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个性心理概述

第九章 个性心理概述

第九章 个性心理概述
第九章 个性心理概述

第九章个性心理概述

教学资源库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的概念存在着众多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特质说

心理学家盖茨(A.L.Gates)认为,个性是具有社会意义兼可影响他人的特质。

卡特尔(R.B.Cattell,1950)认为,个性是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在某一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

吉尔福德(1959)认为,个性是构成包含有一个人的智力、性格、需要、态度、兴趣、气质等各种特质的独特模式。

(2)个别差异说

这种观点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是个别差异,是每个人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是指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方法的特点。个性包括许多因素,如智力、动机、情绪活动、态度、信仰、道德评价等。由于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个性(个别差异)。

(3)个人说

一些苏联心理学家把个性视为具有一定的社会职能的人。如波果斯洛夫斯基(В.В.Богословского)指出,个性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起一定社会作用的有意识的个体;彼得罗夫斯基也认为个性与个体的分界线是参与社会关系,他指出,个体的概念包含着人类所固有的事实,我们既可以把成年的正常人和新生儿叫做个体,也可以把不能掌握语言和最简单的熟练的白痴叫做个体,但是,只有前一类个体才是个性,也就是参与社会关系并成为社会发展的活动者的社会生物。

(4)总和说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С.Л.Рубинштейн)认为,个性表现为联系在一起的内部条件的总和。

(5)统合机能说

奥尔波特认为,个性是在个体内部中,规定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与思想的内部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

(6)综合论

个性是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比较多的看法是,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它包括心理活动各方面或组成部分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也有人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特有的行为与思考的概括化的心理活动的系统,因为,个性概念旨在说明人们如何表现(行为与举止)和思考(感知与思维的方式)。

二、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心理学家对人格提出过众多的看法。(1)最广义的人格概念的外延比个性概念的外延宽,它既包括心理特质,也包括身体特质。(2)较广义的人格与个性同义,这是心理学中常见的用法,即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本章即是此种用法)。(3)狭义的人格与性格同义。日常生活中,常有人从道德和伦理观点出发使用“人格”对人进行评价,即属此种用法。

三、个性的特征

个性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的基本特征(参看教科书)。此外,人的个性还具有其他特征。

(1)整体性和系统性

个性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这些成分或特性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也不是机械地联合在一起,而是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个性系统。

个性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多方面的表现。首先,表现为个性的内在统一性。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正常人,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及时调整在个性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心理冲突。正因为如此,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动机和行为之间才能经常保持和谐一致。一个人失去了个性的内在统一性,他的行为就会经常由几种相互抵触的动机所支配。这个人的个性是不正常的,是一种人格分裂现象,叫“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其次,只有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和其他个性特征联系中,才能认识个别特征,使其具有确定的意义。如沉默寡言这一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意义。甲可能由于怕羞,不愿出头露面,这是怯懦的表现;乙可能是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这是虚伪的表现;丙可能是想靠别人的努力,获得自己的满足,这是懒惰的表现。

(2)共同性和个别性

在某一个群体、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阶级的共同生活中,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事、对人、对己所持的态度和价值判断,会形成相似的或相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这就是共同性。但人与人之间,在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又不尽相同,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个别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只有在一个人身上经常一贯表现的心理特征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一个人出生后,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下,在教育的熏陶以及个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并在它们的制约下使自己的思想、行为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这才是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比如,一个处事谨慎的人,总是循规蹈矩,持事稳重,但他偶然也有冒险、轻率的表现,在这里谨慎标志着他的个性特征,而轻率则不能认为是他的个性特征。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这样才能表明一个人的个性,才能把一个人同另一个人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开,也才能预料一个人在一定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在个体生活中那种暂时的偶然表现的心理特征,不能认为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人的个性表现出颇大的稳定性,但当一定的心理活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人的个性也会有所变化。现实生活非常复杂,人际交往纷繁多变,与一个人的生活历程紧密相关的个性特征,也必然随着现实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经过一次重大事件,即可能在他的个性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着个性的发展。

(4)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

人的个性是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的统一。人的个性表现出极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即呈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但人的个性又受到自然和社会的制约。人的个性是由其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基本特性所构建起来独特的系统。但就个性的本质来说,人作为社会成员受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制约,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因而,人的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

(5)统合性和功能性

个性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的个性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从而使个性的表现千姿百态。每个人的个性世界里,并非是由各种特征简单堆积起来的,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照一定的内容、秩序、规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动力系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的个性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个性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各种生活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个性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个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悲痛可以使某人具有力量,也可以使某人消沉。当个性正确发挥其功能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与成败;而当个性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软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四、个性的心理结构

个性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复杂的完整系统。一般认为由以下部分组成:(1)动力结构,即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的核心和最高的层次,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2)特征结构,即个性特征,是个性差异的具体表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调节结构,即个性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如自我评价、自我感受、自我控制)对心理与行为的控制与调节。此外,心理过程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个性则是心理过程中的稳定特点在某一个人身上的独特组合和具体表现。如,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但它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认知成分构成的。而且,个性在某一个人身上形成后,它又作为一个稳定的心理成分,反过来影响各种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如,一个人的能力对他认知活动的深度、广度都有明显的影响。

五、自我调控系统

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个性调控系统。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个性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个性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个性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以及意向等内部感受的觉察;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不高估或低估自己,不自负或自卑,是自我调节和个性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当一个人对自己作正向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作负向评价时,便会产生自卑感。自我体验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它可以使自我认知转化为信念,进而指导其言行;同时,自我体验还能够伴随自我评价激励积极向上的行为或抑制不当行为。如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不当行为的后果时,会产生内疚、羞愧的情绪,从而收敛并制止自己不当行为的再次发生。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作用的最终环节。当个体认识到社会要求后,会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并付诸行动。如当一个学生意识到学习对于自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会激发起他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在行为上表现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积极进取。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自我意识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来对个体进行调控,它使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和谐统一,使个性达到统合与完善。

六、个性结构的理论

由于对个性实质的不同理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理论。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

(1)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是以本能性欲为核心构成的。他认为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中的本能冲动是个性的原始倾向,是主体一切欲望和冲动的源泉,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它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自我,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代表理智与常识,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适当满足,即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允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指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表现为良心和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指导、监察、限制本我,达到自我典范,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超我中有一部分处于无意识之中,另一部分则处于意识领域。如果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个性的正常发展,否则,会导致人格障碍或神经疾患。

(2)罗撒克(E.Rothacker)的人格分层理论

联邦德国心理学家罗撒克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格分层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若干层次构成的。最低层次是人的生理机能,如饥、渴、性机能;较高层次是原始的情绪状态,如紧张、恐惧、愤怒;再高层次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如知觉、思维;最高层次则由社会性心理特质构成,如性格、道德、价值。高级层控制低级层,使中低级层的机能表现为符合社会价值的行为方式,中低级层的心理机能又是较高级层心理机能的基础。

莱尔施(Р.Н.Lersch)的观点与罗撒克的观点相似。他们都认为人格各个层次是以垂直方向叠积而成,所以该理论又被称为“垂直层理论”。另有一种叫“水平层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人格各个层次是按并列的内外关系排列而成的,其中一个核心层起主导作用。

(3)特质阶层说

特质阶层说产生于美国。特质论者认为:第一,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人的行为;第二,个人的人格特质有稳定性和一贯性;第三,对于个人人格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动向。特质论的代表是卡特尔。

卡特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以特质结构说和特质动力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人格理论。卡特尔认为,人格是由许多彼此独立的特质因素构成的复合结构,可以用因素分析技术把这些特质分离出来。个性的整体结构可分为以下层次。

①根据其独特性可以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共同特质指某一群体成员共有的特质。个别特质指个人独有的特质。

②根据其深度可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指可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倾向。根源特质指个人主观内部的、需从外部行为推知的、不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倾向。

③根据其起源可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形成特质。体质特质指由身体内部条件构成。环境形成特质指起源于环境影响,与后天习得有关的特质。

④根据其机能可以区分为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能力特质主要体现在知觉及运动的个别差异性方面。气质特质是在体态中表现的活泼、反应速度、情绪表现等特质。动力特质指引起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因,它包括三个部分:尔格(erg),是先天遗传的动力因素,如饥饿、好奇、恐惧等,它是人行为的终极根源;情操,是后天习得的动力因素,如运动技能、家庭、职业等;态度,是尔格和情操的公开表现。人的一切行为受态度的支配,而态度又服从情操的要求,情操又服从尔格的要求。

在以上学说中,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过分夸大了本能在个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贬低了人的社会性和有意识心理的主导意义,这是片面的。但它强调人格的内在层次性、动力性和发展性,认为个性结构由这三种成分构成,具有一定的价值。

以罗撒克和莱尔施为代表的人格分层论,认为种族发展过程(生物—动物—人)和个体发展过程(婴儿—成人)是一致的,个体发展过程重复着种族发展过程,这具有复演学的思想。在分析个性结构上采用的是一种比拟、类比的方法,对个性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

系及个性实质未作科学的说明,但人格学说强调人格层的发展和进化;看到多层次人格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观点是可取的。

在卡特尔的特质阶层说中,对个性特质的筛选工作建立在客观观察、实验和统计学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4)现代特质理论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的大五因素模式(big five factors model)。有人(Gol dberg,1992)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研究者们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

①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②宜人性(agreeableness),反映出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品质。

③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④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⑤开放性(openness):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征。

这五个特质的中文译名尚有待统一。为便于记忆,可将它们的英文首字母构成“OCEAN”一词,意为“人格的海洋”。

近年来,我国也有“大五人格”研究,其中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杨波,1998),现代中国人的人格由勤勉性、评价性、外倾性、神经质和恭顺性五因素构成。有关中国人的“大五人格”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七、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在心理学史上有许许多多观点,可归纳为生物决定论、社会决定论、二因素论。

生物决定论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是受生物因素,主要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认为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规定了他的心理形式和内容以及心理发展的进程。人的个性没有积极性,是生物因素的产物。教师只有了解命中注定在儿童身上出现的那些心理品质的权利,而没有阻止或促进、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的义务。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在生物决定论者的笔下,教育是无能为力的。

社会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社会环境决定一个人是否产生心理问题和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个性的发展是社会环境直接作用的产物。社会决定论者也和生物决定论者一样,同样忽视在个性发展中人自身的积极性,认为人只是适应周围环境,不能改变环境为自己的需要服务。

同样,那种主张两种因素机械地相互作用的理论也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心理的发展并不是单纯地天赋本能地逐渐显现,也并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内在品质及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这种把遗传和环境的效果简单地结合在一起的观点,在根本上也是忽视了个性的积极性,过于机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个性发展的动力就是人在活动中不断变化的需要与满足这些需要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教学经验表明,个性发展的矛盾是在活动中通过掌握实现活动的手段(知识、技能等)来解决的。而通过积极活动去满足需要,就必然会不断产生更高水平的需要。因此可以说个性的发展是不断满足更高的、新的需要的结果。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使儿童的需要得到正确的选择和培养,也就是使他们的需要朝向正确的目标高度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一般都承认个性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然而,遗传与环境因素在个性形成中,哪个起主导作用,仍然是一个讨论的问题。研究发现,就个性状态而言,后天环境因素的作用更大;但就个性的不同成分来看,遗传、环境的作用因个性特征和因人而异。

(1)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个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个性研究者更会注重遗传因素对个性的影响。

对双生子的研究结果显示,个性的许多特性都有遗传的可能性。遗传对个性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①遗传是个性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②遗传因素对个性的作用程度因个性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具有灵活特征的人其社会适应性强,后天环境对他们有更大的影响。

③个性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个性的发展方向及难易。

(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个性特征,使其成员的个性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个性特征又使得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社会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社会对顺应的要求越严格,其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对于不太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社会容许较大的变异;对在社会功能上十分重要的行为,就不太容许太大的变异,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就越大。但是,若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个性基本特征,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可能就会被视为行为偏差或心理疾病。

社会文化具有对个性的塑造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米德(Mead)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个性特征,各具特色,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力,居住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民族也反映出了人文地理对个性的影响。

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着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助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争强好胜,一派亲和景象。

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利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个性特征。

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她们每日劳作,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祖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社会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历来就被人们所认可,其作用可归纳如下:

①社会文化对后天形成的一些个性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②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个性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个性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具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其中不无一定的道理。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着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个性特征。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成三类,这三类方式造就了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孩子。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

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个性特征。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个性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个性特征。

综合家庭因素对个性影响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个性具有强大的塑造力;

②父母教养方式的恰当性直接决定孩子个性特征的形成;

③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4)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成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个性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个性的影响,历来为个性心理学家所重视,特别是弗洛伊德。

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委托,鲍尔比(Bowlby,1951)对在非正常家庭成长的儿童和流浪儿做了大量的调查,在提交的《母性照看与心理健康》的报告中,他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婴儿和年幼儿童与母亲建立的一种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一些国家的调查发现,“母爱丧失”的儿童,包括受父母虐待的儿童,在婴儿早期会出现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反复感染,这些儿童还表现出胆小、呆板、迟钝、不与人交往、敌对、攻击、破坏等个性特点,这些个性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易出现心理不健康、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早期童年经验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①个性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健康发展,不幸的童年会引发儿童不良性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个性特点,逆境也可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

②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个性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个性。

③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个性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5)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个性。

①自然环境对个性没有决定性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

②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综上所述,个性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个性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个性发展的现实性。这是研究者们已达到共识的结论。但是,二者是如何交互作用而对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还需心理学家和社会生物学家们共同深入探索。

八、需要

1.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指人体和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都有一种满足自己需要的欲求或动力。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欲求不满足是激起人们行动的普遍原因。

需要有以下特点:(1)任何需要总是具有自己的对象,或是对某种物质性物品,或是对某种活动结果的需要;(2)一般的需要具有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点,但比较复杂的需要(如交往需要等)并没有周期性,在具备一定的条件时,它们也会多次重新出现;(3)需要具有社会制约性,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满足需要的对象范围及方式的改变而改变;(4)需要具有共性,因为人们产生需要的生理基础相同,心理结构也有相同之处。

2.产生需要的条件

(1)生理状态

如因饥饿对食物需要的产生,依赖于味觉、胃的收缩、血液含糖程度、荷尔蒙(激素)状态及神经活动等。

(2)社会情境

社会情境容易产生欲望,或增加已产生需要的程度。在社会情境中产生需要(欲望)最强有力者,则为目标对象。如嗅到或看到食物,最容易产生对食物的需要。

(3)认知因素

思想可使一个人的欲望不断产生,特别是想象和幻想。一个人想象他置身于某一社会情境之中,就能加强他在某一方面的欲望。因此,一些人会将其中的某些欲望付诸现实,以求满足其需要。如心理学史上大量的所谓“剥夺食物的实验”,以此来验证需要产生与认知的相互关系。研究者认为,当个体处于饥饿状态而又禁止他获得食物时,个体很容易产生对食物的幻想。

3.需要学说

(1)默瑞的需要说

美国心理学家默瑞认为,需要是个性的核心,是以大脑一定区域内某种生化过程为基础的,是人的一切思想和行动的推动力量。它能够组织知觉、智力活动和行动,使不合意的情境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他承认流行的对需要的紧张求得缓解的解释,但认为这只是需要的一种基本类别。此外,人还有引起紧张的需要,如追求兴奋、新奇等。默瑞还认为需要可分两种:潜在的需要,指受压抑的或受约束的需要;显现的需要,是自由表达和为个人有意识认可的需要。

(2)勒温的需求说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需求问题是把心理学的其他各部分综合起来的核心。他提出平衡和张力的理论,认为个人的生存就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当平衡被破坏时,人就产生某种需求,这时体内就会出现一个张力系统。张力系统的活动导致人力求恢复平衡,消除张力求得需求的满足。他还研究了张力的保持和替代满足等一系列有关问题。

(3)成就需要论

美国科学家麦克利兰(D.McClelland)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他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他们事业心强,有进取性,也比较实际,敢冒一定风险,是“进取的现实主义者”。麦克利兰认为,高成就的需要是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的。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系统包括七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存在于个人内部(参考教科书)。

马斯洛认为,从最基本的需要到最社会化的需要构成了一个需要等级,在不同的情境下激励和引导着个体的行为。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性动机。然而,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

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根据需要层次的不同,将动机分为两种:存在动机(being motive)和匮乏动机(deficiency motive)。存在动机又称为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受成长动机支配的,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匮乏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一条主线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存在和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他的理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引用;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③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层次设计符合人的进化论和人的社会化现实,以及人的社会化过程,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马斯洛理论的一些观点至今未能得到证明。该理论明显是一种带有特殊性的、不完整的理论,它需要与挫折理论、价值理论等其他理论结合,才能发挥效用。

4.需要测量法

(1)行为推断

这是以个人行为的特征为根据,来判断个体产生行为的需要的测量方法。

(2)主观报告

直接询问被试所要求的是什么。可采用自我等级量表的方法来测量其欲望的程度,但这种方法带有主观性和不真实性,可利用投射技术克服。

(3)投射测验

此类测验的特点是作为测验的刺激材料模棱两可,亦称“无结构”。用这种刺激引起受试的联想或幻想。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意象活动,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其中的某些话正反映了他自我成就的意象活动。

典型的投射测验有主题统觉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是默瑞等人所创,测验的材料是一些图片,让受试根据自己的想象按图片讲一个故事,图片主题比较含糊,便于受试者发挥想象。罗夏墨迹测验是瑞士精神科医生罗夏所创。此技术原先的目的在于协助精神病的诊断,后来推广到用于正常人的个性研究。它采用一些墨迹图来观察病人的知觉和想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跟着兴趣走。

——姚明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在姚明小时候,姚明的父母并没有刻意鼓励他把篮球当作自己将来的事业,他们只是让姚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希望小姚明和普通的孩子一样读书、上大学、找工作,然后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姚明最终还是选择了篮球。后来他发现自己真的非常热爱篮球。

姚明、姚明的父母和他当年的老师、教练以及小伙伴都说,其实刚开始他并不喜欢篮球,对当年的他来说,篮球只不过是一种游戏。姚明的父亲姚志源说,小时候,姚明和其他男孩子一样,喜欢枪,后来爱看书,尤其爱看地理方面的书。有一段时间还对考古发生了兴趣,再往后,喜欢做航模,他第一次在体工队拿了工资,就去买了航模回来自己做。再后来就喜欢打游戏机了。

在学习上,姚明的父母从来不逼迫姚明,而是以启发施展为主,重视培养他的兴趣。这种方式让姚明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长大之后,每当有人问起他的童年,他都会说:“我是玩过来的,没人逼迫我学习。”其实,他所谓的玩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研究所有自己好奇的东西。由于乐在其中,就好像在玩一样。

中国父母都命令孩子放学后学这学那——音乐、绘画、跳舞。孩子们没有选择的自由,父母说了算。姚明的母亲从不强迫姚明做此类的事,她让姚明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她只要求姚明不要做坏事,或者用错误的方式做事。

姚明直到9岁的时候,才开始对篮球有点兴趣。到12岁时,他已经非常喜欢篮球这项运动了。父母把他送到上海体育学院,他在那每天都要打几个小时的篮球。由于姚明住校,离家的路途比较遥远,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打篮球,他对篮球越发专注了。

姚明最喜欢的球员有三个,他们是阿瑞维达司?萨博尼斯、哈基姆?奥拉朱旺和查尔斯?巴克利,姚明还坦言他曾用“萨博尼斯”作为网名。在姚明心目中,萨博尼斯是篮球中锋技术的教科书,“简直拥有了所有位置球员该有的技术”。萨博尼斯是姚明刚开始打球时的偶像。姚明喜欢萨博尼斯打球的方式——娴熟的运球,用不可思议的方式把球传给空位的队友,精准的中远距离投篮。每当他在场上时,他都会效仿他的偶像打球的方式。后来姚明很关注当时的休斯敦火箭。这支球队以另一个敏捷的大个子哈基姆?奥拉朱旺为首,1994和1995年连续两年赢得NBA的总冠军。姚明迷上了这支球队,也非常崇拜奥拉朱旺。这些都使姚明对篮球更感兴趣,也使他打球的动力更足。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

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例如,姚明对篮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所以才会关注篮球,才会为篮球倾注热情、付出努力;还例如有的人对美术感兴趣,他就会对各种油画、美展、摄影都会认真观赏、评点,对好的作品进行收藏、模仿。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例如,一个人对跳舞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而且在跳舞时感到愉悦和放松,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

具体来说,兴趣对一个人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例如,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对化学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各种化学知识,研究各种化学现象,为将来研究和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

其次,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推动了丁教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并使他获得巨大的成功。

最后,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姚明因对篮球的兴趣而成为伟大的球星,我们也一样能因为兴趣而成就自己的未来。

方法与策略:

首先要有浓厚的好奇心。对于未知的事物应该付诸行动去接触它,像是电脑游戏很好玩,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日全蚀是不是真的是天狗吃日?要消解这些问号,进一步去钻研计算机书籍或翻阅百科全书,兴趣的开端搞不好就这么产生了。

再次就是不间断。有人吉他弹得很好,但若半年不弹,技巧铁定退步,同样的,要培养一份兴趣,也要不断去熟悉它,渐渐地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碰一点,久了自然会上瘾,如果只是选择性的初一、十五玩一下,那是很难变成自己兴趣的;许多男生喜欢打篮球,只要一天没得打,就会全身不对劲,那是因为篮球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兴趣,戒不掉啦。

深入的研究也是培养兴趣的要素之一,假使你每天固定一小时玩计算机,但只是随便消磨时间,没有设定一个目标来研究,是引不出兴趣来的,不过是不断地重复一样的动作罢了,但假使你锁定一个主题,譬如计算机绘图软件的认识,有了深入的方向,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起勇气,一层一层地往前追,一定就像倒吃甘蔗般,滋味越来越甜美。

除此之外,找朋友也是很重要的。校园的一些社团,就是为志趣相同的学生共同学习的学生而设立,因为一个人即使对某样活动兴致盎然,也会有停摆的时候,此时,朋友就可从旁鼓励协助,而且,如果朋友是比你厉害的角色,还可能刺激你更上一层楼。

姚明启示:

兴趣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

文章链接:

心理学故事-“动机”

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气质的理解

气质,在《辞海》里释为: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

在人的内心的感情方面与气质的说法也很多,如不拘小节、走路抬头挺胸、说话有条有理、有信念、做什么事都要有精神。我认为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的气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对于气质的解释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生理与情绪之间的人之内在的化学反映。

气质是由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反应出的人格特征,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在新生儿期即有表现:如有的婴儿安静,有的好哭,必然影响其父母或哺育者与婴儿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人格的形成。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上,如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等,具体表现为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力的大小、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知觉或思维的快慢等。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呈现独特的色彩。气质与人格的区别在于,人格的形成除以气质、体质等先天禀赋为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决定作用;而气质是人格中的先天倾向。

现代心理学对气质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有:A.H.巴斯和普洛明提出气质的EAs模型,确定三种气质倾向:情绪性,指个体情绪反应的强度;活动性,指个体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交际性,指个体的人际交往特点。

A.托马斯和切斯提出儿童气质的九个维度,即活动水平、节律性、主动或退缩、适应性、反应阈限、反应强度、情绪质量、分心程度、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并据此划分三种气质类型:易教养型、困难型和缓慢发动型。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四体液学说”,认为气质取决于人体内的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的混合比例,并以何种体液占优势而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这种体液说已不被采纳,但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仍得以沿用。

巴甫洛夫认为有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活泼的、安静的、不可抑制的、弱的,分别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四种气质类型即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行为表现。除这四种典型的类型外,还有许多中间类型。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得到后继者的进一步发展,如捷普洛夫和涅贝利岑等主张研究神经系统的各种特性及其判定指标;梅尔林主张探讨神经系统特性与气质的关系,强调神经系统的几种特性的组织是气质产生的基础。还有人将气质归因于体质、内分泌腺或血型的差异,但气质的生理基础仍无法确定。

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它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出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气质是一个古老的心理学问题。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就提出了四种体液的气质学说。几个世纪以后,罗马医生哈林(Galen)用拉丁语emperametnum”一词来表示这个概念。这就是“气质“(temperament)概念的来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分为“中行“、“狂”、“狷”三类。他认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意思是说,“狂者”一类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进取的,他们“志大言大”,言行比较强烈表现于外;属于“狷者”一类的人比较拘谨,因而就“有所谨畏不为”;“中行”一类的人则介乎两者之间,是所谓“依中庸而行”的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医学中,曾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把人的某些心理上的个别差异与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按阴阳的强弱,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具有不同的体质形态和气质。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和“土

形”,也各有不同的肤色、体形和气质特点。这两种分法是互相联系的。作为分类基础的阴阳与近代生理学研究的兴奋和抑制有某些类似之处。

近百年来,气质心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个性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根据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和其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揭示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三种特性:①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②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均衡度;③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这些特征把高级神经活动分为4种类型:①强而不均衡的;②强的、均衡的、灵活的;③强的、均衡的、惰性的;④弱型的。这些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是人的气质形成的生理基础。

人的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古代所创立的气质学说用体液解释气质类型虽然缺乏科学根据,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能观察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等等,是多血质的特征。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等等,是胆汁质的特征。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等等,是粘液质的特征。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等等,是抑郁质的特征。因此,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曾被许多学者所采纳,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人的气质类型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加以测定。但属于某一种类型的人很少,多数人是介于各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即混合型,如胆汁-多血质,多血-粘液质等。

现代心理学把气质理解为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以同样方式表现在各种各样活动中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上,而且不以活动的内容、目的和动机为转移。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种典型的心理特点很早就表露在儿童的游戏、作业和交际活动中。据N.B.斯特拉霍夫的研究,在39名作为研究对象的小学生中,有34名明显地表现出所述的气质类型。其中多血质的有9名,胆汁质的10名,粘液质的9名,抑郁质的6名。

气质类型的很早表露,说明气质较多地受个体生物组织的制约;也正因为如此,气质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虽然也有所改变,但与其他个性心理特征相比,变化要缓慢得多,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思惟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过程的强度(例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有的人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等等。气质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表现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

当然,心理活动的动力并非完全决定于气质特性,它也与活动的内容、目的和动机有关。任何人,无论有什么样的气质,遇到愉快的事情总会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干劲倍增;反之,遇到不幸的事情会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但是人的气质特征则对目的、内容不同的活动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有着某种类型的气质的人,常在内容全然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例如,一个学生每逢考试表现出情绪激动,等待与友人的会面时会坐立不安,参加体育比赛前也总是沉不住气,等等。就是说,这个学生的情绪易于激动会在各种场合表现出来,具有相当固定的性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说,情绪易于激动是这个学生的气质特征。

人的气质对行为、实践活动的进行及其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人的气质对于教育工作、组织生产、培训干部职工、选拔人才、社会分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气质不影响活动的性质,但可以影响活动的效率。如果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考虑到这一点,就能够有效提高自己和他人的效率。

人的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也无好坏之分。在评定人的气质时不能认为一种气质类型是好的,另一种气质类型是坏的。每一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消极的意义。如胆汁质的人可成为积极、热情的人,也可发展成为任性、粗暴、易发脾气的人;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工作能力强,易适应新的环境,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容易转移,无恒心等。气质相同的人可有成就的高低和善恶的区别。抑郁质的人工作中耐受能力差,容易感到疲劳,但感情比较细腻,作事审慎小心,观察力敏锐,善于察觉到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气质不能决定人们的行为,是因为人们可以自觉地去调节和控制。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据研究,俄国的四位著名作家就是四种气质的代表,普希金具有明显的胆汁质特征,赫尔岑具有多血质的特征,克雷洛夫属于粘液质,而果戈里属于抑郁质。类型各不相同,却并不影响他们同样在文学上取得杰出的成就。气质只是属于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动力方面,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某些独特的色彩,却并不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倾向性和能力的发展水平。所以气质相同的人可以成为对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品德高尚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事无成、品德低劣的人;可以成为先进人物,也可以成为落后人物,甚至反动人物。反之,气质极不相同的人也都可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成为某一职业领域的能手或专家。

气质虽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是有一定的影响。气质不仅影响活动进行的性质,而且可能影响活动的效率。例如,要求作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反之,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粘液质、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多血质、胆汁质的人又较难适应。在一般的学习和劳动活动中,气质的各种特性之间可以起互相补偿的作用,因此对活动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对先进纺织工人所作的研究证明,一些看管多台机床的纺织女工属于粘液质,她们的注意力稳定,工作中很少分心,这在及时发现断头故障等方面是一种积极的特性。注意的这种稳定性补偿了她们从一台机床到另一台机床转移注意较为困难的缺陷。另一些纺织女工属于活泼型,她们的注意比较容易从一台机床转向另一台机床,这样注意易于转移就补偿了注意易于分散的缺陷。

但是,在一些特殊职业中(例如飞机驾驶员、宇航员、大型动力系统调度员或运动员等),要经受高度的身心紧张,要求人们有极其灵敏的反应,要求人敢于冒险和临危不惧,对人的气质特性提出特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气质的特性影响着一个人是否适合于从事该种职业。因此在培训这类职业的工作人员时应当测定人的气质特性。这是职业选择和淘汰的根据之一。

当然,绝不能孤立地考虑人们的气质特征,更重要的是培养积极的学习和劳动态度。如果具有正确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在学习上取得优良成绩,在劳动中做出出色的贡献。

总之,虽然人的行为不是决定于气质,而是决定于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动机和态度,但是气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虽然气质与态度相比只居于从属的地位,但它是构成人们各种个性品质的一个基础,因此它是一个必须加以分析和考虑的重要因素。

气质给人的美感也有很多,怎样才能做到“气质美”?

气质是指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风格以及气度。性格开朗、潇洒大方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聪慧的气质;性格开朗、温文尔雅,多显露出高洁的气质;性格爽直、风格豪放的人,气质多表现为粗犷;性格温和、风度秀丽端庄,气质则表现为恬静……无论聪慧、高洁,还是粗犷、恬静,都能产生一定的美感。相反,刁钻奸滑、孤傲冷僻,或卑劣萎靡的气质,除了使人厌恶以外,绝无美感可言。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只注意穿着打扮,并不怎么注意自己的气质是否给人以美感。诚然,美丽的容貌,时髦的服饰,精心的打扮,都能给人以美感。但是这种外表的美总是肤浅而短暂的,如同天上的流云,转瞬即逝。如果你是有心人,则会发现,气质给人的美感是不受年纪、服饰和打扮局限的。

一个人的真正魅力主要在于特有的气质,这种气质对同性和异性都有吸引力。这是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

气质美首先表现在丰富的内心世界。理想则是内心丰富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目标,没有理想的追求,内心空虚贫乏,是谈不上气质美的。品德是气质美的另一重要方面。为人诚恳,心地善良是不可缺少的。文化水平低下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气质。此外,还要胸襟开阔,内心安然。

气质美看似无形,实为有形。它是通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性特征、言行举止等表现出来的。气质外化在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走路的步态,待人接物的风度,皆属气质。朋友初交,互相打量,立即产生好的印象。这种好感除了来自言谈之外,就是来自作风举止了。热情而不轻浮,大方而不傲慢,就表露出一种高雅的气质。狂热浮躁或自命不凡,就是气质低劣的表现。

气质美还表现在性格上。这就涉及到平素的修养。要忌怒忌狂,能忍辱谦让,关怀体贴别人。忍让并非沉默,更不是逆来顺受,毫无主见。相反,开朗的性格往往透露出大气凛然的风度,更易表现出内心的情感。而富有感情的人,在气质上当然更添风采。

高雅的兴趣是气质美的又一种表现。例如,爱好文学并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欣赏音乐且有较好的乐感,喜欢美术而有基本的色调感,等等。

许多人并不是靓女俊男,但在他们的身上却洋溢着夺人的气质美:认真,执着,聪慧,敏锐。这是真正的气质美,是和谐统一的内在美。

追求美而不误解美、亵渎美,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热爱美、追求美的人都要从生活中领悟美的真谛,把美的外貌和美的气质、美的德行与美的语言结合起来,展现出人格、气质、外表的一个完整的美好形象来。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定义: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第一,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方面的动力特性。

第二,气质具有天赋性。

第三,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关于气质的补充解释还有:

1.指个人的性情或脾气;

2.指个人心情随情境变化而随之改变的倾向,亦即个体的反应倾向;

3.风格;气度。

气质最主要的特点是由内而外,气质的培养是最为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是平时不断的自我提升。

相关链接:

如何培养气质

简单说,一个人的气质是指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气质是内在的不自觉的外露,而不仅是表面功夫。如果胸无点墨,那任凭用在华丽的衣服装饰,这人也是毫无气质可言的,反而给别人肤浅的感觉。所以,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气质,做到气质出众,除了穿着得体,说话有分寸之外,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品德修养,不断丰富自己。

1.一个人的气质是内部修养、外在的行为谈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态度等的总和。优雅大方、自然的气质会给人一种舒适、,亲切、随和的感觉。

2.气质不是学来的,而是培养出来。做为女人不能说太多,但要什么都懂;平时要多学东西,多看书;没事的话去学学跳舞,或者锻炼身体;还要多学学交际。

3.品味决定气质

4.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有道理的,你可以接近一些气质好的人,你就会不知不觉改变。

5.多看书,多思考,气质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可以改变的,是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人读完大学,长期没见的人都说她变了一个样,其实就是校园生活熏陶出来的。多读书总有好处。还有一点,想成为什么人,就和什么人做朋友,亲君子,远小人,时间长了,气质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6.读书是最基本的。

书读得少的话其他练的再多,也还是没有内涵。再说,读多点书眼睛会更明亮哦!眼睛里面毕竟是化不了妆的,有些女孩子虽然漂亮,但看眼睛的话却空洞无物,满悲哀的。

7.练芭蕾舞瑜伽什么的,赫本的气质就是练芭蕾舞练出来的。

8..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好的心态,才能培养出好的气质。

9.气质是从内在散发出来的一种魅力。化妆虽能改变容貌,但是气质这东西就是要靠内在修养,如果要将气质用外在的东西表现出来,那就是做作。

10 .从小不一样的环境会造旧不一样的人,一个人的阅历、学识、对自己的了解程度都会对气质有一定的影响。

11.气质也是分很多种类的。比如张扬、灵性清秀、妩媚、还有一种就是更难达到的高贵。气质从外表基本表现就在穿衣打扮、言行举止、一举一动。有些气质真是天生的,如果没有天生的,就只以能是后天培养。首先了解自己是哪种类型,然后有自己的主张,为自己创造后天的完美气质啊!

12.气质确实有天生影响的,有后天教育培养的,不过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天生因素和教育背景下,你可以试着培养自信!有自信的人才会美丽,但不能失去谦虚!这里介绍一个女孩走路的小窍门,挺胸收腹等自是不必说,其次开始练时可以在两腋下夹两本不厚的书,保证走路时上臂不要摆动,注意肩膀不要晃来晃去的(那样很不雅),练多了就可以把腋下的书撤掉,而放在头顶,两臂则放在人体中缝的后侧,走路时不要刻意走一字。

13.谁说气质是天生的不可以后天培养?张曼玉10年前和10年后区别就可以说明一切。同时还要心里经常提醒自己:我是最美的,最有气质的.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自信.14..女子的气质美,是女子美的全部表现。气质美,会使男士们忽视其貌而永存其美。气质美的女孩,即使丑点,人们根本不会说她丑。无知的美在外表,其实很难在男士们的心底烙上美印。前者高雅,后者俗气。

用培养气质来使自己变美的女子,比用服装和打扮来美化自己的女子,要具备更高一层的精神境界。前者使人活得充实,后者把人变的空虑。而最完美的恰恰是两者的结合。气质美,至少蕴藏着真诚和善良。一个虚伪和恶狠的女人,很难想像她有什么美好。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渴望自己在性格和外表方面,对别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那么,怎样才能修炼出良好的气质呢?懂得如何去发挥自己的优点及克服自己的缺点,便可使你魅力大增。

如下建议供参考:

要接受自己的面貌。每一个人在性格或外貌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优点。懂得如何加以发挥,便可增加吸引力。

对别人信任、热诚与关怀,是最具吸引力的气质之一。对别人关心体谅,将会获得相同的回报。别人将会为此种气质而折服。

仪态端庄,充满自信。一个步姿洒脱、意气风发、充满自信的女性,最能吸引别人。

保持幽默感。一个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适当的时间展露笑容或开怀大笑的人,定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不要惧怕显露真实情绪。不论什么样的喜怒哀乐、柔情蜜意,都不应加以隐藏。一个经常压抑、掩藏情绪的女子,会被视为冷漠无情,没有人会喜欢和一座冰山交往。有困难时,应该向朋友求助朋友会因你向他们求助而感到他们的重要性。他们不但不会轻视你,反而会引为知己,对你更加喜爱。

不要斤斤计较。女性在交往中,要心胸开朗,豁然大度,千万别小心眼、小家子气。不要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动肝火,斤斤计较,甚至在许多场合弄得大家都非常难堪而下不了台,这样会令人讨厌的。

不要自视清高。在社交中,不能因为别人与自己脾气不同,身份有异,就显示出不耐烦或瞧不起别人的样子,当然也不要因自己的职务、地位不如人家,或长相一般、服饰不佳而过分谦卑,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不要卖弄聪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都有引为骄傲的地方。卖弄乃缺少教养的表现。当然,女性一般考虑问题都比男性周到而细致,在那种马大哈的男人面前,适当显示你的周到与细致,他是会非常看重你的,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耍小聪明,这是想得到位的表现,也是女性心思细腻的表现。不要忽视仪表作为女性,在社交场合,必须注意仪表的端庄整洁。在社交活动时,适当地修饰与打扮是应该的。切忌疲疲沓沓,不修边幅。做好以上各点之后,再加上以下几点,你的气质会修炼的更好,自然会使你的气质美日趋成熟。读最灵秀的诗;听最美好的音乐;选最精美的杂志;看最优秀的著作。

相关链接:

教学建议

1.气质是个体了解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联系文艺作品与生活实际中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气质的测量方法以及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可做重点介绍,为师范生在将来的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可采用多媒体配合教学,并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气质类型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性,让学生形成气质不仅可以改变、而且应该有意识改变的共识,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能力概述

一、多元智能的提出及其背景

所谓“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Howard Gardner)及其助手经过多年研究和观察而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英文简称为MI)较系统地阐述,最初体现在《智能结构》(Frames of mind,l983)一书中。该书是加德勒参与研究“人的潜能本质及其实现”(1979)课题的研究成果。作者的初衷是“要完成比当时认知研究普遍接受的观念还要完整,提出广泛的人的思维观”。大凡一种理论的突破或创新,通常都确定突破的“切入口”,或寻找“挑战的对象”。加德勒的挑战对象:一是当时具有影响深远的皮亚杰学说,即人的所有思维,都是为了达到科学思索的理想境界;二是当时盛行的“智商”(IQ)流行的测验观,即认为人的智能,就是以语文(言语表达)和数学(逻辑思考)为依据,测试学生敏捷地解答任何问题的能力和程度,从而确定人的智能或智商的高低优劣之分。

不可否认,在加德勒提出多元智能学说之前,关于智能的研究和学说都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如19世纪骨相学代表人物弗朗茨·约瑟夫·高尔提出大约37种人所具有的不同能力,其中包括感情能力、情绪能力(希望、敬畏、尊重)、反省能力和知觉能力,其学说基础建立在“左、右半脑功能定位观点”之上,如左半脑呈现语言功能障碍;再有本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lfred Binet)首创智力测验,从而第一次以定量的测试替代了评知觉评定的智能标准;以及瑞士皮亚杰人的能力发展的阶段学说等。但客观的事实是,加德勒提出多元智能时所树立的“挑战对象”,并不是采用“倒洗澡水连同婴儿都一起倒掉”的简单做法,而是通过研究,更加关注学生的起点行为及其潜在能力的发挥,因为多元智能“强调是人类拥有未知数目的潜能,从音乐上的天赋到了解自我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潜能的范畴”。

加德勒对“智能”一词所下的定义就是:智能,就是人类在解决难题与创造产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又为一种或数种文化环境所珍视的那种能力。而智力测验(即IQ所关注的智能)所探寻的信息都反映了那些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里所获取的知识。但智力测验却很少能估价出一个人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或解决新难题的能力。这种“结晶的”而非“滚动的”知识倾向,所造成的后果是惊人的。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重心或对智能关怀同样应是: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知识的确定性问题,而是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人们习惯上把知其然(Know how)如何实施某事的那种不言而喻的知识和知其所以然(Know-that)实施时所包含的关于实际程序的证明性知识]这两者区别开来.往往在智力测验中偏重前者“知识的掌握”,而对后者“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则不予以重视,而且测试工具又较偏重“语文”和“数学”两学科,严重造成学生“偏食”或“潜能”得不到发挥。

多元智能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脑科学研究与突破。自16世纪笛卡尔提出“心是一个,大脑为何是两个(左右半脑)”问题,关于大脑的研究从未间断过,而且提出了许多的理论和假说,其中脑功能定位、脑损伤障碍以及脑神经解剖学、脑神经生理学、脑神经心理学等研究,无疑为研究人的智能发展“规定性”(Canalization一种沿着一条路线发展的预测性、选择性和筛选性)和可塑性(Plasticity)提供了验证。事实证明,可塑性原则在早期生命阶段尤为突出,具体可归纳为幼儿时期的灵活性的最大限度问题;关键阶段的重要性问题;中介或调节发展因素问题以及灵活性在所涉及的神经系统区域之间是不相关联的问题等等。但大脑科学研究并没有为智能发展提供一块“罗塞达石碑”,而恰恰是加德勒多元智能,无疑为超越狭隘的传统智力观念、反映现实生活智力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奠定了基础。

关于智能的研究和探索,还得益于智能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如来自遗传学的认知在人的成长中有很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如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酸的研究和基因型、表现型生物学观点的探索,无疑为智能发展和发现提出许多假设。如神经生物学的基因型(一种遗传性向aptitude)和表现型(环境性向)两者的利用和区别,提出人的学习过程具有某种生物学基础,从一定程度上又佐证了大脑组织的两大派的观点:即功能定位派(潜力均等的器官组织)和组件式观(配合、互为一体的运算机制)。加德勒在其《智能结构》一书指出:幼儿是其能力与天赋的俘虏,这些能力与天赋也许以优秀的形式而存在,但它们又是相互孤立的,相互之间不能进行有创造力的联系。而成熟的个体只能有意识地导向各种组件能力,并调动这些组件能力而达到其不同的目的。多元智能观,本身的宗旨就在于“早期介入与连续不断的训练都能在确定个体最高操作水准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证明,各种智能间都具有某种“交互作用”(Interaction),如果说,一种智能可为人生或未来事业打开一种可能性的话,那么各种智能的培养和结合便可造成了多种可能性和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加德勒等人于80年代初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便于叙述方便,下面均简称MI理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流行的“情感智能”(EQ),现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即我们不能仍停留在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而应走向整合性的学习。现行的学校教育课程结构应有利于学生的整合性学习,而不是互不关联地学习某一课程。学生中心或者“个体为中心的学校模式”(individual-centered school)的理论出现,就是基于每个人不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不同学习方式的事实而提出来的。

二、多元智能的内涵及其发展

加德勒等人的MI理论和学说,自1983年《智能结构》问世以来,已被译成数10种文字出版发行,在美国本土和世界各地,成为心理学、教育科学类畅销书达数年之久。据德文有关资料证明,加德勒近几年又先后出版了有关MI理论专著有:《智能的新科学、认知革命的纪元》(The Mind's New Science;A History of the Congnitive Revolution,1985)、《多元智能──实践中的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1993)、《通往创造性思维的钥匙》(Schluessel zumK reativen Denkenl996年德文版,英文版1993年)、《领导者智能、领导分析》(Leading Minds An Anatomy of Leadership,1995)。其中《多元智能──实践中的理论》一书,比之《智能结构》更加关注MI理论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更具实践意义和价值。作者在后一书中,引用许多研究成果和案例,从而证实MI理论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可能性、重要性及其意义。

加德勒等人的MI理论,包括由7种智能组成的MI理论,其旨意在于提供一种有别于IQ或比EQ更广泛、更完备的智能观念,以便使人们在教育目标上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为教育实践开启多元智能的新世纪,从而更加体现学校教育的宗旨:发展学生各种智能,并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其智能特色的职业和旨趣目标,使每个学生对自己有信心,饱满地投入终生学习社会,以负责、建设性的方式为社会服务。

MI理论所指的七种智能,具体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个人内在智能和人际智能等七项智能。MI理论的产生,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世界充满问题,如果还有可能解决,就必须运用我们所拥有的智能。认识智能的多元性和人类展现智能的多元方式,就是我们需要迈出的最重要的第一步,也是学校教育重心转移的关键。

三、MI理论应用的可能性及其启示

MI理论产生15年以来,加德勒及其合作者们致力于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推广研究。具体途径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探讨MI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和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智能观,告别IQ。并依据一个人成长轨迹的四个不同阶段(幼年期五岁左右、入学期十岁左右、青春期、安身立命期三十岁左右)分别采用各种不同途径,包括如何增强培育智能等;二是设计试用于MI理论椎广、应用的测量工具;三是与有关学校、社区和文化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实验研究和推广应用。

加德勒通过内在关系探析后指出:儿童期阶段,幼儿往往表现出惊人的能力或某种天赋。而获得这些初步发展并不需经过正规的教育,而大多则是透过幼儿世界或接触范围、领域自发性互动产生的。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演化对儿童的潜能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入学期阶段,学生的幼年自由自在的探索范围和可能性日趋缩小,通常由学校教育来引导,鼓励他们进入未知世界。这个阶段功能可比喻为“师傅领进门,深造靠自己”的师徒制,教师的形象和作用对学生一生发展至关重要;青春期称之为“处于十字路口”。人们认为:学生安然渡过这“危机阶段”,就有机会持续保持创造力和求知欲。通常15~25岁阶段是天赋发展最平实的一个阶段,成为神童的可能性已经结束,天才还潜伏在遥远的将来。关键的议题全都

围绕着一系列专门知识打转。一旦潜心钻研十年左右,就可能通往专家之路或将来有一定程度的贡献。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往往也会影响安身立命的成熟阶段;安身立命阶段,又称定位阶段(30~35岁阶段)。该阶段智能或天赋表现最旺盛,当然也不排斥“大器晚成”的个别成功者。

加德勒等人创设的发展关系架构,其用意可概括为三点:首先是教育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设计符合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征,提供发展智能、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是因材施教,改善教育模式,发现学生潜能和智能的差异性,创设“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这里的“以个人为中心”宗旨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充分展示潜能的机会,最大程度地唤起每个人的自信心。加德勒将这种新型学校界定为三种角色为一体,即评价专家、学生课程经纪人和学校社区经纪人等三种角色。具体未来学校图景将是:公正而科学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智能发展和创设探索未知世界情境;合理的课程结构,符合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将社区环境引入学习地点,使学生可以在学校、社区、家庭等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在推广MI理论实施过程,加德勒与“哈佛大学零计划(Harvard Project)”研究者以及费德曼(D.Feldman)等人,研制一种“光谱项目”(Project Spectrum)评价标准,假设每个儿童都有潜力在一个或数个领域发挥才能,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别从科学和实践两方面提供依据:即强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或特质,及早发现有助于未来学习;学前儿童的智能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为弹性课程、自由选择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加德勒等人与学校等机构合作开展实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确认MI理论的价值及其推广应用的可能性与前景。如与“奇异学校”(KeySchool)的合作,确立了MI理论的地位。以MI理论构建课程模式,如师徒制的小组教学互动模式、与大社区紧密结合与渗透的情境模式和专题研究的发现学习模式。以MI理论设计出五层面评价标准体系,如个别智能层面;掌握事实、技能、概念程度的层面;创造作品(成果形式)质量层面;沟通能力、合作层面以及反省思考能力层面等。

如上所述,MI理论不仅可在学校教育中推广和应用,而且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尽管现今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对于智能理论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如斯泰贝格(Sternberg)提出的智能三元论(triachic theory即个人内在世界、个人的外在世界和个人处事经验)和学校实用智能(practical intelligence for school简称PIFS)理论模式,但殊途同归,几乎都在探讨当今教育改革,特别是学校教育如何将学业智能(或学业成就)与人际智能和个人内在智能结合起来;进一步梳理学校教育成就与适应环境、选择环境和塑造环境能力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培养一大批个性健康发展、个人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具有创新和批判精神的环境,这难道不是当今素质教育实施的本质目标吗?

相关链接:

对智力的看法

对智力的看法是编制智力测验的理论前提。在19世纪后半叶,智力一词最早是由哲学家斯宾塞和生物学家高尔顿将古代拉丁词intelligence引入英文的,其意义是代表一种天生的特点及倾向性。此后,智力一词随着心理测验的发展而逐渐普及。

对智力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类观点。

1、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主张此说者认为智力是学习的能力。智力高的人,能够学习较难的材料,学习的成绩也较好;反之,智力低的人,只能学习容易的材料,学习的成绩也不好。这种观点易为大众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

第一篇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 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就好比一条蜿蜒的长河,时而激起奔腾的波涛,时而静静地流逝。人的发展也会有起有伏,有激流勇进,有平静流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自身的发展,只有了解了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才能健康成长。心理的发展,就是我们人格的发展,只有健康的人格发展,才能塑造出健康的自我成长。 在这一章,我们将引用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对一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大家介绍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任务。 第一节各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婴儿期(0—1)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这个阶段的婴儿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者能以慈爱的方式来满足婴儿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的需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婴儿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婴儿出生后会有种种的生理需求,要吃、要抱、要有人逗他说话,当他的这些需求获得了满足,就会对周围的人,尤其是照料他最多的母亲产生一种信任感,感到世界是可靠的,人是可靠的。如果得不到满足,得不到成人应有的照料,婴儿一涉世就会对人和世界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这一阶段要求培养婴儿的信任感,并不等于说不能有不信任感,而是说信任感要超过不信任感。 如果这一阶段发展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相反失败就会形成惧怕。 二、儿童期(1—3)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父母鼓励、允许儿童做力所能及的行为,如吃饭、走路,儿童可以发展自主性;如果父母对幼儿尿床或尿裤子批评过多,就会使儿童产生羞耻感。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七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本章提示 本章是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及相关理论的内容介绍,是发展心理学内容板块又一出题重点,考生首先要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个宏观的了解,如青少年心理发展分那几个阶段,分哪几方面,各个阶段主要发展的内容有哪些基本的特征,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相关的重要概念及理论,同时还要与儿童心理发展对比起来复习,形成知识脉络,便于理解和记忆。 第一节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概述 青少年期一般指11、12岁至17、18岁,相当于中学阶段的中学生,中学阶段又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约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左右的时间。 初中阶段又称为少年期。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年时间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初中生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其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发展,但相对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平稳,由此而造成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和表现,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从14、15岁到17、18岁,高中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在生理发育上已达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 (二)一般特点 总的来说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 ?过渡性,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的过渡时期,在这过程中,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也有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矛盾特点。 ?闭锁性,内心世界逐步复杂,从开放转向闭锁,开始谨慎地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 ?社会性,比起儿童来说,青少年期的心理带有较大的社会性,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更多的依赖于生理的成熟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及其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动荡性,青少年思想敏感,叛逆,容易走极端,打架、斗殴等不良品行容易出现在这一阶段。 这些一般特点具体说来可以从青少年的思维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及情绪发展上体现出来。 首先,思维的发展,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及形式逻辑思维的出现,能用假设、逻辑推理及逻辑法则解决问题;高中生阶段形式逻辑迅速发展,个体各种思维能力已经接近成人,尤其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已占优势地位。 其次,个性发展,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飞跃时期,个体自我意识高涨,到了高中阶段,自我意识呈现独立、成分分化等特点,关注自己个性,有较强的自尊心和道德意识。 再次,社会性发展,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再度进入“自我中心”,同时产生了学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交友范围缩小,同时,由于独立意识的增强,与老师、父母等成人关系矛盾加大。

心理咨询与心理素质训练讲义全

心理咨询与心理素质训练讲义 主讲:吴永波 第一讲:心理咨询概述 1、心理健康和咨询的概论 ⑴认识误区 ⑵心理异常的原因、表现和预防 ⑴认识误区 ①心理健康和咨询的意义。 ②心理健康的界定。 ③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区分 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心灵(一) 联合国教科文国际委员会宣言 70年代《学会生存》, 核心:教育是为人类适应生存的需要,为人类的生存服务。 1989年《学会关心》,核心: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心灵(二) 有关心理的书籍品种多、畅销(因为被放在显著的位置): (1)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缺点》。 (2)戈尔曼的情绪能力 (3)多湖辉的心理操纵术 (4)刘墉的心灵演说 (5)另外,情商启蒙,心理自测、心理创富、心灵鸡汤等等。 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心灵(三) 我国自杀的比例偏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重视心理调节不够。心理异常的状况累计、恶化,最终会酿成悲剧。 随着学业的上升,学生心理问题增多,比例上升。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不低。 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人的心理影响 一、几个与现时代相关的背景材料 (一)效率标准与状态标准 1 .效率标准:运用可以客观化、数量化的方式去进行评价的标准体系。 2 .状态标准:运用主观化的方式去进行评价的标准体系。 (二)工具价值与终极价值 1 .工具价值:偏爱的行为方式或通过实现终极价值的手段。 2 .终极价值:期望存在的状态或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视频材料——彩迷彩奴 (三)21世纪中国心理疾患的转型 1 .1980 年前,大多数人看“ 精神科” ,主要病症是: (1) 典型抑郁症. (2) 典型焦虑症 (3) 典型精神分裂症 2 .21 世纪多数是如下病症: (1) 婚姻问题 (2) 家庭问题 (3) 教育问题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示? 心理发展阶段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个体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1)针对稳定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措施。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措施不能成人化和模式化。 2)针对可变性:教育不应消极适应年龄特征,应积极创造条件,走在发展的前面,以促进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2.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成果,会为哲学和心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提供实际的材料和丰富的例证。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各项成果,将为相关学科提供各种有用的材料。 2.实践意义: 一方面,可以为初、高中教师提供根据青少年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开展课内活动的理论依据,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为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师德,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帮助。 3.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分析:“揠苗助长”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青少年心理发展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稳定性表现: 1)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的水平同年龄之间的对应关系;心理的发展有一个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2)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可变性的表现: 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特殊的条件提前或延迟。(发展速度有变化)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否则,欲速则不达。 4.试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在品德教育中,为什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且可以改变。他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等实验研究儿童品德的形成,指出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与强化作用等,认为通过奖励儿童的适当行为,有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还认为通过榜样的影响可以抗拒外界的多种诱惑。 理论的启示: 这一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和训练道德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在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和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影响个人的行为。个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同时个性也不单纯是行为和理想,而且制约着各种活动倾向性;一个是个性心理特征。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 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 法 (5)个案法 联系实际说明个性差异在管理中如何应用

因个人的性格差异,所以在一个组织中会有不同的性格,这就形成了个性差异化,而管理者如何在这样的一个组织中协调,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了。组织中的个体作为健康的有机体,在人的个性方面,如同婴儿成长为成人一样,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然而,这种成熟过程,会被组织不客气地打断。凡是正式组织,都会阻碍个性的成熟。因此,组织理论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找出这种冲突的解决方案。阿吉里斯的这一发现,很快就成为组织行为学的热门话题。下式组织肯定是理性的。这种理性,会“设计”出井井有条、秩序井然的结构和运行秩序。然而,现实中的员工各色各样,千差万别,“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正式组织总会要求它的员工适应组织,而不是组织适应员工。如果要按照每个员工的喜好和偏爱来设计组织,那么,组织就会变成由一片片补丁拼缀起来的“百衲衣”。泰罗的“精神革命”,法约尔的“团队精神”,在阿吉里斯眼里,一概都是改造个人,使个性适合于组织的手段。传统观念认为,按照理性和逻辑设计出来的组织,从长远观点来看更符合人性。但是,这种理性和逻辑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对抗?为什么必须让人们改变思想观念才能保证正式组织的成功?“长远”难道一定要牺牲“眼前”难道说理性就一定要以“不人道”为代价,这些都值得探讨。其次,组织的等级层次结构,势必形成“命令-服从”关系。这种结构,会剥夺员工的自主权,限制员工的知情权。没有自主权就会造成依赖、被动和从属心理,没有知情权、缺乏信息就会没有长远打算.所有这些,无非就是把员工阻断在非成熟状态。为了弥补员工的这种损失,只好以金钱作为补偿。而这种金钱补偿,实际上等于告诉员工,组织就是让你产生不满和厌恶的地方。你可以用金钱再去组织之外购买满意和愉快。另外,组织的管理者在这种结构中,要履行职责,就需要克制和压抑感情,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不能以个人风格代替制度规范,把个性与工作完全割裂开来。说通俗一点,你越不像个“人”,就越符合组织的要求。阿吉里斯调侃道:如果领导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对组织的忠诚,那就有理由怀疑他的个性是否健康。作为部下,对领导人的尊重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为人而是因为他的工作,那么这种尊重就有可能属于人格分裂。再次,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使员工的个性发展由“自治”变为“他治”。员工的奋斗目标不是自己设定的,而是组织和上级为他安排的。这种目标具有外在性和肤浅性,不能达到“自我”层次,由此会导致员工心理上的挫伤与失败,而个性的发展恰恰依赖于心理上的自得和成功。只有员工根据内在需要自己确定目标,才能实现心理成功,而这正是组织所排斥的。最后,组织的控制幅度原则,会加大员工的“管理距离”。控制幅度越小,部门划分就越多,而工作就越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不同部门之间员工的沟通往来,就需要层层请示到有权指挥这两个部门的共同领导为止。这也会剥夺员工的自治权,使员工更加深刻地感到无力控制自己的命运,增强依赖性。

职业素养概述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中文名 职业素养 外文名 professional quality 类别 职业道德 使用人群 在职人员等 目录 .1 .2 .3 职业素养包含内容 1、职业素养的三大核心:

(一)职业信念 “职业信念”是职业素养的核心。那么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涵了那些的职业信念呢?应该包涵了良好的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是一个成功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良好的职业信念应该是由爱岗、敬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等这些关键词组成。 (二)职业知识技能 “职业知识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精湛的职业技能,就无法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更不可能成为“状元”了。 所以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必须坚持不断的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未来的趋势走向;就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懂得上传下达,左右协调从而做到事半功倍;就要有高效的执行力,我们研究发现: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战略,60%靠企业各层的执行力,只有10%的其他因素。中国人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聪明而有智慧”,中国人不缺少战略家,缺少的是执行者!执行能力也是每个成功职场人必修炼的一种基本职业技能。还有很多需要修炼的基本技能,如:职场礼仪、时间管理及情绪管控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罗列。 各个职业有各职业的知识技能,每个行业还有每个行业知识技能。总之学习提升职业知识技能是为了让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 (三)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行为习惯”,职业素养就是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形成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 信念可以调整,技能可以提升。要让正确的信念、良好的技能发挥作用就需要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直到成为习惯。 2、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 (二)职业思想(意识) (三) (四)职业技能 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的表象内容。 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进行划分。 前三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而后一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例如,、、建筑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令我们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可企业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 那当然做好自己最本质的工作,也就是具备了最好的职业素养。 所以,用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比较直接。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 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 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 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 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拥抱自由。 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强烈批评不同,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解释人类对宗教的需要,并认为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而弗洛姆认为对宗教的需要产生于逃避自由的需求。 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方法有重要影响。

中学生发展与学习心理复习要点

学习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学习 2.广义的学习 3.狭义的学习 4.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5.符号学习 6.命题学习 7.概念学习 8.上位学习 9.下位学习10.组合学习11.技能12.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二、问答题 1.学习的实质 2.知识的类型 3.知识的表征形式 4.知识学习的种类 5.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6.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7.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8.知识直观及其类型 9.知识概括的类型 10.知识概括的措施有哪些? 11.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3.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14.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2.学习需要 3.学习期待 4.诱因 5.认知内驱力 6.自我提高内驱力 7.附属内驱力 8.成就动机 9.自我效能感 二、问答题 1.学习动机的构成 2.学习动机的功能 3.学习动机的分类 4.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的分类 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6.学习动机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行为主义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 (3)成败归因理论 (4)成就动机理论 (5)自我效能感理论 7.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8.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迁移 一、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 2.正迁移/负迁移 3.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4.一般迁移/具体迁移 5.水平迁移/垂直迁移 6.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二、问答题 1.简述迁移的分类 2.迁移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形式训练说 (2)共同要素说 (3)概括性理论 (4)关系转换理论 (5)认知结构理论 3.试述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学习策略 一、名词解释 1.学习策略 2.认知策略 3.元认知 4.资源管理策略 二、问答题 1.学习策略的特征 2.学习策略包括哪些策略? 3.认知策略包括哪些策略? 4.元认知策略包括哪些策略? 5.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哪些策略? 6.常见的复述策略有哪些? 7.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哪些? 8.常见的组织策略有哪些? 9.元认知计划策略有哪些? 10.元认知监控策略有哪些? 11.时间管理策略有哪些? 12.如何进行环境管理? 13.如何进行努力管理? 14.资源利用策略包括哪些?

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5篇

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5篇 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一)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 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 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 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 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 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 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 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 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 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 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 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 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 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 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

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 从儿童发展到成人,其心理发展大致可分为六个年龄阶段。除了乳儿期与婴儿期外,从3岁至6-7岁为幼儿期,6-7岁至11-12岁为儿童期,11-12岁至14-15岁为少年期,14-15岁至17-18岁为青年初期。按学习阶段来分,幼儿期是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期是小学阶段,少年期是初中阶段、青年初期是高中阶段,各个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有质的区别。人是有个性差异的,所以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年龄心理特征也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但就其每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最基本方面而言,应该是大致相似的,作为教育来说,必须掌握这些特征的个别性与一般性,典型性与多样性。 国外一些心理学者把儿童的年龄心理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动反应阶段,第二阶段是知觉行动阶段,第三阶段为个性社会化阶段,第四阶段为初级智力行为阶段。小学阶段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往往是让别人承认自己,希望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接着是性成熟的少年期(即初中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个性发展不平衡,出现明显的心理矛盾,表现出爱和恨、自信和怀疑、尊重和轻蔑的感情,同时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有了发展,理想在其行为中产生了明显的效力。此后是青年初期(即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可以说只是机能的变化,巩固和完善少年时期已形成的心理特征。高中生已处于独立生活的前奏,也是考虑自身前途的关键时刻。因此在他们面前,有作出自决的必要性。这时他们已把生活道路的选择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因此择业(包括升学中对专业的选择)成为高中生心理活动的中心。他们已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立立场,并从这一立场出发对社会、政治、生活都具有初步的观点,他们已能从社会需要和自我需要出发来确定自己学习的目标、任务。 这里特别要指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处于身体成熟的阶段,也是性成熟的完成阶段。但性成熟并不意味着人的社会成熟。所谓青春期,是从纯生理成熟向社会成熟的过渡。社会成熟的主要内容是参与"成年人"的活动,掌握社会的一般规范与准则,一般地说,一个人的社会成熟(与此相应的是心理成熟)是比较迟的,因为要受到必要的相对完整的教育需要较多的时间,还要看这种教育与社会联系的程度和对学生在各方面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激发程度。 青少年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都具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而且各个阶段的发展顺序先后不能颠倒和超越。但由于教育在各人身上所起的作用程度不一,所以各人在心理发展的速度上,彼此可能会出现差异,甚至是很大的差异。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资料为网络流传经典笔记,并非勤思考研辅导的内部讲义。如果需要详细的资料,和完整的解答,以及在复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咨询我们在线的各专业在线老师!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少年时期:少年时期是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四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又一显著的加速时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但是心理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其生理的发展,这就造成少年在身心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和特殊表现,使其面临一些心理危机,这阶段的儿童是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 2)青年期:这一阶段是14,15岁到18,19岁这段时间,这段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都已基本成熟,当此阶段结束的时候,个体已都满18岁,可以获得公民资格,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在生理上出现了急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 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7.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升华、理智化、反向、否认、投射、替代 8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 9.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 10.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1.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有自陈式问卷、投射测验 12.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13.人格动力: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阿德勒是自卑感、马斯洛是自我实现 14.14.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15.斯金纳提出了两种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16.罗杰斯“机能完善者”: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积极自我看待、和睦相处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8.多拉德与米勒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19.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根源特质;将人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21.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特殊反应、习惯反应、特质、类型四个水平 22.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23.大五人格的维度有: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 24.Funder现实准确性模型包括:良好的判断目标、良好的特质、良好的信息、良好的判断者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体会资料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这个课以后收获是什么 对你教育的启示 听了这个课之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参考文献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这门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起这门课,应算是本学期的一道美丽的彩虹,它又是那么的短暂,但短暂中也会有瞬间的美丽,学习《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也是对我们的一次升华,就正说老师所说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自己和教育孩子。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1、学习收获 (1)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了众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等。在学习中收获比较大的为: 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统合对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整合对失望。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有发展危机,危机的成功解决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品质,并对以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否则,就会造成发展障碍,一个阶段的危机没有解决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自我统一性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内容,贯穿人的一生,然而这个问题在青春期出现了危机。青少年的对自我的觉醒,以及及身体发展导致青少年急切想要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人评价会对起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会急切想要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面对着自我与客我的冲突。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共同导致了青少年的自我统一性危机。在人生的阶段有重要他人,而老师在学生的人生的阶段中,特别是在青春期统合对混乱中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 表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期别年龄心理危机 发展顺利发展障碍

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

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与发展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急剧变化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各种矛盾时有发生。这些矛盾既为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提供机遇,也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挑战。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承担着正确引导青少年成长的责任。 一、青少年的定义 从时间上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也叫青春期,它正是生理、心里和社会发展的第二高峰时期,是从儿童向成人过度,并不断走向成熟的时期。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之间的矛盾 身体的急速成长,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这就是成人感。具有了成人感,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属于成人水平,应该被社会、环境和周围成个平等相待;便要求与成人相应的社会地位,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由于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的童年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实际上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这是发展中的矛盾,是人生的矛盾冲突,这是青春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信赖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青少年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往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所致。另外的原因是这时的青少年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闭锁性的程度。但是,与此同时,青少年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备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概述

《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一个人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从他出生直至死亡,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在发展心理学中,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包含着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成长期间的心理发展以外,还要研究个体走向衰老和死亡时期的心理变化。本书作为教育心理学教材,着重从前一种意义上来研究心理的发展。 人的心理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和形式,同一切事物一样,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心理发展又有其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是因为个体心理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的多层次动态系统。每一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缓慢的积累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而发生质的变化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不同步的。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形成各种心理因素错综复杂的交替变化。因此,心理发展过程就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小的阶段。各阶段之间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质的或不完全同质的。说它们是连续的,是因为有些心理因素可能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少,而有变化的心理因素其变化也是在前一阶段中逐渐孕育形成的;说它们是不同质或不完全同质的,是因为有些心理因素已经发生了根本质变。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表现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可能发生得有早有晚,有快有慢,但一般说来,这些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各个阶段的次序也是不会颠倒的。 有些心理学家强调心理发展过程的连续性,而忽视在一定年龄阶段上某些心理因素在短期内迅速变化;另外,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过分强调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差异,而把心理发展过程看作是不连续的,这两种观点都不全面。实际上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并不排斥某些心理因素在一定年龄阶段的迅速变化。例如,在言语发展上,儿童的言语从一岁到一岁半时,以单词句为主,其内容大多是反映生活中的需要,言语交际能力发展缓慢;一岁半以后,在短期内就出现了大量的双词句。根据布雷因(Braine)对一个儿童言语发展的研究,从一岁半开始,儿童每月双词句的发展数量分别为14、24、54、69、350、1 400,到两周岁时,双词句的总数是2 500,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言语交际的能力和积极性都大为提高。但是,这种突发性的改变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经过相当时间的积累才得以达到的。 二、心理发展的动力 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先天的和后天的两个方面。婴儿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机体,是心理发展的基础;这时他已经具有了心理发展的素质,这种素质是由遗传所决定,但是心理素质只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心理素质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实现心理发展,还必须有后天因素的作用。心理发展的后天因素有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仍然是物质基础的进一步发展,而心理活动是一种机能,对这种机能的实现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的影响,教育则是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客观环境,特别是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机械的、单向的,而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儿童出生后,首先以本能活动的形式接触外界事物,各种事物不断地反映在儿童的头脑里,形成了一定的心理状态。随着儿童活动范围的扩大,接触的事物日益增多,儿童心理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儿童以他已有的心理状态为基础,采取这样或那样的行动去应付外界事物,如果他的行动不足以应付外界事物,就产生一种需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或是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这样儿童的心理就会随着环境和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青春期:青春期(puberty)主要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反映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变化。主要指从个体第二性征出现到生育功能发育成熟的这一阶段。青春期发育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1-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2-15岁。 2.青少年: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 3.发展:发展是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连续的和系统性的变化,包括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变化。 4.心理发展: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其中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语言发展则指儿童青少年习得语言系统,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5.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 6.社会性发展:社会性的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 7.心理发展特征:指心理发展由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等特征。 8.生物性过渡:指青少年经过一系列的生理身体的变化,在生理上基本完成了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 9.认知过渡: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等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10.社会性过渡:指青少年随着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的变化,他们逐渐实现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过渡。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B)。 A.高峰期 B.过渡时期 C.迷茫时期 D.黄金期 2.心理发展具有(C)与顺序性。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方向性 D.差异性 3.(A)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能保证感觉冲动的顺利传导。 A.髓鞘化 B.突出修剪 C.神经系统 D.生物成熟 4.大脑最晚发育成熟的是(D )。 A.枕叶 B.顶叶 C.颞叶 D.额叶 5.(C)思维保证了青少年能够运用科学的假设检验来解决问题。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一、名词解释 1、气质: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3、能力: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人格心理特征。 4、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又称为智力 二、填空题 1、(气质)是个性特征中受遗传因素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2、性格的结构(认知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态度特征)。 3、能力按倾向性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 4、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为(液体智力);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的智力为(晶体智力)。 5、能力按表现早晚来分为(人才早熟、中年成才、大器晚成);按能力水平分为(超常儿童、智力中等者、低能儿)。 6、小学儿童性格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是在(2 )到( 4)这一阶段;在小学(5 )年级的前后,儿童发展进入骤变期。 三、判断题 1、能力在人格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错) 2、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粘液质的人呆板冷漠,所以多血质比粘液质好。(错) 3、5 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最佳年龄)。(对) 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存在着个性差异。(对) 5、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以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对) 6、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对 7、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对) 8、性格有好坏之分。(对) 9、一个10岁的儿童,经过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的测验,他完成了11岁儿童的全部测验项目,他的智商为105。( 错) 10、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内在根据,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遗传素质越高,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力越大。(错 ) 11、王方5岁,李元10岁,他们的智商都是110 ,两人比较起来年纪较小的聪明一些。(错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