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二章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二章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二章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二章

第二章辐射

一、名词解释:

辐射辐射通量密度太阳辐射光谱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总辐射

太阳常数分子散射(雷利散射)粗粒散射(米散射)太阳高度角

光合有效辐射(PAR)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短日照植物PAR

长日照植物中性植物光能利用率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散射辐射光照时间可照时数临界日长太阳辐射光谱

二、填空题;

1、光照时间是()与()的总和。

2、太阳辐射光谱可大致分为()、()、()、

3、大气减弱太阳辐射的方式有()、()、()、

4、地面反射辐射为()辐射,大气辐射为()辐射。

5、太阳辐射为()辐射,地面辐射()辐射。

6、太阳直射()时,即为()日,北半球有极昼现象。

7、在北半球的夏半年,纬度(),白昼越长,白昼最长的一天为()

7、在北半球的冬半年,纬度(),白昼越短,白昼最短的一天为()

8、直接辐射的表达式为()、散射辐射的表达式为()。

9、太阳直射()时,即为()日,北半球有极夜现象。

10、到达地面的太阳散射辐照度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加而(),随

()增加的而减少。

11、春分时赤纬为(),夏至时赤纬为()。

12、太阳辐射随波长的分布大致可分为(),(),和()。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中()()()()

a、水汽吸收最强是红外光;

b、氧和臭氧对紫外光吸收很强;

c、水汽吸收最强是紫外光;

d、氧和臭氧对红外光吸收很强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a、在平流层以上主要是氧和臭氧对紫外辐射的吸收;

b、在对流层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对红外辐射的吸收;

c、在平流层以上主要是氧和臭氧对红外辐射的吸收;

d、在对流层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可见光的吸收;

3、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

a、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

b、将转化成为热能而不再到达地面;

c、多位于太阳辐射光谱的两端。

d、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可见光部分。

4、影响水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照度的因子有()()()()

a、大气透明系数 b.土壤湿度c.粗糙度 d.太阳高度

5、某地纬度为30°N,春、秋分时,()()()()。

a、赤纬为0 ;

b、赤纬为23.5°;

c、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60°;

d、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90°。

6、某地纬度为30°N,夏至时,()()()()。

a、赤纬为-23.5°;

b、赤纬为23.5°;

c、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83.5°;

d、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90°。

6、影响地面净辐射的因素有()()()()

①太阳总辐射;②反射率;③大气辐射;④地面辐射。

四、改错(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冬至时,阳光直射赤道,这一天北半球白天和夜间的时间相等。

2、夏至时,阳光直赤道,这一天北半球白天和夜间的时间相等

3、水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太阳辐射。

4、天空散射辐射是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是短波辐射。

5、45°N,春分时,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是90°。

6、太阳辐射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

7、地面辐射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

8、感光性强的短日照植物,其临界光照长度长。

9、感光性强的长日照植物,其临界光照长度短。

五、判断题:(正确√,错误×)

1、大气按其本身的温度向外发射短波辐射。

2、维恩位移定律表明黑体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与温度成反比。

3、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表明物体的辐射能力与物体的温度成反比。

4、感光性强的短日照植物,其临界光照长度短。

5、对短日照植物来说,感光性越强,临界光照长度越短。

6、对短日照植物来说,感光性越强,临界光照长度越长。

7、对短日照植物来说,感光性越弱,临界光照长度越长。

8、对长日照植物来说,感光性越强,临界光照长度越长。

9、对长日照植物来说,感光性越强,临界光照长度越短。

10、对长日照植物来说,感光性越弱,临界光照长度越短。

11、对长日照植物来说,感光性越弱,临界光照长度越长。

12、纬度相近的地区之间,因光照时间相近,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13、感光性强的短日照植物,其临界光照长度长。

14、感光性强的长日照植物,其临界光照长度短。

15、感光性弱的长日照植物,其临界光照长度长。

16、地面反射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17、地面反射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18、晴天时大气逆辐射较大,阴天时大气逆辐射较小。

19、晴天时大气逆辐射较小,阴天时大气逆辐射较大。

20、晴天时地面有效辐射较小,阴天时地面有效辐射较大。

21、晴天时大气逆辐射较大,阴天时大气逆辐射较小。

五、计算题:

1、用任意时候太阳的方位角公式计算长春(43.9°N)秋分时日出、日落的太阳方位角。

六、简答题:

1、何谓大气的温室效应

2、写出地面净辐射公式并说明各项所代表的意义。

七、问答题:

1、什么是光能利用率,限制光能利用率的因素有哪些?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

2、从光照时间考虑,在作物引种中应注意什么?

一、温度:引种须到温度条件差异不大的地区引种,而且品种的特性与环境相适应。前些年,我县引进的墨西哥小麦适应北方青麦区,而且要求地势高亢,干燥少雨,具有小麦发育的热量条件以及光照充足,农业气候条件与墨西哥原产地相似,引种成功率达90%以上。在华南早熟冬麦区,11月中小旬播种,3月中旬成熟,干粒重低于原产地,平均亩产只有100-120公斤,表现极差。但长江流域中熟小麦区、温度条件与墨西哥小麦区完全相差较大,生育期延长、春季日照少、温度大、易渍涝、后期又有梅雨,不仅易发害虫,而且产量极低。

二、光照:在引种工作中,还必须考虑作物品种对光照的要求和当地的光照条件。如晚稻、大豆、菊花等只有在短日照下才能正常开花,象这类植物被称为短

日照植物。而在春分至秋分期间,我国北方日照时数都比南方多。广大农民应知道这些常识,就可以把握以下引种原则:把日照短植物从南引入北方、生育期延迟、成功率低:把长日照作物向北引种、生育期缩短、成熟期提早或推迟、产量极低。

三、海拔:在同一纬度上,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光照等条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在山地、高原和平原之间相互引种时,气候条件须认真加以考虑。据笔者试验:把山地的作物品种引到平原,由于温度升高、热量增加、作物的生育期缩短:反之,把平原的作物品种引到高原、生育期延长。即把高处的水稻品种引至低处种植、由于温度升高、热量增加,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不但早熟,而且产量高。如把蚕豆由低处往高处引,由于温度低、热量减少、生育期延长,种植的干物质多,使产量得到保证。

四、其它:降水、温度条件对引种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我国长江流域春季日照少、温度大、土壤水分过多,春末夏初还有“梅雨”,对要求光照充足、空气干燥的农作物生长不利、病害严重,产量均差,因此不适宜引种。笔者建议:引种必须是农业气候相似性。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1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氮) 、 (氧) 、氩和(二氧化碳)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长波)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低) ,夏天比冬天(低) 。 5. (水汽)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温度)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降低)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平流)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升高)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200) 千米。 三、判断题: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x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x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x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

农业气象学复习

农业气象学 题型;名词解释. 判断. 选择简答论述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补充: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2)、氩和(3)。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四章

第四章水分 名词解释 大气湿度绝对湿度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植物蒸腾农田蒸散可能蒸散降水量降水强度水分临界期水分关键期水分利用率 填空 1、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有:()、()、()、()。 2、水汽压的日变化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3、一天中相对湿度的最高值出现在()时,最低值出现在()时 5、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情况下()季节最小,()季节最大,但是我国大部地区则相反。 6、水汽凝结的条件为:()、() 7、云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空气中()、(),还必须有()。 8、云滴增大主要是通过()、()两种过程完成的。 9、按云底距地面的高度可将云分为()、()、()三族。 10、降水量的单位是(),降水强度的单位是()。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下列各途径中,能够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有()()()() A、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 B、降温; C、减少水汽含量; D、撒干冰; 2、大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有()()()()等。 a、绝热冷却;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混合冷却。 3、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是()()()()。 A、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 B、天气晴朗; C、微风(1~3米/秒); D、大气层结稳定; 4、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有()()()()。 A、城市雾较农村多; B、混合雾是由冷暖湿空气混合而形成的; C、雾的形成不需要凝结核; D、有雾形成,相对湿度大于100%; 6、产生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 A、露; B、云; C、霜; D、雾; 10、连阴雨过多的地区()()()()。 A、作物易倒伏; B、水果含糖量低; C、可引起落粒落果; D、植物多病; 8、冰雹形成在下列云层中()()()()。 A、浓积云; B、层积云; C、积雨云; D、雨层云; 四、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称为相对湿度。 2、未饱和状态下,水汽压小于0,相对湿度大于100%。 4、水汽压一定时,气温愈高,饱和差愈小,反之愈大; 6、温度愈高,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就越大; 7、水汽压单峰型日变化常发生于夏季的内陆; 8、饱和差越大,水面蒸发越快; 9、大风天有利于露和霜的形成;无风天有利于雾的形成; 10、高云族包括卷云、卷层云、高积云等;

农业气象学习题1-3章

农业气象学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气象学 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3、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农业生产、气象条件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__________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3、农业气象学是______________科学与______________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农业、气象 单项选择题: 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 D )。 A、大气物理学 B、地球物理学 C、物理气象学 D、大气科学 2 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 B)。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 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 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 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C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肥力 2 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D)。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 问答题: 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3分) 2、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1分) 填空题: 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___平行 ___________观测。 第一章地球大气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

第一章(地球大气)练习题 1、大气由、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等三部分组成。 2、在大气五个铅直分层中,对人类活动影响最直接的一层。 3、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大气中发生而形成的。 4、大气中的水汽和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红外辐射。 5、臭氧层位于 km高度的大气层。 6、晕主要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六边形片状和柱状冰晶对日、月光线进行折射所形成的。对吗? 7、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辐射)练习题 1、绝对黑体对于投射到其表面的辐射的反射率为(添数值)。 2、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为。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方式主要有吸收、和反射。 4、地面反射率随地表粗糙度的增大而。 5、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的吸收辐射与放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 6、冬、夏至日的太阳赤纬为°。 春分日的太阳赤纬为°。 秋分日的太阳赤纬为°。 7、光照时间(大于、等于、小于)昼长。 8、地面辐射差额由负变正的时间是日落前1小时,对吗?

9、大气量(m)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就越多吗? 10、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一定是直角吗?其计算公式为。 11、简述北半球可照时数随季节、纬度的变化规律。 12、试计算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江苏省南京市(32°00′N,118°48′E)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第三章(温度)练习题 1、温度的是指一年中最热月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月平均温度之差。 2、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气温铅直梯度为负值的现象称为。 3、当空气做绝热上升运动时,其温度。 4、大气中常见的降温过程有冷却、接触冷却、混合冷却、绝热冷却。 5、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为。 6、下列城市中,夏季光照时间最长的是。 A、广州 B、成都 C、上海 D、哈尔滨 7、地面与近地气层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最主要的方式为。 A、辐射热交换 B、传导热交换 C、乱流热交换 D、潜热交换 8、下列城市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济南 B、南京 C、上海 D、广州 9、下列数值中,气温铅直梯度为℃/hm时,气层处在条件不稳定状态。 A、-0.2 B、0.3 C、0.8 D、1.3 10、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时。

第五章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气压与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_____风。 ①东②东南③西④西北 2、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_____ 。 ①右边②右前方③左边④左前方 3、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______。 ①增大②降低③先增后降④先降后增 4、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 百帕。 ①4/3 ②760 ③1000 ④1013 5、在陆地上,_____气压高。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_____增大。 ①大气质量②大气压力③单位气压高度差④大气柱 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 的作用。 ①水平地转偏向力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摩擦力④惯性离心力 8、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_____ 。 ①高压指向低压②低压指向高压 ③中间指向四周④四周指向中间 9、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____ 。 ①左前方②右后方③左方④右方 10、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①纬度②大气密度 ③气压梯度④地球自转角速度 11、梯度风未考虑_____ 的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 ③惯性离心力④摩擦力 12、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_____ 个气压带。 ①2 ②3 ③4 ④5 13、由于季风影响.在_____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梅洋。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 (二)多项选择 14、我国是著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_____。 ①东南风②东北风③西南风④西北风⑤东风 15、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 ③惯性离心力④重力⑤浮力 16、_____为自由大气中的风。 ①季风②梯度风③海陆风④焚风⑤地转风 17、地转风是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重力②浮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水平地转偏向力⑤惯性离心力⑥摩擦力 18、北半球行星风带包括有_____。 ①西北信风带②东北信风带③盛行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⑤极地东风带⑥极地西风带 19、_____ 为地方性风。 ①地转风②梯度风③摩擦风④焚风 ⑤海陆风⑥峡谷风⑦山谷风 20、海拔越高,则_____。 ①气压越高②气压越低③空气密度越大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doc

1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2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13)1200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答案:1.对,2.错, 4.对,5.错,6.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

2011农业气象学试题A卷(1)

以下各题中未注明单位的各物理量均为标准国际单位制。 1.C 2.C 3.A 4.B 5.D 6.C 7.C 8.C 9.B 10.B 11.A 12.B 13.D 14.C 15.C 16.C 17.B 18.A 19.B 20.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共20分) 1.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对农业生产最有利。 A、5月下旬 B、6月上旬 C、6月中旬 D、6月下旬 2.露点温度表示()。 A、潮湿地面温度 B、空气湿度 C、饱和湿空气温度 D、未饱和湿空气温度 3.一团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 A、γ<γm B、γ=γm C、γ>γm D、γ≤γm 4.低层大气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5.切变线是指()急剧变化的界线 A、温度 B、湿度 C、气压 D、风 6.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个气压带。 A、2 B、3 C、4 D、5 7.下面霜冻最轻的是()。 A、谷地 B、洼地 C、山顶 D、坡地 8.温度愈高物体放射能力的波长愈向短波方向移动。已知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的波长为0.475微米,由此计算得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 A、5780 K B、6500 K C、6000 K D、6300 K 9.大气中臭氧主要集中在()。 A、散逸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O与O2易合成O3 B、平流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 C、对流层,因该层温度低,O3不易分解 D、近地层,因该层温度高,O与O2易合成O3 10.在北球,冬半年,随着纬度的升高()。 A、昼弧增长 B、夜弧增长 C、昼弧夜弧相等 D、昼弧变短 11.以下作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油菜 B、玉米 C、烟草 D、水稻 12.积雨云属于()云系。 A、滑升云 B、积状云 C、波状云 D、层状云 任课教师: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农业气象学试题

农业气象学试题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及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及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氮) 、(氧) 、氩和(二氧化碳)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长波)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低) ,夏天比冬天(低) 。 5. (水汽)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温度)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降低)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平流)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

随高度增高而 (升高)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200) 千米。 三、判断题: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x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x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x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 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 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 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 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 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 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 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 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 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四章培训讲学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 四章

第四章水分 名词解释 大气湿度绝对湿度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植物蒸腾农田蒸散可能蒸散降水量降水强度水分临界期水分关键期水分利用率填空 1、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有:()、()、()、()。 2、水汽压的日变化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3、一天中相对湿度的最高值出现在()时,最低值出现在()时 5、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情况下()季节最小,()季节最大,但是我国大部地区则相反。 6、水汽凝结的条件为:()、() 7、云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空气中()、(),还必须有()。 8、云滴增大主要是通过()、()两种过程完成的。 9、按云底距地面的高度可将云分为()、()、()三族。 10、降水量的单位是(),降水强度的单位是()。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下列各途径中,能够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有()()()() A、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 B、降温; C、减少水汽含量; D、撒干冰; 2、大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有()()()()等。 a、绝热冷却;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混合冷却。

3、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是()()()()。 A、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 B、天气晴朗; C、微风(1~3米/秒); D、大气层结稳定; 4、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有()()()()。 A、城市雾较农村多; B、混合雾是由冷暖湿空气混合而形成的; C、雾的形成不需要凝结核; D、有雾形成,相对湿度大于100%; 6、产生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 A、露; B、云; C、霜; D、雾; 10、连阴雨过多的地区()()()()。 A、作物易倒伏; B、水果含糖量低; C、可引起落粒落果; D、植物多病; 8、冰雹形成在下列云层中()()()()。 A、浓积云; B、层积云; C、积雨云; D、雨层云; 四、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称为相对湿度。 2、未饱和状态下,水汽压小于0,相对湿度大于100%。 4、水汽压一定时,气温愈高,饱和差愈小,反之愈大; 6、温度愈高,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就越大; 7、水汽压单峰型日变化常发生于夏季的内陆; 8、饱和差越大,水面蒸发越快; 9、大风天有利于露和霜的形成;无风天有利于雾的形成; 10、高云族包括卷云、卷层云、高积云等; 1、水汽压单锋型日变化最小值出现在:()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农业气象学 二、填空题: 1、农业气象学是()与()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多选题: 1、农业气象学()()()() a、是大气科学和农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 b、是农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c、是应用气象学的分之学科之一; d、是气象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重点领域。 四、简答题: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 气溶胶粒子对流层 二、填空题: 1、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可将大气分为( )、( )、 ( )、( )、和散逸层。 2、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 三、多选题: 1、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d、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2、对流层()()()() a、是大气的最底层; b、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 c、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 d、云、雨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3、在大气的各层中,对流层()()()() a、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 b、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65/100m; c、空气多以水平运动为主; d、是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层次 4、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 四、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薄的大气层。

3、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和平流层。 五、判断题:(正确√,错误×) 1、在对流层中各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2、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薄的大气层。 3、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厚的大气层。 4、对流层是大气各层中厚度最厚的大气层。 5、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6、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和平流层。 7、气溶胶粒子能充当水汽凝结核。 六、简答题: 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农业气象学习题1-5

农业气象学习题1-5

农业气象学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题: 1 、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3、农业气象学是(农业)科学与(气象)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4、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平行)观测。 三、单项选择题: 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 D )。A、大气物理学 B、地球物理学 C、物理气象学 D、大气科学 2 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 B )。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 B、同时同地进行

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 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 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 四、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B、C)。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肥 2 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B、D)。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 五、问答题: 1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3分) 2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1分) 第一章地球大气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大气的正确叙述是(C)。 A、几乎全部的水汽、尘埃、氮、氧都集中在对流层。 B、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二氧化碳。 C、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大气中。

农业气象学试题(A)

园林系农业气象学试题 1.天气: 2.焚风: 3. 光合有效辐射: 4. 日平均温度: 5. 逆温: 6. 三基点温度: 7.气团: 8.寒潮:。 9.锋: 10.海陆风: 二、判断题:(1*20) 1. 臭氧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3. 每年的终霜冻是春季的最后一次霜冻。 4.由于冷空气密度比暖空气大,所以锋面总是向冷空气一方倾斜。 5.青藏高原是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 6. 白天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空气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 7.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8. 风速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冬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9.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10.当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某一地区交馁时,常能引起剧烈地天气变化过程。 11. 寒冷时期,灌水保温,是因为水的热容量大。 12.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3. 对同一作物而言,其生物学下限温度高于其活动温度,更高于有效温度。 14. 正午前后,土温随深度加深而升高,气温随高度降低而降低。 15. 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饱和差则等于零。 16. 形成露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上,出现霜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下。 17. 顾名思义,季风就是季节性的风,如春季为春季风,夏季为夏季风等。 18. 一团湿空气从海平面沿一山坡上升,其温度必然会升高。 19. 出现霜时必定有霜冻,而出现霜冻时不一定有霜。 20. 低压与气旋是同一种天气系统的不同名称。 三、填空题(1*20) 1.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2.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是1的物体称为。 3.凡在锋运行的方向上,暖气团逐渐代替了冷气团的位置,称为。 4.按照三圈环流理论,北半球有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四

农业气象学习题1-3章

农业气象学习题 绪论 名词解释题: 1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气象学 2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3 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填空题: 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农业生产、气象条件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__________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3农业气象学是______________科学与______________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农业、气象 单项选择题: 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大气科学)。 A、大气物理学 B、地球物理学 C、物理气象学 D、大气科学

2 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 B )。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 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 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 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 B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BC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肥力 A、B、C 2 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D)。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 A、B、D 问答题: 1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3分) 2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1分) 填空题: 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_______平行_______观测。 平行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二章

第二章辐射 一、名词解释: 辐射辐射通量密度太阳辐射光谱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总辐射 太阳常数分子散射(雷利散射)粗粒散射(米散射)太阳高度角 光合有效辐射(PAR)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短日照植物PAR 长日照植物中性植物光能利用率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散射辐射光照时间可照时数临界日长太阳辐射光谱 二、填空题; 1、光照时间是()与()的总和。 2、太阳辐射光谱可大致分为()、()、()、 3、大气减弱太阳辐射的方式有()、()、()、 4、地面反射辐射为()辐射,大气辐射为()辐射。 5、太阳辐射为()辐射,地面辐射()辐射。 6、太阳直射()时,即为()日,北半球有极昼现象。 7、在北半球的夏半年,纬度(),白昼越长,白昼最长的一天为() 7、在北半球的冬半年,纬度(),白昼越短,白昼最短的一天为() 8、直接辐射的表达式为()、散射辐射的表达式为()。 9、太阳直射()时,即为()日,北半球有极夜现象。 10、到达地面的太阳散射辐照度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加而(),随 ()增加的而减少。 11、春分时赤纬为(),夏至时赤纬为()。 12、太阳辐射随波长的分布大致可分为(),(),和()。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中()()()() a、水汽吸收最强是红外光; b、氧和臭氧对紫外光吸收很强; c、水汽吸收最强是紫外光;

d、氧和臭氧对红外光吸收很强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a、在平流层以上主要是氧和臭氧对紫外辐射的吸收; b、在对流层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对红外辐射的吸收; c、在平流层以上主要是氧和臭氧对红外辐射的吸收; d、在对流层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可见光的吸收; 3、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 a、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 b、将转化成为热能而不再到达地面; c、多位于太阳辐射光谱的两端。 d、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可见光部分。 4、影响水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照度的因子有()()()() a、大气透明系数 b.土壤湿度c.粗糙度 d.太阳高度 5、某地纬度为30°N,春、秋分时,()()()()。 a、赤纬为0 ; b、赤纬为23.5°; c、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60°; d、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90°。 6、某地纬度为30°N,夏至时,()()()()。 a、赤纬为-23.5°; b、赤纬为23.5°; c、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83.5°; d、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90°。 6、影响地面净辐射的因素有()()()() ①太阳总辐射;②反射率;③大气辐射;④地面辐射。 四、改错(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冬至时,阳光直射赤道,这一天北半球白天和夜间的时间相等。 2、夏至时,阳光直赤道,这一天北半球白天和夜间的时间相等 3、水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太阳辐射。 4、天空散射辐射是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是短波辐射。 5、45°N,春分时,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是90°。 6、太阳辐射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 7、地面辐射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 8、感光性强的短日照植物,其临界光照长度长。 9、感光性强的长日照植物,其临界光照长度短。 五、判断题:(正确√,错误×) 1、大气按其本身的温度向外发射短波辐射。

农业气象学综合习题1

农业气象学综合习题(一) 一、填空题 1、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大气按照气温垂直分布可以分为 、、、、五层。其中与农业生产最密切的是。 2、对农业生产来说,四季的划分主要是以为标准,这对农 作物最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3、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削弱作用主要是大气的、 、三种。 4、空气增温和降温的主要方式是、、 、、、和 . 4、一定周期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称为,如果一天中土壤最 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则称为 . 5、农业气象上通常用的三基点温度是指、、 。 6、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等等。 7、水汽凝结的条件有二:一是 二是。8、填图,如果图中所示的是中心气压比四周 的水平空气涡旋的气旋天气系统。请标出气旋内和 气旋上下的气流方向,此时气旋内部多为阴雨,东 部吹风,后部吹风。 10、形成气候的最基本的自然因子有、、 。 11、栽培措施中覆盖的气象效应有二,一是,二是 。 二、名词解释 1、气候:

2、太阳高度角(h⊙): 3、光补偿点: 4、相对湿度: 5、季风: 6、高压脊: 7、锋: 8、活动面: 三、单项选择题 1、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现形成的短时间的不稳定的瞬息多变的现象称为() A 气象 B 气候 C 天气 D 大气 2、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小麦、大麦等有芒谷物成熟,水稻等有芒谷物忙于播种,进入夏收夏种大忙季节是() A 立夏 B 小满 C 芒种 D 夏至 3、我国小麦能够在西藏获得优质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日较差大和光照强 B 空气干燥 C 气温低,适合小麦生长 D 气温年较差大 4、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也就是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 A 作物水分临界期 B 关键期 C 孕穗期 D 成熟期 5、逆温层的出现说明大气是() A 不稳定 B 稳定 C 中性状态 D 上层稳定,下层不稳定 6、某日的降水量是40mm是() A 小雨 B 中雨 C 大雨 D 暴雨 7、国家气象局制定的全国性寒潮标准是:冷空气入侵,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 )或其以上。 A 5℃ B 10℃ C 15℃ D 20℃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霜和霜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 霜冻发生时一定有霜存在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 称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 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 水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 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 地轴方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 地昼夜长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 气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 的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 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 考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五章气压与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_____风。 ①东②东南③西④西北 2、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_____ 。 ①右边②右前方③左边④左前方 3、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______。 ①增大②降低③先增后降④先降后增 4、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 百帕。 ①4/3 ②760 ③1000 ④1013 5、在陆地上,_____气压高。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_____增大。 ①大气质量②大气压力③单位气压高度差④大气柱 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 的作用。 ①水平地转偏向力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摩擦力④惯性离心力 8、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_____ 。 ①高压指向低压②低压指向高压 ③中间指向四周④四周指向中间 9、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____ 。 ①左前方②右后方③左方④右方 10、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①纬度②大气密度 ③气压梯度④地球自转角速度 11、梯度风未考虑_____ 的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 ③惯性离心力④摩擦力 12、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_____ 个气压带。 ①2 ②3 ③4 ④5 13、由于季风影响.在_____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梅洋。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 (二)多项选择 14、我国是着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_____。 ①东南风②东北风③西南风④西北风⑤东风 15、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 ③惯性离心力④重力⑤浮力 16、_____为自由大气中的风。 ①季风②梯度风③海陆风④焚风⑤地转风 17、地转风是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