)成人(%) 嗜酸性粒细胞罕见罕见

嗜中性粒细胞3±52±5 淋巴细胞20±1862±34 软膜蛛网膜间皮细胞、单核细胞72±2236±20 组织细胞5±4罕见 室管壁细胞罕见罕见 脑脊液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阴性,但有时可见到一些污染菌,如枯草杆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 【临床意义】 如从脑脊液中查出细菌,而又非污染或误入,均应视为病原菌,对神经系统的细菌或真菌感染有诊断意义,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疾患无诊断意义。 病理性脑脊液标本中可能出现的细菌如下:革兰阳性菌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消化链球菌、四联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炭疽杆菌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革兰阴性菌有脑膜炎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流感杆菌、沙门菌、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其他还有新生(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钩端螺旋体。 脑脊液蛋白(PR0)定量检测(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克/升(mg/L) 【正常值】 成人,腰池150~450毫克/升,小脑延脑池150~250毫克/升,脑室内50~150毫克/升;儿童,腰池200~400毫克/升,小脑延脑池100~250毫克/升;新生儿,腰池400~1 200毫克/升;老年人,腰池300~600毫克/升。【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可提示不同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见表1-9。 表1-9各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 疾病名称蛋白质含量(mg/L) 细菌性脑膜炎800~5000 病毒性脑膜炎300~1000 脑炎150~1000 隐球菌性脑膜炎250~2000 结核性脑膜炎500~3000 脊髓病后炎症反应轻度增加 脑脓肿200~1200

隐球菌病治疗指南.

隐球菌病治疗指南 摘要 由8人组成的全国变态反应性和感染性疾病协会(NIAID)真菌病研究组评估了现有的有关隐球菌病治疗的资料。基于个人的经验及文献资料总结了隐球菌病最佳治疗的方法。每种推荐方法的相对推荐强度是根据相应的临床证据的类型和级别作出分级的,与美国感染疾病学会(IDSA)此前公布的指南相一致。专门小组通过2次电话会议和撰写原稿评论加以确定。 新生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依赖于侵犯部位及感染宿主的免疫状态。对于免疫正常宿主的局限性肺隐球菌病必须保证严密的观察。在有症状的病例,建议使用氟康唑,200~400mg/d,共3~6个月。对于那些血清隐球菌抗原滴度>1:8而无CNS侵犯的隐球菌血症,或泌尿道、皮肤感染的病例,推荐使用唑类(氟康唑)3~6个月。在所有病例中,均需严密观测以排除潜在的CNS感染可能。对于不能耐受氟康唑的病人,伊曲康唑(200~400mg/d,共6~12个月)是一种可接受的选择方案。对于严重的感染病例,需采用两性霉素B(0.5~1mg/kg/d)治疗6~10周。对于健康宿主的CNS感染病例,标准的治疗方案是采用两性毒素B(0.7~1mg/kg/d),与氟胞嘧啶(100mg/kg/d)联合使用2周,然后使用氟康唑(400mg/d)至少10周。根据病人的临床状况,氟康唑“巩固”治疗需持续6~12个月。对HIV阴性的免疫抑制病例,不管其感染部位,均需按CNS感染来治疗。 HIV感染的隐球菌病病例均需治疗。对于局限性肺部或泌尿道感染的HIV阳性病例,建议采用氟康唑,200~400mg/d。尽管与高活性抗病毒治疗(HAART)的冲突还不清楚,但推荐所有HIV感染的病例需终生维持抗真菌治疗。对于不能耐受氟康唑的病人,伊曲康唑(200~400mg/d)是一种可接受的选择方案。对于严重的感染病例,需联合使用氟康唑(400mg/d)和氟胞嘧啶(100~150 mg/kg/d)10周,然后采用氟康唑维持治疗。对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HIV感染病例,需选用两性霉素B(0.7~1mg/kg/d)联合氟胞嘧啶(100mg/kg/d)诱导治疗2周,接着采用氟康唑(400mg/d)治疗至少10周。在这10周治疗完成后,根据病人的临床状况,氟康唑用量可减少到200mg/d,终生维持治疗。对于AIDS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另一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是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0.7~1mg/kg/d)和5-氟胞嘧啶(100mg/kg/d)6~10周,然后采用氟康唑维持治疗。一般不采用唑类药物来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