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各部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地方各部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地方各部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暂无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1年第6期

苍溪县财政局李比元张柳

近年来,随着地方财政收支规模的快速增长,地方各部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规模也

在不断增加。加强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已成为地方财政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内容。2010年,财政部对加强地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提出了总体要求,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制度安排,一些地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依然十分薄弱,造成财政资金闲置、浪费或挪用等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一、形成地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的主要原因

1.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和预算执行进度缓慢

由于一些地区地方财力较为困难,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高,在编制部门预算时,

大部分项目支出和上级专项转移支出未纳入年初预算,年初预算到位率普遍较低,导致在预算

执行中频繁地调整、追加预算,有的预算调整、追加较晚,甚至到年底才能确定,致使部门和

单位难以按进度执行,普遍存在“前紧后松”的现象,形成大量结转资金。

2.项目申报管理和资金安排不规范

目前,我国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较大,资金分配过程缺乏规范、透明的制度体系,上级各

部门项目和资金安排存在重复交叉等问题。为了得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地方各部门以各

种名义大量包装、申报项目,出现了一些项目重复申报或不实申报等问题,项目资金到位后,

项目却无法按要求实施,形成大量项目结余资金。

3.部门和单位领导对预算执行不够重视

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认为,财政预算一经下达,财政资金就属于单位所有,预算执行快

慢则由单位自行把握。一些单位项目实施缓慢,项目资金无法在预算年度内实现支出,形成结

余结转资金;一些单位项目已经实施、支出事项已经发生,但不在规定时间内结算、报账,形

成账面结余结转资金。

二、地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未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是财政预算执行管理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地方财

政部门只注重资金分配和当年收支管理,对各部门形成的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未纳入预算管

理范围。一方面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大量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留存在部门和单位,未纳入财政统筹安排、有效利用,影响预算执行的效率性和严肃性,造成财政资金闲置、浪费,甚至被挪用。

2.缺乏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财政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研究完善本级部门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制度,建立结余结转

资金管理与预算编制相衔接的激励约束机制。但目前,许多地方财政部门还未建立完善结余结

转资金管理制度,对部门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界定不够准确,对结余结转资金统筹安排和使用,涉及到各部门和单位的利益调整,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措施,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抵

触情绪,甚至为减少结余结转资金而大把花钱、突击花钱,有违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和预算执行

管理的初衷。

3.会计核算制度不配套,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得不到正确反映

2010年,财政部对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的会计核算提出了具体规定,增设了相应会计科目。但该规定仅限于中央各部门,未要求地方各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现

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法清楚反映地方各部门和单位财政拨款收支、结余结转资金和预算

执行情况,为界定和管理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增加了难度。

三、规范地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建议

1.压缩和消化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规模

一是增强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精细化程度。上级财政部门应提前通知对下一般转移

支付和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指标,全额编入地方年初部门预算,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减少预算

调整和追加。二是加强项目库建设。规范项目申报管理,严格项目预算编制,防止重复或不实

项目申报套取项目资金,严格按预算和项目进度拨付资金,确保项目资金与项目建设落到实处。三是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及时、均衡和有效性。对当年执行进度慢、预计

年底可能形成较多结余结转资金的项目,应及时调减当年预算;对经财政部门审核调减的部门

预算资金,应及时收回财政总预算。四是及时消化以前年度结余。对以前年度预算安排的因特

殊原因无法支出或不需支出的项目,财政部门应商各部门和单位通过调减部门预算等方式,将

资金收回总预算。

2.规范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预算管理

一是将部门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范围。每年应对部门财政拨款结转

结余资金进行清理摸底,统计上报,避免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长期结留在部门和单位。二是

科学分析和界定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性质。属基本支出结转资金的,原则上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用于上年未实现的基本支出和本年增人增编等人员、公用经费支出;属于项目支出结转资

金的,应结转下年继续按原用途使用,连续年度安排的延续项目结转资金,应根据结转资金情

况和年度资金需求情况,统筹安排财政预算拨款;属于项目支出结余资金的,应全部统筹用于

编制以后年度部门预算。三是规范部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的预算和使用程序。财政拨款结

转结余资金应随部门预算编制实行“二上二下”程序,未经财政和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各部门

和单位不得随意调整、使用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

3.建立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要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管机制。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各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指

导和督促,实行预算执行通报制度,强化部门支出责任和效率。二是建立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与

预算执行管理相衔接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奖补和收回资金等方式,既要鼓励部门和单位按预

算规定及时有效执行,避免形成大量的结余结转资金;又要鼓励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中,精

打细算,努力节约财政资金,防止大把花钱、突击花钱,恶意减少结余结转资金。

4.规范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会计核算

及时修订完善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立有利于全面反映预算执行和绩效考评的

会计核算体系。一是在会计科目设置方面,在净资产类下,增设“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

款结余”及相关明细科目;在“经费(事业)支出”下增设“财政拨款支出”及相关明细科目;在“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下增设“财政调剂收入”及相关明细科目。二是在会计报表

方面,增设“财政拨款收支明细表”。三是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形成的结余结转资金不得转入“事业基金”科目,从而全面反映各部门财政拨款收支、财政拨款结余结转以及结余结转资金

调剂使用等情况,为加强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预算执行管理和支出绩效评价提供科学

依据。

加强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及决算数据分析利用的建议

关于加强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几点 建议 一、结转和结余资金形成的原因 (一)预算编制未统筹结转结余资金 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是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编制部门预算时,部分预算单位未将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资金统筹纳入下一年预算,大量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继续留存,从而减低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率。 (二)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精细、科学 预算编制环节,预算单位编制项目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不足,“重要钱、轻执行”的心理仍未完全消除。项目资金到位后,因前期预算编制不到位,导致应完成项目未能及时完成,使得当年项目变成跨年度项目,形成资金结转和结余。 (三)大额经费滞后入账 科研单位表现较为突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先期会垫付大量科研经费,如未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账报销,则大量财政资金会体现账面结转。 二、加强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预算编制精细化管理 建议进一步加强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管理,将全部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项目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关注项目预算的前期论证和筹划准备工作,严格审核项目的立项和项目预算,确保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加强预算执行规范化管理

建议进一步加强项目支出的预算执行管理,发挥专员办就地监管优势,采取实地调研等形式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对预算执行形成有效约束机制,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和付款进度,确保项目及时完工发挥效益。 (三)加强结转和结余资金清理 建议进一步加强结转和结余资金清理力度,对于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结转资金,及时督促上缴,将结转和结余资金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决算数据分析利用的几点建议 部门决算是部门预算编制、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和最终结果,加强决算数据分析利用,有利于完善预算监管链条,构建预算监管闭环。 一、将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与预算编制审核相结合,促进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 一是将决算数据作为单位基础数据审核的参考。以真实的决算数据,统计单位机构人员情况,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人员增减因素,为定员定额测算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数据来源。 二是将决算数据作为定员定额标准制定的参考。通过真实准确的决算数据,客观反映预算单位基本支出情况,通过支出数据的分析,比较出同一地区不同预算单位之间或者系统单位内同级基层单位之间定员定额标准的差异,从而调整优化定员定额标准,实现同一地区不同基层单位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之间

地方各部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地方各部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暂无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1年第6期 苍溪县财政局李比元张柳 近年来,随着地方财政收支规模的快速增长,地方各部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规模也 在不断增加。加强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已成为地方财政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内容。2010年,财政部对加强地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提出了总体要求,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制度安排,一些地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依然十分薄弱,造成财政资金闲置、浪费或挪用等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一、形成地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的主要原因 1.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和预算执行进度缓慢 由于一些地区地方财力较为困难,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高,在编制部门预算时, 大部分项目支出和上级专项转移支出未纳入年初预算,年初预算到位率普遍较低,导致在预算 执行中频繁地调整、追加预算,有的预算调整、追加较晚,甚至到年底才能确定,致使部门和 单位难以按进度执行,普遍存在“前紧后松”的现象,形成大量结转资金。 2.项目申报管理和资金安排不规范 目前,我国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较大,资金分配过程缺乏规范、透明的制度体系,上级各 部门项目和资金安排存在重复交叉等问题。为了得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地方各部门以各 种名义大量包装、申报项目,出现了一些项目重复申报或不实申报等问题,项目资金到位后, 项目却无法按要求实施,形成大量项目结余资金。 3.部门和单位领导对预算执行不够重视 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认为,财政预算一经下达,财政资金就属于单位所有,预算执行快 慢则由单位自行把握。一些单位项目实施缓慢,项目资金无法在预算年度内实现支出,形成结 余结转资金;一些单位项目已经实施、支出事项已经发生,但不在规定时间内结算、报账,形 成账面结余结转资金。 二、地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未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是财政预算执行管理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地方财 政部门只注重资金分配和当年收支管理,对各部门形成的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未纳入预算管 理范围。一方面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大量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留存在部门和单位,未纳入财政统筹安排、有效利用,影响预算执行的效率性和严肃性,造成财政资金闲置、浪费,甚至被挪用。 2.缺乏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强化对专项资金的监督,促进专项资金管理是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益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就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谈点粗浅认识。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专项资金管理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但是在专项资金使用和核算管理上仍存在着大量的违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专项资金核算上,有的部门没有实行单独核算,形成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单位弥补经费不足,专项资金结余无法正常核算。二是专项资金移项挪位、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影响了专项资金应有效益的正常发挥,甚至存在弄虚作假,公款私存,做假账骗取、套取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在专项资金执行中,存在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有些专项资金明确规定完工项目的专项结余资金应原渠道退回或上缴财政,也有的专项资金结余需报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继续使用,一些单位就采取突击花钱、突击采购、以拨代支等支出手段,以达到年末不结余,不上缴财政的目的。四是重复购置,设备闲置,资金浪费现象尚未杜绝。对于一些不经常使用、利用率不高的设备形成购置后设备闲置,无形中造成资金的浪费。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存在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弱化问题,“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长期监督机制。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管理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管理少;对某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管理少。二是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综合评价。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多数是从数字上的简单汇总,而没有从效益角度加以分析和利用,特别是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综合评价和长期考核机制,挪项、挪用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扭曲了专项资金的真实用途,专项资金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的严重浪费。 三、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加强项目管理。加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通过对项目使用单位专项资金申请进行严格审核、考察后,经过认真筛选确定进入“专项资金项

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们在相关审计工作中发现,专项资金在分配、拨转、使用、管理多环节及资金效益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结合县级财政审计工作多年实践,对我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一、目前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 (一)专项资金设立种类多 目前我县财政专项资金来源主要为县级财政预算内安排专项资金、上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上级财政直接下达专户补助资金三大类。专项资金设立有按收入来源设立,如水资源费收入、城市配套费收入等;有按照基金支预算支出设立,如地方教育费附加支出、残疾人保障金等支出;有按预算支出科目设立,如医疗卫生支出、城建支出、交通运输支出等;有按照项目支出名称设立,如”一事一议支出”、工业振兴准备金支出等各种类别。 (三)县级财政专项资金量增长快 二、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依法理财的观念比较淡薄我县财政专项资金目前一般由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各单位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未能做到按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操作,工作程序简化,擅自使用,日常开支列入项目支出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部门职能职责不清 目前,部分财政专项资金投资的项目建成使用后出现了多头管到最后元人管的现象。对项目的申报部门、审核部门、管理

部门等没有规范性挡,导致部门间管理责任不清。这些管理部门也没有责权利方面的约定,造成产权不清、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项目理模式粗放 (四)项目预算不够细化 目前我县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刚刚起步,好多单位只是流于形式,仅仅应付财政部门和上级检查部门,有的项目资金预算只是一张纸或者几行数据,有的简单到只是一个请示文件,连相关的测算数据都没有。因此,项目资金预算更谈不上全部细化,目前部分专项资金仅限于金额和项目名称,未附项目明细预算,如教育、城建、交通等方面还存在”切块”预算。 (五)专项资金执行不均衡 (六)财务管理不规范 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设立账户多,部分资金被闲置。一是专项资金在部分业务科室分口管理,在各商业银行设立了项目资金专户,名义是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实则资金闲置。二是专项资金核算混乱。有的沉淀在各主管部门和单位的实有资金代管专户。有的项目已经完工,却迟迟没有决算,导致专项资金结余长期挂账,有的单位公用经费不足,就打专项资金结余的主意,挪用、挤占现象时有发生。 (七)专项资金结余结转规模呈上升趋势 三、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职能,理顺职责 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责任原则,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同时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对象和范围,以及资金流通程序、具体要求,不断改进财政专项资金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919357540.html,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孙旭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07期 摘要: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047-02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下达,以及市县各级政府安排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以及政策补贴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一直是社会各方面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财政工作者应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提出有关建议和决策。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项资金的预算基础组织工作不到位 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方法之一,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事前有预测对未来有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并以此发挥控制作用,将“钱用在刀刃上”,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近年来,地方财政预算编制普遍推行了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基本上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的分配模式,使得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对申请的专项资金缺乏细致调研,多报多编,这就造成一方面一些单位专项资金大量结余,形成资金沉淀;另一方面一些专项资金又供给不足,影响事业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实现。 (二)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控制意识薄弱,财务角色被弱化 笔者在对X区行政事业单位监督检查中发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人员的重视 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单位财务人员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只是承担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

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文档资料

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文档资料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前言 目前,财政预算是年度内一项基本财政支出计划,该计划经过法律程序的严格审批,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为某个部门、个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财政预算管理质量高低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财政管理水平并不高,且预算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因此加强对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我国相关领域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持。在实践中,良好的财政预算管理能够对拨款范围、标准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最大限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各项事务有序开展提供支持。但从财政预算工作细节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不利于财政预算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来说: 1.预算编制不够细化 公开、平等性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由于预算涉及内容较多,且与政府政治经济活动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在进行财政预算管理时,要做到公开公正,使资源能够符合各方利益。但实际工作中,对于“预算如何支出”,公众并不了解。究

其根本是预算编制过于粗糙、不够细化所致。现行预算体系当中,主要分为“类”、“款”、“项”、“目”4个方面,多数预算仅能够到达“类”,偶尔细化到“款”,“项”、“目”基本没有。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将会留下很多漏洞,失去了预算积极作用。 2.财政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化,但传统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深入人心,对财政预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如针对教育这一方面来说,对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但截至到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仅占GDP的4%,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过高的教育私人支出,压缩了私人消费空间。此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此类问题。 3.预算追加或调整不严格或流于形式 现阶段,地方财政预算预留资金较多,为年终安排追加预算,甚至一些地方追加预算过多过滥,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严重威胁到预算严肃性和权威性。不仅如此,出现这一问题,还会助长一些部门、单位跑要资金现象,给腐败埋下了隐患。根据新《预算法》来看,人大需要对财政预算进行编制、审批及执行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但实际工作中,人大并未将该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使得监督流于形式。 4.尚未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区级部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最新分享)

区级部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最新分享) 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专项资金具有项目多、金额大、使用范围广、涉及部门多的特点,一般需要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结合对区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实际,从大数据环境下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入手,提出审计视角下提升区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 一、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虚列多报项目资金 少数单位把财政专项资金当作“唐僧肉”,并采取各种手段以虚假资料虚列多报项目费用:一是报大建小,多申请上级资金。采取虚假项目设计方案或夸大项目设计方案概算的手法向中央省市上级部门多报各种项目类财政补助专项资金;二是未按项目进度,甚至项目未开展的前提下,年底突击将专款及结余拨付下属单位或项目承建公司。 (二)改变专项资金使用用途 对上级拨入的项目专项资金,少数单位没有按相关文件要

求使用,导致专项资金结余较大。一是因原项目当年无法实施的,单位将专项资金直接用于其他类项目,改变了专项资金使用用途。二是单位将结余的专项资金转化为经常性经费,有意将经常性经费与专项资金混合核算。 (三)混淆资金使用口径 一是部分专项资金的没有专门的制度加以规范,而县级财政部门分配指标时对资金适用范围也未严格指明,导致部门存在项目设立过多、过乱、交叉混淆使用等问题,增加了管理难度。二是县级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在程序、内容上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在管理中普遍存在重分配、轻监管等现象,资金的后续监管缺乏必要制度保障。上述行为容易导致部门从中浑水摸鱼,即在专项资金中弥补日常经费的超支费用,或将历年专项资金结余列作往来账核算,经费支出直接冲减作往来账核算的专项资金。 (四)资金监管不到位 有些项目资金到达项目主管单位后,经地方领导批准,拨县级国有企业统筹使用,由国企作为项目承建方负责。一是主管部门只负责资金全额移交,后续项目建设、财务支出资料不掌握,监管难度加大。容易造成改变项目资金使用甚至通过虚开发票、虚列支出、虚增工程量等方式来抵顶配套资金。二是

我国镇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镇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作者:杨丽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12期 杨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镇乡财政经济实力也不断增强,专项资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专项资金管理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 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专项资金是各级政府为了扶持、发展某项事业而专门设立具有专门用途的 资金,必须严格管理、严格监控、提高效益。 一、当前镇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资金过多过散,配套资金缺口较大 许多镇乡虽然专项项目很多,但这些项目中有许多是可有可无的人情项目、形象工程,致 使专项资金过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不仅给镇乡财政支出带来较大的压力,而且也影响了 了资金使用的效益,难以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还有许多镇乡由于自身财力基础薄弱,加上上 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需要镇乡财政进行资金配套,导致镇乡资金缺口很大,不仅影响了镇乡专 项资金的投入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而且也导致一些“钓鱼项目”、“配套诱饵”的出现,影响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效益性和安全性。 (二)预算编制不细致,预算执行较慢 “先有预算,后拨资金”这是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然而当前有许多镇乡对专项资金的预 算编制不重视,认为编不编预算没什么必要。特别是还有许多镇乡不做精细的筹划,预算只凭 经验来做,使许多专项项目预算编制不细,资金安排不匹配。有些镇乡还存在着“走着瞧,看 着办”的现象,对专项项目不编制预算,喜欢临时追加资金,导致大量的超预算支出和沉淀结 余资金存在。如果说不重视预算编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普遍性的话,那么,对预算执行的不 重视、有了预算不执行则具有较强的普遍性。 (三)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资金管理还不全面 镇乡普遍存在着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不注视、不细致的问题。比如,专项资金会计核算不清,专项资金核算看不出“专项”,与机关经费混合核算,没有实行专帐管理、专人管理,专 项资金帐目比较混乱,影响了专项资金预算的执行效率,造成许多专项资金的安全隐患。有的 虽然实行了专项资金专帐、专人管理,也划分了专项资金科目,但未具体到项目,随意调账问 题较多。 (四)财政改革相对滞后,监督检查还不到位 目前,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改革在镇乡财政已大部镇乡实施,然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大部 分镇乡都没有进行,有的虽然进行了试点改革,但是改革还不到位,财政资金没有做到“一个 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给财政专项资金的统一调度管理带来了困难。镇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管理普遍不规范,“重分配、轻管理、轻绩效”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专项资金的监管方面,大 部分镇乡专项资金监管的方式方法比较落后,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对某一事项和具体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少。没有完整地建立

预算单位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预算单位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预算单位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预算单位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避免出现预算超支和结转结余的情况。 2. 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预算单位应该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避免出现项目延期、取消或变更等情况,从而减少结转结余的产生。 3. 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核算。预算单位应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和核算,确保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避免出现资金使用不当和核算不准确的情况,从而减少结转结余的产生。 4.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预算单位应该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财政政策和资金安排情况,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减少结转结余的产生。 5. 建立结转结余消化机制,积极消化结转结余资金。预算单位应该建立结转结余消化机制,积极消化结转结余资金,可以通过调整预算、

安排项目、归还债务等方式进行消化,避免出现长期挂账和资金闲置的情况。 总之,预算单位消化结转和结余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预算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以及建立结转结余消化机制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 当然可以。为了减少预算单位的结转和结余,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算管理措施: 1.强化预算编制和审批:预算单位应确保预算编制基于实际需求和历史数据,同时要有充分的内部审批流程,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预算编制应详细到具体的项目、活动和预期结果,以便于执行和监控。 2.定期预算评估和调整:预算单位应定期进行预算评估,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可以帮助单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 3.强化预算执行和监控:预算单位应建立预算执行和监控机制,确保预算按计划执行。如果发生预算超支或偏离预算的情况,应立即进行调查并采取行动。 4.实施滚动预算:滚动预算可以帮助预算单位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未来的财务需求。通过定期更新预算,单位可以更好地管理其财务资源,减少结转和结余。

浅析县级财政性资金结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县级财政性资金结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析县级财政性资金结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今上半年,在县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各项事业发展的投入资金力度也不断加大。地方政府收支规模也在快速增长。同时财政性资金结余问题也逐渐显现。表现在数额较大、沉淀闲置、挤占挪用。一边是地方财力不足,一边是专户资金有结余,单位资金有结余。这种收支矛盾0 现象应当引起关注。 一、财政性资金结余的分类 财政性资金结余分为两类,一类是县本级财政专户结余,另一类是部门单位资金结余。前者是指县本级从预算内按资金的不同性质分别拨付到不同的专户,再由专户拨付到不同的项目和单位后形成的结余,如社会保障、农业开发等专户资金,随着公共财政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大,专户资金的结余也在不断的增大;后者是指接受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结余,包括日常经费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 二、财政性资金结余存在的问题 1、专户资金拨付率低,年末滞留数额较大。专户资金年拨付率不高,造成资金沉淀未能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专户资金账面结余数额较大,实际可用资金却不足。账面虽有较多的资金结余,但实际存款却不多。大都挂账在往来款项中。 3、单位结余资金核算不规范,未区分日常经费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造成资金性质模糊。表现在:一是年末结转收支时将日常经费和专项资金结余一并纳入结余科目,未按资金内容和性质设立二级明细科目结转下年使用,时间一长加之人员变动谁也不知资金性质,顺理成章成为日常经费;二是收到专项资金时不作收支而是通过往来核算,年终结转直接计入结余直接占用专项资金;三是已完工有结余的专项资金未上报财政。 4、单位结余资金未纳入部门预算。不论是单位上报的年度预算还是财政下达批复的部门预算,均未将上年度的结余资金包括经常性结余和专项结余纳入预算范围,而是结余单位按照自身意愿用于单位经费支出。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上认识不足。一是一些项目不适合本地或本地未开展,未向上级反映,而是将资金用于其他方面,或是将资金挂于账上待上级检查时再说。二是不少单位认为资金到了我单位就是我的了,事情做了就行。有结余就该给单位用于弥补单位经费不足。至于事情做到什幺程度有什幺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另当别论。客观上的原因一是专户资金重拨付轻管理。部分项目开工不及时,工程进度缓慢,按工程进度拨款也慢造成资金滞留。二是上级专项指标时间过于滞后,部分集中在年终,下达到部门后项目无法执行导致当年来不及支付。三是单位预算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实际,过高或过低;单位的专项资金预算粗糙,只有总体数额,

加强县级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建议

加强县级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1.制定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收支和使用管理流程,包括拨款管理、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资金监督等方面的制度。 2.建立健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的登记制度,将拨款情况、结余情况等信息进行登记,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流动性。 二、加强预算管理 1.加强对拨款结余资金的规划和预算编制,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和结余,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监督,确保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防止资金滥用和浪费。 三、加强内部控制 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规定对资金的保管、管理和使用流程,明确责任人,确保资金不被挪用、浪费和滥用。 2.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定期对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风险控制 1.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预防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减少损失。 2.加强风险监测和控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资金安全和合规性。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1.建立县级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对资金的 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2.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流机制,与各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信息 共享,减少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六、加强人力资源培养 1.增加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人员的素 质和能力,加强对岗位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人员能够胜任管理工作。 2.加强团队建设,建立相互合作和配合的团队文化,提高团队协作能 力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加强县级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制 度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加强风险控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只有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确保县级财政 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运作,为县级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一) 一、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资产的管理不足 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流动资产主要由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所构成。但是,这些往来款项中存在着大量的呆账、坏账,不仅阻断了资金的流转,还减少了事业单位的可支配资金,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 (二)专项资金管理不足 1.专项资金的使用用途规定不明确 我国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由国家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当前的有关规定不够细致全面,没有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归类,导致很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流于表面。 2.预算编制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没有正确的对待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恣意滥用国家的拨款,没有做好财务的预算管理工作,使资金的使用出现散、乱、差的现象,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 3.超支问题严重,成本预算不够精确 首先,事业单位未能制定明确的规章办法,规范经费的开支范围、程序、数目等,使得经费的使用混乱无章,随意扩展;另外,在具体的业务中,成本的预算没有实际的依据。 (三)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1.账目管理不合理 事业单位账目上的预算收入,一部分经核对后向上级做出汇报,另一部分则直接作为事业单位的结余留作以后的经费使用。当前,事业单位的账目所反映的支出往往包括上一年的经费超支情况,混乱的记账制度导致账面核算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实际的收支状况。 2.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一方面,很多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设立监督机构,资金运作往往由财务部门一手控制,而财务的支出更多的倾向于人治,没有具体可行的规章办法可以依据;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没有树立足够的监督和管理意识,且对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认识不足,对资金的管理流于形式。 3.风险意识不足 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者往往凭借政府划拨经费的条件,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恣意的使用资金,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四)财务管理人员纪律性不强,素质不高资金的合理使用依赖于人员的素质,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却不能依照规定程序办事,对资金的使用太过随意。 二、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财务管理体系,控制资金的使用 过程事业单位要加强建立项目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的使用流程。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使用规范,从而使资金的实际操作趋于规范和完善。 (二)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1.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制度建设 在编制预算时,要对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核查,根据法律和政策、依据合理的程序制定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规范记录资金的使用情况。 2.完善资金收支管理制度 应当做好资金的入账工作,设立详细的会计核算体系;还应当建立成本核算机制,将成本与效益挂钩,将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避免资金浪费。 (三)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1.建立会计监督体系 事业单位应当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建立账簿系统;要对会计账目定期进项核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密的监督。 2.制定资金管理规范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有效地制定财务资金管理规范,使资金运

浅谈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图分类号: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024-0000-01 引言 专项资金的用途就是是具有专门性的,由国家或者相关的部门来进行分配安排的,这是因为一些专项的工作和工程在进行报账和核算时都需要单独的进行。专项的基金、拨款、借款等等都是属于专项资金的表达形式。专项资金的来源都是财政或者上级的单位,用途必须是一定的事项,并且在核算时是需要单独进行的。目前财政专项资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那么在管理和使用这些资金时就会有许多的问题出现。本文分析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提升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水平能够有切实的提升。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没有科学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方法

专项资金管理在部门预算管理施行之后就在后者的架构下进行了,各个部门的专项资金预算在编制时并没有统一标准的方法,几乎是比较散乱的,并且在进行专项资金的申请时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论证。这就使得许多单位的资金有剩余部分;还有些单位的资金缺乏,对于政府职能和事业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 专项资金预算的前期基础薄弱 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的申报时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论证,仅仅只是大致的估计和测算就使得申报的内容就太过于简单了,专项资金预算前期的工作基础薄弱,后期的工作自然也无法得到稳定。 对专项资金的管理过程的控制薄弱 在控制专项资金的管理过程时太过薄弱,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职能。财务和主管部门关注点都是项目的申报和资金的分配,对于资金的使用过程等等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关注,仅仅只是在问题出现了之后才会想一些办法。项目的执行单位也仅仅做了会计的核算和资金的支付,并不了解项目进度情况、资金的需求、项目管理决策等,项目单位需要依照计划和预算并且在合同和进度等的基础上来对资金的监管力度进行切实的提升。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 策探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财政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拨款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或扶持某一领域的项目而专门从国家财政资金中拨出的专门用于该项目事业发展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对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但在实际资金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财政专项资金不能专款专用,或使用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到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发挥。本文简单分析和总结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从而更好的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成效。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1.缺乏完善的前期预算基础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或单位在申报财政专项资金

时,没有对申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严格、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申报项目具体资金使用方面的前期论证、规划和预算,专项资金的前期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申报内容过于空洞、简单、笼统,从而为后期的资金使用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2.缺乏有效的资金过程管理 目前,我国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方面缺乏科学、全面、有效的管理控制,各级政府在财务管理职能方面的发挥不足,财政部门及相关主管部门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批、接收、分配以及后期流向、收益等过程的管理不到位、不严格、不具体,往往只是在出现问题后加以处理或补救,对资金扶持项目的决策、进度、需求以及资金使用等情况不了解、不清楚,从而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不理想。 3.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我国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具有明确的规定,要求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并在项目完成后应将其结余上交至财政部门或在经过审批后留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财政专项资金在下发过程中被“层层剥皮”,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将专项资金挪为他用或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独立的存储核算,导致财政专项资金不能实现真正意义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范文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管理不规范,财务人员控制意识淡薄等问题。如何加强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资金的作用,是加强事业单位管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就如何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部门或上级部门拨付给事业单位,为其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而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和绩效目标的财政性资金,其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资金规模大,资金使用效果影响范围广。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 1.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时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预算工作是专项资金管理的基础。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方法之一,主要功能是通过事前的预测对未来单位的发展有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并以此发挥控制作用。事业单位在进行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时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内容不够细化、相关预算编制制度不完善,导致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单位的事业发展计划、职责和任务等因素,预算编制数据

就不能准确反映项目对资金需要量。 2.专项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财政预算中普遍推行了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基本上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但对于专项资金如何按实际,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存在经验主义倾向,在进行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时主观性强,随意性大。这样造成一方面一些专项资金大量结余,形成资金沉淀;另一方面一些专项事业资金又供给不足,影响事业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实现。 (二)专项资金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控 主要原因是专项资金管理意识淡薄。一是有些单位的领导没有对专项资金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重申请”“轻管理”。专项资金申请到位后,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或制定的制度不能有效落实。二是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缺少监督和审查,专项资金在收支流程中不符合规定,存在随意列支、违规占有或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三是财务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不足。大部分财务人员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只是承担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对具体的业务和决策不了解,难以对各项目的事前和事中进行必要的监督控制,无法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使得财务监督往往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财务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使管理手段相对弱化,导致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三)专项资金支出环节管理不规范 1.专项资金支出没有单独核算。一些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没有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 对举措 摘要:在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的过程中,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都源自于财政拨款,所以国家会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为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提升政府的廉政水平,需要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严格落实高效、科学的资金管理措施,切实保障资产的完整性,同时也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持续健康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将深入剖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应对举措,以期能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水平,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加廉洁高效地运行,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社会大众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廉洁 前言: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形式多样,包括存款、库存现金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在不断提升,国家对贪污腐败的打击力度也不断加强,可以明显看出管理效果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运作效率随之改善。但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专项资金挤占、私自挪用等,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要落实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全面杜绝资金滥用情况。 1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构建完善、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没有具体详细的规范可以遵守,造成日常工作比较随意,没有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的资金收支结算,造成资金使用效率受到影响,很多资金分配并不合理,甚至出现私自挪用等不法行为,造成单位内部资产出现损失。一些单位虽然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下达,以及市县各级政府安排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以及政策补贴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一直是社会各方面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财政工作者应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提出有关建议和决策。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项资金的预算基础组织工作不到位 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方法之一,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事前有预测对未来有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并以此发挥控制作用,将“钱用在刀刃上”,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近年来,地方财政预算编制普遍推行了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基本上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的分配模式,使得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对申请的专项资金缺乏细致调研,多报多编,这就造成一方面一些单位专项资金大量结余,形成资金沉淀;另一方面一些专项资金又供给不足,影响事业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实现。 (二)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控制意识薄弱,财务角色被弱化 笔者在对X区行政事业单位监督检查中发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单位财务人员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只是承担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对专项资金的概念模糊不清,对具体的业务和决策了解的并不多,也即财会计

人员对各活动的事前和事中的辅助控制作用没有体现出来。财务人员 因而无法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造成了资金管理的真空。(三)专项资金管理未真正实行“专款专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有着特定的项目和专门的用途,根据制度规定,专项资金的收支应当于经常性经费的收支区别开来,进行分别核算。但有的单位对专项资金不实行单独核算,项目经费与经常性经费 混合使用,用款单位领导、财务管理人员专款专用意识不强,认为反 正都是财政拨的钱,没揣进腰包,为单位花的钱怎么都行。因而挤占、 挪用专项资金现象很普遍。被挤占、挪用的专项资金多用于弥补经费 不足、发放福利和补贴等公共及福利性支出,专项结余无法正确体现。(四)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监管缺乏力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明确规定完工项目的 专项资金结余应上缴财政或报经财政批准后方可留用。一些用款单位 为了不上缴专款结余,年终突击花钱、突击采购;或者将尚未开工的 项目专项支出提前拨付等,财政部门对金额较大的专项资金实行跟踪,但大多数只是将拨款拨下去,具体怎么花,剩多少拨款,不太清楚。按照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支出,应定期向财政部门报送专 项支出情况表和文字报告。但实际上各单位上报专项资金用款说明却 很少。财政部门也缺乏应有的监管。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专 项资金安全,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