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利用评价手段,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如何利用评价手段,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如何利用评价手段,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如何利用评价手段,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如何利用评价手段,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18-08-02T16:15:19.517Z 来源:《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作者:路永平

[导读] 体育教师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个性化教学和评价策略的优化等不断改进教学,从而使体育教学更具有价值。

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校 030023

摘要:从教学的内涵出发,教学不仅具有科学性,更是一种具有艺术鉴赏性的工作。教学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更体现在教师如何运用评价手段去激励和鼓舞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教学评价更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体育教师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个性化教学和评价策略的优化等不断改进教学,从而使体育教学更具有价值。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来阐述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正确运用对于提高教学综合效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评价;教学效果

一、把握学生心理,以评激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及相关活动的心理倾向。要想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抱有更大的主动性及乐观情绪,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不断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从中发现规律并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去强化体育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是很强的,并且具有较大的好胜心,常常放大自我的优点并将其与他人的缺点进行比较,产生过度自信心理。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青少年好胜、反应快、敏感性强等特点,有效组织并系统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训练短跑时教师可以将训练转化为一种竞赛,采用迎面接力的方式来训练学生;中长跑也可以利用多样化的重复跑来引起学生兴趣;跳远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比赛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在掌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灵活的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直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总之,就是在掌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灵活的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直接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1]。不仅如此,教师对于取得不同程度进步的学生都应给予肯定的评价,而对于弱势群体的学生也要不断激励他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借助学生的“成功感”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兴趣。

二、巧用方法手段,以评导学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评价来了解自己在学习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他们还期盼教师能够主动帮助自己去解决问题。当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还要配合相应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体操教学时给学生一定的帮助与保护,并配合多次讲解、示范等,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由于性别上的不同,男女学生在进行同一个项目训练时的感觉并不是一致的,尤其是对于女生而言,大多数体育训练都是较为吃力的,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对教学手段进行灵活变通,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比如在进行运球上篮时,教师不能采用一贯的说教式教学,而是要语言精炼、动作做到位,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重点。对女生的要求也不能过高,在学生基本掌握运球上篮的动作后,在具体环节上别对动作进行改进。练习过程中,很多女同学运球高度往往会越来越低,有时还会出现掉球的现象,此时,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学生,要求他们将动作做到位,而应加强学生对于运球的力量及手感训练,将学生的训练方式转变为原地运球,在学生完成基础的运球、能够将篮球控制住的时候,再通过加强训练来不断提高学生运球速度,同时还可以利用运球接力等教学方式来提高学习兴趣,通过由易到难的方式将知识重点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三、关注个体差异,以评促学

对于学习能力及水平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尊重个体差异并通过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来促进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他们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等进行教学目标的个性化制定[2]。例如在急行跳远活动时,可以将学生的水平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对于表现较弱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重新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项目里进行练习,最后将两个项目综合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表现自我优势的机会。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心理素质较强且具有一定潜力的学生可以直接指出其不足,而相对于一些较为内向的学生则可以委婉的进行鼓励并与其进行单独谈话,以激励的语言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完善,力求从学生的差异中寻找共性。教师在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语言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教师的评价中明确自我的学习情况,并受到鼓励与鞭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优化评价策略,以评助学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育目的、规律以及体育教学评价特性对体育教学提出的具有指导作用的基本要求。所以,对于现阶段的评价策略,我们应该加以矫正、优化,保证体育教学中的评价环节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3]。

教师们必须清楚,评价是一个综合体,并非是某单方面可以完成的,也就是说,评价应该包括:自我评价、群体评价、家长督评和教师综合评价这几个方面。其中,自我评价的理论基础是教学论和学习论,传统教育往往注重他人评价,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根本没有,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并且努力改变现状。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综合、全面,而且必须在进行综合评价之后,才能够对学生得出一个最终的评价结论。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只有真正的掌握自己,驾驭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只有亲身体验的内容才能正确的评价它。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证实的材料。一个善于运用自我评价的学生,他可以依据教学目标随时评价自己,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教学目标指引下的定向学习状态。为使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评价,要求他们结合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此作为自我评价目标。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这也是学校体育在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所要求的。

结语:总之,评价手段的利用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在体育教学之中,教师更是应该注意这一点,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并且巧用评价手段,激起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帮助他们在体育教学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树立自信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

体育优质课教案

兴仁县第三中学 体育优质课教案 课题:篮球“三步上篮” 任课教师:钱育金 任课班级:八(2)班 时间: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下午第一节 篮球“三步上篮”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以中学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其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三步上篮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初学者容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上篮技术可以说为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共有43人。大部分学生喜爱篮球运动。对篮球活动积极性很高。但对篮球活动的技战术知识了解并不多。本节课学习三步上篮技术并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三步上篮的学习和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篮球三步上篮技术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大半的学生能做出高质量动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

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能否使学生快而准确地学会并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体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具体表现。由于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扰因素多、学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则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我将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备教材,备教法 教材是一堂课的依据和内容,而组织教法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材的意义、任务、特点、内容及要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教学任务、对象,抓住教学关键,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要灵活,手段要多样,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 二、备学生、备场地 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提高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教师应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的不同年龄、个性、思维特点、心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说来,初中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的刺激所吸引;初中学生比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高中学生的注意力已基本稳定和持久,注意范围也有所扩大,他们能比较集中和持久地注意他们所要学习和面对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学生由于脑的发育基本完善,智力水平迅速发展,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思维情绪的表现多为积极、亢奋;但他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容易感情用事,主观臆想易占优势。这就形成了他们易冲动、易走极端,易表现自己;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和错误的技术动作动力定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励他们思考。启发诱导他们去分析理解动作的要领,有目的的去完成每个练习。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了解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是备学生。要因人而异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有的学生性格比较怯懦,胆子小、反应慢,往往在练习中力不从心。对待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多表扬、多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练习中,哪怕是少许或一点点进步都应在同学们中给予积极的鼓励的表扬。有的学生活泼好动,爱自我表现,怀有高人一等的心理,情绪表现得比较激烈,波动性大,对他们在教学中应少表扬,多引导他们发挥其特长,做好每一个练习,培养他们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的练习中,增强意志,精益求精,从而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的练习。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的教学新观念 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是学生学的情况如何?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而不是教师讲解的情况和示范动作如何?当然,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基本、最首要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组织和教学。俗话说:“口动百遍,不如手动一遍”。体育课的学习更是如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认真的练习,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发货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却并非易事。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教学教法时,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对教学进度和其他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而体育课教学应根据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的安排和他们好动的天性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灵活组织合理安排,使他们有一个自由学习和创造的环境。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绝不是依靠改变一些教学方法便能做到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特点

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特点 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思维、注意、分析、判断等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没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体能、运动兴趣爱好等运动素质方面的先天性差异明显。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努力,运动成绩或“达标测试”也不能及格,而有的即使不练,也可以达到较好成绩的现象。这就对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和进行教育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行体育评价就必须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重视综合评价,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 体育教学评价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主要表现在: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要评价他们的具体表现;既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习的过程;既评价体育学习中的能力,又评价学生的情感等等。通过全面的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而且还能完善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在确定评价内容时,除了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性。例如有关运动技能的评价内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参与评价,使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学具有“即时评价”的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也是被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价着,如一个学生的动作做得好与不好,同学们都看在眼里,挂在嘴上,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即时性,这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不同,因为其他学生的教学成果主要是头脑中的认识和理解,不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外显性。因此,那些在运动能力方面较差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感到难堪,这也是一些学生对体育课有畏惧心理的原因之一。因此,恰当的运用和调整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即时评价,扬长避短,是体育教学评价发挥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四)注重过程,关注进步和发展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评价应更多的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求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和教师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体育课评课评语

体育课评课评语 篇一: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表 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 篇二:体育课评价标准 体育课评课指标和分值分配 1、教师教学能力(35分) (1)教学准备(6分) 目标明确具体,切合实际;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恰当;场地器材分布合理。 (2)教学方法(8分) 讲解简明扼要、术语准确,口令响亮清楚;示范动作正确、站位适合;培养学生举趣和能力措施有效。 (3)教学组织(6分)课的结构严密紧凑;教学组织形式合理;队伍的安排与调动得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4)教态仪表(5分) 着装整齐、端庄;教态和蔼可亲、严慈相济;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影响。 (5)辅导帮助(5分) 保护帮助得法,纠正错误得当有效,辅导方法合理有效,对学生耐心细致。 (6)思想教育(5分)结合课的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抓住偶发事件正确教育引导。 2、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20分) (1)新授教材(10分) 完成动作35%-45%。 (2)复习教材(10分) 完成动作55%-65%。 3、学生表现(25分)

(1)学习态度(15分) 注意集中,主动积极,自觉锻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2)意志情绪(5分) 具有进取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情绪饱满。 (3)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5分) 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间关系互相协作。 4、各项生理心理负荷(20分) (1)生理负荷(7分) 生理负荷的量度与生理负荷过程合理。 (2)心理负荷(6分) 心理负荷变化曲线合理。 (3)课的密度(7分) 课的一般密度合理,练习密度25%-40%。 (三)评课的方法 课堂观察法: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

如何运用科学的手段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如何运用科学的手段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在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技术,形成体育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适合社会。特别是技能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正确的运用语言,加上肢体的示范,指导学生练习及,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正确的运用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老师要科学的研究。 一、正确运用讲解与示范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的重要手段就是示范并讲解动作,但是,老师在运用讲解与示范手段的时候往往不能很好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讲解与示范的关系呢。笔者在教学中也做过实验,发现在学习一个新动作时如果先是讲解,再示范,会让学生很难理解,讲了很长时间,学生依然不知道老师在讲了些什么,当老师再示范时,学生又忘记了老师刚才说了些什么。所以,笔者认为运用“示范—讲解—再示范”的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老师可以在示范前说明要做的动作的名称,接着做一个整的示范,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概念,优美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此时,学生已经想跃跃欲试了,但是他们还没有弄清动作如何去做,还没有自信心,此时,他们希望老师再做一次示范,这时,老师就可以再给学生进行分解的示范,在示范的同时,老师在适当的时机简要的讲解,讲出动作的重点。此时,学生对老师所做的动作已经产生了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而且还会随着老师的教学在积极的思考问题,在想着完成动作。如果老师此时做一个分解的动作或者较慢的示范动作,学生就有了观察的重点,观察的就会更加仔细,再加上老师的适当语言提示,效果更好。 例如,在学习蹲踞式跳远的“腾空”动作时,老师只能做一个快速的完整动作,这种动作不宜做分解示范,更做不出慢动作,此时,老师在腾空的时候尽可能的跳的角度要大,突出腾空动作,并在动作的一瞬间说出“提、靠、伸”三个关键词,让学生明白哪个地方是提大腿,哪里是靠拢并摆动腿,形成一个蹲的姿势,哪里是腿向前伸出、缓冲落地。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加上语言的刺激,从而对动作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把所看到的动作与要领联系起来,又可以了解动作的结构。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他们就更有了针对性,不再盲目性的练习。从而很快掌握动作。 二、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学生理解 体育教学中,老师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灌输一定的知识与技术,如果没有科学的手段效果是不明显的,所以,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调动起,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多种感官所获取的形象不断重现,交织在一起,加强动作记忆,体会肌肉感觉,形成动作表象,重点从视觉上进行控制,进而过渡到运用动觉控制动作,此时,学生的动作技能就形成

《浅谈体育教学的课堂评价》论文

浅谈体育教学的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在体育教学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体育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评价观念的更新。作为一线教师,如何结合教学实践,在课堂上运用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变专制为民主 专制式的评价为教师的“专利”,学生常处于被动甚至忽略的地位,这样的评价无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只能是对学生个性的磨灭,创新人格的压抑。民主式的评价要求师生平等对话,老师是在学生自评、互评的过程中给以适当的启迪,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励,增强自信心,明确努力方向。有利于促使学生以愉悦、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开发师生彼此的潜力,促进教与学的发展。 变单一为多元 单一的评价要求学生思想高度的统一,动作绝对的“标准化”,训练出来的是思维僵化、唯书是从的“奴才”。我们课堂教学评价的观念应从一元化的藩篱中解脱出来,走向更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阶段,要依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绝大数学生经过努力均能达到课程目标,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变横向为纵向 横向评价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主观努力这一本质,忽视评价对象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转化这一动态过程,往往容易找到学生的缺点,难以在比较中发现学生的亮点,从而形成片面的、武断的评价。而纵向评价以学生个体的进步或退步及幅度为标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与发展功能。通过这种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有利于强化学生内在动机,调整心态和行为,向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迈进,获得更优的发展。 变整体为分层 整体评价采用的是“千人一面,万人一项”的评价方式,对体质各异、特长各异的学生做统一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尖子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后进生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而分层评价是根据各类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制定不同的评价尺度。如对尖子生采用竞争性评价,高标准、严要求,评价尺度高于中等生和后进生;对中等激励性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评价尺度高于后进生;对后进生以表扬、鼓励为主,找到其成功的闪光点,消除自卑感,指导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这种评价能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为有效而又合理的发展,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与爱好。 变创优为争先

-体育课评价标准

体育课评课指标和分值分配 1、教师教学能力(35分) (1)教学准备(6分) 目标明确具体,切合实际;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恰当;场地器材分布合理。 (2)教学方法(8分) 讲解简明扼要、术语准确,口令响亮清楚;示范动作正确、站位适合;培养学生举趣和能力措施有效。 (3)教学组织(6分)课的结构严密紧凑;教学组织形式合理;队伍的安排与调动得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4)教态仪表(5分) 着装整齐、端庄;教态和蔼可亲、严慈相济;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影响。 (5)辅导帮助(5分) 保护帮助得法,纠正错误得当有效,辅导方法合理有效,对学生耐心细致。 (6)思想教育(5分)结合课的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抓住偶发事件正确教育引导。 2、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20分) (1)新授教材(10分) 完成动作35%-45%。 (2)复习教材(10分) 完成动作55%-65%。 3、学生表现(25分) (1)学习态度(15分) 注意集中,主动积极,自觉锻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2)意志情绪(5分) 具有进取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情绪饱满。 (3)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5分) 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间关系互相协作。 4、各项生理心理负荷(20分) (1)生理负荷(7分) 生理负荷的量度与生理负荷过程合理。 (2)心理负荷(6分) 心理负荷变化曲线合理。 (3)课的密度(7分) 课的一般密度合理,练习密度25%-40%。 (三)评课的方法 课堂观察法: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同时记录教师对教学的组织,把评课的重点落成学生身上。 反思讨论法:课后由施教者围绕教研活动的主题方向,对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然后听课者讨论评价。一方面帮助施教者总结提高,另一方面为听课者提供讨论内容,引发思考。 小组评议法:把听课教师分成小组进行听课,课结束后按组讨论。分组评议面广,议题多,既可对照课堂记录进行适当的量化,也可根据观察记录评点,全面解剖或微格分析。在评议中启发内省,在内省中强化提升,最终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各小组的评议意见要列表汇总,上交市或县教研室,由主持者对其归纳整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并反馈到施教者和听课者,这样的评课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应用听课、评课,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效益,使其在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高一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

高一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 上体育课必须自觉遵守的条例 1.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着适宜于体育运动的服装,鞋子,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影响安全的物品 2.上课时必须准时到场,由体育委员带队,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3.对老师有礼貌,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在体育课上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认真听讲、刻苦练习、互相帮助,完成任务 4.体育课不得无故缺席,如因病因事缺席,必须及时办理请假,病假由医务室出具证明,事假由相关人员出具证明,经任课老师核准 5.学生虽到校上课,但有局部疾患及女生的例假,原则上也应上体育课,但运动量可酌情减少或随堂见习6.上课预备铃响后,要立即到指定地点站好队,由班级体育委员整队并严格执行课堂礼节,课结束前,必须站好队,听取教师小结 7.课前体育委员、小组长应主动协助老师布置场地、器材,课上协助教师做好完全保护工作,课后协助收回器材 8.严格执行规定的安全措施,爱护场地、器材设备 9.因病免修体育的学生必须由县级以上的医院出具病情和由建议免修体育字样的证明,由家长申请,经学校核准 10.学生应认真参加体育考核,严格遵守规则和有关规定 成绩评定和合格标准 一、凡身体正常的学生达到下列三项要求即为合格 1.体育课坚持出勤,不无故缺席,体育课成绩及格 2.经常坚持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3.坚持认真做好广播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成绩分体育合格、及格和达标的区别 达标是指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总分在250分以上为达标 实施体育合格标准争取达标法,凡属下列三项之一或以上者为体育不合格 1.体育课成绩不及格 2.高三年度未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等级者 3.广播操和课外活动无故缺席者 体育课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接和评分法,具体考核内容及评分方法如下: 1.体育课出勤率和课堂表现(10分) 2.体育基础知识(20分)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运动技能技巧(70分) 4.关于体育课补考的几项规定: (1)因病、事假缺考者,所缺考项目由任课老师安排补考 (2)体育课成绩不及格者,不及格项目(含知识)可由原学校组织人员给予一次补考。补考后仍不及格,即学期成绩不合格 (3)补考仅限于身体素质测试或运动技术达标等方面的项目,因早操和课外活动缺勤而不及格不予补考5.体育课成绩计算 学期成绩=出勤及表现+体育基础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 三好学生体育必须合格,同时成绩在75分以上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分在350以上 先进班集体学生体育合格率在95%以上 先进学校学生体育合格率在90%以上 新标准

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的概述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 重要概念: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上述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中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的含义: (1)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来进行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对体育教学“是否获得了预先设定的成果”、是否完成任务的评判依据;而体育教学原则是对教学“是否做得合理”、是否合乎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评判依据。两个评价依据都具有客观性和规范性,也都具有教育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体育教学评价的对象是“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体育教学评价的重点对象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学习”,包括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品德行为;体育教学评价也对教师的“教授”进行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行为。 (3)体育教学评价的工作内容是“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价值判断”是定性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教学方向的正误、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等;“量评工作”是定量性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可以量化的学习效果,如身体素质的增长和技能掌握的数量等。 体育教学评价贯穿教学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目的是及时修正体育教学目标、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组合,追求最佳效果和目标的达成,是一项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二、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体育教学评价 (一)学生在身体与技能方面的先天差异较大 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思维、注意、分析、判断等智力方面的先天差异,没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运动素质方面的先天差异明显。如做同一张试卷学生的成绩反映学生之间先天的智力差别就没有学生在学习同一个运动技术上所表现出的身体形态、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素质的差别明显。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努力,运动成绩也不能及格或“达标”,而有的学生即使不用练,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成绩的奇怪现象。这对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和进行体育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激发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对体育学习评价的视角较多 从体育教学评价的目标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发展视角。 从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对过程的评价”和“对结果的评价”两个视角。 从体育教学评价的主体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之间的评价”等视角。 从体育教学评价的方式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定量性评价”和“定性性评价”

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评价指标

论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评价 幼儿园体育评价的依据与手段 摘要:定位在“有效”两个字上来讨论,不管是体育游戏还是体育教学,“有效性”都是重中之重。要从活动设计、活动目标、执教者行为及教学对象状态等各个方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它主要包括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和对幼儿体育学习的评价两个方面。 二、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评价的意义 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致力于让幼儿获得直接的成功经验,习得替代性经验,并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反馈,让幼儿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1.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目标为根本评价观,改变了随意游戏化或过于使幼儿处于被动单一学习技能的状态,使身体锻炼和心里锻炼两者相互结合,让课程更好的为幼儿发展服务。 2.教师幼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从而更好的推进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例子) 3.幼儿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使评价促进幼儿主体意识的形成,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养成自主探索、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 4.评价的多元性,作为幼儿发展目标的各项内容结构不同,价值观不同,角度不同,对教学过程或幼儿行为也会产生不同结论,对幼儿的创造意识、创新内容都应在评价体系中充分肯定,才能提高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和创新的能力。() 三、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评价的点 1.幼儿体育教学目标评价的导向性原则 评价具有指挥定向的作用。导向性原则要求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实际上是给幼儿他们提出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要求,这些指标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和幼儿指挥定向。例如:“对足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是幼儿足球教学的评价导向。(一郎目标) 2.幼儿体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评价过程中,应科学设计和安排评价标准,努力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水平,防止教学评价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倾向。贯彻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整体提高评价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性,加强幼儿园体育教学评价实施者对评价理论与技术的掌握的程度,促进体育教学评价科学性。例如:体能训练的周期性、技能训练的递进性等。(一郎体现)

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14-05-12T13:09:45.12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邓亚范黑龙江[导读] 教学情境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向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亚范黑龙江双鸭山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职业教育中心155811 摘要体育课堂是实现《体育与保健》课程价值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密切相关。为此,许多体育工作者对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从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提出了不少可取的建议。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基础”对课堂教学效果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结合学生心理进行课堂教学?试从这一角度谈一谈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心理基础教学情境氛围创造 1.学生的“心理基础”影响教学情境的创造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特有的育人环境。众所周知:不同的教学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取决于师生的心理状态,而学生的“心理基础”直接影响到这种心理状态的活跃程度。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基础”,主要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意识、热情、态度和激情。 2.学生的“心理基础”影响教师作用的发挥 教学情境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向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学生没有积极的“心理基础”就很难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步骤的实施以及教师传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等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学情境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 3.如何结合学生心理,进行课堂教学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只有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起师生间相同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教师除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组织形成的安排教学探索,还应充分考虑主体地位的学生。注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基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运用教育方式,调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绪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具有多变性,和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体育课中学生不能积极配合“指令”和“情绪高涨”的进行练习,大多数是因为教师进行教育时情绪的“冲动”和采用的“方式”不恰当,造成“情绪低落”或“抵触情绪”。合理调整和控制学生的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方式时一定要慎重。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越轨”行为不能简单的“责罚”后再大面积的批评,应正视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冷静地进行正面教育;其次,对学生练习情况不满意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讲学生的“缺点”,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再者,对学生练习遇到困难时不要“主观批判”,应耐心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开导。只有努力让学生正确的认识“错误”和乐观的对待“问题”才能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触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氛围是指一定范围内人的精神面貌、活动情况和客观环境的综合体现。处于其中的人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较稚嫩,很容易受到课堂氛围的影响。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感染学生的心境,使其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产生想动、乐学、要练的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应排除那些影响或干扰学生“动”、“学”、“练”的不利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穿好运动服、运动鞋,根据课的需要认真规划场地和布置器材;用激励性的语言触动学生主动体验的意识;鼓励“畏难怕动”或“出工不出力”的学生“动”起来。当然,教师要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要求学生做的应自己带头先做到,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起到表率作用。 (3)还快乐与课堂,保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课堂上常常有笑声是体育课的特色,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更喜欢上体育课。因为在学生看来体育课没有“精神压力”,而且身体活动可以“无拘无束”。如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板起面孔”,采用“高压”、“斥责”把课堂管得过严、过死,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也会影响他们的热情。某学生上课总是迟到,那首先要了解他为什么迟到?是故意的呢,还是上节课没完成作业,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而不是生气的大声训斥,这样的方式会极大的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反之,如果友好的问他有什么困难,要不要帮助,并且告诉他经常迟到不是好事,还要告诉他,你相信他。这时这位学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爱和老师对他的期待,并且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就会努力改变以往的作风。还快乐与课堂,体育教师应迎合学生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和颜悦色”;在提出适当要求的基础上允许或鼓励学生“动”起来;教学内容与练习方法力求娱乐性和趣味性。只有学生身心得到了满足才能长久的保持热情,发挥体育教学应有的功能。 (4)突出提高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育心”、“育体”功能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上体育课的动机也局限于“玩”、“自由活动”,以致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项学习的忽视。通常体育课教学活动是学生在“威严”下被动的进行,对需要“身心投入”的练习“敷衍了事”。突出提高健康水平,教师要结合体育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建立“三维健康观”。以教学内容和具体练习为“载体”,以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教育引导,是学生认识到体育课能使自己的身心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增强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从而产生正确的活动与学习态度,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维、主动体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运用教学反馈信息,引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激情教学反馈信息是指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体育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具有长远性,不像文化学科那样“立竿见影”。往往学生上体育课缺乏内在动力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努力得到客观的认定能进一步激发上进心。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师应学会运用反馈信息的激励作用。因此,一方面体育教师应认真记录每次的测试结果、考核成绩并结合时间、过程和个体差异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选择相应的时机反馈给学生;同时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另一方面要及时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后的效果进行总结、讲评。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互评、请家长评定等。当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在不断地进步以及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便能够引发学习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总之,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考虑“主体地位”的学生。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情绪、意识、热情、态度和激情是创造教学情境的重要因素;同时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自身活动的效果。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基础”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了解进行器械投掷练习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及其锻炼价值,懂得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和全身协调用力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刻苦锻炼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2、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书《体育与健康》田径中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是单元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是自制轻器械练习)。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是投掷中最基本的动作,也是测验项目。难点是两腿用力蹬地,送髋展胸,两臂用力掷球。主要能够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腹背力量,以及全身协调用力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冷静、果断等心理品质的形成。由于投掷项目比较危险,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对加强场地、器材的管理,严密组织教学,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是掌握运动技能的有利时期,他们活泼、好动、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强烈的表现欲,喜欢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对

于投掷这样的运动项目,他们一般不给予太多的关注,如果要学习,也是应付了事。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采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运动中去。 4、设计思路 我采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观看挂图和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运用启发式教学,既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引导、传导、开导的作用;学生在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要学会欣赏学生,并把德育贯穿与教学中。 5、教学手段、方法 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去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组练习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发挥体育骨干作用,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体育课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课题:×××教学设计 ——××× 单位:地址:任课教师:指导教师:联系电话: 一、教师简介 二、体育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指导思想 (三)教学目标 1、2、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四年级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长期以来,学生中一直存在着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大概与沉闷、单调的体育课教学有关。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给了我新的启迪: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这将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本学期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使学生体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明显增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下了很大的工夫,使绝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校我任教的三年级共 5个班200多名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都比较好。 二、教学的成绩方面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十分的重要。因此,我在课中加强了队列、身体姿态的训练,在体育课上我还采用对行为习惯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多表扬,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米用多提醒加表扬的方法,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半个多月的强化,学生很快适应了体育课,上课的常规、站队、精神面貌显著提高,学生们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

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游戏中能学生激发了练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加锻炼,因此我增大游戏性质,比赛性质的练习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主动地仔细观察、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学生两人(多人)一组进行游戏,互相竞争,对比动作,增强了他们之间相互交往合作的意识。学生在游戏中深刻体验到要想取胜,必须增强体质,从而增强了主动参加锻炼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培养"三小",即:小干部、小老师、小裁判,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随意状态下,学生进行活动的项目增多,教师顾不到,"三小"就能发挥作用。 本学期,我还在课中进行武术教学,意外的发现学生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练习热情十分高涨,我趁此良机,在武术教学中加大练习次数,练习的难度,使练习强度增加,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素质,我还利用武术教学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使学生感悟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了集体观念与团结协作精神。期望通过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在学校训练过程中,认真组织好学生的训练,科学合理开展考试集训。 三、教学不足: 1、有个别班级学生行为习惯整体一般,需要加强训练,增强他们的体质,以及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2、个别学生提高不明显,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制订特殊的教学计划,尽快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十二章 体育教学评价

第十二章体育教学评价 第一节体育教学评价的概述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 重要概念: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上述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中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的含义: (1)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来进行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对体育教学“是否获得了预先设定的成果”、是否完成任务的评判依据;而体育教学原则是对教学“是否做得合理”、是否合乎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评判依据。两个评价依据都具有客观性和规范性,也都具有教育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体育教学评价的对象是“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体育教学评价的重点对象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学习”,包括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品德行为;体育教学评价也对教师的“教授”进行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行为。 (3)体育教学评价的工作内容是“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价值判断”是定性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教学方向的正误、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等;“量评工作”是定量性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可以量化的学习效果,如身体素质的增长和技能掌握的数量等。 体育教学评价贯穿教学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目的是及时修正体育教学目标、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现

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组合,追求最佳效果和目标的达成,是一项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工作。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体育教学评价 (一)学生在身体与技能方面的先天差异较大 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思维、注意、分析、判断等智力方面的先天差异,没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运动素质方面的先天差异明显。如做同一张试卷学生的成绩反映学生之间先天的智力差别就没有学生在学习同一个运动技术上所表现出的身体形态、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素质的差别明显。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努力,运动成绩也不能及格或“达标”,而有的学生即使不用练,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成绩的奇怪现象。这对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和进行体育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激发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对体育学习评价的视角较多 从体育教学评价的目标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发展视角。 从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对过程的评价”和“对结果的评价”两个视角。 从体育教学评价的主体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13-12-26T15:42:27.42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10月总第133期供稿作者:辜晓林 [导读] 教材是一堂课的依据和内容,而组织教法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 辜晓林四川省苍溪文昌中学校628431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能否使学生快而准确地学会并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这就是体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具体表现。由于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扰因素多、学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备教材,备教法 教材是一堂课的依据和内容,而组织教法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材的意义、任务、特点、内容及要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教学任务、对象,抓住教学关键,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要灵活,手段要多样,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及现有的场地器材,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导,以愉悦身心为前提,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学中教师还应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强自身修养,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讲解示范要准确无误;口令清晰宏亮;要精讲多练,给学生以完整美观的、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概念。 二、备学生,备场地 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提高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教师应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不同的年龄、个性、思维特点、心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说来,初中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的刺激所吸引;初中学生比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高中学生的注意力已基本稳定和持久,注意范围也有所扩大,他们能比较集中和持久地注意他们所要学习和面对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学生由于脑的发育基本完善,智力水平迅速发展,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思维情绪的表现多为积极、亢奋;但他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容易感情用事,主观臆想易占优势,这就形成了他们易冲动、易走极端、易表现自己、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和错误的技术动作动力定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励他们思考,启发诱导他们去分析理解动作的要领,有目的地去完成每个练习。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了解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是备学生。要因人而异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有的学生性格比较怯弱,胆子小,反应慢,往往在练习中力不从心。对待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多表扬、多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练习中,哪怕是少许或一点点进步都应在同学们中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有的学生活泼好动,爱自我表现,怀有高人一等的心理,情绪表现得比较激烈,波动性大,对他们在教学中应少表扬,多引导他们发挥其特长,做好每一个练习,培养他们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的练习中增强意志、精益求精,从而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的练习。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观念 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是学生学的情况如何、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而不是教师讲解的情况和示范动作如何。当然,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基本、最首要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组织教学。俗话说“口动百遍,不如手动一遍”,体育课的学习更是如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认真地练习,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却并非易事。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教学法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对教学进度和其他同学的积极影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而体育课教学应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把教学活动的安排和他们好动的天性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灵活组织、合理安排,使他们有一个自由学习和创造的环境。 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推铅球的教学中,先采用在多媒体教室的理论讲解,通过幻灯片、动画等,使学生在理论上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和完整的动作技术。通过完整技术动作的动画演示,使他们了解推铅球的完整技术动作,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为下一步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根本保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加强安全教育,以保证教学效果 加强安全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安全教育,特别是进行器械体育课的教学时,除安全教育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措施,确保教学的安全。因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故此,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教育应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逐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