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的大国外交及国际地位和作用

俄罗斯的大国外交及国际地位和作用

俄罗斯的大国外交及国际地位和作用
俄罗斯的大国外交及国际地位和作用

俄罗斯的大国外交及国际地位和作用

刘桂玲

近年来,俄罗斯把推行大国外交、确立有影响的“力量中心之一”地位和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作为跨世纪外交战略的核心。今秋,莫斯科将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9月和10月,中俄、俄美及俄日首脑将先后聚首俄罗斯。这意味着随着国力的逐步复兴,俄大国外交会更加凸显,将对世界和地区力量结构的变化及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大大削弱,已不具备与美抗衡的力量。但美国仍把俄罗斯作为潜在对手,并欲趁其衰弱之机,构筑在军事上遏制俄罗斯的地缘防线,达到防俄、弱俄,最终把俄融入西方体系的目的。俄罗斯外交在经历了对美和西方抱有幻想及期望值过高时期后,进行了战略调整,1996年普里马科夫接任俄外长后,开始把推行大国外交和确立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最佳战略位置作为外交战略的主要目标。最近两年俄罗斯大国外交比较活跃。

(一)倡导多极世界,积极发挥多极中一极的特殊作用,以争取与美国的“平等地位”。

(1)推动多极世界。俄罗斯通过对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发展趋势的判断,认为世界形势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后,俄日欧中各大力量及一些地区和次区域联合体的经济、政治地

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在国际政治中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的国家企图建立单方面依靠军事力量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国际关系体制,试图以此来影响世界新体制形成的速度和方向”。俄在国际领域的总体方针是确立在多极世界中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力量中心之一”的地位,不希望由一国来决定世界秩序,坚决反对一家说了算的单极世界。叶利钦多次指出单极世界会重蹈冷战履辙,多极化世界不需要“领导国家”和“被领导国家”。今年5月,叶在俄外交部讲话时再次强调,无论是现在还是21世纪,世界都不允许一个国家发号施令。

(2)提出“大欧洲”设想,密切与欧洲关系,与美国争影响。北约东扩战略的启动对俄国家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俄担心波、捷、匈三国加入北约后,波罗的海三国和独联体其它国家都可能成为北约扩大的目标。为此,俄对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问题,坚持强硬态度,提出如吸收三国加入北约,俄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北约的态度。同时,俄又采取迂迥战术,加强对欧外交力度。首先,提出建立“大欧洲”设想,欲利用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通过改善与欧洲大国关系,以提高其在欧洲的地位,并逐渐排挤美对欧洲的影响。其次,积极改善与欧盟关系。继1994年与欧盟签署“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后,1995年又被接纳为欧洲委员会正式成员,与欧洲国家关系普遍有所改善:俄法两国决定核武器不再瞄准对方;俄

7

英签署共同打击国际犯罪协议,布莱尔还表示支持俄尽快加入世贸组织。1997年10月,俄与法、德确立了三国首脑定期会晤机制,今年3月,该机制正式启动,俄德法举行三国首脑会晤时达成口头协议,法德表示暂不考虑吸收波罗的海三国入约问题。

(3)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积极发挥独特作用。俄罗斯自1996年全面展开全方位务实外交以来,大大改善了外交处境。外长普里马科夫在今年新政府组建后强调,俄罗

,但俄同时有能力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主角,发挥大国作用。近年来,俄在美对波黑、伊拉克和科索沃危机及最近发生的对印巴核试进行制裁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独立立场,反对制裁,并积极争取一些大国的支持,使美国也不得不考虑俄罗斯的意见。

(二)进一步调整对独联体的政策,巩固“势力范围”。俄将独联体视为其实现大国外交和抗衡北约东扩威胁的战略基地。为防范和抵御西方国家对该地区的渗透和分化,叶利钦早在1995年9月14日签署的《俄联邦对独联体国家战略方针》中就强调,“独联体国家是俄罗斯的特殊利益地区”,并把该地区列为俄外交重点之一。但近年独联体离心倾向不断发展,1997年10月举行的基乌讷希首脑会议不欢而散,会后甚至出现了独联体是否有必要存在下去的议论。俄罗斯对此进行了反思,重新认识到独联体一体化是个曲折的过程,存在很多复杂、不利因素:

(1)俄罗斯曾一度把独联体国家看作是俄经济改革的“包袱”,在独联体一体化问题上没有很好发挥牵头作用。(2)独联体国家在经济潜力、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差别:俄罗斯占独联体国家总产值的80%,乌克兰占8%,哈萨克斯坦占3.7%,白俄罗斯占2.3%,乌兹别克斯坦占2.6%,其它共和国的比重均不到1%;独联体各国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导致资金和物质的严重短缺,拉开了独联体国家在发展条件和居民生活水平上的差距;独联体国家还没有完成市场改革,在市场改革的速度和途径上还有分歧,这种分歧、差异有碍于形成共同市场。(3)大国和地区势力纷纷对独联体施加政治和经济影响,试图把独联体国家变成燃料、原料供应国和输出本国商品、资本的市场,竭力削弱俄罗斯对独联体的影响。

为减弱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遏制独联体分解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俄罗斯调整了政策,并采取三大举措:(1)加强俄白联盟和俄白哈吉四国经济共同体的核心作用,以带动独联体的合作。今年4月,俄、白、哈、吉四国又决定接受塔吉克斯坦为关税同盟成员。(2)重点改善与“离心倾向”较强的乌克兰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增强独联体的内向力。俄分别与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签订长期经济合作条约,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维系相互关系。(3)稳定中亚和高加索地区。通过与该地区一些国家签订“安全和友好条约”,参加里海地位划分和里海石油开发等,扭转俄在这一地区影响力下降的趋势。7月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莫斯科签署了《永久友好和面向21世纪同盟宣言》以及《关于里海北部海底划分协定》等文件,为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等里海沿岸国家划分里海和进一步加强合作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深化与亚太国家关系,确立欧亚大国地位。俄被接受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8

后,不断加强与亚太各国的关系。

首先,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经济和国际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关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俄在多极世界中仍是较弱的一极。因而,进一步发展俄中关系,加强与中国的协调,有利于改善其在亚太地区和多极格局中的地位。

其次,进一步加强俄日关系。俄欲把支持日本进入联合国安理会等“政治援助”作为交换条件,推动缔结俄日和平条约,促进

,带动下个世纪俄经济的复兴。今年7月中旬俄总理基里延科首次访问日本,两国政府分别签订了以下协议: (1)俄日投资保护协定;(2)俄日宇航合作协定延长5年的文件;(3)日本向俄罗斯提供8亿美元不附条件的贷款的协议,等等。基里延科总理同桥本首相(已辞职)及外相小渊(现首相)分别举行会谈,探讨俄日两国在共同面临经济困境的情况下发展双边关系的新途径。但是,两国难以跨越领土问题的障碍。

第三,俄以军售为先导,与印度及东盟各国积极开展合作,扩大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俄仍处于政治经济转轨期,主要精力将投入到稳定和恢复经济及政治机制改革上,恢复大国地位的进程仍有一定限度。

(一)俄军事优势地位有所减弱。

(1)总体实力削弱。苏联解体、俄美不对等裁军以及俄无力更新武器等因素,大大削弱了俄的军事大国地位。根据俄罗斯和西方作出的估计,不论俄美两国在双边武器控制协定问题上是否取得进展,从现在起10年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将呈衰退趋势,其武装力量同苏联的鼎盛时期相比将不到1 10。

(2)实施核遏制战略颇感力不从心。俄视核武器为唯一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把准备应付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作为国家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俄提出保持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将核潜力保持在足够水平上,以在未来继续保持核大国的地位。但今后10-15年俄的核力量将大大削减,海、陆、空三足鼎立的核力量结构将发生改变:远程轰炸机即将过时;核潜艇的数量由苏联时期的62艘减至目前的28艘,而且只有23艘可投入使用;陆基导弹将大部分退役。俄军事专家预计到2010年核弹头将只有700-1000枚。新总理基里延科上任后,提出讨论通过《关于发展战略核威慑力量计划的决议》,而落实资金仍是最大难题,新总理也难为无米之炊。

(3)军事改革计划难以推进。俄今后5年军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和完善战略核力量集团;使武装力量的人数和编制最佳化;用新型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部队;完善武装力量的管理系统。实现这些计划需要有足够的资金,目前俄经济困难,债务已累计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4%。政府确定1998年国防预算支出为92.76万亿卢布,但资金很难到位,军事改革也很难如期完成。

(二)下世纪初俄罗斯经济复兴困难重重。

(1)确定的经济指标难兑现。俄政府1997年3月出台了中期经济计划(1997--2000年),提出到2000年,经济增长目标为4.5%-5%,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 -8%,固定资本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提高到22%-24%。1997年俄独立后经济首次出现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工业产值增长1.9%,通货膨胀率

9

降为11%。俄在此基础上把1998年定为经济增长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分别增长2%和4%。但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使刚刚有点起色的经济受到重创。年初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以及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等因素,已使俄今年失去70亿美元的预算收入,到年底可能会增加到150亿美元。5月出现的第二次金融危机,使俄股市大跌,卢布兑美元的汇率超出政府规定的“预警线”。加之俄缺乏有效的税收监控机制,偷税漏税严重,国家每年因此少收入约130亿美元。目前国内企业三角债无法解决,拖欠工资数额庞大,资金短缺,投资萎缩等,经济形势严峻。基里延科接任政府总理后多次指出,俄经济增长已出现停滞。6月23日,俄政府提出“财政和经济稳定计划”,旨在消除金融市场的紧张形势,建立一种强大的、能在未来免受国际金融市场危机冲击的经济。但远水救不了近火,缓解经济危机非一日之功,俄所确定的经济计划指标难以兑现。

(2)经济改革方针和模式未定。俄已确定向“面向社会的市场经济”过渡,把增加投资和发展生产放在首位的基本方向。但面对俄出现的金融危机,由于拖欠工资引发的罢工浪潮,俄新政府不得不走盖达尔、丘拜斯的稳定货币的老路。为避免金融市场继续动荡和稳定卢布,今年上半年再贴现率已变动6次,由2月初的年利率28%提高到5月27日的150%。扩大再生产、保障居民福利和就业率的许诺无法兑现。为缓解金融危机的燃眉之急,叶利钦再次启用丘拜斯,6月17日任命他为同国际金融机构联系的副总理级总统特别代表。7月13日,俄官方宣布国际金融机构今明两年将向俄贷款226亿美元。不难看出俄经济仍处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状况,目前

还没有能力进入经改方针指导下的轨道。

(3)议会和总统选举将干扰新政府工作。俄定于1999年议会选举,2000年总统大选。随着选举日期临近,政治斗争将会再度升温并干扰经济建设,增大新政府的工作难度。俄共等左翼反对派随时都可能利用新政府工作中的失误对其提出不信任案,新政府难以招架杜马的秋季攻势。

(三)俄实力衰退,外交难有大作为。

(1)从经济实力看,俄目前远远落后于美等大国。目前美国国内总产值占世界比重约为21%,俄罗斯只占1.7%,居世界第16位。俄恢复国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21世纪初俄不可能在外交上有重大作为,更无实力真正取得与美的平等地位。

(2)独联体国家“疏俄靠西”倾向有所发展,一体化进程难以推动。西方以优于俄罗斯的经济实惠为诱饵,加强对独联体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渗透。美国加强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进行军事政治合作,北约也利用与这些国家确立的“和平伙伴关系”,试图通过帮助搞军事建设和举行维和演习等,达到对付俄罗斯和削弱独联体的目的。美日等西方国家纷纷制定“新中亚战略”和“欧亚战略”来插手里海石油的开发。截至1998年1月1日,独联体国家(不包括俄)从国际金融机构和援助国得到的贷款总额为304亿美元(包括利息),而俄罗斯提供贷款56亿美元,仅占总额18%。由于俄无有效的经济手段在独联体确立“轴心国”地位,各国的目光已开始向西方转移。独联体一体化出现“逆向”发展趋势。

(3)对北约东扩无计可施。尽管俄大国地位在政治上已得到西方承认:正式成为“8国成员”,加入“巴黎俱乐部”和“伦敦俱乐部”,但北约东扩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自去年7月北约正式决定接纳波捷匈为新

01

成员后,敞开了东扩大门,目前波罗的海三国已把争取加入北约作为基本国策,乌克兰加入北约也在其考虑之内,美专家认为2010年前不排除乌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俄罗斯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虽仍处弱势地位,但凭借其地缘政治优势和军事能力,其影响力仍不容低估。

(一)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起到促进作用。

(1)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近几年来,俄调整外交战略,改善与大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一些解决热点问题的建议并得到一些国家的支持,使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发言权有所增强,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一些决策起到牵制作用,改变了90年代初海湾危机时美国一家说了算的局面。今后,俄在对联合国进行改革、维护地区安全以及构筑国际关系新秩序过程中,将发挥特殊作用。这将对美国试图凭借自身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优势,利用北约和美日军事同盟控制欧亚两线,确立一极地位的战略目标构成挑战。

(2)俄保持必要的核遏制潜力有利于维持核战略均势。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优势虽然有所减弱,但其目前具有的核能力仍是唯一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俄已提出今后将把战略核力量作为现实遏制战略的主要手段。叶利钦在今年7月强调指出,要发展核遏制力量,并作出具体规划:今后俄战略核力量结构仍由陆、海、空三个部分组成,这种体系要维持到2000年之后。俄拥有的核威慑能力有利于保持亚太及其它地区的核战略均势。

(二)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俄仍是一个有影响的大国,将对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起到稳定作用。俄罗斯目前处于政治和经济转轨期,正在努力恢复大国地位和振兴经济,这有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1)有利于亚太地区安全。亚太地区是美俄中日等各大力量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交汇点,也是各种势力相互争夺容易引发矛盾的事端多发地区。在多极化趋势发展进程中,区域矛盾将会增多,然而亚太地区至今没有形成有效和定型的安全机制,俄罗斯进入亚太地区,发挥大国作用可促进各大力量相互制衡,有利于推动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俄罗斯主张建立多边安全机制,强调增强相互信任和不诉诸武力、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并已提出建立“东北亚多边磋商机制”、“地区冲突调解中心”等多项关于建立亚太安全新机制的建议。俄积极与哈、吉、塔协调,分别于1996和1997年与中国签署了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协定,为亚太地区建立安全模式树立了典范。今年7月五国举行第三次会晤,讨论和落实地区合作问题,并提出五国安全合作机制向中亚和所有国家敞开大门。

(2)遏制伊斯兰极端势力在中亚地区的发展,稳定周边国家的安全形势。中亚地区面临伊斯兰极端势力扩散的威胁,尤其是塔吉克斯坦内乱外患,极易导致俄南部边境出现“不稳定地区”。宗教极端势力的扩散对周边邻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俄罗斯加强和改善与中亚五国的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宗教端极势力蔓延。目前俄已分别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中亚5国签署了双边和多边《保障独联体南部共同边界协议》、《保卫独联体外部边境协议》和《相互利用对方境内边防设施的原则协议》等文件,并成立了以俄为主的维和部队,使俄在中亚驻军合法化。○

11

SU MM ARY

Reth i nk i ng on Ch i na-Russi a Stra teg ic Coord i na tion Partnersh ip Ch ina2R u ssia strategic coo rdinati on p artnersh i p is a new2type state relati on sh i p o r m odel fo r cooperati on.B ased upon m u tual tru st and equality,it ai m s at p ro tecting the respective nati onal in terests,develop ing econom ic and trade cooperati on,and estab lish ing a ju st and reasonab le new in ternati onal o rder fo r po litics and econom y w 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2confron tati on,non2alliance,and non2directi on to a th ird coun try.T he co rrect understanding on Ch ina2R u ssia strategic partnersh i p no t on ly affects the po siti on and directi on of the b ilateral relati on sh i p,bu t also has som eth ing to do w ith the p resen t situati on as w ell as the fu tu re trend of the structu re adju stm en t of the w ho le in ternai onal relati on s.To look at Ch ina2R u ssia strategic partnersh i p,the au tho r th ink s that the fo llow ing th ree po in ts shou ld be no ted.(1)Ch ina2R u ssia strategic coo rdinati on p artnersh i p ough t to be b rough t in to the setting of the w o rld m u lti2po larizati on in fu lly regarding Ch ina and R u ssia to be the sign ifican t pow ers to p rom o te m u lti2po larizati on.

(2)Ch ina2R u ssia coo rdinati on shou ld be view ed all2sidedly to the effect that the con so lidati on of the b ilateral relati on sh i p m igh t be con sidered o rgan ically together w ith the developm en t of in ternati onal coop erati on.T here shou ld also be a fu ll understanding on the great po ten tial and b road p ro sp ect of the b ilateral cooperati on.(3)D ialectics shou ld be app lied to the app roach to the difficu lties and p rob lem s ex isted in Ch ina2 R u ssia relati on sh i p,so as to avo id the b lind op ti m is m and lo ss of confidence.

Russi a:B ig Power D iplomacy and Its I n terna tiona l Sta tus and Role A t the tu rn of the cen tu ry,R u ssia p u rsues b ig pow er di p lom acy and sets its strategic ob jective of ob tain ing a favou rab le po siti on in the com ing m u lti po lar w o rld.Its p rinci p al app roaches are as fo llow s:(1)advocating m u lti po lar w o rld and m ak ing active p lay of its special ro le as an independen t po le in the w o rld;(2)fu rther adju sting the po licy tow ard C I R and con so lidating its sp here of influences in the regi on;(3)deep en ing the relati on s w ith the A sia2Pacific coun tries and estab lish ing its Eu rasian b ig pow er statu s.B u t there are still m ajo r difficu ties in realizing above targets,m o stly due to the w eaken ing of R u ssia’s m illitary superi o rity and the heavy hardsh i p in revitalizing its econom y at the beginn ing of nex t cen try.A s a resu lt,R u ssia can m ake few p rogress in di p lom acy.

In the fu tu re,R u ssia w ill be po siti oned inferi o rly in the m u lti po lar w o rld. How ever,in tak ing advan tege of its geo2advan tege and cu rren t m illitary ab ility,R u ssia cou ld still p lay an active and stab le ro le in bu ilding a fair and reasonab le new in ternati onal po litical and econom ic o rder,and keep ing the regi onal p ro sp erity and developm en t.

Russi a:An ti-Cr isis M ea sures and Prospect T he R u ssian financial crisis goes 64

军事理论第三章

第三章 1.试述21世纪初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走向。 答:1、局部战争不可避免; 2、军事安全更加突出; 3、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将呈现新的形态,高技术、高强度、高消耗的特性更加明显; 4、选择科技强军; 5、国际安全问题更趋多元化。 2.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邻国众多,军事强国林立,所受军事威胁大; 2、人口稠密,发展不平衡; 3、与邻国存在着复杂的领土、领海争端; 4、跨界民族问题形势复杂。 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答:1、台湾问题 2、中印边境争端 3、南海问题 4、朝韩问题 5、印巴问题 6、美国染指中亚对我战略影响 7、陆上强邻俄罗斯 8、海上强邻日本 4.以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为代表的极端势力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答: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安定和民族宗教团结,使我国西部地区维稳、反恐、安边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 5.坚决打击“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答:1.两岸统一可以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两岸统一对我国的安全与发展影响深远。 6.什么是战略?它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1、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谋求建立单极世界;

2、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 3、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 4、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 5、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 6、地区大国不断壮大; 7、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 7.什么叫战略环境?影响一个国家战略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的客观条件及其所形成的战略态势。战略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战略环境应重点研究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 8.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第一,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主导并利用现行各种国际规则,保护和扩大其既得利益。 第二,美国是这个既得利益国家集团中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咄咄逼人的力量,同时,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实力也在急剧提升。 第三,在确立和实施国际规则的方式上,明显带有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并开始呈现出北美、欧洲并立和亚洲加速组合之势。 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有建立更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强烈愿望和某些优势。 9.如何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两重性? 答:(一)总体相对稳定,军事形势由紧起缓 1、全面战争的危险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2、我国与所有的邻国都保持正常的国际交往; 3、我国周边的热点冲突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二)情况复杂战争危机仍然存在 1、美国将在较长时期内对我国保持现实的综合压力; 2、日本争当世界政治大国,对我国构成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 3、中国周边热点地区不少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 4、中国与周边邻国陆海疆域战争一波三折; 5、中国的边疆地区仍不太平。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形象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综合来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5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的国际角色,和半个世纪前不可同日而语。 五十多年前它是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一员,三十多年前它加入了联合国,二十多年前,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使得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两年前,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过去十年到十五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出口产业的壮大推动了贸易的扩张。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专家拉迪预言,“2004年,中国将成为在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经济。” 他指出,中国的贸易迅速增长,对亚洲造成尤其重大的影响。 拉迪说:“其他亚洲国家认识到中国是它们的头号出口市场,又因为中国的进口增长也很快,所以中国对亚洲国家,包括最大的经济体日本的经济增长,起了重大作用。” 正因为近十年中国在区域和国际经济、贸易和外交层面的角色日益显赫,打破了国际间原有的势力均衡,由此引起各方的不同反应,中国威胁论是其中最明确的一种。 未知数但是,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室的东北亚事务专家季北慈认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到底是不是一种威胁,现在下定论为时过早,因为还有不少未知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国际社会和中国是否能互相容纳和适应对方。 他说:“世界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国际间出现一个新的力量时,有时会造成破坏,因为现有体系中的力量需要接纳和适应新的力量,而新的力量,现在是中国,显然要寻求更大的影响力,要扮演更大的角色。至少历史表明这个过程不会一直顺

大国崛起解说词俄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俄国 【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简评《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大国崛起》作为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重拳出击的一部12集电 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 规律。此片一出,誉之者有之,毁之者亦有之,孰是孰非,我们暂 且搁置一边,专门在解说词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央视为本片的制作可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光请近百位中外著名 学者领袖参与节目的录制,用3d还原了好多遗址,更夺人眼球的是 撰稿的高超功力。本片的解说词通篇在向观众传达一种思想,那就 是以人为本。以第四集的《工业先声》为例,解说词透着一股人情味,这与我国传统的纪录片的那种 政治教育风格不同。以往单方面的强调政治意义,一味地说教,不 厌其烦地高唱社会主义,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实在有点审美疲劳。显然,编导在策划这部片子时就为全片定下了基调,而撰稿在编写时 很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这样做出来的片子才不至 于千篇一律,苍白无力。 通览全集可以看出,这一集讲的是英国通过工业革命与市场经济的 发展而逐步强大,从而达到了其“日不落”的盛况。本来这是一个很 大很宽泛的主题,但是解说词把重点落实到了人身上,三位为英国 崛起作出突出贡献的或者说是十分典型的伟人身上——牛顿、瓦特、亚当.斯密。每个人代表着不同的时代,每个人有代表着不同的领域,如此典型,可谓精挑细选。 除了转场的亮点外,解说词很好地补充了画面的不足,弥补了电视 画面的一些天生缺点,比如对背景的介绍,内容的概括等方面。例 如第6分钟评价1763赢得英法七年战争的影响:从战争结束起,英 国较其周围国家重要还是不重要,已无关紧要。因为英国已不再仅 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在细节方面,有8分43秒:纺织厂无一例外的选址 在河边,揭示当时工厂的局限性,从而引出下问题;第23分50秒:出殡的那天??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很简 明得凸显出牛顿在当时的英国受尊崇的程度。在写到英国市场经济 是用的是第33分50秒的一个小细节:拿破仑更不愿承认,即便是

俄罗斯文学的地位与影响 评估

俄罗斯经典文学的地位和影响(绪言)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俄罗斯文学,尤其是俄罗斯经典文学是世界文坛上最伟大的文学遗产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俄罗斯造就了一大批才气横溢、出类拔萃的文学大师和一部部名闻遐迩、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就像一座座高耸的丰碑,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经典。高尔基曾说:“西方任何一国的文学在生活中出现的时候,都不曾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和速度,发出了这么强烈耀眼的才智的光辉……全世界都惊讶于她的美和力量。” 一、俄罗斯文学的分期和主要成就 为了更好地欣赏俄罗斯经典文学,有必要简要了解一下俄罗斯文学的主要分期和主要成就。俄罗斯文学分为古代文学(9—17世纪)、18世纪文学、19世纪文学和20世纪文学四个主要阶段,其中最重要也最主要的两个阶段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 (一)古代俄罗斯文学及其主要成就 俄罗斯古代文学又分为早期民间口头文学(9世纪前)、基辅罗斯时期文学(9-12世纪)、莫斯科公国时期文学(13-16世纪)和16-17世纪沙皇俄国文学。 俄罗斯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主要有勇士歌或壮士歌,占卜歌,神话故事,歌谣、童话和寓言等。基辅罗斯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历史故事、编年史、英雄史诗、传记、旅行记等。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俄罗斯第一部书面文学作品是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另外《俄罗斯编年序史》也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莫斯科公国时期的文学值得一提的多为记录著名战役的历史故事,如《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顿河彼岸之战》等。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形成。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宣布为沙皇(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沙皇),从此开始了沙皇俄国统治。到17世纪,文学开始突破中世纪格局,出现了一些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世俗故事,代表作有《舍米亚金判案的故事》。(二)18世纪俄罗斯文学及其主要成就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 导语:看完《大国崛起》纪录片12集,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欢迎阅读参考。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纵观《崛起》,其重点介绍了历史上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葡萄牙的强盛源于它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而资源十分匮乏迫使其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世界,走向强盛。随后完成统一的西班牙境况相似,而二者的竞争更加速了其共同崛起。荷兰人凭借其经济头脑和对财富的向往打开国门,经营海运,他们关心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财富,并凭借东印度公司展开了全球的贸易。英国通过文艺复兴将其文化的精华提升,成为一个思想高度发达的民族,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之彻底翻身崛起,超越其他欧洲国家。法国经历了太多的兴衰交替但最终走向了富强。德国统一后大力发展教育,并两次走上了侵略外国的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其文明彻底脱离亚洲不如列强行列。俄罗斯靠彼得大帝改革和叶

卡捷琳娜二世的德国血统充分吸收欧洲工业革命的精华,而战争波及的延迟也使俄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最终成为世界大国,并以此能够在冷战中和经过118年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的美国抗衡。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听说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爆流行,有口皆碑,于是借了碟看,末了还不忘刻录下来。 恩里克王子、伊莎贝尔女王、奥登巴恩维尔特、伊丽莎白女王、拿破仑?波拿巴、俾斯麦、明治天皇、彼得大帝、乔治?华盛顿…… 格物致知,我们不难发现,伟大时代的背后总会有一支巨擎、一只伟大的推手。历史呼唤英雄,英雄也领航着历史前进的风向标。 《大国崛起》显然是命定中国的,那么新世纪中国的这只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话——你准备好了吗? 开启海洋时代的大幕之后,崛起的魔棒先后在9个国家中相继传递,粲然全球角落。当时在东方的泱泱大清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图强,1840年国门破开之时,日本还没有步入明治维新时代,比肩而启的中日两国,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彻底改变格局。厘清落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其中根本之一要归咎于当时所谓大一统的封建文化:禁海、禁锢人文思想、四书五经等儒学教科书历经百世不更新,世世代代用

俄罗斯的政治与文化

俄罗斯的政治与文化 政治 苏联时期 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十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后扩至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独立国家时期 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法国式的半总统制(半总统制又名半议会制,又名议会执政府制,是一种具有总统制的实质,但在形式上保留议会制的外衣,而且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又在实际上掌握行政权力的政治体制。半总统制的内阁有相对较稳固的地位,国会权力相对缩小。)的联邦国家体制。俄罗斯联邦实行的是联邦民主制。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资产阶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总统是国家元首,任期4年。2008年修宪改为6年,由人民直选产生。总统拥有相当大的行政权力,有权任命包括了总理在内的高级官员,但必须经议会批准。总统同时也是武装部队的首领以及国家安全会议的主席,并可以不经议会通过直接颁布法令。总统不可以连任超过2届。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 一、俄罗斯的经济转轨 (一)俄罗斯经济是原苏联经济的主体 俄罗斯经济占原苏联经济的比重(%): 国民生产总值占70% ; 石油产量占90.9% ; 发电量占62.5%; 经济综合能力占60% ; 天然气占77.3%; 煤产量占55.4% (二)俄罗斯的激进经济改革 一是实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 把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盖达尔激进经济改革的内容; 盖达尔激进经济改革的内容; 全面紧缩银根; 大规模私有化 激进改革的严重后果: 首先,体制转轨成效甚微 1999年俄罗斯工人生活状况与上年相比: 货币工资下降24.8% ; 实际工资下降35.9% ; 失业率12.5% ; 贫困线以下35.3%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展 一是出现了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格局 二是某些市场经济的要素正在逐步形成 三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四是经济形势也出现了一些好转的迹象 通货膨胀率下降(Bieudo) (三)俄罗斯经济政策调整趋向 俄罗斯经济政策调整: 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 权有化趋向长期化; 制订“发展预算”努力刺激投资和生产; 加强社会保障; 坚持扶持和刺激本国工农业生产的方针 二、俄罗斯的政治体制 (一)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特征 俄罗斯政体 俄罗斯已经建立一个介于美国和法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总统拥有很大权力,同时增强议会职能,实行三权分立。 俄罗斯政治体制结构: 总统制; 两院制; 联邦制; 多党制 总统制: 总统制是俄罗斯新政权体制的核心。新宪法不仅明确规定了总统制的政体,而且特别强调了总统的权力和地位。 多党制: 早在1990年,俄罗斯就开始实行多党制,但当时并未得到宪法认可,新宪法则明确承认了多党制原则。新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多党制的发展和完善。 普京上任: 1999年8月9日,叶利钦提名国家安全局局长普京为新总理和自己的接班人,8月16日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理。 二、俄罗斯的外交战略 (一)叶利钦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当代中国国际地位之我见解析

当代中国国际地位之我见 摘要: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作用稳步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这 30年来, 中国的腾飞离不开世界, 同样世界的发展也不能离开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概括为:在全球范围, 尤其是在周边地区中国是日益发挥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中国作为世界第三领土大国和第一人口大国,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不同领域具有综合实力或潜力的国家之一。中国在世界范围尤其在亚太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总之,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国际地位, 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关键词:中国国际地位重要影响世界发展国际事务国际格局 正文: 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 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不断扩大, 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作用稳步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密切关注着中国,也亟待了解中国。 20世纪末,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东欧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由此而引发的国际形势, 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等一系列震荡和嬗变。这种变化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改变本国国际地位的机遇。当然, 中国因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所创造的奇迹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尤为引人注目。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高。尤其是这 30年来,中国的腾飞离不开世界, 同样世

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战略

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战略 刑广程、王伟 2011-03-11 21:43:47 来源:《学理论》2008年第2期 [ 摘要]普京执政以来, 加强了国家在政治经济中的地位, 巩固了国家主权的外交路线, 恢复了国防和军备实力, 提倡以“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为主题的俄罗斯发展新思路。按照普京的“治国方略”, 未来的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应确立权威地位, 军事装备实现现代化, 经济发展多样化。重点要优先解决好人民生活质量问题和人口健康问题, 实现俄罗斯的强国理想。 [ 关键词]俄罗斯发展战略治国方略 [ 作者简介]刑广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王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博士。 “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 这是普京在2000年任总统时对俄罗斯的评价。当时他为俄罗斯复兴勾画了一个这样的蓝图: 以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重塑俄罗斯价值观, 建立强大的国家, 发展有效的经济。 光阴荏苒, 时近八年, 普京实现强国理想的“治国方略”也逐渐清晰,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国家在政治经济中的地位, 建立以总统为核心的强大垂直权力体系; 加强法制和社会秩序; 有计划地打击寡头, 加强国家对大资本和大型工业企业的控制; 整顿金融秩序,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推行旨在加强俄罗斯国际地位和巩固国家主权的外交路线, 同西方国家接近, 确保俄罗斯在独联体的核心利益, 维护俄罗斯在其他地区的应得利益。三是恢复俄

罗斯的国防和军备实力, 建立强大的职业化军队。四是提倡以“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和社会团结”为主题的俄罗斯新思想。五是发展有限的民主政治、公民权利和自由。 普京认为, 近年来的政策“主要致力于消除国家体制和社会领域内的失衡”。①全俄民意调查中心的长期调查显示, 普京执政以来的政策得到了俄罗斯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 按上述顺序排列, 认可度达到了81%~65%。②2008年, 普京将结束其第二任总统任期, 受宪法所限, 普京将不再谋求第三次连任。但是, 目前俄罗斯政治却出现了两个不同寻常的现象: 第一, 普京在俄罗斯政坛影响 力随着离任日期临近而日益巨大, 社会声望愈来愈高, 权力资源充盈丰厚。各种反普京的力量,包括前寡头势力虽然暗流涌动, 但对普京均构不成现实的威胁, 俄政坛没有与普京相竞争的独立政治力量和政治领袖。普京“无法”离任的炽热氛围将导致2008年的“接班人困境”。第二, 普京明确表示不谋求连任, 但从未表示会离开俄罗斯政坛。他表示, 将珍惜社会对他的期待, 并愿意继续为国家服务。这就不排除他对俄罗斯未来发展施加影响力, 这将使下一位总统陷入普京的“权力磁场”。 在苏联历史上, 最高领导人的合理更替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国家最高领袖 更替呈不规则状态。叶利钦作为俄罗斯第一任总统, 表面上遵守了宪法秩序, 但实际上却是一次巧妙地“违规”操作: 以提前离职的方式启动了权力交接的应急程序, 保证总统接力棒传到自己选定的接班人手中, 然后通过一系列人事安 排使实际权力得到延续。 目前来看, 普京为权力顺利交接也进行了缜密的人事安排, 并准备了一套 保障程序。这套程序和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 执行普京战略的人将是权力接班人。“治国方略”的延续, 一方面可以使普京保持对俄

大国崛起观后感作文600字

大国崛起观后感作文600字 大国崛起观后感作文600字一:《大国崛起》真实地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我们要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 对于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是怎样成为17世纪的王者? 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虽然17世纪末,荷兰逐

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成为富强的国家的道路,清朝的统治者的“闭关锁国”肯定是不可取的,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德国的兴衰是最好的例证。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国崛起观后感作文600字二:曾经的中国经历过数不清的欺压与侮辱,现在它已成为一个泱泱大国;曾经的中国经历了28年的奋斗,现在:中国已是崛起之大国!今天,中国成为首个可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这无疑使每个中国人振奋! “甲型”从国外来到中国,在大陆引起了一阵又一阵恐慌:我们的体温是早上测完中午测,中午测完晚上测,每天午休还要学预防知识,好不容易放假却也因为这倒霉的甲流被否定了!咳!真是人心惶惶又“慌慌”啊。但是“甲流”高一尺,“中国”高一丈。我们的祖国成功进行了临床试验,用自己的实力与技术向国际证明了“甲流”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使中国成为了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 简单至极的新闻,但是意义非同小可。它向全世界证明:

30.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的地位,影响和发展前景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变化之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其次,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经过改革开放30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体制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优化升级、科技进步和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居民消费、社会事业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人力资源丰富,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中国正在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世界多数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相对实力稳步上升,成为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稳步上升的重要基础。 中国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也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有关举措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中国在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

大国崛起之俄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俄国观后感 在亚欧大陆北部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一方面,为了追赶欧洲强国的现代化步伐,它的一代君主曾以学生身份四处寻师问道;另一方面,它又凭借传统的君主统制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帝国,并以欧洲事务仲裁者的身份逞雄一时。 从18世纪初开始,由沙皇主导的改革,使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 彼得一世登基的时候,俄国已经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的大帝国。但是,除了广袤的国土,俄国在各方面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西欧国家。因此,彼得一世作为一个君主却隐姓埋名远涉重洋去国外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主张奋力向欧洲学习,并且不惜动用兵力镇压以此带来的叛乱,且战败之后,俄国能够飞速学习,更加不易。然而,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后期农奴制对苏俄的危害很大,面对矛盾,君皇尝试改革,却无法通过自己的改革来推翻自己,叶卡捷琳娜二世根据法国的例子,使更多的人变成农奴,对外扩张,对内专制。使得俄罗斯领土极度扩张,女皇也因此被称为大帝。俄国甚至打败了

拿破仑的军队。而俄罗斯在工业上和欧洲强国的差距,带来了战败,俄罗斯又一次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俄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正式拉开了崛起的脚步。改革使得俄国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改革并不彻底,封建王权过于强大,社会依然不稳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正因为如此,在1917年,由列宁的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鉴于破烂不堪的国内经济,1921年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也使得苏联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正确的道路。尔后,斯大林上台,实行计划经济政策,苏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大国,但是僵硬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导致矛盾日益突出,官僚主义、个人崇拜、重工业比例过高、文化限制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后来苏联最终的解体。苏联解体后,联邦俄国开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开始西化,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自己,中国近代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我觉得可悲,中国官员“天朝上国”的迷梦让我觉得可笑,中国腐败无能,欺软怕硬的清政府让我觉得可恨,我终于理解鲁迅心中对落后中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痛感情。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国第一个不平等

最新大国崛起观后感中学生作文

大国崛起观后感中学生作文 “小国大业”,“大国崛起”,荷兰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撑起“大国”二字。荷兰的崛起,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步一步发掘。下面是由小编精心推荐的,快来查阅吧大国崛起观后感1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题记 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这部片子是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在52017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9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 但不免让我想起了中国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后。从152017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一个接一个的出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顶尖的新时代。五百年前航海技术的提高人类终于有了一种真正的世界观。先后出现了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早期大国的相同的特点,靠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充实国力兵力,然而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和人民的消费消耗是无限的,没办法发展本国经济的特色,终于在无限的消费中保持不住强国的地位。这让我们明白了靠掠夺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最关键的是要能发展自己国家特色的经济,才能站稳世界强国。 在这本书中,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为海洋霸主,或是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

商业帝国。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而面积只有两个北京大的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证券交易所,建立银行信用体系的国家。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创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经济,也使面积这么小的国家脱颖成为当时世界性强国。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使其成为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这无疑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占先机,才能立于强国之列。但是,当世界上的国家一个接一个的崛起时,当时的清政府却依旧落后。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看了这些,我想我不说同学们也知道为什么中国现在比别的国家落后。而英国、荷兰等国家是那样的强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比较迟。不过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都给其他大国造成了恐惧。 这本书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观后感2 《大国崛起》前言部分有这样的描述“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阐述其发展历史,探寻其发展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大有裨益。”这就对本书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大国崛起》一书以“九大国”的兴衰为主线,剖析其兴盛的背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感言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感言 在观看《大国崛起》的记录片之后,俄罗斯的崛起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大国在历史上教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均具有一定高度与强度,并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而我认为在这些主导因素中,文化与教育尤为重要。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俄罗斯之所以要攻打土耳其国家,就是希望扫除与西欧国家先进文化接轨的障碍。 就在此次战役中,俄罗斯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然而事与愿违,不得不在兵力极少的土耳其国家面前俯首称臣。虽然战败,但是俄罗斯善于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改善国策,尤其对教育领域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六年后,俄罗斯再次挥师攻打该国,很快就把这个国家占领,达到了其直接与西方交流目的。勾践卧薪尝胆尚需十年,然而俄罗斯只用了六年便可转败为胜,其中的缘由我们不得不去深思。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了重大的意义。 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俄罗斯崛起的历程,俄国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的话:“俄国的历史纪实一部不同于西欧国家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同于东方国家的历史。它是一部在东西方之间探寻,徘徊以及东西文化在俄国斗争融合的历史。”给了我们指出了一条思想可以溯回的路。 当时的俄罗斯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有长足发展但与西方相比差距仍然极大,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的状态。 而中国此时也正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沦为殖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自享天朝上国的美梦,夜郎自大,而忘忽世界其他国家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然而在经历了第一二次工业大革命之后,西方许多国家却逐渐崛起。 从地理因素方面看,俄国虽然为内陆国家,但却身处欧洲中部,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带上,这为西欧先进文明的传入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上弗拉基米尔大公、彼得一世以及后继者一直在为“出海口而战”,最终使俄国成为濒海的国家,使俄国有了眺望西方的窗口,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传播。 从西方文化的借鉴和传播者方面分析,俄国统治阶级和革命者在内心深处都存有对西方文化的原始认同感。俄国的统治阶级的很多人从小就接受过西方文明的熏陶,在心理上大都依属西方文化,当俄罗斯国家出现危机或他们个人的统治出现危机时,他们便自然地到西方文化中去寻找出路。弗拉基米尔大公引进基督教,在精神上统一俄罗斯;彼得一世学习西方,推行改革;叶卡特琳娜二世接受启蒙思想,倡导开明专制;亚历山大一世标榜民主,自称为“自由主义者”,都是巧妙地把西方思想、文化变成适应俄国专制统治的理论工具。但也在客观上,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俄国的传播。俄罗斯的先进知识分子多接受过正统的西方教育,很多人又都曾长期旅居欧洲,亲身体验了西方文明和民主的气氛,他们怀着对专制制度的无比憎恨,对自由生活的极度渴望,把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作为启迪民智和反对专制制度及农奴制的有力武器。他们是俄罗斯新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俄国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 从俄罗斯文化形成的特点和结构方面看,俄罗斯文化易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俄罗斯文化本身是在融合多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是东、西方文化的汇合体,结构多元并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而西方文化又曾经是俄罗斯文化的母体之一,因此后者自然对前者拥有内在的亲合力。西方文化在俄国的传播,实际上也是西方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两种文化形态的冲突及融合过程。俄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从事另一项伟大的历史性事业,即改造旧文化,建构新文化。

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和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评价一国国际地位的根本依据;二是外部世界。一国所面临的外部世界是影响该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外部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和外部联系。 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如何解读和把握这种变化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客观地讲,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和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和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

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总的看,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世界的目光逐渐聚焦中国,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国内日益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美国人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国,而是世界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几乎都需要中国发挥作用,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在朝核、伊朗核等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都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可以说,解决当今世界的国际问题都需要中国的参和。 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和挑战

试析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

试析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 蒋莉、刘桂玲、李东 2011-03-07 11:10:19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内容提要]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从笼统模糊到具体清晰,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俄独立初期,叶利钦一味追求融入西方,推行全盘西靠的发展战略,致使俄国家发展失去独立性和主动性。普京执政后,提出了要走符合俄国情的“强国战略”,目标是振兴俄罗斯经济,恢复俄世界强国地位。从目前看,普京的发展思路与俄罗斯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并赢得了国内广大民众的支持,其未来前景被普遍看好。但俄国内反对派的掣肘,以及西方的不满、担心和阻挠,必将使普京的强国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 [关键词]俄罗斯普京国家发展战略 [作者介绍]蒋莉,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副研究员;刘桂玲,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研究员;李东,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助理研究员。 俄罗斯独立后的国家发展方向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叶利钦的全盘西靠到普京的“强国战略”,俄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重大调整和不断演化,并逐渐明晰。本文将在梳理俄国家发展战略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普京“强国战略”的内涵,并对其未来走向做出基本判断。 一、俄国家发展战略的形成 俄罗斯独立初期,全国上下在选择何种国家政体和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问题上争论不休,俄领导层内部在国家定位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从俄当时的政治倾向看,主要存在左、中、右三派主张。代表左派的主要是共产党人,也被称为

保守派,他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苏共70年的专制统治使苏联逐步走向衰落和崩溃,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因此俄多数民众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支持者仅为原苏共坚定追随者、部分前苏联领导人和持有怀旧情绪的中老年阶层。代表中间派的是各种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他们主张既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也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开辟一条中间道路,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但俄罗斯是个易走极端的民族,中间力量历来难有市场,因此其支持者数量极其有限。代表右派的主要是激进民主派和部分民族主义势力,他们坚决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右派势力在当时的俄罗斯社会拥有相当高的支持率。对于刚刚摆脱旧体制的俄广大民众来说,西方的民主体制和生活方式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仿佛俄一旦走上这条道路,国家前景将一片光明。[1]俄社会普遍存在的这种情绪,对本身就具有颠覆性格的叶利钦总统的政治决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选择了西式民主自由的国家发展道路,即全盘西靠战略。 首先,搞政治民主化,实行三权分立。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的各加盟共和国纷纷表示要与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彻底决裂,朝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方向转变。叶利钦更是打算把“民主体制”推向极致:在政治上建立西式民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从共产党一党执政的高度集权政治体制向“多党议会民主制”过渡,[2]并引进西方宪政制度的法治、主权在民、自由和民主以及意识形态多元化等基本原则。叶利钦在积极推动俄政体三权分立的同时,主张“实行总统制”。[3]因为俄罗斯当时正处于全面转型阶段;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十分复杂,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实行议会制的条件显然不具备。叶利钦希望通过扩大行政权力来控制局势,推行经济改革,最终实现国家复兴。 1993年4月25日,经全民公决通过的俄新宪法草案将以总统权力为核心的三权分立式国家权力体制固定下来。俄总统新闻秘书科斯季科夫称,这一结果意味着俄罗斯将恢复成这样一个国家:具有面向社会的市场经济,发达的联邦制,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感言

在观看《大国崛起》的记录片之后,俄罗斯的崛起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大国在历史上教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均具有一定高度与强度,并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而我认为在这些主导因素中,文化与教育尤为重要。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 俄罗斯之所以要攻打土耳其国家,就是希望扫除与西欧国家先进文化接轨的障碍。 就在此次战役中,俄罗斯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然而事与愿违,不得不在兵力极少的土耳其国家面前俯首称臣。虽然战败,但是俄罗斯善于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改善国策,尤其对教育领域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六年后,俄罗斯再次挥师攻打该国,很快就把这个国家占领,达到了其直接与西方交流目的。勾践卧薪尝胆尚需十年,然而俄罗斯只用了六年便可转败为胜,其中的缘由我们不得不去深思。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了重大的意义。 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俄罗斯崛起的历程,俄国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的话: “俄国的历史纪实一部不同于西欧国家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同于东方国家的历史。它是一部在东西方之间探寻,徘徊以及东西文化在俄国斗争融合的历史。”给了我们指出了一条思想可以溯回的路。 当时的俄罗斯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有长足发展但与西方相比差距仍然极大,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的状态。 而中国此时也正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沦为殖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自享天朝上国的美梦,夜郎自大,而忘忽世界其他国家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然而在经历了第一二次工业大革命之后,西方许多国家却逐渐崛起。 从地理因素方面看,俄国虽然为内陆国家,但却身处欧洲中部,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带上,这为西欧先进文明的传入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上弗拉基米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